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9262A - 空调机的室内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的室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9262A
CN112119262A CN201980032668.5A CN201980032668A CN112119262A CN 112119262 A CN112119262 A CN 112119262A CN 201980032668 A CN201980032668 A CN 201980032668A CN 112119262 A CN112119262 A CN 1121192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fan
disposed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26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9262B (zh
Inventor
黄舜喆
徐己源
张宰圭
崔铉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119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9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9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92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1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28D1/05341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with multiple rows of conduits or with multi-channel conduits combined with a particular flow pattern, e.g. multi-row multi-stag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4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eader boxes with flow l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60/00Heat exchangers or heat exchange elements having special size, e.g. microstructures
    • F28F2260/02Heat exchangers or heat exchange elements having special size, e.g. microstructures having microchann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柜体组件,在该柜体组件中形成有内部空间,并且形成有贯穿该柜体组件的后表面的吸入口,并且通过该吸入口吸入室内空气;设置在内部空间中的风扇组件;以及热交换组件,该热交换组件被制造为微通道型并且设置在风扇组件与吸入口之间,其中,该热交换组件包括:第一热交换器,该第一热交换器被制造为微通道型、设置在内部空间(S)的下侧并且被竖直地设置;第二热交换器,该第二热交换器被制造为微通道型、设置在内部空间(S)的上侧、被竖直地设置并且被堆叠在第一热交换器上方;以及支撑件,该支撑件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间,以一体地联接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并且支撑第二热交换器。向热交换组件供应的制冷剂被操作成,在穿过第二热交换器或第一热交换器之后流入单个热交换器中。在本发明中,被分开制造的微通道型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可以沿竖直方向彼此进行堆叠,并由此被操作为单个热交换器。

Description

空调机的室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的室内单元,更特别地,涉及空调机的包括热交换组件的室内单元。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膨胀器,并且使用空气调节循环将冷空气或暖空气供应至建筑物或房间。
空调机在结构上被划分成将压缩机设置在室外的分体式空调机以及一体地制造压缩机的一体式空调机。
在分体式空调机中,将室内热交换器安装在室内单元中,并且将室外热交换器和压缩机安装在室外单元中,然后通过制冷剂管将两个单独的装置彼此连接起来。
在一体式空调机中,将室内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以及压缩机安装在一个外壳中。
一体式空调机包括:窗式空调机,其中将空调机悬挂在窗户上以直接安装该空调机;以及管道式空调机,其中将吸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彼此连接,以使将空调机安装在房间外部。
分体式空调机包括:立式空调机,其中空调机是直立安装的;壁挂式空调机,其中将空调机安装为悬挂在墙上等。
近来,为了提高空气和制冷剂的热交换效率,尽管制造成本高,但是使用微通道热交换器的空调机仍在增加。
根据结构,可以将热交换器分类成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和微通道型热交换器。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由铜制成,微通道型热交换器由铝制成。
微通道型热交换器中形成有微细的流径,并由此,比针管型热交换器更有效。
针管型热交换器是通过将翅片和管进行焊接来制造的,并由此,容易制造针管型热交换器,并且在增加面积方面不存在困难。
微通道型热交换器是放入炉子中并通过钎焊进行制造的。因此,尽管存在初始投资成本大的缺点,但是与针管型热交换器相比,能够以更小的面积实现更高的热交换性能。
然而,微通道型热交换器具有无法以超过炉子的最大制造尺寸的面积来加以制造的缺点。
对于微通道型热交换器的面积超过炉子的最大制造尺寸的情况来说,在现有技术中,所具有的问题在于应当重新安装用于制造微通道型热交换器的设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专利注册10-1566550B1
韩国专利公开10-2014-0057939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热交换组件,即,在该热交换组件中,将具有有限面积的微通道型热交换器彼此联接并且操作为一个微通道型热交换器。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即,该室内单元能够通过远程风扇组件向用户提供直接风,并且能够通过近程风扇组件向用户提供间接风。
本公开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即,在该室内单元中,将多个微通道型热交换器沿上下方向堆叠,以形成通过所述多个热交换器的串联通道。
本公开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即,在该室内单元中,可以将多个微通道型热交换器操作为一个微通道型热交换器。
本公开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即,在该室内单元中,当将多个微通道型热交换器彼此连接以操作为一个微通道型热交换器操作时,可以解决因面积扩大而造成的制冷剂不平衡。
本公开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即,该室内单元能够向通过一个热交换组件提供直接风的远程风扇组件提供强力制冷,并且向提供间接风的近程风扇组件提供轻度制冷。
本公开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即,该室内单元能够通过热交换组件将经调节的空气的一部分提供给远程风扇组件,并将经调节的空气的剩余部分提供给近程风扇组件。
本公开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即,该室内单元使远程风扇组件和近程风扇组件与热交换组件的前表面紧密接触,以使室内单元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最小化。
本公开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即,该室内单元能够通过独立的流径将通过热交换组件调节的空气提供给在柜体组件外部突出的转向格栅。
本公开的目的不限于上面提及的目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下面的描述将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它目的。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被彼此分开制造的微通道型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沿上下方向堆叠,并由此可以被操作为单个热交换器。因此,可以在不单独制造具有适合于室内单元的内部面积的尺寸的微通道型热交换组件的情况下,使室内单元内部的空间最大化。
根据本公开,该微通道型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的一个热交换器形成并行流,而其中另一热交换器形成反向流。因此,可以在制冷或制热时均匀地保持热交换组件的效率。
根据本公开,两个微通道型热交换器通过设置在微通道型的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间的支撑件彼此联接,并由此,可以有效地支撑较重的微通道型第一热交换器。
根据本公开,堆叠的微通道型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覆盖形成在后表面上并且具有大面积的吸入口(suction port),并由此,即使吸入口的面积增加,在不更换微通道型热交换器的设施的情况下,也可以充分地应对这种增加。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该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包括:柜体组件,在所述柜体组件中形成有内部空间,并且在后表面上形成有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以及热交换组件,所述热交换组件以微通道型制造并且设置在所述风扇组件与所述吸入口之间,其中,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以及支撑件,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以微通道型制造、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S)的下方并且以上下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以微通道型制造、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S)的上方、以所述上下方向设置并且被堆叠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上方,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之间、将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彼此一体地联接并且支撑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向所述热交换组件供应的制冷剂穿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或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并且由单个热交换器进行操作。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沿所述上下方向堆叠,并且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被竖直地设置并且覆盖所述吸入口的前表面。因此,可以使所述热交换组件的安装空间最小化并且覆盖整个吸入口。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述支撑件以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覆盖所述吸入口的前表面并且被设置成面对所述吸入口。因此,可以使所述热交换组件的安装空间最小化并且覆盖整个吸入口。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包括设置在后侧的第一热交换部分以及设置在后侧的第二热交换部分,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包括设置在后侧的第一热交换部分以及设置在后侧的第二热交换部分。向所述热交换组件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或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供应的所述制冷剂流向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或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并且所述制冷剂穿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和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以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和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并且由单个热交换器进行操作。
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任一热交换器中,形成了以下并行流:所述制冷剂从设置在后侧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流向设置在前侧的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并且被吸入的室内空气从后侧流向前侧;并且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另一热交换器中,形成了以下反向流:所述制冷剂从设置在前侧的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流向设置在后侧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并且被吸入的室内空气从后侧流向前侧。因此,可以使所述制冷剂的不平衡最小化。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形成了供所述制冷剂沿左右方向流动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并且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形成了供所述制冷剂沿所述左右方向流动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形成了供所述制冷剂沿所述左右方向流动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并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形成了供所述制冷剂沿所述左右方向流动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中形成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管连接器,并且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中形成有被连接至所述第四通道的第二管连接器,并且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中形成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管连接器,并且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中形成有被连接至所述第四通道的第二管连接器。
第一制冷剂管被连接至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管连接器,并且第三制冷剂管被连接至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二管连接器,并且还设置有第二制冷剂管,所述第二制冷剂管将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二管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管连接器彼此连接。
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管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管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管连接器被形成为向下突出。
