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0244A - 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0244A
CN112290244A CN202011026268.4A CN202011026268A CN112290244A CN 112290244 A CN112290244 A CN 112290244A CN 202011026268 A CN202011026268 A CN 202011026268A CN 112290244 A CN112290244 A CN 112290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support
coaxial cable
inner conductor
conductor
outer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262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0244B (zh
Inventor
陈汝承
贾飞飞
王强
宋欢林
张鑫桢
杨长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Jingxin RF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Jingxin RF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Jingxin RF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262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02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0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0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0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02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023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between cables or wires and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2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antenna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包括外导体,其中轴设有腔体,且其外壁上设有开放窗口,开放窗口由所述外导体切除部分外壁后露出所述外导体的腔体而形成;内导体,插接于所述外导体的腔体内,且在所述开放窗口处与所述同轴线缆进行对接,并采用一定量的焊料焊接所述同轴线缆和所述内导体,以调节所述射频连接器的S参数。本发明的射频连接器能够更加稳定地进行焊接,使得焊接效果更好,且更好地控制所述焊料的实际用量。而且,同轴电缆与射频连接器连接后直连天线输入口,既免去主馈端连接件,又保持了主馈端S参数可调;在免去主馈端连接件及节约了物料成本和装配工的同时,又在电流密度最大的主馈端减少三个焊点,极大提升天线互调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连接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射频连接器,如基站天线领域里7/16Din和4.3-10射频连接头,连接器外导体完全包裹连接器内导体。连接器制作完成后,连接器是一个密闭部件,S参数无法进行调试。同时,在天线实际生产中,射频连接器与基站天线输入口之间通常通过一个带S参数调试功能的连接件来进行连接,此连接件能够与S参数进行配合工作。具体地,所述连接件通过在电流密度最大的主馈端额外引入3个焊点,然而,主馈端焊点的增多极大地提高了基站天线互调指标恶化的概率。因此,一种既能实现S参数调试,又能通过电缆与天线输入口直连的射频连接器,对于天线互调指标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S参数无法进行调试、天线互调指标恶化概率较高的缺陷,提供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用于实现射频连接器的S参数能够进行调试,实现射频连接器与天线输入口通过电缆直连,从而在主馈端免去额外连接件,在电流密度最大的主馈端减少3个额外焊点,提升天线互调指标。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包括外导体,其中轴设有腔体,且其外壁上设有开放窗口,所述开放窗口由所述外导体切除部分外壁后露出所述外导体的腔体而形成;内导体,插接于所述外导体的腔体内,且在所述开放窗口处与所述同轴线缆进行对接,并采用一定量的焊料焊接所述同轴线缆和所述内导体,以调节所述射频连接器的S参数;绝缘支架,位于所述外导体与所述内导体之间。
本方案中,所述S参数,又称散射参数,是微波传输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天线不是单一的类型的,而是有多种类型的。面对多种类型的天线,当所述射频连接器连接到所述天线时,需要对S参数进行调试,才能使所述射频连接器匹配不同类型的天线。所述射频连接器通过内导体直接与所述同轴线缆实现连接后,直连天线输入口,免去了主馈端连接件,节约了物料成本和装配工时。通过采用绝缘支架隔离所述外导体和所述内导体,避免所述外导体和所述内导体直接接触,而导致通电后,所述射频连接器损坏,甚至报废。在本方案中,在所述外导体上设有开放窗口,通过所述开放窗口,工作人员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所述同轴线缆和所述内导体的具体位置,能够更加方便地对所述同轴线缆和所述内导体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以更好地进行焊接;再者,本方案通过所述开放窗口,能够直接将所述同轴线缆、所述内导体、所述绝缘支架组装形成所述射频连接器后,再进行焊接,由于焊接后的所述同轴线缆和所述内导体的焊接处较容易损坏,本方案避免了在将焊接好的所述同轴线缆、所述内导体、所述外导体安装匹配的过程中,出现焊接处断裂的情况;再者,当所述射频连接器出现故障,本方案还方便进行维护,本方案通过所述开放窗口可排除是否是由于所述同轴线缆和所述内导体的焊接处断裂而导致接触不良的故障,况且,当所述同轴线缆和所述内导体的焊接处接触不良,可直接在所述开放窗口处进行焊接;除上述之外,相比现有技术,本方案的操作更加方便,在露天的情况下,不必采取多余的步骤,能够直接通过开放窗口对S参数进行调试。
