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8783A - 无棘轮系拴组件及相关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棘轮系拴组件及相关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8783A
CN112218783A CN201980037619.0A CN201980037619A CN112218783A CN 112218783 A CN112218783 A CN 112218783A CN 201980037619 A CN201980037619 A CN 201980037619A CN 112218783 A CN112218783 A CN 112218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attached
buckle
frame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76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18783B (zh
Inventor
弗雷德·林登·方丹三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nan Cargo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 LeideLindengFangdansansh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 LeideLindengFangdansanshi filed Critical Fu LeideLindengFangdansanshi
Publication of CN112218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8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18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87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7/00Securing or covering of load on vehicles
    • B60P7/06Securing of load
    • B60P7/08Securing to the vehicle floor or sides
    • B60P7/0823Straps; Tighteners
    • B60P7/0838Tensioning by single movement of an actuating memb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02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 A44B11/0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with clamping devices
    • A44B11/12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with clamping devices turnable clamp
    • A44B1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with clamping devices turnable clamp with strap tighte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5/00Implements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or tensioning of wire or stri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7/00Securing or covering of load on vehicles
    • B60P7/06Securing of load
    • B60P7/08Securing to the vehicle floor or sides
    • B60P7/0823Straps; Tighteners
    • B60P7/0869Protecting the strap or the load from w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63/00Flexible elongated elements, e.g. straps, for bundling or supporting articles
    • B65D63/10Non-metallic straps, tapes, or bands; Filamentary elements, e.g. strings, threads or wires; Joints between ends thereof
    • B65D63/14Joint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of separate securing members
    • B65D63/16Joints using buckles, wedges, or like locking members attached to the end of the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1/00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 F16G11/12Connections or attachments, e.g. turnbuckles, adapted for straining of cables, ropes, or wi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14Bale and package ties, hose clamps
    • Y10T24/1412Bale and package ties, hose clamps with tighteners
    • Y10T24/1424Lev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1Strap tighteners
    • Y10T24/2102Cam lever and loop
    • Y10T24/2121Cargo tie dow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1Strap tighteners
    • Y10T24/2143Strap-attached folding lever
    • Y10T24/2147Strap tighten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1Strap tighteners
    • Y10T24/2175Cargo tie dow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提供系拴组件及其使用方法。系拴组件(200)可以包括带扣(210)、第一条带(220)及第二条带(230)。带扣包括:框架(240);手柄(250),可枢转地附接到框架且被配置成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围绕第一轴线枢转;以及滚筒,可旋转地附接到手柄且被配置成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其中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间隔开且平行于第一轴线延伸。第一条带可以附接到框架且第二条带被配置成可移除地附接到滚筒。

Description

无棘轮系拴组件及相关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在2018年5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670,009号的权利,所述美国临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通常涉及系拴组件和方法,且更具体来说,涉及无棘轮系拴组件和使用这种组件将货物固定到支撑结构以进行运输或存储的相关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类型的栓系构件或组件可用于在货物的运输或存储期间将货物固定到支撑结构。例如,在轻型应用中,可以使用简单的条带、绳索或弹力绳将货物固定到卡车车斗、拖车或车辆的集装箱。在一些情况下,可将一个或个条带与带扣(诸如凸轮带扣或弹簧带扣)一起使用,以促进在紧固条带时货物与支撑结构之间可靠固持。在重型应用中,可以使用更复杂的系拴组件来确保相对于支撑结构以安全的方式保持货物。例如,在运输期间,可常常使用棘轮系拴组件、以可靠地抑制货物相对于支撑结构的运动的方式将诸如汽车、摩托车或全地形车辆等重型货物固定到诸如拖车等支撑结构。
棘轮系拴组件通常可以包括棘轮带扣、固定地附接到带扣的第一条带和可移除地附接到带扣的第二条带。第一条带可以包括:第一端部,附接到棘轮带扣;和第二端部,附接到第一钩或其他硬件部件以用于可移除地附接到货物物品或支撑结构。第二条带可以包括:第一端部,被配置成可移除地附接到棘轮带扣;和第二端部,附接到第二钩或其他硬件部件以用于可移除地附接到货物物品或支撑结构。棘轮带扣可以被配置成用于在第一钩和第二钩所提供的附接点之间紧固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虽然可以使用各种配置,但是棘轮带扣通常可以包括框架、滚筒、棘轮机构、手柄和释放机构。第一条带可以固定地附接到框架且从框架延伸,以用于通过第一钩将框架连接到货物物品或支撑结构。滚筒可以可旋转地附接到框架且被配置成接收穿过其中的第二条带。当滚筒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框架旋转时,第二条带可以以交叠的方式包绕在滚筒周围,从而将第二条带固定到滚筒。棘轮机构可以附接到框架和/或手柄且被配置成啮合滚筒。具体来说,棘轮机构可以被配置成允许滚筒在第一方向上旋转且抑制滚筒在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旋转。手柄可以可枢转地附接到框架且被配置成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相对于框架枢转。当手柄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时,手柄可以使滚筒在第一方向上旋转,从而将第二条带包绕在滚筒周围。当手柄从关闭位置枢转到打开位置时,棘轮机构可以保持滚筒的现有旋转方向。释放机构可以附接到框架和/或手柄且被配置成啮合棘轮机构。当释放机构从棘轮机构脱离啮合时,可以允许滚筒在第二方向上旋转,从而允许第二条带展开且从滚筒移除。
这种棘轮系拴组件的使用可以从将第一钩附接到货物物品或支撑结构中的一者开始。以这种方式,棘轮带扣可以通过第一条带和第一钩连接到货物物品或支撑结构中的一者。同时,第二钩可以附接到货物物品或支撑结构中的另一者。然后,第二条带的第一端部可以穿过滚筒的开口且越过滚筒的顶部朝第二钩返回。以这种方式,棘轮带扣可以通过第二条带和第二钩连接到货物物品或支撑结构中的另一者。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将第二条带的第一端部朝第二钩拉动,以消除第二条带中的一些松弛。然后,可以将棘轮带扣致动,以在第一钩和第二钩所提供的附接点之间紧固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具体来说,可将手柄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从而使得滚筒在第一方向上旋转且第二条带包绕在滚筒周围。以这种方式,当第二条带包绕在滚筒周围时,第二条带的张力的程度可以增加。在许多情况下,手柄的单次致动(即,手柄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枢转运动)可能不足以使滚筒抓住第二条带。在第二条带以交叠的方式包绕在滚筒周围,以在第二条带的交叠层之间产生足够量的摩擦力之前,第二条带通常不会被滚筒抓住。对于许多现有的棘轮系拴组件,手柄的单次致动可能通常不会导致第二条带围绕滚筒的期望程度的包绕,且因此可能不会在第二条带中产生期望程度的张力。因此,手柄可以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然后回到关闭位置,以将第二条带进一步包绕在滚筒周围,并进一步增加第二条带的张力。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施行手柄的多次致动,以实现第二条带围绕滚筒的期望程度的包绕和第二条带的期望程度的张力。这样做之后,手柄可以保持在关闭位置,且棘轮机构可以将滚筒保持在现有的旋转定向。在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中产生的张力可以确保在运输期间通过棘轮系拴组件相对于支撑结构固定货物物品。在将货物运输到其目的地之后,可以从货物物品和支撑结构移除棘轮系拴组件。具体来说,可以将手柄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且可以致动释放机构以使棘轮机构脱离啮合。释放机构的致动可以允许从滚筒移除第二条带。例如,可以将第二条带的位于滚筒与第二钩之间的部分拉离滚筒,从而使得滚筒在第二方向上旋转且从滚筒展开第二条带。最后,可以从货物物品和支撑结构拆下第一钩和第二钩。
尽管传统的棘轮系拴组件通常适用于将货物物品固定到支撑结构以进行运输或存储,但是这种组件的使用可能存在某些缺点。例如,棘轮系拴组件使用起来可能很麻烦且耗时。如上所述,要实现第二条带围绕滚筒的期望程度的包绕和第二条带中的期望程度的张力常常可能需要多次致动手柄。因此,用户可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将手柄多次致动。这在某些应用中可能是不期望的,特别是当使用几个系拴组件来固定货物物品时。此外,用户在确定需要将手柄致动多少次来实现第二条带围绕滚筒的期望程度的包绕和第二条带中的期望程度的张力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另外,当使用某些棘轮系拴组件时,由于棘轮带扣的其他部件的配置,穿过并围绕滚筒进给第二条带可能是有挑战性的。例如,当穿过滚筒并围绕滚筒进给第一端部时,可能难以接近滚筒并清楚地看到第二条带的第一端部。在使用某些棘轮系拴组件之后移除第二条带也可能是有挑战性的。例如,当第二条带已经围绕滚筒包绕多次时,用户可能难以简单地通过拉动第二条带的位于滚筒与第二钩之间的部分来从滚筒移除第二条带。因此,使用者可能不得不手动地从滚筒展开第二条带,而由于棘轮带扣的其他部件的配置,这可能是有挑战性的。使用棘轮机构来控制滚筒的旋转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缺点。例如,某些棘轮机构可以包括彼此协作的许多移动部件,以确保系拴组件的正确操作。这种配置可以增加系拴组件的复杂性和总成本。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部件可能会磨损和/或碎片可能会被引入棘轮机构的暴露部分,这可能会妨碍系拴组件的正常操作并危及由此固定的货物物品。
仍然需要改进的系拴组件和使用这种组件将货物固定到支撑结构以进行运输或存储的方法。具体来说,提供系拴组件将是有利的,所述系拴组件解决了与传统棘轮系拴组件相关联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缺点,并且包括用于以简单和直观的方式将货物物品固定到支撑结构的坚固机构。
发明内容
提供系拴组件和使用这种系拴组件将货物物品固定到支撑结构的方法。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系拴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系拴组件可以包括带扣、第一条带及第二条带。带扣可以包括:框架;手柄,可枢转地附接到框架且被配置成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围绕第一轴线枢转;以及滚筒,可旋转地附接到手柄且被配置成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其中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间隔开且平行于第一轴线延伸。第一条带可以附接到框架且第二条带可以被配置成可移除地附接到滚筒。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系拴组件的带扣。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扣可以包括:框架;手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框架且被配置成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围绕第一轴线枢转;以及滚筒,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手柄且被配置成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其中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间隔开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延伸。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系拴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拴组件可以包括带扣、第一条带、第一钩、第二条带以及第二钩。所述带扣可以包括框架、手柄、滚筒、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一连杆臂以及第二连杆臂。所述框架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手柄可以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每一者且被配置成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围绕第一轴线枢转。所述滚筒可以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手柄且被配置成围绕第二轴线旋转。所述第二轴线可以与所述第一轴线间隔开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延伸。所述第一端板可以附接到所述滚筒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板可以附接到所述滚筒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连杆臂可以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一端板中的每一者。所述第二连杆臂可以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中的每一者。所述第一条带可以附接到所述框架。所述第一钩可以附接到所述第一条带的端部。所述第二条带可以被配置成可移除地附接到所述滚筒。所述第二钩可以附接到所述第二条带的端部。
当结合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阅读以下详细说明时,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和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或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系拴组件的侧视图,示出了系拴组件的带扣,所述带扣处于打开配置且通过系拴组件的第一条带、第一钩、第二条带和第二钩连接到货物物品和支撑结构。
图1B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详细侧视图,示出了处于打开配置的带扣。
图1C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详细俯视图,示出了处于打开配置的带扣。
图1D是沿着图1C的线1D-1D截取的图1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详细剖视侧视图,示出了处于打开配置的带扣。
图1E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侧视图,示出了处于关闭配置且通过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连接到货物物品和支撑结构的带扣。
图1F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详细侧视图,示出了处于关闭配置的带扣。
图1G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详细俯视图,示出了处于关闭配置的带扣。
图1H是沿着图1G的线1H-1H截取的图1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详细剖视侧视图,示出了处于关闭配置的带扣。
图1I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框架的侧视图。
图1J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框架的俯视图。
图1K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手柄的侧视图。
图1L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手柄的俯视图。
图1M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滚筒组件的侧视图。
图1N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滚筒组件的俯视图。
图1O是沿着图1N的线1O-1O截取的图1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滚筒组件的剖视侧视图。
图1P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滚筒组件的分解俯视图。
图1Q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连杆臂的侧视图。
图1R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连杆臂的俯视图。
