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0793A - 一种图文装饰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文装饰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40793A
CN112140793A CN201910560882.XA CN201910560882A CN112140793A CN 112140793 A CN112140793 A CN 112140793A CN 201910560882 A CN201910560882 A CN 201910560882A CN 112140793 A CN112140793 A CN 112140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matrix
layer
ink
decorative plat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608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富华
李亚楠
王继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608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407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40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07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5/00Processes for producing special ornamental bodies
    • B44C5/04Ornamental plaques, e.g. decorative panels, decorative vene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FSPECIAL DESIGNS OR PICTURES
    • B44F1/00Designs or pictur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or unusual light effects
    • B44F1/08Designs or pictur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or unusual light effect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 effects
    • B44F1/10Changing, amusing, or secret pi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00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C08G18/00
    • C08F283/00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C08G18/00 on to unsaturated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8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为克服现有板材装饰存在图案单调,耐久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文装饰板材,包括透明基材、光栅纹理层和镀膜层,所述光栅纹理层位于所述透明基材和所述镀膜层之间,所述光栅纹理层的表面形成有凹凸光栅纹理,所述光栅纹理层包括树脂基体以及渗入所述树脂基体内部的油墨,所述油墨在所述树脂基体中形成图案。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图文装饰板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图文装饰板材满足防辐射和耐久性的要求,同时呈现独特的视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图文装饰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面板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文装饰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机装饰行业,随着5G时代的到来,手机天线的设计越来越严格要求手机不能屏蔽信号,考虑到金属后壳对天线有一定的屏蔽性,因而后壳慢慢从金属后壳向玻璃、陶瓷以及复合板材演变。
复合板材表面装饰常规的技术方案是在通过OPVD技术在复合板材上电镀,需要设计复杂的多层膜系结构才能电镀出来指定的颜色。其不足之处在于:成本高,颜色难以控制,很难实现单色渐变和双色渐变。因为设计膜系结构复杂,电镀需要严格控制每一层膜系结构的厚度,精确到纳米级别的厚度控制,这就导致颜色难以控制,并且良率低,成本高。
目前另一种技术方案是通过在复合板材上染色。其不足之处在于:此类技术只能实现纯色和单色渐变以及双色渐变,对于特定的图文无法实现,并且在复合板材上染色用到的是一种塑胶染料,该种染料特性是不抗紫外线,在太阳辐射测试会褪色,由于靠染料来浸泡染色,所以无法实现精细的图文效果。
目前另一种技术方案是通过平板印刷。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实现纳米级的渐变效果,导致图文和颜色不细腻,成本也是居高不下,且在性能方面(水煮百格测试)常出现不合格。因为平板印刷是通过黑、红、黄、蓝四种墨点叠加来形成图文以及颜色,墨点无法达到纳米级别,因而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墨点,观感上图文和颜色不细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板材装饰存在图案单调,耐久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文装饰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文装饰板材,包括透明基材、光栅纹理层和镀膜层,所述光栅纹理层位于所述透明基材和所述镀膜层之间,所述光栅纹理层的表面形成有凹凸光栅纹理,所述光栅纹理层包括树脂基体以及渗入所述树脂基体内部的油墨,所述油墨在所述树脂基体中形成图案。
