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49578U - 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49578U
CN210749578U CN201921117219.4U CN201921117219U CN210749578U CN 210749578 U CN210749578 U CN 210749578U CN 201921117219 U CN201921117219 U CN 201921117219U CN 210749578 U CN210749578 U CN 210749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h wire
archwire slot
groove
wire groov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172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钦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OO Medical Scientif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OO Medical Scientif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OO Medical Scientific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OO Medical Scientific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172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49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49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495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12Brackets; Arch wires; Combinations thereof;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C7/28Securing arch wire to bracket
    • A61C7/285Locking by rot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主体和盖体,该托槽主体设置弓丝槽和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与盖体联动,当该盖体关闭弓丝槽,该限位机构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当打开该盖体,该限位机构恢复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机构,盖体带动限位机构对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进行调节,在关闭盖体时,限位机构减少弓丝槽内的弓丝容纳空间,减少弓丝槽的余隙,确保弓丝的转矩精确表达,增强本实用新型正畸托槽的矫治效果;在打开盖体时,弓丝槽恢复原有大小的弓丝容纳空间,使得有足够的空间放进或取出弓丝。

Description

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齿正畸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
背景技术
正畸托槽一般用于正畸治疗中以将患者牙列中的一个或多个牙齿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期望位置,而通常用到弹性弓丝连接托槽以用于向牙齿朝期望位置长时间地施加力。
但是,现有的正畸托槽都普遍地存在一个问题:弓丝尺寸一般情况下小于弓丝槽尺寸,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易于弓丝放入或取出于弓丝槽,否则全尺寸的弓丝难以入/出槽;而弓丝尺寸小于弓丝槽尺寸,又会造成弓丝槽内壁与弓丝之间不可避免地留有余隙,直接影响托槽预设数据的精准表达,影响矫治疗程和效果。
针对所述技术问题,多项专利或专利申请提出了解决方案。
其中,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910135621.3公开了一种正畸分时自锁托槽,其设置了一弹性压板,利用弹性压板消除弓丝和托槽槽沟之间的间隙。但是,该专利申请为了让弹性压板进入第二工作状态,粗弓丝需要挤压弹性压板及弓丝槽内壁,将对牙齿和托槽本身都不可避免造成压力和损害,且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弹性压板存在弹性势能,申请人认为,弹性压板有将粗弓丝弹出弓丝槽的隐患。
而本申请人此前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810406247.1公开了一种止动托槽及其使用方法,设有调节机构和调节板,通过调节机构带动调节板调节弓丝槽的大小。但是该专利申请是在现有托槽的基础上增加结构部件及对应地增加操作步骤:在安装弓丝及关上盖体后,再使用特点的工具精确旋紧精细的调节机构才能达到调整弓丝槽尺寸的目的。既增加了手术难度大,又延长了手术时间,对医生和患者都带来不便。
再者,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810580106.1公开了一种新型矫正托槽,其在弓丝槽处设置凹型槽和位于凹型槽内的滚轮,在凹型槽与滚轮之间设置弹片,通过弹片使得弓丝槽常态下比方丝的尺寸小,方丝放入弓丝槽时通过挤压滚轮使弹片形变,才能将方丝紧紧地放置于弓丝槽内。该专利申请需要将方丝挤压滚轮进入弓丝槽,将对牙齿和托槽本身都不可避免造成压力和损害。再者,弹片的持续施压,弓丝不便取出。即该专利申请也存在不便放入或取出弓丝的技术问题。而且,该专利只有弓丝尺寸大于滚轮间距(有效槽沟尺寸),滚轮才能有效工作,对于弓丝尺寸小于间距(有效槽沟尺寸)的情况,该滚轮失效。
因此,目前尚无较为合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正畸托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可以避免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主体和盖体,该托槽主体设置弓丝槽和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与盖体联动,当该盖体关闭弓丝槽,该限位机构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当打开该盖体,该限位机构恢复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机构,盖体带动限位机构对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进行调节,在关闭盖体时,限位机构减少弓丝槽内的弓丝容纳空间,减少弓丝槽的余隙,确保弓丝的转矩精确表达,增强本实用新型正畸托槽的矫治效果,在打开盖体时,弓丝槽恢复原有大小的弓丝容纳空间,使得有足够的空间放进或取出弓丝;
1、相对于背景技术中使用弹性压板或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设置联动式的限位机构,在开合盖体的同时,限位机构随之运动,无需医生额外操作,一方面简化了操作步骤和缩短了手术时间,另一方面,相对于类似弹性压板这样的定性调节,本实用新型通过事先设置好限位机构的运动参数,也能更加精确准确对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限制幅度进行定量调节;
2、相对于背景技术提到的弹片事先弹性收窄弓丝槽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盖体联动实现两个状态的切换,在打开弓丝槽时,弓丝槽恢复原来足够大的的弓丝容纳空间,方便弓丝的放进及取出,避免对托槽与牙齿增加受力而损坏托槽和损害牙齿;
3、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的过程,相当于要对弓丝槽内的弓丝限位,将受到来自弓丝的抵抗作用,相比于其他的仅通过在盖体的内侧壁装设抵紧结构,通过抵紧结构在盖体盖合时对应抵紧弓丝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未将主要的作用力的实施部件——即限位机构设置于盖体上,而是设置在托槽主体上,盖体主要承担启动限位构件的作用,有效避免增加盖体在盖合状态下松脱的风险。
