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1503B - 联动机构及平趟门 - Google Patents

联动机构及平趟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1503B
CN112431503B CN202011348103.9A CN202011348103A CN112431503B CN 112431503 B CN112431503 B CN 112431503B CN 202011348103 A CN202011348103 A CN 202011348103A CN 112431503 B CN112431503 B CN 1124315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guide
rail
inner rail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81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1503A (zh
Inventor
陈解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ute Precisio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ute Precisio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ute Precisio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ute Precisio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481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15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1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1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1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15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动机构及平趟门,包括:第一内轨组件,包括第一内轨支架,设于所述第一内轨支架的第一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内轨支架连接的第一主滑轮组;第一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支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的第一滑轮组,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连接的第一行走轮;导向组件,推动所述第一安装组件沿所述第一轨道运动,以及驱动所述第一内轨组件沿所述主导轨运动。本发明的联动机构将传送机构的横向拉力转化为一部分纵向顶出力,使用于与门板连接的第一安装组件沿第一弧形轨道往纵向运动一段距离,最大程度减少了第一安装组件与第一弧形轨道的接触阻力,因此开门省力,对电机的输出力矩要求较低,电机的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节约了能耗。

Description

联动机构及平趟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联动机构及平趟门。
背景技术
在各种家居柜门的开门方式中,平趟门是比较常用且空间利用率较高的方式,受到很多人们的喜欢。平趟门的多扇门板关闭的时候,所有门板都处于同一个平面上,柜体的密闭性好,外观整齐美观。平趟门打开的时候,门板之间才会错开,因此,开门时门板走的轨迹需要有特定的要求,即开门时需走一段弧形轨道,使门板前移后,再沿主导轨做左右的往复运动。
随着人们对智能化家居产品需求度日益增加,目前平趟门也开始电动智能化。跟手动开门方式不同,电动开门的施力点不在门板上,而且还要考虑到开门的力要先使门板沿弧形轨道走一段距离,再沿主导轨往左右运动完成开门的动作。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动平趟门主要的驱动方式是通过电机驱动皮带轮的旋转运动,带动皮带沿直线传动,皮带与门板连接,从而带动门板作直线运动。而由于门板开门需要先沿着弧形轨道做弧形轨迹运动,这时,由于门板只受到沿主导轨的方向的力的作用而作直线运动,故弧形轨道会对门板的运动起到阻碍作用。也就是说,虽然皮带带动门板作直线运动,但是要克服弧形轨道的阻力,才能顺利使门板打开,从而开门所需的驱动力较大,对电机的输出力矩要求高,使电机的输出功率消耗较多。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平趟门的门板只受到沿主导轨的方向的力的作用而作直线运动,故弧形轨道会对门板的运动起到阻碍作用,要克服弧形轨道的阻力,才能顺利使门板打开,从而开门所需的驱动力较大,对电机的输出力矩要求高,使电机的输出功率消耗较多的缺陷,提供一种联动机构及平趟门。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联动机构,包括:
第一内轨组件,包括第一内轨支架,设于所述第一内轨支架上且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内轨支架连接且用于与主导轨配合的第一主滑轮组;
第一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支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一轨道配合的第一滑轮组,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连接且用于与第一弧形轨道配合的第一行走轮;