可选的,所述透明基材包括PC板材、PMMA板材、PVC板材、PS板材、PC/PMMA复合板材和玻璃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凹凸光栅纹理形成于所述光栅纹理层朝向所述镀膜层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树脂基体为UV树脂。
可选的,所述透明基材为PC/PMMA复合板材,所述透明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45℃~150℃之间,所述树脂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20℃~130℃之间。
可选的,所述树脂基体由UV胶水固化成型,所述UV胶水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聚氨酯丙烯酸酯30~60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10~50份,多官能度单体10~20份,光引发剂3~5份,有机溶剂5~10份。
可选的,所述树脂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流平剂0.1~1份,消泡剂0.1~0.5份。
可选的,所述多官能度单体选自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1,6-己二醇甲氧基单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光引发剂选自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二苯基乙酮和异丙基硫杂蒽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流平剂选自BYK333、BYK346、BYK371、聚甲基苯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消泡剂选自聚醚改性硅、GP型消泡剂和GPE型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图案包括纯颜色、单色渐变色、双色及多色渐变或彩色的图形或文字。
可选的,所述镀膜层为OPVD镀膜层,所述OPVD镀膜层包括介质层和/或金属层;
所述介质层包括Ti3O5、TiO、Ti2O3、Al2O3、NbO和SiO2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金属层包括金、银、铜、铝、铟和锡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透明基材的厚度为0.1μm~1cm,所述光栅纹理层的厚度为5μm~100μm,所述油墨渗入至所述光栅纹理层的深度为5μm~20μm,所述镀膜层的厚度为1nm-600nm。
可选的,所述图文装饰板材还包括油墨层,所述油墨层设置于所述镀膜层背离所述光栅纹理层的表面。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在透明基材表面转印形成带有凹凸光栅纹理的树脂基体;
获取附有油墨的转印纸,所述油墨在所述转印纸上形成图案;
将转印纸附有油墨的表面贴附于所述树脂基体的表面,进行烘烤加热,使所述油墨产生热升华,同时所述树脂基体软化,升华的油墨渗入至树脂基体的内部,形成光栅纹理层,去除转印纸;
在光栅纹理层表面通过OPVD镀上一层镀膜层。
可选的,所述透明基材为PC/PMMA复合板材,所述树脂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所述透明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进行烘烤加热时,控制烘烤温度高于所述树脂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低于所述透明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且烘烤温度与所述树脂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20℃。
可选的,所述透明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45℃~150℃之间,所述树脂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20℃~130℃之间,烘烤加热的温度为130℃~140℃,烘烤时间为2~360分钟。
可选的,成型所述树脂基体时,在透明基材表面通过UV胶水转印形成带有凹凸光栅纹理的UV树脂基体,UV照射处理,曝光能量为800-1200mj/cm2,时间为5-10s。
可选的,烘烤加热时,通过压力装置提供3KG-20KG的压力使转印纸紧贴树脂基体表面。
可选的,在所述镀膜层的表面印刷油墨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图文装饰板材,在透明基材上依次成型有光栅纹理层和镀膜层,所述光栅纹理层通过将油墨分子渗透至树脂基体中,在图案上表现细腻,配合所述镀膜层对树脂基体的表面进行封装,能够使油墨分子在树脂基体中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满足防辐射和耐久性的要求,同时,所述光栅纹理层中的图案和凹凸光栅纹理与所述镀膜层相配合,能够使得图案根据需要可呈现单色渐变或多色渐变等图案同时体现金属质感和立体光栅效果,三者结合呈现出一种新的板材观感效果,是现有常规镀膜或印刷、浸染等无法达到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图文装饰板材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图文装饰板材的制备流程图一;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图文装饰板材的制备流程图二;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图文装饰板材的制备流程图三。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透明基材;2、光栅纹理层;21、树脂基体;3、镀膜层;4、油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文装饰板材,包括透明基材1、光栅纹理层2和镀膜层3,所述光栅纹理层2位于所述透明基材1和所述镀膜层3之间,所述光栅纹理层2的表面形成有凹凸光栅纹理,所述光栅纹理层2包括树脂基体21以及渗入所述树脂基体21内部的油墨,所述油墨在所述树脂基体21中形成图案。
