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烘干效率高的制鞋用烘干设备,以克服现有的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烘干效率高的制鞋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烘箱,所述烘箱具有两个,且两所述烘箱之间具有转移空间;
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两托板,两所述托板位于两所述烘箱之间移动,且其中一所述托板移动至一所述烘箱内时,另一所述托板位于所述转移空间;
热风管,所述烘箱内并排的设置有多个所述热风管,且各所述热风管分别对应于移动至所述烘箱内的鞋内;
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驱动所述导风机构的所述热风管相对所述烘箱内的鞋上下的移动;
进料输送机,该进料输送机位于所述转移空间的一端,且用于输送待烘干的鞋至所述转移空间;
出料输送机,该进料输送机位于所述转移空间相对所述进料输送机一端,该出料输送机用于承接烘干后的鞋。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有提供热风的供热装置,该供热装置出风端连接有主风管和导风管,所述主风管并联的连通至两所述烘箱内,各所述热风管并连的连接至分流风管,所述导风管连接至两所述烘箱内的分流风管。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料输送机的输送面上沿其宽度方向间隔的固定有若干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长度方向与进料输送机的输送方向一致;所述托板上间隔的固定有若干第二隔板,当所述托板移动所述转移空间时,各所述第一隔板和各所述第二隔板对齐。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有移动座,该移动座于两所述烘箱之间移动;两所述托板均可转动的连接至所述移动座上,且所述托板相对所述移动座转动的轴线与所述移动座的移动方向平行。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有底架,两所述烘箱均固定至该底架上,该底架上在所述烘箱的两侧还均固定有导轨,所述移动座底部固定有适配于所述导轨上滑动的滑块;所述底架上还连接有可转动的移动丝杠,所述移动座固定有丝杆螺母,该丝杆螺母与所述移动丝杠螺纹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移动座在两所述托板的底部均固定有弹性构件,且弹性构件位于所述托板靠近所述出料输送机的一侧,并且弹性构件将所述托板顶起;所述移动座在靠近所述出料输送机的一侧上还固定有挡钩,该挡钩呈L型,其一端固定至移动座,另一端位于所述托板上方,且将托板挡住。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托板底部在靠近所述出料输送机一侧固定有卡块,该卡块两端贯穿,且卡块底部具有槽口;所述转移空间设置中间在靠近所述出料输送机的一侧设有上下移动的拉杆,该拉杆的顶部铰接有拉板,当所述托板移动至所述转移空间时,该拉板嵌入所述卡块,且拉杆向下移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移空间设置有下拉气缸,该下拉气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下,且下拉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拉杆固定连接至该连接板。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固定至所述烘箱内,且升降机构包括有固定架、升降座、推动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固定架固定至所述烘箱内,所述推动板位于所述固定架靠近所述烘箱内的一侧,并竖直上下的移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至推动板;所述升降座相对所述固定架竖直上下的移动,且所述热风管固定至所述升降座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的铰接在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推动板的一侧,且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连杆上;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间可转动的连接至所述固定架的顶部,第三连杆的一端设有腰形槽,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销轴,该销轴嵌入于所述腰形槽,并于腰形槽内移动,第三连杆的相对所述腰形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且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至所述升降座;两所述托板均在靠近所述烘箱内的一端固定有导向斜块,所述导向斜块具有倾斜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朝向所述推动板,且可推动所述推动板上下移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推动板为金属板材,该金属板材的重量大于所述升降座、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重量,且所述固定架上在所述第三连杆的上方固定有挡杆。