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4631A - 激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激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04631A CN112304631A CN202010489383.9A CN202010489383A CN112304631A CN 112304631 A CN112304631 A CN 112304631A CN 202010489383 A CN202010489383 A CN 202010489383A CN 112304631 A CN112304631 A CN 1123046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vehicle
- contact portion
- wheel
- wheel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4—Suspension or damping
- G01M17/045—Suspension or damping the vehicle wheels co-operating with rotatable roll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072—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the wheels of the vehicle co-operating with rotatable rolls
- G01M17/0074—Details, e.g. roller construction, vehicle restraining devic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078—Shock-testing of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于车辆行驶中的激振状态的再现、成本削减、激振时的车辆保护均能够实现的激振装置。激振装置(1)将车辆(V)的车轮(W)夹在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之间,通过液压致动器(12)来沿前后方向驱动第二辊(16),由此来对车轮(W)进行激振。触地台(18)被配置在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之间,其上端与高度最高的前后的载置板(5、6)的上端的间隔被设定为比车辆(V)的最低地面高度小的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振装置,其对作为激振对象的车辆的各车轮进行激振。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激振装置,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者。所述激振装置适用于实施四轮车辆的耐久测试的车辆检查装置,具备左右前轮用及左右后轮用的共计四个激振机。各激振机对于对应的车轮进行激振,包括:上下用致动器(actuator),产生上下方向的振动;载置台,受上下用致动器激振;前后用致动器,产生前后方向的振动;以及振动板,受所述前后用致动器驱动。
所述车辆检查装置中,在各车轮被载置于载置台的情况下,前轮用激振机的振动板以斜斜地倾斜的姿势而从前轮的前方抵接,后轮用激振机的振动板以斜斜地倾斜的姿势而从后轮的后方抵接。并且,来自四个上下用致动器及四个前后用致动器的振动被分别输入至四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1473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而言,当车辆实际行驶时,前轮及后轮均会从行驶方向受力,由此成为从相同的方向受到激振的状态。与此相对,根据所述专利文献1的激振装置,成为下述状态,即,尽管前轮通过前轮用激振机的振动板而从前方受到激振,但后轮通过后轮用激振机的振动板而从后方受到激振,因此存在无法适当地再现车辆行驶中的激振状态的问题。而且,必须对每个车轮设置两个致动器,因此成本相应地上升。
进而,若在激振时因某些原因导致车轮脱离振动板,则车辆有可能从载置台掉落到下方而导致车辆受到损伤。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车辆行驶中的激振状态的再现、成本削减与激振时的车辆保护均能够实现的激振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激振装置1,其包括多个构成元件,所述多个构成元件对作为激振对象的车辆V的多个车轮W分别进行激振,并且在激振时较车辆V的最低地面高度部位而位于下方,其中,多个构成元件包括:第一抵接部(第一辊17),被配置成,从车辆V的前后方向的其中一方向抵接于各车轮W,由此,限制各车轮W朝向车辆V的前后方向的其中一方向的移动;第二抵接部(第二辊16),能够沿车辆V的前后方向移动地配置,从车辆V的前后方向的另一方向抵接于各车轮W,由此,能够在与第一抵接部之间夹持各车轮W的下侧部;致动器(液压致动器12),沿车辆V的前后方向驱动第二抵接部,由此,经由第二抵接部来对各车轮W进行激振;以及触地部(触地台18),配置在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之间,使各车轮W能够触地,触地部(触地台18)的上端、与触地部以外的多个构成元件中的高度最高的构成元件(前后的载置板部5、6)的上端的间隔被设定为比车辆V的最低地面高度小的值。
根据所述激振装置,通过第一抵接部从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其中一方向抵接于各车轮,从而限制各车轮朝向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其中一方向的移动。而且,通过可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移动地配置的第二抵接部从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另一方向抵接于各车轮,从而将各车轮的下侧部夹持在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之间。并且,第二抵接部通过致动器而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受到驱动,由此,经由第二抵接部来对各车轮进行激振。如上所述,各车轮从相同的方向受到激振,因此与专利文献1的激振装置不同,能够适当地再现车辆行驶中的激振状态(另外,本说明书的“车轮”并不限于车轮,在带有轮胎(tire)的车轮的情况下,是指包含车轮及轮胎这两者的结构,此时的轮胎并不限于充气轮胎,也包括非充气轮胎(airlesstire))。
