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9274B - 表面图案耐高温环保餐盒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表面图案耐高温环保餐盒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9274B
CN112109274B CN202010916056.7A CN202010916056A CN112109274B CN 112109274 B CN112109274 B CN 112109274B CN 202010916056 A CN202010916056 A CN 202010916056A CN 112109274 B CN112109274 B CN 1121092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plastic film
mold
cavity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60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09274A (zh
Inventor
李俊军
余庆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iji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iji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iji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iji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160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092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09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9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09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9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08Inserting articles into the mould
    • B29C45/14016Intermittently feeding endless articles, e.g. transfer films, to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6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6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 B29C2045/14106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using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or static electric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图案耐高温环保餐盒加工方法,餐盒加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机械手抓取塑膜并保持至少部分所述塑膜处于平铺状态,其中,塑膜为预制长度且具有图文的长条薄膜。将塑膜呈环形绕设于模型的外周壁,所述模型安装于第二机械手。通过第二机械手将模型移动至注塑模具的型腔,所述塑膜与所述模型分离并附着贴合于型腔的腔壁。注塑模具在模型移出后合模并注塑。输出与塑膜注塑成型为一体的盒体,所述盒体由塑料材料制成且具有收纳空间,所述塑膜环绕于盒体的外周壁,所述塑膜的两端在盒体的外周壁形成一条连接缝。塑膜预制加工而成带有图形和/或文字的长条薄膜,餐盒中塑膜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加工成一体,结合强度高。

Description

表面图案耐高温环保餐盒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表面图案耐高温环保餐盒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餐盒的外周壁平滑表面,整体为单一的颜色,美观性差。在相关技术中,塑料餐盒通过喷涂、印刷、胶纸黏贴等贴合方式在餐盒的外周壁形成图案及花纹,然而,上述餐盒在洗碗机或微波炉等设备中使用过程中,餐盒表面的油墨及胶纸极易脱落,影响美观度及卫生状况,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图案耐高温环保餐盒加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表面图案耐高温环保餐盒加工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机械手抓取塑膜并保持至少部分所述塑膜处于平铺状态,其中,塑膜为预制长度且具有图文的长条薄膜;
将塑膜呈环形绕设于模型的外周壁,所述模型安装于第二机械手;
通过所述第二机械手将模型移动至注塑模具的型腔,所述塑膜与所述模型分离并附着贴合于所述型腔的腔壁;
注塑模具在模型移出后合模并注塑;
输出与所述塑膜注塑成型为一体的盒体,所述盒体由塑料材料制成且具有收纳空间,所述塑膜环绕于所述盒体的外周壁,所述塑膜的两端在所述盒体的外周壁形成一条连接缝。
可选地,所述将塑膜呈环形绕设于模型的外周壁,包括:
将所述模型的一侧表面贴合并吸附所述塑膜,所述塑膜的两端沿所述模型的边缘弯曲并悬挂;
