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8182B - 车顶纵梁装置、支承托架、以及车顶纵梁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顶纵梁装置、支承托架、以及车顶纵梁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68182B CN112368182B CN201980042928.7A CN201980042928A CN112368182B CN 112368182 B CN112368182 B CN 112368182B CN 201980042928 A CN201980042928 A CN 201980042928A CN 112368182 B CN112368182 B CN 1123681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cket
- roof
- support
- support bracket
- plate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9/00—Supplementary fittings on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e.g. luggage, sports gear or the like
- B60R9/04—Carriers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roof
- B60R9/058—Carriers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roof characterised by releasable attaching means between carrier and ro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车顶纵梁(10)具有纵梁下板部(13),在车顶板(2)的上方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中间托架(11)的第一托架(16)具有下板部、前支承板部(20)、后支承板部(22)和筒状部。中间托架(11)的第二托架(17)具有第二前板部(30)和第二后板部(31)。第一托架(16)的前支承板部(20)及后支承板部(22)与第二托架(17)的第二前板部(30)及第二后板部(31)将纵梁下板部(13)以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支承。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及筒状部被安装于车顶板(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顶纵梁装置、支承托架、以及车顶纵梁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车顶纵梁。车顶纵梁具有:车顶纵梁主体,其被配置在车顶上并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端部支承脚,其将车顶纵梁主体的端部支承于车辆的车顶;以及中间支承脚,其将车顶纵梁主体的中间部支承于车顶。中间支承脚具有中间支承脚主体,其对作用于车顶纵梁主体的负荷进行支承。中间支承脚主体是金属制,例如由铝压铸件等形成,具有:隔着中间缓冲件被安装于车顶的车顶安装面部;以及纵梁安装面部,其被安装于车顶纵梁主体的底面。在车顶安装面部,设置两个用于插通螺栓等紧固构件的贯通孔,通过被插通于该贯通孔的紧固构件而被固定于车顶。在纵梁安装面部,设置有:贯通孔,其用于插通螺栓等紧固构件;以及定位用突起部,其向上方突出形成,并被插入到在车顶纵梁主体的底面上设置的定位用孔。而且,在定位用突起部被插入于所述定位用孔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下,纵梁安装面部通过被插通于贯通孔的紧固构件而被固定于车顶纵梁主体的底面。在将车顶纵梁安装到车辆的车顶时,在车顶纵梁主体的中间部安装中间支承脚主体,将被安装于车顶纵梁主体的中间支承脚主体通过紧固构件固定在车辆的车顶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7-553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顶纵梁中,在将车顶纵梁相对于车顶(车顶板)固定之前,将中间支承脚主体(支承托架)在相对于车顶纵梁主体(车顶纵梁)定位的状态下预安装,进行子装配。这样,在将支承托架子装配于车顶纵梁的状态下将车顶纵梁安装于车顶板的情况下,将车顶纵梁的前后的两端部的端部支承脚相对于车辆的车顶板进行固定时,由于车顶纵梁或支承托架的制造误差等,支承托架的贯通孔(安装部)的位置与车顶板的贯通孔(被安装部)的位置错开,存在难以将车顶纵梁安装于车顶板的可能性。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车顶纵梁装置、支承托架、以及车顶纵梁安装结构,即使在预安装车顶纵梁和支承托架而进行了子装配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地对准支承托架的安装部的位置和车顶板的规定的被安装位置,能够将车顶纵梁安装于车顶板。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为被安装于车辆的车顶板的车顶纵梁装置,包括车顶纵梁和支承托架。车顶纵梁具有纵梁侧组装部,在车顶板的上方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支承托架具有:托架侧组装部,以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的移动的方式被安装于车顶纵梁的纵梁侧组装部;以及安装部,能够安装于车顶板,支承托架在被预安装于车顶纵梁的状态下被安装于车顶板。
在上述结构中,支承托架的托架侧组装部被以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安装于车顶纵梁的纵梁侧组装部。因此,在将预安装了车顶纵梁和支承托架而进行了子装配后的车顶纵梁装置向车顶板安装时,即使在由于车顶纵梁或支承托架的制造误差等而支承托架的安装部的位置和车顶板的规定的被安装位置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错开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上述规定的范围内吸收车顶纵梁或支承托架的制造误差等,因此能够容易地对准支承托架的安装部的位置与车顶板的上述被安装位置,能够将车顶纵梁安装于车顶板。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为,根据上述第一方案的车顶纵梁装置,车顶纵梁的纵梁侧组装部或支承托架的托架侧组装部之中的一个组装部具有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被支承部,车顶纵梁的纵梁侧组装部或支承托架的托架侧组装部之中的另一个组装部具有上下的支承部,该上下的支承部以上下分开的状态界定出能够配置上述一个组装部的被支承部的空间。上述一个组装部的被支承部被配置在上述另一个组装部的空间内,被另一个组装部的上下的支承部以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上述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支承。
