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2740B - 线性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线性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2740B
CN112412740B CN202010776832.8A CN202010776832A CN112412740B CN 112412740 B CN112412740 B CN 112412740B CN 202010776832 A CN202010776832 A CN 202010776832A CN 112412740 B CN112412740 B CN 1124127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cavity
frame
refrigerant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68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12740A (zh
Inventor
李均荣
李庸文
卢基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412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2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12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2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F04B35/045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using soleno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27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 F04B39/0033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with encapsulations
    • F04B39/0038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with encapsulations of inlet or outlet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27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 F04B39/0055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with a special shape of fluid passage, e.g. bends, throttles, diameter changes, pipes
    • F04B39/0061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with a special shape of fluid passage, e.g. bends, throttles, diameter changes, pipes using muffler volum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6Cooling; Heating; Prevention of free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1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2Cylinder blo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5Cylinder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reciprocating-pist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201/00Pump parameters
    • F04B2201/08Cylinder or housing parameters
    • F04B2201/0801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10/00Working fluid
    • F05B2210/10Kind or type
    • F05B2210/14Refrigerants with particular properties, e.g. HFC-134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80/00Materials; Properties thereof
    • F05B2280/10Inorganic materials, e.g. met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80/00Materials; Properties thereof
    • F05B2280/40Organic materials
    • F05B2280/4003Synthetic polymers, e.g. plasti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7Details of compressors or related parts
    • F25B2400/073Linear compres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压缩机。根据本发明思想的线性压缩机包括缸筒、框架以及吐出单元。并且,在所述吐出单元设置有:吐出盖,与所述框架结合;吐出腔体,配置于所述吐出盖的内侧,以形成多个吐出空间;以及隔热腔体,设置成与所述吐出盖的内侧面对应的形状,并紧贴配置于所述吐出盖的内侧面。

Description

线性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压缩机。
背景技术
通常,压缩机(Compressor)作为从电动机或涡轮机等动力发生装置接收动力,并通过对空气或制冷剂或其他的各种工作气体进行压缩来提高压力的机械装置,在所述家电或者整个工业中被广泛使用。
如果将这些压缩机大致可以分为往复式压缩机(Reciprocating compressor)、旋转式压缩机(Rotary compressor)以及涡旋式压缩机(Scroll compressor)。
所述往复式压缩机在活塞(Piston)和缸筒(Cylinder)之间形成能够吸入或排出工作气体的压缩空间,以使活塞在缸筒内部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并压缩制冷剂。
另外,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在偏心旋转的辊子(Roller)和缸筒之间形成吸入或排出工作气体的压缩空间,辊子沿着缸筒内壁进行偏心旋转并压缩制冷剂。
另外,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在绕动涡旋盘(Orbiting scroll)和固定涡旋盘(Fixedscroll)之间形成吸入或排出工作气体的压缩空间,所述绕动涡旋盘沿着所述固定涡旋盘进行旋转并压缩制冷剂。
最近,在所述往复式压缩机中,开发有活塞直接连接于往复直线运动的驱动马达的线性压缩机。所述线性压缩机在不发生因运动转换引起的机械损失的情况下,提高压缩效率并由简单的结构构成。
所述线性压缩机的所述活塞在密闭的外壳内部利用所述线性马达在缸筒内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根据所述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吸入制冷剂并进行压缩后排出。
此时,所述线性电机以在内定子及外定子之间设置永久磁铁的方式构成,并且永久磁铁以借助所述永久磁铁和内(或者外)定子之间的相互电磁力来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方式驱动。并且,随着所述永久磁铁在与所述活塞相连接的状态下被驱动,所述活塞在所述缸筒的内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并吸入制冷剂来进行压缩之后排出。
关于具有这种结构的线性压缩机,本申请人申请了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1.公开号:韩国第10-2017-0124903号(公开日:2017年11月13日)
2.发明名称:线性压缩机
在所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线性压缩机,其中包括:活塞;框架,收纳缸筒;以及吐出盖,与所述框架结合。被所述活塞压缩的制冷剂可以通过所述吐出盖流动。并且,被压缩的制冷剂中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缸筒与所述活塞之间起到气体轴承功能,从而可以减少摩擦力。
此时,如所述专利文献1的线性压缩机存在如下问题。
(1)随着压缩的高温制冷剂流动到吐出盖,吐出盖的温度上升的同时,与所述吐出盖结合的框架的温度也上升。由此,收纳于所述框架内侧的缸筒及活塞的温度也上升,从而被压缩之前使吸入制冷剂过热。因此,存在所述吸入制冷剂的体积增加,并降低压缩效率的问题。
(2)尤其,专利文献1中,被压缩的高温制冷剂直接流动到所述吐出盖。因此,不仅存在所述吐出盖的温度大幅上升,而且,所述吐出盖的材质被限制的问题。
(3)另外,被压缩的高温制冷剂中的一部分流动到所述缸筒和所述活塞,从而起到气体轴承功能。因此,存在缸筒和活塞的温度上升,从而吸入制冷剂的体积增加,并降低压缩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被提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具有与所述吐出盖紧贴配置的隔热腔体,从而能够防止因压缩的高温制冷剂使吐出盖的温度上升。
尤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所述隔热腔体由导热率低的材质制成,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向所述吐出盖传递的热量,并且,能够降低与所述吐出盖连接的框架、缸筒以及活塞的温度。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在所述隔热腔体设置有起到气体轴承功能的制冷剂的流路,具有降低向缸筒与活塞之间供应的轴承制冷剂温度的结构。
本申请的线性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包括隔热腔体,所述隔热腔体具有与吐出盖的内侧面对应的结构。所述隔热腔体由如塑料等导热率低的材质制成,从而防止高温的制冷剂直接与所述吐出盖接触。
根据本发明思想的线性压缩机包括:缸筒,形成制冷剂的压缩空间;框架,在内侧收纳所述缸筒;以及吐出单元,形成所述压缩空间中排出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的吐出空间。
在所述吐出单元包括:吐出盖,与所述框架结合;吐出腔体,配置于所述吐出盖的内侧,并形成多个吐出空间;以及隔热腔体,设置成与所述吐出盖的内侧面对应的形状,并与所述吐出盖的内侧面相接触。
