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5927A - 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及分拣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及分拣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5927A
CN112295927A CN201910703698.6A CN201910703698A CN112295927A CN 112295927 A CN112295927 A CN 112295927A CN 201910703698 A CN201910703698 A CN 201910703698A CN 112295927 A CN112295927 A CN 1122959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velope
conveying
push rod
type express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36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俊杰
李名军
王力
洪照
陈金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F Technology Co Ltd
SF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36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59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5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59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1/00Measures preceding sorting 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 B07C1/02Forming articles into a stream; Arranging articles in a stream, e.g. spacing, orient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3/00Sorting 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 B07C3/02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3/00Sorting 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 B07C3/18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destination, e.g. by code mark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及分拣系统。该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包括:机架;载件机构,设置于机架,用于放置信封类快件;转移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吸取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并在吸取信封类快件的取件位置及释放信封类快件的上件位置之间往复;具有输送通道的输送机构,设置于机架且位于取件位置的下方;输送机构包括允许至少部分输送通道呈可视状态的可视区域,可视区域形成于输送机构相对的两侧,并与途经输送通道的信封类快件的正面及反面对应;至少两个扫码装置,设置于机架;至少两个扫码装置的扫描范围覆盖可视区域。

Description

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及分拣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封类快件分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及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快件物流已经成为物流运输行业的一种业务方式。在快件中转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分拣装置对快件进行分拣。
目前,包裹类以及箱体类快件已经实现了自动供件至分拣装置。然而,对于信封类快件则需要人工将快件一件一件的放置于指定位置,并且为了便于扫码识别,在放件时需要保证贴有条形码或二维码的一面朝上,导致操作员工作量大,分拣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为分拣装置供件时,操作人员工作量大,分拣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及分拣系统。
一种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用于传送信封类快件;所述信封类快件具有相背设置的正面与反面,所述正面和/或所述反面具有识别码;所述供件装置包括:
机架;
载件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用于放置和传输所述信封类快件;
转移机构,包括:
驱动组件;
吸取件,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并在吸取所述信封类快件的取件位置及释放所述信封类快件的上件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具有输送通道的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上件位置的下方;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使得至少部分所述输送通道呈可视状态的可视区域,所述可视区域形成于所述输送机构相对的两侧,并与途经所述输送通道的所述信封类快件的所述正面及所述反面对应;
至少两个扫码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至少两个扫码装置的扫描范围覆盖所述可视区域。
