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7488B - 一种翻盖式正畸托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盖式正畸托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7488B
CN112237488B CN201910643547.6A CN201910643547A CN112237488B CN 112237488 B CN112237488 B CN 112237488B CN 201910643547 A CN201910643547 A CN 201910643547A CN 112237488 B CN112237488 B CN 1122374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h wire
flip
push plate
push
wir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35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37488A (zh
Inventor
张钦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OO Medical Scientif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OO Medical Scientif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OO Medical Scientific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OO Medical Scientific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435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74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7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7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7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74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12Brackets; Arch wires; Combinations thereof;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C7/28Securing arch wire to bracket
    • A61C7/285Locking by ro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12Brackets; Arch wires; Combinations thereof;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C7/28Securing arch wire to bracket
    • A61C7/287Sliding lo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12Brackets; Arch wires; Combinations thereof;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C7/28Securing arch wire to bracket
    • A61C7/30Securing arch wire to bracket by resilient means; Dispenser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盖式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主体和翻盖,该托槽主体设置有弓丝槽和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驱动构件和推板,该推板设置在弓丝槽内;该翻盖的内侧壁通过抵顶该驱动构件以传动连接该推板。本发明通过设置限位机构,盖体带动限位机构对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进行调节,在关闭盖体时,限位机构减少弓丝槽内的弓丝容纳空间,减少弓丝槽的余隙,确保弓丝的转矩精确表达,增强本发明正畸托槽的矫治效果;在打开盖体时,弓丝槽恢复原有大小的弓丝容纳空间,使得有足够的空间放进或取出弓丝。

Description

一种翻盖式正畸托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齿正畸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盖式正畸托槽。
背景技术
正畸托槽一般用于正畸治疗中以将患者牙列中的一个或多个牙齿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期望位置,而通常用到弹性弓丝连接托槽以用于向牙齿朝期望位置长时间地施加力。
但是,现有的正畸托槽都普遍地存在一个问题:弓丝尺寸一般情况下小于弓丝槽尺寸,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易于弓丝放入或取出于弓丝槽,否则全尺寸的弓丝难以入/出槽;而弓丝尺寸小于弓丝槽尺寸,又会造成弓丝槽内壁与弓丝之间不可避免地留有余隙,直接影响托槽预设数据的精准表达,影响矫治疗程和效果。
针对所述技术问题,多项专利或专利申请提出了解决方案。
其中,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910135621.3公开了一种正畸分时自锁托槽,其设置了一弹性压板,利用弹性压板消除弓丝和托槽槽沟之间的间隙。但是,该专利申请为了让弹性压板进入第二工作状态,粗弓丝需要挤压弹性压板及弓丝槽内壁,将对牙齿和托槽本身都不可避免造成压力和损害,且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弹性压板存在弹性势能,申请人认为,弹性压板有将粗弓丝弹出弓丝槽的隐患。
