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52364A - 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52364A
CN112252364A CN202011202641.7A CN202011202641A CN112252364A CN 112252364 A CN112252364 A CN 112252364A CN 202011202641 A CN202011202641 A CN 202011202641A CN 112252364 A CN112252364 A CN 112252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space
support
parking
assembled
net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26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52364B (zh
Inventor
李哲
张率
张建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2026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523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52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2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52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23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5Underground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galleries, built in the open air or by methods involving disturba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all along the location line; Methods of making th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勘察建筑群之间的有效区域;二、判断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是否形成直径大于16m的圆形;三、建造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四、建造内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本发明利用开挖土方之前整体支护的方式,避免开挖后卸荷土体变形坍塌,支护结构持续为竖井提供支护,且相邻两层地下停车层的车位支撑层采用错位接力支撑方式,避免超长支柱带来的易断裂和易倾斜问题,利用局部开挖的方式,操作安全性高,车库全部采用装配式一体框架结构建造,预制柱和预制梁满足强度的同时结构小巧,运输方便,从开挖到车库的建造均无需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可实施性强,稳定性强。

Description

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竖井智能停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家家拥有汽车以及开车上班出行已经是普遍的事情,因此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而停车位的建设却受到限制,尤其是老旧小区,这些区域的建筑普遍建设年代早,未按现今的规定比例配备停车位,造成道路拥堵且不安全,更不便于外来车辆的进入,使得这些地区的停车矛盾尤为突出,给出行带来不便。为了解决此问题,很多地区采用加建地下停车位的方式为居民和用户提供更多停车位,但是该类地区道路普遍较为狭窄,既有建筑密集,可用空地极少,加上地下施工作业区域有限,大型机械设备或零部件繁多的机械设备均难以高效操作,造成老旧小区地下停车库建造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其设计新颖合理,利用开挖土方之前整体支护的方式,避免开挖后卸荷土体变形坍塌,支护结构持续为竖井提供支护,且相邻两层地下停车层的车位支撑层采用错位接力支撑方式,避免超长支柱带来的易断裂和易倾斜问题,利用局部开挖的方式,操作安全性高,车库全部采用装配式建造,预制柱和预制梁满足强度的同时结构小巧,运输方便,从开挖到车库的建造均无需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可实施性强,智能停车库为一体连接的框架结构,自重轻、稳定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勘察建筑群之间的有效区域:通过建筑群的建筑图纸和实际勘察,在建筑群之间实际勘察并确定有效区域,并划线;
所述有效区域为建筑群之间地面以及对应地层中无地下管线的区域;
步骤二、判断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是否形成直径大于16m的圆形:根据对建筑群之间实际勘察划线结果,判断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是否可以勾勒出直径大于16m的圆形,当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可以勾勒出直径大于16m的圆形时,执行步骤三;当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无法勾勒出直径大于16m的圆形时,在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上勾勒出直径为6m~8m的圆形,执行步骤四;
步骤三、建造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过程如下:
步骤301、在有效区域地面上开挖一个深度为0.2m~0.4m且直径大于16m的浅坑槽,将停车库支撑网架安装在所述浅坑槽内,所述停车库支撑网架的外径与所述浅坑槽的内径相等;
所述停车库支撑网架上开设有多个供车位支护管穿过的支护管孔,所述停车库支撑网架包括多个车位支撑架,相邻两个车位支撑架之间设置有非车位支撑架,支护管孔包括车位支护管孔和非车位支护管孔,车位支护管孔开设在车位支撑架上,非车位支护管孔开设在非车位支撑架上;
步骤302、在一个车位支撑架中全部的车位支护管孔中分别插入车位支护管,并将该车位支撑架中全部的车位支护管压入地层内,并通过车位定位架将车位支护管的下部安装在竖井井壁上,从车位支护管起向停车库支撑网架中心位置开挖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沿车位支护管向停车库支撑网架中心位置方向依次支护多个支撑框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通过多个装配式纵向横梁连接,建造一个装配式停车位;
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个装配式立柱和两个分别连接两个装配式立柱且呈平行设置的装配式横梁;
步骤303、在上一个车位支撑架中相邻位置的车位支撑架中全部的车位支护管孔中分别插入车位支护管,建造与上一个装配式停车位相邻的装配式停车位,该装配式停车位建造过程与步骤302相同;