上述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吸取件在取件位置和上件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连续不断的将载件机构上的信封类快件逐个转移至输送机构的输送通道。由于输送机构包括允许至少部分输送通道呈可视状态的可视区域,且该可视区域形成于输送机构相对的两侧,并与途经输送通道的信封类快件的正面及反面对应,因而可利用扫描范围覆盖上述可视区域的至少两个扫码装置对由输送通道通过的信封类快件的正面和反面分别进行扫码,然后经过扫码后的信封类快件由输送通道输出,以实现为分拣装置连续不断的自动供件。该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设置至少两个扫码装置,这些扫码装置在信封类快件经过输送通道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可视区域对该信封类快件的正面和反面进行扫码,因此不需要人工对信封类快件进行一一翻面以确保有识别码的一面朝上,实现了连续地自动供件,从而降低了工作强度,有利于提高分拣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移机构还包括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安装支架、推杆及弹性件;
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推杆沿自身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推杆,用于提供使所述推杆具有向所述载件机构远离的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所述推杆靠近所述载件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吸取件,所述驱动组件可与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传动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轴、驱动件及转动轮;
所述转轴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轮偏心安装于所述转轴,且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并向所述推杆周期性地提供向靠近所述载件机构运动的推动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轮及所述推动组件均包括两个,且两个所述转动轮与两个所述推动组件的两个所述推杆一一对应;
两个所述转动轮相对所述转轴对称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推杆朝向所述载件机构的一端,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安装所述吸取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安装支架具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滑动配合于所述导向孔,且与所述推杆相平行,所述导向杆朝向所述载件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的相对两侧至少部分呈透明状或镂空;所述输送机构相对两侧的呈透明状或镂空的部分分别与途经所述输送通道的信封类快件的正面和反面对应;
至少两个所述扫码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输送机构具有呈透明状或镂空部分的相对两侧,且所述至少两个扫码装置的扫描范围覆盖所述输送机构呈透明状或镂空的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件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导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导槽底部的传送装置,所述取件位置位于所述导槽朝向所述吸取件的一端,所述传送装置用于将置于所述导槽内的所述信封类快件传送至所述取件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件机构还包括置于所述传送装置上的推板,所述推板用于推动所述信封类快件沿所述导槽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板的重心靠近所述传送装置,以防止所述推板倾倒,且所述推板的底部设置有摩擦件,用于增大所述推板与所述传送装置之间的摩擦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件机构还包括止挡件,所述止挡件设于所述导槽的末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止挡件上,所述止挡件与信封类快件相接触的部分安装有滚动件。
分拣系统,包括分拣装置以及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供件装置;所述输送通道连通于所述分拣装置的入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供件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供件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供件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供件装置在又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供件装置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的主视图。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图1所示的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的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在又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请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用于传送信封类快件a。该信封类快件a具有相背设置的正面及反面,且该正面和/或反面具有识别码(例如条形码或二维码等)。该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包括机架10、载件机构20、输送机构30、转移机构40(见图2)及至少两个扫码装置50(见图2)。
