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7732B - 具有力限制装置和分离装置的带卷收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力限制装置和分离装置的带卷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7732B
CN112437732B CN201980047495.4A CN201980047495A CN112437732B CN 112437732 B CN112437732 B CN 112437732B CN 201980047495 A CN201980047495 A CN 201980047495A CN 112437732 B CN112437732 B CN 1124377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 limiting
force
belt
limiting device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74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7732A (zh
Inventor
佩尔·阿克斯布卢姆
艾德里安·巴德
埃里克·赖德斯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riginal Assignee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iled Critical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ublication of CN112437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7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7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7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341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comprising energy-absorbing means
    • B60R22/3413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comprising energy-absorbing means operating between belt reel and retractor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28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28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devices
    • B60R2022/286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devices using deformation of material
    • B60R2022/287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devices using deformation of material of torsion rods or tub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带的带卷收器,该带卷收器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框架(1)中的带轴(2)、可相对于壳体框架(1)锁定的廓型头部(3)以及力限制装置(4),其中力限制装置(4)一方面联接到廓型头部(3)并且另一方面联接到带轴(2),并且其中力限制装置(4)允许带轴(2)相对于锁定的廓型头部(3)的力受限的旋转,其特征在于可主动释放的分离装置(5)。

Description

具有力限制装置和分离装置的带卷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带的带卷收器,该带卷收器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框架中的带轴、可相对于壳体框架锁定的廓型头部以及多级第一力限制装置,其中第一力限制装置联接到廓型头部并且其次联接到带轴,并且其中多级第一力限制装置允许带轴相对于锁定的廓型头部的力受限的旋转。
具有前述特征的带卷收器例如从DE 197 80.583C1可知。力受限的带织带伸展可通过开关装置在两级之间切换。现已发现,在到达力受限的带织带伸展的第二级结束后,力被引入带卷收器中,这在某些情况下导致带织带的不受控制的进一步伸展。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参照现有技术所述的缺点,并且特别地提出一种带卷收器,该带卷收器即使在到达力受限的带织带伸展的第二级结束之后也能够实现受控的进一步的带织带伸展。
该目的通过具有以下实施方案中的特征的带卷收器来实现。在以下实施方案中提出了带卷收器的有利发展,其中有利发展的各个特征可以以技术上合理的方式彼此组合。
特别地,该目的通过具有开头提到的特征的带卷收器来实现,该带卷收器具有可主动触发的分离装置,带轴可通过该分离装置与多级(优选精确为地两级)第一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分离。
在简单的实施方案中,带轴可在分离之后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到锁定的廓型头部。然而,优选的是,在分离之后,发生进一步的力受限的带伸展,利用该带伸展,能量被第二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元件吸收,而通过分离的第一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元件进行基本的能量吸收不会发生。
