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4327B - 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4327B
CN112314327B CN202011177067.4A CN202011177067A CN112314327B CN 112314327 B CN112314327 B CN 112314327B CN 202011177067 A CN202011177067 A CN 202011177067A CN 112314327 B CN112314327 B CN 1123143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wall
main body
culture medium
box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70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4327A (zh
Inventor
柯武勇
舒玉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Guanzhi Niuzhangzh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Guanzhi Niuzhangzh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Guanzhi Niuzhangzh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Guanzhi Niuzhangzh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770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4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4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4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4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4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40Cultivation of spaw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50Inoculation of spaw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菌种活化;选择野生菌,在无菌条件下去掉外部皮鞘,再切成小段,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在温度20‑25℃恒温的条件下培养15‑20d,至菌丝布满斜面;S2、传代培养:将步骤S1中活化的菌种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在相对湿度55‑65%、温度20‑25℃恒温的条件下,以200r/min的速率下培养10‑15d;S3、发酵培养:将步骤S2中培养后的菌种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在相对湿度70‑85%、温度20‑25℃恒温的条件下,以200r/min的速率下培养5‑10d,至该培养基上出现白色的菌丝,得到菌材;S4、牛樟芝菌的培养:将‑步骤S3得到的菌材移入培养床继续培养40‑50d,即收获牛樟芝子实体。本发明提高了牛樟芝的培养效率,使其在培养基上面高效生长,且有效成分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种培育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牛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又名牛樟菇,属于非褶菌目、多孔菌科、薄孔菌属多年生蕈菌类,具有护肝、抗癌、调节免疫、抗过敏、解毒和抗炎等功效,因而受到保健人群、疾病患者的青睐及市场的热捧。牛樟芝的人工栽培方法有牛樟树椴木栽培法、固态栽培法和液体发酵法。但椴木栽培法培养时间长,培养成本高,得到的牛樟芝产量低,而固态栽培法和液体发酵法虽然培养时间短,但无法获得野生牛樟芝某些特有的化学组分,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另外在野生菌的培养接种过程中,需要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操作,现有的技术中,对野生菌的切割处理和接种缝步骤大部分都是分开操作的,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多次操作会使野生菌受到污染,会影响野生菌的接种和培养,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无菌型野生菌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来解决此类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其至少解决了部分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菌种活化;选择野生菌,在无菌条件下去掉外部皮鞘,再切成小段,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在温度20-25℃恒温的条件下培养15-20d,至菌丝布满斜面;
S2、传代培养:将步骤S1中活化的菌种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在相对湿度55-65%、温度20-25℃恒温的条件下,以200r/min的速率下培养10-15d;
S3、发酵培养:将步骤S2中培养后的菌种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在相对湿度70-85%、温度20-25℃恒温的条件下,以200r/min的速率下培养5-10d,至该培养基上出现白色的菌丝,得到菌材;
S4、牛樟芝菌的培养:将-步骤S3得到的菌材移入培养床继续培养 40-50d,即收获牛樟芝子实体。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斜面培养基包括200g/L的马铃薯,20g/L的葡萄糖,15g/L的琼脂;所述种子培养基包括:200g/L的马铃薯,20g/L的葡萄糖,5g/L的蛋白胨,1g/L的MgSO4,2g/L的KH2PO4,50mg/L的VB1;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20g/L的葡萄糖,10g/L的大豆粉,10g/L的玉米粉,5g/L 的酵母粉,5g/L的牛肉膏,10g/L的黄豆粉,5g/L的蛋白胨,1g/L的MgSO4, 2g/L的KH2PO4,50mg/L的VB1
进一步优选为:在步骤S4之后,将所述牛樟芝子实体经过去离子水清洗多次,冷冻干燥、粉碎、过60-100目筛处理,获得菌丝体粉末。
