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6410A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6410A
CN112366410A CN202011243513.7A CN202011243513A CN112366410A CN 112366410 A CN112366410 A CN 112366410A CN 202011243513 A CN202011243513 A CN 202011243513A CN 112366410 A CN112366410 A CN 1123664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battery pack
seat
ro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435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2435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664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66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641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60L58/26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by coo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7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achieving uniformity or desired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由左侧板、顶板、底板、后侧板,右侧板和前侧板合围而成。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中,通过设置的横向支撑件、弹性连接件、弹性支撑件和橡胶垫块的相互配合,能够大大提高了电池组本体的抗震性能,有效保证了对电池组本体的防护效果,且通过设置的安装件,方便将电池组本体进行安装固定,且安装固定效果好,稳定可靠;另外,通过设置的吹风机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吹风效果,保证吹风散热的均匀性,提高防护箱内的通风散热效果,保证电池组本体不会因过热导致故障。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可以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车、氢发动机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
如在公开号为CN111216569A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盖体和滤网,所述第一箱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盖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前后端面均安装有滤网,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安装有闭合装置。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通过第一横板、第二箱体、橡胶垫、第一弹簧和电池组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对电池组进行保护。
又如在公开号为CN108615837A的专利文件中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顶部一端铰接有密封盖,密封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柱,弹簧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安装箱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孔,所述安装箱内固定安装有四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上滑动安装有两个竖直设置的运动板,安装箱内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与运动板螺纹连接,运动板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上螺纹安装散热扇,散热扇与运动板的内壁滑动连接。
再如公开号为CN108583259A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包括车架,车架正面的两侧均固定套装有轮胎,且轮胎背面固定安装有位于车架一侧的减震主缸,减震主缸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减震轮缸,且减震轮缸内腔一侧的底部开设有流通孔并与减震主缸的内部连通,减震主缸内腔的顶部活动套装有活塞,且活塞的顶端与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组防护装置的结构比较单一,其对需要的电池组的安装箱对电池的保护不足,在汽车运行过程中,震动对于电池组有一定的损伤,且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影响电池的正常工作和寿命,采用电池组的安装箱上设有单一结构的散热扇,并不能满足散热要求,散热效果不好,因此,需要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由左侧板、顶板、底板、后侧板,右侧板和前侧板合围而成;所述左侧板的下部内侧壁上通过一个横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一支承座,所述右侧板的下部内侧壁上通过另一个横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二支承座,所述第一支承座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支承座的底部之间通过一个弹性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承座与所述第二支承座之间形成的放置槽内放置有电池组本体,所述第一支承座上通过一个安装件支撑连接设置有第一压紧座,所述第二支承座通过另一个安装件支撑连接设置有第二压紧座,所述第一压紧座与所述第二压紧座之间通过另一个弹性连接件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压紧座的内壁侧与电池组本体之间、所述第二压紧座的内侧壁与电池组本体之间、所述第一支承座的内侧壁与电池组本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承座的内壁与所述电池组本体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垫块。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压紧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压紧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通过弹性支撑件支撑连接。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向支撑件包括固定筒和第一支杆,所述固定筒内开设有支撑腔,所述支撑腔内通过第一支撑弹簧支撑滑动设置有第一支撑滑块,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支撑腔内的第一支杆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滑块固定连接;具体的,在左侧板与第一支承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中,所述固定筒固定安装在左侧板上,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承座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承座与右侧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中,所述固定筒固定安装在右侧板上,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承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支撑筒和第二支杆,所述支撑筒的内腔通过第四支撑弹簧支撑滑动设置有第二支撑滑块,所述第二支杆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支撑筒内腔,延伸至所述支撑筒内腔的第二支杆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筒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承座上开设有第一台阶槽,所述第二支承座上开设有第二台阶槽,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台阶槽内壁上的滑杆,所述滑杆的另一端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承座端部开设的容纳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台阶槽内的滑杆上套设有第二支撑弹簧。