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8819B - 换带装置及具备该换带装置的换带工具 - Google Patents

换带装置及具备该换带装置的换带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8819B
CN112208819B CN201910619878.6A CN201910619878A CN112208819B CN 112208819 B CN112208819 B CN 112208819B CN 201910619878 A CN201910619878 A CN 201910619878A CN 112208819 B CN112208819 B CN 1122088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aft
tape
housing
wind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98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8819A (zh
Inventor
黄炳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61987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088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08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8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8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8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dhesive Tape Dispens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带装置及具备该换带装置的工具,该换带装置包括:一齿轮,其有同步转动的一组齿与一施力部;一阻挡件,其配置在齿轮旁,该阻挡件配合任一齿决定齿轮单向空转、反向静止不动。该换带装置配置在一用来卷带的工具,譬如手拉器或连接手拉器的副架。该施力部结合工具的一卷收轴,所述的齿轮受阻于阻挡件,抗衡工具的一涡卷弹簧提供卷收轴转动的扭矩。如此,该阻挡件配合齿轮限制卷收轴静止不动,成为一项安全、简单的换带作业。而且,该涡卷弹簧被阻挡件抗衡,扭矩不生变化,免除调节或校正作业,有效解决现有换带所遭遇的问题。

Description

换带装置及具备该换带装置的换带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捆绑领域的换带技术,特别是指一种换带装置,以及一种具备该换带装置的工具。
背景技术
已知的捆绑工具通常是手拉器,该手拉器有一涡卷弹簧,该涡卷弹簧提供一卷收轴转动的扭矩,帮助卷收轴回收一条带子。
在使用期间,所述的带子往外拉出一定长度,用来捆绑一物品。该卷收轴释放带子,连带涡卷弹簧产生形变,譬如缩减直径或是增加圈数。
然而,物品的边缘可能是直角,甚至于是锐角,难免会磨损或割伤带子,对带子的结构造成不良影响,相对降低捆绑的安全性。如此,更换手拉器或带子就成为选项的一。
但是,手拉器汰旧换新,只会增加经济负担。更换新的带子,虽然能减轻经济负担,却面临涡卷弹簧释放扭矩的问题。释放扭矩的涡卷弹簧,需要专业的器械重新调节或校正。调整过程,涡卷弹簧弹飞、割伤人体的事件时有所闻,属于危险的行为。
因此,如何在换带期间,改善手拉器遭遇危险的问题,就成为本发明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换带装置,其主要目的之一在于:采用单向空转、反向静止不动的构造。
本发明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该换带装置的工具,所述的工具用来卷收带子,譬如手拉器或连接手拉器的副架,有效解决涡卷弹簧释放扭矩的弊端,让换带成为一项简单、安全的作业。
缘于上述目的的达成,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换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齿轮,其拥有同步转动的一组齿与一施力部;以及
一阻挡件,其配置在齿轮旁,该阻挡件配合任一齿决定齿轮单向空转、反向静止不动。
所述的换带装置,其还包括:
一壳体,其有一组装室与一通往组装室的齿轮孔;
一封闭件,其固定在壳体并封住组装室的开口,该封闭件面对齿轮孔处形成一限制孔;
