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7751A - 一种复合粉体材料及制备该材料的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粉体材料及制备该材料的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7751A
CN112317751A CN202011060334.XA CN202011060334A CN112317751A CN 112317751 A CN112317751 A CN 112317751A CN 202011060334 A CN202011060334 A CN 202011060334A CN 112317751 A CN112317751 A CN 112317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aluminum
stirring
silicon carbid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03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淑云
董卫强
孔庆丰
朱立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Sparkl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Sparkl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Sparkl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Sparkl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03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77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7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77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02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physical processes
    • B22F9/0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physical processes starting from solid material, e.g. by crushing, grinding or mi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95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stirrers having planetary motion, i.e.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and about a sun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40Mixers using gas or liquid agitation, e.g. with air supply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10Metallic powder containing lubricating or binding agents; Metallic powder 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14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2/00Non-ferrous alloys containing at least 5% by weight but less than 50% by weight of oxides, carbides, borides, nitrides, silicides or other metal compounds, e.g. oxynitrides, sulfides, whether added as such or formed in situ
    • C22C32/0047Non-ferrous alloys containing at least 5% by weight but less than 50% by weight of oxides, carbides, borides, nitrides, silicides or other metal compounds, e.g. oxynitrides, sulfides, whether added as such or formed in situ with carbides, nitrides, borides or silicides as the main non-metallic constitu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粉体材料,所述复合粉体材料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铝8‑12份、碳化硅3‑6份、碳化钙粉末2‑5份、刚玉粉末1.1‑1.5份、水合肼0.8‑1.2份、合成树脂0.07‑0.1份、聚丙烯酸钠粉末0.05‑0.07份、氧化镁0.04‑0.07份、费石载0.02‑0.04份、和无水乙醇20‑50份,在复合粉体制备时,将铝融化,将份的碳化硅粉末加热后放入融化的铝中,得到被铝浸湿的碳化硅,对被铝浸湿的碳化硅和剩余的铝进行研磨,然后将被铝浸湿的碳化硅粉、无水乙醇和铝粉加入搅拌箱中进行搅拌,可以提高粉体的热导率,能够保证在高温工作时,复合粉体的热导率较高,避免影响设备的使用,同时使得粉体的抑菌率的抑菌效果最佳,粉体的硬度最高,粉体的拉伸强度最好,粉体的耐火度温度最高。