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承座上的连接丝杆,所述第一压紧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丝杆相适配的连接螺纹槽,所述连接丝杆的顶部旋入所述连接螺纹槽内,从而完成第一压紧座与第一支承座之间的安装固定。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座上的操作组件,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连接丝杆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包括转动设于所述第一支承座上的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顶端与所述连接丝杆的底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筒内通过第三支撑弹簧支撑滑动设置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上固定安装有操作轴,所述操作轴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承座外,且所述第一支承座的底端开设有限位齿槽,所述操作轴的底端同轴固定设置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齿槽相对应配合的限位凸齿,在第三支撑弹簧的弹性支撑作用下,能够推动矩形块运动至使得限位凸齿与限位齿槽相啮合,从而达到限制旋转筒旋转的效果,进而在不需要使连接丝杆旋转时,保持连接丝杆的固定,从而使得第一压紧座与第一支承座之间的连接保持稳定。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侧板上设置有吹风机构,所述前侧板上设置有通风孔,从而能够在启动吹风机构后,提高防护箱内的通风散热效果,保证电池组本体不会因过热导致故障。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侧板上开设有布气腔,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密封旋转设于所述布气腔敞口处的布气转盘,所述布气转盘的一侧具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送气管之间通过连接软管相连接,所述送气管的端部设置有吹气口,所述布气转盘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送气管运动的摆动组件,以保证吹气口吹风的均匀性;所述后侧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布气转盘旋转的伺服电机,且所述后侧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布气腔内鼓入空气的空气泵,因此,在利用空气泵向布气腔内鼓入空气,进而使得空气经吹气口均匀吹出,且利用伺服电机驱动布气转盘旋转,能够进一步提高吹风效果,保证吹风散热的均匀性;所述摆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布气转盘下表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转动支撑设置有转动盘,所述送气管的顶部铰接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送气管上还设置有摆动杆,所述转动盘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支撑滑动设于所述摆动杆内,所述摆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旋转的驱动电机,因此,在接入电源并启动驱动电机的时候,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盘旋转,进而带动导柱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送气管绕其铰接点进行摆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中,通过设置的横向支撑件、弹性连接件、弹性支撑件和橡胶垫块的相互配合,能够大大提高了电池组本体的抗震性能,有效保证了对电池组本体的防护效果,且通过设置的安装件,方便将电池组本体进行安装固定,且安装固定效果好,稳定可靠;另外,在利用空气泵向布气腔内鼓入空气,进而使得空气经吹气口均匀吹出,且利用伺服电机驱动布气转盘旋转,在接入电源并启动驱动电机的时候,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盘旋转,进而带动导柱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送气管绕其铰接点进行摆动,能够进一步提高吹风效果,保证吹风散热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中吹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中前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中摆动组件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中弹性支撑件的结构图。
图7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中操作组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中:1-左侧板,2-顶板,3-底板,4-第一压紧座,5-第二压紧座,6-第一支承座,7-第二支承座,8-电池组本体,9-连接丝杆,10-连接螺纹槽,11-固定筒,12-支撑腔,13-第一支撑弹簧,14-第一支撑滑块,15-弹性支撑件,16-第一支杆,17-橡胶垫块,18-支撑腿,19-导向滑块,20-后侧板,21-右侧板,22-前侧板,23-通风孔,24-第一固定杆,25-第二固定杆,26-布气腔,27-布气转盘,28-伺服电机,29-空气泵,30-驱动电机,31-安装板,32-出气口,33-转动盘,34-吹气口,35-送气管,36-连接软管,37-摆动杆,38-导柱,39-第一台阶槽,40-第二台阶槽,41-容纳槽,42-滑杆,43-第二支撑弹簧,44-旋转筒,45-矩形块,46-第三支撑弹簧,47-操作轴,48-操作手柄,49-限位凸齿,50-限位齿槽;151-支撑筒,152-第四支撑弹簧,153-第二支撑滑块,154-第二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由左侧板1、顶板2、底板3、后侧板20,右侧板21和前侧板22合围而成;所述左侧板1的下部内侧壁上通过一个横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一支承座6,所述右侧板21的下部内侧壁上通过另一个横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二支承座7,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支承座7的底部之间通过一个弹性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承座6与所述第二支承座7之间形成的放置槽内放置有电池组本体8,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通过一个安装件支撑连接设置有第一压紧座4,所述第二支承座7通过另一个安装件支撑连接设置有第二压紧座5,所述第一压紧座4与所述第二压紧座5之间通过另一个弹性连接件相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紧座4的内壁侧与电池组本体8之间、所述第二压紧座5的内侧壁与电池组本体8之间、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内侧壁与电池组本体8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承座7的内壁与所述电池组本体8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垫块17。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紧座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24,所述第二压紧座5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5,所述第一固定杆24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5之间通过弹性支撑件15支撑连接。