而本申请人此前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810406247.1公开了一种止动托槽及其使用方法,设有调节机构和调节板,通过调节机构带动调节板调节弓丝槽的大小。但是该专利申请是在现有托槽的基础上增加结构部件及对应地增加操作步骤:在安装弓丝及关上盖体后,再使用特点的工具精确旋紧精细的调节机构才能达到调整弓丝槽尺寸的目的。既增加了手术难度大,又延长了手术时间,对医生和患者都带来不便。
再者,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810580106.1公开了一种新型矫正托槽,其在弓丝槽处设置凹型槽和位于凹型槽内的滚轮,在凹型槽与滚轮之间设置弹片,通过弹片使得弓丝槽常态下比方丝的尺寸小,方丝放入弓丝槽时通过挤压滚轮使弹片形变,才能将方丝紧紧地放置于弓丝槽内。该专利申请需要将方丝挤压滚轮进入弓丝槽,将对牙齿和托槽本身都不可避免造成压力和损害。再者,弹片的持续施压,弓丝不便取出。即该专利申请也存在不便放入或取出弓丝的技术问题。而且,该专利只有弓丝尺寸大于滚轮间距(有效槽沟尺寸),滚轮才能有效工作,对于弓丝尺寸小于间距(有效槽沟尺寸)的情况,该滚轮失效。
因此,目前尚无较为合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正畸托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翻盖式正畸托槽,可以避免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翻盖式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主体和翻盖,该托槽主体设置有弓丝槽和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驱动构件和推板,该推板设置在弓丝槽内;该翻盖的内侧壁通过抵顶该驱动构件以传动连接该推板;当该翻盖关闭弓丝槽,该驱动构件受翻盖的联动而带动该推板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当打开该翻盖,该驱动构件受翻盖的联动而带动该推板恢复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限位机构,翻盖带动限位机构对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进行调节,在关闭翻盖时,限位机构减少弓丝槽内的弓丝容纳空间,减少弓丝槽的余隙,确保弓丝的转矩精确表达,增强本发明正畸托槽的矫治效果,在打开翻盖时,弓丝槽恢复原有大小的弓丝容纳空间,使得有足够的空间放进或取出弓丝;
1、相对于背景技术中使用弹性压板或调节机构,本发明设置联动式的限位机构,在开合翻盖的同时,限位机构随之运动,无需医生额外操作,一方面简化了操作步骤和缩短了手术时间,另一方面,相对于类似弹性压板这样的定性调节,本发明通过事先设置好限位机构的运动参数,也能更加精确准确对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限制幅度进行定量调节;
2、相对于背景技术提到的弹片事先弹性收窄弓丝槽的结构,本发明通过翻盖联动实现两个状态的切换,在打开弓丝槽时,弓丝槽恢复原来足够大的的弓丝容纳空间,方便弓丝的放进及取出,避免对托槽与牙齿增加受力而损坏托槽和损害牙齿;
3、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的过程,相当于要对弓丝槽内的弓丝限位,将受到来自弓丝的抵抗作用,相比于其他的仅通过在盖体的内侧壁装设抵紧结构,通过抵紧结构在盖体盖合时对应抵紧弓丝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未将主要的作用力的实施部件——即限位机构设置于翻盖上,而是设置在托槽主体上,翻盖主要承担启动限位构件的作用,有效避免增加翻盖在盖合状态下松脱的风险。
4、翻盖传动于驱动构件,驱动构件传动于推板,翻盖通过驱动构件推动推板在弓丝槽内占位,从而限制弓丝容纳空间的大小。驱动构件的设置,有效避免翻盖直接作用于推板而造成的受力不均,亦有效避免推板对翻盖的反作用力而使翻盖松脱的潜在风险,且推板与弓丝槽的侧壁等长,使得推板能在弓丝槽内全面地对弓丝进行限位。
进一步,该驱动构件带动推板于弓丝槽内向龈颌方向运动。推板对弓丝的限位与翻盖对弓丝的作用力在不同方向上,避免对翻盖造成额外的推力,有效避免翻盖松脱。
进一步,该驱动构件将翻盖的内侧壁向下抵顶的力转化为向龈颌方向的力而推动推板以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
具体地,该驱动构件为推块、连接件和复位弹性件,推块容置于托槽主体内,推块通过连接复位弹性件维持在第一位置,推块通过连接件连接推板;翻盖的内侧壁设有凸起;当翻盖闭合时,凸起抵压推块使得推块向第二位置移动,第二位置比第一位置更靠近弓丝槽,推块传动推板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当翻盖开启时,凸起与推块分离,复位弹性件带动推块、连接件及推板复位。
具体地,该驱动构件为压块、连接件和复位弹性件,压块容置于托槽主体内,压块通过连接复位弹性件维持在初始位置,压块通过连接件接触推板;翻盖的内侧壁设有凸起;当翻盖闭合时,凸起抵压压块使得压块下移而推动连接件向龈颌方向运动,连接件传动推板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当翻盖开启时,凸起与压块分离,复位弹性件带动压块、连接件及推板复位。
具体地,该驱动构件为压块、连接件和复位弹性件,压块容置于托槽主体内,压块通过连接复位弹性件使压块部分突出于托槽主体的唇侧面,压块通过连接件接触推板;当翻盖闭合时,凸起抵压压块使得压块下移而推动连接件向龈颌方向运动,连接件传动推板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当翻盖开启时,翻盖与压块分离,复位弹性件带动压块、连接件及推板复位。
具体地,所述连接件为弹簧或连杆,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复位弹簧、橡皮筋或弧形弹性金属片。
具体地,该驱动构件嵌入式设置在该托槽主体内。驱动构件嵌入式设置,有效减少正畸托槽的棱角,避免对使用者的口腔造成损伤,使本发明的正畸托槽外形与常规托槽无异。