步骤304、在相邻的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停车位之间的非车位支撑架中全部的非车位支护管孔中分别插入车位支护管,并将该非车位支撑架中全部的车位支护管压入地层内,并通过车位定位架将车位支护管的下部安装在竖井井壁上,从车位支护管起向停车库支撑网架中心位置开挖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将相邻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停车位通过多个非车位连接梁连接为一体;
步骤305、多次循环步骤303和步骤304,直至整层的装配式地下停车层施工完毕,其中,相邻两个车位定位架装配式连接为一体,多个车位定位架构成车位定位网架;
步骤306、在车位定位网架底部安装错位管支撑网架,所述错位管支撑网架上开设有多个车位支护错位管穿过的支护管孔,所述错位管支撑网架与所述停车库支撑网架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停车库支撑网架上的多个支护管孔和所述错位管支撑网架上的多个支护管孔呈相互错位布设;
步骤307、在错位管支撑网架的一个车位支撑架中全部的车位支护管孔中分别插入车位支护错位管,并将插入的车位支护错位管压入地层内,并通过错位管定位架将车位支护错位管的下部安装在竖井井壁上,从车位支护错位管起向错位管支撑网架中心位置开挖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沿车位支护错位管向错位管支撑网架中心位置方向依次支护多个支撑框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通过多个装配式纵向横梁连接,建造该层中的一个装配式停车位;
所述支撑框架中两个装配式横梁位于上侧的装配式横梁为装配式上横梁,所述支撑框架中两个装配式横梁位于下侧的装配式横梁为装配式下横梁,相邻两层所述装配式地下停车层中位于上层的所述装配式地下停车层中的装配式下横梁为相邻两层所述装配式地下停车层中位于下层的所述装配式地下停车层中的装配式上横梁;
步骤308、在错位管支撑网架的上一个车位支撑架中相邻位置的车位支撑架中全部的车位支护管孔中分别插入车位支护错位管,建造该层中与上一个装配式停车位相邻的装配式停车位,该装配式停车位建造过程与步骤307相同;
步骤309、在该层中相邻的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停车位之间的非车位支撑架中全部的非车位支护管孔中分别插入车位支护错位管,并将该非车位支撑架中全部的车位支护错位管压入地层内,并通过错位管定位架将车位支护错位管的下部安装在竖井井壁上,从车位支护错位管起向错位管支撑网架中心位置开挖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将相邻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停车位通过多个非车位连接梁连接为一体;
步骤3010、多次循环步骤308和步骤309,直至整层的装配式地下停车层施工完毕,其中,相邻两个错位管定位架装配式连接为一体,多个错位管定位架构成错位管定位网架;
此时,相邻两层装配式地下停车层中的多个车位支护管和多个车位支护错位管呈相互错位布设;
步骤3011、在错位管定位网架底部安装停车库支撑网架,多次循环步骤302至步骤3010,直至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建造到设计层数,完成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的建造;
步骤四、建造内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过程如下:
步骤401、在有效区域地面上开挖一个深度为0.2m~0.4m且直径为6m~8m的浅凹槽,将井口支撑网架安装在所述浅凹槽内,所述井口支撑网架的外径与所述浅凹槽的内径相等;
井口支撑网架上开设有多个供井口支护管穿过的井口支护管孔;
步骤402、在若干个连续的井口支护管孔中插入对应数量的供井口支护管,并压入地层内,并通过井口定位架将供井口支护管的下部安装在竖井井壁上,从供井口支护管起向井口支撑网架中心位置局部开挖土方;
步骤403、多次循环步骤402,完成井口支撑网架上全部供井口支护管对收口井口的支护,多个井口定位架连接为一体,构成井口定位网架;
步骤404、在井口定位网架内侧安装临时支撑网架,临时支撑网架上开设有多个供临时支护管穿过的临时支护管孔,在多个临时支护管孔中插入对应数量的临时支护管,并压入地层内,从临时支护管起向临时支撑网架中心位置开挖土方;
步骤405、在井口定位网架和临时支撑网架底部且位于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上部的地层内压入多根顶撑锚杆,一个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上部的多根顶撑锚杆呈拱形排布;
步骤406、拆除一个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位置对应的临时支护管,从竖井向地层内开挖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沿竖井向地层方向依次支护多个支撑定形框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定形框架通过两个扩径竖井首层车位纵向底横梁和两个扩径竖井首层车位纵向顶横梁连接,建造一个装配式定形停车位;
所述支撑定形框架包括两个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立柱、连接两个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立柱底部的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底梁、以及连接两个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立柱顶部的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拱形梁;
步骤407、拆除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定形停车位相邻位置的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位置对应的临时支护管,建造与上一个装配式定形停车位相邻的装配式定形停车位,该装配式定形停车位建造过程与步骤406相同;
步骤408、开挖相邻的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之间的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将相邻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定形停车位通过多个非车位连接梁连接为一体;
步骤409、多次循环步骤407和步骤408,直至首层装配式定形停车层施工完毕,其中,首层装配式定形停车层与竖井井壁之间设置有砼壁板,砼壁板和竖井井壁通过多个加固锚杆固定连接;
步骤4010、将停车库支撑网架安装在首层装配式定形停车层上,所述停车库支撑网架与首层装配式定形停车层中远离竖井的多个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立柱固定连接;
步骤4011、建造多层且依次由上至下逐层构筑的装配式地下停车层,过程与步骤302至步骤3011相同。
上述的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锚杆的长度大于所述装配式定形停车位的长度。
