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9983A - 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和具有其的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和具有其的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9983A
CN112339983A CN202010956508.4A CN202010956508A CN112339983A CN 112339983 A CN112339983 A CN 112339983A CN 202010956508 A CN202010956508 A CN 202010956508A CN 112339983 A CN112339983 A CN 112339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horn
assembly
groov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565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智芹
何建兵
肖锭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565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399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39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99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64C1/30Parts of fuselage relatively movable to reduce overall dimensions of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64C27/08Helicopters with two or more r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32Rotors
    • B64C27/37Rotors having articulated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和具有其的飞行器,机身组件包括:机身;多个机臂,多个机臂沿机身的周向分布,每个机臂的一端与机身可转动地相连;多个支撑臂,支撑臂的数量与机臂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支撑臂邻近对应的机臂,每个支撑臂的一端与机身可转动地相连,每个支撑臂的远离机身的一端设有锁止组件,支撑臂通过锁止组件与对应的机臂配合;其中,每个机臂具有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锁止组件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止状态,锁止组件将机臂锁定在展开位置,在解锁状态,锁止组件与机臂脱离,机臂可转动至折叠位置。根据本发明的机身组件,机臂可以实现折叠,机臂在展开位置时结构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和具有其的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和具有其的飞行器。
背景技术
采用多旋翼形式的飞行器,飞行器的机臂尺寸相对较长,占用空间大。相关技术中,有的飞行器的机臂不能折叠,有的飞行器的机臂也可以实现折叠,但是能够折叠的机臂在展开位置时结构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飞行器的机身组件,该机身组件的机臂可以实现折叠,机臂在展开位置时结构稳定可靠。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飞行器,包括上述的机身组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包括:机身;多个机臂,多个所述机臂沿所述机身的周向分布,每个所述机臂的一端与所述机身可转动地相连;多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数量与所述机臂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支撑臂邻近对应的所述机臂,每个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机身可转动地相连,每个所述支撑臂的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设有锁止组件,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锁止组件与对应的所述机臂配合;其中,每个所述机臂具有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所述锁止组件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锁止组件将所述机臂锁定在所述展开位置,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锁止组件与所述机臂脱离,所述机臂可转动至所述折叠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通过使每个支撑臂的一端与机身可转动地相连,每个支撑臂的远离机身的一端设有锁止组件,支撑臂通过锁止组件与对应的机臂配合。其中,每个机臂具有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锁止组件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止状态,锁止组件将机臂锁定在展开位置。在解锁状态,锁止组件与机臂脱离,机臂可转动至折叠位置。从而可以实现机臂的折叠且易于操作,在机臂处于展开位置时,支撑臂对机臂具有支撑作用,使得机臂在展开位置时结构稳定可靠。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身包括连接梁和安装框,所述连接梁与所述安装框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机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梁可转动地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机臂包括枢接件和机臂杆,所述机臂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枢接件上,所述枢接件与所述连接梁可转动相连,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锁止组件分别与所述连接梁和所述枢接件配合以将所述机臂锁定在所述展开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梁上形成有配合凹槽,所述配合凹槽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枢接孔,不同侧壁上的所述枢接孔相对且同轴设置,所述枢接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配合凹槽内,并且所述枢接件的位于所述配合凹槽内的部分上设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为多个且与所述连接梁上的所述枢接孔一一对应且同轴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凹槽的外侧壁上设有朝向所述配合凹槽凹陷的第一限位槽,所述枢接件的未设在所述配合