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4711B -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4711B
CN112164711B CN202011049832.4A CN202011049832A CN112164711B CN 112164711 B CN112164711 B CN 112164711B CN 202011049832 A CN202011049832 A CN 202011049832A CN 112164711 B CN112164711 B CN 1121647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splay panel
signal line
signa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98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64711A (zh
Inventor
包征
王晓云
张萍娱
卓永
吴奕昊
辛燕霞
陈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4983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47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4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4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64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4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70Testing, e.g. accelerated lifetime tes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裂纹检测电路和触控层;裂纹检测电路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裂纹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于与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接收控制信号;裂纹检测电路的另一端与触控层电连接,用于接收触控信号。本申请可快速、准确、高效地对显示面板边缘区域的裂纹进行检测,相对于现有的PCD走线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操作更简单,检出效率更高,占用空间更小,有利于实现窄边框;利用现有的膜层来形成裂纹检测电路,在实现裂纹检测的同时不会增加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柔性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边缘区域很容易产生裂纹Crack),目前常用的裂纹检测方法是采用PCD(Panel Crack Detect,面板裂纹检测)走线来检测。然而,该检测方法操作较为复杂,检出效率较低,且PCD走线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利于实现窄边框。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操作复杂、检出效率低以及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裂纹检测电路和触控层;
裂纹检测电路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
裂纹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于与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接收控制信号;裂纹检测电路的另一端与触控层电连接,用于接收触控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裂纹检测方法,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该方法包括:
在触控层容值测试阶段,当显示面板中的裂纹检测电路同时接收到控制信号和触控信号时,检测是否在显示面板的固定位置出现触控层容值异常;
在检测到在显示面板的固定位置出现触控层容值异常时,确定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存在裂纹。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该制备方法包括:
在衬底的一侧依次制备有源层、第一绝缘层、栅极层和第二绝缘层;
在第二绝缘层中与栅极层的第一栅极区对应的区域开设第一过孔,并在第二绝缘层和第一绝缘层中与有源层的第一有源区和第二有源区对应的区域开设第一过孔;
在第一过孔中以及第二绝缘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制备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和第四信号线,使得第一信号线分别与栅极层和第一有源区电连接、且第二信号线与第二有源区电连接;
在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第四信号线和第二绝缘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制备第三绝缘层,在第三绝缘层中与第二信号线和第四信号线对应的区域开设第二过孔;