因此,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提供了形成一种机械装置,通过该机械装置,例如,高级控制装置可使带轴与第一力限制装置分离,并且特别地,如果必要,可使带轴与廓型头部分离。以这种方式,可以防止带卷收器的元件在到达带织带伸展的一端之后被损坏,该带织带伸展被第一力限制装置进行力限制,从而触发不受控制的进一步的带卷绕移动。为此目的,该分离装置特别地包括至少一个可机械移动的元件,该可机械移动的元件可至少间接地通过可电子或电气触发的驱动元件(例如烟火气体发生器或电磁体的形式)来在几毫秒内致动,使得带轴可自由地旋转或被第二力限制装置进行力限制到锁定的廓型头部。
第一力限制装置包括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可例如通过电磁体或烟火气体发生器被主动触发,通过该开关装置,带轴的力受限的相对旋转可从第一级切换到第二级。开关装置优选地包括可由驱动元件驱动的至少一个可机械运动的部件。因此,在带轴通过分离装置与第一力限制装置分离之前,力受限的带伸展的前两个不同水平可成为可能。
为此目的,第一力限制装置的开关装置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棘爪和一个轴环,其中棘爪在初始状态通过轴环被保持在将带轴连接到第一力限制元件的位置。在初始状态下,棘爪(其优选地以自打开趋势可枢转或可线性运动地安装)确保例如带轴不可旋转地连接到特别地布置在带轴内部的至少一个第一传递管。在这种情况下,特别优选的是,第一力限制装置的第一力限制元件在第一侧联接到传递管,并且在第二侧不可旋转地联接到廓型头部。在该初始状态下,当廓型头部利用本身已知的带织带敏感或机动车辆敏感锁定装置锁定到壳体框架时,优选地被构造为扭力杆的第一力限制元件吸收在带轴与锁定的廓型头部的最终相对旋转期间由带织带伸展引入的能量。
开关装置优选地包括可主动触发的开关驱动器,其中在开关驱动器已经被触发之后,轴环被开关驱动器移动,使得至少一个棘爪被释放,使得带轴联接到第一力限制装置的第二力限制元件。例如,通过致动开关驱动器,解决了带轴与第一传递管的先前存在的不可旋转的连接,使得带轴可相对于第一传递管旋转。
特别地,用于此目的的开关驱动器包括调节环和被设计为例如烟火气体发生器的驱动元件,其中由驱动元件驱动的调节环在开关驱动器被触发之后使轴环轴向移位。为此目的,可提供的是,例如调节环首先由驱动元件驱动到壳体中进行旋转运动,其中调节环基于形成于壳体中的起始角执行除了旋转运动之外的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带轴)的线性位移运动。
在第一力限制装置的开关装置被触发之后,带轴优选地经由分离装置的联接元件联接到第一力限制装置的第二力限制元件(优选地呈第二扭力杆的形式),以便通过在后续的带伸展运动期间第二力限制元件的变形而产生力限制。例如,第二扭力杆同样可至少部分地布置在至少一个传递管内并在其一侧不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扭力杆,而第二扭力杆的另一端通过分离装置的元件联接到带轴。
特别地,分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联接元件和一个轴环,其中该至少一个联接元件在初始状态通过轴环保持在联接位置。特别是以打开趋势可枢转地或可径向移动地安装的联接元件因此最初由轴环保持在其联接位置,其中带轴联接到用于力受限的带织带伸展的第一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元件。
特别地,分离装置包括可主动触发的分离驱动器,其中在分离驱动器被触发之后轴环被分离驱动器移动,使得至少一个联接元件被释放。为此目的,可以特别地提供的是,分离驱动器包括调节环和驱动元件,其中由驱动元件驱动的调节环在分离驱动器被触发之后使轴环轴向移位。形成为例如电磁体或烟火气体发生器的驱动元件可将调节环驱动到壳体中进行旋转运动,其中调节环除了执行其旋转运动之外,还在轴环的方向上执行轴向线性运动,由此轴环从其保持联接元件的位置移位。在通过使轴环移位来释放联接元件之后,它们可脱离出将带轴联接到第一力限制装置的位置。为此目的,该至少一个联接元件优选地为楔形的并且被安装以便径向向外预张紧,其中在初始状态下,联接元件强制接合到第一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元件中,特别地接合到第一力限制装置的第二扭力杆的端部中。该至少一个联接元件优选地布置在带轴中的对应凹部中,其中与力限制元件的强制连接发生在联接元件的径向向内布置的一侧。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分离装置特别是与联接元件、轴环和调节环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带轴(和/或缠绕在带轴上的带织带上)与轴向安装的壳体盖之间。就此而言,还优选的是,第一力限制装置的开关装置特别是与棘爪、轴环和开关环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带轴(和/或缠绕在带轴上的带织带)和分离装置之间。
分离装置特别地与第一多级力限制装置的开关装置串联连接,使得带轴可独立于开关装置的开关状态与第一力限制装置分离。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另外提供的是,分离装置的特别形成为烟火气体发生器的驱动器和多级第一力限制装置的开关装置的同样优选地被设计为烟火气体发生器的驱动器被布置在共同的壳体中,使得带卷收器是紧凑的。
就此而言,特别优选的是,驱动器被布置成彼此径向偏移,并且特别地,用于共同的壳体中的驱动器的接纳开口在轴向方向上彼此重叠。因此,用于驱动器的接纳开口可在径向方向上恰好布置在彼此上方,但也有可能是接纳开口在轴向方向上偏移到使得它们在投影中仍然在径向方向上重叠的程度,因此甚至更紧凑的构造也是可能的。
共同的壳体优选地布置在带轴的背离廓型头部的端部上。