进一步,该限位机构包括驱动构件和占位构件,该占位构件设置在弓丝槽内;该盖体传动连接该驱动构件,该驱动构件传动连接该占位构件,该驱动构件受盖体开合的联动而带动该占位构件于弓丝槽内向龈颌方向运动。盖体传动于驱动构件,驱动构件传动于占位构件,盖体通过驱动构件推动占位构件在弓丝槽内占位,从而限制弓丝容纳空间的大小。驱动构件的设置,有效避免盖体直接作用于占位构件而造成的受力不均,亦有效避免占位构件对盖体的反作用力而使盖体松脱的潜在风险。
具体地,该驱动构件嵌入式设置在该托槽主体内,该驱动构件连接盖体的内侧壁或盖体的枢转部。驱动构件嵌入式设置,有效减少正畸托槽的棱角,避免对使用者的口腔造成损伤,使本实用新型的正畸托槽外形与常规托槽无异。而驱动构件通过连接盖体的内侧壁或盖体的枢转部而产生联动。
具体地,该限位机构和/或弓丝槽内设有弹性件,用于弹性限制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考虑到对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进行限制,将产生弓丝对弓丝槽即限位机构的抵抗作用力,因此设置弹性件,缓冲弓丝的抵抗作用力。
具体地,该弓丝槽内设有滑动部件,用于减少弓丝与弓丝槽之间的摩擦。考虑到对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进行限制,将增大弓丝与弓丝槽之间的摩擦,因此设置滑动部件,将静摩擦变为动摩擦,减少摩擦带来对弓丝及托槽的损坏。
进一步,该占位构件设置在弓丝槽的一侧壁上,该弓丝槽的另一侧壁上设置弹性件和/或滑动部件。占位构件与弹性件共同夹持弓丝,有效缓冲弓丝的抵抗作用力。占位构件与滑动部件共同夹持弓丝,有效减少弓丝与托槽直接的摩擦。
具体地,该占位构件的对应于弓丝的一面设有滑动部件,用于减少弓丝与限位机构之间的摩擦。将滑动部件设置于占位构件上,减少占位构件与弓丝之间的摩擦。
进一步,该盖体的内侧壁设有抵压件,该抵压件对应弓丝槽。抵压件作为辅助作用的限位机构,对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进行限制,进一步减少弓丝槽的余隙。而且,对应占位构件于弓丝槽内向龈颌方向运动,而抵压件对应弓丝在唇舌方向上限位,则,占位构件于抵压件共同作用,在两个十字相交的方向上对弓丝进行限位,起到非常好的限位效果,更进一步准确表达弓丝的转矩,增强正畸托槽的矫治效果。
具体地,该占位构件为推板。推板与弓丝槽的侧壁等长,使得占位构件能在弓丝槽内全面地对弓丝进行限位。
进一步,该盖体为翻盖、滑盖或旋盖;该盖体传动连接该驱动构件,使该驱动构件在龈颌方向上运动;该占位构件设置于弓丝槽的侧壁,该驱动构件传动连接该占位构件,使该占位构件在龈颌方向上运动。
具体地,该翻盖的内侧壁设有定位标尺和/或轴倾标识线;该滑盖或旋盖的外侧壁设有定位标尺和/或轴倾标识线。相对于外接的托槽定位器,本实用新型将定位标尺和轴倾标识线设置于盖体上,避免定位器的脱落。且将定位标尺和轴倾标识线设置于翻盖的内侧壁,在使用时,方便观看,在使用后,盖体合上,即使是鲜亮涂料绘制的定位标尺和轴倾标识线,也不影响美观,即使是凸起或凹槽制成的定位标尺和轴倾标识线,也不产生外露的坑纹而残留食物残渣。
具体地,该驱动构件包括螺栓和弹簧,占位构件为推板,推板上设置有内螺纹套筒;该翻盖的枢转部传动连接螺栓的头部,该螺栓的末端螺纹连接该推板的内螺纹套筒,该弹簧的一端弹性抵顶推板,该弹簧的另一端抵顶枢转部。将驱动构件连接于盖体的枢转部,使得盖体旋转开合的同时,联动驱动构件进而带动占位构件在龈颌方向运动,枢转部的运动方向与占位构件的运动方向不同,从而有效避免占位构件的反作用力造成盖体的松脱,避免盖体在矫治状态下打开。
进一步,该螺栓的中部设有限位键,该限位键通过调整螺栓与内螺纹套筒的连接深度而抵顶该枢转部。
具体地,该弹性件为弹簧或金属弹性片。
具体地,该滑动部件为滚轴或滚珠或履带。
具体地,该抵压件为压块、弹片、压簧或螺栓。
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主体和盖体,该托槽主体设置弓丝槽和限位机构,在该弓丝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该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与盖体联动,当该盖体关闭弓丝槽,该限位机构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当打开该盖体,该限位机构恢复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
具体地,该盖体为翻盖、滑盖或旋盖;该占位构件设置于弓丝槽的侧壁。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打开盖体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打开盖体状态下的实施例1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打开盖体的实施例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闭合盖体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闭合盖体状态下的实施例1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打开盖体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打开盖体状态下的实施例2的纵向剖视图。
图9是闭合盖体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闭合盖体状态下的实施例2的纵向剖视图。
图11是打开盖体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打开盖体状态下的实施例3的纵向剖视图。
图13是闭合盖体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闭合盖体状态下的实施例3的纵向剖视图。
图15是实施例3的异形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3的异形柱的主视图。
图17是打开盖体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打开盖体状态下的实施例4的纵向剖视图。
图19是闭合盖体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闭合盖体状态下的实施例4的纵向剖视图。
图21是打开盖体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打开盖体状态下的实施例5的纵向剖视图。
图23是打开盖体状态下的实施例5的横向剖视图。
图24是闭合盖体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闭合盖体状态下的实施例5的纵向剖视图
图26是闭合盖体状态下的实施例5的横向剖视图。
图27是打开盖体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打开盖体状态下的实施例6的纵向剖视图。
图29是闭合盖体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闭合盖体状态下的实施例6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说明,在下面的结构描述中,需要使用到下颌牙齿的参考系来描述正畸托槽。因此,如在此所使用的,用于描述正畸托槽的诸如唇侧、舌侧、近中、远中、咬合、齿龈的术语是相对于所选的参考系。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所选的参考系以及描述的术语,因为正畸托槽可用于口腔内的其他牙齿以及其他方向上。例如,正畸托槽也可耦合到牙齿的舌侧表面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当参考系中存在变化时,可能不能直接应用在此使用的描述性术语。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意欲独立于口腔内的位置和方向并且用于描述实施例的相关术语仅仅是对附图中的实施例提供明确的说明。同样地,相关术语唇侧、舌侧、近中、远中、咬合及齿龈绝不会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特定的位置或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术语唇侧、舌侧、近中、远中、咬合面及齿龈为正畸治疗的行业术语。以下颌牙齿为例,正畸托槽的表面可以大致分为六个面。面向唇部的面,为正畸托槽的唇侧面,面向舌部的面,为正畸托槽的舌侧面,唇侧面和舌侧面相对,唇侧面和舌侧面形成的方向也叫做唇舌方向。面向上颌牙齿咬合面的面,为正畸托槽的咬合面;面向其耦合的牙齿的牙龈组织的面,为正畸托槽的齿龈面;咬合面和齿龈面相对,咬合面与齿龈面形成的方向也叫做龈颌方向。面向相邻牙齿的两个面,分别为正畸托槽的近中面和远中面。近中面和远中面形成的方向也叫做近远中方向。