具体地,该限位机构和/或弓丝槽内设有弹性件,用于弹性限制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考虑到对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进行限制,将产生弓丝对弓丝槽即限位机构的抵抗作用力,因此设置弹性件,缓冲弓丝的抵抗作用力。
具体地,该弓丝槽内设有滑动部件,用于减少弓丝与弓丝槽之间的摩擦。考虑到对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进行限制,将增大弓丝与弓丝槽之间的摩擦,因此设置滑动部件,将静摩擦变为动摩擦,减少摩擦带来对弓丝及托槽的损坏。
进一步,该推板设置在弓丝槽的一侧壁上,该弓丝槽的另一侧壁上设置弹性件和/或滑动部件。推板与弹性件共同夹持弓丝,有效缓冲弓丝的抵抗作用力。推板与滑动部件共同夹持弓丝,有效减少弓丝与托槽直接的摩擦。
具体地,该推板的对应于弓丝的一面设有滑动部件,用于减少弓丝与限位机构之间的摩擦。将滑动部件设置于推板上,减少推板与弓丝之间的摩擦。
进一步,该翻盖的内侧壁设有抵压件,该抵压件对应弓丝槽。抵压件作为辅助作用的限位机构,对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进行限制,进一步减少弓丝槽的余隙。而且,对应推板于弓丝槽内向龈颌方向运动,而抵压件对应弓丝在唇舌方向上限位,则,推板于抵压件共同作用,在两个十字相交的方向上对弓丝进行限位,起到非常好的限位效果,更进一步准确表达弓丝的转矩,增强正畸托槽的矫治效果。
具体地,该翻盖的内侧壁设有定位标尺和/或轴倾标识线。相对于外接的托槽定位器,本发明将定位标尺和轴倾标识线设置于翻盖上,避免定位器的脱落。且将定位标尺和轴倾标识线设置于翻盖的内侧壁,在使用时,方便观看,在使用后,翻盖合上,即使是鲜亮涂料绘制的定位标尺和轴倾标识线,也不影响美观,即使是凸起或凹槽制成的定位标尺和轴倾标识线,也不产生外露的坑纹而残留食物残渣。
具体地,该弹性件为弹簧或金属弹性片。
具体地,该滑动部件为滚轴或滚珠或履带。
具体地,该抵压件为压块、弹片、压簧或螺栓。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打开翻盖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打开翻盖状态下的实施例1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打开翻盖的实施例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闭合翻盖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闭合翻盖状态下的实施例1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翻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打开翻盖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打开翻盖状态下的实施例2的纵向剖视图。
图9是闭合翻盖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闭合翻盖状态下的实施例2的纵向剖视图。
图11是实施例3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4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说明,在下面的结构描述中,需要使用到下颌牙齿的参考系来描述正畸托槽。因此,如在此所使用的,用于描述正畸托槽的诸如唇侧、舌侧、近中、远中、咬合、齿龈的术语是相对于所选的参考系。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所选的参考系以及描述的术语,因为正畸托槽可用于口腔内的其他牙齿以及其他方向上。例如,正畸托槽也可耦合到牙齿的舌侧表面并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当参考系中存在变化时,可能不能直接应用在此使用的描述性术语。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意欲独立于口腔内的位置和方向并且用于描述实施例的相关术语仅仅是对附图中的实施例提供明确的说明。同样地,相关术语唇侧、舌侧、近中、远中、咬合及齿龈绝不会将本发明限制在特定的位置或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术语唇侧、舌侧、近中、远中、咬合面及齿龈为正畸治疗的行业术语。以下颌牙齿为例,正畸托槽的表面可以大致分为六个面。面向唇部的面,为正畸托槽的唇侧面,面向舌部的面,为正畸托槽的舌侧面,唇侧面和舌侧面相对,唇侧面和舌侧面形成的方向也叫做唇舌方向。面向上颌牙齿咬合面的面,为正畸托槽的咬合面;面向其耦合的牙齿的牙龈组织的面,为正畸托槽的齿龈面;咬合面和齿龈面相对,咬合面与齿龈面形成的方向也叫做龈颌方向。面向相邻牙齿的两个面,分别为正畸托槽的近中面和远中面。近中面和远中面形成的方向也叫做近远中方向。
且在方向的描述上,如唇舌方向,一般指双向。而如唇-舌方向,特指单一方向,即从唇侧面向舌侧面的方向,以此作为区别。
弓丝槽指的是,正畸托槽上用于放置弓丝的沟槽,一般情况的弓丝槽上方设置盖体,弓丝槽的对应盖体内侧面的面为弓丝槽的底部,与盖体边缘连接的两个相对的弓丝槽内侧面为弓丝槽的侧壁。靠近正畸托槽的齿龈面的是弓丝槽的齿龈侧壁,靠近正畸托槽的咬合面的是弓丝槽的咬合侧壁。
弓丝槽的宽度指的是,弓丝槽内从一个侧壁到另一个侧壁的距离。
轴倾标识线指的是,正畸托槽上设置的一条与托槽轴倾角角度相同的倾斜线,用于医生使用托槽粘接到牙面时是更加精准定位。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1的翻盖式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主体10、翻盖20和底板30。底板30设置在托槽主体10的底部,用于与牙面粘结。
具体地,托槽主体10设有弓丝槽13、限位机构和滑动部件,弓丝槽13将托槽主体10一分为二,包括向颌-龈方向突出的第一托槽翼11和向龈-颌方向突出的第二托槽翼12。
其中,第一托槽翼11的齿龈面中部内凹形成承接槽113,承接槽113容纳翻盖20的旋接部。承接槽113的沉降面为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承接槽113的近远中方向上的两端由第一托槽翼11的两端封闭,即为承接槽113的两端侧壁1134。第二托槽翼12设置有匹配翻盖20的扣合位121。