将所述模型向背离所述塑膜的悬挂方向移动,悬挂于所述模型相对两侧的塑膜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刷膜组件和第二刷膜组件抚平吸附于所述模型;
再将所述模型沿倾斜相交于所述塑膜的悬挂方向向远离所述第一刷膜组件或第二刷膜组件方向移动,悬挂于所述模型一侧的塑膜通过所述第一刷膜组件或第二刷膜组件抚平贴合于所述模型,以使得所述塑膜呈环形绕设于模型的外周壁。
可选地,所述塑膜通过所述模型内设有真空吸头组件所产生的吸附力贴合于所述模型的外周壁。
可选地,当所述模型的多边形结构时,所述塑膜的两端相对设置于所述模型的第一转角,所述第一转角为所述模型在所述塑膜的悬挂方向连接相邻两个面的圆弧角。
可选地,所述模型包括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所述第二模型位于所述第一模型所悬挂塑膜的延伸方向并与所述第一模型间隔第一间距,其中,第一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模型所悬挂塑膜超出所述第一模型的最大悬挂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模型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模型的外轮廓尺寸;或,所述第二模型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模型的外轮廓尺寸。
可选地,所述塑膜与所述模型分离并附着贴合于所述型腔的腔壁,包括:
所述注塑模具通过静电吸附所述塑膜。
可选地,所述注塑模具在模型移出后合模并注塑,包括:
所述注塑模具的注塑温度为220~250度。
可选地,所述注塑模具在模型移出后合模并注塑,包括:
所述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与所述第一模型相适配,所述第二型腔与所述第二模型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输出与所述塑膜注塑成型为一体的盒体,包括:
所述第二机械手将模型移动至注塑模具并抓取所述盒体,再将所述模型移动至注塑模具的型腔。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塑膜预制加工而成带有图形和/或文字的长条薄膜,餐盒中塑膜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加工成一体,结合强度高。盒体外周壁环绕塑膜,整体美观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餐盒加工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餐盒加工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机械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机械手立体配置不同大小的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机械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塑膜贴合于模型上表面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塑膜贴合于模型相对两侧表面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塑膜贴合于模型的下表面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机械手将模型移动至型腔并取出餐盒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加工餐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机械手10;第一机械臂组件11;吸盘组件12;第一吸盘121;第二吸盘122;第三吸盘123;第四吸盘124;第一导向组件13;第一刷膜组件14;第二刷膜组件15;刷架151;刷丝152;物料架16;第二机械手20;模型21;第一模型211;第二模型212;第二机械臂组件22;第二导向组件23;天轨组件24;取料组件25;出料吸盘251;注塑设备30;注塑模具31;型腔311;第一型腔3111;第二型腔3112;塑膜40;连接缝41;餐盒50;盒体5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表面图案耐高温环保餐盒加工方法,用于在塑料餐盒的外周壁附着牢固的花纹、图形或文字。表面图案耐高温环保餐盒50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通过第一机械手10抓取塑膜40并保持至少部分所述塑膜40处于平铺状态,其中,塑膜40为预制长度且具有图文的长条薄膜。塑膜40裁剪后形成一长条形的薄膜,其中,薄膜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餐盒50所对应外周壁的周长。薄膜设有图案或花纹或文字,以构成图文的薄膜。例如,第一机械手10包括间隔分布的两个吸盘,两个吸盘分别吸附塑膜40的同一侧表面,以使两个吸盘之间的塑膜40呈面状平铺状态。
步骤S102,将塑膜40呈环形绕设于模型21的外周壁,所述模型21安装于第二机械手20。模型21的外周壁形状及尺寸与餐盒50的外周壁形状及尺寸相同,以使塑膜40绕设于模型21的形状即为塑膜40位于餐盒50的成型位置。模型21安装于第二机械手20并随第二机械手20移动,以使塑膜40在模型21的运动过程中卷绕于模型21的外周壁。例如,餐盒50的形状为四边形、五边形等多变形柱状薄壁结构,则模型21的外周壁设为四边形、五边形等多变形柱状结构。或者,餐盒50的形状为圆柱形、圆台形薄壁结构,则模型21的外周壁设为圆柱面或锥面。