上述的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层所述装配式地下停车层的底部设置有设备井,所述设备井的井壁设置有下端井壁板,所述设备井的井底设置有集水坑。
上述的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下横的梁顶部和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底梁的梁顶部均铺设有停车位底板。
上述的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锚杆为超前锚杆。
上述的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中支撑定形框架的数量多于所述装配式停车位中支撑框架的数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根据实际环境选择适应的智能停车库,根据对建筑群之间实际勘察划线结果,判断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是否可以勾勒出直径大于16m的圆形,当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可以勾勒出直径大于16m的圆形时,建造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快捷;当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无法勾勒出直径大于16m的圆形时,在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上勾勒出直径为6m~8m的圆形,建造内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合理利用地下空间,便于推广使用。
2、本发明利用开挖土方之前整体支护的方式,避免开挖后卸荷土体变形坍塌,支护结构持续为竖井提供支护,且相邻两层地下停车层的车位支撑层采用错位接力支撑方式,避免超长支柱带来的易断裂和易倾斜问题,可靠稳定,使用效果好。
3、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利用局部开挖的方式,操作安全性高,车库全部采用装配式建造,预制柱和预制梁满足强度的同时结构小巧,运输方便,从开挖到车库的建造均无需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可实施性强,智能停车库为一体连接的框架结构,自重轻、稳定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新颖合理,利用开挖土方之前整体支护的方式,避免开挖后卸荷土体变形坍塌,支护结构持续为竖井提供支护,且相邻两层地下停车层的车位支撑层采用错位接力支撑方式,避免超长支柱带来的易断裂和易倾斜问题,利用局部开挖的方式,操作安全性高,车库全部采用装配式建造,预制柱和预制梁满足强度的同时结构小巧,运输方便,从开挖到车库的建造均无需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可实施性强,智能停车库为一体连接的框架结构,自重轻、稳定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建造内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中安装井口支撑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建造内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中安装井口支护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收口井口的土方局部开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建造内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中临时支撑网架和顶撑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建造一个装配式定形停车位的施工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建造一个装配式定形停车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相邻两个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中顶撑锚杆位置布放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相邻两个装配式定形停车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首层装配式定形停车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首层装配式定形停车层与停车库支撑网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首层装配式定形停车层与一层装配式地下停车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装配式地下停车层与停车库支撑网架或错位管支撑网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首层装配式定形停车层与两层装配式地下停车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内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停车库支撑网架、车位支护管、车位定位网架、错位管支撑网架、车位支护错位管和错位管定位网架的展开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建造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中安装停车库支撑网架和车位支护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停车库支撑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外接力竖井的土方局部开挖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相邻两个装配式停车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施工方法的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井口支撑网架; 2—井口支护管; 3—地层;
4—井口定位网架; 5—临时支撑网架; 6—临时支护管;
7—竖井; 8—顶撑锚杆;
9—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立柱; 10—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拱形梁;
11—扩径竖井首层车位纵向顶横梁; 12—扩径竖井首层车位纵向底横梁;
13—砼壁板; 14—加固锚杆;
15—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底梁; 16—停车库支撑网架;
16-1—车位支撑架; 16-2—非车位支撑架;
17—车位支护管; 18—车位定位网架; 19—装配式立柱;
20—错位管支撑网架; 21—车位支护错位管; 22—错位管定位网架;
