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8248A - 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8248A
CN112298248A CN201910698574.3A CN201910698574A CN112298248A CN 112298248 A CN112298248 A CN 112298248A CN 201910698574 A CN201910698574 A CN 201910698574A CN 112298248 A CN112298248 A CN 112298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ssembly
bogie
arm
knuckl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85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8248B (zh
Inventor
刘维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9857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8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8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8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8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8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 B61F5/50Other details
    • B61F5/52Bogie fram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所述转向架包括左侧的构架组件和右侧的构架组件,左侧的构架组件用于安装左侧的车体悬挂装置、左侧的走行轮和左侧的水平轮,右侧的构架组件用于安装右侧的车体悬挂装置、右侧的走行轮和右侧的水平轮,其中,左侧的构架组件和右侧的构架组件之间相互独立。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可以提高轨道车辆的行驶平稳性。

Description

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一些轨道交通系统,轨道车辆通过转向架实现沿单轨轨道的转向,具体而言,转向架包括横桥和连接在横桥两端的走行轮,横桥的底部通过导向框和回转支承连接导向轮,轨道车辆沿单轨轨道行驶的过程中,导向轮通过导向框以及横桥带动走行轮转向。然而,此种转向架的体积庞大、转弯不够灵活,而且轨道车辆的一侧的走行轮发生颠簸,会通过横桥带动轨道车辆另一侧的走行轮跟随颠簸,致使整车的行驶平稳性较差,降低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所述转向架可以提高轨道车辆的行驶平稳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转向架的轨道车辆。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轨道车辆的轨道交通系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所述转向架包括:左侧的构架组件,左侧的所述构架组件用于安装左侧的车体悬挂装置、左侧的走行轮和左侧的水平轮;右侧的构架组件,右侧的所述构架组件用于安装右侧的车体悬挂装置、右侧的走行轮和右侧的水平轮,其中,左侧的所述构架组件和右侧的所述构架组件之间相互独立。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可以提高轨道车辆的行驶平稳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左侧的所述构架组件和右侧的所述构架组件中的至少一个为预设构架组件,所述预设构架组件包括:转向节臂,所述转向节臂用于安装相应侧的所述车体悬挂装置;和转向节,所述转向节通过主销与所述转向节臂相连,且所述转向节用于安装相应侧的所述走行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构架组件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刚性连接于所述转向节,且所述安装支架用于安装相应侧的所述水平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左侧的所述构架组件和右侧的所述构架组件均为所述预设构架组件,左侧的所述构架组件中的所述安装支架的上端与右侧的所述构架组件中的所述安装支架上端之间的距离为L1,左侧的所述构架组件中的所述安装支架的下端与右侧的所述构架组件中的所述安装支架下端之间的距离为L2,L1>L2,相应侧的所述水平轮安装于相应侧的所述安装支架的下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构架组件还包括:水平轮轮轴,所述水平轮轮轴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相应侧的所述水平轮通过所述水平轮轮轴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节臂的上端具有上铰接部,所述预设构架组件还包括上臂组件,所述上臂组件包括:上安装座,所述上安装座适于安装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和上横臂,所述上横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铰接部和所述上安装座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构架组件包括两个所述上臂组件,两个所述上臂组件中的两个所述上横臂通过同一个上转轴铰接在所述上铰接部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上横臂之间的距离沿着预设方向逐渐增大,所述预设方向为从所述上铰接部到相应侧的所述上安装座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节臂的下端具有下铰接部,所述预设构架组件还包括下臂组件,所述下臂组件包