更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3的两侧上表面均开设有导向滑块19,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底面和所述第二支承座7的底面均支撑固定设置有支撑腿18,两个所述支撑腿18分别支撑滑动设于两个导向滑块19内。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由左侧板1、顶板2、底板3、后侧板20,右侧板21和前侧板22合围而成;所述左侧板1的下部内侧壁上通过一个横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一支承座6,所述右侧板21的下部内侧壁上通过另一个横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二支承座7,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支承座7的底部之间通过一个弹性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承座6与所述第二支承座7之间形成的放置槽内放置有电池组本体8,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通过一个安装件支撑连接设置有第一压紧座4,所述第二支承座7通过另一个安装件支撑连接设置有第二压紧座5,所述第一压紧座4与所述第二压紧座5之间通过另一个弹性连接件相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紧座4的内壁侧与电池组本体8之间、所述第二压紧座5的内侧壁与电池组本体8之间、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内侧壁与电池组本体8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承座7的内壁与所述电池组本体8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垫块17。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紧座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24,所述第二压紧座5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5,所述第一固定杆24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5之间通过弹性支撑件15支撑连接。
更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3的两侧上表面均开设有导向滑块19,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底面和所述第二支承座7的底面均支撑固定设置有支撑腿18,两个所述支撑腿18分别支撑滑动设于两个导向滑块19内。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支撑件包括固定筒11和第一支杆16,所述固定筒11内开设有支撑腔12,所述支撑腔12内通过第一支撑弹簧13支撑滑动设置有第一支撑滑块14,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支撑腔12内的第一支杆16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滑块14固定连接;具体的,在左侧板1与第一支承座6之间的连接方式中,所述固定筒11固定安装在左侧板1上,所述第一支杆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承座6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承座7与右侧板21之间的连接方式中,所述固定筒11固定安装在右侧板21上,所述第一支杆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承座7固定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6,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支撑件15包括支撑筒151和第二支杆154,所述支撑筒151的内腔通过第四支撑弹簧152支撑滑动设置有第二支撑滑块153,所述第二支杆154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支撑筒151内腔,延伸至所述支撑筒151内腔的第二支杆154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滑块15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筒151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杆15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5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为方便叙述,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支承座6与第二支承座7之间的弹性连接件进行具体论述。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开设有第一台阶槽39,所述第二支承座7上开设有第二台阶槽40,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台阶槽39内壁上的滑杆42,所述滑杆42的另一端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承座7端部开设的容纳槽4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台阶槽39内的滑杆42上套设有第二支撑弹簧43。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由左侧板1、顶板2、底板3、后侧板20,右侧板21和前侧板22合围而成;所述左侧板1的下部内侧壁上通过一个横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一支承座6,所述右侧板21的下部内侧壁上通过另一个横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二支承座7,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支承座7的底部之间通过一个弹性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承座6与所述第二支承座7之间形成的放置槽内放置有电池组本体8,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通过一个安装件支撑连接设置有第一压紧座4,所述第二支承座7通过另一个安装件支撑连接设置有第二压紧座5,所述第一压紧座4与所述第二压紧座5之间通过另一个弹性连接件相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紧座4的内壁侧与电池组本体8之间、所述第二压紧座5的内侧壁与电池组本体8之间、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内侧壁与电池组本体8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承座7的内壁与所述电池组本体8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垫块17。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紧座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24,所述第二压紧座5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5,所述第一固定杆24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5之间通过弹性支撑件15支撑连接。