翻盖20设有旋接部和扣合部23。翻盖20的旋接部活动设置于承接槽113中,翻盖20以旋接部为支点旋转而活动连接托槽主体10。翻盖20的扣合部23匹配连接托槽主体10的扣合位121。翻盖20用于开启和关闭弓丝槽13。
实施例1的旋接部包括同轴心的两个轴套213和旋转销215,两轴套213之间留有限位机构的避让空间。旋转销215依次贯穿翻盖20的两个轴套213,且旋转销215的两端分别抵顶承接槽113的两端侧壁。使得翻盖20以旋转销215为轴转动。旋转销215的两端并未与承接槽113的两端侧壁1134固定连接,而是旋转销215通过限位机构的限位作用而在承接槽113内作有局限地游移。旋转销215的对应避让空间的杆身设有用于连接限位机构的销孔2150。
其中,翻盖20的轴套213为渐开线结构设置,轴套213的轴孔设置在渐开线的偏心点。当翻盖20完全打开时,与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接触的轴套213的部位为开启点2135,开启点2135远离轴孔的轴心2131,开启点2135与轴心2131的距离为L2。当翻盖20完全关闭时,与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接触的轴套213的部位为闭合点2137,闭合点2137靠近轴孔的轴心2131,闭合点2137与轴心2131的距离为L1。则,受到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的推力,在翻盖20开合过程中,旋转销215的移动极限为L2-L1。
限位机构包括螺栓151、推板153和弹簧155。推板153连接有内螺纹套筒157,推板153通过内螺纹套筒157螺纹连接螺栓151。
第一托槽翼11设有容置限位机构的通槽115,通槽115连通弓丝槽13的齿龈侧壁136与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限位机构的螺栓151依次贯穿旋转销215的销孔2150和通槽115之后连接推板153的内螺纹套筒157,推板153的板面设置在弓丝槽13的齿龈侧壁136上。螺栓151的头部与销孔2150卡接,螺栓151的末端与推板153螺纹连接。弹簧155套接在螺栓151上,弹簧155的一端弹性抵顶推板153,弹簧155的另一端弹性抵顶旋转销215。
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为:
总体而言,转动翻盖20打开或关闭弓丝槽13的同时,翻盖20联动限位机构,其中,螺栓151和弹簧155为限位机构的驱动构件,设置于托槽主体10内,而推板153设置在弓丝槽13内。驱动构件传动连接推板153,使得推板153即推板153在弓丝槽13内于龈颌方向上活动,推板153通过占据弓丝槽13内的部分空间来减少了弓丝的活动空间,即,限制了弓丝槽13内的弓丝容纳空间。本发明实现了调节弓丝槽13的弓丝容纳空间的目的。
具体为,在翻盖20完全开启的状态下,翻盖20的旋接部的开启点2135对应接触第一托槽翼11的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轴套213拉动旋转销215在远离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的极限位置。则,螺栓151受旋转销215的带动也在拔出通槽115的极限位置,推板153受螺栓151的拉动也在靠近弓丝槽13齿龈面的极限位置。本实施例1设置此时螺栓151的尺寸,使推板153刚好紧贴弓丝槽13的齿龈面。则,在翻盖20完全开启的状态下,弓丝槽13的弓丝容纳空间最大。
当翻盖20从完全开启向完全闭合运动时,翻盖20的轴套213于承接槽113内绕旋转销215转动,即以渐开线的轨迹转动,轴套213的闭合点2137逐渐向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移动。推动翻盖20闭合的部分力作用在翻盖20的旋接部上,推动旋转销215向靠近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的方向移动,即向龈-颌方向运动,移动极限为L2-L1。受旋转销215向龈-颌方向运动的联动,弹簧155也向龈-颌方向运动,移动极限同为L2-L1。受弹簧155向龈-颌方向运动的联动,推板153向弓丝槽13的咬合侧壁138靠近,移动极限同为L2-L1,即,推板153自弓丝槽13的齿龈侧壁136推向咬合侧壁138。直至扣合,翻盖20完全关闭,托槽主体10的扣合位121设计,使扣合位121与翻盖20的扣合部23匹配对接时,对应将轴套213的闭合点2137贴近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从而实现盖合翻盖20的同时,联动限位机构的推板153占位弓丝槽13的弓丝容纳空间,对弓丝在龈颌方向上进行限位。弓丝在弓丝槽13内的活动空间减少,则,弓丝槽13的余隙减小,实现弓丝精确表达转矩。
当翻盖20从完全闭合向完全开启运动时,翻盖20的轴套213于承接槽113内绕旋转销215转动,即以渐开线的轨迹转动,轴套213的开启点2135逐渐向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移动。受轴套213的偏心推动,旋转销215随之逐渐向远离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的方向移动,即向颌-龈方向运动,移动极限为L2-L1。受旋转销215向颌-龈方向运动的联动,螺栓151也向颌-龈方向运动,移动极限同为L2-L1。受螺栓151向颌-龈方向运动的联动,推板153向弓丝槽13的齿龈侧壁136靠拢,移动极限同为L2-L1,即,推板153收拢在弓丝槽13的齿龈侧壁136上。从而实现打开翻盖20的同时,推板153减少对弓丝槽13的占位作用,弓丝槽13的弓丝容纳空间恢复原来大小,避免推板153对弓丝造成压迫,方便夹取弓丝。
本实施例1中,滑动部件为多个滚轴171,滚轴171活动嵌接在弓丝槽13的咬合侧壁138中,滚轴171与推板153夹持弓丝,减少由于弓丝槽13收窄而产生的弓丝与弓丝槽13的摩擦力问题。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滚轴171可以替换为滚珠或履带等一切可以相对滑动的部件,从而将静摩擦改为动摩擦,以此减少摩擦。再者,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滑动部件设置限位机构的推板153上,或者,在限位机构的推板153和弓丝槽13的咬合侧壁138上均设有滑动部件。
