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1349B - 一种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及渡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及渡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1349B
CN112411349B CN202011212012.2A CN202011212012A CN112411349B CN 112411349 B CN112411349 B CN 112411349B CN 202011212012 A CN202011212012 A CN 202011212012A CN 112411349 B CN112411349 B CN 1124113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shore
lifting platform
bridg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120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11349A (zh
Inventor
李宜燃
葛维聪
温良
王曾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tate Power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tate Power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tate Power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tate Power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120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113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11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1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11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1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5/00Movable or portable bridges; Floating bridges
    • E01D15/24Bridges or similar structures, based on land or on a fixed structure and designed to give access to ships or other floating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3/00Launching or hauling-out by landborne slipways; Slipways
    • B63C3/02Launching or hauling-out by landborne slipways; Slipways by longitudinal movement of vess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3/00Launching or hauling-out by landborne slipways; Slipways
    • B63C3/08Tracks on slipway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CSHIP-LIFT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 E02C5/00Mechanisms for lifting ships vertical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1/00Material constitution of bridges
    • E01D2101/30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及渡桥系统,涉及水利水电机械设备领域,包括牵引、提升及下放、运移和过渡入岸,通过船舶牵引系统,将运输至水岸边缘的船舶牵引到达指定位置,通过提升平台,将由船舶牵引系统牵引到达提升平台上的船舶,进行提升及下放,通过行走移动小车移动到达所述提升平台下方,托运提升平台上的船舶,实现船舶的不同方向的运移,行走转移小车托运船舶由提升平台过渡到岸基,实现船舶的过度入岸。渡桥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岸基和提升平台之间的渡桥,岸基上设置坑槽,渡桥位于岸基的坑槽内。该渡桥方法实现行走转移小车托运船舶平稳进出岸基和提升平台,渡桥系统实现渡桥与提升平台和岸基之间的无阶跃配合。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及渡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起重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及渡桥系统。
背景技术
升船机是利用机械装置升降船舶,克服垂直方向上的落差,使船舶能实现通航、维修、保养、下水等目的的一套水利起重机械设备。
船厂使用的升船机主要为干式升船机。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升船机设备通过提升系统将位于提升平台上的船舶提升出水面后,通过液压行走转移小车4和与地面平行的轨道将船舶转移到地面的检修位中进行检修、维护和保养。相比于传统的坑式船坞,升船机能通过岸上的垂直交叉轨道,将船舶送入不同检修位,使船舶的制造与检修不局限于坑式船坞内,从而大大提高船厂的工作位及效率。同时岸上船坞的施工检修环境相对于坑式船坞也有大幅度改善。
由于提升平台为钢结构件,提升平台上所提升转移的船舶重量特别大,行走转移小车将船舶从提升平台转移到岸基上或反向转移运送时,行走转移小车车轮进出提升平台,导致提升平台提升转移船舶负载时产生一定的瞬时变形,当行走转移小车托运船舶转移到岸基上时,由于岸基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相对于提升平台更高,岸基与提升平台的刚度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岸基承压船舶负载时基本不会产生变形。根据船舶的重量及提升平台的尺寸,提升平台的瞬时变形有10-20cm,足以影响行走转移小车的平稳运行,轻则使小车及船舶出现大震动,重则会使转移小车卡住或船舶出现倾斜侧翻。
