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6922A - 一种蓝牙通信方法、蓝牙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蓝牙通信方法、蓝牙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6922A
CN115086922A CN202110265416.6A CN202110265416A CN115086922A CN 115086922 A CN115086922 A CN 115086922A CN 202110265416 A CN202110265416 A CN 202110265416A CN 115086922 A CN115086922 A CN 1150869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device
end bluetooth
receiving
sending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54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超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654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869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86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69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蓝牙通信方法、蓝牙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应用于发送端蓝牙设备,该方法包括:与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在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接收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返回的确认消息,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这样,通过对时间间隔参数进行动态调整,不仅可以降低功耗,而且还可以解决CIS事件与其他业务共存时的冲突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蓝牙通信方法、蓝牙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蓝牙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牙通信方法、蓝牙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或称Bluetooth LE、BLE)也称为低功耗蓝牙,是蓝牙技术联盟设计和销售的一种个人局域网技术,其旨在用于医疗保健、运动健身、信标、安防、家庭娱乐等领域的新兴应用。相较于经典蓝牙,低功耗蓝牙在保持同等通信范围的前提下还能够显著降低功耗和成本。
链接同步信息(Connected Isochronous Stream,CIS)为蓝牙5.2协议版本推出的BLE链接音频方案,可以在任意两个蓝牙设备或者多个蓝牙设备之间分享音频数据。其中,链接同步组(Connected Isochronous Group,CIG)可以建立多个CIS事件,而连续的两个CIS事件之间设置有时间间隔(ISO_Interval)参数。研究人员发现,在蓝牙通信过程中,目前的方案存在功耗和业务冲突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蓝牙通信方法、蓝牙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不仅可以降低功耗,而且还可以解决CIS事件与其他业务共存时的冲突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蓝牙设备,该方法包括:
与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在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
接收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返回的确认消息,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蓝牙设备,该方法包括:
与发送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
在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确认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时,向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确认消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端蓝牙设备,该发送端蓝牙设备包括第一建立单元、第一发送单元、第一接收单元和第一调整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建立单元,配置为与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配置为在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
所述第一调整单元,配置为在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返回的确认消息后,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蓝牙设备,该接收端蓝牙设备包括第二建立单元、第二接收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建立单元,配置为与发送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配置为在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确认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时,向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确认消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设备,该蓝牙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者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蓝牙通信方法、蓝牙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发送端蓝牙设备侧,通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在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接收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返回的确认消息,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在接收端蓝牙设备侧,通过与发送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在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确认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时,向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确认消息。这样,在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中,通过对时间间隔参数进行动态调整,尤其是在时间间隔参数向大调整时,由于减少了CIS事件的调度频次,不仅可以降低功耗,而且还可以解决CIS事件与其他业务共存时的冲突问题,有利于提升蓝牙设备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CIS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CIS的数据流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蓝牙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通信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IS的优化效果对比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端蓝牙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蓝牙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设备的具体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申请相关的部分。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还需要指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适用于如下的解释:
蓝牙(Bluetooth,BT)
低功耗(Low Energy,LE)
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
低功耗蓝牙音频(Bluetooth Low Energy Audio,BLE Audio)
同步链路(Synchronization link)
真无线(True Wireless Stereo,TWS)
异步连接逻辑(Asynchronous connection logical,ACL)
AE广播(Extended Advertising,AE ADV)
发送(Transmit,TX)
接收(Receive,RX)
应答/响应(Acknowledgment,ACK)
同步连接串流/链接同步信息(Connected Isochronous Stream,CIS)
同步连接组/链接同步组(Connected Isochronous Group,CIG)
两次连续的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The time between two consecutive CISevents(designated ISO_Interval in the Link Layer),ISO_Interval)
在相关技术中,CIS为蓝牙5.2协议版本推出的BLE链接音频方案,可以在任何两个蓝牙设备或者多个蓝牙设备之间分享音频数据。针对已有协议标准的CIS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是提供一种优化策略,用于解决两类问题:优化多业务间冲突和更优的功耗。