括:下安装座,所述下安装座适于安装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和下横臂,所述下横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铰接部和所述下安装座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左侧的所述构架组件和右侧的所述构架组件均为所述预设构架组件,左侧的所述构架组件中的所述下安装座与右侧的所述构架组件中的所述下安装座为同一个,左侧的所述构架组件中的所述下横臂与右侧的所述构架组件中的所述下横臂通过同一个第一下转轴铰接在所述下安装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横臂包括两个横臂部,两个所述横臂部的外端通过同一个第二下转轴铰接在所述下铰接部的两侧,两个所述横臂部的内端刚性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下转轴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节臂的上端具有上支撑部,相应侧的所述车体悬挂装置包括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的下端安装在所述上支撑部上,所述空气弹簧的上端适于与轨道车辆的车体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节臂的下端具有下支撑部,相应侧的所述车体悬挂装置包括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下端安装在所述下支撑部上,所述减振器的上端适于与轨道车辆的车体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构架组件还包括:走行轮轮毂,所述走行轮轮毂安装在所述转向节臂上,相应侧的所述走行轮通过所述走行轮轮毂安装于所述转向节;和制动系统,所述制动系统连接在所述走行轮轮毂和所述转向节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动系统为气动制动系统。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和安装于所述车体的转向架,所述转向架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
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从而提高了轨道车辆的行驶平稳性。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单轨轨道和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轨道车辆,所述轨道车辆沿所述单轨轨道行驶。
根据本发明的轨道交通系统,通过设置上述第二方面的轨道车辆,从而提高了轨道交通系统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转向架与内导向式轨道的配合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转向架的立体图,图未示出走行轮;
图3是图2中圈示的B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所示的左右两侧的安装支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轨道交通系统R1;单轨轨道R2;轨道车辆R3;车体R4;
转向架1000;
构架组件100;预设构架组件A;
转向节臂1;上铰接部11;下铰接部12;上支撑部13;下支撑部14;
转向节2;主销3;安装支架4;水平轮轮轴5;
上臂组件6;上安装座61;上横臂62;上转轴63;
下臂组件7;下安装座71;下横臂72;横臂部721;
第一下转轴73;第二下转轴74;
走行轮轮毂8;制动系统9;
车体悬挂装置200;空气弹簧201;减振器202;
走行轮300;水平轮400;
内导向式轨道2000;轨道梁2001;导向通道20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相关技术中的一些轨道交通系统,轨道车辆通过转向架实现沿单轨轨道的转向,具体而言,转向架包括横桥和连接在横桥两端的走行轮,横桥的底部通过导向框和回转支承连接导向轮,轨道车辆沿单轨轨道行驶的过程中,导向轮通过导向框以及横桥带动走行轮转向。然而,此种转向架的体积庞大、转弯不够灵活,而且轨道车辆的一侧的走行轮发生颠簸,会通过横桥带动轨道车辆另一侧的走行轮跟随颠簸,致使整车的行驶平稳性较差,降低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为了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转向架1000,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向架1000。
如图1所示,转向架1000包括左侧的构架组件100和右侧的构架组件100,其中,左侧的构架组件100用于安装左侧的车体悬挂装置200、左侧的走行轮300和左侧的水平轮400,右侧的构架组件100用于安装右侧的车体悬挂装置200、右侧的走行轮300和右侧的水平轮400。
如图2所示,左侧的构架组件100和右侧的构架组件100之间相互独立,从而使得每侧构架组件100上的走行轮300可以单独通过其所在侧的车体悬挂装置200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连接,从而使得每侧的走行轮300可以单独跳动,保证左右两侧的走行轮300互不影响,例如,左侧的走行轮300在左侧的走行面上发生颠簸时,因为左右两侧的构架组件100之间无绝对的刚性连接,从而不会传递到右侧的走行轮300使其也随之发生颠簸,进而可以有效提高轨道车辆R3行驶的平稳性。而且,转向架1000的体积小巧、转弯灵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左侧的构架组件100和右侧的构架组件100中的至少一个为预设构架组件A,预设构架组件A可以包括:转向节臂1和转向节2,转向节2通过主销3与转向节臂1相连,转向节臂1用于安装相应侧的车体悬挂装置200,转向节2用于安装相应侧的走行轮300。由此,由于转向节2通过主销3安装在转向节臂1上,从而转向节2可以为走行轮300提供转向功能,使走行轮300能够灵活地绕主销3转动,简单且有效地实现转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相应侧”指的是,预设构架组件A的所在侧,例如当左侧的构架组件100为预设构架组件A时,左侧的构架组件100包括转向节臂1和转向节2,该转向节臂1用于安装左侧的车体悬挂装置200,该转向节2用于安装左侧的走行轮300,又例如,例如当右侧的构架组件100为预设构架组件A时,右侧的构架组件100包括转向节臂1和转向节2,该转向节臂1用于安装右侧的车体悬挂装置200,该转向节2用于安装右侧的走行轮300。同理,可以理解后文所述的“相应侧”,因此后文将不再作展开赘述。
