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58697A - 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58697A
CN112258697A CN202010973682.XA CN202010973682A CN112258697A CN 112258697 A CN112258697 A CN 112258697A CN 202010973682 A CN202010973682 A CN 202010973682A CN 112258697 A CN112258697 A CN 112258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lock
rear row
vehicle
locking
limit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36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58697B (zh
Inventor
林珊安
吴华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736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586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58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8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58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86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14Specially controlled locking actions in case of open doors or in case of doors moved from an open to a closed position, e.g. lock-out prevention or self-cancell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22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 E05B77/24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 E05B77/26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 safe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属于汽车车门锁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判断是否接收到后排车门锁解锁信号,所述后排车门锁是双拉式门锁;若接收到所述后排车门锁解锁信号,则检测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是否为开启,所述后排限制开关为限制所述后排车门锁开启的开关;若所述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为开启,则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检测所述后排车门锁是否已完成上锁;若所述后排车门锁已完成上锁,则输出已上锁的提示信息。本申请在后排车门锁解锁时自动进行上锁操作,解决了未启用儿童安全锁时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车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儿童安全锁是为保证乘车儿童安全的一种主动安全装置,防止儿童从车内误开车门而发生意外。现有儿童安全锁一般有机械儿童锁和电子儿童锁两种,其中,机械儿童锁需要从后门手动开关,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但整车成本较低;电子儿童锁虽然操作方便,只要按下儿童锁开关即可实现后排内开启失效,但是需要在门锁上额外增加儿童锁专用的电机及机构,导致整车成本上升。
出于整车成本的考虑,目前大部分用户仍然选择采用机械儿童锁,但由于操作不便,用户经常忘记启用机械儿童锁或者不启用机械儿童锁,若儿童从车内拉动后排车门锁手柄,将导致后排车门锁解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未启用儿童安全锁时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后排车门锁解锁信号,所述后排车门锁是双拉式门锁;
若接收到所述后排车门锁解锁信号,则检测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是否为开启,所述后排限制开关为限制所述后排车门锁开启的开关;
若所述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为开启,则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
检测所述后排车门锁是否已完成上锁;
若所述后排车门锁已完成上锁,则输出已上锁的提示信息。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后排车门锁解锁信号,所述后排车门锁是双拉式门锁;
限制开关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是否为开启,所述后排限制开关为限制所述后排车门锁开启的开关;
上锁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
完成上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后排车门锁是否已完成上锁;
提示模块,用于输出已上锁的提示信息。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后排车门锁控制装置。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或至少一段程序,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或至少一段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使用后排限制开关控制是否限制后排车门锁开启,当检测到后排车门锁解锁时,若后排限制开关开启,则自动对后排车门锁进行上锁操作,操作方便,解决了未启用儿童安全锁时的安全隐患,也不需要增加硬件设施,进而降低了整车车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判断是否暂缓发送上锁指令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判断是否暂缓发送上锁指令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包括车身控制模块(Body Control Module,BCM)1、左后门锁2、右后门锁3、信息娱乐主机(Infotainment Head Unit,IHU)4、无线通讯模块(Wireless CommunicationModule,TEM)5和手机应用程序(Approach,APP)6。其中,左后门锁2、右后门锁3、IHU4和TEM5分别与BCM1相连,TEM5与手机APP6相连,左后门锁2和右后门锁3上分别设置有左侧接插头21和右侧接插头31,左侧接插头21和右侧接插头31上的各个插口与BCM1相连。
