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3016A - 一种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3016A
CN112353016A CN202011189961.3A CN202011189961A CN112353016A CN 112353016 A CN112353016 A CN 112353016A CN 202011189961 A CN202011189961 A CN 202011189961A CN 112353016 A CN112353016 A CN 112353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ge
temperature
infrared radiation
radiation heating
smoking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899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延岩
周顺
金宇
李菁菁
丁玲玲
王成虎
管明婧
曹芸
张晓宇
王孝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Anhu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Anhu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Anhu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Anhu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899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530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53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30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24F40/57Temperature cont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是根据烟具的加热元件开机时的温度,合理设定温度曲线,划分若干温度阶段,从而保证逐口抽吸一致性、降低连续抽吸时烟气温度。红外辐射加热烟具采用本发明的温控方法,适配加热卷烟进行抽吸时,烟雾量充足,烟气温度适宜,烟香浓郁,口口一致,体验极佳。

Description

一种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属于新型烟草制品加热烟具领域。
背景技术
新型烟草制品作为低风险减害产品,并以其不产生二手烟气、不影响他人的优势,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壮大。加热烟具是对加热卷烟进行加热产生可吸食气溶胶的装置,根据加热方式不同分为电阻式加热烟具、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电磁感应加热烟具等。
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国际、英美烟草等围绕电阻式加热烟具已进行了非常系统的研发,而针对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目前虽已有相关装置被开发,如专利CN203424290U公开了一种基于远红外加热的非燃烧型烟草抽吸装置、专利CN108338415A公开了一种外围式加热吸烟系统。但针对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温控方法尚未见相关报道。因为红外辐射加热和电阻式加热原理不同,所以进行红外辐射加热烟具开发直接套用电阻式加热烟具温控技术是行不通的。不论使用哪种加热方式的加热烟具,都需要为消费者提供前后抽吸一致均匀的感官体验,这也是产品获得消费者长久认可的关键。
因此,提出一种适用于红外辐射加热烟具并能够提供抽吸一致均匀感官体验的温控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旨在使其在冷热机或重复加热释烟材料抽吸阶段中具有均匀一致的感官体验。
本发明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其特点在于:
所用装置包括:红外辐射加热烟具,其包括被用于加热释烟材料产生可吸食气溶胶的外围式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红外辐射加热烟具控制器;以及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电源供给;
所述智能温控方法为:
开机时,由所述红外辐射加热烟具自带的温度传感器,自动检测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并根据所检测的温度,选择温控过程:
状态一、开机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等于室温,温控方法包括如下阶段:
状态一、开机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等于室温,温控方法包括如下阶段:
第1阶段:红外辐射加热烟具控制器控制电源输出向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提供的电能,使得在第1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从室温升高到第1阶段温度最大值,即预热温度T1,并保持恒温数秒;
第2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并达到第2阶段温度极小值T2,保持恒温数秒;
……
第N-1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继续下降,并达到第N-1阶段温度极小值TN-1,保持恒温数秒;
第N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继续下降,并达到第N阶段温度极小值TN,并保持恒温到抽吸结束;
状态二、开机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T0高于室温,即表明红外辐射加热烟具处于连续抽吸状态或称热机状态,此时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数值进行相应的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同时降低预热温度T1,其余过程与状态一一致,以保证逐口抽吸一致性、降低连续抽吸时烟气温度;
其中,所述第1阶段温度最大值、第2阶段温度极小值、……、第N-1阶段温度极小值、第N阶段温度极小值配置成在所述第1阶段、第2阶段、……、第N-1阶段、第N阶段温度范围内可连续产生前后抽吸体验一致的气溶胶的温度参数。
进一步地,N为4~8中的任意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释烟材料是指新型烟草加热卷烟,包含但不局限于颗粒型加热卷烟、薄片型加热卷烟等,最优选的加热卷烟是颗粒型加热卷烟。
进一步地,所述外围式红外辐射加热元件可为红外辐射加热管,加热管圆周直径为4~10mm、长度为10~35mm,最优选的直径为5~8mm、长度为10~20mm。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向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提供电能的步骤,使得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在各个阶段中均保持处于所需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1阶段温度最大值为250~290℃,下一阶段相对上一阶段的温度下降值为10~40℃。更进一步地:
当N=4时:第2阶段相对第1阶段、第3阶段相对第2阶段、第4阶段相对第3阶段的温度下降值依次为10~20℃、10~25℃、20~35℃;
当N=5时:第2阶段相对第1阶段、第3阶段相对第2阶段、第4阶段相对第3阶段、第5阶段相对第4阶段的温度下降值依次为10~20℃、10~25℃、20~25℃、15~25℃;
当N=6时:第2阶段相对第1阶段、第3阶段相对第2阶段、第4阶段相对第3阶段、第5阶段相对第4阶段、第6阶段相对第5阶段的温度下降值依次为10~20℃、10~25℃、20~25℃、15~25℃、15~25℃;
当N=7时:第2阶段相对第1阶段、第3阶段相对第2阶段、第4阶段相对第3阶段、第5阶段相对第4阶段、第6阶段相对第5阶段、第7阶段相对第6阶段的温度下降值依次为10~20℃、10~25℃、20~25℃、10~15℃、10~15℃、15~25℃;
当N=8时:第2阶段相对第1阶段、第3阶段相对第2阶段、第4阶段相对第3阶段、第5阶段相对第4阶段、第6阶段相对第5阶段、第7阶段相对第6阶段、第8阶段相对第7阶段的温度下降值依次为10~20℃、10~25℃、20~25℃、10~15℃、10~15℃、15~25℃、10~15℃。
进一步地,第1阶段至第N-1阶段的恒温时间为5~30s。更进一步地:
当N=4时,第1阶段至第3阶段的恒温时间依次为5~15s、5~30s、10~15s;
当N=5时,第1阶段至第4阶段的恒温时间依次为5~15s、5~30s、10~15s、10~15s;
当N=6时,第1阶段至第5阶段的恒温时间依次为5~15s、5~30s、10~15s、10~15s、10~15s;
当N=7时,第1阶段至第6阶段的恒温时间依次为5~15s、5~30s、10~15s、10~15s、10~15s、10~15s;
当N=8时,第1阶段至第7阶段的恒温时间依次为5~15s、5~30s、10~15s、10~15s、10~15s、10~15s、10~15s。
进一步地,第2阶段至第N阶段的降温速率为1℃/3s~1℃/0.1s。更进一步地:
当N=4时,第2阶段至第4阶段的降温速率依次为1℃/2s~1℃/1.0s、1℃/0.6s~1℃/0.2s、1℃/0.6s~1℃/0.2s;
当N=5时,第2阶段至第5阶段的降温速率依次为1℃/2s~1℃/1.0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
当N=6时,第2阶段至第6阶段的降温速率依次为1℃/2s~1℃/1.0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
当N=7时,第2阶段至第7阶段的降温速率依次为1℃/2s~1℃/1.0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
当N=8时,第2阶段至第8阶段的降温速率依次为1℃/2s~1℃/1.0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
进一步地,状态二中,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数值进行相应的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方法为:
若室温<T0≤6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0s;
若60℃<T0≤12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0~4s;
若120℃<T0≤18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0~6s;
若180℃<T0<T1,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0~8s。
进一步地,状态二中,所述降低预热温度T1是相对于状态一降低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红外辐射加热烟具采用本发明的温控方法,适配加热卷烟进行抽吸时,烟雾量充足,烟气温度适宜,烟香浓郁,口口一致,体验极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装置包括:红外辐射加热烟具,其包括被用于加热释烟材料产生可吸食气溶胶的外围式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红外辐射加热烟具控制器;以及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电源供给。具体的,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结构为专利CN201811094196.X中所公开的基于纳米远红外分段加热装置及电子烟的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结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温控方法设定为:
开机时,由红外辐射加热烟具自带温度传感器自动检测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并根据所检测的温度,选择温控过程:
状态一、开机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等于室温,温控方法包括如下阶段:
第1阶段:红外辐射加热烟具控制系统控制电源输出向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提供的电能,使得在第1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从室温升高到第1阶段温度最大值,即预热温度T1=280℃,并保持恒温10s。即第1阶段的时间区间在0~30s。
第2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2s,并达到第2阶段温度极小值T2=265℃,保持恒温10s。即第2阶段的时间区间在30~70s。
第3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三阶段温度极小值T2=255℃,保持恒温15s。即第3阶段的时间区间在70~90s。
第4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四阶段温度极小值T2=230℃,保持恒温到抽吸结束。即第4阶段的时间区间在90~300s。
状态二、开机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T0高于室温,即表明红外辐射加热烟具处于连续抽吸状态或称热机状态,此时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数值进行相应的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并降低预热温度T1至275℃,其余阶段与状态一一致;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的方法为:若室温<T0≤6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0s;若60℃<T0≤12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4s;若120℃<T0≤18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6s;若180℃<T0<T1,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8s。
将本实施例的温控方法与典型温控方法进行匹配性感官质量品吸评价,所用卷烟为颗粒型加热卷烟,验证本实施例的实验效果。典型温控方法为:红外辐射加热烟具预热18s后达到预热温度290℃,此时开始抽吸,同时加热温度下降至260℃后恒定加热保温,持续到抽吸结束。