其中,CIS是5.2协议版本发布的主要特性之一。CIS在LE ACL链路连接的基础上创建,一个CIG可以建立有多个CIS事件,而连续的两个CIS事件之间设置有时间间隔(ISO_Interval)参数。也就是说,在创建CIG时,协议标准中已经规定了CIS的ISO_Interval参数;一旦CIG建立,ISO_Interval参数将不会改变,直到下次重新创建CIG。这里,一个CIG最多可以建立31个CIS,具体可以参考蓝牙标准协议。
示例性地,参见图1,其示出了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CIS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以3个设备(如M设备、L设备和R设备)为例,M设备可以创建2条CIS,这两条CIS组成一个CIG,而且这两条CIS分别与R设备和L设备连接。具体来讲,首先M设备需要分别与R设备和L设备各建立一条LE ACL链路,然后在各自LE ACL链路的基础上创建CIS。
基于图1所示的CIS应用场景,其对应的CIS数据流如图2所示。在图2中,在一个CIG事件(CIG event)中,CISL表示M设备与L设备的CIS数据流,CISR表示M设备与R设备的CIS数据流,ISO_Interval表示两个连续CIS事件(CIS event)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其中,CISL(event(x))与CISL(event(x+1))为两个连续的CIS event,CISR(event(x))与CISR(event(x+1))也为两个连续的CIS event;在每一个CIS event中,又可以包括有多个CIS子事件(CIS subevent)。另外,如图2所示,每一个CIS subevent则是由M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用网格线填充)以及L设备/R设备返回的应答消息(用斜线填充)组成的。
这样,在有业务(例如音乐)的情况下,CIS事件是以固定间隔的ISO_Interval参数发生。而在没有业务情况下,CIS事件仍是以原先固定间隔的ISO_Interval参数发生,只是每个CIS subevent发送空(null)数据包,这对于功耗而言将是巨大的浪费;同时当发生其他业务(例如电话、AE ADV等)时,其频繁的调度也会与这些其他业务产生频繁的冲突。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蓝牙设备,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与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在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接收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返回的确认消息,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蓝牙设备,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与发送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在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确认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时,向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确认消息。
这样,在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中,无论是发送端蓝牙设备还是接收端蓝牙设备,通过对时间间隔参数进行动态调整,尤其是在时间间隔参数向大调整时,由于减少了CIS事件的调度频次,不仅可以降低功耗,而且还可以解决CIS事件与其他业务共存时的冲突问题。如此在不断开CIS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的节省功耗和减少与其他业务的冲突几率,有利于提升蓝牙设备的处理效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301:与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蓝牙通信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蓝牙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可以分享音频数据,而且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均可以支持BT技术或者BLE技术。
还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端蓝牙设备可以称为主设备,接收端蓝牙设备可以称为从设备,而且接收端蓝牙设备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多个。例如,发送端蓝牙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等音源设备,接收端蓝牙设备可以为左侧耳机设备和/或右侧耳机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CIS为蓝牙5.2协议版本推出的BLE链接音频方案,可以在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分享音频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与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可以包括:
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LE ACL链路;
基于所述LE ACL链路,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ACL链路可以看作是定向发送数据包,它既支持对称连接,也支持不对称连接(既可以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主设备负责控制链路带宽,并决定网络中的每个从设备可以占用多少带宽和连接的对称性;从设备只有被选中时才能传送数据。ACL链路也支持接收主设备发给网络中所有从设备的广播消息。这样,在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建立LE ACL链路后,才可以创建CIS。
也就是说,首先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LE ACL链路,然后在该LEACL链路的基础上创建与接收端蓝牙设备的CIS。
在这里,如果接收端蓝牙设备的数量有多个,那么发送端蓝牙设备还可以创建CIG,在该CIG中包括有多个CIS。以图2为例,发送端蓝牙设备为M设备,接收端蓝牙设备为R设备和L设备。其中,M设备首先需要分别与R设备和L设备各建立一条LE ACL链路,然后在各自LE ACL链路的基础上创建CIS;这两个CIS组成一个CIG。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一个CIG中最多可以建立31个CI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LE ACL链路,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CIS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在LE ACL链路的基础上,发送端蓝牙设备向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CIS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接收端蓝牙设备基于所接收到的CIS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发送端蓝牙设备返回CIS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发送端蓝牙设备基于所接收的CIS连接建立响应消息来建立CIS,可以完成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的CIS创建,从而能够实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的音频数据共享。
S302:在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与CIS事件有关的一个重要参数为时间间隔参数(可以用ISO_Interval表示)。这里,在链路层(Link Layer),ISO_Interval参数表示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其中,ISO_Interval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其具体取值可以与蓝牙设备数量、发送数据速率等因素有关。在一种具体的示例中,以图2为例,ISO_Interval参数的取值可以为7.5毫秒,但是本申请实施例不作任何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CIS建立之后,CIS事件将会以固定间隔的ISO_Interval参数发生。但是对于发送端蓝牙设备而言,其可能会无CIS业务或者CIS业务的优先级偏低,这时候仍以固定间隔的ISO_Interval参数来进行CIS调度,不仅造成功耗浪费,而且这种频繁的调度也会与其他业务产生频繁的冲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对ISO_Interval参数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CIS业务具体是指音频播放业务。这样,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之一:无音频播放业务、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一优先级和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二优先级。其中,第一优先级低于第二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无音频播放业务和音频播放业务为低优先级时,对于S302来说,所述在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可以包括:
当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为无音频播放业务或者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一优先级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第一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第一参数调整命令用于将所述时间间隔参数向大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预设条件包括音频播放业务为高优先级时,对于S302来说,所述在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可以包括:
当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为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二优先级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第二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第二参数调整命令用于将所述时间间隔参数向小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端蓝牙设备向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可以是用于增大ISO_Interval参数的第一参数调整命令,也可以是用于减小ISO_Interval参数的第二参数调整命令,用以实现对ISO_Interval参数的动态调整。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当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共享音乐时,这时候如果发送端蓝牙设备接听到电话业务,那么电话业务的优先级将为第二优先级(也可以称为“高优先级”),相对来说,音乐业务的优先级将为第一优先级(也可以称为“低优先级”);当发送端蓝牙设备断开电话业务时,这时候音乐业务的优先级将调整为第二优先级(也可以称为“高优先级”)。
具体来讲,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发送端蓝牙设备的业务情况为无音频播放业务或者音频播放业务为低优先级,为了避免与高优先级业务发生冲突,那么可以增大ISO_Interval参数,以减小CIS调度的频次;这时候发送端蓝牙设备向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第一参数调整命令。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发送端蓝牙设备的业务情况为音频播放业务为高优先级,那么可以减小ISO_Interval参数,以增加CIS调度的频次;这时候发送端蓝牙设备向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第二参数调整命令。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可以包括:通过预设方式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预设方式至少包括下述之一:私有协议方式、蓝牙链路方式、低功耗蓝牙链路方式和广播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参数调整命令而言,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采用私有协议方式向接收端蓝牙设备进行发送,这里私有协议可以用adj_iso表示;也可以在蓝牙设备之间通过BT链路方式或者BLE链路方式,甚至是广播方式等其他任何方式来实现向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
这样,由于参数调整命令中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使得接收端蓝牙设备在接收到参数调整命令后,可以获得ISO_Interval参数的调整信息,以便确认此次ISO_Interval参数的调整。
S303:接收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返回的确认消息,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端蓝牙设备向发送端蓝牙设备返回的应答消息可以是确认消息,也可以是拒绝消息。具体地,当接收端蓝牙设备确认此次ISO_Interval参数的调整后,接收端蓝牙设备可以向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确认消息。如此,在发送端蓝牙设备接收到接收端蓝牙设备的确认消息后,发送端蓝牙设备可以对ISO_Interval参数进行调整。另外,接收端蓝牙设备还可以确认不对此次ISO_Interval参数进行调整,那么接收端蓝牙设备可以向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拒绝消息。如此,在发送端蓝牙设备接收到接收端蓝牙设备的拒绝消息后,发送端蓝牙设备将不会对ISO_Interval参数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在对ISO_Interval参数进行调整后,后续发送端蓝牙设备还可以根据调整后的ISO_Interval参数进行CIS调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调整后的时间间隔参数,维持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的CIS连接。
也就是说,在发送端蓝牙设备根据确认消息对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之后,可以根据调整后的ISO_Interval参数维持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的CIS连接,并且根据调整后的ISO_Interval参数进行CIS调度。这样,在不断开CIS的情况下,通过对时间间隔参数进行动态调整,尤其是在时间间隔参数向大调整时,由于减少了CIS事件的调度频次,不仅解决了CIS与其他业务共存时的冲突打断等问题,而且通过动态调整ISO_Interval参数,还可以极大地降低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蓝牙设备。通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在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接收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返回的确认消息,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这样,在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中,通过对时间间隔参数进行动态调整,尤其是在时间间隔参数向大调整时,由于减少了CIS事件的调度频次,不仅可以降低功耗,而且还可以解决CIS事件与其他业务共存时的冲突问题,有利于提升蓝牙设备的处理效率。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参见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蓝牙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401:与发送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蓝牙通信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蓝牙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可以分享音频数据,而且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均可以支持BT技术或者BLE技术。
还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端蓝牙设备可以称为主设备,接收端蓝牙设备可以称为从设备,而且接收端蓝牙设备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多个。例如,发送端蓝牙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等音源设备,接收端蓝牙设备可以为左侧耳机设备和/或右侧耳机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CIS为蓝牙5.2协议版本推出的BLE链接音频方案,可以在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分享音频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与发送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可以包括:
与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建立LE ACL链路;
基于所述LE ACL链路,与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也就是说,首先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会建立LE ACL链路,然后在该LE ACL链路的基础上创建与接收端蓝牙设备的CIS。
在这里,如果接收端蓝牙设备的数量有多个,那么发送端蓝牙设备还可以创建CIG,在该CIG中包括有多个CIS。仍以图2为例,发送端蓝牙设备为M设备,接收端蓝牙设备为R设备和L设备。其中,M设备首先需要分别与R设备和L设备各建立一条LE ACL链路,然后在各自LE ACL链路的基础上创建CIS;这两个CIS组成一个CIG。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一个CIG中最多可以建立31个CI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LE ACL链路,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CIS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在LE ACL链路的基础上,发送端蓝牙设备向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CIS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接收端蓝牙设备基于所接收到的CIS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发送端蓝牙设备返回CIS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发送端蓝牙设备基于所接收的CIS连接建立响应消息来建立CIS,可以完成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的CIS创建,从而能够实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的音频数据共享。