在上述结构中,用由另一个组装部的上下的支承部来支承一个组装部的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被支承部这样简单的结构,能够将支承托架的托架侧组装部以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上述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安装于车顶纵梁的纵梁侧组装部。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为一种支承托架,被预安装于车顶纵梁并将车顶纵梁安装于车辆的车顶板,该车顶纵梁具有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状部、以及在上下方向贯通板状部的托架插通孔,该支承托架包括第一支承托架和第二支承托架。第一支承托架具有:插通部,其插通车顶纵梁的托架插通孔;以及上侧的支承部,其从插通部的上端部向托架插通孔的径向外侧突出,被配置在车顶纵梁的板状部的上方,接近或接触于板状部。第二支承托架具有被配置在车顶纵梁的板状部的下方并接近或接触于板状部的下侧的支承部,被配置在比板状部的更下方,被固定于插通车顶纵梁的托架插通孔的状态的第一支承托架的插通部。第一支承托架或第二支承托架具有能够安装于车顶板的安装部。第一支承托架的上侧的支承部和第二支承托架的下侧的支承部将车顶纵梁的板状部以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方式支承。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将第一支承托架的插通部从上方插通车顶纵梁的托架插通孔,并将第二支承托架固定于从托架插通孔向下方突出的第一支承托架的插通部,从而能够将支承托架安装于车顶纵梁。
另外,第一支承托架的上侧的支承部和第二支承托架的下侧的支承部将车顶纵梁的板状部以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支承。即,支承托架以相对于车顶纵梁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安装于车顶纵梁。因此,在将车顶纵梁和支承托架进行子装配的状态下将其向车顶板安装时,即使在由于车顶纵梁或支承托架的制造误差等而支承托架的安装部的位置和车顶板的规定的被安装位置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错开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上述规定的范围内吸收车顶纵梁或支承托架的制造误差等,因此能够容易地对准支承托架的安装部的位置和车顶板的上述被安装位置,能够将车顶纵梁安装于车顶板。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为,根据上述第三方案的支承托架,在将第一支承托架和第二支承托架固定的状态下,在第一支承托架和第二支承托架之间,设置有在上下方向延伸且开放上下两侧的间隙。
在上述结构中,在将第一支承托架和第二支承托架固定的状态下,在第一支承托架和第二支承托架之间,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开放上下两侧的间隙。因此,例如,即便水从车顶纵梁的托架插通孔浸入,水流入第一支承托架和第二支承托架之间的间隙时,水在间隙内向下方流下,并从下侧的开放端排出至外部。因此,能够防止水在支承托架的上表面等滞留。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为一种车顶纵梁安装结构,包括车顶板、车顶纵梁和支承托架。车顶板具有在上下方向贯通并允许固定部件的插通的车顶侧贯通孔。车顶纵梁具有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状部、以及在上下方向贯通板状部的托架插通孔,在车顶板的上方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支承托架具有第一支承托架和被固定于第一支承托架上的第二支承托架,在被预安装于车顶纵梁的状态下被安装于车顶板。第一支承托架具有:插通部,其插通车顶纵梁的托架插通孔;以及上侧的支承部,其从插通部的上端部向托架插通孔的径向外侧突出,被配置在车顶纵梁的板状部的上方,接近或接触于板状部。第二支承托架具有被配置在车顶纵梁的板状部的下方并接近或接触于板状部的下侧的支承部,被配置在比板状部更靠下方,被固定于插通车顶纵梁的托架插通孔的状态的第一支承托架的插通部。第一支承托架的上侧的支承部和第二支承托架的下侧的支承部将车顶纵梁的板状部以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支承。第一支承托架或第二支承托架具有:安装部,其被配置在车顶板的车顶侧贯通孔的上方;以及托架侧贯通孔,其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安装部并允许固定部件的插通。支承托架的安装部通过固定部件而被固定于车顶板,该固定部件插通车顶侧贯通孔及托架侧贯通孔。在支承托架的安装部被固定于车顶板的状态下,支承托架的安装部的下表面中托架侧贯通孔的周围的区域面与车顶板的上表面中车顶侧贯通孔的周围的区域接触。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支承托架的上侧的支承部和第二支承托架的下侧的支承部将车顶纵梁的板状部以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支承。即,支承托架以能够相对于车顶纵梁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安装于车顶纵梁。因此,在将车顶纵梁和支承托架进行了子装配的状态下将其向车顶板安装时,能够在上述规定的范围内吸收车顶纵梁或支承托架的制造误差等,因此容易地对准支承托架的安装部的位置和车顶板的规定的被安装位置,能够将车顶纵梁安装于车顶板。
另外,在支承托架的安装部被固定于车顶板的状态下,支承托架的安装部的下表面中托架侧贯通孔的周围的区域面接触于车顶板的上表面中车顶侧贯通孔的周围的区域,因此能够确保支承托架的下表面和车顶板的上表面之间的密封性,能够抑制水侵入车顶板的车顶侧贯通孔。
另外,支承托架以相对于车顶纵梁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安装于车顶纵梁,因此不必增大支承托架的托架侧贯通孔或车顶板的车顶侧贯通孔的直径,就能够对准支承托架的贯通孔的位置和车顶板的车顶侧贯通孔的位置。这样,也可以不增大支承托架的托架侧贯通孔或车顶板的车顶侧贯通孔的直径,因此相应地能够较大地确保支承托架的下表面和车顶板的上表面的接触面积,能够确保支承托架的下表面和车顶板的上表面之间的密封性。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为,根据上述第五方案的车顶纵梁安装结构,包括密封部件。密封部件被配置在将支承托架的安装部的下表面中与车顶板的上表面面接触的上述区域的外侧遍及整周区域地围着的外周区域和车顶板的上表面之间,密封外周区域和车顶板的上表面之间。
在上述结构中,密封部件被配置在将支承托架的安装部的下表面中面接触于车顶板的上表面的区域(下面,称为接触区域)的外侧遍及整周区域地围着的外周区域和车顶板的上表面之间,密封外周区域和车顶板的上表面之间。因此,能够通过围着接触区域的密封部件防止水流入支承托架的安装部的下表面的接触区域与车顶板的上表面之间,能够可靠地抑制水侵入车顶板的车顶侧贯通孔。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即使在预安装了车顶纵梁和支承托架而进行了子装配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地对准支承托架的安装部的位置和车顶板的规定的被安装位置,能够将车顶纵梁安装于车顶板。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了车顶纵梁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车顶纵梁的概要说明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中间托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将车顶纵梁安装在车辆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将车顶纵梁安装在车辆中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中间托架的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7是中间托架的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8是将安装部设置在第二托架上的情况下的与图4对应的剖视图。