而且,在各车轮的下侧部被夹持在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之间的状态下,第二抵接部通过致动器而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受到驱动,因此对于各车轮与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位,朝斜上方向输入振动。由此,所述分力成分的振动作用于各车轮的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因此能够由一个致动器来构成朝所述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对各车轮进行激振的激振装置。其结果,与需要两个致动器的专利文献1的激振装置相比,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进而,在激振时较车辆的最低地面高度部位而位于下方的多个构成元件中,能使各车轮触地的触地部配置在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之间,所述触地部的上端、与触地部以外的多个构成元件中的高度最高的构成元件的上端的间隔被设定为比车辆的最低地面高度小的值。由此,即使在被夹持在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之间的车轮因某些原因而朝向下方掉落,从而车轮接触到触地部的情况下,也会成为在车辆的最低地面高度部位、与第一抵接部的上端及第二抵接部的上端中的高度较高者之间存在间隙的状态,从而能够避免两者抵接。由此,能够避免车辆的损伤,能够实现激振时的车辆保护。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激振装置1,多个构成元件还包括引导部(前后的载置板部5、6)以作为高度最高的构成元件,所述引导部具有比各车轮W的触地面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尺寸大的尺寸的开口5g、开口6g,用于将各车轮W引导到第一抵接部(第一辊17)及第二抵接部(第二辊16)之间,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配置在引导部的开口的下方,触地部(触地台18)的上端与引导部(前后的载置板部5、6)的上端的间隔被设定为比车辆V的最低地面高度小的值。
根据所述激振装置,多个构成元件还包括引导部以作为高度最高的构成元件,所述引导部用于将各车轮引导到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之间。所述引导部具有比各车轮的触地面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尺寸大的尺寸的开口,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配置在引导部的开口的下方。由此,即使在被夹持在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之间的车轮因某些原因而朝向下方掉落,从而车轮接触到触地部的情况下,也成为在车辆的最低地面高度部位与引导部的上端之间存在间隙的状态,从而能够避免两者抵接。由此,在存在引导部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激振时的车辆保护。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激振装置1,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分别包含能够绕沿车辆V的车宽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的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第二辊16构成为,在第二辊16抵接于各车轮W的状态下,只能朝远离各车轮W时的旋转方向旋转。
根据所述激振装置,第二辊构成为,在第二辊抵接于各车轮的状态下,只能朝远离各车轮时的旋转方向旋转。由此,第二辊在对各车轮进行激振时,当靠近各车轮时成为旋转停止状态,由此成为将振动传递至各车轮的状态,另一方面,当远离各车轮时,与各车轮反向地旋转,由此,不传递振动,各车轮成为不从第二辊受到多余的力的状态。
此时,在实际的行驶中,各车轮被输入来自前进方向的振动或力,但几乎不会从与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输入振动或力。因此,通过两个辊这一简单的结构,与实际的行驶中同样,能够将来自一方向的振动输入至各车轮,从而能够适当地再现车辆行驶中的激振状态。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激振装置1,其特征在于,第二辊16通过致动器(液压致动器12)而至少在与第一辊17之间夹持各车轮的第一位置(图8的位置)、与比第一位置靠近第一辊17侧的第二位置(图10的位置)之间受到驱动,多个构成元件还包括停止部(通路台19),所述停止部(通路台19)在第二辊16位于第二位置时抵接于第二辊16,由此来停止第二辊16的旋转。
根据所述激振装置,第二辊通过致动器而至少在与第一辊之间夹持各车轮的第一位置、与比第一位置靠近第一辊侧的第二位置之间受到驱动。并且,当第二辊位于第二位置时,停止部抵接于第二辊,由此来停止第二辊的旋转。由此,在激振结束后,通过使第二辊移动到第二位置,各车轮便能够一边越过旋转停止状态的第二辊,一边从两个辊间容易地抽出,从而能够提高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激振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四个激振机间的踏面(tread)对应间隔及轴距(wheelbase)对应间隔被设定为最大值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四个激振机间的踏面对应间隔及轴距对应间隔被设定为最小值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液压夹钳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前载置板部及激振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激振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激振机的第二辊位于激振位置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沿着图7的C-C线的剖面等的侧面图。
图9是表示激振机的第二辊位于推出位置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0是表示沿着图9的D-D线的剖面等的侧面图。