进一步优选为:在步骤S1中,通过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对野生菌切成小段,并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该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包括无菌箱主体和斜面培养基,所述无菌箱主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镶嵌有刻度尺,所述横板的顶部设有通孔,所述无菌箱主体的顶部内壁设有切割组件,所述无菌箱主体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顶部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凹槽,所述斜面培养基放置在凹槽内,且斜面培养基的底部与凹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所述无菌箱主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对圆板进行转动的控制组件,所述横板的顶部设有对野生菌夹持的夹持组件。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切割组件包括无菌箱主体顶部内壁传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割刀片,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部贯穿无菌箱主体的顶部内壁并延伸至无菌箱主体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壁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第一手柄和无菌箱主体之间。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无菌箱主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的顶部与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贯穿第二立板并延伸至第二立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无菌箱主体的一侧内壁并延伸至无菌箱主体外,所述无菌箱主体的底部内壁和横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同步轮,两个所述同步轮外壁套设有同一个同步带,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连接杆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伞齿,且两个伞齿相啮合。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无菌箱主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的顶部与无菌箱主体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板的一侧传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贯穿无菌箱主体的一侧内壁并延伸至无菌箱主体外,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一立板并延伸至第一立板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盒。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控制盒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的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控制盒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三连接杆和第二手柄并延伸至第二手柄的一侧,所述第四连接杆与第二手柄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手柄,所述控制盒的一侧内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矩形孔,所述控制盒的一侧内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侧贯穿矩形孔并延伸至控制盒的一侧,所述连接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所述螺杆的外壁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外壁上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柱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无菌箱主体的一侧铰接有箱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通过菌种活化、传代培养、发酵培养和牛樟芝的培养,提高了牛樟芝的培养效率,使牛樟芝菌在培养基上面高效生长,且有效成分更高。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斜面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能够提高牛樟芝菌的有效成分含量,具体提高其多糖、菌丝体三萜类化合物和菌丝体腺苷的含量,提高牛樟芝菌的药效价值。所提供的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结构简单,通过第三手柄、第四连接杆、螺杆、螺母、拉杆、连接柱和弧形夹板的相互作用对野生菌进行固定的作用,通过切割刀片、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手柄的相互作用对野生菌进行切割,通过手轮、第二连接杆、伞齿、同步轮和同步带的相互作用来控制斜面培养基的转动使切割后的野生菌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中,从而实现一体化野生菌的培养过程,防止野生菌被污染,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中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中的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中的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的主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中的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中的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的弧形夹板的右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中的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的圆板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中的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的控制盒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中的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的横板的俯视图。