导向组件,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和传送机构均连接,且在传送机构的驱动下推动所述第一安装组件沿所述第一轨道运动,以及在传送机构的驱动下驱动所述第一内轨组件沿所述主导轨运动。
本技术方案的联动机构将传送机构的横向拉力转化为一部分纵向顶出力,使用于与门板连接的第一安装组件沿第一弧形轨道往纵向运动一段距离,最大程度减少了第一安装组件与第一弧形轨道的接触阻力,因此开门省力,对电机的输出力矩要求较低,电机的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节约了能耗。
具体地,当使用本技术方案的联动机构时,将门板与第一安装支架连接,传送机构与导向组件连接,当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时,联动机构处于初始位置,此时第一内轨组件位于主导轨的端部,第一安装组件位于第一弧形轨道上远离主导轨的中轴线的一端的端部,同时,第一安装组件位于第一内轨组件上远离门板一端的端部。当需要自动开门时,导向组件在传送机构横向拉力的带动下,将横向拉力转化为一部分纵向顶出力,从而推动第一安装组件沿第一轨道运动,即第一安装组件通过第一滑轮组从第一内轨组件上远离门板一端向靠近门板一端运动,此时横向拉力的一部分分解为纵向顶出力,使第一安装组件能够通过第一行走轮沿第一弧形轨道行走,当第一安装组件从第一弧形轨道上远离主导轨的中轴线的一端的端部行走至第一弧形轨道上靠近主导轨的中轴线的一端的端部时,则完成了开门时门板错开的动作,且此时第一安装组件已在第一轨道上行走至靠近门板一端,纵向顶出力消失。再通过传送机构的横向拉力,将门板沿主导轨的方向推动,将门板打开。主导轨的方向与横向拉力的方向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连接的斜向导块,以及与所述第一内轨组件转动连接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设有与所述斜向导块配合的推动件,以及与传送机构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当传送机构运动带动所述驱动杆转动时,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斜向导块使所述第一安装组件沿所述第一轨道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为与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斜向导块的斜面壁滚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用于对所述驱动杆的转动进行缓冲的缓冲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内轨组件连接的缓冲盒,以及设于所述缓冲盒内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驱动杆设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连线方向与传送机构的运动方向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较之所述第二弹性件靠近所述斜向导块,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系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连接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向槽以及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且与传送机构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导向槽倾斜设置,所述导向槽所在平面与传送机构的运动轨迹所在平面平行,且所述导向槽的倾斜方向与传送机构的运动方向呈夹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内轨组件间隔设置的第二内轨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二内轨组件滑动配合的第二安装组件;所述第二内轨组件包括第二内轨支架,设于所述第二内轨支架上且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内轨支架连接且用于与主导轨配合的第二主滑轮组;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支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二轨道配合的第二滑轮组,以及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连接且用于与第二弧形轨道配合的第二行走轮。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平趟门,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联动机构,与所述联动机构配合的导轨组件,与所述导向组件连接的传送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连接的门板;所述导轨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主滑轮组配合的主导轨,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一行走轮配合的第一弧形轨道。
