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7510B - 集尘盒和扫地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集尘盒和扫地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7510B
CN112137510B CN202011020955.5A CN202011020955A CN112137510B CN 112137510 B CN112137510 B CN 112137510B CN 202011020955 A CN202011020955 A CN 202011020955A CN 112137510 B CN112137510 B CN 1121375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box body
box
ba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209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7510A (zh
Inventor
徐连斌
杨永斌
韦绥均
王继鑫
王二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3600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3600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3600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3600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209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7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7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7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7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7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4Floor-sweep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13Contaminants collecting devices, i.e. hoppers, tank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尘盒和扫地机器人。其中,集尘和包括盒体;盒盖,所述盒盖可移动地盖合于所述盒体,并和所述盒体围合形成有过风腔,所述过风腔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盒体或者盒盖,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盒体或者盒盖;尘袋,所述尘袋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盒体,并位于所述过风腔内,所述尘袋设有进尘口,所述进尘口和所述进风口连通;以及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设于所述盒体,并可抵接于所述盒盖而阻挡所述盒盖盖合于所述盒体,所述阻挡组件还能够被所述尘袋驱动,并于所述尘袋安装于所述盒体时与所述盒盖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提高集尘盒使用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集尘盒和扫地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尘盒和应用该集尘盒的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相对技术中的扫地机器人通常设有集尘盒对垃圾进行收集,在经过一定时间段的清扫后,由使用者取出该集尘盒并将集尘盒内的垃圾进行处理。由于垃圾容易黏着于集尘盒内壁,使得在对黏着于集尘盒内的垃圾进行处理的过程较为复杂,导致降低了集尘盒使用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尘盒,旨在提高集尘盒使用的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集尘盒包括:
盒体;
盒盖,所述盒盖可移动地盖合于所述盒体,并和所述盒体围合形成有过风腔,所述过风腔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盒体或者盒盖,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盒体或者盒盖;
尘袋,所述尘袋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盒体,并位于所述过风腔内,所述尘袋设有进尘口,所述进尘口和所述进风口连通;以及
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设于所述盒体,并可抵接于所述盒盖而阻挡所述盒盖盖合于所述盒体,所述阻挡组件还能够被所述尘袋驱动,并于所述尘袋安装于所述盒体时与所述盒盖脱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阻挡组件包括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盒体,所述阻挡件的一端用以和所述盒盖抵接;
所述尘袋安装于所述盒体时,所述尘袋抵接于所述阻挡件,并驱动所述抵接件移动而与所述盒盖脱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盒体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盒盖可移动地盖合于所述盒体的上端,所述尘袋沿竖直方向插接于所述盒体;