如图2所示,预设构架组件A还可以包括:走行轮轮毂8和制动系统9,走行轮轮毂8安装在转向节臂1上,相应侧的走行轮300通过走行轮轮毂8安装于转向节2,制动系统9连接在走行轮轮毂8和转向节2之间。由此,可以利用走行轮轮毂8实现走行轮300的快速可靠安装,而且可以利用制动系统9为轨道车辆R3整车提供稳定且可靠的制动功能。此外,走行轮、走行轮轮毂、制动系统以及转向节之间如何构成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公知技术,因此不作赘述。
如图2所示,预设构架组件A还可以包括:安装支架4,安装支架4刚性连接于转向节2,且安装支架4用于安装相应侧的水平轮400。由此,安装支架4可以随着转向节2一起绕着转向节2与转向节臂1之间的主销3进行旋转,在水平轮400受到轨道梁2001侧面的导向作用时,水平轮400可以通过安装支架4和转向节2一起绕着转向节臂1进行转动,而且,由于走行轮300安装在走行轮轮毂8和转向节2的装配体上,从而还实现了转弯过程中通过水平轮400直接控制走行轮300转向行驶的功能,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
例如在图2和图4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左侧的构架组件100和右侧的构架组件100均为预设构架组件A,左侧的构架组件100中的安装支架4的上端4a与右侧的构架组件100中的安装支架4上端4b之间的距离为L1,左侧的构架组件100中的安装支架4的下端4c与右侧的构架组件100中的安装支架4下端4d之间的距离为L2,L1>L2,相应侧的水平轮400安装于相应侧的安装支架4的下端。或者说,左侧的构架组件100和右侧的构架组件100均为预设构架组件A,左侧的构架组件100中的安装支架4与右侧的构架组件100中的安装支架4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下端之间的距离,相应侧的水平轮400安装于安装支架4的下端。
由此,可以使得左右两侧的水平轮400均布置在左右两侧的走行轮300的下方之间,以使左右两侧的水平轮400可以位于两个轨道梁2001之间的导向通道2002内,从而使得转向架1000适用于内导向式轨道2000(如图1所示)。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调整左右两侧的安装支架4的形状,来使转向架1000适用于外导向式轨道等,这里不做赘述。
此外,如图2所示,预设构架组件A还可以包括:水平轮轮轴5,水平轮轮轴5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支架4上,相应侧的水平轮400通过水平轮轮轴5安装于安装支架4。由此,可以简单且有效地实现水平轮400的安装和拆卸。需要说明的是,水平轮400的数量不限,例如,每个安装支架4上可以设有沿轨道车辆R3行驶方向间隔开分布的多个水平轮轮轴5,每个水平轮轮轴5上可以设有一个水平轮400,此时该水平轮400可以起到导向和稳定的作用,或者每个水平轮轮轴5上还可以设置沿竖向间隔开分布的多个水平轮400(图未示出该示例),此时,位于上方的水平轮400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位于下方的水平轮400可以起到稳定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转向节臂1的上端可以具有上铰接部11,预设构架组件A还可以包括上臂组件6,上臂组件6包括:上安装座61和上横臂62,上安装座61适于安装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上横臂62的两端分别与上铰接部11和上安装座61铰接(该铰接指的是带有角刚度的铰接)。由此,可以简单有效且可靠地将预设构架组件A安装在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上,以保证设在预设构架组件A上的走行轮300可以独立跳动,提高轨道车辆R3运行的平稳性。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带有角刚度的铰接”指的是,需要克服一定的力实现相对转动,而不是无阻力的自由相对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预设构架组件A可以包括两个上臂组件6,两个上臂组件6中的两种上横臂62通过同一个上转轴63铰接(该铰接指的是带有角刚度的铰接)在上铰接部11的两侧。由此,可以提高预设构架组件A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的连接可靠性和力传递效率,以更好地改善颠簸,且预设构架组件A的结构更加小巧、紧凑。
如图2和图3所示,两个上横臂62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沿着从上铰接部11到相应上臂组件6中的上安装座61的方向逐渐增大(例如图2所示,两个上横臂62之间的距离沿着预设方向逐渐增大,预设方向为从上铰接部11到相应侧的上安装座61的方向。对于左侧来说,左侧的两个上横臂62之间的距离沿着从左到右的预设方向逐渐增大,对于右侧来说,右侧的两个上横臂62之间的距离沿着从右到左的预设方向逐渐增大),也就是说,两个上横臂62呈“V”字形分布,从而可以在保证小型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预设构架组件A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的连接可靠性和力传递效率,以更好地改善颠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转向节臂1的下端具有下铰接部12,预设构架组件A还可以包括下臂组件7,下臂组件7包括:下安装座71和下横臂72,下安装座71适于安装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下横臂72的两端分别与下铰接部12和下安装座71铰接(该铰接指的是带有角刚度的铰接)。由此,可以简单有效且可靠地将预设构架组件A安装在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上,以保证设在预设构架组件A上的走行轮300可以独立跳动,提高轨道车辆R3运行的平稳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左侧的构架组件100和右侧的构架组件100均为预设构架组件A,左侧的构架组件100中的下安装座71与右侧的构架组件100中的下安装座71为同一个,左侧的构架组件100中的下横臂72与右侧的构架组件100中的下横臂72通过同一个第一下转轴73铰接(该铰接指的是带有角刚度的铰接)在下安装座71上。也就是说,两个下横臂72可以共用同一个下安装座71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相连,但是,由于两个下横臂72均与下安装座71上的第一下转轴73铰接,从而可以保证左右两侧的预设构架组件A之间无刚性连接。