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插入槽,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管连接器被插入所述第一插入槽中;以及第二插入槽,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二管连接器被插入所述第二插入槽中。因此,可以容纳管连接器,使施加至所述管连接器的外力最小化,并且可以使所述制冷剂的泄漏最小化。
所述第一插入槽和所述第二插入槽中的至少一个插入槽被形成为向前表面或后表面开放。
所述空调机的室内单元还包括:门组件,所述门组件被组装至所述柜体组件的前侧并且覆盖所述柜体组件的前表面;以及前排出口(discharge port),所述前排出口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门组件并且与内部空间连通,其中,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引导壳体,所述引导壳体设置在所述热交换组件的前面;风扇壳体组件,所述风扇壳体组件能移动地与所述引导壳体组装、包括朝向所述热交换组件的前表面开放的风扇吸入口、通过所述风扇吸入口吸入所述内部空间(S)中的空气并且将吸入的空气排出至所述前排出口;以及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设置在所述柜体组件和所述引导壳体中的任一者中并且沿着所述引导壳体移动所述风扇壳体组件,并且所述风扇壳体组件提供了凸出状态,在所述凸出状态下,所述风扇壳体组件贯通所述前排出口并且移动到所述门组件外部。在所述凸出状态下,所述风扇壳体组件的前端比所述门组件的前表面进一步向前突出,并由此,可以将经调节的空气作为直接风提供给通过所述凸出状态远处定位的目标区域。
所述引导壳体包括:引导壳体吸入口,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朝向所述热交换组件开放;以及空气引导件(air guide),所述空气引导件由弹性材料形成、将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和所述风扇吸入口彼此连接并且将通过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引导至所述风扇吸入口。因此,可以使通过所述热交换组件调节的空气流向非故意的地方最小化。
所述风扇吸入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的直径。因此,空气从大面积流向小面积,并由此,可以确保所述经调节的空气的流量。
所述风扇壳体组件沿着中心轴线(C1)向前或向后移动,所述中心轴线将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的中心和所述前排出口的中心彼此连接。因此,即使所述风扇壳体组件沿前后方向移动,也可以使在空气流动期间产生的流动损失最小化。
所述风扇吸入口设置在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的前面,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和所述风扇吸入口被设置成彼此面对,并且所述热交换组件的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被设置成彼此面对。因此,可以使通过所述热交换组件调节的空气的流动损失最小化。
有利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具有以下效果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效果。
第一,在本公开中,被分开制造的微通道型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沿上下方向堆叠,并由此可以被操作为单个热交换器。
第二,在本公开中,通过单个热交换器提供直接风的远程风扇组件提供强力制冷;并且提供间接风的近程风扇组件提供轻度制冷。
第三,在本公开中,即使将多个微通道型热交换器彼此连接以作为一个微通道型热交换器进行操作,也可以解决因面积扩大而造成的制冷剂不平衡。
第四,在本公开中,堆叠的微通道型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覆盖形成在后表面上并且具有大面积的吸入口,并由此,即使吸入口的面积增加,在不更换微通道型热交换器的设施的情况下,也可以充分地应对这种增加。
第五,在本公开中,当堆叠两个其高度长于宽度的热交换器时,提供了稳定的联接结构。
第六,在本公开中,当堆叠两个其高度长于宽度的热交换器时,将管连接器插入支撑件中,并由此,可以安全地保护管连接器。
第七,在本公开中,当堆叠两个其高度长于宽度的热交换器时,可以解决在上侧的制冷剂和下侧的制冷剂中产生的压力的不平衡。
第八,在本公开中,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的一个热交换器形成并行流,而其中另一热交换器形成反向流。因此,可以在制冷或制热时均匀地保持热交换组件的效率。
第九,在本公开中,两个微通道型热交换器通过设置在微通道型的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间的支撑件彼此联接,并由此,可以有效地支撑较重的微通道型第一热交换器。
第十,在凸出状态下,所述风扇壳体组件的前端比所述门组件的前表面进一步向前突出,并由此,可以将经调节的空气作为直接风提供给通过所述凸出状态远处定位的目标区域。
第十一,所述引导壳体包括:引导壳体吸入口,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朝向所述热交换组件开放;以及空气引导件,所述空气引导件由弹性材料形成、将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和所述风扇吸入口彼此连接并且将通过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引导至所述风扇吸入口。因此,可以使通过所述热交换组件调节的空气流向非故意的地方最小化。
第十二,所述风扇吸入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的直径。因此,空气从大面积流向小面积,并由此,可以确保经调节的空气的流量。
第十三,所述风扇壳体组件沿着中心轴线(C1)向前或向后移动,所述中心轴线将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的中心和所述前排出口的中心彼此连接。因此,即使所述风扇壳体组件沿前后方向移动,也可以使在空气流动期间产生的流动损失最小化。
第十四,所述风扇吸入口设置在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的前面,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和所述风扇吸入口被设置成彼此面对,并且所述热交换组件的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被设置成彼此面对。因此,可以使通过所述热交换组件调节的空气的流动损失最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例示的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在图1中将门组件移除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1例示的室内单元的俯视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远程风扇组件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7是图5的右侧视图。
图8是图6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图8的从后侧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图8例示的风扇壳体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图8例示的运行前的空气引导件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例示的运行前的风扇壳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2例示的处于凸出状态的风扇壳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14是图4例示的热交换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图14例示的第一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图15例示的第一热交换部分的正剖视图。
图17是图15例示的第二热交换部分的正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下面利用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该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实施方式,而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即,仅提供本实施方式来确保本公开的披露是完整的,并且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告知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并且本公开是根据权利要求的范围来限定的。贯穿本说明书,相同的标号是指相同的部件。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
图5是图1例示的室内单元的俯视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远程风扇组件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7是图5的右侧视图。图8是图6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图8的从后侧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图8例示的风扇壳体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图8例示的运行前的空气引导件的剖视图。图12是图1例示的运行前的风扇壳体组件的剖视图。图13是图12例示的处于凸出状态的风扇壳体组件的剖视图。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包括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未例示),该室外单元通过制冷剂管连接至室内单元以使制冷剂流通。
室外单元包括: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未例示);接收并冷凝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的室外热交换器(未例示);向室外热交换器供应空气的室外风扇(未例示);以及储罐(未例示),该储罐在接收到从室内单元排出的制冷剂之后仅将气体制冷剂供应至压缩机。
室外单元还可以包括四通阀(未例示),该四通阀以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来操作室内单元。当以制冷模式运行时,制冷剂在室内单元中被蒸发以使室内空气冷却。当以制热模式运行时,制冷剂在室内单元中被冷凝以使室内空气加热。
<<室内单元的构造>>
室内单元包括:柜体组件100,在该柜体组件中,前表面是开放的并且在后表面上形成有吸入口101;门组件200,该门组件被组装至柜体组件100、覆盖柜体组件100的前表面并且打开或关闭柜体组件100的前表面;风扇组件300和400,该风扇组件设置在柜体组件100的内部空间S中,并且将内部空间S的空气排出至外部;热交换组件500,该热交换组件设置在风扇组件300和400与柜体组件100之间,并且在所吸入的室内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加湿组件800,该加湿组件设置在柜体组件100中并且向室内供应湿气;过滤器组件600,该过滤器组件设置在柜体组件100的后表面上并且对流向吸入口101的空气进行过滤;以及移动清洁器700,该移动清洁器按上下方向沿着过滤器组件600移动并且分离和收集过滤器组件600的异物。
室内单元包括:设置在柜体组件100的后表面上的吸入口101;设置在柜体组件100的侧表面上的第一排出口301和第二排出口302;以及设置在柜体组件100的前表面上的前排出口201。
将吸入口101设置在柜体组件100的后表面上。
第一排出口301和第二排出口302分别设置在柜体组件100的左侧和右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从柜体组件100的正面看时,将设置在左侧的第一排出口定义为第一侧表面排出口301,并且设置在右侧的第二排出口是第二侧表面排出口302。
将前排出口201设置在门组件200中,并且门组件200还包括自动打开和关闭前排出口201的门盖组件1200。
在打开前排出口201之后,门盖组件1200可以沿着门组件200向下移动。门盖组件1200能相对于门组件200沿上下方向移动。
在门盖组件1200向下移动之后,远程风扇组件400可以穿过门组件200并向前移动。
风扇组件300和400包括近程风扇组件300和远程风扇组件400。热交换组件500设置在近程风扇组件300和远程风扇组件400的后面。
将热交换组件500设置在柜体组件100的内部并定位在吸入口101的内部,并且热交换组件500覆盖吸入口101并被竖直地设置。
将近程风扇组件300和远程风扇组件400设置在热交换组件500的前面。通过吸入口101吸入的空气穿过热交换组件500,然后流向近程风扇组件300和远程风扇组件400。
将热交换组件500制造成具有与近程风扇组件300和远程风扇组件400两者的高度相对应的长度。
可以将近程风扇组件300和远程风扇组件400沿上下方向堆叠。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远程风扇组件400设置在近程风扇组件300上方。通过将远程风扇组件400设置在上侧,排出的空气可以流向房间中的远处。
近程风扇组件300相对于柜体组件100横向排出空气。近程风扇组件300可以向用户提供间接风。近程风扇组件300同时将空气排出至柜体组件100的左侧和右侧。
将远程风扇组件400定位在近程风扇组件300上方,并且设置在柜体组件100的内部上侧。
远程风扇组件400相对于柜体组件100沿向前方向排出空气。远程风扇组件300向用户提供直接风。另外,远程风扇组件300通过将空气排出至室内空间中的远处来改善室内空气的流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远程风扇组件400仅在运行期间才暴露给用户。当远程风扇组件400运行时,远程风扇组件400穿过门组件200并且暴露给用户。当远程风扇组件400不运行时,将远程风扇组件400隐藏在柜体组件100内部。
特别地,远程风扇组件400可以控制空气的排出方向。远程风扇组件400可以相对于柜体组件100的前表面沿上、下、左、右或对角方向排出空气。
将门组件200定位在柜体组件100的前面,并且与柜体组件100组装在一起。
门组件200可以相对于柜体组件200沿左右方向滑动,并且可以将柜体组件200的前表面的一部分暴露至外部。
门组件200可以沿左右方向移动以打开内部空间S。另外,门组件200可沿左右方向移动以仅打开内部空间S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门组件200的打开或关闭由两个步骤构成。
在门组件200的第一阶段的打开或关闭中,将门组件200部分地打开以向加湿组件2000供水,并且仅暴露使加湿组件2000的水箱2100暴露的区域。
在门组件200的第二阶段的打开或关闭中,将门组件打开至最大以执行安装和维修。为此,门组件200包括门挡结构,该门挡结构限制第二阶段的打开或关闭。
将过滤器组件600设置在柜体组件100的后表面上。过滤器组件600可以在设置在柜体组件100的后表面上的状态下朝向柜体组件100的一侧进行旋转。用户仅将过滤器与移动至柜体组件100该侧的过滤器组件600分离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组件600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各个部分皆可以向右或向左旋转。
移动清洁器700是对过滤器组件600进行清洁的装置。移动清洁器700可以在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同时对过滤器组件600进行清洁。移动清洁器700可以通过在移动的同时抽吸空气来分离附着至过滤器组件600的异物,并且将所分离的异物储存在移动清洁器700中。
将移动清洁器700安装成,以使在过滤器组件600旋转时,移动清洁器700不会干扰过滤器组件600。
加湿组件2000向柜体组件100的内部空间S提供湿气,并且所提供的湿气可以通过近程风扇组件排出到房间中。加湿组件2000包括可拆卸的水箱2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加湿组件2000设置在柜体组件100内部的下侧。设置有加湿组件2000的空间和设置有热交换组件500的空间被隔开了。
加湿组件2000使用通过过滤器组件600过滤的空气和灭菌蒸汽来执行加湿,并由此,防止诸如细菌或霉菌的有害物质与水箱接触。
<<柜体组件的构造>>
柜体组件100具有:被放置在地面上的基座130;下柜体120,该下柜体设置在基座130上方并且包括开放的前表面121、上表面125和下表面126以及封闭的左表面123、右表面124和后表面122;以及上柜体110,该上柜体设置在下柜体120上方,包括形成有吸入口101的后表面、开放的前表面111和下表面116以及封闭的左表面113、右表面114和上表面115。
将上柜体110的内部定义为第一内部空间S1,并且将下柜体120的内部定义为第二内部空间S2。第一内部空间S1和第二内部空间S2构成柜体组件100的内部空间S。