所述阻挡件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盒体的内侧壁,所述阻挡件的一端形成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用以和所述尘袋抵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阻挡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阻挡件远离所述引导面的一端和所述盒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盒体的内侧壁设有连通所述过风腔、且贯穿所述盒体上表面的滑道,所述滑道沿所述阻挡件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阻挡件远离所述引导面的一端和所述弹性件嵌设于所述滑道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尘袋包括:
袋支架,所述盒体的内侧壁设有插槽,所述插槽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并贯穿于所述盒体的上表面,所述袋支架插接于所述插槽内,并可抵接于所述引导面;和
袋本体,所述袋本体粘接于所述袋支架,并设有所述进尘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袋支架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插接于所述插槽内,并可抵接于所述引导面,所述袋本体粘接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进尘口的过风口;和
握持板,所述握持板连接于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盒盖的一端,并朝向所述过风腔的中心延伸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盒体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盒体于宽度方向上的一侧面设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盒体内还设有围板,所述围板将所述过风腔分隔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出风口连通,并环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外侧,所述围板于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板面设有过风孔,所述尘袋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围板于长度方向上相对两板面上的过风孔的面积之和与所述进风口的面积相当,所述围板于长度方向上相对两板面上的过风孔的面积之和大于所述出风口的面积,且所述围板于长度方向上相对两板面中的其中之一所设置的过风孔与所述进风口之间的距离和其中之另一所设置的过风孔与所述进风口之间的距离相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盒盖的一侧边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相对的另一侧边和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包括:
机壳;和
集尘盒,所述集尘盒安装于所述机壳,所述集尘盒包括:
盒体;
盒盖,所述盒盖可移动地盖合于所述盒体,并和所述盒体围合形成有过风腔,所述过风腔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盒体或者盒盖,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盒体或者盒盖;
尘袋,所述尘袋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盒体,并位于所述过风腔内,所述尘袋设有进尘口,所述进尘口和所述进风口连通;以及
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设于所述盒体,并可抵接于所述盒盖而阻挡所述盒盖盖合于所述盒体,所述阻挡组件还能够被所述尘袋驱动,并于所述尘袋安装于所述盒体时与所述盒盖脱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壳设有尘盒容置槽,所述尘盒容置槽的槽侧壁设有连通外界的弧形滑槽;
所述盒本体的侧表面设有可转动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盒体,另一端可拆卸地于所述盒体,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并和所述连接部呈夹角设置,所述连接部在被驱动连接于所述盒体时,所述限位部滑入所述弧形滑槽内使所述集尘盒限位固定于所述机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集尘盒在应用于扫地机器人时,可以打开集尘盒的盒盖而将尘袋安装于盒体内,并将尘袋的进尘口连通进风口,之后在扫地机器人的风机的作用下,可以通过出风口对集尘盒内的过风腔进行抽风,使得过风腔内形成负压而将外界的垃圾从经进风口和进尘口吸入至集尘袋内收集。最后在扫地机器人完成清扫工作后,打开集尘盒的盒盖而将尘袋从盒体内取出直接扔掉即可。由于本方案中的集尘盒通过内置尘袋对垃圾进行收集,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集尘盒直接对垃圾集尘收集,本方案中的集尘盒在扫地机器人完成清扫工作后直接取出尘袋丢掉即可,无需对集尘盒内壁进行较为复杂的垃圾清理工作,从而提高了该集尘盒使用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本方案中的集尘盒还设有阻挡组件,在旧的尘袋取出丢掉后,通过该阻挡组件可以抵接于盒盖而阻挡盒盖盖合于盒体,也就是使得该盒盖无法盖合于盒体。之后只有将新尘袋安装于盒体内时,通过该新的尘袋驱动阻挡组件使其和盒盖脱离,方可使得盒盖可以盖合于盒体。