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24192A - 方舱及方舱扫描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方舱及方舱扫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24192A
CN112324192A CN202011311710.8A CN202011311710A CN112324192A CN 112324192 A CN112324192 A CN 112324192A CN 202011311710 A CN202011311710 A CN 202011311710A CN 112324192 A CN112324192 A CN 1123241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ter
air
scanning
gas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17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双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117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241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24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41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dwelling or office purposes; General layout, e.g. modular co-ordination or staggered storeys
    • E04H1/12Small buildings or other erections for limited occupation, erected in the open air or arranged in buildings, e.g. kiosks, waiting shelters for bus stops or for filling stations, roofs for railway platforms, watchmen's huts or dressing cubicles
    • E04H1/1205Small buildings erected in the open ai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3/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public or similar purposes; Institutions, e.g. infirmaries or prisons
    • E04H3/08Hospitals, infirmaries, or the like; Schools; Pris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purific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sterilisation; by ozon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方舱及方舱扫描系统。方舱包括第一收纳箱及供气装置。第一收纳箱包括接气管道、用于容纳扫描设备的扫描仓、与扫描仓相通的第一进出口以及用于打开及密封第一进出口的第一隔离门。接气管道设置于扫描仓内,包括用于与扫描设备的进气端连通的连接部。供气装置设置于扫描仓的外部,包括进气孔、出气孔、用于净化所述供气装置内的气体的净化组件以及用于为所述出气孔能够提供正压气体的送风组件,其中,出气孔与接气管道连通。本申请通过优化或改进方舱,使得安装在方舱内的扫描设备的内部难以被病毒污染。

Description

方舱及方舱扫描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舱及方舱扫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抗震救灾、方舱医院、临时治疗或者临时诊断等场合会需要使用方便搬运的医疗器械,如急救车、采血车,检测车等方舱医疗系统。而通过将CT(Computed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机及MRI(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核磁共振成像)机等医疗影像设备设置于收纳箱内,则构成具有扫描功能的方舱扫描系统。
由于CT机及MRI机等扫描设备需要从其外部吸入气体,利用气体对其内部的电气元件进行散热。而传统的方舱的结构缺陷,容易造成扫描设备的内部被病毒污染。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舱及方舱扫描系统,优化方舱结构,使得扫描设备的内部难以被病毒污染。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方舱,包括第一收纳箱及供气装置;第一收纳箱包括接气管道、用于容纳扫描设备的扫描仓、与扫描仓相通的第一进出口以及用于打开及密封第一进出口的第一隔离门,接气管道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置于扫描仓内,用于通过扫描设备向外流出气体;供气装置设置于扫描仓的外部,供气装置包括进气孔、出气孔、用于净化所述供气装置内的气体的净化组件以及用于为所述出气孔能够提供正压气体的送风组件,出气孔与接气管道连通。