为降低岸基与提升平台的刚度存在巨大差异造成的提升平台瞬时变形,通过在岸基和提升平台之间设置渡桥,使行走转移小车往返于岸基和提升平台时,在一定程度上将提升平台瞬时形变转化为渐变过程,缓解变形。但是,渡桥与提升平台和岸基之间如果衔接和配合的不平稳,同样也会影响行走转移小车的平稳运行,使小车及船舶出现震动。因此,需要根据实际运用场景的情况设计一套过渡方法,实现行走转移小车托运船舶平稳高效地进出岸基和提升平台,提高船只过渡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渡桥与提升平台和岸基之间过渡配合不平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及渡桥系统,该渡桥方法能实现行走转移小车托运船舶平稳高效地进出岸基和提升平台,该渡桥系统可以实现渡桥与提升平台和岸基之间的无阶跃配合,提高过船系统的稳定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包括牵引、提升及下放、运移和过渡入岸,通过船舶牵引系统,将运输至水岸边缘的船舶牵引到达指定位置,通过提升平台,将由船舶牵引系统牵引到达提升平台上的船舶,进行提升及下放,通过行走移动小车移动到达所述提升平台下方,托运所述提升平台上的船舶,实现船舶的不同方向的运移,所述行走转移小车托运船舶由提升平台过渡到岸基,实现船舶的过度入岸。
可选地,所述船舶牵引系统、提升平台和行走移动小车均通过电气控制系统控制。
可选地,所述提升及下放、运移和过渡入岸为可逆过程。
一种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的渡桥系统,还包括渡桥,所述渡桥设置在所述岸基和所述提升平台之间,所述岸基上设置有坑槽,所述渡桥位于所述岸基的坑槽内。
可选地,所述渡桥包括主体支撑座、主纵梁、一个以上的旋转支撑副和一对以上的主横梁,所述主体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坑槽内,所述主纵梁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座内,所述主横梁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座上,与所述主纵梁垂直,所述旋转支撑副设置在所述主纵梁上以及主纵梁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主体支撑座中部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上设置有摆动平衡滑块,所述摆动平衡滑块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主纵梁方向。
可选地,所述主横梁上表面设置有第三轨道,用以对接设于岸基表面的第一轨道和设于提升平台表面的第二轨道。
可选地,所述主横梁两端分别嵌入设于岸基表面的第一凹槽和设于提升平台表面的第二凹槽内。
可选地,位于所述主体支撑座两端的主横梁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橡胶,所述第一凹槽表面和第二凹槽表面与所述主横梁的对应位置上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橡胶。
可选地,所述摆动平衡滑块上设置有液压油缸,用以驱动所述摆动平衡滑块在滑动轨道上滑动。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渡桥方法中,升船机设备通过船舶牵引系统,将运输至靠近水岸边缘的船舶牵引到达提升平台下方,提升平台将位于提升平台上的船舶提升出水面后,通过行走转移小车配合地面的轨道,使行走移动小车移动到提升平台下方,托运提升平台上的船舶,使行走转移小车托运船舶由提升平台过渡到岸基,通过行走转移小车将船舶转移过渡入岸,到达地面的检修位中进行检修、维护和保养等。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渡桥系统包括岸基、提升平台和渡桥,渡桥设置在岸基和提升平台之间,岸基上设置有坑槽,渡桥位于岸基的坑槽内,渡桥的一端对接岸基,渡桥的另一端对接被提升到与所述渡桥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提升平台。在岸基和提升平台之间设置渡桥,使船舶由岸基进出提升平台时,经过渡桥的过渡,托运的船舶的重量先传递至行走转移小车,再传递至渡桥,最后再传递至提升平台或岸基。同时,渡桥的设置能够使行走转移小车平稳的进出提升平台。渡桥的设置将岸基与提升平台的刚度差异造成的提升平台的瞬时形变,转化为一个渐变的过程。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渡桥内部设计有摆动平衡滑块及其滑动轨道。摆动平衡滑块滑动方向垂直于主纵梁方向,由液压油缸驱动。通过控制摆动平衡滑块的滑动位置,可使渡桥空载时在岸基与提升平台间自由摆动。通过渡桥的摆动,船舶的分布在行走转移小车上的力通过渡桥再转移到提升平台上是一个逐渐增大的过程,提升平台的变形量也是一个逐渐增大的过程,从而确保了行走转移小车运行的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升船机设备横向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岸基、渡桥和提升平台连接结构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升平台和渡桥连接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渡桥与岸基和提升平台连接结构横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渡桥轴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岸基和渡桥轴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渡桥俯视图;
