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6755A - 一种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6755A
CN112376755A CN202011217065.3A CN202011217065A CN112376755A CN 112376755 A CN112376755 A CN 112376755A CN 202011217065 A CN202011217065 A CN 202011217065A CN 112376755 A CN112376755 A CN 112376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wall
blade plate
cavity
auxiliary
prefabr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170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猛
孙海宾
马钊
马云飞
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170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67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6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6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4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 E04B2/86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made in permanent forms
    • E04B2/8623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made in permanent forms with spacers and at least one form leaf being monolithic
    • E04B2/8629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made in permanent forms with spacers and at least one form leaf being monolithic with both form leaves and spacers being monolithic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0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04B1/21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01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 E04C5/06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of high bending resistance, i.e. of essentially three-dimensional extent, e.g. lattice girders
    • E04C5/0604Prismatic or cylindrical reinforcement cages composed of longitudinal bars and open or closed stirrup ro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01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 E04C5/06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of high bending resistance, i.e. of essentially three-dimensional extent, e.g. lattice girders
    • E04C5/0636Three-dimensional reinforcing mats composed of reinforcing elements laying in two or more parallel planes and connected by separate reinforcing parts
    • E04C5/064Three-dimensional reinforcing mats composed of reinforcing elements laying in two or more parallel planes and connected by separate reinforcing parts the reinforcing elements in each plane being formed by, or forming a, mat of longitunal and transverse ba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4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 E04B2/86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made in permanent forms
    • E04B2002/8676Wall end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墙体,预制墙体包括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通过连接组件连接,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间隔设置形成空腔,空腔内用于浇筑混凝土;梁,梁包括梁主体和梁筋;预制墙体包括连接区,连接区为从第一叶板的外表面延伸至第二叶板的外表面的凹口,凹口底部形成连接面,梁主体设置在连接面上,梁筋由梁主体延伸至连接区;连接体,连接体至少部分设置于连接区内,与梁固定连接,连接体的另一部分延伸至空腔内,固定于第一叶板的内表面和第二叶板的内表面。本公开的预制墙体与梁之间的连接结构,不仅可以降低预制构件的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现场施工的便利性和效率,增强连接的稳固性。