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8187A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8187A
CN112118187A CN202010999508.2A CN202010999508A CN112118187A CN 112118187 A CN112118187 A CN 112118187A CN 202010999508 A CN202010999508 A CN 202010999508A CN 112118187 A CN112118187 A CN 112118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outer
metal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995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军
杨明伟
刘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zroa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zroa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zroa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zroa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995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81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8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81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0Router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035Cooling of active equipments, e.g. air du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04Frames or mounting racks for selector switche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rame c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1Protection against environment
    • H04Q1/116Protection against environment lightning or EMI protection, e.g. shielding or grou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具体涉及电子器械领域,包括路由器机芯,所述路由器机芯顶部设有顶盖,所述路由器机芯底部设有底盖,所述路由器机芯底端与底盖之间设有多个导热硅胶片。本发明通过第一金属网与第一导线、第二金属网与主体板的配合使用,顶盖内第一金属网、底盖外壁的第二金属网可对路由器机芯形成一个近封闭的金属网罩,对电磁波形成一个良好的屏蔽罩,随后将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接地线连接,可在路由器使用期间将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上产生的静电、电磁由导线和地线导离顶盖和底盖,使其对路由器机芯的防电磁干扰效果更佳,同时可规避静电可能会对电子元件的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
背景技术
无线路由器是用于用户上网、带有无线覆盖功能的路由器;无线路由器可以看作一个转发器,将家中墙上接出的宽带网络信号通过天线转发给附近的无线网络设备(笔记本电脑、支持wifi的手机、平板以及所有带有WIFI功能的设备);市场上流行的无线路由器一般都支持专线xdsl/cable、动态xdsl、pptp四种接入方式,它还具有其它一些网络管理的功能,如dhcp服务、nat防火墙、mac地址过滤、动态域名等功能;无线路由器好比将单纯性无线AP和宽带路由器合二为一的扩展型产品,它不仅具备单纯性无线AP所有功能如支持DHCP客户端、支持VPN、防火墙、支持WEP加密等等,而且还包括了网络地址转换(NAT)功能,可支持局域网用户的网络连接共享。可实现家庭无线网络中的Internet连接共享,实现ADSL、Cable modem和小区宽带的无线共享接入。无线路由器可以与所有以太网接的ADSL MODEM或CABLE MODEM直接相连,也可以在使用时通过交换机/集线器、宽带路由器等局域网方式再接入。其内置有简单的虚拟拨号软件,可以存储用户名和密码拨号上网,可以实现为拨号接入Internet的ADSL、CM等提供自动拨号功能,而无需手动拨号或占用一台电脑做服务器使用。
现有的无线路由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电磁的干扰,从而影响其自身信号发射强度,有甚者会发生工作中断;电磁干扰EMI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电介质把一个电网络上的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辐射干扰是指干扰源通过空间把其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在高速PCB及系统设计中,高频信号线、集成电路的引脚、各类接插件等都可能成为具有天线特性的辐射干扰源,能发射电磁波并影响其他系统或本系统内其他子系统的正常工作。
现有阶段对其最佳的解决方案,是采用金属对工作区域进行密封,以避免电磁影响,但如此设置一方面会影响无线路由器自身的自主散热性能,使其因工作产热无法得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从而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害;此外,因设置的金属物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电磁,且又无法对其进行散磁,同样会对无线路由器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不利于无线路由器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无线路由器使用期间的电磁影响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包括路由器机芯,所述路由器机芯顶部设有顶盖,所述路由器机芯底部设有底盖,所述路由器机芯底端与底盖之间设有多个导热硅胶片;