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粉体材料及制备该材料的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粉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粉体材料及制备该材料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渡河材料是由复合粉体制备而成,复合粉是指每一颗粒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组成的粉末,可分为混合型复合粉和包覆型复合粉,现有技术中一般有聚合物基复合粉体、金属基复合粉体、陶瓷基复合粉体、碳基复合粉体和水泥基复合粉体。
在现有技术中制备出的碳化硅铝颗粒的热导率效果差,导致碳化硅铝的散热效果较差,容易使得碳化硅铝在设备运行时烧毁,导致设备无法运行,严重制约了其在对性能要求较高的行业中的应用,同时在反应过程中,搅拌叶只是单向的转动,导致搅拌的效果差,且搅拌时粉碎的效果差,无法对粉体材料进行粉碎,导致搅拌时粉体无法搅拌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粉体材料及制备该材料的生产设备,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现有技术中制备出的碳化硅铝颗粒的热导率效果差,导致碳化硅铝的散热效果较差,容易使得碳化硅铝在设备运行时烧毁,导致设备无法运行,严重制约了其在对性能要求较高的行业中的应用,同时在反应过程中,搅拌叶只是单向的转动,导致搅拌的效果差,且搅拌时粉碎的效果差,无法对粉体材料进行粉碎,导致搅拌时粉体无法搅拌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粉体材料,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制备:将铝融化,并且将融化后的铝加入模具中,将碳化硅粉末加热后放入铝浴中,得到被铝浸湿的碳化硅,对被铝浸湿的碳化硅和铝进行研磨,得到被铝浸湿的碳化硅粉和铝粉。
S2、原料混合:将被铝浸湿的碳化硅粉、无水乙醇和铝粉加入搅拌箱,并且对被铝浸湿的碳化硅粉和铝粉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加入碳化钙粉末,得到半成品混合液。
S3、粘合成型:向半成品混合液中加入合成树脂、刚玉粉末和聚丙烯酸钠粉末,向搅拌箱中通入保护气体,并且对搅拌箱进行加热后进行搅拌得到粘合成型液。
S4、制备成型:向粘合成型液中加入水合肼、费石载和氧化镁后,对溶液进行水浴,使得水合肼和费石载和粘合成型液发生反应,形成铝碳化硅溶液。
S5、制备粉体:将铝碳化硅溶液通过真空抽滤机进行过滤处理后,进一步进行离心处理后得到铝碳化硅块状物,将铝碳化硅块状物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后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形成铝碳化硅复合粉体。
根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复合粉体材料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
铝8-12份、碳化硅3-6份、碳化钙粉末2-5份、刚玉粉末1.1-1.5份、水合肼0.8-1.2份、合成树脂0.07-0.1份、聚丙烯酸钠粉末0.05-0.07份、氧化镁0.04-0.07份、费石载0.02-0.04份、和无水乙醇20-50份。
根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合成树脂具体为热固性如环氧、酚醛、不饱和聚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刚玉粉末包括白刚玉、棕刚玉和亚白刚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融化的铝的分量为占总铝的分量的60%-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在复合粉体制备时,将7.8份的铝融化,将4份的碳化硅粉末加热后放入融化的铝中,得到被铝浸湿的碳化硅,对被铝浸湿的碳化硅和剩余的2.2份的铝进行研磨,得到被铝浸湿的碳化硅粉和铝粉,然后将被铝浸湿的碳化硅粉、35份的无水乙醇和铝粉加入搅拌箱中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加入4份的碳化钙粉末,得到半成品混合液,随后,向半成品混合液中加入0.08份的合成树脂、1.3份的刚玉粉末和0.06份的聚丙烯酸钠粉末后进行加热搅拌,并且对搅拌箱进行加热后进行搅拌得到粘合成型液,接着,向粘合成型液中加入1份的水合肼、0.03份的费石载和0.06份的氧化镁后,形成铝碳化硅溶液,对铝碳化硅溶液干燥后进行研磨,形成铝碳化硅复合粉体,可以提高粉体的热导率,能够保证在高温工作时,复合粉体的热导率较高,避免影响设备的使用,同时使得粉体的抑菌率的抑菌效果最佳,粉体的硬度最高,粉体的拉伸强度最好,粉体的耐火度温度最高。
2、通过搅拌电机、活动锥形齿轮、转动锥形齿轮、旋转轴和搅拌叶的配合使用,一方便,可以两个方向对粉体进行搅拌,使得粉体搅拌均匀,缩短搅拌的时间,提高搅拌的效率,在搅拌过程中,又可以对在多个方向上对粉体起到一个粉碎作用,实现搅拌和粉碎同时进行,使得搅拌均匀的同时又可以增大粉体之间的反应面积,减少反应时间,另一方便,一个电机可带动旋转轴两个方向均可转动,减少多个电机运行时带来的噪音,减少噪音污染,同时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使得企业的利用达到最大化。