图8为图7中L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岸基;11.坑槽;12.第一轨道;13.第一凹槽;2.提升平台;21.第二轨道;22.第二凹槽;3.渡桥;31.主体支撑座;311.滑动轨道;312.摆动平衡滑块;313.液压油缸;32.主纵梁;33.主横梁;331.第三轨道;332.第一限位橡胶;333.第二限位橡胶;34.旋转支撑副;4.行走转移小车;5.船舶;6.提升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是为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方便而设置,并没有特定的限定作用,均为泛指,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同一实施例中的多个技术方案,以及不同实施例的多个技术方案之间,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不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传统升船机设备通过提升设备6将位于提升平台2上的船舶5提升出水面后,通过行走转移小车4将船舶5转移到地面的检修位中进行检修、维护和保养。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包括牵引、提升及下放、运移和过渡入岸,通过船舶牵引系统,将运输至水岸边缘的船舶5牵引到达指定位置,通过提升平台2,将由船舶牵引系统牵引到达提升平台2上的船舶5,进行提升及下放,通过行走移动小车4移动到达所述提升平台2下方,托运所述提升平台2上的船舶5,实现船舶5的不同方向的运移,所述行走转移小车4托运船舶5由提升平台2过渡到岸基1,实现船舶5的过度入岸。
本实施例中,当船舶5驶入近水域岸的预定位置后,升船机设备通过船舶牵引系统,将运输至靠近水岸边缘的船舶5牵引到达提升平台2下方,通过提升设备6将位于提升平台2上方的船舶5从水域中捞起,并缓慢提升至与岸基1平行,当位于提升平台2上的船舶5被提升出水面后,通过行走转移小车4配合岸基1和提升平台2的轨道,使行走移动小车4移动到提升平台2下方,托运提升平台2上的船舶5。行走转移小车4托运船舶5进行移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换轨操作,行走转移小车4托运提升平台2连同船舶5进行换轨移动的过程如下:行走转移小车4底部设置有电力或液压顶升装置,当顶升装置顶升船舶5和提升平台2一起上升,行走转移小车4脱离轨道处于悬空状态,行走转移小车4以顶升装置为轴进行旋转,旋转动力以步进电机或液压马达为动力,当行走转移小车4旋转至另一条运行的轨道方向,顶升装置收回,行走转移小车4与另一条轨道重新接触,由此完成行走转移小车4的换轨。行走转移小车4托运船舶5由提升平台2过渡到岸基1,通过行走转移小车4将船舶5转移过渡入岸,到达地面的检修位中进行检修、维护和保养等。
可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船舶牵引系统、提升平台2和行走移动小车4均通过电气控制系统控制。船舶5运输达到水岸边缘后,岸上工作人员将多根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船舶5头部及四周部位,牵引绳的另一端与船舶牵引系统连接,通过电气控制系统控制船舶牵引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发送指令给船舶牵引系统,船舶牵引系统将船舶5的牵引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发送指令给提升平台2,提升平台2将达到指定位置的船舶5从水域中捞起,并缓慢提升至与岸基1平行,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发送指令给行走移动小车4,使行走移动小车4沿着提升平台2上的轨道移动,到达船舶5下方,完成对提升平台2上船舶5的托运和运移。
可选地,所述提升及下放、运移和过渡入岸为可逆过程。升船机完成提升及下放、运移和过渡入岸的步骤,可实现船舶5转移过渡入岸,到达地面的检修位中进行检修、维护和保养等,相反,船舶5检修或维护保养完成后,由行走转移小车4托运船舶5从岸基1向水面方向移动,再通过提升平台2将船舶5下放至水中,使船舶5重新回到水面驶离,由此完成船舶过坝。
实施例2
如图2-4、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实施例1中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的渡桥系统,还包括渡桥3,所述渡桥3设置在所述岸基1和所述提升平台2之间,所述岸基1上设置有坑槽11,所述渡桥3位于所述岸基1的坑槽11内。
本实施例中,岸基1处设计有尺寸大于渡桥3的坑槽11,渡桥3设置于岸基1与提升平台2之间。坑槽11用于放置渡桥3,渡桥3顶部的一端对接岸基1,渡桥3顶部的另一端对接被提升到与渡桥3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提升平台2。使渡桥3上表面与岸基1上表面和提升平台2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可使行走移动小车4平稳地从提升平台2过渡到岸基1上。
船舶5通常由行走转移小车4托运。由于提升平台2为钢结构件,提升平台2上所提升转移的船舶5重量特别大,行走转移小车4将船舶5从提升平台2转移到岸基1上或反向转移运送时,行走转移小车4车轮进出提升平台2,导致提升平台提升2转移船舶5负载时产生一定的瞬时变形,当行走转移小车4托运船舶5转移到岸基1上时,由于岸基1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相对于提升平台2更高,岸基1与提升平台2的刚度存在巨大差异,岸基1承压船舶5负载时基本不会产生变形。因此,为了将岸基1与提升平台2的刚度差异造成的提升平台2的瞬时形变,转化为一个渐变的过程,在岸基1和提升平台2之间设置渡桥3,使船舶5由岸基1进出提升平台2时,经过渡桥3的过渡,托运的船舶5的重量先传递至行走转移小车4,再传递至渡桥3,最后再传递至提升平台2或岸基1。同时,渡桥3的设置能够使行走转移小车4平稳的进出提升平台2。通过行走转移小车4再将船舶5转移到岸基1的地面检修位中进行检修、维护和保养等。
如图5-7所示,可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渡桥3包括主体支撑座31、主纵梁32、一个以上的旋转支撑副34和一对以上的主横梁33,所述主体支撑座31设置在所述坑槽11内,所述主纵梁32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座31内,所述主横梁33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座31上,与所述主纵梁32垂直,所述旋转支撑副34设置在所述主纵梁32上以及主纵梁32的两端。渡桥3主体支撑座31由钢结构焊接而成,纵向对称中心设计有主纵梁32,与主纵梁32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有主横梁33,主横梁33与主纵梁32垂直交叉设置,增加了渡桥3的主体支撑座31的强度。