为了使在第一力限制装置从带轴分离之后,进一步的力受限的带织带伸展仍然是可能的(特别是在较低的力水平下),可提供第二力限制装置,这同样使得带轴能够相对于锁定的廓型头部进行力受限的相对旋转。为此目的,第二力限制装置优选地一方面联接到或可联接到廓型头部,另一方面联接到带轴。
在作为两级力限制装置的第一力限制装置的实施方案中,第二力限制装置可因此提供第三级的力受限的带织带伸展运动。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供的是,第二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元件已经在力受限的带织带伸展期间通过第一力限制装置接收能量,并且仅在将第一力限制装置分离之后接收能量。因此,第二力限制装置在带轴与多级第一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分离之前和之后均联接到廓型头部和带轴。
另选地,可提供的是,在后续的带织带伸展期间,第二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元件仅在第一力限制装置已与带轴分离之后才从带轴接收能量。
第二力限制装置可被设计和/或布置成使得第二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元件在第一力限制装置分离之后保持活动或变得有效,而无需进一步的动作。然而,也可提供的是,第二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元件可通过对应的驱动器主动地致动以联接到带轴。
第二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元件可形成为例如在力受限期间变形的带子。为此目的,带子例如在其一端连接到廓型头部并且在其另一端连接到带轴,使得当带轴相对于廓型头部旋转时带子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带子也可被引导穿过滑动边缘,通过该滑动边缘增加用于使带子变形的必要能量。带子特别地螺旋地和/或以多层方式布置。
第二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元件也可由扭力杆形成,该扭力杆经由齿轮驱动以进行扭转。为此目的,扭力杆在一端不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可例如相对于廓型头部同轴布置,而扭力杆被布置成可旋转地安装在带轴上。当带轴相对于廓型头部旋转时,扭力杆随后被第一齿轮扭转。另选地,可以提供的是,联接到齿轮的扭力杆布置在带轴的外部,其中第二齿轮联接到带轴,使得以静止但可旋转的方式安装的扭力杆在带轴旋转期间扭转。就此而言,可特别提供的是待提供的开关机构,如果需要,该开关机构使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接合。
然而,特别地具有径向突起并且优选地为环形的盘布置也被提供为第二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元件,并且被布置在带轴和廓型头部之间以便在它们之间的相对旋转期间吸收能量。该盘布置特别地具有彼此同轴布置的两个环形盘元件,其中一个优选地外盘元件特别地通过合适的形状配合设计不可旋转地联接到带轴,并且另一优选地内盘元件特别地通过合适的形状配合设计不可旋转地联接到廓型头部。在带轴相对于廓型头部旋转的情况下,该两个盘相对于彼此移动,从而特别地通过一个或两个盘元件的摩擦、弹性变形和/或塑性变形来吸收能量。为此目的,内盘元件可在其外圆周上具有突起设计,并且外盘元件在其内圆周上具有凹部设计,该凹部设计与突起设计互补并且在初始状态下彼此接合并在相对旋转期间产生摩擦和/或变形。
然而,第二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元件也可由扭力杆形成,该扭力杆与多级第一力限制装置的优选地体现为扭力杆的力限制元件被布置成直接位于彼此之后和/或串联布置。此处,可特别地提供的是,第二力限制装置的扭力杆的第一端特别地直接不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力限制装置的充当第二力限制元件的扭力杆,并且其次特别地直接不可旋转地联接到带轴。
就此而言,还提供的是,第一力限制装置具有第二传递管,该第二传递管不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力限制装置的第二力限制元件,并且另一方面最初通过分离装置联接到带轴。第二传递管可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第一传递管内,第一传递管进而不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力限制装置的第一力限制元件,并且另一方面最初经由第一力限制装置的开关装置不可旋转地联接到带轴。
更具体地提供的是,形成为第一力限制元件的第一扭力杆的力水平大于形成为第一力限制装置的第二力限制元件的扭力杆的力水平,而第二力限制装置的扭力杆的力的水平低于第一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元件。
在初始状态下,带轴因此经由开关装置不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传递管并且经由分离装置连接到第二传递管,而第二力限制装置的扭力杆同样不可旋转地连接到带轴。如果廓型头部现在被锁定,则在力限制的第一级,仅发生第一扭力杆的扭转。
通过致动开关装置,带轴和第一传递管之间的不可旋转的连接被断开,使得第二传递管与带轴一起相对于廓型头部旋转,使得在该级,第二扭力杆由于其比第一扭力杆低的力水平而扭转。
通过致动分离装置,带轴与第二传递管的不可旋转连接随后也被释放,使得在进一步的带织带伸展期间,带轴相对于第一传递管和第二传递管的旋转是可能的。然而,由于第二力限制装置的扭力杆不可旋转地联接到带轴,所以在进一步的带织带伸展的情况下,第二力限制装置的扭力杆被扭转,因为该扭力杆具有比第一力限制装置的扭力杆更低的力限制水平。因此,简单的三级力受限的带织带伸展是可能的。