本实施例1中,限位机构设置弹簧155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弹簧155可以增加限位机构的弹性形变,使得在推板153抵顶弓丝时,受到弓丝过大的力时,可以通过弹簧155形变避免限位机构的破坏。而且,限位机构的弹簧155与滑动部件共同作用,弹性作用及动摩擦作用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减少弓丝与弓丝槽13的摩擦影响。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在弓丝槽13的咬合侧壁138设置弹性件,包括但不限于弹簧155或弹片。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在弓丝槽13的咬合侧壁138设置有滑动部件,在滑动部件与弓丝槽13的咬合侧壁138之间设置弹性件,通过弹性抵顶滑动部件以弹性抵顶弓丝。
本实施例1中,限位机构设置弹簧155的另一个目的是,在盖合翻盖20的过程中,通过旋转销215推动弹簧155从而推动推板153进行收窄弓丝宽度。螺栓151的头部卡接在销孔2150外,在盖合翻盖20过程中并未对推板153施力,螺栓151在开口翻盖20时施力。在其他实施例中,并未设置螺栓151,旋转销215并未设置销孔2150,而是,弹簧155一端与推板153连接,其另一端与旋转销215连接,在打开和盖合翻盖20时,弹簧155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施力,实现推板153在龈颌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此为弹性压紧弓丝。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并未设置弹簧155,而是在螺栓151中部设有限位键159,在翻盖20开启过程中,旋转销215通过拉动螺栓151头部而带动限位机构,在翻盖20关闭过程中,旋转销215通过推动限位键159而带动限位机构,此为刚性压紧弓丝。
本实施例1中,螺栓151的头部与推板153之间的距离为限位机构的长度,通过调节螺栓151与套筒157的连接深度,可以调节限位机构的长度。减少螺栓151与套筒157的连接深度,则限位机构的长度增大,当设置为,在翻盖20完全开启的状态下,限位键159刚好抵顶旋转销215,则实现从弹性压紧弓丝转变为刚性压紧弓丝。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结构,限位机构包括连杆和推板,连杆的一端与旋转销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1中,翻盖20的内侧壁设有定位标尺27和轴倾标识线28。一般的托槽都外接轴倾标识线28和定位标尺27,以方便医生的粘接定位。而本实施例1直接将定位标尺27和轴倾标识线28设置在翻盖20内侧壁,一体化、简便化,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轴倾标识线28易掉落的问题。而且,本实施例1的定位标尺27和轴倾标识线28使用鲜亮的颜色,便于医生识别的同时,当翻盖20盖合后,也不会影响使用者的美观。
本实施例1中,该翻盖20的内侧壁连接有至少两个弹性压片,弹性压片为带有弧度的记忆金属片。弹性压片设置在该翻盖20的近远中方向上的两侧,且当该翻盖20关闭弓丝槽13时,弹性压片抵顶弓丝槽13内的弓丝。弹性压片结合限位机构的推板153,对弓丝在唇舌方向上和龈颌方向上进行限位,即,弓丝在弓丝槽13内的活动空间进一步受到了限制,即,限制了弓丝槽13内的弓丝容纳空间,则,弓丝槽13的余隙进一步减小,实现弓丝精确表达转矩。弹性压片可以替换为其他对弓丝在唇舌方向上具有抵紧作用的抵压件25,包括但不限于压块、压簧和螺栓151。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对应该翻盖20上设置的抵压件25,弓丝槽13的底部134设置滑动部件,即,弓丝槽13的底部134可以设置滚轴171、滚轴171或履带,以此减少弓丝唇舌方向上的摩擦。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将旋转销215替换为旋轴,旋轴的两端与承接槽113的两端固定连接;呈渐开线结构的轴套的轴孔移位,使得L1大于L2,轴套抵顶螺栓的头部。通过轴套的偏心作用,使得螺栓于龈合方向上活动。呈渐开线结构的轴套可以替换为偏心轮或带凸起的轴套等偏心结构,螺栓可以替换为一般的连杆或弹簧。把旋转销215替换为旋轴的设计优势在于,翻盖20的开合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1中,弓丝槽13设有容置推板153的凹槽,使得翻盖20打开时,推板153的板面与弓丝槽13的齿龈侧壁136齐平,便于弓丝进出弓丝槽13。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所述凹槽。
实施例2
如图7-图10所示,本实施例2的翻盖式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主体410、翻盖420和底板。底板设置在托槽主体410的底部,用于与牙面粘结。
具体地,托槽主体410设有弓丝槽413和限位机构,弓丝槽413将托槽主体410一分为二,包括向颌-龈方向突出的第一托槽翼411和向龈-颌方向突出的第二托槽翼412。
其中,第一托槽翼411的齿龈面中部内凹形成承接槽,承接槽容纳翻盖420的旋接部421。第二托槽翼412设置扣合位4121和放置限位机构的容纳腔4123。扣合位4121匹配扣接翻盖420的扣合部423。容纳腔4123设有两个开口,包括位于托槽主体410的唇侧面的第一开口4124,与弓丝槽413的咬合侧壁4138连通的第二开口4126。
翻盖420设有旋接部421和扣合部423。翻盖420的旋接部421活动设置于承接槽中,翻盖420以旋接部421为支点旋转而活动连接托槽主体410。实施例2的旋接部421为轴套和旋轴,轴套套接旋轴,旋轴的两端与第一托槽翼411固定连接。翻盖420的扣合部423匹配连接托槽主体410的扣合位4121。翻盖420用于开启和关闭弓丝槽413。弓丝槽的底部4134对应翻盖的内侧壁。
翻盖420内侧壁设有用于传动限位机构的凸起424。凸起424对应容纳腔4123的第一开口4124,当翻盖420盖合于托槽主体410时,凸起424通过第一开口4124进入容纳腔4123。