凹槽的部分上设有朝向所述配合凹槽方向凹陷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槽连通以形成环形的凹槽,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锁止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形成的环形凹槽上以将所述机臂锁定在所述展开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组件包括:第一锁配件、第二锁配件和锁固件,所述第一锁配件与对应的所述支撑臂可枢转相连,所述第一锁配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锁配件的第一端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一锁配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锁配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锁固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第一锁配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锁配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锁固件连接以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上以将所述机臂锁定在所述展开位置;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锁固件与所述第一锁配件脱离以使所述第一锁配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锁配件的第二端可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底壁和所述第二锁配件的内侧壁中的一个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底壁和所述第二锁配件的内侧壁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适于伸入所述第三限位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配件的第二端上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锁配部,所述第二锁配件的第二端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锁配部,两个所述第二锁配部之间设有可转动的枢接杆,所述枢接杆上设有锁止孔,两个所述第一锁配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远离所述第二锁配部的一侧上设有锁止卡槽,所述锁固件包括锁固主体、锁固扳手和锁固连接杆,所述锁固连接杆设在所述锁固主体上,所述锁固扳手设在所述锁固主体上且位于所述锁固主体的远离所述锁固连接杆的一侧,所述锁固主体的设置所述锁固连接杆的一侧上还设有锁止凸起,所述锁固连接杆的一部分穿过两个所述第一锁配部限定出的空间以伸入所述锁止孔内,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锁止凸起卡设在所述锁止卡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固连接杆沿轴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锁止孔内,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锁固连接杆朝向远离锁止孔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止凸起脱离所述锁止卡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臂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框配合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安装基板和转接部,所述安装基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框上,所述转接部设在所述安装基板的远离所述安装框的一侧上,所述支撑臂上设有枢转件,所述枢转件与所述转接部可枢转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飞行器,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机身组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飞行器,通过设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机身组件,从而使机臂可以实现折叠,机臂在展开位置时结构稳定可靠。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飞行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飞行器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飞行器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飞行器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连接梁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连接梁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连接梁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连接梁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安装框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安装框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安装框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飞行器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机臂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枢接件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锁持组件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锁配件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二锁配件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锁固件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飞行器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脚架支撑腿的示意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二配合件的示意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件的示意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二固定件的示意图;
图2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储液容器的示意图;
