CN210191069U - 一种牵引车的空气悬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牵引车的空气悬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1069U
CN210191069U CN201920992178.7U CN201920992178U CN210191069U CN 210191069 U CN210191069 U CN 210191069U CN 201920992178 U CN201920992178 U CN 201920992178U CN 210191069 U CN210191069 U CN 210191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alve
longitudinal beam
frame longitudinal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921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nhui Zhang
张延恢
Li Wang
王莉
Chao Liu
柳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921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1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1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1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牵引汽车底盘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牵引车的空气悬架;包括空气悬架支架、车架纵梁、双气囊承载机构、举升阀、高度阀和贮气筒,且车架纵梁的两侧均设置有两套双气囊承载机构,贮气筒固定在车架纵梁的一侧,空气悬架支架分别固定在车架纵梁的两侧,空气悬架支架位于两套双气囊承载机构之间,车架纵梁的两侧均设有一个高度阀,在一侧车架纵梁上的高度阀上固定连接有限位阀,举升阀固定连接在车辆底盘蹬车梯处;取消了电磁阀、高度传感器、遥控器、电子控制单元电子部件,采用机械阀门控制气囊气压和车架高度,能够控制行驶高度,给货物提供更好的保护,同时保持车辆底盘高度不变,大大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牵引车的空气悬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牵引汽车底盘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牵引车的空气悬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在售的装配空气悬架的重型牵引汽车,均采用ECAS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现有的该系统由电磁阀、高度传感器、高度传感器摆杆、遥控器、电子控制单元、气囊、气囊用贮气筒、横向稳定杆、空气弹簧托臂、V型杆、I型杆、空气悬架支架组成;该系统通过电脑、遥控器对车辆高度、气囊气压进行控制,可以实现车架高度变化,虽然操作方便,但由于电磁阀、高度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成本较高,导致整车成本高,车性价比优势不明显,用户难以短期内收回成本,仅少数大型运输公司购买,整体销量不佳,因此降低空气悬架牵引车的成本成为必然选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牵引车的空气悬架,应用于6X4牵引车,取消了电磁阀、高度传感器、遥控器、电子控制单元电子部件,采用机械阀门控制气囊气压和车架高度,能够控制行驶高度,给货物提供更好的保护,同时保持车辆底盘高度不变,大大降低成本。
一种牵引车的空气悬架,包括空气悬架支架9、车架纵梁11和贮气筒4,还包括举升阀1、高度阀2和四套双气囊承载机构,其中车架纵梁11的两侧均设置有两套双气囊承载机构,贮气筒4固定在车架纵梁11的一侧,空气悬架支架9分别固定在车架纵梁11的两侧,每个空气悬架支架9均位于每侧车架纵梁11上两套双气囊承载机构之间,且与两套双气囊承载机构分别铰接,车架纵梁11的两侧均设有一个高度阀2,高度阀2一端固定在车架纵梁11上,另一端与驱动桥12的桥壳连接,在一侧车架纵梁11上的高度阀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阀21,举升阀1固定连接在车辆底盘蹬车梯处;
其中举升阀1上设有第一进气口101,四个第一出气口102和第一排气口,高度阀2上设有第二进气口22、第二出气口23和第二排气口,限位阀21上设有限位阀进气口211和限位阀出气口212;
第一进气口101与限位阀出气口212管路连接,两个第一出气口102分别与车架纵梁11两侧的两个高度阀2的第二出气口23管路连接,另外一个第一出气口102分别与车架纵梁11一侧的四个空气气囊3管路连接,最后一个第一出气口102分别与车架纵梁11另一侧的四个空气气囊3管路连接;