如此通过该阻挡组件的阻挡作用提到了提示作用,降低了集尘盒内尘袋漏装的可能,从而保证了集尘盒后续正常稳定的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扫地机器人一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扫地机器人的机壳和集尘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集尘盒一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集尘盒的盒盖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3中集尘盒的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集尘盒的一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3中集尘盒的盒体的一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3中集尘盒的盒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集尘盒的尘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3中集尘盒的尘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扫地机器人 10c 第一腔体
10 集尘盒 10e 第二腔体
11 盒体 15 尘袋
11a 进风口 151 袋支架
11c 出风口 1511 安装板
11e 滑道 1511a 过风口
11f 限位槽 1513 握持板
11g 插槽 153 袋本体
111 围板 153a 进尘口
111a 过风孔 17 阻挡组件
113 连接件 171 阻挡件
1131 连接部 171a 引导面
1133 限位部 173 弹性件
13 盒盖 30 机壳
131 抵接柱 30a 尘盒容置槽
10a 过风腔 30c 弧形滑槽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提出一种集尘盒10,可以应用于扫地机器人100。
请结合参考图3、图4、图5、图6以及图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集尘盒10包括盒体11、盒盖13、尘袋15以及阻挡组件17;其中,盒盖13可移动地盖合于盒体11,并和盒体11围合形成有过风腔10a,过风腔10a与进风口11a和出风口连通,进风口11a设于盒体11或者盒盖13,出风口设于盒体11或者盒盖13;尘袋15可拆卸地安装于盒体11,并位于过风腔10a内,尘袋15设有进尘口153a,进尘口153a和进风口11a连通;阻挡组件17设于盒体11,并可抵接于盒盖13而阻挡盒盖13盖合于盒体11,阻挡组件17还能够被尘袋15驱动,并于尘袋15安装于盒体11时与盒盖13脱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盒体11主要可以和盒盖13围合形成过风腔10a,在该集尘盒10应用于扫地机器人100时,集尘盒10的出风口和扫地机器人100的风机连通,进风口11a可以和扫地机器人100的中扫组件连通。通过风机的抽风作用而使得过风腔10a内形成负压,并将中扫组件所述清扫的垃圾从进风口11a吸入。由于扫地机器人100通过风机形成负压清扫垃圾的原理为现有技术,故在此对其不作详述。其中,盒体11和盒盖13于水平面上投影可以大致为长方形,以使得盒体11和盒盖13的形状较为规则而便于成型制造,同时也可以使得过风腔10a具有一定的容置空间而容置相对较大的尘袋15。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盒体11和盒盖13于水平面上的投影也可以为正方形或者圆形。而盒体11和盒盖13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材质,例如:ABS、POM、PS、PMMA、PC、PET等,以使得该集尘盒10的质量较轻而便于取放;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盒体11和盒盖13的材质也可以为金属材质,例如:铝质材料,铝合金材料、铜质材料、铜合金材料、铁质材料、不锈钢材料等,以提高盒体11和盒盖13的强度而延长集尘盒10的使用年限。尘袋15主要可以用于容置于过风腔10a内,且由于尘袋15的进尘口153a进风口11a连通,使得经进风口11a吸入的垃圾收集于尘袋15内。如此避免了采用过风腔10a直接对垃圾进行收集,而使得在扫地机器人100完成扫地清理工作时,直接取出收集满垃圾的尘袋15即可,无需对该集尘盒10作进一步地清洗工作。阻挡组件17主要可以用于对用户起到提示作用,降低发生尘袋15漏装集尘盒10内的可能。具体而言,在尘袋15未安装到位时,阻挡组件17抵接于盒盖13而使得盒盖13无法完成盖合动作,只有在将尘袋15安装到位时,阻挡组件17被尘袋15驱动而未抵接于盒盖13,使得盒盖13方可完成盖合动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集尘盒10在应用于扫地机器人100时,可以打开集尘盒10的盒盖13而将尘袋15安装于盒体11内,并将尘袋15的进尘口153a连通进风口11a,之后在扫地机器人100的风机的作用下,可以通过出风口对集尘盒10内的过风腔10a进行抽风,使得过风腔10a内形成负压而将外界的垃圾从经进风口11a和进尘口153a吸入至集尘袋15内收集。最后在扫地机器人100完成清扫工作后,打开集尘盒10的盒盖13而将尘袋15从盒体11内取出直接扔掉即可。由于本方案中的集尘盒10通过内置尘袋15对垃圾进行收集,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集尘盒10直接对垃圾集尘收集,本方案中的集尘盒10在扫地机器人100完成清扫工作后直接取出尘袋15丢掉即可,无需对集尘盒10内壁进行较为复杂的垃圾清理工作,从而提高了该集尘盒10使用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本方案中的集尘盒10还设有阻挡组件17,在旧的尘袋15取出丢掉后,通过该阻挡组件17可以抵接于盒盖13而阻挡盒盖13盖合于盒体11,也就是使得该盒盖13无法盖合于盒体11。之后只有将新尘袋15安装于盒体11内时,通过该新的尘袋15驱动阻挡组件17使其和盒盖13脱离,方可使得盒盖13可以盖合于盒体11。如此通过该阻挡组件17的阻挡作用提到了提示作用,降低了集尘盒10内尘袋15漏装的可能,从而保证了集尘盒10后续正常稳定的工作。
请结合参考图4、图5、图6、以及图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阻挡组件17包括阻挡件171,阻挡件171可移动地设于盒体11,阻挡件171的一端用以和盒盖13抵接;尘袋15安装于盒体11时,尘袋15抵接于阻挡件171,并驱动抵接件移动而与盒盖13脱离。