图1S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闩锁的侧视图。
图1T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闩锁的俯视图。
图1U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第一条带和第一钩的侧视图。
图1V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第一条带和第一钩的俯视图。
图1W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第二条带和第二钩的侧视图。
图1X是图1A的系拴组件的第二条带和第二钩的俯视图。
图2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系拴组件的侧视图,示出了系拴组件的带扣,所述带扣处于打开配置且通过系拴组件的第一条带、第一钩、第二条带和第二钩连接到货物物品和支撑结构。
图2B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详细侧视图,示出了处于打开配置的带扣。
图2C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详细俯视图,示出了处于打开配置的带扣。
图2D是沿着图2C的线2D-2D截取的图2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详细剖视侧视图,示出了处于打开配置的带扣。
图2E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侧视图,示出了处于关闭配置的带扣,且所述带扣通过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连接到货物物品和支撑结构。
图2F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详细侧视图,示出了处于关闭配置的带扣。
图2G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详细俯视图,示出了处于关闭配置的带扣。
图2H是沿着图2G的线2H-2H截取的图2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详细剖视侧视图,示出了处于关闭配置的带扣。
图2I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框架的侧视图。
图2J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框架的俯视图。
图2K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手柄的侧视图。
图2L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手柄的俯视图。
图2M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滚筒组件的侧视图。
图2N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滚筒组件的俯视图。
图2O是沿着图2N的线2O-2O截取的图2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滚筒组件的剖视侧视图。
图2P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滚筒组件的分解俯视图。
图2Q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连杆臂的侧视图。
图2R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连杆臂的俯视图。
图2S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闩锁的侧视图。
图2T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带扣的闩锁的端视图。
图2U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第一条带和第一钩的侧视图。
图2V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第一条带和第一钩的俯视图。
图2W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第二条带和第二钩的侧视图。
图2X是图2A的系拴组件的第二条带和第二钩的俯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如可以与系拴组件一起使用的松弛补偿器的侧视图。
图3B是图3A的松弛补偿器的俯视图。
图3C是沿着图3B的线3C-3C截取的图3A的松弛补偿器的剖视侧视图。
图3D是图3A的松弛补偿器和图2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示出了处于自然、未变形配置的松弛补偿器。
图3E是沿着图3D的线3E-3E截取的图3A的松弛补偿器和图2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剖视侧视图,示出了处于自然、未变形配置的松弛补偿器。
图3F是沿着图3D的线3E-3E截取的图3A的松弛补偿器和图2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剖视侧视图,示出了处于变形配置的松弛补偿器。
图4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如可以与系拴组件一起使用的松弛补偿器的侧视图。
图4B是图4A的松弛补偿器的俯视图。
图4C是沿着图4B的线4C-4C截取的图4A的松弛补偿器的剖视侧视图。
图4D是图4A的松弛补偿器和图2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示出了处于自然、未变形配置的松弛补偿器。
图4E是沿着图4D的线4E-4E截取的图4A的松弛补偿器和图2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剖视侧视图,示出了处于自然、未变形配置的松弛补偿器。
图4F是沿着图4D的线4E-4E截取的图4A的松弛补偿器和图2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剖视侧视图,示出了处于变形配置的松弛补偿器。
图5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如可以与系拴组件一起使用的松弛补偿器的侧视图。
图5B是图5A的松弛补偿器的俯视图。
图5C是图5A的松弛补偿器和图2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示出了处于自然、未变形配置的松弛补偿器。
图5D是图5A的松弛补偿器和图2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示出了处于自然、未变形配置的松弛补偿器。
图5E是图5A的松弛补偿器和图2A的系拴组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示出了处于变形配置的松弛补偿器。
具体实施方式
已经开发了用于将货物物品固定到支撑结构以进行运输或存储的改进的系拴组件和方法。这种系拴组件和方法可以解决与传统棘轮系拴组件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点。本文提供的系拴组件可以包括:第一条带,用于在第一连接点处附接到货物物品或支撑结构中的一者;第二条带,用于在第二连接点处附接到货物物品或支撑结构中的另一者;以及带扣,用于在第一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点之间紧固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如本文所述,带扣可以包括无棘轮机构,所述无棘轮机构用于紧固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且因此系拴组件可以避免与传统系拴组件中常常使用的棘轮机构相关联的问题。具体来说,带扣可以包括框架、可枢转地附接到框架的手柄和可旋转地附接到手柄的滚筒。第一条带可以附接到框架,且第二条带可以被配置成附接到滚筒。手柄可以被配置成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相对于框架枢转,并且滚筒可以被配置成当手柄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时相对于手柄旋转。如本文所述,可以通过枢转地附接到框架的一对连杆臂和附接到滚筒的相应端板来促进滚筒的旋转运动。当手柄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时,第二条带可以插接穿过滚筒的槽且包绕在滚筒周围。具体来说,手柄的单次致动可以使得第二条带包绕在滚筒周围,使得第二条带被滚筒抓住。换句话说,第二条带围绕滚筒的包绕可以在沿相反方向拉动的第二条带的交叠层之间产生足够量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滚筒抓住第二条带。第二条带的这种包绕还可以在第一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点之间紧固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且在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中产生期望程度的张力。以这种方式,可以在将手柄单次致动时将货物物品与支撑结构固定到彼此。带扣的配置还可以简化穿过滚筒进给第二条带以及从滚筒移除第二条带。具体来说,当使用系拴组件之前手柄处于打开位置时,相对于带扣的剩余部分,可以清楚地看到和接近滚筒,从而允许第二条带容易地穿过滚筒的下面并进给穿过滚筒的槽。另外,当使用系拴组件之后手柄处于打开位置时,可以以不交叠的方式固持第二条带,从而允许容易地拉动第二条带并从滚筒上移除第二条带。最终,本文中描述的系拴组件可以提供用于以简单和直观的方式将货物物品固定到支撑结构的坚固机构。
图1A到1X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系拴组件100(也可以称为“无棘轮系拴组件”、“系拴带扣组件”、“系拴条带组件”或简称为“组件”),所述系拴组件被配置成将货物物品固定到支撑结构。例如,系拴组件100可用于各种应用中,以将汽车、摩托车、全地形车辆或其他重型货物物品固定到卡车车斗、拖车、车辆集装箱或其他支撑结构以进行运输或存储。应当理解,系拴组件100可以以适合轻型应用、中型应用和重型应用的各种大小提供。此外,应当理解,图1A到1X所示的系拴组件100提供组件100及其部件的一个示例性配置,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各种其他配置。
如图1A和1E所示,系拴组件100可以包括带扣110(也可以称为“无棘轮带扣”或“带扣组件”)、第一条带120(也可以称为“固定条带”)和第二条带130(也可以称为“可移除条带”)。如下所述,在系拴组件100的使用期间,第一条带120可以固定地附接到带扣110,且第二条带130可以可移除地附接到带扣110。第一条带120可用于在第一连接点P1处将系拴组件100连接到货物物品或支撑结构中的一者,且第二条带130可用于在第二连接点P2处将系拴组件100连接到货物物品或支撑结构中的另一者。带扣110可以被配置成用于在第一连接点P1与第二连接点P2之间紧固第一条带120和第二条带130。以这种方式,系拴组件100可以提供货物物品相对于支撑结构的牢固固持。如以下进一步描述,带扣110可以被配置成在打开配置(也可以称为“解锁配置”或“第一配置”)(如图1A到1D所示)与关闭配置(也可以称为“锁定配置”或“第二配置”)(如图1E到1H所示)之间移动或转变。以下将详细描述当带扣110处于打开配置和关闭配置时,带扣110的部件及其对应的位置和定向。
如图1U和1V所示,第一条带120可以形成为细长构件,所述细长构件具有彼此相对定位的第一端部121与第二端部122。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条带120可以包括位于第一端部121处的第一环123和位于第二端部122处的第二环124。第一环123可以由第一条带120的交叠部分形成,所述交叠部分例如沿着第一附接区域125通过缝合或其他附接方式附接到彼此。以类似的方式,第二环124可以由第一条带120的交叠部分形成,所述交叠部分例如沿着第二附接区域126通过缝合或其他附接方式附接到彼此。如下所述,第一环123可以便于将第一条带120附接到带扣110。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钩127(也可以称为“第一硬件部件”)可以通过第二环124附接到第一条带120的第二端部122。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钩127可以固定地附接到第一条带12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钩127可以可移除地附接到第一条带120。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钩127可以形成为以所示方式成形的线钩,但是也可以使用第一钩127的其他形式和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钩127可以由诸如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虽然所示实施例包括附接到第一条带120的第一钩127,但是替代的硬件部件(诸如夹子、夹具或圈)可以附接到第一条带120而不是第一钩127。第一条带120可以由具有合适的抗拉强度的编织的柔性材料形成,以在带扣110产生的张力下使用。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条带120可以由尼龙或聚酯形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
如图1W和1X所示,第二条带130可以形成为细长构件,所述细长构件具有彼此相对定位的第一端部131与第二端部132。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二条带130的第一端部131可以形成为平坦部分133,以用于可移除地啮合带扣110,如下所述,并且第二条带130可以包括定位在第二端部132处的环134。环134可以由第二条带130的交叠部分形成,所述交叠部分例如通过沿着附接区域136通过缝合或其他附接方式附接到彼此。如下所述,第一端部131的平坦部分133可以便于将第二条带130附接到带扣110。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二钩137(也可以称为“第二硬件部件”)可以通过环134附接到第二条带130的第二端部132。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钩137可以固定地附接到第二条带13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钩137可以可移除地附接到第二条带130。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钩137可以形成为以所示方式成形的线钩,但是也可以使用第二钩137的其他形式和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钩137可以由诸如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虽然所示实施例包括附接到第二条带130的第二钩137,但是替代的硬件部件(诸如夹子、夹具或圈)可以附接到第二条带130,而不是第二钩137。第二条带130可以由具有合适的抗拉强度的编织的柔性材料形成,以在带扣110产生的张力下使用。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条带130可以由尼龙或聚酯形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
如图1A到1H,带扣110可以包括各种部件,用于与第一条带120和第二条带130啮合且与所述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相互作用,以在系拴组件100的使用期间紧固第一条带120和第二条带130。根据所示实施例,带扣110可以包括框架140(也可以称为“框架组件”、“底盘”或“底座”)、手柄150(也可以称为“手柄组件”或“杠杆”)、滚筒组件160(也可以称为“滚轮组件”或“桶组件”)、一对连杆臂170(也可以称为“枢轴臂”或“连杆”)和闩锁180(也可以称为“安全闩锁”或“锁”)。如下所述,带扣110的部件可以彼此协作以在带扣110从打开配置移动到关闭配置时在第一条带120和第二条带130中产生张力,并且在带扣110从关闭配置移动到打开配置时释放第一条带120和第二条带130的张力。
如图1I和1J所示,框架140可以形成为细长结构,所述细长结构具有沿着框架140的长度彼此相对定位的第一端部141A与第二端部141B。框架14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且沿着框架140的相应侧延伸的一对侧板142。具体来说,框架140可以包括沿着框架140的第一侧延伸的第一侧板142A和沿着框架140的相对的第二侧延伸的第二侧板142B。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侧板142A和第二侧板142B可以成形为使得侧板142A与侧板142B之间的距离沿着框架140的长度变化。具体来说,第一侧板142A与第二侧板142B之间沿着从第一端部141A延伸的框架140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距离可以大于第一侧板142A与第二侧板142B之间沿着从第二端部141B延伸的框架140的第二部分的第二距离。如图所示,框架140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沿着所述中间部分,第一侧板142A与第二侧板142B之间的距离从第一距离转变到第二距离。可以使用侧板142A、142B的各种形状和配置。框架140还可以包括横向板143,所述横向板沿着框架140的宽度延伸且附接到侧板142A、142B。在某些实施例中,横向板143可以定位成更靠近框架140的第二端部141B而非第一端部141A。在某些实施例中,横向板143可以沿着框架240的中间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和框架140的第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延伸,如图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侧板142A、142B与横向板143可以单独形成且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地附接到彼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侧板142A、142B与横向板143可以彼此成一体地形成。例如,可以将金属片切割和弯曲或以其他方式变形以形成侧板142A、142B和横向板143。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框架140还可以包括一对内侧板144,所述一对内侧板围绕框架140的第一端部141A定位且沿着侧板142A、142B的相应部分延伸。具体来说,框架140可以包括:第一内侧板144A,沿着第一侧板142A的一部分延伸且附接至其上;和第二内侧板144B,沿着第二侧板142B的一部分延伸且附接至其上。在某些实施例中,内侧板144A、144B与侧板142A、142B可以单独形成且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地附接到彼此。在某些实施例中,框架140可以由例如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
框架140可以包括多个孔,所述多个孔限定在其上且被配置成便于将系拴组件100的其他部件附接到框架140。如图所示,框架140可以包括限定在其上的一对第一孔145A、145B、一对第二孔146A、146B、一对第三孔147A、147B、一对第四孔148A、148B和一对第五孔149A、149B。第一孔145A、145B可以彼此同轴,其中第一孔145A延伸穿过第一侧板142A和第一内侧板144A,且第一孔145B延伸穿过第二侧板142B和第二内侧板144B,如图所示。如下所述,第一孔145A、145B可以便于将手柄150附接到框架140。第二孔146A、146B可以彼此同轴,其中第二孔146A延伸穿过第一侧板142A和第一内侧板144A,且第二孔146B延伸穿过第二侧板142B和第二内侧板144B,如图所示。如下所述,第二孔146A、146B可以便于将连杆臂170附接到框架140。第三孔147A、147B可以彼此同轴,其中第三孔147A延伸穿过第一内侧板144A,且第三孔147B延伸穿过第二内侧板144B,如图所示。如下所述,第三孔147A、147B可以便于将闩锁180附接到框架140。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三孔147A、147B也可以便于将第一内侧板144A与第二内侧板144B附接到彼此。第四孔148A、148B可以彼此同轴,其中第四孔148A延伸穿过第一侧板142A,且第四孔148B延伸穿过第二侧板142B,如图所示。如下所述,第四孔148A、148B可以便于将第一条带120附接到框架140。在某些实施例中,第四孔148A、148B也可以便于将第一侧板142A与第二侧板142B附接到彼此。第五孔149A、149B可以彼此同轴,其中第五孔149A延伸穿过第一侧板142A,且第五孔149B延伸穿过第二侧板142B,如图所示。如下所述,第五孔149A、149B可以便于将第一钩127附接到框架140。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五孔149A、149B也可以便于将第一侧板142A与第二侧板142B附接到彼此。
如图1K和1L所示,手柄150可以形成为细长结构,所述细长结构具有沿着手柄150的长度彼此相对定位的第一端部151A与第二端部151B。手柄15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且沿着手柄150的相应侧延伸的一对侧板152。具体来说,手柄150可以包括沿着手柄150的第一侧延伸的第一侧板152A和沿着手柄150的相对的第二侧延伸的第二侧板152B。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侧板152A和第二侧板152B可以成形为使得侧板152A与侧板152B之间的距离沿着手柄150的长度变化。具体来说,第一侧板152A与第二侧板152B之间沿着从第一端部151A延伸的手柄150的第一部分的距离可以大于第一侧板152A与第二侧板152B之间沿着从第二端部151B延伸的手柄150的第二部分的距离。可以使用侧板152A、152B的各种形状和配置。手柄150还可以包括抓手153(也可以称为“横向构件”),所述抓手沿着手柄150的宽度延伸且附接到侧板152A、152B。在某些实施例中,抓手153可以位于手柄150的第一端部151A处或附近,但是也可以使用抓手153的其他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侧板152A、152B与抓手153可以单独形成且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地附接到彼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侧板152A、152B与抓手153可以彼此成一体地形成。例如,侧板152A、152B和抓手153可以由材料工件加工而成。在某些实施例中,手柄150可以由诸如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
