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94691B - 基于熟地黄制备梓醇及其衍生物的方法与用途 - Google Patents

基于熟地黄制备梓醇及其衍生物的方法与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94691B
CN112194691B CN202010889937.4A CN202010889937A CN112194691B CN 112194691 B CN112194691 B CN 112194691B CN 202010889937 A CN202010889937 A CN 202010889937A CN 112194691 B CN112194691 B CN 1121946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pol
derivative
addition amount
powder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99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94691A (zh
Inventor
解伟松
邢鹏程
李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Renx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Renx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Renx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Renx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899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946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94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4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94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94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7/00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hetero atoms of saccharide radicals
    • C07H17/04Heterocyclic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oxygen as ring hetero at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 A61P3/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for hyperglycaemia, e.g. antidiabe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00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gar derivativ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abet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Obesit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熟地黄制备梓醇及其衍生物的方法与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了咖啡酰胺化合物与梓醇在无水乙腈中反应制备得到梓醇衍生物,其中咖啡酰胺化合物由咖啡酸与氨基酸反应得到,氨基酸包括丝氨酸和苏氨酸。本发明得到的梓醇衍生物具有降血糖效果,达到同样降血糖的效果时药物用量少;以及对细胞没有毒性,不影响细胞增殖;并且具有提高酪氨酸酶活性的效果,使酪氨酸酶的活性至少达到了140%;还具有好的镇痛效果,机械回缩阈值最低达到了35g。

Description

基于熟地黄制备梓醇及其衍生物的方法与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熟地黄制备梓醇及其衍生物的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地黄的化学成分以苷类为主,其中又以梓醇等环烯醚萜苷类为主。从鲜地黄及干地黄中已分离鉴定的苷类有:梓醇、二氢梓醇、乙酰梓醇、益母草苷、桃叶珊瑚苷、单蜜力特苷、蜜力特苷、去羟栀子苷、筋骨草苷、海胆苷、地黄苷A、B、C、D以及胡萝卜苷等。