另外,所述吐出单元包括:吐出盖,包括盖凸缘部和腔室部,所述盖凸缘部安装于所述框架的轴向正面并与所述框架结合;所述腔室部在所述盖凸缘部沿轴向前方延伸;以及隔热腔体,设置成与所述盖凸缘部和所述腔室部的内侧面对应的形状,并紧贴设置于所述吐出盖的内侧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分解内部构成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沿图1的III-III'剖开截面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吐出单元和框架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吐出单元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分解吐出单元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切割吐出盖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切割吐出腔体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切割隔热腔体的示意图。
图10是一同表示图3的‘A’部分与制冷剂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11是一同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框架与轴承制冷剂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轴承制冷剂流路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轴承制冷剂流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示例性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各个附图的构成要素赋予附图标记时,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虽然标记在不同的附图上,但尽可能赋予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在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判断为对相关的公知结构或功能的具体说明妨碍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另外,在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构成要素时,可以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所述术语仅用于区别所述构成要素与其它构成要素,不会因所述术语而限定相应构成要素的本质、次序或顺序等。当记载为某一构成要素“连结”、“结合”或“连接”于其他构成要素时,应所述理解为所述构成要素可以直接连结或连接于所述其他构成要素,但也可以理解为各个构成要素之间“连结”、“结合”或“连接”另一构成要素。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10包括:外壳101;以及结合于所述外壳101的外壳盖102、103。从广泛的含义上,所述外壳盖102、103可以理解为所述外壳101的一结构。
在所述外壳101的下侧可以结合脚(Leg)50。所述脚50可以结合于供所述线性压缩机10安装的产品的底座上。例如,所述产品包括冰箱,所述底座可以包括所述冰箱的机械室底座。作为另一示例,所述产品包括空调机的室外机,所述底座可以包括所述室外机的底座。
所述外壳101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并且,可以形成在横向上卧放的配置或者轴向上卧放的配置。以图1为基准,所述外壳101在横向上较长地延伸,并且,可以在径向上具有较低的高度。即,所述线性压缩机10可以具有低的高度,因此,例如当所述线性压缩机10设置于冰箱的机械室底座时,具有能够降低所述机械室的高度的优点。
另外,所述外壳101的长度方向中心轴与后叙的压缩机主体的中心轴一致,所述压缩机主体的中心轴与构成所述压缩机主体的缸筒和活塞的中心轴一致。
在所述外壳101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端子(terminal)108。所述端子108理解为将外部电源传递到线性压缩机的马达组件(参照图3)的结构。尤其,所述端子108可以连接于线圈141c(参照图3)的引线。
在所述端子108的外侧安装有支架109。所述支架109可以包括包围所述端子108的多个支架。所述支架109可以执行保护所述端子108免受外部的冲击等的功能。
所述外壳101的两侧部可以呈开口。在呈开口的所述外壳101的两侧部可以结合有所述外壳盖102、103。
详细地,所述外壳盖102、103包括:与呈开口的所述外壳101的一侧部结合的第一外壳盖102(参照图3);以及与呈开口的所述外壳101的另一侧部结合的第二外壳盖103。利用所述外壳盖102、103能够对所述外壳101的内部空间进行封闭。
以图1为基准,所述第一外壳盖102可以位于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右侧部,所述第二外壳盖103可以位于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左侧部。
换言之,所述第一外壳盖102和第二外壳盖103可以以彼此相对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所述第一外壳盖102位于制冷剂的吸入侧,所述第二外壳盖103可以位于制冷剂的吐出侧。
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多个管104、105、106,所述多个管104、105、106设置于所述外壳101或者所述外壳盖102、103,能够吸入、吐出或者注入制冷剂。
所述多个管104、105、106包括:吸入管104,使制冷剂吸入到所述线性压缩机10内部;吐出管105,使被压缩的制冷剂从所述线性压缩机10排出;以及工艺管106,用于将制冷剂补充到所述线性压缩机10。
例如,所述吸入管104可以结合于所述第一外壳盖102。制冷剂可以通过所述吸入管104沿着轴向吸入到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内部。
所述吐出管105可以结合于所述外壳101的外周面。通过所述吸入管104吸入的制冷剂可以沿着轴向流动并被压缩。并且,被压缩的所述制冷剂可以通过所述吐出管105排出。
所述吐出管105可以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外壳盖102相比更靠近所述第二外壳盖103的位置。
所述工艺管106可以结合于所述外壳101的外周面。作业者可以通过所述工艺管106向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内部注入制冷剂。
为了避免所述工艺管106与所述吐出管105产生干涉,所述工艺管106可以在与所述吐出管105不同的高度结合于所述外壳101。
所述高度可以理解为,在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脚50的距离。通过所述吐出管105和所述工艺管106在彼此不同的高度上结合于所述外壳101的外周面,能够提高作业便利性。
所述外壳101的与结合有所述工艺管106的部位对应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二外壳盖10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相邻地设置。
换言之,所述第二外壳盖10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对通过所述工艺管106注入的制冷剂起到阻力的作用。
因此,从制冷剂的流路的观点上看,通过所述工艺管106流入的制冷剂的流路大小而言,在随着进入所述外壳101的内部空间因所述第二外壳盖103变小,并且在通过所述第二外壳盖103之后再次变大。
在此过程中,制冷剂的压力变小,由此可以产生制冷剂的气化,并且,在此过程中,可以分离包含于制冷剂的油分。
因此,分离了油分的制冷剂流入到活塞130(参照图3)的内部,从而能够改善制冷剂的压缩性能。所述油分可以是存在于制冷系统中的工作油。
在所述第一外壳盖102和所述第二外壳盖103的内侧,可以设置有在所述外壳101内部配置并支撑压缩机主体的装置。
这里所说的所述压缩机主体是指,设置于所述外壳101的内部的部件,例如,可以包括进行前后往复运动的驱动部和支撑所述驱动部的支撑部。
以下,对所述压缩机主体详细说明。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分解内部构成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沿图1的III-III'剖开截面的剖视图。
参照图2和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10包括:框架110;缸筒120;活塞130,在所述缸筒120的内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以及马达组件140,作为向所述活塞130施加驱动力的线性马达。如果所述马达组件140驱动,则所述活塞130可以在轴向上进行往复运动。
以下,定义方向。
“轴向”可以理解为所述活塞130进行往复运动的方向,即图3中的横向。
并且,在所述“轴向”中,从所述吸入管104朝向压缩空间P的方向,即制冷剂流动的方向定义为“前方”,则其相反方向定义为“后方”。当所述活塞130向前方移动时,所述压缩空间P可以被压缩。
另外,“径向”为与所述活塞130进行往复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可以是图3的纵向。
另外,从所述活塞130的中心轴向变远的方向定义为‘外侧’,变近的方向定义为‘内侧’。如上所述,所述活塞130的中心轴可以与所述外壳101的中心轴一致。
所述框架110可以是固定所述缸筒120的结构。所述框架110配置成包围所述缸筒120。
即,所述缸筒120可以在所述框架110的内侧以被收纳的方式设置。例如,所述缸筒120可以压入(press fitting)到所述框架110的内侧。
另外,所述缸筒120和框架110可以由铝或者铝合金材质构成。
所述缸筒120构成为收纳所述活塞130的至少一部分。
并且,在所述缸筒120的内部形成有利用所述活塞130压缩制冷剂的压缩空间P。
此时,所述压缩空间P可以是形成于后叙的吸入阀135与吐出阀161之间的空间。
并且,所述吸入阀135形成于所述压缩空间P的一侧,所述吐出阀161可以在所述压缩空间P的另一侧,即在所述吸入阀135的相反侧形成。
所述活塞130包括:活塞本体131,大致呈圆筒形状;以及活塞凸缘132,从所述活塞本体131沿径向延伸。
所述活塞本体131在所述缸筒120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所述活塞凸缘132可以在所述缸筒120的外侧进行往复运动。
在所述活塞本体131的正面部形成有吸入孔133,制冷剂通过所述吸入孔133流入所述压缩空间P,在所述吸入孔133的前方设置有吸入阀135,所述吸入阀135用于选择性地开放所述吸入孔133。
另外,在所述活塞本体131的正面部形成有紧固孔136a,在所述紧固孔136a结合规定的紧固构件136。
详细地,所述紧固孔136a设置于所述活塞本体131的正面部的中心,并且围绕所述紧固孔136a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吸入孔133。
另外,所述紧固构件136贯通所述吸入阀135并结合于所述紧固孔136a,从而将所述吸入阀135固定于所述活塞本体131的正面部。
所述马达组件140包括:外定子141,固定于所述框架110,并配置成包围所述缸筒120;内定子148,向所述外定子141的内侧隔开配置;以及永久磁铁146,设置于所述外定子141和内定子148之间的空间。
所述永久磁铁146可以借助所述外定子141和内定子148的相互电磁力来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并且,所述永久磁铁146可以由具有一个极的单一磁铁构成,或者可以由具有三个极的多个磁铁结合而成。
所述永久磁铁146可以设置于磁铁框架138上。所述磁铁框架138具有大致的圆筒形状,并且可以配置成插入所述外定子141和内定子148之间的空间。