两个高度阀2上的两个第二进气口22以及限位阀进气口211分别与贮气筒4管路连接。
所述的双气囊承载机构包括空气气囊3、横向稳定杆5、空气悬架托臂6、V型杆7、I型杆8、减震器10和驱动桥12,其中两个空气气囊3上端分别通过气囊支架31连接在车架纵梁11上,空气悬架托臂6固定连接在驱动桥12上,两个空气气囊3下端均通过空气悬架托臂6与驱动桥12连接,横向稳定杆5一端与空气悬架托臂6铰接,另一端通过稳定杆吊臂51与固定连接在车架纵梁11上的吊臂支架52铰接,V型杆7一端通过V型杆支座与车架纵梁11连接,另一端与空气悬架托臂6连接,I型杆8一端与空气悬架支架9铰接,另一端与空气悬架托臂6连接,减震器10一端通过支架连接在车架纵梁11上,另一端与空气悬架托臂6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举升阀控制气路的通断从而控制气囊气压,驾驶员通过操作举升阀手柄在不同的档位,可以实现调节车辆高度,方便挂车的接合与分离;高度阀与举升阀一起串联到系统管路中,保证车辆高度控制在需要的位置;气囊为承重部件,相比钢板弹簧减震性能更优秀,并可通过自身压力变化调节车辆高度;贮气筒贮存空气,在需要时给气囊供气,以实现车辆高度调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形式简单,专用部件少,装配、维修方便,整车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原理示意图。
其中:1举升阀、101第一进气口,102第一出气口、2高度阀、21限位阀、22第二进气口、23第二出气口、211限位阀进气口、212限位阀出气口、3空气气囊、31气囊支架、4贮气筒、5横向稳定杆、51稳定杆吊臂、52吊臂支架、6空气悬架托臂、7 V型杆、8 I型杆、9空气悬架支架、10减震器、11车架纵梁、12驱动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6X4牵引车的空气悬架,包括空气悬架支架9、车架纵梁11和双气囊承载机构,还包括举升阀1、高度阀2和贮气筒4,其中车架纵梁11的两侧均设置有两套双气囊承载机构,贮气筒4固定在车架纵梁11的一侧,空气悬架支架9分别固定在车架纵梁11的两侧,每个空气悬架支架9均位于每侧车架纵梁11上两套双气囊承载机构之间,且与两套双气囊承载机构分别铰接,车架纵梁11的两侧均设有一个高度阀2,高度阀2固定在车架纵梁11上,并通过其摆杆的一端与驱动桥12的桥壳连接,举升阀1固定连接在车辆底盘蹬车梯处,车架纵梁11一侧的高度阀2上固定有限位阀21,高度阀2通过其摆杆的另一端与限位阀21内的推杆连接;
如图3所示,其中举升阀1上设有第一进气口101,四个第一出气口102和第一排气口,高度阀2上设有第二进气口22、第二出气口23和第二排气口,限位阀21上设有限位阀进气口211和限位阀出气口212;
第一进气口101与限位阀出气口212管路连接,两个第一出气口102分别与车架纵梁11两侧的两个高度阀2的第二出气口23管路连接,另外一个第一出气口102分别与车架纵梁11一侧的四个空气气囊3管路连接,最后一个第一出气口102分别与车架纵梁11另一侧的四个空气气囊3管路连接;
两个高度阀2上的两个第二进气口22以及限位阀进气口211分别与贮气筒4管路连接。
所述的双气囊承载机构包括空气气囊3、横向稳定杆5、空气悬架托臂6、V型杆7、I型杆8、减震器10和驱动桥12,其中两个空气气囊3上端分别通过气囊支架31连接在车架纵梁11上,两个空气气囊3下端均通过空气悬架托臂6与驱动桥12连接,横向稳定杆5一端与固定连接在驱动桥12上的空气悬架托臂6铰接,另一端通过稳定杆吊臂51与固定连接在车架纵梁11上的吊臂支架52铰接,V型杆7一端通过V型杆支座与车架纵梁11连接,另一端与空气悬架托臂6连接,I型杆8一端与空气悬架支架9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连接在驱动桥12上的空气悬架托臂6连接,减震器10一端通过支架连接在车架纵梁11上,另一端与固定连接在驱动桥12上的空气悬架托臂6连接。
举升阀1上共有5个档位,分别是初始位置、举升位置、举升停止、下降位置、下降停止,驾驶员调节操作手柄至上述五个位置,举升阀进、出气口的开闭状态各有不同,进而可以控制空气气囊的充、放气,控制车辆底盘高度变化。
高度阀2上带有连接孔,用于与车架纵梁11固定连接,高度阀2的摆杆一端与驱动桥12的桥壳连接,当车辆底盘高度变化时,相当于驱动桥12与车架纵梁11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摆杆连接桥壳端会产生角度变化,高度阀2的摆杆摆动带动限位阀21内的推杆做上下运动,推杆运动控制限位阀21的开闭。
摆杆与水平面的角度可以控制限位阀21的开启与关闭,具体控制关系为:当高度阀2的摆杆连接桥壳的一端处于水平位置时,高度阀2的第二进气口22、第二出气口23关闭,第二排气口关闭;
当高度阀2的摆杆连接桥壳的一端向上倾斜时,高度阀2的第二进气口22、第二出气口23打开,第二排气口关闭;
当高度阀2的摆杆连接桥壳的一端向下倾斜时,高度阀2的所有气口打开,当高度阀2的摆杆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30°时,限位阀21的所有气口关闭,高度阀2的摆杆倾斜角度小于30°时,限位阀21的所有气口打开。