步骤S103,通过所述第二机械手20将模型21移动至注塑模具31的型腔311,所述塑膜40与所述模型21分离并附着贴合于所述型腔311的腔壁。第二机械手20将模型21及塑膜40从卷绕塑膜40的位置移动至打开的注塑模具31处,第二机械手20再将模型21及塑膜40输送至型腔311内。塑膜40与模型21分离并吸附于型腔311的腔壁处,以使塑膜40与型腔311的位置保持固定。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模具31通过静电吸附所述塑膜40,以使塑膜40紧密贴于型腔311的腔壁。塑膜40与模型21分离效果好且与型腔311固定方便,贴合紧密性好且不会影响注塑模具31的注塑加工。
步骤S104,注塑模具31在模型21移出后合模并注塑。在第二机械手20带动模型21移出并远离注塑模具31后,注塑设备30驱动注塑模具31合模并通过注射塑料熔体,以使塑料熔体填充型腔311并与塑膜40紧密连接成一体。
步骤S105,输出与所述塑膜40注塑成型为一体的盒体51,所述盒体51由塑料材料制成且具有收纳空间。所述塑膜40环绕于所述盒体51的外周壁,所述塑膜40的两端在所述盒体51的外周壁形成一条连接缝41。
塑膜40预制加工而成带有图形和/或文字的长条薄膜,盒体51与塑膜40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加工成一体,结合强度高。塑膜40为一条连续的薄膜在盒体51成型过程中环绕盒体51的外周壁,整体美观性高。餐盒50仅在塑膜40的两端合拢位置形成一套连接缝41,接缝少,美观度高。
见图6至图8所示:在上述步骤S102中,将塑膜40呈环形绕设于模型21的外周壁,以使塑膜40的安装尺寸及安装位置与塑膜40设置餐盒50的实际位置相匹配。可选地,塑膜40的绕设方式可采用塑膜40的一端固定贴合于模型21的外周壁,另一端在机械臂或滚柱等驱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连续绕设于模型21的外周壁。在另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塑膜40的一端贴合于模型21,并转动模型21以使塑膜40连续绕设于模型21的外周壁。
在一实施例中,将塑膜40呈环形绕设于模型21的外周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将所述模型21的一侧表面贴合并吸附所述塑膜40,所述塑膜40的两端沿所述模型21的边缘弯曲并悬挂。模型21在第二机械手20驱动下向塑膜40的平铺部位移动,以使模型21的一侧平面贴合于塑膜40的平铺部位。可选地,塑膜40架设于模型21朝上的一侧。为方便表述,在本发明中定义模型21背离重力方向为朝上一侧,定义模型21平行于重力方向为朝下一侧。塑膜40贴合并附着于模型21的上表面,塑膜40的两端分别沿模型21的上表面的两侧向下悬挂。
可选地,第二机械手20包括位于模型21内的真空吸头组件,真空吸头组件环绕模型21的内壁面设置且朝向模型21的外周壁方向。当塑膜40贴合于模型21的外侧表面时,真空吸头组件运行以将塑膜40吸附贴合于模型21的外周壁,即。所述塑膜40通过所述模型21内设有真空吸头组件所产生的吸附力贴合于所述模型21的外周壁。其中,塑膜40在真空吸头组件停止后与模型21分离。例如,模型21的上表面移动并贴合于塑膜40,同时,位于模型21的上部区域的真空吸头组件运行,以将塑膜40吸附于模型21的上表面,并且塑膜40的两端沿模型21的两侧悬挂。
步骤S202,将所述模型21向背离所述塑膜40的悬挂方向移动,悬挂于所述模型21相对两侧的塑膜40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刷膜组件14和第二刷膜组件15抚平吸附于所述模型21。第一刷膜组件14和第二刷膜组件15位于模型21的上方,模型21位于第一刷膜组件14和第二刷膜组件15之间。第二机械手20装置带动模型21和塑膜40向上移动,并越过第一刷膜组件14和第二刷膜组件15,第一刷膜组件14和第二刷膜组件15分别抚平模型21两侧的塑膜40,以使塑膜40与模型21的相对两侧面贴合。位于模型21的相对两侧区域的真空吸头组件运行,以将塑膜40吸附于模型21的相对两侧面。可选地,塑膜40其中一端与模型21完全贴合,另一端超出模型21并继续悬挂于模型21。
步骤S203,再将所述模型21沿倾斜相交于所述塑膜40的悬挂方向向远离所述第一刷膜组件14或第二刷膜组件15方向移动,悬挂于所述模型21一侧的塑膜40通过所述第一刷膜组件14或第二刷膜组件15抚平贴合于所述模型21,以使得所述塑膜40呈环形绕设于模型21的外周壁。在模型21越出第一刷膜组件14或第二刷膜组件15后,第二机械手20带动模型21变化移动方向,以使塑膜40的悬挂一端继续通过第一刷膜组件14或第二刷膜组件15抚平贴合于模型21的下表面。并且,位于模型21的下表面区域的真空吸头组件运行,以将塑膜40吸附于模型21的下表面。
可选地,当所述模型21的多边形结构时,所述塑膜40的两端相对设置于所述模型21的第一转角,所述第一转角为所述模型21在所述塑膜40的悬挂方向连接相邻两个面的圆弧角。例如,模型21设为四边形柱状结构,其拐角处通过圆弧过渡连接。第一转角位于模型21朝下的一侧的弧形拐角。在步骤S202中,塑膜40的一端贴合于第一转角,塑膜40的另一端远离第一转角并延伸超出模型21的下表面。在步骤S203中,第一刷膜组件14或第二刷膜组件15抚平塑膜40,塑膜40的另一端贴合于模型21的下表面并延伸至第一转角,以使塑膜40的两端在第一转角处形成相对设置的连接缝41。
为提高餐盒50的加工效率,注塑设备30可以一次加工两个及以上数量的餐盒50。例如,注塑设备30一次加工餐盒50的数量可设为两个、三个、四个等。以加工两个餐盒50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见图3和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型21包括第一模型211和第二模型212,所述第二模型212位于所述第一模型211所悬挂塑膜40的延伸方向并与所述第一模型211间隔第一间距,其中,第一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模型211所悬挂塑膜40超出所述第一模型211的最大悬挂长度。