图9是在中间托架侧设置被支承部并在车顶纵梁侧设置上下的支承部的情况下的与图4对应的剖视图。
图10是在中间托架侧设置被支承部并在车顶纵梁侧设置上下的支承部的情况下的与图4对应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此外,在各附图中,FR表示车辆的前方,UP表示上方,IN表示车宽方向内侧。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表示车辆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表示朝向车辆前方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顶纵梁装置8在车辆1的车顶板2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左右设置一对,在车顶板2的上方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下安装于车顶板2。此外,图1中,仅图示出左侧的车顶纵梁装置8。另外,车顶纵梁装置8在车顶板2的左右呈对称性地设置,由于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在下文中针对左侧进行说明,省略右侧的说明。
如图2所示,车顶纵梁装置8包括:车顶纵梁10,其在车顶板2的上方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多个托架9,其用于将车顶纵梁10安装于车顶板29。多个托架9具有:前后一对端部托架5,其被安装在车顶纵梁10的前后的两端部;以及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两个)中间托架(支承托架)11,其以彼此在前后分开的状态被安装于车顶纵梁10的前后的中间部。车顶纵梁装置8子装配有车顶纵梁10和多个托架9。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公开的车顶纵梁安装结构应用在用于将车顶纵梁10的中间部安装于车顶板2的安装结构。此外,多个中间托架11由于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针对一个中间托架11进行说明,省略另一中间托架11的说明。
如图4等所示,在车顶板2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以向下方凹陷状态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槽部3。在车顶板2的槽部3的底板部27,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通孔(车顶侧贯通孔)4。在底板部27的下表面,在与螺栓插通孔4对应的位置固定有螺母6。车顶板2的槽部3的底板部27的螺栓插通孔4的周围的区域以及螺母6作为用于安装车顶纵梁装置8的被安装部7(规定的被安装位置)发挥功能。车顶纵梁10被配置在车顶板2的槽部3,经由中间托架11被安装于车顶板2。此外,也可以是,在车顶板2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不设置槽部3,对平面状的车顶板2安装车顶纵梁装置8。
车顶纵梁10被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筒状。界定车顶纵梁10的上方的纵梁上板部12和界定下方的纵梁下板部(板状部、被支承部、纵梁侧组装部)13在上下互相分开。在纵梁上板部12,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俯视大致矩形状的托架插入孔14,在纵梁下板部13,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并比纵梁上板部12的托架插入孔14小的俯视大致矩形状的托架插通孔(纵梁侧组装部)15。纵梁上板部12的托架插入孔14被形成为能够将中间托架11的后述的第一托架16从上方插入到车顶纵梁10内的大小。纵梁上板部12的托架插入孔14和纵梁下板部13的托架插通孔15被配置在上下彼此连通的位置。
如图3~图7所示,中间托架11由第一托架(第一支承托架)16以及第二托架(第二支承托架)17这两个托架构成。
第一托架16一体地具有:与上下方向交叉的下板部(安装部)18;从下板部18的前端缘部沿车宽方向立起的第一前板部(插通部)19;从第一前板部19的上端部向前方突出的前支承板部(上侧的支承部、托架侧组装部)20;从下板部18的后端缘部沿车宽方向立起的第一后板部(插通部)21;从第一后板部21的上端部向后方突出的后支承板部(上侧的支承部、托架侧组装部)22;以及从下板部18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厚壁筒状的筒状部(安装部)23。第一托架16例如由铝压铸件形成。
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18被形成为比车顶纵梁10的纵梁下板部13的托架插通孔15小的大小的俯视大致矩形状。在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18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螺栓插通孔(托架侧贯通孔)24。螺栓插通孔24从下板部18的下表面25延伸至后述的筒状部23的上表面,在上下方向贯通下板部18及筒状部23。在下板部18的下表面25侧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仰视矩形状的突出部26。螺栓插通孔24的下端在突出部26的下表面25a的大致中央部开口。下板部18的下表面25中突出部26的下表面25a(托架侧贯通孔的周围的区域)位于比下板部18的下表面25中在突出部26的外侧(螺栓插通孔24的径方向的外侧)遍及整周区域围着突出部26的外周区域25b更靠下方。
第一托架16的第一前板部19和第一后板部21被形成为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板状,在第一托架16的前后呈对称性地设置,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第一前板部19和第一后板部21从下方朝向上方而向在前后相互分开的方向延伸并相对置。即,第一前板部19和第一后板部21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第一前板部19及第一后板部21具有:下侧区域44,其在主视(或后视)下被形成为从上方朝向下方而前端变细的倒梯形;以及上侧区域45,其以比下侧区域44的上端缘的车宽方向的长度短的宽度从下侧区域44的上端缘连续并向上方延伸,主视(或后视)大致矩形状。第一前板部19的上侧区域45的上端部的前表面和第一后板部21的上侧区域45的上端部的后表面之间的前后方向上的距离L1小于车顶纵梁10的托架插通孔15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大小)L2。第一前板部19的下侧区域44的上端部以及第一后板部21的下侧区域44的上端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3小于车顶纵梁10的托架插通孔15的车宽方向的长度(大小)L4。第一前板部19的上侧区域45的上端部以及第一后板部21的上侧区域45的上端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5短于下侧区域44的上端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3,且短于车顶纵梁10的托架插通孔15的车宽方向的长度(大小)L4。在第一前板部19的下端部,形成有从第一前板部19的前表面向后方延伸的有底筒状的第一销压入孔28。在将第一托架16安装于车顶纵梁10时,第一前板部19及第一后板部21插通车顶纵梁10的托架插通孔15。在第一前板部19以及第一后板部21插通车顶纵梁10的托架插通孔15的状态下,第一前板部19及第一后板部21的上侧区域45被配置在托架插通孔15内。
