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5559B - 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5559B
CN112215559B CN202011431366.6A CN202011431366A CN112215559B CN 112215559 B CN112215559 B CN 112215559B CN 202011431366 A CN202011431366 A CN 202011431366A CN 112215559 B CN112215559 B CN 1122155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intelligent
user
storage
avail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13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15559A (zh
Inventor
肖波
施杰
孙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Koube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Koube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Koube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313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55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5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55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155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55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7Query processing with adaptation to user nee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8Historical data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1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 G07F17/1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comprising lockable containers, e.g. for accepting clothes to be clean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客户端发送智能柜的存件请求,存件请求中携带有待存件用户的身份信息;若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则接收第一柜体中分配的第一可用柜格信息;所述第一柜体为通过查询所述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从所述智能柜中确定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本申请可减少出现同一身位的用户存取件排队的情况,规范了智能柜前存取件的现场秩序,进而可提高用户存取件的效率。

Description

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快递业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时用户不方便当面从配送员手里取件,而智能柜的出现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配送员将配送件放置在智能柜中,由用户从智能柜中取件。
目前,智能柜的用户在存件时,系统都是随机分配柜格的、或者从所有空柜格中筛选出空置最久的柜格进行分配。然而,如果遇到多人集中使用同一智能柜时,通过这种分配方式分配带来的结果很可能是多人抢一个身位进行存取,当有人正在某一组柜体前存取件时,其他用户短时间内是无法使用的,随后就会发生排队的情况。容易造成现场秩序混乱,配送员存件和用户取件的效率都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目前传统的技术中缺乏合理地智能柜柜格分配方式,容易造成同一身位的用户存取件排队,会影响用户存取件效率的技术问题。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可应用于客户端侧,该方法包括:
发送智能柜的存件请求,所述存件请求中携带有待存件用户的身份信息;
若所述待存件用户在所述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则接收第一柜体中分配的第一可用柜格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柜体为通过查询所述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从所述智能柜中确定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
依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可应用于智能柜侧,该方法包括:
若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则接收第一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
触发开启所述第一可用柜格的柜门;
其中,所述第一可用柜格在智能柜中所在的第一柜体为根据所述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从所述智能柜中获取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
依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装置,可应用于客户端侧,该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智能柜的存件请求,所述存件请求中携带有待存件用户的身份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若所述待存件用户在所述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则接收第一柜体中分配的第一可用柜格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柜体为通过查询所述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从所述智能柜中确定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
依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装置,可应用于智能柜侧,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若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则接收第一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
触发模块,用于触发开启所述第一可用柜格的柜门,其中,所述第一可用柜格在智能柜中所在的第一柜体为根据所述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从所述智能柜中获取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
依据本申请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可应用于客户端侧的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
依据本申请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客户端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介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可应用于客户端侧的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
依据本申请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可应用于智能柜侧的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
依据本申请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柜,包括存储介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介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可应用于智能柜侧的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