第一模型211和第二模型212分别对应一种餐盒50的外周壁尺寸,其中,第一模型211和第二模型212的形状及尺寸可相同或不同。在步骤S101中,第一机械手10抓取两条间隔分布的塑膜40。在步骤S102中,第二机械手20带动第一模型211和第二模型212同步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逐一将塑膜40环绕于第一模型211和第二模型212。如,第一机械手10的第一条塑膜40按照步骤S201至S203先环绕于第一模型211,在将第一机械手10的第二条塑膜40按照步骤S201至S203先环绕于第二模型212,继而使第一模型211和第二模型212均绕设有塑膜40。
与之对应的,所述注塑模具31包括第一型腔3111和第二型腔3112,所述第一型腔3111与所述第一模型211相适配,所述第二型腔3112与所述第二模型212相适配。第一型腔3111和第二型腔3112间隔分布于注塑模具31,以使机械手移动至开模状态的注塑模具31时,卷绕有塑膜40的第一模型211和第二模型212同步插入注塑模具31,以使第一模型211所环绕的塑膜40限定于第一型腔3111,第二模型212所环绕的塑膜40限定于第二型腔3112,上料效率高且位置精准。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型211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模型212的外轮廓尺寸,或者,所述第二模型212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模型211的外轮廓尺寸,以使得注塑模具31一侧加工可形成配套使用的不同规格的餐盒50,节约模具及设备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在塑膜40通过静电吸附于注塑模具31的型腔311后,注塑设备30驱动注塑模具31合模,并通过注塑组件向型腔311内注入塑料熔体,以加工成型餐盒50。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模具31的注塑温度为220~250度,以保持餐盒50与塑膜40的紧密结合,提高连接强度。例如,注塑模具31的注塑温度为220、230度、240度、250度等。可选地,塑膜40包括基膜和成型于基膜的图形层。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基膜溶解并与盒体51一体成型,以使图形层依附于盒体51的表面,结合强度高。其中,图形层非采用油墨涂覆工艺加工,无毒且环保。
注塑模具31在加工完成后开模,同时第二机械手20抓取下一个塑膜40进入注塑模具31的型腔311。之后,第二机械手20背离模型21的一侧设有出料吸盘,出料吸盘抓取注塑模具31内以完成加工的餐盒50,以执行出料功能。即,所述第二机械手20将模型21移动至注塑模具31并抓取所述盒体51,再将所述模型21移动至注塑模具31的型腔311,以实现注塑模具31内上料和出料的连续执行,节约注塑设备30设置餐盒50出料所需的空间,降低设备的高度要求,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餐盒加工方法布局的餐盒加工流水线,如图2和图3所示,餐盒加工流水线用于加工餐盒50,餐盒加工流水线包括:第一机械手10、第二机械手20和注塑设备30,第一机械手10用于抓取塑膜40,其中,所述塑膜40为预制长度且具有图文的长条薄膜。塑膜40裁剪后形成一长条形的薄膜,其中,薄膜的长度小于或等于餐盒50所对应外周壁的周长。薄膜设有图案或花纹或文字,以构成图文的薄膜。
第二机械手20包括与所述餐盒50的外周壁相同的模型21,所述第二机械手20相对于所述第一机械手10移动,以将所述塑膜40成环形绕设于所述模型21的外周壁。模型21的外周壁形状及尺寸与餐盒50的外周壁形状及尺寸相同,以使塑膜40绕设于模型21外周壁的形状及位置即为塑膜40位于餐盒50的成型位置。模型21安装于第二机械手20并随第二机械手20移动,以使塑膜40在模型21的运动过程中卷绕于模型21的外周壁。例如,餐盒50的形状为四边形、五边形等多变形柱状薄壁结构,则模型21的外周壁设为四边形、五边形等多变形柱状结构。或者,餐盒50的形状为圆柱形、圆台形薄壁结构,则模型21的外周壁设为圆柱面或锥面。
注塑设备30包括注塑模具31和与所述注塑模具31对应设置的注射组件,所述注塑模具31设置有型腔311。第二机械手20将模型21及塑膜40从卷绕塑膜40的位置移动至打开的注塑模具31处,第二机械手20再将模型21及塑膜40输送至型腔311内。塑膜40与模型21分离并吸附于型腔311的腔壁处,以使塑膜40与型腔311的位置保持固定。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模具31通过静电吸附所述塑膜40,以使塑膜40紧密贴于型腔311的腔壁。塑膜40与模型21分离效果好且与型腔311固定方便,贴合紧密性好且不会影响注塑模具31的注塑加工。
所述注塑模具31在所述模型21移动至所述型腔311时将所述塑膜40吸附于所述型腔311的腔壁,并在所述第二机械手20移出后合模;所述注射组件向所述型腔311内注射塑料熔体,所述塑料熔体结合所述塑膜40形成餐盒50。
在第二机械手20带动模型21移出并远离注塑模具31后,注塑设备30驱动注塑模具31合模并通过注射塑料熔体,以使塑料熔体填充型腔311并与塑膜40紧密连接成一体。塑膜40预制加工而成带有图形和/或文字的长条薄膜,盒体51与塑膜40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加工成一体,结合强度高。塑膜40为一条连续的薄膜在盒体51成型过程中环绕盒体51的外周壁,整体美观性高。餐盒50仅在塑膜40的两端合拢位置形成一套连接缝41,接缝少,美观度高。
如图6所示,模型21在第二机械手20驱动下向塑膜40的平铺部位移动,以使模型21的一侧平面贴合于塑膜40的平铺部位。可选地,塑膜40架设于模型21朝上的一侧。为方便表述,在本发明中定义模型21背离重力方向为朝上一侧,定义模型21平行于重力方向为朝下一侧。塑膜40贴合并附着于模型21的上表面,塑膜40的两端分别沿模型21的上表面的两侧向下悬挂。