第一托架16的前支承板部20和后支承板部22被形成为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状,在第一托架16的前后呈对称性地设置,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前支承板部20及后支承板部22的车宽方向的长度为与第一前板部19的上侧区域45的上端部及第一后板部21的上侧区域45的上端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5大致相同的长度。前支承板部20的前端缘与后支承板部22的后端缘之间的前后方向上的距离L6长于车顶纵梁10的托架插通孔15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大小)L2。在使第一前板部19及第一后板部21插通于车顶纵梁10的托架插通孔15的状态下,前支承板部20及后支承板部22被配置在比车顶纵梁10的纵梁下板部13更上方,从上方接近或接触纵梁下板部13中的、界定托架插通孔15的前方的前端缘部13a或界定托架插通孔15的后方的后端部13b。
第一托架16的筒状部23被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筒状,被配置在第一前板部19和第一后板部21之间并从下板部18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在内径部界定螺栓插通孔24。筒状部23的前端面及后端面由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的连接部46连结于第一前板部19的后表面或第一后板部21的前表面。在筒状部23的上表面安装有薄板状的密封部件29。
第二托架17是铝压铸件,被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筒状,在内径部界定允许第一托架16的插入的内侧空间36。第二托架17一体地具有:第二前板部(下侧的支承部、托架侧组装部)30,其与前后方向交叉;第二后板部(下侧的支承部、托架侧组装部)31,其在从第二前板部30向后方分开的位置与前后方向交叉;内板部32,其与车宽方向交叉并连结第二前板部30及第二后板部31的车宽方向内端部;以及外板部33,其与车宽方向交叉并连结第二前板部30及第二后板部31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第二托架17的内侧空间36允许来自上方的第一托架16的插入。
第二托架17的第二前板部30和第二后板部31在第二托架17的前后对称性地设置,具有大致相同的构成。第二前板部30和第二后板部31从下方朝向上方而向在前后相互分开的方向延伸并相对置。即,第二前板部30和第二后板部31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第二前板部30及第二后板部31在主视(或后视)下被形成为从上方朝向下方前端变细的倒梯形。第二前板部30的上端部的前表面与第二后板部31的上端部的后表面之间的前后方向的距离L7长于车顶纵梁10的托架插通孔15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大小)L2。在第二前板部30的下端部,形成有从第二前板部30的前表面向后方延伸并贯通第二前板部30的第二销压入孔34。第二销压入孔34被形成于在将第一托架16插入于第二托架17的内侧空间36中的状态下与第一托架16的第一前板部19的第一销压入孔28连通的位置。在将第一托架16插入在第二托架17的内侧空间36中的状态下,将销35从第二前板部30的前方,向第二销压入孔34及第一托架16的第一销压入孔28压入,从而将第二托架17和第一托架16互相固定。在第二前板部30的下表面43的前端部及第二后板部31的下表面43的后端部,设置有以向下方突出的状态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突出部42。在将第二托架17和第一托架16固定的状态下,第二前板部30及第二后板部31的突出部42的下表面43a位于与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18的突出部26的下表面25a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
第二托架17的内板部32连结第二前板部30及第二后板部31的上端部彼此。内板部32的上表面被配置在与第二前板部30及第二后板部31的上表面大致同一平面上。内板部32的下端缘被配置在比第二前板部30以及第二后板部31的下端更靠上方。
第二托架17的外板部33连结第二前板部30及第二后板部31的下端部彼此。外板部33的上端缘被配置在第二前板部30及第二后板部31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外板部33的下端缘被配置在比第二前板部30及第二后板部31的下端靠上方。
在将第一托架16和第二托架17固定的状态下,在第二托架17的第二前板部30的上表面及第二后板部31的上表面与第一托架16的前支承板部20的下表面及后支承板部22的下表面之间,界定出纵梁插入空间(空间)40。纵梁插入空间40的上下方向的大小被设定为比车顶纵梁10的纵梁下板部13的板厚稍大。即,第二前板部30的上表面及第二后板部31的上表面与前支承板部20的下表面以及后支承板部22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比车顶纵梁10的纵梁下板部13的板厚长。另外,在将第一托架16和第二托架17固定的状态下,在第一托架16和第二托架17之间,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上下两侧开放的多个间隙41。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隙41是:第一托架16的第一前板部19的前表面与第二托架17的第二前板部30的后表面之间的间隙41a;第一托架16的第一后板部21的后表面与第二托架17的第二后板部31的前表面之间的间隙41b;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18的车宽方向内端缘与第二托架17的内板部32之间的间隙41c;以及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18的车宽方向外端缘与第二托架17的外板部33之间的间隙41d。多个间隙41允许水从上方向下方流通,作为流通路径发挥功能,该流通路径用于将侵入到中间托架11的内部(第二托架17的内侧空间36的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18的上方等)、第一托架16和第二托架17之间等的水排出至中间托架11的外部。
在对车顶纵梁10和中间托架11进行子装配的情况下,首先,将中间托架11的第一托架16从车顶纵梁10的纵梁上板部12的托架插入孔14插入到车顶纵梁10的内部,进一步将第一托架16的第一前板部19及第一后板部21从下板部18侧起插通于纵梁下板部13的托架插通孔15。接着,将从车顶纵梁10的纵梁下板部13的托架插通孔15向下方突出的第一托架16的第一前板部19、第一后板部21、下板部18、以及筒状部23插入到第二托架17的内侧空间36,并向第二托架17的第二销压入孔34及第一托架16的第一销压入孔28压入销35。由此,第一托架16和第二托架17在被互相固定的状态下安装于车顶纵梁10,从而将车顶纵梁10和中间托架11进行子装配。在将车顶纵梁10和中间托架11进行了子装配的状态下,第一托架16的前支承板部20的下表面及后支承板部22的下表面接近或接触于车顶纵梁10的纵梁下板部13的上表面,并且第二托架17的第二前板部30的上表面、第二后板部31的上表面、以及内板部32的上表面接近或接触于车顶纵梁10的纵梁下板部13的下表面。第一托架16的前支承板部20及后支承板部22与第二托架17的第二前板部30及第二后板部31被配置在上下夹着车顶纵梁10的纵梁下板部13的位置,以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等)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支承纵梁下板部13。另外,第一托架16的第一前板部19的前表面从车顶纵梁10的纵梁下板部13的前端缘部13a向后方分开,第一托架16的第一后板部21的后表面从纵梁下板部13的后端部13b向前方分开。另外,第一托架16的第一前板部19以及第一后板部21的上侧区域45的车宽方向内端缘从车顶纵梁10的纵梁下板部13的托架插通孔15的界定车宽方向内侧的内端缘部13c向车宽方向外侧分开,第一前板部19第一前板部19及第一后板部21的上侧区域45的车宽方向外端缘从纵梁下板13的托架插通孔15的界定车宽方向外侧的外端缘部13d向车宽方向内侧分开。即,中间托架11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等)上在规定的范围内能够移动的状态下被子装配于车顶纵梁10。