可以理解,阻挡件171可移动设置,使其在未被尘袋15所抵接驱动时,能够较为稳定的对盒盖13进行抵接阻挡,从而提高了阻挡件171对盒盖13的抵接阻挡效果。其中,该阻挡件171可以为块状、板状或者柱状等。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阻挡组件17也可以是为一金属弹片,该金属弹片一端连接于盒体11,另一端在未安装尘袋15时可以抵接于盒盖13而阻挡盒盖13盖合于盒体11;在安装尘袋15时,金属弹片的自由端可被尘袋15所驱使发生形变而未抵接于盒盖13。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义盒体11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上端和下端,盒盖13可移动地盖合于盒体11的上端,尘袋15沿竖直方向插接于盒体11;阻挡件171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盒体11的内侧壁,阻挡件171的一端形成有引导面171a,引导面171a用以和尘袋15抵接。
可以理解,盒盖13盖合于盒体11的上端,使尘袋15可以沿竖直方向插接于盒体11,如此便于对该尘袋15从盒体11内取出和安置,降低其在取出和安置时与扫地机器人100的其他机构发生干涉的可能。同时尘袋15沿竖直方向插接于盒体11,也使得插接的行程相对较短,从而能够提高尘袋15的安置效率。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尘袋15沿倾斜方向插接也是可以的,保证其可驱动阻挡件171移动而与盒盖13脱离即可。而阻挡件171沿水平方向滑动,能够使得阻挡件171的移动过程较为简便快捷,即使得在阻挡件171通过引导面171a被阻挡件171抵接驱动而滑动相对较小的距离,保证阻挡件171与盒盖13被阻挡件171所抵接的部位相错开即可。如此能够简化阻挡件171的连接结构,同时使得该阻挡件171安装的较为紧凑。当然,该尘袋15沿倾斜方向滑动也是可以的,能够被尘袋15驱动而与盒盖13脱离即可。其中,该引导面171a可以为一斜面或者弧面,并且尘袋15用以和该引导面171a向相抵接的部位也可以形成有与之配合的斜面或者弧面。而为了便于阻挡件171和盒盖13的抵接,盒盖13的下表面可以凸设有抵接柱131,该抵接柱131用以和阻挡件171相抵接。如此通过该抵接柱131即可以实现和阻挡件171的抵接,也可以增大盒盖13被阻挡件171所抵接处的强度,降低在用户未安装尘袋15又盖合盒盖13时发生盒盖13被阻挡件171所抵接碰撞损坏的可能。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盒盖13的下表面未设有抵接柱131,阻挡件171直接抵接于盒盖13的下表面以阻挡盒盖13盖合于盒体11,而盒盖13在邻近被阻挡件171所抵接的部位设有避让槽,阻挡件171在被尘袋15所驱动时可移动至避让槽的下方,并在盒盖13盖合于盒体11时,阻挡件171插入该避让槽内。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阻挡件171也可以是可转动地连接于盒体11,该阻挡件171的一端用以和盒盖13相抵接,另一端用以和尘袋15相抵接,且盒盖13在盖合于盒体11时无法驱动阻挡件171发生转动,只能有尘袋15驱动阻挡件171用以和尘袋15相抵接的一端发生转动。
请结合参考图7和图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阻挡组件17还包括弹性件173,弹性件173连接于阻挡件171远离引导面171a的一端和盒体11。
可以理解,弹性件173设置,使得阻挡件171在被尘袋15所抵接驱动时,能够被阻挡件171所抵接压缩而产生形变弹力。之后在该尘袋15装完垃圾被取出后,尘袋15作用于阻挡件171的抵接力取消,此时弹性件173在形变弹力的作用下进行复位并驱动阻挡件171移动至初始位置而能够在盒盖13盖合于盒体11时抵接盒盖13。如此使得旧的尘袋15在被取出后,阻挡件171可以较快的回到初始位用以抵接阻挡盒盖13盖合于盒体11,从而能够提高阻挡件171阻挡的及时性,进一步地降低新的尘袋15发生漏装的可能。其中,弹性件173可以为弹簧,而弹簧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成本较低的优点。如此可以使得弹性件173具有一定的弹性,而保证阻挡件171较快且较为稳定的位于初始位以抵接阻挡盒盖13;同时也可以降低弹性件173的制造成本。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该弹性件173也可以为弹片或者具有一定弹性的塑胶件。
请参考图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盒体11的内侧壁设有连通过风腔10a、且贯穿盒体11上表面的滑道11e,滑道11e沿阻挡件171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阻挡件171远离引导面171a的一端和弹性件173嵌设于滑道11e内。
可以理解,滑道11e的设置对阻挡件171的移动具有导向作用,使得阻挡件171只能沿着滑道11e的延伸方向移动。如此可以提高阻挡件171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保证阻挡件171移动至准确的位置用以和盒盖13抵接阻挡。而且,通过该滑道11e也可以对弹性件173和阻挡件171起到一定的保护的作用,降低其和外物发生碰撞而被损坏的可能。同时,该滑道11e也给予了阻挡件171和弹性件173容置空间,如此能够使得阻挡组件17安装的更为紧凑,从而降低其对空间的占用。另外,该滑道11e的设置,也简化了弹性件173的安装结构,使得将该弹性件173置于滑道11e内,其相对的两端分别抵接于阻挡件171和滑道11e内壁即可。为了提高对阻挡件171的限位作用,盒体11的上表面可以凹设有限位槽11f,滑道11e贯穿该限位槽11f的槽底壁,如此通过该限位槽11f的槽侧壁可以使得阻挡件171在被弹性件173所驱动后准确的稳定的限位,降低在弹性件173失效或者驱动力过大而影响阻挡件171的复位位置。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阻挡件171和弹性件173均显露于盒体11的内侧壁也是可以的。
