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4813A - 拍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拍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4813A
CN112104813A CN202010548028.4A CN202010548028A CN112104813A CN 112104813 A CN112104813 A CN 112104813A CN 202010548028 A CN202010548028 A CN 202010548028A CN 112104813 A CN112104813 A CN 112104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exposure period
captured image
image data
expo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80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角前和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04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48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2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compensation contr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4Mounting of cameras operative during driv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2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infrared radiation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装置成本的减少,并且高精度地实现拍摄对象区域内的物体检测等的状况检测的拍摄控制装置。拍摄控制装置例如具备:曝光控制部,其将能够拍摄车厢内的可供乘客乘坐的区域的拍摄部的曝光的长度至少控制为第1曝光期间与长于第1曝光期间的第2曝光期间;图像取得部,其取得在第1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与在第2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第2拍摄图像数据;以及处理部,其分别处理第1拍摄图像数据与第2拍摄图像数据。

Description

拍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拍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使用通过拍摄部(照相机)拍摄对象区域而得的拍摄图像,检测映入对象区域内的物体、物体的姿势、周围的状况等,在状况掌握、控制等中利用的技术。在这样将拍摄图像利用于状况掌握、控制的情况下,其精度容易受拍摄图像的品质所影响。例如,因周围的环境(在可见光照相机的情况下为明暗差等,在红外线照相机的情况下为温度差等),而存在在拍摄图像的一部分产生“亮度饱和”、“曝光不足”,而无法正确地识别拍摄图像的内容的情况。因此,提出了各种拍摄明亮的图像与昏暗的图像,生成合成图像,获得动态范围,提高识别性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8-5035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16893号公报
然而,在进行上述的文献中提出的图像合成的情况下,合成后的图像的位数增加,会使处理负荷增大,从而需要高性能的处理装置、需要用于应对高处理负荷带来的发热量的增加的散热对策等,因此存在导致装置整体的成本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装置成本的减少,并且高精度地实现拍摄对象区域内的物体检测等的状况检测的拍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控制装置例如,具备:曝光控制部,其将能够拍摄车厢内的可供乘客乘坐的区域的拍摄部的曝光的长度至少控制为第1曝光期间与长于上述第1曝光期间的第2曝光期间;图像取得部,其取得在上述第1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与在上述第2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第2拍摄图像数据;以及处理部,其分别处理上述第1拍摄图像数据与上述第2拍摄图像数据。