且在方向的描述上,如唇舌方向,一般指双向。而如唇-舌方向,特指单一方向,即从唇侧面向舌侧面的方向,以此作为区别。
弓丝槽指的是,正畸托槽上用于放置弓丝的沟槽,一般情况的弓丝槽上方设置盖体,弓丝槽的对应盖体内侧面的面为弓丝槽的底部,与盖体边缘连接的两个相对的弓丝槽内侧面为弓丝槽的侧壁。靠近正畸托槽的齿龈面的是弓丝槽的齿龈侧壁,靠近正畸托槽的咬合面的是弓丝槽的咬合侧壁。
弓丝槽的宽度指的是,弓丝槽内从一个侧壁到另一个侧壁的距离。
轴倾标识线指的是,正畸托槽上设置的一条与托槽轴倾角角度相同的倾斜线,用于医生使用托槽粘接到牙面时是更加精准定位。
再者,以下描述的部件及空间也引用下颌牙齿的参考系来描述,如某容腔的齿龈侧壁、某部件的咬合面等,但不对该部件及空间造成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1的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主体10、翻盖20和底板30。底板30设置在托槽主体10的底部,用于与牙面粘结。
具体地,托槽主体10设有弓丝槽13、限位机构和滑动部件,弓丝槽13将托槽主体10一分为二,包括向颌-龈方向突出的第一托槽翼11和向龈-颌方向突出的第二托槽翼12。
其中,第一托槽翼11的齿龈面中部内凹形成承接槽113,承接槽113容纳翻盖20的枢转部。承接槽113的沉降面为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承接槽113 的近远中方向上的两端由第一托槽翼11的两端封闭,即为承接槽113的两端侧壁1134。第二托槽翼12设置有匹配翻盖20的扣合位121。
翻盖20设有枢转部和扣合部23。翻盖20的枢转部活动设置于承接槽113 中,翻盖20以枢转部为支点旋转而活动连接托槽主体10。翻盖20的扣合部23 匹配连接托槽主体10的扣合位121。翻盖20用于开启和关闭弓丝槽13。
实施例1的枢转部包括同轴心的两个轴套213和旋转销215,两轴套213之间留有限位机构的避让空间。旋转销215依次贯穿翻盖20的两个轴套213,且旋转销215的两端分别抵顶承接槽113的两端侧壁。使得翻盖20以旋转销215 为轴转动。旋转销215的两端并未与承接槽113的两端侧壁1134固定连接,而是旋转销215通过限位机构的限位作用而在承接槽113内作有局限地游移。旋转销215的对应避让空间的杆身设有用于连接限位机构的销孔2150。
其中,翻盖20的轴套213为渐开线结构设置,轴套213的轴孔设置在渐开线的偏心点。当翻盖20完全打开时,与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接触的轴套213 的部位为开启点2135,开启点2135远离轴孔的轴心2131,开启点2135与轴心 2131的距离为L2。当翻盖20完全关闭时,与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接触的轴套213的部位为闭合点2137,闭合点2137靠近轴孔的轴心2131,闭合点2137 与轴心2131的距离为L1。则,受到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的推力,在翻盖20 开合过程中,旋转销215的移动极限为L2-L1。
限位机构包括螺栓151、推板153和弹簧155。推板153连接有内螺纹套筒 157,推板153通过内螺纹套筒157螺纹连接螺栓151。
第一托槽翼11设有容置限位机构的通槽115,通槽115连通弓丝槽13的齿龈侧壁136与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限位机构的螺栓151依次贯穿旋转销215 的销孔2150和通槽115之后连接推板153的内螺纹套筒157,推板153的板面设置在弓丝槽13的齿龈侧壁136上。螺栓151的头部与销孔2150卡接,螺栓 151的末端与推板153螺纹连接。弹簧155套接在螺栓151上,弹簧155的一端弹性抵顶推板153,弹簧155的另一端弹性抵顶旋转销215。
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为:
总体而言,转动翻盖20打开或关闭弓丝槽13的同时,翻盖20联动限位机构,其中,螺栓151和弹簧155为限位机构的驱动构件,设置于托槽主体10内,而推板153为占位构件,设置在弓丝槽13内。驱动构件传动连接占位构件,使得占位构件即推板153在弓丝槽13内于龈颌方向上活动,推板153通过占据弓丝槽13内的部分空间来减少了弓丝的活动空间,即,限制了弓丝槽13内的弓丝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调节弓丝槽13的弓丝容纳空间的目的。
具体为,在翻盖20完全开启的状态下,翻盖20的枢转部的开启点2135对应接触第一托槽翼11的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轴套213拉动旋转销215在远离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的极限位置。则,螺栓151受旋转销215的带动也在拔出通槽115的极限位置,推板153受螺栓151的拉动也在靠近弓丝槽13齿龈面的极限位置。本实施例1设置此时螺栓151的尺寸,使推板153刚好紧贴弓丝槽13的齿龈面。则,在翻盖20完全开启的状态下,弓丝槽13的弓丝容纳空间最大。
当翻盖20从完全开启向完全闭合运动时,翻盖20的轴套213于承接槽113 内绕旋转销215转动,即以渐开线的轨迹转动,轴套213的闭合点2137逐渐向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移动。推动翻盖20闭合的部分力作用在翻盖20的枢转部上,推动旋转销215向靠近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的方向移动,即向龈-颌方向运动,移动极限为L2-L1。受旋转销215向龈-颌方向运动的联动,弹簧155 也向龈-颌方向运动,移动极限同为L2-L1。受弹簧155向龈-颌方向运动的联动,推板153向弓丝槽13的咬合侧壁138靠近,移动极限同为L2-L1,即,推板153自弓丝槽13的齿龈侧壁136推向咬合侧壁138。直至扣合,翻盖20完全关闭,托槽主体10的扣合位121设计,使扣合位121与翻盖20的扣合部23匹配对接时,对应将轴套213的闭合点2137贴近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从而实现盖合翻盖20的同时,联动限位机构的推板153占位弓丝槽13的弓丝容纳空间,对弓丝在龈颌方向上进行限位。弓丝在弓丝槽13内的活动空间减少,则,弓丝槽 13的余隙减小,实现弓丝精确表达转矩。
当翻盖20从完全闭合向完全开启运动时,翻盖20的轴套213于承接槽113 内绕旋转销215转动,即以渐开线的轨迹转动,轴套213的开启点2135逐渐向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移动。受轴套213的偏心推动,旋转销215随之逐渐向远离承接槽113的底面1132的方向移动,即向颌-龈方向运动,移动极限为 L2-L1。受旋转销215向颌-龈方向运动的联动,螺栓151也向颌-龈方向运动,移动极限同为L2-L1。受螺栓151向颌-龈方向运动的联动,推板153向弓丝槽 13的齿龈侧壁136靠拢,移动极限同为L2-L1,即,推板153收拢在弓丝槽13 的齿龈侧壁136上。从而实现打开翻盖20的同时,推板153减少对弓丝槽13 的占位作用,弓丝槽13的弓丝容纳空间恢复原来大小,避免推板153对弓丝造成压迫,方便夹取弓丝。
本实施例1中,滑动部件为多个滚轴171,滚轴171活动嵌接在弓丝槽13 的咬合侧壁138中,滚轴171与推板153夹持弓丝,减少由于弓丝槽13收窄而产生的弓丝与弓丝槽13的摩擦力问题。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滚轴171可以替换为滚珠或履带等一切可以相对滑动的部件,从而将静摩擦改为动摩擦,以此减少摩擦。再者,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滑动部件设置限位机构的推板153上,或者,在限位机构的推板153和弓丝槽13的咬合侧壁138上均设有滑动部件。