梓醇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已有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凋亡、降糖尿病的作用,并且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神经保护作用。体内外的脑缺血研究表明,梓醇治疗后,凋亡细胞显著减少,同时内源性过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并且,丙二醛、活性氧自由基的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明显下降,这说明梓醇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自由基的清除,抑制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途径发挥神经保护功能。在应用梓醇干预体外培养的神经炎症损伤模型中,梓醇能有效的改善损伤细胞的形态,抑制胶质细胞的大量增生并降低相关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
梓醇具有极不稳定化学性质,并且耐酸、碱性差,以及热均可使梓醇分解转,应用受到限制。目前,寻找进一步开发梓醇衍生物的可行途径,开拓梓醇衍生物的效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血糖效果的、对细胞增殖没有影响的、具有酪氨酸酶活性的、镇痛效果好的梓醇衍生物。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梓醇衍生物,包括梓醇基团和咖啡酸酰胺化物基团。
优选地,梓醇衍生物的化学式为:
R为咖啡酸酰胺化物基团。
优选地,咖啡酸酰胺化物基团为:
NR1为丝氨酸基团或苏氨酸基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梓醇衍生物在降糖药物和/或酪氨酸酶激活剂和/或镇痛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血糖效果的、对细胞增殖没有影响的、具有酪氨酸酶活性的、镇痛效果好的的梓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梓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生地黄于高压锅中蒸制熟地黄;将熟地黄与乙醇均浆后提取并分离干燥得到固体梓醇粉末;固体梓醇粉末与咖啡酰胺化合物于无水乙腈中反应得到梓醇衍生物。梓醇衍生物可以降血糖;生物相容性好,不会对生物体产生副作用,对细胞增殖没有影响;提高酪氨酸酶活性;并且具有好的镇痛效果。
优选地,熟地黄制备中,将生地黄于蒸馏水中浸泡0.5-3h,转移至高压锅中蒸制,晾干后得到熟地黄。制备得到的熟地黄中糖苷含量高,制备成本低,蒸制时间短,具有较好的收益。
更优选地,浸泡温度在20-40℃。
更优选地,在压力0.15-0.22MPa温度110-120℃的条件下蒸0.5-2h。
优选地,梓醇提取中,熟地黄加入乙醇溶液中,于匀浆机中打碎均浆,在20-40℃的温度下搅拌0.5-5h,采用四层纱布过滤,榨干,残渣同样条件下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旋蒸除乙醇,得到熟地黄提取粗液。
更优选地,将熟地黄提取粗液分别于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梓醇溶液,经甲醇-乙醇得结晶得到固体梓醇粉末。
更优选地,熟地黄的添加量为乙醇溶液的100-300wt%,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0-95wt%。
优选地,咖啡酰胺化合物制备中,氮气保护下,将咖啡酸和四氢呋喃混合,在-10℃至5℃的温度下加入N-甲基吗啡啉和氯甲酸异丁酯反应15-60min,加入氨基酸,同样保持在零下10至5℃的温度下反应1-5h,然后在20-40℃的温度下反应6-18h,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乙酸乙酯萃取,用柠檬酸溶液洗涤,再用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最后经硅胶柱层析、旋蒸得到咖啡酰胺化合物。
更优选地,四氢呋喃的添加量为咖啡酸的0.1-3wt%。
更优选地,N-甲基吗啡啉的添加量为咖啡酸的0.1-2wt%。
更优选地,氯甲酸异丁酯的添加量为咖啡酸的0.1-4wt%。
更优选地,氨基酸的添加量为咖啡酸的66-87%;氨基酸为丝氨酸或苏氨酸。
更优选地,柠檬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6wt%。
更优选地,氯化钠溶液为饱和氯化钠溶液。
更进一步优选地,咖啡酰胺化合物制备中还可以加入4-二正丙氨基哌啶,4-二正丙氨基哌啶的添加量为氨基酸的1-6wt%。提高咖啡酰胺化合物的产率。
优选地,梓醇衍生物制备中,将固体梓醇粉末加入无水乙腈中,搅拌下加入咖啡酰胺化合物,在40-70℃的温度下反应3-12h,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至干,加入丙酮-甲基异丙醚重结晶,过滤,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梓醇衍生物。
更优选地,固体梓醇粉末的添加量为无水乙腈的2-6wt%。
更优选地,咖啡酰胺化合物的添加量为固体梓醇粉末的82-100wt%。
更优选地,丙酮-甲基异丙醚的混合比例为1:0.2-5。
优选地,含不同氨基酸基团的梓醇衍生物的混合的效果更佳。
更优选地,梓醇衍生物(丝氨酸)与梓醇衍生物(苏氨酸)的混合比例为质量比1:0.1-10。
