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97270U -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97270U
CN206497270U CN201720140470.7U CN201720140470U CN206497270U CN 206497270 U CN206497270 U CN 206497270U CN 201720140470 U CN201720140470 U CN 201720140470U CN 206497270 U CN206497270 U CN 206497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g
liquid crystal
fixing hole
crystal display
pcb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404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云春
袁婷
闫浩
张新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404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97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97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97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模组包括PCB板和背板,背板凸设有凸耳,凸耳的外端设置有可回弹的支臂,支臂的侧面设置有凸设的卡钩,PCB板的侧壁向内开设有与凸耳相适应的固定孔,固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卡钩相对应的卡槽;凸耳插入固定孔后,卡钩卡入卡槽将PCB板与凸耳固定。利用PCB板的侧壁开设固定孔,背板的凸耳直接插入固定孔,插入过程中卡钩利用可回弹的支臂避开固定孔的侧壁,到达卡槽的位置时卡入卡槽,将背板与PCB板固定。此种方式对PCB板的表面无影响,且装配过程简单,直接将凸耳插入固定孔即可,装配效率高,也不需要耗费螺栓或者导电胶,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屏中,液晶显示模组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面板(open cell)和背光模组,液晶面板(open cell)包括显示面板(cell)和PCB板,PCB板需要固定在背板上,以使得PCB板不晃动,从而避免与PCB板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损坏。现有技术中,PCB板一般和显示面板并排放置,显示面板通过背板固定,背板的侧部凸设有凸耳,凸耳可以是和背板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单独固定在背板上,PCB板固定在凸耳上。具体而言,一般是在凸耳和PCB板上开设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将凸耳和PCB板固定;或者是利用胶带将凸耳和PCB板粘接在一起。利用螺栓固定的结构,可能会由于螺栓的高度超过显示面板的高度,导致无法与其他产品配合。此外,不论是螺栓固定还是胶带粘接结构,凸耳都要与PCB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抵接,导致PCB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无法走线和布置其他元件,浪费空间。上述两种结构也使得组装工序麻烦,装配效率低,还造成相应的部件损耗,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利用PCB板的侧壁开设固定孔与凸耳装配,且利用卡钩和卡槽配合固定,对PCB板的表面无影响,且装配简单。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PCB板和背板,所述背板凸设有凸耳,所述凸耳的外端设置有可回弹的支臂,所述支臂的侧面设置有凸设的卡钩,所述PCB板的侧壁向内开设有与所述凸耳相适应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钩相对应的卡槽;所述凸耳插入所述固定孔后,所述卡钩卡入所述卡槽将所述PCB板与所述凸耳固定。
其中,所述支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臂间隔设置。
其中,两个所述支臂上的卡钩均朝外侧凸起。
其中,两个所述支臂对称于所述凸耳设置,且所述卡钩凸出所述凸耳的侧面。
其中,所述凸耳的外端的中部向内开设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形成两个所述支臂。
其中,所述固定孔的至少一个侧壁镀铜。
其中,所述PCB板由多层压合板压合形成,位于中间的所述压合板开设有对应于所述固定孔的截面的通孔,以使得多次所述压合板压合后形成所述固定孔。
其中,与所述固定孔相邻的上下两层所述压合板中,至少一层所述压合板在与所述固定孔相邻的面上镀铜。
其中,所述卡钩的截面呈三角形、弧形或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利用PCB板的侧壁开设固定孔与凸耳装配,且利用卡钩和卡槽配合固定,对PCB板的表面无影响,且装配简单。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液晶显示模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模组包括PCB板和背板,所述背板凸设有凸耳,所述凸耳的外端设置有可回弹的支臂,所述支臂设置有朝向所述凸耳的侧面凸设的卡钩,所述PCB板的侧壁向内开设有与所述凸耳相适应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钩相对应的卡槽;所述凸耳插入所述固定孔后,所述卡钩卡入所述卡槽将所述PCB板与所述凸耳固定。利用PCB板的侧壁开设固定孔,背板的凸耳直接插入固定孔,插入过程中卡钩利用可回弹的支臂避开固定孔的侧壁,到达卡槽的位置时卡入卡槽,将背板与PCB板固定。此种方式对PCB板的表面无影响,且装配过程简单,直接将凸耳插入固定孔即可,装配效率高,也不需要耗费螺栓或者导电胶,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PCB板和凸耳装配后在图2的B-B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PCB板在B-B处的爆炸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PCB板在B-B处的装配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PCB板和凸耳的俯视图。