将近程风扇组件300、远程风扇组件400以及热交换组件500设置在上柜体110的内部。
将加湿组件2000设置在下柜体120的内部。
将支撑热交换组件500的排水盘140设置在上柜体110与下柜体12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水盘140封闭上柜体110的下表面116的一部分。
当柜体组件100进行组装时,上柜体110的底表面116被加湿组件2000和排水盘140遮蔽住,并且防止上柜体110内部的空气流向下柜体120。
将热交换组件500安装在排水盘140上,并且排水盘140支撑热交换组件500的载荷。
将门组件200设置在柜体组件100的前面,并且门组件200可以相对于柜体组件100沿左右方向滑动。
当门组件200移动时,柜体组件100的左侧或右侧的一部分可以暴露至外部。
将侧格栅150设置在上柜体110的前边缘上。将侧格栅150定位在门组件200的后面。
可以将侧格栅150与上柜体110一体地制造。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格栅150通过注塑成型分开制造然后被组装到上柜体110中。
将设置在左表面113的前面的排出格栅定义为左侧格栅151,并且将设置在右表面114的前面的排出格栅定义为右侧格栅152。
当从俯视图观察时,左侧格栅151和右侧格栅152关于中心轴线C1对称。
将侧表面排出口301和302分别形成在左侧格栅151和右侧格栅152上。将侧表面排出口301和302分别形成为贯通左侧格栅151和右侧格栅152。
侧格栅151和152中的各个格栅皆具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多个叶片。将各个叶片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得较长。所述多个叶片沿前后方向以等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柜体110和下柜体120的前面设置有盖160,该盖160防止柜体组件100内部的空气与门组件200直接接触。
当冷空气与门组件200直接接触时,可能会发生冷凝,并且存在的问题是,冷凝会对构成门组件200的电路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将盖160设置在上柜体110和下柜体120的前面,并且柜体组件100内部的空气由于盖160而仅流向前排出口201或侧表面排出口301和302。
盖160包括:覆盖上柜体110的前表面的上盖162;覆盖下柜体120的前表面的下盖164;以及覆盖远程风扇组件400的前表面的远程风扇盖166。
可以将远程风扇盖166与上盖162一体地制造。在本实施方式中,远程风扇盖166和上盖162分开制造然后彼此组装。
将远程风扇盖166定位在远程风扇组件400的前面,并且定位在上盖162的上方。远程风扇盖166和上盖162两者的前表面形成了连续的平面。
远程风扇盖166具有沿前后方向开放的风扇盖排出口161。风扇盖排出口161与前排出口201连通并且定位在前排出口201的后面。远程风扇组件400的转向格栅3450可以穿过风扇盖排出口161和前排出口201,并且可以移动至门组件200的前面。
将门组件200设置在风扇盖排出口161的前面,并且将风扇盖排出口161设置在稍后要描述的面板排出口1101的后面。当远程风扇组件400向前移动时,转向格栅3450按顺序穿过风扇盖排出口161、面板排出口1101以及前排出口201。
即,将面板排出口1101定位在前排出口201的后面,并且将风扇盖排出口161定位在面板排出口1101的后面。
将远程风扇盖166联接至上柜体110的上前侧,并且将上盖162联接至上柜体110的下前侧。
将下盖164定位在上盖162的下方,并且可以被组装至下柜体120或加湿组件2000。在组装后,下盖164和上盖162两者的前表面形成了连续的表面。
下盖164具有沿前后方向开放的水箱开口167。可以将水箱2100通过水箱开口167进行分离或安装。
将下盖164定位在排水盘140的下前侧。即使下柜体120的整个前表面未被覆盖,上柜体110内部的空气也不会泄漏,并由此,不必覆盖下柜体120的整个前表面。
优选的是,使下柜体120的前表面的一部分开放以进行加湿组件2000的维修、保养以及更换。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柜体120的前表面的一部分具有未被下盖164遮蔽的开口表面169。
当门组件200以第一级开放时,仅将形成有水箱开口167的下盖164暴露给用户,而当门组件200以第二级开放时,将开口表面169也暴露给用户。
门组件200通过门滑动模块1300的操作沿左右方向滑动。将通过门组件200的滑动移动使整个水箱开口167暴露出的状态定义为第一级开放,并且将暴露出开口表面169的状态定义为第二级开放。
当执行第一级开放时,将柜体组件100的暴露出的前表面定义为第一开口表面OP1,并且当执行第二级开放时,将柜体组件的暴露出的前表面定义为第二开口表面OP2。
<<近程风扇组件的构造>>
近程风扇组件300是相对于柜体组件100沿横向方向排出空气的构造。近程风扇组件300向用户提供间接风。
将近程风扇组件300设置在热交换组件500的前面。
近程风扇组件300通过沿上下方向堆叠多个风扇310来进行安装。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三个风扇310,并且这三个风扇沿上下方向堆叠。
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310是混流型离心风扇。风扇310沿轴向方向吸入空气并且沿圆周方向排出空气。
风扇310从后方吸入空气,然后沿圆周方向并且向前排出空气。风扇310沿圆周方向排出空气,但是朝向前方排出具有方向性的气流。
近程风扇组件300包括:风扇壳320,该风扇壳具有前后开口,并且被联接至柜体组件100;多个风扇310,所述多个风扇被联接至风扇壳320并且设置在风扇壳320的内部;以及风扇引导件330,该风扇引导件被联接至风扇壳320,并且相对于柜体组件100沿横向方向引导从风扇310排出的空气。
风扇壳320是以具有开放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盒子形状制造的。将风扇壳320联接至柜体组件100。
将风扇壳320的前表面设置成面对门组件200。将风扇壳320的后表面设置成面对热交换组件500。
可以使风扇壳320的前表面与门组件200紧密接触地闭合。
将侧表面排出口301和302分别设置在风扇壳320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将能够控制空气排出方向的侧格栅151和152设置在侧表面排出口301和302中。
将风扇310设置在风扇壳320的内部。将所述多个风扇310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并且沿上下方向堆叠成一行。
由于风扇310是离心风扇,因此,风扇310从风扇壳320的后表面吸入空气,然后沿圆周方向排出空气。
风扇引导件330将从风扇310排出的空气引导至侧表面排出口301和302。由于风扇310是离心风扇,因此,向上和向下排出的空气通过风扇引导件330引导至侧表面排出口301和302。
<风扇的构造>
风扇310包括:毂312,该毂具有被联接在其中心的旋转轴313;护罩314,该护罩与毂312间隔开地设置,并且具有吸入口311,空气通过该吸入口311被吸入中心;以及多个叶片316,所述多个叶片设置在毂312与护罩314之间。
多个叶片316设置在毂312与护罩314之间。将叶片316的前端联接至毂312的后表面,并且将叶片316的后端联接至护罩314的前表面。将所述多个叶片316设置为沿圆周方向间隔开。优选的是,叶片316的横截面为翼型的形式。
从叶片316引入空气所经由的侧端被称为前缘316a,而将空气排出所经由的侧端被称为后缘316b。
叶片316具有沿前后方向倾斜的后缘316b,以使所排出的空气沿径向方向倾斜地向前指向。叶片316可以具有比后缘316b短的前缘316a,以使所排出的空气沿径向方向倾斜地向前指向。
毂312是以朝向中心向下突出的圆锥形状形成的。将马达盖318的后部插入毂312的前面,并且将风扇马达34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毂312的内部。通过这种结构,可以使风扇马达340和风扇310两者沿前后方向的厚度最小化。
设置在毂312上方的风扇马达340的旋转轴313被联接至毂312的中心。将毂312定位在护罩314的前侧,并且将毂312和护罩314彼此间隔开。将所述多个叶片316联接至毂312的后表面。
当从上方观察时,优选地,旋转轴313设置在柜体组件100沿左右方向的中心处。当从上方观察时,可以将旋转轴313设置在沿前后方向贯通前排出口的中心的中心轴线C1的线上。
将毂312形成为使得其外周端倾斜地面对与吸入口311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毂312的外周端是指毂312的前端的周缘。优选的是,毂312的外周端所指向的方向A与左右方向成大约45度。将毂312的外周端形成为向前倾斜,以使空气朝向前侧倾斜地排出。
将毂312以直线Ah的形式形成,以使平坦的端表面从毂312的中心部分向外周端,沿与吸入口311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优选地,将毂312以直线Ah的形状形成,以使纵向截面从所述多个叶片316中的各个叶片的前缘316a所连接至的部分向外周端倾斜。将毂312形成为从中心部分向外周端具有恒定的直径。优选地,将毂312形成为,使得直径从所述多个叶片316中的各个叶片的前缘316a所连接至的部分向外周端恒定地增加。
护罩314是以碗形状形成的,在该碗形状的中央形成有吸入空气所经由的圆形吸入口311。护罩314的吸入口311朝向柜体组件100的吸入口101设置。
即,将风扇壳320的入口322形成在与护罩314的吸入口311相对应的部分中。优选地,吸入口311的直径大于风扇壳320的入口322的直径。护罩314包括吸入引导件314a,该吸入引导件在吸入口311的周缘部分处竖直地向后侧突出。
将护罩314设置成与毂312的后侧间隔开。将所述多个叶片316联接至护罩314的前表面。
将护罩314形成为使得外周端倾斜地面对与吸入口311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护罩314的外周端是指护罩314的前端的周缘。优选地,朝向护罩314的外周端的方向Sh与水平方向成大约45°。将护罩314的外周端形成为向前倾斜,以使空气向前倾斜地排出。优选地,护罩314的外周端所面对的方向与毂312的外周端所面对的方向基本平行。
将护罩314以直线Ch的形式形成,以使其纵向截面从吸入引导件314a的上端向护罩314的外周端,沿与吸入口311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优选地,将护罩314以直线Ch的形式形成为,以使纵向截面从所述多个叶片316中的各个叶片的前缘24b-1所连接至的部分向外周端倾斜。将护罩314形成为,使得直径从吸入引导件314a的上端向外周端恒定地增加。优选地,将护罩314形成为,使得直径从所述多个叶片316中的各个叶片的前缘24b-1所连接至的部分向外周端恒定地增加。
在护罩314中,优选的是,朝向外周端的方向Sh与朝向毂312的外周端的方向A基本平行。优选的是,护罩314的纵向截面的倾斜的直线Ch部分和毂312的纵向截面的倾斜的直线Ah部分基本上彼此平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护罩314与毂312之间的间距形成为朝向外周端逐渐增加。
<<远程风扇组件的构造>>
远程风扇组件400能相对于柜体组件100沿前后方向移动。远程风扇组件400将空气排出到门组件200的前面,并将直接空气提供给房间。
远程风扇组件400仅在运行期间穿过门组件200的前排出口201,并且从门组件200的前表面200a向前突出以形成凸出状态。
将远程风扇组件400设置在柜体组件100内部,并且仅在运行期间,从柜体组件100的内部沿前后方向移动。
将远程风扇组件400设置在热交换组件500的前面,并设置在门组件200的后面。将远程风扇组件400设置在近程风扇组件300的上方,并且定位在柜体组件100的上壁的下方。
远程风扇组件400通过形成在门组件200中的前排出口201排出空气,并且将远程风扇组件400的转向格栅3450定位在前排出口201的前面。
通过将转向格栅3450设置在前排出口201的外侧,可以使由诸如柜体组件100或门组件200之类的结构所造成的空气阻力最小化。
远程风扇组件400提供了一种能够沿上、下、左、右或对角方向倾斜的结构。远程风扇组件400可以将空气排出至室内空间的远侧,并且改善室内空气的流通。
远程风扇组件400包括:引导壳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稍后描述的上引导壳体和下引导壳体),该引导壳体设置在柜体组件内部;风扇壳体组件3400,该风扇壳体组件被能移动地组装至引导壳体并且将内部空间S中的空气排出至前排出口;以及致动器3470,该致动器设置在柜体组件1000或引导壳体中的任一者中,并且沿着引导壳体移动风扇壳体组件。
引导壳体包括:上引导壳体3520,该上引导壳体设置在热交换组件500和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的前面,已经穿过热交换组件500的空气流入该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以及下引导壳体3460,该下引导壳体与上引导壳体3520组装在一起,包括设置在上侧的前风扇壳体3430,并且引导前风扇壳体3430沿前后方向的移动。
风扇壳体组件3400包括:后风扇壳体3410,该后风扇壳体包括与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连通的风扇吸入口3411,并且设置在上引导壳体3520内部;风扇3420,该风扇设置在后风扇壳体33410的前面,并且沿横流(cross-flow)方向排出从风扇吸入口3411吸入的空气;前风扇壳体3430,该前风扇壳体设置在后风扇壳体3410的前面、联接至后风扇壳体3410、设置在风扇3420的前面、与风扇3420组装在一起并且沿横流方向引导由风扇3420加压的空气;风扇马达3440,该风扇马达设置在前风扇壳体3430的前面,包括贯通前风扇壳体3430以与风扇3420组装在一起的马达轴3441,并且使风扇3420旋转;转向格栅3450,该转向格栅设置在前风扇壳体3430和风扇马达3440的前面,可以相对于前风扇壳体3430沿任何方向倾斜,并且控制通过前风扇壳体3430的空气引导件的排出方向;以及转向组件1000,该转向组件设置在前风扇壳体3430与转向格栅3450之间,并且推动或拉动转向格栅3450,以使转向格栅3450基于转向格栅3450的中心轴线C1倾斜。
将致动器3470设置在前风扇壳体3430或下引导壳体3460中的任一者中,并且在前风扇壳体3430沿前后方向移动时提供驱动力。
远程风扇组件400还包括空气引导件3510,该空气引导件沿前后方向开放、将后风扇壳体3410和上引导壳体3520彼此连接、将从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吸入的空气引导至风扇吸入口3411、由弹性材料形成并且在前风扇壳体3430沿前后方向移动时进行膨胀或收缩。
为便于描述,将远程风扇组件400中的通过致动器3470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组件定义为风扇壳体组件3400。风扇壳体组件3400包括后风扇壳体3410、前风扇壳体3430、风扇3420、转向格栅3450、风扇马达3440以及转向组件1000。
风扇壳体组件3400可以通过致动器3470沿前后方向移动。为了平滑地执行前风扇壳体3430的滑动移动,还可以在前风扇壳体3430与下引导壳体3460之间设置第一导轨3480和第二导轨3490。
下引导壳体3460和上引导壳体3520是固定结构,并且可以被固定至柜体组件100和近程风扇组件300中的任一者。
已经穿过热交换组件500的空气穿过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风扇吸入口3411、风扇3420以及前风扇壳体3430,然后从转向格栅3450排出。
可以将上引导壳体3520和下引导壳体3460一体地制造。可以将一体地制造的上引导壳体3520和下引导壳体3460定义为引导壳体。
在引导壳体中,将其前表面开放以使风扇壳体组件3400沿前后方向移动,并且将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设置在后表面上以吸入空气。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风扇壳体组件3400沿前后方向移动,将上引导壳体3520和下引导壳体3460分别制造然后彼此组装。
<上引导壳体的构造>
上引导壳体3520构成引导壳体的上部。上引导壳体3520是围绕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构造。上引导壳体3520是将已经穿过热交换组件500的空气引导至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构造。
上引导壳体3520防止已经穿过热交换组件500的空气通过除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以外的其它流径流向转向格栅3450。
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提供了将冷却的空气引导至转向格栅3450的统一流径,并由此,使冷却的空气与门组件200的接触最小化。
优选地,将上引导壳体3520形成为具有能够覆盖热交换组件500的前表面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了近程风扇组件300,因此,将上引导壳体3520形成为具有可以覆盖以下区域的形状和面积:该区域是未被近程风扇组件300覆盖的剩余的上部区域。
将上引导壳体3520组装至下引导壳体3460并且设置在下引导壳体3460的上方。将上引导壳体3520和下引导壳体3460通过紧固而彼此一体化。
将风扇壳体组件设置在上引导壳体3520和下引导壳体3460的内部,并且将风扇壳体组件安装为能相对于上引导壳体3520和下引导壳体3460沿前后方向移动。
上引导壳体3520的总体形状为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开放的前表面和后表面。