载件机构20设置于机架10,用于放置和传输信封类快件a。转移机构40包括驱动组件42及吸取件41。驱动组件42可设置于机架10。吸取件41与驱动组件42传动连接,并在吸取信封类快件a的取件位置b1及释放信封类快件a的上件位置b2之间往复运动。也就是说,吸取件41可在取件位置b1吸取信封类快件a后将该信封类快件a转移至上件位置b2并释放。输送机构30具有用于输送信封类快件a的输送通道。输送机构30设置于机架10且位于上件位置b2的下方,以使由吸取件41在上件位置释放的信封类快件a掉落至输送通道,并沿输送通道输送。输送机构30包括使得至少部分输送通道呈可视状态的可视区域,可视区域形成于输送机构30相对的两侧,并与途经输送通道的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及反面对应。
至少两个扫码装置50设置于机架10。该至少两个扫码装置50的扫描范围覆盖上述可视区域,以便于对途经输送通道的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及反面分别进行扫码。
上述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信封类快件a置于载件机构20上,转移机构40的吸取件41可在驱动组件42的驱动下在吸取信封类快件a的取件位置b1及释放信封类快件a的上件位置b2之间作往复运动。因此,当吸取件41运动至取件位置b1(即附图2中载件机构20的右侧;后述本发明中的提到的左、右方向以面向图2时载件机构20的左、右为参照标准,也即从左向右方向为载件机构20未放置信封类快件a的一端指向放置有信封类快件a的另一端的方向)时,可吸取置于载件机构20上的最外侧的一信封类快件a,然后运动至上件位置b2,此时吸取件41释放该信封类快件a,使得该信封类快件a掉落至位于上件位置b2下方的输送机构30的输送通道,并沿输送通道30输送。信封类快件a通过该输送机构30的可视区域时,至少两个扫码装置50对该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及反面分别进行扫码。
如此,吸取件41在取件位置b1和上件位置b2之间往复移动的过程中,连续不断的将载件机构20上的信封类快件a逐个转移至输送机构30的输送通道,并沿输送通道输送。由于输送机构30包括可视区域,且该可视区域形成于输送机构30相对的两侧,并与途经输送通道的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及反面对应,因而可利用扫描范围覆盖上述可视区域的至少两个扫码装置50对由输送通道通过的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和反面分别进行扫码,然后经过扫码后的信封类快件a由输送通道输出,以实现为分拣装置连续不断的自动供件。该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设置至少两个扫码装置50,这些扫码装置50在信封类快件a经过输送通道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可视区域对该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和反面进行扫码,因此不需要人工对信封类快件a进行一一翻面以确保有识别码的一面朝上,实现了连续地自动供件,从而降低了工作强度,有利于提高分拣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形成于输送机构30相对两侧的可视区域与途经输送通道的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及反面对应指的是: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和反面分别由形成于输送机构30相对两侧的可视区域暴露,使得扫描范围覆盖输送机构30相对两侧的可视区域的至少两个扫码装置50可分别透过可视区域对途经输送通道的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和反面进行扫码。具体到实施例中,上述形成有可视区域的输送机构30的相对两侧即为输送机构30面对途经输送通道的信件类快件a正面及反面的两侧。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形成有可视区域的输送机构30的相对两侧为输送机构30的左右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到实施例中,输送机构30的输送通道沿重力方向延伸设置,以使由吸取件41在上件位置释放的信封类快件a掉落至输送通道顶部的输入口32,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输送通道移动至输送通道底部的输出口34而输出。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输送通道也可相对重力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例如3°、5°、8°等等,只要能够保证信封类快件a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输送通道移动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取件位置b1为载件机构20朝向吸取件41的一端。上件位置b2为输送通道顶部的输入口32的上方。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输送机构30的相对两侧(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即为输送机构30的左右两侧)至少部分呈透明状或镂空,以形成上述可视区域。输送机构30相对两侧的呈透明状或镂空的部分分别与途经输送通道的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及反面对应,以使途经输送通道的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和反面能够分别被输送机构30相对两侧的呈透明状或镂空的部分暴露。
至少两个扫描装置50分别位于输送机构30具有呈透明状或镂空部分的两侧,且至少两个扫描装置50的扫描范围覆盖输送机构30呈透明状或镂空的部分,以使至少两个扫码装置50分别透过输送机构30两侧的呈透明状或镂空的部分对途经输送通道的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及反面进行扫码。
可选地,扫码装置50可为两个,两个扫码装置50分别位于输送机构30具有呈透明状或镂空部分的两侧,且每一扫码装置50的扫描范围覆盖输送机构30朝向该扫码装置50一侧的呈透明状或镂空的部分。也就是说,两个扫码装置50透过对应的呈透明状或镂空的部分分别对途经输送通道的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和反面进行扫码。
具体到实施例中,输送机构30包括两块夹板36,两块夹板36间隔且相对地设置于机架10,以在二者之间形成上述供信封类快件a通过的输送通道。