图2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储液容器的示意图;
图2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天线的示意图;
图2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二天线的示意图;
图3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动力组件的示意图;
图31是图30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3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动力组件的示意图;
图3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连接座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飞行器100,机身组件10,
机身1,
连接梁11,第一梁体111,第一配合槽1110,上端壁1111,下端壁1112,
前端壁1113,第一连接部1114,第一连接孔11141,止抵面1115,止抵部1116,
连接柱1117,插配孔11171,过线孔1118,加强孔1119,
枢接部112,第二配合槽1120,上枢接壁1121,下枢接壁1122,前枢接壁1123,
天线安装座1124,第一加强筋1125,枢接孔1126,加强凸起1127,
配合部113,第三配合槽1130,第一限位槽1131,限位凸起1132,第二加强筋1133,
第二梁体114,配合凹槽115,
安装框12,安装腔120,第一安装腔1201,第二安装腔1202,
前端板121,后端板122,侧板123,第一侧板部1231,第二安装凸起12311,
第二侧板部1232,过渡部1233,定位槽1234,定位孔1235,
第二连接部124,隔离板125,加强板126,电池导向模块127,
储液容器导向模块128,
安装架13,
防护架14,防护杆141,固定座142,
机臂2,
枢接件21,套接部211,套设孔2110,第一外壁2111,第二外壁2112,
第二限位槽2113,枢接凸部212,配合孔2122,机臂杆22,
连接件231,安装基板2311,转接部2312,
支撑臂232,支臂杆2321,枢转件2322,
锁止组件233,第一锁配件2331,第一圆环部23311,第一枢接凸起23312,
枢接块23313,第一锁配部23314,锁止卡槽23315,第二锁配件2332,
第二圆环部23321,第二枢接凸起23322,第二锁配部23323,第三限位槽23324,
锁固件2333,锁固主体23331,锁固扳手23332,锁固连接杆23333,锁止凸起23334,
枢接杆2334,锁止孔23341,
起落架3,
支撑腿组件301,
脚架支撑腿31,前支腿311,第一支腿段3111,第二支腿段3112,支撑段3113,
底支腿312,后支腿313,
第一配合件32,
起落架连接组件33,第一固定件331、第二固定件332,
第二配合件34,连接凸起341,
动力组件4,
连接座41,套合部411,套合孔4110,延伸部412,安装部413,
安装组件42,安装柱421,轴承422,连接套件423,固定支座424,转动件425,
动力单元43,动力电机431,螺旋桨组件432,
驱动装置44,舵机441,传动轴442,连杆组件443,第一转接件4431,
第二转接件4432,连杆4433,
储液容器5,储液腔体50,储液腔体51,上箱体511,安装槽5111,下箱体512,
电池6,电控模块7,通信模块71,第一天线711,第二天线712,飞控模块72,
NFC读写器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飞行器100的机身组件10,其中飞行器100可以为无人机,该飞行器100可用于用于农耕产业中对农作物进行农药喷洒或者水分喷灌等作业活动。当然,该飞行器100也可以用于森林火灾中灭火液的喷洒、航拍摄影、电力巡检、环境监测、森林防火和灾情巡查等其他领域。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飞行器100的机身组件10,包括:机身1、多个机臂2和多个支撑臂232。
具体而言,多个机臂2沿机身1的周向分布,例如机臂2为两个且两个机臂2分布在机身1的左右两侧。每个机臂2的一端与机身1可转动地相连。由此可知,每个机臂2相对机身1可转动。
支撑臂232的数量与机臂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支撑臂232邻近对应的机臂2,例如机臂2为两个时,支撑臂232也为两个,在两个机臂2分布在机身1的左右两侧时,两个支撑臂232也分布在机身1的左右两侧,每个支撑臂232可以位于对应机臂2的后侧且邻近其对应的机臂2。
每个支撑臂232的一端与机身1可转动地相连,每个支撑臂232的远离机身1的一端设有锁止组件233,支撑臂232通过锁止组件233与对应的机臂2配合。其中,每个机臂2具有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锁止组件233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止状态,锁止组件233将机臂2锁定在展开位置。在解锁状态,锁止组件233与机臂2脱离,机臂2可转动至折叠位置。
由此可知,每个机臂2相对机身1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可转动。在锁止状态,锁止组件233将机臂2锁定在展开位置,那么说明在此状态下,支撑臂232通过锁止组件233与对应的机臂2配合连接,进而可以通过支撑臂232、机臂2和机身1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同时支撑臂232可以对机臂2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机臂2在展开位置时结构稳定可靠。
在解锁状态,锁止组件233与机臂2脱离,机臂2可转动至折叠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在机臂2处于折叠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机身组件10的占用空间,进而减小飞行器100的占用空间,从而便于飞行器100的收纳和运输。
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机身组件10只需调整锁止组件233与机臂2的配合关系就可以实现机臂2的展开和折叠,只需将锁止组件233与机臂2脱离,就可以解除机臂2相对于机身1可转动的限制,使机臂2可以转动至折叠位置。从而使机臂2的折叠过程简单、易于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飞行器100的机身组件10,通过使每个支撑臂232的一端与机身1可转动地相连,每个支撑臂232的远离机身1的一端设有锁止组件233,支撑臂232通过锁止组件233与对应的机臂2配合。其中,每个机臂2具有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锁止组件233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止状态,锁止组件233将机臂2锁定在展开位置。在解锁状态,锁止组件233与机臂2脱离,机臂2可转动至折叠位置。从而可以实现机臂2的折叠且易于操作,在机臂2处于展开位置时,支撑臂232对机臂2具有支撑作用,使得机臂2在展开位置时结构稳定可靠。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机身1包括连接梁11和安装框12,连接梁11与安装框固定12连接,每个机臂2的一端与连接梁11可转动地相连。由此可知,机身1的结构简单。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框12可以用于安装飞行器100的电池6和储液容器5等。机臂2可以通过与连接梁11的配合而可转动地与机身1相连。