当BCM1接收到左后门锁2(或右后门锁3)的解锁信号后,检测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是否为开启,若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为开启,则向左后门锁2(或右后门锁3)发送上锁指令,使得左后门锁2(或右后门锁3)不能开启,防止儿童从车内开启车门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其中,后排限制开关为限制后排车门锁开启的开关,一旦用户启用后排限制开关,意味着禁止后排车门锁开启,将触发BCM1启动上锁机制。
在接收到左后门锁2(或右后门锁3)的解锁信号后,或者在对其进行上锁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IHU4和手机APP6对用户进行提示,以警示车门故障或存在异常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仅是一种示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不限于应用于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还可应用于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BCM1的功能可以由中央电子模块(Central Electronic Module,CEM)来完成。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参照图2中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201,判断是否接收到后排车门锁解锁信号,所述后排车门锁是双拉式门锁。
其中,双拉式门锁是指该后排车门锁具有双拉开启的功能,即需要拉动两次车门锁手柄才可以打开车门。
S202,若接收到所述后排车门锁解锁信号,则检测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是否为开启,所述后排限制开关为限制所述后排车门锁开启的开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后排限制开关包括后排车窗限制开关或儿童锁限制开关。在具体实施时,若没有安装电子儿童锁,可以使用后排车窗限制开关作为后排限制开关;若安装有电子儿童锁,可以将电子儿童锁的儿童锁限制开关作为后排限制开关,不增加额外的硬件设施,降低整车成本。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单独设置一个开关作为后排限制开关,可以将该后排限制开关设置在汽车中控屏位置或其他便于操作的位置。
如果用户安装的是机械儿童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当停车不便或者不想下车去操作机械儿童锁时,用户只要按下后排限制开关,将自动启动对后排车门锁的中控上锁。如果用户安装的是电子儿童锁,也可以通过后排限制开关启动对后排车门锁的中控上锁。
S203,若所述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为开启,则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
BCM获取到后排车门锁解锁信号后,先检测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是否为开启,若不为开启,则不执行上锁操作;若为开启,则发出上锁指令给后排车门锁执行上锁。
在后排车门锁解锁且后排限制开关为开启时,表明后排车门锁存在异常操作行为,进行上锁操作时,也可通过IHU或手机APP进行警示。因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为开启,则进行门锁故障或门锁异常操作提示,以提醒用户/驾驶员后排门锁有异常发生。
在进行提示时,可以根据车辆的速度确定提示的方式。如果车辆的速度大于零,表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以直接根据IHU进行语音或文字提示;如果车辆的速度小于或等于零,表示车辆处于静止状态,用户可能在车外,可以将提示信息通过语音或文字的方式发送到手机APP上,增加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进行门锁故障或门锁异常操作提示,包括:判断车辆的速度是否大于零;若所述车辆的速度大于零,则通过信息娱乐主机进行所述门锁故障或门锁异常操作提示;若所述车辆的速度小于或等于零,则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所述门锁故障或门锁异常操作提示。
S204,检测所述后排车门锁是否已完成上锁。
后排车门锁在完成上锁后,会生成上锁信号,可以根据是否接收到后排车门锁上锁信号检测后排车门锁是否已完成上锁,若接收到后排车门锁上锁信号,则后排车门锁完成上锁。
BCM在发出上锁指令后,会持续检测是否已收到上锁信号,如果已收到,则表示已上锁完成;如果仍未完成上锁动作,执行步骤S206继续执行上锁,直到完成上锁,并获取到上锁信号;如果已完成上锁,执行步骤S205发送提示信息到仪表或手机APP,对用户进行完成上锁的提示。
S205,若所述后排车门锁已完成上锁,则输出已上锁的提示信息。
由于完成上锁,后排儿童再次操作内开启手柄时,执行的仍然是解锁动作,不会导致车门开启。
S206,若所述后排车门锁未完成上锁,则循环执行上锁操作步骤,直至满足第一循环退出条件或第二循环退出条件,所述第一循环退出条件为所述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为关闭,所述第二循环退出条件为所述后排车门锁已完成上锁。
其中,所述上锁操作步骤包括:检测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是否为开启;若所述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为开启,则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检测所述后排车门锁是否已完成上锁。
在实际应用中,车门锁解锁信号有不同的触发源,用户操作遥控器、操作中控开关以及无钥匙进入等都可以使整车处于解锁,进而使车门解锁;车内的儿童拉动车门锁内开启手柄也会触发车门解锁;当车辆发生碰撞后也可能会导致车门解锁。如果是儿童拉动车门锁内开启手柄解锁,为防止意外发生,需要立即对车门锁进行上锁操作;如果是用于操作遥控器等解锁,属于用户的有意行为,则可以暂缓车门锁的上锁操作;若碰撞后解锁,由于危险的存在,不需要进行上锁等操作。应当理解,碰撞解锁的优先级高于本申请的控制方法,当碰撞后车门解锁时,可将本申请的控制方法进行禁用。
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之前,还包括判断是否暂缓发送上锁指令的步骤。
参照图3中所示,所述判断是否暂缓发送上锁指令包括:
S301,获取所述后排车门锁解锁信号的触发源。
S302,若所述触发源为第一触发源,则不暂缓发送所述上锁指令,所述第一触发源为所述后排车门锁内开启手柄被拉动。
S303,若所述触发源为第二触发源,则根据车辆的速度确定是否暂缓发送所述上锁指令,所述第二触发源为整车解锁按键被操作。
其中,整车解锁按键被操作表征用户/驾驶员的主动操作解锁,包括操作遥控器解锁、操作中控开关解锁以及无钥匙解锁等。
如果后排车门锁内开启手柄被拉动,极有可能是车内儿童在进行车门锁拉动操作,需要立即上锁。由于车门锁是双拉式门锁,拉动一次解锁后自动触发上锁,再次拉动一次后,车门锁仍然是解锁状态,不会进行开启。而如果后排车门锁是由于操作遥控器等进行的解锁,用户可能是在车外,此时车辆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是用户从车外进入车内后车门未进行上锁就开始行驶车辆,因而需要根据车辆的速度确定车辆是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进而确定是否立即发送上锁指令。
具体参照图4中所示,所述根据车辆的速度确定是否暂缓发送所述上锁指令包括:
S3031,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为零。