进一步地,每块夹板36至少部分呈透明状或镂空,以形成上述可视区域,且两块夹板36的呈透明状或镂空的部分分别与途经输送通道的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及反面对应。至少两个扫描装置50位于每一夹板36远离另一夹板36的一侧,且与相邻夹板36的呈透明状或镂空的部分对应,以使至少两个扫码装置50的扫描范围覆盖每块夹板36的呈透明状或镂空的部分。更加具体地,两块夹板36面对途经输送通道的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及反面,使得两块夹板36的呈透明状的部分分别对应途经输送通道的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及反面,以便于扫码装置50透过该呈透明状或镂空的部分对从输送通道通过的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及反面进行扫码。
可选地,夹板36呈透明状的部分可由透明材料制成。例如,该透明材料可以为PC、PMMA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封类快件a以第一姿势置于载件机构20上,吸取件41将信封类快件a以第一姿势转移至上件位置b2,然后释放该信封类快件a,使得该信封类快件a以第一姿势掉落至输送机构30的输送通道并沿输送通道输送。也就是说,信封类快件a从载件机构20到输送机构30的输送通道均保持第一姿势不变。可选地,该第一姿势为信封类快件a沿重力方向竖立。如此,信封类快件a以第一姿势通过输送通道,使得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及反面分别对应于两个夹板,以便于信封类快件a经过夹板呈透明状或镂空的部分时,至少两个扫描装置能够分别对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及反面进行扫码。
还需要说明,信封类快件a竖直落入所述输送通道,也可以以相较于第一姿势相倾斜的其它姿势通过输送通道,只要保证信封类快件a在通过输送通道时其正面及反面分别与输送机构相对两侧的呈透明状或镂空的部分对应,以保证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和反面均能被不同的扫码装置50扫码即可。当输送通道的宽度刚好仅能容纳一封竖直放置的信封类快件a时,信封类快件a在图2中的左右方向上的运动被约束,使得信封类快件a在重力方向上竖直下落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翻转或倾斜。若是输送通道的宽度逐渐增大,则信封类快件a在图2中的左右方向上的活动幅度逐渐增大,导致信封类快件a在下落过程中,会相对于重力方向有所偏移导致信封类快件呈倾斜状态下落,甚至翻转。输送通道的具体宽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限定,只要信封类快件的正面和反面没有脱离扫码装置50的扫描范围即可。
为了保证吸取件41释放的信封类快件a能够准确的掉落至输送通道,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输送通道顶部的输入口32可呈喇叭状或漏斗状。更加具体地,两块夹板36的顶端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张开,从而形成呈喇叭状或漏斗状的输入口32。
可以理解的是,输送机构30并不仅限于采用两个夹板的结构,也可采用其它结构,例如可在漏斗下方固定连接透明材质的塑料板,该塑料板具有供信封类快件a通过的方型槽。对于输送机构30的结构,只要能够供信封类快件a通过,并能够使得至少两个扫码装置50对信封类快件a的正面及反面分别进行扫码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还包括上件机构60,上件机构60设置于输送机构30的下方,用于将由输送机构30的输送通道输出的信封类快件a输送至分拣装置上的指定位置。如此,信封类快件a由输送机构30的输送通道掉落至上件机构60上,上件机构60将信封类快件a输送至分拣装置上,从而进行分拣。
具体到实施例中,该上件机构60可以为皮带输送机,即信封类快件a掉落至皮带输送机的皮带上,利用皮带输送机的皮带与信封类快件a之间的摩擦来实现对信封类快件a的输送。可以理解的是,上件机构60并不仅限于为皮带输送机,在其它实施例中,上件机构60也可为其它可实现快件输送的输送机构,例如滚轮输送机等,在此不作限定。
为了使得由输送机构30的输送通道输出的每个信封类快件a向同一侧倾倒至输送机构60上,具体到实施例中,输送机构30还包括限位板38,限位板38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夹板36的底端(即朝向上件机构60的一端),以防止由输送机构30的输送通道掉落的信封类快件a向具有限位板38的一侧倾倒(可以理解的是,信封类快件a以平躺的姿势置于上件机构60并沿上件机构60输送)。如此,使得连续从输送机构30的输送通道输出的信封类快件a较为整齐的排列于上件机构60上,连续均匀的输送至分拣装置上进行分拣,有利于提高分拣效率。可选地,该限位板38可与夹板36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转移机构40还包括推动组件43,推动组件43包括安装支架432、推杆434及弹性件436。安装支架432固定连接于机架10,推杆434沿自身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安装支架432。弹性件436设置于推杆434,用于提供使推杆434具有向载件机构20远离的运动趋势的预紧力。推杆434靠近载件机构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吸取件41,驱动组件42可与推杆434的另一端传动配合,以推动推杆434向载件机构20靠近。
如此,驱动组件42推动推杆434朝向载件机构20运动,以使吸取件41移动至取件位置b1并吸取载件机构20上的信封类快件a,然后驱动组件42停止推动推杆434。此时,推杆434在弹性件436的弹力作用下向载件机构20远离(即复位),从而带动吸取件41移动至上件位置b2,此时吸取件41释放信封类快件a,使得该信封类快件a掉落至输送机构30的输送通道内。
具体到实施例中,输送通道的输入口32位于安装支架432与载件机构20之间。驱动组件42位于安装支架432远离载件机构20的一侧。如此,便于推杆434带动吸取件41将载件机构20上的信封类快件a逐个转移至输送通道的输入口32。
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2包括转轴422、驱动件424及转动轮426。转轴422可旋转地连接于机架10。驱动件424与转轴422转动连接,用于驱动转轴422旋转。转动轮426与转轴422可同步转动地安装于转轴422,且转动轮426的中心轴线与转轴422的中心轴线不共线,即转动轮426偏心安装于转轴422,以使转动轮426在转动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水平位移,从而可与推杆434远离载件机构20的一端周期性的相抵配合,即转动轮426在与转轴422同步转动的过程中向推杆434周期性地提供向靠近载件机构20运动的推动力。如此,利用偏心安装的转动轮426周期性地推动推杆434向载件机构20靠近而带动吸取件41移动至取件位置b1。转动轮426转动的过程中与推杆434分离时,推杆434在弹性件436的弹力作用下向载件机构20远离(即复位)而带动吸取件41移动至上件位置b2,从而实现了推杆434带动吸取件41在取件位置b1与上件位置b2之间的作往复运动。