详细地,以图3为基准,所述磁铁框架138可以与所述活塞凸缘132结合并向外侧的径向延伸、并且可以朝向前方弯折。
此时,所述永久磁铁146可以安装在磁铁框架138的前方部。因此,当所述永久磁铁146进行往复运动时,所述活塞130可以通过所述磁铁框架138与所述永久磁铁一同在轴向上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外定子141包括线圈绕组体141b、141c、141d和定子铁芯141a。所述线圈绕组体包括线轴141b和线圈141c,所述线圈141c沿着所述线轴的圆周方向缠绕。
并且,所述线圈绕组体还包括端子部141d,所述端子部141d引导与所述线圈141c连接的电源线,使得所述电源线向所述外定子141的外部引出或者露出。所述端子部141d可以配置为插入到所述框架110中设置的端子插入口1104(参照图4)。
所述定子铁芯141a包括多个铁芯块,多个所述铁芯块由多个叠片(lamination)沿着圆周方向层叠而构成。
多个所述铁芯块可以配置成,包围所述线圈绕组体141b、141c的至少一部分。
在所述外定子141的一侧设置有定子盖149。即,所述外定子141的一侧部可以被所述框架110支撑,另一侧部可以被所述定子盖149支撑。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盖紧固构件149a,用于紧固所述定子盖149和所述框架110。
所述盖紧固构件149a贯通所述定子盖149朝所述框架110向前方延伸,并结合于所述框架110的定子紧固孔1102(参照图4)。
所述内定子148固定于所述框架110的外周。并且,所述内定子148是多个叠片在所述框架110的外侧沿圆周方向层叠而构成的。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吸入消声器150,所述吸入消声器150结合于所述活塞130,用于降低通过所述吸入管104吸入的制冷剂所产生的噪音。
通过所述吸入管104吸入的制冷剂经由所述吸入消声器150流动到所述活塞130的内部。例如,在制冷剂通过所述吸入消声器150的过程中,可以降低制冷剂的流动噪音。
所述吸入消声器150包括多个消声器151、152、153。所述多个消声器包括彼此结合的第一消声器151、第二消声器152以及第三消声器153。
所述第一消声器151设置于所述活塞130的内部,所述第二消声器152结合于所述第一消声器151的后侧。
并且,所述第三消声器153在其内部收容所述第二消声器152,并且可以延伸到所述第一消声器151的后方。
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考虑,通过所述吸入管104吸入的制冷剂可以依次通过第三消声器153、第二消声器152以及第一消声器151。在此过程中,可以降低制冷剂的流动噪音。
并且,所述吸入消声器150还包括消声器过滤器154。所述消声器过滤器154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消声器151和所述第二消声器152相结合的界面处。
例如,所述消声器过滤器154可以具有圆形的形状,所述消声器过滤器154的外周部可以支撑于所述第一消声器151和第二消声器152之间。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130的支撑件137。所述支撑件137与所述活塞130的后侧结合,并且所述消声器150贯通配置于所述支撑件137的内侧。
此外,所述活塞凸缘132、所述磁体框架138以及所述支撑件137可以通过紧固构件来紧固。
在所述支撑件137可以结合有配重块(balance weight)179。所述配重块179的重量可以基于压缩机主体的运转频率范围来确定。另外,所述支撑件137包括与后叙的第一共振弹簧176a结合的弹簧支撑部137a。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后盖170,其结合于所述定子盖149并向后方延伸。
所述后盖170包括三个支撑脚,所述三个支撑脚可结合于所述定子盖149的后表面。
并且,在所述三个支撑脚和所述定子盖149的后表面之间,可以设置有垫片(spacer)178。
通过调节所述垫片178的厚度,可以确定从所述定子盖149到所述后盖170的后端部的距离。并且,所述后盖170可以弹性支撑于所述支撑件137。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流入导向部156,其结合于所述后盖170并引导制冷剂流入到所述吸入消声器150。
所述流入导向部156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所述吸入消声器150的内侧。
并且,所述的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分别调节了固有振动频率的多个共振弹簧176a、176b,使得所述活塞130能够进行共振运动。
所述多个共振弹簧176a、176b包括:第一共振弹簧176a,其被支撑于所述支撑件137和定子盖149之间;以及第二共振弹簧176b,其被支撑于所述支撑件137和后盖170之间。
通过所述多个共振弹簧176a、176b的作用,能够稳定地实现在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部的移动,并且能够降低由所述驱动部的移动而产生的振动或者噪音。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包括吐出单元190和吐出阀组件160。
所述吐出单元190形成从所述压缩空间P排出的制冷剂的吐出空间D。
所述吐出单元190包括:吐出盖191,结合于所述框架110的正面;以及吐出腔体(discharge plenum)192,配置于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参照后面的附图对所述吐出单元190详细说明。
所述吐出阀组件160结合于所述吐出单元190的内侧,并在所述压缩空间P被压缩的制冷剂排出到所述吐出空间D。
另外,所述吐出阀组件160可以包括:吐出阀161;以及弹簧组装体163,沿所述吐出阀161紧贴于所述缸筒120前端的方向提供弹力。
所述弹簧组装体163包括:板簧形状的阀弹簧164;弹簧支撑部165,设置于所述阀弹簧164的边缘,并支撑所述阀弹簧164;以及摩擦环166,夹设于所述弹簧支撑部165的外周面。
所述吐出阀161的正面中央部固定结合于所述阀弹簧164的中央。此外,所述吐出阀161的背面通过所述阀弹簧164的弹力可以紧贴于所述缸筒120的正面(或者前端)。
如果所述压缩空间P的压力达到吐出压力以上,则所述阀弹簧164可以向所述吐出腔体192侧发生弹性变形。
另外,所述吐出阀161从所述缸筒120的前端部隔开,从而制冷剂从所述压缩空间P吐出到吐出空间D(或者吐出腔室),所述吐出空间D形成于所述吐出腔体192的内部。
即,当所述吐出阀161支撑于所述缸筒120的正面时,所述压缩空间P保持封闭状态,当所述吐出阀161从所述缸筒120的正面隔开时,所述压缩空间P被开放,可以排出所述压缩空间P内部被压缩的制冷剂。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可以包括盖管195。所述盖管195使流动到所述吐出单元190的制冷剂向外部排出。
此时,所述盖管195的一端与所述吐出盖191结合,另一端与所述吐出管105结合。
并且,所述盖管195的至少一部分由柔性材质构成,并可以沿着所述外壳101的内周面以圆弧的方式延伸。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包括:多个密封构件,用于增加所述框架110和所述框架110周边的部件之间的结合力。所述多个密封构件可以具有环形状。
详细地,所述多个密封构件包括:第一密封构件129a和第二密封构件129b,设置于所述框架110和所述缸筒120结合的部分。
此时,所述第一密封构件129a插入并安装于所述框架110,所述第二密封构件129b插入并安装于所述缸筒120。
另外,所述多个密封构件包括:第三密封构件129c,配置于所述框架110和所述内定子148结合的部分。
所述第三密封构件129c可以插入并安装于所述框架110的外侧面。
并且,所述多个密封构件包括:第四密封构件129d,设置于所述框架110和所述吐出盖191结合的部分。所述第四密封构件129d可以插入并安装于所述框架110的正面。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包括:支撑装置180、185,用于将所述压缩机主体固定于所述外壳101的内侧。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装置185,配置于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吸入侧;以及第二支撑装置180,配置于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吐出侧。
所述第一支撑装置185包括:吸入弹簧186,形成为圆形的板弹簧形状;以及吸入弹簧支撑部187,夹设于所述吸入弹簧186的中心部。
所述吸入弹簧186的外侧边缘可以通过紧固构件固定于所述后盖170的背面。
所述吸入弹簧支撑部187与配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盖102中央的盖支撑部102a结合。据此,所述压缩机主体的后端可以弹性支撑于所述第一外壳盖102的中心部。
另外,在所述第一外壳盖102的内侧凸缘可以设置有吸入止动件102b。
所述吸入止动件102b是防止所述线性压缩机的主体、尤其马达组件140因在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搬运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或冲击等与所述外壳101发生碰撞而破损的结构。
尤其,所述吸入止动件102b可以设置成与所述后盖170相邻。
因此,在所述线性压缩机10发生晃动时,所述后盖170与所述吸入止动件102b发生干涉,由此能够防止冲击传递到所述马达组件140。
所述第二支撑装置180包括沿径向延伸的一对吐出支撑部181。
所述吐出支撑部18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吐出盖191上,另一端紧贴于所述外壳101的内周面。因此,所述吐出支撑部181可以朝径向支撑所述压缩机主体。
例如,一对所述吐出支撑部181以离地面最近的下端部为中心,沿圆周方向上彼此隔开90度到120度范围的角度的状态来配置。即,可以支撑所述压缩机主体下部的两个点。
另外,所述第二支撑装置180可以包括沿轴向安装的吐出弹簧(未图示)。例如,所述吐出弹簧(未图示)可以配置于所述吐出盖191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二外壳盖103之间。
以如上所述的构成为基础,说明制冷剂的压缩过程。
随着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驱动,所述活塞130在缸筒120内部沿轴向进行往复运动。
即,在所述马达组件140输入电源,并所述活塞130可以与所述永久磁铁146一同移动。
据此,制冷剂通过所述吸入管104吸入到所述外壳101的内部。并且,吸入制冷剂经过所述消声器150流动到所述活塞130的内部。
此时,如果所述压缩空间P的压力达到制冷剂的吸入压力以下,则所述吸入阀135发生变形并所述压缩空间P被开放。因此,收纳于所述活塞130内部的吸入制冷剂可以流动到所述压缩空间P。
并且,如果所述压缩空间P的压力达到制冷剂的吸入压力以上,则所述压缩空间P通过所述吸入阀135关闭。因此,收纳于所述压缩空间P内部的制冷剂可以通过所述活塞130的前进而被压缩。
另外,如果所述压缩空间P的压力达到所述吐出空间D的压力以上,则所述阀弹簧164向前方发生变形,从而使所述吐出阀161从所述缸筒120分离。
即,所述压缩空间P通过所述吐出阀161被开放。因此,在所述压缩空间P被压缩的制冷剂经由所述吐出阀161和缸筒120隔开的空间流动到所述吐出空间D。
并且,如果所述压缩空间P的压力达到所述吐出空间D的压力以下,则所述阀弹簧164向所述吐出阀161提供恢复力,所述吐出阀161再次紧贴到所述缸筒120的前端。即,所述压缩空间P通过所述吐出阀161被关闭。
流动到所述吐出空间D的制冷剂,依次经过所述盖管195和所述吐出管105并吐出到所述外壳101的外部。