优选地,梓醇衍生物可以与N-肉桂酰甘氨酸和乙酸二聚松柏酯共同使用,具有更好的效果。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咖啡酰胺化合物与梓醇在无水乙腈中反应制备得到梓醇衍生物,因而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具有降血糖效果,达到同样降血糖的效果时药物用量少;对细胞没有毒性,不影响细胞增殖;具有提高酪氨酸酶活性的效果,使酪氨酸酶的活性至少达到了140%;具有好的镇痛效果,机械回缩阈值最低达到了35g。因此,本发明一种具有降血糖效果的、对细胞增殖没有影响的、可以提高酪氨酸酶活性的、镇痛效果好的的梓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降血糖结果图;
图2为细胞增殖率图;
图3为酪氨酸酶活性图;
图4为镇痛测试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梓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熟地黄制备:将生地黄于蒸馏水中在25℃的温度下浸泡1h,转移至高压锅中,在压力0.22MPa温度120℃的条件下蒸0.5h,晾干后得到熟地黄。
梓醇提取:熟地黄加入乙醇溶液中,于匀浆机中打碎均浆,在30℃的温度下搅拌1h,采用四层纱布过滤,榨干,残渣同样条件下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旋蒸除乙醇,得到熟地黄提取粗液;将熟地黄提取粗液分别于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梓醇溶液,经甲醇-乙醇得结晶得到固体梓醇粉末;熟地黄的添加量为乙醇溶液的200wt%,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5wt%。
熟地黄提取粗液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条件:大孔吸附树脂为HPD-100;洗脱液为20%乙醇。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旋蒸得到梓醇粗品。
梓醇粗品柱层析纯化条件:梓醇粗品以95%乙醇溶解;60-100目硅胶柱;洗脱液为氯仿-甲醇溶液,混合比例为体积比9:2。
咖啡酰胺化合物制备:氮气保护下,将咖啡酸和四氢呋喃混合,在0℃的温度下加入N-甲基吗啡啉和氯甲酸异丁酯反应30min,加入丝氨基酸,同样保持在0℃的温度下反应2h,然后在30℃的温度下反应9h,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乙酸乙酯萃取,用柠檬酸溶液洗涤,再用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最后经硅胶柱层析、旋蒸得到咖啡酰胺(丝氨酸)化合物(产率92.61%);四氢呋喃的添加量为咖啡酸的1.5wt%,N-甲基吗啡啉的添加量为咖啡酸的0.9wt%,氯甲酸异丁酯的添加量为咖啡酸的1.3wt%,丝氨酸的添加量为咖啡酸的70%,柠檬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wt%,氯化钠溶液为饱和氯化钠溶液。
咖啡酰胺化合物柱层析纯化条件:60-100目硅胶柱;洗脱液为乙酸乙酯。
咖啡酰胺(丝氨酸)化合物结构式如下所示:
梓醇衍生物制备:将固体梓醇粉末加入无水乙腈中,搅拌下加入咖啡酰胺(丝氨酸)化合物,在60℃的温度下反应9h,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至干,加入丙酮-甲基异丙醚重结晶,过滤,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梓醇衍生物(产率45.26%)。固体梓醇粉末的添加量为无水乙腈的4.5wt%,咖啡酰胺化合物的添加量为固体梓醇粉末的85wt%,丙酮-甲基异丙醚的混合比例为1:1。
梓醇衍生物结构式如下所示:
与梓醇相比,梓醇衍生物中出现咖啡酸酰胺化物中的苯环,苯环上氢的化学位移在7-8ppm间,并且梓醇衍生物式(1)的1H NMR(500MHz,CH3OH-d3/TMS)中,在8.25–7.89ppm与7.71–6.86ppm出现苯环氢的化学位移,表明成功得到了如式(1)所示的梓醇衍生物。
实施例2:
一种梓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熟地黄制备:将生地黄于蒸馏水中在25℃的温度下浸泡1h,转移至高压锅中,在压力0.22MPa温度120℃的条件下蒸0.5h,晾干后得到熟地黄。
梓醇提取:熟地黄加入乙醇溶液中,于匀浆机中打碎均浆,在30℃的温度下搅拌1h,采用四层纱布过滤,榨干,残渣同样条件下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旋蒸除乙醇,得到熟地黄提取粗液;将熟地黄提取粗液分别于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梓醇溶液,经甲醇-乙醇得结晶得到固体梓醇粉末;熟地黄的添加量为乙醇溶液的200wt%,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5wt%。
熟地黄提取粗液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条件:大孔吸附树脂为HPD-100;洗脱液为20%乙醇。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旋蒸得到梓醇粗品。