如图13-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机臂2包括枢接件21和机臂杆22,机臂杆22的一端固定在枢接件21上,枢接件21与连接梁11可转动相连,在锁止状态,锁止组件233分别与连接梁11和枢接件21配合以将机臂2锁定在展开位置。由此可知,每个机臂2可通过枢接件21实现与连接梁11的可转动连接,支撑臂232通过锁止组件233与枢接件21的配合可以实现将机臂2锁定在展开位置,同时在锁止组件233与枢接件21和连接梁11脱离时,机臂2可以相对机身1转动,进而可以实现将机臂2折叠至折叠位置,便于飞行器100的收纳和运输。
如图6、图7、图13和图1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梁11上形成有配合凹槽115,配合凹槽115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枢接孔1126,不同侧壁上的枢接孔1126相对且同轴设置,枢接件21的一部分位于配合凹槽115内,并且枢接件21的位于配合凹槽115内的部分上设有配合孔2122,配合孔2122为多个且与连接梁11上的枢接孔1126一一对应且同轴设置。由此可知,在将机臂2与连接梁11进行配合连接时,需要将枢接件21的一部分伸入到配合凹槽115内以使多个配合孔2122与多个枢接孔1126一一对应且同轴设置,进而可以利用转接轴依次穿过相对对应的枢接孔1126和配合孔2122,进而实现枢接件21与连接梁11的枢转连接,进而使机臂2与连接梁11实现可枢转连接。由此可以保证机臂2可折叠的可靠性。
如图8、图9和图1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配合凹槽115的外侧壁上设有朝向配合凹槽115凹陷的第一限位槽1131,枢接件21的未设在配合凹槽115的部分上设有朝向配合凹槽115方向凹陷的第二限位槽2113,第二限位槽2113与第一限位槽1131连通以形成环形的凹槽,在锁止状态,锁止组件233套设在第二限位槽2113与第一限位槽1131形成的环形凹槽上以将机臂2锁定在展开位置。由此可知,第一限位槽1131和第二限位槽2113的设置可以在机臂2的轴向上对锁止组件233进行限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锁止组件233沿着机臂2的轴向滑动,从而便于利用锁止组件233将机臂2锁定在展开位置的操作。提高锁止组件233锁定机臂2的可靠性。
如图13和图17-图20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锁止组件233包括:第一锁配件2331、第二锁配件2332和锁固件2333,第一锁配件2331与对应的支撑臂232可枢转相连,第一锁配件2331的第一端与第二锁配件2332的第一端可枢转连接,第一锁配件2331的第二端与第二锁配件2332的第二端通过锁固件2333可拆卸连接,在锁止状态,第一锁配件2331的第二端与第二锁配件2332的第二端通过锁固件2333连接以套设在第一限位槽1131和第二限位槽2113上以将机臂2锁定在展开位置;在解锁状态,锁固件2333与第一锁配件2331脱离以使第一锁配件2331的第二端与第二锁配件2332的第二端可分离。
由此可知,锁止组件233的结构简单,锁止组件233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便于操作。具体地,如图13和图17所示,在锁止状态,第一锁配件2331的第二端和第二锁配件2332的第二端通过锁固件2333配合连接以形成为环形的结构且套设在第一限位槽1131和第二限位槽2113限定出的环形凹槽内,进而可以将机臂2锁定在展开位置。在解锁状态,锁固件2333与第一锁配件2331脱离,从而使得第一锁配件2331的第二端与第二锁配件2332的第二端分离,已知第一锁配件2331的第一端和第二锁配件2332的第一端可枢转连接,从而,在锁固件2333与第一锁配件2331脱离后,第一锁配件2331的第二端和第二锁配件2332的第二端可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转动,进而可以逐渐增大第二锁配件2332的第二端与第一锁配件2331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使锁止组件233与机臂2脱离而分离,由此解除了对机臂2相对于机身1可转动的限制,使机臂2可以转动至折叠位置。从而使机臂2的折叠过程简单、易于操作。
如图8、图9和图1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1131的底壁和第二锁配件2332的内侧壁中的一个上设有限位凸起1132,第一限位槽1131的底壁和第二锁配件2332的内侧壁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三限位槽23324,限位凸起1132适于伸入第三限位槽23324内。从而可知,在利用锁止组件233将机臂2锁定在展开位置的操作过程中,限位凸起1132与第三限位槽23324的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二锁配件2332相对于机臂2和机身1发生转动,进而便于利用锁止组件233将机臂2锁定在展开位置的操作。提高锁止组件233锁定机臂2的可靠性。
如图17-图20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配件2331的第二端上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锁配部23314,第二锁配件2332的第二端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锁配部23323,两个第二锁配部23323之间设有可转动的枢接杆2334,枢接杆2334上设有锁止孔23341,两个第一锁配部23314中的至少一个的远离第二锁配部23323的一侧上设有锁止卡槽23315,锁固件2333包括锁固主体23331、锁固扳手23332和锁固连接杆23333,锁固连接杆23333设在锁固主体23331上,锁固扳手23332设在锁固主体23331上且位于锁固主体23331的远离锁固连接杆23333的一侧,锁固主体23331的设置锁固连接杆23333的一侧上还设有锁止凸起23334,锁固连接杆23333的一部分穿过两个第一锁配部23314限定出的空间以伸入锁止孔23341内,在锁止状态,锁止凸起23334卡设在锁止卡槽23315内。
从而可知,锁止组件233的结构可靠,能够在锁止状态有效地将机臂2锁定在展开位置。锁止凸起23334与锁止卡槽23315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锁止组件233的可靠性,保证飞行器100在飞行过程中,机臂2能够可靠地处于展开位置,进而提高飞行器100的可靠性。
同时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枢接杆2334可转动,锁固连接杆23333的一部分穿过两个第一锁配部23314限定出的空间以伸入锁止孔23341内,而两个第一锁配部23314又间隔设置,从而若锁止凸起23334与锁止卡槽23315脱离,则锁固件2333整体可以通过锁固连接杆23333围绕枢接杆2334的中心轴线发生转动,进而使锁固连接杆23333逐渐脱离两个第一锁配部23314之间的空间,从而使锁止组件233由锁止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此时锁止组件233与机臂2脱离,机臂2可以相对机身1转动,进而机臂2可以转动至折叠位置。若飞行器100需要使用,则可以先将机臂2由折叠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然后将锁止组件233套设在机臂2上,然后可以搬动锁固扳手23332以使锁固件2333整体可以通过锁固连接杆23333围绕枢接杆2334的中心轴线朝向两个第一锁配部23314转动,当锁固件2333转动至锁固连接杆23333的一部分位于两个第一锁配部23314之间,且使锁止凸起23334卡设在锁止卡槽23315内时,则锁止组件233切换至锁止状态,可以将机臂2可靠地锁定在展开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锁固连接杆23333沿轴向可移动地设在锁止孔23341内,在解锁状态,锁固连接杆23333朝向远离锁止孔23341的方向移动以使锁止凸起23334脱离锁止卡槽23315。