3、通过推动弹簧、转动杆和固定杆的配合使用,避免粉体沉淀在旋转筒底端,造成粉体浪费的情况出现,也不方便工作人员对旋转筒底端清理,又可以使得未搅拌完全的粉体再次进行搅拌,使得搅拌完全,提高生产的质量,同时在搅拌的过程中,通过进气管向旋转筒内部通入气体,达到粉体分散的目的,方便对粉体搅拌和粉碎,同时气体通过循环管回流,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4、通过对称齿轮、不完全齿轮、连接弹簧和滑块的配合使用,使得粉体能够间断式的出料孔漏出,从可以实现上料的自动定量,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作,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多次加入定量的粉体,便于对粉体搅拌,避免一次性加入大量的粉体,导致粉体在旋转筒中堵塞,影响装置的运行的情况出现,通过延长板又能够将粉体均匀的分布到旋转筒内部,使得粉体分撒均匀,在提高搅拌效率的同时进一步的提高反应的效率。
5、通过带动电机、加热棒和漏料孔的配合使用,可以在搅拌过程中,对粉体分类,无需人工筛选,节省筛选的时间,同时也无需二次加工,提高生产的效率,在甩出的过程中,对粉体干燥,可以减少干燥的时间,再一步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又可以减少电器元件开启的时长,从而可以减少成本。
综上所述,通过高效搅拌清理组件、防沉吹散组件和均匀定量进料组件的配合使用,实现一个电器元件带动多个部位同时运行,可以减少电器元件的数量,一方便,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为企业制造最大化利润,另一方便,又可以减少多个电器元件带来的噪音,减少噪音对环境的污染,为提高环境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又可以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以及避免能源的浪费,进一步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外壳和箱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保护筒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从动齿圈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倾斜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清理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连接筒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转动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循环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滑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对称齿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延长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限位槽开设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外壳;2、箱盖;
3、高效搅拌清理组件;301、搅拌电机;302、搅拌轴;303、安装槽;304、固定板;305、倾斜块;306、固定轴;307、活动锥形齿轮;308、转动锥形齿轮;309、旋转轴;310、搅拌叶;311、活动槽;312、连接筒;313、清理板;
4、安装圈;
5、防沉吹散组件;501、移动槽;502、推动弹簧;503、移动板;504、固定杆;505、连接杆;506、转动杆;507、阻挡圈;508、进气管;509、通气孔;510、阻隔板;511、出气孔;512、进气筒;513、循环管;514、螺旋加热管;515、保护筒;
6、均匀定量进料组件;601、对称齿轮;602、不完全齿轮;603、滑块;604、连接弹簧;605、限位柱;606、滑槽;607、限位槽;608、进料筒;609、倾斜板;610、出料孔;611、对齐孔;612、延长板;
7、旋转筒;8、漏料孔;9、带动电机;10、主动齿轮;11、从动齿圈;12、加热槽;13、加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粉体材料,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制备:将铝融化,并且将融化后的铝加入模具中,将碳化硅粉末加热后放入铝浴中,得到被铝浸湿的碳化硅,对被铝浸湿的碳化硅和铝进行研磨,得到被铝浸湿的碳化硅粉和铝粉。
S2、原料混合:将被铝浸湿的碳化硅粉、无水乙醇和铝粉加入搅拌箱,并且对被铝浸湿的碳化硅粉和铝粉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加入碳化钙粉末,得到半成品混合液。
S3、粘合成型:向半成品混合液中加入合成树脂、刚玉粉末和聚丙烯酸钠粉末,向搅拌箱中通入保护气体,并且对搅拌箱进行加热后进行搅拌得到粘合成型液。
S4、制备成型:向粘合成型液中加入水合肼、费石载和氧化镁后,对溶液进行水浴,使得水合肼和费石载和粘合成型液发生反应,形成铝碳化硅溶液。
S5、制备粉体:将铝碳化硅溶液通过真空抽滤机进行过滤处理后,进一步进行离心处理后得到铝碳化硅块状物,将铝碳化硅块状物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后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形成铝碳化硅复合粉体。
根据上述技术特征,复合粉体材料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
铝10份、碳化硅4份、碳化钙粉末4份、刚玉粉末1.3份、水合肼1份、合成树脂0.08份、聚丙烯酸钠粉末0.06份、氧化镁0.06份、费石载0.03份和无水乙醇35份。
