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8585B - 压力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压力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8585B
CN112438585B CN201910812364.2A CN201910812364A CN112438585B CN 112438585 B CN112438585 B CN 112438585B CN 201910812364 A CN201910812364 A CN 201910812364A CN 112438585 B CN112438585 B CN 1124385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catch
piece
pot
floating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23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8585A (zh
Inventor
邝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23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85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8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8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8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85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4Lock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盖包括浮动件;锁扣,与锅体及锅盖相配合,适于在锁定锅体与锅盖的锁定位置和解锁锅体与锅盖的解锁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其中,浮动件与锁扣相连,适于相对锅体上下浮动以驱动锁扣往复运动,并在向上浮动的情况下驱动锁扣运动至锁定位置,及在向下浮动的情况下驱动锁扣运动至解锁位置。本申请利用浮动件的上下浮动带动锁扣往复运动,进而实现锅盖与锅体的锁定或解锁,由于直线运动相较于旋转运动,结构和原理更为简单,因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旋合锁盖方式,本申请利用上下直线运动的浮动件来驱动开合盖的方案的结构和原理更为简单,从而简化了产品结构,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压力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力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压力锅等压力烹饪器具,一般是通过旋合实现锁盖,结构和原理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烹饪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盖设在所述锅体上,所述锅盖包括浮动件;锁扣,与所述锅体及所述锅盖相配合,适于在锁定所述锅体与所述锅盖的锁定位置和解锁所述锅体与所述锅盖的解锁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其中,所述浮动件与所述锁扣相连,适于相对所述锅体上下浮动以驱动所述锁扣往复运动,并在向上浮动的情况下驱动所述锁扣运动至所述锁定位置,及在向下浮动的情况下驱动所述锁扣运动至所述解锁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压力烹饪器具,利用浮动件的上下浮动带动锁扣往复运动,进而实现锅盖与锅体的锁定或解锁,由于直线运动相较于旋转运动,结构和原理更为简单,因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旋合锁盖方式,本申请利用上下直线运动的浮动件来驱动开合盖的方案的结构和原理更为简单,从而简化了产品结构,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浮动件能够驱动锁扣往复运动,因而能够为锁扣的往复运动提供驱动力,相较于浮动件仅为锁扣提供单向运动的驱动力,使得锁扣需利用自身重力或者其他外力(如弹簧弹力)来实现另一方向运动的方案而言,既有利于提高锁扣往复运动的顺畅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还有利于省去提供其他外力的部件,从而简化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地,当浮动件向上运动带动锁扣运动至锁定位置时,锁扣锁定锅盖与盖体;当浮动件向下运动带动锁扣反向运动至解锁位置时,锁扣解锁,进而可以通过开锁机构或者手动的方式打开锅盖。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压力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盖合后使所述压力烹饪器具内形成烹饪腔,所述浮动件位于所述烹饪腔的上方,适于在所述烹饪腔的压力作用下向上浮动。
将浮动件设置在烹饪腔的上方,以利用烹饪腔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来驱动浮动件向上浮动,这样可以省去驱动浮动件向上运动的结构,进而进一步简化产品结构,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且有利于减小产品的纵向高度和重量,进而减小产品体积,减轻产品重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力烹饪器具包括与所述浮动件相配合的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适于驱动所述浮动件向下浮动复位。
压力烹饪器具还包括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与浮动件相配合,在浮动件向上浮动的过程中发生弹性变形储存弹性势能,则当烹饪腔内的压力减小时,弹性复位件可以释放弹性势能发生复位变形,进而带动浮动件向下运动复位,因而弹性复位件的设置,使得浮动件始终保持向下运动的趋势,有利于浮动件快速顺畅地向下浮动到位,进而实现顺畅解锁,便于顺利开盖。具体地,弹性复位件可以是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上端与其他部位(如锅盖上设置的结构)抵靠,压缩弹簧的下端与浮动件的顶部抵靠配合,当浮动件向上浮动时,压缩弹簧被压缩,进而利用其复位弹力带动浮动件向下浮动;或者,弹性复位件也可以是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上端限位在浮动件上,拉伸弹簧的下端与其他部位(如锅盖上设置的结构)抵靠配合,当浮动件向上浮动时,拉伸弹簧被拉伸,进而利用其复位弹力带动浮动件向下浮动。当然,也可以省去弹性复位件,直接利用浮动件的重力带动浮动件向下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浮动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浮动件上下浮动。
利用驱动件来控制浮动件向上浮动和向下浮动,便于根据需要合理控制浮动件的动作时间以及动作幅度,有利于实现精细化控制和自动化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或电磁推杆。
驱动件采用电机,电机工作可靠性高,且可以实现正反向运动,进而带动浮动件上下浮动。其中,电机可以为正反转电机,对于正反转电机,需要在电机与浮动件之间设置齿轮齿条等传动机构,以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浮动件的上下直线运动。当然,电机也可以直接采用直线电机。