更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3的两侧上表面均开设有导向滑块19,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底面和所述第二支承座7的底面均支撑固定设置有支撑腿18,两个所述支撑腿18分别支撑滑动设于两个导向滑块19内。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支撑件包括固定筒11和第一支杆16,所述固定筒11内开设有支撑腔12,所述支撑腔12内通过第一支撑弹簧13支撑滑动设置有第一支撑滑块14,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支撑腔12内的第一支杆16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滑块14固定连接;具体的,在左侧板1与第一支承座6之间的连接方式中,所述固定筒11固定安装在左侧板1上,所述第一支杆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承座6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承座7与右侧板21之间的连接方式中,所述固定筒11固定安装在右侧板21上,所述第一支杆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承座7固定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6,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支撑件15包括支撑筒151和第二支杆154,所述支撑筒151的内腔通过第四支撑弹簧152支撑滑动设置有第二支撑滑块153,所述第二支杆154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支撑筒151内腔,延伸至所述支撑筒151内腔的第二支杆154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滑块15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筒151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杆15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5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为方便叙述,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支承座6与第二支承座7之间的弹性连接件进行具体论述。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开设有第一台阶槽39,所述第二支承座7上开设有第二台阶槽40,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台阶槽39内壁上的滑杆42,所述滑杆42的另一端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承座7端部开设的容纳槽4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台阶槽39内的滑杆42上套设有第二支撑弹簧43。
请继续参阅图1、图8和图9,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承座6上的连接丝杆9,所述第一压紧座4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丝杆9相适配的连接螺纹槽10,所述连接丝杆9的顶部旋入所述连接螺纹槽10内,从而完成第一压紧座4与第一支承座6之间的安装固定,第二压紧座5与第二支承座7之间的安装固定方式同第一压紧座4与第一支承座6之间的安装方式。
具体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的操作组件,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连接丝杆9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包括转动设于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的旋转筒44,所述旋转筒44的顶端与所述连接丝杆9的底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筒44内通过第三支撑弹簧46支撑滑动设置有矩形块45,所述矩形块45上固定安装有操作轴47,所述操作轴47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承座6外,且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底端开设有限位齿槽50,所述操作轴47的底端同轴固定设置有操作手柄48,所述操作手柄48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齿槽50相对应配合的限位凸齿49,在第三支撑弹簧46的弹性支撑作用下,能够推动矩形块45运动至使得限位凸齿49与限位齿槽50相啮合,从而达到限制旋转筒44旋转的效果,进而在不需要使连接丝杆9旋转时,保持连接丝杆9的固定,从而使得第一压紧座4与第一支承座6之间的连接保持稳定。
实施例4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由左侧板1、顶板2、底板3、后侧板20,右侧板21和前侧板22合围而成;所述左侧板1的下部内侧壁上通过一个横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一支承座6,所述右侧板21的下部内侧壁上通过另一个横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二支承座7,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支承座7的底部之间通过一个弹性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承座6与所述第二支承座7之间形成的放置槽内放置有电池组本体8,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通过一个安装件支撑连接设置有第一压紧座4,所述第二支承座7通过另一个安装件支撑连接设置有第二压紧座5,所述第一压紧座4与所述第二压紧座5之间通过另一个弹性连接件相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紧座4的内壁侧与电池组本体8之间、所述第二压紧座5的内侧壁与电池组本体8之间、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内侧壁与电池组本体8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承座7的内壁与所述电池组本体8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垫块17。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紧座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24,所述第二压紧座5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5,所述第一固定杆24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5之间通过弹性支撑件15支撑连接。
更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3的两侧上表面均开设有导向滑块19,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底面和所述第二支承座7的底面均支撑固定设置有支撑腿18,两个所述支撑腿18分别支撑滑动设于两个导向滑块19内。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支撑件包括固定筒11和第一支杆16,所述固定筒11内开设有支撑腔12,所述支撑腔12内通过第一支撑弹簧13支撑滑动设置有第一支撑滑块14,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支撑腔12内的第一支杆16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滑块14固定连接;具体的,在左侧板1与第一支承座6之间的连接方式中,所述固定筒11固定安装在左侧板1上,所述第一支杆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承座6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承座7与右侧板21之间的连接方式中,所述固定筒11固定安装在右侧板21上,所述第一支杆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承座7固定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6,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支撑件15包括支撑筒151和第二支杆154,所述支撑筒151的内腔通过第四支撑弹簧152支撑滑动设置有第二支撑滑块153,所述第二支杆154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支撑筒151内腔,延伸至所述支撑筒151内腔的第二支杆154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滑块15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筒151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杆15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5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为方便叙述,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支承座6与第二支承座7之间的弹性连接件进行具体论述。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开设有第一台阶槽39,所述第二支承座7上开设有第二台阶槽40,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台阶槽39内壁上的滑杆42,所述滑杆42的另一端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承座7端部开设的容纳槽4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台阶槽39内的滑杆42上套设有第二支撑弹簧43。