图11是表示在激振装置中可激振地载置有车辆的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在激振时作用于车轮的按压力及所述分力成分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车辆即将从激振机抽出之前的状态的图。
[符号的说明]
1:激振装置
2:载置台
3:斜面部
3a:平面部
3b:倾斜面
3c、5b、5e、6b、6e:长孔
3d:底面部
4:载置部
5:前载置板部(构成元件、引导部)
5a、6a:凸肋
5c:安装部
5d、6d、6h:支柱
5g、6g、7a:开口
5h:缘部
6:后载置板部(构成元件、引导部)
7:顶板部
8:底座板部
9、9A:液压夹钳装置
9a:连结板
9b、12a:液压缸
9c、12b:活塞杆
9d:凸缘
10:激振机
11:可动底座板
12:液压致动器(致动器)
12c:支架
13:激振臂
14:激振轴
14a:球形接头
15:轴承部
15a:静压轴承
16:第二辊(构成元件、第二抵接部)
16a、17a:轴承
17:第一辊(构成元件、第一抵接部)
18:触地台(构成元件、触地部)
19:通路台(构成元件、停止部)
30:位置变更装置
Ax、Ay、Bx、By、Y1、Y2:箭头
F:地板
Fo:按压力
Fx、Fy:分力成分
V:车辆
W: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激振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的激振装置1适用于用于对车辆V(参照图11)进行检查的车辆检查装置,在所述激振装置1中,设有四个激振机10。
所述激振装置1中,如后所述,通过四个激振机10,对作为检查对象的车辆V的四个车轮W(参照图8、图11)分别进行激振,由此,对车辆V中的异响产生的有无等进行检查。另外,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将图1的箭头Ax-Ay的Ax侧称作“前”,将Ay侧称作“后”,将箭头Bx-By的Bx侧称作“左”,将By侧称作“右”,将上侧称作“上”,将下侧称作“下”。
激振装置1具备用于在检查时载置车辆V的载置台2。所述载置台2被设置在未图示的地板面上,在检查时较车辆V的最低地面高度部位而位于下方。如图1~图3所示,所述载置台2是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呈面对称地构成,因此,以下举左半部分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载置台2的左半部分包括:俯视矩形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载置部4;以及设在所述载置部4前后的前后斜面(slope)部3、3。前斜面部3成为其表面与载置部4的前端连续的平面部3a、及与所述平面部3a连续且朝前方而向斜下延伸的倾斜面3b。
在所述平面部3a,形成有长孔3c。所述长孔3c在前后方向具有规定宽度,在与顶板部7的后述的开口7a的缘部之间存在规定间隔的状态下,沿左右方向以规定长度延伸,并且其两端形成为俯视半圆形。
在前斜面部3的内部,设有多个支柱(未图示)。这些支柱的上端部被固定在平面部3a及倾斜面3b,其下端部被固定在斜面部3的底面部3d。由此,从上方作用于前斜面部3的力由这些支柱予以支撑。
而且,后斜面部3成为其表面与载置部4的后端连续的平面部3a、及与所述平面部3a连续且朝后方而向斜下延伸的倾斜面3b。在所述平面部3a,也形成有长孔3c,所述长孔3c是与前斜面部3的长孔3c同样地构成。而且,在后斜面部3的内部,设有与前斜面部3同样的多个支柱(未图示)。
而且,后斜面部3成为其表面与载置部4的后端连续且朝后方而向斜下延伸的倾斜面。车辆V在开始检查时,从地板面经由后斜面部3而移动到载置部4上,并且在检查结束后,从载置部4经由前斜面部3而移动到地板面。
另一方面,载置部4从上方朝向下方而依次具备前后的载置板部5、6、顶板部7及底座板部8等。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前后的载置板部5、6相当于构成元件及引导部。
底座板部8是俯视矩形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平板状者,其前后端部被一体地固定在前后的斜面部3、3。底座板部8被载置在地板面上,经由未图示的固定件(例如锚栓(anchor bolt))而牢固地固定在地板F(参照图8)。
顶板部7为俯视矩形且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与底座板部8平行地配置。在顶板部7,设有开口7a。所述开口7a配置在顶板部7的中央部,形成为俯视横长的矩形,并且沿上下方向贯穿顶板部7。
而且,前载置板部5为俯视横长的矩形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其表面形成有四个凸肋(rib)5a。这四个凸肋5a沿前后方向延伸,内侧的两个凸肋5a、5a具备下述功能,即,用于规定行驶路,对车辆V的车轮W进行引导。由此,在检查时,当车辆V开上载置台2而移动到检查位置(参照图11)时,车轮W由前载置板部5予以引导。
前载置板部5的前端部被载置在前斜面部3的平面部3a,在所述左右两端的两个凸肋5a、5a之间,形成有一对长孔5b、5b。这些长孔5b、长孔5b彼此平行地沿前后方向延伸。前载置板部5的前端部在所述长孔5b、长孔5b的缘部,经由液压夹钳装置9而固定在前斜面部3。
如图4所示,液压夹钳装置9包括连结板9a及两个液压缸9b、9b,液压缸9b、液压缸9b被螺固在连结板9a的上表面。
在各液压缸9b中,设有活塞杆(piston rod)9c,在活塞杆9c的上端部,一体地设有凸缘9d。所述液压夹钳装置9中,通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对从后述的液压回路(未图示)向液压缸9b的供给液压进行控制,由此,活塞杆9c从液压缸9b朝上下方向伸缩。
在所述液压夹钳装置9的情况下,在各活塞杆9c嵌合于前载置板部5的长孔5b与前斜面部3的前述长孔3c的状态下,在凸缘9d的下表面与液压缸9b的上端面之间,夹持有前载置板部5及前斜面部3的平面部3a。由此,前载置板部5被固定在前斜面部3。
而且,在此状态下,活塞杆9c从液压缸9b相对地朝上方延伸,由此,前载置板部5向前斜面部3的固定被解除。如上所述,在前载置板部5向前斜面部3的固定被解除的状态下,活塞杆9c能够一边受前斜面部3的长孔3c引导,一边沿左右方向移动,由此,前载置板部5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与长孔3c的长度相应的量。具体而言,前载置板部5构成为,能够在图2所示的最大宽度位置与图3所示的最小宽度位置之间沿左右方向移动。
进而,前载置板部5的后端部被载置在后载置板部6的前端部的上表面,在所述左右两端部,形成有一对长孔5e、5e。长孔5e、长孔5e各自与长孔5b、长孔5b各自在前后方向具有相同的长度,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配置在与各长孔5b的中心线相同的直线上。