在将车顶纵梁装置8向车顶板2安装的情况下,首先,在车顶纵梁10沿车顶板2的槽部3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状态下,将车顶纵梁装置8配置在槽部3的底板部27的上方。此时,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18的下表面25和车顶板2的底板部27的上表面之间插有薄板状的密封部件39。密封部件39例如是由海绵等的多孔质材料形成的薄板状的密封部件39,具有使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18的突出部26向下方露出的开口(省略图示)。密封部件39被形成为从下方覆盖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18的下表面25的外周区域25b的整个区域和第二托架17的第二前板部30及第二后板部31的下表面43中除了突出部42之外的区域43b的整个区域的大小。在将车顶纵梁装置8载置在槽部3的底板部27的上方的状态下,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18的突出部26的下表面25a面接触于车顶板2的上表面中螺栓插通孔4的周围的区域(例如,车顶板2的底板部27的上表面38中螺栓插通孔4的周围的区域)。另外,在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18的下表面25中突出部26的外周区域25b、以及第二托架17的第二前板部30及第二后板部31的下表面43中除了突出部42之外的区域43b与车顶板2的底板部27的上表面38之间,密封部件39以遍及整周区域地围着突出部26的状态存在。接着,对准第一托架16的螺栓插通孔24的位置与车顶板2的底板部27的螺栓插通孔4的位置(规定的被安装位置),将螺栓(固定部件)37从上方插入到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18及筒状部23的螺栓插通孔24进而与车顶板2的下表面侧的螺母6螺合,从而紧固固定中间托架11和车顶板2。即,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18及筒状部23作为被安装于车顶板2上的安装部发挥功能。由此,车顶纵梁装置8被安装于车顶板2。
在如上述所构成的车顶纵梁装置8中,中间托架11在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等)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状态下子装配于车顶纵梁10。因此,在将车顶纵梁装置8向车顶板2安装时,即使在由于车顶纵梁10或中间托架11的制造误差等而中间托架11的螺栓插通孔24的位置与车顶板2的螺栓插通孔4的位置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错开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上述规定的范围内吸收车顶纵梁10或中间托架11的制造误差等。因此,可以容易地对准中间托架11的螺栓插通孔24的位置和车顶板2的螺栓插通孔4的位置,能够将车顶纵梁10安装于车顶板2。
另外,用通过中间托架11的第一托架16的前支承板部20及后支承板部22与第二托架17的第二前板部30及第二后板部31来上下夹住并支承车顶纵梁10的纵梁下板部13这样的简易结构,能够将中间托架11以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上述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安装于车顶纵梁10。
另外,由两个托架16、17构成中间托架11,因此通过将第一托架16的第一前板部19及第一后板部21插通于车顶纵梁10的托架插通孔15,并将第二托架17固定于从托架插通孔15向下方突出的第一托架16的第一前板部19,从而将中间托架11容易地安装于车顶纵梁10。
另外,在固定了第一托架16和第二托架17的状态下,在第一托架16和第二托架17之间,设置有在上下方向延伸且上下两侧开放的多个间隙41。多个间隙41允许水从上方向下方流通,作为流通路径发挥功能,该流通路径用于将侵入中间托架11的内部(第二托架17的内侧空间36的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18的上方等)、或第一托架16和第二托架17之间等的水向中间托架11的外部排出。因此,可以防止水向中间托架11的内部等滞留。
另外,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18的突出部26的下表面25a面接触于车顶板2的上表面中螺栓插通孔4的周围的区域(车顶板2的底板部27的上表面38中螺栓插通孔4的周围的区域),因此能够确保第一托架16的突出部26的下表面25a和车顶板2的上表面38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能够抑制水向车顶板2的螺栓插通孔4中侵入。
另外,中间托架11被以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安装于车顶纵梁10,因此不必增大中间托架11的螺栓插通孔24或车顶板2的螺栓插通孔4的直径,就能够容易地对准中间托架11的螺栓插通孔24的位置和车顶板2的螺栓插通孔4的位置。这样,由于可以不增大中间托架11的螺栓插通孔24或车顶板2的螺栓插通孔4的直径,因此相应地可以较大地确保第一托架16的下表面25和车顶板2的上表面38的接触面积,能够确保第一托架16的下表面25和车顶板2的上表面38之间的密封性。
另外,密封部件39被配置在将第一托架16的下表面25中突出部26的外周跨整周区域围着的外周区域25b和车顶板2的上表面38之间,密封外周区域25b和车顶板2的上表面38之间。因此,能够通过密封部件39防止水流入第一托架16的突出部26的下表面25a和车顶板2的上表面38之间,能够可靠地抑制水侵入车顶板2的螺栓插通孔4。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将车顶纵梁10和中间托架11预先安装而进行了子装配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地对准中间托架11的螺栓插通孔24的位置和车顶板2的底板部27的螺栓插通孔4的位置,能够将车顶纵梁10安装于车顶板2。
此外,密封部件39并不限定于由海绵等的多孔质材料形成的薄板状的密封部件39,只要能够密封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18的下表面25和车顶板2的底板部27的上表面38之间,则也可以是其他材料或其他形状的密封部件。或者,也可以是,在中间托架11的下表面25、43和车顶板2的上表面38之间,不设置密封部件3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18的下表面25面接触于车顶板2的底板部27的上表面38的螺栓插通孔4的周围的区域,但也可以不使下板部18的下表面25面接触于车顶板2的底板部27的上表面38。例如,也可以是,使密封部件介于下板部18的下表面25和车顶板2的底板部27的上表面38之间的全部区域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托架16和第二托架17之间,设置多个间隙41a~41d,但间隙41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仅设置上述多个间隙41a~41d中的任一个间隙41。