依据本申请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系统,包括:上述客户端设备和上述智能柜,以及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请求,所述存件请求中携带有待存件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待存件用户的身份信息,查询所述待存件用户在所述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若判定所述待存件用户在所述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查询所述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依据所述柜体身位信息,从所述智能柜中获取具有空闲身位的第一柜体;向所述智能柜发送所述第一柜体中的第一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以及向所述客户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柜体中分配的第一可用柜格信息。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与目前传统方式相比,本申请可在待存件用户的客户端请求存件时,根据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获取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使得待存件用户被分配在该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前实现存件。通过这种合理地柜格分配方式,可减少出现同一身位的用户存取件排队的情况,将使用智能柜的用户身位错开,规范了智能柜前存取件的现场秩序,进而可提高用户存取件的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柜的样式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为了改善目前传统的技术中缺乏合理地智能柜柜格分配方式,容易造成同一身位的用户存取件排队,会影响用户存取件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如图1所示,可应用于待存件用户的客户端侧,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客户端发送智能柜的存件请求。
对于本侧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为待存件用户的客户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上安装的具有物流存件功能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或小程序、或公众号、或WEB端应用程序等。待存件用户可为配送员或其他需要存件的用户等。
待存件用户可通过客户端找到智能柜触发输入存件指令,进而触发发送智能柜的存件请求,其中,输入存件指令的方式可存在多种可选形式。例如,待存件用户可通过APP对智能柜上的标识码(如一维条码、二维码或多维条码等)进行扫码,进而通过网络请求触发输入存件指令;待存件用户还可通过小程序按照智能柜所在的位置找到当前智能柜,在具备该智能柜一定的操作权限后可输入存件指令;待存件用户还可打开客户端设备蓝牙功能,搜索当前智能柜并完成蓝牙连接,通过蓝牙通信发送存件指令,进而指示进行存件操作等。
存件请求可发送给智能柜的服务端,或者智能柜本地控制设备等。其中,服务端可以为智能柜控制系统的服务端,可配置在智能柜侧或者云端侧。客户端发送的存件请求中携带有待存件用户的身份信息(如用户手机号、登录账号、授权应用账号等用户信息),进一步地以使得服务端或智能柜本地控制设备根据该身份信息进行查询判断此次存件为存件任务的首次存件还是再次存件,具体可查询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如果判定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说明为首次存件,可查询该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可包含柜体前身位的占用情况等信息),以便依据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从智能柜中获取一组身位适合存件的第一柜体。身位在本实施例中是相对于柜体(如主柜或副柜)定义的,可以指每一组柜体前用于待存取件用户站立完成存取件操作的物理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端为线上的云端侧后台,每次发送存件请求时还可携带有待存件智能柜的标识信息(如名称、ID号等),以便告知后台服务端存件的目标智能柜。而在客户端与线下控制智能柜的本地控制设备连接的场景(如蓝牙、WLAN等直连)下,由于客户端仅对当前智能柜操作,因此在发送存件请求时可不用携带智能柜的标识信息,直接向其发送存件指令请求。
预设时间段可为距离智能柜本次存件的时间点(接收到本次存件指令的时刻)前特定时长的时间段。该特定时长可用于判定待存件用户是否需要连续存件,因此该特定时长不应设置过长,以免将两次相隔时间较长的存件划分为连续存件,如配送员在当前智能柜存件一次后,前往下个取货地点,然后又折返回到当前智能柜进行再次存件,此时不应视为连续存件,而是分别的两个首次存件过程,所以特定时长不应设置过长。并且该特定时长也不应设置过短,如配送员在当前智能柜存件一次后,由于接打电话、查询待存件信息等操作,延误一些时间,但该延误的时长通常不会太长,因此当该配送员再次存件时可视为连续存件,所以允许特定时长相对长一些,以满足场景的需要。而特定时长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大数据分析得到,并且可根据经常在此配送的配送员习惯动态调整等。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柜可包含至少两组柜体,具体可包括:带有屏幕的主柜(相当于一组柜体)和只有灯箱和柜格的副柜(相当于另一组柜体)等,一般情况下是一个主柜+多个副柜整体构成智能柜。柜格可以指智能柜存取柜中用于寄存物品、外卖,带有编号的格口,每组柜体中的柜格数量和柜格大小不做限定。例如,如图2所示,可为智能柜的样式示意图,包括A、B、C、D四组柜体,其中A为带有屏幕的主柜,B、C、D为只有灯箱和柜格的副柜。数字1至28分别代表了各个柜格,即柜格编号。
服务端或智能柜本地控制设备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存件请求后,如果判定为存件任务中的首次存件,可查询该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准确判断出一组身位适合存件的柜体(如柜体前没有人,或者柜体前具备足够一个人存件活动的身位等),以提供给待存件用户存件使用。并且为了保证该柜体可被待存件用户有效使用,在查询身位适合存件的柜体时,还需要查询该柜体中是否存在可用的柜格,即未绑定订单的柜格(已绑定订单的柜格包括:已经分配给待存件用户开始,到取件用户取完件关门之前的所有柜格都为已绑定订单的柜格)。具体可通过柜门开关门状态和柜格置物传感器,判定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如柜门处于关闭状态,柜格内没有物品时可认为是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柜门处于开门状态,且柜格内有物品时可认为是已绑定订单的不可用柜格。
最后可确定身位适合存件的、且当前存在可用柜格的柜体,在该柜体确定后可随机选择其中一个可用的柜格、或者选择闲置时间最长的一个可用柜格、或者选择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可用柜格等(需要说明的是,在选择可用柜格时还需要参考订单对应存件要占用的空间大小,进而可为其分配合适尺寸的柜格),作为第一可用柜格并向智能柜发送开门指令,指示该第一可用柜格开启。
步骤102、若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则客户端接收具有空闲身位的第一柜体中分配的第一可用柜格信息。
其中,第一柜体为通过查询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从智能柜中确定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
其中,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可为柜体前没有人的(柜体前身位为空的柜体)或柜体前具备足够一个人存件活动身位的柜体等。
在为客户端分配完成柜格后,可向客户端发送相应的可用柜格信息。例如,如图2所示,利用传统的柜格分配方式,柜格都是随机分配的,如果为用户A分配的存件柜格是6号柜,并且11号柜当前用户B正在取件,并且9号柜当前用户C也正在存件,这样很可能造成B组副柜前存在多人抢一个身位的情况,随后就会发生排队,影响用户存取件。而利用本实施例方案,根据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确定柜体前没有人的或柜体前具备足够一个人存件活动身位的、且存在可用柜格的目标柜体,然后为其分配可用柜格。如使得用户B可正常在11号柜取件,用户A被分配到了14号柜存件,而用户C被分配到了27号柜存件,从而使得B、C、D三组副柜前都各自有一个身位的用户,避免同一柜体前多人抢同一身位的情况,三个用户的身位可彼此错开并完成各自对应的存取件任务,减少排队情况。
而在根据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判定当前不存在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时,为了满足用户的存件需求,可分配一个距离用户最近的可用柜格。而与用户之间距离的判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对于带有显示屏操控的智能柜,用户是通过客户端对显示屏中的标识码进行扫码触发输入存件指令,那么说明该用户在显示屏附近,可分配一个距离显示屏最近的可用柜格。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应用于客户端侧的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与目前传统方式相比,本实施例可在待存件用户的客户端请求存件时,根据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获取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使得待存件用户被分配在该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前实现存件。通过这种合理地柜格分配方式,可减少出现同一身位的用户存取件排队的情况,将使用智能柜的用户身位错开,规范了智能柜前存取件的现场秩序,进而可提高用户存取件的效率。
进一步的,作为上述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的细化和扩展,提供了另一种可应用于客户端侧的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客户端接收存件指令。