限位机构包括推块4151、弹簧4155、推板4153和复位弹簧4157,推块4151、弹簧4155和复位弹簧4157置于容纳腔4123内,推板4153设置于弓丝槽413的咬合侧面上。推块4151的唇侧面为斜面,斜面在龈-颌方向向下倾斜。推块4151的齿龈面通过弹簧4155连接推板4153,弹簧4155贯通第二开口4126。复位弹簧4157抵顶于推块4151和容纳腔4123的内壁之间,复位弹簧4157将推块4151的斜面定位于翻盖420的凸起424进入容纳腔4123时的位置。
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为:
总体而言,转动翻盖420打开或关闭弓丝槽413的同时,翻盖420联动限位机构,其中,推块4151、弹簧4155和复位弹簧4157为限位机构的驱动构件,设置于托槽主体410内,而推板4153设置在弓丝槽413内。驱动构件传动连接推板4153,使得推板4153在弓丝槽413内于龈颌方向上活动,推板4153通过占据弓丝槽413内的部分空间来减少了弓丝的活动空间,即,限制了弓丝槽413内的弓丝容纳空间。本发明实现了调节弓丝槽413的弓丝容纳空间的目的。
具体为,在翻盖420完全开启的状态下,翻盖420的凸起424并未进入容纳腔4123中,在复位弹簧4157的抵顶作用下,推块4151远离容纳腔4123的齿龈侧壁,此时推块4151在第一位置。推块4151拉动弹簧4155从而拉动推板4153贴近弓丝槽413的咬合侧壁4138。则,在翻盖420完全开启的状态下,弓丝槽413的弓丝容纳空间最大。
当翻盖420从完全开启向完全闭合运动时,翻盖420内侧壁的凸起424逐渐进入容纳腔4123,凸起424接触到推块4151的斜面,并推挤斜面,使得推块4151推挤弹簧4155,从而带动推板4153离开第一位置,在弓丝槽413内向颌-龈方向运动。即,推板4153自弓丝槽413的咬合侧壁4138推向齿龈侧壁4136。直至翻盖420关闭,此时推块4151的位置相对于第一位置时更靠近容纳腔4123的齿龈侧壁,此时推块4151在第二位置,第二位置比第一位置更靠近弓丝槽。从而实现盖合翻盖420的同时,联动限位机构的推板4153占位弓丝槽413的弓丝容纳空间,对弓丝在龈颌方向上进行限位。弓丝在弓丝槽413内的活动空间减少,则,弓丝槽413的余隙减小,实现弓丝精确表达转矩。
当翻盖420从完全闭合向完全开启运动时,翻盖420的凸起424逐渐离开容纳腔4123,失去凸起424对推块4151的作用力,复位弹簧4157施加弹力抵顶推块4151向龈-颌方向运动,,推块4151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推块4151通过弹簧4155拉动推板4153在弓丝槽413内向龈-颌方向运动,当凸起424完全离开容纳腔4123,推板4153远离容纳腔4123的齿龈侧壁,推板4153也回复到贴近弓丝槽413的咬合侧壁4138上。从而实现打开翻盖420的同时,推板4153减少对弓丝槽413的占位作用,弓丝槽413的弓丝容纳空间恢复原来大小,避免推板4153对弓丝造成压迫,方便夹取弓丝。
本实施例2中,推块4151和推板4153通过弹簧4155连接,使得推板4153对弓丝的限位为弹性限位。在推板4153抵顶弓丝时,受到弓丝过大的力时,可以通过弹性形变避免限位机构的破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弹簧4155可以替换为其他的连接件,包括但不限于连杆,实现刚性连接。
本实施例2中,通过在推块4151的齿龈面与容纳腔4123的内壁之间设置复位弹簧4157,以使推块4151在未受到凸起424推挤作用时为远离弓丝槽413的状态,且在推块4151失去凸起424推挤作用时向远离弓丝槽413的方向移动,此时复位弹簧4157为压簧。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复位弹簧4157可以设置在推块4151的咬合面与容纳腔4123的内壁之间,此时的复位弹簧4157为拉簧。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复位弹簧4157可以替换为其他的弹性件,包括但不限于橡皮筋或弧形弹性金属片。
从上述描述可以得到,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纳腔4123的第一开口4124和第二开口4126的间隔消失,推块4151与推板4153为一体成型的条块状,推块4151的咬合面与容纳腔4123的内壁之间设置拉簧。所述设计可以降低精细化构造的加工难度。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2,实施例1的滑动部件、定位标尺、轴倾标识线、翻盖420上的抵压件以及弓丝槽413容置推板4153的凹槽可以应用到实施例2。
本实施例2的限位机构及其对应的翻盖420的凸起424相对于弓丝槽413为轴镜像设置,能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3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3的翻盖式正畸托槽与实施例2的大致相同,区别点在于:实施例3的驱动构件与实施例2的驱动构件不同。
实施例3的驱动构件为压块5151、连杆5155和复位弹簧5157,压块5151容置于托槽主体的容纳腔5123中,压块5151与容纳腔5123的底部之间设置复位弹簧5157,使得压块5151维持在初始位置,压块5151的舌侧面为斜面,连杆5155的一端与压块5151的斜面相接触的面也为斜面,压块5151与连杆5155相匹配接触,连杆5155的另一端连接推板5153。
当翻盖闭合时,凸起抵压压块5151使得压块下移,并压缩复位弹簧5157。下移的压块5151推动连杆5155向颌-龈方向运动,从而传动推板推板5153向颌-龈方向运动,减少弓丝槽513的弓丝容纳空间。当翻盖开启时,凸起与压块5151分离,复位弹簧5157带动压块5151、连杆5155及推板5153复位。
其中,连杆可以替换为弹簧,复位弹簧可以替换为橡皮筋或弧形弹性金属片,替换后的连接方式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调整。
实施例4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4的翻盖式正畸托槽与实施例3的大致相同,区别点在于:实施例4的驱动构件与实施例3的驱动构件不同,且翻盖并未设置凸起。
实施例3的驱动构件为压块6151、连杆6155和复位弹簧5157,压块6151容置于托槽主体容纳腔6123中,压块6151与容纳腔6123的底部之间设置复位弹簧5157,复位弹簧5157将压块6151顶出于托槽主体的唇侧面外,压块6151的舌侧面为斜面,连杆6155的一端与压块6151的斜面相接触的面也为斜面,压块6151与连杆6155相匹配接触,连杆6155的另一端连接推板6153。