本技术方案的联动机构将传送机构的横向拉力转化为一部分纵向顶出力,使用于与门板连接的第一安装组件沿第一弧形轨道往纵向运动一段距离,最大程度减少了第一安装组件与第一弧形轨道的接触阻力,因此开门省力,对电机的输出力矩要求较低,电机的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节约了能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皮带,用于张紧所述皮带的张紧轮,以及用于调节所述张紧轮的张紧程度的调节组件;所述皮带与所述导向组件连接。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平趟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平趟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联动机构与导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调节组件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调节组件的爆炸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平趟门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平趟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联动机构;10、第一内轨组件;11、第一内轨支架;12、第一轨道;13、第一主滑轮组;20、第一安装组件;21、第一安装支架;22、第一滑轮组;23、第一行走轮;30、导向组件;31、斜向导块;32、驱动杆;33、推动件;34、第一连接件;35、转动部;36、缓冲件;361、缓冲盒;362、第一弹性件;363、第二弹性件;37、导向板;371、导向槽;372、第二连接件;40、第二内轨组件;41、第二主滑轮组;50、第二安装组件;51、第二行走轮;60、连接板;200、传送机构;210、驱动件;220、皮带;230、张紧轮;240、调节组件;241、第一基座;2411、第一基板;2412、第一侧板;242、第二基座;2421、第二基板;2422、第二侧板;243、弹性调节件;244、连接柱;245、限位件;246、第三基座;2461、第三基板;2462、第三侧板;247、位移调节件;300、主导轨;400、第一弧形轨道;500、第二弧形轨道;600、安装板;700、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6结合图9所示的一种联动机构100,包括:第一内轨组件10,包括第一内轨支架11,设于所述第一内轨支架11上且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轨道12,以及与所述第一内轨支架11连接且用于与主导轨300配合的第一主滑轮组13;第一安装组件20,包括第一安装支架21,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1上且与所述第一轨道12配合的第一滑轮组22,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1连接且用于与第一弧形轨道400配合的第一行走轮23;导向组件30,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20和传送机构200均连接,且在传送机构200的驱动下推动所述第一安装组件20沿所述第一轨道12运动,以及在传送机构200的驱动下驱动所述第一内轨组件10沿所述主导轨300运动。
本实施方式的联动机构100将传送机构200的横向拉力转化为一部分纵向顶出力,使用于与门板700连接的第一安装组件20沿第一弧形轨道400往纵向运动一段距离,最大程度减少了第一安装组件20与第一弧形轨道400的接触阻力,因此开门省力,对电机的输出力矩要求较低,电机的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节约了能耗。
具体地,当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联动机构100时,将门板700与第一安装支架21连接,传送机构200与导向组件30连接,当门板700处于关闭状态时,联动机构100处于初始位置,此时第一内轨组件10位于主导轨300的端部,第一安装组件20位于第一弧形轨道400上远离主导轨300的中轴线的一端的端部,同时,第一安装组件20位于第一内轨组件10上远离门板700一端的端部。当需要自动开门时,导向组件30在传送机构200横向拉力的带动下,将横向拉力转化为一部分纵向顶出力,从而推动第一安装组件20沿第一轨道12运动,即第一安装组件20通过第一滑轮组22从第一内轨组件10上远离门板700一端向靠近门板700一端运动,此时横向拉力的一部分分解为纵向顶出力,使第一安装组件20能够通过第一行走轮23沿第一弧形轨道400行走,当第一安装组件20从第一弧形轨道400上远离主导轨300的中轴线的一端的端部行走至第一弧形轨道400上靠近主导轨300的中轴线的一端的端部时,则完成了开门时门板700错开的动作,且此时第一安装组件20已在第一轨道12上行走至靠近门板700一端,纵向顶出力消失。再通过传送机构200的横向拉力,将门板700沿主导轨300的方向推动,将门板700打开。主导轨300的方向与横向拉力的方向一致。
本实施方式所述导向组件30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1连接的斜向导块31,以及与所述第一内轨组件10转动连接的驱动杆32;所述驱动杆32上设有与所述斜向导块31配合的推动件33,以及与传送机构200连接的第一连接件34;当传送机构200运动带动所述驱动杆32转动时,所述推动件33推动所述斜向导块31使所述第一安装组件20沿所述第一轨道12运动。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杆32通过转动部35与第一内轨组件10转动连接,且驱动杆32位于第一内轨组件10侧方位置,所述转动部35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4分别位于驱动杆32的两端,所述推动件33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4和所述转动部35之间。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传送机构200的传送件为皮带220,故第一连接件34为皮带220夹头,通过皮带220夹头固定于皮带220上,从而皮带220夹头跟随皮带220做第一方向的直线运动,带动驱动杆32以转动部35为旋转中心转动,使推动件33推动斜向导块31,斜向导块31受力后带动第一安装组件20做第二方向的直线运动,使第一安装组件20沿第一轨道12运动,即斜向导块31推动件33的一部分推力分解为第二方向的力。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方向为横向,即皮带220运动的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纵向。