根据该结构,例如,在曝光期间相对短的第1曝光期间进行拍摄,由此虽存在成为在相对于拍摄部相对远的区域亮度不足的图像的可能性,但在相对于拍摄部相对近的区域能够进行难以产生图像过亮的所谓“亮度饱和”的拍摄。另一方面,在曝光期间相对来说比第1曝光期间长的第2曝光期间进行拍摄,由此虽存在图像在相对于拍摄部相对近的区域过亮的可能性,但在相对远离拍摄部的区域,能够进行难以产生图像过暗的所谓“曝光不足”的拍摄。换句话说,通过进行曝光期间的切换,并且分别处理拍摄图像数据,而无需拍摄图像的合成处理,便能够进行不过亮的区域的拍摄以及不过暗的区域的拍摄。其结果,能够实现合成处理的减少带来的装置成本的减少,并且高精度地取得容易识别接近拍摄部的区域的车厢内状况的拍摄图像数据以及容易识别远离拍摄部的区域的车厢内状况的拍摄图像数据的任一个,从而利用于控制。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控制装置的上述曝光控制部例如,也可以控制为上述第1曝光期间与上述第2曝光期间交替切换。根据该结构,例如,能够高效地取得第1拍摄图像数据与第2拍摄图像数据,并且能够在实际相同的时机进行第1区域的状况识别与第2区域的状况识别,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状况识别。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控制装置的上述曝光控制部例如,也可以基于在前次拍摄时在上述第1曝光期间拍摄到的上述第1拍摄图像数据中的、接近上述拍摄部的第1区域的平均亮度值,来修正这次拍摄时的上述第1曝光期间的长度,基于在前次拍摄时在上述第2曝光期间拍摄到的上述第2拍摄图像数据中的、比上述第1区域远离上述拍摄部的第2区域的平均亮度值,来修正这次拍摄时的上述第2曝光期间的长度。根据该结构,例如,能够容易执行与拍摄时的周围的条件变化对应的曝光期间的设定,取得由拍摄内容的识别更加容易进行的适当的亮度表现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以及第2拍摄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控制装置的上述曝光控制部例如,也可以控制作为上述拍摄部而拍摄红外线图像的红外线拍摄部的曝光期间的长度。根据该结构,例如,能够不分昼夜(亮状态、暗状态),在车厢内不被乘客识别地,取得由拍摄内容的识别更加容易进行的适当的亮度表现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以及第2拍摄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控制装置的上述曝光控制部例如,也可以使向上述红外线拍摄部能够拍摄的区域照射的红外光的照射期间与上述第1曝光期间以及上述第2曝光期间同步。根据该结构,例如,能够仅在拍摄时实施红外光的照射,因此能够有助于拍摄成本的减少,并且能够实现发热量的减少,从而有助于热对策构造的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对能够搭载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控制装置的车辆的结构以及车辆的拍摄范围进行说明的例示且示意性的图。
图2是对搭载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控制装置的车辆中的就坐于前座的乘客的拍摄的样子以及拍摄部的配置进行说明的例示且示意性的图。
图3是表示包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控制装置(拍摄控制部)的监视控制系统的简要的硬件结构的例示且示意性的框图。
图4是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控制装置的前座以及后座的曝光期间与照明(红外线LED)的驱动期间进行说明的例示且示意性的图。
图5是表示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控制装置中,当在第1曝光期间进行了曝光的情况下拍摄的车厢内的拍摄图像的例示且示意性的图。
图6是对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控制装置中,当在第2曝光期间进行了曝光的情况下拍摄的车厢内的拍摄图像的例示且示意性的图。