由此可知,在将锁止组件233由锁止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时,可以对锁固扳手23332施加作用力以使锁固连接杆23333朝向远离锁止孔23341的方向移动,进入可以使锁止凸起23334脱离锁止卡槽23315,进而锁固件2333整体可以通过锁固连接杆23333围绕枢接杆2334的中心轴线发生转动,进而使锁固连接杆23333逐渐脱离两个第一锁配部23314之间的空间,从而使锁止组件233由锁止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此时锁止组件233与机臂2脱离,机臂2可以相对机身1转动,进而机臂2可以转动至折叠位置。在将锁止组件233由解锁状态切换至锁止状态时,可以先将机臂2由折叠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然后将锁止组件233套设在机臂2上,然后可以搬动锁固扳手23332以使锁固件2333整体可以通过锁固连接杆23333围绕枢接杆2334的中心轴线朝向两个第一锁配部23314转动,当锁固件2333转动至锁固连接杆23333的一部分位于两个第一锁配部23314之间,可以使锁固连接杆23333朝向靠近锁止孔23341的方向移动,以使锁止凸起23334卡设在锁止卡槽23315内,进而可以将机臂2可靠地锁定在展开位置。
如图13和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支撑臂232通过连接件231与安装框12配合连接,连接件231包括安装基板2311和转接部2312,安装基板2311固定连接在安装框12上,转接部2312设在安装基板2311的远离安装框12的一侧上,支撑臂232上设有枢转件2322,枢转件2322与转接部2312可枢转连接。由此可知,连接件231的结构简单、可靠,支撑臂232与安装框12可转动连接的方式简单、可靠,便于拆装。
如图1-图3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飞行器100,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机身组件1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飞行器100,通过设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机身组件10,从而使机臂2可以实现折叠且折叠结构可靠,机臂2在展开位置时结构稳定可靠。
下面参考图1-图33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飞行器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具体地,飞行器100可以为无人机,飞行器100可以用于农耕产业中对农作物进行农药喷洒或者水分喷灌等作业活动。当然,该飞行器100也可以用于森林火灾中灭火液的喷洒、航拍摄影、电力巡检、环境监测、森林防火和灾情巡查等其他领域。
参考图1-图3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飞行器100包括:机身组件10、起落架3、动力组件4、储液容器5、电池6以及电控模块7。机臂2分布于机身1的两侧并与机身1连接。机身组件10包括机身1、机臂2和支撑臂233。起落架3固定于机身1下方以保证飞行器100起飞和着陆的稳定性。动力组件4固定于机臂2远离机身1的端部,动力组件4为飞行器100飞行提供升力。储液容器5搭载于机身1上用于盛装待喷洒或者待运输的物品,电池6固定于机身1上,动力组件4为飞行器100提供动力,电控模块7固定于机身1上,用于控制飞行器100的飞行姿势。
参照图1-图9,机身1包括连接梁11以及与连接梁11固定连接的安装框12。其中,连接梁11包括第一梁体111和连接在第一梁体111两端的两个第二梁体114,每个第二梁体114包括相互连接的枢接部112和配合部113。
参照图6和图7,第一梁体111包括上端壁1111、下端壁1112以及连接在上端壁1111和下端壁1112之间的前端壁1113,其中,前端壁1113大致形成为截面呈圆弧形的结构。上端壁1111、下端壁1112以及前端壁1113共同围设为开口朝后的第一配合槽1110,使得第一梁体111形成为截面大致呈“U”形的结构。第一配合槽1110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一连接部1114和止抵面1115。其中,第一连接部1114可以沿上端壁1111、下端壁1112以及前端壁1113分别延伸,且第一连接部1114上开设有贯穿第一梁体111外壁的第一连接孔,11141。
优选地,第一配合槽1110内壁上还形成有止抵部1116,止抵部1116可以沿上端壁1111、下端壁1112以及前端壁1113的内壁横向和/或纵向延伸以形成加强筋结构。其中,止抵面1115可以形成在位于上端壁1111和下端壁1112上的止抵部1116上,即止抵部1116的朝向安装框12的一侧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止抵面1115,并且位于上端壁1111上的止抵面1115和位于下端壁1112上的止抵面1115共面。
进一步地,上端壁1111外周面上还形成有连接柱1117,连接柱1117开设有开口朝前的插配孔11171。前端壁1113上还设置有过线孔1118。
参照图6-9,枢接部112包括两个,每个枢接部112也形成为截面大致呈“U”形的结构,每个枢接部112沿第一梁体111端面朝上且朝后延伸,其中,每个枢接部112相对第一梁体111朝上延伸的角度为10°-35°。具体地,每个枢接部112相对第一梁体111朝上延伸的角度为12°、19°、21°或32°。需要说明的是,在平行于第一梁体111的中心轴线的竖直平面上,第二梁体114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梁体111的中心轴线的正投影之间的夹角即为第二梁体114相对第一梁体111朝上延伸的角度。其中,每个枢接部112相对第一梁体111朝后延伸的角度为5°-20°。具体地,每个枢接部112相对第一梁体111朝后延伸的角度为9°、12°、14°或16°。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梁体114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梁体111的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的夹角即为第二梁体114相对第一梁体111朝后延伸的角度。枢接部112内形成有开口朝后的第二配合槽1120,第二配合槽1120与第一配合槽1110相连通。
具体地,每个枢接部112包括上枢接壁1121、下枢接壁1122以及与上枢接壁1121和下枢接壁1122连接的前枢接壁1123。上枢接壁1121、下枢接壁1122以及前枢接壁1123分别沿上端壁1111、下端壁1112以及的前端壁1113的端部延伸,上枢接壁1121与上端壁1111以及下端壁1112与下枢接壁1122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加强筋1125以增加枢接壁1121与上端壁1111和下端壁1112与下枢接壁1122之间的连接强度。上枢接壁1121、下枢接壁1122以及前枢接壁1123围设成开口朝后的第二配合槽1120,上枢接壁1121和下枢接壁1122分别开设有同轴设置的枢接孔1126。上枢接壁1121和下枢接壁1122上还分别垂直延伸有天线安装座1124。天线安装座1124开设有与第二配合槽1120相连通的连通孔。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枢接部112的端部延伸有配合部113,配合部113的外周面与枢接部112的上枢接壁1121、下枢接壁1122以及前枢接壁1123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二加强筋1133。配合部113形成为截面呈圆弧状的结构,配合部113内形成有开口朝后的第三配合槽1130,第三配合槽1130呈圆弧状并与第二配合槽1120相连通。配合部113的外周面上还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131,第一限位槽1131的底壁上形成限位凸起1132。