由于推动件33与斜向导块31之间存在位移,故为了减小位移的摩擦力,使第一安装组件20的纵向运动更加顺畅,本实施方式所述推动件33为与所述驱动杆32转动连接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斜向导块31的斜面壁滚动配合,从而通过将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而减小摩擦力,使第一安装组件20的移动更加顺畅。所述导向轮通过铆钉与驱动杆32连接,且可以铆钉为轴心转动。
本实施方式所述导向组件30还包括用于对所述驱动杆32的转动进行缓冲的缓冲件36,避免开门时突然启动的传送机构200带动导向组件30运动,而使推动件33大力碰撞斜向导块31而引起磨损或损坏。
具体地,所述缓冲件36包括与所述第一内轨组件10连接的缓冲盒361,以及设于所述缓冲盒361内的第一弹性件362和第二弹性件363,所述驱动杆32设于所述第一弹性件362和所述第二弹性件363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362和所述第二弹性件363的连线方向与传送机构200的运动方向一致。并且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弹性件362较之所述第二弹性件363靠近所述斜向导块31。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方向以第二弹性件363向第一弹性件362的方向,当传送机构200带动第一连接件34即皮带220夹头向第一方向运动时,则第一弹性件362在驱动杆32的压力下压缩,同时对驱动杆32的转动有缓冲作用。
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弹性件362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第二弹性件363的弹性系数,即驱动杆32使第一弹性件362发生同等形变的力小于第二弹性件363发生同等形变的力,故第一弹性件362和第二弹性件363的此种设置,既对驱动杆32的转动起到了缓冲作用,又不会阻碍驱动杆32的转动。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弹性件362和第二弹性件363均为压缩弹簧,且两个压缩弹簧与驱动杆32的两相对侧抵接。
如图6所示,由于门板700开门时沿第一弧形轨道400的轨迹打开,故为了保证门板700打开时不会与相邻的门板700发生干涉碰撞,故门板700打开时最好带斜度,即呈开口姿态,避免与相邻门板700的干涉。这就要求门板700上两个点的弧形轨迹是有差别的。因此,导轨组件通常还包括第二弧形轨道500,而第二弧形轨道500与第一弧形轨道400的曲率不同,本实施方式第二弧形轨道500的曲率小于第一弧形轨道400。
故为了与第二弧形轨道500配合,本实施方式的联动机构10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内轨组件10间隔设置的第二内轨组件40,以及与所述第二内轨组件40滑动配合的第二安装组件50;所述第二内轨组件40包括第二内轨支架,设于所述第二内轨支架上且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内轨支架连接且用于与主导轨300配合的第二主滑轮组41;所述第二安装组件50包括第二安装支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二轨道配合的第二滑轮组,以及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连接且用于与第二弧形轨道500配合的第二行走轮51。即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内轨组件40、第二安装组件50与第一内轨组件10和第一安装组件20的结构以及配合关系相似。门板700上间隔设置的两个部位分别与第一安装组件20和第二安装组件50连接,具体地,靠近门板700开口端的一侧与第一安装支架21连接,远离门板700开口端的一侧与第二安装支架连接,从而当开门时,门板700能够形成开口。
另外,为了避免门板700开门时仅仅依靠门板700的拉力带动第二安装组件50以及第二内轨组件40的运动,而造成的应力集中,本实施方式的联动机构100还包括连接板60;所述连接板60连接第一安装支架21和第二安装支架,从而使第二安装支架能通过第一安装支架21的位移带动自身位移。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平趟门,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联动机构100,与所述联动机构100配合的导轨组件,与所述导向组件30连接的传送机构200,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1和第二安装支架均连接的门板700;所述导轨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主滑轮组13配合的主导轨300,用于与所述第一行走轮23配合的第一弧形轨道400,以及用于与第二行走轮51配合的第二弧形轨道500。