表1实施例1温控方法感官质量品吸评价表
Figure BDA0002752451830000051
由表1可知,采用智能温控方法感官质量品吸时的雾化量、轻松感、满足感、香气质、劲头、口感、刺激性等特性均优于典型温控方法,且感官质量品吸评价总分高于典型温控方法感官质量品吸评价总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温控方法设定为:
开机时,由红外辐射加热烟具自带温度传感器自动检测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并根据所检测的温度,选择温控过程:
状态一、开机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等于室温,温控方法包括如下阶段:
第1阶段:红外辐射加热烟具控制系统控制电源输出向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提供的电能,使得在第1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从室温升高到第1阶段温度最大值,即预热温度T1=275℃,并保持恒温12s。即第1阶段的时间区间在0~30s。
第2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1.5s,并达到第2阶段温度极小值T2=255℃,保持恒温10s。即第2阶段的时间区间在30~70s。
第3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三阶段温度极小值T2=245℃,保持恒温15s。即第3阶段的时间区间在70~90s。
第4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四阶段温度极小值T2=220℃,保持恒温到抽吸结束。即第4阶段的时间区间在90~300s。
状态二、开机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T0高于室温,即表明红外辐射加热烟具处于连续抽吸状态或称热机状态,此时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数值进行相应的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并降低预热温度T1至270℃,其余阶段与状态一一致;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的方法为:若室温<T0≤6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0s;若60℃<T0≤12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2s;若120℃<T0≤18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4s;若180℃<T0<T1,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6s。
按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效果验证,感官质量品吸评价表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2温控方法感官质量品吸评价表
Figure BDA0002752451830000061
由表2可知,采用智能温控方法感官质量品吸时的雾化量、轻松感、满足感、香气质、劲头、口感、刺激性等特性均优于典型温控方法,且感官质量品吸评价总分高于典型温控方法感官质量品吸评价总分。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温控方法设定为:
开机时,由红外辐射加热烟具自带温度传感器自动检测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并根据所检测的温度,选择温控过程:
状态一、开机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等于室温,温控方法包括如下阶段:
第1阶段:红外辐射加热烟具控制系统控制电源输出向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提供的电能,使得在第1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从室温升高到第1阶段温度最大值,即预热温度T1=280℃,并保持恒温10s。即第1阶段的时间区间在0~30s。
第2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2s,并达到第2阶段温度极小值T2=265℃,保持恒温10s。即第2阶段的时间区间在30~70s。
第3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三阶段温度极小值T2=255℃,保持恒温10s。即第3阶段的时间区间在70~85s。
第4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三阶段温度极小值T2=235℃,保持恒温10s。即第4阶段的时间区间在85~105s。
第5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四阶段温度极小值T2=220℃,保持恒温到抽吸结束。即第5阶段的时间区间在105~300s。
状态二、开机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T0高于室温,即表明红外辐射加热烟具处于连续抽吸状态或称热机状态,此时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数值进行相应的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并降低预热温度T1至275℃,其余阶段与状态一一致;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的方法为:若室温<T0≤6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0s;若60℃<T0≤12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4s;若120℃<T0≤18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6s;若180℃<T0<T1,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8s。
按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效果验证,感官质量品吸评价表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3温控方法感官质量品吸评价表
Figure BDA0002752451830000071
Figure BDA0002752451830000081
由表3可知,采用智能温控方法感官质量品吸时的雾化量、轻松感、满足感、香气质、劲头、口感、刺激性等特性均优于典型温控方法,且感官质量品吸评价总分高于典型温控方法感官质量品吸评价总分。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温控方法设定为:
开机时,由红外辐射加热烟具自带温度传感器自动检测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并根据所检测的温度,选择温控过程:
状态一、开机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等于室温,温控方法包括如下阶段:
第1阶段:红外辐射加热烟具控制系统控制电源输出向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提供的电能,使得在第1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从室温升高到第1阶段温度最大值,即预热温度T1=285℃,并保持恒温8s。即第1阶段的时间区间在0~30s。