图中:1、无菌箱主体;2、横板;3、通孔;4、切割刀片;5、第一连接杆;6、第一手柄;7、弹簧;8、弧形夹板;9、控制盒;10、第一立板;11、第一支撑柱;12、手轮;13、第二连接杆;14、第二立板;15、同步轮;16、斜面培养基;17、圆板;18、第二支撑柱;19、同步带;20、凹槽;21、第三连接杆;22、第二手柄;23、第三手柄;24、第四连接杆;25、连接柱;26、箱门;27、伞齿;28、螺杆;29、拉杆;30、螺母;31、刻度尺;32、矩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菌种活化;选择野生菌,在无菌条件下去掉外部皮鞘,再切成小段,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在温度20-25℃恒温的条件下培养15-20d,至菌丝布满斜面;
S2、传代培养:将步骤S1中活化的菌种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在相对湿度55-65%、温度20-25℃恒温的条件下,以200r/min的速率下培养10-15d;
S3、发酵培养:将步骤S2中培养后的菌种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在相对湿度70-85%、温度20-25℃恒温的条件下,以200r/min的速率下培养5-10d,
至该培养基上出现白色的菌丝,得到菌材;
S4、牛樟芝菌的培养:将步骤S3得到的菌材移入培养床继续培养 40-50d,即收获牛樟芝子实体。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斜面培养基包括200g/L的马铃薯,20g/L的葡萄糖,15g/L的琼脂;所述种子培养基包括:200g/L的马铃薯,20g/L的葡萄糖,5g/L的蛋白胨,1g/L的MgSO4,2g/L的KH2PO4,50mg/L的VB1;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20g/L的葡萄糖,10g/L的大豆粉,10g/L的玉米粉,5g/L 的酵母粉,5g/L的牛肉膏,10g/L的黄豆粉,5g/L的蛋白胨,1g/L的MgSO4, 2g/L的KH2PO4,50mg/L的VB1。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定体积的培养基成分,例如可以是10L、100L,再次不做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验中,提供了应用本发明的高效培养牛樟芝的实验组和常规培养牛樟芝的对照组,分别采集多糖、菌丝体三萜类化合物和菌丝体腺苷的含量,在实验组A中,选择振荡培养箱,步骤S1中选择在在温度21℃恒温的条件下培养16d,步骤S2中在相对湿度60%、温度21℃恒温的条件下,以200r/min的速率下培养12d,步骤S3中在相对湿度70%、温度21℃恒温的条件下,以200r/min的速率下培养6d,步骤S4中再培养床中继续培养40d,得到A组牛樟芝子实体,再进行多糖、菌丝体三萜类化合物和菌丝体腺苷的含量的采集;在实验组B中,选择振荡培养箱,步骤S1 中选择在在温度23℃恒温的条件下培养19d,步骤S2中在相对湿度56%、温度23℃恒温的条件下,以200r/min的速率下培养15d,步骤S3中在相对湿度82%、温度23℃恒温的条件下,以200r/min的速率下培养9d,步骤S4中再培养床中继续培养48d,得到B组牛樟芝子实体,再进行多糖、菌丝体三萜类化合物和菌丝体腺苷的含量的采集;在实验组C中,选择振荡培养箱,步骤S1中选择在在温度25℃恒温的条件下培养17d,步骤S2 中在相对湿度62%、温度25℃恒温的条件下,以200r/min的速率下培养15d,步骤S3中在相对湿度85%、温度25℃恒温的条件下,以200r/min的速率下培养6d,步骤S4中再培养床中继续培养50d,得到C组牛樟芝子实体,再进行多糖、菌丝体三萜类化合物和菌丝体腺苷的含量的采集;具体数据如下:
组别 多糖 菌丝体三萜类化合物 菌丝体腺苷
实验组A 1.5g/L 0.2g/L 0.2g/L
实验组B 1.46g/L 0.21g/L 0.22g/L
实验组C 1.51g/L 0.21g/L 0.19g/L
对照组 1.2g/L 0.16g/L 0.15g/L
进一步说明的是,从表格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中提供的培育方法,其比对照组的有效成分提高了20%.
进一步优选为:在步骤S4之后,将所述牛樟芝子实体经过去离子水清洗多次,冷冻干燥、粉碎、过60-100目筛处理,获得菌丝体粉末。具体地,可以用6层纱布减压过滤收集菌丝体,用蒸馏水冲洗3次,再冷冻后于 55℃烘干至恒重,经过粉碎筛选,得到菌丝体粉末。这样能够使得菌丝体粉末极大地保留原有的多糖、菌丝体三萜类化合物和菌丝体腺苷的含量,不会因为工艺步骤的增加导致有效成分含量减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中,参照图2-8,通过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对野生菌切成小段,并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该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包括无菌箱主体1和斜面培养基16,无菌箱主体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板2,横板2的顶部镶嵌有刻度尺31,横板2的顶部设有通孔3,无菌箱主体1的顶部内壁设有切割组件,无菌箱主体1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18,第二支撑柱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板17,圆板 17的顶部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凹槽20,斜面培养基16放置在凹槽20内,且斜面培养基16的底部与凹槽20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无菌箱主体1的底部内壁上设有对圆板17进行转动的控制组件,横板2的顶部设有对蜜环菌夹持的夹持组件。