或者,也可以在第一托架16和第二托架17之间,不设置间隙4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将中间托架11安装于车顶板2侧的安装部,在第一托架16上设置了下板部(安装部)18及筒状部(安装部)23,但安装部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在第一托架16上不设置筒状部23,而仅下板部18作为安装部发挥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托架16上设置有用于将中间托架11安装于车顶板2的安装部,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安装部设置于第二托架17。例如,也可以如图8所示,中间托架(支承托架)50的第一托架(第一支承托架)51具有连结第一前板部19和第一后板部21的左右一对连结侧板部53(图8中,仅图示出一个连结侧板部53。)来代替下板部18以及筒状部23,第二托架(第二支承托架)52除了具有第二前板部30、第二后板部31、内板部32、及外板部33(图8中省略图示。)之外,还具有堵塞内侧空间36的下方的底板部(安装部)54。在第二托架52的底板部54,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通孔(托架侧贯通孔)5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托架16上设置有第一前板部(插通部)19、前支承板部(上侧的支承部)20、第一后板部(插通部)21、以及后支承板部(上侧的支承部)22,但第一托架16的插通部及上侧的支承部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用沿第一托架16的下板部18的车宽方向的两端缘立起的左右的插通部和从该左右的插通部的上端缘部向互相分开的方向延伸的上侧的支承部,来代替第一前板部19、前支承板部20、第一后板部21及后支承板部22,或者将其附加地设置于第一托架1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托架17形成为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筒状,但第二托架17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第二托架17至少具有下侧的支承部即可,该下侧的支承部在被固定在第一托架16上的状态下接近或接触于车顶纵梁10的纵梁下板部13的下表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两个托架(第一托架16及第二托架17)构成中间托架11,但也可以由3个以上的托架构成。或者,也可以是不将中间托架11分割为多个托架,而由一个托架构成。此时,也可以在车顶纵梁10及中间托架的至少一者上,设置能够将中间托架以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规定的范围移动自如的方式安装到车顶纵梁10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中间托架(支承托架)11的第一托架16的前支承板部(上侧的支承部、托架侧组装部)20及后支承板部(上侧的支承部、托架侧组装部)22、和第二托架17的第二前板部(下侧的支承部、托架侧组装部)30及第二后板部(下侧的支承部、托架侧组装部)31,夹着并支承车顶纵梁10的纵梁下板部(被支承部、纵梁侧组装部)13,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通过设置在车顶纵梁10侧的上下的支承部(纵梁侧组装部)夹着并支承设置在支承托架侧的被支承部(托架侧组装部)。
例如,如图9所示,也可以是,通过车顶纵梁10的纵梁下板部13的规定的区域(上侧的支承部、纵梁侧组装部)61以及被固定于纵梁下板部13上的支承构件65的支承板部(下侧的支承部、纵梁侧组装部)62,将中间托架(支承托架)63的被支承部(托架侧组装部)64以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支承。在车顶纵梁10的纵梁下板部13上,代替托架插通孔15而形成有螺栓插通孔67,在纵梁下板部13的螺栓插通孔67的周围的下表面侧,通过螺钉固定或熔接等,固定多个支承构件65(图9中图示出两个支承构件65)。支承构件65被配置在从纵梁下板部13的上述规定的区域61的下表面向下方分开的位置,并具有支承板部62,该支承板部62在与纵梁下板部13的上述规定的区域61之间分别具有界定出规定的空间66。中间托架63具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部(安装部)68;以及从筒状部68的上端部向径向外侧呈凸缘状(法兰状)突出的被支承部64。在筒状部68上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通孔(托架侧贯通孔)69。中间托架63的被支承部64被配置在纵梁下板部13的上述规定的区域61和支承构件65的支承板部62之间的空间66中。
或者,如图10所示,也可以是,通过车顶纵梁10的纵梁下板部13的规定的区域(上侧的支承部、纵梁侧组装部)71以及被固定于纵梁下板部13上的支承构件75的支承板部(下侧的支承部、纵梁侧组装部)72,将中间托架(支承托架)73的被支承部(托架侧组装部)74以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支承。在车顶纵梁10的纵梁下板部13上,代替托架插通孔15而形成有螺栓插通孔67,在纵梁下板部13的螺栓插通孔67的下表面侧,通过螺钉固定或熔接等固定支承构件75。支承构件75具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部78;以及从筒状部78的上端部向径向外侧呈凸缘状(法兰状)突出的支承板部72。支承构件75的支承板部72被配置在从纵梁下板部13的上述规定的区域71的下表面向下方分开的位置,在与纵梁下板部13的上述规定的区域71之间界定出规定的空间76。中间托架73具有:底板部(安装部)77;从底板部77的外缘部立起的多个侧板部80(图10中图示出两个侧板部80);以及从多个侧板部80的上端部突出的多个被支承部74(图10中图示出两个被支承部74)。在中间托架73的底板部77的中央部,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通孔(托架侧贯通孔)79。在中间托架73的多个侧板部80之间,配置有车顶纵梁10侧的支承构件75。中间托架73的多个被支承部74从多个侧板部80的上端部向车顶纵梁10侧的支承构件75侧突出。中间托架73的多个被支承部74被配置在纵梁下板部13的上述规定的区域71和支承构件75的支承板部72之间的空间76中。
以上,针对本发明,基于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当然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是可以适当变更的。即,无需说明的是,基于该实施方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的其他实施方式、实施例及运用技术等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车顶纵梁10的中间部设置了两个中间托架11,但也可以在车顶纵梁10的中间部设置一个或三个以上的中间托架1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公开的支承托架应用在用于将车顶纵梁10的中间部安装于车顶板2的中间托架11,但也可以应用在用于将车顶纵梁10的端部安装于车顶板2的端部托架5。
本申请基于2018年7月4日提交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8-127310),其内容作为参照引用至此。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车顶纵梁装置、支承托架、以及车顶纵梁安装结构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具有车顶纵梁的车辆中。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
2:车顶板
4:螺栓插通孔(车顶侧贯通孔)
8:车顶纵梁装置
10:车顶纵梁