在各长孔5e中,嵌合有液压夹钳装置9A的活塞杆(未图示),所述活塞杆也嵌合于后述的后载置板部6的长孔6e。所述液压夹钳装置9A与前述的液压夹钳装置9相比,除了尺寸稍小以外,是同样地构成,因此省略其说明。
通过以上的结构,在借助液压夹钳装置9、液压夹钳装置9A的固定被解除的状态下,前载置板部5的长孔5b的缘部能够沿着液压夹钳装置9的活塞杆9c而移动,长孔5e的缘部能够沿着液压夹钳装置9A的活塞杆而移动。
由此,前载置板部5能够相对于前斜面部3而相对地沿前后方向移动与长孔5b、长孔5e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相应的量。具体而言,前载置板部5构成为,能够在图2所示的最大长度位置、与图3所示的最小长度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在前载置板部5的前端部的背面,设有一对支柱5d、5d(参照图5)。这些支柱5d、5d在彼此在左右方向存在间隔的状态下,从较长孔5b的后端为稍稍后侧的部位朝下方延伸。
各支柱5d在前载置板部5被固定在前斜面部3的状态下,其下端部抵接于底座板部8的上表面。由此,从上方作用于前载置板部5的力由支柱5d、支柱5d予以支撑。
而且,前载置板部5的后端部一边被液压夹钳装置9A按压至后载置板部6的前端部,一边被固定于后载置板部6。
在前载置板部5的中央部的后侧,设有开口5g。所述开口5g形成为俯视矩形,沿上下方向贯穿前载置板部5。在所述开口5g的下方,配置有激振机10,所述激振机10的详细将后述。
如后所述,所述开口5g是用于在车辆V的检查时,使车辆V的车轮W的下侧经由所述开口5g而由激振机10的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予以夹持。
因此,所述开口5g中,左右方向的宽度被设定为比车轮W的设置面的宽度相当大,前后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车轮W的设置面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相当大。由此,构成为,在车轮W的下侧被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夹持的状态下受到激振时,车轮W不会干涉到开口5g的缘部。
接下来说明后载置板部6。后载置板部6为俯视横长的矩形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其表面设有四个凸肋6a。这四个凸肋6a各自具备与前述的四个凸肋5a各自相同的功能,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配置在与前述的四个凸肋5a各自的中心线相同的直线上。
这些凸肋6a与凸肋5a同样,具备用于规定行驶路,对车辆V的车轮W进行引导的功能。由此,在检查时,当车辆V开上载置台2而移动到检查位置时,车轮W由后载置板部6予以引导。而且,所述载置台2中,凸肋5a、凸肋6a的上端被设定为相同的高度,成为载置台2中的高度最高的部位。
后载置板部6的后端部的上表面配置在与前述的前载置板部5的前端部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且与前载置板部5的前端部呈面对称地构成。即,后载置板部6的后端部被载置在后斜面部3的平面部3a,在所述左右两端的两个凸肋6a、6a之间,形成有一对长孔6b、6b。
在各长孔6b中,嵌合有液压夹钳装置9的活塞杆9c,所述活塞杆9c也嵌合于后斜面部3的长孔3c。
而且,在后载置板部6的前端部的上表面,载置有前载置板部5的后端部,在所述左右两端部,形成有一对长孔6e、6e。长孔6e、长孔6e各自与长孔6b、长孔6b各自在前后方向具有相同的长度,且在前后方向上与各长孔6b同心地配置。在各长孔6e中,如前所述,嵌合有液压夹钳装置9A的活塞杆。
通过以上的结构,在借助液压夹钳装置9、液压夹钳装置9A的固定被解除的状态下,后载置板部6的长孔6b的缘部能够沿着液压夹钳装置9的活塞杆9c而移动,长孔6e的缘部能够沿着液压夹钳装置9A的活塞杆而移动。
由此,后载置板部6能够相对于后斜面部3而相对地沿前后方向移动与长孔6b、长孔6e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相应的量。具体而言,后载置板部6构成为,能够在图2所示的最大长度位置与图3所示的最小长度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移动。
进而,后载置板部6在借助液压夹钳装置9的固定被解除的状态下,活塞杆9c能够一边受后斜面部3的长孔3c引导,一边沿左右方向移动与长孔3c的长度相应的量。由此,后载置板部6构成为,在与前载置板部5一体的状态下,能够在图2所示的最大宽度位置与图3所示的最小宽度位置之间沿左右方向移动。
进而,在后载置板部6的后端部的背面,设有一对支柱6d、6d。这些支柱6d、6d在彼此在左右方向存在间隔的状态下,从较长孔6b的后端为稍稍后侧的部位朝下方延伸。
支柱6d、支柱6d在后载置板部6被固定于后斜面部3的状态下,其下端部抵接于底座板部8的上表面。由此,从上方作用于后载置板部6的力由支柱6d、支柱6d予以支撑。
而且,在后载置板部6的前端部的背面,设有三个支柱6h、6h、6h。三个支柱6h、6h、6h在彼此在左右方向存在间隔的状态下,从后载置板部6的两个长孔6e、6e间的部位朝下方延伸。
在后载置板部6的后端部通过液压夹钳装置9而固定于后斜面部3,且后载置板部6的前端部经由液压夹钳装置9A而固定于前载置板部5的状态下,支柱6h、支柱6h、支柱6h各自的下端部抵接于底座板部8的上表面。由此,从上方作用于后载置板部6的力由支柱6h、支柱6h、支柱6h予以支撑。
进而,在后载置板部6的中央部,设有开口6g。所述开口6g形成为俯视矩形,沿上下方向贯穿后载置板部6,并且构成为与前载置板部5的前述开口5g相同的尺寸。而且,在所述开口6g的下方,配置有激振机10。
接下来,一边参照图5~图10,一边对激振机10进行说明。另外,图5中,为了便于理解而表示了省略顶板部7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激振装置1中,配置在前载置板部5的开口5g下方的激振机10、与配置在后载置板部6的开口6g下方的激振机10是同样地构成,因此,以下举配置在前载置板部5的开口5g下方的激振机10为例来进行说明。
激振机10是设在俯视矩形的可动底座板11上,所述可动底座板11在所述底面与底座板部8的上表面形成面接触的状态下,经由未图示的磁性夹钳(magnet clamp)而固定于底座板部8。
而且,在底座板部8的上表面,设有四个位置变更装置30及多个自由支座(freebearing)(未图示)。四个位置变更装置30配置成俯视矩形,可动底座板11以被这些位置变更装置30围绕的方式而设。
各位置变更装置30包括多个同步带轮、绕挂于这些轮的同步带、以及驱动一个同步带轮的马达机构等(均未图示)。各位置变更装置30的同步带的两端部连结于可动底座板11的四个规定部位。而且,多个自由支座配置在可动底座板11的下方位置。
通过以上的结构,在借助磁性夹钳的固定被解除的状态下,可动底座板11伴随四个位置变更装置30中的轮的旋转动作,一边在多个自由支座上转动,一边在底座板部8上移动。即,可动底座板11构成为,相对于底座板部8的相对位置可变更。并且,可动底座板11在像这样经变更的位置,经由磁性夹钳而固定于底座板部8。