23—下端井壁板; 24—集水坑; 25—非车位连接梁;
26—支护管孔; 26-1—车位支护管孔;
26-2—非车位支护管孔; 27—装配式纵向横梁;
28—装配式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1所示的一种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勘察建筑群之间的有效区域:通过建筑群的建筑图纸和实际勘察,在建筑群之间实际勘察并确定有效区域,并划线;
所述有效区域为建筑群之间地面以及对应地层3中无地下管线的区域;
步骤二、判断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是否形成直径大于16m的圆形:根据对建筑群之间实际勘察划线结果,判断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是否可以勾勒出直径大于16m的圆形,当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可以勾勒出直径大于16m的圆形时,执行步骤三;当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无法勾勒出直径大于16m的圆形时,在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上勾勒出直径为6m~8m的圆形,执行步骤四;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建筑群的建筑图纸和实际勘察,在建筑群之间实际勘察并确定有效区域,并划线,当建筑群之间地面以及对应地层3中无地下管线的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可以勾勒出直径大于16m的圆形时,根据实际情况开挖16m~20m的圆形区域。
步骤三、建造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过程如下:
步骤301、在有效区域地面上开挖一个深度为0.2m~0.4m且直径大于16m的浅坑槽,将停车库支撑网架16安装在所述浅坑槽内,所述停车库支撑网架16的外径与所述浅坑槽的内径相等,如图16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有效区域地面上开挖一个深度为0.2m~0.4m且直径大于16m的浅坑槽的目的是保证停车库支撑网架16的定位,避免打入车位支护管17时停车库支撑网架16移位。
所述停车库支撑网架16上开设有多个供车位支护管17穿过的支护管孔26,所述停车库支撑网架16包括多个车位支撑架16-1,相邻两个车位支撑架16-1之间设置有非车位支撑架16-2,支护管孔26包括车位支护管孔26-1和非车位支护管孔26-2,车位支护管孔26-1开设在车位支撑架16-1上,非车位支护管孔26-2开设在非车位支撑架16-2上,如图17所示;
步骤302、在一个车位支撑架16-1中全部的车位支护管孔26-1中分别插入车位支护管17,并将该车位支撑架16-1中全部的车位支护管17压入地层3内,并通过车位定位架将车位支护管17的下部安装在竖井井壁上,从车位支护管17起向停车库支撑网架16中心位置开挖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沿车位支护管17向停车库支撑网架16中心位置方向依次支护多个支撑框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通过多个装配式纵向横梁27连接,建造一个装配式停车位,如图18所示;
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个装配式立柱19和两个分别连接两个装配式立柱19且呈平行设置的装配式横梁28;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开挖土方之前整体支护的方式,避免开挖后卸荷土体变形坍塌,支护结构持续为竖井提供支护,且相邻两层地下停车层的车位支撑层采用错位接力支撑方式,避免超长支柱带来的易断裂和易倾斜问题,优选的一根车位支护管17的长度为2m~3m,满足一辆车辆的停放高度;从车位支护管17起向停车库支撑网架16中心位置开挖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沿车位支护管17向停车库支撑网架16中心位置方向次支护多个支撑框架,优选的沿车位支护管17向停车库支撑网架16中心位置方向次支护三个支撑框架。
步骤303、在上一个车位支撑架16-1中相邻位置的车位支撑架16-1中全部的车位支护管孔26-1中分别插入车位支护管17,建造与上一个装配式停车位相邻的装配式停车位,该装配式停车位建造过程与步骤302相同;
步骤304、在相邻的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停车位之间的非车位支撑架16-2中全部的非车位支护管孔26-2中分别插入车位支护管17,并将该非车位支撑架16-2中全部的车位支护管17压入地层3内,并通过车位定位架将车位支护管17的下部安装在竖井井壁上,从车位支护管17起向停车库支撑网架16中心位置开挖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将相邻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停车位通过多个非车位连接梁25连接为一体,如图19所示;
步骤305、多次循环步骤303和步骤304,直至整层的装配式地下停车层施工完毕,其中,相邻两个车位定位架装配式连接为一体,多个车位定位架构成车位定位网架18;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先车位后非车位的构建过程,将相邻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停车位通过多个非车位连接梁25连接为一体,构建整个车库的框架结构,实现车位和非车位位置横梁的封闭一体连接,整层中各个车位位置处的横梁和非车位位置处的横梁连接成圈梁,整层的装配式地下停车层设置有多个圈梁结构,稳定可靠。
步骤306、在车位定位网架18底部安装错位管支撑网架20,所述错位管支撑网架20上开设有多个车位支护错位管21穿过的支护管孔26,所述错位管支撑网架20与所述停车库支撑网架16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停车库支撑网架16上的多个支护管孔26和所述错位管支撑网架20上的多个支护管孔26呈相互错位布设;
需要说明的是,在车位定位网架18底部安装错位管支撑网架20,停车库支撑网架16上的多个支护管孔26和所述错位管支撑网架20上的多个支护管孔26呈相互错位布设,为车位支护管17和错位管定位网架22错位安装提供定位安装基础。
步骤307、在错位管支撑网架20的一个车位支撑架中全部的车位支护管孔中分别插入车位支护错位管21,并将插入的车位支护错位管21压入地层3内,并通过错位管定位架将车位支护错位管21的下部安装在竖井井壁上,从车位支护错位管21起向错位管支撑网架20中心位置开挖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沿车位支护错位管21向错位管支撑网架20中心位置方向依次支护多个支撑框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通过多个装配式纵向横梁27连接,建造该层中的一个装配式停车位,如图15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下相邻的两层装配式停车位数量相等且上下一一对应,上层停车位上的底梁为下层停车位上的顶梁,实现上下相邻的两层装配式停车位中横梁的共用,优选的一根错位管支撑网架20的长度为2m~3m。