下面参考附图以举例的方式解释本发明和技术环境。附图示意性地示出了:
图1:初始状态下穿过带卷收器的纵向截面,
图2:由带卷收器提供的图1的横截面(B-B),
图3:穿过带辊的图1的另一截面(C-C),
图4:根据图1的带卷收器的部件,
图5:初始状态下图1中包括的带卷收器的其他部件,
图6至图9:在以变化的力限制水平致动开关装置之后的带卷收器,
图10至图13:分离状态下在致动分离装置之后的力卷收器,
图14:具有能够通过齿轮驱动的第二力限制装置的扭力杆的带卷收器的第二实施方案的局部分解视图,
图15:穿过图14的实施方案的截面视图,
图16a:具有作为第二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元件的盘布置的第三实施方案的局部分解视图,
图16b:处于平面视图中的出自图16a的盘布置,
图17:根据实施方案的图16的截面视图,
图18:具有作为第二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元件的可变形带子的第四实施方案的平面视图,
图19:初始状态下在带子的区域中穿过图18的实施方案的截面视图,
图20:在力限制结束时的图19的视图,
图21:具有与第一力限制装置的力限制元件串联连接的第二力限制装置的扭力杆的第五实施方案的局部分解视图,
图22:穿过根据图21的实施方案的截面视图;并且
图23:具有三个力水平的力分布的表示,
图24a:力限制元件的连接的示例,
图24b:具有减小的安装空间的力限制元件的连接的另一示例,
图24c:具有减小的安装空间的力限制元件的连接的另一示例。
图1至图13所示的带卷收器包括壳体框架1,带轴2可旋转地安装在该壳体框架中。
带卷收器包括两级第一力限制装置4,带轴2在第一力限制级和第二力限制级经由该装置联接到廓型头部3。
为此目的,第一力限制装置4包括开关装置13,该开关装置具有两个棘爪14、轴环15、调节环16和气体发生器形式的驱动元件17。在图1至图5所示的初始状态下,以自打开趋势可枢转地安装的棘爪14由轴环15保持在联接位置,其中带轴2不可旋转地联接到传递管20。
扭力杆形式的第一力限制元件11和另一扭力杆形式的第二力限制元件12被布置在传递管20的内部。第一力限制元件11一方面不可旋转地联接到廓型头部3,另一方面在传递管20的内部不可旋转地与传递管连接。一方面,第二力限制元件12不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力限制元件11,另一方面,在图1至图5所示的初始状态下,第二力限制元件经由分离装置5的联接元件6不可旋转地连接到带轴2。
分离装置5还包括轴环7,该轴环在初始状态下将径向向外预张紧的联接元件6保持在联接位置。分离装置5另外包括调节环8,该调节环可通过气体发生器形式的驱动元件9被驱动。
分离装置5的驱动元件9和开关装置13的驱动元件17被布置在共同的壳体18中,其中壳体18在每种情况下均具有用于驱动元件9、17的接纳开口19。接纳开口19在径向方向上相对于带轴2相对于彼此偏移,但在轴向方向上重叠,特别地如从图1可见。
从图4可以看出,可由驱动元件9驱动而进行旋转运动的调节环8和可由驱动元件17驱动而进行旋转运动的调节环16各自抵靠起始角21搁置,使得由驱动元件9、17引起的调节环8、16的旋转运动产生带轴2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移运动。
分离装置5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开关装置13和壳体盖10之间。
在图1至图5所示的初始状态下,带轴2经由棘爪14、传递管20和第一力限制元件11不可旋转地连接到廓型头部3,使得带轴2和廓型头部3可共同执行旋转运动。如果廓型头部3现在通过未示出但本身已知的锁定装置锁定到壳体框架1,则带轴2的力受限的带伸展旋转是可能的,第一力限制元件11由于经由传递管20和棘爪14存在的联接而与带轴2一起扭转,从而吸收能量(第一力限制水平)。
如果在达到可指定时间或可指定的力受限的带织带伸展部运动之后要引发力受限的带织带伸展运动的第二级,则驱动元件17以烟火气体发生器的形式被点燃,由此活塞驱动调节环16旋转。由于壳体18上的起始角21,调节环16轴向移位,如图6所示。调节环16的轴向位移导致轴环15也轴向移位(参见图7和图8),由此棘爪14被释放。棘爪14因此释放带轴2和传递管20之间的不可旋转的联接,使得带轴2可相对于传递管20旋转。然而,在力受限的带织带伸展运动的该第二级中,带轴2和第二力传输元件12之间通过联接元件6继续存在不可旋转的连接。由于第二力限制元件12具有比第一力限制元件11低的力限制水平,因此第二力限制元件12发生扭转。
如果现在实现了最大的力受限的带织带伸展,则带轴2可与廓型头部3分离。为此目的,点燃分离装置5的驱动元件9,由此驱动调节环8进行旋转运动,由于起始角21,该旋转运动导致调节环8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移(参见图10和图12)。由于调节环8的轴向位移,分离装置5的轴环7也在轴向方向上线性移位(参见图11),因此楔形联接元件6被释放并径向向外伸出。特别地,从图13中可以看出,在这种状态下,带轴2与第二力限制元件12的联接被取消,使得带轴2不再连接到锁定的廓型头部3并且可自由旋转。
图14和图15所示的带卷收器与上述带卷收器的不同之处在于,齿轮24不可旋转地联接到廓型头部3,并且提供扭力杆25a,该扭力杆同样在其端部承载齿轮,该齿轮在组装状态下与带齿的轮24啮合。当带轴2相对于廓型头部3旋转时,扭力杆25a因此被扭转。因此,扭力杆25a也在分离装置5被致动之后联接到廓型头部3,使得即使在分离装置5已被致动之后,带的力受限的带织带伸展也是可能的。因此,除了上面已经解释的多级第一力限制装置4之外,还形成了第二力限制装置22。
在图16和图17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二力限制装置22由具有径向凹部的盘布置24形成。盘布置24包括外盘元件27b和内盘元件27a。外盘元件27b通过合适的形状配合设计不可旋转地联接到带轴2。内盘元件27a通过合适的形状配合设计不可旋转地联接到廓型头部3的延伸部。内盘元件27a在其外圆周上具有突起设计,并且外盘元件27b在其内圆周上具有与突起设计互补的凹部设计。凸起设计和凹部设计在初始状态下彼此接合。在带轴2相对于廓型头部3的相对旋转期间,返回设计和/或突起设计弹性地和/或塑性地变形,从而吸收能量。