图7是对包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控制装置执行的一系列的处理的拍摄控制装置的运用方式进行说明的例示且示意性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车辆;10a…车厢;14…前排座位;16…后排座位;18、18a、18b、18c、18d…乘客;20…安全带;22…红外线拍摄部;24…红外线照明部;26…ECU;28…设备控制部;32…输出装置;34…车载设备;36…安全带传感器;38…CPU;38a…曝光控制部;38b…图像取得部;38c…处理部;100…监视控制系统;M1…第1拍摄图像;M2…第2拍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及由该结构带来的作用以及效果始终为一个例子,不限定于以下的记载内容。
图1是用于对作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控制装置的应用对象的车辆10的结构以及车辆10的拍摄部的拍摄范围进行说明的例示且示意性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拍摄控制装置进行用于取得用于检测(识别)车辆10的车厢10a内的状况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控制。车厢10a内的状况例如是乘客是否存在于车厢10a(搭乘状况)、乘客的姿势状况、乘客的车厢10a中的装备的利用状况等。另外,车厢10a内的状况也能够包含带入车厢10a内的物体(行李、生物等)的有无状况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搭载拍摄控制装置(拍摄控制部)的车辆10例如可以是以未图示的内燃机为驱动源的汽车,即内燃机汽车,也可以是以未图示的电动机为驱动源的汽车,即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另外,可以是以内燃机及电动机双方为驱动源的混合动力汽车,也可以是具备其他的驱动源的汽车。
如图1例示的那样,车辆10构成供未图示的乘客(驾驶员、同乘者)乘坐的车厢10a。在车厢10a内例如作为前排座位14(前座)配置有与方向盘12对置的位置的驾驶员用的座位14a(驾驶座)、座位14a的旁边的同乘者用的座位14b(副驾驶座)。另外,例如,作为后排座位16(后座)配置有同乘者用的座位16a、16b、16c。此外,在图1中,示出前排座位14为2个座位,后排座位16为3个座位的5个座位(5人座)的例子,座位布局例如能够根据车型等适当地选择。例如,后排座位16也可以由2个座位(与前排座位14合在一起为4人座)构成。另外,可以为3排座位结构,也可以为3排以上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乘客用的前排座位14为1排的结构,前排座位14的后方为行李空间。
图2是对搭载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控制装置的车辆10中的就坐于前排座位14(座位14a)的乘客18的拍摄的样子以及拍摄部的配置进行说明的例示且示意性的图。
前排座位14(座位14a)由椅垫14c、椅背14d、头枕14e等构成,支承椅垫14c的框架被未图示的导轨能够沿车辆前后方向位置调整地固定于车厢10a的地板面。另外,在前排座位14设置有倾斜机构等各种调整机构,而构成为能够以容易维持为适于驾驶的状态的方式调整佩戴安全带20并把持方向盘12的乘客18(驾驶员)的姿势。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拍摄控制装置为了检测(识别)车厢10a内的状况,而在能看到车厢10a内的位置,作为拍摄部例如配置红外线拍摄部22。另外,在红外线拍摄部22的附近配置有红外线照明部24。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红外线拍摄部22以及红外线照明部24配置于车辆10的前窗的内侧上部的大致中央部(例如,后视镜的附近)。此外,红外线拍摄部22只要是能看到车厢10a内的位置,则也可以配置于其他的位置。另外,只要能够向红外线拍摄部22的拍摄区域的整体照射红外光,则红外线照明部24的位置能够适当地变更,也可以将红外线拍摄部22与红外线照明部24配置于不同的位置。另外,红外线拍摄部22与红外线照明部24也可以构成为一体的照相机单元。
红外线拍摄部22例如是内置了与基于红外线的拍摄对应的、CCD(Charge CoupledDevice:电气耦合原件)、CIS(CMOS image sensor:CMOS图像传感器)等拍摄元件的数字照相机。红外线拍摄部22能够以规定的帧率依次输出动画数据(拍摄图像数据)。红外线照明部24例如能够形成照射红外线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等。红外线拍摄部22如图1中标注阴影线而表示的那样,例如能够利用1台拍摄车厢10a内的可供乘客18乘坐的区域(前排座位14、后排座位16的某区域)。另外,红外线照明部24以能够向至少包含红外线拍摄部22的拍摄范围的区域照射红外光的方式设定照射角以及照射强度。