参照图6-图7和图10-图12,安装框12适于与第一梁体111连接。具体地,安装框12包括前端板121、后端板122以及分别连接在前端板121、后端板122两端的两个侧板123。前端板121和两个侧板123上形成有第二连接部124,第二连接部124适于与第一连接部1114连接以将安装框12与第一梁体111固定连接。安装时,前端板121的端面与第一配合槽1110内壁上的止抵面1115止抵时,每个第二连接部124与每个第一连接部1114相对。
参照图3、图10-图12,前端板121、后端板122以及两个侧板123共同围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腔120。储液容器5和电池6适于穿设在安装腔120内并与前端板121、后端板122以及两个侧板123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可拆卸连接。其中,两个侧板123形成为弯折连接的第一侧板部1231和第二侧板部1232,第一侧板部1231和第二侧板部1232通过过渡部1233连接。第一侧板部1231、第二侧板部1232以及过渡部1233的侧面上还形成有连续的加强筋。
进一步地,安装框12还包括隔离板125,隔离板12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侧板部1232靠近过渡部1233的端部。隔离板125将安装腔120分割成第一安装腔1201和第二安装腔1202。电池6可以安装于第一安装空间1201,储液容器5可以安装于第二安装空间1202。
进一步地,参照图12,第一侧板部1231的上还开设有定位槽1234,第一侧板部1231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凸起12311,第二安装凸起12311上设有定位孔1235。第二安装凸起12311起用以安装起落架3。
优选地,安装框12还包括加强板126,加强板126与前端板121平行设置,加强板126的两端与第一侧板部1231连接。加强板126适于与第一梁体11上的加强孔1119配合连接以加强安装框12与连接梁11之间的强度。
优选地,参照图3和图10,两个侧板123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电池导向模块127和储液容器导向模块128。电池6安装于第一安装空间1201以及储液容器5安装于第二安装空间1202时,电池导向模块127和储液容器导向模块128可以对电池6和储液容器5形成导向、阻尼以及固定。
参照图1-图5和图13-图14,机臂2包括两个,两个机臂2分别与连接梁11的两个枢接部112可转动连接。其中,每个机臂2包括枢接件21和机臂杆22。
参照图14和15,枢接件21包括套接部211以及沿套接部211延伸的两个枢接凸部212。套接部211包括第一外壁2111与第二外壁2112,第一外壁2111与第二外壁2112位于同一圆周上(同轴线)。套接部211的第一外壁2111与第二外壁2112共同限定出套设孔2110,套设孔2110适于与机臂杆22的一端配合。第二外壁2112的周壁上还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113。两个枢接凸部212分别沿套接部211的径向延伸,每个枢接凸起212上设有一个配合孔2122,由此使得配合孔2122为两个,两个配合孔2122分别与枢接部112上的枢接孔1126一一对应且同轴设置,由此实现机臂2与枢接部112的枢转连接。
机臂杆22的一端配合固定在套设孔2110上,机臂杆22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动力组件5。本实施例中,机臂杆22采用碳纤维材料包裹的铝合金管。当然,机臂杆22还可以是采用塑胶制成的塑胶管或者碳纤维材料制成的碳管。
参照图13和图16,连接件231包括安装基板2311和沿垂直于安装基板2311方向延伸的转接部2312。连接件231通过安装基板2311固定在过渡部1233上。支撑臂232包括支臂杆2321以及连接在支臂杆2321两端的枢转件2322。支撑臂232一端通过枢转件2322与连接件231的转接部2312枢接连接。支撑臂232的另一端通过枢转件2322与锁止组件233枢接连接。
参照图17-图20,锁止组件233包括第一锁配件2331、第二锁配件2332以及锁固件2333。
参照图13和图18,第一锁配件2331包括第一圆环部23311以及沿第一圆环部23311外周面向外延伸的两个第一枢接凸起23312、枢接块23313以及第一锁配部23314。两个第一枢接凸起23312与支撑臂232远离连接件231的一端通过枢转件2322枢接连接。第一锁配部23314的侧壁上形成有锁止卡槽23315。
参照图17-图19,第二锁配件2332包括第二圆环部23321以及沿第二圆环部23321外周面向外延伸的两个第二枢接凸起23322和第二锁配部23323。第二圆环部23321内周面还开设有第三限位槽23324。两个第二枢接凸起23322与枢接块23313枢接连接,使得第一圆环部23311和第二圆环部23321可以位于同一圆周面上。
参照图17和图20,锁固件2333通过枢接杆2334与第二锁配部23323连接,锁固件2333包括锁固主体23331、沿锁固主体23331第一端面向外延伸的锁固扳手23332以及沿锁固主体23331的第二端面延伸的锁固连接杆23333(可以为单独零件)。进一步地,第二端面上形成有锁止凸起23334。
下面详细描述机臂2的展开过程:
首先,旋转机臂2,将枢接件21的第一外壁2111配合在配合部113的第三配合槽1130内。使得配合部113与第二外壁2112位于同一圆周上,配合部113与第二外壁2112围成一个完整的圆柱筒,同时,配合部113上的第一限位槽1131与第二外壁2112的周壁上的第二限位槽2113共同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圆环槽。
其次,转动支撑臂232将第一锁配件2331的第一圆环部23311和第二锁配件2332的第二圆环部23321分别配合在第二限位槽2113和第一限位槽1131上。其中,第一限位槽1131的底壁上的限位凸起1132与第二圆环部23321内周面第三限位槽23324配合,避免第二圆环部23321与第一限位槽1131的底壁发生转动。
最后,锁固件2333将第一锁配件2331的第一圆环部23311和第二锁配件2332的第二圆环部23321锁定,使得第一圆环部23311和第二圆环部23321形成为与配合部113和第二外壁2112围成的圆柱筒同轴设置的一个圆套环。第一圆环部23311和第二圆环部23321对枢接件21的第二外壁2112和配合部113形成锁合。其中,锁固件2333的第二端面上的锁止凸起23334和第一锁配部23312侧壁上的锁止卡槽23315配合使得第一圆环部23311和第二圆环部23321对枢接件21的第二外壁2112的外周壁形成挤压。
机臂2的折叠过程:机臂2的折叠过程与机臂2的展开相反,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21,起落架3包括两个支撑腿组件301,两个支撑腿组件201为镜像对称结构,两个支撑腿组件301左右对称地安装在机身1下方。每个支撑腿组件301包括脚架支撑腿31、第一配合件32、第二配合件34以及起落架连接组件33。脚架支撑腿31通过第一配合件32、第二配合件34和起落架连接组件33连接在机身1下方。
参照图22,脚架支撑腿31包括:前支腿311、底支腿312和后支腿313,前支腿311和后支腿313分别连接在底支腿312的前后两端。其中,底支腿312为管状且在水平面内沿前后方向延伸。前支腿311包括与底支腿312连接的第一支腿段3111,与第一支腿段3111连接的第二支腿段3112以及与第二支腿段3112连接的支撑段3113。支撑段3113与底支腿312平行设置。
参照图12和21-23,脚架支撑腿31的支撑段3113配合在定位槽1234上并通过第二配合件34上设置的连接凸起341与第二安装凸起12311连接。
第一配合件32将后支腿313连接至后端板122上。
参照图21、图24-25,起落架连接组件33包括第一固定件331、第二固定件332。第一固定件331和第二固定件332将第二支腿段3112与第一梁体111的下端壁1112连接。