本实施方式的联动机构100将传送机构200的横向拉力转化为一部分纵向顶出力,使用于与门板700连接的第一安装组件20沿第一弧形轨道400往纵向运动一段距离,最大程度减少了第一安装组件20与第一弧形轨道400的接触阻力,因此开门省力,对电机的输出力矩要求较低,电机的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节约了能耗。并且,通过第二弧形轨道500与第一弧形轨道400配合,第一安装组件20与第二安装组件50配合,使门板700的开门时呈倾斜的开口状,避免与相邻门板700之间发生干涉。
本实施方式以成对设置的平趟门为例,所述联动机构100的数量为两组,两组联动机构100分别连接两独立的门板700,同理,所述第一弧形轨道400、第二弧形轨道500形成一组弧形导轨,弧形导轨的数量为两组,分别与两个门板700对应设置。所述导轨组件包括一条主导轨300,以及分别设于主导轨300两端的弧形导轨。
本实施方式所述传送机构200包括驱动件210,与所述驱动件210连接的皮带220,用于张紧所述皮带220的张紧轮230,以及用于调节所述张紧轮230的张紧程度的的调节组件240,所述张紧程度即张紧轮230所张紧皮带220的程度;所述皮带220与所述导向组件30连接。
本实施方式所述驱动件210包括电机和驱动轮,另外,为保证皮带220按既定的轨迹传输,故所述传送机构200还包括用于变向的传动轮。在进行平趟门的安装时,需要将皮带220绕设于驱动轮、张紧轮230和传动轮上,且驱动轮、张紧轮230和传动轮的排布需进行合理设定,皮带220也需按照特定的绕设方法进行绕设,故对现场安装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且安装效率低,耗时长,故为了节省现场作业的时间,本实施方式的平趟门还包括安装板600,可通过将驱动件210设于安装板600上,将驱动件210上各零部件的位置固定于安装板600上,从而可预先将皮带220绕设好,在施工现场时,仅需在现场将安装板600固定在柜体上即可,提高了现场的工作效率,同时对安装人员的安装技能无太大要求,即使用户自己也能够进行安装。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调节组件240包括:第一基座241;第二基座242,与所述第一基座241滑动配合;弹性调节件243,用于与外力平衡,从而自动调节所述第一基座241和所述第二基座242之间的位置关系;连接柱244,与所述第二基座242连接,且用于连接张紧轮230。
本实施方式的调节组件240可根据皮带220的松紧程度进行自适应调节,从而当平趟门使用时间较长,皮带220发生疲劳松弛时,可通过调节张紧轮230的位置,使皮带220重新张紧,故而无需频繁地更换皮带220,减少皮带220更换的次数,最大限度保障用户正常使用平趟门,以及节约更换皮带220带来的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
当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调节组件240时,将第一基座241固定在使用平趟门的柜体上,将张紧轮230与连接柱244连接,且张紧轮230可绕连接柱244转动,可设置为,张紧轮230穿设于连接柱244上且与连接柱244铰接,且初始状态时,弹性调节件243处于拉伸或收缩状态,即存在弹性复位力,本实施方式的弹性调节件243以初始状态时为拉伸状态为例,即存在收缩复位力。故而,当平趟门使用时间较长,而造成皮带220发生疲劳松弛时,可通过调节张紧轮230的位置,使张紧轮230重新张紧皮带220,例如,可通过调节传送机构200中,张紧轮230与其他传送轮之间的距离,从而将皮带220重新张紧,使皮带220运行更紧凑更效率。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基座241和第二基座242通过弹性调节件243连接,且第二基座242可相对第一基座241滑动,故而当皮带220正常运行时,弹性调节件243的弹性复位力与皮带220的拉力平衡,使张紧轮230正常作用,而当皮带220松弛时,则由于皮带220对张紧轮230的拉力减小,使弹性调节件243的弹性复位力大于皮带220对张紧轮230的拉力,从而拉动第二基座242相对第一基座241滑动,带动与第二基座242连接的张紧轮230发生位移,即拉长皮带220的传送路径,从而重新使弹性调节件243的弹性复位力与皮带220对张紧轮230的拉力平衡,将皮带220重新张紧。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平趟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弹性调节件243的自动调节功能,实现皮带220的自适应张紧,无需频繁地更换皮带220,减少皮带220更换的次数,最大限度保障用户正常使用平趟门,以及节约更换皮带220带来的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
以图示为例,当皮带220发生松弛时,张紧轮230在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向右移动,使皮带220的传送路径加长,将皮带220重新张紧。
本实施方式中的弹性调节件243为压缩弹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设置为其他弹力件,例如弹片等。
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基座241包括第一基板241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基板2411一端的第一侧板2412,所述第二基座242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基板2411上的第二基板242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基板2421一端的第二侧板2422;所述连接柱244设于所述第二基板2421上,所述弹性调节件243连接第一侧板2412和第二侧板2422。具体地,所述第一侧板2412位于第一基板2411的一端,且与第一基板2411垂直,所述第二侧板2422位于第二基板2421上靠近第一侧板2412的一端,且与第二基板2421垂直,便于弹力调节件拉动第二基板2421,实现张紧轮230的位移。
