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3340B - 曲面显示面板模组及曲面显示面板与中框的固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曲面显示面板模组及曲面显示面板与中框的固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3340B
CN112363340B CN202011228550.0A CN202011228550A CN112363340B CN 112363340 B CN112363340 B CN 112363340B CN 202011228550 A CN202011228550 A CN 202011228550A CN 112363340 B CN112363340 B CN 1123633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middle frame
gasket
double
cur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85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63340A (zh
Inventor
邓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285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633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63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3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63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33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6Fixing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面显示面板模组及曲面显示面板与中框的固定方法,涉及曲面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中框和显示面板通过双面胶带和至少一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固定组件包括:T形螺柱,包括扁平状的头部和由头部的内表面垂直延伸出的尾部;垫片,固定在头部的外表面上。通过采用固定组件可以有效降低双面胶带所受的回弹力,从而解决单独采用双面胶带粘贴方案易出现脱胶的问题。

Description

曲面显示面板模组及曲面显示面板与中框的固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曲面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曲面显示面板模组及曲面显示面板与中框的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平面显示产品市场疲软之际,曲面显示产品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窄边框的平面显示产品采用双面胶带,如泡棉胶,将显示面板粘贴在平面的中框之上,其中双面胶带仅需要承受液晶显示面板的重力,而目前曲面显示屏幕的弯曲是用双面胶带将显示面板粘贴在弯曲的中框来实现的,因此在窄边框曲面显示器中,由于显示面板弯曲后有回弹的趋势,使得双面胶带还需承受一个垂直于泡棉胶带粘贴面的回弹拉力,该拉力会导致双面胶带无法达到其最佳粘贴效果。此外双面胶带如泡棉胶为压敏胶带,需要无载荷状态下静置数小时以上才能达到最佳性能,但粘贴工艺不允许如此长的弯曲保压时间,因此,在产品试验或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液晶面板脱胶问题。常见的脱胶模式可以分为三类,即泡棉胶带与显示面板粘接面脱粘、泡棉胶带与中框粘接面脱粘及泡棉胶带自身破坏。
目前提升曲面显示产品泡棉胶粘贴可靠性主要途径是尽量选择高质量泡棉胶或增加粘贴面积,但这都会提升成本。另外,由于泡棉胶带所受的回弹拉力很不均匀,局部受力非常大,当采用该最大回弹力来确定泡棉胶带的选型时,其余位置却粘接力过剩,也会导致泡棉胶带成本偏高。
随着产品外观要求的提高,泡棉胶粘贴宽度也越来越小,粘贴面积也更小。因此目前的双面胶带粘贴方案已无法满足更高的窄边框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双面胶带粘贴方案容易出现脱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面板模组及曲面显示面板与中框的固定方法,尤其是窄边框曲面显示面板。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面板模组,包括中框和显示面板,所述中框呈曲面状而具有内凹面;所述显示面板的组接面固定在所述中框的内凹面上,使得所述显示面板因适配所述内凹面而呈弯曲状,所述中框和所述显示面板通过双面胶带和至少一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T形螺柱,包括扁平状的头部和由头部的内表面垂直延伸出的尾部;以及
垫片,固定在所述头部的外表面上;
其中:所述垫片设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中框之间,并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显示面板的组接面包含相邻接的至少一第一连接区与至少一第二连接区,所述第一连接区设置所述垫片,所述第二连接区设置所述双面胶带;所述T形螺柱的尾部穿过所述中框而与所述中框构成紧固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中间曲线段部分和连接在所述中间曲线段部分两侧的直线段部分;所述第一连接区位于所述中间曲线段部分与所述直线段部分的交界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片采用软性材料;所述双面胶带是泡棉胶带;所述固定组件还包含一螺母;所述T形螺柱的尾部穿过所述中框,并通过与所述螺母的螺合而与所述中框构成紧固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T形螺柱的头部与所述垫片的厚度总和与所述双面胶带的厚度相等;所述头部与所述垫片的宽度均与所述双面胶带的宽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片与所述T形螺柱的头部通过胶粘接固定;所述垫片与所述显示面板通过胶粘接固定。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面板与中框的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制备至少一固定组件,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含T形螺柱与垫片,所述垫片固定在T形螺柱的头部上;