另外,如上所述,从所述线性压缩机10吐出的制冷剂,经过规定的装置可以再次向所述线性压缩机10被吸入并循环。
此时,所述压缩空间P和所述吐出空间D,通过所述吐出空间190和所述框架110的结合,可以形成为彼此能够连通。以下,对所述吐出单元190和所述框架110详细说明。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吐出单元和框架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所述吐出盖191和所述框架110可以通过规定的紧固构件(未图示)相结合。尤其,所述吐出盖191和所述框架110的三个部位被支撑并结合。
所述框架110包括:框架主体111,其沿轴向延伸;以及框架凸缘112,其从所述框架主体111沿径向的外侧延伸。此时,所述框架主体111和所述框架凸缘112可以彼此形成为一体。
所述框架主体111设置成圆筒形状,其在轴向上具有敞开的上端和下端。
另外,在所述框架主体111的内部设置有收纳所述缸筒120的缸筒收纳部111a。
据此,在所述框架主体111的径向的内侧收纳所述缸筒120,在所述缸筒120的径向的内侧收纳所述活塞130的至少一部分。
另外,在所述框架主体111形成有密封构件插入部1117、1118。
所述密封构件插入部包括:第一密封构件插入部1117,其形成于所述框架主体111的内侧,并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密封构件129a。
并且,在所述密封构件插入部包括:第三密封构件插入部1118,其形成于所述框架主体111的外周面,并用于插入第三密封构件129c。
另外,在所述框架主体111的径向外侧结合所述内定子148。
并且,在所述内定子148的径向外侧配置有所述外定子141,在所述内定子148与所述外定子141之间所述永久磁铁146能够移动地配置。
所述框架凸缘112设置为在轴向具有规定厚度的圆盘形状。详细地,所述框架凸缘112因安装于径向中心侧的所述缸筒收容部111a被设置成沿轴向具有规定厚度的环形状。
尤其,所述框架凸缘112从所述框架主体111的前端部向径向延伸。
因此,配置于所述框架主体111的径向上的外侧的所述内定子148、所述永久磁铁146以及所述外定子141与所述框架凸缘112相比,配置在轴向后方。
另外,所述框架凸缘112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多个开口。此时,所述多个开口包括:吐出紧固孔1100、定子紧固孔1102以及端子插入口1104。
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中插入有规定的紧固构件(未图示),其用于紧固所述吐出盖191和所述框架110。详细地,所述紧固构件(未图示)可以贯通所述吐出盖191并沿所述框架凸缘112的前方被插入。
在所述定子紧固孔1102插入前面说明的盖紧固构件149a。
所述盖紧固构件149a使所述定子盖149和所述框架凸缘112相结合,并使配置于所述定子盖149与所述框架凸缘112之间的所述外定子141沿轴方向固定。
在前面说明的外定子141的端子部141d可以插入所述端子插入口1104中。
即,所述端子部141d通过所述端子插入口1104从所述框架110的后方向前方贯通,并引出或者露出到外部。
此时,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所述定子紧固孔1102以及所述端子插入口1104可以设置有多个,并且可以以沿圆周方向依次隔开的方式配置。
例如,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所述定子紧固孔1102以及所述端子插入口1104分别设置有三个,并且可以以沿圆周方向隔开120度的方式配置。
另外,所述端子插入口1104、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以及所述定子紧固孔1102以沿圆周方向依次隔开的方式配置。另外,相邻的开口之间可以沿圆周方向隔开30度的方式配置。
例如,每个所述端子插入口1104和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以沿圆周方向隔开30度的方式配置。另外,每个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和所述定子紧固孔1102以沿圆周方向隔开30度的方式配置。
另外,每个所述端子插入口1104和所述定子紧固孔1102以沿圆周方向隔开60度的方式配置。
每个配置以所述端子插入口1104、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以及所述定子紧固孔1102的圆周方向中心为基准。
此时,所述框架凸缘112的正面称为吐出框架面1120,背面称为马达框架面1125。即,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和所述马达框架面1125是沿轴向面对的面。
详细地,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相当于与所述吐出盖191相接触的面。另外,所述马达框架面1125相当于与所述外定子141相接触的面。
在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形成有插入所述第四密封构件129d的第四密封构件插入部1121。
详细地,所述第四密封构件插入部1121设置成环形状,在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沿轴向后方凹陷形成。
此外,所述第四密封构件129d设置成与所述第四密封构件插入部1121相对应的直径的环形状。所述第四密封构件129d可以防止制冷剂从所述吐出盖191与所述框架110之间流出。
另外,在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形成有与后叙的气体流路1130连通的气体孔1106。
所述气体孔1106在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沿轴向后方凹陷形成。另外,在所述气体孔1106可以安装有气体过滤器1107(参照图11),其用于过滤流动气体的异物。
此时,所述气体孔1106与所述第四密封构件插入部1121相比形成于径向的内侧。并且,所述端子插入口1104、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以及所述定子紧固孔1102与所述第四密封构件插入部1121相比形成在径向外侧。
另外,参照图4,在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可以形成有规定的凹陷结构。这是为了防止吐出制冷剂的热量被传递,对其凹陷深度和形状没有限制。
以下,关于与所述框架110结合的所述吐出盖191的外侧形状进行说明。
整体上,所述吐出盖191的外侧可以设置成碗(bowl)形状。详细地,所述吐出盖191可以设置成一侧面被开放,并形成有内部空间的形状。
尤其,可以配置成所述吐出盖191的轴向后方被开放。此时,在所述内部空间配置有所述吐出腔体192。
所述吐出盖191包括:盖凸缘部1910,与所述框架110结合;腔室部1915,在所述盖凸缘部1910沿轴向前方延伸;以及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从所述腔室部1915沿轴向前方延伸。
所述盖凸缘部1910可以与所述框架110的正面紧贴结合。详细地,所述盖凸缘部1910与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紧贴配置。
另外,所述盖凸缘部1910沿轴向具有规定厚度,并沿径向延伸而形成。因此,整体上,所述盖凸缘部1910可以设置成圆盘形状。
尤其,所述盖凸缘部1910可以配置成与所述第四密封构件插入部1121对应的直径。详细地,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直径配置成与所述第四密封构件插入部1121的直径相比稍微大一些。
即,所述盖凸缘部1910与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的直径相比配置成较小。例如,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直径可以配置成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直径的0.6至0.8倍。在现有的线性压缩机中,所述盖凸缘部的直径设置成所述吐出框架面直径的0.9倍以上。
如上所述的结构是为了最小化从所述盖凸缘部1910向所述框架110传递的热量。详细地,由于所述盖凸缘部1910与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紧贴配置,因此,所述吐出盖191的热量通过所述盖凸缘部1910传递到所述框架110。
此时,由于热传导与接触面成比例,因此,根据所述盖凸缘部1910与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的接触面积被传递的热量发生变化。
即,可以使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直径最小化,来使所述盖凸缘部1910与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的接触面积最小。因此,可以最小化从所述吐出盖191向所述框架110传递的热量。
进一步,随着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接触的面积变小,可能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的较多部分露出于所述外壳101的内部。
如上所述,向所述外壳101的内部露出的面,与收纳于所述外壳101内部的制冷剂(以下,外壳制冷剂)接触并进行热传递。
尤其,由于所述外壳制冷剂的温度设置成与吸入制冷剂相似的温度,因此,在所述框架110用所述外壳制冷剂进行对流(convention)热传递。另外,由于对流热传递与接触面积成比例,因此,向所述外壳101的内部露出的面积越宽,放出的热量越大。
整理如下,随着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面积的变小,通过所述吐出盖191向所述框架110传递的热量减少。并且,在所述框架110可以有效地发生利用所述外壳制冷剂的散热。
因此,所述框架110的温度可以保持为较低。并且,向配置在所述框架110的内部的所述缸筒120和所述活塞130传递的热量也减少。最终,存在可以防止吸入制冷剂的温度上升,并改善压缩效率的效果。
在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中心部,形成有与开放的轴向后方连通的开口。
所述吐出腔体192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开口安装于所述吐出盖191的内部。另外,所述开口可以是安装所述吐出阀组件160的开口。
另外,所述盖凸缘部1910包括:凸缘紧固孔1911a,供用于与所述框架110结合的紧固构件(未图示)贯通。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沿轴向贯通并形成有多个。
尤其,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可以与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的大小、数量以及位置对应地设置。因此,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可以沿圆周方向隔开120度的方式配置有三个。
此时,所述吐出盖191包括:盖紧固部1911,从所述盖凸缘部1910沿径向凸出并形成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
即,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配置于所述盖凸缘部1910a的径向外侧。换言之,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可以设置于所述盖凸缘部1910a的径向外侧。