步骤202、客户端发送智能柜的存件请求。
其中,存件请求中携带有待存件用户的身份信息,进一步的,以使得后台(如服务端或智能柜本地控制设备等)根据该身份信息,判断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如果判定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说明为存件任务的首次存件,可查询该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以便依据该柜体身位信息,从智能柜中获取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第一柜体,进而从第一柜体中分配一个可用柜格给客户端的待存件用户使用。
可选的,柜体身位信息可包括智能柜柜体的距离感应器信息和/或柜体前的监控图像信息,该第一柜体具体可以为智能柜中的一组身位为空的柜体,即柜体前没有人进行存取件操作的柜体。
对于本可选实施例,可预先在智能柜侧配置距离传感器,例如,主副柜柜体距离地面1.2米处配备距离传感器,以根据得到的距离感应器信息,判断柜体前身位是否有人。除了利用距离感应器信息判别柜体前身位是否有人以外,还可结合柜门的开关状态进行综合判断,因为有时柜体前当前暂时没有人,但是该柜体的规格已经打开,很可能是其他待存件用户正在前往该柜体前的路上,因此该柜体实际正在使用。例如,如果通过距离传感器测得的距离感应器信息判别柜体前当前暂时没有人,且该柜体内所有柜格的柜门都处于关闭状态,则判定该柜体为身位为空的柜体;如果通过距离传感器测得的距离感应器信息判别柜体前有人,且柜体内存在柜门打开的柜格,则判定该柜体不是身位为空的柜体。
除了上述利用距离感应器判断身位为空的柜体的方式以外,还可通过柜体前的监控图像信息进行判别身位为空的柜体。例如,提前布置摄像头用于实时采集智能柜柜体前的图像,然后通过比对柜体前没有人时的图像,进而确定身位为空的柜体。同样的,为了增加判断准确性,还可结合柜门的开关状态进行综合判断,因为有时柜体前当前暂时没有人,但是该柜体的规格已经打开,很可能是其他待存件用户正在前往该柜体前的路上,因此该柜体实际正在使用。例如,如果通过柜体前的图像信息判别柜体前当前暂时没有人,且该柜体内所有柜格的柜门都处于关闭状态,则判定该柜体为身位为空的柜体;如果通过柜体前的图像信息判别柜体前有人,且柜体内存在柜门打开的柜格,则判定该柜体不是身位为空的柜体。
步骤203、若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则客户端接收第一柜体中分配的第一可用柜格信息。
第一可用柜格信息是后台判定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时发送的。在接收到第一柜体中分配的第一可用柜格信息之后,可输出该第一可用柜格信息。输出的形式可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灯光、振动等。例如,在手机端显示几号柜格已开启可存件,并且还可输出相应的声音提示,进而指示待存件用户进行相应存件,在用户存件关上门后则确定存件完成。
在第一柜体中分配可用柜格时,为了实现精确分配到合适的可用柜格,如果后台根据待存件用户的身份信息,有权限查询到该用户对应存件的订单信息时,可获取待存件用户的终端位置信息和智能柜信息进行匹配校验,以确定可在该智能柜内存件的订单信息,并结合存件包装规格标准,确定第一柜体中分配的第一可用柜格信息。所以相应的,第一可用柜格信息可以是后台在根据待存件用户的身份信息获取到待存件用户的订单信息时,结合存件包装规格标准确定得到的。通过这种可选方式,可由后台自动判别出在当前智能柜内存件的订单信息,无需配送员再手动逐个查找各个订单的配送地址,提高了存件效率,实现了物流准确配送。并且可根据存件包装规格标准,准确分配订单所需柜格的数量和柜格的大小(如选用大格口、中格口、还是选用小格口等),进而提高合适柜格分配的准确性。
例如,当待存件用户为配送员时,有时配送员会存在多个配送订单,而有的配送订单所对应的配送地址并不符合存储在当前智能柜的要求,如大厦A和大厦B内都有各自的智能柜,而将配送地为大厦A某楼层的配送件放置在大厦B的智能柜中是显然不合适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配送员触发输入存件指令,手机客户端向后台服务端发送携带有该配送员的身份信息(如配送员登录的账号)的存件请求,后台服务端在有权限查询到该配送员对应存件的订单信息时,可获取配送员手机定位的经纬度信息和智能柜信息(智能柜所在位置信息,智能柜承接存件所适用的配送范围等)进行匹配校验,以确定可在该智能柜内存件的物流配送订单。如根据经纬度信息和智能柜的位置信息进行位置匹配,判断出配送员是否真实达到智能柜范围内;还可调用该配送员当前未完成的订单信息,根据这些订单信息各自对应的配置地址,筛选出可以存在当前智能柜中的物流配送订单。
后台根据云端餐品包装大小规格标准,为刚刚筛选出来的可存订单匹配柜格(大格口/小格口)和柜格个数,并生成柜格预请求(除此之外,配送员也可以从手机端手动选择大格口还是小格口等)。后台根据智能柜柜体的距离感应器和各柜门的开关状态来请求一个具有空闲身位的主柜或副柜。获得一个可用身位的柜体后,后台通过柜门开关门状态和柜格置物传感器来判定当前主柜或副柜中是否有未绑定订单的柜格。如果有可用柜格,可从这些可用柜格中随机分配一个柜格并触发开门。并将该分配的柜格绑定对应的物流配送订单。通过这种柜格分配方式,可帮助存件人员快速找到在当前智能柜中存件的订单信息,减少用户查询操作,可提高存件效率,并且可实现根据订单信息中待存件物品的平均占用空间,结合存件包装规格标准,精确分配到合适的可用柜格,减少待存件物品不合适放进分配柜格的情况发生。
除了上述可选方式以外,后台根据待存件用户的身份信息,可能无权限(如平台不同导致的无法获取到另一平台内的订单数据等)查询到该用户对应存件的订单信息,此时为了帮助快速实现柜格分配,可根据预设的默认分配标准进行柜格分配。所以相应的,第一可用柜格信息还可以是后台在根据身份信息未获取到待存件用户的订单信息时,根据预设默认柜格分配标准确定得到的。例如,预设默认柜格分配标准可以为默认分配数量为1个柜格,柜格大小选取小柜格(柜格尺寸按照大、中、小区分);或者预设默认柜格分配标准还可以设置为数量为1个柜格,柜格大小选取中柜格等。该默认柜格分配标准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预先设置。通过这种可选方式,可实现快速柜格分配,提高柜格分配的效率,进而可提高存件效率。
第一可用柜格信息还可以是根据待存件用户选择的柜格尺寸需求信息确定得到的。例如,待存件用户可主动选择大格或小格等,然后后台按照待存件用户选择的柜格尺寸需求分配柜格。通过这种可选方式可根据用户的主动意愿进行柜格分配。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待存件用户很可能不只存一件,可能会存多件,如果按照传统的柜格分配方式,会使得分配的柜格和上一个分配的柜格可能相隔甚远,以至于待存件用户会在整租智能柜前交叉来往。现场秩序混乱,待存件用户存件和待取件用户取件效率都大打折扣。本实施例方案本着就近分配的原则,提供了一种合理利用身位,并通过系统识别和计算,分配出距离用户较近、用户之间无身位影响的合适的柜格。以解决:多人抢一个身位、多人交叉来往、多人排队等问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存取件效率。具体可执行以下步骤所示的过程。
步骤204、再次接收到存件指令,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智能柜的存件请求。
例如,配送员需要在智能柜中存多单时,在按照上述步骤201至203所示的方式存完第一单后,可以点击手机小程序的继续存件,发送存件指令。
客户端再次发送的存件请求中携带有待存件用户的身份信息。进一步的,以使得后台根据该身份信息,判断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如果判定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说明为存件任务的再次存件,可查询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柜格属于哪一柜体,即目标柜体,进而实现还在该柜体内分配可用柜格,减少用户存件走动,提高存件效率。
例如,再次发送的存件请求中可携带有待存件用户的身份信息,后台根据该身份信息获取到该用户的存件记录,如果根据存件记录判定在距离此次存件之前的最近一次存件也是在当前智能柜中执行,并且此次存件与最近一次存件的时间间隔小于一定阈值(该阈值可用于判定待存件用户是否在连续存件),可判定属于再次存件操作,可根据该存件记录,获取到该最近一次存件分配的柜格,以及该柜格所属的柜体,将该柜体作为第一柜体,查询该柜体内是否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进而从中实现柜格分配,具体可执行步骤205a、205b、205c所示的过程;而如果后台根据存件记录判定在距离此次存件之前的最近一次存件不是在当前智能柜中执行,或者此次存件与最近一次存件的时间间隔大于一定阈值,可判定此次存件属于当前存件任务中的首次存件,可根据步骤201至203中提及的后台处理过程执行。
步骤205a、若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则客户端接收目标柜体中分配的第二可用柜格信息。
其中,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是目标柜体内的柜格。第二可用柜格信息可以是后台判定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是目标柜体内的柜格时发送的;其中,第二可用柜格信息为目标柜体内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信息。
例如,如图2所示,待存件用户在B柜体内的6号柜第一单存件完成后,如果选择继续存件,则系统后台将再次判断B柜体中是否还有未绑定订单的柜格,如果有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则从这些可用柜格中分配一个适合第二单存件标准的柜格并开门,如11号柜,待存件用户手动存件关上11号柜门后则第二单存件完成。通过这种方式,待存件用户存完一单后,可以通过客户端点击继续存件,此时待存件用户无需挪动身位奔跑,即可获得当前柜体的柜格,实现下一单的存件操作。这种就近分配柜格的方式,可减少出现待存件用户在整租智能柜前交叉来往的情况,规范了智能柜前存取件的现场秩序,进而可提高用户存取件的效率。