举升阀1布置在底盘蹬车梯处,方便驾驶员操作,高度阀2布置在车架纵梁11后悬处,举升阀1通过气管与空气气囊3、高度阀2连接,高度阀2通过气管与举升阀1、贮气筒4连接,实现车辆底盘高度可调,同时高度阀2上装有限位阀21,保证车辆底盘高度变化的稳定;
空气气囊3做为承载系主要承载部件,双后桥车辆一共八个气囊;
驾驶员调节举升阀1控制贮气筒4内空气进入空气气囊3以及空气气囊3内空气排出,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车辆设定有车架标定高度,当车辆首次充气至标定高度的过程为:举升阀1处于初始位置,举升阀1第一进气口101关闭,全部第一出气口102打开,第一排气口关闭,高度阀2的第二进气口22、第二出气口23打开,第二排气口关闭,限位阀21所有气口关闭,贮气筒4内的空气经高度阀2、举升阀1进入各个空气气囊3,至空气气囊3压力为标定压力时,高度阀2的第二进气口22、第二出气口23关闭,空气气囊3压力稳定在标定压力。
车架高度上升过程为:举升阀1处于举升位置,举升阀1的第一进气口101打开,举升阀1上与高度阀2管路连接的两个第二出气口23关闭,另外两个第二出气口23打开,第一排气口关闭,高度阀2的第二进气口22、第二出气口23打开,第二排气口关闭,空气从贮气筒4经举升阀1进入空气气囊3,随着气囊充气,车架高度不断上升,高度阀2的摆杆倾斜角度随之不断变大,至摆杆倾斜角度达到30°时,限位阀21所有气口关闭,充气停止;
举升阀1处于停止位置,举升阀1的所有气口关闭,空气气囊3压力保持当前压力不变;
车架高度下降过程为:举升阀1处于下降位置,举升阀1第一进气口101、与高度阀2管路连接的第一出气口102关闭,与空气气囊3管路连接的两个第一出气口102打开,第一排气口打开,空气从空气气囊3经由举升阀1的第一排气口排出;空气气囊3放气,至高度阀1的摆杆水平时,高度阀1的第一进气口101、四个第一出气口102关闭,放气停止;
举升阀1处于下降停止,举升阀1的全部气口均关闭,空气气囊3压力保持当前压力不变。
高度阀2由摆杆、阀体及限位阀21组成,高度阀2阀体上带有连接孔,通过该孔将高度阀2固定在车架纵梁11上。
举升阀1由举升停止调至初始位置时,举升阀1的第一进气口101关闭,所有出气口打开,高度阀2的第二进气口22关闭,第二出气口23打开,空气气囊3内空气经举升阀1、高度阀2,从高度阀2的第二排气口排出;
举升阀1由下降停止位置调至初始位置时,举升阀1的第一进气口101关闭,所有出气口打开,高度阀2的第二进气口22、第二出气口23打开,贮气筒4内空气经由高度阀2、举升阀1进入空气气囊3,给空气气囊3充气,充气至高度阀2的摆杆水平时,高度阀2的第二进气口22、第二出气口23关闭,充气停止。

Claims (2)

1.一种牵引车的空气悬架,包括空气悬架支架(9)、车架纵梁(11)和贮气筒(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举升阀(1)、高度阀(2)和四套双气囊承载机构,其中车架纵梁(11)的两侧均设置有两套双气囊承载机构,贮气筒(4)固定在车架纵梁(11)的一侧,空气悬架支架(9)分别固定在车架纵梁(11)的两侧,每个空气悬架支架(9)均位于每侧车架纵梁(11)上两套双气囊承载机构之间,且与两套双气囊承载机构分别铰接,车架纵梁(11)的两侧均设有一个高度阀(2),高度阀(2)一端固定在车架纵梁(11)上,另一端与驱动桥(12)的桥壳连接,在一侧车架纵梁(11)上的高度阀(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阀(21),举升阀(1)固定连接在车辆底盘蹬车梯处;
其中举升阀(1)上设有第一进气口(101),四个第一出气口(102)和第一排气口,高度阀(2)上设有第二进气口(22)、第二出气口(23)和第二排气口,限位阀(21)上设有限位阀进气口(211)和限位阀出气口(212);
第一进气口(101)与限位阀出气口(212)管路连接,两个第一出气口(102)分别与车架纵梁(11)两侧的两个高度阀(2)的第二出气口(23)管路连接,另外一个第一出气口(102)分别与车架纵梁(11)一侧的四个空气气囊(3)管路连接,最后一个第一出气口(102)分别与车架纵梁(11)另一侧的四个空气气囊(3)管路连接;
高度阀(2)上的第二进气口(22)以及限位阀进气口(211)分别与贮气筒(4)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车的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气囊承载机构包括空气气囊(3)、横向稳定杆(5)、空气悬架托臂(6)、V型杆(7)、I型杆(8)、减震器(10)和驱动桥(12),其中两个空气气囊(3)上端分别通过气囊支架(31)连接在车架纵梁(11)上,空气悬架托臂(6)固定连接在驱动桥(12)上,两个空气气囊(3)下端均通过空气悬架托臂(6)与驱动桥(12)连接,横向稳定杆(5)一端与空气悬架托臂(6)铰接,另一端通过稳定杆吊臂(51)与固定连接在车架纵梁(11)上的吊臂支架(52)铰接,V型杆(7)一端通过V型杆支座与车架纵梁(11)连接,另一端与空气悬架托臂(6)连接,I型杆(8)一端与空气悬架支架(9)铰接,另一端与空气悬架托臂(6)连接,减震器(10)一端通过支架连接在车架纵梁(11)上,另一端与空气悬架托臂(6)连接。