如图6~图10所示,激振机10包括液压致动器12、激振臂13、两个激振轴14、14、两个轴承部15、15、第二辊16、第一辊17、触地台18及通路台19等。
另外,在图8、图10等中,为了便于理解,省略了第二辊16及第一辊17的剖面部分的影线(hatching)。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辊16相当于构成元件及第二抵接部,第一辊17相当于构成元件及第一抵接部,触地台18相当于构成元件及触地部,通路台19相当于构成元件及停止部。
液压致动器12包括液压缸12a、活塞杆12b及支架(bracket)12c等。所述支架12c用于支撑液压缸12a,其下端部通过螺栓固定于可动底座板11。进而,支架12c在其上端部抵接于前载置板部5的下表面的状态下,通过螺栓固定于前载置板部5。所述液压缸12a连接于液压回路(未图示),被供给来自所述液压回路的液压。
在液压致动器12的活塞杆12b的前端部,连结有激振臂13。所述液压致动器12中,通过前述的控制装置,对从液压回路供给至液压缸12a的液压进行控制,由此来驱动活塞杆12b。伴随于此,活塞杆12b构成为,沿前后方向对激振臂13进行驱动或激振。
激振臂13的左右两端部经由球形接头(ball joint)14a、球形接头14a而分别连结于激振轴14、激振轴14的前端部。这些激振轴14、激振轴14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且彼此平行地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由轴承部15、轴承部15而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予以支撑。
在各轴承部15内,两个静压轴承15a、15a以规定间隔沿前后方向排列配置,通过这些静压轴承15a、静压轴承15a来支撑激振轴14,以使得在激振轴14朝前后方向振动时,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例如左右前后方向)的振动受到抑制。
如图5所示,前载置板部5的开口5g的前侧缘部成为安装部5c。所述安装部5c沿前后方向以规定长度延伸,其左右端部经由未图示的螺丝而分别固定于轴承部15、轴承部15的上表面。进而,前载置板部5的位于安装部5c的左右方向的开口5g的缘部5h、缘部5h也经由未图示的螺丝而分别固定于轴承部15、轴承部15的上表面。
如上所述,轴承部15、轴承部15的上表面被固定于前载置板部5,下表面被固定于可动底座板11,由此,具有提高载置台2的刚性的功能。
而且,在激振轴14、激振轴14的后端部,分别设有轴承16a、轴承16a。第二辊16从可动底座板11的上表面以规定高度的位置沿左右方向延伸,其两端部由这些轴承16a、轴承16a分别予以支撑。在这些轴承16a、轴承16a中,内置有未图示的单向离合器(one wayclutch),由此,第二辊16构成为,只能沿图8的顺时针方向(箭头Y1方向)绕中心轴线旋转。
通过以上的结构,第二辊16通过液压致动器12而至少在激振位置(例如图7、图8所示的位置)与推出位置(例如图9、图10所示的位置)之间受到驱动。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激振位置相当于第一位置,推出位置相当于第二位置。进而,液压致动器12所产生的前后方向的振动经由激振臂13及激振轴14、激振轴14而输入至第二辊16。
另一方面,在第二辊16的后方,第一辊17与第二辊16相向,并且彼此平行地设置。第一辊17的左右两端由一对轴承17a、17a予以支撑,这些轴承17a、轴承17a被固定在可动底座板11上。在这些轴承17a、轴承17a中,内置有未图示的单向离合器,由此,第一辊17构成为,只能沿图8的逆时针方向(箭头Y2方向)绕中心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辊17被配置成,其上端处于比第二辊16的上端稍高的位置。另外,也可将第一辊17配置成,其上端处于与第二辊16的上端相同的位置。
在车辆V的检查时,在车辆V的车轮W的下侧被以上的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夹持的关系上,这些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的左右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比车轮W的宽度足够大的值。
进而,前述的触地台18被固定在可动底座板11上的第一辊17与第二辊16之间。所述触地台18是在左右方向上长的长方体状者,相对于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而平行地配置,其两端延伸至与一对轴承17a、17a的端面相同的位置为止。
在所述触地台18的情况下,其上表面与前载置板部5的凸肋5a的上端面的间隔被设定为比车辆V的地面最低高度小的值。这是为了在激振等时,即使因某些原因导致第一辊17与第二辊16的间隔变宽,而车轮W移动到下方的情况下,也能避免车辆V的车身底面的最低地面高度的部位抵接于载置板部5的凸肋5a的上端面。
进而,前述的通路台19配置在可动底座板11上的轴承部15、轴承部15之间。通路台19是在前后方向上长的长方体状者,内置有液压致动器(未图示)。通路台19通过所述液压致动器,而至少在避让位置(例如图7、图8所示的位置)、与跟位于推出位置的状态的第二辊16抵接的抵接位置(例如图9、图10所示的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受到驱动。
当通路台19移动到抵接位置,与位于推出位置的第二辊16抵接时,第二辊16由通路台19无法旋转地予以保持。这是因为,在激振动作结束后,当车辆V的车轮W一边越过第二辊16一边朝前方移动时,通过将第二辊16保持为旋转停止状态,从而车轮W的驱动力被传递至第二辊16,车轮W容易向前方移动。
而且,通路台19的上表面在车轮W像这样向前方移动时,作为车轮W的通路发挥功能,因此,通路台19的上表面的高度被设定为与第二辊16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
载置台2的左半部分如以上那样构成,载置台2的右半部分也是同样地构成。
接下来,对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激振装置1中检查车辆V时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松开液压夹钳装置9、液压夹钳装置9A,将两片前载置板部5及两片后载置板部6设定为可沿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移动的状态。除此以外,还松开磁性夹钳,将四个可动底座板11设定为可相对于底座板部8而移动的状态。
接下来,在以上的状态下,通过四个位置变更装置30来使四个可动底座板11分别移动到与作为检查对象的车辆V的轴距及踏面对应的位置后,通过磁性夹钳而固定于底座板部8。伴随可动底座板11的移动,两片前载置板部5及两片后载置板部6与可动底座板11同时移动到与轴距及踏面对应的位置。并且,在此位置,将这些前后的载置板部5、6经由液压夹钳装置9A而彼此固定,与此同时,经由液压夹钳装置9、液压夹钳装置9而固定于前后的斜面部3、3。
