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27655B -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27655B
CN112227655B CN202011173823.6A CN202011173823A CN112227655B CN 112227655 B CN112227655 B CN 112227655B CN 202011173823 A CN202011173823 A CN 202011173823A CN 112227655 B CN112227655 B CN 1122276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rotating shaft
gear
block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38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27655A (zh
Inventor
张哲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ngsen Municipal Garde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ngsen Municipal Garde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ngsen Municipal Garde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ngsen Municipal Garde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738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276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27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27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27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276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7/00Vertical ducts; Channels, e.g. for drainage
    • E04F17/10Arrangements in buildings for the disposal of ref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58Construction or demolition [C&D] was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 Toy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它包括固定支撑、通道单元、防尘机构,该建筑垃圾回收通道,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每层的建筑垃圾通过方形入口丢入通道外壳内,丢入的建筑垃圾在降落过程中与摆动挡板接触后,摆动挡板就会摆动压缩板簧,通过摆动挡板的摆动可以将一部分建筑垃圾向下降落的冲击力吸收;使得建筑垃圾被丢弃后与地面接触时建筑垃圾与地面的撞击力降低,减小因为建筑垃圾从高处丢弃后掉落到地面与地面发生较大撞击而导致地面的损坏程度;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防尘机构和通道外壳可以防止建筑垃圾掉落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灰沙扩散到周围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
目前,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建筑垃圾被直接从高处抛至建筑工地上,造成空气中粉尘、灰沙飞扬和大量噪音,严重污染建筑工地周围的环境;在多层建筑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需要及时的运至地面进行转移处理,否则会占用施工场地,阻碍正常施工的进行。
本发明设计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支撑、通道单元、防尘机构,其中多个通道单元通过固定结构上下依次均匀组合,位于最上端的通道单元通过固定支撑固定于楼房的侧壁上,且每个通道单元对应一层楼,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单元的下侧安装有防尘机构。
上述通道单元包括驱动轮、摆板、限位机构、板簧、通道外壳、摆动挡板、限位块、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涡卷弹簧、驱动块、拨块、触发块,其中通道外壳上端靠近墙壁的侧面上开有方形入口,使用者通过方形入口可以将建筑垃圾丢入通道外壳内侧;通道外壳与墙壁相平行的两侧面上分别开有一个避让口,且两个避让口中其中一个位于方形入口的正下侧,避让口可以防止板簧在被压缩的过程中与通道外壳发生干涉;该避让口靠近通道外壳上端,另一个位于通道外壳上与墙壁相平行的两侧面中远离墙壁的侧面的下端。
上述通道外壳位于两个避让口的周围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避让口的周围,摆动轴的两端固定安装在通道外壳内与墙壁相垂直的两个侧面上,且摆动轴靠近对应的避让口,摆动轴对摆动挡板起到支撑作用;摆动挡板通过转动配合安装在摆动轴上;摆动挡板靠近对应避让口一端的下侧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固定安装在通道外壳内侧,通过限位块可以防止摆动挡板在受到建筑垃圾撞击后,在撞击力下摆动挡板会朝着安装有限位块的一侧摆动,影响摆动挡板对建筑垃圾的缓冲,同时也防止摆动挡板朝着安装有限位块的一侧摆动,因摆动挡板与安装有限位块一侧的通道外壳壁面之间的间隙较小,而将比该间隙大的建筑垃圾卡在摆动挡板与通道外壳之间;板簧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摆动挡板下侧,板簧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避让口位于通道外壳外侧;板簧只是为摆动挡板提供恢复力,其弹性强度小;第二转轴通过两个第二支撑安装在通道外壳外侧;驱动轮的内侧开有安装槽,驱动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上且位于两个第二支撑之间;第二转轴的外圆面与驱动轮内侧开有的安装槽的内圆面之间安装有涡卷弹簧,且涡卷弹簧的内端安装在第二转轴上,涡卷弹簧的外端安装在驱动轮内侧所开的安装槽的内圆面上;涡卷弹簧一方面可以保证驱动块和拨块在初始状态下处于紧密贴合状态,另一方面当第二转轴带动驱动块朝着远离拨块的一侧转动时,第二转轴可以通过涡卷弹簧带动驱动轮转动,同时当驱动轮受到的阻力较大时,第二转轴转动就会压缩涡卷弹簧,使得涡卷弹簧上力;驱动块安装在第二转轴的外圆面上,且位于驱动轮内侧所开的安装槽内;拨块安装在驱动轮内侧所开的安装槽的内圆面上,且在初始状态下,拨块与驱动块在涡卷弹簧的作用下处于紧密贴合状态;当驱动块朝着靠近拨块的一侧移动时,驱动块会带动拨块转动,拨块带动驱动轮转动;摆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轮的外圆面上,摆板的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板簧位于通道外壳的一端连接;板簧的两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摆动挡板和摆板上,通过铰接的方式可以防止摆板在带动板簧移动的过程中,摆板和摆动挡板与板簧的连接部位发生干涉;触发块安装在摆板的侧面上;限位机构安装在通道外壳的外侧,且限位机构与触发块配合。