梓醇粗品柱层析纯化条件:梓醇粗品以95%乙醇溶解;60-100目硅胶柱;洗脱液为氯仿-甲醇溶液,混合比例为体积比9:2。
咖啡酰胺化合物制备:氮气保护下,将咖啡酸和四氢呋喃混合,在0℃的温度下加入N-甲基吗啡啉和氯甲酸异丁酯反应30min,加入丝氨基酸,同样保持在0℃的温度下反应2h,然后在30℃的温度下反应9h,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乙酸乙酯萃取,用柠檬酸溶液洗涤,再用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最后经硅胶柱层析、旋蒸得到咖啡酰胺(苏氨酸)化合物(产率49.76%);四氢呋喃的添加量为咖啡酸的1.5wt%,N-甲基吗啡啉的添加量为咖啡酸的0.9wt%,氯甲酸异丁酯的添加量为咖啡酸的1.3wt%,苏氨酸的添加量为咖啡酸的72%,柠檬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wt%,氯化钠溶液为饱和氯化钠溶液。
咖啡酰胺化合物柱层析纯化条件:60-100目硅胶柱;洗脱液为乙酸乙酯。
咖啡酰胺(苏氨酸)化合物结构式如下所示:
梓醇衍生物制备:将固体梓醇粉末加入无水乙腈中,搅拌下加入咖啡酰胺(苏氨酸)化合物,在60℃的温度下反应9h,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至干,加入丙酮-甲基异丙醚重结晶,过滤,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梓醇衍生物(产率39.62%)。固体梓醇粉末的添加量为无水乙腈的4.5wt%,咖啡酰胺化合物的添加量为固体梓醇粉末的85wt%,丙酮-甲基异丙醚的混合比例为1:1。
梓醇衍生物结构式如下所示:
与梓醇相比,梓醇衍生物中出现咖啡酸酰胺化物中的苯环,苯环上氢的化学位移约在7-8ppm间,并且梓醇衍生物式(2)的1H NMR(500MHz,CH3OH-d3/TMS)中,在8.19–7.84ppm与7.60–6.78ppm出现苯环氢的化学位移,表明成功得到了如式(2)所示的梓醇衍生物。
实施例3:
一种咖啡酰胺(苏氨酸)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咖啡酰胺化合物制备:氮气保护下,将咖啡酸和四氢呋喃混合,在0℃的温度下加入N-甲基吗啡啉和氯甲酸异丁酯反应30min,加入丝氨基酸,加入4-二正丙氨基哌啶,同样保持在0℃的温度下反应2h,然后在30℃的温度下反应9h,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乙酸乙酯萃取,用柠檬酸溶液洗涤,再用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最后经硅胶柱层析、旋蒸得到咖啡酰胺(苏氨酸)化合物(产率56.28%);四氢呋喃的添加量为咖啡酸的1.5wt%,N-甲基吗啡啉的添加量为咖啡酸的0.9wt%,氯甲酸异丁酯的添加量为咖啡酸的1.3wt%,苏氨酸的添加量为咖啡酸的72%,4-二正丙氨基哌啶的添加量为苏氨酸的4wt%。柠檬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wt%,氯化钠溶液为饱和氯化钠溶液。
试验例:
1.降血糖测试
糖尿病小鼠各造模:取健康KM小鼠,在禁食16h后(不禁水),尾静脉快速注射新鲜配制的2%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剂量为60mg/kg。上述小鼠经过72h的自由饮食后,于尾尖取血用血糖仪测定血糖值,挑选血糖值大于16.7mmol/L的小鼠作为糖尿病小鼠。
将造模成功的小鼠按血糖值随机分为9组,每组5只,各组分别为空白组、对照组、药品组1、药品组2、药品组3、药品组4、药品组5、药品组6、药品组7。动物给予标准小鼠饲料,自由进食和饮水。每只鼠笼饲养5只小鼠,每天更换垫料以保持清洁。
从造模第4d开始给药,每组对小鼠灌胃给予药物或水,每天1次,连续一周。
每组具体给药量或水如下所示:
空白组:对小鼠灌胃水,用量500mg/kg。
对照组:对小鼠灌胃盐酸二甲双胍,用药量500mg/kg。
药品组1:对小鼠灌胃实施例1得到的梓醇衍生物,用药量50mg/kg,水450mg/kg。
药品组2:对小鼠灌胃实施例2得到的梓醇衍生物,用药量50mg/kg,水450mg/kg。
药品组3:对小鼠灌胃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的混合梓醇衍生物,用药量50mg/kg,混合物的比例关系为质量比,实施例1的梓醇衍生物:实施例2的梓醇衍生物=1:0.3,水450mg/kg。
药品组4:对小鼠灌胃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的混合梓醇衍生物,用药量50mg/kg,混合物的比例关系为质量比,实施例1的梓醇衍生物:实施例2的梓醇衍生物=1:0.3;N-肉桂酰甘氨酸用量6mg/kg和乙酸二聚松柏酯用量4mg/kg;水440mg/kg。
药品组5:对小鼠灌胃梓醇,用量50mg/kg,水450mg/kg。
药品组6:对小鼠灌胃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的混合梓醇衍生物,用药量50mg/kg,混合物的比例关系为质量比,实施例1的梓醇衍生物:实施例2的梓醇衍生物=1:0.3;N-肉桂酰甘氨酸用量6mg/kg;水444mg/kg。