S3032,若所述车辆的速度不为零,则不暂缓发送所述上锁指令。
S3033,若所述车辆的速度为零,则启动第一定时器,并暂缓发送所述上锁指令,直至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值达到第一预设值。
当第一定时器的值达到第一预设值时,向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后排车门锁一直未完成上锁,将重复的执行上锁操作,但若频繁执行上锁操作,可能导致电机烧蚀。为降低对电机造成损坏,可以为执行上锁操作设置上锁次数,当执行上锁操作的次数达到上锁次数时,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上锁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在预设时间内,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的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若所述次数未达到所述预设次数,则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
若所述次数达到所述预设次数,则将所述次数进行重置,并启动第二定时器;当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值达到第二预设值时,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此外,若所述次数达到所述预设次数,则进行门锁故障或门锁异常操作提示,以便用户/驾驶员及时响应。
向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的次数相当于后排车门锁执行上锁操作的次数,若在预设时间内,例如2分钟内,执行上锁操作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认为上锁操作过于频繁,延迟一定时间后再进行上锁,同时对用户进行门锁故障或门锁异常操作提示。BCM在每个预设时间执行周期内,都会进行上锁操作次数的计数,在达到预设时间后,将次数重置为0,重新进行计数。在具体实施时,判断是否暂缓发送上锁指令的步骤,可以在判断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之前,也可以在判断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之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时间、第一预设值、预设次数以及第二预设值等预先设定的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对上述各个预先设定的值的设置进行说明,具体的,预设时间设置为2分钟,第一预设值设置为1分钟,预设次数设置为5次,第二预设值设置为2分钟。
图5是后排车门锁内开启手柄被拉动时的流程示意图,此时不需要暂缓发送上锁指令。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501,后排车门锁处于上锁状态。
后排车门锁的初始状态处于上锁状态。
S502,后排车门锁内开启手柄被拉动。
在后排车门锁内开启手柄并拉动后,后排车门锁处于解锁状态。
S503,判断后排限制开关是否为开启。
若后排限制开关未开启,表示用户未启用后排限制开启功能,不进行任何操作;若后排限制开关开启,则转入步骤S504和步骤S509。
S504,判断在2分钟内向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的次数是否达到5次。
若是,则转入步骤S505,暂缓发送上锁指令;若否,则转入步骤S507,直接发送上锁指令。
S505,将次数进行重置,并启动第二定时器。
S506,判断第二定时器的值是否达到2分钟。
若是,则转入步骤S507;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506。
S507,向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
S508,判断后排车门锁是否完成上锁。
若已完成,则结束上锁操作;若未完成,则跳转至步骤S503,循环执行上锁操作,直至后排限制开关已关闭或后排车门锁完成上锁。
S509,判断车速是否为零。
若不为零,则执行步骤S510;若为零,则执行步骤S511。
S510,通过IHU进行警示提示。
S511,通过手机APP进行警示提示。
图6是由遥控开关触发的整车解锁的流程示意图,此时需要根据车辆的速度确定是否暂缓发送上锁指令。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601,整车处于解锁状态。
S602,判断后排限制开关是否为开启。
若后排限制开关未开启,表示用户未启用后排限制开启功能,不进行任何操作;若后排限制开关开启,则转入步骤S603。
S603,判断车速是否为零。
若为零,则执行步骤S604;若不为零,则执行步骤S606。
S604,启动第一定时器。
S605,判断第一定时器的值是否达到1分钟。
若是,则转入步骤S606;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605。
S606,判断在2分钟内向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的次数是否达到5次。
若是,则转入步骤S607;若否,则转入步骤S609。
S607,将次数进行重置,并启动第二定时器。
S608,判断第二定时器的值是否达到2分钟。
若是,则转入步骤S609;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608。
S609,向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
S640,判断后排车门锁是否完成上锁。
若已完成,则结束上锁操作;若未完成,则跳转至步骤S602,循环执行上锁操作,直至后排限制开关已关闭或后排车门锁完成上锁。
目前有的用户出于成本的考虑,会采用机械儿童锁的方案,还有一些用户由于机械儿童锁操作不便,甚至不安装儿童安全锁,将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通过使用后排限制开关控制是否限制后排车门锁开启,当检测到后排车门锁解锁时,若后排限制开关开启,则自动对后排车门锁进行上锁操作,不需要增减硬件成本,且操作便利。不仅解决了安装机械儿童锁带来的操作不便的问题,也可以避免由于未启用或未安装儿童安全锁引起的安全隐患。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装置,参照图7中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71,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后排车门锁解锁信号,所述后排车门锁是双拉式门锁。
限制开关检测模块72,用于检测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是否为开启,所述后排限制开关为限制所述后排车门锁开启的开关。
上锁指令发送模块73,用于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
完成上锁检测模块74,用于检测所述后排车门锁是否已完成上锁。
提示模块75,用于输出已上锁的提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循环模块,用于循环执行上锁操作步骤,直至满足第一循环退出条件或第二循环退出条件,所述第一循环退出条件为所述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为关闭,所述第二循环退出条件为所述后排车门锁已完成上锁。
