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4107B - 开顶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开顶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4107B
CN112154107B CN202080002137.4A CN202080002137A CN112154107B CN 112154107 B CN112154107 B CN 112154107B CN 202080002137 A CN202080002137 A CN 202080002137A CN 112154107 B CN112154107 B CN 1121541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elded
joists
transvers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21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54107A (zh
Inventor
爱宕康平
冈岛健
恒成哲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tang Auto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tang Aut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tang Auto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tang Auto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54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41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541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41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02Wall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llet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装载废料S的开顶集装箱10具有底部面板组件12、前面板组件13、后门组件14以及左侧面板组件15和右侧面板组件16。在开顶集装箱10中,底部面板17和17A、前面板29、后门面板37以及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44由具有弹性极限点为1000至2000N/mm2且布氏硬度为300至700 HBW的耐磨钢板形成。横梁18、子框架19、前板加强板30、后板加强板38和每个侧板加强板45由相同的材料形成。横梁18和子框架19在邻接状态下焊接。

Description

开顶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顶集装箱,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安装在拖车上并运输诸如废料的工业废物的开顶集装箱。
背景技术
大量的废料从粉碎报废汽车、建筑废物等的废料加工和处理设施排出。当将废料运出设施时,借助于配备有抓斗或磁体的崎岖地形起重机或废料装载机将废料从废料场转移到拖车的开顶集装箱以用于废料运输。
如专利文献1等中的那样,相关技术的开顶集装箱(在下文中,也称为集装箱)具有底部、前壁、后壁以及成对左侧壁和右侧壁,并且构造为具有开放的顶板部分的箱体。
其中,对于底部,多个基于方形钢管的横向托梁等以预定的前后方向间距平行地焊接到矩形底部框架,底部框架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并且由分别由普通钢制成的前导轨、后导轨和成对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构成。另外,多个基于方形钢管的纵向托梁在其中纵向托梁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且平行的状态下焊接至横向托梁的下表面,并且由耐磨钢板制成且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矩形底部板焊接在底部框架上。应当注意,当将纵向托梁焊接到横向托梁的下表面时,经由多个三角形焊接件材料进行焊接。
另外,在前壁中,将由耐磨钢板制成的前板焊接至基本方形的前框架,并且将网格状的前板加强板焊接至前板的外表面。前框架由设置在下方的前导轨、设置在上方的前梁以及成对左前侧支柱和右前侧支柱构成。前导轨、前梁和支柱中的每一个均由普通钢制成。
此外,在后壁中,将由耐磨钢板制成的后板焊接至基本方形的前框架,并且将网格状的后板加强板焊接至后板的外表面。前框架由设置在下方的后导轨、设置在上方的后梁以及成对左前侧支柱和右前侧支柱构成。后导轨、后梁和支柱中的每一个均由普通钢制成。
此外,在成对左侧壁和右侧壁中,将由耐磨钢板制成的成对左侧板和右侧板焊接至成对矩形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该成对矩形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在前后方向上较长且由分别由普通钢制成的前侧导轨、后侧导轨、下侧导轨和上侧导轨构成,并且多个纵向长且倾斜的加强板(侧板加强板)平行并以前后方向上的预定间距焊接到侧板的外表面。