当翻盖闭合时,翻盖的内侧壁抵压压块6151使得压块6151下移,并压缩复位弹簧5157。下移的压块6151推动连杆6155向颌-龈方向运动,从而传动推板6153向颌-龈方向运动,减少弓丝槽613的弓丝容纳空间。当翻盖开启时,翻盖的内侧壁与压块6151分离,复位弹簧5157带动压块6151、连杆6155及推板6153复位。
其中,连杆6155可以替换为弹簧,复位弹簧5157可以替换为橡皮筋或弧形弹性金属片,替换后的连接方式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调整。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翻盖式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槽主体和翻盖,该托槽主体设置有弓丝槽和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驱动构件和推板,该推板设置在弓丝槽内;该翻盖的内侧壁通过抵顶该驱动构件以传动连接该推板;当该翻盖关闭弓丝槽,该驱动构件受翻盖的联动而带动该推板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当打开该翻盖,该驱动构件受翻盖的联动而带动该推板恢复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翻盖式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构件带动推板于弓丝槽内向龈颌方向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翻盖式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构件将翻盖的内侧壁向下抵顶的力转化为向龈颌方向的力而推动推板以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翻盖式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构件为推块、连接件和复位弹性件,推块容置于托槽主体内,推块通过连接复位弹性件维持在第一位置,推块通过连接件连接推板;翻盖的内侧壁设有凸起;当翻盖闭合时,凸起抵压推块使得推块向第二位置移动,第二位置比第一位置更靠近弓丝槽,推块传动推板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当翻盖开启时,凸起与推块分离,复位弹性件带动推块、连接件及推板复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翻盖式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构件为压块、连接件和复位弹性件,压块容置于托槽主体内,压块通过连接复位弹性件维持在初始位置,压块通过连接件接触推板;翻盖的内侧壁设有凸起;当翻盖闭合时,凸起抵压压块使得压块下移而推动连接件向龈颌方向运动,连接件传动推板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当翻盖开启时,凸起与压块分离,复位弹性件带动压块、连接件及推板复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翻盖式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构件为压块、连接件和复位弹性件,压块容置于托槽主体内,压块通过连接复位弹性件使压块部分突出于托槽主体的唇侧面,压块通过连接件接触推板;当翻盖闭合时,凸起抵压压块使得压块下移而推动连接件向龈颌方向运动,连接件传动推板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当翻盖开启时,翻盖与压块分离,复位弹性件带动压块、连接件及推板复位。
7.如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翻盖式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弹簧或连杆,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复位弹簧、橡皮筋或弧形弹性金属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翻盖式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限位机构和/或弓丝槽内设有弹性件,用于弹性限制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翻盖式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弓丝槽内设有滑动部件,用于减少弓丝与弓丝槽之间的摩擦。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翻盖式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推板设置在弓丝槽的一侧壁上,该弓丝槽的另一侧壁上设置弹性件和/或滑动部件。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翻盖式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推板的对应于弓丝的一面设有滑动部件,用于减少弓丝与限位机构之间的摩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翻盖式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翻盖的内侧壁设有抵压件,该抵压件对应弓丝槽。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翻盖式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翻盖的内侧壁设有定位标尺和/或轴倾标识线。