11、50、63、73:中间托架(支承托架)
13:纵梁下板部(板状部、被支承部、纵梁侧组装部)
15:托架插通孔(纵梁侧组装部)
16、51:第一托架(第一支承托架)
17、52:第二托架(第二支承托架)
18:下板部(安装部)
19:第一前板部(插通部)
20:前支承板部(上侧的支承部、托架侧组装部)
21:第一后板部(插通部)
22:后支承板部(上侧的支承部、托架侧组装部)
23、68:筒状部(安装部)
24、55、69、79:螺栓插通孔(托架侧贯通孔)
25:下板部的下表面(安装部的下表面)
25a:突出部的下表面(托架侧贯通孔的周围的区域)
25b:外周区域
26:突出部
27:车顶板的底板部
30:第二前板部(下侧的支承部、托架侧组装部)
31:第二后板部(下侧的支承部、托架侧组装部)
37:螺栓(固定部件)
38:车顶板的底板部的上表面(车顶板的上表面)
39:密封部件
40:纵梁插入空间(空间)
41:间隙
54、77:底板部(安装部)
61、71:纵梁下板部的规定的区域(上侧的支承部、纵梁侧组装部)
62、72:支承板部(下侧的支承部、纵梁侧组装部)
64、74:被支承部(托架侧组装部)
66、76:空间
Claims (6)
1.一种车顶纵梁装置,是被安装于车辆的车顶板的车顶纵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顶纵梁,具有纵梁侧组装部,在所述车顶板的上方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
支承托架,具有托架侧组装部和安装部,所述托架侧组装部以纵梁侧组装部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纵梁侧组装部,所述安装部能够安装于所述车顶板,所述支承托架在被预安装于所述车顶纵梁的状态下被安装于所述车顶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纵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纵梁侧组装部或所述支承托架的所述托架侧组装部之中的一个组装部具有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被支承部,
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纵梁侧组装部或所述支承托架的所述托架侧组装部之中的另一个组装部具有上下的支承部,所述上下的支承部在上下分开的状态下界定出能够配置所述一个组装部的所述被支承部的空间,
所述一个组装部的所述被支承部被配置在所述另一个组装部的所述空间内,并且以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被所述另一个组装部的所述上下的支承部支承。
3.一种支承托架,其被预安装于车顶纵梁并将所述车顶纵梁安装于车辆的车顶板,所述车顶纵梁具有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状部和在上下方向贯通所述板状部的托架插通孔,所述支承托架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承托架,具有插通部和上侧的支承部,所述插通部插通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托架插通孔,所述上侧的支承部从所述插通部的上端部向所述托架插通孔的径向外侧突出并被配置在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板状部的上方,并接近或接触所述板状部;以及
第二支承托架,具有被配置在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板状部的下方并接近或接触所述板状部的下侧的支承部,被配置在比所述板状部更靠下方,被固定于将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托架插通孔插通的状态的所述第一支承托架的所述插通部,
所述第一支承托架或所述第二支承托架具有能够安装于所述车顶板的安装部,
所述第一支承托架的所述上侧的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托架的所述下侧的支承部以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板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承托架,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一支承托架和所述第二支承托架固定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支承托架和所述第二支承托架之间,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开放上下两侧的间隙。
5.一种车顶纵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顶板,具有在上下方向贯通并允许插通固定部件的车顶侧贯通孔;
车顶纵梁,具有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状部、以及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所述板状部的托架插通孔,在所述车顶板的上方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
支承托架,具有第一支承托架、以及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承托架的第二支承托架,在被预安装于所述车顶纵梁的状态下被安装于所述车顶板,
所述第一支承托架具有:插通部和上侧的支承部,所述插通部插通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托架插通孔,所述上侧的支承部从所述插通部的上端部向所述托架插通孔的径向外侧突出并被配置在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板状部的上方,并接近或接触于所述板状部,
所述第二支承托架具有被配置在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板状部的下方并接近或接触于所述板状部的下侧的支承部,被配置在比所述板状部更靠下方,被固定于插通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托架插通孔的状态的所述第一支承托架的所述插通部,
所述第一支承托架的所述上侧的支承部与所述第二支承托架的所述下侧的支承部以能够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板状部,
所述第一支承托架或所述第二支承托架具有安装部和托架侧贯通孔,所述安装部被配置在所述车顶板的所述车顶侧贯通孔的上方,所述托架侧贯通孔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所述安装部并允许所述固定部件的插通,
所述支承托架的所述安装部由插通所述车顶侧贯通孔及所述托架侧贯通孔的所述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车顶板,
在所述支承托架的所述安装部被固定于所述车顶板的状态下,所述支承托架的所述安装部的下表面中所述托架侧贯通孔的周围的区域与所述车顶板的上表面中所述车顶侧贯通孔的周围的区域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顶纵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部件,被配置在将所述支承托架的所述安装部的下表面中与所述车顶板的上表面面接触的所述区域的外侧遍及整周区域地围着的外周区域、和所述车顶板的上表面之间,密封所述外周区域和所述车顶板的上表面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27310 | 2018-07-04 | ||
JP2018127310A JP7089697B2 (ja) | 2018-07-04 | 2018-07-04 | ルーフレール装置、サポートブラケット、及びルーフレール取付構造 |