引文清单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5898760 B1。
发明内容
将由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相关技术的开顶集装箱中,底部框架、多个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多个焊接件材料、前框架和后框架以及加强板均由碳含量为0.6 wt%或更少的高比重普通钢制成。结果,开顶集装箱的重量增加并且发生废料装载量到一定程度的减少。
另外,支承底部板的方管形的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以网格形状在上方和下方焊接,并且因此升高集装箱的重心且在废料运输期间拖车的行驶稳定性下降到一定程度。
此外,作为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加强板等的材料的普通钢是相对较软的钢。结果,在集装箱中,在向下按压的同时装载全部废料,且因此底部、前壁、后壁以及成对左侧壁和右侧壁的相应中间部分可能由废料向外推动并膨胀,并可能发生塑性变形。通过长时间进行基于拖车的废料运输,底部和壁的中间部分的变形增加。然后,每个壁等的中间部分的疲劳导致机械强度的降低和疲劳断裂。换句话说,在底部和壁的中间部分中已经产生了微小的裂缝,并且由于反复的应力,裂缝的尺寸逐渐增大。
作为这方面的认真研究的结果,发明人发现以下内容并完成了发明:通过对于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前后板加强板和倾斜加强板以及底部板、前板、后板以及成对左侧板和右侧板采用强度比现有普通钢更高的耐磨钢板,可能减少材料使用量和开顶集装箱的重量到强度增强的程度,将废料装载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并防止底部、前壁、后壁和侧壁的疲劳断裂。此外,当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在相互邻接的状态下焊接(设置在相同的高度之后)而不是如相关技术中那样在两个(上和下)级中焊接时,集装箱的重心降低到一定程度,并且增强了废料运输期间用于废物运输的拖车的行驶稳定性。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顶集装箱,利用此开顶集装箱,有可能通过集装箱重量减少来增加废料装载量,通过降低集装箱的重心来增强废料运输期间拖车的行驶稳定性,并且防止底部、前壁、后壁和侧壁的疲劳断裂。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申请 的发明是一种开顶集装箱,其包括:底部,在底部处,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分别焊接到底部板的下表面;前壁,在前壁处,前板加强板焊接到前板的外表面;后壁,在后壁处,后板加强板焊接到后板的外表面;以及成对左侧壁和右侧壁,在成对左侧壁和右侧壁处,侧板加强板分别焊接到成对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表面。开顶集装箱具有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处,在顶板部分打开的情况下装载废料,底部板、前板、后板以及成对左侧板和右侧板中的每个均由耐磨钢板形成,耐磨钢板具有1000至2000 N/mm2的弹性极限点和300至700 HBW的布氏硬度,横向托梁、纵向托梁、前板加强板、后板加强板和侧板加强板通过在相同材料的耐磨钢板上进行压制而形成为U形截面,并且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在邻接状态下焊接。
开顶集装箱安装在连接至自行式牵引车(拖曳车辆)的用于废物运输的拖车(被拖曳车辆)上。
废料的类型不受限制。例如,可采用碎料,诸如报废的汽车和建筑废物。当然,可由开顶集装箱运输的负载不受限制。例如,负载可能是除了废料以外的其他工业废物。
开顶集装箱是金属制的箱体,具有底部、前壁、后壁以及成对左侧壁和右侧壁。顶板部分始终处于打开状态。
底部是通过将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以网格形状且在相互邻接的状态下焊接到底部板的下表面而形成的。
具体地,焊接相邻的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并将这些托梁分别焊接至底部板的下表面。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在截面上为U形的。
如上所述,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彼此邻接(托梁设置在相同的高度位置,并且一个托梁的切割表面邻接另一个托梁的侧表面),且因此,与相关技术(其中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布置在两个(上和下)级中)相比,集装箱的高度减小。大体上,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在数量上是两个或更多个(这同样适用于成对左侧板加强板和右侧板加强板)。
另外,通过将前板加强板焊接到前板的外表面而形成前壁。前板加强板具有U形截面。
通过将后板加强板焊接到后板的外表面而形成后壁。后壁可设在成对侧壁中的一个侧壁的后端处,以便能够经由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枢轴的铰链而打开和关闭。备选地,后壁可为封闭型(固定型)后壁。后板加强板具有U形截面。
通过将左侧板加强板焊接到左侧板的外表面而形成左侧壁。通过将右侧板加强板焊接到右侧板的外表面而形成右侧壁。左侧板加强板和右侧板加强板具有U形截面。