所述盖紧固部1911可以与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对应并沿圆周方向隔开120度的方式设置有三个。
另外,所述盖紧固部1911的边缘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相比沿轴方向可以形成为更厚。这是因为,由于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是作为通过紧固构件结合的部分,会受到较多的外力,因此需要防止破损。
所述腔室部1915和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的外观。
详细地,所述腔室部1915和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分别沿径向具有规定的外径,并沿轴向延伸而形成。此时,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的外经与所述腔室部1915的外径相比形成为较小。
并且,所述腔室部1915的外径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外径相比形成为较小。即,所述吐出盖191随着靠近轴向前方形成有外径依次减小的台阶。
另外,所述腔室部1915和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的轴向后方可以被开放。据此,所述腔室部1915和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由圆筒形状的侧面及圆形状的正面来形成外观。
所述腔室部1915还可以包括:管道结合部(未图示),其与所述盖管195结合。
尤其,所述盖管195可以与所述腔室部1915结合,从而使腔室部1915与多个吐出空间D中的任一个连通。详细地,所述盖管195可以与制冷剂最后经过的吐出空间D连通。
另外,为了避免与所述盖管195的干涉,所述腔室部1915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凹陷。据此,如果所述盖管195与所述腔室部1915结合,则可以防止所述盖管195与所述腔室部1915的正面接触。
在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形成有,结合在前面说明的第二支撑装置180的固定紧固部1917a、1917b。
所述固定紧固部包括:第一固定紧固部1917a,结合所述吐出支撑部181;以及第二固定紧固部1917b,设置有所述吐出弹簧(未图示)。
所述第一固定紧固部1917a可以从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的外侧面沿径向内侧凹陷或者贯通形成。并且,所述第一固定紧固部1917a对应于设置有一对吐出支撑部181,并沿圆周方向隔开的方式设置有一对。
所述第二固定紧固部1917b可以从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的正面沿轴向后方凹陷。据此,所述吐出弹簧(未图示)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到所述第二固定紧固部1917b。
此时,根据本发明思想的吐出盖191由铝压铸制成一体为特点。因此,与现有的吐出盖不同,本发明的吐出盖191可以省略焊接工序。
因此,可以简化所述吐出盖191的制作工序,其结果最少化不良产品,可以降低产品单价。并且,由于没有焊接而产生的尺寸公差,可以防止制冷剂的泄露。
据此,在前面说明的所述盖凸缘部1910、所述腔室部1915以及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可以形成为一体。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包括:垫圈194,配置于所述框架与所述吐出盖191之间。
详细地,所述垫圈194配置于所述盖紧固部1911与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之间。
尤其,所述垫圈194可以设置于所述框架110和所述吐出盖191被紧固的部分。即,所述垫圈194可以是使所述框架110和所述吐出盖191进一步紧密紧固的构成。
所述垫圈194可以设置有多个。尤其,多个垫圈194设置在与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和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对应的数量和位置上。即,所述多个垫圈194可以沿圆周方向隔开20度的方式设置有三个。
另外,所述垫圈194可以是在中心轴形成有垫圈贯通口194a的环形状。所述垫圈贯通口194a的大小可以与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和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对应。
并且,所述垫圈194的外径可以与所述盖结合部1911的外侧相比形成为较小。
据此,如果所述垫圈贯通口194a配置成与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一致,则所述垫圈194可以设置于所述盖结合部1911的内侧。
所述吐出盖191、所述垫圈194以及所述框架110层叠成从轴向的上方朝下方依次配置有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所述垫圈贯通口194a以及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
然后,随着紧固构件贯通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所述垫圈贯通口194a以及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可以结合所述吐出盖191、所述垫圈194以及所述框架110。
以下,关于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形状和所述吐出腔体192详细说明。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吐出单元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分解吐出单元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切割吐出盖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切割吐出腔体的剖视图。
为了助于理解,图5和图6表示所述吐出单元190的轴向后方。并且,所述图7和图8是将所述吐出盖191和所述吐出腔体192以轴向中心为基准切割并与截面一同表示。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吐出单元190包括所述吐出盖191和所述吐出腔体192。此时,所述吐出盖191和所述吐出腔体192可以由不同的材质和制作方法形成。
所述吐出腔体192结合于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尤其,由于所述吐出盖191和所述吐出腔体192的结合,因此,形成有多个吐出空间D。所述吐出空间D可以是从所述压缩空间P吐出的制冷剂流动的空间。
首先,参照图7对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形状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所述吐出盖191其一侧面被开放,并可以形成有内部空间。尤其,所述内部空间可以形成在所述盖凸缘部1910和所述腔室部1915的内侧。
并且,所述内部空间可以划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上部空间设置于后叙的所述吐出腔体192的腔体凸缘1920的轴向上侧。所述下部空间设置于后叙的所述吐出腔体192的腔体凸缘1920的轴向下侧。此时,所述上部空间可以相当于吐出空间D。
另外,所述上部空间,即,所述吐出空间D形成在所述腔室部1915的内侧,所述下部空间可以形成在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内侧。
所述下部空间可以是设置所述吐出阀组件160的空间。在所述下部空间的下端配置有所述框架110。详细地,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的上侧形成有所述下部空间。
并且,所述上部空间和所述下部空间可以是沿轴向延伸的一个圆筒形状。
此时,由所述上部空间和所述下部空间形成的空间的径向直径称作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直径(R,参照图10)。并且,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可以以阶梯式来形成。
另外,所述吐出盖191包括划分所述上部空间的分割套1912。
所述分割套1912可以是从所述上部空间的内侧沿轴向延伸的圆筒形状。尤其,所述分割套1912可以从所述腔室部1915的正面沿轴向后方延伸。
并且,所述分割套1912的外径与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直径R相比形成为较小。
详细地,所述分割套1912与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面沿径向隔开的方式形成,从而在所述分割套1912与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规定的空间。
据此,所述上部空间通过所述分割套1912可以划分为径向内侧和外侧。
此时,在所述分割套1912的径向内侧形成有第一吐出腔室D1和第二吐出腔室D2。并且,在所述分割套1912的径向外侧形成有第三吐出腔室D3。
另外,在所述分割套1912的内侧可以夹设有所述吐出腔体192。详细地,所述吐出腔体19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所述分割套1912的内侧面紧贴,并插入到所述分割套1912。
并且,在所述分割套1912可以形成有第一引导槽1912a、第二引导槽1912b以及第三引导槽1912c。
所述第一引导槽1912a可以在所述分割套1912的内侧面沿径向外侧凹陷,并可以沿轴向延伸。
尤其,所述第一引导槽1912a与所述吐出腔体192被插入的位置相比从轴向前方沿轴向后方延伸。
所述第二引导槽1912b可以从所述分割套1912的内侧面沿径向外侧凹陷,并可以沿圆周方向延伸而形成。
尤其,所述第二引导槽1912b形成在所述分割套1912与所述吐出腔体192接触的内侧面。此外,所述第二引导槽1912b可以与所述第一引导槽1912a连通。
所述第三引导槽1912c可以从所述分割套1912的轴向后端部沿轴向前方凹陷。
因此,所述分割套1912的后端部可以形成为阶梯式。此外,所述第三引导槽1912c可以与所述第二引导槽12b连通。
即,所述第三引导槽1912c可以凹陷形成至所述第二引导槽1912b形成的部分。
此外,所述第三引导槽1912c和第一引导槽1912a可以沿圆周方向隔开。例如,所述第三引导槽1912c可以形成在与所述第一引导槽1912a面对的位置,即,沿圆周方向隔开80度的位置。
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向所述第二引导槽1912b流动的制冷剂,可能增加在所述第二引导槽1912b内滞留的时间。因此,存在有效地降低制冷剂的脉动噪音的效果。
以下,参照图6和图8对所述吐出腔体192说明。
所述吐出腔体192包括:腔体凸缘1920、腔体安装部1922、腔体本体1924以及腔体延伸部1926。
此时,所述吐出腔体192可以形成为一体。即,为了便于说明后叙的所述吐出腔体192的各个构成是被划分的。
另外,所述吐出腔体192的各个构成可以以相同的厚度形成。因此,所述腔体凸缘1920、所述腔体安装部1922、所述腔体本体1924以及所述腔体延伸部1926可以设置为以相同的厚度延伸的形状。
所述腔体凸缘1920形成所述吐出腔体192的轴向底面。
即,所述腔体凸缘1920设置于所述吐出腔体192沿轴向的最下侧。详细地,所述腔体凸缘1920可以是具有轴向厚度,并沿径向延伸的环形状。