如图所示,手柄150还可以包括多个突出部,所述多个突出部被配置成便于将带扣110的其他部件附接到手柄150。具体来说,手柄150可以包括一对第一突出部154A、154B和一对第二突出部155A、155B。如图所示,第一突出部154A可以从第一侧板152A向外延伸且与其垂直,并且第一突出部154B可以从第二侧板152B向外延伸且与其垂直。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154A、154B可以形成为圆柱形构件,所述圆柱形构件彼此同轴且是彼此围绕手柄150的纵向轴线的镜像。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154A、154B与侧板152A、152B可以单独形成且例如通过焊接附接到彼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154A、154B与侧板152A、152B可以例如通过加工材料工件而彼此成一体地形成。如下所述,第一突出部154A、154B可以便于将手柄150附接到框架140。如图所示,第二突出部155A可以从第一侧板152A向外延伸且与其垂直,并且第二突出部155B可以从第二侧板152B向外延伸且与其垂直。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突出部155A、155B可以形成为圆柱形构件,所述圆柱形构件彼此同轴且为彼此围绕手柄150的纵向轴线的镜像。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突出部155A、155B与侧板152A、152B可以单独形成且例如通过焊接附接到彼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突出部155A、155B与侧板152A、152B可以例如通过加工材料工件而彼此成一体地形成。如下所述,第二突出部155A、155B可以便于将滚筒组件160附接到手柄150。
如图所示,手柄150还可以包括多个孔,所述多个孔被配置成便于将带扣110的其他部件附接到手柄150。具体来说,手柄150可以包括限定在其上的一对第一孔156A、156B、一对第二孔157A、157B和一对第三孔158A、158B。第一孔156A、156B可以彼此同轴,其中第一孔156A延伸穿过第一侧板152A和第一突出部154A,且第一孔156B延伸穿过第二侧板152B和第二突出部154B,如图所示。以这种方式,第一孔156A、156B可以形成为延伸穿过相应突出部154A、154B和相应侧板152A、152B的穿孔。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孔156A、156B可以形成为仅延伸穿过相应突出部154A、154B或其部分(而不穿过相应侧板152A、152B)的盲孔。如下所述,第一孔156A、156B可便于将手柄150附接到框架140。第二孔157A、157B可以彼此同轴,其中第二孔157A延伸穿过第一侧板152A,且第二孔157B延伸穿过第二侧板152B,如图所示。第三孔158A、158B可以彼此同轴,且与第二孔157A、157B同轴,其中第三孔158A延伸穿过第二突出部155A,且第三孔158B延伸穿过第二突出部155B,如图所示。第三孔158A、158B可以与相应的第二孔157A、157B连通,如图所示。如下所述,第二孔157A、157B和第三孔158A、158B可以便于将滚筒组件160附接到手柄150。手柄15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啮合特征,所述一个或多个啮合特征被配置成可释放地啮合闩锁180。例如,手柄150可以包括凹口部159,所述凹口部沿着第一侧板152A和第二侧板152B中的每一者的外边缘限定,如图所示。如下所述,凹口部159可以被配置成当带扣110处于关闭配置时啮合闩锁180,从而抑制手柄150相对于框架140移动。尽管所示实施例包括用于啮合闩锁180的手柄的凹口部159,但是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啮合特征来可释放地啮合闩锁180。
如图1M到1P所示,滚筒组件160可以形成为细长结构,所述细长结构具有沿着滚筒组件160的长度彼此相对定位的第一端部161A与第二端部161B。滚筒组件160可以包括滚筒162(也可以称为“滚轮”或“桶”)、一对轴承163和一对端板164。如图所示,滚筒162可以形成为细长构件,所述细长构件包括一对棒165、一对内板166和一对突出部167。具体来说,第一棒165A和第二棒165B可以在第一内板166A与第二内板166B之间延伸且附接到所述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如图所示,第一棒165A与第二棒165B可以彼此间隔开,以在其间限定槽168,并且槽168的端部可以由第一内板166A和第二内板166B限定。第一棒165A与第二棒165B可以彼此平行且平行于滚筒组件160的纵向轴线延伸,并且第一内板166A和第二内板166B可以垂直于滚筒组件160的纵向轴线延伸。如图所示,第一棒165A和第二棒165B各自可具有沿槽168延伸的平坦内表面和与平坦内表面相对定位的波状外表面。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棒165A与第二棒165B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棒165A与第二棒165B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第一棒165A的波状外表面可以不同于第二棒165B的波状外表面。如图所示,第一棒165A的波状外表面可以是具有可变曲率半径的弯曲表面。具体来说,第一棒165A的波状外表面可以具有沿着波状外表面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半径R1和沿着波状外表面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半径R2,其中第一半径R1小于第二半径R2。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波状外表面的第一部分可以沿着波状外表面的一小部分延伸,且波状外表面的第二部分可以沿着波状外表面的大部分延伸。如下所述,当第二条带130在系拴组件100的使用期间包绕在滚筒162周围时,第一棒165A的波状外表面的可变曲率半径可便于对第二条带130的抓握。如图所示,第二棒165B的波状外表面可以沿着其波状外表面的大部分具有第三半径R3。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三半径R3可以小于第二半径R2且大于或等于第一半径R1。可以使用第一棒165A和第二棒165B的各种配置。第一内板166A和第二内板166B可以固定地附接到第一棒165A和第二棒165B。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内板166A、166B可以形成为圆形、盘形构件。如图所示,第一突出部167A可以固定地附接到第一内板166A且从第一内板向外延伸,且第二突出部167B可以固定地附接到第二内板166B且从第二内板向外延伸。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突出部167A、167B可以形成为圆柱形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棒165A、165B、内板166A、166B和突出部167A、167B可以例如通过从工件加工而彼此成一体地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棒165A、165B、内板166A、166B和突出部167A、167B可以单独形成且例如通过焊接附接到彼此。在某些实施例中,滚筒162可以由诸如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
如图所示,滚筒组件160可以包括位于滚筒162的相对两端周围的第一轴承163A和第二轴承163B。具体来说,第一突出部167A的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一轴承163A内,且第二突出部167B的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二轴承163B内。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轴承163A、163B可以是环形滚珠轴承,所述环形滚珠轴承被配置成便于滚筒162围绕滚筒组件160的纵向轴线旋转。滚筒组件160还可以包括第一端板164A和第二端板164B,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位于滚筒162的相对两端处且附接至其上。具体来说,第一端板164A可以附接到第一突出部167A的端部,且第二端板164B可以附接到第二突出部167B的端部。端板164A、164B可以例如通过焊接或一个或多个紧固件固定地附接到相应的突出部167A、167B。以这种方式,端板164A、164B可以围绕滚筒组件160的纵向轴线与滚筒162一起旋转。如图所示,端板164A、164B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限定在其上的孔169。具体来说,第一端板164A可以包括第一孔169A,且第二端板164B可以包括第二孔169B。如图所示,孔169A、169B可以彼此同轴,并且孔169A、169B的纵向轴线可以与滚筒组件160的纵向轴线间隔开并与其平行延伸。如下所述,孔169A、169B可以便于将连杆臂170附接到滚筒组件160。在某些实施例中,锐角α可以限定在延伸穿过滚筒组件160的纵向轴线且平行于第一棒165A和第二棒165B的平坦内表面的第一平面与延伸穿过滚筒组件160的纵向轴线和孔169A、169B的纵向轴线的第二平面之间。锐角α可以选择成使得棒165A、165B相对于孔169A、169B定位,以便于滚筒162的期望旋转和棒165A、165B在滚筒162的整个旋转运动范围内的同步,如下所述。在某些实施例中,锐角α可以在30度与45度之间、35度与40度之间或者近似38度,但是也可以使用锐角α的其他值。
如上所述,带扣110可以包括一对连杆臂170。具体来说,带扣110可以包括用于附接到框架140和滚筒组件160的第一连杆臂170A和用于附接到框架140和滚筒组件160的第二连杆臂170B。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连杆臂170A和第二连杆臂170B可以以类似的方式配置。如图1Q和1R所示,连杆臂170A、170B各自可以形成为细长的平面结构,所述细长的平面结构具有沿着连杆臂170A、170B的长度彼此相对定位的第一端部171A与第二端部171B。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连杆臂170A、170B各自可以具有包括一个或多个线性区域和一个或多个弯曲区域的波状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杆臂170A、170B各自可以沿着连杆臂170A、170B的长度具有直的形状。连杆臂170A、170B各自可以包括多个孔,所述多个孔限定在其上且被配置成便于将连杆臂170A、170B附接到框架140和滚筒组件160。如图所示,连杆臂170A、170B各自可以包括限定在其上的第一孔172和第二孔173。第一孔172可以位于连杆臂170A、170B的第一端部171A附近,且第二孔173可以位于连杆臂170A、170B的第二端部171B附近。如图所示,第一连杆臂170A和第二连杆臂170B的第一孔172可以彼此同轴,且第一连杆臂170A和第二连杆臂170B的第二孔173可以彼此同轴。如下所述,第一连杆臂170A的第一孔172可便于将第一连杆臂170A附接到滚筒组件160,且第一连杆臂170A的第二孔173可便于将第一连杆臂170A附接到框架140。以类似的方式,第二连杆臂170B的第一孔172可以便于将第二连杆臂170B附接到滚筒组件160,且第二连杆臂170B的第二孔173可以便于将第二连杆臂170B附接到框架140。在某些实施例中,连杆臂170A、170B可以由诸如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
如图1S和1T所示,闩锁180可以形成为细长结构,所述细长结构具有沿着闩锁180的长度彼此相对定位的第一端部181A与第二端部181B。根据所示实施例,闩锁180可以包括管182、锁定构件183、释放构件184和一对凸片185。管182可以沿着闩锁180的长度延伸且限定穿过其中的孔186,以便于将闩锁180附接到框架140。锁定构件183可以附接到管182的一侧且沿着所述管的一侧延伸。如下所述,锁定构件183可以被配置成当带扣110处于关闭配置时啮合手柄150。具体来说,锁定构件183的相应部分可以被配置成当带扣110处于关闭配置时啮合手柄150的凹口部159,以抑制手柄150相对于框架140的运动。如图所示,释放构件184可以附接到锁定构件183且横向于其延伸。如下所述,使用者可以抓住并移动释放构件184,以相对于框架140旋转闩锁180。具体来说,释放构件184可用于相对于框架140将闩锁180从锁定位置旋转到解锁位置。如图所示,闩锁180可以包括附接到锁定构件183且从锁定构件延伸的第一凸片185A和第二凸片185B。第一凸片185A可以位于或靠近闩锁180的第一端部181A,且第二凸片185B可以位于或靠近闩锁180的第二端部181B。凸片185A、185B可以被配置成便于将一对偏置构件187附接到闩锁180。具体来说,第一偏置构件187A可以附接到第一凸片185A和框架140的第一内侧板144A,且第二偏置构件187B可以附接到第二凸片185B和框架140的第二内侧板144B。偏置构件187A、187B可以被配置成将闩锁180朝锁定位置偏置。在某些实施例中,偏置构件187A、187B可以是扭转弹簧,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弹簧或其他类型的偏置元件。
图1A到1H示出了彼此组装在一起使用的系拴组件100的各种部件。可使用多个紧固件来组装系拴组件100的部件。如图所示,手柄150可以通过一对第一紧固件191A、191B附接到框架140。具体来说,第一紧固件191A可以延伸穿过框架140的第一侧板142A的第一孔145A且啮合手柄150的第一突出部154A的第一孔156A,并且第一紧固件191B可以延伸穿过框架140的第二侧板142B的第一孔145B且啮合手柄150的第一突出部154B的第一孔156B。如图所示,手柄150可以通过第一紧固件191A、191B可枢转地附接到框架140。具体来说,手柄150可以被配置成在当带扣110处于打开配置时的打开位置(也可以称为“解锁位置”或“第一位置”)(如图1A到1D所示)与当带扣110处于关闭配置时的关闭位置(也可以称为“锁定位置”或“第二位置”)(如图1E到1H所示)之间枢转。如图所示,手柄150可以被配置成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围绕第一轴线A1(也可以称为“枢转轴线”)相对于框架140枢转。应当理解,第一轴线A1可以由第一孔145A、145B、第一孔156A、156B和第一紧固件191A、191B的相应轴线限定。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191A、191B可以形成为被焊接、螺纹连接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手柄150的相应第一突出部154A、154B的细长的圆柱形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191A、191B可以是销、螺栓、螺钉或其他类型的机械紧固件。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垫片可以位于相应的第一突出部154A、154B的外端部与内侧板144A、144B的相邻内表面之间,以便于手柄150的平滑枢转运动并抑制框架140和手柄150的磨损。
如图所示,滚筒组件160可以附接到手柄150并由所述手柄携带。滚筒组件160的第一轴承163A可以位于手柄150的第二突出部155A的第三孔158A内,且滚筒组件160的第二轴承163B可以位于手柄150的第二突出部155B的第三孔158B内。滚筒组件160的滚筒162可以在手柄150的侧板152A、152B之间延伸且啮合轴承163A、163B。具体来说,滚筒162的棒165A、165B可以位于手柄150的侧板152A、152B之间,滚筒162的第一内板166A可以位于手柄150的第二孔157A内,且滚筒162的第二内板166B可以位于手柄150的第二孔157B内。另外,滚筒162的第一突出部167A可以位于手柄150的第三孔158A内以及第一轴承163A内,且滚筒162的第二突出部167B可以位于手柄150的第三孔158B内以及第二轴承163B内。滚筒组件160的第一端板164A可以位于手柄150的第二突出部155A的自由端部之上且诸如通过焊接或其他附接方式附接到滚筒162的第一突出部167A,并且滚筒组件160的第二端板164B可以位于手柄150的第二突出部155B的自由端部之上且诸如通过焊接或其他附接方式附接到滚筒162的第二突出部167B。以这种方式,滚筒组件160和手柄150的布置可以抑制滚筒组件160在滚筒组件160的纵向轴线方向上相对于手柄150平移。然而,滚筒组件16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配置成相对于手柄150旋转。具体来说,滚筒162和端板164A、164B可以被配置成围绕第二轴线A2(也可以称为“旋转轴线”)相对于手柄150旋转。应当理解,第二轴线A2可以由第二孔157A、157B、第三孔158A、158B、轴承163A、163B和滚筒162的相应轴线限定。在某些实施例中,轴承163A、163B的一些部分(诸如轴承163A、163B的内圈)也可以相对于手柄150旋转。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垫片可以位于滚筒组件160和/或手柄150的部件或特征的相应相邻表面之间,所述部件和/或特征相对于彼此旋转,以便于部件和/或特征的平滑旋转运动并抑制部件和/或特征的磨损。
如图所示,连杆臂170A、170B可以通过一对第二紧固件192A、192B附接到框架140。具体来说,第二紧固件192A可以延伸穿过框架140的第一侧板142A的第二孔146A且啮合第一连杆臂170A的第二孔173,并且第二紧固件192B可以延伸穿过框架140的第二侧板142B的第二孔146B且啮合第二连杆臂170B的第二孔173。如图所示,连杆臂170A、170B可以通过第二紧固件192A、192B可枢转地附接到框架140。具体来说,连杆臂170A、170B可以被配置成在当带扣110处于打开配置时的打开位置(也可以称为“解锁位置”或“第一位置”)(如图1A到1D所示)与当带扣110处于关闭配置时的关闭位置(也可以称为“锁定位置”或“第二位置”)(如图1E到1H所示)之间枢转。如图所示,连杆臂170A、170B可以被配置成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围绕第三轴线A3(也可以称为“枢转轴线”)相对于框架140枢转。应当理解,第三轴线A3可以由第二孔146A、146B、第二孔173和第二紧固件192A、192B的相应轴线限定。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紧固件192A、192B可以形成为被焊接、螺纹连接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相应的连杆臂170A、170B的细长的圆柱形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紧固件192A、192B可以是销、螺栓、螺钉或其他类型的机械紧固件。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垫片可以位于相应的连杆臂170A、170B的外表面与内侧板144A、144B的相邻内表面之间,以便于连杆臂170A、170B的平滑枢转运动并抑制框架140和连杆臂170A、170B的磨损。
如图所示,连杆臂170A、170B也可以通过一对第三紧固件193A、193B附接到滚筒组件160。具体来说,第三紧固件193A可以延伸穿过第一连杆臂170A的第一孔172且啮合第一端板164A的孔169A,并且第三紧固件193B可以延伸穿过第二连杆臂170B的第一孔172且啮合第二端板164B的孔169B。如图所示,连杆臂170A、170B可以通过第三紧固件193A、193B可枢转地附接到端板164A、164B。具体来说,连杆臂170A、170B可以被配置成在当带扣110处于打开配置时的打开位置(如图1A到1D所示)与当带扣110处于关闭配置时的关闭位置(如图1E到1H所示)之间枢转。如图所示,连杆臂170A、170B可以被配置成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围绕第四轴线A4(也可以称为“枢转轴线”)相对于端板164A、164B枢转。应当理解,第四轴线A4可以由第一孔172、孔169A、169B和第三紧固件193A、193B的相应轴线限定。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三紧固件193A、193B可以形成为被焊接、螺纹连接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相应端板164A、164B的细长的圆柱形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三紧固件193A、193B可以是销、螺栓、螺钉或其他类型的机械紧固件。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垫片可以位于相应连杆臂170A、170B的内表面与端板164A、164B的相邻外表面之间,以便于连杆臂170A、170B的平滑枢转运动并抑制端板164A、164B和连杆臂170A、170B的磨损。