S402: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与CIS事件有关的一个重要参数为时间间隔参数(可以用ISO_Interval表示)。这里,ISO_Interval参数表示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其中,ISO_Interval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其具体取值可以与蓝牙设备数量、发送数据速率等因素有关。例如,以图2为例,ISO_Interval参数的取值可以为7.5毫秒,但是本申请实施例不作任何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CIS建立之后,CIS事件将会以固定间隔的ISO_Interval参数发生。但是对于发送端蓝牙设备而言,其可能会无CIS业务或者CIS业务的优先级偏低,这时候仍以固定间隔的ISO_Interval参数来进行CIS调度,不仅造成功耗浪费,而且这种频繁的调度也会与其他业务产生频繁的冲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对ISO_Interval参数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CIS业务具体可以是指音频播放业务。这样,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之一:无音频播放业务、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一优先级和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二优先级。其中,第一优先级低于第二优先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于S402来说,所述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可以包括:
当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为无音频播放业务或者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一优先级时,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第一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第一参数调整命令用于将所述时间间隔参数向大调整。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于S402来说,所述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可以包括:
当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为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二优先级时,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第二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第二参数调整命令用于将所述时间间隔参数向小调整。
也就是说,发送端蓝牙设备向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可以是用于增大ISO_Interval参数的第一参数调整命令,也可以是用于减小ISO_Interval参数的第二参数调整命令,用以实现对ISO_Interval参数的动态调整。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在相对情况下,第一优先级可以称为低优先级,第二优先级可以称为高优先级。具体来讲,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发送端蓝牙设备的业务情况为无音频播放业务或者音频播放业务为低优先级,为了避免与高优先级业务发生冲突,那么这时候接收端蓝牙设备接收到的第一参数调整命令可以增大ISO_Interval参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发送端蓝牙设备的业务情况为音频播放业务为高优先级,那么这时候接收端蓝牙设备接收到的第二参数调整命令可以减小ISO_Interval参数,从而能够实现ISO_Interval参数的动态调整。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可以包括:以预设方式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预设方式至少包括下述之一:私有协议方式、蓝牙链路方式、低功耗蓝牙链路方式和广播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参数调整命令而言,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采用预设方式向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那么接收端蓝牙设备也可以采用预设方式来接收该参数调整命令。例如,接收端蓝牙设备可以采用私有协议方式接收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这里私有协议可以用adj_iso表示;也可以在蓝牙设备之间通过BT链路方式或者BLE链路方式,甚至是广播方式等其他任何方式来实现接收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
S403:在接收端蓝牙设备确认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时,向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确认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参数调整命令中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使得接收端蓝牙设备在接收到参数调整命令后,可以获得ISO_Interval参数的调整信息,以便确认此次ISO_Interval参数的调整。当接收端蓝牙设备确认此次ISO_Interval参数的调整后,这时候接收端蓝牙设备可以向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确认消息。
还需要说明的是,接收端蓝牙设备可以向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确认消息后,发送端蓝牙设备可以根据确认消息以实现对ISO_Interval参数的调整,后续发送端蓝牙设备可以根据调整后的ISO_Interval参数进行CIS调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调整后的时间间隔参数,维持与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之间的CIS连接。
也就是说,在发送端蓝牙设备根据应答消息对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之后,可以根据调整后的ISO_Interval参数维持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的CIS,并且根据调整后的ISO_Interval参数进行CIS调度。这样,在不断开CIS的情况下,不仅解决了CIS与其他业务共存时的冲突打断等问题,而且通过动态调整ISO_Interval参数,还可以极大地降低功耗。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蓝牙设备。通过与发送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在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确认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时,向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确认消息。这样,在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中,通过对时间间隔参数进行动态调整,尤其是在时间间隔参数向大调整时,由于减少了CIS事件的调度频次,不仅可以降低功耗,而且还可以解决CIS事件与其他业务共存时的冲突问题,有利于提升蓝牙设备的处理效率。
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参见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通信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假定发送端蓝牙设备为M设备,接收端蓝牙设备为R设备和L设备,该详细流程可以包括:
S501:M设备与R设备建立CIS。
S502:M设备与L设备建立CIS。
需要说明的是,M设备首先需要分别与R设备和L设备各建立一条LE ACL链路,然后在各自LE ACL链路的基础上建立CIS;也即M设备可以创建2条CIS,其分别与R设备和L设备连接。
S503:M设备确定当前无业务或者存在其他高优先级业务。
S504:M设备向R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
S505:R设备向M设备返回应答消息。
S506:M设备向L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
S507:L设备向M设备返回应答消息。
S508:M设备根据调整后的时间间隔参数维持与R设备的CIS。
S509:M设备根据调整后的时间间隔参数维持与L设备的CIS。
其中,参数调整命令可以采用私有协议方式,比如可以用adj_iso CMD表示。其中,adj_iso为私有协议,这里只是为了便于识别该协议,而且主要是调整时间间隔参数,即ISO_Interval参数。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M设备确定当前无业务或者存在其他高优先级业务的情况下,这时候为了解决CIS与其他业务的频繁冲突以及功耗浪费的问题,可以对ISO_Interval参数进行调整,具体是执行S504~S507;然后可以根据调整后的时间间隔参数(即new ISO_Interval)继续进行CIS调度,即执行S508和S509。
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发送私有协议,对ISO_Interval参数作出调整,当没有音频播放业务或者相对情况下,音频播放业务为低优先级(即存在其他高优先级业务)时,在不断开CIS的情况下,调整ISO_Interval参数能够尽可能的节省功耗和减少与其他业务的冲突几率。