由此,可以适当延长左右两侧的下横臂72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提高转向架1000的整体减振能力,而且,可以简化结构。而且,还可以通过第一下转轴73将左侧水平轮400的受到的转向力在一定程度上传递给右侧的构架组件100,以及通过第一下转轴73将右侧水平轮400的受到的转向力在一定程度上传递给左侧的构架组件100,从而可以实现更好的转向。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左右两侧的下安装座71还可以不是同一个安装座,此时,左右两侧的下横臂72可以分别通过单独的下安装座71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相连(图未示出该示例)。
如图2和图3所示,下横臂72可以包括两个横臂部721,两个横臂部721的外端(即远离转向架1000中心的一端,例如左侧的横臂的左端、或者右侧的横臂的右端)通过同一个第二下转轴74铰接(该铰接指的是带有角刚度的铰接)在下铰接部12的两侧,两个横臂部721的内端(即靠近转向架1000中心的一端,例如左侧的横臂的右端、或者右侧的横臂的左端)刚性连接以共同与第一下转轴73铰接(该铰接指的是带有角刚度的铰接)。由此,可以提高预设构架组件A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的连接可靠性和力传递效率,以更好地改善颠簸,且预设构架组件A的结构更加小巧、紧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转向节臂1的上端可以具有上支撑部13,相应侧的车体悬挂装置200可以包括空气弹簧201,空气弹簧201的下端安装在上支撑部13上,空气弹簧201的上端适于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相连。由此,可以实现该侧构架组件100的上端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之间的柔性连接,以衰减来自轨道梁2001的走行面的振动。
此外,制动系统9可以为气动制动系统,此时,不但可以为轨道车辆R3整车提供稳定可靠的制动功能,而且,气动制动系统可以同空气弹簧201共用一套供气系统,从而简化轨道车辆R3的整车机构,提高动作可靠性,降低成本。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气动制动系统的具体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作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转向节臂1的下端可以具有下支撑部14,相应侧的车体悬挂装置200可以包括减振器202,减振器202的下端安装在下支撑部14上,减振器202的上端适于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相连。由此,可以实现该侧构架组件100的下端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之间的柔性连接,以衰减来自轨道梁2001的走行面的振动。
下面,参照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转向架100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向架1000用于使轨道车辆R3在单轨轨道R2上运行,该单轨轨道R2为内导向式轨道2000,内导向式轨道2000包括两个轨道梁2001,两个轨道梁2001之间限定出导向通道2002,转向架1000包括左右两个构架组件100,每个构架组件100上分别设有车体悬挂装置200、走行轮300和水平轮400,左右两侧的走行轮300分别支撑在左右两侧的轨道梁2001的顶面上走行,左右两侧的水平轮400均位于导向通道2002内以受导向通道2002的内侧面导向。
左右两侧的构架组件100上均具有车体悬挂装置200,车体悬挂装置200可以包括空气弹簧201和减振器202,空气弹簧201和减振器202均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例如车身或车架)柔性连接,以衰减来自轨道梁2001的走行面(如图1中所示的轨道梁2001的顶面)的振动。
左右两侧的构架组件100均包括制动系统9,制动系统9可以为气动式通风盘盘式制动系统,以为轨道车辆R3整车提供稳定可靠的制动功能,此外,采用气动式的制动系统9可以同空气弹簧201共用一套供气系统,从而简化轨道车辆R3整车机构,提高动作可靠性,降低成本。
左右两侧的构架组件100均包括转向节臂1、转向节2和走行轮轮毂8,走行轮轮毂8用于为走行轮300的安装提供位置,走行轮轮毂8与转向节2装配在一起,转向节2为走行轮300提供转向功能,转向节2通过沿竖向延伸或大体沿竖向延伸的主销3安装在转向节臂1上,为走行轮300提供可以绕主销3转动的功能,实现转向。
左右两侧的构架组件100均包括安装支架4,安装支架4安装在转向节2上,可以随着转向节2一起绕着转向节2与转向节臂1之间的主销3进行旋转,水平轮400通过水平轮轮轴5安装在安装支架4上,轨道梁2001的内侧面作为导向面,左右两侧的水平轮400均布置在左右两侧的走行轮300的下方之间,以位于两个轨道梁2001之间的导向通道2002内,受轨道梁2001的内侧面的导向作用。
当轨道车辆R3进入弯道行驶时,轨道车辆R3行驶方向前端的弯道外侧的水平轮400首先接触弯道外侧的轨道梁2001的内侧导向面,进而带动安装支架4和转向节2一起绕着转向节臂1进行转动,而且,由于走行轮300安装在走行轮轮毂8和转向节2的装配体上,从而还实现了转弯过程中通过水平轮400直接控制走行轮300转向行驶的功能。