其中:
1-PCB板,11-固定孔,111-卡槽,12-压合板,2-背板,21-凸耳,211-支臂,212-卡钩,213-凹槽,3-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PCB板和凸耳装配后在图2的B-B处的剖视图。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PCB板1和背板2,背板2凸设有凸耳21,凸耳21的外端设置有可回弹的支臂211,支臂211的侧面设置有凸设的卡钩212,PCB板1的侧壁向内开设有与凸耳21相适应的固定孔11,固定孔1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卡钩212相对应的卡槽111;凸耳21插入固定孔11后,卡钩212卡入卡槽111将PCB板1与凸耳21固定。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利用PCB板1的侧壁开设固定孔11,背板2的凸耳21直接插入固定孔21中,插入过程中卡钩212利用可回弹的支臂211避开固定孔11的侧壁,到达卡槽111的位置时卡入卡槽111,将背板2与PCB板1固定。此种结构不需要将凸耳21固定在PCB板1的表面,对PCB板1的表面无影响,且装配过程简单,直接将凸耳21插入固定孔11即可,装配效率高,也不需要耗费螺栓或者导电胶,节约成本。卡钩212的截面可以呈三角形、弧形或梯形等,只要能够通过卡钩212和卡槽111的卡接将凸耳21固定在PCB板1上即可。
本实施例中,支臂2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臂211间隔设置。间隔设置的支臂211之间具有一定的容纳空间,可以允许支臂211往回运动到容纳空间中,即凸耳21插入固定孔11时,受挤压作用卡钩212往回运动避开固定孔11的侧壁,当卡钩212卡入卡槽111后,支臂211恢复原本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支臂211上的卡钩212可以均朝外侧凸起,如图1所示,此种结构拆卸时比较方便,当需要拆卸时,只需要手握住两个支臂211外露出固定孔11的区域向内压缩两个支臂211,使得两个支臂211相互靠近,带动卡钩212脱离卡槽111,即可将凸耳21取出。实际上,两个支臂211上的凸耳21也可以均朝内侧(即彼此相向)设置,在取出时则需要手将两个支臂211张开。两个支臂211上的凸耳21还可以均朝一个方向设置,此时需要将每个支臂211都朝与凸耳21朝向相反的方向施力,以使得卡钩212脱离卡槽111。为了使得凸耳21和固定孔11之间受力均匀,两个支臂211可以对称于凸耳21设置,且卡钩212凸出凸耳21的侧面,比较牢固地将凸耳21固定在固定孔中。具体而言,可以将凸耳21的外端的中部向内开设凹槽213,比如可以通过冲压成型的方式,或者是其他的加工方式形成凹槽213,凹槽213的两侧形成两个支臂211。对于凸耳21而言加工也比较简单,便于制造。卡钩212与卡槽111相匹配,本实施例中,每个支臂211上设有一个卡钩212,在其他实施例中,卡钩212的数量不限于一个,但卡槽111与卡钩212的数量须相同、形状要匹配。
PCB板1除了固定在背板2上之外,还需要使PCB板1的地信号与背板2的地信号相连,预防静电,同时保持PCB板1的信号稳定,减少干扰。本实施例的固定孔11的至少一个侧壁镀铜,与PCB板1接触,完成地信号连接。由于本实施例的中,凸耳2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与卡钩212设置的面相邻的面)的面积比较大,因此,可以选择在固定孔11对应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上任一或全部镀铜,以获得较大的接触面积,获得较好的连接效果。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PCB板在B-B处的爆炸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PCB板在B-B处的装配剖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PCB板1可以由多层压合板12压合形成,此种PCB板1厚度比较厚,在0.4-0.8mm之间,凸耳21可以是0.2mm厚,因此,PCB板1有比较大的空间形成固定孔,避免PCB板1表面破裂。并且由多层压合板12压合形成的PCB板1便于加工固定孔11,只需要将位于中间的压合板12在对应于固定孔11的位置开设出与固定孔11相对应的截面的通孔即可,压合板12压合后通孔彼此叠加形成固定孔11。此种结构的固定孔11的形状限制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固定孔11。为了便于PCB板1和背板2之间地信号的电连接,可以在与固定孔11相邻的上下两层压合板12中,至少一层压合板12在与固定孔11相邻的面上镀铜,以获得较大的接触面积,保持连接稳定。当然,也可以在固定孔11所在的压合板12上的通孔的侧壁上镀铜,与凸耳21接触连接。
实施例2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PCB板和凸耳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只在凸耳21的外端设置了一个支臂211,在支臂211上设置有一个卡钩212,当凸耳21在插入固定孔11时,卡钩212会回弹避开固定孔11的内壁,直至在卡槽111的位置卡入到卡槽111中。当然,支臂211的数目和每个支臂211上卡钩212的数目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此处并不限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利用PCB板1的侧壁开设固定孔11,背板2的凸耳21直接插入固定孔21中,插入过程中卡钩212利用可回弹的支臂211避开固定孔11的侧壁,到达卡槽111的位置时卡入卡槽111,将背板2与PCB板1固定。此种结构不需要将凸耳21固定在PCB板1的表面,对PCB板1的表面无影响,且装配过程简单,直接将凸耳21插入固定孔11即可,装配效率高,也不需要耗费螺栓或者导电胶,节约成本。