由于弹性调节件243拉动第二基板2421横向运动,但未对第二基板2421的纵向运动限位,故而可能在弹性调节件243进行自适应调整时发生第二基板2421的跳动的情况,影响调整效果,故本实施方式所述调节组件240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基座242纵向跳动的限位件245。
本实施方式所述限位件245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基板2421远离所述第一基板2411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基板2411连接的限位板。即,将限位板设于第二基板2421上方,使第二基板2421位于第一基板2411与限位板之间,且第一基板2411和限位板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第二基板2421的厚度,使第二基板2421能够顺利滑动的同时,又不会发生较大程度的跳动,尽可能地使调节组件240的自适应调节更加可靠稳定。
具体地,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基板2411通过铆钉铆接,且所述第二基板2421上设有用于为所述铆钉让位,并为所述第二基座242的滑动进行导向的滑槽。从而既能够使第二基座242顺利滑动,又对第二基座242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使张紧轮230沿既定的轨迹张紧皮带220。所述滑槽设置的方向与弹性调节件243的复位弹性力的方向一致。
如图8所示,为进一步扩大本实施方式的调节组件240所能够调节的张紧轮230的位移量,使皮带220松弛程度较大时,也仍然能够不用更换皮带220而仅进行调节张紧程度使皮带220继续使用。本实施方式所述调节组件240还包括第三基座246以及位移调节件247,所述第三基座246与所述第一基座241滑动配合,所述位移调节件247用于调节所述第三基座246和所述第一基座241之间的位置关系。即第一基座241与第三基座246之间的滑动配合关系,与第二基座242和第一基座241之间的滑动配合关系相似,且两组滑动配合关系所涉及到的滑动方向一致。当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调节组件240时,将第三基座246固定于柜体上,皮带220松弛时,通过位移调节件247调节第一基座241与第三基座246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调整张紧轮230的位置。与上述弹性调节件243的调节原理相似,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三基座246和第一基座241通过位移调节件247连接,且第一基座241可相对第三基座246滑动,故而当皮带220正常运行时,通过位移调节件247调节第三基座246与第一基座241二者的位置关系,使张紧轮230的拉力与皮带220的拉力平衡,使张紧轮230正常作用,而当皮带220松弛时,则皮带220对张紧轮230的拉力减小,此时可通过位移调节件247调节,拉动第一基座241相对第三基座246滑动,带动与第一基座241间接连接的张紧轮230发生位移,使张紧轮230的拉力重新与皮带220的拉力平衡,即拉长皮带220的传送路径,将皮带220重新张紧。
从而本实施方式中既包括了弹性调节件243,也包括位移调节件247,使张紧轮230的可调节范围扩大,能够适应较大程度的皮带220松弛。当皮带220松弛程度不高时,则通过弹性调节件243对张紧程度进行自动调节;当皮带220的松弛程度大于弹性调节件243所能调节的最大限度时,则通过调节位移调节件247对张紧轮230进行进一步调整,使张紧轮230张紧皮带220。即本实施方式所能调节的调节量为弹性调节件243的调节量与位移调节件247的调节量之和。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基座246包括第三基板2461以及设于所述第三基板2461一端的第三侧板2462,所述第一基座241位于所述第三基板2461上;所述位移调节件247为调节螺丝,所述调节螺丝连接所述第三侧板2462和所述第一侧板2412,且与所第三侧板2462、第一侧板2412均螺纹连接。当皮带220松弛程度较大,且超过弹性调节件243的调节量时,则通过旋转调节螺丝,使第一基座241向第三侧板2462所在方向运动,使张紧轮230重新拉紧皮带220。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移调节件247也可采用压缩弹簧的形式,或者其他可进行距离调整的结构。
实施例2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1的结构和原理相似,区别在于,本实施方式所述导向组件30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1连接的导向板37,所述导向板37上设有导向槽371以及与所述导向槽371滑动配合,且与传送机构200连接的第二连接件372;所述导向槽371倾斜设置,所述导向槽371所在平面与传送机构200的运动轨迹所在平面平行,且所述导向槽371的倾斜方向与传送机构200的运动方向呈夹角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件372为皮带220夹头;所述皮带220夹头滑动设于导向槽371内,且夹紧于皮带220上,从而当皮带220沿横向移动时,带动皮带220夹头横向移动,皮带220夹头在导向槽371的限位作用下,将横向移动的力作用于导向槽371,由于皮带220夹头的轨迹既定,故皮带220夹头沿着导向槽371移动,会引发导向板37向纵向方向移动,故而与导向板37连接的第一安装支架21向纵向方向移动,即推动第一安装组件20沿第一轨道12运动,即第一安装组件20通过第一滑轮组22从第一内轨组件10上远离门板700一端向靠近门板700一端运动,此时横向拉力的一部分分解为纵向顶出力,使第一安装组件20能够通过第一行走轮23沿第一弧形轨道400行走,当第一安装组件20从第一弧形轨道400上远离门板700一端的端部行走至第一弧形轨道400上靠近门板700一端的端部时,则完成了开门时门板700错开的动作,且此时第一安装组件20已在第一轨道12上行走至靠近门板700一端,纵向顶出力消失。再通过传送机构200的横向拉力,将门板700沿主导轨300的方向推动,将门板700打开。主导轨300的方向与横向拉力的方向一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内轨组件,包括第一内轨支架,设于所述第一内轨支架上且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内轨支架连接且用于与主导轨配合的第一主滑轮组;