更重要的是,本方案能够通过所述开放窗口对S参数进行调试,仅仅通过对焊料的使用量进行控制,以此控制所述射频连接器的S参数,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若所述S参数与目标参数大小不符合,可通过增加或减少焊料的使用量进行调整,以使所述S参数达到目标参数大小,本方案不需要采取其他步骤,也不需要增加其他额外连接器,能够在电流密度最大的主馈端减少三个焊点,极大提升了天线互调水平。本方案在开放窗口处增加和减少焊料的使用量,是调试射频连接器与天线输入端,即同轴线缆连接后的S参数收敛性。
优选地,所述绝缘支架卡接于所述外导体内,且所述绝缘支架对应所述开放窗口设有开口,所述同轴线缆与所述内导体于开口处连接。本方案中,所述绝缘支架卡接在所述外导体内,可确定所述绝缘支架的位置,同时,所述绝缘支架的开口与所述开放窗口对应,可确定所述开口的位置,由于所述绝缘支架与所述开口的位置是确定的,不需要对所述绝缘支架进行任何操作,如移动所述绝缘支架的位置、打开所绝缘支架上的某个结构等,免去了操作时间,本方案能够直接在所述开口处对所述同轴线缆与所述内导体进行连接;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免去了对绝缘支架进行操作,能够使得所述同轴线缆与所述内导体在焊接过程中更加稳定,免去了不确定的因素,使得所述同轴线缆与所述内导体的焊接效果更好,且更好地控制所述焊料的实际用量,使得所述S参数的调节过程更加稳定。
优选地,所述绝缘支架设有容纳所述内导体的内腔和用于插接所述同轴线缆的连接口,所述内腔和所述连接口相互连通,且所述内腔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口的内径。本方案中,由于所述内腔的内径大于所连接口的内径,因此,当所述内导体穿插于所述绝缘支架的内腔时,所述内导体无法穿过所述绝缘支架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仅仅允许所述同轴线缆通过,如此一来,当完成了所述绝缘支架、所述外导体、所述内导体的装配后,限定了所述内导体在所述绝缘支架内的位置,所述绝缘支架、所述内导体二者的相对位置是确定的,且不易产生变动,因此,所述同轴线缆与所述内导体能够更加稳定地实现对接,当所述同轴线缆与所内导体对接后,可直接进行焊接,并获得更好的焊接效果,且获得更好的S参数调节效果。
优选地,所述绝缘支架包括第一绝缘支架和第二绝缘支架,所述第一绝缘支架和所述第二绝缘支架分别套设于所述内导体的两端部,所述第一绝缘支架对应所述开放窗口设有开口。本方案中,将所述第一绝缘支架和所述第二绝缘支架分别套设于所述内导体的两端部,首先,能够使得所述内导体在所述外导体内趋向稳定,且在焊接过程中,即使对所述内导体产生力的作用,所述内导体能够保持平衡,使得焊接顺利,能够获得更好焊接效果且获得更好的S参数调节效果;其次,所述内导体与所述外导体能够在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发生接触的前提下,节省了所述绝缘支架的物料,大大节省了成本;再次,所述绝缘支架仅仅套设于所述内导体的两个端部,不需套设于整个内导体,即所述第一绝缘支架和第二绝缘支架的轴向长度较短,在与所述内导体配合时,更容易安装。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支架大体呈圆柱状且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内导体的内腔,所述开口由所述第一绝缘支架切除部分侧面后露出所述内腔所形成的结构,且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的截面呈“L”形。本方案中,所述第一绝缘支架仅仅切除部分侧面,而不切除大部分侧面,是为了在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的径向方向上能够预留出更多的材料以隔离所述外导体和所述内导体,使得所述外导体和所述内导体之间能够保持较大的距离,避免接触。所述第一绝缘支架通过直接在自身上进行切除部分侧面进行结构的改进,一方面节省了材料和成本,采用简单的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同轴线缆与所述内导体的焊接效果,且更好地控制所述焊料的实际用量,使得所述S参数的调节过程更加稳定,另一方面,避免在所述第一绝缘支架上增设其它部件,节省了制作的工艺步骤,节省了时间成本。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的截面呈“L”形,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作为一个防呆设计,避免第一绝缘支架与所述外导体装配错误,保证所述开口与所述开放窗口能够相互对应;另一方面,当所述第一绝缘支架的卡接于所述外导体内时,所述第一绝缘支架可与所述外导体进行配合,且使得所述开口与所述外导体之间保持较大的距离,避免所述外导体对所述同轴线缆和所述内导体的焊接过程造成干扰,以获得更好的焊接效果,且获得更好的S参数调节效果。
优选地,所述外导体设有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所述第一插口用于插接所述内导体,所述第二插口用于插接所述同轴线缆,所述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分别位于所述外导体两端,且所述开放窗口位于所述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外导体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一定长度,所述第二插口位于所述突出部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绝缘支架卡接于所述突出部。本方案中,由于所述突出部具有一定长度,因此,当所述同轴线缆插接于所述第二插口内并连通到所述开放窗口内时,所述同轴线缆本身具有一定的长度位于所述外导体内部,所述同轴线缆与所述外导体在轴向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接触面积,如此一来,当所述同轴线缆与所述外导体实现对接后,所述同轴线缆不会由于所述同轴线缆的抖动而容易发生位置变动,且所述同轴线缆与所述内导体能够更稳定地对接,这样一来,所述同轴线缆与所述内导体能更稳定地焊接,获得更好的焊接效果,且获得更好的S参数调节效果。而且,本方案没有增加其它固定结构来固定住所述同轴线缆,而是从简单的结构上进行改进,仅仅增加了具有一定长度的突出部,通过采用简单的结构最终实现好的焊接效果。除上述之外,当所述绝缘支架直接卡接于所述突出部,对所述绝缘支架起到了限位作用,确定了所述绝缘支架的具体位置,极大地方便了所述绝缘支架的拆装。