药品组7:对小鼠灌胃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的混合梓醇衍生物,用药量50mg/kg,混合物的比例关系为质量比,实施例1的梓醇衍生物:实施例2的梓醇衍生物=1:0.3;乙酸二聚松柏酯用量4mg/kg;水446mg/kg。
糖尿病小鼠降血糖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在未进行实验时各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基本在同一水平,经过糖尿病小鼠造模后,小鼠体内的血糖含量达均超过了26mmol/L,再经过2周的的药物治疗后,对照组、药品组1、药品组2、药品组3、药品组4均达到了低于实验前小鼠的血糖浓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空白组明显高于实验前小鼠的血糖浓度;药品组5与实验前小鼠的血糖浓度相差无几;药品组6和药品组7略高于实验前小鼠的血糖浓度;对照组中采用的药物盐酸二甲双胍,用量500mg/kg,药品组1采用实施例1的梓醇衍生物,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达到了与药物盐酸二甲双胍为500mg/kg时的效果,表明实施例1得到的梓醇衍生物的药效优于药物盐酸二甲双胍;药品组2与对照组相比,表明实施例2得到的梓醇衍生物的药效优于药物盐酸二甲双胍;药品组3与药品组1-2相比,表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产物的混合有更佳的效果;药品组4与药品组3相比,表明在梓醇衍生物混合物的存在下,N-肉桂酰甘氨酸和乙酸二聚松柏酯的添加,进一步提高了降糖效果;药品组1-2与药品组5相比,表明梓醇衍生物的效果优于梓醇;药品组6-7与药品组4相比,表明在梓醇衍生物混合物的存在下,N-肉桂酰甘氨酸和乙酸二聚松柏酯的共同使用的效果优于N-肉桂酰甘氨酸或乙酸二聚松柏酯的单独使用。
本发明得到的梓醇衍生物或混合物用量在50-150mg/kg时便有较好的降血糖效果。
2.细胞增殖影响测试
采用MTT法测定所得样品对人体正常肝细胞LO2增殖的影响。用DMEM培养基(含10%胎生小牛血清、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ug/mL),在CO2孵箱中37℃、CO2为5%以及饱和湿度的条件下培养细胞。待细胞生长至接近融合状态时,采用0.25%胰蛋白酶对其进行消化后,收集并调整细胞的浓度为104个/mL后,再加入到96孔板中进行培养。每孔加入200μL的LO2的单细胞悬液,过夜培养。待细胞贴壁后,弃去原培养基,分别加入100μg/mL样品的DMEM培养基200μL。继续培养48h后弃培养液。于结束前4h,用pH7.4的PBS缓冲液对细胞洗涤2次,每孔加入20μL的0.5mg/mL MTT和180μL新鲜的DMEM培养液,在CO2孵箱中在37℃、CO2为5%和饱和湿度的条件下培养细胞4h后,弃上清液。然后每孔加入200μL DMSO,在37℃条件下,震荡10min,使蓝紫色结晶甲瓒完全溶解,立即用酶标仪测定570nm光吸收值。每一浓度处理设3个重复,取平均值。每次实验均取同一传代细胞。
细胞增殖影响测试中添加样品分为8组,分别为空白组、药品组1、药品组2、药品组3、药品组4、药品组5、药品组6、药品组7。
空白组:未加药品,补足等体积DMEM培养基。
药品组1:样品为实施例1得到的梓醇衍生物,添加量为100μg/mL。
药品组2:样品为实施例2得到的梓醇衍生物,添加量为100μg/mL。
药品组3:样品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的混合梓醇衍生物,混合物的比例关系为质量比,实施例1的梓醇衍生物:实施例2的梓醇衍生物=1:0.3,添加量为100μg/mL。
药品组4:样品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的混合梓醇衍生物,混合物的比例关系为质量比,实施例1的梓醇衍生物:实施例2的梓醇衍生物=1:0.3,添加量为100μg/mL;N-肉桂酰甘氨酸:乙酸二聚松柏酯=1:0.67,添加量为20μg/mL。
药品组5:样品为实施例1提取得到的梓醇,添加量为100μg/mL。
药品组6:样品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的混合梓醇衍生物,混合物的比例关系为质量比,实施例1的梓醇衍生物:实施例2的梓醇衍生物=1:0.3,添加量为100μg/mL;N-肉桂酰甘氨酸添加量为12μg/mL。
药品组7:样品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的混合梓醇衍生物,混合物的比例关系为质量比,实施例1的梓醇衍生物:实施例2的梓醇衍生物=1:0.3,添加量为100μg/mL;乙酸二聚松柏酯添加量为8μg/mL。
细胞增殖影响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空白组、药品组1、药品组2、药品组3、药品组4、药品组5、药品组6、药品组7的细胞增殖率均在同一水平线上,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表明本发明得到的梓醇衍生物对细胞也无促进增殖作用,对细胞没有毒性,不会对生物体造成副作用。
3.对M14细胞内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