接下来,驱动各激振机10中的液压致动器12,将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的间隔设定为与作为检查对象的车辆V的车轮W的尺寸相符的值。通过以上步骤,用于检查的准备动作结束。
接下来,使车辆V移动,以使其从后斜面部3开上载置台2,如图11所示,四个车轮W嵌入至前载置板部5的开口5g及后载置板部6的开口6g而移动到下方,成为由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从前后方向予以夹持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通过液压致动器12,朝前后方向对第二辊16进行激振,由此来对车轮W进行激振。在此激振中,当第二辊16的按压力Fo作用于车轮W时,如图12所示,按压力Fo的两个分力成分Fx、Fy作用于车轮W。即,通过朝前后方向对第二辊16进行激振,从而车轮W在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同时受到激振。
像以上那样将激振动作执行规定时间,当车辆V的检查结束时,通过液压致动器12,使第二辊16从图11所示的检查位置移动到图13所示的推出位置。与此同时,通过液压致动器,使通路台19从图7、图8所示的避让位置移动到图9、图10所示的抵接位置。由此,通路台19的后端部与位于推出位置的第二辊16抵接,由此,第二辊16被保持为旋转停止状态。
在此状态下,车辆V朝前方开始移动,由此,车轮W能够一边越过旋转停止状态的第二辊16,一边从两个辊16、17间容易地抽出。由此,车辆V能够朝前方移动,并经由前斜面部3而从载置台2下来。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激振装置1,在车辆V的检查时,各车轮W的下侧部由第二辊16及第一辊17从前后方向予以夹持,各车轮W朝向前后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并且,在此状态下,第二辊16由液压致动器12予以驱动,由此,各车轮W经由第二辊16而在前后方向受到激振。如上所述,所有车轮W从相同的方向(前方)受到激振,因此与专利文献1的激振装置不同,能够适当地再现车辆行驶中的激振状态。
而且,第二辊16通过液压致动器12而沿前后方向受到驱动,由此,对于车轮W与第二辊16的抵接部位,沿斜方向输入振动。由此,如前所述,振动的分力成分作用于车轮W的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因此能够由一个液压致动器12来构成朝所述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对车轮W进行激振的激振机10。其结果,与需要两个致动器的专利文献1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进而,触地台18被配置在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之间,所述触地台18的上端、与前后的载置板部5、6的最高部位即凸肋5a、凸肋6a的上端的间隔被设定为比车辆V的最低地面高度小的值。由此,在借助激振机10的激振中,即使被夹持在第一辊17及第二辊16之间的车轮W因某些原因而朝向下方掉落,从而车轮W接触到触地台18的情况下,也会成为在车辆V的最低地面高度部位、与前后的载置板部5、6的凸肋5a、凸肋6a的上端之间存在间隙的状态,从而能够避免两者抵接。由此,能够避免车辆V的损伤,能够实现激振时的车辆保护。
而且,第二辊16构成为,在第二辊16抵接于车轮W的状态下,只能朝远离车轮W时的旋转方向旋转。由此,在对车轮W进行激振时,第二辊16在接近车轮W时处于旋转停止状态,由此,将振动传递至车轮W。另一方面,第二辊16在远离车轮W时,与车轮W反向地旋转,由此,不将振动传递至车轮W,由此,车轮W成为不从第二辊16受到多余的力的状态。
此时,在实际的行驶中,车轮W尽管被输入来自前进方向的振动或力,但几乎不会从与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输入振动或力。因此,通过两个辊16、17这一简单的结构,与实际的行驶中同样,能够将来自一方向的振动输入至车轮W,从而能够适当地再现车辆行驶中的激振状态。
而且,如前所述,第二辊16通过液压致动器12而在激振位置与推出位置之间的规定范围内沿前后方向受到驱动,当第二辊16位于推出位置时,通路台19的后端部抵接于第二辊16,由此,第二辊16被保持为旋转停止状态。由此,在激振结束后,当车辆V移动时,车轮W能够一边越过旋转停止状态的第二辊16,一边从两个辊16、17间容易地抽出,从而能够提高便利性。
另外,实施方式是使用第一辊17来作为第一抵接部的示例,但本发明的第一抵接部并不限于此,只要是以下述方式配置的部件即可,即,通过从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其中一方向抵接于各车轮,从而限制各车轮朝向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其中一方向的移动。例如,作为第一抵接部,也可使用圆棒、方棒或倾斜板等。
而且,实施方式是使用第二辊16来作为第二抵接部的示例,但本发明的第二抵接部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如下所述的部件即可,即,能够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移动地配置,通过从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另一方向抵接于各车轮,从而能够在与第一抵接部之间夹持各车轮的下侧部。例如,作为第二抵接部,也可使用圆棒、方棒或倾斜板等。
进而,实施方式是使用液压致动器12来作为致动器的示例,但本发明的致动器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如下所述的部件即可,即,通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驱动第二抵接部,从而经由第二抵接部来对各车轮进行激振。例如,作为致动器,也可使用电动式致动器。
另一方面,实施方式是使用触地台18来作为触地部的示例,但本发明的触地部并不限于此,只要是配置在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之间,能够使各车轮触地的部件即可。例如,作为触地部,也可使用剖面圆形的圆棒或剖面多边形的棒。
而且,实施方式是使用前后的载置板部5、6来作为引导部的示例,但本发明的引导部并不限于这些,只要是如下所述的部件即可,即,配置在多个构成元件的上方,具有比各车轮的触地面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尺寸大的尺寸的开口,用于将各车轮引导到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之间。例如,作为引导部,也可使用一片板状构件。