底部板、前板、后板、成对左侧板和右侧板、横向托梁、纵向托梁、前板加强板、后板加强板以及成对左侧板加强板和右侧板加强板由弹性极限点为1000至2000 N/mm2且布氏硬度为300至700 HBW的耐磨钢板形成。
耐磨钢板的主要成分是铁。向其添加碳(C:0.21wt%或更多)、硅(Si:0.70 wt%或更多)、锰(Mn:2.00 wt%或更多)、磷(P:0.015 wt%或更多)、硫(S:0.010 wt%或更多)、镍(Ni:1.00 wt%或更多)、铬(Cr:120 wt%或更多)、钼(Mo:0.60 wt%或更多)和硼(B:0.005wt%或更多)。
耐磨钢板的弹性极限点(屈服点)为1000至2000N/mm2。小于1000N/mm2时,与具有约400N/mm2的弹性极限点的普通钢相比,弹性变形能力没有显著差异。此外,在超过2000 N/mm2的情况下,板太硬,并且侧壁可能会受到例如废料装载到集装箱中的冲击而损坏。1025到1405N/mm2的弹性极限点(屈服点)对于耐磨钢板是特别优选的。
可用作耐磨钢板的是例如由Nippon Steel Corporation制造的ABREX(由原Nippon Steel制造的Welhard、由原Sumitomo Metal制造的Sumihard)、由JFE Steel制造的Everhard和由Swedish Steel(瑞典钢铁)制造的Hardox。
以布氏硬度为基准,耐磨钢板的耐磨性为300至700 HBW。在低于300 HBW的情况下,与130 HBW左右的普通钢相比,耐磨性不是很明显。此外,在超过700HBW的情况下,板太硬,并且侧壁可能会受到例如废料装载到集装箱中的冲击而损坏。作为耐磨钢板的耐磨性,400到500HBW的布氏硬度是特别优选的。
根据本申请 的开顶集装箱,其中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中的每个均具有U形截面,其中成对平行面对的板件的基端部由连接板件连接,横向托梁在开口向上的情况下焊接到底部的下表面,且纵向托梁在开口向侧面的情况下焊接到底部板的下表面和相邻的横向托梁的邻接表面。
具有U形截面的横向托梁或纵向托梁具有槽钢材料形状,其中平行间隔开的成对伸长面对的板件的相应基端通过连接板件以正交状态分别一体地连接。
由于耐磨钢板坚硬,因此难以将板压成如现有的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中那样每侧都很短的方管形状。因此,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是U形的,使得可压制托梁。
另外,"横向托梁在开口向上的情况下焊接到底部的下表面"意思是横向托梁的每个面对的板件的末端表面焊接到底部板的下表面。
此外,"纵向托梁在开口向侧面的情况下焊接到底部的下表面和相邻的横向托梁的邻接表面"意思是纵向托梁的上侧上的面对的板件的上表面焊接到底部板的下表面且纵向托梁的连接板件的外表面(纵向托梁侧的邻接表面)焊接到相邻横向托梁的邻接表面(对应面对的板件的外表面)。
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的U形截面具有任何尺寸。然而,在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的U形截面中,优选的是U形的面对的板件的部分比U形的连接板件的部分更短。这是因为,耐磨钢板是高硬度材料,并因此难以使U形截面的每个面对的板件的部分(在下文中,U形的中间部分)比U形截面的连接板件的部分(在下文中,U形的两端部分)更长。
应当注意,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中的每个可具有相同截面尺寸的U形截面,其中成对平行面对的板件的基端部由连接板件连接。然后,当横向托梁在开口向上的情况下焊接到底部板的下表面和底部框架(与横向托梁的高度相同)并且纵向托梁在开口向侧面的情况下焊接到底部板的下表面和相邻横向托梁的邻接表面中的每个时,在每个横向托梁抵靠相邻纵向托梁的邻接部分处在横向托梁的连接板件的下表面与底面之间出现间隙。
因此,即使在雨和雨水渗入集装箱的底部下方的情况下,雨水也通过间隙流到底部下方部分的外部。另外,即使在底部下方有一些雨水积聚的情况下,这种令人满意的透气性也便于干燥。结果,可能防止由于雨水引起的底部下方部分的生锈。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底部下方的透气性高,因此可抑制在夏天集装箱中的温度的上升。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 的发明,在开顶集装箱中,采用强度比现有的普通钢更高的耐磨钢板作为如下部件的材料:构成底部的底部板、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构成前壁的前板和前板加强板;构成后壁的后板和后板加强板;以及构成成对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侧板和对应的侧板加强板。结果,可能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减轻开顶集装箱的重量,将废料的装载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并防止底部、前壁、后壁和侧壁的疲劳断裂。
换句话说,在将大量废料装载到集装箱中的情况下,底部、前壁、后壁以及成对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中间部分可由废料从内部推动并膨胀。然而,由于它们由比普通钢更硬的耐磨钢板制成,所以抑制了底部和壁的中间部分的变形。此外,耐磨钢板的弹性极限点高于普通钢。因此,当废料在运输目的地卸载时,去除了底部和壁上的应力,并且这些恢复到原始平坦的底部和壁而没有塑性变形。结果,即使在壁等由于大量废料的装载而反复施加应力的情况下,其中间部分的机械强度也几乎不降低,并且抑制了底部、前壁、后壁和侧壁的疲劳断裂。