驱动件采用电磁推杆,电磁推杆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且可以实现正反向直线运动,相较于电机,有利于省去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结构,进而进一步简化产品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安装在所述上盖上的盖板和安装在所述盖板上的浮子;其中,所述浮子或所述盖板形成所述浮动件。
锅盖包括上盖、盖板和浮子(通过浮子的上下浮动实现压力烹饪器具的起压和泄压),盖板和浮子在压力烹饪器具工作的过程中均可以在压力和重力的综合作用下上下浮动,因而浮子或者盖板均可以作为浮动件,通过其上下浮动来带动锁扣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开盖或者合盖。该方案利用锅盖本身具有的结构作为浮动件,提高了锅盖的集成度,有利于精简部件数量,同时还便于利用烹饪腔的压力来驱动浮动件上浮,进而进一步简化产品结构。其中,对于浮子作为浮动件的结构,浮子设计为上大下小的结构,这样可以防止浮子向下脱出盖板;或者浮子设计为上下等粗的结构,引导件设计为上大下小的结构,以防止浮子向下脱出盖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锁扣为滑动锁扣,所述压力烹饪器具还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与所述浮动件及所述锁扣相连,用于在所述浮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锁扣横向往复滑动。
锁扣为滑动锁扣,因而也采用直线运动方式,结构和原理也较为简单,有利于进一步简化产品结构和原理;且滑动锁扣采用横向往复直线运动的方式,对于将锁扣也设置在锅盖上的方案而言,有利于降低锅盖的纵向高度,进而有利于实现超薄上盖。相应地,压力烹饪器具还包括引导件,利用引导件将浮动件的上下直线运动转化为锁扣的横向直线运动,这样便于根据需要合理设计浮动件及锁扣的结构及具体位置,有利于优化产品的结构和布局。其中,锁扣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保持横向运动,也可以在锅盖或者其他结构上设置相应的限位结构(如导轨、压块等),以使滑动锁扣只能横向滑动而不能竖向运动。当然,锁扣不局限于滑动锁扣,也可以为转动锁扣或者其他方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导件与所述浮动件装配固定或者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引导件与所述锁扣中的一个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滑槽,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导向滑槽滑动配合,使所述引导件在所述浮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锁扣横向往复滑动;或者,所述引导件与所述锁扣装配固定或者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引导件与所述浮动件中的一个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滑槽,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导向滑槽滑动配合,使所述引导件在所述浮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锁扣横向往复滑动;或者,所述引导件的一端与所述浮动件转动连接并在所述浮动件的驱动下上下浮动,所述引导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扣转动连接并带动所述锁扣横向往复滑动。
引导件与浮动件采用分体式结构,通过装配固定在一起保持同步运动,即引导件随浮动件一起上下浮动,便于根据需要合理设计引导件及浮动件的材质、形状及位置,进而优化产品的布局和性能。其中,引导件与锁扣中的一个上设有导向滑槽,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则导向凸起插入导向滑槽中,即可沿着导向滑槽往复滑动,由于导向滑槽倾斜设置,因而浮动件上下浮动带动引导件上下浮动时,会使导向滑槽与导向凸起之间产生横向分力,进而使得引导件能够带动锁扣横向往复滑动。
或者,引导件与浮动件采用一体式结构(相当于直接在浮动件上增加了引导结构,省去了单独的引导部件),保持同步运动,即引导件随浮动件一起上下浮动,既有利于提高引导件与浮动件的连接强度,又省去了引导件与浮动件之间的装配工序,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其中,引导件与锁扣中的一个上设有导向滑槽,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则导向凸起插入导向滑槽中,即可沿着导向滑槽往复滑动,由于导向滑槽倾斜设置,因而浮动件上下浮动带动引导件上下浮动时,会使导向滑槽与导向凸起之间产生横向分力,进而使得引导件能够带动锁扣横向往复滑动。
或者,引导件与锁扣采用分体式结构,通过装配固定在一起保持同步运动,即引导件随锁扣一起水平运动,便于根据需要合理设计引导件及锁扣的材质、形状及位置,进而优化产品的布局和性能。其中,引导件与浮动件中的一个上设有导向滑槽,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则导向凸起插入导向滑槽中,即可沿着导向滑槽往复滑动,由于导向滑槽倾斜设置,因而浮动件上下浮动时,会使导向滑槽与导向凸起之间产生横向分力,进而带动引导件横向运动,使得引导件能够带动锁扣横向往复滑动。
或者,引导件与锁扣采用一体式结构(相当于直接在锁扣上增加了引导结构,省去了单独的引导部件),保持同步运动,即引导件随锁扣一起水平运动,既有利于提高引导件与锁扣的连接强度,又省去了引导件与锁扣之间的装配工序,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其中,引导件与浮动件中的一个上设有导向滑槽,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则导向凸起插入导向滑槽中,即可沿着导向滑槽往复滑动,由于导向滑槽倾斜设置,因而浮动件上下浮动时,会使导向滑槽与导向凸起之间产生横向分力,进而带动引导件横向运动,使得引导件能够带动锁扣横向往复滑动。
或者,引导件的一端与浮动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锁扣转动连接,则浮动件上下浮动的过程中,引导件的两端分别与浮动件及锁扣发生相对转动,也能够产生横向分力,使得引导件能够带动锁扣横向往复滑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扣包括滑动部和与所述滑动部相连的锁合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引导件相连,所述锁合部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中心部位的卡槽;所述锅体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第一配合部,所述锁扣向靠近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中心部位的方向滑动至所述锁定位置使所述第一配合部插入所述卡槽以锁定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所述锁扣向远离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中心部位的方向滑动至所述解锁位置使所述第一配合部脱出所述卡槽以解锁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