左右两侧的构架组件100均包括上横臂62、上安装座61、下横臂72和下安装座71,下安装座71和上安装座61均安装在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上,下横臂72通过带有角刚度的铰接形式连接在下安装座71和转向节臂1的下端之间,上横臂62通过带有角刚度的铰接形式连接在上安装座61和转向节臂1的上端之间,从而实现了左右两侧的走行轮300在垂直轨道梁2001走行面的方向上的独立跳动、互不影响,可提高轨道车辆R3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上横臂62两端和下横臂72两端的铰接轴线均可以沿水平或大体水平的纵向(即轨道车辆R3的行驶方向)延伸。
由此,根据本实施例的转向架1000,可以为云巴的独立悬架,因其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将车桥做成左右断开的形式,使得轨道车辆R3左右两侧的走行轮300断开,每一侧的走行轮300可以单独地通过车体悬挂装置200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连接,从而使得两侧的走行轮300可以单独跳动,互不影响,相较于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可以有效提高轨道车辆R3行驶的平稳性。
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转向架1000均可以用于轨道车辆R3,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向架1000可以为用于轨道车辆R3的转向架1000,此时,转向架1000可以安装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上。由此,通过设置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转向架1000,可以提高轨道车辆R3的行驶平稳性。
另外,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R3可以用于轨道交通系统R1,例如轻轨系统、地铁系统等等,轨道交通系统R1可以包括单轨轨道R2,轨道车辆R3沿单轨轨道R2行驶,其中,单轨轨道R2可以是内导向式轨道2000,也可以是外导向式轨道(图未示出该示例)。由此,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R1包括根据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转向架1000,从而可以提高轨道交通系统R1的整体性能。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R3和轨道交通系统R1的其他构成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7)

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R3)的转向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1000)包括:
左侧的构架组件(100),左侧的所述构架组件(100)用于安装左侧的车体悬挂装置(200)、左侧的走行轮(300)和左侧的水平轮(400);
右侧的构架组件(100),右侧的所述构架组件(100)用于安装右侧的车体悬挂装置(200)、右侧的走行轮(300)和右侧的水平轮(400),其中,左侧的所述构架组件(100)和右侧的所述构架组件(100)之间相互独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R3)的转向架(1000),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所述构架组件(100)和右侧的所述构架组件(100)中的至少一个为预设构架组件(A),所述预设构架组件(A)包括:
转向节臂(1),所述转向节臂(1)用于安装相应侧的所述车体悬挂装置(200);和
转向节(2),所述转向节(2)通过主销(3)与所述转向节臂(1)相连,且所述转向节(2)用于安装相应侧的所述走行轮(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R3)的转向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构架组件(A)还包括:
安装支架(4),所述安装支架(4)刚性连接于所述转向节(2),且所述安装支架(4)用于安装相应侧的所述水平轮(4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R3)的转向架(1000),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所述构架组件(100)和右侧的所述构架组件(100)均为所述预设构架组件(A),左侧的所述构架组件(100)中的所述安装支架(4)的上端(4a)与右侧的所述构架组件(100)中的所述安装支架(4)上端(4b)之间的距离为L1,左侧的所述构架组件(100)中的所述安装支架(4)的下端(4c)与右侧的所述构架组件(100)中的所述安装支架(4)下端(4d)之间的距离为L2,L1>L2,相应侧的所述水平轮(400)安装于相应侧的所述安装支架(4)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R3)的转向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构架组件(A)还包括:
水平轮轮轴(5),所述水平轮轮轴(5)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4)上,相应侧的所述水平轮(400)通过所述水平轮轮轴(5)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R3)的转向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臂(1)的上端具有上铰接部(11),所述预设构架组件(A)还包括上臂组件(6),所述上臂组件(6)包括:
上安装座(61),所述上安装座(61)适于安装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和