根据上述技术特征,合成树脂具体为热固性如环氧、酚醛和聚苯乙烯中,刚玉粉末包括白刚玉和亚白刚玉中,融化的铝的分量为占总铝的分量的70%。
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制备:将铝融化,并且将融化后的铝加入模具中,将碳化硅粉末加热后放入铝浴中,得到被铝浸湿的碳化硅,对被铝浸湿的碳化硅和铝进行研磨,得到被铝浸湿的碳化硅粉和铝粉。
S2、原料混合:将被铝浸湿的碳化硅粉、无水乙醇和铝粉加入搅拌箱,并且对被铝浸湿的碳化硅粉和铝粉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加入碳化钙粉末,得到半成品混合液。
S3、粘合成型:向半成品混合液中加入合成树脂、刚玉粉末和聚丙烯酸钠粉末,向搅拌箱中通入保护气体,并且对搅拌箱进行加热后进行搅拌得到粘合成型液。
S4、制备成型:向粘合成型液中加入水合肼、费石载和氧化镁后,对溶液进行水浴,使得水合肼和费石载和粘合成型液发生反应,形成铝碳化硅溶液。
S5、制备粉体:将铝碳化硅溶液通过真空抽滤机进行过滤处理后,进一步进行离心处理后得到铝碳化硅块状物,将铝碳化硅块状物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后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形成铝碳化硅复合粉体。
根据上述技术特征,复合粉体材料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
铝11份、碳化硅5份、碳化钙粉末5份、刚玉粉末1.4份、水合肼1.1份、合成树脂0.9份、聚丙烯酸钠粉末0.07份、氧化镁0.06份、费石载0.04份和无水乙醇45份。
根据上述技术特征,合成树脂具体为不饱和聚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刚玉粉末包括白刚玉和棕刚玉,融化的铝的分量为占总铝的分量的78%。
实施例3: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粉体材料,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制备:将铝融化,并且将融化后的铝加入模具中,将碳化硅粉末加热后放入铝浴中,得到被铝浸湿的碳化硅,对被铝浸湿的碳化硅和铝进行研磨,得到被铝浸湿的碳化硅粉和铝粉。
S2、原料混合:将被铝浸湿的碳化硅粉、无水乙醇和铝粉加入搅拌箱,并且对被铝浸湿的碳化硅粉和铝粉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加入碳化钙粉末,得到半成品混合液。
S3、粘合成型:向半成品混合液中加入合成树脂、刚玉粉末和聚丙烯酸钠粉末,向搅拌箱中通入保护气体,并且对搅拌箱进行加热后进行搅拌得到粘合成型液。
S4、制备成型:向粘合成型液中加入水合肼、费石载和氧化镁后,对溶液进行水浴,使得水合肼和费石载和粘合成型液发生反应,形成铝碳化硅溶液。
S5、制备粉体:将铝碳化硅溶液通过真空抽滤机进行过滤处理后,进一步进行离心处理后得到铝碳化硅块状物,将铝碳化硅块状物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后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形成铝碳化硅复合粉体。
根据上述技术特征,复合粉体材料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
铝8份、碳化硅3份、碳化钙粉末3份、刚玉粉末1.1份、水合肼0.7份、合成树脂0.08份、聚丙烯酸钠粉末0.05份、氧化镁0.05份、费石载0.03份和无水乙醇25份。
根据上述技术特征,合成树脂具体为热固性如环氧、聚丙烯、和聚苯乙烯中,刚玉粉末包括棕刚玉和亚白刚玉,融化的铝的分量为占总铝的分量的65%。
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3制成的复合粉体的检测所得结果如下表:
检测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热导率(W/mk) 234 228 226
抑菌率(%) 97.8 97 97.3
硬度(HB) 50 47 48.5
拉伸强度(mpa/mm<sup>2</sup>) 183 179 175
耐火度(°) 1900 1850 1885
通过上表检测结果可以发现,在选取重量份为10份的铝、4份的碳化硅、4份的碳化钙粉末、1.3份的刚玉粉末、1份的水合肼、0.08份的合成树脂、0.06份的聚丙烯酸钠粉末、0.06份的氧化镁、0.03份的费石载和35份的无水乙醇,制备出的复合粉体,粉体的热导率最高,粉体的抑菌率的抑菌效果最佳,粉体的硬度最高,粉体的拉伸强度最好,粉体的耐火度温度最高。
实施例4:如图2-13所示,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粉体材料的生产设备,包括外壳1,外壳1顶面通过螺钉安装有箱盖2,外壳1顶端活动安装有安装圈4,安装圈4内部处于外壳1内部焊接有旋转筒7,旋转筒7外侧均匀开设有漏料孔8;
外壳1内部安装有高效搅拌清理组件3,旋转筒7底端安装有防沉吹散组件5,外壳1顶端安装有均匀定量进料组件6;
高效搅拌清理组件3包括搅拌电机301、搅拌轴302、安装槽303、固定板304、倾斜块305、固定轴306、活动锥形齿轮307、转动锥形齿轮308、旋转轴309、搅拌叶310、活动槽311、连接筒312和清理板313;
箱盖2顶端安装有搅拌电机301,搅拌电机301输出轴处于旋转筒7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轴302,搅拌轴302底面开设有安装槽303,外壳1内部处于搅拌轴302底面位置处通过螺钉安装有固定板304,固定板304顶面两端均通过螺钉安装有倾斜块305;
固定板304顶面中部处于安装槽303内部焊接有固定轴306,固定轴306外侧活动套接有活动锥形齿轮307,活动锥形齿轮307两端均内啮合有转动锥形齿轮308,转动锥形齿轮308中部固定套接于旋转轴309一端,旋转轴309外侧处于旋转筒7内部均匀套接有搅拌叶310,且两个相邻的旋转轴309上的搅拌叶310相互交错;