第2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2s,并达到第2阶段温度极小值T2=272℃,保持恒温10s。即第2阶段的时间区间在30~66s。
第3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三阶段温度极小值T2=262℃,保持恒温15s。即第3阶段的时间区间在66~86s。
第4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三阶段温度极小值T2=242℃,保持恒温10s。即第4阶段的时间区间在86~106s。
第5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三阶段温度极小值T2=227℃,保持恒温13s。即第5阶段的时间区间在106~126.5s。
第6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四阶段温度极小值T2=210℃,保持恒温到抽吸结束。即第6阶段的时间区间在126.5~300s。
状态二、开机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T0高于室温,即表明红外辐射加热烟具处于连续抽吸状态或称热机状态,此时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数值进行相应的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并降低预热温度T1至280℃,其余阶段与状态一一致;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的方法为:若室温<T0≤6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0s;若60℃<T0≤12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2s;若120℃<T0≤18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4s;若180℃<T0<T1,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6s。
按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效果验证,感官质量品吸评价表如表4所示。
表4实施例4温控方法感官质量品吸评价表
Figure BDA0002752451830000091
由表4可知,采用智能温控方法感官质量品吸时的雾化量、轻松感、满足感、香气质、劲头、口感、刺激性等特性均优于典型温控方法,且感官质量品吸评价总分高于典型温控方法感官质量品吸评价总分。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温控方法设定为:
开机时,由红外辐射加热烟具自带温度传感器自动检测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并根据所检测的温度,选择温控过程:
状态一、开机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等于室温,温控方法包括如下阶段:
第1阶段:红外辐射加热烟具控制系统控制电源输出向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提供的电能,使得在第1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从室温升高到第1阶段温度最大值,即预热温度T1=285℃,并保持恒温8s。即第1阶段的时间区间在0~30s。
第2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2s,并达到第2阶段温度极小值T2=275℃,保持恒温15s。即第2阶段的时间区间在30~65s。
第3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三阶段温度极小值T2=265℃,保持恒温15s。即第3阶段的时间区间在65~85s。
第4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三阶段温度极小值T2=245℃,保持恒温10s。即第4阶段的时间区间在85~105s。
第5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三阶段温度极小值T2=235℃,保持恒温15s。即第5阶段的时间区间在105~125s。
第6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三阶段温度极小值T2=225℃,保持恒温15s。即第6阶段的时间区间在125~145s。
第7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四阶段温度极小值T2=205℃,保持恒温到抽吸结束。即第7阶段的时间区间在145~300s。
状态二、开机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T0高于室温,即表明红外辐射加热烟具处于连续抽吸状态或称热机状态,此时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数值进行相应的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并降低预热温度T1至280℃,其余阶段与状态一一致;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的方法为:若室温<T0≤6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0s;若60℃<T0≤12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2s;若120℃<T0≤18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3s;若180℃<T0<T1,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4s。
按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效果验证,感官质量品吸评价表如表5所示。
表5实施例5温控方法感官质量品吸评价表
Figure BDA0002752451830000101
Figure BDA0002752451830000111
由表5可知,采用智能温控方法感官质量品吸时的雾化量、轻松感、满足感、香气质、劲头、口感、刺激性等特性均优于典型温控方法,且感官质量品吸评价总分高于典型温控方法感官质量品吸评价总分。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温控方法设定为:
开机时,由红外辐射加热烟具自带温度传感器自动检测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并根据所检测的温度,选择温控过程:
状态一、开机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等于室温,温控方法包括如下阶段:
第1阶段:红外辐射加热烟具控制系统控制电源输出向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提供的电能,使得在第1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从室温升高到第1阶段温度最大值,即预热温度T1=290℃,并保持恒温7s。即第一阶段的时间区间在0~30s。
第2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2s,并达到第2阶段温度极小值T2=280℃,保持恒温10s。即第2阶段的时间区间在30~60s。