步骤S2、在显示面板呈平面状态时,将所述垫片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组接面上的第一连接区;
步骤S3、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组接面上的第二连接区粘贴双面胶带,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区与所述第一连接区相邻接;
步骤S4、将所述显示面板的组接面置于呈曲面状的中框的内凹面上,使得所述双面胶带黏贴至所述内凹面,且所述T形螺柱的尾部穿过所述中框构成紧固连接,使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双面胶带与T形螺柱被所述中框拉持而呈现弯曲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中间曲线段部分和连接在所述中间曲线段部分两侧的直线段部分;所述第一连接区位于所述中间曲线段部分与所述直线段部分的交界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T形紧固件的头部与所述垫片的厚度总和与所述双面胶带的厚度相等;所述头部与所述垫片的宽度均与所述双面胶带的宽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所述垫片采用软性材料;在步骤S3中,所述双面胶带是泡棉胶带;在步骤S1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含一螺母;在步骤S4中,所述T形螺柱的尾部穿过所述中框,并通过与所述螺母的螺合而与所述中框构成紧固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所述垫片与所述T形螺柱的头部通过胶粘接固定;在步骤S2中,所述垫片与所述显示面板通过胶粘接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双面胶带和至少一固定组件同时用于固定中框与显示面板,可以有效降低双面胶带所受的回弹力,从而解决单独采用双面胶带粘贴方案易出现脱胶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水平,并且本发明方案对于更易出现脱胶问题的窄边框曲面显示面板同样适用。由于固定组件降低了双面胶带所受的回弹力,使得双面胶带可处于类似静置的状态下,进而有充足的时间达到最佳的粘贴效果。也因此,在选用双面胶带时,不再需要受限于选用能承受最大回弹力的高品质泡棉胶带,可以选用性能稍低的双面胶带产品,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模组前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模组仰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模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具体的,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面板模组,其包括中框100和显示面板200,所述中框100呈曲面状而具有内凹面;所述显示面板200的组接面固定在所述中框100的内凹面上,使得所述显示面板200因适配所述内凹面而呈弯曲状,所述中框100和所述显示面板200通过双面胶带300和至少一固定组件40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400包括:
T形螺柱410,包括扁平状的头部411和由头部411的内表面垂直延伸出的尾部412;以及
垫片420,固定在所述头部411的外表面上;
其中:所述垫片420设在所述显示面板200与所述中框100之间,并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200上;所述显示面板200的组接面包含相邻接的至少一第一连接区240与至少一第二连接区250,所述第一连接区240设置所述垫片420,所述第二连接区250设置所述双面胶带300;所述T形螺柱410的尾部412穿过所述中框100而与所述中框100构成紧固连接。
请参考图4,图4为曲面显示面板模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当第一连接区240处于中间曲线段部分210时,显示面板200呈弯曲状,图4中未视出),显示面板200与中框100之间的组接面的第一连接区240用于固定垫片420,第二连接区250用于固定双面胶带300,其中第一连接区240与第二连接区250是相邻接的,由于垫片420的尺寸是根据T形螺柱410的头部411尺寸设计的,而垫片420和T形螺柱410尺寸明显小于相比于中框100的尺寸,因此一般情况下每一第一连接区240的区域的尺寸小于每一第二连接区250的尺寸,即第二连接区250相比于第一连接区240具有更大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显示面板200具有中间曲线段部分210和连接在所述中间曲线段部分210两侧的直线段部分220,230。具体地,在图1和图2中,L为显示面板200的长度,B为显示面板200的宽度,R为显示面板200的弯曲半径,l为中间曲线段部分210的长度,s为所述直线段部分220,230的长度,其中s=L-2l。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区240位于所述中间曲线段部分210与所述直线段部分220,230的交界处。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区240可以设置在所述中间曲线段部分210与所述直线段部分220的交界处(即图1中中间曲线段部分210与左侧直线段部分220的交界处),还可以设置在所述中间曲线段部分210与所述直线段部分230的交界处(即图1中中间曲线段部分210与右侧直线段部分230的交界处)。更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区240位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上边缘,也可以位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下边缘,如位于图1中显示面板200的两条长边L上。通过将固定组件400的垫片420固定在中间曲线段部分210与直线段部分220,230的交界处,可以抑制两侧的直线段部分220,230和中间曲线段部分210交界处及其附近的起始脱粘,防止该处出现局部脱粘后,脱粘现象会沿着脱粘面裂缝前端进一步撕裂并扩展,最终导致发生大面积脱粘。