上横臂(62),所述上横臂(6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铰接部(11)和所述上安装座(61)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R3)的转向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构架组件(A)包括两个所述上臂组件(6),两个所述上臂组件(6)中的两个所述上横臂(62)通过同一个上转轴(63)铰接在所述上铰接部(1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R3)的转向架(1000),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横臂(62)之间的距离沿着预设方向逐渐增大,所述预设方向为从所述上铰接部(11)到相应侧的所述上安装座(61)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R3)的转向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臂(1)的下端具有下铰接部(12),所述预设构架组件(A)还包括下臂组件(7),所述下臂组件(7)包括:
下安装座(71),所述下安装座(71)适于安装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和
下横臂(72),所述下横臂(7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铰接部(12)和所述下安装座(71)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R3)的转向架(1000),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所述构架组件(100)和右侧的所述构架组件(100)均为所述预设构架组件(A),左侧的所述构架组件(100)中的所述下安装座(71)与右侧的所述构架组件(100)中的所述下安装座(71)为同一个,左侧的所述构架组件(100)中的所述下横臂(72)与右侧的所述构架组件(100)中的所述下横臂(72)通过同一个第一下转轴(73)铰接在所述下安装座(71)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R3)的转向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臂(72)包括两个横臂部(721),两个所述横臂部(721)的外端通过同一个第二下转轴(74)铰接在所述下铰接部(12)的两侧,两个所述横臂部(721)的内端刚性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下转轴(73)铰接。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R3)的转向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臂(1)的上端具有上支撑部(13),相应侧的所述车体悬挂装置(200)包括空气弹簧(201),所述空气弹簧(201)的下端安装在所述上支撑部(13)上,所述空气弹簧(201)的上端适于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R3)的转向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臂(1)的下端具有下支撑部(14),相应侧的所述车体悬挂装置(200)包括减振器(202),所述减振器(202)的下端安装在所述下支撑部(14)上,所述减振器(202)的上端适于与轨道车辆(R3)的车体(R4)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R3)的转向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构架组件(A)还包括:
走行轮轮毂(8),所述走行轮轮毂(8)安装在所述转向节臂(1)上,相应侧的所述走行轮(300)通过所述走行轮轮毂(8)安装于所述转向节(2);和
制动系统(9),所述制动系统(9)连接在所述走行轮轮毂(8)和所述转向节(2)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R3)的转向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系统(9)为气动制动系统。
16.一种轨道车辆(R3),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R4)和安装于所述车体(R4)的转向架(1000),所述转向架(1000)为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R3)的转向架(1000)。
17.一种轨道交通系统(R1),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轨轨道(R2)和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轨道车辆(R3),所述轨道车辆(R3)沿所述单轨轨道(R2)行驶。
CN201910698574.3A 2019-07-31 2019-07-31 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Active CN112298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8574.3A CN112298248B (zh) 2019-07-31 2019-07-31 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8574.3A CN112298248B (zh) 2019-07-31 2019-07-31 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8248A true CN112298248A (zh) 2021-02-02
CN112298248B CN112298248B (zh) 2022-04-15

Family

ID=74485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8574.3A Active CN112298248B (zh) 2019-07-31 2019-07-31 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824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2302A (zh) * 2022-07-14 2022-09-20 燕山大学 采用电推杆驱动的升降式转向与导向功能的rgv驱动角模块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9400A (zh) * 2014-07-30 2014-11-05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可旋构架