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切割组件包括无菌箱主体1 顶部内壁传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割刀片4,第一连接杆5的顶部贯穿无菌箱主体1的顶部内壁并延伸至无菌箱主体1的上方,第一连接杆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手柄6,第一连接杆5的外壁套设有弹簧7,弹簧7位于第一手柄6和无菌箱主体1之间,控制组件包括无菌箱主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板14,第二立板14的顶部与横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立板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3的一端贯穿第二立板14并延伸至第二立板14的一侧,第二连接杆13的另一端贯穿无菌箱主体1的一侧内壁并延伸至无菌箱主体1外,无菌箱主体1的底部内壁和横板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一支撑柱11,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8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同步轮15,两个同步轮15外壁套设有同一个同步带19,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连接杆13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伞齿27,且两个伞齿27相啮合,第二连接杆13位于无菌箱主体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12,夹持组件包括横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板10,第一立板10的顶部与无菌箱主体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立板10的一侧传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1,第三连接杆21的一端贯穿无菌箱主体1的一侧内壁并延伸至无菌箱主体1外,第三连接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柄22,第三连接杆21的另一端贯穿第一立板10并延伸至第一立板10的一侧,第三连接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盒9,夹持组件还包括控制盒9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的第四连接杆24,第四连接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28,螺杆28远离第四连接杆24的一端与控制盒9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第四连接杆24的另一端贯穿第三连接杆21和第二手柄22并延伸至第二手柄22的一侧,第四连接杆24与第二手柄22转动连接,第四连接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手柄23,控制盒9的一侧内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矩形孔32,控制盒9的一侧内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柱 25,连接柱25的另一侧贯穿矩形孔32并延伸至控制盒9的一侧,连接柱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8,螺杆28的外壁套设有螺母30,螺母30 的外壁上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拉杆29,两个拉杆29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柱25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无菌箱主体1的一侧铰接有箱门26。
本发明中的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工作原理:打开箱门26,将斜面培养基 16放置在凹槽20内,将蜜环菌放置在两个弧形夹板8的中间,关闭箱门26,转动第三手柄23,第三手柄23带动第四连接杆24进行转动,第四连接杆24 带动螺杆28进行转动,由于螺杆28和螺母30的作用,螺母30会进行横向移动,螺母30拉动拉杆29,拉杆29会拉动两个连接柱25进行相向移动,连接柱25会带动弧形夹板8进行相向移动,使两个弧形夹板8相互靠近,将弧形夹板8蜜环菌夹紧,此时,转动第二手柄22,第二手柄22会带动控制盒9进行转动,控制盒9会带动弧形夹板8进行转动,弧形夹板8会带动蜜环菌进行转动,转动第一手柄6,第一手柄6会带动第一连接杆5进转动,第一连接杆 5会带动切割刀片4进行转动,调整好位置时,下压第一手柄6,压缩弹簧7,第一手柄6会带动第一连接杆5进行纵向移动,第一连接杆5会带动切割刀片 4进行纵向移动,利用切割刀片4将蜜环菌的外部皮鞘切去,推动第二手柄22,第二手柄22会带动第三连接杆21进行横向移动,第三连接杆21会带动控制盒9进行横向移动,控制盒9带动弧形夹板8进行横向移动,通过刻度尺31 来测量需要切割蜜环菌的长度,此时下压第一手柄6,第一手柄6带动第一连接杆5进行纵向移动,第一连接杆5带动切割刀片4进行纵向移动,将蜜环菌进行切割,切割成1-1.5cm的小段,可以推动第二手柄22,使弧形夹板8推动切割后的蜜环菌进行移动,并使切割后的蜜环菌通过通孔3落下,转动手轮 12,手轮12带动第二连接杆13进行转动,第二连接杆13带动伞齿27进行转动,伞齿27带动第一支撑柱11进行转动,第一支撑柱11带动同步轮15进行转动,通过同步带19的作用,同步轮15带动第二支撑柱18进行转动,第二支撑柱18带动圆板17进行转动,圆板17带动斜面培养基16进行转动,调整斜面培养基16的位置使斜面培养基16的顶部正对着通孔3的下方,此时切割后的蜜环菌会落入斜面培养基16内以达到接种的作用。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菌种活化;选择野生菌,在无菌条件下去掉外部皮鞘,再切成小段,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在温度20-25℃恒温的条件下培养15-20d,至菌丝布满斜面;
S2、传代培养:将步骤S1中活化的菌种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在相对湿度55-65%、温度20-25℃恒温的条件下,以200r/min的速率下培养10-15d;
S3、发酵培养:将步骤S2中培养后的菌种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在相对湿度70-85%、温度20-25℃恒温的条件下,以200r/min的速率下培养5-10d,至该培养基上出现白色的菌丝,得到菌材;
S4、牛樟芝菌的培养:将步骤S3得到的菌材移入培养床继续培养40-50d,即收获牛樟芝子实体;
所述斜面培养基包括200g/L的马铃薯,20g/L的葡萄糖,15g/L的琼脂;所述种子培养基包括:200 g/L的马铃薯,20 g/L的葡萄糖,5 g/L的蛋白胨,1g/L的MgSO4,2g/L的KH2PO4,50mg/L的VB1;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20g/L的葡萄糖,10g/L的大豆粉,10g/L的玉米粉,5g/L的酵母粉,5g/L的牛肉膏,10g/L的黄豆粉,5g/L的蛋白胨,1g/L的MgSO4,2g/L的KH2PO4,50mg/L的VB1
在步骤S4之后,将所述牛樟芝子实体经过去离子水清洗多次,冷冻干燥、粉碎、过60-100目筛处理,获得菌丝体粉末;
