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5014B - 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5014B
CN112205014B CN202080001836.7A CN202080001836A CN112205014B CN 112205014 B CN112205014 B CN 112205014B CN 202080001836 A CN202080001836 A CN 202080001836A CN 112205014 B CN112205014 B CN 1122050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bluetooth data
data
time slot
mast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18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5014A (zh
Inventor
谢林庭
刘境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ke Lanx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ke Lan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ke Lanx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ke Lanxun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05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5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5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50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79Formats for control data
    • H04L1/0082Formats for control data fields explicitly indicating existence of error in data being transmitted, e.g. so that downstream stations can avoid decoding erroneous packet;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无线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设备功耗。其中,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包括:主设备和从设备中的一方作为发送方,另一方作为接收方,接收方获取所述发送方对蓝牙数据的接收结果;当主设备和从设备中只有一方未成功接收第一蓝牙数据时,在预定的下游时隙,成功接收第一蓝牙数据的成功方通过第二蓝牙链接将第一蓝牙数据转发给失败方。

Description

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无线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现代生活需求的提高,蓝牙无线设备由于其摆脱了从播放器链接到耳机本体的链接线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蓝牙无线设备特别适合于进行运动或其他活动时佩戴,可以减少线体缠绕带来的麻烦,十分方便。
现有蓝牙无线耳机(包括主设备与从设备)与终端的一种通信方式为:终端与主设备建立第一蓝牙链接,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第二蓝牙链接,从设备经由第二蓝牙链接获取第一蓝牙链接的链接信息,终端通过第一蓝牙链接将数据发送主设备,从设备根据第一蓝牙链接的链接信息监听第一蓝牙链接,接收该数据,并通过第二蓝牙链接通信同步播放该数据。
在上述无线设备的通信方式中,在主设备或从设备存在至少其中一方未成功接收数据时,需要通知终端进行数据重传,主从设备需要接收和监听,增加了终端及主从设备的负担。而且还需要等待终端将接收失败的数据重新传输完成之后,才可以传输新的数据,延长了数据传输时长,传输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无线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所述无线设备包括主设备和从设备,所述主设备与终端通过第一蓝牙链接建立通信,并与所述从设备通过第二蓝牙链接建立通信,并通过所述第二蓝牙链接向所述从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蓝牙链接的链接信息,所述从设备通过监听所述第一蓝牙链接,接收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主设备的蓝牙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可以包括:
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中的一方作为发送方,另一方作为接收方,所述接收方获取所述发送方对蓝牙数据的接收结果;
当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中只有一方未成功接收第一蓝牙数据时,在预定的下游时隙,成功接收所述第一蓝牙数据的成功方通过所述第二蓝牙链接将所述第一蓝牙数据转发给失败方。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中至少一方成功接收当前时隙中发送的蓝牙数据时,所述接收方在当前时隙,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应答,指示所述终端发送新的蓝牙数据。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均未成功接收第二蓝牙数据时,所述接收方在当前时隙,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应答,指示所述终端重新发送所述第二蓝牙数据。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中只有一方未成功接收第一蓝牙数据时,所述接收方对自身成功接收的所述第一蓝牙数据进行补齐标识登记,并对自身未成功接收的所述第一蓝牙数据进行缺失标识登记,以使得所述接收方在预定的下游时隙,通过所述第二蓝牙链接将带有所述补齐标识登记的蓝牙数据转发给发送方,并请求所述发送方将带有缺失标识登记的第一蓝牙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方;