在第二过孔中以及第三绝缘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制备第三信号线,使得第三信号线分别与第二信号线和第四信号线电连接,得到裂纹检测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通过在边缘区域设置裂纹检测电路,并与控制信号端和触控层电连接,可快速、准确、高效地对显示面板边缘区域的裂纹进行检测,相对于现有的PCD走线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操作更简单,检出效率更高,占用空间更小,有利于实现窄边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可以利用现有的膜层来形成裂纹检测电路,在实现裂纹检测的同时不会增加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Tx信号的一个示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裂纹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裂纹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一种裂纹检测电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区域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裂纹检测电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裂纹检测电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裂纹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源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绝缘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栅极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绝缘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过孔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和第四信号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三绝缘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三信号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衬底;
2-有源层,2a-第一有源区,2b-第二有源区,2c-第三有源区;
3-栅极层,3a-第一栅极区,3b-第二栅极区;
4a-第一信号线,4b-第二信号线,4c-第三信号线,4d-第四信号线;
5-第一绝缘层,6-第二绝缘层,7-第三绝缘层,8-第四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裂纹检测电路和触控层(Touch层)。
裂纹检测电路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裂纹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于与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接收控制信号;裂纹检测电路的另一端与触控层电连接,用于接收触控信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通常采用FMLOC(FlexibleMultiple Layer On Cell,柔性多层触控技术)工艺,在显示面板的封装层表面直接设置触控层。
可选地,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包括异形显示区外围的边缘区域,触控层包括信号发射层(Transmitter Tx)和信号接收层(Receiver Rx);如图1所示,信号发射层和信号接收层均位于显示区域中与异形显示区相对的区域;裂纹检测电路位于异形显示区外围的边缘区域,裂纹检测电路与信号发射层电连接。
参照图1的示例,裂纹检测电路的数量可以是两个,对称设置在图1所示的两个Notch区(即异形显示区)外围的边缘区域,在其它示例中,若异形显示区的数量为三个以上,裂纹检测电路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分别设置于各个异形显示区外围的边缘区域,以保证包括事个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的裂纹都能被检出。
可选地,对于没有异形显示区的显示面板,裂纹检测电路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分别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的不同位置,以保证整个显示面板边缘区域的裂纹都能被检出。
可选地,参照图1的示例,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可包括绑定区(PAD侧),控制信号端可设置于该区域。
信号发射层发出的信号(即Tx信号)可以是方波或正弦波,可用于实现显示面板边缘区域的裂纹检测。图2示出了一种Tx信号,为方波信号,其高电位为3~5V(伏特),低电位为1~2V,该Tx信号经TIC(Touch IC,触控芯片)信号处理后,以20通道的Tx,10通道的Rx为例,可得到如表1所示的触控测试(或称触控层容值测试)结果,若表1中出现容值异常,异常数据如表2所示,第二行的数值出现异常,则可判定为TP NG,表示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存在裂纹。
表1
Figure BDA0002709207790000061
表2
Figure BDA000270920779000006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裂纹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
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和第二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均与控制信号端电连接;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控制信号端、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与触控层电连接。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开关器件(如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均可以是TFT(Thin-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开关器件的控制端为TFT的栅极;若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为TFT的漏极,则开关器件的第二端为TFT的源极;若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为TFT的源极,则开关器件的第二端为TFT的漏极。
在一个示例中,图3示出了一种裂纹检测电路,该电路的第一开关器件为TFT1,第二开关器件为TFT2。