可选的,第二可用柜格信息可以为第一柜体内距离上一次分配的柜格最近的、且与待存物体大小匹配的可用柜格信息。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单存件对应的柜格为6号柜,如果B组柜体当前还有其他可存入第二单的可用柜格时,可继续在B组柜体内就近分配柜格,并且为了进一步实现就近分配柜格,如果当前存在10号柜、8号柜、12号柜可用,可优先开启距离6号柜最近的10号柜,进而进一步方便第二单存件过程,用户可基本不用或小幅度地挪动身体进行下一次存件,使得前后两次存件间动作变换幅度较小,不但可提高存件效率,而且还能节省人力。在存完第二单后,如果用户选择继续存件,可分配距离10号柜最近的12号柜进行第三单存件。
与步骤205a并列的步骤205b、若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目标柜体内不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则客户端接收第二柜体中分配的第三可用柜格信息。
其中,第二柜体为智能柜中与目标柜体(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柜体)不同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而第三可用柜格信息是后台判定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第一柜体内不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且第二柜体内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时发送的。
例如,如图2所示,用户在B组柜体内存件一单或多单后,如果用户还需要存件、且B组柜体内不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时,可分配另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且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的柜体,这样用户可直接前往该重新分配的柜体前快速实现存件,提高了存件效率。
可选的,第二柜体为与目标柜体相邻的、或距离最近的柜体。通过这种分配方式,使得前后两次存件间的行进路程以及动作变化幅度尽可能地最小,不但可提高存件效率,而且还可节省人力。
示例性的,为了实现更好地分配效果,第三可用柜格信息对应的柜格编号为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柜格对应的柜格编号加上或减去X*N,其中,X=第二柜体与目标柜体之间的柜体间隔数+1,N为目标柜体的柜格总数。例如重新分配的身位为空的柜体与上一柜体之间为相邻柜体,那么X=1。如图2所示, 15号柜存入一单后如果还需存入下一单,而C组柜体内没有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可分配B组或D组的柜体(B、D组柜体内都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如果是B组柜体,可分配15-8=7号柜(7号柜未绑定订单)供下一单存件使用,而如果是D组柜体,可分配15+8=23号柜(23号柜未绑定订单)供下一单存件使用。
除了上述这种方式以外,可选的,第三可用柜格信息还可为第二柜体内距离上一次分配的柜格最近的、且与待存物体大小匹配的可用柜格信息。例如,如图2所示,15号柜存入一单后如果还需存入下一单,而C组柜体内没有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可分配B组的柜体(B组柜体内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B组柜体内存在5号柜、6号柜、11号柜可存入下一单,最终可选择距离15号柜最近的11号柜,进行下一单存件。通过这种可选方式,使得前后两次存件间的行进路程以及动作变化幅度尽可能地最小,不但可提高存件效率,而且还可节省人力。
与步骤205a、205b并列的步骤205c、若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目标柜体内不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且智能柜中不存在具有空闲身位的其他柜体,则客户端接收智能柜中分配的第四可用柜格信息。
第四可用柜格信息可以是后台判定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目标柜体内不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且智能柜中不存在身位为空的其他柜体时发送的,第四可用柜格信息可为距离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柜格最近的、且与待存物体大小匹配的可用柜格信息。例如,如图2所示,15号柜存入一单后如果还需存入下一单,而C组柜体内没有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并且A、B、D组柜体中没有身位为空的柜体,那么可就近原则,选择距离15号柜最近的一个可存入下一单的柜格作为分配的柜格,如10号柜为最近的一个可存入下一单的柜格,那么可选择10号柜作为下一单存件的柜格。通过这种可选方式,使得前后两次存件间的行进路程以及动作变化幅度尽可能地最小,并且尽可能地减少对周边身位用户存取件过程造成干扰。
除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内容以外,待存件用户在存件时还可主动指定从哪一柜体内分配,相应的,客户端发送的存件请求中携带有用户身份信息和指定的目标柜体标识,使得后台根据该目标柜体标识,查询目标柜体内是否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给该用户存件,进而实现按照用户主观意愿进行分配存件,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对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与目前传统方式相比,通过这种更加合理地柜格分配方式,可减少出现同一身位的用户存取件排队的情况,当用户需要存多单时,可采用就近分配原则,分配得到距离待存件用户较近、用户之间无身位影响的合适柜格,减少在整组智能柜前交叉来往的行为,规范了智能柜前存取件的现场秩序,进而可提高用户存取件的效率。
上述实施例内容为在客户端侧描述的智能柜的柜格分配处理过程,进一步的,为了完整说明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又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可应用于智能柜侧,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若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则智能柜接收第一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
其中,第一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是后台判定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时发送的。第一可用柜格在智能柜中所在的第一柜体为后台根据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从智能柜中获取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柜体。可选的,柜体身位信息可包括智能柜柜体的距离感应器信息和/或柜体前的监控图像信息,该第一柜体可为智能柜中的一组身位为空的柜体。
对于本侧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为智能柜,可用于控制柜门开启、监控柜门开关状态、为柜格绑定物流配送订单等。
例如,后台根据用户客户端发送的对当前智能柜的存件请求,查询该智能柜的距离感应器信息和各柜门的开关状态信息,进而作为判断依据,确定身位为空且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的柜体。以便从该柜体中确定一个可用柜格作为第一可用柜格用于用户存件,进而可向智能柜发送该第一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其中在确定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时,除了参考柜格绑定订单的历史记录以外,还可结合柜门开关门状态和柜格置物传感器来判定柜体中是否有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进而实现准确判定。
步骤302、触发开启第一可用柜格的柜门。
可选的,还可输出第一可用柜格柜门开启的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的样式可有多种可选方式。例如,在智能柜屏幕上显示分配的柜格的编号,以及显示该柜格已打开;或者利用语音播报输出这些信息;或者将开启的柜格利用其它颜色灯光进行区别展示(每个柜格各自预先设有自己的灯光装置)等。通过这种可选方式可使得存件用户迅速找到分配的柜格,提高存件的效率。
通过上述可应用于智能柜侧的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可减少出现同一身位的用户存取件排队的情况,规范了智能柜前存取件的现场秩序,进而可提高用户存取件的效率。
进一步的,作为上述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的细化和扩展,为了完整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步骤301之后,还可包括:将第一可用柜格绑定待存件用户的第一订单,这样该柜格在被取件用户取走之前,一直处于被占用的状态,不会被分配出去;若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是目标柜体内的柜格,则智能柜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二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该第二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是后台判定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是目标柜体内的柜格时发送的。该第二可用柜格可为第一柜体内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触发开启第二可用柜格的柜门,并将第二可用柜格绑定待存件用户的第二订单。通过这种方式,当待存件用户存在多单时,本着就近分配的原则,提供了一种合理利用身位,并通过系统识别和计算,分配出距离用户较近、用户之间无身位影响的合适的柜格。