或者,当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中只有一方未成功接收第一蓝牙数据时,所述无线设备中未成功接收所述第一蓝牙数据的失败方对所述第一蓝牙数据进行缺失标识登记,以使得所述失败方在预定的下游时隙,通过所述第二蓝牙链接请求成功方将带有所述缺失标识登记的蓝牙数据转发给失败方。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当所述终端向所述无线设备发送的蓝牙数据为音频数据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
所述无线设备对所述终端发送的音频数据进行顺序标识;
所述无线设备对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顺序解码时,若存在音频数据缺失时,暂停解码工作,在将所缺失的音频数据补齐后,继续补齐后的解码工作。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
所述无线设备对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顺序解码时,根据所缺失的音频数据的顺序标识,动态调整所述下游时隙与当前时隙的时间间隔,以保障解码工作的连续性。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上游时隙中存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蓝牙数据时,根据所缺失所述第一蓝牙数据的数量或/和其总数据量,动态调整所述下游时隙与当前时隙的时间间隔。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上游时隙中存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蓝牙数据时,根据缺失所述第一蓝牙数据的数量或/和其总数据量,动态调整所述下游时隙的时间长度。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当存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蓝牙数据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下游时隙中,根据主设备和从设备缺失所述第一蓝牙数据的数量重新确定所述无线设备中的身份,缺失所述第一蓝牙数据的数量小的耳机作为主设备;
或者,在下游时隙中,根据主设备和从设备的电量重新确定所述无线设备中的身份,电量高的设备作为主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设备,所述无线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中,当主设备和从设备中只有一方未成功接收某一条蓝牙数据(第一蓝牙数据)时,主从设备所缺失的第一蓝牙数据可以在预定的下游时隙通过彼此互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同时,由于主从设备其中一方未成功接收数据时,终端的数据无需重传,有效降低了主从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无线设备的主从设备与终端的通信架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3为实施例一中,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时,主从设备与终端的时序图;
附图4A、4B为实施例二中,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时,主从设备与终端的时序图;
附图5为实施例三中,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时,主从设备与终端的时序图;
附图6A为实施例四中,未进行主从切换的主从设备与终端的时序图;
附图6B为实施例四中,进行主从切换后的主从设备与终端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参照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方案的基础通信方式,主设备通过第一蓝牙链接与终端建立通信,并通过第二蓝牙链接与从设备建立通信,主设备在建立第一蓝牙链接和第二蓝牙链接后,将第一蓝牙链接的相关链接信息通过第二蓝牙链接发送给从设备,从设备根据第一蓝牙链接的相关链接信息监听主设备与终端的通信,并获取主设备与终端的通信内容。
通常,主从设备通过第二蓝牙链接进行时序同步,从设备得以在主设备与终端的约定通信时间去监听通信内容,在主从设备均接收蓝牙数据(音频数据)后,得以同步解码。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无线设备可以是蓝牙耳机,也可以是其他蓝牙设备,类似蓝牙对讲机、蓝牙音响对箱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基于上述通信方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包括:
201、主设备和从设备中的一方作为发送方,另一方作为接收方,接收方获取发送方对蓝牙数据的接收结果;
具体的,发送方接收终端发送的蓝牙数据,然后将对于该蓝牙数据的接收结果(成功或失败)发送给接收方。发送方可以直接将对终端每一次发送的蓝牙数据的接收结果通过第二蓝牙链接发送给接收方,发送方也可以只在成功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蓝牙数据时发送接收结果,指示本次接收成功,在未成功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蓝牙数据时不发送接收结果,以指示本次接收不成功。
202、当主设备和从设备中只有一方未成功接收第一蓝牙数据时,在预定的下游时隙,成功接收第一蓝牙数据的成功方通过第二蓝牙链接将第一蓝牙数据转发给失败方。
上述方案中提及四种角色定位,分别为接收方、发送方、成功方和失败方,四种角色定位不分别特指主设备或从设备,而是根据主从设备之间的通信(接收方、发送方)和主从设备分别与终端的通信结果(成功方、失败方)决定。例如,在主从设备之间的通信中,针对上述蓝牙数据的接收结果,从设备将自身的接收结果发送给主设备,告知主设备是否成功接收蓝牙数据,此时从设备为发送方,主设备为接收方,其中,若从设备成功接收蓝牙数据,主设备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则从设备为成功方,主设备为失败方,从设备在预定的下游时隙,将蓝牙数据转发给主设备,补齐主设备所缺失的蓝牙数据。这一示例中的主从设备的角色也可相互转换,由主设备作为发送方与成功方、从设备作为接收方与失败方,或者由主设备作为发送方与失败方、从设备作为接收方与成功方,或者由主设备作为接收方与成功方、从设备作为发送方与失败方,这并不影响本申请上述方案的实施。
本申请提供的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中,当主设备和从设备中只有一方未成功接收某一条蓝牙数据(第一蓝牙数据)时,主从设备所缺失的第一蓝牙数据可以在预定的下游时隙通过彼此互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同时,由于主从设备其中一方未成功接收数据时,终端的数据无需重传,有效降低了主从设备的功耗。