细胞培养方法细胞增殖影响测试,待M14细胞生长至近融合状态,经0.25%胰蛋白酶消化,再用培养基收集于4mL离心管中,1500rpm离心5min后弃上清,保留细胞沉淀。在细胞沉淀中加入0.01mol/L含有1%吐温-100的PBS缓冲液,悬浮细胞后,于-80℃中冷冻。冷冻完全后取出,于室温缓慢溶解,反复2次。再将细胞悬液于4℃下12000rpm离心15min后取上清,即为酶液。取干净的96孔板,在200μL的测定体系中,加入180μL的L-DOPA(溶于pH6.8的PBS),再加入10μL不同浓度的样品和10μL细胞酪氨酸酶液。将反应体系置于30℃的恒温水浴锅中反应30min,酶标仪中测定475nm处的吸光值。每一浓度处理设3个重复,取平均值。每次实验均取同一传代细胞。
样品组别设置、用量、比例关系等皆同细胞增殖影响测试中的组别。
对M14细胞内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以空白组作为酪氨酸酶活性为100%,则药品组4的酶活性最高,达到了182%;药品组1-2与空白组相比,表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的梓醇衍生物均可以提高酪氨酸酶的活性;药品组3与药品组1-2相比,表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产物的混合物有更佳的效果;药品组4与药品组3相比,表明N-肉桂酰甘氨酸和乙酸二聚松柏酯可以进一步提高酪氨酸酶的活性;药品组1-2与药品组5相比,表明梓醇衍生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激活作用优于梓醇;药品组4与药品组6-7相比,表明N-肉桂酰甘氨酸和乙酸二聚松柏酯的共同使用的效果优于N-肉桂酰甘氨酸和乙酸二聚松柏酯的单独使用。
本发明得到的梓醇衍生物使酪氨酸酶的活性至少达到了140%。
4.镇痛效果测试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模型
实验前一周,按每只大鼠一个笼子要求,将大鼠置于安静、温暖和无强光照射的环境下,大鼠均可自由摄取水和食物。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溶液麻醉(400mg/kg腹腔给药),达到麻醉效果后大鼠取俯卧位四肢固定,选择右侧后肢大腿中部,剃毛,皮肤消毒后切开,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组织,坐骨神经在大腿中部水平隔离,并使用4-铬肠线(5-0)按1毫米间距松弛地结扎分隔开,共结扎4根,用4.0的无菌手术线缝合。在结扎的坐骨神经旁埋置一个聚乙烯导管,并通过大鼠背部皮下缝线固定于后颈部。所有动物给3天时间从手术中恢复,适量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术后4日起,各组分别用样品加巴喷丁(50mg/kg,阳性药物对照组)或溶媒腹腔给药,每天一次,连续7天。术前测量机械阈值(手术前基线),术后4-10天早上分别在术后给药前和手术给药后30分钟测量机械阈值。
机械回缩阈值(MWT)的测试
研究使用了电子触觉测试装置来进行机械痛阈的测量,实验前一周每天与实验时间点放置于实验室进行环境适应,将大鼠放入带钢丝网地板的有机玻璃盒子内,并进行分析。通过向上移动触觉测试长丝刺激到后爪的中心,直到其下肢被收回,并且自动记录阈值。用于的触觉测试试验的长丝的最大强度为55g。
空白组:不做结扎,不给药,其它同实验。
药品组1:样品为实施例1得到的梓醇衍生物,添加量为100mg/kg。
药品组2:样品为实施例2得到的梓醇衍生物,添加量为100mg/kg。
药品组3:样品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的混合梓醇衍生物,混合物的比例关系为质量比,实施例1的梓醇衍生物:实施例2的梓醇衍生物=1:0.3,添加量为100mg/kg。
药品组4:样品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的混合梓醇衍生物,混合物的比例关系为质量比,实施例1的梓醇衍生物:实施例2的梓醇衍生物=1:0.3,添加量为100mg/kg;N-肉桂酰甘氨酸:乙酸二聚松柏酯=1:0.67,添加量为20mg/kg。
药品组5:样品为实施例1提取得到的梓醇,添加量为100mg/kg。
药品组6:样品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的混合梓醇衍生物,混合物的比例关系为质量比,实施例1的梓醇衍生物:实施例2的梓醇衍生物=1:0.3,添加量为100mg/kg;N-肉桂酰甘氨酸添加量为12mg/kg。
药品组7:样品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的混合梓醇衍生物,混合物的比例关系为质量比,实施例1的梓醇衍生物:实施例2的梓醇衍生物=1:0.3,添加量为100mg/kg;乙酸二聚松柏酯添加量为8mg/kg。
镇痛效果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空白组的机械回缩阈值最高,达到45.8g;经过测试发现药品组的回复值最高,达到了42.6g,表明具有最佳的效果;药品组5的值最低,仅为32.0g,表明梓醇的效果最差;药品组1-2与药品组5相比,表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梓醇衍生物的效果均优于梓醇;药品组3与药品组1-2相比,表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产物的混合的效果更佳;药品组4与药品组3相比,表明N-肉桂酰甘氨酸和乙酸二聚松柏酯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镇痛效果;药品组6-7与药品组4相比,表明N-肉桂酰甘氨酸和乙酸二聚松柏酯的共同使用优于N-肉桂酰甘氨酸或乙酸二聚松柏酯的单独使用。