旋转筒7内部一端的旋转轴309一端开设有活动槽311,活动槽311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筒312,若干连接筒312一端均通过螺钉安装于清理板313一端,固定板304顶面与旋转筒7底面相互接触,清理板313一端与旋转筒7内壁相互接触,旋转轴309与搅拌轴302之间通过机械密封相连接,搅拌电机301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接。
外壳1一端安装有带动电机9,带动电机9输出轴外侧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10,主动齿轮10一端啮合有从动齿圈11,从动齿圈11固定套接于旋转筒7顶端外侧,旋转筒7顶端外侧处于从动齿圈11底端位置处固定套接有遮挡圈;
外壳1内部开设有加热槽12,加热槽12内部均匀安装有加热棒13,加热棒13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接。
防沉吹散组件5包括移动槽501、推动弹簧502、移动板503、固定杆504、连接杆505、转动杆506、阻挡圈507、进气管508、通气孔509、阻隔板510、出气孔511、进气筒512、循环管513、螺旋加热管514和保护筒515;
旋转筒7底面开设有移动槽501,移动槽501底面均匀焊接有若推动弹簧502,若干推动弹簧502均焊接于移动板503底面,移动板503顶面两端均通过螺钉安装有固定杆504,搅拌轴302底端两侧均通过螺钉安装有连接杆505,两个连接杆505一端分别对应两个固定杆504位置处焊接有转动杆506,移动板503顶端外侧通过螺钉安装有阻挡圈507;
固定板304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508,安装槽303底端外侧均匀开设有通气孔509,安装槽303内部底端处于通气孔509顶端位置处通过螺钉安装有阻隔板510,移动板503顶面均匀开设有出气孔511;
箱盖2顶端一侧贯穿通过螺钉安装有进气筒512,进气筒512一端贯穿焊接有循环管513,固定杆504和转动杆506两端均加工有倒圆角,阻挡圈507的外径与旋转筒7的内径相等,阻挡圈507顶端加工有倒角,循环管513一端与进气管508一端均贯穿固定板304顶面,且均处于安装槽303内部,便于转动杆506与固定杆504接触,方便物料堆积在阻挡圈507顶面,方便将气体通入安装槽303内部,循环管513一端贯穿安装于固定板304中部,循环管513外侧固定套接有螺旋加热管514,循环管513外侧处于螺旋加热管514外部固定套接有保护筒515,螺旋加热管514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接。
均匀定量进料组件6包括对称齿轮601、不完全齿轮602、滑块603、连接弹簧604、限位柱605、滑槽606、限位槽607、进料筒608、倾斜板609、出料孔610、对齐孔611和延长板612;
搅拌轴302外侧处于箱盖2底端位置处固定套接有对称齿轮601,对称齿轮601两端均放置有不完全齿轮602,不完全齿轮602顶面两端均通过螺钉安装有滑块603,滑块603一端焊接有连接弹簧604,滑块603一端处于连接弹簧604内部通过螺钉安装有限位柱605;
箱盖2对应滑块603处开设有滑槽606,连接弹簧604一端焊接于滑槽606一端,滑槽606一端对应限位柱605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607,箱盖2顶端位于不完全齿轮602顶端位置处贯穿焊接有进料筒608,进料筒608内部底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倾斜板609,倾斜板609顶面开设有出料孔610,不完全齿轮602对应出料孔610位置处开设有对齐孔611,出料孔610和对齐孔611的直径相等,延长板612一端为圆弧状,且圆弧的直径与旋转筒7内径相等,滑块603与滑槽606的纵截面的形状均为T型,限位柱605的直径与限位槽607的直径相等,方便物料从出料孔610和对齐孔611中漏出,便于延长板612在旋转筒7内部转动,便于滑块603在滑槽606中移动,且防止滑块603从滑槽606中掉落,搅拌轴302外侧处于对称齿轮601底端位置处固定套接有延长板61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工作人员需要对粉体进行搅拌时,工作人员将粉体加入进料筒608中,此时开启搅拌电机301,通过搅拌电机301输出轴的转动,带动对称齿轮601转动,通过对称齿轮601的转动,使得对称齿轮601上的齿与不完全齿轮602的齿啮合,从而带动不完全齿轮602转动,通过不完全齿轮602的转动,带动连接弹簧604拉升,滑块603在滑槽606中移动,使得对齐孔611和出料孔610处于同一位置,此时粉体沿着倾斜板609进入出料孔610中,再由对齐孔611落入旋转筒7,对粉体进行搅拌,同时在卸料过程中,延长板612在不断的转动,粉体落在延长板612上后,随着延长板612转动,使得粉体分布的更加均匀;
在对称齿轮601的齿不与不完全齿轮602的齿啮合时,此时连接弹簧604压缩,带动滑块603在滑槽606中移动,通过限位柱605对连接弹簧604限位,防止连接弹簧604晃动,通过连接弹簧604的压缩,使得不完全齿轮602恢复原位,从而带动出料孔610和对齐孔611分离,不进行卸料。
在开启搅拌电机301时同时开启带动电机9,通过带动电机9输出轴的转动,带动主动齿轮10转动,带动从动齿圈11转动,通过从动齿圈11的转动,带动旋转筒7转动,对处于旋转筒7内部的粉体进行搅拌,并且使得颗粒较小的粉体从漏料孔8中甩出,在甩出的过程中,开启加热棒13,对粉体进行加热干燥,对颗粒较大的粉体再次进行搅拌。
在搅拌轴302输出轴的转动过程中,带动旋转轴309转动,由于旋转轴309一端通过转动锥形齿轮308与活动锥形齿轮307相互啮合,通过旋转轴309的转动会受到活动锥形齿轮307的推力,此时会带动活动锥形齿轮307被动转动,然而通过活动锥形齿轮307的转动,会带动活动锥形齿轮307转动,通过活动锥形齿轮307的转动带动旋转轴309的转动,从而使得旋转轴309沿着搅拌轴302的中心轴转动,又能沿着旋转轴309的中心轴实现自身转动,可以更好的对旋转筒7内部的复合粉体进行搅拌,同时在搅拌过程中将粉体打碎,使得粘在一起的粉体分离,使得粉体能够从漏料孔8中漏出,同时在旋转轴309的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清理板313转动,通过清理板313的转动,对旋转筒7内壁进行清理,避免粉体粘在旋转筒7内壁上。