本申请中的时隙,是以终端时隙为时间划分依据,一个终端时隙(一个slot),主从设备和终端的通信以及主从设备之间的通信以一个或多个终端时隙为时间周期,在一个周期或多个周期内完成数据发送、结果应答等。
上述方法在确定主从设备对于蓝牙数据的接收结果后,需要向终端反映,指示其在接收失败的情况下进行数据重传,或者在接收成功的情况下进行新数据传输。因此,本申请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方在当前时隙中,根据自身以及发送方对于蓝牙数据的接收结果,应答终端。具体为:
在终端的至少一个时隙中,若存在当前时隙主设备和从设备均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时,接收方在当前时隙应答终端,指示终端重传蓝牙数据;
以及,在终端的至少一个时隙中,若存在当前时隙主设备和从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时,接收方在当前时隙应答终端,指示终端发送新的蓝牙数据。
不同时隙下的蓝牙数据可能相同或不同。在当前时隙中,若主从设备均未成功接收终端所发送的某一蓝牙数据(第二蓝牙数据),则在当前时隙应答终端,指示终端在下一时隙重传该蓝牙数据,当前时隙与下一时隙中,终端所发送的蓝牙数据是相同的;若主从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成功接收终端所发送的蓝牙数据,则在当前时隙应答终端,指示终端在下一时隙发送新的蓝牙数据,当前时隙与下一时隙中,终端所发送的蓝牙数据是不同的。
接收方在接收到发送方所发送的对于蓝牙数据的接收结果后,结合自身对于该蓝牙数据的接收结果,便知晓了自身和发送方的综合接收结果,该综合接收结果包括四种情况:1、自身为失败方,发送方为失败方;2、自身为成功方,发送方为成功方;3、自身为成功方,发送方为失败方;4、自身为失败方,发送方为成功方。于是接收方在当前时隙应答终端时,在接收方和发送方均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时,即前述情况1,应答NACK(第二应答),指示终端主从设备接收蓝牙数据失败,请求重传该蓝牙数据;在接收方和发送方中的至少一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时,即前述情况2、3、4,应答ACK(第一应答),指示终端主从设备接收蓝牙数据成功,请求发送新的蓝牙数据。
其中,从设备作为接收方时,从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蓝牙链接的参数,直接向终端发送第一应答或第二应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发送方仅知晓自身对于该蓝牙数据的接收结果,而不知晓接收方的应答。因此,在上述方法中,发送方可以进一步监听接收方发送至终端的应答。
发送方在监听到接收方发送至终端的应答后,结合自身的接收结果,便可以推导:a、自身为失败方,应答为NACK,则接收方为失败方;b、自身为失败方,应答为ACK,则接收方为成功方;c、自身为成功方,应答为ACK,则接收方为成功方或失败方均有可能。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接收方处,可以明确知道自身以及发送方对于当前时隙蓝牙数据的接收结果,然而,发送方在成功接收的情况下,未能确认接收方是否缺失。因此,上述方法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中的一个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时,失败方对蓝牙数据进行缺失标识登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主从设备需要将自身缺失的蓝牙数据告知对方,以便对方转发所缺失的蓝牙数据。因此,在下游时隙,失败方根据所登记的缺失标识,指示成功方转发缺失标识的蓝牙数据。
在接收方处,自身作为成功方包括上述情况2和情况3,无需进行缺失标识登记;自身作为失败方包括上述情况1和情况4,上述情况1中,接收方自身作为失败方,发送方也作为失败方,此时失败方不需要进行缺失标识登记,因为接收方应答终端NACK,指示终端重传蓝牙数据,是否进行缺失标识登记需要在主从设备的其中一方成功接收蓝牙数据后;上述情况4中,接收方自身作为失败方,发送方作为成功方,此时失败方即接收方需要进行缺失标识登记,以在下游时隙,告知成功方所缺失的蓝牙数据,指示其转发。
而在发送方处,自身作为成功方包括上述情况c,无需进行缺失标识登记;自身作为失败方包括上述情况a和情况b,上述情况a中,发送方自身作为失败方,接收方应答终端NACK,可知接收方也作为失败方,同理,此时失败方不需要进行缺失标识登记;上述情况b中,发送方自身作为失败方,接收方应答终端ACK,可知接收方作为成功方,此时失败方需要进行缺失标识登记,使得失败方在预定的下游时隙,通过第二蓝牙链接请求成功方将带有缺失标识登记的蓝牙数据转发给失败方。
如上,失败方将所登记的缺失标识发送给成功方的时隙,在本申请中优选为下游时隙,失败方可以在下游时隙一并将多个缺失标识发送给成功方;也可以是在当前时隙,接收方在确定了失败方且需要进行缺失标识登记后,若自身为失败方则直接进行缺失标识登记,若发送方为失败方则可以通知发送方,指示其针对当前时隙下的蓝牙数据进行缺失标识登记。然后,在下游时隙,主从设备将彼此登记的缺失标识发送给对方,相互补齐所缺失的蓝牙数据。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由于接收方可以明确知晓谁是失败方、谁是成功方,只需要在自身标记发送方所缺失的蓝牙数据即可。因此,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中的一个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且接收方为成功方时,接收方对蓝牙数据进行补齐标识登记。
在接收方处,发送方作为成功方包括上述情况2和情况4,发送方作为失败方包括上述情况1和情况3。上述情况1中,接收方自身作为失败方,发送方也作为失败方,此时不需要进行缺失标识登记,也不需要进行补齐标识登记,因为接收方应答终端NACK,指示终端重传蓝牙数据,是否进行缺失标识登记和补齐标识登记需要在主从设备的其中一方成功接收蓝牙数据后;上述情况2中,接收方自身作为成功方,发送方也作为成功方,无需进行缺失标识登记和补齐标识登记;上述情况3中,接收方自身作为成功方,发送方作为失败方,此时需要进行补齐标识登记,使得成功方在预定的下游时隙,通过第二蓝牙链接将带有补齐标识登记的蓝牙数据转发给失败方;上述情况4中,接收方自身作为失败方,发送方作为成功方,此时需要进行缺失标识登记,以在下游时隙,告知成功方所缺失的蓝牙数据。
上述方法在将转发蓝牙数据从成功方转发给失败方后,失败方根据自身对所转发蓝牙数据的接收结果,应答成功方。若失败方接收转发蓝牙数据失败,则指示成功方据重传转发音频数,若失败方接收转发蓝牙数据成功,则主从设备所缺失的蓝牙数据完成补齐。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中,上游时隙和下游时隙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时隙,在上游时隙的至少一个终端时隙中,若存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中的一个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时,在下游时隙,将蓝牙数据从成功方转发给失败方。