如图所示,闩锁180可以通过第四紧固件194(也可以称为“交叉构件”或“横向构件”)附接到框架140。具体来说,第四紧固件194可以延伸穿过框架140的内侧板144A、144B的第三孔147A、147B且穿过闩锁180的孔186。如图所示,闩锁180可以通过第四紧固件194可枢转地附接到框架140。具体来说,闩锁180可以被配置成在锁定位置(也可以称为“第一位置”)(如图1A到1H所示)与解锁位置(也可以称为“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如图所示,闩锁180可以被配置成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围绕第五轴线A5(也可以称为“枢转轴线”)相对于框架140枢转。应当理解,第五轴线A5可以由第三孔147A、147B、孔186和第四紧固件194的相应轴线限定。在某些实施例中,第四紧固件194可以形成为被焊接、螺纹连接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框架140的内侧板144A、144B的细长的圆柱形构件。应当理解,通过将第四紧固件194附接到内侧板144A、144B,第四紧固件194可以增强框架140的结构完整性并抑制其变形。在某些实施例中,第四紧固件194可以是销、螺栓、螺钉或其他类型的机械紧固件。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垫片可以位于闩锁180的端部表面与内侧板144A、144B的相邻内表面之间,以便于闩锁180的平滑枢转运动并抑制框架140和闩锁180的磨损。如图所示,偏置构件187A、187B可以附接到框架140和闩锁180。具体来说,第一偏置构件187A可以附接到框架140的第一内侧板144A并附接到闩锁180的第一凸片185A,并且第二偏置构件187B可以附接到框架140的第二内侧板144B并附接到闩锁180的第二凸片185B。在某些实施例中,偏置构件187A、187B的相应部分可以焊接到内侧板144A、144B和凸片185A、185B,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附接方式,诸如紧固件。如上所述,偏置构件187A、187B可以被配置成将闩锁180偏置到锁定位置。
如图所示,第一条带120可以通过第五紧固件195(也可以称为“交叉构件”或“横向构件”)附接到带扣110。具体来说,第五紧固件195可以延伸穿过框架140的侧板142A、142B的第四孔148A、148B且穿过第一条带120的第一环123。以这种方式,第五紧固件195可以附接到侧板142A、142B且可以将第一条带120固定地附接到框架140。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五紧固件195可以形成为被焊接、螺纹连接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侧板142A、142B的细长的圆柱形构件。应当理解,通过将第五紧固件195附接到侧板142A、142B,第五紧固件195可以增强框架140的结构完整性并抑制其变形。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五紧固件195可以是销、螺栓、螺钉或其他类型的机械紧固件。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系拴组件100可以包括第六紧固件196,所述第六紧固件被配置成允许第一钩127可移除地附接到带扣110。具体来说,第六紧固件196可以延伸穿过框架140的侧板142A、142B的第五孔149A、149B。以这种方式,第六紧固件196可以附接到侧板142A、142B且可以允许第二钩127可移除地附接到框架140。例如,在系拴组件100的使用期间,第一条带120可以在第一连接点P1处包绕在货物物品的一部分或支撑结构周围且第一钩127可以附接到第六紧固件196,如图1A和1E所示。另外,第一钩127可以在系拴组件100的存储期间附接到第六紧固件196。在某些实施例中,第六紧固件196可以形成为被焊接、螺纹连接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侧板142A、142B的细长的圆柱形构件。应当理解,通过将第六紧固件196附接到侧板142A、142B,第六紧固件196可以增强框架140的结构完整性并抑制其变形。在某些实施例中,第六紧固件196可以是销、螺栓、螺钉或其他类型的机械紧固件。
图1A到1H示出了使用系拴组件100将货物物品C固定到支撑结构S以进行运输或存储的示例。应当理解,出于说明的目的,附图中仅示出了货物物品C的一部分和支撑结构S的一部分。系拴组件100的使用可以从在第一连接点P1处将组件100附接到货物物品C开始。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可以将第一条带120包绕在货物物品C的一部分周围,且可以将第一钩127附接到第六紧固件196。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第一条带120将带扣110连接到货物物品C。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期望时,可以例如在货物物品C以允许与第一钩127牢固啮合的方式成形时将第一钩127附接到货物物品C的一部分。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第一钩127和第一条带120将带扣110连接到货物物品C。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带扣110处于打开配置的同时将系拴组件100附接到货物物品C。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带扣110处于关闭配置的同时将系拴组件100附接到货物物品C。
如图所示,可以在第二连接点P2处将第二钩137附接到支撑结构S。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将系拴组件100附接到货物物品C之后将第二钩137附接到支撑结构S。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将系拴组件100附接到货物物品C之前将第二钩137附接到支撑结构S。在将第二钩137附接到支撑结构S之前或之后,可以将第二条带130附接到滚筒162。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可以在带扣110处于打开配置的同时将第二条带130附接到滚筒162。如图1A到1D所示,当带扣110处于打开配置时,滚筒162可以位于框架140下方。以这种方式,可以容易地接近和看到滚筒162,以将第二条带130附接到其上。具体来说,第二条带130的第一端部131可在滚筒162之下穿过且经过棒165A、165B之间的槽168朝第二条带130的第二端部132返回,如图所示。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第二条带130和第二钩137将带扣110附接到支撑结构S。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条带130的第一端部131朝第二条带130的第二端部132和第二钩137拉动,以从第二条带130的在第二钩137与滚筒162之间延伸的部分移除一些松弛。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在第二条带130的在第二钩137与滚筒162之间延伸的部分可以保持一定量的松弛。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条带120的在带扣110与货物物品C之间的一部分可以保持一定量的松弛,而在第二条带130的在第二钩137与滚筒162之间延伸的部分可以保持较少松弛或没有松弛。应当理解,第一条带120或第二条带130中的一者或两者的有限松弛量可能是期望的,以易于带扣110从打开配置到关闭配置的运动,并且实现条带120、130的期望程度的张力。在某些实施例中,系拴组件100可以包括附加部件或机构或可以与附加部件或机构一起使用,所述附加部件或机构被配置成为第一条带120或第二条带130中的一者或两者提供期望量的松弛,诸如以下针对图3A到5E描述的部件或机构中的一者。
在将系拴组件100附接到货物物品C和支撑结构之后,可以将带扣110从打开配置移动或转换到关闭配置,如图1E到1H所示。具体来说,用户可以抓住手柄150的抓手153且相对于框架140将手柄150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从而将带扣110从打开配置移动到关闭配置。如上所述,手柄150可以围绕第一轴线A1相对于框架140枢转。当手柄150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时,连杆臂170A、170B可以相对于框架140的侧板142A、142B以及相对于滚筒组件162的端板164A、164B枢转。如上所述,连杆臂170A、170B可以围绕第三轴线A3相对于侧板142A、142B枢转,且连杆臂170A、170B可以围绕第四轴线A4相对于端板164A、164B枢转。鉴于框架140、手柄150、滚筒组件160和连杆臂170A、170B的配置以及轴线A1、A2、A3、A4的相应位置,连杆臂170A、170B的枢转运动可以使得滚筒162相对于手柄150旋转。具体来说,当手柄150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时,滚筒162可以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手柄150旋转。如上所述,滚筒162可以围绕第二轴线A2相对于手柄150旋转。
如图所示,滚筒162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手柄150的旋转可以使得第二条带130包绕在滚筒162周围。具体来说,第二条带130可以围绕滚筒162的棒165A、165B包绕。在某些实施例中,当带扣110处于关闭配置时,第二条带130可以以图1E到1H所示的方式与自身交叠。第二条带130围绕滚筒162的包绕可以消除第二条带130的在第二钩137与滚筒162之间延伸的部分的松弛并在所述部分中产生张力。以这种方式,带扣110从打开配置到关闭配置的运动可以在第一连接点P1与第二连接点P2之间紧固第一条带120和第二条带130。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连杆臂170A、170B和相应的轴线A1、A2、A3、A4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当手柄150以恒定速率相对于框架140枢转时,滚筒162以变化的速率相对于手柄150旋转。具体来说,在手柄150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枢转运动的第一部分期间,滚筒162可以以第一速率旋转,并且在手柄150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枢转运动的随后的第二部分期间,滚筒162可以以第二速率旋转,其中第一速率大于第二速率。以这种方式,在枢转运动的第一部分期间,第二条带130可以比在枢转运动的第二部分期间更快地包绕在滚筒162周围。因此,滚筒162可以在手柄150开始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之后不久就抓住第二条带130的啮合部分。具体来说,在手柄150的枢转运动的第一部分期间,滚筒162的快速旋转可以使得第二条带130的啮合部分围绕滚筒162快速与自身交叠。例如,滚筒162的初始旋转可以使得第二条带130最初沿着滚筒162的第二棒165B与自身交叠,如图1F和1H所示。在滚筒162旋转期间,因为第二条带130的交叠层被沿相反方向拉动,因此第二条带130的啮合部分的这种交叠可以在第二条带130的交叠层之间产生足够量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滚筒162牢固地抓住第二条带130的啮合部分。还可以通过第一棒165A的波状外表面的可变曲率半径来促进滚筒162与第二条带130的啮合部分之间的快速抓紧啮合。如上所述,第一棒165A的波状外表面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半径R1可以小于第一棒165A的波状外表面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半径R2。较小的第一半径R1可以在第一棒165A与第二条带130的啮合部分之间提供更大的摩擦,从而允许滚筒162在手柄150开始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之后不久就抓住第二条带130的啮合部分。
当手柄150接近关闭位置时,侧板152A、152B可以啮合闩锁180的锁定构件183且使得闩锁180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枢转。如上所述,闩锁180可以围绕第五轴线A5相对于框架140枢转。当手柄150到达关闭位置时,偏置构件187A、187B可以将闩锁180偏置回到锁定位置,从而使得凸片185A、185B啮合手柄150的相应凹口部159,如图所示。在通过偏置构件187A、187B将闩锁180保持在锁定位置的同时,闩锁180的凸片185A、185B与手柄150的凹口部159之间的啮合可以将手柄150保持在关闭位置。以这种方式,闩锁180可以将带扣110保持在关闭配置。在带扣110处于关闭配置的同时,带扣110可以保持第一条带120和第二条带130的张力,从而相对于支撑结构S固定货物物品C以进行运输或存储。
应当理解,当带扣110在打开配置与关闭配置之间移动时,框架140、手柄150、滚筒组件160和连杆臂170A、170B的配置可以用作偏心锁定机构。具体来说,当手柄150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时,滚筒162可以朝中心位置移动,经过中心位置,且超过中心位置到达偏心位置。滚筒162的中心位置可以是在连接点P2、P1之间的第一条带120与第二条带130中产生最大量的张力的位置。以这种方式,条带120、130的张力可以随着滚筒162与手柄150一起朝中心位置移动而增加,并且条带120、130的张力可以随着滚筒162与手柄150一起从中心位置移动到偏心位置而减小。在某些实施例中,滚筒162的中心位置可以是第二轴线A2与第一轴线A1和第三轴线A3共面的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在手柄150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枢转运动的第一部分期间,滚筒162的快速旋转可以通过在滚筒162到达中心位置之前交叠第二条带130而使得滚筒162抓住第二条带130的啮合部分。此外,在手柄150的枢转运动的第二部分期间,滚筒162的较慢旋转可以在滚筒162到达中心位置之前开始。以这种方式,滚筒162的较慢旋转可以减轻滚筒162穿过和超出中心位置(即,条带120、130的最大张力的位置)的运动,使得对手柄150施加较小的压力便可实现这种运动。偏心锁定机构可以提供用于将手柄150保持在关闭位置并且将整个带扣110保持在关闭配置的主要锁定特征。具体来说,当手柄150处于关闭位置且滚筒162处于偏心位置时,条带120、130的张力可以抑制手柄150从关闭位置朝打开位置运动。以这种方式,除了由偏心锁定机构提供的锁定功能之外,闩锁180的凸片185A、185B与手柄150的凹口部159之间的啮合可以用作辅助锁定特征。
当不再需要系拴组件100来将货物物品C固定到支撑结构S时,可以从支撑结构S移除组件100。可以将带扣110从关闭配置移动到打开配置,以允许从货物物品C和支撑结构S移除系拴组件100。可以使闩锁180从锁定位置到解锁位置相对于框架140枢转,并且可以将手柄150从关闭位置枢转到打开位置,以将带扣110从关闭配置移动到打开配置。当手柄150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时,滚筒162可以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旋转。以这种方式,当滚筒162在第二方向上旋转时,可以从滚筒162周围展开第二条带130的啮合部分。当带扣110处于打开配置时,可以将第二条带130的在第二钩137与滚筒162之间延伸的部分拉离滚筒162,使得第二条带130的剩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拉动穿过槽168并从滚筒162移除。一旦已从条带120、130移除足够量的张力,便可以从货物物品C拆下第一条带120(或第一钩127),并且可以从支撑结构S拆下第二钩137。
图2A到2X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系拴组件200(也可以称为“无棘轮系拴组件”、“系拴带扣组件”、“系拴条带组件”或简称为“组件”),所述系拴组件被配置成将货物物品固定到支撑结构。例如,系拴组件200可用于各种应用中,以将汽车、摩托车、全地形车辆或其他重型货物物品固定到卡车车斗、拖车、车辆集装箱或用于进行运输或存储的其他支撑结构。应当理解,系拴组件200可以以适合轻型应用、中型应用和重型应用的各种大小提供。此外,应当理解,图2A到2X所示的系拴组件200提供组件200及其部件的一个示例性配置,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各种其他配置。
如图2A和2E所示,系拴组件200可以包括带扣210(也可以称为“无棘轮带扣”或“带扣组件”)、第一条带220(也可以称为“固定条带”)和第二条带230(也可以称为“可移除条带”)。如下所述,在系拴组件200的使用期间,第一条带220可以固定地附接到带扣210,且第二条带230可以可移除地附接到带扣210。第一条带220可用于在第一连接点P1处将系拴组件200连接到货物物品或支撑结构中的一者,且第二条带230可用于在第二连接点P2处将系拴组件200连接到货物物品或支撑结构中的另一者。带扣210可以被配置成用于在第一连接点P1与第二连接点P2之间紧固第一条带220和第二条带230。以这种方式,系拴组件200可以提供货物物品相对于支撑结构的牢固固持。如以下进一步描述,带扣210可以被配置成在打开配置(也可以称为“解锁配置”或“第一配置”)(如图2A到2D所示)与关闭配置(也可以称为“锁定配置”或“第二配置”)(如图2E到2H所示)之间移动或转变。以下将详细描述当带扣210处于打开配置和关闭配置时,带扣210的部件及其对应的位置和定向。
如图2U和2V所示,第一条带220可以形成为细长构件,所述细长构件具有彼此相对定位的第一端部221与第二端部222。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条带220可以包括位于第一端部221处的第一环223和位于第二端部222处的第二环224。第一环223可以由第一条带220的交叠部分形成,所述交叠部分例如通过沿着第一附接区域225通过缝合或其他附接方式附接到彼此。以类似的方式,第二环224可以由第一条带220的交叠部分形成,所述交叠部分例如沿着第二附接区域226通过缝合或其他附接方式附接到彼此。如下所述,第一环223可以便于将第一条带220附接到带扣210。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钩227(也可以称为“第一硬件部件”)可以通过第二环224附接到第一条带220的第二端部222。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钩227可以固定地附接到第一条带22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钩227可以可移除地附接到第一条带220。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钩227可以形成为以所示方式成形的线钩,但是也可以使用第一钩227的其他形式和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钩227可以由诸如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虽然所示实施例包括附接到第一条带220的第一钩227,但是替代的硬件部件(诸如夹子、夹具或圈)可以附接到第一条带220而不是第一钩227。第一条带220可以由具有合适的抗拉强度的编织的柔性材料形成,以在带扣210产生的张力下使用。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条带220可以由尼龙或聚酯形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
如图2W和2X所示,第二条带230可以形成为细长构件,所述细长构件具有彼此相对定位的第一端部231与第二端部232。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二条带230的第一端部231可以形成为平坦部分233,以用于可移除地啮合带扣210,如下所述,并且第二条带230可以包括定位在第二端部232处的环234。环234可以由第二条带230的交叠部分形成,所述交叠部分例如沿着附接区域236通过缝合或其他附接方式附接到彼此。如下所述,第一端部231的平坦部分233可以便于将第二条带230附接到带扣210。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二钩237(也可以称为“第二硬件部件”)可以通过环234附接到第二条带230的第二端部232。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钩237可以固定地附接到第二条带23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钩237可以可移除地附接到第二条带230。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钩237可以形成为以所示方式成形的线钩,但是也可以使用第二钩237的其他形式和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钩237可以由诸如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虽然所示实施例包括附接到第二条带230的第二钩237,但是替代的硬件部件(诸如夹子、夹具或圈)可以附接到第二条带230,而不是第二钩237。第二条带230可以由具有合适的抗拉强度的编织的柔性材料形成,以在带扣210产生的张力下使用。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条带230可以由尼龙或聚酯形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
如图2A到2H,带扣210可以包括各种部件,用于与第一条带220和第二条带230啮合且与所述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相互作用,从而在系拴组件200的使用期间紧固第一条带220和第二条带230。根据所示实施例,带扣210可以包括框架240(也可以称为“框架组件”、“底盘”或“底座”)、手柄250(也可以称为“手柄组件”或“杠杆”)、滚筒组件260(也可以称为“滚轮组件”或“桶组件”)、一对连杆臂270(也可以称为“枢轴臂”或“连杆”)和闩锁280(也可以称为“安全闩锁”或“锁”)。如下所述,带扣210的部件可以彼此协作以在带扣210从打开配置移动到关闭配置时在第一条带220和第二条带230中产生张力,并且在带扣210从关闭配置移动到打开配置时释放第一条带220和第二条带230的张力。