CN201920992178.7U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牵引车的空气悬架 Active CN210191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2178.7U CN210191069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牵引车的空气悬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2178.7U CN210191069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牵引车的空气悬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1069U true CN210191069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69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92178.7U Active CN210191069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牵引车的空气悬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10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2198A (zh) * 2022-05-12 2022-08-05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商用车用鞍座举升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2198A (zh) * 2022-05-12 2022-08-05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商用车用鞍座举升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98236B1 (en) Lift axle suspension with axle reservoir
US9422014B1 (en) Axle lift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
US7677339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
AU2002361685B2 (en) Air spring control system for a vehicle's lift axle
US6471223B1 (en) Auxiliary lift axle suspension
US20070222169A1 (en) Air spring lift kit
EP2236325A2 (en) Closed loop pressure control for dual air spring configuration
CN110901323B (zh) 汽车车身高度调节系统
US9517674B2 (en) Pneumatic control system for a heavy-duty vehicle
WO2018039101A1 (en) Pneumatic anti-roll system
CN210191069U (zh) 一种牵引车的空气悬架
US7934734B2 (en) Suspension air spring lift kit
CN2830137Y (zh) 汽车悬架多工位高度控制机构
CN104149573B (zh) 一种自主升降的空气悬架调平控制系统
US6254192B1 (en) Dump trailer
US20070102895A1 (en) Height Control Valve For Vehicle Axle/Suspension System
CN206106864U (zh) 一种用于重型牵引车的后桥举升空气悬架
US20230322039A1 (en) Pneumatic automotive height adjuster assembly
US6224069B1 (en) Body leveling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
CN111791661A (zh) 一种观光车的悬挂系统
CN212796442U (zh) 可摆动气囊悬挂的挂车
CN100361835C (zh) 汽车悬架多工位高度控制机构
US3716251A (en) Vehicle pitch control device
CN102501738A (zh) 一种用于煤矿防爆车辆悬架装置的控制系统
CN207549896U (zh) 空气悬挂边梁升降u型气垫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