示例性地,当没有音频播放业务或者音频播放业务为低优先级时,在对ISO_Interval参数进行调整后,这时候的CIS优化效果对比示意如图6所示。在图6中,调整前,ISO_Interval参数较小使得CIS调度比较频繁,导致CIS调度与新业务调度容易发生冲突。调整后,根据调整后的ISO_Interval参数使得CIS调度不频繁,从而可以优化多业务之间的互相打断,能够解决CIS与其他业务共存时的冲突等问题,而且通过动态调整ISO_Interval参数,还能够极大地降低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通信方法,通过上述实施例对前述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从中可以看出,通过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中,通过对时间间隔参数进行动态调整,尤其是在时间间隔参数向大调整时,由于减少了CIS事件的调度频次,不仅可以降低功耗,而且还可以解决CIS事件与其他业务共存时的冲突问题,有利于提升蓝牙设备的处理效率。
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中,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参见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端蓝牙设备70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发送端蓝牙设备70可以包括:第一建立单元701、第一发送单元702、第一接收单元703和第一调整单元704;其中,
第一建立单元701,配置为与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第一发送单元702,配置为在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
第一调整单元704,配置为在通过第一接收单元703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返回的确认消息后,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建立单元701,具体配置为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低功耗异步连接逻辑链路;以及基于所述低功耗异步连接逻辑链路,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之一:无音频播放业务、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一优先级和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二优先级,且所述第一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二优先级;
相应地,第一发送单元702,具体配置为当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为无音频播放业务或者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一优先级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第一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第一参数调整命令用于将所述时间间隔参数向大调整;或者,当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为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二优先级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第二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第二参数调整命令用于将所述时间间隔参数向小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单元702,具体配置为通过预设方式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预设方式至少包括下述之一:私有协议方式、蓝牙链路方式、低功耗蓝牙链路方式和广播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发送端蓝牙设备70还可以包括第一维持单元705,配置为根据调整后的时间间隔参数,维持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的CIS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端蓝牙设备,该发送端蓝牙设备可以包括第一建立单元、第一发送单元、第一接收单元和第一调整单元。这样,在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中,通过对时间间隔参数进行动态调整,尤其是在时间间隔参数向大调整时,由于减少了CIS事件的调度频次,不仅可以降低功耗,而且还可以解决CIS事件与其他业务共存时的冲突问题,有利于提升蓝牙设备的处理效率。
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中,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参见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蓝牙设备80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接收端蓝牙设备80可以包括:第二建立单元801、第二接收单元802和第二发送单元803;其中,
第二建立单元801,配置为与发送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第二接收单元802,配置为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803,配置为在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确认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时,向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确认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建立单元801,具体配置为与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建立低功耗异步连接逻辑链路;以及基于所述低功耗异步连接逻辑链路,与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收单元802,具体配置为当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的业务情况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为无音频播放业务或者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一优先级时,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第一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第一参数调整命令用于将所述时间间隔参数向大调整;或者,当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为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二优先级时,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第二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第二参数调整命令用于将所述时间间隔参数向小调整;其中,所述第一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二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收单元802,具体配置为以预设方式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预设方式至少包括下述之一:私有协议方式、蓝牙链路方式、低功耗蓝牙链路方式和广播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接收端蓝牙设备80还可以包括第二维持单元804,配置为根据调整后的时间间隔参数,维持与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之间的CIS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蓝牙设备,该接收端蓝牙设备可以包括第二建立单元、第二接收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这样,在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中,通过对时间间隔参数进行动态调整,尤其是在时间间隔参数向大调整时,由于减少了CIS事件的调度频次,不仅可以降低功耗,而且还可以解决CIS事件与其他业务共存时的冲突问题,有利于提升蓝牙设备的处理效率。
可以理解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单元”可以是部分电路、部分处理器、部分程序或软件等等,当然也可以是模块,还可以是非模块化的。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的各组成部分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非作为独立的产品进行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蓝牙通信方法。
基于上述发送端蓝牙设备70或者接收端蓝牙设备80的组成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参见图9,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设备90的具体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可以包括:通信接口901、存储器902和处理器903;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9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9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9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904。其中,
通信接口901,用于在与其他外部网元之间进行收发信息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存储器902,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903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903,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蓝牙通信方法。