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机械手10用于调整塑膜40的装配位置及与模型21的卷绕连接角度,以保持餐盒50加工流水线加工的连续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械手10包括第一导向组件13、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3的第一机械臂组件11和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械臂组件11的吸盘组件12,所述第一机械臂组件11沿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3滑动包括上料位置和取料位置。当所述第一机械臂组件11移动至所述取料位置时,所述吸盘组件12抓取所述塑膜40。当所述第一机械臂组件11移动至所述上料位置时,所述模型21的一侧表面贴合并吸附位于所述吸盘组件12的所述塑膜40,所述塑膜40的两端沿所述模型21的边缘弯曲并悬挂。
第一机械臂组件11沿第一导向组件13的移动,第一机械臂组件11的运动轨迹与第一导向组件13的导向部位形状相同。如,第一机械臂组件11沿第一导向组件13直线移动;第一机械臂组件11沿第一导向组件13曲线移动等,以使吸盘组件12在取料位置抓取塑膜40后沿第一导向组件13移动至上料位置。模型21在上料位置与吸盘组件12所抓取的塑膜40贴合连接。
塑膜40逐层叠加放置于物料架16上,第一机械臂组件11带动吸盘组件12向物料架16方向移动,并吸附最上层的塑膜40,以使塑膜40处于平铺状态。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盘组件12包括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机械臂组件11的第一吸盘121和第二吸盘122,所述第一吸盘121和第二吸盘122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模型21的一侧表面贴合并吸附位于所述第一吸盘121和第二吸盘122之间的所述塑膜40。
第一吸盘121和第二吸盘122可通过低压气压吸附或静电吸附方式吸附塑膜40,并在模型21贴合至塑膜40后停止吸附,以使塑膜40吸附于模型21。第一吸盘121和第二吸盘122处于同一平面,则位于第一吸盘121和第二吸盘122之间的塑膜40处于面状平铺状态。模型21的移动方向位于第一吸盘121和第二吸盘122之间,以使塑膜40挂设于模型21的上表面。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机械手20包括天轨组件24、滑动连接于所述天轨组件24的第二导向组件23和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23的第二机械臂组件22及安装于所述模型21内的吸附组件(未图示)。所述模型21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械臂组件22并朝向所述第一机械手10一侧延伸,所述塑膜40通过所述模型21内设有吸附组件所产生的吸附力贴合于所述模型21的外周壁。
天轨组件24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导向组件23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其中,天轨组件24自第一机械手10一侧向注塑设备30一侧延伸,以使模型21在第一机械手10和注塑设备30之间移动。第二机械臂组件22沿第二导向组件23移动并能在第二导向组件23的带动下沿天轨组件24滑动,以带动模型21远离或靠近第一机械手10。如图6所示,第二机械臂组件22带动模型21的一侧表面贴合并吸附所述塑膜40,所述塑膜40的两端沿所述模型21的边缘弯曲并悬挂。即,模型21在第二机械臂组件22驱动下向塑膜40的平铺部位移动,以使模型21的上平面贴合于塑膜40的平铺部位。
如图5和图7所示,第二机械臂组件22带动模型21继续滑动并越过第一吸盘121和第二吸盘122所处的平面,以使模型21的其它外周壁被塑膜40所覆盖。其中,所述第一机械手1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刷膜组件14和第二刷膜组件15,第一刷膜组件14和第二刷膜组件15位于吸盘组件12的上方,以使模型21越过第一吸盘121和第二吸盘122后进入第一刷膜组件14和第二刷膜组件15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一刷膜组件14和第二刷膜组件15的间隔距离小于所述模型21的最小宽度,则,悬挂于所述模型21相对两侧的塑膜40通过所述第一刷膜组件14和第二刷膜组件15抚平并吸附于所述模型21。可选地,第一刷膜组件14和第二刷膜组件15安装于第一机械臂组件11,并与吸盘组件12背对设置。第一机械臂组件11包括滑动连接于臂架和安装于所述臂架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3的驱动件,第一刷膜组件14、第二刷膜组件15及吸盘组件12均安装于所述臂架。
第一刷膜组件14和第二刷膜组件15均包括刷架151和固设于刷架151的刷丝152,刷丝152为细长的柱状长条,如塑料丝、毛等细丝结构。第一刷膜组件14和第二刷膜组件15的刷丝152相对设置,在模型21移动第一刷膜组件14和第二刷膜组件15之间时,刷丝152能够将塑膜40抚平贴合于模型21的表面,确保塑膜40与模型21表面贴合紧密,不起褶皱。其中,刷丝152与模型21相互挤压且刷丝152弯曲弹性形变。
第二机械臂组件22带动模型21和塑膜40向上移动,并越过第一刷膜组件14和第二刷膜组件15,第一刷膜组件14和第二刷膜组件15分别抚平模型21两侧的塑膜40,以使塑膜40与模型21的相对两侧面贴合。位于模型21的相对两侧区域的吸附组件运行,以将塑膜40吸附于模型21的相对两侧面。可选地,塑膜40其中一端与模型21完全贴合,另一端超出模型21并继续悬挂于模型21。