在图18至图20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二力限制装置22由带子23形成。带子23一方面连接到带轴2,另一方面连接到廓型头部3。如果在带轴2和廓型头部3之间出现相对旋转,则带从图19所示的状态变形为图21所示的状态,因此带织带伸展被进行力限制。
在图21和图22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二力限制装置22由扭力杆25b形成,该扭力杆与第一力限制装置4的第一力限制元件11和第二力限制元件12串联布置。在该实施方案中,提供了第一传递管20a和第二传递管20b,它们在组装状态下至少部分地互锁。特别地,从图22可以看出,第一力限制元件11在右侧不可旋转地连接到廓型头部3,并且在其左端不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传递管20a。第二力限制元件12在其右侧不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力限制元件11,并且在其相对端不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二传递管20b。另一方面,扭力杆25b在其右端不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二力限制元件12,并且在其左端可旋转地固定到带轴2。
力限制元件(25b,11,12)彼此之间的连接或与传递管(20a,20b)的连接可通过对应的内部轮廓和外部轮廓来实现,该内部轮廓和外部轮廓被设计成例如内部齿和固定齿。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轮廓被插入到彼此中,因此节省了安装空间。这在图22中以举例的方式示出。
另选地,部件可通过摩擦焊接、粘合剂结合或焊接而接合在一起。图24示出了力限制元件可如何彼此连接的各种可能性。图24a示出了力限制元件(25b,11,12)的连接(例如摩擦焊接),力限制元件利用该连接在它们的端面处彼此连接。如图24b所示,相应元件的端部区段可被制成较薄的,或如图24c所示,力限制元件(25b,11,12)的待扭转的区段可被直接焊接到力限制元件(25b,11,12)的端面。图24b和图24c的两个实施方案均产生用于力限制元件的布置的较小的安装空间。
在初始状态下,带轴2经由棘爪14不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传递管20a,并且经由联接元件6不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二传递管20b。如果在廓型头部3锁定之后现在发生带轴2的相对旋转,则首先仅第一力限制元件11由于其经由棘爪14和第一传递管20a的联接而与带轴2一起扭转(第一力限制水平)。一旦开关装置使棘爪14与第一传递管20a接合,第二力限制元件12在第二力限制水平的范围内发生扭转,因为它们经由联接元件6连接到相对于第一传递管20a旋转的旋转带轴2。由于第二力限制元件12的力限制水平小于第一力限制元件11的力限制水平,因此仅第二力限制元件12扭转。
当致动分离装置5时,从第二传递管20b至带轴2的不可旋转的连接也被释放,使得带轴2相对于第二传递管20b的旋转是可能的。这导致扭力杆25b的扭转,因为其力水平小于第二力限制元件12和第一力限制元件11的力水平。因此,带织带伸展在第三力水平下实现。
具有三个力水平的三级带织带伸展的时间分布在图23中示出。在廓型头部3已被锁定之后,首先在例如4kN至5kN的第一力水平下发生带织带伸展。在致动开关装置13之后,在例如2kN至3kN的第二力水平下实现带织带伸展。在致动分离装置5之后,在例如1kN至2kN的第三力水平下实现带织带伸展。
附图标记列表
1 壳体框架
2 带轴
3 廓型头部
4 第一力限制装置
5 分离装置
6 联接元件
7 轴环
8 调节环
9 驱动元件
10 壳体盖
11 第一力限制元件
12 第二力限制元件
13 开关装置
14 棘爪
15 轴环
16 调节环
17 驱动元件
18 壳体
19 接纳开口
20,a,b 传递管
21 起始角
22 第二力限制装置
23 带子
24 齿轮
25a,b 扭力杆
26 盘布置
27a,b 盘元件

Claims (16)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带的带卷收器,具有
-带轴(2),所述带轴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框架(1)中,
-廓型头部(3),所述廓型头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框架(1)锁定,和
-多级第一力限制装置(4),其中所述第一力限制装置(4)一方面联接到所述廓型头部(3)并且另一方面联接到所述带轴(2),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力限制装置(4)允许所述带轴(2)相对于所述锁定的廓型头部(3)的力受限的旋转,
其特征在于
形成可主动触发的分离装置(5),通过所述可主动触发的分离装置,所述带轴(2)能够与所述多级第一力限制装置(4)的力限制器分离;其中所述分离装置(5)包括至少一个联接元件(6)和一个轴环(7),其中所述联接元件(6)在初始状态下通过所述轴环(7)保持在联接位置;其中所述分离装置(5)包括可主动触发的分离驱动器,并且在所述分离驱动器已被触发之后,所述轴环(7)通过所述分离驱动器移动,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联接元件(6)被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提供第二力限制装置(22),其中所述第二力限制装置(22)允许所述带轴(2)相对于所述锁定的廓型头部(3)的力受限的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卷收器,其中所述第二力限制装置(22)在所述带轴(2)与所述多级第一力限制装置(4)的力限制分离之前和之后均联接到所述廓型头部(3)和所述带轴(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卷收器,其中所述第二力限制装置(22)包括以下组中的至少一个力限制元件:
-带子(23),所述带子在所述力限制期间变形,
-扭力杆(25a),所述扭力杆经由齿轮(24)被驱动而进行扭转,
-盘布置(26),所述盘布置包括两个盘元件(27a,b),
-扭力杆(25b),所述扭力杆与所述多级第一力限制装置(4)的所述力限制元件(11,12)直接串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卷收器,其中所述分离驱动器包括调节环(8)和驱动元件(9),其中在所述分离驱动器被触发之后,由所述驱动元件(9)驱动的所述调节环(8)使所述轴环(7)轴向移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带卷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联接元件(6)是楔形的并且被安装成径向向外预张紧,并且以强制锁定方式在所述联接位置接合在所述第一力限制装置(4)的力限制元件(12)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卷收器,其中所述分离装置(5)至少部分地在轴向方向上布置在缠绕到所述带轴(2)上的带织带与轴向安装的壳体盖(1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卷收器,其中所述多级第一力限制装置(4)包括可主动触发的开关装置(13),通过所述可主动触发的开关装置,所述带轴(2)的所述力受限的相对旋转能够从第一级切换到第二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卷收器,其中所述开关装置(13)包括至少一个棘爪(14)和一个轴环(15),其中所述棘爪(14)在初始状态通过所述轴环(15)保持在将所述带轴(2)联接到所述第一力限制装置(4)的第一力限制元件(11)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卷收器,其中所述开关装置(13)包括可主动触发的开关驱动器,并且在所述开关驱动器已被触发之后,所述轴环(15)被所述开关驱动器移动,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棘爪(14)被释放,使得所述带轴(2)联接到所述第一力限制装置(4)的第二力限制元件(1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卷收器,其中所述开关驱动器包括调节环(16)和驱动元件(17),其中在所述开关驱动器被触发之后,由所述驱动元件(17)驱动的所述调节环(16)使所述轴环(15)轴向移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卷收器,其中所述分离装置(5)与所述多级第一力限制装置(4)的开关装置(13)串联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5)的烟火驱动器和所述多级第一力限制装置(4)的开关装置(13)的烟火驱动器布置在共同的壳体(18)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卷收器,其中所述驱动器被布置成彼此径向偏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卷收器,其中用于所述共同的壳体(18)中的所述驱动器的接纳开口(19)在轴向方向上重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一项所述的带卷收器,其中所述共同的壳体(18)布置在所述带轴(2)的背离所述廓型头部(3)的端部上。
CN201980047495.4A 2018-07-26 2019-07-25 具有力限制装置和分离装置的带卷收器 Active CN1124377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18102 2018-07-26
DE102018118102.7 2018-07-26
DE102019107663.3 2019-03-26
DE102019107663.3A DE102019107663A1 (de) 2018-07-26 2019-03-26 Kraftbegrenzungseinrichtung aufweisender Gurtaufroller mit Entkopplungseinrichtung
PCT/EP2019/070024 WO2020021003A1 (de) 2018-07-26 2019-07-25 Kraftbegrenzungseinrichtung aufweisender gurtaufroller mit entkopplungsein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7732A CN112437732A (zh) 2021-03-02
CN112437732B true CN112437732B (zh) 2023-01-31

Family

ID=69148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7495.4A Active CN112437732B (zh) 2018-07-26 2019-07-25 具有力限制装置和分离装置的带卷收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932196B2 (zh)
EP (2) EP3939839B1 (zh)
JP (1) JP7066309B2 (zh)
KR (1) KR102569819B1 (zh)
CN (1) CN112437732B (zh)
DE (1) DE102019107663A1 (zh)