锁扣包括滑动部和锁合部,滑动部与引导件相连,在引导件的作用下横向往复滑动,实现锁扣与引导件的配合;锁合部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开口朝向压力烹饪器具的中心部位,当锁扣向内滑动(即向靠近压力烹饪器具的中心部位的方向滑动)至锁定位置时,锅体上的第一配合部插入卡槽内,使得锅盖不能向上运动打开,进而实现对锅盖与锅体的锁定;当锁扣向外滑动(即向远离压力烹饪器具的中心部位的方向滑动)至解锁位置时,锅体上第一配合部脱出卡槽,使得锅盖可以向上运动打开,进而实现对锅盖与锅体的解锁。利用卡槽实现锁定或解锁,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锅盖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适于在所述锁扣滑动至所述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插入所述卡槽,及在所述锁扣滑动至所述解锁位置的情况下脱出所述卡槽。
锅盖还设有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在锁扣滑动至锁定位置时也能够插入卡槽,能够对锅盖起到进一步的锁定作用,从而提高锁扣的锁定可靠性;而在锁扣滑动至解锁位置时脱出卡槽,第二配合部也脱出卡槽,保证锅盖可以向上运动打开,实现顺利解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锅体包括内锅和套装在所述内锅外侧的外壳罩,所述第一配合部为所述内锅的锅牙,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和安装在所述上盖上的盖板,所述第二配合部为所述盖板的边缘部位。
锅体包括内锅和外壳罩,锅盖包括上盖和盖板,盖板与内锅扣合形成烹饪腔,因而采用内锅的锅牙和盖板的边缘部位作为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保证了盖板与内锅能够通过锁扣实现可靠扣合,这有利于保证烹饪腔的使用可靠性;同时,由于锅牙与盖板之间的距离较小,因而有利于缩小卡槽的尺寸,进而缩小锁扣的体积,进一步优化产品的结构和布局。此外,还便于利用盖板和锁扣将压力传递至盖板及内锅,使得盖板和内锅作为承压结构,这有利于防止上盖及外壳罩受压过度而变形,并且可以简化现有技术中设置在锅盖上的承压结构,进而实现锅盖的超薄化。其中,锅牙可以是内锅顶端的环形翻边,也可以是内锅上间断设置的凸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锁扣位于所述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配合部插入所述卡槽的深度在4mm至8mm的范围内。
在锁扣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锅盖与锅体相锁定,此时锅体的第一配合部插入卡槽的深度在4mm至8mm的范围内(如4mm、5mm、6mm、7mm、8mm等),更优选在5mm至6mm的范围内,既避免因插入深度过浅导致锁定不够可靠,又能避免因插入深度过深导致锁扣位移过大致使产品尺寸过大。进一步地,对于第一配合部为内锅的锅牙的情况,还可以有效防止因内锅偏位导致扣合不到位的问题。当然,不局限于上述尺寸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锁扣位于所述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下端面与所述卡槽的下槽壁之间具有间隙。
在锁扣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锅盖与锅体相锁定,此时第一配合部的下端面与卡槽的下槽壁之间具有间隙,因而可以有效防止锁扣向内滑动的过程中与第一配合部之间发生摩擦,从而提高了合盖的顺畅性。进一步地,对于第一配合部为内锅的锅牙的情况,还可以有效防止因内锅偏位导致扣合不到位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间隙的宽度在1mm至3mm的范围内。
将间隙宽度设置在1mm至3mm的范围内,如1mm、1.5mm、2mm、2.5mm、3mm等,既避免了间隙过大导致卡槽纵向尺寸过大致使锁扣体积过大的问题发生,又避免了间隙过小导致锁扣与内锅因内锅偏位导致扣合不顺畅的问题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力烹饪器具还包括:弹性驱动件,与所述锁扣相配合,用于利用其复位弹力驱动所述锁扣向所述锁定位置或所述解锁位置滑动。
压力烹饪器具还包括弹性驱动件(如压缩弹簧或拉伸弹簧),弹性驱动件与锁扣相配合,在引导件带动锁扣横向向内滑动(或者向外滑动)的过程中发生弹性变形储存弹性势能,则当引导件带动锁扣横向向外滑动(或者向内滑动)时,弹性驱动件可以释放弹性势能发生复位变形,进而带动锁扣滑动复位,有利于提高锁扣滑动的顺畅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锁扣对称分布,所述弹性驱动件位于两个所述锁扣之间。
锁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锁扣对称分布,有利于锅盖受力均衡并提高锁盖与锅体的锁合力,从而提高合盖稳定性;而弹性驱动件位于两个锁扣之间,便于利用一个弹性驱动件同时驱动两个锁扣运动,进而减少弹性驱动件的数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锅体包括内锅,所述第一配合部设在所述内锅上,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和安装在所述上盖上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还设有密封结构,在所述锁扣锁定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的情况下,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内锅的周缘密封配合。
盖板上还设有密封结构,当锁扣锁定锅盖与锅体时,密封结构与内锅的周缘密封配合,有效保证了烹饪腔的密封性,既有利于提高烹饪效果,又便于利用烹饪腔的压力带动浮动件上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扣安装在所述锅盖上,所述滑动部为塑料件,所述锁合部为金属件,所述滑动部与所述锁合部通过紧固件连接或者一体注塑成型。
锁扣安装在锅盖上,采用塑料件加金属件的方式,滑动部为塑料件,便于根据需要加工成所需的形状,锁合部为金属件,可以满足耐温需求和强度需求,这样的结构相较于传统金属桥架承压结构,厚度减小,从而降低了承压结构对锅盖空间的占用,起到减薄效果,有利于实现锅盖的超薄化。其中,滑动部与锁合部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装配在一起;滑动部与锁合部也可以在制备过程中直接一体注塑成型,形成一体式结构,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锅体包括内锅和套装在所述内锅外侧的外壳罩,所述锁扣活动安装在所述外壳罩上;或者,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和安装在所述上盖上的盖板,所述锁扣设置在所述盖板上并位于所述盖板的边缘部位,与安装在所述锅盖上的电路板上下错开;或者,所述锁扣设有用于避让安装在所述锅盖上的电路板的避让部,使所述锁扣适于与所述电路板并排布置;或者,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电路板安装在所述锅体上。
将锁扣活动安装在外壳罩上,可以减少锁扣对锅盖空间的占用,进而简化锅盖的结构,有利于实现锅盖的超薄化。进一步地,锁扣可以采用上述滑动锁扣的形式,或者锁扣也可以采用转动锁扣,并设有开口朝向压力烹饪器具的卡槽,锁扣向上转动时,内锅的锅牙和盖板的边缘部位插入卡槽内实现锁定;锁扣向下转动时,内锅的锅牙和盖板的边缘部位脱出卡槽实现解锁。
将锁扣设置在盖板上并位于盖板的边缘部位,使其能够与安装在锅盖上的电路板上下错开,相较于锁扣与电路板上下叠放布置的方案,有利于减小锅盖的纵向尺寸,进而有利于实现锅盖的超薄化。进一步地,锁扣可以采用上述滑动锁扣的形式,或者锁扣也可以采用转动锁扣,并设有开口朝向压力烹饪器具的卡槽,锁扣向上转动时,内锅的锅牙和盖板的边缘部位插入卡槽内实现锁定;锁扣向下转动时,内锅的锅牙和盖板的边缘部位脱出卡槽实现解锁。
在锁扣上设置避让部,使得锁扣能够与安装在锅盖上的电路板并排布置,相较于锁扣与电路板上下叠放布置的方案,有利于减小锅盖的纵向尺寸,进而有利于实现锅盖的超薄化。