上述限位机构包括弧形板、第一限位卡块、复位弹簧、滑槽、第二限位卡块,其中弧形板的侧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多个滑槽,弧形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通道外壳的外侧,第二限位卡块的一端具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二限位卡块安装在弧形板上所开的滑槽中最靠近通道外壳的滑槽内,且第二限位卡块与对应的滑槽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安装在第二限位卡块与对应滑槽之间的复位弹簧对第二限位卡块起到复位作用;第一限位块的一端具有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多个第一限位块分别安装在弧形板上所开的滑槽中剩余的滑槽内,且第一限位块与对应的滑槽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安装在第一限位块与对应滑槽之间的复位弹簧对第一限位块起到复位作用;第二斜面与第三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一斜面的倾斜角度大于第四斜面的倾斜角度,且第一斜面和第四斜面的倾斜角度均大于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的倾斜角度,即触发块在通过摆板带动摆动的过程中,当触发块与第二限位卡块上的第一斜面和第一限位块上的第四斜面配合时,触发块就会通过第一斜面和第四斜面挤压第二限位卡块和第一限位块;当触发块与第二限位卡块上的第二斜面和第一限位块上的第三斜面配合时,触发块就会通过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挤压第二限位卡块和第一限位块;由于第一斜面和第四斜面的倾斜角度均大于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的倾斜角度,所以触发块在通过摆板带动朝着远离通道外壳一侧摆动时,触发块受到第一限位卡块和第二限位卡块对其施加的阻力较大,摆板不易摆动;而触发块在通过摆板带动朝着靠近通道外壳一侧摆动时,触发块受到第一限位卡块和第二限位卡块对其施加的阻力较小,摆板容易摆动恢复;而且在触发块通过摆板带动朝着远离通道外壳一侧摆动时,由于第一斜面的倾斜角度大于第四斜面的倾斜角度,所以触发块通过第二限位卡块受到的阻力要大于第一限位卡块受到的阻力;本发明中在初始状态下通过第二限位卡块对触发块的限位保证了板簧可以被正常压缩而不会发生移动;在初始状态下,触发块与第二限位卡块上的第一斜面接触配合,且在摆板朝着远离通道外壳一侧摆动时,触发块与第二限位卡块上的第一斜面和第一限位块上的第四斜面配合;当第二转轴通过涡卷弹簧带动驱动轮转动时,驱动轮会带动摆板摆动,摆板摆动带动触发块摆动,触发块就会首先通过第二限位卡块上的第一斜面挤压第二限位卡块;由于第二限位卡块上的第一斜面倾斜角度很大,第二限位卡块对触发块的阻力较大,即摆板和驱动轮受到的阻力较大,大于涡卷弹簧在初始状态下的弹力,所以第二转轴在刚开始转动过程中不会通过涡卷弹簧直接带动驱动轮转动,第二转轴转动只会挤压涡卷弹簧使得涡卷弹簧上力,当涡卷弹簧的压缩力大于第二限位卡块对触发块的阻力时,触发块就会挤压第二限位卡块使得第二限位卡块逐渐移动到对应的滑槽内,当第二限位卡块完全移动到对应的滑槽内后,触发块与第二限位卡块脱离,驱动轮在涡卷弹簧的弹力下就会快速转动一定角度,驱动块转动带动摆板和触发块摆动,使得摆板和触发块从与第二限位卡块配合的位置快速摆动到与第一限位卡块相配合的位置上,在摆板摆动过程中摆板会带动板簧快速移动,同时涡卷弹簧复位;在触发块与第一限位卡块配合的状态下,第一限位卡块就会对触发块限位,第一限位卡块给触发块施加一个阻力,且该阻力大于涡卷弹簧在初始状态下的弹力,第二转轴不能通过涡卷弹簧直接带动驱动轮转动,在这种状态下,第二转轴转动会挤压涡卷弹簧使得涡卷弹簧再次上力,当涡卷弹簧的压缩力大于第一限位卡块对触发块的阻力时,触发块就会挤压第一限位卡块使得第一限位卡块逐渐移动到对应的滑槽内,当第一限位卡块完全移动到对应的滑槽内后,触发块与第一限位卡块脱离,驱动轮在涡卷弹簧的弹力下快速转动一定角度,驱动块转动带动摆板和触发块摆动,使得触发块与下一个第一限位卡块接触,通过摆板的间隙性摆动可以使得板簧具有间隙性移动的功能,而板簧间隙性移动就会使得板簧对摆动挡板的支撑也出现间隙性,而摆动挡板在失去板簧的支撑力后,摆动挡板在自身的重力和位于摆动挡板上的建筑垃圾的重力作用下就会间隙性向下摆动,即出现抖动现象,通过抖动使得摆动挡板上残余建筑垃圾的掉落。
位于通道外壳上两个避让口周围所安装的两个第二转轴之间通过齿轮、皮带轮和皮带连接;第一转轴通过第一支撑安装在通道外壳与墙壁相平行的两侧面中远离墙壁的侧面的一侧,第一转轴与两个第二转轴中与第一转轴位于同一侧的第二转轴之间通过齿轮连接。
在初始状态下,摆动挡板和通道外壳平行于墙面且靠近墙面的一侧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可以保证建筑垃圾在掉落到摆动挡板上时,如果掉落的位置远离限位块的一侧,那么建筑垃圾通过降落的冲击力就会轻易使得摆动挡板向下摆动,如果冲击力较小,不足以使得摆动挡板摆动,那么通过该夹角使得建筑垃圾的冲击力转化为向下的滑动力,通过滑动使得建筑垃圾逐渐远离限位块,建筑垃圾处使摆动挡板摆动的扭矩变大,摆动挡板变得容易摆动;当掉落到摆动挡板上的建筑垃圾掉落到靠近限位块的一侧时,通过该夹角使得建筑垃圾的冲击力转化为向下的滑动力,通过滑动使得建筑垃圾移动到远离限位块的一侧;且夹角的角度为70°-75°之间。
相邻的两个通道单元中的两个第一转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通过联轴器将相邻通道单元中的第一转轴连接,将第一转轴的转动传递下去。
所有上述通道单元中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单元中的第一转轴通过人工手动驱动调节。
上述防尘机构包括支架、遮挡塑料皮,其中支架通过固定结构安装在所有通道单元中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单元中的通道外壳下侧;遮挡塑料皮挂于支架外侧将支架下侧的空间遮挡;通过遮挡塑料皮将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外壳下侧的空间遮挡,防止掉落的建筑垃圾在掉落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和灰沙扩散到周围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通过遮挡塑料皮可以防止掉落的建筑垃圾在砸向地面后再次弹起而将周围的人或者建筑砸坏。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通道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固定环形板,固定环形板上均匀地开有多个第三固定孔,相邻的通道外壳之间通过穿过两者相接触的两个固定环形板上的第三固定孔的固定结构固定。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位于同一通道单元中的两个第二转轴中位于下侧的第二转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为锥齿轮;第三转轴通过第三支撑安装在通道外壳的一侧,第一齿轮为锥齿轮,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三转轴的一端,且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锥齿啮合;第一皮带轮安装在第三转轴的另一端,第五转轴通过第四支撑安装在通道外壳的一侧,第二转轮的一端为锥齿轮,另一端为皮带轮,第二转轮安装在第五转轴上,且第二转轮上的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第七齿轮为锥齿轮,第七齿轮安装在同一通道单元中的两个第二转轴中位于上侧的第二转轴的一端,且第七齿轮与第二转轮上的锥齿轮啮合;当位于下侧的第二转轴转动时,该第二转轴会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第二转轮转动,第二转轮转动带动第七齿轮转动,第七齿轮转动带动位于上侧的第二转轴转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通道单元中的第一转轴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为锥齿轮;位于同一通道单元中的两个第二转轴中位于下侧的第二转轴的一端安装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为锥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当第一转轴转动时,第一转轴带动对应的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转动带动对应通道单元中位于下侧的第二转轴转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单元中的第一转轴的下端安装有一个第五齿轮,第五齿轮为锥齿轮,第四转轴通过固定套安装在通道外壳的一侧,第六齿轮为锥齿轮,第六齿轮安装在第四转轴上,且第六齿轮与第五齿轮通过锥齿啮合;驱动把手安装在第四转轴的一端;当转动驱动把手时,驱动把手会带动第四转轴转动,第四转轴转动带动第六齿轮转动,第六齿轮转动带动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转动带动位于下侧的通道单元中的第一转轴转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固定结构为螺栓和螺母,通过螺栓和螺母将相邻的通道外壳固定,将支架与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外壳固定。