本实施例1中,限位机构设置弹簧155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弹簧155可以增加限位机构的弹性形变,使得在推板153抵顶弓丝时,受到弓丝过大的力时,可以通过弹簧155形变避免限位机构的破坏。而且,限位机构的弹簧155与滑动部件共同作用,弹性作用及动摩擦作用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减少弓丝与弓丝槽13的摩擦影响。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在弓丝槽13的咬合侧壁138设置弹性件,包括但不限于弹簧155或弹片。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在弓丝槽13的咬合侧壁138设置有滑动部件,在滑动部件与弓丝槽13的咬合侧壁138之间设置弹性件,通过弹性抵顶滑动部件以弹性抵顶弓丝。
本实施例1中,限位机构设置弹簧155的另一个目的是,在盖合翻盖20的过程中,通过旋转销215推动弹簧155从而推动推板153进行收窄弓丝宽度。螺栓151的头部卡接在销孔2150外,在盖合翻盖20过程中并未对推板153施力,螺栓151在开口翻盖20时施力。在其他实施例中,并未设置螺栓151,旋转销215并未设置销孔2150,而是,弹簧155一端与推板153连接,其另一端与旋转销215连接,在打开和盖合翻盖20时,弹簧155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施力,实现推板153在龈颌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此为弹性压紧弓丝。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并未设置弹簧155,而是在螺栓151中部设有限位键159,在翻盖 20开启过程中,旋转销215通过拉动螺栓151头部而带动限位机构,在翻盖20 关闭过程中,旋转销215通过推动限位键159而带动限位机构,此为刚性压紧弓丝。
本实施例1中,螺栓151的头部与推板153之间的距离为限位机构的长度,通过调节螺栓151与套筒157的连接深度,可以调节限位机构的长度。减少螺栓151与套筒157的连接深度,则限位机构的长度增大,当设置为,在翻盖20 完全开启的状态下,限位凸159刚好抵顶旋转销215,则在关闭翻盖20时,旋转销不是通过推动弹簧而推动推板,而是旋转销通过推动限位凸159而推动推板,当收到来自弓丝抵抗力时,由于限位凸的抵顶旋转销的作用下,推板不会在龈颌方向上活动,失去缓冲的空间,实现从弹性压紧弓丝转变为刚性压紧弓丝。
本实施例1中,翻盖20的内侧壁设有定位标尺27和轴倾标识线28。一般的托槽都外接轴倾标识线28和定位标尺27,以方便医生的粘接定位。而本实施例1直接将定位标尺27和轴倾标识线28设置在翻盖20内侧壁,一体化、简便化,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轴倾标识线28易掉落的问题。而且,本实施例1的定位标尺27和轴倾标识线28使用鲜亮的颜色,便于医生识别的同时,当翻盖20 盖合后,也不会影响使用者的美观。
本实施例1中,该翻盖20的内侧壁连接有至少两个弹性压片,弹性压片为带有弧度的记忆金属片。弹性压片设置在该翻盖20的近远中方向上的两侧,且当该翻盖20关闭弓丝槽13时,弹性压片抵顶弓丝槽13内的弓丝。弹性压片结合限位机构的推板153,对弓丝在唇舌方向上和龈颌方向上进行限位,即,弓丝在弓丝槽13内的活动空间进一步受到了限制,即,限制了弓丝槽13内的弓丝容纳空间,则,弓丝槽13的余隙进一步减小,实现弓丝精确表达转矩。弹性压片可以替换为其他对弓丝在唇舌方向上具有抵紧作用的抵压件25,包括但不限于压块、压簧和螺栓。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对应该翻盖20上设置的抵压件25,弓丝槽13的底部 134设置滑动部件,即,弓丝槽13的底部134可以设置滚轴171、滚轴171或履带,以此减少弓丝唇舌方向上的摩擦。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枢转部包括两轴套和带有偏心轮的旋轴,两轴套固定连接在第一托槽翼的承接槽内。旋轴与翻盖固定连接,旋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轴套内,翻盖带动旋轴在轴套内旋转,而旋轴带有偏心轮,偏心轮抵顶驱动构件。在该实施例中,限位机构的驱动构件包括一连杆和一拉簧,连杆的一端连接推板,连杆的另一端与偏心轮接触。拉簧连接推板或连杆。在翻盖打开时,偏心轮的突出部分未施压连杆,在无偏心轮的抵顶的力作用下,拉簧将推板拉向弓丝槽的齿龈侧壁。在翻盖关闭过程中,偏心轮的突出部分逐渐抵顶连杆,并传动至推板向弓丝槽的咬合侧壁运动,并同时抵抗拉簧的拉力。或者,枢转部包括旋轴和带有偏心轮的两轴套,轴套与翻盖固定连接,旋轴的两端分别贯穿轴套后固定连接第一托槽翼的承接槽,翻盖带动轴套绕旋轴旋转,轴套带有偏心轮,偏心轮抵顶驱动构件。所述连杆可以替换为螺栓。本实施例的设计优势在于,翻盖的开合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1中,弓丝槽13设有容置推板153的凹槽,使得翻盖20打开时,推板153的板面与弓丝槽13的齿龈侧壁136齐平,便于弓丝进出弓丝槽13。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所述凹槽。
实施例2
如图7-图10所示,本实施例2的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主体410、翻盖420和底板。底板设置在托槽主体410的底部,用于与牙面粘结。
具体地,托槽主体410设有弓丝槽413和限位机构,弓丝槽413将托槽主体410一分为二,包括向颌-龈方向突出的第一托槽翼411和向龈-颌方向突出的第二托槽翼412。
其中,第一托槽翼411的齿龈面中部内凹形成承接槽,承接槽容纳翻盖420 的枢转部421。第二托槽翼412设置扣合位4121和放置限位机构的容纳腔4123。扣合位4121匹配扣接翻盖420的扣合部423。容纳腔4123设有两个开口,包括位于托槽主体410的唇侧面的第一开口4124,与弓丝槽413的咬合侧壁4138连通的第二开口4126。
翻盖420设有枢转部421和扣合部423。翻盖420的枢转部421活动设置于承接槽中,翻盖420以枢转部421为支点旋转而活动连接托槽主体410。实施例 2的枢转部421为轴套和旋轴,轴套套接旋轴,旋轴的两端与第一托槽翼411固定连接。翻盖420的扣合部423匹配连接托槽主体410的扣合位4121。翻盖420 用于开启和关闭弓丝槽413。弓丝槽的底部4134对应翻盖的内侧壁。
翻盖420内侧壁设有用于抵顶限位机构的凸起424。凸起424对应容纳腔 4123的第一开口4124,当翻盖420盖合于托槽主体410时,凸起424通过第一开口4124进入容纳腔4123。
限位机构包括推块4151、弹簧4155、推板4153和复位弹簧4157,推块4151、弹簧4155和复位弹簧4157置于容纳腔4123内,推板4153设置于弓丝槽413 的咬合侧面上。推块4151的唇侧面为斜面,斜面在龈-颌方向向下倾斜。推块 4151的齿龈面通过弹簧4155连接推板4153,弹簧4155贯通第二开口4126。复位弹簧4157抵顶于推块4151和容纳腔4123的内壁之间,复位弹簧4157将推块4151的斜面定位于翻盖420的凸起424进入容纳腔4123时的位置。
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为:
总体而言,转动翻盖420打开或关闭弓丝槽413的同时,翻盖420联动限位机构,其中,推块4151、弹簧4155和复位弹簧4157为限位机构的驱动构件,设置于托槽主体410内,而推板4153为占位构件,设置在弓丝槽413内。驱动构件传动连接占位构件,使得占位构件——推板4153在弓丝槽413内于龈颌方向上活动,推板4153通过占据弓丝槽413内的部分空间来减少了弓丝的活动空间,即,限制了弓丝槽413内的弓丝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调节弓丝槽 413的弓丝容纳空间的目的。
具体为,在翻盖420完全开启的状态下,翻盖420的凸起424并未进入容纳腔4123中,在复位弹簧4157的抵顶作用下,推块4151远离容纳腔4123的齿龈侧壁,此时推块4151在第一位置。推块4151拉动弹簧4155从而拉动推板 4153贴近弓丝槽413的咬合侧壁4138。则,在翻盖420完全开启的状态下,弓丝槽413的弓丝容纳空间最大。
当翻盖420从完全开启向完全闭合运动时,翻盖420内侧壁的凸起424逐渐进入容纳腔4123,凸起424接触到推块4151的斜面,并推挤斜面,使得推块 4151推挤弹簧4155,从而带动推板4153离开第一位置,在弓丝槽413内向颌- 龈方向运动。即,推板4153自弓丝槽413的咬合侧壁4138推向齿龈侧壁4136。直至翻盖420关闭,此时推块4151的位置相对于第一位置时更靠近容纳腔4123 的齿龈侧壁,此时推块4151在第二位置,第二位置比第一位置更靠近弓丝槽。从而实现盖合翻盖420的同时,联动限位机构的推板4153占位弓丝槽413的弓丝容纳空间,对弓丝在龈颌方向上进行限位。弓丝在弓丝槽413内的活动空间减少,则,弓丝槽413的余隙减小,实现弓丝精确表达转矩。