红外线拍摄部22以在其拍摄区域至少包含就坐于前排座位14、后排座位16的各乘客18的方式调整并固定视角以及姿势。例如,如图2所示,在乘客18就坐于座位14a(驾驶座)的情况下,在红外线拍摄部22的拍摄区域包含有该乘客18的面部以及至少上半身。相同地,在乘客18就坐于座位14b(副驾驶座)的情况下,在红外线拍摄部22的拍摄区域包含有该乘客18的面部以及至少上半身。另外,在乘客18就坐于后排座位16的座位16a~16c的情况下,在红外线拍摄部22的拍摄区域包含有该乘客18的面部以及至少上半身。
红外线照明部24向就坐于座位14a、座位16a等的乘客18照射红外光,但不被人眼识别为光,因此即使将红外线向乘客18的面部的方向照射,也不使乘客18感到耀眼。因此,能够确保乘客18在车厢10a内的舒适性,并且容易地实现基于红外线拍摄部22的乘客18等的拍摄。
然而,如图1所示,在将红外线拍摄部22以及红外线照明部24配置于车厢10a的前方部分的情况下,存在在被拍摄的红外线拍摄图像中针对前排座位14以及后排座位16的整个区域,无法获得能够识别其拍摄内容的程度的拍摄品质的情况。例如,从红外线拍摄部22至后排座位16的距离大于从红外线拍摄部22至前排座位14的距离,因此存在拍摄到的红外线图像由于与前排座位14侧相比在后排座位16侧反射光(红外光)的衰减增大而会变暗的趋势。在该情况下,假定在相对接近红外线拍摄部22的前排座位14的区域(以下,存在称为第1区域的情况)附近,以能够获得通过控制等能够利用的亮度的红外线拍摄图像的方式进行了拍摄。在该情况下,在拍摄到的红外线拍摄图像中,针对相对远离红外线拍摄部22的后排座位16的区域(以下,存在称为第2区域的情况)附近,反射光的衰减增大,从而产生“曝光不足”的趋势增强。其结果,导致第2区域成为难以通过控制等进行利用的拍摄图像。相反,假定在包含后排座位16的第2区域附近,以能够获得通过控制等能够利用的亮度的红外线拍摄图像的方式进行了拍摄。在该情况下,在拍摄到的拍摄图像中,针对包含相对接近红外线拍摄部22的前排座位14的第1区域附近,反射光的衰减较小,因此受光量增加,从而导致“亮度饱和”的趋势增强。其结果,导致第1区域成为难以通过控制等进行利用的拍摄图像。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拍摄控制装置中,在通过红外线拍摄部22对车厢10a内依次进行拍摄并以规定的帧率输出红外线拍摄图像数据(以下,简记为拍摄图像数据)时,例如以交替地输出向包含前排座位14的第1区域用进行曝光而拍摄到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与向包含后排座位16的第2区域用进行曝光而拍摄到的第2拍摄图像数据的方式进行曝光控制。换句话说,作为前排座位14用,取得第1区域能够以适当的亮度表现的红外线拍摄到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作为后排座位16用,取得第2区域能够以适当的亮度表现的红外线拍摄到的第2拍摄图像数据,对各个拍摄图像数据独立地进行处理,例如,利用于各种监视控制。作为使用了第1拍摄图像数据以及第2拍摄图像数据的监视控制,例如,是乘客18、搭载物的有无检测控制、其识别控制、安全带20的佩戴的有无检测控制以及未佩戴的情况下的警告控制、乘客18操作车载设备的情况下的手势检测控制等。另外,也能够利用于车厢10a内的遗忘物品检测控制等。另外,进一步进行第1拍摄图像数据以及第2拍摄图像数据的解析,由此例如,进行驾驶员的睡意程度的判定、安全气囊的控制、就坐于前排座位14、后排座位16的乘客18的识别例如成人男性、成人女性、孩子等的识别,从而也能够执行适合于各自的控制。此外,在这些情况下,不进行第1拍摄图像数据与第2拍摄图像数据的合成处理,将各拍摄图像数据分别利用于控制。其结果,不需要图像的合成处理,能够减少处理负荷,从而能够有助于装置成本的减少。
图3是表示执行上述的拍摄控制的拍摄控制装置(拍摄控制部)的结构的例示且示意性的框图。此外,图3示出了监视控制系统100,该监视控制系统100包含设备控制部28,该设备控制部28在作为拍摄控制装置(拍摄控制部)发挥功能的ECU26(Electronic 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使用该拍摄控制装置取得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与第2拍摄图像数据时,执行车辆10中的各种监视控制。
如图3所示,ECU26控制红外线拍摄部22以及红外线照明部24而执行拍摄,并且将取得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第2拍摄图像数据提供给设备控制部28。然后,设备控制部28执行经由车内网络30被电连接的输出装置32、车载设备34的控制。车内网络30例如构成为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另外,车内网络30供在通过设备控制部28执行控制时参照的各种传感器电连接。在图3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检测配备于前排座位14、后排座位16的安全带20的佩戴的有无的安全带传感器36(36a~36e)。