上游时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时隙,同样的下游时隙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时隙,上游时隙用于主设备与终端的通信、从设备的监听,下游时隙用于主从设备缺失蓝牙数据的补齐。上述方法以上游时隙和下游时隙所组成的至少一个时隙为周期,在周期内若存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中的一个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时,执行蓝牙数据的转发、补齐及互补。
蓝牙设备中,数据在接收后存储在缓存空间中,经解码后通过扬声器播放,上述方法在蓝牙数据缺失时,如若在解码所缺失蓝牙数据的前端数据后,继续对后端数据继续解码,将导致数据错乱。因此,上述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在上游时隙之间的至少一个时隙中,主从设备顺序标识每个时隙所接收的蓝牙数据,主从设备进而根据所顺序标识的蓝牙数据,顺序解码蓝牙数据。主从设备在解码蓝牙数据时,若存在蓝牙数据缺失时,暂停解码工作,在将所缺失的蓝牙数据补齐后,继续补齐后的解码工作。
作为上述通信方法的一种优化,下游时隙的位置为可调整的。具体为:
作为一个示例,在终端的至少一个时隙中,若存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中的一个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情况发生时,根据所缺失的第一蓝牙数据的情况的数量或其总数据量,动态调整下游时隙的位置。其中,本申请中调整下游时隙的位置是指,调整下游时隙与当前时隙的时间间隔,以提前或延后执行下游时隙中的数据补齐操作。总数据量是指统计周期内缺失的所有第一蓝牙数据的占用的存储空间的大小。
具体的,可以根据主设备和从设备中的一个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情况发生数量,即上述接收方和发送方的缺失标识总数量,或者,接收方的缺失标识和补齐标识的总数量,动态调整下游时隙的位置。在主从设备开始工作前,可以对下游时隙中所需转发蓝牙数据的总数量和具体转发时间点进行预设置,在该总数量未达到设置的阈值但已达到转发时间点时,则可以动态调整下游时隙的位置以适当延后转发时间点;在该总数量达到设置的阈值但未达到转发时间点时,则可以动态调整下游时隙的位置以适当提前转发时间点。
具体的,可以根据主设备和从设备中的一个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情况发生时,根据所发生情况中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大小,即上述失败方具有缺失标识的蓝牙数据大小,动态调整下游时隙的位置。在主从设备开始工作前,可以对下游时隙中所需转发蓝牙数据大小和具体转发时间点进行预设置,在该所需转发蓝牙数据大小未达到设置的阈值但已达到转发时间点时,则可以动态调整下游时隙的位置以适当延后转发时间点;在该所需转发蓝牙数据大小达到设置的阈值但未达到转发时间点时,则可以动态调整下游时隙的位置以适当提前转发时间点。
作为另一个示例,在终端的至少一个时隙中,若存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中的一个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情况发生时,根据所缺失的蓝牙数据的顺序标识,动态调整下游时隙的位置。如上,主从设备顺序标识每个时隙所接收的蓝牙数据,且顺序解码以提供播放,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中的一个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情况发生时,若所缺失的蓝牙数据的顺序标识较为靠前,则可以动态调整下游时隙的位置以适当提前转发时间点,保证后续的解码播放工作顺利进行;若所缺失的蓝牙数据的顺序标识较为靠后,则可以动态调整下游时隙的位置以适当延后转发时间点。
应当注意的是,蓝牙设备中,数据在接收到缓存再到播放具有一定时间,上游时隙和所预定的下游时隙的叠加时长不应当大于这个时间。
作为上述通信方法的一种优化,下游时隙中,蓝牙数据从成功方转发给失败方的通信时长为可调整的。具体为:
作为一个示例,在终端的至少一个时隙中,存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中的一个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情况发生时,接收方根据所发生情况中自身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数量,动态调整下游时隙的主从设备通信时长(下游时隙的时间长度)。
具体的,可以根据主设备和从设备中的一个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情况发生数量,即上述接收方和发送方的缺失标识总数量,或者,接收方的缺失标识和补齐标识的总数量,动态调整下游时隙的主从设备通信时长。在主从设备开始工作前,可以对下游时隙中主从设备的通信时长进行预设置,所预设置的通信时长对应一定次数(数量)的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发生情况,在该通信时长超过所设置的阈值时,则可以动态调整通信时长以适当延长通信时间;在该通信时长未达到所设置的阈值时,则可以动态调整通信时长以适当缩短通信时间。
作为另一个示例,在终端的至少一个时隙中,存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中的一个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情况发生时,接收方根据所发生情况中自身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数量,结合发送方自身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数量,动态调整下游时隙的主从设备通信时长。
具体的,可以根据主设备和从设备中的一个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情况发生时,接收方根据所发生情况中自身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大小和发送方自身为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大小,即上述接收方具有缺失标识的蓝牙数据大小和上述发送方具有缺失标识的蓝牙数据大小,动态调整转发蓝牙数据时的主从设备通信时长。在主从设备开始工作前,可以对下游时隙中的主从设备通信时长进行预设置,所预设置的通信时长对应一定大小的转发蓝牙数据,在接收方和发送方相互转发对方所缺失蓝牙数据的通信时长大于所预设置的通信时长时,则可以动态调整通信时长以适当延长通信时间;在接收方和发送方相互转发对方所缺失蓝牙数据的通信时长小于所预设置的通信时长时,则可以动态调整通信时长以适当缩短通信时间。