此时,所述腔体凸缘1920的外径可以设置成与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直径R对应的大小。此时,对应是指,相同或者在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直径R考虑到组装公差的。
据此,所述腔体凸缘1920其外侧面可以与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紧贴安装。
如上所述,所述腔体凸缘1920的轴向上侧相当于所述上部空间,所述腔体凸缘1920的轴向下侧相当于所述下部空间。
尤其,所述腔体凸缘1920可以关闭所述第三吐出腔室D3的轴向后方。即,由于所述腔体凸缘1920安装于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可以防止所述第三吐出腔室D3的制冷剂流动到轴向后方。
所述腔体凸缘1920的内径可以设置成与所述弹簧组装体163对应的大小。详细地,所述腔体凸缘1920可以与所述弹簧支撑部165的外侧面相邻地延伸到径向内侧。
所述腔体安装部1922从所述腔体凸缘1920沿径向内侧延伸,从而安装所述弹簧组装体163。
详细地,所述腔体安装部1922在所述腔体凸缘1920的径向内侧端部,沿轴向前方弯折并延伸,再次沿径向内侧弯折并延伸。
因此,整体上所述腔体安装部1922可以是其设置于轴向前方的一端沿径向内侧弯折的圆筒形状。
此时,所述腔体凸缘1920可以区分为:沿轴向前方延伸的第一腔体安装部1922a;以及从所述第一腔体安装部1922a沿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二腔体安装部1922b。
所述第一腔体安装部1922a沿所述弹簧支撑部165的外侧面,向轴向前方延伸。
此时,所述第一腔体安装部1922a的轴向长度可以与所述弹簧支撑部165的外侧面的轴向长度相比较短。即,所述弹簧支撑部165中至少一部分安装于所述腔体安装部1922。
此时,所述第一腔体安装部1922a与所述摩擦环166相接触。详细地,所述摩擦环166设置成其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弹簧支撑部165的外周面凸出。因此,如果所述弹簧组装体163安装于所述腔体安装部1922,则所述摩擦环166可以紧贴于所述第一腔体安装部1922a。
尤其,所述摩擦环166可以由外力改变形状的橡胶等弹性材质形成。因此,所述摩擦环166可以防止在所述第一腔体安装部1922a与所述弹簧支撑部165的外周面之间发生缝隙。
另外,通过所述摩擦环166可以防止所述弹簧组装体163向圆周方向空转的现象。此外,由于所述摩擦环166,所述弹簧支撑部165没有直接与所述吐出腔体192碰撞,因此,可以最小化冲击噪音的产生。
所述第二腔体安装部1922b沿所述弹簧支撑部165的正面延伸到径向内侧。并且,所述第二腔体安装部1922b与所述分割套1912的轴向后端相接触。
换言之,所述分割套1912沿轴向后方从所述腔室部1915的正面内侧延伸到所述第二腔体安装部1922b。
即,所述第二腔体安装部1922b可以沿轴向配置于所述弹簧支撑部165与所述分割套1912之间。
此时,所述第二腔体安装部1922b和所述分割套1912的轴向后端彼此紧贴。
即,所述腔体安装部1922和所述分割套1912沿着轴向紧贴。因此,可以防止制冷剂在所述第二腔体安装部1922b与所述分割套1912之间流动。
如上所述,所述第三引导槽1912c在所述分割套1912的后端部沿轴向前方凹陷。
据此,制冷剂可以通过所述第三引导槽1912c来经过所述分割套1912与所述第二腔体安装部1922b之间并流动。即,所述第三引导槽1912c形成经过所述分割套1912和所述第二腔体安装部1922b的制冷剂的流路。
所述腔体本体1924从所述腔体安装部1922延伸到径向内侧,从而形成第一吐出腔室D1。
详细地,所述腔体本体1924在所述第二腔体安装部1922b的径向内侧端部沿轴向前方弯折并延伸,然后再次沿径向内侧弯折并延伸。
因此,整体上所述腔体本体1924可以是其设置于轴向前方的一端沿径向内侧弯折的圆筒形状。
此时,所述腔体本体1924可以区分为:沿轴向前方延伸的第一腔体本体1924a;以及在所述第一腔体本体1924a沿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二腔体本体1924b。
所述第一腔体本体1924a沿所述分割套1912的内侧面向轴向前方延伸。
此时,所述第一腔体本体1924a的轴向长度可以与所述分割套1912的轴向长度相比较短。即,所述第一腔体本体1924a配置于所述分割套1912的下侧部。
此时,所述第一腔体本体1924a和所述分割套1912的内侧面彼此紧贴。
即,所述腔体本体1924和所述分割套1912在径向上紧贴。因此,可以防止制冷剂在所述第一腔体本体1924a与所述分割套1912之间流动。
如上所述,所述第一安装槽1912a和所述第二安装槽1912b凹陷于所述分割套1912的内侧面。因此,制冷剂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槽1912a和第二安装槽1912b来经过所述分割套1912与所述第一腔体本体1924a之间并流动。
即,所述第一安装槽1912a和所述第二安装槽1912b形成制冷剂经过所述分割套1912和所述第一腔体本体1924a的流路。
所述第二腔体本体1924b在所述第一腔体本体1924a的轴向前端沿径向内侧延伸。
此时,所述第二腔体本体1924b可以是将所述第一腔体本体1924a的轴向前端作为外径沿径向内侧延伸的环形状。即,在所述第二腔体本体1924b的中心部形成有开口。
并且,以所述第二腔体本体1924b为基准可以区分所述第一吐出腔室D1和所述第二吐出腔室D2。
详细地,所述第一吐出腔室D1形成于所述第二腔体本体1924b的轴向后方,所述第二吐出腔室D2形成于所述第二腔体本体1924b的轴向前方。
所述腔体延伸部1926从所述第二腔体本体1924b的径向内侧端部沿轴向后方延伸。即,在所述第二腔体本体1924b中心部形成的开口沿轴向后方延伸并形成规定的通道。
如上所述,由所述腔体延伸部1926形成的通道称作腔体引导部1926a。所述腔体引导部1926a可以起到所述第一吐出腔室D1的制冷剂向所述第二吐出腔室D2流动的通道功能。
尤其,所述第一吐出腔室D1的制冷剂可以沿所述腔体引导部1926a向轴向前方流动。
并且,所述腔体延伸部1926可以沿轴向后方延伸,从而与所述弹簧组装体163相接触。
详细地,所述腔体延伸部1926的轴向后端部可以与所述弹簧支撑部165的正面相接触。换言之,所述腔体延伸部1926可以比所述第二腔体安装部1922更向轴向后方延伸。
针对所述吐出腔体192的形状,所述腔体凸缘1920沿径向延伸。
另外,从所述腔体凸缘1920的径向内侧端部延伸出所述腔体安装部1922、所述腔体本体1924以及所述腔体延伸部1926。
此时,所述吐出单元190还包括隔热腔体193。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所述隔热腔体193。
图9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切割隔热腔体的剖视图;图10是一同表示图3的'A'部分与制冷剂的流动的示意图。
如图9和图10所述,所述隔热腔体193设置成与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面对应的形状,并与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面紧贴配置。
尤其,所述隔热腔体193设置成比较薄的厚度,并可以配置成覆盖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面。
为了便于图示,在图9和图10中,以比较厚的厚度图示了所述隔热腔体193的厚度。实际上,所述隔热腔体193形成为很薄,并可以与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紧贴配置。
图9中大致图示了与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面对应的所述隔热腔体193的形状。由于所述隔热腔体193设置成与所述吐出盖191对应的形状,因此,其本身不具有特别的形状。
详细地,所述隔热腔体193可以由第一部分1930和第二部分1935形成,所述第一部分1930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内侧面对应;所述第二部分1935与所述腔室部1915的内侧面对应。
另外,在所述隔热腔体193可以设置有:与所述分割套1912对应的部分1932;以及与各个引导槽1912a、1912b、1912c对应的部分1934。
此时,由于所述隔热腔体193配置成覆盖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面,因此,在前面说明的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面实际上可以相当于所述隔热腔体193。例如,所述吐出腔体191配置于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从而与所述隔热腔体193相接触。
尤其,所述隔热腔体193可以起到被所述吐出腔体192压入而固定于所述吐出盖191的功能。
详细地,所述隔热腔体193设置成其至少一部分能够弹性变形,所述吐出腔体192可以变形所述隔热腔体193的一部分并被固定。
参照图10,可以知晓所述腔体凸缘1920的径向外侧端部与所述隔热腔体193紧贴配置。即,所述腔体凸缘1920的外侧端部挤压所述隔热腔体193,从而所述吐出腔体192能够被固定。
另外,向所述吐出空间D流动的制冷剂因所述隔热腔体193而没有与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面直接接触。
即,所述隔热腔体193可以防止热量传递到所述吐出盖191。据此,与所述框架110结合的所述吐出盖191温度降低,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传递到吸入制冷剂的热量。
尤其,所述隔热腔体193可以由导热率较低的材质形成。进一步,所述隔热腔体193由导热率比所述吐出腔体192的导热率低的材质形成。
即,所述吐出单位190包括由不同的材质形成的吐出盖191、吐出腔体192以及隔热腔体193。例如,所述吐出盖191可以由铝制成,所述吐出盖191可以由钢铁制成,所述隔热腔体可以由塑料制成。
以下,基于如上所述的结构,详细说明制冷剂在所述吐出空间D的流动。此时,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面可以是所述隔热腔体193。为了说明的便利,将所述隔热腔体193设定为所述吐出盖191的一部分来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所述吐出空间D可以区分为多个空间。如上所述,所述吐出空间D包括所述第一吐出腔室D1、所述第二吐出腔室D2以及第三吐出腔室D3。
另外,所述第一吐出腔室D1、第二吐出腔室D2、第三吐出腔室D3由所述吐出盖191、所述吐出腔体192来形成。
所述第一吐出腔室D1由所述吐出腔体192来形成,所述第二吐出腔室D2和第三吐出腔室D3形成于所述吐出腔体192和所述吐出盖191之间。
并且,所述第二吐出腔室D2形成于所述第一吐出腔室D1的轴向前方,所述第三吐出腔室D3形成于所述第一吐出腔室D1和所述第二吐出腔室D2的径向外侧。
此外,所述吐出盖191和所述吐出腔体192彼此紧贴并结合。并且,所述吐出阀组件160可以固定于所述吐出腔体192的后方。
如果所述压缩空间P的压力达到所述吐出空间D的压力以上,则所述阀弹簧164向所述吐出腔体192发生弹性变形。
由此,所述吐出阀161开放所述压缩空间P,从而可以使所述压缩空间P内部的被压缩的制冷剂流动到所述吐出空间D。通过所述吐出阀161的开放,从压缩空间P被吐出的制冷剂经过所述阀弹簧164并引导至所述第一吐出腔室D1。
引导至所述第一吐出腔室D1的制冷剂,经过所述腔体引导部1926a引导至所述第二吐出腔室D2。
此时,所述第一吐出腔室D1的制冷剂经过截面积较窄的所述腔体引导部1926a之后,吐出到截面积较宽的所述第二吐出腔室D2。因此,可以显著地降低因制冷剂脉动产生的噪音。
引导至所述第二吐出腔室D2的制冷剂沿所述第一引导槽1912a朝轴向后方移动,并沿所述第二引导槽1912b朝圆周方向移动。并且,沿所述第二引导槽1912b朝圆周方向移动的制冷剂经过所述第三引导槽1912c并引导至所述第三吐出腔室D3。