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通道单元中的通道外壳上所开的方形入口处与楼房通道之间安装有便于使用者通过的连接踏板。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固定支撑是由固定环和固定板组成,固定环嵌套于位于最上侧的通道外壳上,且固定环上均匀地开有多个第一固定孔,固定环通过第一固定孔和位于最上侧的通道外壳通过固定结构连接;固定板安装在固定环的一侧,固定板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墙壁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支架是由外环和内环组成,外环和内环通过四个周线均匀分布的连接杆连接;内环上开有第二固定孔;支架通过内环上的第二固定孔与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外壳的下端通过固定结构固定。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弧形板上所开的所有滑槽的两侧分别对称地开有一个导槽;第一限位卡块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块,第一限位卡块通过两个导块与对应滑槽内所开的两个导槽的配合安装在对应的滑槽内;通过两个导块与对应滑槽内所开的两个导槽的配合对第一限位卡块起到导向作用;第二限位卡块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块,第二限位卡块通过两个导块与对应滑槽内所开的两个导槽的配合安装在对应的滑槽内;通过两个导块与对应滑槽内所开的两个导槽的配合对第二限位卡块起到导向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垃圾回收技术,本发明设计的建筑垃圾回收通道,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每层的建筑垃圾通过方形入口丢入通道外壳内,丢入的建筑垃圾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就会向下降落,在降落过程中,当建筑垃圾与摆动挡板接触后,在撞击力下,摆动挡板就会摆动压缩板簧,通过摆动挡板的摆动可以将一部分建筑垃圾向下降落的冲击力吸收,同时通过建筑垃圾在摆动挡板上滑落的过程中与摆动挡板的摩擦吸收一部分建筑垃圾向下降落的冲击力;使得建筑垃圾被丢弃后与地面接触时建筑垃圾与地面的撞击力降低,减小因为建筑垃圾从高处丢弃后掉落到地面与地面发生较大撞击而导致地面的损坏程度;而且可以防止建筑垃圾被撞击破碎后产生的灰尘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防止被撞击破碎的建筑垃圾会弹起将周围的人或建筑击伤或撞坏,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防尘机构和通道外壳可以防止建筑垃圾掉落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灰沙扩散到周围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通过防尘机构可以防止掉落的建筑垃圾在砸向地面后再次弹起而将周围的人或者建筑砸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外观示意图。
图2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图3是固定支撑分布示意图。
图4是固定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5是相邻通道单元连接示意图。
图6是防尘机构安装示意图。
图7是遮挡塑料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支架安装示意图。
图9是遮挡塑料皮安装示意图。
图10是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通道单元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12是通道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3是通道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第一转轴安装示意图。
图15是驱动把手安装示意图。
图16是第一齿轮安装示意图。
图17是第七齿轮安装示意图。
图18是板簧安装示意图。
图19是摆板安装示意图。
图20是触发块安装示意图。
图21是涡卷弹簧分布示意图。
图22是驱动块和拨块安装示意图。
图23是驱动轮结构示意图。
图24是触发块与限位机构配合示意图。
图25是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弧形板安装示意图。
图27是第一限位卡块和第二限位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固定支撑;2、通道单元;3、防尘机构;4、固定结构;5、固定环;6、固定板;7、第一固定孔;8、联轴器;9、支架;10、遮挡塑料皮;11、连接杆;12、外环;13、内环;14、第二固定孔;15、连接踏板;16、驱动轮;17、摆板;18、限位机构;19、板簧;20、通道外壳;21、摆动挡板;22、限位块;23、第一转轴;24、方形入口;25、第三固定孔;26、固定环形板;27、避让口;28、第一支撑;29、第一齿轮;30、驱动把手;31、摆动轴;32、第二支撑;33、第二转轴;34、第三转轴;35、第二齿轮;36、第三齿轮;37、第四齿轮;38、触发块;39、第五齿轮;40、固定套;41、第四转轴;42、第六齿轮;43、第三支撑;44、第一皮带轮;45、皮带;46、第四支撑;47、第二转轮;48、第五转轴;49、第七齿轮;50、涡卷弹簧;51、驱动块;52、拨块;53、安装槽;54、弧形板;55、第一限位卡块;56、复位弹簧;57、滑槽;58、导槽;59、第二限位卡块;60、导块;61、第一斜面;62、第二斜面;63、第三斜面;64、第四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或者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2所示,它包括固定支撑1、通道单元2、防尘机构3,其中如图5所示,多个通道单元2通过固定结构4上下依次均匀组合,如图3所示,位于最上端的通道单元2通过固定支撑1固定于楼房的侧壁上,可以根据楼层的高低来决定固定支撑1安装的数量,相隔4层楼可安装一个固定支撑1;且每个通道单元2对应一层楼,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单元2的下侧安装有防尘机构3。
如图11、12所示,上述通道单元2包括驱动轮16、摆板17、限位机构18、板簧19、通道外壳20、摆动挡板21、限位块22、第一转轴23、第二转轴33、涡卷弹簧50、驱动块51、拨块52、触发块38,其中如图13所示,通道外壳20上端靠近墙壁的侧面上开有方形入口24,使用者通过方形入口24可以将建筑垃圾丢入通道外壳20内侧;通道外壳20与墙壁相平行的两侧面上分别开有一个避让口27,且两个避让口27中其中一个位于方形入口24的正下侧,避让口27可以防止板簧19在被压缩过程中与通道外壳20发生干涉;该避让口27靠近通道外壳20上端,另一个位于通道外壳20上与墙壁相平行的两侧面中远离墙壁的侧面的下端。