如图2I和2J所示,框架240可以形成为细长结构,所述细长结构具有沿着框架240的长度彼此相对定位的第一端部241A与第二端部241B。框架24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且沿着框架240的相应侧延伸的一对侧板242。具体来说,框架240可以包括沿着框架240的第一侧延伸的第一侧板242A和沿着框架240的相对的第二侧延伸的第二侧板242B。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侧板242A和第二侧板242B可以成形为使得侧板242A与侧板242B之间的距离沿着框架240的长度变化。具体来说,第一侧板242A与第二侧板242B之间沿着从第一端部241A延伸的框架240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距离可以大于第一侧板242A与第二侧板242B之间沿着从第二端部241B延伸的框架240的第二部分的第二距离。如图所示,框架240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沿着所述中间部分,第一侧板242A与第二侧板242B之间的距离从第一距离转变到第二距离。可以使用侧板242A、242B的各种形状和配置。框架240还可以包括横向板243,所述横向板沿着框架240的宽度延伸且附接到侧板242A、242B。在某些实施例中,横向板243可以定位成更靠近框架240第二端部241B而非第一端部241A。在某些实施例中,横向板243可以沿着框架240的中间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和框架的中间部分的全部延伸,如图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侧板242A、242B与横向板243可以单独形成且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地附接到彼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侧板242A、242B与横向板243可以彼此成一体地形成。例如,可以将金属片切割和弯曲或以其他方式变形以形成侧板242A、242B和横向板243。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框架240还可以包括一对支撑肋243A、243B,所述一对支撑肋位于侧板242A与侧板242B之间且被配置成增强框架240的结构完整性并抑制其变形。第一支撑肋243A可以附接到第一侧板242A和横向板243,且第二支撑肋243B可以附接到第二侧板242B和横向板243。如图所示,支撑肋243A、243B可以沿着相应侧板242A、242B的内表面延伸,并且在从框架240的第一端部241A朝第二端部242B的方向上向下延伸到横向板243的顶表面。在某些实施例中,支撑肋243A、243B可以沿着框架240的中间部分定位,如图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支撑肋243A、243B可以与侧板242A、242B和横向板243分开形成且固定地附接其上。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框架240还可以包括一对内侧板244,所述一对内侧板围绕框架240的第一端部241A定位且沿着侧板242A、242B的相应部分延伸。具体来说,框架240可以包括:第一内侧板244A,沿着第一侧板242A的一部分延伸且附接至其上;和第二内侧板244B,沿着第二侧板242B的一部分延伸且附接至其上。在某些实施例中,内侧板244A、244B与侧板242A、242B可以单独形成且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地附接到彼此。在某些实施例中,框架240可以由诸如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
框架240可以包括多个孔,所述多个孔限定在其上且被配置成便于将系拴组件200的其他部件附接到框架240。如图所示,框架240可以包括限定在其上的一对第一孔245A、245B、一对第二孔246A、246B、一对第三孔247A、247B、一对第四孔248A、248B和一对第五孔249A、249B。第一孔245A、245B可以彼此同轴,其中第一孔245A延伸穿过第一侧板242A和第一内侧板244A,且第一孔245B延伸穿过第二侧板242B和第二内侧板244B,如图所示。如下所述,第一孔245A、245B可以便于将手柄250附接到框架240。第二孔246A、246B可以彼此同轴,其中第二孔246A延伸穿过第一侧板242A和第一内侧板244A,且第二孔246B延伸穿过第二侧板242B和第二内侧板244B,如图所示。如下所述,第二孔246A、246B可以便于将连杆臂270附接到框架240。第三孔247A、247B可以彼此同轴,其中第三孔247A延伸穿过第一内侧板244A,且第三孔247B延伸穿过第二内侧板244B,如图所示。如下所述,第三孔247A、247B可以便于通过交叉构件将第一内侧板244A与第二内侧板244B附接到彼此,所述交叉构件在带扣210从打开配置移动到关闭配置时与闩锁280相互作用。第四孔248A、248B可以彼此同轴,其中第四孔248A延伸穿过第一侧板242A,且第四孔248B延伸穿过第二侧板242B,如图所示。如下所述,第四孔248A、248B可以便于将第一条带220附接到框架240。在某些实施例中,第四孔248A、248B也可以便于通过交叉构件将第一侧板242A与第二侧板242B附接到彼此,所述交叉构件将第一条带220附接到框架240。第五孔249A、249B可以彼此同轴,其中第五孔249A延伸穿过第一侧板242A,且第五孔249B延伸穿过第二侧板242B,如图所示。如下所述,第五孔249A、249B可以便于将第一钩227附接到框架240。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五孔249A、249B也可以便于通过交叉构件将第一侧板242A与第二侧板242B附接到彼此,所述交叉构件允许将第一钩227附接到框架240。
如图2K和2L所示,手柄250可以形成为细长结构,所述细长结构具有沿着手柄250的长度彼此相对定位的第一端部251A与第二端部251B。手柄25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且沿着手柄250的相应侧延伸的一对侧板252。具体来说,手柄250可以包括沿着手柄250的第一侧延伸的第一侧板252A和沿着手柄250的相对的第二侧延伸的第二侧板252B。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侧板252A和第二侧板252B可成形为使得侧板252A与侧板252B之间的距离沿着手柄250的长度变化。具体来说,第一侧板252A与第二侧板252B之间沿着从第一端部251A延伸的手柄250的第一部分的距离可以大于第一侧板252A与第二侧板252B之间沿着从第二端部251B延伸的手柄250的第二部分的距离。如图所示,手柄250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沿着所述中间部分,第一侧板252A与第二侧板252B之间的距离从第一距离转变到第二距离。在某些实施例中,手柄250的中间部分可以定位成更靠近手柄250的第一端部251A而非第二端部251B。可以使用侧板252A、252B的各种形状和配置。手柄250还可以包括抓手253(也可以称为“横向构件”),所述抓手沿着手柄250的宽度延伸且附接到侧板252A、252B。在某些实施例中,抓手253可以位于手柄250的第一端部251A处或附近,但是也可以使用抓手253的其他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侧板252A、252B与抓手253可以单独形成且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地附接到彼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侧板252A、252B与抓手253可以彼此成一体地形成。例如,侧板252A、252B和抓手253可以由材料工件加工而成。在某些实施例中,手柄250可以由诸如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
如图所示,手柄250还可以包括多个突出部,所述多个突出部被配置成便于将带扣210的其他部件附接到手柄250。具体来说,手柄250可以包括一对第一突出部254A、254B和一对第二突出部255A、255B。如图所示,第一突出部254A可以从第一侧板252A向外延伸且与其垂直,并且第一突出部254B可以从第二侧板252B向外延伸且与其垂直。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254A、254B可以形成为圆柱形构件,所述圆柱形构件彼此同轴且是彼此围绕手柄250的纵向轴线的镜像。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254A、254B与侧板252A、252B可以单独形成且例如通过焊接附接到彼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254A、254B与侧板252A、252B可以例如通过加工材料工件而彼此成一体地形成。如下所述,第一突出部254A、254B可以便于将手柄250附接到框架240。如图所示,第二突出部255A可以从第一侧板252A向外延伸且与其垂直,并且第二突出部255B可以从第二侧板252B向外延伸且与其垂直。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突出部255A、255B可以形成为圆柱形构件,所述圆柱形构件彼此同轴且是彼此围绕手柄250的纵向轴线的镜像。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突出部255A、255B与侧板252A、252B可以单独形成且例如通过焊接附接到彼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突出部255A、255B与侧板252A、252B可以例如通过加工材料工件而彼此成一体地形成。如下所述,第二突出部255A、255B可以便于将滚筒组件260附接到手柄250。
如图所示,手柄250还可以包括多个孔,所述多个孔被配置成便于将带扣210的其他部件附接到手柄250。具体来说,手柄250可以包括限定在其上的一对第一孔256A、256B、一对第二孔257A、257B和一对第三孔258A、258B。第一孔256A、256B可以彼此同轴,其中第一孔256A延伸穿过第一侧板252A和第一突出部254A,且第一孔256B延伸穿过第二侧板252B和第二突出部254B,如图所示。以这种方式,第一孔256A、256B可以形成为延伸穿过相应突出部254A、254B和相应侧板252A、252B的穿孔。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孔256A、256B可以形成为仅延伸穿过相应突出部254A、254B或其部分(而不穿过相应侧板252A、252B)的盲孔。如下所述,第一孔256A、256B可便于将手柄250附接到框架240。第二孔257A、257B可以彼此同轴,其中第二孔257A延伸穿过第一侧板252A,且第二孔257B延伸穿过第二侧板252B,如图所示。第三孔258A、258B可以彼此同轴,且与第二孔257A、257B同轴,其中第三孔258A延伸穿过第二突出部255A,且第三孔258B延伸穿过第二突出部255B,如图所示。第三孔258A、258B可以与相应的第二孔257A、257B连通,如图所示。如下所述,第二孔257A、257B和第三孔258A、258B可以便于将滚筒组件260附接到手柄250。
如图所示,手柄250还可以包括多个交叉构件(也可以称为“横向构件”),所述多个交叉构件被配置成增强手柄250的结构完整性并抑制其变形和/或与带扣210的其他部件相互作用。具体来说,手柄250可以包括第一交叉构件259A、第二交叉构件259B和第三交叉构件259C。如图所示,第一交叉构件259A可以在侧板252A、252B之间延伸且与第一突出部254A、254B同轴。第一交叉构件259A可以例如通过焊接附接到相应的侧板252A、252B和/或相应的第一突出部254A、254B,并且可以被配置成为侧板252A、252B提供结构支撑并抑制手柄250在其第二端部251B附近的变形。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交叉构件259A可以形成为实心圆柱形构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交叉构件259A可以形成为管状圆柱形构件,或者可以具有其他形状或配置。如图所示,第二交叉构件259B(也可以称为“枢转构件”)可在侧板252A、252B之间延伸且可例如通过焊接附接到相应的侧板252A、252B。第二交叉构件259B可以被配置成为侧板252A、252B提供结构支撑并抑制手柄250在其第二端部251B附近的变形。如下所述,第二交叉构件259B也可以被配置成可枢转地支撑闩锁280,以用于相对于手柄250的枢转运动。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二交叉构件259B可以形成为实心圆柱形构件,但是也可以使用第二交叉构件259B的其他形状和配置。如图所示,第三交叉构件259C(也可以称为“止动构件”)可以在侧板252A、252B之间延伸且可以例如通过焊接附接到相应的侧板252A、252B。第三交叉构件259C可以被配置成为侧板252A、252B提供结构支撑并抑制手柄250在其第二端部251B附近的变形。如下所述,第三交叉构件259C也可以被配置成限制闩锁280相对于手柄250的枢转运动。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三交叉构件259C可以形成为实心圆柱形构件,但是也可以使用第三交叉构件259C的其他形状和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交叉构件259A、259B、259C中的一者或多者或全部可以通过形成在相应侧板252A、252B上的孔以及焊接或其他附接方式附接到侧板252A、252B。在其他实施例中,交叉构件259A、259B、259C中的一者或多者或全部可以通过焊接或其他附接方式附接到相应侧板252A、252B的内表面。
如图2M到2P所示,滚筒组件260可以形成为细长结构,所述细长结构具有沿着滚筒组件260的长度彼此相对定位的第一端部261A与第二端部261B。滚筒组件260可以包括滚筒262(也可以称为“滚轮”或“桶”)、一对轴承263和一对端板264。如图所示,滚筒262可以形成为细长结构,所述细长结构包括一对棒265和从棒265中的每一者的相对端延伸的一对突出部267。具体来说,第一棒265A和第二棒265B可以沿着滚筒262的纵向轴线延伸。如图所示,第一棒265A与第二棒265B可以彼此间隔开,以在其间限定槽268。第一棒265A与第二棒265B可以彼此平行并且平行于滚筒组件260的纵向轴线延伸。如图所示,第一棒265A和第二棒265B各自可具有沿着槽268延伸的平坦内表面和与平坦内表面相对定位的波状外表面。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棒265A与第二棒265B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棒265A与第二棒265B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第一棒265A的波状外表面可以不同于第二棒265B的波状外表面。如图所示,第一棒265A的波状外表面可以是具有可变曲率半径的弯曲表面。具体来说,第一棒265A的波状外表面可以具有沿着波状外表面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半径R1和沿着波状外表面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半径R2,其中第一半径R1小于第二半径R2。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波状外表面的第一部分可以沿着波状外表面的一小部分延伸,且波状外表面的第二部分可以沿着波状外表面的大部分延伸。如下所述,当第二条带230在系拴组件200的使用期间包绕在滚筒262上周围,第一棒265A的波状外表面的可变曲率半径可便于对第二条带230的抓握。如图所示,第二棒265B的波状外表面可以沿着其波状外表面的大部分具有第三半径R3。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三半径R3可以小于第二半径R2且大于或等于第一半径R1。可以使用第一棒265A和第二棒265B的各种配置。如图所示,第一突出部267A可以从第一棒265A的一端延伸且第二突出部267B可以从第一棒265A的另一端延伸。以类似的方式,第一突出部267A可以从第二棒265B的一端延伸,且第二突出部267B可以从第二棒265B的另一端延伸。在某些实施例中,突出部267A、267B可以例如通过从工件加工而与相应的棒265A、265B成一体地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突出部267A、267B可以单独形成且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地附接到相应的棒265A、265B。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突出部267A、267B可以具有比相应的棒265A、265B小的横截面轮廓。在某些实施例中,滚筒262可以由诸如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
如图所示,滚筒组件260可以包括位于滚筒262的相对两端周围的第一轴承263A和第二轴承263B。具体来说,第一突出部267A的相应部分可以位于第一轴承263A内,且第二突出部267B的相应部分可以位于第二轴承263B内。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轴承263A、263B可以是环形滚珠轴承,所述环形滚珠轴承被配置成便于滚筒262围绕滚筒组件260的纵向轴线旋转。滚筒组件260还可以包括第一端板264A和第二端板264B,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位于滚筒262的相对两端处且附接到滚筒。具体来说,第一端板264A可以附接到第一突出部267A的相应端部,且第二端板264B可以附接到第二突出部267B的相应端部。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端板264A、264B可以包括用于接收突出部267A、267B的相应的孔或凹槽,且端板264A、264B可以例如通过焊接或一个或多个紧固件固定地附接到相应的突出部267A、267B。以这种方式,端板264A、264B可以与滚筒262一起围绕滚筒组件260的纵向轴线旋转。如图所示,端板264A、264B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限定在其上的孔269。具体来说,第一端板264A可以包括第一孔269A,且第二端板264B可以包括第二孔269B。如图所示,孔269A、269B可以彼此同轴,并且孔269A、269B的纵向轴线可以与滚筒组件260的纵向轴线间隔开且与其平行延伸。如下所述,孔269A、269B可以便于将连杆臂270附接到滚筒组件260。在某些实施例中,锐角α可以限定在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第一平面延伸穿过滚筒组件260的纵向轴线且与第一棒265A和第二棒265B的平坦内表面平行,所述第二平面延伸穿过滚筒组件260的纵向轴线和孔269A、269B的纵向轴线。锐角α可以选择成使得棒265A、265B相对于孔269A、269B定位,以便于滚筒262的期望的旋转和棒265A、265B在滚筒262的整个旋转运动范围内的同步,如下所述。在某些实施例中,锐角α可以介于30度与45度之间、35度与40度之间、或者近似38度,但是也可以使用锐角α的其他值。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滚筒组件260还可以包括:第一垫片266A,位于第一端板264A与第一轴承263A之间;和第二垫片266B,位于第二端板264B与第二轴承263B之间。垫片266A、266B可以便于端板264A、264B相对于轴承263A、263B和手柄250的第二突出部255A、255B的平滑旋转运动并抑制相应部件的磨损。
如上所述,带扣210可以包括一对连杆臂270。具体来说,带扣210可以包括用于附接到框架240和滚筒组件260的第一连杆臂270A和用于附接到框架240和滚筒组件260的第二连杆臂270B。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连杆臂270A和第二连杆臂270B可以以类似的方式配置。如图2Q和2R所示,连杆臂270A、270B各自可以形成为细长的平面结构,所述细长的平面结构具有沿着连杆臂270A、270B的长度彼此相对定位的第一端部271A与第二端部271B。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连杆臂270A、270B各自可以具有包括一个或多个线性区域和一个或多个弯曲区域的波状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杆臂270A、270B各自可以沿着连杆臂270A、270B的长度具有直的形状。每个连杆臂270A、270B可以包括多个孔,所述多个孔限定在其上且被配置成便于将连杆臂270A、270B附接到框架240和滚筒组件260。如图所示,连杆臂270A、270B各自可以包括限定在其上的第一孔272和第二孔273。第一孔272可以位于连杆臂270A、270B的第一端部271A附近,且第二孔273可以位于连杆臂270A、270B的第二端部271B附近。如图所示,第一连杆臂270A和第二连杆臂270B的第一孔272可以彼此同轴,且第一连杆臂270A和第二连杆臂270B的第二孔273可以彼此同轴。如下所述,第一连杆臂270A的第一孔272可便于将第一连杆臂270A附接到滚筒组件260,且第一连杆臂270A的第二孔273可便于将第一连杆臂270A附接到框架240。以类似的方式,第二连杆臂270B的第一孔272可以便于将第二连杆臂270B附接到滚筒组件260,且第二连杆臂270B的第二孔273可以便于将第二连杆臂270B附接到框架240。在某些实施例中,连杆臂270A、270B可以由诸如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
如图2S和2T所示,闩锁280可以形成为细长结构,所述细长结构具有沿着闩锁280的长度彼此相对定位的第一端部281A与第二端部281B。根据所示实施例,闩锁280可以包括一对侧板282、横向板283和释放构件284。侧板282可以彼此间隔开且沿着闩锁280的相应侧延伸。具体来说,闩锁280可以包括沿着闩锁280的第一侧延伸的第一侧板282A和沿着闩锁280的相对的第二侧延伸的第二侧板282B。如图所示,第一侧板282A可以包括位于其底端或其附近的锁定突出部285A,且第二侧板282B类似地可以包括位于其底端或其附近的锁定突出部285B。如下所述,锁定突出部285A、285B可以被配置成当带扣210处于关闭配置时啮合匹配交叉构件,以将闩锁280保持在锁定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锁定突出部285A、285B可以形成为大致钩形构件,但是也可以使用锁定突出部285A、285B的其他形状和配置。如图所示,第一侧板282A还可以包括位于其底端或其附近的止动突出部286A,且第二侧板282B类似地可以包括位于其底端或其附近的止动突出部286B。如下所述,止动突出部286A、286B可以被配置成当闩锁280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时啮合手柄250的第三交叉构件259C。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止动突出部286A、286B可以形成为大致钩形构件,但是也可以使用止动突出部286A、286B的其他形状和配置。侧板282A、282B还可以包括多个孔,用于与带扣210的匹配部件配合。如图所示,第一侧板282A可以包括延伸穿过其中的第一孔287A和第二孔288A,且第二侧板282B类似地可以包括延伸穿过其中的第一孔287B和第二孔288B。如下所述,闩锁280可以通过延伸穿过第一孔287A、287B的第二交叉构件259可枢转地附接到手柄250。以这种方式,闩锁280可以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相对于手柄250枢转。侧板282A、282B的第二孔288A、288B可以便于闩锁280的交叉构件289的附接。交叉构件289可以在侧板282A、282B之间延伸且便于将偏置构件290附接到闩锁280。如下所述,偏置构件290可以被配置成将闩锁280朝锁定位置偏置。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偏置构件290可以是扭转弹簧,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弹簧或其他类型的偏置元件。如图所示,横向板283可以附接到侧板282A、282B且沿着闩锁280的顶部延伸。释放构件284可以附接到横向板283且从横向板283延伸到闩锁280的第一端部281A。如下所述,使用者可以抓住并移动释放构件284,以将闩锁280相对于手柄250从锁定位置枢转到解锁位置。