CN201910643547.6A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翻盖式正畸托槽 Active CN1122374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3547.6A CN112237488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翻盖式正畸托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3547.6A CN112237488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翻盖式正畸托槽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7488A CN112237488A (zh) 2021-01-19
CN112237488B true CN112237488B (zh) 2022-05-06

Family

ID=74167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3547.6A Active CN112237488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翻盖式正畸托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7488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8090A (zh) * 2013-06-14 2016-02-24 奥姆科公司 具有可旋转闭合件的自锁正畸托槽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90893A (en) * 1998-02-26 1999-04-06 Heiser; Wolfgang Orthodontic bracket
US7419375B2 (en) * 2002-08-19 2008-09-02 Ormco Corporation Aesthetic self-ligating orthodontic bracket
US7094052B2 (en) * 2004-04-30 2006-08-22 Norbert Abels Orthodontic brackets with temporarily visible marking features
DE102007062735B3 (de) * 2007-12-27 2009-07-09 Heiser, Wolfgang, Dr. med. habi. Selbstligierendes kieferorthopädisches Bracket
JP2011152396A (ja) * 2009-12-29 2011-08-11 Yoneo Sugano 歯列矯正用ブラケ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歯列矯正方法
CN204501034U (zh) * 2015-02-12 2015-07-29 杭州星辰三比齿科器材有限公司 拆装方便的自锁托槽
CN208048816U (zh) * 2017-08-03 2018-11-06 有研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弹簧槽底的主动自锁托槽
CN109091254B (zh) * 2018-04-30 2023-09-19 广州欧欧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止动托槽及其使用方法
CN108836526B (zh) * 2018-06-07 2024-02-27 浙江普特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矫正托槽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8090A (zh) * 2013-06-14 2016-02-24 奥姆科公司 具有可旋转闭合件的自锁正畸托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7488A (zh) 202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28179B1 (en) Self-ligating orthodontic bracket
US11617634B2 (en) Orthodontic bracket having ligating member
TWI523643B (zh) 牙科矯正用托架
CN112237491B (zh) 一种弓丝槽的限位机构及其应用的正畸托槽
CN112315600B (zh) 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
CN112237489B (zh) 一种弓丝槽可变的翻盖式正畸托槽
KR102160387B1 (ko) 스위블 커버를 갖춘 자가 결찰 치열 교정 브래킷 조립체
US20160367340A1 (en) Orthodontic bracket and method of correcting malpositioned teeth
CN112237488B (zh) 一种翻盖式正畸托槽
EP0150191B1 (en) Implement for pulling bonded orthodontic brackets off teeth
CN210749578U (zh) 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
CN114271968B (zh) 一种用于牙齿矫治的数字化定制自锁托槽
CN112237487B (zh) 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滑盖式正畸托槽
CN213076007U (zh) 主被动式自锁托槽
CN212679296U (zh) 一种具有锁定弓丝功能的滑盖式自锁托槽
CN212547218U (zh) 一种牙齿矫正器具
CN213883567U (zh) 一种自锁托槽
JP3235550U (ja) 溝可変なタイムシェアリングセルフロック歯科矯正用ブラケット
JPH02247682A (ja) 顎模型
CN219629821U (zh) 一种牙齿矫正器
CN220237056U (zh) 一种凸轮式主动自锁托槽及其固定矫治器
CN214632406U (zh) 用于牙齿正畸的器具
CN217186513U (zh) 正畸器具及正畸系统
CN220309221U (zh) 一种矫正器
CN215192445U (zh) 一种可调的种植牙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