优选地,所述内导体对应所述开放窗口设有焊接槽,所述同轴线缆焊接于所述焊接槽内。本方案中,首先,通过设置所述焊接槽确定所述同轴线缆与所述内导体的焊接位置,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焊接。当所述内导体安装好后,工作人员可直接通过所述开放窗口观察到所述焊接槽的具体情况,以获得更好的获得更好的焊接效果,且获得更好的S参数调节效果。其次,通过所述焊接槽,工作人员能够准确地找到焊接的位置,进而提高焊接的效率。再次,通过所述焊接槽的大小可限定所述焊料的极限用料,从而限定所述S参数的极限值,避免超过所述S参数的极限值而使得所述射频连接器以及连接于所述射频连接器的基站天线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另外,焊料在实际中的使用量,一般根据实际测量结果而定,焊料的使用量一般不超出所述开口的容积,避免所述内导体和所述外导体连接,而造成短路。
优选地,所述焊接槽为由所述内导体切除部分侧面所形成的结构,且所述内导体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同轴线缆通过所述通孔连接到所述焊接槽。本方案中,所述同轴线缆穿插于所述通孔内后,能够准确且快速地对所述同轴线缆进行定位,且同时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功夫去进行调整,即可直接确定所述同轴线缆的焊接位置,并可直接将所述同轴线缆焊接到所述内导体上,完成连接,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所述同轴线缆与所述内导体能够配合得更加稳定,焊接也能够更加稳定且顺利地进行,以获得更好的焊接效果,且获得更好的S参数调节效果。
优选地,所述焊料为锡,通过调节锡量以调节所述射频连接器的S参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设置了外导体、内导体、绝缘支架,并对所述外导体、内导体、绝缘支架进行了各种优化,能够更加方便地安装各个部件;通过在所述外导体上设置开放窗口、在所述内导体上设置焊接槽、在所述绝缘支架上设置开口,使得所述射频连接器能够更加稳定地对所述同轴线缆和所述内导体进行焊接,使得焊接效果更好,且更好地控制所述焊料的实际用量,使得所述S参数的调节过程更加稳定。而且,同轴电缆与射频连接器连接后直连天线输入口,既免去主馈端连接件,又保持了主馈端S参数可调;在免去主馈端连接件及节约了物料成本和装配工的同时,又在电流密度最大的主馈端减少三个焊点,极大提升天线互调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装配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装配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装配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1、同轴线缆;2、外导体;21、开放窗口;22、第二插口;23、突出部;24、法兰;25、锁紧螺母;26、螺纹;27、螺钉孔;3、内导体;31、焊接槽;32、通孔;4、绝缘支架;41、第一绝缘支架;411、开口;412、连接口;42、第二绝缘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所述射频连接器包括外导体2、内导体3、绝缘支架4。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下面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射频连接器应用于基站天线,用于与同轴线缆1连接,以直接连接到天线。所述射频连接器通过将所述内导体3与所述同轴线缆1焊接,以使所述内导体3与所述同轴线缆1实现连接。所述外导体2提供容纳所述内导体3的空间。由于所述外导体2和所述内导体3均有导电作用,因此,设置有所述绝缘支架4以隔离所述外导体2和内导体3。
其中,所述外导体2大体呈圆柱状,其中轴设有腔体,即所述外导体2大体为中空圆柱体,所述外导体2的腔体用于容纳所述内导体3和所述绝缘支架4。为了使得所述同轴线缆1和所述内导体3焊接得更好,以及能够对所述焊接所用的焊料的用量进行调整,在所述外导体2外壁上设置有开放窗口21。具体地,所述开放窗口21为所述外导体2切除部分外壁后露出所述外导体2的腔体所形成的结构。所述开放窗口21呈长方形状,但不限于长方形状。
为了使得所述同轴线缆1与所述内导体3能够更好地匹配,所述外导体2设有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22,所述第一插口用于插接所述内导体3,所述第二插口22用于插接所述同轴线缆1,所述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22分别位于所述外导体2两端,且所述开放窗口21位于所述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22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22相互连通。具体地,所述第一插口的圆心、所述第二插口22的圆心与所述外导体2腔体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具体地,为了方便所述同轴线缆1与所述内导体3连接,所述开放窗口21位于所述外导体2的一个端部上。具体地,所述开放窗口21的深度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插口和所述第二插口22的深度方向。所述第一插口在图中尚未示出。
为了使得所述同轴线缆1与所述内导体3能够更加稳定地对接以获得更好的焊接效果和S参数调节效果,以及限定所述绝缘支架4的具体位置和方便所述绝缘支架4的拆装,所述外导体2设有突出部23,所述突出部23具有一定长度,所述第二插口22位于所述突出部23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绝缘支架4卡接于所述突出部23。具体地,所述突出部23为所述外导体2设有所述开放窗口21的端部的末端缩小形成的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也呈圆柱状,所述突出部23的长度方向即为所述外导体2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二插口22的内径大小小于所述绝缘支架4的外径大小。当然,所述绝缘支架4不限于卡接于所述突出部23上,还可以在所述外导体2的腔体内部设有凸起,以使得所述绝缘支架4卡接于所述凸起上;所述凸起可以设置得远离所述开放窗口21,当所述绝缘支架4卡接于所述凸起上时,所述绝缘支架4与所述开放窗口21之间在所述外导体2的轴向方向上具有一定距离,此时,所述绝缘支架4可以为中空结构,并允许所述内导体3穿插过整个所述绝缘支架4,此时,为了限定所述内导体3的位置,所述第二插口22的内径大小也可以小于所述内导体3外径大小。