上述方舱使用时,启动送风组件带动供气装置内部的气体流动产生气流,并将净化组件净化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孔送入接气管道中,进而接气管道能够为扫描仓内的扫描设备提供正压的干净气体,如此能够保证扫描设备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扫描设备向外排出气体,使得外部的病毒难以进入扫描设备内,有利于减少消毒区域,提高消毒速度;同时通过提供正压气体给扫描设备,使得扫描设备内部气流流速加大,能够提高散热效率,提高扫描设备连续作业的能力。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净化组件设置于进气孔与出气孔之间,送风组件设置于进气孔与出气孔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送风组件通过出气孔与接气管道连通,净化组件设置于进气孔与送风组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供气装置还包括第二收纳箱,进气孔及出气孔开设于第二收纳箱上,送风组件及净化组件设置于第二收纳箱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收纳箱设有缓冲腔,出气孔与缓冲腔连通,送风组件的出气端与缓冲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净化组件包括至少一病毒过滤网,病毒过滤网设置于进气孔与送风组件的进气端之间,将第二收纳箱分割成进气腔及加压腔,进气孔开设于进气腔,送风组件设置于加压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组件包括紫外线杀毒器、负离子杀毒器及病毒过滤网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扫描仓包括承压面,接气管道包括管道本体,管道本体设置于承压面的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收纳箱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与进气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收纳箱还包括导流板,导流板设置于扫描设备的散热孔上方,用于将散热气体导向排气孔;
或者,第一收纳箱还包括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排气孔连通,第一管道的另一端用于与扫描设备的散热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收纳箱与供气装置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夹设于排气孔的外侧壁与进气孔的外侧壁之间;
或者,方舱还包括第二管道,排气孔通过第二管道与进气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收纳箱与供气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夹设于出气孔的外侧壁与接气管道的外侧壁之间;
或者,方舱还包括第三管道,出气孔通过第三管道与接气管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扫描仓的长度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扫描仓设有安装孔,方舱包括扩容箱,扩容箱设有扩容腔,扩容箱通过安装孔滑动安设于第一收纳箱上,使得扫描仓的长度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收纳箱还设有操作仓,操作仓与扫描仓之间设有第二进出口,第一收纳箱还包括联动器以及用于打开及密封第二进出口,联动器设置于第二隔离门与第一隔离门之间,使得打开第二隔离门时,先打开第一隔离门或同步打开第一隔离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联动器包括机械联动器或电控联动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供气装置还包括温控组件,温控组件设置于进气孔与出气孔之间,用于调节出气孔的出气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温控组件包括换热器以及与换热器连通的空调压缩机,换热器设置于进气孔与出气孔之间。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方舱扫描系统,包括扫描设备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方舱,扫描设备安设于扫描仓内,扫描设备包括进气端,进气端与连接部连接。
上述方舱扫描系统使用时,启动送风组件及扫描设备,打开第一隔离门,被检测者从进出口进入扫描仓,并进入扫描设备的检测位进行扫描检测。此过程中,送风组件能够带动供气装置内部的气体流动产生气流,并将净化组件净化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孔送入接气管道中,进而接气管道能够为扫描仓内的扫描设备提供正压的干净气体,如此能够保证扫描设备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使得扫描仓内的病毒或被检测者携带病毒难以进入扫描设备内。完成检测后,只需进行扫描设备的外部消毒,即可投入使用,有利于缩短间隔时间;同时供气装置能够提供正压气体给扫描设备,使得扫描设备内部气流流速加大,能够提高散热效率,提高扫描设备连续作业的能力。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扫描设备包括CT机及MRI机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方舱扫描系统还包括运输装置,运输装置包括底盘,第一收纳箱及供气装置分别固设于底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方舱扫描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方舱扫描系统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方舱扫描系统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A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方舱扫描系统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方舱扫描系统的管道连接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方舱及扫描设备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中的方舱扫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方舱扫描系统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方舱;20、扫描设备;22、进气端;24、检测位;26、散热孔;30、运输装置;32、底盘;100、第一收纳箱;110、扫描仓;112、第一进出口;114、承压面;120、第一隔离门;130、接气管道;132、连接部;134、管道本体;140、排气孔;150、导流板;160、第一管道;170、操作仓;172、第二进出口;174、安装孔;180、第二隔离门;190、联动器;200、供气装置;210、进气孔;220、出气孔;230、净化组件;232、病毒过滤网;240、送风组件;250、第二收纳箱;252、缓冲腔;254、进气腔;256、加压腔;260、温控组件;262、换热器;264、空调压缩机;300、第一密封环;400、第二管道;500、第二密封环;600、第三管道;700、扩容箱;710、扩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由于CT机及MRI机等扫描设备通过转换元件将电能转换成电磁波等能量进行扫描检测,而使用的过程中,部分转换元件不可避免存在发热现象,故扫描设备都有散热要求,通过扫描设备自带的散热装置从扫描设备的外部吸入气体,利用气体对扫描设备内部的电气元件进行散热,以保证扫描设备的正常运行。