PCT/JP2019/023967 WO2020008852A1 (ja) | 2018-07-04 | 2019-06-17 | ルーフレール装置、サポートブラケット、及びルーフレール取付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68182A CN112368182A (zh) | 2021-02-12 |
CN112368182B true CN112368182B (zh) | 2023-06-16 |
Family
ID=69060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42928.7A Active CN112368182B (zh) | 2018-07-04 | 2019-06-17 | 车顶纵梁装置、支承托架、以及车顶纵梁安装结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089697B2 (zh) |
CN (1) | CN112368182B (zh) |
WO (1) | WO202000885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33632B2 (ja) * | 2018-12-12 | 2021-09-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物品固定装置および物品固定構造の組付け方法 |
JP7412271B2 (ja) * | 2020-05-14 | 2024-01-12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部品の固定構造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55359A (ja) * | 2005-08-23 | 2007-03-08 | Aisin Seiki Co Ltd | ルーフレール支持脚、ルーフレール及びルーフレール組付方法 |
CN101537814A (zh) * | 2008-03-21 | 2009-09-23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顶货架安装结构及车顶货架安装方法 |
WO2017005808A1 (de) * | 2015-07-07 | 2017-01-12 | Süddeutsche Aluminium Manufaktur GmbH | Dachreli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aftfahrzeug mit dachreling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dachreling |
DE102015013598A1 (de) * | 2015-10-21 | 2017-04-27 | Audi Ag | Toleranzausgleichselement und zugehörige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65400B2 (ja) * | 2015-07-14 | 2019-08-28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ルーフレール装置 |
-
2018
- 2018-07-04 JP JP2018127310A patent/JP7089697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6-17 WO PCT/JP2019/023967 patent/WO202000885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6-17 CN CN201980042928.7A patent/CN11236818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55359A (ja) * | 2005-08-23 | 2007-03-08 | Aisin Seiki Co Ltd | ルーフレール支持脚、ルーフレール及びルーフレール組付方法 |
CN101537814A (zh) * | 2008-03-21 | 2009-09-23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顶货架安装结构及车顶货架安装方法 |
WO2017005808A1 (de) * | 2015-07-07 | 2017-01-12 | Süddeutsche Aluminium Manufaktur GmbH | Dachreli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aftfahrzeug mit dachreling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dachreling |
DE102015013598A1 (de) * | 2015-10-21 | 2017-04-27 | Audi Ag | Toleranzausgleichselement und zugehörige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0006741A (ja) | 2020-01-16 |
CN112368182A (zh) | 2021-02-12 |
JP7089697B2 (ja) | 2022-06-23 |
WO2020008852A1 (ja) | 2020-0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73776B2 (en) |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 | |
CN112368182B (zh) | 车顶纵梁装置、支承托架、以及车顶纵梁安装结构 | |
US11661115B2 (en) | Body structure for an electrically operated vehicle | |
CN110606132B (zh) | 下部车体构造 | |
US10647362B2 (en) |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CN110606133B (zh) | 下部车体构造 | |
CN109305222B (zh) | 电动车辆的马达室内部结构 | |
JP2007022485A (ja) | 車体側部構造 | |
US8919868B2 (en) | Front end for a motor vehicle | |
CN110901362A (zh) | 车辆下部结构 | |
CN110606131A (zh) | 下部车体构造 | |
CN116494744A (zh) | 用于专用车辆的框架结构 | |
JP6326690B2 (ja) | 車両のドア構造 | |
JP6722140B2 (ja) | 接地ガード取付構造 | |
KR20140057699A (ko) | 차량의 프런트 필러 | |
US9764774B2 (en) | Vehicle body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 |
KR100320816B1 (ko) | 자동차의 시트 장착장치 | |
CN108944775B (zh) | 车身前部构造 | |
CN109552423B (zh)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
CN112061240A (zh) | 车辆的前端构造 | |
CN110816676A (zh) | 车辆前部结构 | |
KR102224808B1 (ko) | 차량용 리어플로어구조 | |
US11214315B2 (en) | Under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JP2021094894A (ja) | スプリングベース取付構造 | |
JP6525243B2 (ja) | 車両のハイルーフ取付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