另外,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在邻接状态下焊接,而不是如相关技术那样在两个(上和下)级中焊接,且因此集装箱的高度减小并且集装箱的重心降低到一定程度。结果,增强了废料运输期间拖车的行驶稳定性。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 的开顶集装箱,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由具有U形截面的耐磨钢板形成。结果,也可能例如将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与具有U形截面的一个耐磨钢板分开并且可减少开顶集装箱的零件的数量。
另外,与其中经由多个不稳定的直角三角形焊接件材料焊接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的相关技术相比,进一步减少了零件的数量并且便于焊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其中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1的开顶集装箱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1的开顶集装箱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1的开顶集装箱的底视图;
图4是构成根据本发明的示例1的开顶集装箱的一部分的底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5(a)是沿图3的线A-A的放大截面视图;
图5(b)是沿图3的线B-B的放大截面视图;
图6是其中从前面观察根据本发明的示例1的开顶集装箱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7是其中从后面观察根据本发明的示例1的开顶集装箱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以及
图8是其中从侧面观察根据本发明的示例1的开顶集装箱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具体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在此,以安装在用于废物运输的集装箱半挂车上的开顶集装箱为例,该集装箱半挂车连接到自行式牵引车。
示例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1的开顶集装箱(在下文中,集装箱)10是金属矩形箱,其安装在用于废物运输的集装箱半挂车11上,半挂车由装有发动机的牵引车(未示出)拖曳。集装箱10具有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中,在顶板部分敞开的情况下装载废料S。
集装箱10包括底部面板组件(底部)12、前面板组件(前壁)13、后门组件(后壁)14、左侧面板组件15(侧壁)和右侧面板组件(侧壁)16。具体而言,关于集装箱10的尺寸,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12.9m,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为2.5m,并且高度为2.0到2.45m。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8详细描述这些结构。如图2到图5中所示,在底部面板组件12中,多个横梁(横向托梁)18和多个子框架(纵向托梁)19中的每个均焊接到前底部面板(底部板)17和后底部面板(底部板)17A,前底部面板和后底部面板由4.5毫米厚且耐磨的钢板(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ABREX500S(或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ABREX400,厚度为6毫米))制成并且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多个横梁(横向托梁)18和多个子框架(纵托梁)19中的每个均由耐磨钢板(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ABREX400)制成。应当注意,伸长的加强导轨17a焊接到每个底部面板17和17A的焊接部分的后表面。此外,用于主销(未示出)的矩形加强板17B焊接到前底部面板17的前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分的后表面。
另外,用于连接到集装箱半挂车11的集装箱连接配件23a布置在底部面板组件12的四个拐角处。此外,在每个侧导轨22上以预定的长度方向间距布置多个钩23b。
换句话说,多个横梁(包括在前侧左右成对布置的短的前横梁18A)18分别平行且以预定的前后方向间距焊接到矩形底部导轨23,底部导轨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并由前导轨20、后导轨21和成对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22制成,它们中的每个均由耐磨钢板制成(SS400材料等),并且多个短的子框架19分别以邻接的状态焊接在彼此相邻的横梁18之间(相邻的前横梁18A之间除外)。在成对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22的前侧部分处,成对左前侧导轨和右前侧导轨22A彼此紧邻、彼此分开且平行于对应一个设置。三个左前横梁和三个右前横梁18A的长度方向端部均焊接在每个侧导轨22与每个前侧导轨22A(它们面对彼此)之间。每个横梁18的下表面在高度上与底部导轨23的下表面对准。底部面板17和17A焊接到底部导轨23、横梁18和子框架19的上表面。