传统的部分方舱具有气体净化功能,能够满足扫描设备的一般需求。但扫描设备会用于扫描携带有传染性病毒的被扫描者,携带有的传染性病毒的被扫描者进入方舱后,会污染方舱内的气体、地面、墙面和扫描设备的外罩等等,而扫描设备启动散热装置后,病菌或病毒会被散热装置产生的吸力,随气体吸入扫描设备内部,容易造成扫描设备的内部被病毒污染。后期对扫描设备及方舱进行消毒时,因电气元件的特殊性,无法使用高温杀毒手段进行杀毒,导致一般的消毒手段对扫描设备的消毒不够全面,需额外增加消毒成本及消毒时间,增加方舱扫描系统的维护成本。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舱,能够为扫描设备提供正压且干净的散热气体,使得方舱扫描系统能够适应携带有传染性病毒的被检测者(如新冠病毒携带者)的扫描检测,减少消毒成本及消毒时间,有利于降低维护成本及提高连续作业时间,满足大规模扫描检测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方舱,通过应用了该方舱的方舱扫描系统进行阐述。
如图1及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方舱扫描系统10,包括方舱10以及设置于方舱10内的扫描设备20。
该方舱10包括第一收纳箱100及供气装置200;第一收纳箱100包括接气管道130、用于容纳扫描设备20的扫描仓110、与扫描仓110相通的第一进出口112以及用于打开及密封第一进出口112的第一隔离门120,接气管道130包括连接部132,连接部132设置于扫描仓110内,用于通过扫描设备20向外流出气体;供气装置200设置于扫描仓110的外部,供气装置200包括进气孔210及出气孔220、用于净化供气装置200内的气体的净化组件230以及用于为出气孔220能够提供正压气体的送风组件240,出气孔220与接气管道130连通。
该扫描设备20安设于扫描仓110内,扫描设备20包括进气端22,进气端22与连接部132连接。
上述方舱扫描系统10使用时,启动送风组件240及扫描设备20,打开第一隔离门120,被检测者从进出口进入扫描仓110,并进入扫描设备20的检测位24进行扫描检测。此过程中,送风组件240能够带动供气装置200内部的气体流动产生气流,并将净化组件230净化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孔220送入接气管道130中,进而接气管道130能够为扫描仓110内的扫描设备20提供正压的干净气体,如此能够保证扫描设备20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扫描设备能够向外排出气体,使得扫描仓110内的病毒或被检测者携带病毒难以进入扫描设备20内,有利于减少消毒区域。完成检测后,只需进行扫描设备20的外部消毒,即可投入使用,减少消毒成本及消毒时间,有利于缩短间隔时间,提高扫描作业效率;同时供气装置200能够提供正压气体给扫描设备20,使得扫描设备20内部气流流速加大,能够提高散热效率,提高扫描设备20连续作业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气体”包括但不限于空气、惰性气体等,可根据扫描设备的需要灵活进行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接气管道130”的具体实现形式可以有多种,如硬质管道、软质管道或伸缩管等等,其“连接部”的具体结构亦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螺接接头、卡扣接头等等。
此外,“接气管道130”的安装方式亦有多种,不做过多限制。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扫描仓110包括承压面114,接气管道130包括管道本体134,管道本体134设置于承压面114的下方。如此,能够通过扫描仓130的承压面114进行管道本体134的防护及隐藏,提高扫描仓130的规整性。
或者,如图9所示,一实施例中,接气管道130穿过扫描仓110的侧壁与出气孔220连通。如此,亦可实现接气管道130的安装,同时此方式方便调整接气管道130的长度及直径大小,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扫描设备20的供气需要。
此外,该接气管道130可以通过多段管体构成,其具体数量及搭配亦可有多种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正压气体”是指气压大于第一收纳箱100内的气压。
需要说明的是,送风组件240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轴流风机、离心式送风机、加压风扇等送风设备。
一实施例中,送风组件240的送风压力大小可调。进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正压气体的气压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净化组件230”包括能够灭杀、过滤病毒或灭杀及过滤病毒,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包括紫外线杀毒器、负离子杀毒器及病毒过滤网232中的至少一种,使得供气装置200即能够保证扫描设备20的散热效果,又不会污染扫描设备20的内部。具体地,该净化组件230的实现形式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如紫外线杀毒器通过产生紫外线灯光来对供气装置200内的病毒进行灭杀,为接气管道130提供无病毒、无病菌的气体。
或者,利用负离子杀毒器通过产生负离子来对供气装置200内的病毒进行灭杀,为接气管道130提供无病毒、无病菌的气体。