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预制墙体与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分为现浇连接和纯干法连接。当预制墙为实心墙时,预制墙与梁之间的连接区域较小,连接稳固性较差。当预制墙为预制叠合墙时,由于叠合墙的空腔空间狭窄,梁的钢与空腔内的钢筋容易产生干涉,导致梁的钢筋不容易伸入空腔。同时,将梁的钢筋深入空腔的施工操作复杂。在另一公开的现有技术中,将梁本体与深入钢筋设计为利用套筒等连接件进行机械连接,连接件会提高成本,增加施工困难,同时,通过连接件连接的钢筋牢固性不可靠,造成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可能产生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需要于研发一种预制墙体与梁之间的连接结构,不仅可以降低预制构件的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现场施工的便利性和效率,增强连接的稳固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墙体,所述预制墙体包括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间隔设置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用于浇筑混凝土;
梁,所述梁包括梁主体和梁筋;
所述预制墙体包括连接区,所述连接区为从所述第一叶板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叶板的外表面的凹口,所述凹口底部形成连接面,所述梁主体设置在所述连接面上,所述梁筋由所述梁主体延伸至所述连接区;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连接区内,与所述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另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空腔内,固定于所述第一叶板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叶板的内表面。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事实方式,所述连接体包括混凝土,所述混凝土一体浇筑于所述连接区内与所述空腔内。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事实方式,所述连接结构进一步包括辅助连接筋,所述辅助筋由所述连接区延伸至所述空腔内。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事实方式,所述连接结构进一步包括辅助箍筋,所述辅助箍筋约束所述梁筋或所述辅助连接筋。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事实方式,所述预制墙体与所述梁对应的侧部设置有封堵部,所述封堵部连接所述第一叶板与所述第二叶板,用于侧向封堵所述空腔。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事实方式,所述封堵部的顶面与所述连接面平齐,所述梁主体设置于所述封堵部的顶面。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事实方式,所述梁为预制梁,所述预制梁的梁主体包括预制部和现浇部,所述预制部设置在所述封堵部的顶面上,所述预制部的端部表面与所述封堵部的外表面的距离为0.5cm-2.0cm。
因此,通过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预制墙与梁之间的连接结构,不仅可以降低预制构件的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现场施工的便利性和效率,增强连接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现有技术的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的发明思想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的一种预制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的另一种预制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种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另一种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另一种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另一种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另一种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预制墙体;110-第一叶板;120-第二叶板;130-空腔;140-连接组件;141-第一钢筋网片;142-第二钢筋网片;143-连接钢筋;144-第一横筋;145-第二横筋;146-箍筋;150-连接区;151-连接面;200-梁;210-梁主体;211-预制部;212-现浇部;213-预制部的外表面;220-梁筋;300-连接体;400-辅助连接筋;500-辅助箍筋;600-封堵部;610-封堵部的顶面;620-封堵部的外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预制墙体包括实心墙和叠合墙,在现有技术中,实心墙和叠合墙与预制梁或现浇梁连接形成构件节点时,往往连接区仅限于有限的空间内,如图1所示,预制墙体1与梁2的连接区仅限于虚线3的范围内。在有限的空间内,为了保证较强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固性,通常使用较多的钢筋或其他连接件,这样会造成了连接区域紧凑,施工难度增大,同时,在较小的有效的连接面积内,连接强度和稳固性经常会经受考验。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扩大连接体与构件之间的连接面积,如图2所示,预制墙体10与梁20的连接区为整个预制墙体的范围(虚线30所示的范围),使有效连接不仅仅集中于连接区,更延伸至构件内部,并且使连接体一体成型,保证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固性。另外,本发明的连接实现了空腔、搭接、现浇的连接方式,未使用机械连接件,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图3A是本申请中的一种预制墙体,在该图中预制墙体100包括第一叶板110和第二叶板120,两叶板之间间隔设置从而形成空腔130,且两叶板通过连接组件140连接。形成的空腔130可以减轻预制构件的重量,在安装施工时容易吊装,多个预制叠合墙构件形成连续建筑墙体时,空腔内的后浇混凝土形成连续的界面,形成连续的结构体,且能起到有效的防水作用。