上引导壳体3520包括:后壁3522,在该后壁上形成有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从后壁3522的侧表面边缘起向前突出的左壁3523和右壁3524;以及从后壁3522的上边缘起向前突出的顶壁3525。
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沿前后方向贯通后壁3522。当从正面观察时,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是以圆形形状形成的。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被形成得大于风扇吸入口3411。当从正面观察时,风扇吸入口3411也是以圆形形状形成的。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的直径大于风扇吸入口3411的直径。
当从正面观察时,左壁3523定位在左侧,并且右壁3524定位在右侧。左壁3523和右壁3524被设置成彼此面对。
顶壁3525将后壁2522、左壁3523以及右壁3524彼此连接。风扇壳体组件定位在顶壁3525的下方。
当不运行时,风扇壳体组件定位在左壁3523、右壁3524以及顶壁3525之间。风扇壳体组件在运行期间向前移动。
即使风扇壳体组件完全向前移动,优选的是,也将后风扇壳体3410定位在上引导壳体3520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风扇壳体组件完全向前移动时,将后风扇壳体3410的后端3410b定位在左壁3523的前端3523a和右壁3524的前端3524a两者的后面。
在运行期间,如果风扇壳体组件偏离上引导壳体3520,则当风扇壳体组件在返回至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受到外部冲击时,风扇壳体组件可以与上引导壳体3520形成锁定,并由此,风扇壳体组件可以不返回至初始位置。
另外,当风扇壳体组件偏离上引导壳体3520时,从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流向风扇吸入口3411的空气的流动距离可以增加。
在后壁3522上形成有用于固定空气引导件3510的固定部分3526。固定部分3526从后壁3522的前表面起向前突出。设置有多个固定部分3526,并且各个固定部分3526皆定位在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的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四个固定部分3526。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引导壳体3520的底表面3527是开放的。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底表面3527也可以以闭合形式制造。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引导壳体3460设置在上引导壳体3520的下方,并且下引导壳体3460闭合底表面3527,并由此,底表面3527可以以开放形式制造。
将后壁3522形成为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大于热交换组件500的宽度,并且优选的是,已经穿过热交换组件500的空气仅流入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中。
当后壁3522的宽度比热交换组件500的宽度窄时,已经穿过热交换组件500的空气通过远程风扇组件400的外侧流向门组件200一侧。对于这种结构的情况来说,冷空气可以在制冷期间冷却门组件200,从而导致冷凝。
后壁3522和热交换组件500的前表面彼此面对,并且优选地,后壁3522尽可能多地与热交换组件500的前表面紧密接触。通过使后壁3522与热交换组件500的前表面紧密接触,使热交换后的空气进入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是有效的。
将左壁3523、右壁3524以及顶壁3525中的各个壁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定义为F1。
将引导槽3550形成在左壁3523和右壁3524中的至少一者中。引导槽3550沿前后方向形成。
引导槽3550支撑风扇壳体组件3400,并引导风扇壳体组件3400沿前后方向的移动。
将形成在左壁3523中的引导槽3550定义为第一引导槽3551,并且将形成在右壁3524中的引导槽3550定义为第二引导槽3552。
将第一引导槽3551形成为在储存空间S11中朝向左壁3523凹入。将第二引导槽3552形成为在储存空间S11中朝向右壁3524凹入。
第一引导槽3551形成在左壁3523的内表面上、沿前后方向延伸得较长并且朝向内部空间S1开放。第二引导槽3552形成在右壁3524的内表面上、沿前后方向延伸得较长并且朝向内部空间S1开放。
第一引导槽3551包括:底表面3551a、侧表面3551b以及上表面3551c;并且第二引导槽3352包括:底表面3552a、侧表面3552b以及上表面3552c。
第一引导槽3551的底表面3551a和第二引导槽3552的底表面3552a支撑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载荷。
稍后要描述的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第一引导辊3553和第二引导辊3554沿着第一引导槽3551和第二引导槽3552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第一引导槽3551和第二引导槽3552提供了第一引导辊3553和第二引导辊3554的移动空间,并且支撑第一引导辊3553和第二引导辊3554。
<下引导壳体的构造>
下引导壳体3460构成引导壳体的下部。下引导壳体3460能移动地支撑风扇壳体组件3400,并沿前后方向引导风扇壳体组件3400。
对下引导壳体3460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能够安装风扇壳体组件3400并引导其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形状就足够了。
将下引导壳体3460与上引导壳体3520组装在一起,并且形成储存空间S11,在该储存空间中容纳有风扇壳体组件3400。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容纳了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后侧,而该风扇壳体组件的前侧可以暴露于储存空间S11的外部。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储存空间S11可以是足以容纳整个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下引导壳体3460设置在风扇壳320上方。
在前后方向上,下引导壳体3460具有比上引导壳体3520长的长度。这是因为下引导壳体3460支撑风扇壳体组件3400,并引导风扇壳体组件3400沿前后方向的移动。将下引导壳体3460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定义为F2。下引导壳体3460沿前后方向的长度F2比上引导壳体3520沿前后方向的长度F1长。
下引导壳体3460闭合上引导壳体3520的底表面,并且将风扇壳体组件3400能移动地安装在下引导壳体3460上。风扇壳体组件3400可以在安装在下引导壳体3460上时通过致动器3470沿前后方向移动。
下引导壳体3460包括:壳体基部3462,该壳体基部设置在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下方;从壳体基部3462的两个边缘起向上延伸的左侧壁3463和右侧壁3464;止动件3465,该止动件设置在壳体基部3462、左侧壁3463以及右侧壁3464中的至少一者中,并且限制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向前移动;基部引导件3467,该基部引导件设置在壳体基部3462中并对风扇壳体组件3400(在本实施方式中,前风扇壳体)进行干预,以引导风扇壳体组件3400沿前后方向移动;以及线缆通过部分3461,该线缆通过部分设置在左侧壁3463和右侧壁3464中的至少一者中、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形状并且供联接至致动器3470的线缆(未例示)穿过。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引导壳体3460包括壳体后壁3466,该壳体后壁将壳体基部3462、左侧壁3463以及右侧壁3464彼此连接,并且设置在壳体基部3462、左侧壁3463以及右侧壁3464的后面。壳体后壁3466用作对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向后移动进行限制的止动件。
壳体后壁3466面对上引导壳体3520的后壁3522,并且定位在后壁3522的前面。
壳体后壁3466的上端3466a形成在与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相同的线上。即,壳体后壁3466的上端3466a是以与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的曲率半径相同的曲率半径来形成的。相对于前后方向,壳体后壁3466的上端3466a被形成为未覆盖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
壳体后壁3466通过连接壳体基部3462、左侧壁3463以及右侧壁3464来提高下引导壳体3460的刚性,并且防止风扇壳体组件3400向后过度移动。
将止动件3465设置在壳体后壁3466的前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止动件3465设置在壳体基部3562的左右两侧的各侧中。将止动件3465中的一个止动件设置成连接壳体基部3462和左侧壁3463,并且将另一止动件设置成连接壳体基部3462和右侧壁3464。
当风扇壳体组件3400向前过度移动时,风扇壳体组件3400被止动件3465支撑住,并且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移动停止。
线缆通过部分3461使引导壳体的外部与引导壳体内部的储存空间S11连通。
将线缆通过部分3461形成在左侧壁3463和右侧壁3464中的各个侧壁中。线缆通过部分3461沿左右方向分别贯通左侧壁3463和右侧壁3464。线缆通过部分3461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得较长。线缆通过部分3461提供了以下空间:线缆可以与风扇壳体组件3400一起沿前后方向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线缆通过部分3461形成为具有与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前后移动距离相对应的长度。
当线缆通过部分3461被形成为具有与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移动距离不对应的短长度时,可能将与致动器3470的连接断开。
将线缆通过部分3461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得较长,并且将下引导壳体3460的内部和外部连通。当风扇壳体组件移动时,线缆通过部分3461提供了以下空间:在该空间中,与引导马达连接的线材可以沿前后方向移动。由于线材可以沿着线缆通过部分3461移动,因此,提供了与引导马达3472的连接的可靠性。
下引导壳体3460包括紧固件3468,该紧固件将近程风扇组件的风扇壳320与下引导壳体3460进行联接。紧固件3468形成在壳体基部3462上。
基部引导件3467沿前后方向形成,该前后方向是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移动方向。设置有两个基部引导件3467,其中一个基部引导件设置在左侧壁3463上,并且其中另一基部引导件设置在右侧壁3464上。
基部引导件3467从壳体基部3462的上表面起向上突出。基部引导件3467被插入形成在前风扇壳体3430的底表面上的槽中。基部引导件3467对风扇壳体组件3400沿左右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
<后风扇壳体的构造>
后风扇壳体3410形成了风扇壳体组件的后表面。将后风扇壳体3410设置在热交换组件500的前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后风扇壳体3410定位在上引导壳体3520的前面,更具体地,定位在后壁3522的前面。将后风扇壳体3410定位在上引导壳体3520的内部。
后风扇壳体3410包括:后风扇壳体主体3412,该后风扇壳体主体覆盖前风扇壳体3430的后表面;风扇吸入部分3411,该风扇吸入部分设置在后风扇壳体主体3412的内部并且沿前后方向贯通;以及紧固件3414,该紧固件设置在后风扇壳体主体3412上并且被联接至前风扇壳体3430。
设置有多个紧固件3414以与前风扇壳体3430进行组装。紧固件3414从后风扇壳体主体3412起沿径向向外突出。
当从正面观察时,后风扇壳体3410具有甜甜圈形状,其中形成有风扇吸入口3411。特别地,当从正面观察时,后风扇壳体主体3412是以甜甜圈形状形成的。
后风扇壳体3410被配置成与前风扇壳体3430一起围绕风扇3420。将风扇3420设置在后风扇壳体3410和前风扇壳体3430之间。
后风扇壳体3410覆盖前风扇壳体3430的后表面,并且与前风扇壳体3430的后端组装在一起。
后风扇壳体3410相对于地面沿上下方向布置。将后风扇壳体3410设置成面对热交换组件500的前表面。
风扇吸入口3411与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平行,并且被设置成彼此面对。将风扇吸入口3411的直径形成得小于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的直径。将空气引导件3510设置成将风扇吸入口3411和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彼此连接。风扇吸入口3411朝向热交换组件500的前表面设置。
将后风扇壳体主体3412形成为从前向后凹入。
将空气引导件3510设置在后风扇壳体3410的后面,并且被联接至后风扇壳体3410的后表面。特别地,将空气引导件3510与后风扇壳体主体3412组装在一起并且设置成围绕风扇吸入口3411。
<前风扇壳体的构造>
前风扇壳体3430是以圆筒形状形成的、沿前后方向开放并且提供将由风扇3420引入的空气引导至转向格栅3450的流径结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风扇马达3440组装至前风扇壳体3430,并且前风扇壳体3430提供了对风扇马达3440进行安装的安装结构。
将风扇马达3440定位在前风扇壳体3430的前面,将风扇3420定位在前风扇壳体3430的后面,并且下引导壳体3460设置在前风扇壳体3430的下方。
前风扇壳体3430与下引导壳体3460组装在一起,并且能相对于下引导壳体3460沿前后方向移动。
前风扇壳体3430包括:外部风扇壳体3432,该外部风扇壳体沿前后方向开放并且是以圆筒形状形成的;内部风扇壳体3434,该内部风扇壳体向前开放并且设置在外部风扇壳体3432内部,并且将风扇马达3440安装在该内部风扇壳体中;叶片3436,该叶片将外部风扇壳体3432和内部风扇壳体3434彼此连接;以及马达安装件3448,该马达安装件设置在内部风扇壳体3434中,并且将风扇马达3440组装至该马达安装件。
外部风扇壳体3432是以具有开放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圆筒形状形成的,并且将内部风扇壳体3434设置在其中。外部风扇壳体3432可以通过接收来自致动器3470的驱动力而沿前后方向移动。
将外部风扇壳体3432的开放的前表面定义为第一风扇开口3431。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从正面观察时,第一风扇开口3431是以圆形形状形成的。可以将转向格栅3450的后端插入第一风扇开口3431中。
将沿前后方向开放的外部风扇壳体3432的内部定义为空间S12。第一风扇开口表面3431形成空间S12的前表面。
内部风扇壳体3434具有开放的前表面并且具有从前侧向后侧凹入的碗形形状。将内部风扇壳体3434内部的凹入内部定义为空间S13。将风扇马达3440设置在空间S13中,并且紧固并固定至内部风扇壳体3434。
将内部风扇壳体3434的开放的前表面定义为第二风扇开口3433。第二风扇开口表面3433可以以各种形状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空气的流动,将第二风扇开口表面3433以圆形形状形成。
第二风扇开口表面3433形成空间S13的前表面。将第一风扇开口表面3431定位在第二风扇开口表面3433的前面。将第二风扇开口表面3433定位在第一风扇开口表面3431的内部。
第一风扇开口表面3431和第二风扇开口表面3433沿前后方向彼此间隔开,并由此,提供了可以使转向格栅3450倾斜的空间。可以将转向格栅3450的后端定位在第一风扇开口表面3431与第二风扇开口表面3433之间。
可以将马达安装件3438设置在内部风扇壳体3434中,以紧固并固定风扇马达3440。
马达安装件3438设置在空间S13中,并且从内部风扇壳体3434起向前突出。风扇马达3440还包括马达底座3442,并且将该马达底座3442紧固至马达安装件3438。
将马达安装件3438设置在内部风扇壳体3434中。马达安装件3438基于中心轴线C1以等间隔布置。
风扇马达3440的马达轴贯通内部风扇壳体3434并且被设置成面向后,并且被联接至设置在内部风扇壳体3434后面的风扇3420。风扇马达3440的马达轴所穿过的轴孔3437形成在内部风扇壳体3434中。
由于风扇马达3440设置在内部风扇壳体3434的前面并且被插入到空间S13中,因此,可以使与排出的空气的干扰最小化。
特别地,将稍后要描述的转向基部1070联接至内部风扇壳体3434并闭合空间S13。由于将风扇马达3440设置在所排出的空气的流径的外部,因此,可以使对所排出的空气的阻力最小化。特别地,由于将风扇马达3440定位在内部风扇壳体3434的前面,因此,还可以排除对从后部吸入的空气的阻力。