具体的,可以根据主设备和从设备中的一个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情况发生时,接收方根据所发生情况中自身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大小和自身成功接收蓝牙数据的大小,即上述接收方具有缺失标识和补齐标识的蓝牙数据大小,动态调整转发蓝牙数据时的主从设备通信时长。类似的,通过预设置主从设备的通信时长,在接收方和发送方相互转发对方所缺失蓝牙数据的通信时长大于所预设置的通信时长时,则可以动态调整通信时长以适当延长通信时间;在接收方和发送方相互转发对方所缺失蓝牙数据的通信时长小于所预设置的通信时长时,则可以动态调整通信时长以适当缩短通信时间。
以上关于下游时隙的位置调整和主从设备在下游时隙的通信时长调整的内容,在调整位置和/或通信时长前,主从设备需通过第二蓝牙链接通信协商,根据彼此所缺失的蓝牙数据,来约定具体下游时隙位置和具体通信时长;协商时间点可以是在预设置的下游时隙的前一时隙,也可以是在每一个发生主设备和从设备中的一个未成功接收蓝牙数据时的当前时隙。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主从设备在下游时隙彼此互补所缺失的蓝牙数据时,中断与终端的通信,终端在发送新的蓝牙数据后,得不到应答时将进行数据重传,重传的次数在蓝牙协议中具有最大尝试次数,因此,下游时隙的时长小于终端传输同一蓝牙数据的最大尝试次数时长,如此得以保证主从设备在完成蓝牙数据互补后,有时间与终端通信,接收新的蓝牙数据。
在上述内容中,接收方负责与终端的通信,同时还负责与发送方的通信,在功耗上较发送方高,其可以由主设备或从设备担任,或主从设备交替担任,在主从设备交替担任时可以均衡主从设备的功耗,但每次的交替均需要主从设备之间的通信交互以移交权限,比较繁琐复杂,且虽然均衡了主从设备的功耗,但多次的交替通信依旧提高了功耗。因此,较为简单的方式可以是,由主从设备的一方固定担任,然而固定担任接收方的角色功耗较大,做不到功耗均衡。另外,在主设备与终端的通信中,如若主设备与终端的通信不良,将可能影响主从设备的数据接收结果,导致上述缺失的蓝牙数据过多,降低通信效率。
因此,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至少一个下游时隙过后,主设备和从设备进行主从角色切换。可以是在一个下游时隙中,根据主从设备各自所缺失蓝牙数据的多少,重新确定主从角色,主从设备在一个下游时隙中统计各自所缺失的蓝牙数据(或者在接收方统计缺失标识和补齐标识的各自数量),可以从另一方面表明主从设备分别与终端的通信稳定性,所缺失的蓝牙数据越少,则表示与终端的通信越稳定,通信效率越高。也可以是主从设备根据两者电量的对比结果,重新确定主从角色,以此均衡主从设备的电量。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切换主从角色后不影响新的蓝牙数据的接收,下游时隙时长和主从角色切换所需时长的叠加时长,小于终端传输同一蓝牙数据时的最大尝试次数时长。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了以下音频数据作为蓝牙数据进行通信传输的具体应用实施例,下述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为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上述内容。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作为本申请的基础实施例,参照图2,其示出了执行上述方法时主从设备与终端的时序图,图中所示slot 1至slot n-m-1为上游时隙,slot n-m为下游时隙,主从设备的音频数据补齐以n-m个时隙为周期,主设备在上游时隙中与终端通信接收音频数据,从设备监听接收音频数据,主设备作为接收方,从设备作为发送方,在下游时隙中进行缺失音频数据补齐。
如图3所示,在上游时隙的slot 1中,从终端发送的音频数据data1在主设备处接收失败(fail),从设备同时监听接收失败,主设备在接收到从设备的接收结果后,于当前时隙slot 1应答终端NACK,指示其在下一时隙slot 2中重传音频数据data1;在slot 2中,终端重传音频数据data1,此时主设备处接收成功(success),从设备监听接收失败,主设备在接收到从设备的接收结果后,于当前时隙slot 2应答终端ACK,指示其在下一时隙发送新的音频数据,同时对音频数据data1进行补齐标识登记;经过上游时隙的多个时隙后,在下游时隙slot n-m处,主从设备进行缺失音频数据补齐,图3中所示从设备缺失的音频数据为data1,主设备根据补齐标识向从设备转发音频数据data1,从设备在接收主设备所转发的音频数据data1后,应答主设备其接收结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作为上述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化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下游时隙位置的动态调整。如上内容,在上游时隙中,所需转发的音频数据较少时,可以动态调整下游时隙的位置以适当延后转发时间点。
参照图4A、4B所示,图中所示slot 1至slot n-1为上游时隙,slot n为下游时隙,主从设备的音频数据补齐以n个时隙为周期。在上游时隙的slot 1中,从终端发送的音频数据data1在主设备处接收失败,从设备接收失败,在slot 2中数据重传,主设备处接收成功,从设备接收失败,主设备对音频数据data1进行补齐标识登记。
在一种情况下,动态调整下游时隙的位置后,如图4A所示,在上游时隙后续的一个时隙中,从终端发送的音频数据data k在主设备处接收成功,从设备接收失败,主设备对音频数据data k进行补齐标识登记;然后在下游时隙slot n处,主从设备进行缺失音频数据补齐,图中所示从设备缺失的音频数据为data1和data k,主设备根据补齐标识向从设备转发音频数据data1+data k,从设备在接收主设备所转发的音频数据data1后,应答主设备其接收结果。
另一种情况下,动态调整下游时隙的位置后,如图4B所示,在上游时隙后续的一个时隙中,从终端发送的音频数据data i在主设备处接收失败,从设备接收成功,主设备对音频数据data i进行缺失标识登记;然后在下游时隙slot n处,主从设备进行缺失音频数据补齐,图中所示从设备缺失的音频数据为data1,主设备缺失的音频数据为data i,主设备根据补齐标识向从设备转发音频数据data1,并根据缺失标识通知从设备向其转发音频数据data i,通过分时复用完成主从设备缺失音频数据的互补。同样的,转发完成后,主从设备各自应答转发方其接收结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作为上述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化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下游时隙主从设备通信时长的动态调整。如上内容,在上游时隙中,所需转发的音频数据较多时,可以动态调整下游时隙主从设备的通信时长以适当延长通信时间。