第3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三阶段温度极小值T2=265℃,保持恒温13s。即第3阶段的时间区间在60~80.5s。
第4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三阶段温度极小值T2=245℃,保持恒温10s。即第4阶段的时间区间在80.5~100.5s。
第5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三阶段温度极小值T2=235℃,保持恒温10s。即第5阶段的时间区间在100.5~115.5s。
第6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三阶段温度极小值T2=225℃,保持恒温15s。即第6阶段的时间区间在115.5~135.5s。
第7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三阶段温度极小值T2=210℃,保持恒温13s。即第7阶段的时间区间在135.5~156s。
第8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降温速率为1℃/0.5s,并达到第四阶段温度极小值T2=200℃,保持恒温到抽吸结束。即第8阶段的时间区间在156~300s。
状态二、开机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T0高于室温,即表明红外辐射加热烟具处于连续抽吸状态或称热机状态,此时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数值进行相应的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并降低预热温度T1至285℃,其余阶段与状态一一致;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的方法为:若室温<T0≤6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0s;若60℃<T0≤12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1s;若120℃<T0≤18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2s;若180℃<T0<T1,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4s。
按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效果验证,感官质量品吸评价表如表6所示。
表6实施例6温控方法感官质量品吸评价表
Figure BDA0002752451830000121
由表6可知,采用智能温控方法感官质量品吸时的雾化量、轻松感、满足感、香气质、劲头、口感、刺激性等特性均优于典型温控方法,且感官质量品吸评价总分高于典型温控方法感官质量品吸评价总分。

Claims (12)

1.一种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用装置包括:红外辐射加热烟具,其包括被用于加热释烟材料产生可吸食气溶胶的外围式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红外辐射加热烟具控制器;以及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电源供给;
所述智能温控方法为:
开机时,由所述红外辐射加热烟具自带的温度传感器,自动检测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并根据所检测的温度,选择温控过程:
状态一、开机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等于室温,温控方法包括如下阶段:
第1阶段:红外辐射加热烟具控制器控制电源输出向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提供的电能,使得在第1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从室温升高到第1阶段温度最大值,即预热温度T1,并保持恒温数秒;
第2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下降,并达到第2阶段温度极小值T2,保持恒温数秒;
……
第N-1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继续下降,并达到第N-1阶段温度极小值TN-1,保持恒温数秒;
第N阶段: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继续下降,并达到第N阶段温度极小值TN,并保持恒温到抽吸结束;
状态二、开机时,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温度T0高于室温,即表明红外辐射加热烟具处于连续抽吸状态或称热机状态,此时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数值进行相应的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同时降低预热温度T1,其余过程与状态一一致;
其中,所述第1阶段温度最大值、第2阶段温度极小值、……、第N-1阶段温度极小值、第N阶段温度极小值配置成在所述第1阶段、第2阶段、……、第N-1阶段、第N阶段温度范围内可连续产生前后抽吸体验一致的气溶胶的温度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N为4~8中的任意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释烟材料为新型烟草加热卷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控制向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提供电能的步骤,使得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在各个阶段中均保持处于所需温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阶段温度最大值为250~290℃,下一阶段相对上一阶段的温度下降值为10~4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N=4时:第2阶段相对第1阶段、第3阶段相对第2阶段、第4阶段相对第3阶段的温度下降值依次为10~20℃、10~25℃、20~35℃;
当N=5时:第2阶段相对第1阶段、第3阶段相对第2阶段、第4阶段相对第3阶段、第5阶段相对第4阶段的温度下降值依次为10~20℃、10~25℃、20~25℃、15~25℃;
当N=6时:第2阶段相对第1阶段、第3阶段相对第2阶段、第4阶段相对第3阶段、第5阶段相对第4阶段、第6阶段相对第5阶段的温度下降值依次为10~20℃、10~25℃、20~25℃、15~25℃、15~25℃;
当N=7时:第2阶段相对第1阶段、第3阶段相对第2阶段、第4阶段相对第3阶段、第5阶段相对第4阶段、第6阶段相对第5阶段、第7阶段相对第6阶段的温度下降值依次为10~20℃、10~25℃、20~25℃、10~15℃、10~15℃、15~25℃;
当N=8时:第2阶段相对第1阶段、第3阶段相对第2阶段、第4阶段相对第3阶段、第5阶段相对第4阶段、第6阶段相对第5阶段、第7阶段相对第6阶段、第8阶段相对第7阶段的温度下降值依次为10~20℃、10~25℃、20~25℃、10~15℃、10~15℃、15~25℃、10~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1阶段至第N-1阶段的恒温时间为5~30s。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N=4时,第1阶段至第3阶段的恒温时间依次为5~15s、5~30s、10~15s;