或者,利用病毒过滤网232过滤供气装置200内的病毒,使得该病毒不会随气流流出出气孔220,为接气管道130提供无病毒、无病菌的气体。
再或者,净化组件230包括病毒过滤网232及紫外线杀毒器,紫外线杀毒器产生的紫外线灯光能够照设病毒过滤网232,进而能够灭杀及过滤供气装置200内的病毒,为接气管道130提供无病毒、无病菌的气体。
一实施例中,扫描设备20包括CT机及MRI机中的至少一种。进而该方舱扫描系统10可根据需要形成不同的扫描功能,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及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净化组件230设置于进气孔210与出气孔220之间,送风组件240设置于进气孔210与出气孔220之间。如此,能够沿进气孔210至出气孔220的气流方向设置净化组件230及送风组件240,有利于减少供气装置200内部的紊流,使得进入供气装置200内的气体能够沿预设的气流轨迹进行运动,减少能量损耗。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及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送风组件240通过出气孔220与接气管道130连通,净化组件230设置于进气孔210与送风组件240之间。如此,可以先利用净化组件230净化气体,再通过送风组件240送入接气管道130中,有利于防止病毒在供气装置200内进行扩散,更容易进行净化,有利于提高方舱医疗系统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图3及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供气装置200还包括第二收纳箱250,进气孔210及出气孔220开设于第二收纳箱250上,送风组件240及净化组件230设置于第二收纳箱250内。如此,通过设置第二收纳箱250,来集成送风组件240及净化组件230,方便进行供气装置200的整体运输,提高现场装配效率,如,能够加快方舱医院的建设速度。而且送风组件240及净化组件230的选择可以更加灵活,以满足方舱扫描系统10的不同需求。如,可以选择体积更大,功率更大的送风组件240,并配套净化效果更好的净化组件23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收纳箱100”及“第二收纳箱250”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集装箱改造而成、通过板房箱改造而成以及其他箱体获得具有隔离电磁辐射功能的收纳箱。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图3及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二收纳箱250设有缓冲腔252,出气孔220与缓冲腔252连通,送风组件240的出气端与缓冲腔252连通。如此,通过设置缓冲腔252可以缓冲经送风组件240加压的气体,使得出气孔220能够为扫描设备20提供气压稳定的气体,有利于提高扫描设备20的运行可靠性,进而有利于保证方舱扫描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保障疫情爆发等紧急情况下大规模检测的扫描需求。
在上述任一第二收纳箱250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图3及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净化组件230包括至少一病毒过滤网232,病毒过滤网232设置于进气孔210与送风组件240的进气端22之间,将第二收纳箱250分割成进气腔254及加压腔256,进气孔210开设于进气腔254,送风组件240设置于加压腔256内。如此,通过病毒过滤网232设置于设置于进气孔210与送风组件240的进气端22之间,并将第二收纳箱250分割成进气腔254及加压腔256,使得送风组件240动作产生吸力时,气体也能够缓慢经病毒过滤网232过滤后再进入加压腔256中被送风组件240吸入,使得气体能够被充分过滤。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在进气腔254或/和加压腔256中设置至少一病毒过滤网232。
具体地,第二收纳箱250内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病毒过滤网232的安装结构(未标注),方便根据需要灵活设置病毒过滤网232的数量,使得该方舱扫描系统10能够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如,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病毒过滤网232来提高过滤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或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一收纳箱100设有排气孔140,排气孔140与进气孔210连通。如此,可以通过供气装置200的净化组件230来净化第一收纳箱100内排出的气体,避免第一收纳箱100排出的气体污染气体;同时在低温环境下,能够回收第一收纳箱100的气体,为第一收纳箱100供热,以保证扫描设备20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工作,以保证扫描精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一收纳箱100还包括导流板150,导流板150设置于扫描设备20的散热孔26上方,用于将散热气体导向排气孔140。如此,利用导流板150将散热孔26出来的气体导向排气孔140,以尽可能利用第一收纳箱100的气体,为第一收纳箱100供热,以保证扫描设备20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工作,以保证扫描精度。
该导流板150的具体结构形状可以多种,只要能够满足散热气体的导向作用即可。
可选地,一实施例中,导流板150的高度可调,能够该导流板150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扫描设备20的高度变化,灵活调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导流板150的高度,以获得更好的导流效果。