一齿轮轴,其沿轴心方向突出该齿轮的两面,该齿轮轴分别置入齿轮孔和限制孔,使齿轮在组装室能够自转,所述的施力部从齿轮轴往外延伸并超出封闭件。
所述的换带装置,其中,该齿轮轴有一驱使齿轮转动的受力部,所述的受力部和施力部在齿轮轴不同端。
所述的换带装置,其中,该壳体围成组装室的壁面形成一枢接部,该枢接部接收阻挡件的一曲面端,该阻挡件的另一端形成一尖端用来挡住齿。
所述的换带装置,其中,该阻挡件顺着曲面端的轴心方向隆起一圆柱;
该枢接部区分为二部分:接收阻挡件的曲面端的半圆槽,以及限制圆柱自转的圆槽。
所述的换带装置,其中,该壳体的组装室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提供阻挡件朝向齿轮运动所需的作用力。
所述的换带装置,其还包括一解除钮,其有同轴延伸的一轴部与一偏心段,该轴部置入壳体的一轴孔,支撑解除钮位于壳体外部而能够转动,该偏心段进入组装室并配合弹性件触及阻挡件两侧。
所述的换带装置,其中,该偏心段形成一内螺纹孔,从偏心段外表到内螺纹孔形成不同厚度的一厚部与一薄部,二侧面分别衔接厚部到薄部;
一螺柱穿过封闭件并锁住偏心段的内螺纹孔,二侧面的一抵触阻挡件。
一种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手拉器;
一卷收轴配置在手拉器而能够卷带;
一涡卷弹簧配置在手拉器驱使卷收轴转动;以及
前述换带装置配置在手拉器上,该施力部结合于卷收轴,以阻挡件挡住齿轮,该齿轮抗衡涡卷弹簧提供卷收轴的扭矩。
一种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连接手拉器的副架;
一卷收轴配置在副架而能够卷带;
一涡卷弹簧配置在副架驱使卷收轴转动;以及
前述换带装置配置在副架,该施力部结合于卷收轴,以阻挡件挡住齿轮,该齿轮抗衡涡卷弹簧提供卷收轴的扭矩。
当换带装置配置在一工具,如手拉器或连接手拉器的副架,该施力部结合工具的一卷收轴,所述的齿轮受阻于阻挡件,抗衡工具的一涡卷弹簧提供卷收轴转动的扭矩。
如此,本发明的换带装置,以阻挡件配合齿轮限制卷收轴静止不动,成为一项安全、简单的换带作业。而且,该涡卷弹簧被阻挡件抗衡,扭矩不生变化,自然能免除调节或校正作业,有效解决现有换带所遭遇的问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构造、特征和优点,更加浅显易懂,兹举一个或以上较佳的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换带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壳体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换带装置局部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换带装置仰视角度的组合立体图。
图5是解除钮的立体图。
图6是换带装置俯视角度的组合立体图。
图7是沿图6的A-A线切开的组合剖视图。
图8是换带装置其他的组合剖视图。
图9是具备换带装置的一工具立体图。
图10是工具与换带装置的剖视图。
图11是具备换带装置的另一工具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换带装置10;壳体11;顶面11A;底面11B、41;锁固孔12;紧固件13A、13B;组装室14;扩径槽15;齿轮孔16;凸环16A;轴孔17、23;结合孔18;枢接部19A、19B;封闭件20;孔21;限制孔22;螺柱24;齿轮30;齿31;齿轮轴32;施力部33;受力部35;解除钮40;轴部42;偏心段43;厚部44;薄部45;内螺纹孔46;侧面47;阻挡件50;尖端51;曲面端52;圆柱53;弹性件54;手拉器60;主体61;第一带62;第二带63;钩体64;操作件65;卷收轴66;头66A;凹部66B;涡卷弹簧67;枢接轴68;副架70;联结杆72、74;副卷收轴76。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绘制换带装置10较佳的实施例,阐述该换带装置10是由一壳体11、一封闭件20、一齿轮30、一解除钮40、一阻挡件50与一弹性件54组成。
图1表现壳体11俯视角度的立体图,图2绘制壳体11仰视角度的立体图。界定壳体11朝向图1上方的一面为顶面11A,将壳体11异于顶面11A的一面视为底面11B。
其中,二结合孔18从壳体11的顶面11A贯穿至底面11B。一扩径槽15陷入壳体11的底面11B而与一组装室14相通,该组装室14和扩径槽15在二结合孔18之间,从组装室14到壳体11的顶面11A形成二锁固孔12、一齿轮孔16与一轴孔17。一凸环16A突出于组装室14中,其环绕齿轮孔16周围而能增加深度。
另外,二枢接部19A、19B形成于壳体11围成组装室14的壁面,每个枢接部19A、19B区分为半圆槽与圆槽二部分。