WO (1) WO20200210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200489B4 (de) 2020-01-16 2023-05-17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Gurtaufroller mit zwei Torsionsstäben
DE102020130268A1 (de) 2020-11-17 2022-05-19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Gurtaufroller
DE102022107342A1 (de) 2022-03-29 2023-10-0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urtaufroller für einen Sicherheitsgurt eines Kraftfahrzeuges
DE102022114835A1 (de) 2022-06-13 2023-12-14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urtaufroller für einen Sicherheitsgurt eines Kraftfahrzeuges
DE102022122816A1 (de) 2022-09-08 2024-03-14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Gurtaufroller mit lastübertragendem Riegel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76814A1 (de) * 1999-06-16 2000-12-2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urtaufroller mit schaltbarem kraftbegrenzer
DE19780583C1 (de) * 1996-06-26 2001-01-18 Autolive Dev Ab Vargarda Gurtaufroller mit regelbarer Kraftbegrenzungseinrichtung
DE102008041510A1 (de) * 2008-08-25 2010-03-04 Robert Bosch Gmbh Gurtsystem für ein Insassenschutzsystem in einem Fahrzeug
CN102837663A (zh) * 2012-08-27 2012-12-26 上海和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扭力杆及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总成
CN104583025A (zh) * 2012-08-17 2015-04-29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具有可控的力限制装置的安全带卷收器
CN104742855A (zh) * 2013-12-30 2015-07-01 常州博万达汽车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安全带连接装置
WO2017174641A1 (de) * 2016-04-06 2017-10-12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aufroller mit zweitem kraftbegrenzer
CN107585128A (zh) * 2016-07-07 2018-01-16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卷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718663U1 (de) * 1997-10-21 1998-02-19 Trw Repa Gmbh Kraftbegrenzter in einem Sicherheitsgurt-Rückhaltesystem
DE10117682A1 (de) 2001-04-09 2002-10-10 Breed Automotive Tech Kraftbegrenzung in einer Aufrollvorrichtung für ein Sicherheitsgurtsystem
US7240924B2 (en) * 2004-07-29 2007-07-10 Key Safety Systems, Inc. Multilevel load limiting retractor with dual shifting mode
US7669794B2 (en) * 2004-09-01 2010-03-02 Key Safety System, Inc Seatbelt retractor with torsion bar
WO2009045132A1 (en) 2007-10-05 2009-04-09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daptive load limiting seat belt retractor
DE102008049931B4 (de) * 2008-10-02 2012-03-2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Kraftbegrenz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8220735B2 (en) * 2009-12-22 2012-07-17 Autoliv Asp, Inc. Adaptive load limiting retractor
DE102014211979B3 (de) * 2014-06-23 2015-08-20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urtaufroller mit einer Kraftbegrenzungsein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80583C1 (de) * 1996-06-26 2001-01-18 Autolive Dev Ab Vargarda Gurtaufroller mit regelbarer Kraftbegrenzungseinrichtung