可选地,驱动件424可为伺服电机。可以理解的是,驱动件424与转轴422之间可设置带传动机构或齿轮传动机构等传动机构,以将驱动件424输出的动力传递至转轴422,在此不作限定。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件424与转轴422之间设置带传动机构,即驱动件424的输出轴安装主动带轮(图未标),转轴422安装从动带轮(图未标),传动带(图未标)套设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驱动件424的输出轴带动主动带轮转动,主动带轮通过传动带带动从动带轮转动,进而带动转轴422旋转。
具体到实施例中,转轴422通过两个安装座428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10。也就是说,两个安装座428固定连接于机架10,两个安装座428相对设置,转轴422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个安装座428。可选地,转轴422可通过轴承安装于安装座428。
具体到实施例中,转动轮426及推动组件43均包括两个,两个转动轮426与两个推动组件43的两个推杆434一一对应,即每一转动轮426用于推动对应的一个推杆434向载件机构20靠近。并且,两个转动轮426相对转轴422对称设置。为便于说明,将两个转动轮426分别定义为第一转动轮426和第二转动轮426,将两个推杆434分别定义为第一推杆434和第二推杆434,且第一转动轮426对应于第一推杆434,第二转动轮426对应于第二推杆434。
当第一转动轮426推动第一推杆434向载件机构20的靠近时,第二转动轮426在转动的过程中向载件机构20远离,此时,第二转动轮426与第二推杆434分离,第二推杆434在弹性件436的作用下向载件机构20远离。也就是说,两个推动组件43的分别带动各自的吸取件41交替地在取件位置b1和上件位置b2之间往复运动。第一推杆434带动一个或一组吸取件41向载件机构20靠近(即向取件位置b1靠近)时,第二推杆434带动另一个或一组(两个或两个以上)吸取件41向载件机构20远离(即向上件位置b2靠近)。第一推杆434带动一个或一组吸取件41向载件机构20远离时,第二推杆434带动另一个或一组(两个或两个以上)吸取件41向载件机构20靠近。如此,设置两个推动组件43和转动轮426,进一步提高了供件效率。
具体到实施例中,推动组件43还包括滚轮437(见图2),该滚轮437可转动地连接于推杆434朝向转动轮426的一端,在转动轮426转动的过程中,滚轮437可与转动轮426的周面相抵,以减小摩擦,一方面使得转动轮426可灵活而稳定的推动推杆434向载件机构20靠近;另一方面减小对转动轮426的磨损,有利于延长转动轮426的使用寿命。
具体到实施例中,推杆434朝向转动轮426的一端具有环形凸缘(图未标),弹性件436的一端抵接于该环形凸缘,弹性件436的相对的另一端抵接于安装支架432,也就是说,弹性件436预压于环形凸缘与安装支架432之间。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436的相对两端也可分别固定连接于推杆434背离转动轮426的一端以及安装支架432。转动轮426驱动推杆434移动而带动吸取件41由上件位置b2向取件位置b1移动的过程中,弹性件436被逐渐拉伸而处于拉伸状态。然后转动轮426继续绕转轴422转动而与推杆434分离,推杆434在弹性件436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吸取件41由取件位置b1向上件位置b2移动。当吸取件41到达上件位置b2时,弹性件436处于自然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436的设置方式并不仅限与上述两种方式,只要能够提供使推杆434具有向载件机构20远离(即由取件位置b1向上件位置b2移动)的运动趋势的预紧力即可。
可选地,弹性件436可为弹簧,该弹簧套设于推杆434外侧。
一些实施例中,推动组件43还包括固定支架438,固定支架438固定连接于推杆434朝向载件机构20的一端,固定支架438用于固定安装吸取件41。如此,固定支架438的设置,便于吸取件41的更换,方便后期维护或维修,有利于节省维护或维修时间。可选地,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438上的吸取件41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在此不作限定。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支架438上安装有两个吸取件41。如此,一方面使得对信封类快件a的吸取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可有效防止信封类快件a被吸取件41吸取的过程中发生转动。
具体到实施例中,推动组件43还包括导向杆439,安装支架432具有贯穿其相对两侧的导向孔(图未标)。导向杆439滑动配合于该导向孔,且与推杆434相平行。导向杆439朝向载件机构2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支架438。如此,推杆434带动固定支架438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导向杆439也跟随固定支架438作往复运动,一方面导向杆439与导向孔的滑动配合,对固定支架438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安装于固定支架438上的吸取件41的位置更加精准,便于准确的将信封类快件a转移至输入口32;另一方面有效防止了固定支架438发生转动。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吸取件41可以为吸盘。该吸盘通过管道(图未示)连接真空源(图未示),该真空源用于为吸盘提供吸力。管道上还安装有控制阀(图未示),该控制阀用于控制管道的导通和截断,从而控制吸盘的吸取和释放。可以理解的是,控制阀处于开启状态,转动轮426推动推杆434向载件机构20靠近,推杆434带动吸取件41移动至取件位置b1,吸取件41吸取信封类快件a。然后,推杆434带动吸取件41向载件机构20远离,而到达上件位置b2,此时,控制阀关断一次,吸取件41释放信封类快件a,使得该信封类快件a掉落至输送机构30的输送通道。如此往复,从而实现了将信封类快件a连续不断的被逐个转移至输送机构30的输送通道,并由输送通道的输出口34输出。可选地,控制阀可为电磁阀。