或者,如图5所示,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收纳箱100还包括第一管道160,第一管道160的一端与排气孔140连通,第一管道160的另一端用于与扫描设备20的散热孔26连通。如此,通过第一管道160能够将散热孔26出来的气体充分导向排气孔140排出,以尽可能利用第一收纳箱100的气体,为第一收纳箱100供热,以保证扫描设备20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工作,以保证扫描精度。
当然了,排气孔140上可以设置排气装置,如排气扇,提高排气气流流速。
在上述任一排气孔140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或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一收纳箱100与供气装置20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环300,第一密封环300夹设于排气孔140的外侧壁与进气孔210的外侧壁之间。如此,只需对齐排气孔140及进气孔210,并夹设第一密封环300,即可利用第一密封环300实现排气孔140与进气孔210的密闭对接,拆装方便。
亦或者,如图6所示,另一实施例中,方舱10还包括第二管道400,排气孔140通过第二管道400与进气孔210连通。如此,利用第二管道400来实现排气孔140与进气孔210的连通,使得供气装置200与第一收纳箱100的位置可以灵活摆放,以适应不同的场地状况,提高方舱扫描系统10的适应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及图4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一收纳箱100与供气装置200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环500,第二密封环500夹设于出气孔220的外侧壁与接气管道130的外侧壁之间。如此,只需对齐出气孔220及接气管道130的进气端22,并夹设第二密封环500,即可利用第二密封环500实现出气孔220及接气管道130的密闭对接,拆装方便。
或者,如图6所示,另一实施例中,方舱10还包括第三管道600,出气孔220通过第三管道600与接气管道130连通。如此,利用第三管道600来实现出气孔220与接气孔的连通,使得供气装置200与第一收纳箱100的位置可以灵活摆放,以适应不同的场地状况,提高方舱扫描系统10的适应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扫描仓110的长度可调。如此,使得该第一收纳箱100能够适应不同长度大小的扫描设备20的安装;同时可以在运输时,缩小长度以方便运输;而使用时,扩大长度以方便扫描设备20的运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一实施例中,扫描仓110设有安装孔174,方舱10包括扩容箱700,扩容箱700设有扩容腔710,扩容箱700通过安装孔174滑动安设于第一收纳箱100上,使得扫描仓110的长度可调。如此,利用扩容箱700与安装孔174配合,使得扩容箱700能够相对于第一收纳箱100滑动,进而可以通过移动扩容腔710来延长或缩短扫描仓110的长度,实现扫描仓110的长度可调,便于更加灵活进行扫描仓的搬运。
可以理解地,当需要搬运方舱扫描系统10时,使得扫描设备20收缩,留出避让空间,便于移动扩容箱700,使得扩容箱700缩回扫描仓110内,进而可以减小方舱10的总长度,以方便方舱10的运输要求,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而方舱扫描系统10需要使用时,可以移动扩容箱700,使得扩容箱700凸出第一收纳箱100设置,利用收容腔来延长扫描仓110的长度,以形成更多的运行空间,方便扫描设备20的运行。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一收纳箱100还设有操作仓170,操作仓170与扫描仓110之间设有第二进出口172,第一收纳箱100还包括联动器190以及用于打开及密封第二进出口172的第二隔离门180,联动器190设置于第二隔离门180与第一隔离门120之间,使得打开第二隔离门180时,先打开第一隔离门120或同步打开第一隔离门120。如此,方舱扫描系统10使用时,利用各个腔室的送风系统,使得操作仓170内的气压大于或等于扫描仓110的气压,而扫描仓110的气压大于方舱10外部的大气压;而在准备打开通往扫描室的第二隔离门180时,先打开第一隔离门120或同步打开第一隔离门120,使得扫描室内的气体能够往第一进出口112方向流出,操作仓170内气体从第二进出口172流入扫描仓110,避免因打开第二隔离门180造成的扫描仓110内气体流入操作仓170,避免或减少操作仓170被污染的可能,有利于为操作人员提供的安全的操作环境。
联动器19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
如,一实施例中,联动器190包括机械联动器190。如此可以通过机械联动原理,将打开第二隔离门180的位移力传递给第一隔离门120,实现第二隔离门180及第一隔离门120的同步打开。如第二隔离门180及第一隔离门120可转动设置于第一收纳箱100,可以通过双摇杆机构实现第一隔离门120及第二隔离门180的联动打开;或者,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实现第一隔离门120及第二隔离门180的联动打开。
或者,如图7所示,另一实施例中,电控联动器190。进而可以通过电控联动原理,实现第二隔离门180的打开时,先打开或同步打开第一隔离门120。如,第二隔离门180及第一隔离门120通过电机+传动机构实现关闭或打开,当控制开关或控制器控制第二隔离门180的电机动作(可设定延时)时,同时控制第一隔离门120的电机动作实现;或者,通过控制直线电机同步实现第二隔离门180及第一隔离门120的打开。
由于方舱扫描系统10的一般需要在室外使用,而不同场景下的室外的温度范围很大(如从-25°~40°);且扫描设备20具有特定的工作环境,如大部分CT机的工作温度要求是16°~25°,如超出此工作温度,该CT机的扫描精度较差,设置不能满足识别要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及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供气装置200还包括温控组件260,温控组件260设置于进气孔210与出气孔220之间,用于调节出气孔220的出气温度。如此,通过设置温控组件260,调节出气孔220的出气温度,使得进入扫描设备20的气体温度不会干扰扫描设备20的正常工作,且利用内部通气的方式保持扫描设备20的温度,更加能够保证扫描设备20的工作温度满足使用要求,有利于提高扫描设备20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及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温控组件260包括换热器262以及与换热器262连通的空调压缩机264,换热器262设置于进气孔210与出气孔220之间。如此,通过换热器262与空调压缩机264的配合,能够实现更大温度范围的调节及更高流速的气体的温度调节。