图2A到2H示出了彼此组装在一起使用的系拴组件200的各种部件。可使用多个紧固件来组装系拴组件200的部件。如图所示,手柄250可以通过一对第一紧固件291A、291B附接到框架240。具体来说,第一紧固件291A可以延伸穿过框架240的第一侧板242A的第一孔245A且啮合手柄250的第一突出部254A的第一孔256A,并且第一紧固件291B可以延伸穿过框架240的第二侧板242B的第一孔245B且啮合手柄250的第一突出部254B的第一孔256B。如图所示,手柄250可以通过第一紧固件291A、291B可枢转地附接到框架240。具体来说,手柄250可以被配置成在当带扣210处于打开配置时的打开位置(也可以称为“解锁位置”或“第一位置”)(如图2A到2D所示)与当带扣210处于关闭配置时的关闭位置(也可以称为“锁定位置”或“第二位置”)(如图2E到2H所示)之间枢转。如图所示,手柄250可以被配置成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围绕第一轴线A1(也可以称为“枢转轴线”)相对于框架240枢转。应当理解,第一轴线A1可以由第一孔245A、245B、第一孔256A、256B和第一紧固件291A、291B的相应轴线限定。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291A、291B可以形成为被焊接、螺纹连接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手柄250的相应第一突出部254A、254B的细长的圆柱形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291A、291B可以是销、螺栓、螺钉或其他类型的机械紧固件。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垫片可以位于相应的第一突出部254A、254B的外端部与内侧板244A、244B的相邻内表面之间,以便于手柄250的平滑枢转运动并抑制框架240和手柄250的磨损。
如图所示,滚筒组件260可以附接到手柄250并由所述手柄携带。滚筒组件260的第一轴承263A可以位于手柄250的第二突出部255A的第三孔258A内,且滚筒组件260的第二轴承263B可以位于手柄250的第二突出部255B的第三孔258B内。滚筒组件260的滚筒262可以在手柄250的侧板252A、252B之间延伸且啮合轴承263A、263B。具体来说,滚筒262的棒265A、265B可以位于手柄250的侧板252A、252B之间。另外,滚筒262的第一突出部267A可以位于手柄250的第三孔258A内以及第一轴承263A内,且滚筒262的第二突出部267B可以位于手柄250的第三孔258B内以及第二轴承263B内。滚筒组件260的第一端板264A可以位于手柄250的第二突出部255A的自由端部之上且诸如通过焊接或其他附接方式附接到滚筒262的第一突出部267A,并且滚筒组件260的第二端板264B可以位于手柄250的第二突出部255B的自由端部之上且诸如通过焊接或其他附接方式附接到滚筒262的第二突出部267B。以这种方式,滚筒组件260和手柄250的布置可以抑制滚筒组件260在滚筒组件260的纵向轴线方向上相对于手柄250平移。然而,滚筒组件26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配置成相对于手柄250旋转。具体来说,滚筒262和端板264A、264B可以被配置成围绕第二轴线A2(也可以称为“旋转轴”)相对于手柄250旋转。应当理解,第二轴线A2可以由第二孔257A、257B、第三孔258A、258B、轴承263A、263B和滚筒262的相应轴线限定。在某些实施例中,轴承263A、263B的一些部分(诸如轴承263A、263B的内圈)也可以相对于手柄250旋转。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垫片可以位于滚筒组件260和/或手柄250的部件或特征的相应相邻表面之间,所述部件或特征相对于彼此旋转,以便于部件和/或特征的平滑旋转运动并抑制部件和/或特征的磨损。
如图所示,连杆臂270A、270B可以通过一对第二紧固件292A、292B附接到框架240。具体来说,第二紧固件292A可以延伸穿过框架240的第一侧板242A的第二孔246A且啮合第一连杆臂270A的第二孔273,并且第二紧固件292B可以延伸穿过框架240的第二侧板242B的第二孔246B且啮合第二连杆臂270B的第二孔273。如图所示,连杆臂270A、270B可以通过第二紧固件292A、292B可枢转地附接到框架240。具体来说,连杆臂270A、270B可以被配置成在当带扣210处于打开配置时的打开位置(也可以称为“解锁位置”或“第一位置”)(如图2A到2D所示)与当带扣210处于关闭配置时的关闭位置(也可以称为“锁定位置”或“第二位置”)(如图2E到2H所示)之间枢转。如图所示,连杆臂270A、270B可以被配置成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围绕第三轴线A3(也可以称为“枢转轴线”)相对于框架240枢转。应当理解,第三轴线A3可以由第二孔246A、246B、第二孔273和第二紧固件292A、292B的相应轴线限定。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紧固件292A、292B可以形成为被焊接、螺纹连接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相应的连杆臂270A、270B的细长的圆柱形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紧固件292A、292B可以是销、螺栓、螺钉或其他类型的机械紧固件。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垫片可以位于相应的连杆臂270A、270B的外表面与内侧板244A、244B的相邻内表面之间,以便于连杆臂270A、270B的平滑枢转运动并抑制框架240和连杆臂270A、270B的磨损。
如图所示,连杆臂270A、270B也可以通过一对第三紧固件293A、293B附接到滚筒组件260。具体来说,第三紧固件293A可以延伸穿过第一连杆臂270A的第一孔272且啮合第一端板264A的孔269A,并且第三紧固件293B可以延伸穿过第二连杆臂270B的第一孔272且啮合第二端板264B的孔269B。如图所示,连杆臂270A、270B可以通过第三紧固件293A、293B可枢转地附接到端板264A、264B。具体来说,连杆臂270A、270B可以被配置成在当带扣210处于打开配置时的打开位置(如图2A到2D所示)与当带扣210处于关闭配置时的关闭位置(如图2E到2H所示)之间枢转。如图所示,连杆臂270A、270B可以被配置成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围绕第四轴线A4(也可以称为“枢转轴线”)相对于端板264A、264B枢转。应当理解,第四轴线A4可以由第一孔272、孔269A、269B和第三紧固件293A、293B的相应轴线限定。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三紧固件293A、293B可以形成为被焊接、螺纹连接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相应端板264A、264B的细长的圆柱形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三紧固件293A、293B可以是销、螺栓、螺钉或其他类型的机械紧固件。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垫片可以位于相应连杆臂270A、270B的内表面与端板264A、264B的相邻外表面之间,以便于连杆臂270A、270B的平滑枢转运动并抑制端板264A、264B和连杆臂270A、270B的磨损。
如图所示,闩锁280可以通过第二交叉构件259B附接到手柄250。具体来说,第二交叉构件259B可以延伸穿过闩锁280的第一孔287A、287B且例如通过焊接或其他附接方式固定地附接到手柄250的侧板252A、252B。如图所示,闩锁280可以通过第二交叉构件259B可枢转地附接到手柄250。具体来说,闩锁280可以被配置成在锁定位置(也可以称为“第一位置”)(如图2A到2H所示)与解锁位置(也可以称为“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如图所示,闩锁280可以被配置成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围绕第五轴线A5(也可以称为“枢转轴线”)相对于手柄250枢转。应当理解,第五轴线A5可以由第一孔287A、287B和第二交叉构件259B的相应轴线限定。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交叉构件259B可以形成为被焊接、螺纹连接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手柄250的侧板252A、252B的细长的圆柱形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交叉构件259B可以是销、螺栓、螺钉或其他类型的机械紧固件。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垫片可以位于闩锁280的侧板282A、282B的外表面与侧板252A、252B的相邻内表面之间,以便于闩锁280的平滑枢转运动并抑制手柄250和闩锁280的磨损。如图所示,偏置构件290可以附接到手柄250和闩锁280。具体来说,偏置构件290可以附接到手柄250的第三交叉构件259C和闩锁280的交叉构件289。在某些实施例中,偏置构件290可以形成为扭转弹簧,其中弹簧的一个臂附接到第三交叉构件259C,且弹簧的另一臂附接到交叉构件289。如上所述,偏置构件290可以被配置成将闩锁280偏置到锁定位置。
如图所示,框架240的内侧板244A、244B可以通过第四紧固件294(也可以称为“交叉构件”或“横向构件”)附接到彼此。具体来说,第四紧固件294可以延伸穿过内侧板244A、244B的第三孔247A、247B。在某些实施例中,第四紧固件294可以形成为被焊接、螺纹连接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框架240的内侧板244A、244B的细长的圆柱形构件。应当理解,通过将第四紧固件294附接到内侧板244A、244B,第四紧固件294可以增强框架240的结构完整性并抑制其变形。在某些实施例中,第四紧固件294可以是销、螺栓、螺钉或其他类型的机械紧固件。如上所述,当闩锁280处于锁定位置时,闩锁280可以啮合第四紧固件294。具体来说,闩锁280的锁定突出部285A、285B可以啮合第四紧固件294,以抑制闩锁280从锁定位置移动,同时偏置构件290将闩锁280朝锁定位置偏置。
如图所示,第一条带220可以通过第五紧固件295(也可以称为“交叉构件”或“横向构件”)附接到带扣210。具体来说,第五紧固件295可以延伸穿过框架240的侧板242A、242B的第四孔248A、248B且穿过第一条带220的第一环223。以这种方式,第五紧固件295可以附接到侧板242A、242B且可以将第一条带220固定地附接到框架240。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五紧固件295可以形成为被焊接、螺纹连接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侧板242A、242B的细长的圆柱形构件。应当理解,通过将第五紧固件295附接到侧板242A、242B,第五紧固件295可以增强框架240的结构完整性并抑制其变形。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五紧固件295可以是销、螺栓、螺钉或其他类型的机械紧固件。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系拴组件200可以包括第六紧固件296,所述第六紧固件被配置成允许第一钩227可移除地附接到带扣210。具体来说,第六紧固件296可以延伸穿过框架240的侧板242A、242B的第五孔249A、249B。以这种方式,第六紧固件296可以附接到侧板242A、242B且可以允许第二钩227可移除地附接到框架240。例如,在系拴组件200的使用期间,第一条带220可以在第一连接点P1处包绕在货物物品的一部分或支撑结构周围且第一钩227可以附接到第六紧固件296,如图2A和2E所示。另外,第一钩227可以在系拴组件200的存储期间附接到第六紧固件296。在某些实施例中,第六紧固件296可以形成为被焊接、螺纹连接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侧板242A、242B的细长的圆柱形构件。应当理解,通过将第六紧固件296附接到侧板242A、242B,第六紧固件296可以增强框架240的结构完整性并抑其变形。在某些实施例中,第六紧固件296可以是销、螺栓、螺钉或其他类型的机械紧固件。
图2A到2H示出了使用系拴组件200将货物物品C固定到支撑结构S以进行运输或存储的示例。应当理解,出于说明的目的,附图中仅示出了货物物品C的一部分和支撑结构S的一部分。系拴组件200的使用可以从在第一连接点P1处将组件200附接到货物物品C开始。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可以将第一条带220包绕在货物物品C的一部分周围,且可以将第一钩227附接到第六紧固件296。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第一条带220将带扣210连接到货物物品C。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期望时,可以例如在货物物品C以允许与第一钩227牢固啮合的方式成形时将第一钩227附接到货物物品C的一部分。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第一钩227和第一条带220将带扣210连接到货物物品C。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带扣210处于打开配置的同时将系拴组件200附接到货物物品C。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带扣210处于关闭配置的同时将系拴组件200附接到货物物品C。
如图所示,可以在第二连接点P2处将第二钩237附接到支撑结构S。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将系拴组件200附接到货物物品C之后将第二钩237附接到支撑结构S。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将系拴组件200附接到货物物品C之前将第二钩237附接到支撑结构S。在将第二钩237附接到支撑结构S之前或之后,可以将第二条带230附接到滚筒262。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可以在带扣210处于打开配置的同时将第二条带230附接到滚筒262。如图2A到2D所示,当带扣210处于打开配置时,滚筒162可以位于框架240下方。以这种方式,可以容易地接近和看到滚筒262,以将第二条带230附接到其上。具体来说,第二条带230的第一端部231可在滚筒262之下穿过且经过棒265A、265B之间的槽268朝第二条带230的第二端部232返回,如图所示。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第二条带230和第二钩237将带扣210附接到支撑结构S。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条带230的第一端部231朝第二条带230的第二端部232和第二钩237拉动,以从第二条带230的在第二钩237与滚筒262之间延伸的部分移除一些松弛。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二条带230的在第二钩237与滚筒262之间延伸的部分可以保持一定量的松弛。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条带220的在带扣210与货物物品C之间的一部分可以保持一定量的松弛,而第二条带230的在第二钩237与滚筒262之间延伸的部分可以保持较少松弛或没有松弛。应当理解,第一条带220或第二条带230中的一者或两者的有限松弛量可能是期望的,以易于带扣210从打开配置到关闭配置的运动,并且实现条带220、230的期望程度的张力。在某些实施例中,系拴组件200可以包括附加部件或机构或可以与附加部件或机构一起使用,所述附加部件或机构被配置成为第一条带220或第二条带230中的一者或两者提供期望量的松弛,诸如以下针对图3A到5E描述的部件或机构中的一者。
在将系拴组件200附接到货物物品C和支撑结构之后,可以将带扣210从打开配置移动或转换到关闭配置,如图2E到2H所示。具体来说,用户可以抓住手柄250的抓手253且相对于框架240将手柄250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以将带扣210从打开配置移动到关闭配置。如上所述,手柄250可以围绕第一轴线A1相对于框架240枢转。当手柄250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时,连杆臂270A、270B可以相对于框架240的侧板242A、242B以及相对于滚筒组件262的端板264A、264B枢转。如上所述,连杆臂270A、270B可以围绕第三轴线A3相对于侧板242A、242B枢转,且连杆臂270A、270B可以围绕第四轴线A4相对于端板264A、264B枢转。鉴于框架240、手柄250、滚筒组件260和连杆臂270A、270B的配置以及轴线A1、A2、A3、A4的相应位置,连杆臂270A、270B的枢转运动可以使得滚筒262相对于手柄250旋转。具体来说,当手柄250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时,滚筒262可以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手柄250旋转。如上所述,滚筒262可以围绕第二轴线A2相对于手柄250旋转。
如图所示,滚筒262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手柄250的旋转可以使得第二条带230包绕在滚筒262周围。具体来说,第二条带230可以围绕滚筒262的棒265A、265B包绕。在某些实施例中,当带扣210处于关闭配置时,第二条带230可以以图2E到2H所示的方式与自身交叠。第二条带230围绕滚筒262的包绕可以消除第二条带230的在第二钩237与滚筒262之间延伸的部分的松弛并在所述部分中产生张力。以这种方式,带扣210从打开配置到关闭配置的运动可以在第一连接点P1与第二连接点P2之间紧固第一条带220和第二条带230。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连杆臂270A、270B和相应的轴线A1、A2、A3、A4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当手柄250以恒定速率相对于框架240枢转时,滚筒262以变化的速率相对于手柄250旋转。具体来说,在手柄250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枢转运动的第一部分期间,滚筒262可以以第一速率旋转,并且在手柄250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枢转运动的随后的第二部分期间,滚筒262可以以第二速率旋转,其中第一速率大于第二速率。以这种方式,在枢转运动的第一部分期间,第二条带230可以比在枢转运动的第二部分期间更快地包绕在滚筒262周围。因此,滚筒262可以在手柄250开始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之后不久就抓住第二条带230的啮合部分。具体来说,在手柄250的枢转运动的第一部分期间,滚筒262的快速旋转可以使得第二条带230的啮合部分围绕滚筒262快速与自身交叠。例如,滚筒262的初始旋转可以使得第二条带230最初沿着滚筒262的第二棒265B与自身交叠,如图2F和2H所示。在滚筒262旋转期间,因为第二条带230的交叠层被沿相反方向拉动,因此第二条带230的啮合部分的这种交叠可以在第二条带230的交叠层之间产生足够量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滚筒262牢固地抓住第二条带230的啮合部分。还可以通过第一棒265A的波状外表面的可变曲率半径来便于滚筒262与第二条带230的啮合部分之间的快速抓紧啮合。如上所述,第一棒265A的波状外表面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半径R1可以小于第一棒265A的波状外表面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半径R2。较小的第一半径R1可以在第一棒265A与第二条带230的啮合部分之间提供更大的摩擦,从而允许滚筒262在手柄250开始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之后不久就抓住第二条带230的啮合部分。
当手柄250接近关闭位置时,闩锁280的侧板282A、282B可以啮合第四紧固件294且使得闩锁280从锁定位置朝解锁位置枢转。如上所述,闩锁280可以围绕第五轴线A5相对于手柄250枢转。当手柄250到达关闭位置时,偏置构件290可以将闩锁280偏置回到锁定位置,从而使得闩锁280的锁定突出部285A、285B啮合第四紧固件294,如图所示。闩锁280的锁定突出部285A、285B与第四紧固件294之间的啮合可以在闩锁280通过偏置构件290保持在锁定位置的同时将手柄250保持在关闭位置。以这种方式,闩锁280可以将带扣210保持在关闭配置。当带扣210处于关闭配置时,带扣210可以保持第一条带220和第二条带230的张力,从而相对于支撑结构S固定货物物品C以进行运输或存储。