当翻盖420从完全闭合向完全开启运动时,翻盖420的凸起424逐渐离开容纳腔4123,失去凸起424对推块4151的作用力,复位弹簧4157施加弹力抵顶推块4151向龈-颌方向运动,推块4151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推块4151 通过弹簧4155拉动推板4153在弓丝槽413内向龈-颌方向运动,当凸起424完全离开容纳腔4123,推板4153远离容纳腔4123的齿龈侧壁,推板4153也回复到贴近弓丝槽413的咬合侧壁4138上。从而实现打开翻盖420的同时,推板4153 减少对弓丝槽413的占位作用,弓丝槽413的弓丝容纳空间恢复原来大小,避免推板4153对弓丝造成压迫,方便夹取弓丝。
本实施例2中,推块4151和推板4153通过弹簧4155连接,使得推板4153 对弓丝的限位为弹性限位。在推板4153抵顶弓丝时,受到弓丝过大的力时,可以通过弹性形变避免限位机构的破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弹簧4155可以替换为其他的连接结构件,包括但不限于连杆,实现刚性连接。
本实施例2中,通过在推块4151的齿龈面与容纳腔4123的内壁之间设置复位弹簧4157,以使推块4151在未受到凸起424推挤作用时为远离弓丝槽413 的状态,且在推块4151失去凸起424推挤作用时向远离弓丝槽413的方向移动,此时复位弹簧4157为压簧。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复位弹簧4157可以设置在推块4151的咬合面与容纳腔4123的内壁之间,此时的复位弹簧4157为拉簧。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复位弹簧4157可以替换为其他的弹性件,包括但不限于橡皮筋或弧形弹性金属片。
从上述描述可以得到,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纳腔4123的第一开口4124和第二开口4126的间隔消失,推块4151与推板4153为一体成型的条块状,推块 4151的咬合面与容纳腔4123的内壁之间设置拉簧。所述设计可以降低精细化构造的加工难度。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2,实施例1的滑动部件、定位标尺、轴倾标识线、翻盖420上的抵压件以及弓丝槽413容置推板4153的凹槽可以应用到实施例2。
从实施例2可以看出,该驱动构件将翻盖的内侧壁向下抵顶的力转化为向龈颌方向的力而推动推板以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因此,本实施例2的限位机构及其对应的翻盖420的凸起424相对于弓丝槽413为轴镜像设置,能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或者其他的,类似的结构也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之下。
实施例3
如图11-图16所示,本实施例3的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主体 510、滑盖520和底板。底板设置在托槽主体510的底部,用于与牙面粘结。
具体地,托槽主体510设有弓丝槽513和限位机构,弓丝槽513将托槽主体510一分为二,包括向颌-龈方向突出的第一托槽翼511和向龈-颌方向突出的第二托槽翼512。
其中,第一托槽翼511的唇侧面设有容置滑盖520的承接槽5113和容置限位机构的容纳腔5115。承接槽5113的两侧分别设有滑轨,滑轨匹配滑动连接滑盖520。承接槽5113底面局部内凹形成容纳腔5115,容纳腔5115的开口对应滑盖520的内侧壁。容纳腔5115与弓丝槽513之间的挡壁5117向唇-舌方向沉降,挡壁5117的顶面低于第一托槽翼511的唇侧面,挡壁5117的顶面高于弓丝槽 513的底部5134。
滑盖520活动连接托槽主体510,滑盖520用于开启和关闭弓丝槽513。滑盖520的内侧壁设有龈合方向上的限位槽523,限位槽523的对应滑盖520咬合面的一端设有挡部525。
限位机构包括异形柱5151和推板5153,异形柱5151设置在容纳腔5115中,推板5153设置在弓丝槽513内。推板5153为L形板,其一面设置在弓丝槽513 的齿龈侧壁5136上,其另一面挂设在挡壁5117的顶面,且推板5153的挂设面设有连接异形柱5151的孔5152或开槽。
异形柱5151包括基部5154和四个弹性的分柱头,其中两个分柱头一组形成止锁分柱5156,止锁分柱5156连接滑盖520的限位槽523,止锁分柱5156 的末端受限位槽523作用力而在近远中方向上弯折,止锁分柱5156用于控制滑盖520的开合锁定。止锁分柱5156与滑盖520的止锁机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另外两个分柱头为限位分柱5157,限位分柱5157自容纳腔5115跨过挡壁5117的顶面向弓丝槽513倾斜延伸进入限位槽523。限位分柱5157的末端抵顶限位槽523的挡部525,限位分柱5157的末端受限位槽523的挡部525作用力而在龈颌方向弯折,限位分柱5157通过连接推板5153的孔5152或者开槽,从而带动推板5153在龈颌方向活动。
实施例3的工作原理为:
总体而言,推动滑盖520打开或关闭弓丝槽513的同时,滑盖520联动限位机构,其中,异形柱5151为限位机构的驱动构件,设置于托槽主体510内,而推板5153为占位构件,设置在弓丝槽513内。驱动构件传动连接占位构件,使得占位构件——推板5153在弓丝槽513内于龈颌方向上活动,推板5153通过占据弓丝槽513内的部分空间来减少了弓丝的活动空间,即,限制了弓丝槽 513内的弓丝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调节弓丝槽513的弓丝容纳空间的目的。
具体为,在滑盖520完全开启的状态下,滑盖520的挡部525挤压限位分柱5157使其形变,减少甚至失去倾斜角度。受限位分柱5157形变影响,推板 5153向颌-龈收紧,紧贴在弓丝槽513的齿龈侧壁5136上。则,在滑盖520完全开启的状态下,弓丝槽513的弓丝容纳空间最大。
当滑盖520从完全开启向完全闭合运动时,滑盖520的限位槽523向龈-颌方向运动,挡部525对限位分柱5157的施力减弱,限位分柱5157逐渐恢复倾斜角度,从而推动推板5153向龈-颌方向运动,推板5153靠近弓丝槽的咬合侧壁5138,推板5153占位弓丝槽513的弓丝容纳空间。进而实现盖合滑盖520的同时,限位机构的推板5153使得弓丝槽513的宽度变小,对弓丝在龈颌方向上进行限位,即,弓丝在弓丝槽513内的活动空间进行了限制,即,限制了弓丝槽513内的弓丝容纳空间,弓丝的活动空间减少的情况下,弓丝槽513的余隙减小,实现弓丝精确表达转矩。
当滑盖520从完全闭合向完全开启运动时,滑盖520的限位槽523向颌-龈方向运动,挡部525对限位分柱5157的施力逐渐增强,限位分柱5157逐渐减少甚至失去倾斜角度,从而拉动推板5153向颌-龈方向运动。进而实现打开滑盖 520的同时,推板5153减少对弓丝槽513的占位作用,弓丝槽513的弓丝容纳空间恢复原来大小,避免推板5153对弓丝造成压迫,方便夹取弓丝。
由于限位分柱5157为弹性部件,则当弓丝对推板5153施加过大的力时,推板5153具有弹性缓冲空间。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3,实施例1的滑动部件以及弓丝槽513容置推板 5153的凹槽可以应用到实施例3。
本实施例3中,异形柱设有止锁分柱和限位分柱,止锁分柱与基部的结合为现有正畸托槽的常规设置,在现有设计的基础上,在基部上增加一组限位分柱,使得止锁和调整弓丝槽大小两种功能件合一,既简化加工难度和操作步骤,还极大程度上压缩弓丝槽的中空空间,提高集成化。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止锁弹性件和限位弹性件分别设立,止锁弹性件包括第一基部和止锁分柱,限位弹性件包括第二基部和限位分柱,止锁弹性件和限位弹性可以设置在同一容纳腔中,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容纳腔中。均不会影响两者的功能实现。
本实施例3中,限位槽兼具止锁功能和限位功能,其既能与止锁分柱匹配连接,又能与限位分柱匹配连接。其功能原理在于,滑盖的内侧壁设置槽沟,止锁弹性件在槽沟内滑动过程中,止锁分柱受槽沟在近远中方向上的限位而对滑盖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进行止锁。而用于调节弓丝槽大小的限位弹性件则不同,其在槽沟内滑动过程中,受槽沟在龈颌方向上的限位而对推板进行传动。由于沟槽对两者的作用部位不同,可以在同一沟槽内实现两种功能。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在滑盖的内侧壁分别设立止锁槽和限位槽,两者相互不连通。不会影响两者的功能实现。