请继续参阅图1、图8和图9,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承座6上的连接丝杆9,所述第一压紧座4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丝杆9相适配的连接螺纹槽10,所述连接丝杆9的顶部旋入所述连接螺纹槽10内,从而完成第一压紧座4与第一支承座6之间的安装固定,第二压紧座5与第二支承座7之间的安装固定方式同第一压紧座4与第一支承座6之间的安装方式。
具体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的操作组件,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连接丝杆9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包括转动设于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的旋转筒44,所述旋转筒44的顶端与所述连接丝杆9的底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筒44内通过第三支撑弹簧46支撑滑动设置有矩形块45,所述矩形块45上固定安装有操作轴47,所述操作轴47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承座6外,且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底端开设有限位齿槽50,所述操作轴47的底端同轴固定设置有操作手柄48,所述操作手柄48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齿槽50相对应配合的限位凸齿49,在第三支撑弹簧46的弹性支撑作用下,能够推动矩形块45运动至使得限位凸齿49与限位齿槽50相啮合,从而达到限制旋转筒44旋转的效果,进而在不需要使连接丝杆9旋转时,保持连接丝杆9的固定,从而使得第一压紧座4与第一支承座6之间的连接保持稳定。
如图1-5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后侧板20上设置有吹风机构,所述前侧板22上设置有通风孔23,从而能够在启动吹风机构后,提高防护箱内的通风散热效果,保证电池组本体8不会因过热导致故障。
具体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后侧板20上开设有布气腔26,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密封旋转设于所述布气腔26敞口处的布气转盘27,所述布气转盘27的一侧具有出气口32,所述出气口32与送气管35之间通过连接软管36相连接,所述送气管35的端部设置有吹气口34,所述布气转盘27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送气管35运动的摆动组件,以保证吹气口34吹风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后侧板20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布气转盘27旋转的伺服电机28,且所述后侧板20上还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布气腔26内鼓入空气的空气泵29,因此,在利用空气泵29向布气腔26内鼓入空气,进而使得空气经吹气口34均匀吹出,且利用伺服电机28驱动布气转盘27旋转,能够进一步提高吹风效果,保证吹风散热的均匀性。
实施例5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由左侧板1、顶板2、底板3、后侧板20,右侧板21和前侧板22合围而成;所述左侧板1的下部内侧壁上通过一个横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一支承座6,所述右侧板21的下部内侧壁上通过另一个横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二支承座7,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支承座7的底部之间通过一个弹性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承座6与所述第二支承座7之间形成的放置槽内放置有电池组本体8,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通过一个安装件支撑连接设置有第一压紧座4,所述第二支承座7通过另一个安装件支撑连接设置有第二压紧座5,所述第一压紧座4与所述第二压紧座5之间通过另一个弹性连接件相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紧座4的内壁侧与电池组本体8之间、所述第二压紧座5的内侧壁与电池组本体8之间、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内侧壁与电池组本体8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承座7的内壁与所述电池组本体8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垫块17。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紧座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24,所述第二压紧座5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5,所述第一固定杆24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5之间通过弹性支撑件15支撑连接。
更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3的两侧上表面均开设有导向滑块19,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底面和所述第二支承座7的底面均支撑固定设置有支撑腿18,两个所述支撑腿18分别支撑滑动设于两个导向滑块19内。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支撑件包括固定筒11和第一支杆16,所述固定筒11内开设有支撑腔12,所述支撑腔12内通过第一支撑弹簧13支撑滑动设置有第一支撑滑块14,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支撑腔12内的第一支杆16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滑块14固定连接;具体的,在左侧板1与第一支承座6之间的连接方式中,所述固定筒11固定安装在左侧板1上,所述第一支杆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承座6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承座7与右侧板21之间的连接方式中,所述固定筒11固定安装在右侧板21上,所述第一支杆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承座7固定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6,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支撑件15包括支撑筒151和第二支杆154,所述支撑筒151的内腔通过第四支撑弹簧152支撑滑动设置有第二支撑滑块153,所述第二支杆154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支撑筒151内腔,延伸至所述支撑筒151内腔的第二支杆154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滑块15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筒151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杆15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5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为方便叙述,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支承座6与第二支承座7之间的弹性连接件进行具体论述。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开设有第一台阶槽39,所述第二支承座7上开设有第二台阶槽40,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台阶槽39内壁上的滑杆42,所述滑杆42的另一端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承座7端部开设的容纳槽4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台阶槽39内的滑杆42上套设有第二支撑弹簧43。