应当理解,当带扣210在打开配置与关闭配置之间移动时,框架240、手柄250、滚筒组件260和连杆臂270A、270B的配置可以用作偏心锁定机构。具体来说,当手柄250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时,滚筒262可以朝中心位置移动,经过中心位置,且超过中心位置到达偏心位置。滚筒262的中心位置可以是在连接点P2、P1之间的第一条带220与第二条带230中产生最大量的张力的位置。以这种方式,条带220、230的张力可以随着滚筒262与手柄250一起朝中心位置移动而增加,并且条带220、230的张力可以随着滚筒262与手柄250一起从中心位置移动到偏心位置而减小。在某些实施例中,滚筒262的中心位置可以是第二轴线A2与第一轴线A1和第三轴线A3共面的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在手柄250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枢转运动的第一部分期间,滚筒262的快速旋转可以通过在滚筒262到达中心位置之前交叠第二条带230而使得滚筒262抓住第二条带230的啮合部分。此外,在手柄250的枢转运动的第二部分期间,滚筒262的较慢旋转可以在滚筒262到达中心位置之前开始。以这种方式,滚筒262的较慢旋转可以减轻滚筒262穿过和超出中心位置(即,条带220、230的最大张力的位置)的运动,使得对手柄250施加较小的压力便可实现这种运动。偏心锁定机构可以提供用于将手柄250保持在关闭位置并且将整个带扣210保持在关闭配置的主要锁定特征。具体来说,当手柄250处于关闭位置并且滚筒262处于偏心位置时,条带220、230的张力可以抑制手柄250从关闭位置朝打开位置的运动。以这种方式,除了由偏心锁定机构提供的锁定功能之外,闩锁280的锁定突出部285A、285B与第四紧固件294之间的啮合可以用作辅助锁定特征。
当不再需要系拴组件200来将货物物品C固定到支撑结构S时,可以从支撑结构S移除组件200。可以将带扣210从关闭配置移动到打开配置,以允许从货物物品C和支撑结构S移除系拴组件200。可以使闩锁280从锁定位置到解锁位置相对于手柄250和第四紧固件294枢转,并且可以将手柄250从关闭位置枢转到打开位置,以将带扣210从关闭配置移动到打开配置。当手柄250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时,滚筒262可以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旋转。以这种方式,当滚筒262在第二方向上旋转时,可以从滚筒262周围展开第二条带230的啮合部分。当带扣210处于打开配置时,可以将第二条带230的在第二钩237与滚筒262之间延伸的部分拉离滚筒262,使得第二条带230的剩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拉动穿过槽268并从滚筒262移除。一旦已从条带220、230移除足够量的张力,便可以从货物物品C拆下第一条带220(或第一钩227),并且可以从支撑结构S拆下第二钩237。
图3A到3F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松弛补偿器300,所述松弛补偿器可以与上述系拴组件200或系拴组件100一起使用。如图所示,松弛补偿器300可以形成为具有第一端部301、第二端部302、第一侧303、第二侧304、顶部305和底部306的细长结构。松弛补偿器300可以包括:第一侧部构件313,沿着第一侧303从第一端部301延伸到第二端部302;和第二侧部构件314,沿着第一侧303从第一端部301延伸到第二端部302。如图所示,松弛补偿器300还可以包括多个横向构件315,所述多个横向构件横向于侧部构件313、314延伸且连接至其上。横向构件315可以彼此间隔开,以在其间限定多个孔316,如图所示。松弛补偿器300可以由弹性材料(诸如弹性聚氨酯)形成。以这种方式,松弛补偿器300可以在自然的、未变形的配置(如图3A到3E所示)与变形的配置(如图3F所示)之间移动及转换。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侧部构件313、314与横向构件315可以例如通过对松弛补偿器300进行模制而彼此成一体地形成。
在松弛补偿器300与系拴组件200一起使用期间,可以通过如图3D到3F所示孔316进给第一条带220。以这种方式,在带扣210从解锁配置移动到锁定配置之前,在第二条带230初始紧固时,最初可以通过松弛补偿器300以之字形布置第一条带220的一部分,如图3E所示。因此,松弛补偿器300可以在第一条带220中产生期望量的松弛,如图所示。当带扣210从解锁配置移动到锁定配置时,这种移动可以使得松弛补偿器300从自然的、未变形的配置移动到变形的配置,如图3F所示。以这种方式,可以消除第一条带220的松弛且可以使松弛补偿器300变形。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松弛补偿器300因此可以在第一条带220中提供期望量的松弛,以允许带扣210与整个系拴组件200的最佳锁定,如上所述。此外,在变形配置中由松弛补偿器300提供的弹性张力可以便于带扣210和上述整个系拴组件200的偏心锁定功能。总的来说,松弛补偿器300可与系拴组件200一起使用或作为系拴组件的一部分使用,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在第一条带220中提供期望量的松弛、并确保系拴组件200在锁定配置中的最佳锁定。应当理解,图3A到3F仅示出了松弛补偿器300的一个示例性配置,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配置。此外,应当理解,松弛补偿器300可以在其他实施例中以类似的方式与系拴组件100一起使用。
图4A到4F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松弛补偿器400,所述松弛补偿器可以与上述系拴组件200或系拴组件100一起使用。如图所示,松弛补偿器400可以形成为具有第一端部401、第二端部402、第一侧403、第二侧404、顶部405和底部406的细长结构。松弛补偿器400可以包括:第一侧部构件413,沿着第一侧403从第一端部401延伸到第二端部402;和第二侧部构件414,沿着第一侧403从第一端部401延伸到第二端部402。如图所示,松弛补偿器400还可以包括多个中间横向构件415,所述多个中间横向构件横向于侧部构件413、414延伸且连接至其上。中间横向构件415可以沿着松弛补偿器400的中间部分定位并且彼此间隔开以在其间限定多个第一孔416,如图所示。松弛补偿器400还可以包括多个端部横向构件417,所述多个端部横向构件横向于侧部构件413、414延伸且连接至其上。端部横向构件417可以位于松弛补偿器400的相应端部401、402处或附近且与中间横向构件415间隔开,以在其间限定多个第二孔418,如图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松弛补偿器400还可以包括多个下端横向构件419,所述多个下端横向构件横向于侧部构件413、414延伸且连接至其上。下端横向构件419可以位于松弛补偿器400的相应端部401、402处或附近且与端部横向构件417间隔开,以在其间限定多个第三孔420,如图所示。松弛补偿器400可以由弹性材料(诸如弹性聚氨酯)形成。以这种方式,松弛补偿器400可以在自然的、未变形的配置(如图4A到4E所示)与变形的配置(如图4F所示)之间移动或转换。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侧部构件413、414、中间横向构件415、端部横向构件417和下端部横向构件419可以例如通过对松弛补偿器400进行模制而彼此成一体地形成。
在松弛补偿器400与系拴组件200一起使用期间,可以通过孔416、416、420进给第一条带420,如图4D到4F所示。以这种方式,在带扣210从解锁配置移动到锁定配置之前,在第二条带230的初始紧固时,最初可以通过松弛补偿器400以之字形布置第一条带220的一部分,如图4E所示。因此,松弛补偿器400可以在第一条带220中产生期望量的松弛,如图所示。当带扣210从解锁配置移动到锁定配置时,这种移动可以使得松弛补偿器400从自然的、未变形的配置移动到变形的配置,如图4F所示。以这种方式,可以被消除第一条带220的松弛且可以使松弛补偿器400变形。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松弛补偿器400因此可以在第一条带220中提供期望量的松弛,以允许带扣210与整个系拴组件200的最佳锁定,如上所述。此外,在变形配置中由松弛补偿器400提供的弹性张力可以便于带扣210和上述整个系拴组件200的偏心锁定功能。总的来说,松弛补偿器400可与系拴组件200一起使用或作为系拴组件的一部分使用,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在第一条带220中提供期望量的松弛,并确保系拴组件200在锁定配置中的最佳锁定。应当理解,图4A到4F仅示出了松弛补偿器400的一个示例性配置,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配置。此外,应当理解,松弛补偿器400可以在其他实施例中以类似的方式与系拴组件100一起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上述松弛补偿器400与松弛补偿器300之间的某些相似和不同之处。与松弛补偿器300相比,松弛补偿器400可提供某些优点,诸如通过模制而例如易于制造,减小总长度,以及减小松弛补偿器的质量和重量,但是也可以使用各种形状和配置的松弛补偿器来实现本文所述的与各种类型的系拴组件一起使用的功能和益处。
图5A到5E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松弛补偿器组件500,所述松弛补偿器组件可以与上述系拴组件200或系拴组件100一起使用。如图所示,松弛补偿器组件500可以包括松弛补偿器502、第一条带520、第一钩527和一对侧板529A、529B。松弛补偿器502可以由弹性材料诸如弹性聚氨酯形成。以这种方式,松弛补偿器502可以在自然的、未变形的配置(如图5A到5D所示)与变形的配置(如图5E所示)之间移动或转换。在某些实施例中,松弛补偿器502可以形成为细长的、大致狗骨形的构件,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形状和配置。第一钩527可以以类似于上述第一钩227的方式用于连接到支撑结构或货物,或者用于连接到第一条带520的环。侧板529A、529B可以通过延伸穿过松弛补偿器502和第一条带520的相应孔的紧固件531A、531B便于松弛补偿器502与第一条带520的连接,如图所示。
在松弛补偿器组件500与系拴组件200一起使用期间,如图所示,松弛补偿器502和第一条带520可以通过延伸穿过松弛补偿器502和第一条带520的相应孔的紧固件295、296附接到框架240,如图所示。如图5C所示,在带扣210从解锁配置移动到锁定配置之前,在第二条带230初始紧固时,可以在第一条带520中提供期望量的松弛。松弛补偿器组件500因此可以在第一条带520中产生期望量的松弛,如图所示。当带扣210从解锁配置移动到锁定配置时,这种移动可以使得松弛补偿器502从自然的、未变形的配置移动到变形的配置(如图5E所示)。以这种方式,可以消除第一条带520中的松弛且可以使松弛补偿器502变形。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松弛补偿器组件500因此可以在第一条带520中提供期望量的松弛,以允许带扣210与整个系拴组件200的最佳锁定,如上所述。此外,在变形配置中由松弛补偿器502提供的弹性张力可以便于带扣210和上述整个系拴组件200的偏心锁定功能。总的来说,松弛补偿器500可以与系拴组件200一起使用或作为系拴组件的一部分使用,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在第一条带520中提供期望量的松弛,并确保系拴组件200在锁定配置中的最佳锁定。应当理解,图5A到5E仅示出了松弛补偿器组件500的一个示例性配置,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配置。此外,应当理解,松弛补偿器组件500可以在其他实施例中以类似的方式与系拴组件100一起使用。
本公开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受益于通过前述说明和相关附图在本文中给出的教示之后将会想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许多修改。因此,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并且修改和其他实施例旨在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虽然本文中采用了特定的术语,但是它们仅用于一般的描述性意义,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

Claims (28)

1.一种系拴组件,包括:
带扣,包括:
框架;
手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框架且被配置成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围绕第一轴线枢转;以及
滚筒,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手柄且被配置成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其中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间隔开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延伸;
第一条带,附接到所述框架;以及
第二条带,被配置成可移除地附接到所述滚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拴组件,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其中所述手柄通过一个或多个紧固件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拴组件,其中所述滚筒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棒与第二棒且在所述第一棒与所述第二棒之间限定槽,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条带被配置成穿过所述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拴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棒包括具有可变曲率半径的弯曲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拴组件,其中所述弯曲外表面包括具有第一半径的第一部分和具有第二半径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拴组件,其中所述带扣还包括:
第一端板,附接到所述滚筒的第一端部;
第二端板,附接到所述滚筒的第二端部;
第一连杆臂,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框架和所述第一端板中的每一者;以及
第二连杆臂,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框架和所述第二端板中的每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拴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杆臂和所述第二连杆臂被配置成围绕第三轴线相对于所述框架枢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三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间隔开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拴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杆臂被配置成围绕第四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端板枢转,其中所述第二连杆臂被配置成围绕所述第四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端板枢转,并且其中所述第四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间隔开且平行于所述第二轴线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拴组件,其中当所述手柄从所述打开位置枢转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滚筒被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围绕所述第二轴线旋转,并且其中当所述手柄从所述关闭位置枢转到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滚筒被配置成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围绕所述第二轴线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拴组件,其中所述带扣还包括:
第一轴承,附接到所述手柄且位于所述滚筒的第一端部部分周围;和
第二轴承,附接到所述手柄且位于所述滚筒的第二端部部分周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拴组件,其中所述带扣还包括闩锁,所述闩锁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手柄且被配置成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并且其中所述闩锁被配置成当所述手柄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可释放地啮合所述框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拴组件,其中所述手柄包括凹口部,并且其中所述闩锁包括锁定构件,所述锁定构件被配置成当所述手柄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可释放地啮合所述凹口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拴组件,其中所述带扣还包括偏置构件,所述偏置构件附接到所述框架和所述闩锁中的每一者且被配置成使所述闩锁朝所述锁定位置偏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拴组件,还包括:
第一钩,附接到所述第一条带的端部;和
第二钩,附接到所述第二条带的端部。
15.一种用于系拴组件的带扣,所述带扣包括:
框架;
手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框架且被配置成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围绕第一轴线枢转;以及
滚筒,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手柄且被配置成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其中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间隔开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并且其中所述手柄通过一个或多个紧固件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滚筒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棒与第二棒且在所述第一棒与所述第二棒之间限定槽,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条带被配置成穿过所述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第一棒包括具有可变曲率半径的弯曲外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弯曲外表面包括具有第一半径的第一部分和具有第二半径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半径。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扣,还包括:
第一端板,附接到所述滚筒的第一端部;
第二端板,附接到所述滚筒的第二端部;
第一连杆臂,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框架和所述第一端板中的每一者;以及
第二连杆臂,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框架和所述第二端板中的每一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第一连杆臂和所述第二连杆臂被配置成围绕第三轴线相对于所述框架枢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三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间隔开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延伸。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第一连杆臂被配置成围绕第四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端板枢转,其中所述第二连杆臂被配置成围绕所述第四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端板枢转,并且其中所述第四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间隔开且平行于所述第二轴线延伸。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扣,其中当所述手柄从所述打开位置枢转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滚筒被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围绕所述第二轴线旋转,并且其中所述滚筒被配置成当所述手柄从所述关闭位置枢转到所述打开位置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围绕所述第二轴线旋转。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扣,还包括:
第一轴承,附接到所述手柄且位于所述滚筒的第一端部部分周围;和