此时,所述第二吐出腔室D2的制冷剂经过截面积较窄的所述第一引导槽1912a、所述第二引导槽1912b以及所述第三引导槽1912c之后,吐出到截面积较宽的所述第三吐出腔室D3。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因制冷剂脉动产生的噪音。
此时,所述第三吐出腔室D3与所述盖管195连通设置。因此,引导至所述第三吐出腔室D3的制冷剂流动到所述盖管195。
并且,引导至所述盖管195的制冷剂可以经过所述吐出管105吐出到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外部。
如上所述,从所述压缩空间P吐出的制冷剂可以在所述吐出单元190形成的所述吐出空间D中流动。尤其,从所述压缩空间P吐出的制冷剂可以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吐出腔室D1、第二吐出腔室D2以及第三吐出腔室D3。
此时,在所述线性压缩机10设置有利用制冷剂起到轴承功能的结构。以下,如上所述使用为轴承的制冷剂称作轴承制冷剂。所述轴承制冷剂可以是从所述压缩空间P吐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
以下,针对向所述框架110、所述缸筒120以及所述活塞130供应的所述轴承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图11是一同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框架与轴承制冷剂的流动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所述框架110包括框架连接部113,其从所述框架凸缘112沿所述框架主体111倾斜延伸。
此时,设置有多个所述框架连接部113,并沿圆周方向以相同的间隔配置。例如,设置有三个所述框架连接部113,且可以沿圆周方向隔开120度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框架连接部113形成有气体流路1130,其用于将从所述压缩空间P排出的制冷剂引导至所述缸筒120。
此时,在多个框架连接部113中,可以只在某一个框架连接部113中形成气体流路1130。此外,为了防止所述框架110的变形,可以设置有没有形成所述气体流路1130的框架连接部113。
所述气体流路1130可以贯通所述框架连接部113的内部。
此外,所述气体流路1130可以形成为与所述框架连接部113对应并倾斜。尤其,所述气体流路1130从所述框架凸缘112延伸,并可以经由所述框架连接部113延伸到所述框架主体111。
详细地,所述气体流路1130的一端与所述气体孔1106连接。如上所述,所述气体孔1106从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沿轴向后方凹陷。
另外,在所述气体孔1106的与所述气体流路1130连通的一侧,可以安装有所述气体过滤器1107。
例如,所述气体孔1106可以是圆筒形状。另外,所述气体过滤器1107被设置为圆形过滤器,并可以配置于所述气体孔1106的轴向后端。
此外,所述气体流路1130的另一端与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连通。尤其,所述气体流路1130可以与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中形成的气体流入部1200连通。
所述气体流入部1200在所述缸筒120外周面沿径向内侧凹陷。
尤其,所述气体流入部1200可以形成为其面积朝径向内侧变小。由此,所述气体流入部1200的径向内侧端部可以形成尖端部。
此外,所述气体流入部1200沿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向圆周方向延伸,并具有圆形形状。
并且,所述气体流入部1200可以沿轴向隔开的方式形成有多个。例如,所述气体流入部1200可以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气体流入部1200可以配置成与所述气体流路1130连通。
在所述气体流入部1200可以设置有缸筒过滤构件(未图示)。所述缸筒过滤构件(未图示)可以阻止规定大小以上的异物流入所述缸筒120的内部。并且,还可以吸附制冷剂中含有的油分。
另外,所述缸筒120包括缸筒喷嘴1205,所述缸筒喷嘴1205从所述气体流入部1200沿径向内侧延伸。
此时,所述缸筒喷嘴1205可以延伸到所述缸筒120的内侧面。即,所述缸筒喷嘴1205可以是与所述活塞130的外周面连通的部分。
尤其,所述缸筒喷嘴1205从所述气体流入部1200的径向内侧端部延伸。即,所述缸筒喷嘴1205的大小可以形成为很小。
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说明所述轴承制冷剂的流动。通过所述气体孔1106流动从压缩空间P吐出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即所述轴承制冷剂。此时,向所述气体孔1106流动的轴承制冷剂的流淌称作轴承流路X。
通过所述轴承流路X流动到所述气体孔1106的轴承制冷剂经由所述气体过滤器1107并流动到所述气体流路1130。
另外,所述轴承制冷剂通过所述气体流路1130流动到所述气体流入部1200,并沿所述缸筒120的外侧面分布。
并且,所述轴承制冷剂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所述缸筒喷嘴1205流动到所述活塞130的外侧面。流动到所述活塞130外侧面的所述轴承制冷剂可以沿所述活塞130的外侧面分布。
如上所述,通过分布于所述活塞130外侧面的轴承制冷剂,在所述活塞130与所述缸筒120之间形成微小的空间。即,所述轴承制冷剂向所述活塞130提供浮力,并执行对所述活塞130的气体轴承功能。
由此可以防止根据所述活塞130的往复运动的所述活塞130及所述缸筒120的磨损。即,通过所述轴承制冷剂未使用油也能执行轴承功能。
此时,从所述压缩空间P吐出的制冷剂在所述轴承流路X流动。
换言之,在所述轴承流路X流动着在所述吐出空间D流动的制冷剂。尤其,在所述第三吐出空间D3流动的制冷剂可以流动到所述轴承流路X。
此时,在所述第三吐出空间D3流动的制冷剂是被压缩的制冷剂,相当于高温制冷剂。如果这样的制冷剂仍然以所述轴承制冷剂流动到所述框架110、所述缸筒120以及所述活塞130,则可能使所述框架110、所述缸筒120以及所述活塞130的温度上升。即,可能使收纳于所述活塞130内部的吸入制冷剂的温度上升,并降低压缩效率。
据此,在所述线性压缩机10设置有所述轴承制冷剂以较低的温度向所述轴承流路X流动的结构。以下,通过各种实施例说明,从所述吐出单元190供应到所述轴承流路X的所述轴承制冷剂的流动。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轴承制冷剂流路的示意图。图12是一同表示图10的‘B’部分和轴承流路X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所述轴承流路X可以形成于所述隔热腔体193与所述吐出盖191之间。
参照图9,在所述隔热腔体193的外侧可以形成有轴承引导槽1931。尤其,所述轴承引导槽1931可以形成在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内侧面对应的第一部分1930。
如上所述,所述隔热腔体193与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面紧贴配置。
据此,在所述隔热腔体193与所述吐出盖191之间分布空气层。通过这种空气层可以进一步降低从所述吐出空间D到所述吐出盖191的热量传递。
在所述吐出空间D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可以流动到如上所述的空气层。在所述吐出空间D流动的制冷剂是高温的气体制冷剂,其流动不会完全地被所述隔热腔体193受到限制。因此,一部分制冷剂可能流动到所述隔热腔体193与所述吐出盖191之间。
此时,流动到所述隔热腔体193与所述吐出盖191之间的制冷剂,可以沿所述轴承引导槽1931吐出到所述轴承流路X。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轴承制冷剂流路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所述轴承流路X可以形成于所述隔热腔体193之间。即,在所述隔热腔体193的内侧可以形成有轴承引导槽1931a。尤其,所述轴承引导槽1931a可以在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内侧面对应的第一部分1930形成。
如上所述,一部分制冷剂在所述隔热腔体193与所述吐出盖191之间流动,并可以沿所述轴承引导槽1931a吐出到所述轴承流路X。
整理如下,第一实施例的轴承引导槽1931以凹陷的槽形状形成于所述隔热腔体193的外侧。
并且,第二实施例的轴承引导槽193a以开口的通道形状形成于所述隔热腔体193的内侧。如上所述的形状是示例性的,并不局限于此。
通过这样的隔热腔体193可以有效地降低传递到所述吐出盖191的热量。因此,降低传递到连接于所述吐出盖191的框架110、以及收纳于所述框架110的缸筒120和活塞130的热量。最终,可以减少传递到吸入制冷剂的热量,从而确保压缩效率。
根据形成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具有如下效果。
由于隔热腔体紧贴配置于吐出盖的内侧面,具有可以防止因从压缩空间吐出的制冷剂导致吐出盖的温度上升的优点。
因此,可以降低从所述吐出盖向框架传递的热量,从而可以防止所述缸筒和所述活塞的温度上升。最终,具有可以防止因收纳于所述活塞内部的吸入气体的过热而降低压缩效率的优点。
此外,由于降低向缸筒与活塞之间供应的轴承制冷剂的温度,因此,具有可以防止所述缸筒和所述活塞的温度上升的优点。
另外,由于通过最小化由吐出盖覆盖的所述框架的表面积,因此,具有能够降低从所述吐出盖向所述框架的传导热传递的优点。并且,由于所述框架露出于外壳内部空间的制冷剂的表面积增加,因此,具有向所述外壳内部的制冷剂增加对流热传递(散热)的优点。
另外,为了最小化与所述框架接触的面积,去除所述吐出盖的至少一部分,因此,具有降低所述吐出盖的材料费的优点。

Claims (8)

1.一种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缸筒,形成制冷剂的压缩空间;
框架,在所述框架的内侧收纳所述缸筒;以及
吐出单元,形成供从所述压缩空间排出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的吐出空间,
所述吐出单元包括:
吐出盖,与所述框架结合;
吐出腔体,配置于所述吐出盖的内侧,以形成多个吐出空间;以及
隔热腔体,设置成与所述吐出盖的内侧面对应的形状,并且与所述吐出盖的内侧面相接触,
在所述隔热腔体与所述吐出盖之间形成有空气层,
在所述隔热腔体形成有轴承引导槽,所述轴承引导槽在所述隔热腔体与所述吐出盖之间使制冷剂向所述框架流动,
所述轴承引导槽在所述隔热腔体的与所述吐出盖紧贴的一侧面凹陷而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吐出腔体挤压所述隔热腔体而固定于所述吐出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吐出腔体包括:腔体凸缘,沿径向延伸,
所述吐出腔体通过所述腔体凸缘的径向外侧端部挤压所述隔热腔体而固定于所述吐出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腔体由导热率比所述吐出腔体的导热率低的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吐出盖包括:
盖凸缘部,与所述框架结合;以及
腔室部,从所述盖凸缘部向轴向前方延伸,
所述隔热腔体由与所述盖凸缘部的内侧面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腔室部的内侧面对应的第二部分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凸缘部包括:
凸缘主体,设置有本体贯通部和本体延伸部,所述本体贯通部形成有圆形开口,所述本体延伸部设置于所述开口的径向上的外侧;以及