参照图30-图33,动力组件4包括连接座41、安装组件42、动力单元43以及驱动装置44。
连接座41(分成两个件)包括安装部413、沿安装部413一端延伸的套合部411以及沿安装部413上端面上延伸的延伸部412,套合部411内部开设有套合孔4110,机臂杆22远离机身1的一端适于配合在套合孔4110内。
安装组件42包括安装柱421、轴承422、连接套件423、固定支座424以及转动件425。其中,安装柱42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422可转动地固定在延伸部412上。连接套件423和固定支座424相互连接固定在安装柱421上。转动件425与安装柱421连接。
动力单元43包括两个,每个动力单元43包括固定在固定支座424上的动力电机431以及固定在动力电机431上的螺旋桨组件432。
参照图31和图32,驱动装置44包括舵机441、传动装置、传动轴442以及连杆组件443,其中,连杆组件443包括与转动件425连接的第一转接件4431、与传动轴442连接的第二转接件4432以及连接在第一转接件4431和第二转接件4432之间的连杆4433。第一转接件4431和第二转接件4432分别与连杆4433枢接连接。
参照图26和图27,储液容器5包括具有储液腔体50的容器主体51,储液腔体50用于盛装药液;容器主体51包括上箱体511以及自上箱体511的底部垂直向下延伸的下箱体512,上箱体511与下箱体512一体成型并共同形成储液腔体50。上箱体511与下箱体512构成“T”型。
参照图2和图26,上箱体511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安装槽5111。安装槽5111内适于安装NFC模块,连接梁11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NFC读写器8。
参照图1,电控模块7包括通信模块71和飞控模块72。通信模块71和飞控模块72连接于机身1上。具体而言,机身1包括安装架13。安装架13与第一梁体111连接。通信模块71和飞控模块72设置在安装架13上。电控模块7与动力组件4之间的连接线可以经过过线孔1118进入第一配合槽1110内,再经由第二配合槽1120、机臂杆22穿出。
优选地,机身1还包括防护架14,防护架14设置在安装架13外侧,防护架14包括两个防护杆141,防护杆141的一端固定于连接柱1117的插配孔11171上。防护杆141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座142固定在下端壁1112上。
参照图1、图28和图29,通信模块71包括第一天线711和第二天线712,本实施例中,第一天线711和第二天线712分别固定于上枢接壁1121和下枢接壁1122的天线安装座1124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飞行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
多个机臂,多个所述机臂沿所述机身的周向分布,每个所述机臂的一端与所述机身可转动地相连;
多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数量与所述机臂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支撑臂邻近对应的所述机臂,每个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机身可转动地相连,每个所述支撑臂的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设有锁止组件,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锁止组件与对应的所述机臂配合;
其中,每个所述机臂具有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所述锁止组件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锁止组件将所述机臂锁定在所述展开位置,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锁止组件与所述机臂脱离,所述机臂可转动至所述折叠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连接梁和安装框,所述连接梁与所述安装框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机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梁可转动地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机臂包括枢接件和机臂杆,所述机臂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枢接件上,所述枢接件与所述连接梁可转动相连,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锁止组件分别与所述连接梁和所述枢接件配合以将所述机臂锁定在所述展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上形成有配合凹槽,所述配合凹槽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枢接孔,不同侧壁上的所述枢接孔相对且同轴设置,所述枢接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配合凹槽内,并且所述枢接件的位于所述配合凹槽内的部分上设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为多个且与所述连接梁上的所述枢接孔一一对应且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凹槽的外侧壁上设有朝向所述配合凹槽凹陷的第一限位槽,所述枢接件的未设在所述配合凹槽的部分上设有朝向所述配合凹槽方向凹陷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槽连通以形成环形的凹槽,
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锁止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形成的环形凹槽上以将所述机臂锁定在所述展开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包括:第一锁配件、第二锁配件和锁固件,所述第一锁配件与对应的所述支撑臂可枢转相连,所述第一锁配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锁配件的第一端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一锁配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锁配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锁固件可拆卸连接,