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移动机构的两托板可承接由进料输送机输送的待烘干的鞋,并且通过移动机构的移动座的移动可将其中一托板上的鞋输送至所其中一烘箱内进行烘干,并且另一托板承接待烘干的鞋或转移已烘干的鞋。烘干过程中所述热风管从待烘干的鞋的鞋口伸入,可将鞋内进行烘干,同时结合烘箱内的循环热风对待烘干的鞋的外部烘干的过程可实现内外同时烘干,因此可提高鞋子的烘干效率;完成烘干后,移动座带动托板移出烘箱外,而另一托板则移入另一烘箱内进行烘干作业。可见本发明通过移动座带动两托板的移动,可使两托板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即本发明始终有在对鞋进行烘干,因此可进一步的提高烘干的效率。并且操作人员站在进料输送机和出料输送机处,并未朝向烘箱的开口,可避免操作人员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相比于传统的操作方式而言可提高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程度,同时鞋子的烘干仅在两所述烘箱内静置进行,因此还可烘干设备的占地面积,更便于车间对使用区域进行的合理布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和2所示,一种烘干效率高的制鞋用烘干设备,该烘干装置包括有烘箱4、供热装置、移动机构、升降机构、进料输送机1和出料输送机3。所述烘箱4具有两个,并且两所述烘箱4内均设置有若干并排设置的热风管58,同时两所述烘箱4内均设置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热风管58竖直上下的移动。
继续附图1和2,两所述烘箱4固定至一个底架2上,且两所述烘箱4在该底架2上的之间具有空隙,该空隙为转移空间21。所述进料输送机1位于所述转移空间21的一端,工作时,操作人员将待烘干的鞋放置进料输送机1上,便于将待烘干的鞋输送至至所述转移空间21。所述出料输送机3位于所述转移空间21相对所述进料输送机1另一端,该出料输送机3用于承接烘干后的鞋,工作时,出料输送机3将完成烘干的鞋输送至操作人员所处位置,使操作人员可将完成烘干的鞋从料输送机3上取出。此工作方式中,操作人员站在所述进料输送机1和出料输送机3处,并未朝向所述烘箱4的开口,可避免操作人员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相比于传统的操作方式而言可提高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程度,同时鞋子的烘干仅在两所述烘箱4内静置进行,因此还可节省烘干设备的占地面积,更便于车间对使用区域进行的合理布局。
参照附图2和3所示,所述供热装置可以是由电加热形成热风再由风机52送风的装置,具体包括有一箱体51,该箱体51内分布电热管以对空气进行加热,箱体51一侧固定所述风机52,该风机52将加热形成的热风送出。供热装置的出风端(即风机52的出风口)连接有主风管53和导风管55,所述主风管53并联的连通至两所述烘箱4内,具体参照附图2所示,两烘箱4顶部同时连接至一风管54,所述主风管53同时连接至两所述风管54,以此实现所述供热装置将热风送至两所述烘箱4内,以对位于烘箱4的鞋进行烘干作业。另外,所述烘箱4的各所述热风管58并连的连接至分流风管56,所述导风管55连接至两所述烘箱4内的分流风管56,以此使热风装置的热风可直接的送至热风管58,并经热风管58吹送至所需烘干的鞋的位置,具体为鞋的内部,以此提高鞋的烘干的效率。进一步的,两所述烘箱4的底部还可连接回风管57,所述回风管57连接至所述供热装置的箱体51内,以此形成热风循环。
参照附图4至6所示,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移动座61和托板62,所述托板62具有两个,且两所述托板62分别可转动的连接至所述移动座61的两侧,且所述托板62相对所述移动座61转动的轴线与所述移动座61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底架2上在所述烘箱4的两侧还均固定有导轨65,所述移动座61底部固定有适配于所述导轨65上滑动的滑块66,通过此滑块66和导轨65的结构限制,使移动座61仅可在两所述烘箱4之间移动。所述底架2上还连接有可转动的移动丝杠69,且该移动丝杠69有固定在底架2上的移动电机(示图未示)驱动其转动。所述移动座61的底部还固定有丝杆螺母610,该丝杆螺母610与所述移动丝杠69螺纹连接。工作时通过移动电机驱动所述移动丝杠69转动,即可带动移动座61上的所述托板62位于两所述烘箱4之间移动。进一步的,两所述烘箱4在朝向所述转移空间21的一端均设置开口,以使所述移动座61和所述托板622可经由此开口移动至烘箱4内,更进一步的开口处可设置柔性的隔热帘(示图未示),用以阻断烘箱4内外的空气。