如图8所示,可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主体支撑座31中部设置有滑动轨道311,所述滑动轨道311上设置有摆动平衡滑块312,所述摆动平衡滑块312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主纵梁32方向。
如图1、图2所示,可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主横梁33上表面设置有第三轨道331,用以对接设于岸基1表面的第一轨道12和设于提升平台2表面的第二轨道21。
如图2所示,所述主横梁33两端分别嵌入设于岸基1表面的第一凹槽13和设于提升平台2表面的第二凹槽22内。渡桥3置于坑槽11内,渡桥3上的主横梁33两端对着岸基1和提升平台2,主横梁33的两端分别嵌入到岸基1的第一凹槽13和提升平台2的第二凹槽22内,使渡桥3可平稳地嵌入在岸基1内的坑槽11内,同时,可使主横梁33上的第三轨道331平稳无阶跃地对接第一轨道12和第二轨道21。
如图4所示,可选的实施方式是,位于所述主体支撑座31两端的主横梁33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橡胶332,所述第一凹槽13表面和第二凹槽22表面与所述主横梁33的对应位置上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橡胶333。
如图7、图8所示,可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摆动平衡滑块312上设置有液压油缸313,用以驱动所述摆动平衡滑块312在滑动轨道311上滑动。本实施中以液压油缸313驱动摆动平衡滑块312为例,可采用气缸驱动、电机驱动等驱动方式,驱动方式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行走转移小车4托运船舶5通过渡桥3进出提升平台2的过程如下:渡桥3上设计有主横梁33,主横梁33上表面设置有第三轨道331,可无阶跃地对接第一轨道12和第二轨道21,实现行走转移小车4平稳地在岸基1和提升平台2上滑行移动。当行走转移小车4从岸基1行驶移动到提升平台2时,通过液压油缸313驱动摆动平衡滑块312沿着滑动轨道311在渡桥3内横向行走。摆动平衡滑块312沿着滑动轨道311被推行至岸基1侧,进而使渡桥3摆动至岸基1侧。主横梁33端部下表面的第一限位橡胶332与岸基1的第一凹槽13上对应位置的第二限位橡胶333搭接,渡桥3的主横梁33上的第三轨道331与岸基1上的第一轨道12平稳对接。从而行走转移小车4就可以平稳的沿着岸基1的第一轨道12行驶至渡桥3上,并沿着渡桥3上的第三轨道331移动。行走转移小车4移动到渡桥3上,由岸基1端向提升平台2端行驶。由于船舶5分布在行走转移小车4上的重量远大于摆动平衡滑块312的重量,当行驶经过渡桥3纵向中线(即主纵梁32转轴)时,渡桥3摆动至提升平台2一侧。船舶5的重量从行走转移小车4上传递至渡桥3旋转轴线的提升平台2一侧。由于行走转移小车4从渡桥3纵向轴线行走至提升平台2的过程中,行走转移小车4传递至渡桥3的力大小是基本不变的,相对于旋转轴线的距离是逐渐增加的。即传递力的力臂是逐渐增大的。所以行走转移小车4从渡桥3纵向轴线行走至提升平台2的过程中,船舶5的分布在小车上的力通过渡桥3再转移到提升平台2上是一个逐渐增大的过程,提升平台2的变形量也是一个逐渐增大的过程。同时,在渡桥3摆动时,行走转移小车4位于摆动平衡滑块312的摆动支点附近,摆动平衡滑块312的摆动弧度也接近于零。上述过程,确保一组行走转移小车4平稳的从岸基1行驶至提升平台2。当前一组行走转移小车4平稳的行驶出渡桥3至提升平台2上时,由于摆动平衡滑块312在靠近岸基1侧,渡桥3又自动摆回至岸基1侧。后一组行走转移小车可平稳的驶上渡桥3,直至所有的小车行驶至提升平台2上。当托运船舶5的行走转移小车4从提升平台2要运行至岸基1时,摆动平衡滑块312沿着滑动轨道311滑动到靠近提升平台2侧,渡桥3先于提升平台2完成搭接。行走转移小车4可经过上述相反的过程,平稳的从提升平台2行驶至岸基1上。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提升及下放、运移和过渡入岸,通过船舶牵引系统,将运输至水岸边缘的船舶牵引到达指定位置,通过提升平台,将由船舶牵引系统牵引到达提升平台上的船舶,进行提升及下放,通过行走移动小车移动到达所述提升平台下方,托运所述提升平台上的船舶,实现船舶的不同方向的运移,所述行走转移小车托运船舶由提升平台过渡到岸基,实现船舶的过度入岸;
还包括渡桥,所述渡桥设置在所述岸基和所述提升平台之间,所述岸基上设置有坑槽,所述渡桥位于所述岸基的坑槽内;
所述渡桥包括主体支撑座、主纵梁、一个以上的旋转支撑副和一对以上的主横梁,所述主体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坑槽内,所述主纵梁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座内,所述主横梁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座上,与所述主纵梁垂直,所述旋转支撑副设置在所述主纵梁上以及主纵梁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牵引系统、提升平台和行走移动小车均通过电气控制系统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及下放、运移和过渡入岸为可逆过程。
4.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的渡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座中部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上设置有摆动平衡滑块,所述摆动平衡滑块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主纵梁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渡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梁上表面设置有第三轨道,用以对接设于岸基表面的第一轨道和设于提升平台表面的第二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渡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梁两端分别嵌入设于岸基表面的第一凹槽和设于提升平台表面的第二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渡桥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体支撑座两端的主横梁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橡胶,所述第一凹槽表面和第二凹槽表面与所述主横梁的对应位置上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渡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平衡滑块上设置有液压油缸,用以驱动所述摆动平衡滑块在滑动轨道上滑动。