ECU26例如,除了设备控制部28、CPU38之外,还具有ROM40、RAM42、SSD44(闪存)等。CPU38例如能够读出安装并存储于ROM40等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的程序,根据该程序执行运算处理。RAM42暂时存储在CPU38的运算中使用的各种数据。SSD44是能够改写的非易失性的存储部,即使在ECU26的电源被断开的情况下也能够存储数据。此外,设备控制部28、CPU38、ROM40、RAM42等能够集成于同一封装内。另外,ECU26也可以是代替CPU38,而使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其他的逻辑运算处理器、逻辑电路等的结构。另外,可以代替SSD44而设置HDD,SSD44、HDD也可以与ECU26分别设置。此外,作为拍摄控制装置(拍摄控制部)发挥功能的ECU26也可以在控制车辆10的多个其他的ECU的CPU中被实现。另外,在图3中,示出了设备控制部28作为独立的模块安装于ECU26的例子。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设备控制部28可以通过在CPU38中执行安装于ROM40等的程序而被实现,也可以与ECU26分别独立地设置。
CPU38读出安装并存储于ROM40等的存储装置的程序,执行该程序,由此实现曝光控制部38a、图像取得部38b、处理部38c等。
曝光控制部38a将能够拍摄车厢10a内的可供乘客18乘坐的区域(包含前排座位14的第1区域、包含后排座位16的第2区域)的红外线拍摄部22的曝光的长度至少控制为第1曝光期间与长于第1曝光期间的第2曝光期间。另外,图像取得部38b取得在第1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与在第2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第2拍摄图像数据,并依次暂时保存于RAM42等的存储装置。处理部38c分别处理第1拍摄图像数据与第2拍摄图像数据,并提供给设备控制部28,执行各种控制。
例如,曝光控制部38a以第1曝光期间与第2曝光期间交替切换的方式控制红外线拍摄部22。换句话说,红外线拍摄部22拍摄到的拍摄图像数据构成以容易识别的亮度表现(拍摄)包含前排座位14的第1区域的帧与以容易识别的亮度表现(拍摄)包含后排座位16的第2区域的帧交替存在的动画数据。例如,在第1曝光期间拍摄奇数帧,在第2曝光期间拍摄偶数帧。在该情况下,例如,利用0~255的256灰度(“0”较暗,“255”较亮)表示拍摄图像中的亮度。另外,预先通过试验等,将适于识别(检测)车厢10a内的状况的拍摄图像的亮度规定为“128”。在该情况下,在拍摄奇数帧的情况下,以第1区域的亮度的平均例如成为“128”的方式设定第1曝光期间。另外,在拍摄偶数帧的情况下,以第2区域的平均亮度例如成为“128”的方式设定第2曝光期间。以奇数帧进行第1曝光期间的拍摄,以偶数帧进行第2曝光期间的拍摄,由此能够将第1曝光期间的拍摄时与第2曝光期间的拍摄时的时间间隔形成最小限度,从而能够在实际相同的时机,视为取得了包含前排座位14的第1区域的状况与包含后排座位16的第2区域的状况。此外,红外线拍摄部22的设置姿势被固定,因此被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中的与第1区域对应的位置和与第2区域对应的位置为已知。因此,容易进行拍摄图像数据中的第1区域与第2区域的平均亮度值的计算。
如上所述,第1区域相对接近红外线拍摄部22,因此在从红外线照明部24照射红外光的情况下,其反射光的衰减相对较小,因此第1区域相对变亮。因此,如图4所示,用于将前排座位14侧的第1区域的平均亮度例如形成“128”的第1曝光期间控制为ON期间相对变短(线E1)。另一方面,第2区域比第1区域相对远离红外线拍摄部22,因此在从红外线照明部24照射红外光的情况下,其反射光的衰减相对较大,因此第2区域与第1区域相比相对变暗。因此,如图4所示,用于将后排座位16侧的第2区域的平均亮度例如形成“128”的第2曝光期间的ON期间控制为比第1曝光期间相对增长(线E2)。
此外,红外线拍摄部22使从物体放射的红外线,或者被物体反射的红外线可视。因此,存在导致拍摄图像的亮度伴随着拍摄对象的温度、周围的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因此,曝光控制部38a基于保存于RAM42等的在前次拍摄时在第1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中的、接近红外线拍摄部22的第1区域的平均亮度值,来修正这次拍摄时的第1曝光期间的长度。相同地,曝光控制部38a基于保存于RAM42等的在前次拍摄时在第2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第2拍摄图像数据中的、比第1区域远离红外线拍摄部22的第2区域的平均亮度值,来修正这次拍摄时的上述第2曝光期间的长度。这样,基于前次拍摄到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曝光期间的修正,由此例如,即便在拍摄时的周围的条件(例如温度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也容易应对该变化,而能够取得以拍摄内容的识别更加容易进行的适当的亮度表现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以及第2拍摄图像数据。此外,对于为了修正而参照的拍摄完毕的拍摄图像数据而言,例如,只要第1曝光期间参照奇数帧,第2曝光期间参照偶数帧即可,也可以在过去多次中参照奇数帧或者偶数帧来进行曝光期间的微调。