在图3的示例中,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为TFT1的源极S,与VGH端(即控制信号端)电连接,以接入VGH信号;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二端为TFT1的漏极D,与TFT2的源极S(作为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电连接,使两个TFT串联;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为TFT2的漏极D,与信号发射层电连接,以接入Tx信号。
在图3的示例中,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端为TFT1的栅极G,第二开关器件的控制端为TFT2的栅极G,两个TFT的栅极G均与VGH端(即控制信号端)电连接以接入VGH信号,相当于TFT共用栅极,形成双栅结构,该结构可减少TFT的漏电。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裂纹检测电路包括:第三开关器件。
第三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和第一端均与控制信号端电连接,第三开关器件的第二端与触控层电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图4示出了一种裂纹检测电路,该电路的第三开关器件为TFT3,第三开关器件的控制端为TFT3的栅极G,与VGH端电连接,以接入VGH信号;第三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为TFT3的源极S,与VGH端电连接,以接入VGH信号;第三开关器件的第二端为TFT3的漏极D,与信号发射层电连接,以接入Tx信号。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对裂纹检测电路中的开关器件的数量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三个以上的串联开关器件。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检测线,该检测线包绕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裂纹检测电路通过该检测线与控制信号端电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和图4的示例,裂纹检测电路中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和第一端、以及第二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均通过检测线L与控制信号端电连接。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4的示例,裂纹检测电路中第三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和第一端均通过检测线L与控制信号端电连接。
可选地,如图5所示,检测线可分布于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例如可以分布于阴极线VSS远离AA(Active Area,有效显示区域)区的一侧,例如最边缘的位置。裂纹的产生一般由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开始,由外向内不断延伸至EOA(Emitter on Array,发光信号驱动电路)和GOA(Gate Driver On Array,阵列基板行驱动)区域,将检测线设置于最边缘位置能够实现对显示面板的整个边缘区域的裂纹检测,避免对较为边缘处的裂纹漏检。
可选地,检测线的数量与裂纹检测电路的数量对应设置,当裂纹检测电路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检测线的数量也为两个以上,每个检测线与一个裂纹检测电路电连接。当两个裂纹检测电路对称地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时,对应的两个检测线也可对称地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如此设置不仅能够判断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是否产生裂纹,而且能够在确定产生裂纹时确定裂纹产生于哪部分边缘区域。
可选地,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以及层叠设置在衬底上的有源层2和栅极层3。
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端、第二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分别位于栅极层3中的第一栅极区3a、第二栅极区3b,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位于有源层2中的第一有源区2a、第二有源区2b,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二端和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均位于有源层的第三有源区2c;第一有源区2a和第一栅极区3a均通过第一信号线4a与控制信号端电连接;第二有源区402b通过第二信号线4b、第三信号线4c和第四信号线4d与触控层电连接。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中,如图7所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以及层叠设置在衬底上的有源层2和栅极层3。
第三开关器件的控制端位于栅极层3,第三开关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有源层2的第一有源区2a和第二有源区2b;第一有源区2a和栅极层3均通过第一信号线4a(可作为检测线)与控制信号端电连接;第二有源区402b通过第二信号线4b、第三信号线4c和第四信号线4d与触控层电连接。
可选地,衬底1包括PI(Polyimide,聚酰亚胺)层、Barrier层(阻挡层)和Buffer层(缓冲层);有源层2包括P-Si层即多晶硅层;栅极层3中的第一栅极区3a包括左侧的Gate区,第二栅极区3b包括右侧的Gate区;第一信号线4a包括SD(VGH),第二信号线4b包括SD,第三信号线4c包括SD(TMB),第四信号线4d包括SD(Tx)。