可选的,第二可用柜格为目标柜体内距离上一次分配的柜格最近的、且与待存物体大小匹配的可用柜格。通过这种可选方式,可方便用户下一单的存件过程,用户可基本不用或小幅度地挪动身体进行下一次存件,使得前后两次存件间动作变换幅度较小,不但可提高存件效率,而且还能节省人力。
除了接收上述第二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以外,本实施例中若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目标柜体内不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且第二柜体内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则智能柜还可能接收后台发送的第三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该第三可用柜格在智能柜中所在的第二柜体为智能柜中与目标柜体不同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第三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是后台判定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目标柜体内不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且第二柜体内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时发送的;触发开启第三可用柜格的柜门,并将第三可用柜格绑定待存件用户的第三订单。通过这种方式,当用户存件的柜体中没有可用柜格时,可分配另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且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的柜体,这样用户可直接前往该重新分配的柜体前快速实现存件,提高了存件效率。
可选的,第二柜体可为与目标柜体相邻的、或距离最近的柜体。通过这种分配方式,使得前后两次存件间的行进路程以及动作变化幅度尽可能地最小,不但可提高存件效率,而且还可节省人力。
示例性的,为了实现更好地分配效果,第三可用柜格对应的柜格编号为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柜格对应的柜格编号加上或减去X*N,其中,X=第二柜体与目标柜体之间的柜体间隔数+1,N为目标柜体的柜格总数。
除了上述这种方式以外,可选的,第三可用柜格还可为第二柜体内距离上一次分配的柜格最近的、且与待存物体大小匹配的可用柜格。通过这种可选方式,使得前后两次存件间的行进路程以及动作变化幅度尽可能地最小,不但可提高存件效率,而且还可节省人力。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方法还可包括:若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目标柜体内不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且智能柜中不存在具有空闲身位的其他柜体,则智能柜接收第四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第四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是后台判定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第一柜体内不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且智能柜中不存在具有空闲身位的其他柜体时发送的,第四可用柜格为距离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柜格最近的、且与待存物体大小匹配的可用柜格;触发开启第四可用柜格的柜门,并将第四可用柜格绑定待存件用户的第四订单。通过这种可选方式,使得前后两次存件间的行进路程以及动作变化幅度尽可能地最小,并且尽可能地减少对周边身位用户存取件过程造成干扰。
为了方便理解上述各实施例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给出如下应用场景,但不限于此:
在外卖配送的场景中,大多数楼宇智能存取柜的用户在存件时,系统都是随机分配柜格、或者从所有空柜格中筛选出空置最久的柜格进行分配。特别是午高峰,这样分配带来的结果是,多人抢一个身位进行存取,当有人正在某一组副柜前存取餐时,对于其他送餐员(骑士)或顾客来说短时间内是无法使用的,随后就会发生排队的情况。一个送餐员(骑士)需要存多单时,分配的柜格的位置相对他所在的位置是不可控的,很可能导致系统分配的柜格和上一个分配柜格可能相隔甚远,以至于送餐员会在整组智能柜前交叉来往。也有可能分配的很近,但是柜格身位可能被其他用户占用,导致送餐员需要排队等待其他送餐员或顾客完成存取件操作后,才能存件。现场秩序混乱,送餐员存件、顾客取件效率都大打折扣。本方案本着就近的分配原则,提供了一种合理利用身位,通过系统识别和计算,分配出距离送餐员较近、送餐员之间无身位影响的合适的柜格。以解决:多人抢一个身位、多人交叉来往、多人排队等问题,大大提高送餐员、顾客的存取件效率。在后台服务端有权限获取存件用户订单信息的场景下,如图5所示:
1、在存第一单时,送餐员通过手机扫描柜体存件二维码,送餐员所在的经纬度信息、送餐员身份信息与存件二维码所绑定的智能柜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校验完成后,系统筛选出可以存在当前智能柜中的物流APP订单。系统根据云端餐品包装大小规格标准,为刚刚筛选出来的可存订单匹配大格/小格和个数,并生成柜格预请求(送餐员也可以从手机端手动选择大格口还是小格口)。系统根据智能柜柜体的距离感应器和各柜门的开关状态来请求一个身位为空的主柜或副柜。获得一个可用身位的柜体后,系统通过柜门开关门状态和柜格置物传感器来判定当前主柜或副柜中是否有未绑定订单的柜格(已绑定订单的柜格:包括已经分配给某送餐员开始,到顾客取完餐关门之前的所有柜格都为已绑定订单柜格)。如果有可用柜格,则继续判定当前主柜或副柜是否已经存过(此时为否),则继续判断当前主柜或副柜是否与上一次存件的主柜或副柜相邻(首次存件,不存在相不相邻,所以为否)。此时系统将在当前主柜或副柜中随机分配一个柜格并开门,送餐员手动存件关上门后则存件完成。
2、存第二单(当前柜有可用柜)时,送餐员在完成第一单存件后,可以点击手机小程序的继续存件,此时系统将再次判断当前主或副柜中是否有未绑定订单的柜格,如果有可用柜格,则继续判定当前主柜或副柜是否已经存过(此时为是),此时系统将在当前主柜或副柜中分配一个距离上一次存件柜格编号最近的柜格并开门,送餐员手动存件关上门后则存件完成。
3.1、存第三单(当前柜无有效柜但旁边有柜)时,送餐员在完成第二单存件后,可以点击手机小程序的继续存件,此时系统将再次判断当前主或副柜中是否有未绑定订单的柜格,如果无可用柜格,系统根据智能柜柜体的距离感应器和各柜门的开关状态来请求下一个身位为空的主柜或副柜。获得一个可用身位的柜体后,系统通过柜门开关门状态和柜格置物传感器来判定当前主柜或副柜中是否有未绑定订单的大小柜格。如果有可用柜格,则继续判定当前主柜或副柜是否已经存过(此时为否),则继续判断当前主柜或副柜是否与上一次存件的主柜或副柜相邻(此时为是)。此时系统将分配一个在上一主柜或副柜的存件编号±xn(n = 主柜或副柜的柜格总数,x 为正整数,相邻时默认为1)的柜格并开门,送餐员手动存件关上门后则存件完成。
3.2、存第三单(当前柜无有效柜但旁边无有效柜)时,送餐员在完成第二单存件后,可以点击手机小程序的继续存件,此时系统将再次判断当前主或副柜中是否有未绑定订单的柜格,如果无可用柜格,系统根据智能柜柜体的距离感应器和各柜门的开关状态来请求下一个身位为空的主柜或副柜,如果下一个身位的主柜或副柜仍然无可用身位,则继续查询下一个主或副柜,如果始终无法获得有可用身位的主副柜,则系统随机分配一个主柜或副柜。系统通过柜门开关门状态和柜格置物传感器来判定当前主柜或副柜中是否有未绑定订单的大小柜格。如果有可用柜格,则继续判定当前主柜或副柜是否已经存过(若为否),则继续判断当前主柜或副柜是否与上一次存件的主柜或副柜相邻(若为否)。此时系统将在当前主柜或副柜中随机分配一个柜格并开门,送餐员手动存件关上门后则存件完成。
通过上述方式,柜格就近分配克服了交叉往来的缺点:送餐员存完一单后,可以点击手机小程序继续存件,此时送餐员无需挪动身位奔跑,即可获得当前副柜的柜格完成存件操作;并通过距离传感器识别有人无人,通过柜格开门状态、柜格是否绑定订单、绑定订单的状态等系统智能计算,克服了分配的柜格身位被占用的缺点。
进一步的,作为图1和图3所示方法的具体实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应用于客户端侧的智能柜的柜格分配装置,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41、接收模块42。
发送模块41,可用于发送智能柜的存件请求,所述存件请求中携带有待存件用户的身份信息;