所述支撑框架中两个装配式横梁28位于上侧的装配式横梁28为装配式上横梁,所述支撑框架中两个装配式横梁28位于下侧的装配式横梁28为装配式下横梁,相邻两层所述装配式地下停车层中位于上层的所述装配式地下停车层中的装配式下横梁为相邻两层所述装配式地下停车层中位于下层的所述装配式地下停车层中的装配式上横梁;
步骤308、在错位管支撑网架20的上一个车位支撑架中相邻位置的车位支撑架中全部的车位支护管孔中分别插入车位支护错位管21,建造该层中与上一个装配式停车位相邻的装配式停车位,该装配式停车位建造过程与步骤307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开挖土方之前整体支护的方式,避免开挖后卸荷土体变形坍塌,支护结构持续为竖井提供支护,且相邻两层地下停车层的车位支撑层采用错位接力支撑方式,避免超长支柱带来的易断裂和易倾斜问题,可靠稳定,使用效果好。
步骤309、在该层中相邻的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停车位之间的非车位支撑架中全部的非车位支护管孔中分别插入车位支护错位管21,并将该非车位支撑架中全部的车位支护错位管21压入地层3内,并通过错位管定位架将车位支护错位管21的下部安装在竖井井壁上,从车位支护错位管21起向错位管支撑网架20中心位置开挖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将相邻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停车位通过多个非车位连接梁25连接为一体;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先车位后非车位的构建过程,将相邻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停车位通过多个非车位连接梁25连接为一体,整层的装配式地下停车层,实现车位和非车位位置横梁的封闭一体连接,整层中各个车位位置处的横梁和非车位位置处的横梁连接成圈梁,整层的装配式地下停车层设置有多个圈梁结构,稳定可靠。
步骤3010、多次循环步骤308和步骤309,直至整层的装配式地下停车层施工完毕,其中,相邻两个错位管定位架装配式连接为一体,多个错位管定位架构成错位管定位网架22;
此时,相邻两层装配式地下停车层中的多个车位支护管17和多个车位支护错位管21呈相互错位布设;
步骤3011、在错位管定位网架22底部安装停车库支撑网架16,多次循环步骤302至步骤3010,直至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建造到设计层数,完成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的建造,如图20所示;
实际施工中,一层车位支护管17支护,一层车位支护错位管21支护,实现车位支护管17和车位支护错位管21对竖井的接力支护,稳定性更强。
步骤四、建造内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过程如下:
步骤401、在有效区域地面上开挖一个深度为0.2m~0.4m且直径为6m~8m的浅凹槽,将井口支撑网架1安装在所述浅凹槽内,所述井口支撑网架1的外径与所述浅凹槽的内径相等,如图1所示;
井口支撑网架1上开设有多个供井口支护管2穿过的井口支护管孔;
步骤402、在若干个连续的井口支护管孔中插入对应数量的供井口支护管2,并压入地层3内,并通过井口定位架将供井口支护管2的下部安装在竖井井壁上,从供井口支护管2起向井口支撑网架1中心位置局部开挖土方,如图2和图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井口支护管2的长度大于地下管线的埋设深度,井口支护管2压入地层3的深度构成竖井的避让段,通过井口支护管2、井口支撑网架1和井口定位网架4实现对竖井的避让段的整体连续支护。
步骤403、多次循环步骤402,完成井口支撑网架1上全部供井口支护管2对收口井口的支护,多个井口定位架连接为一体,构成井口定位网架4;
步骤404、在井口定位网架4内侧安装临时支撑网架5,临时支撑网架5上开设有多个供临时支护管6穿过的临时支护管孔,在多个临时支护管孔中插入对应数量的临时支护管6,并压入地层3内,从临时支护管6起向临时支撑网架5中心位置开挖土方;
需要说明的是,开挖竖井的避让段下侧的竖井段的目的是为首层装配式定形停车层施工做准备,需要对竖井的避让段下侧的竖井段侧壁进行支护,采用尺寸小于井口支撑网架1的临时支撑网架5进行临时支撑,满足支撑条件的同时便于临时支撑网架5的下放装配,利用多个临时支护管6对竖井的避让段下侧的竖井段侧壁进行支护,保证竖井的避让段下侧的竖井段的顺利开挖成型,避免土方坍塌带来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位于多个临时支护管6之间的区域,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步骤405、在井口定位网架4和临时支撑网架5底部且位于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上部的地层3内压入多根顶撑锚杆8,一个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上部的多根顶撑锚杆8呈拱形排布,如图4和图7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撑锚杆8的长度大于所述装配式定形停车位的长度。
步骤406、拆除一个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位置对应的临时支护管6,从竖井7向地层3内开挖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沿竖井7向地层3方向依次支护多个支撑定形框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定形框架通过两个扩径竖井首层车位纵向底横梁12和两个扩径竖井首层车位纵向顶横梁11连接,建造一个装配式定形停车位,如图5和图6所示;
所述支撑定形框架包括两个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立柱9、连接两个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立柱9底部的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底梁15、以及连接两个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立柱9顶部的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拱形梁10;
需要说明的是,构建装配式定形停车位时,构建指定方位的装配式定形停车位就拆除指定方位对应的多个临时支护管6,其余位置的临时支护管6依然起到支护作用。
步骤407、拆除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定形停车位相邻位置的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位置对应的临时支护管6,建造与上一个装配式定形停车位相邻的装配式定形停车位,该装配式定形停车位建造过程与步骤406相同;
步骤408、开挖相邻的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之间的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将相邻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定形停车位通过多个非车位连接梁25连接为一体,如图8所示;