预制墙体100一般在模台上形成,其中,第一叶板110和第二叶板120优选为混凝土材料形成。连接组件140为钢筋笼或由钢筋组成的连接体,连接组件140既能增强叶板的强度,又能起到连接两叶板的作用,从而将叶板形成间隔开的形式。具体地,连接组件140包括第一钢筋网片141和第二钢筋网片142,第一钢筋网片141预埋在第一叶板110内,第二钢筋网片142预埋在第二叶板120内,连接钢筋或桁架钢筋143设置在第一钢筋网片141和第二钢筋网片142之间,用于连接第一叶板110和第二叶板120。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连接组件140包括第一横筋144和第二横筋145,第一横筋144设置于第一叶板110内,第二横筋145设置于第二叶板120内,箍筋146连接第一横筋144和第二箍筋145,从而使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形成间隔开的形式。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预制墙体100包括连接区150,连接区150为从第一叶板110的外表面延伸至第二叶板120的外表面的凹口,其中,凹口的底部形成连接面151。梁主体210设置在连接面151上,梁筋220由梁主体210延伸至连接区150。
连接区150与空腔130在空间上连通,从而延伸了连接体与构件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强了连接的稳固性。
在本申请中,对于叶板的“外表面”指的是叶板朝向构件外面的表面,而对于叶板的“内表面”指的是叶板朝向空腔的表面。
在凹口底部,第一叶板的凹口切面与第二叶板的凹口切面在同一平面内,形成了连接面。梁主体210搭接在第一叶板的凹口切面和第二叶板的凹口切面上。在梁主体以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搭接时,由于两叶板之间包括空腔,梁主体的底部搭接面积较小,初期容易形成平稳的搭接。
其中,梁主体210可以为预制梁的预制部或是现浇混凝土形成的现浇梁。梁主体210搭接在连接面151上与凹口的底部形成初步连接。预留连接面151为梁的高度提供参考。且,通过梁主体210搭接在连接面151上,初步实现了连接区在此接缝处的封堵,减少模板的搭设。在本申请中,梁主体210可以直接搭接在连接面151上,也可以通过垫设的垫块、垫片等间接地搭接在连接面151上。
在预制梁中,梁筋220可以为预制在梁主体210内的钢筋,梁筋220从预制梁的梁主体210内延伸至端部以外,且延伸至连接区150内。在现浇梁中,梁筋220可以为铺设在现浇梁内的钢筋,至少一部分梁筋220预留在连接区150内。
如图5所示,连接体300至少部分设置于连接区150内,与梁200固定连接,连接体300的另一部分延伸至空腔130内,固定于第一叶板110的内表面和第二叶板120的内表面。
连接体300可以包括混凝土或高流态混凝土或自密实混凝土。连接体300凝固后与梁主体210朝向连接区150的端部紧密连接。另外,连接体300凝固后,在连接区150内包裹梁筋220,实现了与梁200的连接。
由于连接区150与空腔130在空间上连通,连接体300可以从连接区150延伸至空腔130内。连接体300凝固后与第一叶板110的内表面和第二叶板120的内表面形成稳固连接,从而实现了与预制墙体100的连接。
优选地,连接体300同时浇筑于连接区150内和空腔130内,从而形成一体成行的连接体,进一步增强了预制墙体与梁之间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与连接体300接触的叶板内表面、预制梁的表面和梁筋表面都设置为粗糙面,增加与连接体300的接触面积、摩擦力,增强受力性能,稳固连接。
在本申请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为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中进一步包括辅助连接筋400,辅助连接筋400由连接区150延伸至空腔130内。辅助连接筋400可以为钢筋或其他金属件,辅助连接筋400的被包裹在连接体300内,增强连接体300的强度,优化整体连接结构的受力,使连接结构更稳固。
在本申请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中进一步包辅助箍筋500,辅助箍筋500可以包括横向辅助箍筋和纵向辅助箍筋,横向辅助箍筋和纵向辅助箍筋可以通过焊接或绑扎固定连接。横向辅助箍筋箍紧辅助连接筋400,纵向辅助箍筋箍紧梁筋220。横向辅助箍筋与辅助连接筋通过焊接或绑扎固定连接,纵向辅助箍筋与梁筋通过焊接或绑扎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预制墙体100与梁200对应的侧部设置有封堵部600,封堵部600连接第一叶板与所述第二叶板,在预制墙体100的侧部形成对空腔130的封堵,从而避免进入空腔的连接体300为混凝土时在未凝固阶段泄露出空腔。
优选地,封堵部600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板,封堵部的顶面610与第一叶板的凹口切面和第二叶板的凹口切面平齐,因此,封堵部的顶面为连接面的一部分,梁主体可以搭接在封堵部的顶面。当梁为预制梁,预制梁的梁主体包括预制部和现浇部,预制部设置在封堵部的顶面上,预制部的端部表面与封堵部的外表面620的距离为搭接距离D,D的值优选为0.5cm-2.0cm。较大的搭接距离会减小梁筋与预制墙体的锚固长度,而较小的搭接距离会造成连接体的泄露和搭接不稳的现象。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上述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安装预制墙体;
S200.安装梁,将梁的梁主体的至少部分设置于预制墙体的连接表面,梁的梁筋由梁主体向连接区延伸;
S300.安装辅助箍筋,辅助箍筋包括第一箍筋和第二箍筋,将第一箍筋约束梁筋,并与梁筋固定连接,第二箍筋与第一箍筋大致垂直设置,并与第一箍筋固定连接;
S400.安装辅助连接筋,将辅助连接筋从连接区延伸至预制墙体的空腔内,并与辅助箍筋固定连接;
S500.安装模板,模板至少部搭接至预制墙体的第一叶板的外表面和第二叶板的外表面,使模板包围连接区的内侧面和外侧面;
S600.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一体浇筑于空腔内和连接区内,使混凝土凝固包裹梁筋、辅助箍筋和辅助连接筋,并凝固连接第一叶板的内表面和第二叶板的内表面。