接收模块42,可用于若所述待存件用户在所述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则接收第一柜体中分配的第一可用柜格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柜体为通过查询所述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从所述智能柜中确定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柜体身位信息包括所述智能柜柜体的距离感应器信息和/或柜体前的监控图像信息,所述第一柜体为所述智能柜中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接收模块42,还可用于若所述待存件用户在所述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则接收目标柜体中分配的第二可用柜格信息;其中,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是所述目标柜体内的柜格。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选的,所述第二可用柜格信息为所述目标柜体内距离上一次分配的柜格最近的、且与待存物体大小匹配的可用柜格信息。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接收模块42,还可用于若所述待存件用户在所述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所述目标柜体内不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则接收第二柜体中分配的第三可用柜格信息,所述第二柜体为所述智能柜中与所述目标柜体不同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选的,所述第二柜体为与所述目标柜体相邻的、或距离最近的柜体。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选的,所述第三可用柜格信息对应的柜格编号为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柜格对应的柜格编号加上或减去X*N,其中,X=所述第二柜体与所述目标柜体之间的柜体间隔数+1,N为所述目标柜体的柜格总数。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选的,所述第三可用柜格信息为所述第二柜体内距离上一次分配的柜格最近的、且与待存物体大小匹配的可用柜格信息。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接收模块42,还可用于若所述待存件用户在所述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所述目标柜体内不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且所述智能柜中不存在具有空闲身位的其他柜体,则接收所述智能柜中分配的第四可用柜格信息,所述第四可用柜格信息为距离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柜格最近的、且与待存物体大小匹配的可用柜格信息。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选的,所述第一可用柜格信息是在根据所述身份信息获取到所述待存件用户的订单信息时,结合存件包装规格标准确定得到的;或者是在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未获取到所述待存件用户的订单信息时,根据预设默认柜格分配标准确定得到的;或者是根据所述待存件用户选择的柜格尺寸需求信息确定得到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应用于用户客户端侧的智能柜的柜格分配装置所涉及各功能单元的其它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1和图3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作为图4所示方法的具体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应用于智能柜侧的智能柜的柜格分配装置,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51、触发模块52。
接收模块51,可用于若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则接收第一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
触发模块52,可用于触发开启所述第一可用柜格的柜门,其中,所述第一可用柜格在智能柜中所在的第一柜体为根据所述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从所述智能柜中获取的一组柜体。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选的,柜体身位信息包括所述智能柜柜体的距离感应器信息和/或柜体前的监控图像信息,所述第一柜体为所述智能柜中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接收模块51,还可用于若所述待存件用户在所述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则接收第二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所述第二可用柜格为目标柜体内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所述目标柜体为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柜格所在的柜体;所述触发模块52,还用于触发开启所述第二可用柜格的柜门。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选的,所述第二可用柜格为所述目标柜体内距离上一次分配的柜格最近的、且与待存物体大小匹配的可用柜格。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接收模块51,还可用于若所述待存件用户在所述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所述目标柜体内不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则接收第三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所述第三可用柜格在所述智能柜中所在的所述第二柜体为所述智能柜中与所述目标柜体不同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所述触发模块52,还可用于触发开启所述第三可用柜格的柜门。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选的,所述第二柜体可为与所述目标柜体相邻的、或距离最近的柜体。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选的,所述第三可用柜格对应的柜格编号为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柜格对应的柜格编号加上或减去X*N,其中,X=所述第二柜体与所述目标柜体之间的柜体间隔数+1,N为所述目标柜体的柜格总数。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选的,所述第三可用柜格为所述第二柜体内距离上一次分配的柜格最近的、且与待存物体大小匹配的可用柜格。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接收模块51,还可用于若所述待存件用户在所述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所述目标柜体内不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且所述智能柜中不存在具有空闲身位的其他柜体,则接收第四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所述第四可用柜格为距离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柜格最近的、且与待存物体大小匹配的可用柜格;所述触发模块52,还可用于触发开启所述第四可用柜格的柜门。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本装置还包括:输出模块;
输出模块,可用于输出所述第一可用柜格柜门开启的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应用于智能柜侧的智能柜的柜格分配装置所涉及各功能单元的其它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4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如图1和图3所示方法,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如图1和图3所示的可应用于用户客户端侧的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基于上述如图4所示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如图4所示的可应用于智能柜侧的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场景的方法。
基于上述如图1和图3所示的方法,以及图6所示的虚拟装置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客户端设备,具体可以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其他网络设备等,该客户端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如图1和图3所示的可应用于用户客户端侧的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
基于上述如图4所示的方法,以及图7所示的虚拟装置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柜,具体可以为智能柜的控制或管理设备等。该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如图4所示的可应用于智能柜侧的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
可选的,上述两种实体设备都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网络接口、摄像头、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用户接口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等,可选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USB接口、读卡器接口等。网络接口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客户端设备和智能柜的实体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这两种实体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操作系统是管理上述两个实体设备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信息处理程序以及其它软件和/或程序的运行。网络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存储介质内部各组件之间的通信,以及与信息处理实体设备中其它硬件和软件之间通信。