请参见图4所示,具体到实施例中,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图未示)、接近传感器4224及感应支架4222。接近传感器4224固定连接于安装座428,感应支架4222固定连接于转轴422。接近传感器4224电连接于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于控制阀。在转轴422转动的过程中,感应支架4222可靠近接近传感器4224而被接近传感器4224感应,进而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信号控制电磁阀关断一次,使得吸取件41释放被吸取的信封类快件a。如此,实现了吸取件41自动吸取和释放信封类快件a,有利于实现信封类快件a的顺畅、快速地被转移至输送通道。
请一般参见图1、图3及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载件机构20包括设置于机架10的导槽21、以及设置于导槽21底部的传送装置22,导槽21朝向吸取件41的一端为取件位置,传送装置22用于将置于导槽21内的信封类快件a传送至取件位置,以供吸取件41吸取。
优选地,为便于吸取件41吸取,每一信封类快件a可沿重力方向竖立放置于导槽21内,一般为提升效率,将多个信封类快件形成一叠竖直放置,即若干信封类快件a沿导槽21的延伸方向堆叠成一摞。
具体到实施例中,载件机构20还包括置于传送装置22上的推板24,推板24可以为独立件,直接放置于传送装置22上,推板24用于推动信封类快件a传送至导槽21朝向吸取件41的一端(即取件位置b1),以便于吸取件41吸取。为实现上述目的,推板的重心设计为靠近传送装置22,即上轻下重,且重心越往下,则其放置在传送装置22上会更稳定。也可将推板24可以设计成由上至下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从而增大了推板24与传送装置22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保持推板24在传送装置22上保持稳定,防止推板24在推送信封类快件a的过程中相对传送装置22发生翻转或移动。也可在推板24的底部设置摩擦件(图未示),例如毛刷,以增大其与传送装置22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推板24不因传送装置22的运动而相对于传送装置22翻转或移动,以更稳定地限定信封类快件a向前推进。这样,一方面,传送装置22带动推板24运动,推板24推动堆叠的一摞信封类快件a向导槽21朝向吸取件41的一端输送;另一方面,推板24持续施加给堆叠的信封类快件a一推力,保证各个信封类快件保持沿重力方向竖立的姿势。
当然推板24也可以设置成固定于传送装置22上,例如固定在传输带上,通过调节传输带的位置来调节信封类快件a放置的范围宽度,或者也可以设置为独立运动而不依赖于传送装置22运动的构件,可以随着信封类快件a的移动而移动。上述方案都可以通过现有技术的组合实现,目的是固定和推送信封类快件a。
具体到实施例中,传送装置22可为皮带输送机。即推板24放置于皮带输送机的皮带上,利用皮带带动推板对信封类快件a施加推力。可以理解的是,传送装置22并不仅限于为皮带输送机,在其它实施例中,传送装置22也可为其它传送机构,例如滚轮传送机构等,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到实施例中,导槽21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机架10的导板212,两个导板212相对且间隔设置,以在两个导板212之间形成用于输送信封类快件a的通道。传送装置22设置于机架10,且位于两个导板212之间。
进一步地,导槽21还包括两个垫板25(见图3),两个垫板25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导板212彼此相对的一侧,并位于传送装置22的上方,且沿导槽21的延伸方向延伸,信封类快件a置于两个垫板25上。即竖立状态的信封类快件a水平两端放置于两个垫板25上。如此,若干信封类快件a置于两个垫板25上,利用推板24施加给信封类快件a的力,而将该若干信封类快件a压紧于推板24与导槽21朝向吸取件41的一端(即取件位置b1)之间。若是信封类快件a不放置在垫板25上,而与传送装置22的传输结构,例如传输皮带等直接接触,则会导致各信封类快件a受的推力不均,且与传输结构相接触的快件部位容易被磨损,因为实际操作中不好控制电机,如果传输皮带转速过快,皮带和信封端面一直存在摩擦,会损坏信封。另一方面,如果信封直接放在皮带上,最前面的信封受到的推力会最大,最后面的信封受到的推力最小。这个推力随着信封了快件a数量的多少而变化,很难保持恒定。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垫板25相对传送装置22的高度大致相等,从而便于放置信封类快件a。且两个垫板25在水平方向上存在间距,推板24放置于传送装置22上,且位于两个垫板25之间(见图3所示),以便于在传送装置22的带动下使得推板24抵压于若干信封类快件a中远离取件位置b1的一个信封类快件a。
具体到实施例中,载件机构20还包括止挡件23,止挡件23设于导槽21的末端,用于将导槽21内的信封类快件a止挡于导槽21的末端,防止信封类快件a由导槽21的末端掉落。需要说明的是,导槽21的末端指的是导槽21朝向吸取件41的一端,即取件位置b1。如此,由于止挡件23的阻挡作用使得若干信封类快件a被压紧于推板24与止挡件23之间,吸取件41逐个地吸取朝向吸取件41最外侧的一个信封类快件a。当朝向吸取件41的最外侧的一个信封类快件a被吸取件41吸取走后,在推板24的推动作用下剩余的信封类快件a整体向止挡件23移动,从而再次被压紧于推板24与止挡件23之间。可选地,两个导板212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或多个止挡件23,每个止挡件23的一端延伸至两个导板212之间,以便于对两个导板212之间的信封类快件a进行止挡,从而增强了对信封类快件a的止挡效果。
请一并参见图6所示,进一步地,在止挡件23上,止挡件与信封类快件相接触的部分安装有滚动件。也就是说,止挡件23延伸至导槽21内的一端安装有滚动件232。从而,吸取件41将信封类快件a从导槽21取走时滚动件232可以减少止档件23与信封类快件a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信封类快件a变形,因此,可防止止挡件23损坏该信封类快件a,也便于信封类快件a的快速脱离。
需要说明的是,滚动件232可以是滑轮。但是,滚动件232并不仅限于为滑轮,在其它实施例中,滚动件232也可为其它滑动结构,例如滚柱等,只要能够实现将信封类快件a与止挡件23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即可,在此不作限定。可选地,滚动件232的旋转轴线大致与重力方向相平行,以使滚动件232绕旋转轴线的周面与信封类快件a相抵。当该信封类快件a在吸取件41的作用下离开取件位置的过程中,带动滚动件232滚动,从而将信封类快件a与止挡件23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了信封类快件a与滚动件232之间的滚动摩擦,有利于减小摩擦力。