凸缘结合部,具有供用于与所述框架结合的紧固构件插入的凸缘紧固孔,
所述凸缘结合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凸缘主体的径向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吐出空间包括:
第一吐出腔室,形成于所述吐出腔体的内侧;
第二吐出腔室,形成于所述吐出盖与所述吐出腔体之间,并且形成于所述第一吐出腔室的轴向前方;以及
第三吐出腔室,形成于所述吐出盖与所述吐出腔体之间,并且形成于所述第一吐出腔室和第二吐出腔室的径向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盖管,所述盖管以与所述第三吐出腔室连通的方式与所述吐出盖结合,
从所述压缩空间排出的制冷剂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吐出腔室、所述第二吐出腔室以及所述第三吐出腔室,并流向所述盖管。
CN202010776832.8A 2019-08-23 2020-08-05 线性压缩机 Active CN1124127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03627 2019-08-23
KR1020190103627A KR102215909B1 (ko) 2019-08-23 2019-08-23 리니어 압축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2740A CN112412740A (zh) 2021-02-26
CN112412740B true CN112412740B (zh) 2022-10-25

Family

ID=71842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6832.8A Active CN112412740B (zh) 2019-08-23 2020-08-05 线性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81540B2 (zh)
EP (1) EP3783224B1 (zh)
KR (1) KR102215909B1 (zh)
CN (1) CN11241274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18323A (ja) 1983-05-27 1984-12-08 Toshiba Corp 密閉形圧縮機の吸込マフラ
DE19881579D2 (en) * 1997-08-29 2000-10-12 Luk Fahrzeug Hydraulik Kompressor mit überlastenkopplungseinrichtung
US6524080B2 (en) * 2000-04-11 2003-02-25 R. K. Dewan & Co. Hermetically sealed compressors
KR100396776B1 (ko) * 2001-04-03 2003-09-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압축기의 실린더 헤드
KR100504858B1 (ko) * 2001-05-24 2005-07-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왕복동식 압축기의 토출 장치
JP4020068B2 (ja) * 2003-11-17 2007-12-1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圧縮機における断熱構造
JP3979380B2 (ja) * 2003-11-17 2007-09-1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圧縮機における断熱構造
KR20050068909A (ko) * 2003-12-30 2005-07-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왕복동식 압축기의 진동 저감 장치
JP2005240562A (ja) * 2004-02-24 2005-09-08 Nippon Soken Inc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KR100714578B1 (ko) * 2006-01-16 2007-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용 냉매토출구조
SG141266A1 (en) * 2006-09-12 2008-04-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 compressor structure for a refrigeration system
KR101334487B1 (ko) * 2007-10-24 2013-1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BRPI0803457B1 (pt) * 2008-09-05 2020-11-10 Embraco Indústria De Compressores E Soluções Em Refrigeração Ltda arranjo de sucção para compressor hermético de refrigeração
BRPI0900855A2 (pt) * 2009-04-06 2010-12-28 Whirlpool Sa arranjo construtivo para compressor hermético de refrigeração
CN102251950A (zh) 2011-07-07 2011-11-23 广州万宝集团压缩机有限公司 电冰箱压缩机排气消音结构
CN102297118B (zh) 2011-09-30 2013-10-09 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离式隔热排气消音装置及采用其的制冷压缩机
BR102012025273B1 (pt) * 2012-10-03 2021-09-08 Embraco Indústria De Compressores E Soluções Em Refrigeração Ltda Compressor de refrigeração
CN203906214U (zh) * 2013-06-28 2014-10-29 Lg电子株式会社 线性压缩机
WO2016066213A1 (en) 2014-10-31 2016-05-06 Arcelik Anonim Sirketi Improved suction muffler for use in a hermetically sealed compressor of a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KR101809347B1 (ko) * 2016-01-19 2017-12-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257493B1 (ko) 2016-05-03 2021-05-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238334B1 (ko) 2016-05-03 2021-04-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257479B1 (ko) * 2016-05-03 2021-05-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US10066615B2 (en) * 2016-08-16 2018-09-04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Linear compressor with a ball joint coupling
KR20180083075A (ko) 2017-01-12 2018-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US10465671B2 (en) * 2017-02-23 2019-11-05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Compressor with a discharge muffler
KR102311953B1 (ko) 2017-07-31 2021-10-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1981099B1 (ko) 2017-09-20 2019-05-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1940489B1 (ko) 2017-09-27 2019-01-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1991443B1 (ko) * 2017-09-29 2019-06-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1981101B1 (ko) * 2017-10-11 2019-05-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1981102B1 (ko) 2017-10-11 2019-05-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83224A2 (en) 2021-02-24
EP3783224B1 (en) 2022-03-16
US11781540B2 (en) 2023-10-10
KR102215909B1 (ko) 2021-02-16
EP3783224A3 (en) 2021-03-03
US20210054833A1 (en) 2021-02-25
CN112412740A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96716B1 (en) Muffler for compressor and compressor having the same
CN110360081B (zh) 线性压缩机
EP3587813B1 (en)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KR102259638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KR20180083075A (ko) 리니어 압축기
CN210290075U (zh) 线性压缩机
KR102280431B1 (ko) 압축기
CN210715006U (zh) 线性压缩机
CN110360080B (zh) 线性压缩机
CN112412740B (zh) 线性压缩机
CN110195693B (zh) 线性压缩机
KR102634997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CN114753987A (zh) 线性压缩机
CN211038972U (zh) 线性压缩机
CN213235383U (zh) 线性压缩机
KR101978964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CN109098950B (zh) 线性压缩机
KR102231177B1 (ko) 압축기
KR102424604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CN213838820U (zh) 压缩机
KR102225052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060179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KR20200042219A (ko) 리니어 압축기
CN112412747A (zh) 线性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