将电路板安装在锅体上,可以减少电路板对锅盖空间的占用,进而简化锅盖的结构,有利于实现锅盖的超薄化。
或者,可以降低内盖上的加强筋高度,通过合理布局加强筋的形状及布局,在保证锅盖强度的同时,减少内盖的厚度,进而实现锅盖的超薄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压力电饭煲。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第一状态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压力烹饪器具第二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第一状态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压力烹饪器具第二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1内锅,111锅牙,12外壳罩,21盖板,22浮子,23上盖,3锁扣,31滑动部,32锁合部,321卡槽,4引导件,5驱动件;
其中,图1和图3中竖直的箭头表示浮子的运动方向,水平的箭头表示锁扣的运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和锁扣3。
具体地,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盖包括浮动件;锁扣3与锅体及锅盖相配合,适于在锁定锅体与锅盖的锁定位置和解锁锅体与锅盖的解锁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其中,浮动件与锁扣3相连,适于相对锅体上下浮动以驱动锁扣3往复运动,并在向上浮动的情况下驱动锁扣3运动至锁定位置,如图1、图2、图7和图9所示,及在向下浮动的情况下驱动锁扣3运动至解锁位置,如图3、图4、图6和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压力烹饪器具,利用浮动件的上下浮动带动锁扣3往复运动,进而实现锅盖与锅体的锁定或解锁,由于直线运动相较于旋转运动,结构和原理更为简单,因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旋合锁盖方式,本申请利用上下直线运动的浮动件来驱动开合盖的方案的结构和原理更为简单,从而简化了产品结构,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外,浮动件能够驱动锁扣3往复运动,因而能够为锁扣3的往复运动提供驱动力,相较于浮动件仅为锁扣3提供单向运动的驱动力,使得锁扣3需利用自身重力或者其他外力(如弹簧弹力)来实现另一方向运动的方案而言,既有利于提高锁扣3往复运动的顺畅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还有利于省去提供其他外力的部件,从而简化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地,当浮动件向上运动带动锁扣3运动至锁定位置时,锁扣3锁定锅盖与盖体,实现锁定,如图1、图2、图7和图9所示;当浮动件向下运动带动锁扣3反向运动至解锁位置时,锁扣3解锁,实现解锁,如图3、图4、图6和图8所示,进而可以通过开锁机构或者通过手动的方式打开锅盖。
进一步地,锅盖与锅体盖合后使压力烹饪器具内形成烹饪腔,浮动件位于烹饪腔的上方,适于在烹饪腔的压力作用下向上浮动,如图1所示。
将浮动件设置在烹饪腔的上方,以利用烹饪腔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来驱动浮动件向上浮动,这样可以省去驱动浮动件向上运动的结构,进而进一步简化产品结构,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且有利于减小产品的纵向高度和重量,进而减小产品体积,减轻产品重量。
进一步地,锅盖包括上盖23、安装在上盖23上的盖板21和安装在盖板21上的浮子22;其中,浮子22或者盖板21形成浮动件。
锅盖包括上盖23、盖板21和浮子22(通过浮子22的上下浮动实现压力烹饪器具的起压和泄压),盖板21和浮子22在压力烹饪器具工作的过程中均可以在压力和重力的综合作用下上下浮动,因而浮子22或者盖板21均可以作为浮动件,通过其上下浮动来带动锁扣3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开盖或者合盖。该方案利用锅盖本身具有的结构作为浮动件,提高了锅盖的集成度,有利于精简部件数量,同时还便于利用烹饪腔的压力来驱动浮动件上浮,进而进一步简化产品结构。
其中,对于浮子22作为浮动件的结构,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浮子22设计为上大下小的结构,这样可以防止浮子22向下脱出盖板21;或者浮子22设计为上下等粗的结构,引导件4设计为上大下小的结构,以防止浮子22向下脱出盖板21。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压力烹饪器具包括与浮动件相配合的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适于驱动浮动件向下浮动复位。
压力烹饪器具还包括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与浮动件相配合,在浮动件向上浮动的过程中发生弹性变形储存弹性势能,则当烹饪腔内的压力减小时,弹性复位件可以释放弹性势能发生复位变形,进而带动浮动件向下运动复位,因而弹性复位件的设置,使得浮动件始终保持向下运动的趋势,有利于浮动件快速顺畅地向下浮动到位,进而实现顺畅解锁,便于顺利开盖。
具体地,弹性复位件可以是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上端与其他部位(如锅盖上设置的结构)抵靠,压缩弹簧的下端与浮动件的顶部抵靠配合,当浮动件向上浮动时,压缩弹簧被压缩,进而利用其复位弹力带动浮动件向下浮动;或者,弹性复位件也可以是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上端限位在浮动件上,拉伸弹簧的下端与其他部位(如锅盖上设置的结构)抵靠配合,当浮动件向上浮动时,拉伸弹簧被拉伸,进而利用其复位弹力带动浮动件向下浮动。当然,也可以省去弹性复位件,直接利用浮动件的重力带动浮动件向下运动。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驱动件5,如图6所示,驱动件5与浮动件相连,用于驱动浮动件上下浮动。
利用驱动件5来控制浮动件向上浮动和向下浮动,便于根据需要合理控制浮动件的动作时间以及动作幅度,有利于实现精细化控制和自动化控制。
可选地,驱动件5为电机。
驱动件5采用电机,电机工作可靠性高,且可以实现正反向运动,进而带动浮动件上下浮动。其中,电机可以为正反转电机,对于正反转电机,需要在电机与浮动件之间设置齿轮齿条等传动机构,以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浮动件的上下直线运动。当然,电机也可以直接采用直线电机。
可选地,驱动件5为电磁推杆。
驱动件5采用电磁推杆,电磁推杆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且可以实现正反向直线运动,相较于电机,有利于省去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结构,进而进一步简化产品结构。
实施例四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锁扣3为滑动锁扣3,压力烹饪器具还包括引导件4,如图5所示,引导件4与浮动件及锁扣3相连,用于在浮动件的驱动下带动锁扣3横向往复滑动。
锁扣3为滑动锁扣3,因而也采用直线运动方式,结构和原理也较为简单,有利于进一步简化产品结构和原理;且滑动锁扣3采用横向往复直线运动的方式,对于将锁扣3也设置在锅盖上的方案而言,有利于降低锅盖的纵向高度,进而有利于实现超薄上盖23。相应地,压力烹饪器具还包括引导件4,利用引导件4将浮动件的上下直线运动转化为锁扣3的横向直线运动,这样便于根据需要合理设计浮动件及锁扣3的结构及具体位置,有利于优化产品的结构和布局。其中,锁扣3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保持横向运动,也可以在锅盖或者其他结构上设置相应的限位结构(如导轨、压块等),以使滑动锁扣3只能横向滑动而不能竖向运动。当然,锁扣3不局限于滑动锁扣3,也可以为转动锁扣3或者其他方式。