在搅拌轴302转动过程中,带动连接杆505转动,通过连接杆505的转动,带动转动杆506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杆506不断的与固定杆504接触,使得移动板503向下移动,使得推动弹簧502压缩,当固定杆504与转动杆506不接触时,此时推动弹簧502拉伸,使得移动板503产生震动,使得沉淀在移动板503顶面的粉体再次与搅拌叶310接触,使得粉体搅拌更加的均匀;
在对粉体搅拌的过程中,通过进气管508向安装槽303中通入气体,此时气体沿着通气孔509和出气孔511进入旋转筒7中,一方面使得旋转筒7内部的空气流动速率更快,可以使得粉体在旋转筒7中分布的更加的散乱,使得搅拌效果更加,同时可以将底端的粉体吹响顶端,延长粉体的搅拌时间,同时旋转筒7内部的空气会沿着进气筒512进入循环管513后,再次进入旋转筒7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粉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制备:将铝融化,并且将融化后的铝加入模具中,将碳化硅粉末加热后放入铝浴中,得到被铝浸湿的碳化硅,对被铝浸湿的碳化硅和铝进行研磨,得到被铝浸湿的碳化硅粉和铝粉;
S2、原料混合:将被铝浸湿的碳化硅粉、无水乙醇和铝粉加入搅拌箱,并且对被铝浸湿的碳化硅粉和铝粉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加入碳化钙粉末,得到半成品混合液;
S3、粘合成型:向半成品混合液中加入合成树脂、刚玉粉末和聚丙烯酸钠粉末,向搅拌箱中通入保护气体,并且对搅拌箱进行加热后进行搅拌得到粘合成型液;
S4、制备成型:向粘合成型液中加入水合肼、费石载和氧化镁后,对溶液进行水浴,使得水合肼和费石载和粘合成型液发生反应,形成铝碳化硅溶液;
S5、制备粉体:将铝碳化硅溶液通过真空抽滤机进行过滤处理后,进一步进行离心处理后得到铝碳化硅块状物,将铝碳化硅块状物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后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形成铝碳化硅复合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粉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粉体材料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
铝8-12份、碳化硅3-6份、碳化钙粉末2-5份、刚玉粉末1.1-1.5份、水合肼0.8-1.2份、合成树脂0.07-0.1份、聚丙烯酸钠粉末0.05-0.07份、氧化镁0.04-0.07份、费石载0.02-0.04份、和无水乙醇20-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粉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树脂具体为热固性如环氧、酚醛、不饱和聚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刚玉粉末包括白刚玉、棕刚玉和亚白刚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融化的铝的分量为占总铝的分量的60%-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步骤S2或S3中提及的一种复合粉体材料的生产设备,该设备用于混合搅拌,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顶面通过螺钉安装有箱盖(2),所述外壳(1)顶端活动安装有安装圈(4),所述安装圈(4)内部处于外壳(1)内部焊接有旋转筒(7),所述旋转筒(7)外侧均匀开设有漏料孔(8);
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高效搅拌清理组件(3),所述旋转筒(7)底端安装有防沉吹散组件(5),所述外壳(1)顶端安装有均匀定量进料组件(6);
所述高效搅拌清理组件(3)包括搅拌电机(301)、搅拌轴(302)、安装槽(303)、固定板(304)、倾斜块(305)、固定轴(306)、活动锥形齿轮(307)、转动锥形齿轮(308)、旋转轴(309)、搅拌叶(310)、活动槽(311)、连接筒(312)和清理板(313);
所述箱盖(2)顶端安装有搅拌电机(301),所述搅拌电机(301)输出轴处于旋转筒(7)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轴(302),所述搅拌轴(302)底面开设有安装槽(303),所述外壳(1)内部处于搅拌轴(302)底面位置处通过螺钉安装有固定板(304),所述固定板(304)顶面两端均通过螺钉安装有倾斜块(305);
所述固定板(304)顶面中部处于安装槽(303)内部焊接有固定轴(306),所述固定轴(306)外侧活动套接有活动锥形齿轮(307),所述活动锥形齿轮(307)两端均内啮合有转动锥形齿轮(308),所述转动锥形齿轮(308)中部固定套接于旋转轴(309)一端,所述旋转轴(309)外侧处于旋转筒(7)内部均匀套接有搅拌叶(310),且两个相邻的旋转轴(309)上的搅拌叶(310)相互交错;
所述旋转筒(7)内部一端的旋转轴(309)一端开设有活动槽(311),所述活动槽(311)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筒(312),若干所述连接筒(312)一端均通过螺钉安装于清理板(313)一端,所述搅拌电机(301)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粉体材料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一端安装有带动电机(9),所述带动电机(9)输出轴外侧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10),所述主动齿轮(10)一端啮合有从动齿圈(11),所述从动齿圈(11)固定套接于旋转筒(7)顶端外侧,所述旋转筒(7)顶端外侧处于从动齿圈(11)底端位置处固定套接有遮挡圈;