第二轴承,附接到所述手柄且位于所述滚筒的第二端部部分周围。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扣,还包括闩锁,所述闩锁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框架且被配置成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并且其中所述闩锁被配置成当所述手柄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可释放地啮合所述手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手柄包括凹口部,并且其中所述闩锁包括锁定构件,所述锁定构件被配置成当所述手柄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可释放地啮合所述凹口部。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带扣,还包括偏置构件,所述偏置构件附接到所述框架和所述闩锁中的每一者且被配置成使所述闩锁朝所述锁定位置偏置。
28.一种系拴组件,包括:
带扣,包括:
框架,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
手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每一者且被配置成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围绕第一轴线枢转;
滚筒,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手柄且被配置成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其中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间隔开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延伸;
第一端板,附接到所述滚筒的第一端部;
第二端板,附接到所述滚筒的第二端部;
第一连杆臂,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一端板中的每一者;以及
第二连杆臂,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中的每一者;
第一条带,附接到所述框架;
第一钩,附接到所述第一条带的端部;
第二条带,被配置成可移除地附接到所述滚筒;以及
第二钩,附接到所述第二条带的端部。
CN201980037619.0A 2018-05-11 2019-05-13 无棘轮系拴组件及相关方法 Active CN1122187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70009P 2018-05-11 2018-05-11
US62/670,009 2018-05-11
PCT/US2019/032031 WO2019217968A1 (en) 2018-05-11 2019-05-13 Ratchetless tie-down assemblies and related metho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8783A true CN112218783A (zh) 2021-01-12
CN112218783B CN112218783B (zh) 2023-04-07

Family

ID=66690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7619.0A Active CN112218783B (zh) 2018-05-11 2019-05-13 无棘轮系拴组件及相关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4638B2 (zh)
EP (1) EP3790766B1 (zh)
CN (1) CN112218783B (zh)
CA (1) CA3099738A1 (zh)
MX (1) MX2020012037A (zh)
WO (1) WO20192179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57032B1 (en) * 2017-08-20 2024-01-02 Team Nexbelt Operating, Inc. Belt buckle system with threaded retainers
CN110949725A (zh) * 2019-12-12 2020-04-03 张家港金豹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拉紧器
KR102287670B1 (ko) * 2020-11-11 2021-08-09 김창균 로프 걸이장치
DE102021001163B3 (de) 2021-03-04 2022-04-21 Andreas Bayerl Spanngurt
GB202212719D0 (en) * 2022-09-01 2022-10-19 Loadhog Ltd Winding assemvly with variable ratio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0623A (en) * 1962-10-22 1965-04-27 Eastern Rotorcraft Corp Strap tie down devices
EP0311828A2 (de) * 1987-10-16 1989-04-19 Udo Dolezych Ratsche zum Spannen insbesondere von Zurrgurten
US5611520A (en) * 1992-03-16 1997-03-18 Alvin C. Collins Strap collector
US6158092A (en) * 1999-05-21 2000-12-12 Huang; Han-Ching Buckle device
US6195848B1 (en) * 1998-08-14 2001-03-06 Usa Products Slidable ratchet tensioning device and tie-down assembly
CN1351474A (zh) * 1999-05-20 2002-05-29 康斯坦斯·F·伯格 带子缩短装置
US20030131451A1 (en) * 2002-01-11 2003-07-17 Brown Raymond S. Dual action locking buckle device
CN1701921A (zh) * 2005-05-23 2005-11-30 玉环双友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捆绑器的棘轮
US20050283951A1 (en) * 2004-06-25 2005-12-29 Vincent Chang Connector device for suspending straps
US20070283540A1 (en) * 2006-06-07 2007-12-13 Vincent Chang Buckle device
CN101185536A (zh) * 2006-11-25 2008-05-28 阿姆瑟夫布里德波特有限公司 带扣
US20090119892A1 (en) * 2007-09-19 2009-05-14 Winston Breeden Ratchet tie-down
CN102275539A (zh) * 2011-06-02 2011-12-14 宁波旭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多级传动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CN102303714A (zh) * 2011-09-02 2012-01-04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绞紧器的棘轮
US20120233823A1 (en) * 2011-03-15 2012-09-20 Yeh-Chien Chou Ratchet Strap Tightener
US20130326847A1 (en) * 2012-06-12 2013-12-12 Mei-Yu Zheng Strap-Tensioning Apparatus
US20130333169A1 (en) * 2011-02-18 2013-12-19 9269-1096 Quebec Inc. Ratchet strap binder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a strap in length
CN106335706A (zh) * 2016-11-11 2017-01-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一种型线驱动式快速系留调节器
CN206107089U (zh) * 2016-10-25 2017-04-19 宁波旭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绞盘主机结构以及车用绞盘
CN106858925A (zh) * 2015-12-14 2017-06-20 常州吉泰航空用品有限公司 折叠扣具
US9751450B1 (en) * 2017-04-07 2017-09-05 Wesley Zhou Tie down with automatic strap tension adjustment
CN107406027A (zh) * 2015-03-10 2017-11-28 埃尔戈拉什帕特有限责任公司 负载捆扎装置
US20180072216A1 (en) * 2016-09-14 2018-03-15 Sarah Mason Scott Hand-driven ratchet strap assist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79175A (en) 1969-11-24 1972-07-25 American Chain & Cable Co Energy absorbing tie-down winch
US4573842A (en) 1983-02-24 1986-03-04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Resilient tie-down device
US6637077B2 (en) 2001-11-21 2003-10-28 Douglas H Doty Adjustable strap
US20060026803A1 (en) * 2004-08-09 2006-02-09 Vincent Chang Connector device for suspending straps
US20070193001A1 (en) * 2006-02-17 2007-08-23 Chi-San Huang Secure fastener for belts
US20090106957A1 (en) * 2007-10-31 2009-04-30 Vincent Chang Buckle device
US20090133234A1 (en) * 2007-11-26 2009-05-28 Vincent Chang Buckle mechanism
WO2009102330A1 (en) 2008-02-13 2009-08-20 Charles Murphy System for securing a personal vehicle
GB2461521B (en) * 2008-07-01 2012-11-07 Amsafe Bridport Ltd A buckle
US20110316208A1 (en) 2009-04-10 2011-12-29 Hancock Jeffrey D In-line tensioning and shock absorbing device
US9266462B2 (en) 2010-03-01 2016-02-23 Robert W. Miller Buckle assembly for tie down strap
US9242592B1 (en) 2012-08-29 2016-01-26 Peck & Hale, L.L.C. Tensioner mechanism for tiedown assembly
US9102259B2 (en) 2013-08-29 2015-08-11 Holland, L.P. Chain winch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A2935076A1 (en) 2013-12-23 2015-07-02 Holland Lp Strap tensioning buckle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20150191114A1 (en) * 2014-01-05 2015-07-09 Outdoor Technology Group, Llc Strap-retaining mechanism and strap assembly containing same
US20160159268A1 (en) 2014-01-29 2016-06-09 Fgill Enterprises, L.L.C. Resilient strap member with variable resistance
US10086745B2 (en) 2014-01-29 2018-10-02 Fgill Enterprises, L.L.C. Resilient strap member
US9376050B1 (en) 2015-05-15 2016-06-28 Fgill Enterprises, L.L.C. Resilient strap member with side rail assembly
US20180141479A1 (en) 2015-05-22 2018-05-24 Horizon Global Americas Inc. Truck bed rail tie down attachment
US9878653B2 (en) 2015-07-04 2018-01-30 Kevin Roe Tie down strap system for vehicles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0623A (en) * 1962-10-22 1965-04-27 Eastern Rotorcraft Corp Strap tie down devices
EP0311828A2 (de) * 1987-10-16 1989-04-19 Udo Dolezych Ratsche zum Spannen insbesondere von Zurrgurten
US5611520A (en) * 1992-03-16 1997-03-18 Alvin C. Collins Strap collector
US6195848B1 (en) * 1998-08-14 2001-03-06 Usa Products Slidable ratchet tensioning device and tie-down assembly
CN1351474A (zh) * 1999-05-20 2002-05-29 康斯坦斯·F·伯格 带子缩短装置
US6158092A (en) * 1999-05-21 2000-12-12 Huang; Han-Ching Buckle device
US20030131451A1 (en) * 2002-01-11 2003-07-17 Brown Raymond S. Dual action locking buckle device
US20050283951A1 (en) * 2004-06-25 2005-12-29 Vincent Chang Connector device for suspending straps
CN1701921A (zh) * 2005-05-23 2005-11-30 玉环双友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捆绑器的棘轮
US20070283540A1 (en) * 2006-06-07 2007-12-13 Vincent Chang Buckle device
CN101185536A (zh) * 2006-11-25 2008-05-28 阿姆瑟夫布里德波特有限公司 带扣
US20090119892A1 (en) * 2007-09-19 2009-05-14 Winston Breeden Ratchet tie-down
US20130333169A1 (en) * 2011-02-18 2013-12-19 9269-1096 Quebec Inc. Ratchet strap binder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a strap in length
US20120233823A1 (en) * 2011-03-15 2012-09-20 Yeh-Chien Chou Ratchet Strap Tightener
CN102275539A (zh) * 2011-06-02 2011-12-14 宁波旭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多级传动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CN102303714A (zh) * 2011-09-02 2012-01-04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绞紧器的棘轮
US20130326847A1 (en) * 2012-06-12 2013-12-12 Mei-Yu Zheng Strap-Tensioning Apparatus
CN107406027A (zh) * 2015-03-10 2017-11-28 埃尔戈拉什帕特有限责任公司 负载捆扎装置
CN106858925A (zh) * 2015-12-14 2017-06-20 常州吉泰航空用品有限公司 折叠扣具
US20180072216A1 (en) * 2016-09-14 2018-03-15 Sarah Mason Scott Hand-driven ratchet strap assist device
CN206107089U (zh) * 2016-10-25 2017-04-19 宁波旭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绞盘主机结构以及车用绞盘
CN106335706A (zh) * 2016-11-11 2017-01-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一种型线驱动式快速系留调节器
US9751450B1 (en) * 2017-04-07 2017-09-05 Wesley Zhou Tie down with automatic strap tension adjust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099738A1 (en) 2019-11-14
EP3790766A1 (en) 2021-03-17
US10974638B2 (en) 2021-04-13
US20190344701A1 (en) 2019-11-14
MX2020012037A (es) 2021-04-12
EP3790766B1 (en) 2022-06-29
CN112218783B (zh) 2023-04-07
WO2019217968A1 (en) 2019-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18783B (zh) 无棘轮系拴组件及相关方法
US9266462B2 (en) Buckle assembly for tie down strap
US4913608A (en) Strap tightening device
EP0352515B1 (de) Zusammenlegbare, zweirädrige Stechkarre
US7207089B2 (en) Bi-directional load securing ratche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4395796A (en) Strap tightener
EP0673329B1 (de)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CN103958270B (zh) 用于运输装置的锁安装组件
US20110209314A1 (en) Force multiplying motorcycle retaining strap
DE102016118927A1 (de) Ratschenladungssicherung mit standardmäßiger Schnittstellenplattenverbindung
US20140338161A1 (en) Side-loading ratchet device
US9961967B2 (en) Strap tie-down assembly with lock
US4478429A (en) Collapsible carrier
WO2015149602A1 (zh) 车辆备胎架
US20110209315A1 (en) Force multiplying retaining straps
DE10257601A1 (de) Sitzvorrichtung mit einem Befestigungssystem
US2023034608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improved capture area in association with a ratcheting device including pivoting tooth
EP2168854B1 (de) Befestigungssystem für Taschen oder Behälter
DE202008008651U1 (de) Nutzfahrzeug-Aufbau und Halteelement für einen Nutzfahrzeug-Aufbau
US20120091087A1 (en) Adjustable truck trailer removable rack
US20030131451A1 (en) Dual action locking buckle device
DE202004007825U1 (de) Fahrradgepäckträger
DE212022000245U1 (de) Lastenträger, etwa ein Fahrradträger
DE60312003T2 (de) Lastträger für fahrzeuge
US11111983B1 (en) End fitting assembly for a tie-down strap and a tie-down strap formed therewit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898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6

Address after: Mississippi

Applicant after: Zhongnan Cargo Control Co., Ltd.

Address before: Mississippi

Applicant before: Fred Linden Fontaine II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