其中,为了获得更好的焊接效果和S参数调节效果,所述绝缘支架4包括第一绝缘支架41和第二绝缘支架42,但不限于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和所述第二绝缘支架42。具体地,为了使得所述内导体3趋向稳定,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和所述第二绝缘支架42分别套设于所述内导体3的两端部,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套设于所述内导体3与所述同轴线缆1的对接的端部,所述第二绝缘支架42套设于所述内导体3的另一端部,当然,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和所述第二绝缘支架42不限于仅仅套设于所述内导体3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和所述第二绝缘支架42均大体呈圆柱状,且均设有容纳所述内导体3的内腔。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与所述第二绝缘支架42均与所述外导体2的腔体匹配。
当然,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和所述第二绝缘支架42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同的,但是为了方便安装和节省材料,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和所述第二绝缘支架42设置成不相同的。不同的是,为了获得好的焊接效果和S参数调节效果,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对应所述开放窗口21设有开口411,通过所述开口411对所述同轴线缆1和所述内导体3进行焊接,免去了对绝缘支架的操作时间以及由操作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具体地,所述开口411由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切除部分侧面后露出所述内腔所形成的结构,所述开口411呈长方形状,但不限于长方形状。为了使得所述外导体2和所述内导体3之间能够保持较大的距离,并能够节省材料和成本,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的截面呈“L”形。除此之外,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还设有用于插接所述同轴线缆1的连接口412,具体地,当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安装于所述外导体2内,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的连接口412朝向所述射频连接器与所述同轴线缆1的接触端。所述内腔和所述连接口412相互连通,为了限定内导体3在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内的位置,且获得更好的焊接效果和S参数调节效果,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的内腔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口412的内径,当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套设于所述内导体3的端部时,所述内导体3无法穿过所述连接口412,即所述内导体3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口412的内径。具体地,所述连接口412可以设置为仅仅容纳所同轴线缆1的缆芯通过,以使得所述缆芯与所述内导体3进行连接。与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不同的是,为了减少工艺步骤,所述第二绝缘支架42上没有设置开口和其它的结构,仅仅为具有内腔的圆柱体。
其中,所述内导体3呈圆柱状,为了获得好的焊接效果和S参数调节效果,所述内导体3对应所述开放窗口21设有焊接槽31,所述同轴线缆1焊接于所述焊接槽31内。所述焊接槽31也呈长方形状,但不限于长方形状。具体地,所述焊接槽31为由所述内导体3切除部分侧面所形成的结构,且所述内导体3的一端设有通孔32,所述焊接槽31的深度方向与所述通孔32的深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同轴线缆1的缆芯穿插过所述通孔32,连接到所述焊接槽31,并在所述焊接槽31内进行焊接。
如图2所示,安装时,将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和所述第二绝缘支架42分别套设于所述内导体3的两端部,并将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的开口411与所述内导体3的焊接槽31对应,将套设好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和所述第二绝缘支架42的内导体3安装到所述外导体2的腔体内,并将所述开口411、所述焊接槽31、所述开放窗口21相互对应。将所述同轴线缆1依次穿插过所述第二插口22、所述连接口412、所述通孔32连接到所述焊接槽31内,并采用一定量的焊料将所述同轴线缆1焊接到所述焊接槽31上,以将所述同轴线缆1连接到所述内导体3上,并调节所述射频连接器的S参数。具体地,所述焊料为锡,通过调节锡量以调节所述射频连接器的S参数。当所述S参数小于或大于目标参数,通过增加或减少锡量来使得所S参数与所目标参数符合。