参照图5所示,图中所示slot 1至slot n-1为上游时隙,slot n和slot n+1为下游时隙,主从设备的音频数据补齐以n+1个时隙为周期。在上游时隙的slot 1中,从终端发送的音频数据data1在主设备处接收成功,从设备接收失败,音频数据data2在主设备处接收成功,从设备接收失败,主设备对音频数据data1和data2进行补齐标识登记;类似的,音频数据data k在主设备处接收失败,从设备接收成功,音频数据data i在主设备处接收失败,从设备接收成功,主设备对音频数据data k和data i进行缺失标识登记。
在下游时隙处,所需转发的音频数据较多,包括data1、data2、data k和data i,因此动态调整延长下游时隙主从设备的通信时长,该通信时长跨越两个时隙slot n和slot n+1。继续参照图5,在下游时隙的slot n中,主设备根据补齐标识向从设备转发音频数据data1+data2,并根据缺失标识通知从设备在下游时隙的slot n+1向其转发音频数据datak+data i,通过分时复用完成主从设备缺失音频数据的互补。同样的,转发完成后,主从设备各自应答转发方其接收结果。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作为上述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化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下游时隙后的主从切换。如上内容,在至少一个下游时隙过后,主设备和从设备进行主从角色切换。可以是在一个下游时隙中,根据主从设备各自所缺失音频数据的多少,重新确定主从角色;也可以是主从设备根据两者电量的对比结果,重新确定主从角色。
参照图6A、6B,图6A示出了下游时隙后未进行主从切换的主从设备与终端的时序图,图6B示出了下游时隙后进行主从切换的主从设备与终端的时序图。如图6A所示,未进行主从切换时,主设备作为接收方,一边承担与终端的通信,一边承担与从设备的通信,负担较重,功耗较高,主从设备的功耗不均衡。如图6B所示,进行主从切换后,原主设备切换新从设备,原从设备切换为新主设备,接收方不再由原主设备担任,由新主设备替代,由此均衡了主从设备的功耗。
基于上述内容和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无线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无线设备通过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的相关说明可以对应上述内容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此处不做赘述。
基于上述内容和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上述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程序的相关说明可以对应上述内容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此处不做赘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所述无线设备包括主设备和从设备,所述主设备与终端通过第一蓝牙链接建立通信,并与所述从设备通过第二蓝牙链接建立通信,并通过所述第二蓝牙链接向所述从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蓝牙链接的链接信息,所述从设备通过监听所述第一蓝牙链接,接收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主设备的蓝牙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包括:
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中的一方作为发送方,另一方作为接收方,所述接收方获取所述发送方对蓝牙数据的接收结果;
当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中只有一方未成功接收第一蓝牙数据时,在预定的下游时隙,成功接收所述第一蓝牙数据的成功方通过所述第二蓝牙链接将所述第一蓝牙数据转发给失败方;所述下游时隙与上游时隙组成的至少一个时隙为一个周期,在一个所述周期内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中的一方未成功接收所述第一蓝牙数据时执行所述第一蓝牙数据的转发和补齐;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中只有一方未成功接收第一蓝牙数据时,所述接收方对自身成功接收的所述第一蓝牙数据进行补齐标识登记,并对自身未成功接收的所述第一蓝牙数据进行缺失标识登记,以使得所述接收方在预定的下游时隙,通过所述第二蓝牙链接将带有所述补齐标识登记的蓝牙数据转发给发送方,并请求所述发送方将带有缺失标识登记的第一蓝牙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方;
或者,当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中只有一方未成功接收第一蓝牙数据时,所述无线设备中未成功接收所述第一蓝牙数据的失败方对所述第一蓝牙数据进行缺失标识登记,以使得所述失败方在预定的下游时隙,通过所述第二蓝牙链接请求成功方将带有所述缺失标识登记的蓝牙数据转发给失败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中至少一方成功接收当前时隙中发送的蓝牙数据时,所述接收方在当前时隙,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应答,指示所述终端发送新的蓝牙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均未成功接收第二蓝牙数据时,所述接收方在当前时隙,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应答,指示所述终端重新发送所述第二蓝牙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向所述无线设备发送的蓝牙数据为音频数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设备对所述终端发送的音频数据进行顺序标识;
所述无线设备对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顺序解码时,若存在音频数据缺失时,暂停解码工作,在将所缺失的音频数据补齐后,继续补齐后的解码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无线设备对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顺序解码时,根据所缺失的音频数据的顺序标识,动态调整所述下游时隙与当前时隙的时间间隔,以保障解码工作的连续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上游时隙中存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蓝牙数据时,根据所缺失的所述第一蓝牙数据的数量或/和其总数据量,动态调整所述下游时隙与当前时隙的时间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上游时隙中存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蓝牙数据时,根据所缺失的所述第一蓝牙数据的数量或/和其总数据量,动态调整所述下游时隙的时间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存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蓝牙数据时,还包括:
在下游时隙中,根据主设备和从设备分别缺失的所述第一蓝牙数据的数量重新确定所述无线设备中的身份,缺失所述第一蓝牙数据的数量少的耳机作为主设备;
或者,在下游时隙中,根据主设备和从设备的电量重新确定所述无线设备中的身份,电量高的设备作为主设备。
9.一种无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80001836.7A 2020-08-26 2020-08-26 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050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11334 WO2022040974A1 (zh) 2020-08-26 2020-08-26 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5014A CN112205014A (zh) 2021-01-08
CN112205014B true CN112205014B (zh) 2022-02-11

Family

ID=74034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1836.7A Active CN112205014B (zh) 2020-08-26 2020-08-26 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03744A1 (zh)
JP (1) JP7426022B2 (zh)
KR (1) KR20230010747A (zh)
CN (1) CN112205014B (zh)
DE (1) DE112020007547T5 (zh)
WO (1) WO20220409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7820B (zh) * 2021-01-22 2022-06-11 達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對等端的封包重傳方法及電腦程式產品及裝置
CN115086922A (zh) * 2021-03-11 2022-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通信方法、蓝牙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207114B (zh) * 2021-05-06 2022-10-18 南京西觉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音频主设备、从设备、蓝牙通信方法及系统
WO2023000565A1 (zh) * 2021-07-22 2023-01-26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发模式下丢包数据纠错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4499776A (zh) * 2022-01-11 2022-05-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7305A (zh) * 2019-06-13 2019-09-20 重庆物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重传方法
CN110753284A (zh) * 2019-10-24 2020-02-04 珠海慧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通信方法、系统及无线耳机
CN111436044A (zh) * 2019-11-06 2020-07-21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无线蓝牙通信网络丢包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35844A (zh) * 2019-11-06 2020-07-21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无线蓝牙通信音频数据更正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1436042A (zh) * 2019-10-31 2020-07-21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及其动态主从切换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CN111447603A (zh) * 2020-06-18 2020-07-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52172A1 (en) * 2011-07-29 2013-01-30 ST-Ericsson SA Control of the transmission of a voice signal over a bluetooth® radio link
DE102015208547A1 (de) * 2014-05-09 2015-11-12 Apple Inc. Erweiterte bluetooth-kommunikationsmodi
US10602397B2 (en) 2016-09-21 2020-03-24 Apple Inc. Real-time rela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7018484B (zh) * 2017-06-01 2019-11-12 建荣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蓝牙通信方法、其装置、蓝牙系统及蓝牙设备
US20190104424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Apple Inc. Ultra-low latency audio over bluetooth
US10341758B1 (en) * 2018-11-29 2019-07-02 Bestechnic (Shanghai) Co., Ltd. Wireless audio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audio information using the same
US10887051B2 (en) * 2019-01-03 2021-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al time MIC recovery