在内部风扇壳体3434中形成有用于固定转向基部1070并支撑转向基部1070的紧固凸台3439。该紧固凸台3439设置在三个位置处并且相对于中心轴线C1以等间隔设置。
将紧固凸台3439和马达安装件3438设置在空间S13内部。当组装转向基部1070和紧固凸台3439时,马达安装件3438被转向基部1070隐藏。
将内部风扇壳体3434和外部风扇壳体3432设置成以预定间隔间隔开,并且叶片3436将外部风扇壳体3432和内部风扇壳体3434彼此一体地连接。
外部风扇壳体3432、内部风扇壳体3434以及叶片3436增加了从风扇3420排出的空气的平直度。
此时,将第一引导辊3553和第二引导辊3554设置在前风扇壳体3430的外部。
第一引导辊3553和第二引导辊3554沿着设置在上引导壳体3520中的第一引导槽3551和第二引导槽3552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第一引导辊3553被插入第一引导槽3551中、沿着第一引导槽355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并且由第一引导槽3551支撑。
第二引导辊3554被插入第二引导槽3552中、沿着第二引导槽3552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并且由第二引导槽3552支撑。
第一引导辊3553包括:被联接至前风扇壳体3430的辊轴;以及能旋转地联接至该辊轴的辊。该辊轴沿左右方向设置。
第二引导辊3554包括:被联接至前风扇壳体3430的辊轴;以及能旋转地联接至该辊轴的辊。该辊轴沿左右方向设置。
第一引导辊3553的辊轴和第二引导辊3554的辊轴是排成一行设置的。
将第一引导辊3553设置在前风扇壳体3430的左侧,并且将第二引导辊3554设置在前风扇壳体3430的右侧。
风扇壳体组件3400由第一引导辊3553和第二引导辊3554支撑,并且将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下端与下引导壳体3460的壳体基部3462间隔开。
当不存在第一引导辊3553和第二引导辊3554时,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载荷被传递至致动器3470,并且致动器3470应当在支撑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载荷的同时向前或向后移动风扇壳体组件3400。
由于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下端通过第一引导辊3553和第二引导辊3554的支撑而被分开,因此,可以减小致动器3470的运行负荷。
<风扇的构造>
将风扇3420设置在后风扇壳体3410和前风扇壳体3430之间。风扇3420设置在组装的后风扇壳体3410和前风扇壳体3430的内部并在该内部进行旋转。
风扇3420沿横流方向排出从风扇吸入口3411吸入的空气。风扇3420通过设置在其后部的风扇吸入口3411吸入空气,并且沿圆周方向排出空气。在此,通过风扇壳体组件排出的空气的排出方向为横流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流方向是指向前方向与圆周方向之间。
<空气引导件和空气引导件托架的构造>
空气引导件3510将风扇壳体组件34000和引导壳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引导壳体)彼此联接,并且将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和风扇吸入口3411彼此连接。
空气引导件3510在前后方向上开放,并且空气流入空气引导件3510中。具体地,空气引导件3510将后风扇壳体3410和上引导壳体3520彼此连接,并且将从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吸入的空气引导至风扇吸入口3411。
空气引导件是由弹性材料形成的,并且可以在前风扇壳体3430沿前后方向移动时进行膨胀或收缩。
由于空气引导件3510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因此,需要单独的构造以将空气引导件3510固定至引导壳体和风扇壳体组件3400。
远程风扇组件400还包括:第一空气引导件托架3530,该第一空气引导件托架将空气引导件3510固定至引导壳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引导壳体);以及第二空气引导件托架3540,该第二空气引导件托架将空气引导件3510固定至风扇壳体组件3400(在本实施方式中,后风扇壳体)。
空气引导件3510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以圆筒形状形成。
空气引导件3510具有形成在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壳体组件侧)的空气引导件出口3511、以及形成在后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壳体侧)的空气引导件入口3513。
空气引导件出口3511的直径可以是G1,并且空气引导件入口3513的直径可以是G2。G1和G2可以相同,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G2大于G1。
G1的尺寸对应于风扇吸入口3411的尺寸,并且G2的尺寸对应于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的尺寸。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G1大于风扇吸入口3411的直径,并且将整个风扇吸入口3411定位在空气引导件出口3511的内部。
类似地,优选的是,G2大于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的直径G4。
第一空气引导件托架3530将空气引导件3510的后端3514固定至引导壳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引导壳体)。第二空气引导件托架3540将空气引导件3510的前端3512固定至风扇壳体组件3400。
第一空气引导件托架3530包括:以环形形状形成的托架主体3532;以及托架紧固件3534,该托架紧固件设置在托架主体3532中并从托架主体3532起向外突出。
托架主体3532是以圆形形状形成的,并且将托架主体3532的直径定义为G3。托架主体3532的直径G3小于空气引导件入口3513的直径G2,并且大于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的直径G4。
空气引导件的后端3513穿过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并且定位在后壁3522的后表面上,并且托架主体3532使空气引导件的后端3513与后壁3522紧密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引导壳体3520的后壁3522中形成有托架插入部3528。
由于托架插入部3528是分开设置的,因此,将引导壳体吸入口3521限定在托架插入部3528的内边缘的内部。
托架插入部3528包括:从后壁3522起向前突出的第一插入壁3528a;以及第二插入壁3528b,该第二插入壁从第一插入壁3528a起朝向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中心轴线C1突出。
托架插入部3528形成台阶,该台阶是通过第一插入壁3528a和第二插入壁3528b向前凹入的。
托架主体3532包括:被设置成面对第二插入壁3528b的第一托架主体3535;以及从第一托架主体3535的内边缘起向前突出的第二托架主体部分3536。第一托架主体部分3535和第二托架主体部分3536中的各个托架主体部分皆具有弯曲的形状。
将空气引导件的后端3513设置在第一托架主体3535与第二插入壁3528b之间,并且第一托架主体部分3535使后端3513与第二插入壁3528b紧密接触。
将第二托架主体部分3536设置在第一插入壁3528a的内边缘的更内侧。将空气引导件3510定位在第二托架主体部分3536与第一插入壁3528a之间。
将紧固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螺钉)通过托架紧固件3534紧固至后壁3522上。
在后壁3522的后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托架安装件3522a,托架紧固件3534定位在该第一托架安装件中。将第一托架安装件3522a形成为凹入的,将托架紧固件3534部分地插入第一托架安装件3522a中,并且操作者可以通过第一托架安装件3522a对准托架紧固件3534的组装位置。
设置有多个托架紧固件3534,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四个托架紧固件3534。托架紧固件3534相对于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中心轴线C1径向向外突出,并且相对于中心轴线C1以等间隔设置。
由于将第一空气引导件托架3530固定到后壁3522的后表面,因此,当风扇壳体组件3400向前或向后移动时,可以防止空气引导件3510的后端3513分离。
另外,由于第一空气引导件托架3530被组装在后壁3522的后表面上,因此,可以容易地更换空气引导件3510。
另外,由于第一空气引导件托架3530与后壁3522紧密接触地对空气引导件3510的整个后端3513进行加压,因此,空气引导件3510的整个后端3513被均匀地支撑,并且可以防止在特定的位置被撕裂。特别地,由于固定第一空气引导件托架3530的紧固构件未贯通空气引导件3510,因此,可以防止空气引导件3510的损坏。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空气引导件托架3540为卡环。
为了安装采用卡环形式的第二空气引导件托架3540,在后风扇壳体3410的后表面上形成有第二托架安装件3415。
当从后方观察时,第二托架安装件3415是环形形状形成的,并且设置在风扇吸入口3411的外侧。第二托架安装件3415是从后风扇壳体3410的后表面起向后和向外延伸的肋,并且在第二托架安装件3415的外侧形成有插入第二空气引导件托架3540的凹槽3416。凹槽3416相对于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中心轴线C1径向向外开放,并且被形成为朝向中心轴线C1凹入。
此外,在后风扇壳体3410的后表面上形成有引导壁3417,以将空气引导件3510容纳在正确的位置。引导壁3417面对第二插入壁3528b,并且定位在第二插入壁3528b的前面。
当从后风扇壳体3410的后方观察时,引导壁3417是以甜甜圈形状形成的。
<致动器的构造>
致动器3470提供使风扇壳体组件3400沿前后方向移动的驱动力。根据来自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致动器3470可以使风扇壳体组件3400沿前后方向移动。
当室内单元运行时,致动器3470使风扇壳体组件3400向前移动,而当室内单元停止时,致动器3470使风扇壳体组件3400向后移动。
致动器3470可以是任一种致动器,只要其被配置成使风扇壳体组件3400沿前后方向移动即可。例如,作为致动器3470,可以使用能够使风扇壳体组件3400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液压缸或线性马达。
在本实施方式中,致动器3470将马达的驱动力传输至风扇壳体组件3400,以使风扇壳体组件3400向前或向后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在风扇壳体组件3400中的第一引导辊3553和第二引导辊3554支撑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载荷,因此,致动器3470可以使由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向前或向后运动所造成的运行负荷最小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风扇壳体组件的中心轴线C1和前排出口201的中心设置成彼此重合。致动器3470使风扇壳体组件3400沿着中心轴线C1向前或向后移动。
引导壳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引导壳体或下引导壳体)引导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向前或向后移动。
致动器3470包括:引导马达3472,该引导马达设置在风扇壳体组件3400中以提供驱动力,从而使风扇壳体组件3400沿前后方向移动;引导轴3474,该引导轴设置在风扇壳体组件3400中并且接收引导马达3472的旋转力以使其旋转;第一引导齿轮3476,该第一引导齿轮被联接至引导轴3474的左侧以与引导轴3474一起旋转;第二引导齿轮3477,该第二引导齿轮被联接至引导轴3474的右侧以与引导轴3474一起旋转;第一齿条3478,该第一齿条设置在下引导壳体3460中并且与第一引导齿轮3476啮合;以及第二齿条3479,该第二齿条设置在下引导壳体3460中并且与第二引导齿轮3477啮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马达3472、第一引导齿轮3476、第二引导齿轮3477以及引导轴3474安装在前风扇壳体3430中,并且当风扇壳体组件3400向前或向后移动时,彼此一起移动。
与第一引导齿轮3476啮合的第一齿条3478以及与第二引导齿轮3477啮合的第二齿条3479设置在下引导壳体3460中。
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可以将引导马达3472、第一引导齿轮3476、第二引导齿轮3477以及引导轴3474设置下引导壳体3460中,并且可以将第一齿条3478和第二齿条3479设置在前风扇壳体3430中。
通过齿条3478和3479与引导齿轮3476和3477之间的相互接合,使风扇壳体组件3400向前或向后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一个引导马达3472,并且将引导轴3474设置成使前风扇壳体3430均匀地移动。将第一引导齿轮3476和第二引导齿轮3477分别设置在引导轴3474的两个端部处。引导轴3474沿左右方向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引导齿轮3476设置在引导轴3474的左侧,并且将第二引导齿轮3477设置在引导轴3474的右侧。
与相应的引导齿轮3476和3477啮合的齿条3478和3479分别设置在下引导壳体3460的左侧和右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引导齿轮3476和第二引导齿轮3477设置在第一齿条3478和第二齿条3479的上方。第一引导齿轮3476和第二引导齿轮3477在第一齿条3478和第二齿条3479上沿前后方向移动。
第一齿条3478和第二齿条3479形成在下引导壳体3460的壳体基部3462的上表面上,并且从壳体基部3462起向上突出。
将第一齿条3478和第二齿条3479设置在引导齿轮3476和3477的下方,并且通过接合来干预引导齿轮3476和3477。
第一引导齿轮3476沿着第一齿条3478在前后方向上滚动,并且第二引导齿轮3477也沿着第二齿条3479在前后方向上滚动。
可以将引导马达3472设置在前风扇壳体3430的左下或右下。可以将引导马达3472的马达轴直接联接至第一引导齿轮3476或第二引导齿轮3477。
因此,当引导马达3472旋转时,第一引导齿轮3476和第二引导齿轮3477通过引导马达3472的旋转力而同时旋转,并且风扇壳体组件3400可以通过相同的左右力向前或向后移动。
引导马达3472与风扇壳体组件3400一起移动,并且在下引导壳体3460中形成有使引导马达3472移动的马达引导槽3469。马达引导槽3469沿前后方向形成,该前后方向是引导马达3472的移动方向。
将马达引导槽3469形成在下引导壳体3460的壳体基部3462中,并且形成为从壳体基部3462起向下凹入。
将马达引导槽3469设置在第一齿条3478或第二齿条3479的外侧。将马达引导槽3469形成为在第一齿条3478或第二齿条3479的下方凹入。
引导马达3472的安装和移动空间可以通过马达引导槽3469来加以确保,并且可以使远程风扇组件400的总高度最小化。特别地,将马达引导槽3469形成为向下凹入,以使可以将引导马达3472直接联接至第一引导齿轮3476或第二引导齿轮3477,并且可以使用于动力传输的部件的数量最小化。
为了平滑地执行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滑动移动,还可以在风扇壳体组件3400(在本实施方式中,前风扇壳体3430)与下引导壳体3460之间设置第一导轨3480和第二导轨3490。
第一导轨3480将下引导壳体3460的左侧和风扇壳体组件的左侧彼此联接。第一导轨3480支撑风扇壳体组件的载荷并引导风扇壳体组件的移动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轨3480与下引导壳体3460的左侧壁3463以及前风扇壳体3430联接,并且产生滑动。
第二导轨3490将下引导壳体3460的右侧和风扇壳体组件的右侧彼此联接。第二导轨3490支撑风扇壳体组件的载荷并引导风扇壳体组件的移动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轨3490与下引导壳体3460的右侧壁3464以及前风扇壳体3430联接,并且产生滑动。
第一导轨3480和第二导轨3490相对于风扇壳体组件的中心轴线C1设置成左右对称。
第一导轨3480和第二导轨3490支撑风扇壳体组件的载荷的一部分,并由此,可以使风扇壳体组件向前或向后平滑地移动。
将第一导轨3480和第二导轨3490设置在第一齿条3478和第二齿条3479的上方。第一导轨3480和第二导轨3490支撑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引导风扇壳体组件3400的左侧和右侧的移动方向。