如图8所示,在模型21越出第一刷膜组件14或第二刷膜组件15后,第二导向组件23沿天轨组件24方向移动,则模型21的移动方向改变,以使塑膜40的悬挂一端继续通过第一刷膜组件14或第二刷膜组件15抚平贴合于模型21的下表面。并且,位于模型21的下表面区域的吸附组件运行,以将塑膜40吸附于模型21的下表面。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当所述模型21的多边形结构时,所述塑膜40的两端相对设置于所述模型21的第一转角,所述第一转角为所述模型21在所述塑膜40的悬挂方向连接相邻两个面的圆弧角。例如,模型21设为四边形柱状结构,其拐角处通过圆弧过渡连接。第一转角位于模型21朝下的一侧的弧形拐角。塑膜40的一端贴合于第一转角,塑膜40的另一端远离第一转角并延伸超出模型21的下表面。第一刷膜组件14或第二刷膜组件15抚平塑膜40,塑膜40的另一端贴合于模型21的下表面并延伸至第一转角,以使塑膜40的两端在第一转角处形成相对设置的连接缝41。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为提高餐盒50的加工效率,注塑设备30可以一次加工两个及以上数量的餐盒50。例如,注塑设备30一次加工餐盒50的数量可设为两个、三个、四个等。以加工两个餐盒50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型21包括第一模型211和第二模型212,所述第二模型212位于所述第一模型211所悬挂塑膜40的延伸方向并与所述第一模型211间隔第一间距,其中,第一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模型211所悬挂塑膜40超出所述第一模型211的最大悬挂长度。
如图4、图5和图9所示,第一模型211和第二模型212分别对应一种餐盒50的外周壁尺寸,其中,第一模型211和第二模型212的形状及尺寸可相同或不同。吸盘组件12抓取两条间隔分布的塑膜40,第二机械臂组件22带动第一模型211和第二模型212同步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逐一将塑膜40环绕于第一模型211和第二模型212。如,吸盘组件12中第一吸盘121和第二吸盘122所吸附的塑膜40环绕于第一模型211。可选地,所述吸盘组件12还包括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机械臂组件11的第三吸盘123和第四吸盘124,所述第三吸盘123和第四吸盘124处于同一平面,用于吸附另一条塑膜40。再将第三吸盘123和第四吸盘124所吸附的第二条塑膜40环绕于第二模型212,继而使第一模型211和第二模型212均绕设有塑膜40。
与之对应的,所述注塑模具31包括第一型腔3111和第二型腔3112,所述第一型腔3111与所述第一模型211相适配,所述第二型腔3112与所述第二模型212相适配。第一型腔3111和第二型腔3112间隔分布于注塑模具31,以使机械手移动至开模状态的注塑模具31时,卷绕有塑膜40的第一模型211和第二模型212同步插入注塑模具31,以使第一模型211所环绕的塑膜40限定于第一型腔3111,第二模型212所环绕的塑膜40限定于第二型腔3112,上料效率高且位置精准。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型211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模型212的外轮廓尺寸,或者,所述第二模型212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模型211的外轮廓尺寸,以使得注塑模具31一侧加工可形成配套使用的不同规格的餐盒50,节约模具及设备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如图3和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机械手20还包括装配于所述第二机械臂组件22的取料组件25,所述取料组件25与所述模型21背对设置,用于抓取所述注塑模具31内的餐盒50。注塑模具31在加工完成后开模,同时第二机械手20抓取下一个塑膜40进入注塑模具31的型腔311。第二机械臂组件22沿天轨组件24移动取料组件25抓取加工完成的餐盒50,再将模型21移动至注塑模具31,以使塑膜40位于对应的型腔311内。第二机械臂组件22沿天轨组件24移动并远离注塑模具31,实现注塑模具31内上料和出料的连续执行,节约注塑设备30设置餐盒50出料所需的空间,降低设备的高度要求,提高空间利用率。当然,餐盒50抓取和塑膜40的植入顺序可行相应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选地,取料组件25配置为出料吸盘251,出料吸盘251用于通过压力差吸附抓取餐盒50脱离。其中,出料吸盘251背离模型21的一侧,出料吸盘251抓取注塑模具31内以完成加工的餐盒50,以执行出料功能。
所述注塑模具31包括第一型腔3111和第二型腔3112,所述第一型腔3111与所述第一模型211相适配,所述第二型腔3112与所述第二模型212相适配,所述注塑模具31通过静电吸附所述塑膜40。在塑膜40通过静电吸附于注塑模具31的型腔311后,注塑设备30驱动注塑模具31合模,并通过注塑组件向型腔311内注入塑料熔体,以加工成型餐盒50。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模具31的注塑温度为220~250度,以保持餐盒50与塑膜40的紧密结合,提高连接强度。
如图10所示,塑膜40环绕于所述盒体51的外周壁,塑膜40所覆盖的盒体51表面即为餐盒50的图形区域。塑膜40与盒体51呈一体结构,结合强度高且不易脱落。相应的,盒体51的表面具有塑膜40所加工的花纹和/或图形,餐盒50的外形美观度高。塑膜40设为一条连续的薄膜结构,并环绕盒体51的外周壁一周。当塑膜40与盒体51注塑成型后,所述塑膜40的两端在所述盒体51的外周壁形成一条连接缝41。塑膜40与盒体51连接的接缝少,整体美观度高。塑膜40成环形附着于盒体51的外周壁,当塑膜40的边缘距离与盒体51的外周壁平齐或基本平齐时,塑膜40在餐盒50外周壁的覆盖面广,整体美观度高。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其它结构和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Claims (9)

1.一种表面图案耐高温环保餐盒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一机械手抓取塑膜并保持至少部分所述塑膜处于平铺状态,其中,塑膜为预制长度且具有图文的长条薄膜;