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第一锁配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锁配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锁固件连接以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上以将所述机臂锁定在所述展开位置;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锁固件与所述第一锁配件脱离以使所述第一锁配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锁配件的第二端可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底壁和所述第二锁配件的内侧壁中的一个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底壁和所述第二锁配件的内侧壁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适于伸入所述第三限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配件的第二端上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锁配部,所述第二锁配件的第二端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锁配部,两个所述第二锁配部之间设有可转动的枢接杆,所述枢接杆上设有锁止孔,两个所述第一锁配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远离所述第二锁配部的一侧上设有锁止卡槽,
所述锁固件包括锁固主体、锁固扳手和锁固连接杆,所述锁固连接杆设在所述锁固主体上,所述锁固扳手设在所述锁固主体上且位于所述锁固主体的远离所述锁固连接杆的一侧,所述锁固主体的设置所述锁固连接杆的一侧上还设有锁止凸起,所述锁固连接杆的一部分穿过两个所述第一锁配部限定出的空间以伸入所述锁止孔内,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锁止凸起卡设在所述锁止卡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连接杆沿轴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锁止孔内,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锁固连接杆朝向远离锁止孔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止凸起脱离所述锁止卡槽。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框配合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安装基板和转接部,所述安装基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框上,所述转接部设在所述安装基板的远离所述安装框的一侧上,所述支撑臂上设有枢转件,所述枢转件与所述转接部可枢转连接。
11.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机身组件。
CN202010956508.4A 2020-09-11 2020-09-11 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和具有其的飞行器 Pending CN1123399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6508.4A CN112339983A (zh) 2020-09-11 2020-09-11 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和具有其的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6508.4A CN112339983A (zh) 2020-09-11 2020-09-11 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和具有其的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9983A true CN112339983A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58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56508.4A Pending CN112339983A (zh) 2020-09-11 2020-09-11 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和具有其的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3998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85847B2 (ja) 無人航空機
US10780970B2 (en) Folding heavy-lift unmanned vehicle frame
KR101860021B1 (ko) 슬라이드 암이 적용된 다목적 드론
US20080210818A1 (en) Autonomous, back-packable computer-controlled breakawa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US20170291677A1 (en) Folding heavy-lift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frame
US20180194267A1 (en) Modular container transport systems
US20220227485A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folding landing gear
CN212556754U (zh) 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和具有其的飞行器
CN112339983A (zh) 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和具有其的飞行器
KR102321460B1 (ko) 탄소복합소재 적재함을 가진 다목적 드론
CN213139118U (zh) 锁持组件及飞行器
CN212890893U (zh) 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及飞行器
CN213200078U (zh) 用于无人机机臂的连接组件和无人机
CN213200132U (zh) 无人机
CN212890883U (zh) 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组件和具有其的无人机
CN213200083U (zh) 无人机
CN112339979A (zh) 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组件和具有其的无人机
KR100692237B1 (ko) 폴딩식 테일붐대
CN213200077U (zh) 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组件和具有其的无人机
CN213443068U (zh) 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组件和具有其的无人机
CN112339982A (zh) 飞行器的机身组件及飞行器
KR102323415B1 (ko) 폴딩 암 구조를 갖는 드론
US11319046B2 (en) Folding heavy-lift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frame
CN212556774U (zh) 无人机的机臂装置及具有其的无人机
CN210212750U (zh) 无人机机身及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000 Block C, 115 Gaopu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Jif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Block C, 115 Gaopu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