其中,所述上锁操作步骤包括:检测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是否为开启;若所述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为开启,则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检测所述后排车门锁是否已完成上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暂缓执行模块,所述暂缓执行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暂缓发送上锁指令。
具体的,所述暂缓执行模块包括:
触发源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后排车门锁解锁信号的触发源;
第一触发源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触发源为第一触发源,则不暂缓发送所述上锁指令,所述第一触发源为所述后排车门锁内开启手柄被拉动;
第二触发源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触发源为第二触发源,则根据车辆的速度确定是否暂缓发送所述上锁指令,所述第二触发源为整车解锁按键被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触发源处理单元包括:
速度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为零;
行驶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车辆的速度不为零,则不暂缓发送所述上锁指令;
静止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车辆的速度为零,则启动第一定时器,并暂缓发送所述上锁指令,直至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值达到第一预设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在预设时间内,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的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示模块还用于进行门锁故障或门锁异常操作提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排车门锁控制装置在实施时,先通过第一判断模块71判断是否接收到后排车门锁解锁信号;若接收到后排车门锁解锁信号,则通过限制开关检测模块72检测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是否为开启;若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为开启,则通过上锁指令发送模块73向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发送上锁指令后,通过完成上锁检测模块74检测后排车门锁是否已完成上锁;若已完成上锁,则通过提示模块75输出已上锁的提示信息;如果未完成上锁,则通过循环模块循环执行上锁操作步骤,直至完成上锁或后排限制开关关闭。
在通过上锁指令发送模块73向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之前,可以根据暂缓执行模块判断是否暂缓发送上锁指令,若暂缓发送上锁指令,则启动第一定时器,直至第一定时器的值达到第一预设值。
为了避免循环模块无限制的执行上锁操作步骤,在通过上锁指令发送模块73向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之前,还可以通过第二判断模块判断在预设时间内,向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的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如果已达到预设次数,则在等待第二预设值的时间后,再执行上锁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后排车门锁控制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或至少一段程序,该至少一条指令或该至少一段程序由该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
进一步地,图8示出了一种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参与构成或包含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后排车门锁控制装置。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8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采用802a、802b,……,802n来示出)处理器802(处理器8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8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806。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显示器、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可以作为I/O接口的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被包括)、网络接口。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电子设备80还可包括比图8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8所示不同的配置。
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2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电路”。该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电子设备80(或移动设备)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该数据处理电路作为一种处理器控制(例如与接口连接的可变电阻终端路径的选择)。
存储器8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8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存储器8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8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8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电子设备8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8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电子设备8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示例中,传输装置8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Interface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施例中,传输装置806可以为射频(Radio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示器可以例如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CD),