其中,引导件4与浮动件装配固定,且引导件4与锁扣3中的一个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滑槽,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导向凸起与导向滑槽滑动配合,使引导件4在浮动件的驱动下带动锁扣3横向往复滑动。
引导件4与浮动件采用分体式结构,通过装配固定在一起保持同步运动,即:引导件4随浮动件一起上下浮动,便于根据需要合理设计引导件4及浮动件的材质、形状及位置,进而优化产品的布局和性能。其中,引导件4与锁扣3中的一个上设有导向滑槽,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则导向凸起插入导向滑槽中,即可沿着导向滑槽往复滑动,由于导向滑槽倾斜设置,因而浮动件上下浮动带动引导件4上下浮动时,会使导向滑槽与导向凸起之间产生横向分力,进而使得引导件4能够带动锁扣3横向往复滑动。
比如:引导件4上设有倾斜设置(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导向滑槽,锁扣3上设有导向凸起,导向凸起插入导向滑槽内,并与导向滑槽限位配合而不能脱出导向滑槽。这样,导向滑槽随引导件4上下浮动时,会对导向凸起产生横向分力,带动导向凸起水平运动,进而带动锁扣3水平运动,同时导向滑槽与导向凸起产生相对滑动。
至于导向凸起与导向滑槽限位配合的方式,不受限制。比如:导向凸起设有翻边,翻边贯穿导向滑槽钩在引导件4上;或者,导向滑槽内设有限位滑槽,导向凸起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嵌入限位滑槽内。
当然,也可以调换导向滑槽与导向凸起的位置,由于原理相似,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锁扣3包括滑动部31和与滑动部31相连的锁合部32,滑动部31与引导件4相连,锁合部32设有开口朝向压力烹饪器具的中心部位的卡槽321,如图2所示;锅体设有与卡槽321相配合的第一配合部(如内锅的锅牙),锁扣3向靠近压力烹饪器具的中心部位的方向滑动至锁定位置使第一配合部插入卡槽321以锁定锅盖与锅体,如图1和图2所示,锁扣3向远离压力烹饪器具的中心部位的方向滑动至解锁位置使第一配合部脱出卡槽321以解锁锅盖与锅体,如图3和图4所示。
锁扣3包括滑动部31和锁合部32,滑动部31与引导件4相连,在引导件4的作用下横向往复滑动,实现锁扣3与引导件4的配合;锁合部32设有卡槽321,且卡槽321的开口朝向压力烹饪器具的中心部位,当锁扣3向内滑动(即向靠近压力烹饪器具的中心部位的方向滑动)至锁定位置时,锅体上的第一配合部插入卡槽321内,如图1和图2所示,使得锅盖不能向上运动打开,进而实现对锅盖与锅体的锁定;当锁扣3向外滑动(即向远离压力烹饪器具的中心部位的方向滑动)至解锁位置时,锅体上第一配合部脱出卡槽321,如图3和图4所示,使得锅盖可以向上运动打开,进而实现对锅盖与锅体的解锁。利用卡槽321实现锁定或解锁,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进一步地,锅盖设有与卡槽321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如盖板21的边缘部位),第二配合部适于在锁扣3滑动至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插入卡槽321,及在锁扣3滑动至解锁位置的情况下脱出卡槽321。
锅盖还设有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在锁扣3滑动至锁定位置时也能够插入卡槽321,能够对锅盖起到进一步的锁定作用,从而提高锁扣3的锁定可靠性;而在锁扣3滑动至解锁位置时脱出卡槽321,第二配合部也脱出卡槽321,保证锅盖可以向上运动打开,实现顺利解锁。
进一步地,锅体包括内锅11和套装在内锅11外侧的外壳罩12,如图7所示,第一配合部为内锅11的锅牙111,锅盖包括上盖23和安装在上盖23上的盖板21,如图2所示,第二配合部为盖板21的边缘部位。
锅体包括内锅11和外壳罩12,锅盖包括上盖23和盖板21,盖板21与内锅11扣合形成烹饪腔,因而采用内锅11的锅牙111和盖板21的边缘部位作为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保证了盖板21与内锅11能够通过锁扣3实现可靠扣合,这有利于保证烹饪腔的使用可靠性;同时,由于锅牙111与盖板21之间的距离较小,因而有利于缩小卡槽321的尺寸,进而缩小锁扣3的体积,进一步优化产品的结构和布局。此外,还便于利用盖板21和锁扣3将压力传递至盖板21及内锅11,使得盖板21和内锅11作为承压结构,这有利于防止上盖23及外壳罩12受压过度而变形,并且可以简化现有技术中设置在锅盖上的承压结构,进而实现锅盖的超薄化。
其中,锅牙111可以是内锅11顶端的环形翻边,也可以是内锅11上间断设置的凸起。
进一步地,在锁扣3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第一配合部插入卡槽321的深度B在4mm至8mm的范围内。
在锁扣3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锅盖与锅体相锁定,此时锅体的第一配合部插入卡槽321的深度B在4mm至8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5mm至6mm的范围内,既避免因插入深度过浅导致锁定不够可靠,又能避免因插入深度过深导致锁扣3位移过大致使产品尺寸过大。进一步地,对于第一配合部为内锅11的锅牙111的情况,还可以有效防止因内锅11偏位导致扣合不到位的问题。当然,不局限于上述尺寸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在锁扣3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第一配合部的下端面与卡槽321的下槽壁之间具有间隙,如图2所示。
在锁扣3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锅盖与锅体相锁定,此时第一配合部的下端面与卡槽321的下槽壁之间具有间隙,因而可以有效防止锁扣3向内滑动的过程中与第一配合部之间发生摩擦,从而提高了合盖的顺畅性。进一步地,对于第一配合部为内锅11的锅牙111的情况,还可以有效防止因内锅11偏位导致扣合不到位的问题。
其中,间隙的宽度C在1mm至3mm的范围内。
将间隙宽度C设置在1mm至3mm的范围内,既避免了间隙过大导致卡槽321纵向尺寸过大致使锁扣3体积过大的问题发生,又避免了间隙过小导致锁扣3与内锅11因内锅11偏位导致扣合不顺畅的问题发生。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压力烹饪器具还包括:弹性驱动件,与锁扣3相配合,用于利用其复位弹力驱动锁扣3向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滑动。
压力烹饪器具还包括弹性驱动件(如压缩弹簧或拉伸弹簧),弹性驱动件与锁扣3相配合,在引导件4带动锁扣3横向向内滑动(或者向外滑动)的过程中发生弹性变形储存弹性势能,则当引导件4带动锁扣3横向向外滑动(或者向内滑动)时,弹性驱动件可以释放弹性势能发生复位变形,进而带动锁扣3滑动复位,有利于提高锁扣3滑动的顺畅性。
进一步地,锁扣3的数量为两个,如图1、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两个锁扣3对称分布,弹性驱动件位于两个锁扣3之间。
锁扣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锁扣3对称分布,有利于锅盖受力均衡并提高锁盖与锅体的锁合力,从而提高合盖稳定性;而弹性驱动件位于两个锁扣3之间,便于利用一个弹性驱动件同时驱动两个锁扣3运动,进而减少弹性驱动件的数量。
进一步地,盖板21上还设有密封结构,在锁扣3锁定锅盖与锅体的情况下,密封结构与内锅11的周缘密封配合。
盖板21上还设有密封结构,当锁扣3锁定锅盖与锅体时,密封结构与内锅11的周缘密封配合,有效保证了烹饪腔的密封性,既有利于提高烹饪效果,又便于利用烹饪腔的压力带动浮动件上浮。
进一步地,锁扣3安装在锅盖上,滑动部31为塑料件,锁合部32为金属件,滑动部31与锁合部32通过紧固件连接或者一体注塑成型。