请结合参考图4、图5、图7以及图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尘袋15包括袋支架151和袋本体153,盒体11的内侧壁设有插槽11g,插槽11g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并贯穿于盒体11的上表面,袋支架151插接于插槽11g内,并可抵接于引导面171a;袋本体153粘接于袋支架151,并设有进尘口153a。
可以理解,尘袋15由袋支架151和袋本体153组成,而袋支架151具有一定硬度,如此使得尘袋15通过袋支架151而便于将其和盒体11相插接固定,同时通过该袋支架151也可以抵接驱动阻挡件171移动。插槽11g的设置可以简化袋支架151与其的连接过程,即将袋支架151卡入插槽11g内便可实现尘袋15和盒体11的固定,将袋支架151从插槽11g内拔出即可实现尘袋15和盒体11的拆卸。而插槽11g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则可以对尘袋15的安装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而保证准确安装到位,同时也能增大盒体11和尘袋15的接触面积而提高尘袋15的安装效果。其中,该插槽11g可以由L型板与盒体11的内侧壁围合形成,也可以是盒体11的内侧壁凹设形成。另外,也可以是盒体11的底壁形成有插槽11g,袋支架151和盒体11的底壁相插接固定,或者袋支架151和盒体11的内侧壁或者底壁直接通过磁吸、螺钉或者卡扣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袋支架151和盒体11连接处的密封性,袋支架151背离袋本体153的表面可以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抵接于盒体11和袋支架151之间,如此也能够进一步地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定性。袋本体153粘接于袋支架151,则即可以保证袋本体153和袋支架151连接的稳定性,也可以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降低袋本体153内收集的垃圾从袋本体153和袋支架151两者的连接处掉落出的可能。当然,袋支架151也可以是设有夹持部,以对袋本体153进行不可拆卸地夹持固定。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尘袋15也可以是未设有袋支架151,此时尘袋15的部分部位采用硬质材料、部分采用软质材料通过一体成型制成即可。
请结合参考图9和图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袋支架151包括安装板1511和握持板1513,安装板1511插接于插槽11g内,并可抵接于引导面171a,袋本体153粘接于安装板1511,安装板1511设有连通进风口11a和进尘口153a的过风口1511a;握持板1513连接于安装板1511靠近盒盖13的一端,并朝向过风腔10a的中心延伸设置。
可以理解,袋支架151由安装板1511和握持板1513组成,两者相连接大致形成L型状。通过安装板1511可以插接于盒体11,实现袋支架151和盒体11的连接,同时该安装板1511设有连通进风口11a和进尘口153a的过风口1511a,也即该安装板1511环绕盒体11的进风口11a设置,从而有利于保证进风口11a和进尘口153a之间的密封性。握持板1513则可以用于在用户取出装完垃圾的尘袋15时供用户握持,从而提高该尘袋15取出的便利性。其中,安装板1511和握持板1513可以为一体结构,以提高两者在连接处强度而提高袋支架151的整体强度,同时也使其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制造而简化袋支架151成型的复杂度,从而提高袋支架151的生产效率。另外,连接于袋支架151的密封圈可以设于安装板1511背离袋本体153的表面。
请结合参考图7和图8(图中虚线箭头为气流的流动路径示意),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义盒体11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盒体11于宽度方向上的一侧面设有进风口11a和出风口,盒体11内还设有围板111,围板111将过风腔10a分隔形成第一腔体10c和第二腔体10e,第一腔体10c和进风口11a连通,第二腔体10e和出风口连通,并环设于第一腔体10c的外侧,围板111于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板面设有过风孔111a,尘袋15位于第一腔体10c内。
可以理解,围板111的设置使得过风腔10a被分隔形成第一腔体10c和第二腔体10e,第二腔体10e环设于第一腔体10c的外侧。此时第一腔体10c可以用于容置尘袋15和阻挡组件17,第二腔体10e可以形成吸风通道。如此使得过风腔10a内的过风路径为:由位于盒体11宽度方向上进风口11a流入第一腔体10c内,之后通过围板111位于盒体11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的过风孔111a流入第二腔体10e内,再从位于盒体11宽度方向出进风口11a流出。也即,吸风气流在从集尘盒10在宽度方向上流入第一腔体10c内后,于第一腔体10c内沿盒体11的长度方向向两端流动,形成大致T型状的流动路径。此时能够使得第二腔体内10e形成两条气流路径被吸至出风口11c,从而能够提高扫地机器人100的抽风机对该集尘盒10的抽风效果,进而能够提高该集尘盒10的集尘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将灰尘等垃圾带动至尘袋15内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进行堆积,以提高尘袋15容积的利用率。其中,该围板111可以大致呈U形状,其开口处和盒体11未设有进风口11a和出风口的侧壁相连接。而围板111的顶壁可以是连接于盒体11的部分顶壁,也可以是抵接于盒盖13。本申请对围板111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能够使得第一腔体10c内的气流从盒体11的宽度方向上流入,而从盒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流出即可。当然,在进风口11a靠近盒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设置时,围板111也可以是仅在盒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的板面上设有过风孔111a,此时第一腔体10c内的气流流动路径形成L型状。另外,围板111和盒体11为一体结构,以保证第一腔体10c和第二腔体10e的密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盒体11的整体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围板111于长度方向上相对两板面上的过风孔111a的面积之和与进风口11a的面积相当,围板111于长度方向上相对两板面上的过风孔111a的面积之和大于出风口11c的面积,且围板111于长度方向上相对两板面中的其中之一所设置的过风孔111a与进风口11a之间的距离和其中之另一所设置的过风孔111a与进风口11a之间的距离相当。