带所述开放窗口21的外导体2、带所述开口411的绝缘支架4及带所述焊接槽31的内导体3三个部件构成一个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并通过在所述焊接槽31处的锡量控制,以实现所述射频连接器与天线输入口间S参数匹配。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所述射频连接器包括外导体2、内导体3、绝缘支架4。本实施例的射频连接器大体设置基本与实施例1一致,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开放窗口21呈圆形。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所述射频连接器包括外导体2、内导体3、绝缘支架4。本实施例的射频连接器大体设置基本与实施例1一致,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射频连接器为穿墙式射频连接器,且所述同轴线缆1的长度较长。其中,所述外导体2还包括法兰24、锁紧螺母25、螺纹26,所述法兰24、锁紧螺母25、螺纹26依次设置于所述开放窗口21远离所述突出部23一端。具体使用时,所述外导体2通过螺纹26插装于天线的端盖,所述法兰24不穿过天线的端盖,此时通过锁紧螺母25把射频连接器锁紧在天线端盖上。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实施4例提供的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所述射频连接器包括外导体2、内导体3、绝缘支架4。本实施例的射频连接器大体设置基本与实施例1一致,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射频连接器为螺钉式射频连接器。其中,所述螺钉式射频连接器设有螺钉孔27。具体使用时,采用螺钉插装于所述螺钉孔27内,并直接紧固至天线的下角板。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用于连接同轴线缆(1),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导体(2),其中轴设有腔体,且其外壁上设有开放窗口(21),所述开放窗口(21)由所述外导体(2)切除部分外壁后露出所述外导体(2)的腔体而形成;
内导体(3),插接于所述外导体(2)的腔体内,且在所述开放窗口(21)处与所述同轴线缆(1)进行对接,并采用一定量的焊料焊接所述同轴线缆(1)和所述内导体(3),以调节所述射频连接器的S参数;
绝缘支架(4),位于所述外导体(2)与所述内导体(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4)卡接于所述外导体(2)内,且所述绝缘支架(4)对应所述开放窗口(21)设有开口(411),所述同轴线缆(1)与所述内导体(3)于开口(411)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4)设有容纳所述内导体(3)的内腔和用于插接所述同轴线缆(1)的连接口(412),所述内腔和所述连接口(412)相互连通,且所述内腔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口(412)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4)包括第一绝缘支架(41)和第二绝缘支架(42),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和所述第二绝缘支架(42)分别套设于所述内导体(3)的两端部,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对应所述开放窗口(21)设有开口(4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大体呈圆柱状且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内导体(3)的内腔,所述开口(411)由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切除部分侧面后露出所述内腔所形成的结构,且所述第一绝缘支架(41)的截面呈“L”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2)设有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22),所述第一插口用于插接所述内导体(3),所述第二插口(22)用于插接所述同轴线缆(1),所述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22)分别位于所述外导体(2)两端,且所述开放窗口(21)位于所述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22)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22)相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2)设有突出部(23),所述突出部(23)具有一定长度,且所述第二插口(22)位于所述突出部(23)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绝缘支架(4)卡接于所述突出部(23)。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3)对应所述开放窗口(21)设有焊接槽(31),所述同轴线缆(1)焊接于所述焊接槽(3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槽(31)为由所述内导体(3)切除部分侧面所形成的结构,且所述内导体(3)的一端设有通孔(32),所述同轴线缆(1)通过所述通孔(32)连接到所述焊接槽(3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料为锡,通过调节锡量以调节所述射频连接器的S参数。
CN202011026268.4A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 Active CN1122902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6268.4A CN112290244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6268.4A CN112290244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0244A true CN112290244A (zh) 2021-01-29
CN112290244B CN112290244B (zh) 2022-07-08

Family