所述外壳(1)内部开设有加热槽(12),所述加热槽(12)内部均匀安装有加热棒(13),所述加热棒(13)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粉体材料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04)顶面与旋转筒(7)底面相互接触,所述清理板(313)一端与旋转筒(7)内壁相互接触,所述旋转轴(309)与搅拌轴(302)之间通过机械密封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粉体材料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吹散组件(5)包括移动槽(501)、推动弹簧(502)、移动板(503)、固定杆(504)、连接杆(505)、转动杆(506)、阻挡圈(507)、进气管(508)、通气孔(509)、阻隔板(510)、出气孔(511)、进气筒(512)、循环管(513)、螺旋加热管(514)和保护筒(515);
所述旋转筒(7)底面开设有移动槽(501),所述移动槽(501)底面均匀焊接有若推动弹簧(502),若干所述推动弹簧(502)均焊接于移动板(503)底面,所述移动板(503)顶面两端均通过螺钉安装有固定杆(504),所述搅拌轴(302)底端两侧均通过螺钉安装有连接杆(505),两个所述连接杆(505)一端分别对应两个固定杆(504)位置处焊接有转动杆(506),所述移动板(503)顶端外侧通过螺钉安装有阻挡圈(507);
所述固定板(304)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508),所述安装槽(303)底端外侧均匀开设有通气孔(509),所述安装槽(303)内部底端处于通气孔(509)顶端位置处通过螺钉安装有阻隔板(510),所述移动板(503)顶面均匀开设有出气孔(511);
所述箱盖(2)顶端一侧贯穿通过螺钉安装有进气筒(512),所述进气筒(512)一端贯穿焊接有循环管(513),所述循环管(513)一端贯穿安装于固定板(304)中部,所述循环管(513)外侧固定套接有螺旋加热管(514),所述循环管(513)外侧处于螺旋加热管(514)外部固定套接有保护筒(515),所述螺旋加热管(514)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粉体材料及制备该材料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04)和转动杆(506)两端均加工有倒圆角,所述阻挡圈(507)的外径与旋转筒(7)的内径相等,所述阻挡圈(507)顶端加工有倒角,所述循环管(513)一端与进气管(508)一端均贯穿固定板(304)顶面,且均处于安装槽(303)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粉体材料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定量进料组件(6)包括对称齿轮(601)、不完全齿轮(602)、滑块(603)、连接弹簧(604)、限位柱(605)、滑槽(606)、限位槽(607)、进料筒(608)、倾斜板(609)、出料孔(610)、对齐孔(611)和延长板(612);
所述搅拌轴(302)外侧处于箱盖(2)底端位置处固定套接有对称齿轮(601),所述对称齿轮(601)两端均放置有不完全齿轮(602),所述不完全齿轮(602)顶面两端均通过螺钉安装有滑块(603),所述滑块(603)一端焊接有连接弹簧(604),所述滑块(603)一端处于连接弹簧(604)内部通过螺钉安装有限位柱(605);
所述箱盖(2)对应滑块(603)处开设有滑槽(606),所述连接弹簧(604)一端焊接于滑槽(606)一端,所述滑槽(606)一端对应限位柱(605)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607),所述箱盖(2)顶端位于不完全齿轮(602)顶端位置处贯穿焊接有进料筒(608),所述进料筒(608)内部底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倾斜板(609),所述倾斜板(609)顶面开设有出料孔(610),所述不完全齿轮(602)对应出料孔(610)位置处开设有对齐孔(611),所述搅拌轴(302)外侧处于对称齿轮(601)底端位置处固定套接有延长板(6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复合粉体材料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孔(610)和对齐孔(611)的直径相等,所述延长板(612)一端为圆弧状,且圆弧的直径与旋转筒(7)内径相等,所述滑块(603)与滑槽(606)的纵截面的形状均为T型,所述限位柱(605)的直径与限位槽(607)的直径相等。
CN202011060334.XA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复合粉体材料及制备该材料的生产设备 Pending CN1123177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0334.XA CN112317751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复合粉体材料及制备该材料的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0334.XA CN112317751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复合粉体材料及制备该材料的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7751A true CN112317751A (zh) 2021-02-05