在一种具体的示例中,如果蓝牙设备90为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发送端蓝牙设备,那么处理器903,具体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与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在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
接收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返回的确认消息,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
在另一种具体的示例中,如果蓝牙设备90为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接收端蓝牙设备,那么处理器903,具体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与发送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
在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确认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时,向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确认消息。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9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申请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9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而处理器903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903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90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902,处理器903读取存储器9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申请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903还配置为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蓝牙通信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蓝牙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与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在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
接收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返回的确认消息,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包括:
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低功耗异步连接逻辑链路;
基于所述低功耗异步连接逻辑链路,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之一:无音频播放业务、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一优先级和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二优先级,且所述第一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二优先级;
相应地,所述在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包括:
当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为无音频播放业务或者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一优先级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第一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第一参数调整命令用于将所述时间间隔参数向大调整;或者,
当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为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二优先级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第二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第二参数调整命令用于将所述时间间隔参数向小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包括:
通过预设方式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预设方式至少包括下述之一:私有协议方式、蓝牙链路方式、低功耗蓝牙链路方式和广播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调整后的时间间隔参数,维持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的CIS连接。
6.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蓝牙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与发送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
在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确认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时,向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确认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发送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包括:
与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建立低功耗异步连接逻辑链路;
基于所述低功耗异步连接逻辑链路,与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包括:
当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为无音频播放业务或者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一优先级时,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第一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第一参数调整命令用于将所述时间间隔参数向大调整;或者,
当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为音频播放业务为第二优先级时,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第二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第二参数调整命令用于将所述时间间隔参数向小调整;其中,所述第一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二优先级。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确认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调整后的时间间隔参数,维持与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之间的CIS连接。
10.一种发送端蓝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包括第一建立单元、第一发送单元、第一接收单元和第一调整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建立单元,配置为与接收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配置为在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之间待传输的业务情况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发送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
所述第一调整单元,配置为在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返回的确认消息后,根据所述确认消息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
11.一种接收端蓝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包括第二建立单元、第二接收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建立单元,配置为与发送端蓝牙设备建立CIS连接;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的参数调整命令;其中,所述参数调整命令携带有连续两个CIS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参数的调整信息;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配置为在所述接收端蓝牙设备确认对所述时间间隔参数进行调整时,向所述发送端蓝牙设备发送确认消息。