图3绘制换带装置10局部的组合剖视图。图中,一组紧固件13A通过壳体11的锁固孔12并锁紧封闭件20的孔21,使封闭件20固定在扩径槽15且封住组装室14的开口。所述的紧固件13A是螺丝或螺栓。
如图1、图7所示,该封闭件20形成一限制孔22与一轴孔23。当封闭件20结合壳体11时,该限制孔22正对齿轮孔16,该轴孔23和轴孔17相对。
接着看到齿轮30,一组齿31顺着圆周方向突出于齿轮30的边缘。一齿轮轴32沿轴心方向突出齿轮30的两面,该齿轮轴32一端往外延伸一施力部33,另一端形成一受力部35。因此,该齿轮30、齿31、施力部33与受力部35保持同步转动关系。
在本实施例,该施力部33是方形角柱,该受力部35则是陷入齿轮轴32端面的六边形角槽。某些实施例中,该施力部33或受力部35可以是多角形、星型或一字型等。
从图4、图6、图7来看,该齿轮轴32置入齿轮孔16与限制孔22,却不通过封闭件20,支持齿轮30并排凸环16A而可在组装室14自转。同时,该施力部33通过限制孔22并超出封闭件20,该受力部35的开口未被壳体11遮蔽。
如图1、图7、图8所示,该阻挡件50是刚性片体,该刚性片体的一端形成曲面端52,该曲面端52是凸的,并顺着曲面端52的轴向隆起一圆柱53。当枢接部19A的半圆槽接收阻挡件50的曲面端52,该圆柱53插入枢接部19A的圆槽而可自转运动。因此,该阻挡件50配置在壳体11的组装室14且位于齿轮30旁边。
该阻挡件50另一端形成一尖端51,该尖端51一边是斜的。该尖端51挡住任一齿31,决定齿轮30单向空转、反向静止不动。此刻,该尖端51的斜边朝向齿轮30。
使用时,依顺时钟方向(见图8)转动齿轮30,该齿31撞击尖端51的斜边并推开阻挡件50,使齿轮30具备单向空转的功能。相反之,依逆时钟方向(见图8)转动齿轮30,该齿31遭受尖端51的阻挡作用,让齿轮30保持静止不动状态。
该阻挡件50维持阻挡作用的动力来自弹性件54。所述的弹性件54是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一端抵制壳体11围成组装室14的壁,另一端顶着阻挡件50。因此,该弹性件54提供阻挡件50朝向齿轮30偏摆运动所需的作用力。
接着看到图5、图7、图8,该解除钮40的底面41同轴延伸一轴部42与一偏心段43,该偏心段43形成一内螺纹孔46。当轴部42置入壳体11的轴孔17,该偏心段43进入组装室14,其配合弹性件54触及阻挡件50两侧。一螺柱24穿过封闭件20的轴孔23,并锁住偏心段43的内螺纹孔46,完成组装作业。此刻,该解除钮40在壳体11外部而可转动,该偏心段43充当阻挡件50朝向齿轮30偏摆的终点。
再者,从内螺纹孔46到偏心段43外表不同的厚度,区分为一厚部44与一薄部45,所述的厚部44和薄部45被二侧面47连在一起。使用时,二侧面47的一与阻挡件50相抵。
当然,该阻挡件50也可以选择安装于枢接部19B。但是,该弹性件54会在偏心段43的另一边,而且该齿轮30受阻于阻挡件50静止不动以及空转的方向,则是完全相反的。
图9是一工具的立体图。该工具是一手拉器60,所述的手拉器60有一主体61,该主体61连接具备钩体64的一第一带62与一第二带63,进行捆绑作业。松绑后,短的第二带63不变,长的第一带62被主体61枢接的一操作件65手动操作为长度缩短的回收动作。
所述的手拉器60安装换带装置10。具体而言,另一组紧固件13B通过壳体11的结合孔18(参考图1、图4、图7),将所述的换带装置10牢固在主体61上。其中,该紧固件13B是铆钉。
图10是剖视图,阐明手拉器60组合换带装置10以后,该第一带62缠绕在一卷收轴66外围。该卷收轴66架设在主体61上,其一端结合涡卷弹簧67,另一端形成一头66A。所述的头66A在扩径槽15而被壳体11遮蔽,其有一凹部66B,该凹部66B是方槽可契合于施力部33,以致阻挡件50(见图8)挡住齿轮30,该齿轮30抗衡涡卷弹簧67提供卷收轴66转动的扭矩。
通常,该卷收轴66受限于齿轮30而静止不动,故第一带62汰旧换新成为简单、安全的作业。而且,该涡卷弹簧67的扭矩不生变化,免除调节或校正作业,有效解决现有换带所遭遇的问题。
换带后,该解除钮40受力相对壳体11摆动,驱使偏心段43同向转动,以厚部44推开阻挡件50,解除尖端51和齿31的阻挡关系(见图8、图9)。该齿轮30是自由的,不再通过卷收轴66抗衡涡卷弹簧67的扭矩。因此,该涡卷弹簧67带动卷收轴66回转卷收第一带62。
另外,该受力部35接收外部的一工具,如六角扳手或扭矩检测器材。所述的六角扳手帮助齿轮30转动,辅助齿31解除尖端51的阻挡关系(见图8、图9)。所述的扭矩检测器材经由齿轮30与卷收轴66来测试涡卷弹簧67的扭矩值。
某些实施例中,该手拉器60不会直接的收带,而是通过一副架70来收带,如图11。其中,一根联结杆72将手拉器60与副架70连在一起构成另一个工具。另一根联结杆74配置在副架70的尾端,用来连接所述的第二带63。该副架70组装副卷收轴76,该副卷收轴76在二联结杆72、74之间而可卷收第一带62。该第一带62通过手拉器60的一枢接轴68间隙往外拉出。