当N=5时,第1阶段至第4阶段的恒温时间依次为5~15s、5~30s、10~15s、10~15s;
当N=6时,第1阶段至第5阶段的恒温时间依次为5~15s、5~30s、10~15s、10~15s、10~15s;
当N=7时,第1阶段至第6阶段的恒温时间依次为5~15s、5~30s、10~15s、10~15s、10~15s、10~15s;
当N=8时,第1阶段至第7阶段的恒温时间依次为5~15s、5~30s、10~15s、10~15s、10~15s、10~15s、10~15s。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2阶段至第N阶段的降温速率为1℃/3s~1℃/0.1s。
10.如利要求9述的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N=4时,第2阶段至第4阶段的降温速率依次为1℃/2s~1℃/1.0s、1℃/0.6s~1℃/0.2s、1℃/0.6s~1℃/0.2s;
当N=5时,第2阶段至第5阶段的降温速率依次为1℃/2s~1℃/1.0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
当N=6时,第2阶段至第6阶段的降温速率依次为1℃/2s~1℃/1.0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
当N=7时,第2阶段至第7阶段的降温速率依次为1℃/2s~1℃/1.0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
当N=8时,第2阶段至第8阶段的降温速率依次为1℃/2s~1℃/1.0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1℃/0.6s~1℃/0.2s。
11.如利要求1述的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状态二中,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的温度数值进行相应的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方法为:
若室温<T0≤6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0s;
若60℃<T0≤12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0~4s;
若120℃<T0≤180℃,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0~6s;
若180℃<T0<T1,第1阶段恒温时间补偿为0~8s。
12.如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状态二中,所述降低预热温度T1是相对于状态一降低0~10℃。
CN202011189961.3A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 Pending CN1123530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9961.3A CN112353016A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9961.3A CN112353016A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3016A true CN112353016A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13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89961.3A Pending CN112353016A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5301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9917A (zh) * 2021-08-12 2021-10-22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加热烟具温度控制方法
CN114488891A (zh) * 2022-01-18 2022-05-13 青岛海大新星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不燃烧电路及器具
WO2023153852A1 (en) * 2022-02-11 2023-08-17 Kt&G Corporation Aerosol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5406A (zh) * 2013-07-17 2013-09-25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一种基于远红外加热的非燃烧型烟草抽吸装置
US20150208727A1 (en) * 2012-12-28 2015-07-30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Heated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erosol with consistent properties
CN108783602A (zh) * 2018-06-27 2018-11-13 威滔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控制气溶胶产生装置产生气溶胶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70433A (zh) * 2019-01-25 2019-05-21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外围式红外辐射加热气雾生成系统
CN109863462A (zh) * 2019-01-22 2019-06-07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一种加热不燃烧发烟设备的温度控制方法及发烟设备
CN110269278A (zh) * 2019-06-05 2019-09-24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控制气雾产生的方法、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
CN110301679A (zh) * 2019-07-22 2019-10-08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烟气持续释放的控制方法
CN110313643A (zh) * 2019-07-03 2019-10-11 深圳瀚星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电子烟加热的控制方法
CN110367593A (zh) * 2019-07-15 2019-10-25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方法、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
WO2019227381A1 (zh) * 2018-05-31 2019-12-05 绿烟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控制气雾生成装置中气雾产生的方法和气雾生成装置
CN110613173A (zh) * 2019-10-11 2019-12-27 云南巴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红外辐射加热的加热不燃烧烟草装置