可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5、第二绝缘层6和第三绝缘层7。
第一绝缘层5位于有源层2和栅极层3之间,第二绝缘层位于栅极层3远离衬底1的一侧;第一信号线4a和第二信号线4b位于第一绝缘层5和第二绝缘层6的第一过孔中以及第二绝缘层6远离衬底1的一侧,第四信号线4d位于第二绝缘层6远离衬底的一侧。
第三绝缘层7位于第一信号线4a、第二信号线4b、第四信号线4d和第二绝缘层6远离衬底1的一侧;第三信号线4c位于第三绝缘层7的第二过孔中以及第三绝缘层7远离衬底1的一侧。
第一信号线4a分别与栅极层3和第一有源区2a电连接,第二信号线4b与第二有源区2b电连接;第三信号线4c分别与第二信号线4b和第四信号线4d电连接,第四信号线4d与触控层电连接。
可选地,第一绝缘层5包括GI1(1st Gate Insulation,第一栅极绝缘层),第二绝缘层6包括GI2(2nd Gate Insulation,第二栅极绝缘层)和ILD(Interlayer Dielectric,层间介电层)。
可选地,第三绝缘层7包括PLN(Planarization Layer,平坦化层)、PDL(PixelDefinition Layer,像素定义层)和TLD(Touch Interlayer Dielectric,触控层间绝缘层)。
可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第四绝缘层8,该第四绝缘层8位于第三绝缘层7远离衬底1的一侧。
可选地,第四绝缘层8包括TOC PI层(触控有机层),其中,TOC为Touch Organic,PI为聚酰亚胺(Polyimide)。
本申请实施例可利用现有的膜层来形成裂纹检测电路,在实现裂纹检测的同时不会增加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裂纹检测方法,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具体地,可应用于显示面板中的裂纹检测电路,如图8所示,该裂纹检测方法包括:
S801,在触控层容值测试阶段,当显示面板中的裂纹检测电路同时接收到控制信号和触控信号时,检测是否在显示面板的固定位置出现触控层容值异常。
S802,在检测到在显示面板的固定位置出现触控层容值异常时,确定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存在裂纹。
下面以参照图3所示的裂纹检测电路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裂纹检测方法的原理进行如下介绍:
在触控层容值测试阶段,假设控制信号端提供7V的VGH信号,TFT的栅极电压为VG,源极电压为VS。
若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无裂纹产生,则TFT1的栅源电压VGS为:VGS=VG-VS=7V-7V=0V,此时,TFT1关闭;以VS最大为Tx信号高电位5V为例,TFT2的栅源电压VGS为:VGS=VG-VS=7V-5V=2V,此时,TFT2关闭,VGH高电位信号对触控层容值测试没有任何影响。
若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有裂纹产生,TFT1的栅极电压VG为0V,TFT1的栅源电压VGS=VG-VS=0V-7V=-7V,此时,TFT1打开,接收输入的VGH信号;TFT2的源极电压VS为7V,TFT2的栅源电压VGS=VG-VS=0V-7V=-7V,此时,TFT2打开,接收VGH信号;VGH高电位信号通过TFT1和TFT2对触控层的Tx信号产生干扰,在触控层容值测试阶段会出现固定位置的容值异常,因此可通过固定位置的容值异常来判断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出现了裂纹。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如图9所示,该制备方法包括:
S901,在衬底1一侧依次制备有源层2、第一绝缘层5、栅极层3和第二绝缘层6。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制备某一膜层包括:以沉积、刻蚀、涂覆、磁控溅射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形成该膜层,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包括形成该膜层之后的固化和图形化处理过程。
参照图10,在制备有源层2时,可通过修改有源层2的Mask(掩膜)在衬底1上沉积出如图所示的P-Si层结构,并进行Vth-doping(阈值电压掺杂)。
参照图11,在制备第一绝缘层5时,可在衬底1和P-Si层之上沉积GI1层。
参照图12,在制备栅极层3时,可通过修改栅极层3的Mask,在GI1层之上沉积出如图所示的Gate层结构,并进行P-doping(P型掺杂)或N-doping(N型掺杂),以形成相应的TFT。
参照图13,在制备第二绝缘层6时,在GI1层和Gate层之上沉积出如图所示的GI2层和ILD层。
S902,在第二绝缘层6中与栅极层3的第一栅极区3a对应的区域开设第一过孔,并在第二绝缘层6和第一绝缘层5中与有源层2的第一有源区2a和第二有源区2b对应的区域开设第一过孔。
参照图14,在开设第一过孔时,可通过修改CNT(Contact,接触孔)Mask,在GI2层和ILD层中与第一栅极区3a对应的区域刻蚀出过孔,并在ILD层、GI2层和GI1层中与第一有源区2a和第二有源区2b对应的区域刻蚀出过孔,形成第一过孔。
S903,在第一过孔中以及第二绝缘层6远离衬底1的一侧制备第一信号线4a、第二信号线4b和第四信号线4d,使得第一信号线4a分别与栅极层3和第一有源区2a电连接、且第二信号线4b与第二有源区电连接。
参照图15,可在左侧的第一过孔中及ILD层之上沉积出SD(VGH)线,SD(VGH)线与第一栅极区4a、第一有源区2a电连接,在右侧的第一过孔中及ILD层之上沉积出SD线和SD(Tx)线,SD线与第二有源区2b电连接。
S904,在第一信号线4a、第二信号线4b、第四信号线4d和第二绝缘层6远离衬底1的一侧制备第三绝缘层7,在第三绝缘层7中与第二信号线4b和第四信号线4d对应的区域开设第二过孔。
参照图16,可在ILD层和各信号线之上依次沉积出PLN层、PDL层和TLD层,并在PLN层、PDL层和TLD层中与SD线和SD(Tx)线对应的区域刻蚀出过孔,形成第二过孔;也可在沉积出PLN层、PDL层和TLD层中的每一层时分别刻蚀出过孔,形成第二过孔。
S905,在第二过孔中以及第三绝缘层7远离衬底1的一侧制备第三信号线4c,使得第三信号线4c分别与第二信号线4b和第四信号线4d电连接,得到裂纹检测电路。
参照图17,可在第二过孔中及TLD层之上沉积出SD(TMB)线,SD线和SD(Tx)线均与SD(TMB)线电连接。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在上述步骤S401-S405的基础上,还包括:在第三绝缘层7和第三信号线4c之上制备第四绝缘层8.