所述图文装饰板材在透明基材1上依次成型有光栅纹理层2和镀膜层3,所述光栅纹理层2通过将油墨分子渗透至树脂基体21中,在图案上表现细腻,配合所述镀膜层3对树脂基体21的表面进行封装,能够使油墨分子在树脂基体21中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满足防辐射和耐久性的要求,同时,所述光栅纹理层2中的图案和凹凸光栅纹理与所述镀膜层3相配合,能够使得图案根据需要可呈现单色渐变或多色渐变等图案同时体现金属质感和立体光栅效果,三者结合呈现出一种新的板材观感效果,是现有常规镀膜或印刷、浸染等无法达到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材1包括PC板材、PMMA板材、PVC板材、PS板材、PC/PMMA复合板材和玻璃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凸光栅纹理形成于所述光栅纹理层2朝向所述镀膜层3的表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所述透明基材1朝向所述光栅纹理层2的表面加工出光栅结构,将树脂基体21覆盖所述透明基材1的表面以形成凹凸光栅纹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树脂基体21为UV树脂。
具体的,所述UV树脂选自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UV树脂具有易成型的特性,可通过转印等方式形成凹凸光栅纹理,并通过紫外线进行固化,具有较好的光栅视觉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材1为PC/PMMA复合板材,所述透明基材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45℃~150℃之间,所述树脂基体2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20℃~130℃之间。
PMMA提供较高的硬度和耐候性,PC具有较好的抗冲性能和成型性能,两者结合形成的复合板材经过表面加硬处理和高压处理后具有较好的材料性能,PC/PMMA复合板材的原料价格相对较低,又能满足未来5G天线设计要求,尤其适用于作为中低端手机的手机盖板。
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45℃~150℃之间的透明基材1可选自上述的PC/PMMA复合板材,当受热温度超过145℃~150℃时,则透明基材1将发生变形,导致产品报废。在所述图文装饰板材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将油墨分子渗入到树脂基体21内部,采用热升华的方式将油墨分子加热升华,此时需要同步将所述树脂基体21加热软化,具体温度需要高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使树脂基体21的高分子链解缠绕,从而产生分子链间隙,使升华的油墨分子进入到分子链之间,一旦温度降低,分子链闭合,包裹油墨分子,从而实现着色,本实施例中采用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20℃~130℃之间的树脂基体21,使得在进行油墨分子的着色时,可控制热升华温度以避免透明基材1发生变形,同时可以使树脂基体21的分子链打开间隙,实现热升华着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树脂基体21由UV胶水固化成型,所述UV胶水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聚氨酯丙烯酸酯30~60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10~50份,多官能度单体10~20份,光引发剂3~5份,有机溶剂5~10份。
为了使树脂基体2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能够处于120℃~130℃之间,同时满足树脂基体21高透光性和耐候性的要求,发明人对现有UV交联的丙烯酸树脂进行了改进调整,得到一种新的UV胶水,以使得到的UV胶水在进行UV交联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能够处于120℃~130℃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树脂基体2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其各主要单体、溶剂和引发剂共同作用的结果,上述聚氨酯丙烯酸酯,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多官能度单体,光引发剂和有机溶剂中任意一种原料的选择和配比发生改变均为导致得到的树脂基体2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脱离本实施例所要求的温度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V胶水还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流平剂0.1~1份,消泡剂0.1~0.5份。
在所述UV胶水中添加所述流平剂,有利于提高所述UV胶水的流平性能。
在所述UV胶水中添加所述消泡剂,能够减少UV胶水在原料混合时或涂覆、转印时产生的气泡,提高树脂基体21的透光率和均一性。
具体的,所述多官能度单体选自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1,6-己二醇甲氧基单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采用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所述光引发剂选自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二苯基乙酮和异丙基硫杂蒽酮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采用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
所述流平剂选自BYK333、BYK346、BYK371、聚甲基苯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采用BYK333。
所述消泡剂选自聚醚改性硅、GP型消泡剂和GPE型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采用聚醚改性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案包括纯颜色、单色渐变色、双色及多色渐变或彩色的图形或文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镀膜层3为OPVD镀膜层,所述OPVD镀膜层包括介质层和/或金属层;