将塑膜呈环形绕设于模型的外周壁,所述模型安装于第二机械手;
通过所述第二机械手将模型移动至注塑模具的型腔,所述塑膜与所述模型分离并附着贴合于所述型腔的腔壁;
注塑模具在模型移出后合模并注塑;
输出与所述塑膜注塑成型为一体的盒体,所述盒体由塑料材料制成且具有收纳空间,所述塑膜环绕于所述盒体的外周壁,所述塑膜的两端在所述盒体的外周壁形成一条连接缝,其中,所述将塑膜呈环形绕设于模型的外周壁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模型的一侧表面贴合并吸附所述塑膜,所述塑膜的两端沿所述模型的边缘弯曲并悬挂;
将所述模型向背离所述塑膜的悬挂方向移动,悬挂于所述模型相对两侧的塑膜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刷膜组件和第二刷膜组件抚平吸附于所述模型;
再将所述模型沿倾斜相交于所述塑膜的悬挂方向向远离所述第一刷膜组件或第二刷膜组件方向移动,悬挂于所述模型一侧的塑膜通过所述第一刷膜组件或第二刷膜组件抚平贴合于所述模型,以使得所述塑膜呈环形绕设于模型的外周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盒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膜通过所述模型内设有真空吸头组件所产生的吸附力贴合于所述模型的外周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盒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模型的多边形结构时,所述塑膜的两端相对设置于所述模型的第一转角,所述第一转角为所述模型在所述塑膜的悬挂方向连接相邻两个面的圆弧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盒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包括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所述第二模型位于所述第一模型所悬挂塑膜的延伸方向并与所述第一模型间隔第一间距,其中,第一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模型所悬挂塑膜超出所述第一模型的最大悬挂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餐盒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型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模型的外轮廓尺寸;或,所述第二模型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模型的外轮廓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盒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膜与所述模型分离并附着贴合于所述型腔的腔壁,包括:
所述注塑模具通过静电吸附所述塑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盒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在模型移出后合模并注塑,包括:
所述注塑模具的注塑温度为220~250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餐盒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在模型移出后合模并注塑,包括:
所述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与所述第一模型相适配,所述第二型腔与所述第二模型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盒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与所述塑膜注塑成型为一体的盒体,包括:
所述第二机械手将模型移动至注塑模具并抓取所述盒体,再将所述模型移动至注塑模具的型腔。
CN202010916056.7A 2020-09-03 2020-09-03 表面图案耐高温环保餐盒加工方法 Active CN1121092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6056.7A CN112109274B (zh) 2020-09-03 2020-09-03 表面图案耐高温环保餐盒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6056.7A CN112109274B (zh) 2020-09-03 2020-09-03 表面图案耐高温环保餐盒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9274A CN112109274A (zh) 2020-12-22
CN112109274B true CN112109274B (zh) 2022-08-12

Family

ID=73804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6056.7A Active CN112109274B (zh) 2020-09-03 2020-09-03 表面图案耐高温环保餐盒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092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2280A (zh) * 2022-08-13 2022-12-06 福建泉州市惠新珍珠棉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一次性餐盒及其成型工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5120A (zh) * 2006-04-25 2009-04-08 克劳斯玛菲科技有限公司 用来制造复合构件的方法