由于第一连接区240是用于固定所述固定组件400的垫片420的,因此第一连接区240的数量是根据固定组件400的数量是相匹配的,即二者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4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其中固定组件400的数量优选为两个或四个,更优选为四个。例如,固定组件400的数量为两个时,第一连接区240的数量也为两个,可以分别设置在中间曲线段部分210与所述直线段部分220,230的两个交界处、并位于显示面板200的上边缘或下边缘(即图1中长边L上)。又如,固定组件400的数量为四个时,第一连接区240的数量也为四个,可以分别设置在所述曲线段部分和直线段部分220,230的两个交界处、并分别位于显示面板200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即图1中长边L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中间曲线段部分210与直线段部分220,230的交界处既包括中间曲线段部分210与直线段部分220,230相交接处,也包括与相交接处相邻的附近位置处。
请参考图4,所述T形螺柱410的尾部412穿过所述中框100可以通过在所述中框100上开设与所述尾部412位置对应的圆孔或腰孔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片420采用软性材料,尤其是软性塑料材料,例如硅胶或ABS塑料等材料。这样即可以保证强度,又可以适当变形,防止T形螺柱410或垫片420硬度太高导致显示面板200出现局部显示不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面胶带300是泡棉胶带。
请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400还包含一螺母430;所述T形螺柱410的尾部412穿过所述中框100,并通过与所述螺母430的螺合而与所述中框100构成紧固连接。可以根据需求通过调节T形螺柱410和螺母430之间的螺合程度来调整紧固程度。采用T形螺柱410和螺母430螺合安装,不影响重工性,可靠性高。在一些实施例中,T形螺柱410和螺母430为金属材质,这样可以保证强度。
请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T形螺柱410的头部411和垫片420可以均呈扁平状的长方体形,如T形螺柱410可以为带有矩形底板的T形螺柱410,垫片420可以为矩形底板。这样使得T形安装部的头部411更容易与双面胶带300对齐,使得显示面板200受力更均匀。此外,垫片420的底面还可以恰好覆盖T形螺柱410的头部411,即垫片420底面(与T形螺柱410头部411外表面相接触的一面)尺寸与T形螺柱410头部411外表面的尺寸相同,这样在垫片420采用软性材料时还可以在显示面板200弯曲过程中防止T形螺柱410的头部411硬度过大对显示面板200造成损伤或导致显示面板200出现局部显示不均匀。
请结合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T形螺柱410的头部411与所述垫片420的厚度总和与所述双面胶带300的厚度相等;所述头部411与所述垫片420的宽度均与所述双面胶带300的宽度相等。这样可以更好的与双面胶带300对齐,使得显示面板200受力更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片420与所述T形螺柱410的头部411通过胶粘接固定;所述垫片420与所述显示面板200通过胶粘接固定。其中胶粘结固定可以采用高强度胶水粘结固定,如环氧树脂胶粘剂或聚氨酯胶粘剂等。采用高强胶水固化后的脱粘应力一般可达到20MPa,远大于泡棉胶的不到1MPa(通常为0.2~0.3MPa)的脱粘或破坏应力,可有效避免出现脱粘或胶带破坏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面板200与中框100的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制备至少一固定组件400,其中所述固定组件400包含T形螺柱410与垫片420,所述垫片420固定在T形螺柱410的头部411上;
步骤S2、在显示面板200呈平面状态时,将所述垫片420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200的组接面上的第一连接区240;
步骤S3、在所述显示面板200的组接面上的第二连接区250粘贴双面胶带300,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区250与所述第一连接区240相邻接;具体地,使双面胶带300与垫片420对齐;
步骤S4、将所述显示面板200的组接面置于呈曲面状的中框100的内凹面上,使得所述双面胶带300黏贴至所述内凹面,且所述T形螺柱410的尾部412穿过所述中框100构成紧固连接,使所述显示面板200通过所述双面胶带300与T形螺柱410被所述中框100拉持而呈现弯曲状。其中T形螺柱410的尾部412穿过所述中框100可以通过在中框100与T形螺柱410尾部412相对应的位置处设计圆孔或腰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所述显示面板200具有中间曲线段部分210和连接在所述中间曲线段部分210两侧的直线段部分220,230;所述第一连接区240位于所述中间曲线段部分210与所述直线段部分220,230的交界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T形紧固件的头部411与所述垫片420的厚度总和与所述双面胶带300的厚度相等;所述头部411与所述垫片420的宽度均与所述双面胶带300的宽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所述垫片420采用软性材料。例如,软性塑料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所述双面胶带300是泡棉胶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所述固定组件400还包含一螺母430;在步骤S4中,所述T形螺柱410的尾部412穿过所述中框100,并通过与所述螺母430的螺合而与所述中框100构成紧固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所述垫片420与所述T形螺柱410的头部411通过胶粘接固定;在步骤S2中,所述垫片420与所述显示面板200通过胶粘接固定。采用胶粘接固定时在粘贴后静置并待胶固化到最佳状态。