本发明得到的梓醇衍生物的机械回缩阈值最低达到了35g。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2)

1.一种梓醇衍生物在制备降糖药物和/或酪氨酸酶激活剂和/或镇痛药物中的用途,所述梓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生地黄于高压锅中蒸制熟地黄;将熟地黄与乙醇均浆后提取并分离干燥得到固体梓醇粉末;固体梓醇粉末与咖啡酰胺化合物混合于无水乙腈中,在60℃的温度下反应9h,减压浓缩至干,重结晶,制备得到梓醇衍生物;所述固体梓醇粉末的添加量为无水乙腈的4.5wt%;所述咖啡酰胺化合物的添加量为固体梓醇粉末的85wt%,重结晶的试剂为丙酮-甲基异丙醚,丙酮-甲基异丙醚的混合比例为1:1,所述咖啡酰胺化合物如下所示:
2.一种梓醇衍生物在制备降糖药物和/或酪氨酸酶激活剂和/或镇痛药物中的用途,所述梓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生地黄于高压锅中蒸制熟地黄;将熟地黄与乙醇均浆后提取并分离干燥得到固体梓醇粉末;固体梓醇粉末与咖啡酰胺化合物混合于无水乙腈中,在60℃的温度下反应9h,减压浓缩至干,重结晶,制备得到梓醇衍生物;所述固体梓醇粉末的添加量为无水乙腈的4.5wt%;所述咖啡酰胺化合物的添加量为固体梓醇粉末的85wt%,重结晶的试剂为丙酮-甲基异丙醚,丙酮-甲基异丙醚的混合比例为1:1,所述咖啡酰胺化合物如下所示:
CN202010889937.4A 2020-08-28 2020-08-28 基于熟地黄制备梓醇及其衍生物的方法与用途 Active CN1121946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9937.4A CN112194691B (zh) 2020-08-28 2020-08-28 基于熟地黄制备梓醇及其衍生物的方法与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9937.4A CN112194691B (zh) 2020-08-28 2020-08-28 基于熟地黄制备梓醇及其衍生物的方法与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4691A CN112194691A (zh) 2021-01-08
CN112194691B true CN112194691B (zh) 2023-12-08

Family

ID=74005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9937.4A Active CN112194691B (zh) 2020-08-28 2020-08-28 基于熟地黄制备梓醇及其衍生物的方法与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9469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92522A (ja) * 2001-12-26 2003-07-09 Mikimoto Pharmaceut Co Ltd 化粧料用または皮膚外用剤用組成物
CN101220063A (zh) * 2007-12-29 2008-07-16 大连理工大学 梓醇的制备新方法和含它的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CN105820200A (zh) * 2016-04-14 2016-08-03 安徽省逸欣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梓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373488A (zh) * 2018-04-11 2018-08-07 浙江工业大学 梓醇6-咖啡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32179B1 (fr) * 2008-06-09 2012-12-07 I R D Procede microbiologique de synthese de derives cinnamoyl amides d'acides amin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92522A (ja) * 2001-12-26 2003-07-09 Mikimoto Pharmaceut Co Ltd 化粧料用または皮膚外用剤用組成物
CN101220063A (zh) * 2007-12-29 2008-07-16 大连理工大学 梓醇的制备新方法和含它的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CN105820200A (zh) * 2016-04-14 2016-08-03 安徽省逸欣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梓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373488A (zh) * 2018-04-11 2018-08-07 浙江工业大学 梓醇6-咖啡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oassay-guided isolation of iridoid glucosides with antinocicep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from Veronica anagallis-aquatica L";Kuepeli, Esra等;《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51231;第102卷(第2期);170-176 *