每个横梁18和每个子框架19由压制成型的预定尺寸的耐磨钢板制成(图5(a)和图5(b))。具有U形截面的横梁18和子框架19是通过成对伸长的垂直侧面(面对的板件)18a和19a的相应基端获得的,垂直侧面平行地间隔开并且由横向侧面(连接板件)18b和19b以正交状态分别一体地连接。每个横梁18是具有U形截面的框架体。对于每个横梁18,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宽度a为225mm(取决于部分,为300mm),截面的高度b为125mm,并且厚度为4.5mm。另一方面,对于是具有U形截面的框架体的每个子框架19,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宽度c为50mm,截面的高度d与横梁18的高度b的情况一样为125mm,并且厚度为4.5mm。
其中,横梁18在开口向上的情况下焊接到底部面板17的下表面,以便在前后方向上以预定间距相互平行。另外,每个子框架19在开口向侧面的情况下焊接到底部17的下表面和相邻的横梁18的邻接表面。
如图6中所示,前面板组件13构成集装箱10的在前(牵引车)侧的壁部分。在前面板组件13中,前面板(前板)29焊接到基本方形的前框架28,且网格状的前板加强板30焊接到前面板29的外表面。前框架28由设置在下方的前部下导轨20、设置在上方的前部上导轨26以及成对左前侧立柱和右前侧立柱27构成。前面板29由基本方形且厚度为4.5毫米的耐磨钢板(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ABREX500S或厚度为6mm的Nippon Steel CorporationABREX400)制成。前板加强板30是框架体,其中带有U形截面的三个纵向和一个横向带状盖在焊接到前面板29的一侧为开口表面的情况下以网格形状组装。
简化且轻便的梯子31固定到前面板组件13的左侧端部。另外,连接到梯子31的末端部分的水平座平台32固定到前面板组件13的上部。
如图7中所示,后门组件14是盖体,其关闭集装箱10的后表面中的开口(废料排出端口)。后门组件14经由后门铰链33可打开和可关闭地附接到左侧面板组件15的后端,该后门铰链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枢轴。
在后门组件14中,后门面板(后板)37焊接到基本方形的后框架36,且网格状的后板加强板38焊接到后门面板37的外表面。后框架36由设置在下方的后部下导轨21、设置在上方的后部上导轨34以及成对左后侧立柱和右后侧立柱35构成。后门面板37由基本方形且厚度为4.5毫米的耐磨钢板(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ABREX500S或厚度为6mm的NipponSteel Corporation ABREX400)制成。后板加强板38由耐磨钢板(Nippon SteelCorporation ABREX400)制成。后板加强板38是框架体,其中带有U形截面的三个纵向和三个横向带状盖在焊接到后门组件14的一侧为开口表面的情况下以网格状组装。另外,另一梯子31A固定到后门组件14的左侧端部。
如图1、图2和图8中所示,在成对左侧面板组件15和右侧面板组件16中,由耐磨钢板制成的成对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侧板)44焊接到成对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43,该成对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是矩形的,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并且由前侧立柱39、后侧立柱40、侧部下导轨41和侧部上导轨42构成,并且五个纵向较长的侧板加强板45以相互平行的状态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以预定间距焊接到每个侧面板44的外表面。
每个侧板44是分别在集装箱10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上对接焊接的一个前侧面板46和一个后侧面板46A。前侧板46和后侧板46A由高度为1.8m、长度为6m且厚度为4.5mm的耐磨钢板制成(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ABREX500S或厚度为6毫米的Nippon SteelCorporationABREX400)。另外,在右侧面板组件16的后端处,后门组件14的右边缘部分(前侧部分)中的多个后门锁47在上下方向上以预定间距布置(图7)。
加强侧部上导轨48和加强部侧下导轨49分别焊接到成对左侧面板组件15和右侧面板组件16的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的外表面。对于每个加强侧部上导轨48和每个加强侧部下导轨49而言均采用方形钢板。
另外,各自由耐磨钢板(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ABREX400)制成的加强前侧支柱50和加强后侧支柱51分别焊接到左侧面板组件15和右侧面板组件16中的每个的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的外表面。加强前侧立柱50和加强后侧立柱51中的每个是宽框架体,其中具有U形截面的带状盖设置成使得在焊接侧是开口表面的情况下在纵向上较长。