CN110710719A (zh) * 2019-05-16 2020-01-21 厦门蜂涛陶瓷有限公司 电子烟加热器及陶瓷发热体的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629618A (zh) * 2018-11-16 2020-09-04 韩国烟草人参公社 具有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的电力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08727A1 (en) * 2012-12-28 2015-07-30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Heated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erosol with consistent properties
CN103315406A (zh) * 2013-07-17 2013-09-25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一种基于远红外加热的非燃烧型烟草抽吸装置
WO2019227381A1 (zh) * 2018-05-31 2019-12-05 绿烟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控制气雾生成装置中气雾产生的方法和气雾生成装置
CN108783602A (zh) * 2018-06-27 2018-11-13 威滔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控制气溶胶产生装置产生气溶胶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29618A (zh) * 2018-11-16 2020-09-04 韩国烟草人参公社 具有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的电力的方法
CN109863462A (zh) * 2019-01-22 2019-06-07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一种加热不燃烧发烟设备的温度控制方法及发烟设备
CN109770433A (zh) * 2019-01-25 2019-05-21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外围式红外辐射加热气雾生成系统
CN110710719A (zh) * 2019-05-16 2020-01-21 厦门蜂涛陶瓷有限公司 电子烟加热器及陶瓷发热体的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269278A (zh) * 2019-06-05 2019-09-24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控制气雾产生的方法、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
CN110313643A (zh) * 2019-07-03 2019-10-11 深圳瀚星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电子烟加热的控制方法
CN110367593A (zh) * 2019-07-15 2019-10-25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方法、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
CN110301679A (zh) * 2019-07-22 2019-10-08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烟气持续释放的控制方法
CN110613173A (zh) * 2019-10-11 2019-12-27 云南巴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红外辐射加热的加热不燃烧烟草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9917A (zh) * 2021-08-12 2021-10-22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加热烟具温度控制方法
CN113519917B (zh) * 2021-08-12 2023-09-26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加热烟具温度控制方法
CN114488891A (zh) * 2022-01-18 2022-05-13 青岛海大新星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不燃烧电路及器具
WO2023153852A1 (en) * 2022-02-11 2023-08-17 Kt&G Corporation Aerosol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53016A (zh) 一种红外辐射加热烟具的智能温控方法
CN110367593B (zh) 一种温控方法、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
WO2020029923A1 (zh) 电子烟控制方法、电子烟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7041251A1 (zh) 电子烟及其加热雾化控制方法
WO2020029800A1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卷烟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012318A1 (zh) 一种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烟气持续释放的控制方法
CN112056634B (zh) 一种控制电加热烟具加热烟支的方法
CN104950953A (zh) 一种电子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JP2021531736A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デバイス
JP2023540475A (ja) 吸煙頻度に基づく加熱プロファイルを有する喫煙装置
CN112841752B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001585A1 (zh) 一种智能雾化型烟弹的使用方法、烟弹及电子烟
CN208370951U (zh) 一种电子烟
CN113142684A (zh) 加热控制方法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09588780A (zh) 一种采用锂电池供电的电磁感应加热器
CN209609869U (zh) 一种混合加热卷烟的加热系统
CN110477457A (zh) 一种根据烟弹口味自动调整加热温度的方法及电子烟
CN107455801A (zh) 一种电加热型非燃烧卷烟装置
CN112120297A (zh) 电子烟的控制方法
CN114631647A (zh) 电子烟及其加热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208755173U (zh) 一种混合型电磁加热烟具
CN113519917B (zh)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加热烟具温度控制方法
WO2021213465A1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9915030U (zh) 一种用于电子烟枪的发热装置以及电子烟枪
CN210143836U (zh) 一种用于电子烟枪的分段式发热装置以及电子烟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