第一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支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一轨道配合的第一滑轮组,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连接且用于与第一弧形轨道配合的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用于与门板连接,所述联动机构具有初始位置,所述初始位置下,所述第一内轨组件用于设置于所述主导轨的端部,所述第一安装组件用于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轨道上远离所述主导轨的中轴线的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一安装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内轨组件上远离所述门板的一端;
导向组件,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和传送机构均连接,所述初始位置下,所述导向组件能够在传送机构的驱动下驱使所述第一安装组件通过所述第一滑轮组从所述第一内轨组件上远离所述门板一端向靠近所述门板一端运动,并驱使所述第一安装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行走轮沿所述第一弧形轨道行走,当所述第一安装组件从所述第一弧形轨道上远离所述主导轨的中轴线的一端的端部行走至所述第一弧形轨道上靠近所述主导轨的中轴线的一端的端部时,所述导向组件还能够在所述传送机构的驱动下驱使所述第一内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主滑轮组沿所述主导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连接的斜向导块,以及与所述第一内轨组件转动连接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设有与所述斜向导块配合的推动件,以及与传送机构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当传送机构运动带动所述驱动杆转动时,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斜向导块使所述第一安装组件沿所述第一轨道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为与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斜向导块的斜面壁滚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用于对所述驱动杆的转动进行缓冲的缓冲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内轨组件连接的缓冲盒,以及设于所述缓冲盒内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驱动杆设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连线方向与传送机构的运动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较之所述第二弹性件靠近所述斜向导块,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连接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向槽以及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且与传送机构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导向槽倾斜设置,所述导向槽所在平面与传送机构的运动轨迹所在平面平行,且所述导向槽的倾斜方向与传送机构的运动方向呈夹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内轨组件间隔设置的第二内轨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二内轨组件滑动配合的第二安装组件;所述第二内轨组件包括第二内轨支架,设于所述第二内轨支架上且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轨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内轨支架连接且用于与主导轨配合的第二主滑轮组;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支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二轨道配合的第二滑轮组,以及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连接且用于与第二弧形轨道配合的第二行走轮。