如图11所示,通道外壳20位于两个避让口27的周围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避让口27的周围,如图11、18所示,摆动轴31的两端固定安装在通道外壳20内与墙壁相垂直的两个侧面上,且摆动轴31靠近对应的避让口27,摆动轴31对摆动挡板21起到支撑作用;如图18、19所示,摆动挡板21通过转动配合安装在摆动轴31上;摆动挡板21靠近对应避让口27一端的下侧安装有限位块22,如图11、19所示,限位块22固定安装在通道外壳20内侧,通过限位块22可以防止摆动挡板21在受到建筑垃圾撞击后,在撞击力下摆动挡板21会朝着安装有限位块22的一侧摆动,影响摆动挡板21对建筑垃圾的缓冲,同时也防止摆动挡板21朝着安装有限位块22的一侧摆动,因摆动挡板21与安装有限位块22一侧的通道外壳20壁面之间的间隙较小,而将比该间隙大的建筑垃圾卡在摆动挡板21与通道外壳20之间;如图19所示,板簧19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摆动挡板21下侧,板簧19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避让口27位于通道外壳20外侧;如图15所示,第二转轴33通过两个第二支撑32安装在通道外壳20外侧;如图23所示,驱动轮16的内侧开有安装槽53,如图15所示,驱动轮16安装在第二转轴33上且位于两个第二支撑32之间;如图20、21所示,第二转轴33的外圆面与驱动轮16内侧开有的安装槽53的内圆面之间安装有涡卷弹簧50,且如图21所示,涡卷弹簧50的内端安装在第二转轴33上,涡卷弹簧50的外端安装在驱动轮16内侧所开的安装槽53的内圆面上;涡卷弹簧50一方面可以保证驱动块51和拨块52在初始状态下处于紧密贴合状态,另一方面当第二转轴33带动驱动块51朝着远离拨块52的一侧转动时,第二转轴33可以通过涡卷弹簧50带动驱动轮16转动,同时当驱动轮16受到的阻力较大时,第二转轴33转动就会压缩涡卷弹簧50,使得涡卷弹簧50上力;如图22所示,驱动块51安装在第二转轴33的外圆面上,且位于驱动轮16内侧所开的安装槽53内;拨块52安装在驱动轮16内侧所开的安装槽53的内圆面上,且在初始状态下,拨块52与驱动块51在涡卷弹簧50的作用下处于紧密贴合状态;当驱动块51朝着靠近拨块52的一侧移动时,驱动块51会带动拨块52转动,拨块52带动驱动轮16转动;摆板1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轮16的外圆面上,摆板17的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板簧19位于通道外壳20的一端连接;板簧19的两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摆动挡板21和摆板17上,通过铰接的方式可以防止摆板17在带动板簧19移动的过程中,摆板17和摆动挡板21与板簧19的连接部位发生干涉;如图24所示,触发块38安装在摆板17的侧面上;限位机构18安装在通道外壳20的外侧,且限位机构18与触发块38配合。
如图25所示,上述限位机构18包括弧形板54、第一限位卡块55、复位弹簧56、滑槽57、第二限位卡块59,其中如图26所示,弧形板54的侧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多个滑槽57,弧形板5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通道外壳20的外侧,第二限位卡块59的一端具有第一斜面61和第二斜面62,如图27、25所示,第二限位卡块59安装在弧形板54上所开滑槽57中最靠近通道外壳20的滑槽57内,且第二限位卡块59与对应的滑槽57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56,安装在第二限位卡块59与对应滑槽57之间的复位弹簧56对第二限位卡块59起到复位作用;第一限位卡块55的一端具有第三斜面63和第四斜面64,多个第一限位卡块55分别安装在弧形板54上所开滑槽57中剩余的滑槽57内,且第一限位卡块55与对应的滑槽57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56,安装在第一限位卡块55与对应滑槽57之间的复位弹簧56对第一限位卡块55起到复位作用;斜面倾斜角度定义为斜面与弧形板开有滑槽的侧面夹角,第二斜面62与第三斜面63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一斜面61的倾斜角度大于第四斜面64的倾斜角度,且第一斜面61和第四斜面64的倾斜角度均大于第二斜面62和第三斜面63的倾斜角度,即触发块38在通过摆板17带动摆动的过程中,当触发块38与第二限位卡块59上的第一斜面61和第一限位卡块55上的第四斜面64配合时,触发块38就会通过第一斜面61和第四斜面64挤压第二限位卡块59和第一限位卡块55;当触发块38与第二限位卡块59上的第二斜面62和第一限位卡块55上的第三斜面63配合时,触发块38就会通过第二斜面62和第三斜面63挤压第二限位卡块59和第一限位卡块55;由于第一斜面61和第四斜面64的倾斜角度均大于第二斜面62和第三斜面63的倾斜角度,所以触发块38在通过摆板17带动朝着远离通道外壳20一侧摆动时,触发块38受到第一限位卡块55和第二限位卡块59对其施加的阻力较大,摆板17不易摆动;而触发块38在通过摆板17带动朝着靠近通道外壳20一侧摆动时,触发块38受到第一限位卡块55和第二限位卡块59对其施加的阻力较小,摆板17容易摆动恢复;而且在触发块38通过摆板17带动朝着远离通道外壳20一侧摆动时,由于第一斜面61的倾斜角度大于第四斜面64的倾斜角度,所以触发块38通过第二限位卡块59受到的阻力要大于第一限位卡块55受到的阻力;本发明中在初始状态下通过第二限位卡块59 对触发块38的限位保证了板簧19可以被正常压缩而不会发生移动;在初始状态下,触发块38与第二限位卡块59上的第一斜面61接触配合,且在摆板17朝着远离通道外壳20一侧摆动时,触发块38与第二限位卡块59上的第一斜面61和第一限位卡块55上的第四斜面64配合;当第二转轴33通过涡卷弹簧50带动驱动轮16转动时,驱动轮16会带动摆板17摆动,摆板17摆动带动触发块38摆动,触发块38就会首先通过第二限位卡块59上的第一斜面61挤压第二限位卡块59;由于第二限位卡块59上的第一斜面61倾斜角度很大,第二限位卡块59对触发块38的阻力较大,即摆板17和驱动轮16受到的阻力较大,大于涡卷弹簧50在初始状态下的弹力,所以第二转轴33在刚开始转动过程中不会通过涡卷弹簧50直接带动驱动轮16转动,第二转轴33转动只会挤压涡卷弹簧50使得涡卷弹簧50上力,当涡卷弹簧50的压缩力大于第二限位卡块59对触发块38的阻力时,触发块38就会挤压第二限位卡块59使得第二限位卡块59逐渐移动到对应的滑槽57内,当第二限位卡块59完全移动到对应的滑槽57内后,触发块38与第二限位卡块59脱离,驱动轮16在涡卷弹簧50的弹力下就会快速转动一定角度,驱动块51转动带动摆板17和触发块38摆动,使得摆板17和触发块38从与第二限位卡块59配合的位置快速摆动到与第一限位卡块55相配合的位置上,在摆板17摆动过程中,摆板17会带动板簧19快速移动,同时涡卷弹簧50复位;在触发块38与第一限位卡块55配合的状态下,第一限位卡块55就会对触发块38限位,第一限位卡块55给触发块38施加一个阻力,且该阻力大于涡卷弹簧50在初始状态下的弹力,第二转轴33不能通过涡卷弹簧50直接带动驱动轮16转动,在这种状态下,第二转轴33转动会挤压涡卷弹簧50使得涡卷弹簧50再次上力,当涡卷弹簧50的压缩力大于第一限位卡块55对触发块38的阻力时,触发块38就会挤压第一限位卡块55使得第一限位卡块55逐渐移动到对应的滑槽57内,当第一限位卡块55完全移动到对应的滑槽57内后,触发块38与第一限位卡块55脱离,驱动轮16在涡卷弹簧50的弹力下快速转动一定角度,驱动块51转动带动摆板17和触发块38摆动,使得触发块38与下一个第一限位卡块55接触,通过摆板17的间隙性摆动可以使得板簧19具有间隙性移动的功能,而板簧19间隙性移动就会使得板簧19对摆动挡板21的支撑也具有间隙性,而摆动挡板21在失去板簧19的支撑力后,摆动挡板21在自身的重力和位于摆动挡板21上的建筑垃圾的重力作用下就会间隙性向下摆动,即出现抖动现象,通过抖动使得摆动挡板21上残余建筑垃圾的掉落。
位于通道外壳20上两个避让口27的周围所安装的两个第二转轴33之间通过齿轮、皮带轮和皮带45连接;如图14所示,第一转轴23通过第一支撑28安装在通道外壳20与墙壁相平行的两侧面中远离墙壁的侧面的一侧,第一转轴23与两个第二转轴33中与第一转轴23位于同一侧的第二转轴33之间通过齿轮连接。