此外,如图4所示,曝光控制部38a能够以与第1曝光期间同步的方式在第1照明驱动期间(线F1)驱动红外线照明部24而照射红外线,以与第2曝光期间同步的方式在第2照明驱动期间(线F2)驱动红外线照明部24而照射红外线。在该情况下,仅在拍摄时实施红外光的照射,从而能够有助于拍摄成本的减少,并且能够减少发热量,有助于热对策构造的简化。
如上所述,在包含前排座位14的第1区域与包含后排座位16的第2区域,变更曝光期间拍摄的情况的例示且示意性的拍摄图像数据(拍摄图像)示于图5以及图6。图5主要是作为以由容易利用于控制的亮度表现包含前排座位14的第1区域的方式在第1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结果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第1拍摄图像M1)。另外,图6主要是作为以由容易利用于控制的亮度表现包含后排座位16的第2区域的方式在第2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结果的第2拍摄图像数据(第2拍摄图像M2)。
如图1所示,红外线拍摄部22以及红外线照明部24配置于前窗的内侧上部的大致中央部,因此在前排座位14(第1区域)的情况下,红外线照明部24照射的红外光的反射光以衰减较少的状态到达红外线拍摄部22。因此,曝光控制部38a在相对较短的第1曝光期间使红外线拍摄部22进行拍摄,由此前排座位14侧能够拍摄到抑制亮度饱和的容易进行识别的亮度的第1拍摄图像M1。因此,容易进行就坐于前排座位14的座位14a(驾驶座)的乘客18a、乘客18a所佩戴的安全带20a等的识别(检测)。相同地,容易进行就坐于前排座位14的座位14b(副驾驶座)的乘客18b、乘客18b所佩戴的安全带20b等的识别(检测)。其结果,在第1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第1拍摄图像M1(第1拍摄图像数据)能够良好地进行前排座位14的乘客18、搭载物(行李等)的有无检测控制、其识别控制、安全带20的佩戴的有无检测控制、前排座位14的乘客18操作车载设备的情况下的手势检测控制等。另外,座位14a与座位14b之间的收纳箱48、其周边也容易识别,而不会亮度饱和。因此,在第1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第1拍摄图像M1(第1拍摄图像数据)也能够利用于前排座位14的遗忘物品检测等。
另一方面,在后排座位16(第2区域)的情况下,红外线照明部24照射的红外光的反射光以与前排座位14相比衰减的状态,并且在相对短的第1曝光期间进行拍摄。因此,若基于红外线拍摄部22在第1曝光期间拍摄到(受光)的红外线反射光使后排座位16侧可视,则容易产生曝光不足。其结果,难以识别就坐于后排座位16的座位16a(驾驶座后方座位)的乘客18c、就坐于后排座位16的座位16b(副驾驶座后方座位)的乘客18d等,另外,乘客18c、乘客18d是否佩戴安全带20的辨别也变得困难。但是,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拍摄图像M1利用于乘客18、搭载物的有无检测控制、其识别控制、安全带20的佩戴的有无检测控制以及未佩戴的情况下的警告控制、乘客18操作车载设备的情况下的手势检测控制等。换句话说,并不以使乘客18等直接视认第1拍摄图像M1(第1拍摄图像数据)为目的。因此,在进行前排座位14侧的状况的识别(检测)的第1拍摄图像M1(第1拍摄图像数据)存在后排座位16侧的曝光不足的区域,后排座位16侧即便难以识别也不会产生不妥。
曝光控制部38a使红外线拍摄部22在比第1曝光期间相对较长的第2曝光期间进行拍摄,由此红外线拍摄部22能够更长地接受红外线反射光。其结果,如图6所示,后排座位16侧能够拍摄到抑制曝光不足的容易识别的亮度的第2拍摄图像M2。因此,容易进行就坐于后排座位16的座位16a的乘客18c、乘客18c所佩戴的安全带20c等的识别(检测)。相同地,容易进行就坐于后排座位16的座位16b的乘客18d、乘客18d所佩戴的安全带20d等的识别(检测)。其结果,在第2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第2拍摄图像M2(第2拍摄图像数据)能够良好地进行后排座位16的乘客18、搭载物(行李等)的有无检测控制、其识别控制、安全带20的佩戴的有无检测控制、后排座位16的乘客18操作车载设备的情况下的手势检测控制等。另外,座位16a与座位16b之间的座位16c、放置于其周边的物体50(例如,衣服等)也容易进行识别,而不会曝光不足。因此,在第2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第2拍摄图像M2(第2拍摄图像数据)能够利用于后排座位16的遗忘物品检测等。