ID=74421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26268.4A Active CN112290244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02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8886A (zh) * 2022-09-07 2022-12-09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WiFi全频段滤波器的带外抑制能力的提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6644A (zh) * 2010-12-29 2011-07-27 镇江市丹徒区胜超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压接式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3351805U (zh) * 2013-08-14 2013-12-18 安徽蓝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式电缆连接器
CN204030170U (zh) * 2014-07-30 2014-12-17 扬州市精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直式压接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6461135U (zh) * 2016-11-07 2017-09-01 江苏华兴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8093787U (zh) * 2018-03-14 2018-11-13 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接头
CN213304388U (zh) * 2020-09-25 2021-05-28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6644A (zh) * 2010-12-29 2011-07-27 镇江市丹徒区胜超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压接式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3351805U (zh) * 2013-08-14 2013-12-18 安徽蓝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式电缆连接器
CN204030170U (zh) * 2014-07-30 2014-12-17 扬州市精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直式压接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6461135U (zh) * 2016-11-07 2017-09-01 江苏华兴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8093787U (zh) * 2018-03-14 2018-11-13 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接头
CN213304388U (zh) * 2020-09-25 2021-05-28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8886A (zh) * 2022-09-07 2022-12-09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WiFi全频段滤波器的带外抑制能力的提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0244B (zh) 2022-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58884B1 (ko) 동축 커넥터 일체형 기판접속용 커넥터
US7053643B2 (en) Radio frequency (RF) test probe
EP0170392B2 (en) High frequency connector
US11901654B2 (en) Method of interconnec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112290244B (zh) 一种s参数可调射频连接器
CN213304388U (zh) 一种射频连接器
CN207183690U (zh) 一种高速毫米波多通道连接器
US4707039A (en) Coaxial connector for controlled impedance transmission lines
CN100444465C (zh) 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13845753U (zh) 一种带有弹性夹持结构的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
US7540771B2 (en) Right angle coaxial connector mountable on PCB
KR102309404B1 (ko) 기판연결용 커넥터
CN114678668A (zh) 天线装置与移相器
CN208315971U (zh) 快插式q3.5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16598734A (zh) 一种极化对应式免电镀移相器及天线
CN212849187U (zh)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及射频同轴电缆组件
US7576700B2 (en) On-board antenna device
WO2019168656A1 (en) Angled radio frequency coaxial connector with two-piece type inner conductor
CN221103353U (zh) 一种天线近场耦合测试组件及天线性能测试设备
CN220138889U (zh) 同轴连接器、车窗玻璃与车辆
CN219321683U (zh) 一种可调节型铠装电缆组件
CN219180902U (zh) 一种带宽40GHz立式免焊母头同轴连接器
KR102580290B1 (ko) 알에프 동축 커넥터
US20050026504A1 (en) Termination device
CN217522204U (zh) 一种用于离子阱实验的螺旋谐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