如图11所示,在初始状态下,摆动挡板21和通道外壳20平行于墙面且靠近墙面的一侧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可以保证建筑垃圾在掉落到摆动挡板21上时,如果掉落的位置远离限位块22的一侧,那么建筑垃圾通过降落的冲击力就会轻易使得摆动挡板21向下摆动,如果冲击力较小,不足以使得摆动挡板21摆动,那么通过该夹角使得建筑垃圾的冲击力转化为向下的滑动力,通过滑动使得建筑垃圾逐渐远离限位块22,建筑垃圾处使摆动挡板21摆动的扭矩变大,摆动挡板21变得容易摆动;当掉落到摆动挡板21上的建筑垃圾掉落到靠近限位块22的一侧时,通过该夹角使得建筑垃圾的冲击力转化为向下的滑动力,通过滑动使得建筑垃圾移动到远离限位块22的一侧;且夹角的角度为70°-75°之间。
如图5所示,相邻的两个通道单元2中的两个第一转轴23之间通过联轴器8连接,通过联轴器8将相邻通道单元2中的第一转轴23连接,将第一转轴23的转动传递下去。
所有上述通道单元2中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单元2中的第一转轴23通过人工手动驱动调节。
如图9所示,上述防尘机构3包括支架9、遮挡塑料皮10,其中如图6、8所示,支架9通过固定结构4安装在所有通道单元2中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单元2中的通道外壳20下侧;如图6、7所示,遮挡塑料皮10挂于支架9外侧将支架9下侧的空间遮挡;通过遮挡塑料皮10将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外壳20的下侧空间遮挡,防止掉落的建筑垃圾在掉落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和灰沙扩散到周围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通过遮挡塑料皮10可以防止掉落的建筑垃圾在砸向地面后再次弹起而将周围的人或者建筑砸坏。
综上所述:
本发明设计的有益效果:该建筑垃圾回收通道,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每层的建筑垃圾通过方形入口24丢入通道外壳20内,丢入的建筑垃圾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就会向下降落,在降落过程中,当建筑垃圾与摆动挡板21接触后,在撞击力下,摆动挡板21就会摆动压缩板簧19,通过摆动挡板21的摆动可以将一部分建筑垃圾向下降落的冲击力吸收,同时通过建筑垃圾在摆动挡板21上滑落的过程中与摆动挡板21的摩擦吸收一部分建筑垃圾向下降落的冲击力;使得建筑垃圾被丢弃后和地面接触时,建筑垃圾与地面的撞击力降低,减小因为建筑垃圾从高处丢弃后掉落到地面与地面发生较大撞击而导致地面的损坏程度;而且可以防止建筑垃圾被撞击破碎后产生的灰尘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防止被撞击破碎的建筑垃圾会弹起将周围的人或建筑击伤或撞坏,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防尘机构3和通道外壳20可以防止建筑垃圾掉落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灰沙扩散到周围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通过防尘机构3可以防止掉落的建筑垃圾在砸向地面后再次弹起而将周围的人或者建筑砸坏。
如图13所示,上述通道外壳20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固定环形板26,固定环形板26上均匀地开有多个第三固定孔25,如图5所示,相邻的通道外壳20之间通过穿过两者相接触的两个固定环形板26上的第三固定孔25的固定结构4固定。
如图15所示,同一通道单元2中的两个第二转轴33,位于下侧的第二转轴33的一端安装有第三齿轮36,第三齿轮36为锥齿轮;如图16所示,第三转轴34通过第三支撑43安装在通道外壳20的一侧,第一齿轮29为锥齿轮,第一齿轮29安装在第三转轴34的一端,且第一齿轮29与第三齿轮36锥齿啮合;第一皮带轮44安装在第三转轴34的另一端,如图17所示,第五转轴48通过第四支撑46安装在通道外壳20的一侧,第二转轮47的一端为锥齿轮,另一端为皮带轮,第二转轮47安装在第五转轴48上,且第二转轮47上的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44之间通过皮带45连接;第七齿轮49为锥齿轮,第七齿轮49安装在同一通道单元2内的两个第二转轴33中位于上侧的第二转轴33的一端,且第七齿轮49与第二转轮47上的锥齿轮啮合;当位于下侧的第二转轴33转动时,该第二转轴33会带动第三齿轮36转动,第三齿轮36转动带动第一齿轮29转动,第一齿轮29转动带动第三转轴34转动,第三转轴34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44转动,第一皮带轮44转动通过皮带45带动第二转轮47转动,第二转轮47转动带动第七齿轮49转动,第七齿轮49转动带动位于上侧的第二转轴33转动。
如图15所示,每个通道单元2中的第一转轴23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齿轮35,第二齿轮35为锥齿轮;位于同一通道单元2内的两个第二转轴33中位于下侧的第二转轴33的一端安装有第四齿轮37,第四齿轮37为锥齿轮,第四齿轮37与第二齿轮35啮合;当第一转轴23转动时,第一转轴23带动对应的第二齿轮35转动,第二齿轮35转动带动第四齿轮37转动,第四齿轮37转动带动对应通道单元2中位于下侧的第二转轴33转动。
如图15所示,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单元2中的第一转轴23的下端安装有一个第五齿轮39,第五齿轮39为锥齿轮,第四转轴41通过固定套40安装在通道外壳20的一侧,第六齿轮42为锥齿轮,第六齿轮42安装在第四转轴41上,且第六齿轮42与第五齿轮39通过锥齿啮合;驱动把手30安装在第四转轴41的一端;当转动驱动把手30时,驱动把手30会带动第四转轴41转动,第四转轴41转动带动第六齿轮42转动,第六齿轮42转动带动第五齿轮39转动,第五齿轮39转动带动位于下侧的通道单元2中的第一转轴23转动。
上述固定结构4为螺栓和螺母,通过螺栓和螺母将相邻的通道外壳20固定,将支架9与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外壳20固定。
如图11所示,每个通道单元2中的通道外壳20上所开的方形入口24处与楼房通道之间安装有便于使用者通过的连接踏板15。
如图4所示,上述固定支撑1是由固定环5和固定板6组成,固定环5嵌套于位于最上侧的通道外壳20上,且固定环5上均匀地开有多个第一固定孔7,固定环5通过第一固定孔7和位于最上侧的通道外壳20通过固定结构4连接;固定板6安装在固定环5的一侧,固定板6通过固定结构4固定安装在墙壁上。
如图10所示,上述支架9是由外环12和内环13组成,外环12和内环13通过四个周线均匀分布的连接杆11连接;内环13上开有第二固定孔14;支架9通过内环13上的第二固定孔14与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外壳20的下端通过固定结构4固定。
上述弧形板54上所开的所有滑槽57的两侧分别对称地开有一个导槽58;第一限位卡块55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块60,第一限位卡块55通过两个导块60与对应滑槽57内所开的两个导槽58的配合安装在对应的滑槽57内;通过两个导块60与对应滑槽57内所开的两个导槽58的配合对第一限位卡块55起到导向作用;第二限位卡块59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块60,第二限位卡块59通过两个导块60与对应滑槽57内所开的两个导槽58的配合安装在对应的滑槽57内;通过两个导块60与对应滑槽57内所开的两个导槽58的配合对第二限位卡块59起到导向作用。