基于上述内容,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系统,如图8所示,该系统包括服务器61、客户端设备62、智能柜63;服务器61具体可配置在智能柜63侧,或者云端侧等。
其中,客户端设备62可用于执行如图1和图3所示的方法,智能柜63可用于执行如图4所示的方法。
服务器61,可用于接收客户端设备62发送的智能柜63的存件请求,存件请求中携带有待存件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待存件用户的身份信息,查询所述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63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存在对智能柜63的存件记录;若判定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63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智能柜63的存件记录,查询智能柜63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依据柜体身位信息,从智能柜63中获取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第一柜体;向智能柜63发送第一柜体中的第一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以及向客户端设备发送第一柜体中分配的第一可用柜格信息。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通过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目前传统方式相比,本实施例可在待存件用户的客户端请求存件时,根据智能柜柜体的距离感应器信息和各柜门的开关状态信息,获取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使得待存件用户被分配在该身位为空的柜体前实现存件。通过这种合理地柜格分配方式,可减少出现同一身位的用户存取件排队的情况,规范了智能柜前存取件的现场秩序,进而可提高用户存取件的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申请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申请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智能柜的存件请求,所述存件请求中携带有待存件用户的身份信息;
若所述待存件用户在所述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则接收第一柜体中分配的第一可用柜格信息;其中,预设时间段用于判定待存件用户是否需要连续存件;
其中,所述第一柜体为通过查询所述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从所述智能柜中确定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
若所述待存件用户在所述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目标柜体内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则接收目标柜体中分配的第二可用柜格信息;
其中,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是所述目标柜体内的柜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身位信息包括所述智能柜柜体的距离感应器信息和/或柜体前的监控图像信息,所述第一柜体为所述智能柜中的一组身位为空的柜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用柜格信息为所述目标柜体内距离上一次分配的柜格最近的、且与待存物体大小匹配的可用柜格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智能柜的存件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待存件用户在所述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目标柜体内不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则接收第二柜体中分配的第三可用柜格信息,所述第二柜体为所述智能柜中与所述目标柜体不同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柜体为与所述目标柜体相邻的、或距离最近的柜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可用柜格信息对应的柜格编号为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柜格对应的柜格编号加上或减去X*N,其中,X=所述第二柜体与所述目标柜体之间的柜体间隔数+1,N为所述目标柜体的柜格总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可用柜格信息为所述第二柜体内距离上一次分配的柜格最近的、且与待存物体大小匹配的可用柜格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智能柜的存件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待存件用户在所述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目标柜体内不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且所述智能柜中不存在具有空闲身位的其他柜体,则接收所述智能柜中分配的第四可用柜格信息,所述第四可用柜格信息为距离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柜格最近的、且与待存物体大小匹配的可用柜格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用柜格信息是在根据所述身份信息获取到所述待存件用户的订单信息时,结合存件包装规格标准确定得到的;或者是在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未获取到所述待存件用户的订单信息时,根据预设默认柜格分配标准确定得到的;或者是根据所述待存件用户选择的柜格尺寸需求信息确定得到的。
10.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则接收第一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其中,预设时间段用于判定待存件用户是否需要连续存件;
触发开启所述第一可用柜格的柜门;
其中,所述第一可用柜格在智能柜中所在的第一柜体为根据所述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从所述智能柜中获取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
若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目标柜体内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则接收目标柜体中分配的第二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触发开启所述第二可用柜格的柜门;
其中,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是所述目标柜体内的柜格。
11.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智能柜的存件请求,所述存件请求中携带有待存件用户的身份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若所述待存件用户在所述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则接收第一柜体中分配的第一可用柜格信息;其中,预设时间段用于判定待存件用户是否需要连续存件;
其中,所述第一柜体为通过查询所述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从所述智能柜中确定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
接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待存件用户在所述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目标柜体内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则接收目标柜体中分配的第二可用柜格信息;
其中,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是所述目标柜体内的柜格。
12.一种智能柜的柜格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若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不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则接收第一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其中,预设时间段用于判定待存件用户是否需要连续存件;
触发模块,用于触发开启所述第一可用柜格的柜门,其中,所述第一可用柜格在智能柜中所在的第一柜体为根据所述智能柜柜体前的柜体身位信息,从所述智能柜中获取的一组具有空闲身位的柜体;