步骤409、多次循环步骤407和步骤408,直至首层装配式定形停车层施工完毕,其中,首层装配式定形停车层与竖井7井壁之间设置有砼壁板13,砼壁板13和竖井7井壁通过多个加固锚杆14固定连接,如图9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固锚杆为超前锚杆。
步骤4010、将停车库支撑网架16安装在首层装配式定形停车层上,所述停车库支撑网架16与首层装配式定形停车层中远离竖井的多个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立柱9固定连接,如图10所示;
步骤4011、建造多层且依次由上至下逐层构筑的装配式地下停车层,过程与步骤302至步骤3011相同,如图11至图14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立柱9、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拱形梁10、扩径竖井首层车位纵向顶横梁11、扩径竖井首层车位纵向底横梁12、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底梁15、装配式立柱19、装配式纵向横梁27、装配式横梁28和非车位连接梁25均为预制构件,满足强度的同时结构小巧,运输方便,从开挖到车库的建造均无需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可实施性强,稳定性强。
实际施工中,车位支护管17和车位支护错位管21的长度与对应装配式地下停车层高度一致,装配安装方便,施工一层装配式地下停车层,支护一层支护管,边开挖边装配停车位。
本实施例中,多层所述装配式地下停车层的底部设置有设备井,所述设备井的井壁设置有下端井壁板23,所述设备井的井底设置有集水坑24。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下横的梁顶部和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底梁15的梁顶部均铺设有停车位底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中支撑定形框架的数量多于所述装配式停车位中支撑框架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中支撑定形框架的数量多于所述装配式停车位中支撑框架的数量的目的利用首层装配式定形停车层实现与上层土体的稳定支撑。
本发明根据实际环境选择适应的智能停车库,根据对建筑群之间实际勘察划线结果,判断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是否可以勾勒出直径大于16m的圆形,当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可以勾勒出直径大于16m的圆形时,建造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快捷;当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无法勾勒出直径大于16m的圆形时,在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上勾勒出直径为6m~8m的圆形,建造内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利用开挖土方之前整体支护的方式,避免开挖后卸荷土体变形坍塌,支护结构持续为竖井提供支护,且相邻两层地下停车层的车位支撑层采用错位接力支撑方式,避免超长支柱带来的易断裂和易倾斜问题;施工方法步骤简单,利用局部开挖的方式,操作安全性高,车库全部采用装配式建造,预制柱和预制梁满足强度的同时结构小巧,运输方便,从开挖到车库的建造均无需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可实施性强,智能停车库为一体连接的框架结构,自重轻、稳定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勘察建筑群之间的有效区域:通过建筑群的建筑图纸和实际勘察,在建筑群之间实际勘察并确定有效区域,并划线;
所述有效区域为建筑群之间地面以及对应地层(3)中无地下管线的区域;
步骤二、判断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是否形成直径大于16m的圆形:根据对建筑群之间实际勘察划线结果,判断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是否可以勾勒出直径大于16m的圆形,当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可以勾勒出直径大于16m的圆形时,执行步骤三;当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无法勾勒出直径大于16m的圆形时,在有效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上勾勒出直径为6m~8m的圆形,执行步骤四;
步骤三、建造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过程如下:
步骤301、在有效区域地面上开挖一个深度为0.2m~0.4m且直径大于16m的浅坑槽,将停车库支撑网架(16)安装在所述浅坑槽内,所述停车库支撑网架(16)的外径与所述浅坑槽的内径相等;
所述停车库支撑网架(16)上开设有多个供车位支护管(17)穿过的支护管孔(26),所述停车库支撑网架(16)包括多个车位支撑架(16-1),相邻两个车位支撑架(16-1)之间设置有非车位支撑架(16-2),支护管孔(26)包括车位支护管孔(26-1)和非车位支护管孔(26-2),车位支护管孔(26-1)开设在车位支撑架(16-1)上,非车位支护管孔(26-2)开设在非车位支撑架(16-2)上;
步骤302、在一个车位支撑架(16-1)中全部的车位支护管孔(26-1)中分别插入车位支护管(17),并将该车位支撑架(16-1)中全部的车位支护管(17)压入地层(3)内,并通过车位定位架将车位支护管(17)的下部安装在竖井井壁上,从车位支护管(17)起向停车库支撑网架(16)中心位置开挖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沿车位支护管(17)向停车库支撑网架(16)中心位置方向依次支护多个支撑框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通过多个装配式纵向横梁(27)连接,建造一个装配式停车位;
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个装配式立柱(19)和两个分别连接两个装配式立柱(19)且呈平行设置的装配式横梁(28);
步骤303、在上一个车位支撑架(16-1)中相邻位置的车位支撑架(16-1)中全部的车位支护管孔(26-1)中分别插入车位支护管(17),建造与上一个装配式停车位相邻的装配式停车位,该装配式停车位建造过程与步骤302相同;
步骤304、在相邻的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停车位之间的非车位支撑架(16-2)中全部的非车位支护管孔(26-2)中分别插入车位支护管(17),并将该非车位支撑架(16-2)中全部的车位支护管(17)压入地层(3)内,并通过车位定位架将车位支护管(17)的下部安装在竖井井壁上,从车位支护管(17)起向停车库支撑网架(16)中心位置开挖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将相邻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停车位通过多个非车位连接梁(25)连接为一体;