所述路由器机芯包括电路板和天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多个电子元件,多个所述导热硅胶片与电子元件一一位置对应设置;
所述顶盖包括第一盖壳,所述第一盖壳内部固定设有第一金属网,所述第一金属网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远离第一金属网一端贯穿第一盖壳;
所述底盖包括第二盖壳,所述第二盖壳外壁固定设有第二金属网,所述第二金属网中部与第二盖壳之间纵向开设有放置通腔,所述放置通腔内部设有散热件,所述第二盖壳一侧固定设有两个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内部活动设有调节钮,所述放置通腔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一端两侧内壁均固定设有限位凸条,所述散热件和第二金属网一端均固定设有第二导线;
所述散热件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一侧与导热硅胶片接触,所述主体板另一侧固定设有多块散热翅片;
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外壁均设有绝缘垫,所述绝缘垫一端固定设有第一限位凸台,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靠近第一限位凸台一端均设有防护帽,所述防护帽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凸台,所述防护帽远离第二限位凸台一端中部开设有通孔。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板与散热翅片一体成型,所述主体板和散热翅片均由黄铜材料制成,所述散热翅片长度和宽度均与放置通腔相适配,所述主体板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放置通腔。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凸台纵向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壁设有螺纹,所述调节钮通过螺纹与固定凸台螺纹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纳槽开设深度均小于第二盖壳厚度,所述限位凸条厚度设置为收纳槽深度的1/2,所述收纳槽宽度与第二限位凸台外径相等,所述限位凸条间距与防护帽外径相等。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贯穿防护帽与防护帽内腔相连,所述通孔内径大于绝缘垫外界且小于第一限位凸台外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盖与顶盖之间通过螺丝/扣齿的方式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盖壳和第二盖壳均由ABS树脂材料注塑成型。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网、第二金属网、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均由铜质材料制成。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翅片伸出放置通腔长度小于固定凸台高度,所述顶盖和底盖各角均做钝角弧形设计。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通过第一金属网与第一导线、第二金属网与主体板的配合使用,路由器机芯工作产生的热量经导热硅胶片传导至主体板,由散热翅片增加散热件与外界空气间的接触面积,顶盖内第一金属网、底盖外壁的第二金属网可对路由器机芯形成一个近封闭的金属网罩,对电磁波形成一个良好的屏蔽罩,从而有效避免电磁对无线通信路由器的干扰,保证路由器机芯可正常使用,随后将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接地线连接,可在路由器使用期间将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上产生的静电、电磁由导线和地线导离顶盖和底盖,使其对路由器机芯的防电磁干扰效果更佳,同时可规避静电可能会对电子元件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顶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A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底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底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防护帽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散热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路由器机芯、2顶盖、21第一盖壳、22第一金属网、23第一导线、24绝缘垫、25第一限位凸台、26防护帽、27第二限位凸台、28通孔、3底盖、31第二盖壳、32第二金属网、33放置通腔、34散热件、341主体板、342散热翅片、35固定凸台、36调节钮、37收纳槽、38限位凸条、39第二导线、4导热硅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包括路由器机芯1,所述路由器机芯1顶部设有顶盖2,所述路由器机芯1底部设有底盖3,所述路由器机芯1底端与底盖3之间设有多个导热硅胶片4;
所述路由器机芯1包括电路板和天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多个电子元件,多个所述导热硅胶片4与电子元件一一位置对应设置;
所述顶盖2包括第一盖壳21,所述第一盖壳21内部固定设有第一金属网22,所述第一金属网22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导线23,所述第一导线23远离第一金属网22一端贯穿第一盖壳21;
所述底盖3包括第二盖壳31,所述第二盖壳31外壁固定设有第二金属网32,所述第二金属网32中部与第二盖壳31之间纵向开设有放置通腔33,所述放置通腔33内部设有散热件34,所述第二盖壳31一侧固定设有两个固定凸台35,所述固定凸台35内部活动设有调节钮36,所述放置通腔33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37,所述收纳槽37一端两侧内壁均固定设有限位凸条38,所述散热件34和第二金属网32一端均固定设有第二导线39;