同样的道理,所述的换带装置10安装在副架70外,通过副卷收轴76抗衡涡卷弹簧的扭矩。至于换带装置10结合副卷收轴76的构造,以及副卷收轴76联结涡卷弹簧的构造,请参考图9、图10的技术内容,于此不予赘述。

Claims (4)

1.一种换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11),其有一组装室(14);
一封闭件(20),其固定在壳体(11)并封住组装室(14)的开口;
一齿轮(30),配置在该组装室(14)中,该齿轮(30)周围形成一组齿(31),一根齿轮轴(32)沿着该齿轮(30)的轴心方向突出该齿轮(30)两面,该齿轮轴(32)枢接该壳体(11)与封闭件(20)并支持齿轮(30)在组装室(14)自转,与该一组齿(31)同步转动的一施力部(33)从该齿轮轴(32)往外延伸并超出封闭件(20);以及
一阻挡件(50),其配置该壳体(11)的组装室(14)中,并配置在齿轮(30)旁,该阻挡件(50)配合任一齿(31)决定该齿轮(30)单向空转、反向静止不动;
其中,该壳体(11)具有一通往组装室(14)的齿轮孔(16);
该封闭件(20)面对齿轮孔(16)处形成一限制孔(22);
该齿轮轴(32)分别置入齿轮孔(16)和限制孔(22);
该齿轮轴(32)有一驱使齿轮(30)转动的受力部(35),所述的受力部(35)和施力部(33)在齿轮轴(32)不同端;
该壳体(11)围成组装室(14)的壁面形成一枢接部(19A),该枢接部(19A)接收阻挡件(50)的一曲面端(52),该阻挡件(50)的另一端形成一尖端(51)用来挡住齿(31);
该阻挡件(50)顺着曲面端(52)的轴心方向隆起一圆柱(53);
该枢接部(19A)区分为二部分:接收阻挡件(50)的曲面端(52)的半圆槽,以及限制圆柱(53)自转的圆槽;
该壳体(11)的组装室(14)有一弹性件(54),该弹性件(54)提供阻挡件(50)朝向齿轮(30)运动所需的作用力;
还包括一解除钮(40),该解除钮(40)有同轴延伸的一轴部(42)与一偏心段(43),该轴部(42)置入壳体(11)的一轴孔(17),支撑解除钮(40)位于壳体(11)外部而能够转动,该偏心段(43)进入组装室(14)并配合弹性件(54)触及阻挡件(50)两侧;
换带装置能够固定在一手拉器(60)上,该手拉器(60)有一主体(61),该主体(61)连接的第一带(62)缠绕在一卷收轴(66)外围,该卷收轴(66)架设在该主体(61)上,该卷收轴(66)一端结合涡卷弹簧(67),另一端能够契合于该施力部(33),以致阻挡件(50)挡住齿轮(30),该齿轮(30)抗衡涡卷弹簧(67)而提供卷收轴(66)转动的扭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偏心段(43)形成一内螺纹孔(46),从偏心段(43)外表面到内螺纹孔(46)形成不同厚度的一厚部(44)与一薄部(45),该偏心段(43)的二侧面(47)分别衔接厚部(44)到薄部(45);
一螺柱(24)穿过封闭件(20)并锁住偏心段(43)的内螺纹孔(46),二侧面(47)之一抵触阻挡件(50)。
3.一种换带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手拉器(60);
一卷收轴(66)配置在手拉器(60)而能够卷带;
一涡卷弹簧(67)配置在手拉器(60)驱使卷收轴(66)转动;以及
一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带装置(10)配置在手拉器(60)上,该施力部(33)结合于卷收轴(66),以阻挡件(50)挡住齿轮(30),该齿轮(30)抗衡涡卷弹簧(67)提供卷收轴(66)的扭矩。
4.一种换带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连接手拉器(60)的副架(70);
一第二卷收轴(76)配置在副架(70)而能够卷带;
一涡卷弹簧配置在副架(70)驱使第二卷收轴(76)转动;以及
一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带装置(10)配置在副架(70),该施力部(33)结合于第二卷收轴(76),以阻挡件(50)挡住齿轮(30),该齿轮(30)抗衡涡卷弹簧提供第二卷收轴(76)的扭矩。
CN201910619878.6A 2019-07-10 2019-07-10 换带装置及具备该换带装置的换带工具 Active CN1122088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9878.6A CN112208819B (zh) 2019-07-10 2019-07-10 换带装置及具备该换带装置的换带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9878.6A CN112208819B (zh) 2019-07-10 2019-07-10 换带装置及具备该换带装置的换带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8819A CN112208819A (zh) 2021-01-12