且与前述的第二收纳箱250相结合,使得换热器262及空调压缩机264设置加压腔256内,能够减少能量损失,且可以集成更大功率的换热器262及空调压缩机264。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一实施例中,方舱扫描系统10还包括运输装置30,运输装置30包括底盘32,第一收纳箱100及供气装置200分别固设于底盘32。如此,通过设置运输装置30,有利于提高方舱扫描系统移动的便捷性,能够快速响应抗疫需求以及为缺乏扫描资源的地区提供扫描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该“接气管道130”可以为“第一收纳箱100”这一模块的其中一个零件,即与“第一收纳箱100的其他构件”形成一个整体,便于进行模块化组装;也可以与“第一收纳箱100的其他构件”相对独立,可分离,单独组装,即可在本装置中与“第一收纳箱100的其他构件”进行模块化组装成一个整体。
等同的,本申请“收纳箱”、“组件”、“机构”、“装置”所包含的构件亦可灵活进行组合,即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模块化生产,以方便进行模块化组装。本申请对上述构件的划分,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构件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收纳箱,所述第一收纳箱包括接气管道、用于容纳扫描设备的扫描仓、与所述扫描仓相通的第一进出口以及用于打开及密封所述第一进出口的第一隔离门,所述接气管道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扫描仓内,用于通过所述扫描设备向外流出气体;及
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设置于所述扫描仓的外部,所述供气装置包括进气孔、出气孔、用于净化所述供气装置内的气体的净化组件以及用于为所述出气孔能够提供正压气体的送风组件,所述出气孔与所述接气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出气孔之间,所述送风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出气孔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通过所述出气孔与所述接气管道连通,所述净化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气孔与所述送风组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还包括第二收纳箱,所述进气孔及所述出气孔开设于所述第二收纳箱上,所述送风组件及所述净化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收纳箱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纳箱设有缓冲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缓冲腔连通,所述送风组件的出气端与所述缓冲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包括至少一病毒过滤网,所述病毒过滤网设置于所述进气孔与所述送风组件的进气端之间,将所述第二收纳箱分割成进气腔及加压腔,所述进气孔开设于所述进气腔,所述送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加压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包括紫外线杀毒器、负离子杀毒器及病毒过滤网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仓包括承压面,所述接气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设置于所述承压面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纳箱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进气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纳箱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扫描设备的散热孔上方,用于将散热气体导向所述排气孔;
或者,所述第一收纳箱还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扫描设备的散热孔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纳箱与所述供气装置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夹设于所述排气孔的外侧壁与所述进气孔的外侧壁之间;
或者,所述方舱还包括第二管道,所述排气孔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进气孔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纳箱与所述供气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夹设于所述出气孔的外侧壁与所述接气管道的外侧壁之间;