具体工作流程:当使用本发明设计的垃圾回收通道时,在白天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将每层的建筑垃圾通过方形入口24丢入通道外壳20内,丢入的建筑垃圾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就会向下降落,在降落过程中,当建筑垃圾与摆动挡板21接触后,在撞击力下,摆动挡板21就会摆动压缩板簧19,通过摆动挡板21的摆动可以将一部分建筑垃圾向下降落的冲击力吸收,同时通过建筑垃圾在摆动挡板21上滑落的过程中与摆动挡板21的摩擦吸收一部分建筑垃圾向下降落的冲击力;使得建筑垃圾被丢弃后与地面接触时建筑垃圾与地面的撞击力降低,减小因为建筑垃圾从高处丢弃后掉落到地面与地面发生较大撞击而导致地面的损坏程度;而且可以防止建筑垃圾被撞击破碎后产生的灰尘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防止被撞击破碎的建筑垃圾会弹起将周围的人或建筑击伤或撞坏;本发明中通过遮挡塑料皮10将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外壳20下侧的空间遮挡,防止掉落的建筑垃圾在掉落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和灰沙扩散到周围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通过遮挡塑料皮10可以防止掉落的建筑垃圾在砸向地面后再次弹起而将周围的人或者建筑砸坏;在晚上不使用时,通过手动驱动驱动把手30使其转动,通过驱动把手30控制所有的第二转轴33转动,第二转轴33在刚开始转动过程中会挤压涡卷弹簧50使得涡卷弹簧50上力,当涡卷弹簧50的压缩力大于第二限位卡块59对触发块38的阻力时,触发块38就会挤压第二限位卡块59使得第二限位卡块59逐渐移动到对应的滑槽57内,当第二限位卡块59完全移动到对应的滑槽57内后,触发块38与第二限位卡块59脱离,驱动轮16在涡卷弹簧50的弹力下就会快速转动一定角度,驱动块51转动带动摆板17上的触发块38摆动,使得摆板17和触发块38从与第二限位卡块59配合的位置快速摆动到与第一限位卡块55相配合的位置上,在摆板17摆动过程中,摆板17会带动板簧19快速移动,同时涡卷弹簧50复位;在触发块38与第一限位卡块55配合的状态下,第一限位卡块55就会对触发块38限位,第一限位卡块55给触发块38施加一个阻力,且该阻力大于涡卷弹簧50在初始状态下的弹力,第二转轴33不能通过涡卷弹簧50直接带动驱动轮16转动,在这种状态下,第二转轴33转动会挤压涡卷弹簧50使得涡卷弹簧50再次上力,当涡卷弹簧50的压缩力大于第一限位卡块55对触发块38的阻力时,触发块38就会挤压第一限位卡块55使得第一限位卡块55逐渐移动到对应的滑槽57内,当第一限位卡块55完全移动到对应的滑槽57内后,触发块38与第一限位卡块55脱离,驱动轮16在涡卷弹簧50的弹力下快速转动一定角度,驱动块51转动带动摆板17和触发块38摆动,使得触发块38与下一个第一限位卡块55接触,通过摆板17的间隙性摆动可以使得板簧19具有间隙性移动的功能,而板簧19间隙性移动就会使得板簧19对摆动挡板21的支撑也出现间隙性,而摆动挡板21在失去板簧19的支撑力后,摆动挡板21在自身的重力和位于摆动挡板21上的建筑垃圾的重力作用下就会间隙性向下摆动,即出现抖动现象,通过抖动使得摆动挡板21上残余建筑垃圾的掉落;防止在晚上不工作时,遗留在摆动挡板21上的残余建筑垃圾加重通道的重力,使得固定相邻通道外壳20之间的固定结构4被拉坏,而且如果通道的重力加重就有可能造成通道单元2内的结构损坏;影响通道的正常使用。

Claims (7)

1.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支撑、通道单元、防尘机构,其中多个通道单元通过固定结构上下依次均匀组合,位于最上端的通道单元通过固定支撑固定于楼房的侧壁上,且每个通道单元对应一层楼,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单元的下侧安装有防尘机构;
上述通道单元包括驱动轮、摆板、限位机构、板簧、通道外壳、摆动挡板、限位块、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涡卷弹簧、驱动块、拨块、触发块,其中通道外壳上端靠近墙壁的侧面上开有方形入口,通道外壳与墙壁相平行的两侧面上分别开有一个避让口,且两个避让口中其中一个位于方形入口的正下侧,该避让口靠近通道外壳上端,另一个位于通道外壳上与墙壁相平行的两侧面中远离墙壁的侧面的下端;
上述通道外壳位于两个避让口的周围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避让口的周围,摆动轴的两端固定安装在通道外壳内与墙壁相垂直的两个侧面上,且摆动轴靠近对应的避让口;摆动挡板通过转动配合安装在摆动轴上;摆动挡板靠近对应避让口一端的下侧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固定安装在通道外壳内侧;板簧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摆动挡板下侧,板簧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避让口位于通道外壳外侧;第二转轴通过两个第二支撑安装在通道外壳外侧;驱动轮的内侧开有安装槽,驱动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上且位于两个第二支撑之间;第二转轴的外圆面与驱动轮内侧开有的安装槽的内圆面之间安装有涡卷弹簧,且涡卷弹簧的内端安装在第二转轴上,涡卷弹簧的外端安装在驱动轮内侧所开的安装槽的内圆面上;驱动块安装在第二转轴的外圆面上,且位于驱动轮内侧所开的安装槽内;拨块安装在驱动轮内侧所开的安装槽的内圆面上,且在初始状态下,拨块与驱动块处于紧密贴合状态;摆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轮的外圆面上,摆板的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板簧位于通道外壳的一端连接;触发块安装在摆板的侧面上;限位机构安装在通道外壳的外侧,且限位机构与触发块配合;
上述限位机构包括弧形板、第一限位卡块、复位弹簧、滑槽、第二限位卡块,其中弧形板的侧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多个滑槽,弧形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通道外壳的外侧,第二限位卡块的一端具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二限位卡块安装在弧形板上所开的滑槽中最靠近通道外壳的滑槽内,且第二限位卡块与对应的滑槽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第一限位块的一端具有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多个第一限位块分别安装在弧形板上所开的滑槽中剩余的滑槽内,且第一限位块与对应的滑槽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第二斜面与第三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一斜面的倾斜角度大于第四斜面的倾斜角度,且第一斜面和第四斜面的倾斜角度均大于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的倾斜角度,在初始状态下,触发块与第二限位卡块上的第一斜面接触配合,且在摆板朝着远离通道外壳一侧摆动时,触发块与第二限位卡块上的第一斜面和第一限位块上的第四斜面配合;
位于通道外壳上两个避让口周围所安装的两个第二转轴之间通过齿轮、皮带轮和皮带连接;第一转轴通过第一支撑安装在通道外壳与墙壁相平行的两侧面中远离墙壁的侧面的一侧,第一转轴与两个第二转轴中与第一转轴位于同一侧的第二转轴之间通过齿轮连接;
在初始状态下,摆动挡板和通道外壳平行于墙面且靠近墙面的一侧之间具有夹角,且夹角的角度为70°-75°之间;
相邻的两个通道单元中的两个第一转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
所有上述通道单元中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单元中的第一转轴通过人工手动驱动调节;
上述防尘机构包括支架、遮挡塑料皮,其中支架通过固定结构安装在所有通道单元中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单元中的通道外壳下侧;遮挡塑料皮挂于支架外侧将支架下侧的空间遮挡;
上述通道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固定环形板,固定环形板上均匀地开有多个第三固定孔,相邻的通道外壳之间通过穿过两者相接触的两个固定环形板上的第三固定孔的固定结构固定;