进而,实施方式是使用前后的载置板部5、6来作为高度最高的构成元件的示例,但本发明的高度最高的构成元件并不限于此,只要是触地部以外的多个构成元件中的高度最高者即可。例如,也可使第一辊17或第二辊16构成为,其上端比前后的载置板部5、6的凸肋5a、凸肋6a的上端高,从而将这些辊设为高度最高的构成元件。
另一方面,实施方式是使用通路台19来作为停止部的示例,但本发明的停止部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如下所述的部件即可,即,当第二辊位于第二位置时,通过抵接于第二辊,从而停止第二辊的旋转。例如,作为停止部,也可使用直动致动器,且构成为使其前端部抵接于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辊。
Claims (4)
1.一种激振装置,其包括多个构成元件,所述多个构成元件对作为激振对象的车辆的多个车轮分别进行激振,并且在所述激振时较所述车辆的最低地面高度部位而位于下方,所述激振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构成元件包括:
第一抵接部,被配置成,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其中一方向抵接于所述各车轮,由此,限制所述各车轮朝向所述车辆的所述前后方向的所述其中一方向的移动;
第二抵接部,能够沿所述车辆的所述前后方向移动地配置,从所述车辆的所述前后方向的另一方向抵接于所述各车轮,由此,能够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之间夹持所述各车轮的下侧部;
致动器,沿所述车辆的所述前后方向驱动所述第二抵接部,由此,经由所述第二抵接部来对所述各车轮进行激振;以及
触地部,配置在所述第一抵接部及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使所述各车轮能够触地,
所述触地部的上端、与所述触地部以外的所述多个构成元件中的高度最高的构成元件的上端的间隔被设定为比所述车辆的所述最低地面高度小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构成元件还包括引导部以作为所述高度最高的所述构成元件,所述引导部具有比所述各车轮的触地面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尺寸大的尺寸的开口,用于将所述各车轮引导到所述第一抵接部及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
所述第一抵接部及所述第二抵接部配置在所述引导部的所述开口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抵接部及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包含能够绕沿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的第一辊及第二辊,
所述第二辊构成为,在所述第二辊抵接于所述各车轮的状态下,只能朝远离所述各车轮时的旋转方向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辊通过所述致动器而至少在与所述第一辊之间夹持所述各车轮的第一位置、与比所述第一位置靠近所述第一辊侧的第二位置之间受到驱动,
所述多个构成元件还包括停止部,所述停止部在所述第二辊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抵接于所述第二辊,由此来停止所述第二辊的旋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40633A JP6866429B2 (ja) | 2019-07-31 | 2019-07-31 | 加振装置 |
JP2019-140633 | 2019-07-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04631A true CN112304631A (zh) | 2021-02-02 |
CN112304631B CN112304631B (zh) | 2023-03-24 |
Family
ID=74258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89383.9A Active CN112304631B (zh) | 2019-07-31 | 2020-06-02 | 激振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033496A1 (zh) |
JP (1) | JP6866429B2 (zh) |
CN (1) | CN11230463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18056B2 (ja) * | 2019-07-31 | 2021-08-1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加振装置 |
JP7330218B2 (ja) * | 2021-02-26 | 2023-08-2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加振装置 |
JP7179108B2 (ja) * | 2021-02-26 | 2022-11-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加振装置 |
CN115707943A (zh) * | 2021-08-20 | 2023-02-2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用激振方法及车辆用激振装置 |
CN118482946B (zh) * | 2024-07-15 | 2024-09-06 | 济南恒信新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振动和噪声测试试验台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21160A (ja) * | 2005-10-28 | 2007-05-17 | Kobe Steel Ltd | タイヤ走行試験機 |
JP2007147394A (ja) * | 2005-11-25 | 2007-06-14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検査装置および加振装置 |
JP2008058082A (ja) * | 2006-08-30 | 2008-03-13 | Kobe Steel Ltd | タイヤ試験方法及びタイヤ試験装置 |
JP2009287946A (ja) * | 2008-05-27 | 2009-12-10 | Toyota Motor Corp | 加振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車両異音検査方法 |