两个带状加强肋(未示出)以平行状态焊接到前侧板46和后侧板46A之间的对接焊接部分52的外表面,该加强肋从外表面垂直(成直角)突出并且在上下方向上以15°的角度倾斜,以便从对应的左侧面板组件15和右侧面板组件16的上端线性地延伸到下端。每个加强肋由耐磨钢板(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ABREX400)制成,并且具有朝着集装箱10的前部逐渐倾斜的下端。
另外,预定数量的相同的加强肋(未示出)在前侧面板46和后侧面板46A中的每个在长度方向上分成三部分的位置处焊接到外表面。结果,加强了整个左侧面板组件15和右侧面板组件16(在表面刚度方面增强)。
另外,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15°的用于加强的侧板加强板45焊接到对接焊接部分52的外表面,以便覆盖对应的加强肋并从侧面板组件15和16的上端线性地延伸到下端。每个侧板加强板45(其为由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ABREX400制成的框架体)具有U形截面,其中焊接到对应的前侧面板46或后侧面板46A的表面是开口表面。在侧板加强板45中,带有不同宽度的带状盖以角度设置,以便对应于所存储的加强肋的数量。
此外,如图2中所示,利用宽的加强后侧立柱51覆盖的左侧面板组件15的后端部是用于后门铰链33的支承部分。在侧面板组件15和16的后端部分别结合成对左L形加强材料和右L形加强材料53,它们由叉车叉制成,叉车叉是碳素钢的锻造产品。结果,加强了用于后门铰链33的左侧面板组件15的支承部分,以便不会由于后面板组件14的重量而向外翘曲,并且也加强了右侧面板组件16的后端部。
接下来,将参照图1至图8描述用于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1的开顶集装箱10的方法。
如图1中所示,从废料加工和处理设施排出的废料S借助于配备有磁体的崎岖地形起重机安放在用于运输废物的集装箱半挂车11上,该半挂车连接到自行式牵引车,并且在集装箱10的上侧打开且后门组件14关闭的情况下,装载到集装箱10中,达到集装箱10的最大装载量。
如图1至图8中所示,此时,采用强度比现有普通钢更高的耐磨钢板作为如下部件的材料:构成底部面板组件12的一部分的底部面板17和17A、横梁18和子框架19;构成前面板组件13的一部分的前面板29和前板加强板30;构成后门组件14的一部分的后门面板37和后板加强板38;以及构成成对左侧面板组件15和右侧面板组件16的一部分的侧面板44和对应的侧板加强板45。结果,可能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减轻开顶集装箱10的重量,将废料S的装载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并防止底部面板组件12、前面板组件13、后门组件14和侧面板组件15和16的疲劳断裂。
换句话说,在大量废料S装载于集装箱10中的情况下,底部面板组件12、前面板组件13、后门组件14和成对左侧面板组件15和右侧面板组件16的中间部分可能会由废料S从内部朝外部推动并膨胀。然而,由于这些是由比普通钢板更硬的耐磨钢板制成的,因此抑制了底部面板组件12和面板组件13到16的中间部分的变形。
特别地,如图7中所示,后门组件14的外表面由后板加强板38加强,并因此在废料完全装载时,后门组件14的向外鼓出量可减少。结果,可能防止由于后门组件14的向外鼓出而在底部面板组件12的后端表面和后门组件14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结果,可能防止废料S从间隙掉落。
此外,耐磨钢板的弹性极限点高于普通钢。因此,当废料S在运输目的地卸载时,去除了底部面板组件12和面板组件13到16上的应力,并且这些恢复到原始的平坦底部面板组件12和面板组件13到16而没有塑性变形。结果,即使在底部面板组件12和面板组件13到16上由于大量废料S的装载而反复施加应力的情况下,其中间部分的机械强度也几乎不会降低,并且抑制了底部组件12、前面板组件13、后门组件14以及侧面板组件15和16的疲劳断裂。
另外,由于对于如上所述的底部面板组件12和面板组件13到16采用耐磨钢板,所以与普通钢的情况相比,不太可能发生磨损。结果,即使废料S与底部面板组件12和面板组件13至16的内表面碰撞并以及当废料S通过废料装载机操作等装载到集装箱10中时发生摩擦,与现有产品的情况相比,也可能减少其磨损。
此外,横梁18和子框架19以邻接状态焊接而不是如相关技术中那样在两个(上和下)级中焊接,且因此集装箱10的高度减小并且集装箱10的重心降低到一定程度。结果,可增强废料运输期间集装箱半挂车11的行驶稳定性。
另外,在此,横梁18和子框架19中的每个由压制成型的预定尺寸的耐磨钢板制造。结果,也可能例如将横梁18和子框架19与具有U形截面的一个耐磨钢板分开,并且可减少开顶集装箱10的零件的数量。
此外,与其中横梁18和子框架19经由多个直角三角形焊接件材料焊接的相关技术相比,进一步减少零件的数量并且便于焊接。
另外,在横梁18和子框架19的U形截面中,U形的垂直侧面18a和19a的部分比U形的横向侧面18b和19b的部分更短(图5(a)和图5(b))。因此,尽管耐磨钢板是高硬度材料,也容易进行压制成型。
工业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开顶集装箱可用作运输废料和其他工业废物的开顶集装箱。
字母或数字的解释
10 开顶集装箱
12 底部面板组件(底部)
13 前面板组件(前壁)
14 后门组件(后壁)
15 左侧面板组件(侧壁)
16 右侧面板组件(侧壁)
17 前底部面板
17A 后底部面板
18 横梁(横向托梁)
19 侧框架(纵向托梁)
24 垂直侧面(面对的板件)
25 横向侧面(连接板件)
29 前面板(前板)
30 前板加强板
37 后门面板(后板)
38 后板加强板
44 侧面板(侧板)
45 侧板加强板
S 废料。

Claims (2)

1.一种开顶集装箱,包括:
底部,在所述底部处,横向托梁和纵向托梁分别焊接到底部板的下表面;