12.一种蓝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265416.6A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蓝牙通信方法、蓝牙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0869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5416.6A CN115086922A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蓝牙通信方法、蓝牙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5416.6A CN115086922A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蓝牙通信方法、蓝牙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6922A true CN115086922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41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5416.6A Pending CN115086922A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蓝牙通信方法、蓝牙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8692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2480A (zh) * 2023-09-25 2023-11-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通信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68366A1 (en) * 2012-10-30 2014-05-08 Nokia Corporation Us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WO2020118532A1 (zh) * 2018-12-11 2020-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124610A1 (zh) * 2018-12-22 2020-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速率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WO2020132839A1 (zh) * 2018-12-24 2020-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tws耳机单双耳切换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20133183A1 (zh) * 2018-12-28 2020-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的同步方法及设备
CN111510899A (zh) * 2020-04-17 2020-08-07 昆腾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800171A (zh) * 2020-09-08 2020-10-20 南京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蓝牙低功耗音频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设备
CN111869142A (zh) * 2020-02-20 2020-10-3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
CN112205014A (zh) * 2020-08-26 2021-01-08 深圳市中科蓝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68366A1 (en) * 2012-10-30 2014-05-08 Nokia Corporation Us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WO2020118532A1 (zh) * 2018-12-11 2020-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124610A1 (zh) * 2018-12-22 2020-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速率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WO2020132839A1 (zh) * 2018-12-24 2020-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tws耳机单双耳切换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20133183A1 (zh) * 2018-12-28 2020-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的同步方法及设备
CN111869142A (zh) * 2020-02-20 2020-10-3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
CN111510899A (zh) * 2020-04-17 2020-08-07 昆腾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205014A (zh) * 2020-08-26 2021-01-08 深圳市中科蓝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00171A (zh) * 2020-09-08 2020-10-20 南京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蓝牙低功耗音频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2480A (zh) * 2023-09-25 2023-11-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通信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82480B (zh) * 2023-09-25 2024-03-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通信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36429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udio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448232B2 (en) Wireless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capable of effectively reducing number of audio packet retransmission
US100341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using bluetoot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16743B2 (en) Low-latency audio streaming with communication coexistence
US1166521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udio data by using Bluetooth technology
US201201719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data in a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685600B1 (en) Performing a reliable broadcast to a plurality of nodes
CN112188415B (zh) 一种低功耗蓝牙同步数据串流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40049116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and device for same in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347578B (zh)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耳机
CN115086922A (zh) 一种蓝牙通信方法、蓝牙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166988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CN11333075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4268911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tws系统
US11012842B2 (en) Wireless stereo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capable of effectively reducing number of audio packet retransmission
WO2023102833A1 (zh) 一种反馈状态的指示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WO2023097613A1 (zh)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TWI710225B (zh) 無線藍牙裝置的控制器及方法
US2023042232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sochronous data in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4010750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udio data in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7319976A (zh) 蓝牙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500055A (zh) 无线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Li et al. An Asynchronous Multi-channel MAC Protocol Based on cooperation mechanism in Vehicular AdHoc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