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电子设备80(或移动设备)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设置于电子设备之中以保存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相关的至少一条指令或至少一段程序,该至少一条指令或该至少一段程序由该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的多个网络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网络服务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先后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且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和电子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申请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后排车门锁解锁信号,所述后排车门锁是双拉式门锁;
若接收到所述后排车门锁解锁信号,则检测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是否为开启,所述后排限制开关为限制所述后排车门锁开启的开关;
若所述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为开启,则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
检测所述后排车门锁是否已完成上锁;
若所述后排车门锁已完成上锁,则输出已上锁的提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后排车门锁未完成上锁,则循环执行上锁操作步骤,直至满足第一循环退出条件或第二循环退出条件,所述第一循环退出条件为所述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为关闭,所述第二循环退出条件为所述后排车门锁已完成上锁;
其中,所述上锁操作步骤包括:
检测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是否为开启;
若所述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为开启,则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
检测所述后排车门锁是否已完成上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之前,还包括判断是否暂缓发送上锁指令的步骤;
所述判断是否暂缓发送上锁指令包括:
获取所述后排车门锁解锁信号的触发源;
若所述触发源为第一触发源,则不暂缓发送所述上锁指令,所述第一触发源为所述后排车门锁内开启手柄被拉动;
若所述触发源为第二触发源,则根据车辆的速度确定是否暂缓发送所述上锁指令,所述第二触发源为整车解锁按键被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车辆的速度确定是否暂缓发送所述上锁指令包括:
判断所述车辆的速度是否为零;
若所述车辆的速度不为零,则不暂缓发送所述上锁指令;
若所述车辆的速度为零,则启动第一定时器,并暂缓发送所述上锁指令,直至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值达到第一预设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在预设时间内,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的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
若所述次数未达到所述预设次数,则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次数达到所述预设次数,则将所述次数进行重置,并启动第二定时器;
当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值达到第二预设值时,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为开启,则进行门锁故障或门锁异常操作提示;以及,
若所述次数达到所述预设次数,则进行门锁故障或门锁异常操作提示。
8.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后排车门锁解锁信号,所述后排车门锁是双拉式门锁;
限制开关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后排限制开关的状态是否为开启,所述后排限制开关为限制所述后排车门锁开启的开关;
上锁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后排车门锁发送上锁指令;
完成上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后排车门锁是否已完成上锁;
提示模块,用于输出已上锁的提示信息。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排车门锁控制装置。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或至少一段程序,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或至少一段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973682.XA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586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3682.XA CN112258697B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3682.XA CN112258697B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58697A true CN112258697A (zh) 2021-01-22
CN112258697B CN112258697B (zh) 2022-10-18

Family

ID=74231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3682.XA Active CN112258697B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5869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2467A (zh) * 2021-02-01 2021-06-08 青岛天辰佳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儿童锁设置方法以及装置
CN112943001A (zh) * 2021-02-01 2021-06-11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门锁安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217374A (zh) * 2022-02-17 2022-10-2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15450501A (zh) * 2022-08-12 2022-12-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锁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77774A (ja) * 2005-09-16 2007-03-29 Fujitsu Ten Ltd 車両用施錠装置