由于第一导轨3480和第二导轨3490相对于中心轴线C1左右对称地设置,因此,风扇壳体组件的左侧和右侧可以以相同的速度和距离移动。
当风扇壳体组件的左右两侧的移动速度和距离不一致时,远程风扇组件400可以在变形的同时移动。另外,当风扇壳体组件的左侧或右侧的移动速度和距离不均匀时,转向格栅3450可能没有正确插入前排出口201中。
当前风扇壳体3430通过滚动摩擦移动时,第一导轨3480和第二导轨3490使摩擦最小化。
由于第一导轨3480和第二导轨3490的构造相同并且左右对称,因此,以第一导轨3480为例描述该构造。
导轨3480包括:长导轨壳体3482,该长导轨壳体沿前后方向延伸得较长并且被安装在引导壳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引导壳体)中;短导轨壳体3484,该短导轨壳体沿前后方向延伸、长度比长导轨壳体3482的长度短、并且被安装在风扇壳体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前风扇壳体)中;以及轴承壳体3486,该轴承壳体设置在长导轨壳体3482与短导轨壳体3484之间、被组装成能相对于长导轨壳体3482和短导轨壳体3484中的各个导轨壳体移动,并且减小短导轨壳体3484移动时的摩擦。
将轴承壳体3486与长导轨壳体3482组装在一起,并且可以沿着长导轨壳体3482的长度方向移动。短导轨壳体3484可以与轴承壳体3486组装在一起,并且可以沿着轴承壳体3486的纵向方向移动。
即,将短导轨壳体3484组装成能相对于轴承壳体3486移动,并且将轴承壳体3486组装成能相对于长导轨壳体3482移动。
轴承壳体3486比长导轨壳体3482短,并且比短导轨壳体3484长。轴承壳体3486和短导轨壳体3484仅可以在长导轨壳体3482的长度内滑动和移动。
长导轨壳体3482的长度对应于下引导壳体3460沿前后方向的长度F2。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固定有长导轨壳体3482的导轨安装件3463a和3464a设置在左侧壁3463和右侧壁3464的各个内表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导轨安装件3463a和3464a设置在线缆通过部分3465的上方。
<<门组件的构造>>
门组件200包括:前面板210,在该前面板中形成有前排出口201;面板模块1100,该面板模块被联接至前面板210的后表面,并且包括与前排出口201连通的面板排出口1101;门盖组件1200,该门盖组件设置在面板模块1100中并且打开或关闭面板排出口1101和前排出口201;门滑动模块1300,其设置在面板模块1100中并且相对于柜体组件100沿左右方向移动面板模块1100;摄像头模块1900,该摄像头模块设置在面板模块1100的上侧并且拍摄室内的图像;以及线缆引导件1800,该线缆引导件具有被组装成能相对于门盖组件1200旋转的上端、能相对于面板模块1100旋转的下端并且容纳连接至门盖组件1200的线缆。
门组件200可以相对于柜体组件沿左右方向移动。
将前排出口201设置在前面板210上并且沿前后方向开放。将面板排出口1101设置在面板模块1100上并且沿前后方向开放。
前排出口201的面积和形状与面板排出口1101的面积和形状相同。将前排出口201定位在面板排出口1101的前面。
另外,门组件200包括显示模块1500,该显示模块被安装在面板模块1100中,并且将有关室内单元的信息可视地提供至前面板210。
可以将显示模块1500设置在前面板210的后表面上,并且可以穿过前面板210以向用户提供可视信息。
与此相反,可以将显示模块1500透过前面板210部分地露出,并且可以将可视信息通过露出的显示器提供给用户。
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1500上的信息通过形成在前面板210中的显示开口202发送给用户。
<<前面板的构造>>
将前面板210设置在室内单元的前表面上。前面板210包括:前面板主体212;前面板主体212的沿前后方向开放的前排出口201;前面板主体212的沿前后方向开放的显示开口202;第一前面板侧部214,该第一前面板侧部设置在前面板主体212的左侧并且覆盖面板模块1100的左表面;以及第二前面板侧部216,该第二前面板侧部设置在前面板主体212的右侧并且覆盖面板模块1100的右表面。
与左右宽度相比,前面板210具有非常长的竖直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前面板210的竖直长度是左右宽度的3倍或更多。另外,与左右宽度相比,前面板210的前后厚度非常薄。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前面板210的左右宽度相比,前后厚度为1/4或更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显示开口202定位在前排出口201的下方。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可以将显示开口202定位在前排出口201的上方。
前排出口201和显示开口202沿上下方向设置。连接前排出口201的中心和显示开口202的中心的虚拟中心轴线C1竖直地布置。前面板210关于中心轴线C1左右对称。
将摄像头模块1900的摄像头1950设置在中心轴线C1上。
前排出口201是以圆形形状形成的。前排出口201的形状对应于转向格栅3450的形状。被隐藏在柜体组件100中的转向格栅3450通过前排出口201暴露至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排出口201不是仅选择性地打开以露出转向格栅3450,而是转向格栅3450穿过前排出口201并且比前面板210进一步向前突出。
当转向格栅3450从前面板210向前突出时,可以使穿过转向格栅3450的空气与前面板210之间的干扰最小化,并且排出的空气可以流得更远。
第一前面板侧部214从前面板主体212的左边缘起向后突出,并且覆盖被固定至前面板主体212的后表面的面板模块1100的左侧表面。
第二前面板侧部216从前面板主体212的右边缘起向后突出,并且覆盖被固定至前面板主体212的后表面的面板模块1100的右侧表面。
第一前面板侧部214和第二前面板侧部216防止面板模块1100的侧表面暴露至外部。
此外,还设置有从第一前面板侧部214的后端朝向第二前面板侧部216突出的第一前面板端部215。还设置有从第二前面板侧部216的后端朝向第一前面板侧部214突出的第二前面板端部217。
将第一前面板端部215和第二前面板端部217定位在面板模块1100的后表面上。即,将面板模块1100定位在前面板主体212与前面板端部215和217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前面板主体212与前面板端部215和217之间的间距定义为前面板的内部间距I。该内部间距I比前面板210的前后厚度短。
另外,将第一前面板端部215和第二前面板端部217设置成彼此面对并且彼此间隔开。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前面板端部215与第二前面板端部217之间的间距定义为前面板的开口间距D。前面板210的开口间距D短于前面板210的左右宽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面板主体212与前面板端部215和217彼此平行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前面板主体212与前面板侧部214和216是相交且正交的。前面板侧部214和216沿前后方向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前面板210的前面板主体212、前面板侧部214和216以及前面板端部215和217一体地制造。
在本实施方式中,整个前面板210是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特别地,前面板210是完全由铝制成的。
因此,前面板侧部214和216从前面板主体212起向后弯曲,并且前面板端部215和217从前面板端部214和216起向相反侧弯曲。
将面板上开口203和面板下开口204分别形成在如上所述制造的前面板210的上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前面板210通过弯曲一块金属板来进行制造,因此,面板上开口203和面板下开口204是以相同的面积和形状形成的。
面板模块1100的厚度等于或小于前面板主体212与前面板端部215和217之间的间距。可以将面板模块1100通过面板上开口203或面板下开口204插入。面板模块1100可以由贯通前面板端部215和217的紧固构件(未例示)进行固定。
将摄像头模块1900插入面板上开口203中并且定位在面板模块1100的上方。摄像头模块1900可以闭合面板上开口203。
将摄像头模块1900定位在前排出口201的上方,并且设置在前面板210的后表面上。摄像头模块1900被前面板210隐藏。摄像头模块1900仅在操作期间才暴露至前面板210的上侧,并且在不操作摄像头模块1900时通过前面板210的后表面隐藏。
前面板端部215和217围绕摄像头模块1900的侧表面和后表面,并且紧固构件(未例示)穿过前面板端部215和217以紧固摄像头模块1900。
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上开口203的左右宽度和摄像头模块1900的左右宽度彼此相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上开口203的左右宽度和面板模块1100的左右宽度彼此相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上开口203的前后厚度和摄像头模块1900的前后厚度彼此相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上开口203的前后厚度和面板模块1100的前后厚度彼此相等。
因此,将摄像头模块1900和面板模块1100定位在前面板主体212与前面板端部215和217之间,并且可以通过前面板主体212以及前面板端部215和217支撑。
<倾斜组件的构造>
将转向组件1000设置在转向格栅3450与前风扇壳体3430之间。将转向组件1000设置在使对排出的空气的干扰最小化的位置处。
将转向组件1000定位在内部风扇壳体3434的前面,以使对排出的空气的干扰最小化。特别地,将转向组件1000定位在风扇马达3440的前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覆盖内部风扇壳体3434的空间S13的转向基部1070,并且将转向组件1000安装在转向基部1070中。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可以将转向组件1000安装在前风扇壳体3430侧的结构中。例如,可以将转向组件1000安装在内部风扇壳体3434或马达底座3442上,以使转向格栅3450进行转向。
转向组件1000提供了其中对转向格栅3450倾斜的方向或顺序没有限制的结构。例如,转向组件1000提供了这样一种结构,即,该结构在使转向格栅3450沿上下方向倾斜之后,能够使转向格栅3450沿左右方向或对角方向倾斜。
转向组件1000可以立即使转向格栅3450从任意的第一方向倾斜到任意的第二方向,并且由于对倾斜方向没有限制,因此,可以立即实施转向格栅3450的转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方向设定成水平方向,并且将第二方向设定成上下方向。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可以任意地改变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角度为90°。
转向组件1000包括:转向基部1070,该转向基部设置在前风扇壳体3430中并且设置在转向格栅3450的后面;关节组件11100,该关节组件被联接至转向基部1070和转向格栅3450,并且以能倾斜的方式与转向基部1070和转向格栅3450中的每一个组装在一起;第一转向组件1001,该第一转向组件设置在转向基部1070中、被组装成能相对于转向格栅3450旋转、通过第一转向致动器(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向马达1030)的操作来推动或拉动转向格栅3450、并且使转向格栅3450绕关节组件11100倾斜;以及第二转向组件1002,该第二转向组件设置在转向基部1070中、被组装成能相对于转向格栅3450旋转、通过第二转向致动器(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向马达1030)的操作来推动或拉动转向格栅3450、并且使转向格栅3450绕关节组件11100倾斜。
将第一转向组件1001和第二转向组件1002设置在转向格栅3450的后面。
第一转向组件1001与转向格栅3450的后表面组装在一起,并且使转向格栅3450的被组装的部分沿前后方向移动。第二转向组件1002也与转向格栅3450的后表面组装在一起,并且使转向格栅3450的被组装的部分沿前后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向组件1001和第二转向组件1002沿前后方向设置。
当从正面或后面观察时,基于中心轴线C1,第一转向组件1001的推动或拉动转向格栅3450的部分与第二转向组件1002的推动或拉动转向格栅3450的部分之间的角度为9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向组件1001的推动或拉动转向格栅3450的所述部分在竖直方向上定位在中心轴线C1的上方。可以将第二转向组件1002的推动或拉动转向格栅3450的所述部分设置在中心轴线C1的左侧或右侧。
图14是图4例示的热交换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图14例示的第一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图15例示的第一热交换部分的正剖视图。图17是图15例示的第二热交换部分的正剖视图。
<热交换组件的构造>
通过沿上下方向堆叠分别制造的微通道型的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根据本公开的热交换组件500可以操作为单个热交换器。
在根据本公开的热交换组件500中,微通道型的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中的一个热交换器可以形成并行流,而其中另一热交换器可以形成反向流。
在根据本公开的热交换组件500中,在后表面上形成的具有大面积的吸入口被堆叠的微通道型的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覆盖。因此,即使吸入口的面积增加,在不更换微通道型热交换器的设施的情况下,也可以充分地应对这种增加。
在根据本公开的热交换组件500中,当堆叠两个其高度长于宽度的热交换器时,通过支撑件510提供了稳定的联接结构,并由此,将管连接器插入支撑件中以稳定地保护管连接器。
在根据本公开的热交换组件500中,当堆叠两个其高度长于宽度的热交换器时,可以解决在上侧的制冷剂和下侧的制冷剂中产生的压力的不平衡。
将热交换组件500制造为微通道型热交换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上下堆叠来制造热交换组件500。
将第一热交换器501设置在下侧,并且将第二热交换器502设置在上侧。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竖直地设置。
在热交换器组件500中,将支撑件510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501与第二热交换器502之间。支撑件510支撑设置在上侧的第二热交换器502。
支撑件510将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彼此联接并集成在一起。支撑件510由与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510由热传递系数低的材料形成。
热交换器组件500通过将在炉子中制造的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与单独制造的支撑件510联接来进行制造。
支撑件510阻挡或最小化第一热交换器501与第二热交换器502之间的热传递。
在将第二热交换器502设置在上侧时,支撑件510可具有凹槽,将第二热交换器502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插入该凹槽中。
将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制造成具有相同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一热交换器501为例,对详细的结构进行描述。
<第一热交换器的构造>
第一热交换器501包括: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部分530;以及第二热交换部分540,该第二热交换部分沿前后方向堆叠在第一热交换部分530上并且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第一热交换部分530和第二热交换部分540在炉子中一体地制造。
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在第一热交换器501中,可以堆叠两个或更多个热交换部分。
第一热交换部分530和第二热交换部分540是微通道型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部分530和第二热交换部分540是由铝形成的。
第一热交换部分530包括:多个扁平管550,这些扁平管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流径;翅片560,该翅片连接扁平管550以进行热传导;第一下集管(header)570,该第一下集管被联接至所述多个扁平管550的一侧并且与所述多个扁平管550的一侧连通以使制冷剂流动;第一上集管580,该第一上集管被联接至所述多个扁平管550的另一侧并且与所述多个扁平管550的另一侧连通以使制冷剂流动;以及挡板590,该挡板形成在第一下集管570和第一上集管580中的至少一个集管中并且分隔内部,以使制冷剂不流过内部。