"Synthetic Search for Cosmetic Ingredients: Preparations, Tyrosinase Inhibitory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Caffeic Amides";Tada, Takahiro , et al.;《 Journal of oleo science》;20021231;第51卷(第1期);19-2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4691A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24125B1 (ko) 갈색거저리 유충을 포함하는 염증성 질환 치료용 조성물
US11147847B2 (en) Extracts from plants of the Moringaceae family and methods of making
EP3225234A1 (en) Preparation containing chlorogenic acid crystal form and use thereof
AU2016244997B2 (en) Extracts from plants of the Moringaceae family and methods of making
TWI830696B (zh) 抑制肌纖維變性用組成物
CN112194691B (zh) 基于熟地黄制备梓醇及其衍生物的方法与用途
CN110507669B (zh) 精制熊胆粉及其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症改善胆囊功能的用途
JP4809980B2 (ja) 抗動脈硬化症剤
JP5187935B2 (ja) 羅漢果エキスを含有する創傷治癒促進組成物と適用方法
JP2011207814A (ja) 神経突起伸長剤
KR101994310B1 (ko) 요로 결석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0573375B1 (ko) 으름덩굴 종자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항암 조성물 및 그의제조방법
CN112111545B (zh) 一种生物法来源的6″-o-琥珀酰大豆苷及其在制备神经保护药物和保健品方面的应用
CN111253462A (zh) 一种白桦脂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0627643B1 (ko) 제 2 형 당뇨병 치료 또는 예방용 약제학적 조성물
KR20200085070A (ko) 천연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악액질 예방, 개선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KR102507569B1 (ko) 돌외잎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따른 돌외잎 추출물
CN116570611B (zh) 一种拟人参皂苷f11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KR102564539B1 (ko) 청각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수면장애 또는 불면증의 예방, 개선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CN115043814B (zh) 一种用于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及其应用
WO2001049293A1 (fr) Formulation pharmaceutique anti-inflammatoire et anti-exsudative a toxicite reduite
US20060052338A1 (en) N-Acyl and quaternary ammonium modified polysaccharide fibers
RU2769508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ого препарата из плаценты животных и фитосырья
US7074774B2 (en) Use of N-acetyl-D-glucosamine in the manufacture of pharmaceutical useful for treating cardio-cerebrovascular anoxemia
CN116785305A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