CN112208819B true CN112208819B (zh) 2022-07-05

Family

ID=74048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9878.6A Active CN112208819B (zh) 2019-07-10 2019-07-10 换带装置及具备该换带装置的换带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0881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8507A (ja) * 1998-10-15 2000-04-25 Kitani Kosakusho:Kk 梱包機のバンド供給装置
JP5019530B2 (ja) * 2007-10-15 2012-09-05 株式会社スズテック にら等の物品出荷調製装置
CN101927843A (zh) * 2009-06-25 2010-12-29 黄汉卿 具卷收余带装置的手拉器
CN102923335B (zh) * 2011-08-08 2014-11-05 黄汉卿 手拉器的收带安全装置
CN203665479U (zh) * 2013-11-21 2014-06-25 常州康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快换棘轮手柄
CN107116828B (zh) * 2017-06-24 2019-03-08 深圳市协和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切换的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8819A (zh)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84641B2 (en) Locking hole saw collar
JP3284759B2 (ja) インパクトドライバ
US20100257979A1 (en) Open End Ratchet Wrench
CN210452526U (zh) 一种扭力可调节扳手
US10682744B2 (en) Ratchet wrench providing combined functions of ordinary ratchet wrenches
AU2004203435B2 (en) Washer and fastener provided with a washer
US20070180705A1 (en) Locking device for spline shaft of brush cutter
JPS59156671A (ja) 回転式ハンドツ−ルのラチエツト機構ハウジング組立体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US7484442B1 (en) Torque adjustable screwdriver having a torque indicator
JPH0635115B2 (ja) ラチエットレンチのハンマ構造
CN112208819B (zh) 换带装置及具备该换带装置的换带工具
CA2573330C (en) Power hand tool
CA2066818C (en) Tensioning mechanism for strapping tool
JPS59151621A (ja) 軸受組立体、窓操作器用軸受組立体、軸受組立体を組立てる方法及び工具
US20060090608A1 (en) Torque-indicating socket wrench control mechanism
TWI707803B (zh) 換帶裝置及具備該換帶裝置的工具
JP2008036772A (ja) 動力式ラチェットレンチ
CN210000117U (zh) 一种防冲击加油口盖
JPS63303210A (ja) 軸力規制締付具
US20070180704A1 (en) Locking device for spline shaft of brush cutter
CN105773539A (zh) 多功能尖头钳
JP4850532B2 (ja) エアドライバ装置
JP2003220568A (ja) トルク伝達機構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工具
JP6692221B2 (ja) 締付けファスナー
CN214493459U (zh) 一种船用线缆打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