CN202011212012.2A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及渡桥系统 Active CN1124113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2012.2A CN112411349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及渡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2012.2A CN112411349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及渡桥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1349A CN112411349A (zh) 2021-02-26
CN112411349B true CN112411349B (zh) 2022-04-15

Family

ID=7482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12012.2A Active CN112411349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及渡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1134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7550A (zh) * 2016-04-26 2016-08-17 葛洲坝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超宽船舶纵向移动的装置、移船小车及方法
CN209065285U (zh) * 2018-11-27 2019-07-05 日照古工船舶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检修用抬升装置
CN110725296A (zh) * 2019-10-17 2020-01-24 中交海洋工程船舶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升船机平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7550A (zh) * 2016-04-26 2016-08-17 葛洲坝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超宽船舶纵向移动的装置、移船小车及方法
CN209065285U (zh) * 2018-11-27 2019-07-05 日照古工船舶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检修用抬升装置
CN110725296A (zh) * 2019-10-17 2020-01-24 中交海洋工程船舶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升船机平台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基于液压小车的移船系统;汪伟;《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718(第20期);全文 *
卷扬式垂直升船机;《造船技术》;19740130(第01期);全文 *
桃林口水库码头升船轨道工程设计;李少鹏等;《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0625(第0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1349A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85494B2 (ja) コンテナ船からコンテナを積み降ろしするためのトランスファプラントおよび方法
JP6701362B2 (ja) Stsマルチトロリーポータルガントリーコンテナクレーン
CN107792303B (zh) 一种半潜式海洋起重平台及其操作方法
CN202899040U (zh) 穿越隧道箱梁运架一体机
CN101559905A (zh) 一种缆载吊机
JP4264470B2 (ja) 橋桁部材の架設方法および架設装置
CN111502293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单块外围构件吊装方法及系统
CN112573388A (zh) 一种塔吊臂架及其工作方法
CN113636464B (zh) 装卸吊运装置、岸桥、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及翻坝运输系统
CN113309001B (zh) 一种架设小半径桥梁的架桥机
CN112411349B (zh) 一种可调式岸基渡桥方法及渡桥系统
JP4962252B2 (ja) 橋梁の架設工法および架設装置
CN102381438B (zh) 大型半潜船艏楼上建总段整体提拉安装方法
KR200382118Y1 (ko) 틸팅 기능을 가지는 유압동조 대차 그룹을 이용한 초대형중량물 이동장치
KR101373098B1 (ko) 복합 트러스 에프씨엠 교량시공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복합 트러스 에프씨엠 교량시공방법
CN115874594B (zh) 一种海洋升压站平移接载系统及其平移接载方法
CN213978535U (zh) 一种可调式岸基渡桥
CN208183540U (zh) 钢箱梁安装用桥面吊机
CN113235460B (zh) 用于桥梁悬臂拼装的预制节段荡移法
CN112252158A (zh) 一种可调式岸基渡桥
CN205418901U (zh) 一种预制件运输装置
CN113602826B (zh) 一种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及翻坝运输系统
CN108130864A (zh) 整体装配式桥梁整跨梁运输架设装备及施工方法
CN209922694U (zh) 一种吊具
CN210363811U (zh) 一种跨座式轨道梁搬运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