在本实施例3中,限位分柱采用的是,常态下为向弓丝槽的侧壁倾斜的状态,即,在滑盖关闭弓丝槽时,限位分柱没有受到滑盖的限位槽的压迫,只有在滑盖打开弓丝槽时,限位分柱才受到限位槽挡部的施力而产生弹性形变。这样做的原因是,正畸托槽的常规状态或是持久的状态为关闭弓丝槽的状态,关闭时,为避免滑盖打开,滑盖应尽量保持不受外力作用。因此,把限位分柱设置为只有打开滑盖才与滑盖产生抵抗力,可以极大地避免矫治过程中的滑盖意外打开,确保矫治效果。
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能确保滑盖在矫治过程中不易意外打开,也可以设置为,限位分柱的常态为直立状态。在滑盖关闭弓丝槽时,限位分柱受到滑盖的内侧壁的施力而产生弹性形变,而推动推板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在滑盖打开弓丝槽时,滑盖的内侧壁逐渐减少对限位分柱的施力而限位分柱逐渐恢复直立状态,拉回推板到弓丝槽的侧壁上,恢复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
再者,在本实施例3中,当滑盖完全关闭弓丝槽时,滑盖与限位分柱完全不产生任何作用力,原因同上,为了避免滑盖意外打开。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能确保滑盖在矫治过程中不易意外打开,也可以设置为,当滑盖完全关闭弓丝槽时,滑盖与限位分柱之间仍保留一定的抵抗力,但不足以推动滑盖意外打开。
实施例4
如图17-图20所示,本实施例4的弓丝槽613可变的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主体610、滑盖620和底板。底板设置在托槽主体610的底部,用于与牙面粘结。
具体地,托槽主体610设有弓丝槽613和限位机构,弓丝槽613将托槽主体610一分为二,包括向颌-龈方向突出的第一托槽翼611和向龈-颌方向突出的第二托槽翼612。
其中,第一托槽翼611的唇侧面设有容置滑盖620的承接槽6113,承接槽 6113的两侧分别设有滑轨,滑轨匹配滑动连接滑盖620。第二托槽翼612设有容纳腔6123,容纳腔6123设有两个开口,包括位于托槽主体610的唇侧面的第一开口6124,与弓丝槽613的咬合侧壁6138连通的第二开口6126。
滑盖620活动连接托槽主体610,滑盖620用于开启和关闭弓丝槽613。滑盖620在关闭弓丝槽613时,滑盖620的前沿覆盖在第二托槽翼612上,并且滑盖620闭合至少部分闭合容纳腔6123。弓丝槽的底部6134对应滑盖的内侧壁。
限位机构包括角码6151、弹簧6155、推板6153和复位弹簧6157,角码6151、弹簧6155和复位弹簧6157设置在容纳腔6123内,推板6153设置在弓丝槽613 的咬合侧壁6138上。角码6151的拐角6156与容纳腔6123的内壁活动连接,使得角码6151可以以拐角6156为支点让其两臂旋转。角码6151的一臂与复位弹簧6157连接,该臂为角码6151的主动臂,主动臂受复位弹簧6157弹性作用而突出于容纳腔6123的第一开口6124外,且主动臂受盖合的滑盖620下压而使角码6151旋转。角码6151的另一臂通过弹簧6155传动连接推板6153,弹簧6155贯穿第二开口6126,该臂为角码6151的从动臂。
实施例4的工作原理为:
总体而言,推动滑盖620打开或关闭弓丝槽613的同时,滑盖620联动限位机构,其中,角码6151、弹簧6155和复位弹簧6157为限位机构的驱动构件,设置于托槽主体610内,而推板6153为占位构件,设置在弓丝槽613内。驱动构件传动连接占位构件,使得占位构件——推板6153在弓丝槽613内于龈颌方向上活动,推板6153通过占据弓丝槽613内的部分空间来减少了弓丝的活动空间,即,限制了弓丝槽613内的弓丝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调节弓丝槽 613的弓丝容纳空间的目的。
具体为,在滑盖620完全开启的状态下,复位弹簧6157将角码6151的主动臂上顶至容纳腔6123的第一开口6124外。对应地,角码6151的从动臂被主动臂带动而被拉到靠近容纳腔6123的咬合侧壁。从动臂通过弹簧6155拉动推板6153贴近弓丝槽613的咬合侧壁6138。则,在滑盖620完全开启的状态下,弓丝槽613的弓丝容纳空间最大。
当滑盖620从完全开启向完全闭合运动时,滑盖620逐渐闭合第二托槽翼 612的容纳腔6123,滑盖620下压角码6151的主动臂和复位弹簧6157。主动臂在被下压的过程中绕角码6151的拐角6156旋转,随之从动臂转动并向容纳腔 6123的齿龈侧壁靠近,从动臂通过弹簧6155推动推板6153在弓丝槽613内向颌-龈方向运动,推板6153占位弓丝槽613的弓丝容纳空间。从而实现盖合滑盖 620的同时,限位机构的推板6153使得弓丝槽613的宽度变小,对弓丝在龈颌方向上进行限位,即,弓丝在弓丝槽613内的活动空间进行了限制,即,限制了弓丝槽613内的弓丝容纳空间,弓丝的活动空间减少的情况下,弓丝槽613 的余隙减小,实现弓丝精确表达转矩。
当滑盖620从完全闭合向完全开启运动时,滑盖620逐渐打开容纳腔6123,失去滑盖620对角码6151的下压作用,复位弹簧6157的弹性形变将弹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抵顶角码6151,使角码6151相对于关闭滑盖620时逆向转动。角码 6151的从动臂再次远离容纳腔6123的齿龈侧壁,而推板6153也在弓丝槽613 内向龈-颌方向运动,推板6153复位回到弓丝槽613的咬合侧壁6138上。从而实现打开滑盖620的同时,推板6153远离弓丝槽613的齿龈侧壁6136,推板 6153减少对弓丝槽613的占位作用,弓丝槽613的弓丝容纳空间恢复原来大小,避免推板6153对弓丝造成压迫,方便夹取弓丝。
本实施例4中,角码6151与推板6153通过弹簧6155连接,使得推板6153 对弓丝的限位为弹性限位,在推板6153抵顶弓丝时,受到弓丝过大的力时,可以通过弹性形变避免限位机构的破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弹簧6155可以替换为其他的连接结构件,包括但不限于连杆,实现刚性连接。
本实施例4中,通过在角码6151的主动臂与容纳腔6123的内壁之间设置复位弹簧6157,以使角码6151在未受到滑盖620下压作用力时为突出于容纳腔 6123的第一开口6124的状态,且在角码6151失去滑盖620下压作用力时复位,此时复位弹簧6157为压簧。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复位弹簧6157可以设置在角码6151的主动臂与容纳腔6123以外的第二托槽翼612之间,此时的复位弹簧 6157为拉簧。或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复位弹簧6157与弹簧6155同时连接在角码6151的从动臂上。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复位弹簧6157可以替换为其他的弹性件,包括但不限于橡皮筋或弧形弹性金属片。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4,实施例1的滑动部件以及弓丝槽613容置推板 6153的凹槽可以应用到实施例4。
再者,本实施例4的限位机构可以应用到翻盖式托槽,能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再者,本实施例4的限位机构可以相对于弓丝槽613镜像设置,将限位机构设置在第一托槽翼611,能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5
如图21-图26所示,本实施例5的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主体 710、旋盖720和底板。底板设置在托槽主体710的底部,用于与牙面粘结。
具体地,托槽主体710设有弓丝槽713和限位机构,弓丝槽713将托槽主体710一分为二,包括向颌-龈方向突出的第一托槽翼711和向龈-颌方向突出的第而托槽翼712。
其中,第一托槽翼711的唇侧面中部内凹形成容纳腔7113,容纳腔7113容纳旋盖720的枢转部。第而托槽翼712设置有匹配旋盖720的扣合位7121。
旋盖720设有枢转部和扣合部723。旋盖720的枢转部活动设置于容纳腔 7113中,旋盖720以枢转部为支点旋转而活动连接托槽主体710。旋盖720的扣合部723匹配连接托槽主体710的扣合位7121。旋盖720用于开启和关闭弓丝槽713。
实施例5的枢转部包括旋轴721和带有轴孔722的套筒,套筒设置在旋盖 720的内侧壁,轴孔722于唇舌方向为轴,旋轴721也唇舌方向为轴地固定连接于容纳腔7113内。套筒的轴孔722套接旋轴721,使得旋盖720以旋轴721为轴旋转开启或关闭弓丝槽713。