在步骤S1中,通过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对野生菌切成小段,并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所述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包括无菌箱主体和斜面培养基,所述无菌箱主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镶嵌有刻度尺,所述横板的顶部设有通孔,所述无菌箱主体的顶部内壁设有切割组件,所述无菌箱主体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顶部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凹槽,所述斜面培养基放置在凹槽内,且斜面培养基的底部与凹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所述无菌箱主体的底部内壁上设有对圆板进行转动的控制组件,所述横板的顶部设有对野生菌夹持的夹持组件;
所述切割组件包括无菌箱主体顶部内壁传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割刀片,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部贯穿无菌箱主体的顶部内壁并延伸至无菌箱主体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壁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第一手柄和无菌箱主体之间;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无菌箱主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的顶部与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贯穿第二立板并延伸至第二立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无菌箱主体的一侧内壁并延伸至无菌箱主体外,所述无菌箱主体的底部内壁和横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同步轮,两个所述同步轮外壁套设有同一个同步带,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连接杆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伞齿,且两个伞齿相啮合;
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无菌箱主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的顶部与无菌箱主体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板的一侧传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贯穿无菌箱主体的一侧内壁并延伸至无菌箱主体外,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一立板并延伸至第一立板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盒;
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控制盒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的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控制盒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三连接杆和第二手柄并延伸至第二手柄的一侧,所述第四连接杆与第二手柄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手柄,所述控制盒的一侧内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矩形孔,所述控制盒的一侧内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侧贯穿矩形孔并延伸至控制盒的一侧,所述连接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所述螺杆的外壁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外壁上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柱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无菌箱主体的一侧铰接有箱门。
CN202011177067.4A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 Active CN112314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7067.4A CN112314327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7067.4A CN112314327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4327A CN112314327A (zh) 2021-02-05
CN112314327B true CN112314327B (zh) 2024-02-13

Family

ID=74297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7067.4A Active CN112314327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4327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73990A (ko) * 2000-11-08 2001-08-04 성열승 버섯재배용 종균의 배양장치 및 배양방법
CN202476127U (zh) * 2011-08-05 2012-10-10 张雪巍 一种食用菌固体菌种接种机
CN104381022A (zh) * 2014-11-21 2015-03-04 重庆市洪欣食用菌有限公司 转盘式的食用菌接种箱
CN104686193A (zh) * 2015-02-11 2015-06-10 南阳理工学院 袋装食用菌接种机
CN106613310A (zh) * 2016-09-29 2017-05-1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快速培育牛樟芝的方法
CN109207380A (zh) * 2018-10-22 2019-01-15 长春圣金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高产蜜环菌的液体深层发酵工艺
CN208490439U (zh) * 2018-06-15 2019-02-15 郑州永丰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转盘式自动菌类接种机
CN209057694U (zh) * 2018-11-10 2019-07-05 连云港国鑫食用菌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食用菌菌棒接种的固体菌种接种机
CN209710951U (zh) * 2019-03-13 2019-12-03 福建省顺昌齐星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海鲜菇的栽培接种装置