在本申请公开的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中,连接区内可以包括梁筋、辅助连接筋、辅助箍筋,连接区内空间较小,无法实现振捣,混凝土容易疏松不实。因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将振捣棒深入连接区旁边的预制墙体空腔内,通过振捣空腔内混凝土振捣连接区内的混凝土。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安装梁之后,在预制墙体的连接面外边缘设置阻挡件,阻挡梁底部与预制墙体之间的缝隙。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墙体,所述预制墙体包括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间隔设置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用于浇筑混凝土;
梁,所述梁包括梁主体和梁筋;
所述预制墙体包括连接区,所述连接区为从所述第一叶板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叶板的外表面的凹口,所述凹口底部形成连接面,所述梁主体设置在所述连接面上,所述梁筋由所述梁主体延伸至所述连接区;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连接区内,与所述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另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空腔内,固定于所述第一叶板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叶板的内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包括混凝土,所述混凝土一体浇筑于所述连接区内与所述空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进一步包括辅助连接筋,所述辅助筋由所述连接区延伸至所述空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进一步包括辅助箍筋,所述辅助箍筋约束所述梁筋或所述辅助连接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体与所述梁对应的侧部设置有封堵部,所述封堵部连接所述第一叶板与所述第二叶板,用于侧向封堵所述空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的顶面与所述连接面平齐,所述梁主体设置于所述封堵部的顶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为预制梁,所述预制梁的梁主体包括预制部和现浇部,所述预制部设置在所述封堵部的顶面上,所述预制部的端部表面与所述封堵部的外表面的距离为0.5cm-2.0cm。
8.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安装预制墙体;
S200.安装梁,将所述梁的梁主体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预制墙体的连接表面,所述梁的梁筋由所述梁主体向所述预制墙体的连接区延伸;
S300.安装辅助箍筋,所述辅助箍筋包括第一箍筋和第二箍筋,将所述第一箍筋约束所述梁筋,并与所述梁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箍筋与所述第一箍筋大致垂直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箍筋固定连接;
S400.安装辅助连接筋,将所述辅助连接筋从所述连接区延伸至所述预制墙体的空腔内,并与所述辅助箍筋固定连接;
S500.安装模板,所述模板至少部搭接至所述预制墙体的第一叶板的外表面和第二叶板的外表面,使所述模板包围所述连接区的内侧面和外侧面;
S600.浇筑混凝土,将所述混凝土一体浇筑于所述空腔内和所述连接区内,使所述混凝土凝固包裹所述梁筋、辅助箍筋和辅助连接筋,并凝固连接所述第一叶板的内表面和第二叶板的内表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浇筑混凝土之后,振捣所述空腔墙内混凝土,通过振捣所述空腔内混凝土振捣所述连接区的混凝土。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梁之后,在所述预制墙体的所述连接面外边缘设置阻挡件,阻挡所述梁底部与所述预制墙体之间的缝隙。
CN202011217065.3A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23767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7065.3A CN112376755A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7065.3A CN112376755A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6755A true CN112376755A (zh) 2021-02-19

Family

ID=74578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17065.3A Pending CN112376755A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6755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6095A (zh) * 2010-03-15 2010-08-18 中山市快而居房屋预制件有限公司 一种全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房屋及其建造方法
CN102493603A (zh) * 2011-12-30 2012-06-13 王夏静 预留暗柱孔道预制柱及暗柱式全装配抗震建筑物和工法
CN103352569A (zh) * 2013-07-31 2013-10-16 清远新绿环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体化浇注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
CN104631659A (zh) * 2015-01-07 2015-05-20 湖南大学 预制装配式带暗支撑叠合板式混凝土双联剪力墙
CN207003672U (zh) * 2017-03-31 2018-02-13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
CN207392236U (zh) * 2017-09-20 2018-05-22 湖南远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梁与夹心墙连接节点