前壁,在所述前壁处,前板加强板焊接到前板的外表面;
后壁,在所述后壁处,后板加强板焊接到后板的外表面;以及
成对左侧壁和右侧壁,在所述成对左侧壁和右侧壁处,侧板加强板分别焊接到成对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表面,其中
所述开顶集装箱具有内部空间,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在顶板部分打开的情况下装载废料,
所述底部板、所述前板、所述后板以及所述成对左侧板和右侧板中的每个均由具有弹性极限点为1000至2000N/mm2且布氏硬度为300到700 HBW的耐磨钢板形成,
通过在相同材料的耐磨钢板上进行压制,所述横向托梁、所述纵向托梁、所述前板加强板、所述后板加强板和所述侧板加强板形成为U形截面,以及
所述横向托梁和所述纵向托梁在邻接状态下焊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托梁和所述纵向托梁中的每个均具有U形截面,其中成对平行面对的板件的基端部由连接板件连接,并且
所述横向托梁在开口向上的情况下焊接到所述底部板的下表面,并且所述纵向托梁在开口向侧面的情况下焊接到所述底部板的下表面和相邻的所述横向托梁的邻接表面。
CN202080002137.4A 2019-01-30 2020-01-17 开顶集装箱 Active CN1121541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3738 2019-01-30
JP2019013738A JP6587331B1 (ja) 2019-01-30 2019-01-30 オープントップコンテナ
PCT/JP2020/001429 WO2020158441A1 (ja) 2019-01-30 2020-01-17 オープントップコンテ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4107A CN112154107A (zh) 2020-12-29
CN112154107B true CN112154107B (zh) 2022-07-15

Family

ID=68159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2137.4A Active CN112154107B (zh) 2019-01-30 2020-01-17 开顶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87331B1 (zh)
CN (1) CN112154107B (zh)
WO (1) WO20201584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2569A (zh) * 2021-05-22 2021-08-10 山东亚中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货自卸车
KR102570847B1 (ko) * 2021-07-21 2023-08-29 (주)한중특장 워킹카용 적재함 구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49184A (ja) * 2008-11-21 2010-07-08 Sumitomo Metal Ind Ltd 熱間プレス成形品、そ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05813773A (zh) * 2013-11-28 2016-07-27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钢板原材料、其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以及使用了该钢板原材料的压制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CN208102130U (zh) * 2018-04-28 2018-11-16 十堰安远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u型车厢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05951A1 (de) * 1968-05-29 1970-01-15 Litewate Transp Equipment Corp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ormpressen von verstaerkten Kunststoffgegenstaenden
US7263855B2 (en) * 2005-06-08 2007-09-04 Doubleday Acquisitions, Llc Cargo container for transporting temperature sensitive items
JP3114861U (ja) * 2005-07-15 2005-10-27 日鐵運輸株式会社 密閉型搬送容器
CN201165407Y (zh) * 2008-01-31 2008-12-17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集装箱底横梁
CN101570265A (zh) * 2008-04-30 2009-11-04 胜狮货柜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集装箱底架
KR101463676B1 (ko) * 2010-05-14 2014-11-19 신닛테츠스미킨 카부시키카이샤 화물용 컨테이너
JP2012218605A (ja) * 2011-04-11 2012-11-12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運搬車両の製造方法