参照附图6所示,所述移动座61在两所述托板62的底部均固定有弹性构件67,且弹性构件67位于所述托板62靠近所述出料输送机3的一侧,利用弹性构件67的弹力可将所述托板62靠近出料输送机的一侧顶起。所述弹性构件67可以是固定于移动座61和托板62之间的直线弹簧,此结构中通过弹性构件拉伸的弹力可实现将所述托板62一侧顶起。同时移动座61在靠近所述出料输送机3的一侧上还固定有挡钩68,该挡钩呈L型,其一端固定至移动座61,另一端位于所述托板62上方,且将托板62挡住。此挡钩68的结构中利用挡钩将托板62挡住可构成对所述弹性构件67的弹力的阻挡,避免托板62一侧翘起,并且使托板62的上表面保持水平的状态,以便于放置并输送鞋。
参照附图6和7所示,两所述托板62的底部在靠近所述出料输送机3一侧均固定有卡块611,所述卡块611两端贯穿,且卡块611底部具有槽口。所述底架2在所述转移空间21处固定有下拉气缸81,该下拉气缸81的活塞杆82竖直朝下,且下拉气缸81的活塞杆82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3。所述连接板83相对活塞杆82的另一侧固定有拉杆84,该拉杆84的顶部铰接有拉板85。当所述托板62移动至所述转移空间21时,所述拉板85嵌入所述卡块611,且下拉气缸81控制活塞杆82伸出,以带动拉杆84向下移动,从而将位于转移空间21的托板62朝向所述出料输送机3的一侧下拉至倾斜,此过程为使完成烘干的鞋随倾斜的托板62向下滑落至出料输送机3上。
进一步的,参照附图4、6和7所示,所述底架2靠近所述进料输送机的一侧的中间可固定红外发光二极管613,所述进料输送机1可固定底部可固定红外光电转换元件614,该红外光电转换元件614与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613上下对应,红外光电转换元件614将接收的红外发光二极管613发出的红外管转换成电信号输出至控制系统。所述托板62靠近所述进料输送机1的一侧中间可固定一感应板612,该感应板612为普通板材,用以阻断所述红外光电转换元件614接收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613发出的红外光信号。当托板62移动至转移空间21中间时,所述感应板612阻断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613发出的红外光,使红外光电转换元件614无法接收到红外光并将此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控制移动电机的暂停和控制下拉气缸81的活塞杆82伸出,并且在暂停若干秒(例如3~8秒)后,控制系统继再依次控制下拉气缸81的活塞杆82缩回、进料输送机1的运行和控制移动电机运行。通过此感应器的位置感应来控制所述移动座61的移动位置,可实现对两所述托板62的移动位置进行定位,即上述移动座上的其中一托板移动至烘箱4内时,另一托板62位于转移空间21。
所述进料输送机1的输送面上沿其宽度方向间隔的固定有若干第一隔板11,所述第一隔板11的长度方向与进料输送机1的输送方向一致,利用相邻两第一隔板11之间形成的间隙可放置待烘干的鞋,使待烘干的鞋可沿输送方向直线的移动。所述托板62上间隔的固定有若干第二隔板63,当所述托板62移动所述转移空间21时,各所述第一隔板11和各所述第二隔板63对齐。通过此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63的设置使得所述进料输送机1输送的鞋可直接输送至所述托板62上的指定位置,即两所述第二隔板63之间的间隙,使得托板62上的放置的鞋可一一排列整齐。同时,由于所述烘箱4内设置有并排设置的热风管58,因此在所述移动座61移动至烘箱4内之后,可使各所述热风管58对应于移动至所述烘箱4内的鞋内。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固定架77、升降座76、推动板75、第一连杆71、第二连杆72、第三连杆73和第四连杆74。所述固定架77固定至所述烘箱4内,所述推动板75位于所述固定架77靠近所述烘箱4内的一侧,且推动板75位于固定架77一侧竖直上下的移动。所述升降座76相对所述固定架77竖直上下的移动,且各所述热风管58固定至所述升降座76的下方,具体的所述升降座76和所述推动板75一样的,可通过设置如上述导轨65和滑块66的结构限制,以实现升降座76和推动板75仅相对固定架77竖直上下的移动。所述第一连杆71的一端铰接至推动板75。所述第二连杆72的一端的铰接在所述固定架77连接所述推动板75的一侧,且第一连杆71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连杆72上。所述第三连杆73的中间可转动的连接至所述固定架77的顶部,第三连杆73的一端设有腰形槽79,所述第二连杆72的另一端固定有销轴78,该销轴78嵌入于所述腰形槽79,并于腰形槽79内移动。第三连杆73的相对所述腰形槽7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74的一端铰接,且第四连杆74的另一端铰接至所述升降座76。