所述介质层包括Ti3O5、TiO、Ti2O3、Al2O3、NbO和SiO2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金属层包括金、银、铜、铝、铟和锡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所要呈现的效果选择相应的介质层和/或金属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材1的厚度为0.1μm~1cm,所述光栅纹理层2的厚度为5μm~100μm,所述油墨渗入至所述光栅纹理层的深度为5μm~20μm,所述镀膜层3的厚度为1nm-600n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文装饰板材还包括油墨层4,所述油墨层4设置于所述镀膜层3背离所述光栅纹理层2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墨层4包括白色油墨和黑色油墨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在透明基材1表面转印形成带有凹凸光栅纹理的树脂基体21,如图2所示,所述树脂基体2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所述透明基材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获取附有油墨的转印纸,所述油墨在所述转印纸上形成图案;
将转印纸附有油墨的表面贴附于所述树脂基体21的表面,进行烘烤加热,使所述油墨产生热升华,同时所述树脂基体21软化,升华的油墨渗入至树脂基体21的内部,形成光栅纹理层2,去除转印纸,如图3所示;
在光栅纹理层2表面通过OPVD镀上一层镀膜层3,如图4所示。
所述OPVD为非导电真空镀膜,其操作方法为:在真空条件下,通过离子溅射在基底上形成一层沉积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材1为PC/PMMA复合板材,所述树脂基体2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所述透明基材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进行烘烤加热时,控制烘烤温度高于所述树脂基体2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低于所述透明基材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且烘烤温度与所述树脂基体2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20℃。
若所述烘烤温度过高,则易导致光栅纹理发生不可逆形变,从而无法形成光栅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材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45℃~150℃之间,所述树脂基体2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20℃~130℃之间,烘烤加热的温度为130℃~140℃,烘烤时间为2~360分钟。
通过将烘烤温度控制在130℃~140℃之间,从而能够使树脂基体21软化,分子链打开间隙,实现热升华着色,同时避免透明基材1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成型所述树脂基体21前,对所述透明基材1进行去油去污清洗。
在一些实施例中,成型所述树脂基体21时,在透明基材1表面通过UV胶水转印形成带有凹凸光栅纹理的UV树脂基体,UV照射处理,曝光能量为800-1200mj/cm2,时间为5-10s。
通过UV照射可有效控制UV胶水的交联度,从而间接对树脂基体2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V胶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将3~5重量份的光引发剂用5-10重量份的有机溶剂完全溶解得到光引发剂混合物待用。再将聚氨酯丙烯酸酯30-60重量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10-50重量份、多官能度单体10-20重量份、流平剂0.1-1重量份、消泡剂0.1-0.5重量份和上述的光引发剂混合物按照顺序在避光的条件下充分搅拌均匀,过滤后得到UV胶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数码打印方式将具体图案通过热升华油墨打印至转印纸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烘烤加热时,通过压力装置提供3KG-20KG的压力使转印纸紧贴树脂基体21表面。
通过对所述转印纸施加3KG-20KG的压力,一方面能够使所述转印纸紧贴于所述树脂基体21的表面,避免在烘烤过程中脱落;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升华的油墨分子渗入到树脂基体21的分子链之间,避免油墨分子的逃逸扩散,从而使得转印纸上的图案能够完整地转印至所述树脂基体21内部,避免油墨扩散引起的图案模糊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镀膜层3的表面印刷油墨层4,如图1所示。
具体的,所述油墨层4可采用丝网印刷方式形成于所述镀膜层3表面。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图文装饰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过程:
1)合成UV胶水:将4重量份的光引发剂-184用8重量份的醋酸乙酯溶液完全溶解形成光引发剂混合物待用。再将聚氨酯型丙烯酸酯40重量份、脂肪族聚氨酯型丙烯酸酯30重量份、单体TMPTA(三羟甲基并烷三丙烯酸酯)10重量份、BYK333流平剂0.6重量份、消泡剂聚醚改性硅0.4重量份和上述的光引发剂混合物按照顺序在避光的条件下充分搅拌均匀,过滤后得到UV胶水。
2)采用PC/PMMA复合板材作为透明基材,对PC/PMMA复合板材进行前处理,利用除油剂和水对PC/PMMA复合板材表面进行油污清洗,以保持复合板材表面干净。然后在80摄氏度下烘烤30分钟。
3)在无尘车间使用合成的UV胶水对PC/PMMA复合板材表面进行UV转印凹凸光栅纹理形成光栅纹理层UV树脂基体,曝光能量控制在800mj/cm2,时间为10s。
4)UV转印纹理结束后,覆上一层保护膜,防止灰尘和异物污染光栅纹理层UV树脂基体,待用。
5)取一张厚度在0.09毫米左右的热升华纸,将热升华油墨打印在热升华纸,形成所需图文和颜色。
6)取带有光栅纹理层UV树脂基体的复合板材,将热升华纸上的图文位置相匹配地贴在光栅纹理层UV树脂基体表面。