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1)和背板(2),所述背板(2)凸设有凸耳(21),所述凸耳(21)的外端设置有可回弹的支臂(211),所述支臂(211)的侧面设置有凸设的卡钩(212),所述PCB板(1)的侧壁向内开设有与所述凸耳(21)相适应的固定孔(11),所述固定孔(1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钩(212)相对应的卡槽(111);所述凸耳(21)插入所述固定孔(11)后,所述卡钩(212)卡入所述卡槽(111)将所述PCB板(1)与所述凸耳(21)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2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臂(211)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臂(211)上的卡钩(212)均朝外侧凸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臂(211)对称于所述凸耳(21)设置,且所述卡钩(212)凸出所述凸耳(21)的侧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21)的外端的中部向内开设凹槽(213),所述凹槽(213)的两侧形成两个所述支臂(211)。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11)的至少一个侧壁镀铜。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1)由多层压合板(12)压合形成,位于中间的所述压合板(12)开设有对应于所述固定孔(11)的截面的通孔,以使得所述压合板(12)压合后形成所述固定孔(1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固定孔(11)相邻的上下两层所述压合板(12)中,至少一层所述压合板(12)在与所述固定孔(11)相邻的面上镀铜。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212)的截面呈三角形、弧形或梯形。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
CN201720140470.7U 2017-02-16 2017-02-16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206497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40470.7U CN206497270U (zh) 2017-02-16 2017-02-16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40470.7U CN206497270U (zh) 2017-02-16 2017-02-16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97270U true CN206497270U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04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40470.7U Active CN206497270U (zh) 2017-02-16 2017-02-16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972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5236A (zh) * 2021-12-10 2022-04-01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具有其的显示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5236A (zh) * 2021-12-10 2022-04-01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具有其的显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0162B2 (en) Back 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hereof
CN105158988B (zh) 一种胶框、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20150212361A1 (en) Bezel-free display device
WO2018129945A1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46322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968580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电路板固定方法
CN207799279U (zh) 一种显示装置
TWI360688B (en) Backlight module
CN206497270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2189198U (zh) 液晶显示装置
WO2014075355A1 (zh) 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22047771A1 (zh) 柔性面板支撑结构、显示装置及柔性模组组装方法
WO2014146361A1 (zh) 液晶显示器
CN205938774U (zh) 一种fpc灯板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3150037U (zh) 显示装置
WO2017193655A1 (zh) 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US10018775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662260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板组件
CN107340634A (zh) 一种led背光源的组装结构
CN210515978U (zh) 交互一体机
CN112649993A (zh) 一种背光灯板的固定结构件及背光灯板
CN208029181U (zh) 一种柔性电路双层板和显示模组
CN220290198U (zh) 固定件、膜片固定结构及交互平板
TW200903099A (en) Backlight module
JP2003279932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における液晶表示パネルの保持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Longteng Optro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