两所述托板62均在靠近所述烘箱4内的一端固定有导向斜块64,所述导向斜块64具有倾斜的导向斜面,且所述导向斜面朝向所述推动板75。当所述移动座61和所述托板62移动至烘箱4内时,所述导向斜块64的导向斜面下端插入于所述推动板75的底部,并随着移动座61的继续向内移动将逐渐推动所述推动板75向上移动。所述推动板75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同时推动所述第一连杆71向上移动,所述第一连杆71向上移动时,将推动所述第二连杆72固定所述销轴78的一端向上摆动,以此使所述销轴78在所述第三连杆73的腰形槽79内移动,并且往腰形槽79远离所述第四连杆74的一端移动,从而将第三连杆73的一端顶起,相应的,使第三连杆73连接所述第四连杆74的一端向下移动,最终通过第四连杆74的向下移动带动所述升降座76和所述热风管58向下移动。
参照附图8所示,所述推动板75为具有一定重量的金属板材,且推动板75的重量大于所述升降座76、第三连杆73和第四连杆74的重量。受所述推动板75的重量所致,在未受所述导向斜块64等外力的情况下,推动板75始终位于所述固定架77的下方,同时固定架77上在所述第三连杆的上方固定有挡杆710,该挡杆710用于挡住所述第三连杆73,以控制第三连杆73向上摆动的行程,从而通过所述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拉住推动板75,使推动板75无法向下移动至所述烘箱4的底面,从而使推动板75和烘箱4的底面具有间隙,该间隙用于使所述导向斜块64嵌入。此结构中,通过推动板75自身的重力的作用,可通过第一连杆71、第二连杆72、第三连杆73和第四连杆74构成的联动结构将所述升降座76拉起,致使各所述热风管58均升起位于所述烘箱4内的上方。
由上述升降机构联动的过程可知,当所述托板62移动至所述烘箱4内可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各所述热风管58下降,以此可实现托板62以及托板62上带烘干的鞋移动至烘箱4内后,烘箱4内的各所述热风管58自动的下降至对应在各待烘干的鞋的鞋口,使热风可直接朝向鞋口吹送,以便于待烘干的鞋从内部向外烘干,同时结合烘箱4内的循环热风对待烘干的鞋的外部烘干的过程可实现内外同时烘干,因此可提高鞋子的烘干效率。
另外,当所述移动座61和托板62移出所述烘箱4外之后,所述导向斜块64随之移出将使所述推动板75因失去承托而下降,因此将带动所述第一连杆71下降,并通过第一连杆71的下降拉动第二连杆72向下摆动,使得所述销轴78在所述腰形槽79内向所述腰形槽79靠近所述第四连杆74的一端移动,从而将第三连杆73连接第四连杆74的一端顶起,最终通过第四连杆74的向上移动带动所述升降座76和所述热风管58向上移动。由此可见当所述托板62移动至所述烘箱4内时,将带动烘箱4内的各所述热风管58自动下降,而当所述托板62移出烘箱4外时,将使各所述热风管58自动的上升,以此避免待烘干的鞋在移入烘箱4内的过程中被热风管58挡住,另外还可使烘箱4在未进行烘干作业的时候,内部可让出部分的内部空间,便于后期的维修。
综合上述内容,结合附图11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S1:所述移动座61移动,将托板62带入左侧的所述烘箱4内,使托板上62的待烘干的鞋9可进行烘干作业;
S2:待烘干完成时,所述移动座61移动,将中处于所述转移空间21的托板带入右侧的所述烘箱4内,使托板62上的鞋9可进行烘干作业;于此同时之前位于左侧烘箱4内的托板62随移动座61的移动移出烘箱4外,并移动至转移空间21;
S3:当托板62移动至转移空间21时,即相当于已完成烘干的鞋9转移至转移空间21,因此所述下拉气缸81的活塞杆82伸出,通过所述拉杆84和拉板85将托板62的一侧向下拉动,从而使托板62倾斜,使完成烘干的鞋向下滑动至所述出料输送机3。
S4:所述下拉气缸81的活塞杆82缩回,使所述拉杆84上升并且通过所述弹性构件67拉伸的弹性作用力将所述托板62顶起至呈水平状态,之后所述进料输送机1将待烘干的鞋输送至位于所述转移空间21的所述托板62上;
S5:待待右侧烘箱4内的鞋9完成烘干后,继续重复上述步骤S2至S5的步骤,如此循环,即可进行鞋子的烘干作业,十分高效。
由上述工作过程可知,本发明通过移动机构的两所述托板62可承接由进料输送机1输送的待烘干的鞋,并且通过移动机构的移动座61的移动可将其中一托板62上的鞋输送至其中一烘箱4内进行烘干,并且另一托板62则承接待烘干的鞋或转移已烘干的鞋,烘干过程中所述热风管58从待烘干的鞋的鞋口伸入,可将鞋内进行烘干,同时结合烘箱4内的循环热风对待烘干的鞋的外部烘干的过程可实现内外同时烘干,因此可提高鞋子的烘干效率;完成烘干后,移动座61带动托板62移出烘箱4外,而另一托板62则移入另一烘箱4内进行烘干作业。由此可见本发明通过移动座61带动两托板62的移动,可使两托板62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即本发明始终有在对鞋进行烘干,因此可进一步的提高烘干的效率。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