另一方面,在前排座位14(第1区域)的情况下,红外线照明部24照射的红外光的反射光以与后排座位16相比衰减量较少的状态,并且在长于成为适当的亮度的第1曝光期间的第2曝光期间进行拍摄。因此,若基于红外线拍摄部22在第2曝光期间拍摄到(受光)的红外线反射光使前排座位14侧可视,则容易产生亮度饱和。其结果,难以识别就坐于前排座位14的座位14a的乘客18a、就坐于前排座位14的座位14b的乘客18b等,另外,乘客18a、乘客18b是否佩戴安全带20的辨别也变得困难。但是,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拍摄图像M2利用于乘客18、搭载物的有无检测控制、其识别控制、安全带20的佩戴的有无检测控制以及未佩戴的情况下的警告控制、乘客18操作车载设备的情况下的手势检测控制等。换句话说,并不以使乘客18等直接视认第2拍摄图像M2(第2拍摄图像数据)为目的。因此,在进行后排座位16侧的状况的识别(检测)的第2拍摄图像M2(第2拍摄图像数据)存在前排座位14侧的亮度饱和的区域,前排座位14侧即便难以识别困难也不会产生不妥。此外,前排座位14的座位14a、座位14b、收纳箱48等与乘客18相比,由于红外线的放射量较少,因此在图6的例子中,以不产生亮度饱和的状态来表示。
返回图3,设备控制部28经由处理部38c取得通过第1曝光期间以及第2曝光期间的切换控制而拍摄到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以及第2拍摄图像数据,从而执行各种控制。例如,设备控制部28在取得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第1拍摄图像)中,不论是否在座位14a(驾驶座)检测到乘客18a,在无法接收表示安全带20a的佩戴的安全带传感器36a的信号的情况下,均判定为乘客18a未佩戴安全带20a。因此,设备控制部28能够使输出装置32(例如,扬声器、显示灯、显示装置等)输出表示安全带未佩戴的警报。另外,设备控制部28在基于第2拍摄图像数据(第2拍摄图像),检测到后排座位16的乘客18c进行规定的手势(例如,使左手向头上举起并前后移动的操作)的情况下,判定为乘客18c进行开闭天窗的手势。在该情况下,设备控制部28能够驱动车载设备34(例如,天窗的开闭马达等),执行天窗的开闭。在该情况下,即便是就坐于难以进行天窗的开闭操作的座位的乘客18,也能够顺畅且容易地进行天窗的开闭操作。
此外,上述的设备控制部28的控制为一个例子,例如,对于其他的乘客18,也能够使用安全带传感器36b~36e,在存在安全带20的未佩戴的情况下,输出警报。在该情况下,针对未检测(识别)到乘客18的座位、装载有行李的座位,不进行安全带20的未佩戴判定。另外,设备控制部28作为车载设备34,例如也能够将音频装置、导航系统形成操作对象,在以往特定的乘客18以外,同乘者能够代为进行难以操作的车载设备34,从而能够提高便利性。
图7是包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控制装置的监视控制系统100执行的一个系列的处理的例示且示意性的流程图。
ECU26始终监视是否接收到车厢10a内的状况确认开始要求信号(S100),在未接收到状况确认开始要求信号的情况下(S100的否),暂时结束该流程。状况确认开始要求信号例如可以在车辆10的点火开关成为ON的情况下生成,并由ECU26接收,也可以通过乘客18的开关操作等生成,并由ECU26接收。
在S100中,在ECU26接收到状况确认开始要求信号的情况下(S100的“是”),将用于特定拍摄时的帧编号的系数n复位,而形成“n=1”(S102)。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红外线拍摄部22的帧率例如形成“30”。
接着,曝光控制部38a在预先通过试验等决定的前排座位14用的第1曝光期间(初始值),进行第2n-1个帧(第1个帧:奇数帧)的拍摄(S104),并暂时保存于RAM42。如上所述,根据拍摄时的环境,即便在相同的曝光期间也会产生亮度饱和、产生曝光不足。因此,图像取得部38b判定拍摄到(取得)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是否为能够进行前座(前排座位14)的状况确认的数据(S106)。例如,判定与前排座位14对应的第1区域的平均亮度是否为预先决定的例如“128”(例如也包含允许值±2)。然后,在平均亮度值未进入“128±2”的范围的情况下,判定为无法进行前座(前排座位14)的状况识别(S106的“否”)。然后,曝光控制部38a在当前的拍摄环境中,进行能够进行前座(第1区域)的状况确认的曝光期间的修正值(例如,-1ms等)的计算(S108),决定修正第2n+1个帧(第3个帧:奇数帧)的第1曝光期间。另外,同时,与被修正的第1曝光期间对应地决定红外线照明部24的照明期间(S110)。