可以理解,围板111于长度方向上相对两板面上的过风孔111a的面积之和与进风口11a的面积相当,且大于出风口11c的面积,能够避免气流于集尘盒10内流动时发生吸力损失,保证具有较强的吸力而对灰尘等垃圾进行较好的吸入。同时,围板111于长度方向上相对两板面中的其中之一所设置的过风孔111a与进风口11a之间的距离和其中之另一所设置的过风孔111a与进风口11a之间的距离相当,可以保证气流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流动时流速相当,以使得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吸力均衡。如此能够进一步地带动灰尘等垃圾先移动至尘袋15内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进行堆积,之后逐步向尘袋15内的中间堆积,也即于尘袋15内各个区域均可铺满,避免灰尘等垃圾于尘袋15内仅在靠近进尘口153a的区域进行堆积铺满,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该尘袋15容积的利用率。其中,围板111于长度方向上相对两板面上的过风孔111a的面积之和与进风口11a的面积相当,是指围板111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两板面上的过风孔111a的面积之和与进风口11a的面积相同或者较为接近。围板111于长度方向上相对两板面上的过风孔111a的面积之和是指相对两板面上的所有过风孔111a的面积之和,即在相对两板面上各自均只设有一个过风孔111a时,为相对两板面上的两个过风孔111a的面积之和;在相对两板面上各自均设有至少两个过风孔111a时,为相对两板面上的至少四个过风孔111a的面积之和。而围板111于长度方向上相对两板面中的其中之一所设置的过风孔111a与进风口11a之间的距离和其中之另一所设置的过风孔111a与进风口11a之间的距离相当,是指围板111于长度方向上相对两板面中的其中之一所设置的过风孔111a与进风口11a之间的距离和其中之另一所设置的过风孔111a与进风口11a之间的距离或者接近。另外,过风孔111a的形状可以为长条形、正方形、长方形或者圆形等,本申请中对过风孔111a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保证能够过风即可。
请结合参考图3和图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盒盖13的一侧边转动连接于盒体11,相对的另一侧边和盒体11可拆卸连接。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使得盒盖13在被打开盒体11后仍然和盒体11具有连接关系,无需另需地方放置该盒盖13,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该集尘盒10使用的便利性。其中,盒盖13和盒体11的转动连接可以为:盒盖13设有转轴和转孔的其中之一,盒体11设有盒盖13和转轴的其中之一,转轴插入转孔内。如此简化盒体11和盒盖13的连接过程,即降低转轴插入转孔内即可,从而能够提高两者的组装效率。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盒盖13和盒体11也可以是通过合页连接。而盒盖13的另一侧边和盒体11的可拆卸连接具体可以为:磁吸连接、卡扣连接或者螺钉连接等。当热,盒盖13也可以是从盒体11上取下,并可拆卸地插接于盒体11;亦或是,盒盖13沿水平方向可滑动的连接于盒体11。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扫地机器人100,该扫地机器人100包括机壳30和集尘盒10,该集尘盒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扫地机器人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机壳30设有尘盒容置槽30a,尘盒容置槽30a的槽侧壁设有连通外界的弧形滑槽30c;盒本体的侧表面设有可转动地连接件113,连接件113包括连接部1131和限位部1133,连接部113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盒体11,另一端可拆卸地于盒体11,限位部1133连接于连接部1131,并和连接部1131呈夹角设置,连接部1131在被驱动连接于盒体11时,限位部1133滑入弧形滑槽30c内使集尘盒10限位固定于机壳30。
可以理解,尘盒容置槽30a给予了集尘盒10容置空间,能够使其安装的更为紧凑,从而有利于缩小扫地机器人100的整体体积。并且,通过该尘盒容置槽30a对集尘盒10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降低其被外物损坏的可能,从而延长该集尘盒10的使用年限。同时,通过该尘盒容置槽30a也可以对集尘盒10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提高该集尘盒10于机壳30上安装的稳定性。而弧形滑槽30c和连接件113的限位部1133的设置,则可以简化两者集尘盒10和机壳30的连接过程,即将限位部1133沿弧形滑槽30c的开口滑入该弧形滑槽30c内,即可实现对集尘盒10的上下方向上的限位。而连接部1131进一步地该包括连接部1131,通过该连接部1131便于用于施加作用力驱动限位部1133滑入弧形滑槽30c内,或者从弧形滑槽30c滑出。