在扁平管550的内部形成有沿纵向方向延伸得较长并且供制冷剂流过的流径。扁平管550竖直地设置,并且将多个扁平管550沿左右方向堆叠。
在扁平管550的内部形成有多个流径。制冷剂沿着扁平管550的纵向方向流动。
扁平管550的左侧插入第一下集管570中并与该第一下集管连通。扁平管550的右侧插入第一上集管580中以与第一上集管580连通。
翅片560是通过弯曲而形成的,并且将两个堆叠的扁平管550彼此连接以进行热传导。
可以将挡板590安装在第一下集管570或第一上集管580中的任一个集管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挡板590安装在第一下集管570和第二下集管571中的各个下集管中。
挡板590包括:被安装在第一下集管570中的第一挡板590a;以及被安装在第二下集管571中的第二挡板590b。
第一挡板590a沿左右方向分隔第一下集管570的内部。第二挡板590b沿左右方向分隔第二下集管571的内部。
第一挡板590a将第一下集管570的内部划分成两个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这些空间定义为1-1空间591和1-3空间592。
第二下集管571的内部被第二挡板590b划分成2-1空间594和2-3空间596。
将第一上集管580内部的空间定义为1-2空间592,并且将第二上集管581内部的空间定义为2-2空间595。
空间的编号与位置无关,而是根据制冷剂的流动顺序进行编号的。
第二挡板590b沿左右方向分隔第二下集管571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这些空间定义为2-1空间593和2-3空间595。
基于挡板590,流向左侧的制冷剂的方向和流向右侧的制冷剂的方向彼此相反。
将设置在第一挡板590a的右侧的扁平管550定义为第一通道551,并且将设置在第一挡板590a的左侧的扁平管550定义为第二通道552。将设置在第二挡板590b的左侧的扁平管550定义为第三通道553,并且将设置在第二挡板590b的右侧的扁平管550定义为第四通道554。
空间的编号与位置无关,而是根据制冷剂的流动顺序进行编号的。制冷剂沿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的顺序流动。
第一通道551的扁平管550和第二通道552的扁平管550通过第一挡板590a彼此分隔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第一通道551、第二通道552、第三通道553以及第四通道554中的扁平管550的数量是相同的。所设置的这种扁平管被定义为相等的4通道。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制冷剂管连接至第一下集管570和第二下集管571。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可以将制冷剂管设置在第一上集管580或第二上集管581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下集管570具有与制冷剂管连接的第一管连接器572。将第一管连接器572形成为从第一下集管570起突出、与第一下集管570一体地形成并且与1-1空间591流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管连接器572形成为从第一下集管570的底表面起向下突出。当将第一管连接器572设置在上集管上时,可以将第一管连接器572形成为从上集管的上表面起向上突出。
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可以将第一管连接器572形成为从下集管或上集管的侧表面起向侧面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下集管571具有与制冷剂管连接的第二管连接器574。将第二管连接器574形成为从第二下集管571起突出、与第二下集管571一体地形成并且与2-3空间596流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管连接器574形成为从第二下集管571的底表面起向下突出。当将第二管连接器574设置在上集管上时,可以将第二管连接器574形成为从上集管的上表面起向上突出。
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可以将第二管连接器574形成为从下集管或上集管的侧表面起向侧面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需要分别参照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的管连接器时,将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一管连接器称为572',将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二管连接器称为574',将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一管连接器称为572",并且将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管连接器称为574"。
在第一下集管570和第二下集管571中以及第一上集管580和第二上集管581中的一者中形成有连通孔575,以使制冷剂可以从第一热交换器501的第一热交换部分530流到第二热交换部分54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下集管570和第二下集管571中形成有连通孔575。可以将多个连通孔575设置在下集管570和571的纵向方向上。
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可以将连通孔形成在第一上集管580和第二上集管581中。
由于制冷剂因自重而向下流动,因此,与在上集管中形成连通孔相比,在下集管中形成连通孔对于制冷剂流动更为有利。
将连通孔575分别形成在第一下集管570和第二下集管571的面对的表面上。
当制冷剂从设置在第一热交换部分530中的第二通道552流到设置在第二热交换部分540中的第三通道553时,制冷剂通过连通孔575流到另一热交换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制冷剂供应到设置在下侧的第一热交换器501之后,制冷剂从第二热交换器502排出。
因此,将第一制冷剂管522连接至第一热交换器501,将第三制冷剂管526连接至第二热交换器502,并且第二制冷剂管524将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彼此连接,以使制冷剂流动。
根据第一热交换器501或第二热交换器502中的哪个管连接器设置有第一制冷剂管522、第三制冷剂管526以及第二制冷剂管524,可以改变制冷剂的流动顺序。
当穿过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同时,将该流动定义为并行流,而当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时,将该流动定义为反向流。
例如,当空气从后向前流动时,制冷剂从设置在后侧的第一热交换部分530向设置在前侧的第二热交换部分540流动是并行流。相反地,当空气从后向前流动时,制冷剂从设置在前侧的第二热交换部分540向设置在后侧的第一热交换部分530流动是反向流。
根据将第一制冷剂管522、第二制冷剂管524以及第三制冷剂管526连接至哪个管连接器,可以选择在制冷或制热期间的反向流或并行流。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中的任一个热交换器设置为反向流,而将其中另一热交换器设置为并行流。当以这种方式设置制冷剂流径时,在制冷期间,使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中的任一个热交换器形成为反向流,而使其中另一热交换器形成为并行流,而在制热期间,使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中的任一个热交换器形成为并行流,而使其中另一热交换器形成为反向流。
当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中的任一个热交换器以反向流设置,而其中另一热交换器以并行流设置时,在制冷或制热期间,可以均匀地保持热交换组件500的效率。
与此相反,当将热交换组件500仅用于制冷或制热时,优选在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两者中形成反向流。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中的任一个热交换器以反向流设置,而其中另一热交换器以并行流设置,对第一制冷剂管522、第三制冷剂管526以及第二制冷剂管524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制冷剂管522连接至第一热交换器501的第一管连接器572'。
将第三制冷剂管526连接至第二热交换器502的第一管连接器572"。
将第二制冷剂管524的一个端部523连接至第一热交换器501的第二管连接器574',并且另一端部525连接至第二热交换器502的第一管连接器574"。
在制冷运行期间,制冷剂以“第一制冷剂管522→第二制冷剂管524→第三制冷剂管526”的顺序流动。
在制热运行期间,制冷剂以“第三制冷剂管526→第二制冷剂管524→第一制冷剂管522”的顺序流动。
在制冷运行期间,制冷剂以第一热交换器501的“第一通道551→第二通道552→第三通道553→第四通道554”的顺序流动,此后,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管524流到第二热交换器502,制冷剂以第二热交换器502的“第四通道554→第三通道553→第二通道552→第一通道551”的顺序流动。
在制冷运行期间,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管522供应到热交换组件500,并且热交换组件500的制冷剂通过第三制冷剂管526排出。
室内空气从第一热交换部分530流到第二热交换部分540。因此,在制冷运行期间,第一热交换器501形成并行流,而第二热交换器502形成反向流。
相反地,在制热运行期间,第一热交换器501形成反向流,而第二热交换器502形成并行流。
因此,在制热运行期间,制冷剂以第二热交换器502的“第一通道551→第二通道552→第三通道553→第四通道554”的顺序流动,此后,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管524流到第一热交换器501,并且制冷剂以第一热交换器501的“第四通道554→第三通道553→第二通道552→第一通道551”的顺序流动。
在制热运行期间,制冷剂通过第三制冷剂管526供应到热交换组件500,并且热交换组件500的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管522排出。
此时,支撑件510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501与第二热交换器502之间,阻止第一热交换器501与第二热交换器502之间的热传递,并且支撑设置在上侧的第二热交换器502。
将支撑件510联接至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并与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成一体。支撑件510可以通过诸如螺栓之类的紧固构件联接至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与本实施方式不同,支撑件510可以通过焊接等联接至第一热交换器501和第二热交换器502。
支撑件510包括:由第一热交换器501支撑并支撑第二热交换器502的支撑件主体511;以及插入槽512和514,该插入槽形成在支撑件主体511的上表面上,并且将第二热交换器502的管连接器572"和574"插入该插入槽中。
将插入槽512和514形成为从支撑件主体511的上表面起向下凹入。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两个插入槽512和514设置成对应于第二热交换器502的管连接器572"和574"。
当管连接器的数量改变时,插入槽的数量也可以改变。
支撑件510的上表面510a是以与第二热交换器502的底表面相对应的形状形成的。即,支撑件510的上表面510a对应于第二热交换器502的第一下集管570和第二下集管571两者的底表面的形状。
因此,可以使支撑件510与第二热交换器502的第一下集管570和第二下集管571紧密接触,并由此,可以稳定地支撑第二热交换器502的第一下集管570和第二下集管571。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热交换器502的第一下集管570和第二下集管571的底表面是平坦的,因此,也将支撑件510的上表面510a形成为平坦的表面。
此外,支撑件510的底表面510b是以与第一热交换器502的上表面相对应的形状形成的。即,支撑件510的底表面510b对应于第一热交换器502的第一上集管580和第二上集管581两者的上表面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插入槽512和514形成为从上表面510a起向下凹入。
将与第一管连接器572相对应的插入槽定义为第一插入槽512,并且将与第二管连接器574相对应的插入槽定义为第二插入槽514。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插入槽512和第二插入槽514朝向前表面510c开放以与制冷剂管连接。
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可以将第一插入槽512和第二插入槽514向后表面开放(未例示)。另外,不同于本实施方式,可以将第一插入槽512和第二插入槽514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开放。
从第二热交换器502向下流动的冷凝水的流动方向可以通过第一插入槽512和第二插入槽514的打开方向来控制。当第一插入槽512和第二插入槽514沿前后方向开放时,可以使冷凝水排放至前表面和后表面两者。
当冷凝水汇集在第一插入槽512和第二插入槽514中时,存在产生霉菌等的问题。第一插入槽512和第二插入槽514分别可以具有倾斜的底表面512a和514a,以促进冷凝水的排出。
可以将底表面512a和514a形成为朝向第一插入槽512和第二插入槽514的开放表面倾斜,并由此,可以更有效地排放累积在第一插入槽512和第二插入槽514内的冷凝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第一插入槽512定位在第二插入槽514的后面,因此,将第一插入槽512沿前后方向形成得比第二插入槽514长。
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制造,并且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理解,在不改变本公开的技术思想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可以以其它的特定形式来实现本公开。因此,应理解,上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主要部件的详细描述]
100:柜体组件200:门组件
300:近程风扇组件 400:远程风扇组件
500:热交换组件 600:过滤器组件
700:移动清洁器

Claims (15)

1.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所述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包括:
柜体组件,在所述柜体组件中形成有内部空间,并且在后表面上形成有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
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以及
热交换组件,所述热交换组件以微通道型制造并且设置在所述风扇组件与所述吸入口之间,
其中,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
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以微通道型制造、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S)的下方并且以上下方向设置;
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以微通道型制造、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S)的上方、以所述上下方向设置并且被堆叠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上方;以及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之间、将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彼此一体地联接并且支撑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并且
向所述热交换组件供应的制冷剂穿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或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并且由单个热交换器进行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沿所述上下方向堆叠,并且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被竖直地设置成覆盖所述吸入口的前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述支撑件以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覆盖所述吸入口的前表面并且被设置成面对所述吸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包括设置在后侧的第一热交换部分以及设置在后侧的第二热交换部分,