或者,所述方舱还包括第三管道,所述出气孔通过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接气管道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仓的长度可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仓设有安装孔,所述方舱包括扩容箱,所述扩容箱设有扩容腔,所述扩容箱通过所述安装孔滑动安设于所述第一收纳箱上,使得所述扫描仓的长度可调。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纳箱还设有操作仓,所述操作仓与所述扫描仓之间设有第二进出口,所述第一收纳箱还包括联动器以及用于打开及密封所述第二进出口的第二隔离门,所述联动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离门与所述第一隔离门之间,使得打开所述第二隔离门时,先打开所述第一隔离门或同步打开所述第一隔离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器包括机械联动器或电控联动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还包括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出气孔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出气孔的出气温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换热器以及与所述换热器连通的空调压缩机,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出气孔之间。
19.一种方舱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设备和如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舱,所述扫描设备安设于所述扫描仓内,所述扫描设备包括进气端,所述进气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舱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设备包括CT机及MRI机中的至少一种。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舱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扫描系统还包括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底盘,所述第一收纳箱及所述供气装置分别固设于所述底盘。
CN202011311710.8A 2020-11-20 2020-11-20 方舱及方舱扫描系统 Pending CN1123241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1710.8A CN112324192A (zh) 2020-11-20 2020-11-20 方舱及方舱扫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1710.8A CN112324192A (zh) 2020-11-20 2020-11-20 方舱及方舱扫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4192A true CN112324192A (zh) 2021-02-05

Family

ID=74321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1710.8A Pending CN112324192A (zh) 2020-11-20 2020-11-20 方舱及方舱扫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241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1431A (zh) * 2021-12-31 2022-02-01 北京福乐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室内环境消杀的活性雾离子发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1431A (zh) * 2021-12-31 2022-02-01 北京福乐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室内环境消杀的活性雾离子发生器
CN114001431B (zh) * 2021-12-31 2022-03-11 北京福乐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室内环境消杀的活性雾离子发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115320B (fi) Sisäkattoon asennettu ilmastointijärjestelmälaitteisto
KR102258585B1 (ko) 이동식 음압장치
CN111365836A (zh) 一种空调风口布置与管道内部病菌的机械消除方法
CN111361392A (zh) 一种防护型救护车
CN106678966A (zh) 低噪声模块化空气净化系统
CN112324192A (zh) 方舱及方舱扫描系统
RU2286271C1 (ru) Система вентиляции и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воздуха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вагона
CA2556140C (en) Patient isolation module and use thereof
CN214091196U (zh) 方舱及方舱扫描系统
CN111578384A (zh) 消毒杀菌净化送回风末端装置
JP2006280787A (ja) 空気イオン搬送装置
JP2013174375A (ja) プッシュ・プル型換気装置
EP2682320B1 (en) Device for disinfecting the air in underground railway carriages
EP4060242A1 (en) Multi-compartment negative air filtration
EP1158948B1 (en) Placing unit for a human being
CN213973523U (zh) 一种公交车移动式空气消毒系统及带有该系统的公交车
CN204141700U (zh) 一种分体式空气净化器
CN203060379U (zh) 医用x线机装空气灭菌消毒器
CN112797555A (zh) 一种基于光媒介杀菌的医用空气净化系统
CN105056277A (zh) 适用于候诊室的等离子体净化消毒设备
CN111322692A (zh) 无尘室净化系统
CN106440089A (zh) 多功能医用排风柜
CN113701289A (zh) 一种新风系统及其消毒装置
CN216114491U (zh) 一种模块化安装的正负压通风生物清洁房
CN218359297U (zh) 立式生物安全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