此外,采用高强度胶水在平面状态下进行固化,避免了使用弯曲成形治具来进行固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出现胶水在曲面状态下固化时回弹力导致粘接效果差的问题,可以充分发挥胶水的粘接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连接区240是用于固定所述固定组件400的垫片420的,因此第一连接区240的数量是根据固定组件400的数量是相匹配的,即二者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4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其中固定组件400的数量优选为两个或四个,最优选为四个。例如,固定组件400的数量为两个时,第一连接区240的数量也为两个,可以分别设置在中间曲线段部分210与所述直线段部分220,230的两个交界处、并位于显示面板200的上边缘或下边缘(即图1中长边L上)。又如,固定组件400的数量为四个时,第一连接区240的数量也为四个,可以分别设置在所述曲线段部分210和直线段部分220,230的两个交界处、并分别位于显示面板200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即图1中长边L上)。
本发明适用于曲面显示设备,尤其适用于窄边框曲面显示器,例如窄边框曲面液晶显示器。
本发明将双面胶带300和至少一固定组件400同时用于固定中框100与显示面板200,可以有效降低双面胶带300所受的回弹力,从而解决单独采用双面胶带300粘贴方案易出现脱胶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水平,并且本发明方案对于更易出现脱胶问题的窄边框曲面显示面板同样适用。由于固定组件400降低了双面胶带300所受的回弹力,使得双面胶带300可处于类似静置的状态下,进而有充足的时间达到最佳的粘贴效果。也因此,在选用双面胶带300时,不再需要受限于选用能承受最大回弹力的高品质泡棉胶带,可以选用性能稍低的双面胶带产品,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曲面显示面板模组,包括中框和显示面板,所述中框呈曲面状而具有内凹面;所述显示面板的组接面固定在所述中框的内凹面上,使得所述显示面板因适配所述内凹面而呈弯曲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和所述显示面板通过双面胶带和至少一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T形螺柱,包括扁平状的头部和由头部的内表面垂直延伸出的尾部;以及
垫片,固定在所述头部的外表面上;
其中:所述垫片设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中框之间,并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显示面板的组接面包含相邻接的至少一第一连接区与至少一第二连接区,所述第一连接区设置所述垫片,所述第二连接区设置所述双面胶带;所述T形螺柱的尾部穿过所述中框而与所述中框构成紧固连接;所述T形螺柱的头部和所述垫片均呈扁平状的长方体形,所述T形螺柱为带有矩形底板的T形螺柱,所述垫片为矩形底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中间曲线段部分和连接在所述中间曲线段部分两侧的直线段部分;所述第一连接区位于所述中间曲线段部分与所述直线段部分的交界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采用软性材料;所述双面胶带是泡棉胶带;所述固定组件还包含一螺母;所述T形螺柱的尾部穿过所述中框,并通过与所述螺母的螺合而与所述中框构成紧固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螺柱的头部与所述垫片的厚度总和与所述双面胶带的厚度相等;所述头部与所述垫片的宽度均与所述双面胶带的宽度相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与所述T形螺柱的头部通过胶粘接固定;所述垫片与所述显示面板通过胶粘接固定。
6.一种曲面显示面板与中框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制备至少一固定组件,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含T形螺柱与垫片,所述垫片固定在T形螺柱的头部上;所述T形螺柱的头部和所述垫片均呈扁平状的长方体形,所述T形螺柱为带有矩形底板的T形螺柱,所述垫片为矩形底板;
步骤S2、在显示面板呈平面状态时,将所述垫片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组接面上的第一连接区;
步骤S3、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组接面上的第二连接区粘贴双面胶带,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区与所述第一连接区相邻接;
步骤S4、将所述显示面板的组接面置于呈曲面状的中框的内凹面上,使得所述双面胶带黏贴至所述内凹面,且所述T形螺柱的尾部穿过所述中框构成紧固连接,使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双面胶带与T形螺柱被所述中框拉持而呈现弯曲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中间曲线段部分和连接在所述中间曲线段部分两侧的直线段部分;所述第一连接区位于所述中间曲线段部分与所述直线段部分的交界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紧固件的头部与所述垫片的厚度总和与所述双面胶带的厚度相等;所述头部与所述垫片的宽度均与所述双面胶带的宽度相等。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垫片采用软性材料;在步骤S3中,所述双面胶带是泡棉胶带;在步骤S1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含一螺母;在步骤S4中,所述T形螺柱的尾部穿过所述中框,并通过与所述螺母的螺合而与所述中框构成紧固连接。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垫片与所述T形螺柱的头部通过胶粘接固定;在步骤S2中,所述垫片与所述显示面板通过胶粘接固定。