位于同一通道单元中的两个第二转轴中位于下侧的第二转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为锥齿轮;第三转轴通过第三支撑安装在通道外壳的一侧,第一齿轮为锥齿轮,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三转轴的一端,且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锥齿啮合;第一皮带轮安装在第三转轴的另一端,第五转轴通过第四支撑安装在通道外壳的一侧,第二转轮的一端为锥齿轮,另一端为皮带轮,第二转轮安装在第五转轴上,且第二转轮上的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第七齿轮为锥齿轮,第七齿轮安装在同一通道单元中的两个第二转轴中位于上侧的第二转轴的一端,且第七齿轮与第二转轮上的锥齿轮啮合;
每个通道单元中的第一转轴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为锥齿轮;位于同一通道单元中的两个第二转轴中位于下侧的第二转轴的一端安装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为锥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单元中的第一转轴的下端安装有一个第五齿轮,第五齿轮为锥齿轮,第四转轴通过固定套安装在通道外壳的一侧,第六齿轮为锥齿轮,第六齿轮安装在第四转轴上,且第六齿轮与第五齿轮通过锥齿啮合;驱动把手安装在第四转轴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结构为螺栓和螺母,通过螺栓和螺母将相邻的通道外壳固定,将支架与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外壳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其特征在于:每个通道单元中的通道外壳上所开的方形入口处与楼房通道之间安装有便于使用者通过的连接踏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支撑是由固定环和固定板组成,固定环嵌套于位于最上侧的通道外壳上,且固定环上均匀地开有多个第一固定孔,固定环通过第一固定孔和位于最上侧的通道外壳通过固定结构连接;固定板安装在固定环的一侧,固定板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墙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架是由外环和内环组成,外环和内环通过四个周线均匀分布的连接杆连接;内环上开有第二固定孔;支架通过内环上的第二固定孔与位于最下侧的通道外壳的下端通过固定结构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其特征在于:上述弧形板上所开的所有滑槽的两侧分别对称地开有一个导槽;第一限位卡块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块,第一限位卡块通过两个导块与对应滑槽内所开的两个导槽的配合安装在对应的滑槽内;第二限位卡块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块,第二限位卡块通过两个导块与对应滑槽内所开的两个导槽的配合安装在对应的滑槽内。
CN202011173823.6A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 Active CN1122276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3823.6A CN112227655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1159.5A CN110107056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绿色建筑垃圾回收通道
CN202011173823.6A CN112227655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1159.5A Division CN110107056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绿色建筑垃圾回收通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27655A CN112227655A (zh) 2021-01-15
CN112227655B true CN112227655B (zh) 2022-07-12

Family

ID=6749075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0989.2A Active CN112267644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绿色建筑垃圾回收通道设备
CN201910411159.5A Active CN110107056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绿色建筑垃圾回收通道
CN202011173823.6A Active CN112227655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0989.2A Active CN112267644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绿色建筑垃圾回收通道设备
CN201910411159.5A Active CN110107056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绿色建筑垃圾回收通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22676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1860B (zh) * 2019-11-14 2021-11-02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隔层建筑施工建筑垃圾清运装置
CN111441557B (zh) * 2020-05-20 2021-07-30 安徽富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楼层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
CN113356522A (zh) * 2021-06-24 2021-09-07 向本均 一种高层建筑垃圾运输装置
CN115030446B (zh) * 2022-06-15 2023-05-16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垃圾运输管道
CN116427661B (zh) * 2023-03-07 2023-11-28 广东永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垂直运输设备及其建筑施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7206A (ja) * 1995-09-18 1997-03-25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ゴミ収集システム
JPH11336311A (ja) * 1998-05-29 1999-12-07 Taisei Corp 高層建築物のゴミ回収設備
CN2368909Y (zh) * 1999-04-01 2000-03-15 保速达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型垃圾集中管道
SG142181A1 (en) * 2006-10-23 2008-05-28 Chan Yoon Lian Waste disposal system and method
KR101566452B1 (ko) * 2015-01-30 2015-11-05 대한민국 수직구 추락 안전장치
CN206647492U (zh) * 2017-03-13 2017-11-17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建筑垃圾管道缓冲装置