锁扣3安装在锅盖上,采用塑料件加金属件的方式,滑动部31为塑料件,便于根据需要加工成所需的形状,锁合部32为金属件,可以满足耐温需求和强度需求,这样的结构相较于传统金属桥架承压结构,厚度减小,从而降低了承压结构对锅盖空间的占用,起到减薄效果,有利于实现锅盖的超薄化。其中,滑动部31与锁合部32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装配在一起;滑动部31与锁合部32也可以在制备过程中直接一体注塑成型,形成一体式结构,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实施例六
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引导件4与浮动件为一体式结构,且引导件4与锁扣3中的一个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滑槽,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导向凸起与导向滑槽滑动配合,使引导件4在浮动件的驱动下带动锁扣3横向往复滑动。
引导件4与浮动件采用一体式结构(相当于直接在浮动件上增加了引导结构,省去了单独的引导部件),保持同步运动,即引导件4随浮动件一起上下浮动,既有利于提高引导件4与浮动件的连接强度,又省去了引导件4与浮动件之间的装配工序,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其中,引导件4与锁扣3中的一个上设有导向滑槽,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则导向凸起插入导向滑槽中,即可沿着导向滑槽往复滑动,由于导向滑槽倾斜设置,因而浮动件上下浮动带动引导件4上下浮动时,会使导向滑槽与导向凸起之间产生横向分力,进而使得引导件4能够带动锁扣3横向往复滑动。
其中,导向凸起与导向滑槽的配合方式与实施例四的原理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引导件4的一端与浮动件转动连接并在浮动件的驱动下上下浮动,引导件4的另一端与锁扣3转动连接并带动锁扣3横向往复滑动。
引导件4的一端与浮动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锁扣3转动连接,则浮动件上下浮动的过程中,引导件4的两端分别与浮动件及锁扣3发生相对转动,也能够产生横向分力,使得引导件4能够带动锁扣3横向往复滑动。
实施例七
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引导件4与锁扣3装配固定,且引导件4与浮动件中的一个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滑槽,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导向凸起与导向滑槽滑动配合,使引导件4在浮动件的驱动下带动锁扣3横向往复滑动;
引导件4与锁扣3采用分体式结构,通过装配固定在一起保持同步运动,即引导件4随锁扣3一起水平运动,便于根据需要合理设计引导件4及锁扣3的材质、形状及位置,进而优化产品的布局和性能。其中,引导件4与浮动件中的一个上设有导向滑槽,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则导向凸起插入导向滑槽中,即可沿着导向滑槽往复滑动,由于导向滑槽倾斜设置,因而浮动件上下浮动时,会使导向滑槽与导向凸起之间产生横向分力,进而带动引导件4横向运动,使得引导件4能够带动锁扣3横向往复滑动。
其中,导向凸起与导向滑槽的配合方式与实施例四的原理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
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引导件4与锁扣3为一体式结构,且引导件4与浮动件中的一个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滑槽,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导向凸起与导向滑槽滑动配合,使引导件4在浮动件的驱动下带动锁扣3横向往复滑动;
引导件4与锁扣3采用一体式结构(相当于直接在锁扣3上增加了引导结构,省去了单独的引导部件),保持同步运动,即引导件4随锁扣3一起水平运动,既有利于提高引导件4与锁扣3的连接强度,又省去了引导件4与锁扣3之间的装配工序,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其中,引导件4与浮动件中的一个上设有导向滑槽,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则导向凸起插入导向滑槽中,即可沿着导向滑槽往复滑动,由于导向滑槽倾斜设置,因而浮动件上下浮动时,会使导向滑槽与导向凸起之间产生横向分力,进而带动引导件4横向运动,使得引导件4能够带动锁扣3横向往复滑动。其中,导向凸起与导向滑槽的配合方式与实施例四的原理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锅体包括内锅11和套装在内锅11外侧的外壳罩12,锁扣3活动安装在外壳罩12上,如图7所示。
将锁扣3活动安装在外壳罩12上,可以减少锁扣3对锅盖空间的占用,进而简化锅盖的结构,有利于实现锅盖的超薄化。进一步地,锁扣3可以采用上述滑动锁扣3的形式,或者锁扣3也可以采用转动锁扣3,并设有开口朝向压力烹饪器具的卡槽321,锁扣3向上转动时,内锅11的锅牙111和盖板21的边缘部位插入卡槽321内实现锁定;锁扣3向下转动时,内锅11的锅牙111和盖板21的边缘部位脱出卡槽321实现解锁。
可选地,锅盖包括上盖23和安装在上盖23上的盖板21,锁扣3设置在盖板21上并位于盖板21的边缘部位,如图8和图9所示,与安装在锅盖上的电路板上下错开。
将锁扣3设置在盖板21上并位于盖板21的边缘部位,使其能够与安装在锅盖上的电路板上下错开,相较于锁扣3与电路板上下叠放布置的方案,有利于减小锅盖的纵向尺寸,进而有利于实现锅盖的超薄化。进一步地,锁扣3可以采用上述滑动锁扣3的形式,或者锁扣3也可以采用转动锁扣3,并设有开口朝向压力烹饪器具的卡槽321,锁扣3向上转动时,内锅11的锅牙111和盖板21的边缘部位插入卡槽321内实现锁定;锁扣3向下转动时,内锅11的锅牙111和盖板21的边缘部位脱出卡槽321实现解锁。
可选地,锁扣3设有用于避让安装在锅盖上的电路板的避让部,使锁扣3适于与电路板并排布置。
在锁扣3上设置避让部,使得锁扣3能够与安装在锅盖上的电路板并排布置,相较于锁扣3与电路板上下叠放布置的方案,有利于减小锅盖的纵向尺寸,进而有利于实现锅盖的超薄化。
可选地,压力烹饪器具的电路板安装在锅体上。
将电路板安装在锅体上,可以减少电路板对锅盖空间的占用,进而简化锅盖的结构,有利于实现锅盖的超薄化。
或者,也可以降低内盖上的加强筋高度,通过合理布局加强筋的形状及布局,在保证锅盖强度的同时,减少内盖的厚度,进而实现锅盖的超薄化。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压力电饭煲。
下面结合两个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压力烹饪器具。
具体示例1:
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包括:盖板、滑块(即滑动锁扣的滑动部)、锁扣(即滑动锁扣的锁合部)、浮子、内锅,滑块可以向内、外移动,浮子可以上、下移动,如图4所示。其中,浮子向上移动,滑块向内移动,如图1所示,浮子向下移动,滑块向外移动,如图3所示。
其中,滑块上设有锁扣,固定成一体;传动件与浮子连接成一体,传动件与浮子也可以是一个零件,传动件带动滑块向内、外移动。
进一步地,为保障浮子能顺畅的上、下移动,浮子上可以设置复位弹簧,在弹簧作用下,浮子保持向下移动的趋势。
进一步地,浮子可以设置成下小上大结构;也可以设置成上、下没有大小差异,但是需要传动件(即引导件)上设置成下小上大结构。
进一步地,为保证滑块能顺畅的向内、外移动,两个滑块间设置弹簧,在弹簧作用力下滑块保持向外移动的趋势,反之亦可。
盖板上设有密封结构,关盖时,盖板与内锅周圈密封。
其工作原理为:
锁扣扣合-锁盖
内锅与盖板密封,烹饪时内锅产生压力,在压力作用下浮子上移,如图1所示,滑块向内移动,带着锁扣扣合内锅法兰壁(即内锅锅牙)。
锁扣打开-开盖
烹饪结束后,锅内没有压力,浮子下移,如图3所示,滑块向外移动,带着锁扣也向外移动,锁扣与内锅法兰壁分离。