9.一种平趟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联动机构,与所述联动机构配合的导轨组件,与所述导向组件连接的传送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连接的门板;所述导轨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主滑轮组配合的主导轨,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一行走轮配合的第一弧形轨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平趟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皮带,用于张紧所述皮带的张紧轮,以及用于调节所述张紧轮的张紧程度的调节组件;所述皮带与所述导向组件连接。
CN202011348103.9A 2020-11-26 联动机构及平趟门 Active CN1124315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8103.9A CN112431503B (zh) 2020-11-26 联动机构及平趟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8103.9A CN112431503B (zh) 2020-11-26 联动机构及平趟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1503A CN112431503A (zh) 2021-03-02
CN112431503B true CN112431503B (zh) 2024-07-02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807218U (zh) * 2020-11-26 2021-07-27 广东图特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动机构及平趟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807218U (zh) * 2020-11-26 2021-07-27 广东图特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动机构及平趟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96702A (en) Operator with at least two linkage mechanisms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pivotal windows
US11046157B2 (en) Drive system and a truck bed comprising a roll-up truck bed cover and the drive system
US11964606B2 (en) Slidable room assemblies
CN213807219U (zh) 调节组件、传送机构及平趟门
CN112431503B (zh) 联动机构及平趟门
CN112360283A (zh) 调节组件、传送机构及平趟门
CN213807218U (zh) 联动机构及平趟门
CN212716351U (zh) 一种防护门
CN110327181B (zh) 一种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臂长调节装置及张紧机构
CN112031574A (zh) 一种用于推拉门的密封结构
CN112431503A (zh) 联动机构及平趟门
CN114938912B (zh) 一种窗帘的驱动轨道装置及智能电动窗帘
CN217372676U (zh) 便于锯链安装的一体化链锯切割系统及链锯
CN212958207U (zh) 一种自润滑式车用绳轮式玻璃升降器
CN110883765B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松紧度的线驱灵巧手用张紧器
CN110313735B (zh) 一种用于家具的按压反弹开闭优化结构
CN115698530A (zh) 伸缩导轨
CN219515934U (zh) 一种可收紧传动介质的窗帘传动箱
CN110464187B (zh) 一种主动滑块组件及电动开合窗帘
CN219262117U (zh) 应用于玻璃车窗升降器的玻璃安装托架
CN216430445U (zh) 带有离合机构的副传动装置
CN211225047U (zh) 一种具有侧向弹性紧固机构的滚床
CN216553525U (zh) 一种设置在门体底部的联动机构及其联动门
CN210557399U (zh) 传送装置及输送机
CN219755245U (zh) 一种具有防卡死从动张紧轮结构的自动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528322 Plot No. 2-1-1, Plot No. 2-1-2, Plot No. 2-1-3, Plot No. 2-3, Zhongyong Industrial Zone, Zhongyong Village Committee, Leliu Street,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 Lot 2 of No. 3 (residence declaration)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Tute Precision Hardwa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22 plot 2-1-1, Zhongyong Industrial Zone, Zhongyong village committee, Leliu street,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TUTTI HOUSEHOLD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