并且,在限位部1133滑入弧形滑槽30c内时,连接部1131相应的连接于盒体11,此时能够通过连接部1131和盒体11的连接而使得限位部1133较为稳定的容置于弧形滑槽30c内,从而提高了集尘盒10在机壳30上固定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该连接部1131和盒体11的连接作用,也可以使得该连接部1131在未解锁时无法将集尘盒10从机壳30上取出,起到提示用户在扫地机器人100完成清扫工作时无需对该集尘盒10进行取出,仅取出集尘盒10内的尘袋15即可。其中,连接部1131和盒体11的可拆卸连接可以为:卡接固定、磁吸固定或者螺钉连接。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机壳30也可以是未设有尘盒容置槽30a,集尘盒10的盒体11直接可拆卸连接于机壳30的表面,例如: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或者磁吸固定。或者,集尘盒10的盒体11直接固定连接于机壳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集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盒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集尘盒包括:
盒体;
盒盖,所述盒盖可移动地盖合于所述盒体,并和所述盒体围合形成有过风腔,所述过风腔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盒体,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盒体;
尘袋,所述尘袋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盒体,并位于所述过风腔内,所述尘袋设有进尘口,所述进尘口和所述进风口连通;以及
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设于所述盒体,并可抵接于所述盒盖而阻挡所述盒盖盖合于所述盒体,所述阻挡组件还能够被所述尘袋驱动,并于所述尘袋安装于所述盒体时与所述盒盖脱离;
定义所述盒体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盒体于宽度方向上的一侧面设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盒体内还设有围板,所述围板将所述过风腔分隔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出风口连通,并环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外侧,所述围板于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板面设有过风孔,所述尘袋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组件包括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盒体,所述阻挡件的一端用以和所述盒盖抵接;
所述尘袋安装于所述盒体时,所述尘袋抵接于所述阻挡件,并驱动所述阻挡件移动而与所述盒盖脱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盒,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盒体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盒盖可移动地盖合于所述盒体的上端,所述尘袋沿竖直方向插接于所述盒体;
所述阻挡件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盒体的内侧壁,所述阻挡件的一端形成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用以和所述尘袋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阻挡件远离所述引导面的一端和所述盒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内侧壁设有连通所述过风腔、且贯穿所述盒体上表面的滑道,所述滑道沿所述阻挡件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阻挡件远离所述引导面的一端和所述弹性件嵌设于所述滑道内。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尘袋包括:
袋支架,所述盒体的内侧壁设有插槽,所述插槽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并贯穿于所述盒体的上表面,所述袋支架插接于所述插槽内,并可抵接于所述引导面;和
袋本体,所述袋本体粘接于所述袋支架,并设有所述进尘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袋支架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插接于所述插槽内,并可抵接于所述引导面,所述袋本体粘接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进尘口的过风口;和
握持板,所述握持板连接于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盒盖的一端,并朝向所述过风腔的中心延伸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于长度方向上相对两板面上的过风孔的面积之和与所述进风口的面积相当,所述围板于长度方向上相对两板面上的过风孔的面积之和大于所述出风口的面积,且所述围板于长度方向上相对两板面中的其中之一所设置的过风孔与所述进风口之间的距离和其中之另一所设置的过风孔与所述进风口之间的距离相当。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的一侧边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相对的另一侧边和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
10.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和