7)将复合板材放于烤箱装置中,通过压力装置提供10kg的压力使热升华纸紧贴在光栅纹理层UV树脂基体表面。
8)控制烘烤温度为130摄氏度,烘烤时间为20分钟。
9)烘烤结束后,热升华转印纸的图文会留在光栅纹理层内,形成图案,自然冷却,将复合板材取出,去掉上面的热升华纸,将符合班次啊置入蒸发镀膜机中,抽空至3.0*10- 3Pa,开始镀膜程序,在复合板材光栅纹理层表面通过OPVD电镀一层50nm二氧化硅和20nm金属铟。
10)最后在OPVD层丝印三次白色油墨和二次黑色油墨,得到图文装饰板材。
对以上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图文装饰板材进行以下测试:
太阳辐射测试
1.将样品放置到太阳辐射箱中,打开紫外灯,连续开紫外光照96个小时。
2.照射结束后,将样品取出在室温下恢复半个小时后进行检查,观察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测试结果如下:
96小时后紫外线照射后,样品颜色无变化。
显微镜测试
将样品放置到显微镜中,在放大100倍条件下观察是否有墨点。
测试结果如下:
观察结果显示无法看到墨点。
DSC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将UV树脂基体剥离下来放于热分析仪中,测试完成后观察曲线上的TG温度点。
测试结果如下:
观察结果显示UV树脂基体的TG点温度在126摄氏度左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图文装饰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实施例1大部分的操作过程,其不同之处在于:
1)合成UV胶水:将5重量份的光引发剂-184用5重量份的醋酸乙酯溶液完全溶解形成光引发剂混合物待用。再将聚氨酯型丙烯酸酯33重量份、脂肪族聚氨酯型丙烯酸酯42重量份、单体TMPTA(三羟甲基并烷三丙烯酸酯)15重量份、BYK333流平剂0.3重量份、消泡剂聚醚改性硅0.4重量份和上述的光引发剂混合物按照顺序在避光的条件下充分搅拌均匀,过滤后得到UV胶水。
对以上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图文装饰板材进行以下测试:
太阳辐射测试
1.将样品放置到太阳辐射箱中,打开紫外灯,连续开紫外光照96个小时。
2.照射结束后,将样品取出在室温下恢复半个小时后进行检查,观察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测试结果如下:
96小时后紫外线照射后,样品颜色无变化。
显微镜测试
将样品放置到显微镜中,在放大100倍条件下观察是否有墨点。
测试结果如下:
观察结果显示无法看到墨点。
DSC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将UV树脂基体剥离下来放于热分析仪中,测试完成后观察曲线上的TG温度点。
测试结果如下:
观察结果显示UV树脂基体的TG点温度在120摄氏度左右。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图文装饰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实施例1大部分的操作过程,其不同之处在于:
1)合成UV胶水:将3重量份的光引发剂-184用7重量份的醋酸乙酯溶液完全溶解形成光引发剂混合物待用。再将聚氨酯型丙烯酸酯57重量份、脂肪族聚氨酯型丙烯酸酯21重量份、单体TMPTA(三羟甲基并烷三丙烯酸酯)17重量份、BYK333流平剂0.8重量份、消泡剂聚醚改性硅0.2重量份和上述的光引发剂混合物按照顺序在避光的条件下充分搅拌均匀,过滤后得到UV胶水。
对以上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图文装饰板材进行以下测试:
太阳辐射测试
1.将样品放置到太阳辐射箱中,打开紫外灯,连续开紫外光照96个小时。
2.照射结束后,将样品取出在室温下恢复半个小时后进行检查,观察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测试结果如下:
96小时后紫外线照射后,样品颜色无变化。
显微镜测试
将样品放置到显微镜中,在放大100倍条件下观察是否有墨点。
测试结果如下:
观察结果显示无法看到墨点。
DSC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将UV树脂基体剥离下来放于热分析仪中,测试完成后观察曲线上的TG温度点。
测试结果如下:
观察结果显示UV树脂基体的TG点温度在130摄氏度左右。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用于对比说明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图文装饰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实施例1大部分的操作过程,其不同之处在于:
3)在无尘车间使用合成的UV胶水对PC/PMMA复合板材表面进行UV转印形成表面平整的UV树脂基体,曝光能量控制在800mj/cm2,时间为10s。
以表面平整的UV树脂基体替换实施例1中的光栅纹理层UV树脂基体。
将对比例1得到的图文装饰板材与实施例1得到的图文装饰板进行视觉效果对比,相比于实施例1,对比例1得到的图文装饰板材无法看出立体光栅效果,显示效果较为平面和单一化。
从以上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得到的图文装饰板材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性能和耐候性,另外,从观感上可看出其图案效果显示细腻,热升华油墨装饰的光栅纹理层和OPVD镀膜层配合具有独特的视觉观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图文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材、光栅纹理层和镀膜层,所述光栅纹理层位于所述透明基材和所述镀膜层之间,所述光栅纹理层的表面形成有凹凸光栅纹理,所述光栅纹理层包括树脂基体以及渗入所述树脂基体内部的油墨,所述油墨在所述树脂基体中形成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包括PC板材、PMMA板材、PVC板材、PS板材、PC/PMMA复合板材和玻璃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光栅纹理形成于所述光栅纹理层朝向所述镀膜层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基体为UV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为PC/PMMA复合板材,所述透明