所述散热件34包括主体板341,所述主体板341一侧与导热硅胶片4接触,所述主体板341另一侧固定设有多块散热翅片342。
所述主体板341与散热翅片342一体成型,所述主体板341和散热翅片342均由黄铜材料制成,所述散热翅片342长度和宽度均与放置通腔33相适配,所述主体板341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放置通腔33,所述第一金属网22、第二金属网32、第一导线23和第二导线39均由铜质材料制成,所述散热翅片342伸出放置通腔33长度小于固定凸台35高度,所述顶盖2和底盖3各角均做钝角弧形设计。
如图1-8所示的,实施方式具体为:本路由器使用时,仅需回转防护帽26使其伸出固定凸台35的长度增加,使底盖3底面呈后高前矮的倾斜状放置,将路由器底部与放置面形成一个空腔,使用期间路由器机芯1工作产生的热量(因主要产热量为电子元件)经导热硅胶片4传导至主体板341,根据热量传导定律,将路由器机芯1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件34,由路由器底部与放置面形成的空腔的空气流动,由散热翅片342增加散热件34与外界空气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起到良好的散热性能,避免热量堆积影响路由器机芯1的正常使用,在使用期间顶盖2内第一金属网22、底盖3外壁的第二金属网32可对路由器机芯1形成一个近封闭的金属网罩,对电磁波形成一个良好的屏蔽罩,从而有效避免电磁对无线通信路由器的干扰,保证路由器机芯1可正常使用。
所述第一导线23和第二导线39外壁均设有绝缘垫24,所述绝缘垫24一端固定设有第一限位凸台25,所述第一导线23和第二导线39靠近第一限位凸台25一端均设有防护帽26,所述防护帽26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凸台27,所述防护帽26远离第二限位凸台27一端中部开设有通孔28所述固定凸台35纵向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壁设有螺纹,所述调节钮36通过螺纹与固定凸台35螺纹连接,所述收纳槽37开设深度均小于第二盖壳31厚度,所述限位凸条38厚度设置为收纳槽37深度的1/2,所述收纳槽37宽度与第二限位凸台27外径相等,所述限位凸条38间距与防护帽26外径相等,所述通孔28贯穿防护帽26与防护帽26内腔相连,所述通孔28内径大于绝缘垫24外界且小于第一限位凸台25外径,所述底盖3与顶盖2之间通过螺丝/扣齿的方式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盖壳21和第二盖壳31均由ABS树脂材料注塑成型;
如图3-7所示的,实施方式具体为:待完成对路由器的接线安装后,可拨动防护帽26带动限位凸条38失去对第二限位凸台27的位置限定,从而将防护帽26从收纳槽37内取出,随后回推防护帽26,经通孔28调节防护帽26在绝缘垫24上的位置,将第一导线23和第二导线39凸出绝缘垫24的一端漏出防护帽26,随后将第一导线23和第二导线39与接地线连接,可在路由器使用期间将第一金属网22和第二金属网32上产生的静电、电磁由导线和地线导离顶盖2和底盖3,使其对路由器机芯1的防电磁干扰效果更佳,同时可规避静电可能会对电子元件的伤害。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包括路由器机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机芯(1)顶部设有顶盖(2),所述路由器机芯(1)底部设有底盖(3),所述路由器机芯(1)底端与底盖(3)之间设有多个导热硅胶片(4);
所述路由器机芯(1)包括电路板和天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多个电子元件,多个所述导热硅胶片(4)与电子元件一一位置对应设置;
所述顶盖(2)包括第一盖壳(21),所述第一盖壳(21)内部固定设有第一金属网(22),所述第一金属网(22)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导线(23),所述第一导线(23)远离第一金属网(22)一端贯穿第一盖壳(21);
所述底盖(3)包括第二盖壳(31),所述第二盖壳(31)外壁固定设有第二金属网(32),所述第二金属网(32)中部与第二盖壳(31)之间纵向开设有放置通腔(33),所述放置通腔(33)内部设有散热件(34),所述第二盖壳(31)一侧固定设有两个固定凸台(35),所述固定凸台(35)内部活动设有调节钮(36),所述放置通腔(33)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37),所述收纳槽(37)一端两侧内壁均固定设有限位凸条(38),所述散热件(34)和第二金属网(32)一端均固定设有第二导线(39);
所述散热件(34)包括主体板(341),所述主体板(341)一侧与导热硅胶片(4)接触,所述主体板(341)另一侧固定设有多块散热翅片(342);
所述第一导线(23)和第二导线(39)外壁均设有绝缘垫(24),所述绝缘垫(24)一端固定设有第一限位凸台(25),所述第一导线(23)和第二导线(39)靠近第一限位凸台(25)一端均设有防护帽(26),所述防护帽(26)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凸台(27),所述防护帽(26)远离第二限位凸台(27)一端中部开设有通孔(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341)与散热翅片(342)一体成型,所述主体板(341)和散热翅片(342)均由黄铜材料制成,所述散热翅片(342)长度和宽度均与放置通腔(33)相适配,所述主体板(341)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放置通腔(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台(35)纵向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壁设有螺纹,所述调节钮(36)通过螺纹与固定凸台(35)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37)开设深度均小于第二盖壳(31)厚度,所述限位凸条(38)厚度设置为收纳槽(37)深度的1/2,所述收纳槽(37)宽度与第二限位凸台(27)外径相等,所述限位凸条(38)间距与防护帽(26)外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8)贯穿防护帽(26)与防护帽(26)内腔相连,所述通孔(28)内径大于绝缘垫(24)外界且小于第一限位凸台(25)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3)与顶盖(2)之间通过螺丝/扣齿的方式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盖壳(21)和第二盖壳(31)均由ABS树脂材料注塑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网(22)、第二金属网(32)、第一导线(23)和第二导线(39)均由铜质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342)伸出放置通腔(33)长度小于固定凸台(35)高度,所述顶盖(2)和底盖(3)各角均做钝角弧形设计。