基于上述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拣系统,该分拣系统包括分拣装置以及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供件装置。分拣装置设有入口,用于对该入口输入的信封类快件a进行分拣。输送机构的输送通道连通于分拣装置的入口,以将通过输送通道的信封类快件a由分拣装置的入口输入至分拣装置。
可选地,分拣装置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入口,每一个入口对应设置一供件装置。如此,可进一步提高分拣效率。
具体到实施例中,上件机构60的输出端连通于分拣装置的入口。如此,输送机构30的输送通道30输出的信封类快件a掉落至上件机构60上,利用上件机构60将信封类快件a输送至分拣装置的入口,以便于分拣装置对其入口输入的信封类快件a进行分拣。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用于传送信封类快件;所述信封类快件具有相背设置的正面与反面,所述正面和/或所述反面具有识别码;其特征在于,所述供件装置包括:
机架;
载件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用于放置和传输所述信封类快件;
转移机构,包括:
驱动组件;
吸取件,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并在吸取所述信封类快件的取件位置及释放所述信封类快件的上件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具有输送通道的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上件位置的下方;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使得至少部分所述输送通道呈可视状态的可视区域,所述可视区域形成于所述输送机构相对的两侧,并与途经所述输送通道的所述信封类快件的所述正面及所述反面对应;
至少两个扫码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至少两个扫码装置的扫描范围覆盖所述可视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还包括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安装支架、推杆及弹性件;
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推杆沿自身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推杆,用于提供使所述推杆具有向所述载件机构远离的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所述推杆靠近所述载件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吸取件,所述驱动组件可与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传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轴、驱动件及转动轮;
所述转轴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轮偏心安装于所述转轴,且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并向所述推杆周期性地提供向靠近所述载件机构运动的推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轮及所述推动组件均包括两个,且两个所述转动轮与两个所述推动组件的两个所述推杆一一对应;
两个所述转动轮相对所述转轴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推杆朝向所述载件机构的一端,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安装所述吸取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安装支架具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滑动配合于所述导向孔,且与所述推杆相平行,所述导向杆朝向所述载件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的相对两侧至少部分呈透明状或镂空;所述输送机构相对两侧的呈透明状或镂空的部分分别与途经所述输送通道的所述信封类快件的所述正面和所述反面对应;
至少两个所述扫码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输送机构具有呈透明状或镂空部分的相对两侧,且所述至少两个扫码装置的扫描范围覆盖所述输送机构呈透明状或镂空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件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导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导槽底部的传送装置,所述取件位置位于所述导槽朝向所述吸取件的一端,所述传送装置用于将置于所述导槽内的所述信封类快件传送至所述取件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件机构还包括置于所述传送装置上的推板,所述推板用于推动所述信封类快件沿所述导槽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的重心靠近所述传送装置,以防止所述推板倾倒,且所述推板的底部设置有摩擦件,用于增大所述推板与所述传送装置之间的摩擦力。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供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件机构还包括止挡件,所述止挡件设于所述导槽的末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供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挡件上,所述止档件与信封类快件相接触的部分安装有滚动件。
13.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拣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供件装置;所述输送通道连通于所述分拣装置的入口。