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45℃~150℃之间,所述树脂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20℃~13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基体由UV胶水固化成型,所述UV胶水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聚氨酯丙烯酸酯30~60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10~50份,多官能度单体10~20份,光引发剂3~5份,有机溶剂5~10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UV胶水还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流平剂0.1~1份,消泡剂0.1~0.5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度单体选自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1,6-己二醇甲氧基单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光引发剂选自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二苯基乙酮和异丙基硫杂蒽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流平剂选自BYK333、BYK346、BYK371、聚甲基苯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消泡剂选自聚醚改性硅、GP型消泡剂和GPE型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包括纯颜色、单色渐变色、双色及多色渐变或彩色的图形或文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层为OPVD镀膜层,所述OPVD镀膜层包括介质层和/或金属层;
所述介质层包括Ti3O5、TiO、Ti2O3、Al2O3、NbO和SiO2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金属层包括金、银、铜、铝、铟和锡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的厚度为0.1μm~1cm,所述光栅纹理层的厚度为5μm~100μm,所述油墨渗入至所述光栅纹理层的深度为5μm~20μm,所述镀膜层的厚度为1nm-600n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文装饰板材还包括油墨层,所述油墨层设置于所述镀膜层背离所述光栅纹理层的表面。
13.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在透明基材表面转印形成带有凹凸光栅纹理的树脂基体;
获取附有油墨的转印纸,所述油墨在所述转印纸上形成图案;
将转印纸附有油墨的表面贴附于所述树脂基体的表面,进行烘烤加热,使所述油墨产生热升华,同时所述树脂基体软化,升华的油墨渗入至树脂基体的内部,形成光栅纹理层,去除转印纸;
在光栅纹理层表面通过OPVD镀上一层镀膜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为PC/PMMA复合板材,所述树脂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所述透明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进行烘烤加热时,控制烘烤温度高于所述树脂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低于所述透明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且烘烤温度与所述树脂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2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45℃~150℃之间,所述树脂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20℃~130℃之间,烘烤加热的温度为130℃~140℃,烘烤时间为2~360分钟。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所述树脂基体时,在透明基材表面通过UV胶水转印形成带有凹凸光栅纹理的UV树脂基体,UV照射处理,曝光能量为800-1200mj/cm2,时间为5-10s。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烘烤加热时,通过压力装置提供3KG-20KG的压力使转印纸紧贴树脂基体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文装饰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镀膜层的表面印刷油墨层。
CN201910560882.XA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图文装饰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21407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0882.XA CN112140793A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图文装饰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0882.XA CN112140793A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图文装饰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0793A true CN112140793A (zh) 2020-12-29

Family