CN202010999508.2A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 Pending CN1121181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9508.2A CN112118187A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9508.2A CN112118187A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8187A true CN112118187A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00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99508.2A Pending CN112118187A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818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2533Y (zh) * 2002-07-30 2003-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机箱
CN106793670A (zh) * 2015-11-24 2017-05-31 吴江市旭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WO2017143941A1 (zh) * 2016-02-23 2017-08-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
CN207518615U (zh) * 2017-11-20 2018-06-19 广州市大为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
CN108667738A (zh) * 2018-08-02 2018-10-16 安徽斗转星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散热的路由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2533Y (zh) * 2002-07-30 2003-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机箱
CN106793670A (zh) * 2015-11-24 2017-05-31 吴江市旭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元件散热装置
WO2017143941A1 (zh) * 2016-02-23 2017-08-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
CN207518615U (zh) * 2017-11-20 2018-06-19 广州市大为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
CN108667738A (zh) * 2018-08-02 2018-10-16 安徽斗转星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散热的路由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12318A1 (en)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3722975U (zh) 一种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和屏蔽罩架
TW201440631A (zh) 具有散熱電磁干擾屏蔽結構之電子器件
US11800685B2 (en) Raised pathway heat sink
EP3930339A1 (en) Outdoor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JP2006210940A (ja) 通信機器
WO2022127175A1 (zh) 一种电子设备
EP3107362B1 (en) Frame and mobile terminal
JP4501245B2 (ja)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機器
TW201517779A (zh) 電子裝置及其電磁波屏蔽模組
US20130058058A1 (en) Usb plug and usb modem
CN11211818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电磁干扰的无线通信路由器
JP5531524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CN206118266U (zh) 一种散热装置、射频拉远单元及通信基站
JP2018067912A (ja) 金属ケーシング内に組み込まれたキャビティ付アンテナ・アレイを有する装置
CN215220963U (zh) 一种多天线基站射频单元
CN113346239B (zh) 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JP2007043558A (ja) 携帯通信端末装置
CN210246772U (zh) 无线信号屏蔽器
CN216795366U (zh) 一种用于音响的防干扰pcb线路板
CN113225913A (zh) 用于5g无线通信基站的pcb板排布方法
CN104159391A (zh) 一种用于终端的散热装置及终端
CN216162806U (zh) 一种防潮式无线路由器
CN217656908U (zh) 一种防干扰电磁屏蔽柜
CN218041995U (zh) 一种通信设备及弱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