集尘盒,所述集尘盒为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尘盒,所述集尘盒安装于所述机壳。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设有尘盒容置槽,所述尘盒容置槽的槽侧壁设有连通外界的弧形滑槽;
所述盒体的侧表面设有可转动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盒体,另一端可拆卸地于所述盒体,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并和所述连接部呈夹角设置,所述连接部在被驱动连接于所述盒体时,所述限位部滑入所述弧形滑槽内使所述集尘盒限位固定于所述机壳。
CN202011020955.5A 2020-09-25 2020-09-25 集尘盒和扫地机器人 Active CN112137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0955.5A CN112137510B (zh) 2020-09-25 2020-09-25 集尘盒和扫地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0955.5A CN112137510B (zh) 2020-09-25 2020-09-25 集尘盒和扫地机器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7510A CN112137510A (zh) 2020-12-29
CN112137510B true CN112137510B (zh) 2022-04-26

Family

ID=73896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20955.5A Active CN112137510B (zh) 2020-09-25 2020-09-25 集尘盒和扫地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75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1397B (zh) * 2021-08-24 2023-06-30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4983303A (zh) * 2022-06-28 2022-09-02 浙江欣奕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尘装置及清洁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63114Y (zh) * 2006-10-25 2007-10-24 环球金属制品国际有限公司 黑板擦吸尘器
CN101336818B (zh) * 2007-07-06 2011-06-08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吸尘器防止前盖扣紧装置
KR102139167B1 (ko) * 2014-03-18 2020-07-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청소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8659188U (zh) * 2018-03-30 2019-03-29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集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JP7011541B2 (ja) * 2018-06-21 2022-01-26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CN109549564B (zh) * 2018-12-04 2021-01-29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尘袋安装机构及吸尘器
CN110638378A (zh) * 2019-10-18 2020-01-03 微思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 一次性集尘盒组件及扫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7510A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37510B (zh) 集尘盒和扫地机器人
EP2319380B1 (en) Nozzle for a vacuum cleaner
CN201127572Y (zh) 电动吸尘器
CN218899335U (zh) 集尘盒以及清洁设备
CN209847088U (zh) 清洁机器人
CN211324716U (zh) 一种手持吸尘器
CN213030577U (zh) 带有吹风功能的桶式吸尘器
CN211460032U (zh) 尘杯组件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CN112617677A (zh) 集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CN112545387A (zh) 集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CN214631987U (zh) 滚刷机构及扫地机器人
CN213030578U (zh) 多风机吸尘器
CN219805066U (zh) 清洁装置及清洁系统
CN219270770U (zh) 一种集尘装置和吸尘器
CN215838735U (zh) 清洁模块和清洁机器人
CN214631989U (zh) 集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CN218738711U (zh) 一种尘杯的进风结构
CN213721743U (zh) 扫地机器人和扫地机系统
CN213030582U (zh) 带有抖尘功能的桶式吸尘器
CN212574792U (zh) 集尘盒和扫地机器人
CN216602726U (zh) 一种清洁地刷及清洁设备
CN213488622U (zh) 集尘盒和扫地机器人
CN217447568U (zh) 一种吸尘装置
CN212368882U (zh) 一种集尘杯及除螨吸尘器
CN220546219U (zh) 清洁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