ID=73869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0882.XA Pending CN112140793A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图文装饰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4079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8579A (zh) * 2021-01-08 2021-05-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后盖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40335A2 (en) * 1991-10-29 1993-05-05 Dening Yang Printed grating decorative plate
CN1339361A (zh) * 2001-07-13 2002-03-13 刘宗信 具有图案玻璃的制造方法
CN101070025A (zh) * 2002-05-15 2007-11-14 纪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印刷用层压体以及使用该层压体的印刷方法和印刷品
CN206686483U (zh) * 2017-05-16 2017-11-28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盖板及电子设备
CN206908636U (zh) * 2017-05-16 2018-01-19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装饰片及具有该装饰片的手机外壳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40335A2 (en) * 1991-10-29 1993-05-05 Dening Yang Printed grating decorative plate
CN1339361A (zh) * 2001-07-13 2002-03-13 刘宗信 具有图案玻璃的制造方法
CN101070025A (zh) * 2002-05-15 2007-11-14 纪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印刷用层压体以及使用该层压体的印刷方法和印刷品
CN206686483U (zh) * 2017-05-16 2017-11-28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盖板及电子设备
CN206908636U (zh) * 2017-05-16 2018-01-19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装饰片及具有该装饰片的手机外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8579A (zh) * 2021-01-08 2021-05-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后盖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45059B (en) Shrink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printing ink, printed material us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rinted material
CN101282837A (zh) 一种通过塑型紫外固化树脂制备图案装饰品的方法
EP3187068A1 (en) Decorative plate formed on lid of compact cas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201044988Y (zh) 可作大面积、连续热转印的热转印膜
KR102095611B1 (ko) 컬러 표면 입체패턴이 구현된 인테리어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201242795A (en) A water pressure transfer method, a transfer film for water pressure transfer, an ink for a transfer film and a water pressure transfer article
CN102673293B (zh) 一种热转印模内装饰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6101A (zh) 一种印刷生产方法
WO2016179787A1 (zh) 一种颜料型紫外光固化窗膜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309A (zh) 彩色滤光片生产方法及设置彩色滤光片的液晶显示器件
KR101061478B1 (ko) 입체적 무늬가 형성된 자동차 시트 원단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0511617B (zh) 手机背板用极光炫彩喷墨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40793A (zh) 一种图文装饰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17288B (zh) 一种含炫光油墨层的玻璃板及其制备方法
JP4791596B2 (ja) 部分マットハードコート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176567B1 (ko) 입체감, 내구성, 내스크래치성 및 내열탕성이 우수한 장식거울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장식거울
CN112140794A (zh) 一种图文装饰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KR20200119146A (ko) 휴대폰 윈도우 데코레이션 필름
WO2007067466A2 (en) Digital printing using ultraviolet inks
CN110385923A (zh) 印刷的设备部件
CN109823074A (zh) 一种炫彩热转印珠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JP3197660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CN106189487A (zh) 一种led固化的水转印调墨封面油及其制备方法
KR102537478B1 (ko) 칼라 반사층을 포함하는 데코레이션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623798A (zh) 塑胶制品表面涂饰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