JP2007126842A (ja) * 2005-11-02 2007-05-24 Calsonic Kansei Corp チャイルドロックシステム
CN203444540U (zh) * 2013-08-13 2014-02-19 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自动上锁后的保护装置
CN105096411A (zh) * 2014-05-13 2015-11-25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门的动力闩锁系统及其控制系统
CN111301330A (zh) * 2020-03-10 2020-06-19 马瑞利汽车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后排门窗控制方法
CN111619499A (zh) * 2019-02-28 2020-09-04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汽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77774A (ja) * 2005-09-16 2007-03-29 Fujitsu Ten Ltd 車両用施錠装置
JP2007126842A (ja) * 2005-11-02 2007-05-24 Calsonic Kansei Corp チャイルドロックシステム
CN203444540U (zh) * 2013-08-13 2014-02-19 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自动上锁后的保护装置
CN105096411A (zh) * 2014-05-13 2015-11-25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门的动力闩锁系统及其控制系统
CN111619499A (zh) * 2019-02-28 2020-09-04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汽车
CN111301330A (zh) * 2020-03-10 2020-06-19 马瑞利汽车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后排门窗控制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2467A (zh) * 2021-02-01 2021-06-08 青岛天辰佳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儿童锁设置方法以及装置
CN112943001A (zh) * 2021-02-01 2021-06-11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门锁安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217374A (zh) * 2022-02-17 2022-10-2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15217374B (zh) * 2022-02-17 2024-01-0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15450501A (zh) * 2022-08-12 2022-12-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锁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5450501B (zh) * 2022-08-12 2023-06-2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锁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58697B (zh)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58697B (zh) 一种后排车门锁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09033829B (zh) 车辆网络入侵检测辅助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75938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vehicle computing system to communicate with a device
US20120221173A1 (en) Vehicle systems activ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CN105398405B (zh) 车辆的主重置
CN109204228B (zh) 车辆启动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14542B (zh) 车辆远程控制方法、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40306816A1 (en) Charge control device
CN105818762B (zh) 用于汽车的智能中控系统及其启动方法
US20230256938A1 (en) Vehicle control system and mobile device used as vehicle key fob
CN108989160A (zh) 一种避免设备控制冲突的方法和系统
CN115214537A (zh) 一种车辆行驶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593890A (zh) 遥控锁启系统及方法、以及工程机械
CN112543433A (zh) 车辆操作装置、车辆操作方法以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CN106945615B (zh) 使用地理栅栏信标控制车辆主机单元预启动的方法及系统
CN111042677A (zh) 车门把手的控制装置、车门把手的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10667514A (zh) 一种车门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16215413A (zh) 车辆状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及产品
CN112112958B (zh) 车辆上下电控制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631263A (zh) 一种终端的使用限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3787925A (zh) 电子锁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92355A (zh) 一种车窗防夹报警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5739483B (zh) 拦截obd设备恶意行为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062813A1 (de) Erzeugen eines warnsignals für ein verriegelungssystem eines fahrzeugs
CN116494911A (zh) 车辆的授权使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