CN110919420A (zh) * 2019-11-26 2020-03-27 芜湖诚拓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铸造件自动化生产铸件加工夹持工装
CN210695278U (zh) * 2019-10-12 2020-06-09 薛国兴 高原有机羊肚菌菌种研发培育装置
CN211241123U (zh) * 2019-10-08 2020-08-14 迪庆香格里拉念慈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材天麻种植用接菌种装置
CN213796835U (zh) * 2020-10-29 2021-07-27 湖南观芝茬牛樟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菌型蜜环菌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77905B (en) * 2009-12-02 2012-12-01 Endemic Species Res Inst C O A Method for incubating fruiting bodies of antrodia cinnamomea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73990A (ko) * 2000-11-08 2001-08-04 성열승 버섯재배용 종균의 배양장치 및 배양방법
CN202476127U (zh) * 2011-08-05 2012-10-10 张雪巍 一种食用菌固体菌种接种机
CN104381022A (zh) * 2014-11-21 2015-03-04 重庆市洪欣食用菌有限公司 转盘式的食用菌接种箱
CN104686193A (zh) * 2015-02-11 2015-06-10 南阳理工学院 袋装食用菌接种机
CN106613310A (zh) * 2016-09-29 2017-05-1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快速培育牛樟芝的方法
CN208490439U (zh) * 2018-06-15 2019-02-15 郑州永丰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转盘式自动菌类接种机
CN109207380A (zh) * 2018-10-22 2019-01-15 长春圣金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高产蜜环菌的液体深层发酵工艺
CN209057694U (zh) * 2018-11-10 2019-07-05 连云港国鑫食用菌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食用菌菌棒接种的固体菌种接种机
CN209710951U (zh) * 2019-03-13 2019-12-03 福建省顺昌齐星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海鲜菇的栽培接种装置
CN211241123U (zh) * 2019-10-08 2020-08-14 迪庆香格里拉念慈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材天麻种植用接菌种装置
CN210695278U (zh) * 2019-10-12 2020-06-09 薛国兴 高原有机羊肚菌菌种研发培育装置
CN110919420A (zh) * 2019-11-26 2020-03-27 芜湖诚拓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铸造件自动化生产铸件加工夹持工装
CN213796835U (zh) * 2020-10-29 2021-07-27 湖南观芝茬牛樟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菌型蜜环菌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大兴安岭蒙中药植物资源志编撰委员会.中国大兴安岭蒙中药植物资源志.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第1版),26. *
假蜜环菌液体深层发酵条件的研究;刘大岭, 张静, 冉艳红, 梁郁强, 谢春芳, 姚冬生;生物技术(第03期) *
天麻的人工栽培技术――第二节 蜜环菌菌棒和菌床的培育;王国安, 宋安平;食用菌(第02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4327A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07050870B4 (de) Verfahren zur Kultivierung für Antrodia Camphorata
CN111109009B (zh) 一种蜜环菌swfu-09及其应用
CN100526451C (zh) 一株产苝醌化合物的竹黄菌株
CN102428871A (zh) 一种诱导提高丹参悬浮培养细胞中丹酚酸b产量的方法
Tudses Isolation and mycelial growth of mushrooms on different yam-based culture media
CN105724049A (zh) 一种桑树寄生的桑黄菌种返野生环境复壮培养方法
JP4673354B2 (ja) 菌糸体培養抽出物の製造方法及び菌糸体培養装置
CN115336503A (zh) 一种天麻栽培用替代菌材的制备方法
CN110447414B (zh) 一种提高罗汉果甜甙v含量的方法
CN106967775B (zh) 生物催化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方法及其所用菌剂
Sabri et al. Production of spawn with high quality from novel Iraqi strains of edible mushrooms
CN112314327B (zh) 一种高效培育牛樟芝的方法
CN105557312B (zh) 一种以黄粉虫幼虫为载体培养虫草产品的方法
Khondkar et al. Sugar profile of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from different Tremella species
CN111117896B (zh) 一株蛹虫草及其在产虫草素中的应用
CN110604007A (zh) 一种牛樟芝固态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CN116286389A (zh) 一种黑曲霉及其发酵法脱除银杏叶中银杏酚酸的方法
CN106032523A (zh) 一种分离纯化苹果轮纹病菌的简易方法
CN213796835U (zh) 一种无菌型蜜环菌切割接种一体化设备
CN1278598C (zh) 金耳酵母状孢子发酵生产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方法
KR102284251B1 (ko) 수분함량 조절을 통한 γ-오리자놀 및 모나콜린 K 함량이 증진된 홍국쌀의 제조방법
CN110014037B (zh) 一种铜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方法
CN107360852B (zh) 牛樟芝培养方法
CN1778897A (zh) 一种破壁花粉活性物的制备方法
JP4246056B2 (ja) セレブロシド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