限位机构包括带有凸起7158的轴套7151、推板7153和复位弹簧7157,轴套7151的凸起7158设置在轴套7151的外侧壁。轴套7151容置在容纳腔7113 中,且轴套7151与旋盖720的套筒传动连接。本实施例5优选地,带有凸起7158 的轴套7151与旋盖720的套筒一体成型,简化加工工艺。带有凸起7158的轴套7151套接在旋轴721上,且轴套7151受套筒的带动绕旋轴721转动,轴套 7151的凸起7158与旋盖720的扣合部723同向设置。推板7153受复位弹簧7157 的作用力于弓丝槽713内贴附在弓丝槽713的齿龈侧壁7136上。贴附在弓丝槽713的齿龈侧壁7136上的推板7153在轴套7151的凸起7158的活动范围内。复位弹簧7157嵌入式设置在弓丝槽713的齿龈侧壁7136内。
实施例5的工作原理为:
总体而言,旋动旋盖720打开或关闭弓丝槽713的同时,旋盖720联动限位机构,其中,带有凸起7158的轴套7151和复位弹簧7157为限位机构的驱动构件,设置于托槽主体710内,而推板7153为占位构件,设置在弓丝槽713内。驱动构件传动连接占位构件,使得占位构件——推板7153在弓丝槽713内于龈颌方向上活动,推板7153通过占据弓丝槽713内的部分空间来减少了弓丝的活动空间,即,限制了弓丝槽713内的弓丝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调节弓丝槽713的弓丝容纳空间的目的。
具体为,在旋盖720完全开启的状态下,旋盖720的扣合部723远离托槽主体710,则对应地,限位机构的轴套7151的凸起7158也远离弓丝槽713,推板7153此时只受到复位弹簧7157的作用力而紧贴在弓丝槽713的齿龈侧面上。则,在旋盖720完全开启的状态下,弓丝槽713的弓丝容纳空间最大。
当旋盖720从完全开启向完全闭合运动时,旋盖720的套筒在容纳腔7113 内绕旋轴721转动,轴套7151的凸起7158也向弓丝槽713转动靠近,轴套7151 的凸起7158抵顶推板7153向弓丝槽713的咬合侧壁7138靠近,即,推板7153 自弓丝槽713的齿龈侧壁7136推向咬合侧壁7138。从而实现盖合旋盖720的同时,联动限位机构的推板7153占位弓丝槽713的弓丝容纳空间,对弓丝在龈颌方向上进行限位。弓丝在弓丝槽713内的活动空间减少,则,弓丝槽713的余隙减小,实现弓丝精确表达转矩。
当旋盖720从完全闭合向完全开启运动时,轴套7151的凸起7158随旋盖 720的套筒转动,凸起7158逐渐远离弓丝槽713,推板7153失去凸起7158的作用力,则复位弹簧7157的弹性势能转变为动能拉动推板7153向弓丝槽713 的齿龈侧壁7136靠近,即,推板7153收拢在弓丝槽713的齿龈侧壁7136上。从而实现打开旋盖720的同时,推板7153减少对弓丝槽713的占位作用,弓丝槽713的弓丝容纳空间恢复原来大小,避免推板7153对弓丝造成压迫,方便夹取弓丝。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带凸起7158的轴套7151与旋盖720的套筒分离设置。例如,轴套7151套接在套筒外,且轴套7151的内侧壁与套筒的外侧壁卡接,实现套筒的转动带动轴套7151的转动。或者,轴套7151与套筒分别独立串接在旋轴721上,轴套7151的上轴面与套筒的下轴面卡接,实现套筒的转动带动轴套7151的转动。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带凸起7158的轴套7151替换为偏心轮。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5,实施例1的滑动部件以及弓丝槽713容置推板 7153的凹槽可以应用到实施例5。
实施例6
如图27-图30所示,本实施例6的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主体 810、旋盖820和底板。底板设置在托槽主体810的底部,用于与牙面粘结。
具体地,托槽主体810设有弓丝槽813和限位机构,弓丝槽813将托槽主体810一分为二,包括向颌-龈方向突出的第一托槽翼811和向龈-颌方向突出的第二托槽翼812。
其中,第一托槽翼811的唇侧面中部内凹形成第一容纳腔8113,第一容纳腔8113容纳旋盖820的枢转部。第二托槽翼812设置有放置限位机构的第二容纳腔8123和匹配旋盖820的扣合位8121。第二容纳腔8123设有两个开口,包括位于托槽主体810的唇侧面的第一开口,与弓丝槽813的咬合侧壁8138连通的第二开口。
旋盖820设有枢转部和扣合部823。旋盖820的枢转部活动设置于第一容纳腔8113中,旋盖820以枢转部为支点旋转而活动连接托槽主体810。旋盖820 的扣合部823匹配连接托槽主体810的扣合位8121。旋盖820用于开启和关闭弓丝槽813。
实施例6的枢转部包括旋轴821和带有轴孔822的套筒,套筒设置在旋盖 820的内侧壁,轴孔822于唇舌方向为轴,旋轴821也唇舌方向为轴地固定连接于第一容纳腔8113内。套筒的轴孔822套接旋轴821,使得旋盖820以旋轴821 为轴旋转开启或关闭弓丝槽813。
限位机构包括弹性传动件8151、推板8153和复位弹簧8157,弹性传动件 8151和复位弹簧8157设置在第二容纳腔8123内,推板8153设置在弓丝槽813 的咬合侧壁8138上。弹性传动件8151为弹性金属制成的异形件,其包括主动臂和从动臂,主动臂的一端和从动臂的一端相互连接,连接处8158与第二容纳腔8123的内壁活动连接,使得弹性传动件8151可以以连接处8158为支点让其两臂旋转。弹性传动件8151的主动臂与复位弹簧8157连接,主动臂受复位弹簧8157弹性作用而突出于第二容纳腔8123的第一开口外,且主动臂受盖合的旋盖820下压而使弹性传动件8151旋转。推板8153设有连杆,角码的从动臂通过连杆传动连接推板8153,连杆贯穿第二开口。
实施例6的工作原理为:
总体而言,旋动旋盖820打开或关闭弓丝槽813的同时,旋盖820联动限位机构,其中,弹性传动件8151和复位弹簧8157为限位机构的驱动构件,设置于托槽主体810内,而推板8153为占位构件,设置在弓丝槽813内。驱动构件传动连接占位构件,使得占位构件——推板8153在弓丝槽813内于龈颌方向上活动,推板8153通过占据弓丝槽813内的部分空间来减少了弓丝的活动空间,即,限制了弓丝槽813内的弓丝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调节弓丝槽813 的弓丝容纳空间的目的。
具体为,在旋盖820完全开启的状态下,旋盖820的扣合部823远离托槽主体810,则复位弹簧8157将弹性传动件8151的主动臂上顶至第二容纳腔8123 的第一开口外。对应地,弹性传动件8151的从动臂被主动臂带动而被拉到靠近第二容纳腔8123的咬合侧壁8138。从动臂通过连杆拉动推板8153贴近弓丝槽 813的咬合侧壁8138。在旋盖820完全开启的状态下,弓丝槽813的弓丝容纳空间最大。
当旋盖820从完全开启向完全闭合运动时,旋盖820逐渐闭合第二托槽翼 812的第二容纳腔8123,旋盖820下压弹性传动件8151的主动臂和复位弹簧 8157。主动臂在被下压的过程中绕弹性传动件8151的连接处8158旋转,随之从动臂转动并向第二容纳腔8123的齿龈侧壁靠近,从动臂通过连杆推动推板 8153在弓丝槽813内向颌-龈方向运动,推板8153占位弓丝槽813的弓丝容纳空间。从而实现盖合旋盖820的同时,限位机构的推板8153使得弓丝槽813的宽度变小,对弓丝在龈颌方向上进行限位,即,弓丝在弓丝槽813内的活动空间进行了限制,即,限制了弓丝槽813内的弓丝容纳空间,弓丝的活动空间减少的情况下,弓丝槽813的余隙减小,实现弓丝精确表达转矩。
当旋盖820从完全闭合向完全开启运动时,旋盖820逐渐打开第二容纳腔 8123,失去旋盖820对弹性传动件8151的下压作用,复位弹簧8157的弹性形变将弹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抵顶弹性传动件8151的主动臂,使弹性传动件8151 相对于关闭旋盖820时逆向转动。弹性传动件8151的从动臂再次远离第二容纳腔8123的齿龈侧壁,而推板8153也在弓丝槽813内向龈-颌方向运动,推板8153 复位回到弓丝槽813的咬合侧壁8138上。从而实现打开旋盖820的同时,推板 8153减少对弓丝槽813的占位作用,弓丝槽813的弓丝容纳空间恢复原来大小,避免推板8153对弓丝造成压迫,方便夹取弓丝。
本实施例6中,弹性传动件8151的从动臂与推板8153的连杆连接,使得推板8153对弓丝的限位为弹性限位,在推板8153抵顶弓丝时,受到弓丝过大的力时,可以通过弹性形变避免限位机构的破坏。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复位弹簧8157可以替换为其他的弹性件,包括但不限于橡皮筋、弧形弹性金属片或类似于本实施例6的弹性传动件8151。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6,实施例1的滑动部件以及弓丝槽813容置推板 8153的凹槽可以应用到实施例6。