接收模块,还用于若待存件用户在智能柜本次存件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对所述智能柜的存件记录且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目标柜体内存在未绑定订单的可用柜格,则接收目标柜体中分配的第二可用柜格的开柜指令;其中,所述待存件用户上一次存件分配的是所述目标柜体内的柜格;
触发模块,还用于触发开启所述第二可用柜格的柜门。
13.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
14.一种客户端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介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
CN202011431366.6A 2020-12-10 2020-12-10 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22155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1366.6A CN112215559B (zh) 2020-12-10 2020-12-10 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1366.6A CN112215559B (zh) 2020-12-10 2020-12-10 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5559A CN112215559A (zh) 2021-01-12
CN112215559B true CN112215559B (zh) 2021-11-09

Family

ID=74067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1366.6A Active CN112215559B (zh) 2020-12-10 2020-12-10 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155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4996A (zh) * 2021-01-26 2021-03-02 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466061B (zh) * 2021-02-02 2021-05-18 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柜的存件方法及装置
CN113436394A (zh) * 2021-03-23 2021-09-24 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柜的存件方法及装置
CN113052838B (zh) * 2021-04-26 2023-06-06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置物检测方法、装置以及智能柜
CN113269488A (zh) * 2021-05-18 2021-08-17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智能柜的置物状态信息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3538802A (zh) * 2021-06-25 2021-10-22 华录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场站智能钥匙柜最优寻址方法
CN114360164A (zh) * 2022-01-06 2022-04-15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智能柜及智能柜控制系统
CN114387732B (zh) * 2022-01-24 2023-06-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储物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723371B (zh) * 2022-05-16 2022-09-16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物品存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63930A (zh) * 2022-06-09 2022-09-16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智能柜的开柜存取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4605A (zh) * 2017-08-06 2017-11-24 黄建锋 一种可远程监控智能高低压开关柜
CN109272670A (zh) * 2018-10-10 2019-01-25 燕山大学 行走型智能储物柜
CN111461373A (zh) * 2020-03-30 2020-07-28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社区智能的储物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17345A (ja) * 2004-10-19 2006-05-11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宅配ロッカー管理システム
CN104537774A (zh) * 2015-01-23 2015-04-22 毛朋夫 智能存取柜系统及物品存取应用方法
CN106296098A (zh) * 2016-08-21 2017-01-04 吉选 一种智能快递系统及其寄、派、收件方法
CN109191720B (zh) * 2018-08-20 2021-02-26 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柜的物品存取方法及智能柜
CN110942563A (zh) * 2018-09-25 2020-03-31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快递柜的快件处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0634244A (zh) * 2019-09-05 2019-12-31 深圳市壹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快递柜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4605A (zh) * 2017-08-06 2017-11-24 黄建锋 一种可远程监控智能高低压开关柜
CN109272670A (zh) * 2018-10-10 2019-01-25 燕山大学 行走型智能储物柜
CN111461373A (zh) * 2020-03-30 2020-07-28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社区智能的储物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5559A (zh)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15559B (zh) 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434996A (zh) 智能柜的柜格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18500682A (ja) 座席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CN109857518A (zh) 一种网络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11125409B (zh) 一种门禁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门禁系统
CN107871242A (zh) 广告投放系统及方法
CN109872419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客房入住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840289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客房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470265B (zh) 智能柜的存取件方法、装置及智能柜
CN111126921A (zh) 物流作业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45204A (zh) 一种外卖食品存放柜系统
CN10371385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平台及电子设备
CN106919989A (zh) 基于物联开放平台的房间在线预订方法和装置
CN113470263A (zh) 智能柜的快速存取件方法及装置
CN110211000A (zh) 桌位状态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07800A (zh) 快餐调度方法和装置、系统
CN113470264B (zh) 智能柜的存取件方法、装置及对象处理方法
CN113935687A (zh) 基于取餐柜的配送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827480A (zh) 一种智能更衣柜的分配方法
CN110288390A (zh) 确定地址的方法及装置
KR102215031B1 (ko) 분산서버 환경에서 대기접속자에 대한 접속처리방법
CN104809588A (zh) 餐饮任务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6844698B (zh) 一种数字云服务平台
CN107948343B (zh) 一种调度区域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1967759A (zh) 一种物资调配管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