步骤305、多次循环步骤303和步骤304,直至整层的装配式地下停车层施工完毕,其中,相邻两个车位定位架装配式连接为一体,多个车位定位架构成车位定位网架(18);
步骤306、在车位定位网架(18)底部安装错位管支撑网架(20),所述错位管支撑网架(20)上开设有多个车位支护错位管(21)穿过的支护管孔(26),所述错位管支撑网架(20)与所述停车库支撑网架(16)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停车库支撑网架(16)上的多个支护管孔(26)和所述错位管支撑网架(20)上的多个支护管孔(26)呈相互错位布设;
步骤307、在错位管支撑网架(20)的一个车位支撑架中全部的车位支护管孔中分别插入车位支护错位管(21),并将插入的车位支护错位管(21)压入地层(3)内,并通过错位管定位架将车位支护错位管(21)的下部安装在竖井井壁上,从车位支护错位管(21)起向错位管支撑网架(20)中心位置开挖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沿车位支护错位管(21)向错位管支撑网架(20)中心位置方向依次支护多个支撑框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通过多个装配式纵向横梁(27)连接,建造该层中的一个装配式停车位;
所述支撑框架中两个装配式横梁(28)位于上侧的装配式横梁(28)为装配式上横梁,所述支撑框架中两个装配式横梁(28)位于下侧的装配式横梁(28)为装配式下横梁,相邻两层所述装配式地下停车层中位于上层的所述装配式地下停车层中的装配式下横梁为相邻两层所述装配式地下停车层中位于下层的所述装配式地下停车层中的装配式上横梁;
步骤308、在错位管支撑网架(20)的上一个车位支撑架中相邻位置的车位支撑架中全部的车位支护管孔中分别插入车位支护错位管(21),建造该层中与上一个装配式停车位相邻的装配式停车位,该装配式停车位建造过程与步骤307相同;
步骤309、在该层中相邻的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停车位之间的非车位支撑架中全部的非车位支护管孔中分别插入车位支护错位管(21),并将该非车位支撑架中全部的车位支护错位管(21)压入地层(3)内,并通过错位管定位架将车位支护错位管(21)的下部安装在竖井井壁上,从车位支护错位管(21)起向错位管支撑网架(20)中心位置开挖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将相邻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停车位通过多个非车位连接梁(25)连接为一体;
步骤3010、多次循环步骤308和步骤309,直至整层的装配式地下停车层施工完毕,其中,相邻两个错位管定位架装配式连接为一体,多个错位管定位架构成错位管定位网架(22);
此时,相邻两层装配式地下停车层中的多个车位支护管(17)和多个车位支护错位管(21)呈相互错位布设;
步骤3011、在错位管定位网架(22)底部安装停车库支撑网架(16),多次循环步骤302至步骤3010,直至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建造到设计层数,完成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的建造;
步骤四、建造内外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过程如下:
步骤401、在有效区域地面上开挖一个深度为0.2m~0.4m且直径为6m~8m的浅凹槽,将井口支撑网架(1)安装在所述浅凹槽内,所述井口支撑网架(1)的外径与所述浅凹槽的内径相等;
井口支撑网架(1)上开设有多个供井口支护管(2)穿过的井口支护管孔;
步骤402、在若干个连续的井口支护管孔中插入对应数量的供井口支护管(2),并压入地层(3)内,并通过井口定位架将供井口支护管(2)的下部安装在竖井井壁上,从供井口支护管(2)起向井口支撑网架(1)中心位置局部开挖土方;
步骤403、多次循环步骤402,完成井口支撑网架(1)上全部供井口支护管(2)对收口井口的支护,多个井口定位架连接为一体,构成井口定位网架(4);
步骤404、在井口定位网架(4)内侧安装临时支撑网架(5),临时支撑网架(5)上开设有多个供临时支护管(6)穿过的临时支护管孔,在多个临时支护管孔中插入对应数量的临时支护管(6),并压入地层(3)内,从临时支护管(6)起向临时支撑网架(5)中心位置开挖土方;
步骤405、在井口定位网架(4)和临时支撑网架(5)底部且位于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上部的地层(3)内压入多根顶撑锚杆(8),一个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上部的多根顶撑锚杆(8)呈拱形排布;
步骤406、拆除一个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位置对应的临时支护管(6),从竖井(7)向地层(3)内开挖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沿竖井(7)向地层(3)方向依次支护多个支撑定形框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定形框架通过两个扩径竖井首层车位纵向底横梁(12)和两个扩径竖井首层车位纵向顶横梁(11)连接,建造一个装配式定形停车位;
所述支撑定形框架包括两个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立柱(9)、连接两个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立柱(9)底部的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底梁(15)、以及连接两个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立柱(9)顶部的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拱形梁(10);
步骤407、拆除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定形停车位相邻位置的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位置对应的临时支护管(6),建造与上一个装配式定形停车位相邻的装配式定形停车位,该装配式定形停车位建造过程与步骤406相同;
步骤408、开挖相邻的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之间的土方,土方开挖过程中,将相邻两个建造完成的装配式定形停车位通过多个非车位连接梁(25)连接为一体;
步骤409、多次循环步骤407和步骤408,直至首层装配式定形停车层施工完毕,其中,首层装配式定形停车层与竖井(7)井壁之间设置有砼壁板(13),砼壁板(13)和竖井(7)井壁通过多个加固锚杆(14)固定连接;
步骤4010、将停车库支撑网架(16)安装在首层装配式定形停车层上,所述停车库支撑网架(16)与首层装配式定形停车层中远离竖井的多个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立柱(9)固定连接;