CN201910703698.6A 2019-07-31 2019-07-31 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及分拣系统 Pending CN1122959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3698.6A CN112295927A (zh) 2019-07-31 2019-07-31 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及分拣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3698.6A CN112295927A (zh) 2019-07-31 2019-07-31 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及分拣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5927A true CN112295927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85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3698.6A Pending CN112295927A (zh) 2019-07-31 2019-07-31 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及分拣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592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57265A1 (zh) * 2021-06-10 2022-12-15 南京轩世琪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分拣机器人及分拣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18134A (en) * 1959-07-06 1963-02-13 Thrissell Engineering Company Improvements in letter sorting machines
GB2038292A (en) * 1978-12-28 1980-07-23 Bell & Howell Co Mail sorting apparatus
US5379992A (en) * 1992-08-10 1995-01-10 Finmeccanica S.P.A. Mail sorting device
CN204294512U (zh) * 2014-10-17 2015-04-29 顺丰速运有限公司 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
CN205289000U (zh) * 2015-12-28 2016-06-08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扁平信件的智能分拣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18134A (en) * 1959-07-06 1963-02-13 Thrissell Engineering Company Improvements in letter sorting machines
GB2038292A (en) * 1978-12-28 1980-07-23 Bell & Howell Co Mail sorting apparatus
US5379992A (en) * 1992-08-10 1995-01-10 Finmeccanica S.P.A. Mail sorting device
CN204294512U (zh) * 2014-10-17 2015-04-29 顺丰速运有限公司 信封类快件自动供件结构
CN205289000U (zh) * 2015-12-28 2016-06-08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扁平信件的智能分拣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57265A1 (zh) * 2021-06-10 2022-12-15 南京轩世琪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分拣机器人及分拣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8038A (zh) 液晶模组分类包装装置
CN204368495U (zh) 液晶模组分类包装装置
US8727341B2 (en) Feeding apparatus for flat items processed in a mail sorting machine with pulleys located under transport deck
CN112295927A (zh) 信封类快件的供件装置及分拣系统
CN116441179A (zh) 兼容型硅片分选设备
KR20010031063A (ko) 플레이트형 제품들을 제거하기 위한 장치
GB2145387A (en) Improvements in feeding conveyors
KR102192262B1 (ko) 구분 대상물 이송 및 분기장치
US7481420B2 (en) Apparatus of feeding mailpieces
EP0876980B1 (en) Apparatus of feeding and sorting objects
CN111301977B (zh) 基板检测装置及输送机构
KR102236662B1 (ko) 라벨 분리 기능이 향상된 라벨 피더
JP7283906B2 (ja) ワーク供給装置
CN219296597U (zh) 一种硅片收片装置及分选机
CN114412930B (zh)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自动上料装置
US20050072654A1 (en) Conveyor assembly
CN218925335U (zh) 一种上件装置
CN115092647B (zh) 一种高压低压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CN114453475B (zh) 加工设备
CN216302467U (zh) 一种物流分拨用货仓自动卸货机构
CN216271578U (zh) 一种落片机构及翻转收片装置
KR101903159B1 (ko) 우편물 낱장 공급장치
JP2001063826A (ja) 搬送物受け渡し装置
JPH0627191Y2 (ja) 全自動麻雀卓に於ける牌送り出し機構
CN210411563U (zh) 一种推板机构、分拣装置及分拣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