其中,如图2所示,锁扣与内锅扣合量范围(即:在锁扣3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锅牙插入卡槽的深度)B=4-8mm,最佳为B=5-6mm,锁扣与内锅法兰壁下表面间隙C=1-3mm。
具体示例2:
如图6所示,设置驱动浮子上下浮动的驱动件,该部件可以是电磁铁或是电机。
其工作原理为:使用外力带动浮子上下移动,例如电机或是电磁铁,通过驱动浮子上下移动,带动锁扣开启和锁紧。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压力烹饪器具,利用浮动件的上下浮动带动锁扣往复运动,进而实现锅盖与锅体的锁定或解锁,由于直线运动相较于旋转运动,结构和原理更为简单,因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旋合锁盖方式,本申请利用上下直线运动的浮动件来驱动开合盖的方案的结构和原理更为简单,从而简化了产品结构,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浮动件能够驱动锁扣往复运动,因而能够为锁扣的往复运动提供驱动力,相较于浮动件仅为锁扣提供单向运动的驱动力,使得锁扣需利用自身重力或者其他外力(如弹簧弹力)来实现另一方向运动的方案而言,既有利于提高锁扣往复运动的顺畅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还有利于省去提供其他外力的部件,从而简化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
锅盖,盖设在所述锅体上,所述锅盖包括浮动件;
锁扣,与所述锅体及所述锅盖相配合,适于在锁定所述锅体与所述锅盖的锁定位置和解锁所述锅体与所述锅盖的解锁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其中,所述浮动件与所述锁扣相连,适于相对所述锅体上下浮动以驱动所述锁扣往复运动,并在向上浮动的情况下驱动所述锁扣运动至所述锁定位置,及在向下浮动的情况下驱动所述锁扣运动至所述解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盖合后使所述压力烹饪器具内形成烹饪腔,所述浮动件位于所述烹饪腔的上方,适于在所述烹饪腔的压力作用下向上浮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烹饪器具包括与所述浮动件相配合的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适于驱动所述浮动件向下浮动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浮动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浮动件上下浮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或电磁推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安装在所述上盖上的盖板和安装在所述盖板上的浮子,所述浮子或所述盖板形成所述浮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为滑动锁扣,所述压力烹饪器具还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与所述浮动件及所述锁扣相连,用于在所述浮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锁扣横向往复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件与所述浮动件装配固定或者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引导件与所述锁扣中的一个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滑槽,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导向滑槽滑动配合,使所述引导件在所述浮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锁扣横向往复滑动;或者
所述引导件与所述锁扣装配固定或者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引导件与所述浮动件中的一个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滑槽,另一个上设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导向滑槽滑动配合,使所述引导件在所述浮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锁扣横向往复滑动;或者所述引导件的一端与所述浮动件转动连接并在所述浮动件的驱动下上下浮动,所述引导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扣转动连接并带动所述锁扣横向往复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包括滑动部和与所述滑动部相连的锁合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引导件相连,所述锁合部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中心部位的卡槽;
所述锅体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第一配合部,所述锁扣向靠近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中心部位的方向滑动至所述锁定位置使所述第一配合部插入所述卡槽以锁定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所述锁扣向远离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中心部位的方向滑动至所述解锁位置使所述第一配合部脱出所述卡槽以解锁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适于在所述锁扣滑动至所述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插入所述卡槽,及在所述锁扣滑动至所述解锁位置的情况下脱出所述卡槽。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锁扣位于所述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配合部插入所述卡槽的深度在4mm至8mm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锁扣位于所述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下端面与所述卡槽的下槽壁之间具有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的宽度在1mm至3mm的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性驱动件,与所述锁扣相配合,用于利用其复位弹力驱动所述锁扣向所述锁定位置或所述解锁位置滑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锁扣对称分布,所述弹性驱动件位于两个所述锁扣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包括内锅,所述第一配合部设在所述内锅上,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和安装在所述上盖上的盖板;
所述盖板上还设有密封结构,在所述锁扣锁定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的情况下,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内锅的周缘密封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安装在所述锅盖上,所述滑动部为塑料件,所述锁合部为金属件,所述滑动部与所述锁合部通过紧固件连接或者一体注塑成型。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包括内锅和套装在所述内锅外侧的外壳罩,所述锁扣活动安装在所述外壳罩上;或者