US20160272222A1 (en) * 2013-11-22 2016-09-22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Steering bogie and vehicle
CN207449912U (zh) * 2017-09-28 2018-06-05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架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208291239U (zh) * 2018-03-30 2018-12-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和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CN109720370A (zh) * 2017-10-30 2019-05-07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架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09835364A (zh) * 2017-11-24 2019-06-04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72222A1 (en) * 2013-11-22 2016-09-22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Steering bogie and vehicle
CN104129400A (zh) * 2014-07-30 2014-11-05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可旋构架
CN207449912U (zh) * 2017-09-28 2018-06-05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架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09720370A (zh) * 2017-10-30 2019-05-07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架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09835364A (zh) * 2017-11-24 2019-06-04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208291239U (zh) * 2018-03-30 2018-12-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和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2302A (zh) * 2022-07-14 2022-09-20 燕山大学 采用电推杆驱动的升降式转向与导向功能的rgv驱动角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8248B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65663B2 (en) Steering bogie and vehicle
KR101297938B1 (ko) 궤도계 차량용 대차
KR101324803B1 (ko) 궤도계 차량용 대차
CN102264590B (zh) 低地板车辆
US6745700B2 (en) Radial bogie with steering beam mount unitized brake
CN112441049B (zh) 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WO2022032807A1 (zh) 构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KR20000068630A (ko) 철도 차량용 주행장치
US20190023093A1 (en) Motor vehicle with a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CN210971081U (zh) 轨道车辆的非动力转向架系统及轨道车辆
CN112298248B (zh) 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KR100389674B1 (ko) 두 개의 관절을 갖는 유연 대차
CN111994109B (zh) 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KR101498451B1 (ko) 초고속 철도 차량의 조향성능 향상을 위한 대차장치
EP3812236B1 (en) Lateral buffer system for a rail vehicle and associated rail vehicle
JPH07172314A (ja) 鉄道車両及び鉄道車両用台車
CN110654410A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跨坐式单轨车辆
JP2004505842A (ja) 車両の車輪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の構成
CN111994113B (zh) 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A1109336A (en) Railway truck; split pivotal connection
KR20100043734A (ko) 철도 차량용 윤축 조향 시스템
KR100389673B1 (ko) 한 개의 관절을 갖는 유연 대차
CN220220734U (zh) 转向架及有轨电车
CN110654408B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有轨电车
CN112455243B (zh) 无轨电车走行系统及无轨电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