Family

ID=74314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0334.XA Pending CN112317751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复合粉体材料及制备该材料的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77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0819A (zh) * 2021-09-30 2021-11-05 荷兴电子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加工金属粉末处理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26502A (en) * 1971-03-27 1973-08-15 Leva 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blending of granular materials
CN107899487A (zh) * 2017-12-18 2018-04-13 重庆中色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机
CN109395846A (zh) * 2018-11-23 2019-03-01 大连宇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生产装置
CN109778018A (zh) * 2019-01-22 2019-05-21 湖南浩威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铝碳化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铝碳化硅材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26502A (en) * 1971-03-27 1973-08-15 Leva 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blending of granular materials
CN107899487A (zh) * 2017-12-18 2018-04-13 重庆中色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机
CN109395846A (zh) * 2018-11-23 2019-03-01 大连宇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生产装置
CN109778018A (zh) * 2019-01-22 2019-05-21 湖南浩威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铝碳化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铝碳化硅材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0819A (zh) * 2021-09-30 2021-11-05 荷兴电子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加工金属粉末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9292B (zh) 一种物料加工用多级研磨处理装置
CN210633858U (zh) 一种特种砂浆预混装置
CN112317751A (zh) 一种复合粉体材料及制备该材料的生产设备
CN216558060U (zh) 花卉专用复合肥生产用投料控制装置
CN108201934B (zh) 一种工程用石料碾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1574205B (zh) 一种用于制备烧结刚玉的生产线
KR101041226B1 (ko) 순환골재용 원통형 건조장치
CN110142005B (zh) 一种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高温煅烧及粉碎一体机
CN115475568B (zh) 一种耐高温陶瓷纤维材料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44754B (zh) 一种面粉加工用投料装置
CN210935242U (zh) 一种耐火材料用磨粉装置
CN211514229U (zh) 一种氧化锆粉体回收装置
CN210386099U (zh) 一种粉碎和风机同轴的自动粉粹机
CN114279224A (zh) 一种水泥的熟料煅烧装置及其熟料煅烧方法
CN209633238U (zh) 一种木屑碎料循环下料机
CN112349471A (zh) 一种高强度永磁铁氧体磁瓦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21932A (zh) 一种环保型涂料研磨分散设备
CN218901672U (zh) 一种瓷砖生产用粉料混合装置
CN214039476U (zh) 一种烧结铁氧体磁粉的烘干装置
CN111251454A (zh) 一种日用陶瓷生产用陶瓷浆料生产设备
CN211487920U (zh) 一种墨水生产颜料研磨装置
CN219400380U (zh) 一种滤筒结构及砂磨机
CN218689963U (zh) 一种石灰石磨粉机
CN217154828U (zh) 一种烧结刚玉生产用烘干炉
CN117427410B (zh) 一种料油制备用智能过滤分离装置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