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和安装在所述上盖上的盖板,所述锁扣设置在所述盖板上并位于所述盖板的边缘部位,与安装在所述锅盖上的电路板上下错开;或者
所述锁扣设有用于避让安装在所述锅盖上的电路板的避让部,使所述锁扣适于与所述电路板并排布置;或者
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电路板安装在所述锅体上。
CN201910812364.2A 2019-08-30 2019-08-30 压力烹饪器具 Active CN1124385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2364.2A CN112438585B (zh) 2019-08-30 2019-08-30 压力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2364.2A CN112438585B (zh) 2019-08-30 2019-08-30 压力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8585A CN112438585A (zh) 2021-03-05
CN112438585B true CN112438585B (zh) 2022-10-28

Family

ID=74740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2364.2A Active CN112438585B (zh) 2019-08-30 2019-08-30 压力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858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20910U (zh) * 2012-08-31 2013-03-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力锅的锁扣固定结构及电压力锅
JP2016174703A (ja) * 2015-03-19 2016-10-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炊飯器
CN108497918A (zh) * 2017-02-27 2018-09-07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饭煲
CN208192818U (zh) * 2018-01-11 2018-12-0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开盖的烹饪器具
CN208425919U (zh) * 2018-02-24 2019-01-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盖体及烹饪器具
CN208551222U (zh) * 2018-04-16 2019-03-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
CN208784405U (zh) * 2018-05-21 2019-04-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9090834U (zh) * 2018-07-25 2019-07-1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电压力烹饪器具
CN209300756U (zh) * 2018-08-07 2019-08-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锅盖总成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20910U (zh) * 2012-08-31 2013-03-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力锅的锁扣固定结构及电压力锅
JP2016174703A (ja) * 2015-03-19 2016-10-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炊飯器
CN108497918A (zh) * 2017-02-27 2018-09-07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饭煲
CN208192818U (zh) * 2018-01-11 2018-12-0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开盖的烹饪器具
CN208425919U (zh) * 2018-02-24 2019-01-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盖体及烹饪器具
CN208551222U (zh) * 2018-04-16 2019-03-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
CN208784405U (zh) * 2018-05-21 2019-04-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9090834U (zh) * 2018-07-25 2019-07-1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电压力烹饪器具
CN209300756U (zh) * 2018-08-07 2019-08-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锅盖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8585A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10163B (zh) 冰箱及冰箱储物盒
CN112438585B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110192764A (zh) 烹饪器具
CN111354896A (zh) 电池防盗装置、电池仓及换电柜
JP7054861B2 (ja) 炊飯器
CN211081351U (zh) 一种指纹柜锁
CN211879424U (zh) 电池防盗装置、电池仓及换电柜
CN209436943U (zh) 卡钳式压力烹饪器具
CN217792521U (zh) 一种电压力锅
CN112113391A (zh) 抽屉装置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18708468U (zh) 一种使用安全性高的电梯门封头
CN208740659U (zh) 盖体及烹饪器具
CN210930862U (zh) 烹饪器具及其盖体
CN210354325U (zh) 烹饪器具的锁紧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7057922U (zh) 水箱部件和空调器
CN210520747U (zh) 烹饪器具的锁紧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13133646B (zh) 盖体及烹饪设备
CN218009312U (zh) 使用安全的压力烹饪器具
CN210354324U (zh) 烹饪器具的锁紧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9628084U (zh) 一种锁紧机构及机柜
CN216652055U (zh) 嵌入式烹饪装置
CN218651366U (zh) 烹饪器具
CN218304573U (zh) 锅胆组件及空气加热锅
CN112438566B (zh) 烹饪设备
CN219488994U (zh) 调节卡扣、货箱及无人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