CN201833986U (zh) * | 2009-08-04 | 2011-05-18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定位装置 |
CN102788702A (zh) * | 2011-05-20 | 2012-11-21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道路模拟试验台 |
CN102809474A (zh) * | 2012-08-17 | 2012-12-05 |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整车振动试验设备 |
CN106872188A (zh) * | 2016-12-30 | 2017-06-20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车转向实验台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33909A (ja) * | 2004-02-23 | 2005-09-02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自動車用試験装置 |
JP4487855B2 (ja) * | 2005-05-27 | 2010-06-23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加振装置および車両異音検査方法 |
JP6504661B2 (ja) * | 2015-06-26 | 2019-04-24 | トヨタ自動車九州株式会社 | ラフロードテスタ |
KR102286734B1 (ko) * | 2017-01-06 | 2021-08-05 |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 차량 검사용 트랜스퍼 시스템, 및 방법 |
-
2019
- 2019-07-31 JP JP2019140633A patent/JP6866429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6-02 CN CN202010489383.9A patent/CN112304631B/zh active Active
- 2020-07-31 US US16/944,172 patent/US2021003349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21160A (ja) * | 2005-10-28 | 2007-05-17 | Kobe Steel Ltd | タイヤ走行試験機 |
JP2007147394A (ja) * | 2005-11-25 | 2007-06-14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検査装置および加振装置 |
JP2008058082A (ja) * | 2006-08-30 | 2008-03-13 | Kobe Steel Ltd | タイヤ試験方法及びタイヤ試験装置 |
JP2009287946A (ja) * | 2008-05-27 | 2009-12-10 | Toyota Motor Corp | 加振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車両異音検査方法 |
CN201833986U (zh) * | 2009-08-04 | 2011-05-18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定位装置 |
CN102788702A (zh) * | 2011-05-20 | 2012-11-21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道路模拟试验台 |
CN102809474A (zh) * | 2012-08-17 | 2012-12-05 |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整车振动试验设备 |
CN106872188A (zh) * | 2016-12-30 | 2017-06-20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车转向实验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1025771A (ja) | 2021-02-22 |
CN112304631B (zh) | 2023-03-24 |
JP6866429B2 (ja) | 2021-04-28 |
US20210033496A1 (en) | 2021-0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304631B (zh) | 激振装置 | |
CN112304644B (zh) | 激振装置 | |
US20150151624A1 (en) | Battery unit holding device for vehicle | |
CN112309220B (zh) | 位置变更装置 | |
JP2004025991A (ja) | 移動式載荷試験車 | |
KR101456466B1 (ko) | 차량의 충격시험용 대차장치 | |
JP2017009545A (ja) | ラフロードテスタ | |
JP2010151791A (ja) | 衝突試験装置 | |
JP7179108B2 (ja) | 車両加振装置 | |
KR102646164B1 (ko) | 자동차 충돌 모의 시험 장치 및 자동차 충돌 모의 시험 방법 | |
JP2004025989A (ja) | 移動式載荷試験車 | |
JP5352314B2 (ja) | スペアタイヤ搭載装置 | |
JP7330218B2 (ja) | 加振装置 | |
JP4436780B2 (ja) | 走行テスト装置 | |
JPH10260105A (ja) | 輸送シュミレーション装置 | |
KR102698016B1 (ko) | 차량 전자식 파워 스티어링 시험장치 | |
KR20150136871A (ko) | 자동차 위치 결정을 위한 센터링 장치 | |
KR102637491B1 (ko) | 픽업 및 로딩 장치 | |
JP2004028742A (ja) | 移動式載荷試験車 | |
JP6042120B2 (ja) | 超音波加工装置 | |
CN218271395U (zh) | 一种震动型车辆道路模拟试验平台 | |
JP2024014803A (ja) | サスペンション機構 | |
KR20210034987A (ko) | 농기계 보호구조물 시험용 지그 | |
CN105775607B (zh) | 一种带定位功能的柔性运输链 | |
JPH0113915B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