参照图6或图7,可在TLD层和SD(TMB)线之上沉积出TOC PI层。
本申请实施例可利用现有的膜层来形成裂纹检测电路,在实现裂纹检测的同时不会增加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通过在边缘区域设置裂纹检测电路,并与控制信号端和触控层电连接,可快速、准确、高效地对显示面板边缘区域的裂纹进行检测,相对于现有的PCD走线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操作更简单,检出效率更高,占用空间更小,有利于实现窄边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可以利用现有的膜层来形成裂纹检测电路,在实现裂纹检测的同时不会增加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裂纹检测电路和触控层;
所述裂纹检测电路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
所述裂纹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于与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接收控制信号;所述裂纹检测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触控层电连接,用于接收触控信号;
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包括异形显示区外围的边缘区域,所述触控层包括信号发射层和信号接收层;
所述信号发射层和所述信号接收层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中与所述异形显示区相对的区域;
所述裂纹检测电路位于所述异形显示区外围的边缘区域,所述裂纹检测电路与所述信号发射层电连接;
所述触控信号包括信号发射层的Tx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检测线,所述检测线包绕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所述裂纹检测电路通过所述检测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纹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均与所述控制信号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触控层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层叠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有源层和栅极层;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控制端位于所述栅极层中的第一栅极区、第二栅极区,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有源层中的第一有源区、第二有源区,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均位于所述有源层的第三有源区;
所述第一有源区和所述第一栅极区通过第一信号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有源区通过第二信号线、第三信号线和第四信号线与所述触控层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纹检测电路包括:第三开关器件;
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和第一端均与所述控制信号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第二端所述触控层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层叠设置在所述衬底一侧的有源层和栅极层;
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控制端位于所述栅极层;
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有源层的第一有源区和第二有源区;
所述第一有源区和所述栅极层均通过第一信号线与控制信号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有源区通过第二信号线、第三信号线和第四信号线与触控层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
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有源层和所述栅极层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栅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第一过孔中以及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四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第三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所述第四信号线和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第三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的第二过孔中以及所述第三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第一信号线分别与所述栅极层和所述第一有源区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二有源区电连接;
所述第三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和所述第四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四信号线与所述触控层电连接。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9.一种显示面板的裂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方法包括:
在触控层容值测试阶段,当所述显示面板中的裂纹检测电路同时接收到控制信号和触控信号时,检测是否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固定位置出现触控层容值异常;
在检测到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固定位置出现触控层容值异常时,确定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存在裂纹。
10.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在衬底的一侧依次制备有源层、第一绝缘层、栅极层和第二绝缘层;
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中与所述栅极层的第一栅极区对应的区域开设第一过孔,并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中与所述有源层的第一有源区和第二有源区对应的区域开设第一过孔;
在所述第一过孔中以及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制备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和第四信号线,使得所述第一信号线分别与所述栅极层和所述第一有源区电连接、且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二有源区电连接;
在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所述第四信号线和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制备第三绝缘层,在所述第三绝缘层中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和所述第四信号线对应的区域开设第二过孔;
在所述第二过孔中以及所述第三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制备第三信号线,使得所述第三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和所述第四信号线电连接,得到裂纹检测电路。
CN202011049832.4A 2020-09-29 2020-09-29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1647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9832.4A CN112164711B (zh) 2020-09-29 2020-09-29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9832.4A CN112164711B (zh) 2020-09-29 2020-09-29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4711A CN112164711A (zh) 2021-01-01
CN112164711B true CN112164711B (zh) 2023-05-05

Family

ID=73861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9832.4A Active CN112164711B (zh) 2020-09-29 2020-09-29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47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5050B (zh) * 2021-02-18 2024-04-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2421A (zh) * 2019-01-31 2019-05-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648618A (zh) * 2019-10-08 2020-01-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裂纹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11223408A (zh) * 2020-02-11 2020-06-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边缘破损检测方法、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256957A (zh) * 2020-03-06 2020-06-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裂纹的检测方法
CN111584552A (zh) * 2020-05-06 202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1696459A (zh) * 2020-05-26 2020-09-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模组、裂纹检测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76801B1 (ko) * 2018-10-05 2023-09-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크랙 검출부,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2421A (zh) * 2019-01-31 2019-05-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648618A (zh) * 2019-10-08 2020-01-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裂纹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11223408A (zh) * 2020-02-11 2020-06-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边缘破损检测方法、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256957A (zh) * 2020-03-06 2020-06-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裂纹的检测方法
CN111584552A (zh) * 2020-05-06 202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1696459A (zh) * 2020-05-26 2020-09-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模组、裂纹检测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4711A (zh) 2021-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15454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22925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10847432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test unit
CN104793804B (zh) 触控基板、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和驱动方法
EP3410279B1 (en) Sensing unit including touch electrod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EP3182473A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9483135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 panel
US10403186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testing the same
US2018007437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Array Substrate Thereof
US10916613B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OLED display device
CN110249430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US8674954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03079441A1 (en) Active matrix display devices, and their manufacture
CN10749120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748940B2 (en) TFT substrate having data lines as touch driving electrode and common electrodes as touch sensing electrode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using same
CN210805780U (zh) 一种薄膜晶体管、数据选择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3777798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
WO2020248597A1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and detection methods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745325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CN110112204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765950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9449164B (zh) 一种tft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076966A (zh) 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CN110224009A (zh) 一种衬底基板、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4701348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和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