WO2000076814A1 (de) * 1999-06-16 2000-12-2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urtaufroller mit schaltbarem kraftbegrenzer
DE102008041510A1 (de) * 2008-08-25 2010-03-04 Robert Bosch Gmbh Gurtsystem für ein Insassenschutzsystem in einem Fahrzeug
CN104583025A (zh) * 2012-08-17 2015-04-29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具有可控的力限制装置的安全带卷收器
CN102837663A (zh) * 2012-08-27 2012-12-26 上海和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扭力杆及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总成
CN104742855A (zh) * 2013-12-30 2015-07-01 常州博万达汽车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安全带连接装置
WO2017174641A1 (de) * 2016-04-06 2017-10-12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aufroller mit zweitem kraftbegrenzer
CN107585128A (zh) * 2016-07-07 2018-01-16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卷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569819B1 (ko) 2023-08-24
JP7066309B2 (ja) 2022-05-13
WO2020021003A1 (de) 2020-01-30
CN112437732A (zh) 2021-03-02
KR20210025649A (ko) 2021-03-09
EP3939839A1 (de) 2022-01-19
EP3826888A1 (de) 2021-06-02
US11932196B2 (en) 2024-03-19
EP3826888B1 (de) 2023-01-18
JP2021531200A (ja) 2021-11-18
DE102019107663A1 (de) 2020-01-30
US20210276510A1 (en) 2021-09-09
EP3939839B1 (de) 2023-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37732B (zh) 具有力限制装置和分离装置的带卷收器
US6616081B1 (en) Belt retractor with switchable force limiter
US5788176A (en) Safety belt retractor with belt tensioner acting on the belt reel
US8220735B2 (en) Adaptive load limiting retractor
CN103620255B (zh) 具有选择性自锁的可机电致动的机动车制动器
US6505790B2 (en) Pretensioner device
US6260782B1 (en) Retractor spool
KR100492116B1 (ko) 좌석 벨트 리트렉터
JP5145538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WO2001056844A1 (en) Seat belt pretensioner
CN110520336A (zh) 包括活塞安全阀构件的安全带预紧式卷收器组件
CN110662674B (zh) 安全带卷收器和用于控制安全带卷收器的方法
EP2487076B1 (en) Passenger restraint device for vehicles
CN116133908A (zh) 安全带卷收器
US20120049500A1 (en) Dual Stage Pretensioning and High Pay-In Capacity Pretensioning Retractor
JP5252149B2 (ja)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
JP4246865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WO1997043147A1 (en) Pretensioner
US10759380B2 (en) Belt tightener, safety belt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afety belt device
EP3153358B1 (en) Seatbelt retractor with a load limiting function
US20170182973A1 (en) Seat belt retractor with a velocity-controlled load limiting device
CN116323338A (zh) 用于车辆安全带的安全带卷收器
GB2346849A (en) Seat belt retractor with force limiting means
WO2001094164A1 (en) Pretensioner dri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