CN107160629A (zh) * 2017-03-30 2017-09-15 诸城市国通塑业有限公司 注塑模内标自动贴标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02696C2 (nl) * 1996-03-25 1997-09-26 Simco Nederland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spuitgietvoorwerp, alsmede een daarmee vervaardigd voorwerp.
NL1012869C2 (nl) * 1999-08-20 2001-02-23 Fountain Technologies B V I O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vervaardigen en plaatsen van labels in een matrijs.
US20040026438A1 (en) * 2002-08-12 2004-02-12 Lori Tyra Article of manufacture with in-molded erasable and markable discrete surfac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IL179588A (en) * 2006-11-26 2011-11-30 Keter Plastic Ltd Injection mold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molded products manufactured thereby
CN103407057A (zh) * 2013-07-22 2013-11-27 上海通领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模内装饰生产用机械手及模内装饰生产装置
CN204218535U (zh) * 2014-10-24 2015-03-25 曼盛包装(上海)有限公司 模内贴标注塑成型的薄膜塑料杯
CN108099094A (zh) * 2016-11-25 2018-06-01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和注塑成型的工艺
CN109760265B (zh) * 2019-02-22 2020-11-13 珠海市曼茶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异型件及其模内贴膜装饰注塑成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5120A (zh) * 2006-04-25 2009-04-08 克劳斯玛菲科技有限公司 用来制造复合构件的方法
CN107160629A (zh) * 2017-03-30 2017-09-15 诸城市国通塑业有限公司 注塑模内标自动贴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9274A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44795B (zh) 一种纸盒的制盒设备及其制盒方法
CN112895585B (zh) 一种合盖组装工艺
CN112109274B (zh) 表面图案耐高温环保餐盒加工方法
JPS6325012A (ja) 成形プラスチック製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0978618A (zh) 皮壳围框盒型的制作方法及生产工艺
CN104290254A (zh) 注塑机模内自动贴标设备
US20200298524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ackaging tray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and product obtained
KR102201339B1 (ko) 종이상자 제조 시스템
US20060021298A1 (en) Device, installa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package from a sheet of a flexible material and for filling it with a pulverulent or nonpulverulent product
CN213107847U (zh) 表面图案耐高温环保餐盒加工流水线
CN112976690A (zh) 一种编织袋内外袋套袋及上口粘合装置
KR101484412B1 (ko) 상자 외피 부착장치
CN115534401A (zh) 智能纸盘成型组件、设备及工艺
CN214688193U (zh) 一种编织袋内外袋套袋及上口粘合装置
CN216300162U (zh) 自动贴膜机
JP2013112414A (ja) 帯紙の貼付け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4248431B (zh) 一种环保pet胶盒的自动化生产成型装置
CN114474848B (zh) 包装盒生产工艺
KR20130125082A (ko) 필름 부착장치
CN221417547U (zh) 内衬板安装设备
CN219857856U (zh) 电视盒袋装装置
CN207134251U (zh) 喷金层分离结构
CN216659067U (zh) 桶型结构成型装置及具有双桶型结构的盒型生产线
CN216834555U (zh) 一种汽车节温器总成的打包设备
CN220181202U (zh) 一种用于折叠料盘的移栽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