进一步,从以上多个实施例可以看到,限位机构可以设置在弓丝槽的两侧的任一侧,且能理解,相互之间为独立的。则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变形。如:在实施例2的弓丝槽两侧分别镜像设置各一组实施例2的限位机构,于翻盖的内侧面对应设置两个凸起,则,在关闭翻盖的同时,就可以使得弓丝槽的两侧壁均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
又如,在将实施例4的限位机构设置在实施例3中,当关闭滑盖,就可以使得弓丝槽的两侧壁均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
又如,在将实施例6的限位机构设置在实施例5中,当关闭旋盖,就可以使得弓丝槽的两侧壁均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
对于在弓丝槽的两侧分别设置限位机构,使得弓丝槽的两侧壁均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并不是仅仅是两个单侧限位的简单加成。而是考虑到,现有技术都是将托槽粘结在牙轴中点,而单边地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容易将弓丝的轴心移位。弓丝的轴心偏向弓丝槽的咬合侧壁或偏向弓丝槽的齿龈侧壁,都会使得弓丝相对于被矫治的牙齿的作用力改变——弓丝的轴心偏向弓丝槽的咬合侧壁,则弓丝的轴心靠近牙齿的咬合面,弓丝此刻的矫治力将比弓丝在牙轴中点的矫治力要大;反之,弓丝的轴心偏向弓丝槽的齿龈侧壁,弓丝此刻的矫治力将比弓丝在牙轴中点的矫治力要小。而双边同等步距地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有助于弓丝维持在牙轴中点不偏离,确保弓丝的矫治力是合适的。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槽主体和盖体,该托槽主体设置弓丝槽和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与盖体联动,当该盖体关闭弓丝槽,该限位机构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当打开该盖体,该限位机构恢复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限位机构包括驱动构件和占位构件,该占位构件设置在弓丝槽内;该盖体传动连接该驱动构件,该驱动构件传动连接该占位构件,该驱动构件受盖体开合的联动而带动该占位构件于弓丝槽内向龈颌方向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构件嵌入式设置在该托槽主体内,该驱动构件连接盖体的内侧壁或盖体的枢转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限位机构和/或弓丝槽内设有弹性件,用于弹性限制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弓丝槽内设有滑动部件,用于减少弓丝与弓丝槽之间的摩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占位构件设置在弓丝槽的一侧壁上,该弓丝槽的另一侧壁上设置弹性件和/或滑动部件。
7.如权利要求2所述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占位构件的对应于弓丝的一面设有滑动部件,用于减少弓丝与限位机构之间的摩擦。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盖体的内侧壁设有抵压件,该抵压件对应弓丝槽。
9.如权利要求2所述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为翻盖、滑盖或旋盖;使该驱动构件在龈颌方向上运动;该占位构件设置于弓丝槽的侧壁,使该占位构件在龈颌方向上运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翻盖的内侧壁设有定位标尺和/或轴倾标识线;该滑盖或旋盖的外侧壁设有定位标尺和/或轴倾标识线。
11.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为弹簧或金属弹性片。
12.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滑动部件为滚轴或滚珠或履带。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该抵压件为压块、弹片、压簧或螺栓。
14.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槽主体和盖体,该托槽主体设置弓丝槽和限位机构,在该弓丝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该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与盖体联动,当该盖体关闭弓丝槽,该限位机构减少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当打开该盖体,该限位机构恢复弓丝槽的弓丝容纳空间。
CN201921117219.4U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 Active CN210749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7219.4U CN210749578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7219.4U CN210749578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49578U true CN210749578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31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17219.4U Active CN210749578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495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28179B1 (en) Self-ligating orthodontic bracket
US6632088B2 (en) Powered orthodontic bracket
EP2424461B1 (en) Self-ligating orthodontic bracket
CN112315600A (zh) 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
TWI523643B (zh) 牙科矯正用托架
US11617634B2 (en) Orthodontic bracket having ligating member
US20160367340A1 (en) Orthodontic bracket and method of correcting malpositioned teeth
CN112237491B (zh) 一种弓丝槽的限位机构及其应用的正畸托槽
CN112237489B (zh) 一种弓丝槽可变的翻盖式正畸托槽
CA3055789A1 (en) Self-ligating bracket having a ligating member
CN210749578U (zh) 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正畸托槽
CN112237488B (zh) 一种翻盖式正畸托槽
CN112237487B (zh) 一种弓丝槽可变的滑盖式正畸托槽
CN114271968B (zh) 一种用于牙齿矫治的数字化定制自锁托槽
CN213076007U (zh) 主被动式自锁托槽
CN212547218U (zh) 一种牙齿矫正器具
CN213883567U (zh) 一种自锁托槽
JP3235550U (ja) 溝可変なタイムシェアリングセルフロック歯科矯正用ブラケット
CN212679296U (zh) 一种具有锁定弓丝功能的滑盖式自锁托槽
CN219629821U (zh) 一种牙齿矫正器
CN214632406U (zh) 用于牙齿正畸的器具
CN220237056U (zh) 一种凸轮式主动自锁托槽及其固定矫治器
CN220309221U (zh) 一种矫正器
CN113876451A (zh) 一种牙齿矫正器具
WO2021175324A1 (zh) 正畸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