CN202054337U (zh) * 2011-05-11 2011-11-30 东方国际集装箱(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集装箱底架结构
JP5243591B2 (ja) * 2011-11-14 2013-07-24 東亜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組立式コンテナ及び組立式コンテナの輸送方法
JP2015054634A (ja) * 2013-09-12 2015-03-23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ダンプトラックの荷台構造
JP5898760B1 (ja) * 2014-12-25 2016-04-06 愛宕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オープントップコンテナ
CN205087387U (zh) * 2015-04-23 2016-03-16 邵妮 一种集装箱用底横梁及其集装箱、集装箱式活动房
CN106275901A (zh) * 2015-06-10 2017-01-04 胜狮货柜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及其制作方法
CN108998615B (zh) * 2018-09-13 2020-09-08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600MPa级具有优良耐磨性的海洋工程结构钢及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49184A (ja) * 2008-11-21 2010-07-08 Sumitomo Metal Ind Ltd 熱間プレス成形品、そ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05813773A (zh) * 2013-11-28 2016-07-27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钢板原材料、其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以及使用了该钢板原材料的压制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CN208102130U (zh) * 2018-04-28 2018-11-16 十堰安远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u型车厢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合金材料的板材冲压(5);Ю.Л.Поляков等;《模具技术》;19891231(第05期);第114-12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21740A (ja) 2020-08-13
CN112154107A (zh) 2020-12-29
WO2020158441A1 (ja) 2020-08-06
JP6587331B1 (ja) 2019-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5201056B2 (en) Reinforced payload container
CN112154107B (zh) 开顶集装箱
US9751445B1 (en) Front tower structure for a mining vehicle
AU2006285137B2 (en) Tube-style truck body
US11840277B2 (en) Stamped rear frame bolster
RU2722257C1 (ru) Вагон-платформа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с фитинговыми упорами
US11975767B2 (en) Stamped rear frame bolster
CN102985291B (zh) 用于自卸车的车体
EP2994345B1 (en) A dump body for a working machine
AU2019200745B2 (en) Dump truck body, dump truck components, dump truck body support structure
EP2871140B1 (en) Container-like cargo transport unit for transporting cylindrical cargo, such as reels
RU2516835C2 (ru) Кузов-платформа
JP5898760B1 (ja) オープントップコンテナ
JP7209408B1 (ja) オープントップコンテナの側壁補強構造
CN209904611U (zh) 一种自卸车厢体
EP2684819A1 (en) Floor structure and transport container therewith
CN216994324U (zh) 一种车体及铁路平车
RU2688446C1 (ru) Кузов грузовой автомашины
RU97689U1 (ru) Боковая стенка кузова вагона для горячих окатышей
WO2024031140A1 (en) A dump truck body
JP2014043314A (ja) 廃材搬送用コンテ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