请继续参阅图1、图8和图9,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承座6上的连接丝杆9,所述第一压紧座4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丝杆9相适配的连接螺纹槽10,所述连接丝杆9的顶部旋入所述连接螺纹槽10内,从而完成第一压紧座4与第一支承座6之间的安装固定,第二压紧座5与第二支承座7之间的安装固定方式同第一压紧座4与第一支承座6之间的安装方式。
具体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的操作组件,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连接丝杆9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包括转动设于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的旋转筒44,所述旋转筒44的顶端与所述连接丝杆9的底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筒44内通过第三支撑弹簧46支撑滑动设置有矩形块45,所述矩形块45上固定安装有操作轴47,所述操作轴47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承座6外,且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底端开设有限位齿槽50,所述操作轴47的底端同轴固定设置有操作手柄48,所述操作手柄48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齿槽50相对应配合的限位凸齿49,在第三支撑弹簧46的弹性支撑作用下,能够推动矩形块45运动至使得限位凸齿49与限位齿槽50相啮合,从而达到限制旋转筒44旋转的效果,进而在不需要使连接丝杆9旋转时,保持连接丝杆9的固定,从而使得第一压紧座4与第一支承座6之间的连接保持稳定。
如图1-5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后侧板20上设置有吹风机构,所述前侧板22上设置有通风孔23,从而能够在启动吹风机构后,提高防护箱内的通风散热效果,保证电池组本体8不会因过热导致故障。
具体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后侧板20上开设有布气腔26,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密封旋转设于所述布气腔26敞口处的布气转盘27,所述布气转盘27的一侧具有出气口32,所述出气口32与送气管35之间通过连接软管36相连接,所述送气管35的端部设置有吹气口34,所述布气转盘27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送气管35运动的摆动组件,以保证吹气口34吹风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后侧板20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布气转盘27旋转的伺服电机28,且所述后侧板20上还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布气腔26内鼓入空气的空气泵29,因此,在利用空气泵29向布气腔26内鼓入空气,进而使得空气经吹气口34均匀吹出,且利用伺服电机28驱动布气转盘27旋转,能够进一步提高吹风效果,保证吹风散热的均匀性。
请继续参阅图1-5,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摆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布气转盘27下表面的安装板31,所述安装板31的底端转动支撑设置有转动盘33,所述送气管35的顶部铰接连接在安装板31上,所述送气管35上还设置有摆动杆37,所述转动盘3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导柱38,所述导柱38支撑滑动设于所述摆动杆37内,所述摆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33旋转的驱动电机30,因此,在接入电源并启动驱动电机30的时候,驱动电机30驱动转动盘33旋转,进而带动导柱38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送气管35绕其铰接点进行摆动。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中,通过设置的横向支撑件、弹性连接件、弹性支撑件15和橡胶垫块17的相互配合,能够大大提高了电池组本体8的抗震性能,有效保证了对电池组本体8的防护效果,且通过设置的安装件,方便将电池组本体8进行安装固定,且安装固定效果好,稳定可靠;另外,在利用空气泵29向布气腔26内鼓入空气,进而使得空气经吹气口34均匀吹出,且利用伺服电机28驱动布气转盘27旋转,在接入电源并启动驱动电机30的时候,驱动电机30驱动转动盘33旋转,进而带动导柱38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送气管35绕其铰接点进行摆动,能够进一步提高吹风效果,保证吹风散热的均匀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由左侧板(1)、顶板(2)、底板(3)、后侧板(20),右侧板(21)和前侧板(22)合围而成;所述左侧板(1)的下部内侧壁上通过一个横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一支承座(6),所述右侧板(21)的下部内侧壁上通过另一个横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二支承座(7),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支承座(7)的底部之间通过一个弹性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承座(6)与所述第二支承座(7)之间形成的放置槽内放置有电池组本体(8),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通过一个安装件支撑连接设置有第一压紧座(4),所述第二支承座(7)通过另一个安装件支撑连接设置有第二压紧座(5),所述第一压紧座(4)与所述第二压紧座(5)之间通过另一个弹性连接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座(4)的内壁侧与电池组本体(8)之间、所述第二压紧座(5)的内侧壁与电池组本体(8)之间、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内侧壁与电池组本体(8)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承座(7)的内壁与所述电池组本体(8)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垫块(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座(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24),所述第二压紧座(5)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5),所述第一固定杆(24)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5)之间通过弹性支撑件(15)支撑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件包括固定筒(11)和第一支杆(16),所述固定筒(11)内开设有支撑腔(12),所述支撑腔(12)内通过第一支撑弹簧(13)支撑滑动设置有第一支撑滑块(14),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支撑腔(12)内的第一支杆(16)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滑块(14)固定连接;在左侧板(1)与第一支承座(6)之间的连接方式中,所述固定筒(11)固定安装在左侧板(1)上,所述第一支杆(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承座(6)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承座(7)与右侧板(21)之间的连接方式中,所述固定筒(11)固定安装在右侧板(21)上,所述第一支杆(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承座(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15)包括支撑筒(151)和第二支杆(154),所述支撑筒(151)的内腔通过第四支撑弹簧(152)支撑滑动设置有第二支撑滑块(153),所述第二支杆(154)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支撑筒(151)内腔,延伸至所述支撑筒(151)内腔的第