步骤4011、建造多层且依次由上至下逐层构筑的装配式地下停车层,过程与步骤302至步骤3011相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锚杆(8)的长度大于所述装配式定形停车位的长度。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层所述装配式地下停车层的底部设置有设备井,所述设备井的井壁设置有下端井壁板(23),所述设备井的井底设置有集水坑(24)。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下横的梁顶部和扩径竖井首层停车位底梁(15)的梁顶部均铺设有停车位底板。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锚杆为超前锚杆。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定形停车位中支撑定形框架的数量多于所述装配式停车位中支撑框架的数量。
CN202011202641.7A 2020-11-02 2020-11-02 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 Active CN1122523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2641.7A CN112252364B (zh) 2020-11-02 2020-11-02 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2641.7A CN112252364B (zh) 2020-11-02 2020-11-02 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52364A true CN112252364A (zh) 2021-01-22
CN112252364B CN112252364B (zh) 2021-09-17

Family

ID=74268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2641.7A Active CN112252364B (zh) 2020-11-02 2020-11-02 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523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3647A (zh) * 2021-03-26 2021-07-16 张云逢 立体车库停车模组装配系统以及立体车库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53502A (ja) * 2011-08-31 2013-03-21 Fuji Hensokuki Co Ltd 地下式駐車装置の耐力壁
CN109339510A (zh) * 2018-11-30 2019-02-15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大直径地下立井式停车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736616A (zh) * 2019-03-01 2019-05-10 山东建筑大学 立体车库的沉井施工方法
CN110593624A (zh) * 2019-09-27 2019-12-20 张率 辐射式竖井地下停车场及其施工方法
CN110616933A (zh) * 2019-10-23 2019-12-27 张率 装配式沉管竖井与辐射式顶管地下停车场及其施工方法
CN111827752A (zh) * 2020-07-27 2020-10-27 黎进 用板式层架构建的超深坑微型立体车库及其建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53502A (ja) * 2011-08-31 2013-03-21 Fuji Hensokuki Co Ltd 地下式駐車装置の耐力壁
CN109339510A (zh) * 2018-11-30 2019-02-15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大直径地下立井式停车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736616A (zh) * 2019-03-01 2019-05-10 山东建筑大学 立体车库的沉井施工方法
CN110593624A (zh) * 2019-09-27 2019-12-20 张率 辐射式竖井地下停车场及其施工方法
CN110616933A (zh) * 2019-10-23 2019-12-27 张率 装配式沉管竖井与辐射式顶管地下停车场及其施工方法
CN111827752A (zh) * 2020-07-27 2020-10-27 黎进 用板式层架构建的超深坑微型立体车库及其建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3647A (zh) * 2021-03-26 2021-07-16 张云逢 立体车库停车模组装配系统以及立体车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52364B (zh) 2021-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1659B (zh) 大直径管幕支护下暗挖施工超浅埋大断面地铁车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736001A (zh) 一种采用预制构件建造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
CN104652443A (zh) 深基坑临时水平支撑兼作永久结构梁的施工方法
CN112252364B (zh) 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施工方法
CN205224733U (zh) 预制装配式沉井地下车库结构
CN104005414B (zh) 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支撑立柱的施工方法
CN105064711A (zh) 一种在居民楼间施工地下车库的方法
CN110886507A (zh) 一种既有建筑下方增层扩建的方法
CN213710560U (zh) 接力装配式地下智能停车库
CN110616739B (zh) 一种既有建筑地下空间竖向拓建施工方法
CN116464035A (zh) 一种地下结构内部桩代柱施工方法
CN110847662A (zh) 一种仓式超深地下立体智能车库及其施工方法
CN213709626U (zh) 双接力装配式竖井智能停车库
CN203603176U (zh) 一种古建筑基础整体托盘隔震加固结构
CN105804085A (zh) 多单元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分区施工方法
CN112983068B (zh) 一种组合拱形截面沉井式地下车库、施工方法及建筑物
CN212376139U (zh) 一种用于支撑室外混凝土平台的树形三叉钢管柱
KR100926323B1 (ko) 소구경 강관을 이용한 지하 증축 공법
CN214614086U (zh) 一种双层栈桥式逆作法基坑围护体系
CN211873086U (zh) 既有地下管廊下施工下卧空间的协同围护结构
CN103306285A (zh) 用于补强基础承载力的锚杆静压桩施工系统
KR101292671B1 (ko) Vtr 공법을 이용한 엘리베이터 피트 굴착방법
CN110616933A (zh) 装配式沉管竖井与辐射式顶管地下停车场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12129B (zh) 基于可周转钢平台的逆作法施工方法
CN111691600A (zh) 一种用于支撑室外混凝土平台的树形三叉钢管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