CN108343160A (zh) * 2018-02-10 2018-07-31 南通联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墙板与连梁的连接结构
CN109138210A (zh) * 2018-09-18 2019-01-04 三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CN109723164A (zh) * 2018-12-29 2019-05-07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门洞过梁预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424849A (zh) * 2020-05-13 2020-07-17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便捷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6095A (zh) * 2010-03-15 2010-08-18 中山市快而居房屋预制件有限公司 一种全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房屋及其建造方法
CN102493603A (zh) * 2011-12-30 2012-06-13 王夏静 预留暗柱孔道预制柱及暗柱式全装配抗震建筑物和工法
CN103352569A (zh) * 2013-07-31 2013-10-16 清远新绿环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体化浇注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
CN104631659A (zh) * 2015-01-07 2015-05-20 湖南大学 预制装配式带暗支撑叠合板式混凝土双联剪力墙
CN207003672U (zh) * 2017-03-31 2018-02-13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
CN207392236U (zh) * 2017-09-20 2018-05-22 湖南远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梁与夹心墙连接节点
CN108343160A (zh) * 2018-02-10 2018-07-31 南通联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墙板与连梁的连接结构
CN109138210A (zh) * 2018-09-18 2019-01-04 三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CN109723164A (zh) * 2018-12-29 2019-05-07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门洞过梁预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424849A (zh) * 2020-05-13 2020-07-17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便捷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47500B2 (ja) 橋桁
CN214696113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与叠合梁的连接结构
WO2023279680A1 (zh) 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JP2001081720A (ja) 複合箱桁におけるコンクリート床版と鋼製ウエブの接合構造
KR101229263B1 (ko)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중공 슬래브(slab)형 수직연결 관통구조를 갖는 박스 거더 및 이를 이용한 교량시공방법
WO2022161085A1 (zh) 一种等效型钢混凝土预制柱及其施工方法
KR20010091697A (ko) 루프바를 이용한 피씨 벽체의 이음부위 연결방법
CN113186811A (zh) 一种基于湿接缝的横向分块预制拼装桥墩
CN112376755A (zh) 一种预制墙体与梁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6239039U (zh) 一种梁柱连接节点
CN112962816B (zh) 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
JP4340947B2 (ja) 合成梁構造
CN215211802U (zh) 一种新型预制楼板及其连接结构
CN216664531U (zh) 一种带托板的预制混凝土板湿接缝结构
CN213805964U (zh) 一种单面叠合l型预制构件节点
KR102327700B1 (ko) 거더 구조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거더 지점부 연속화 시공방법
CN110778011B (zh) 混凝土预制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29729B (zh)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主梁与次梁的拼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KR200153041Y1 (ko) 하프pc 콘크리트 슬라브판넬
CN113338152B (zh)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腹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63847B (zh) 一种附加月牙肋的带肋叠合板及施工方法
JPH10306410A (ja) 複合床版の桁への取付構造および取付方法
CN215716217U (zh) 一种钢板组合墙体的连接结构
CN218540984U (zh) 一种预制板式楼梯与侧边剪力墙传力连接节点
CN114411523B (zh) 基于拱结构受力的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2206 1st floor, building 6, 8 Beiqing Road, Huilonggu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1, building 6, No. 8, Beiqing Road, Huilonggu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