二支杆(154)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滑块(15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筒(151)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杆(15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开设有第一台阶槽(39),所述第二支承座(7)上开设有第二台阶槽(40),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台阶槽(39)内壁上的滑杆(42),所述滑杆(42)的另一端贯穿滑动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承座(7)端部开设的容纳槽(4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台阶槽(39)内的滑杆(42)上套设有第二支撑弹簧(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承座(6)上的连接丝杆(9),所述第一压紧座(4)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丝杆(9)相适配的连接螺纹槽(10),所述连接丝杆(9)的顶部旋入所述连接螺纹槽(10)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的操作组件,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连接丝杆(9)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包括转动设于所述第一支承座(6)上的旋转筒(44),所述旋转筒(44)的顶端与所述连接丝杆(9)的底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筒(44)内通过第三支撑弹簧(46)支撑滑动设置有矩形块(45),所述矩形块(45)上固定安装有操作轴(47),所述操作轴(47)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承座(6)外,且所述第一支承座(6)的底端开设有限位齿槽(50),所述操作轴(47)的底端同轴固定设置有操作手柄(48),所述操作手柄(48)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齿槽(50)相对应配合的限位凸齿(49)。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20)上设置有吹风机构,所述前侧板(22)上设置有通风孔(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20)上开设有布气腔(26),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密封旋转设于所述布气腔(26)敞口处的布气转盘(27),所述布气转盘(27)的一侧具有出气口(32),所述出气口(32)与送气管(35)之间通过连接软管(36)相连接,所述送气管(35)的端部设置有吹气口(34),所述布气转盘(27)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送气管(35)运动的摆动组件;所述后侧板(20)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布气转盘(27)旋转的伺服电机(28),且所述后侧板(20)上还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布气腔(26)内鼓入空气的空气泵(29);所述摆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布气转盘(27)下表面的安装板(31),所述安装板(31)的底端转动支撑设置有转动盘(33),所述送气管(35)的顶部铰接连接在安装板(31)上,所述送气管(35)上还设置有摆动杆(37),所述转动盘(3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导柱(38),所述导柱(38)支撑滑动设于所述摆动杆(37)内,所述摆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33)旋转的驱动电机(30)。
CN202011243513.7A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 Withdrawn CN1123664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3513.7A CN112366410A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3513.7A CN112366410A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6410A true CN112366410A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09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43513.7A Withdrawn CN112366410A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664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6436A (zh) * 2022-05-07 2022-08-30 深圳市威宝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保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6436A (zh) * 2022-05-07 2022-08-30 深圳市威宝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7464B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用减震装置
CN111129655A (zh) 自放电少与循环次数多一体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CN11236641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
CN21115063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安装架
CN209822732U (zh) 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
CN11151651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安装结构
CN20858507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安装用散热性能好的安装座
CN11132668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保护装置
CN21695830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用保护装置
CN216288628U (zh) 一种具有通风结构的新能源电池安装固定架
CN11305430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
CN209016855U (zh) 一种电动车用轮毂式电机的散热机构
CN213124553U (zh) 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CN21421595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地板总成
CN111710813A (zh) 一种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缓冲装置
CN211789163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机体外壳
CN21327825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防护装置
CN216958359U (zh) 电池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3484687U (zh) 一种旋转电机
CN21489858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
CN220653876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增程器
CN216659642U (zh) 一种方便安装电池的电动车车架
CN218783059U (zh) 一种便携式的氢能电源
CN213484696U (zh)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电子组件的旋转电机
CN214607047U (zh) 一种电动车用带有保护功能的电池包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