CN108590111A (zh) * 2018-05-14 2018-09-28 吴东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垃圾垂直运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34001B2 (ja) * 1995-05-09 2005-03-30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高層ビルのごみ輸送装置
JPH09209557A (ja) * 1996-02-01 1997-08-12 Tokyu Constr Co Ltd 建築廃残材の投下装置
ES2160047B1 (es) * 1999-04-05 2002-05-01 Crespo Jose Sebastia Gutierrez Sistema comunitario de evacuacion selectiva de envases de vidrio reciclables.
CN200949307Y (zh) * 2006-09-29 2007-09-19 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 垃圾井道减振缓冲装置
CN204040402U (zh) * 2014-08-25 2014-12-24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及回收系统
CN105178567B (zh) * 2014-08-28 2018-02-06 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垃圾处理通道及施工方法
CN207361074U (zh) * 2017-08-20 2018-05-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 一种医疗护理垃圾回收设备
CN208830666U (zh) * 2018-03-13 2019-05-07 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
CN208105765U (zh) * 2018-03-22 2018-11-16 湖北江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式建筑施工垃圾通道
CN208533965U (zh) * 2018-06-15 2019-02-22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高层建筑施工楼层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
CN208329503U (zh) * 2018-06-19 2019-01-04 郭东良 一种建筑施工用垃圾道
CN108750478B (zh) * 2018-06-21 2021-07-02 冯丹 一种医疗消毒垃圾箱
CN109469288A (zh) * 2018-10-23 2019-03-15 筑梦高科建筑有限公司 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管道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7206A (ja) * 1995-09-18 1997-03-25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ゴミ収集システム
JPH11336311A (ja) * 1998-05-29 1999-12-07 Taisei Corp 高層建築物のゴミ回収設備
CN2368909Y (zh) * 1999-04-01 2000-03-15 保速达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型垃圾集中管道
SG142181A1 (en) * 2006-10-23 2008-05-28 Chan Yoon Lian Waste disposal system and method
KR101566452B1 (ko) * 2015-01-30 2015-11-05 대한민국 수직구 추락 안전장치
CN206647492U (zh) * 2017-03-13 2017-11-17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建筑垃圾管道缓冲装置
CN108590111A (zh) * 2018-05-14 2018-09-28 吴东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垃圾垂直运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7056A (zh) 2019-08-09
CN112267644B (zh) 2022-02-18
CN112267644A (zh) 2021-01-26
CN112227655A (zh) 2021-01-15
CN110107056B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27655B (zh)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垃圾回收通道
CN110107057B (zh) 一种绿色建筑垃圾回收防尘装置
CN109092540A (zh) 一种建筑垃圾粉碎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CN107597274A (zh) 一种建筑用固体垃圾破碎机
CN110670840B (zh) 一种自带减震功能的地板
CN113600473B (zh) 一种建筑垃圾制备混凝土的装置及制备方法
CN211514768U (zh) 一种建筑废料粉碎用钢筋条筛选装置
CN112808370B (zh) 一种建筑节能环保用混凝土回收装置
CN109469289B (zh) 智能建筑垃圾处理输送筒
CN114161574B (zh) 一种利用铜渣生产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装置及生产工艺
CN209997704U (zh) 一种建筑固体垃圾综合处理装置
CN113333086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粉碎装置
CN115367335B (zh) 一种房屋绿色施工建筑废料回收设备及工艺
CN115090375B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垃圾的粉碎筛分设备
CN216376682U (zh) 一种水泥熟料卸料收尘装置
CN115301333A (zh) 一种固体废弃物破碎除尘机构
CN21154859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垃圾回收通道
CN215843299U (zh) 建筑垃圾破碎材料用搅拌装置
CN21933439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粉碎设备
CN217856504U (zh) 一种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粉煤灰球磨机
CN116441156B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筛选装置
CN110438877B (zh) 一种绿色建筑使用的回收道路沥青垃圾的装置
CN221046159U (zh) 一种建筑垃圾破碎筛分装置
CN217725658U (zh) 一种混凝土破碎装置
CN116116545B (zh) 一种路面施工用分级碎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7

Address after: 276000 a611, 6th floor, Zhongguancun Software Park, 101 Building 1, No. 6, Yihe Road, Liny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jingsen municipal garde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055 No. 15, Dai Gang Road, Haicheng street, We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Applicant before: Zhang Zhefu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