KR20200110086A (ko) * 2019-03-15 2020-09-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링크의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999727B2 (en) * 2019-10-03 2021-05-04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Main bluetooth circuit and auxiliary bluetooth circuit of multi-member bluetooth device capable of adaptively switching operation mode in response to data type change of received packets
CN110913375B (zh) 2019-11-27 2023-07-04 南京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
US11375574B2 (en) * 2020-08-11 2022-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Latency reduc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7305A (zh) * 2019-06-13 2019-09-20 重庆物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重传方法
CN110753284A (zh) * 2019-10-24 2020-02-04 珠海慧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通信方法、系统及无线耳机
CN111436042A (zh) * 2019-10-31 2020-07-21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及其动态主从切换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CN111436044A (zh) * 2019-11-06 2020-07-21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无线蓝牙通信网络丢包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35844A (zh) * 2019-11-06 2020-07-21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无线蓝牙通信音频数据更正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1447603A (zh) * 2020-06-18 2020-07-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26022B2 (ja) 2024-02-01
WO2022040974A1 (zh) 2022-03-03
JP2023534150A (ja) 2023-08-08
CN112205014A (zh) 2021-01-08
US20220303744A1 (en) 2022-09-22
KR20230010747A (ko) 2023-01-19
DE112020007547T5 (de) 2023-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05014B (zh) 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36044B (zh) 双无线蓝牙通信网络丢包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35844B (zh) 双无线蓝牙通信音频数据更正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0913375B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及设备
CN111436041B (zh) 主从蓝牙耳机切换的方法及装置、蓝牙耳机、系统
CN102448003B (zh) 无线双耳听力系统
CN110931026B (zh) 一种音频数据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0107691A1 (zh) 蓝牙连接方法及装置
TW20102591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CK/NACK bundling
EP3125578A1 (en) Wireless binaural hearing system
CN111294783A (zh) 音频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芯片和电子设备
EP3820128B1 (en) Method for allocating time slots for wireless headset and wireless headset using the same
CN112672290B (zh) 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主从切换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23017990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lied to binaural wireless headset, and apparatus
CN112437371A (zh) Ble链路的切换方法、设备、耳机对、芯片及介质
CN110545151B (zh) 音频端之间状态同步、发送音频数据包的方法及音频设备
CN112218197B (zh) 音频补偿方法及对应使用此方法的无线音频输出装置
CN112166620B (zh) 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无线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11403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udio data wirelessly
CN110933617B (zh) Wifi音频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86096A (zh) 一种无线耳机以及用于无线耳机的通信方法
WO2021232389A1 (zh) 数据通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CN115209476A (zh) 发送ack消息的方法、音频接收器、音频设备及耳机
CN114501412A (zh) 基于双耳连线的蓝牙协议数据包丢失补偿方法
CN114827969A (zh) 一种无线耳机及其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