CN202011228550.0A 2020-11-06 2020-11-06 曲面显示面板模组及曲面显示面板与中框的固定方法 Active CN1123633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8550.0A CN112363340B (zh) 2020-11-06 2020-11-06 曲面显示面板模组及曲面显示面板与中框的固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8550.0A CN112363340B (zh) 2020-11-06 2020-11-06 曲面显示面板模组及曲面显示面板与中框的固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3340A CN112363340A (zh) 2021-02-12
CN112363340B true CN112363340B (zh) 2023-04-07

Family

ID=74509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8550.0A Active CN112363340B (zh) 2020-11-06 2020-11-06 曲面显示面板模组及曲面显示面板与中框的固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6334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00271U (zh) * 2016-09-29 2017-04-1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电视
CN207457653U (zh) * 2017-08-28 2018-06-05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7752274U (zh) * 2018-01-24 2018-08-21 深圳暴风统帅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81213A (ja) * 2009-10-07 2011-04-21 Fujitsu Ltd 画像表示パネル、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表示パネルの分解方法
KR101211371B1 (ko) * 2010-09-16 2012-12-13 주식회사 토비스 곡면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제조 방법
KR20160046188A (ko) * 2014-10-20 2016-04-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0361880A (zh) * 2019-07-12 2019-10-22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CN211479555U (zh) * 2019-09-06 2020-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设备以及折叠屏安装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00271U (zh) * 2016-09-29 2017-04-1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电视
CN207457653U (zh) * 2017-08-28 2018-06-05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7752274U (zh) * 2018-01-24 2018-08-21 深圳暴风统帅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3340A (zh) 2021-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134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3914732B2 (ja) 回路基板の接続構造及び該接続構造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の実装方法
WO2010035551A1 (ja) 基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15806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CN111785165B (zh) 一种曲面显示装置及柔性显示面板
JP2023552028A (ja) 一種のフルスクリーンpvモジュールフレームとその組み立て工程
CN112363340B (zh) 曲面显示面板模组及曲面显示面板与中框的固定方法
CN113728069A (zh) 电连接部件和带有端子的玻璃板结构体
US2019036127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10303449A1 (en) Packaging structur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and fixing method
KR20010034452A (ko) 이방성 도전막 및 반도체 칩의 실장 방법 및 반도체 장치
CN210896389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782780B (zh) 胶带结构及使用其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5923393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080112191A1 (en) Supporting frame and supporting frame assembly for a backlight module
JPH0738231A (ja) クリーム半田用メタルマスクおよび枠への取付方法
CN112201154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093266A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6497270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2649993A (zh) 一种背光灯板的固定结构件及背光灯板
KR20100090747A (ko) 탭 아이씨 직접 컨텍 타입 프로브 유니트의 텐션 플레이트
CN219483271U (zh) 点胶治具
CN113835546A (zh)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214852126U (zh) 一种钣金边框mic组件固定结构及交互平板
JP2003077603A (ja) Icソケ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