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包括设置在后侧的第一热交换部分以及设置在后侧的第二热交换部分,
向所述热交换组件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或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供应的所述制冷剂流向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或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并且
所述制冷剂穿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和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以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和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并且由单个热交换器进行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中,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任一热交换器中,形成了以下并行流:所述制冷剂从设置在后侧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流向设置在前侧的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并且被吸入的室内空气从后侧流向前侧;并且
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另一热交换器中,形成了以下反向流:所述制冷剂从设置在前侧的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流向设置在后侧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并且被吸入的室内空气从后侧流向前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形成了供所述制冷剂沿左右方向流动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并且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形成了供所述制冷剂沿所述左右方向流动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
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形成了供所述制冷剂沿所述左右方向流动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并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形成了供所述制冷剂沿所述左右方向流动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
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中形成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管连接器,并且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中形成有被连接至所述第四通道的第二管连接器,并且
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中形成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管连接器,并且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中形成有被连接至所述第四通道的第二管连接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中,第一制冷剂管被连接至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管连接器,并且第三制冷剂管被连接至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二管连接器,并且
还设置有第二制冷剂管,所述第二制冷剂管将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二管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管连接器彼此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管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管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管连接器被形成为向下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插入槽,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管连接器被插入所述第一插入槽中;以及第二插入槽,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二管连接器被插入所述第二插入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插入槽和所述第二插入槽中的至少一个插入槽被形成为向前表面或后表面开放。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所述空调机的室内单元还包括:
门组件,所述门组件被组装至所述柜体组件的前侧并且覆盖所述柜体组件的前表面;以及
前排出口,所述前排出口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门组件并且与内部空间连通,
其中,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引导壳体,所述引导壳体设置在所述热交换组件的前面;风扇壳体组件,所述风扇壳体组件能移动地与所述引导壳体组装、包括朝向所述热交换组件的前表面开放的风扇吸入口、通过所述风扇吸入口吸入所述内部空间(S)中的空气并且将吸入的空气排出至所述前排出口;以及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设置在所述柜体组件和所述引导壳体中的任一者中并且沿着所述引导壳体移动所述风扇壳体组件,并且所述风扇壳体组件提供了凸出状态,在所述凸出状态下,所述风扇壳体组件贯通所述前排出口并且移动到所述门组件外部,并且
在所述凸出状态下,所述风扇壳体组件的前端比所述门组件的前表面进一步向前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引导壳体包括:引导壳体吸入口,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朝向所述热交换组件开放;以及空气引导件,所述空气引导件由弹性材料形成、将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和所述风扇吸入口彼此连接并且将通过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引导至所述风扇吸入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风扇吸入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的直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风扇壳体组件沿着中心轴线(C1)向前或向后移动,所述中心轴线将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的中心和所述前排出口的中心彼此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风扇吸入口设置在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的前面,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和所述风扇吸入口被设置成彼此面对,并且所述热交换组件的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引导壳体吸入口被设置成彼此面对。
CN201980032668.5A 2018-03-16 2019-03-15 空调机的室内装置 Active CN1121192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30768 2018-03-16
KR1020180030768A KR102077570B1 (ko) 2018-03-16 2018-03-16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PCT/KR2019/003064 WO2019177430A1 (ko) 2018-03-16 2019-03-15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9262A true CN112119262A (zh) 2020-12-22
CN112119262B CN112119262B (zh) 2022-06-24

Family

ID=67908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2668.5A Active CN112119262B (zh) 2018-03-16 2019-03-15 空调机的室内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2077570B1 (zh)
CN (1) CN112119262B (zh)
WO (1) WO201917743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2307A (zh) * 2021-02-08 2021-06-04 南京慧和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换热器及含有该换热器的空调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1940B (zh) * 2019-10-28 2021-09-17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热交换装置及半导体加工设备
WO2021128613A1 (zh) * 2019-12-27 2021-07-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进风组件和空调器
CN111964192A (zh) * 2020-08-27 2020-11-20 江苏康泰热交换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微通道湿膜换热热泵空调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79851A (ja) * 2007-09-27 2009-04-16 Fujitsu General Ltd 熱交換器ユニットおよび同熱交換器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KR20170010293A (ko) * 2015-07-17 2017-0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20170029317A (ko) * 2015-09-07 2017-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마이크로 채널 타입 열교환기
CN107429924A (zh) * 2015-10-23 2017-12-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CN107429936A (zh) * 2015-07-17 2017-12-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11510A (ko) * 2006-07-31 2008-02-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KR101566550B1 (ko) 2008-11-12 2015-1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JP2010133656A (ja) * 2008-12-05 2010-06-17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KR20140019106A (ko) * 2012-08-03 2014-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101989097B1 (ko) 2012-11-05 2019-06-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열교환기
JP2014142138A (ja) * 2013-01-24 2014-08-07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KR20160016436A (ko) * 2014-08-05 2016-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2541386B1 (ko) * 2015-07-17 2023-06-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79851A (ja) * 2007-09-27 2009-04-16 Fujitsu General Ltd 熱交換器ユニットおよび同熱交換器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KR20170010293A (ko) * 2015-07-17 2017-0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07429936A (zh) * 2015-07-17 2017-12-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KR20170029317A (ko) * 2015-09-07 2017-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마이크로 채널 타입 열교환기
CN107429924A (zh) * 2015-10-23 2017-12-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2307A (zh) * 2021-02-08 2021-06-04 南京慧和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换热器及含有该换热器的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108995A (ko) 2019-09-25
WO2019177430A1 (ko) 2019-09-19
CN112119262B (zh) 2022-06-24
KR102077570B1 (ko)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19262B (zh) 空调机的室内装置
US8286445B2 (en) Water-cooled air conditioner
CN111819396B (zh) 空调的室内机
KR102600958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2341728B1 (ko) 공기조화기
KR20190117066A (ko) 팬어셈블리
US11536470B2 (en) Out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the same
CN114353186B (zh) 空调的室内机
CN108679705B (zh) 空气调节器
KR20170090288A (ko) 공기 조화기의 루버 장치
CN112577122B (zh) 空调
CN111868451B (zh)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CN218379668U (zh) 空调装置
KR980010170A (ko) 공기조화기
KR20190117060A (ko) 시로코팬
CN219367795U (zh) 浴室空调器
CN212390520U (zh) 空调器
CN217057747U (zh) 新风空调一体机
CN215260640U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
KR102046469B1 (ko) 사류팬 및 팬어셈블리
CN111886450B (zh) 空调的室内机
US20230010148A1 (en) Air conditioner
KR100289119B1 (ko) 분리형공기조화기의실내기
KR20000004284A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14110811A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