此外,在S106中,在平均亮度值进入“128±2”的范围的情况下,判定为能够进行前座(前排座位14)的状况识别(S106的“是”),处理部38c向设备控制部28提供第1拍摄图像数据,根据包含前排座位14的第1区域的状况,作为前座侧控制,执行输出装置32的输出控制、车载设备34的控制(S112)。
接着,曝光控制部38a在预先通过试验等决定的后排座位16用的第2曝光期间(初始值),进行第2n个帧(第2个帧:偶数帧)的拍摄(S114),并暂时保存于RAM42。图像取得部38b判定拍摄到(取得)的第2拍摄图像数据是否是能够进行后座(后排座位16)的状况确认的数据(S116)。例如,判定与后排座位16对应的第2区域的平均亮度是否是预先决定的例如“128”(例如也可以包含允许值±2)。然后,在平均亮度值未进入“128±2”的范围的情况下,判定为无法进行后座(后排座位16)的状况识别(S116的否)。然后,曝光控制部38a在当前的拍摄环境中,进行能够进行后座(第2区域)的状况确认的曝光期间的修正值(例如,+3ms等)的计算(S118),决定修正了第2n+2个帧(第4个帧:偶数帧)的第2曝光期间。另外,同时,与被修正的第2曝光期间对应地决定红外线照明部24的照明期间(S120)。
此外,在S116中,在平均亮度值进入“128±2”的范围的情况下,判定为能够进行后座(后排座位16)的状况识别(S116的是),处理部38c向设备控制部28提供第2拍摄图像数据,根据包含后排座位16的第2区域的状况,作为后座侧控制,执行输出装置32的输出控制、车载设备34的控制(S122)。
ECU26在执行输出装置32的拍摄控制处理的情况下,始终监视是否接收到车厢10a内的状况确认结束要求信号(S124)。然后,在ECU26未接收到状况确认结束要求信号的情况下(S124的“否”),曝光控制部38a使用于特定拍摄时的帧编号的系数n递增(n+1)(S126),移至S104。然后,通过曝光控制部38a,执行第3个帧的拍摄、第4个帧的拍摄。即,反复执行红外线拍摄部22的奇数帧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偶数帧的第2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另外,反复执行设备控制部28的输出装置32的输出控制、车载设备34的控制。
另外,在S124中,在ECU26接收到状况确认结束要求信号的情况下(S124的“是”),暂时结束该流程。状况确认结束要求信号例如可以在车辆10的点火开关成为OFF的情况下生成,并由ECU26接收,也可以通过乘客18的开关操作等生成,ECU26接收。
此外,在图7的流程图中,示出了每当通过取得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第2拍摄图像数据而能够进行前座、后座的状况确认,便执行设备控制部28的控制的例子。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针对每次取得第1拍摄图像数据、第2拍摄图像数据的S112、S122的处理,连续地进行第1曝光期间、第2曝光期间的拍摄,在规定量的帧拍摄结束时,执行设备控制部28的控制。
如上所述,对于拍摄控制装置而言,曝光控制部38a将能够拍摄车厢10a内的可供乘客18乘坐的区域的红外线拍摄部22的曝光的长度至少控制为第1曝光期间与长于第1曝光期间的第2曝光期间。另外,图像取得部38b取得在第1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与在第2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第2拍摄图像数据。然后,处理部38c分别处理第1拍摄图像数据与第2拍摄图像数据,例如提供给设备控制部28。根据该结构,例如,在曝光期间相对短的第1曝光期间进行拍摄,由此虽存在成为亮度在相对于红外线拍摄部22相对远的第2区域不足的图像的可能性,但在相对于红外线拍摄部22相对近的第1区域能够进行难以产生图像过亮的所谓“亮度饱和”的拍摄。另一方面,在曝光期间相对地比第1曝光期间长的第2曝光期间进行拍摄,由此虽存在图像在相对于红外线拍摄部22相对近的第1区域过亮的亮度饱和的可能性,但在相对远离红外线拍摄部22的第2区域,能够进行难以产生图像过暗的所谓的“曝光不足”的拍摄。换句话说,通过进行曝光期间的切换,由此无需拍摄图像的合成处理,而能够进行不过亮的区域的拍摄以及不过暗的区域的拍摄。其结果,能够实现合成处理的减少带来的装置成本的减少,并且高精度地取得容易识别接近红外线拍摄部22的第1区域中的车厢10a内的状况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以及容易识别远离红外线拍摄部22的第2区域中的车厢10a内的状况的第2拍摄图像数据的任一个,用于控制。
另外,上述的拍摄控制装置的32a例如也可以控制为第1曝光期间与第2曝光期间交替切换。根据该结构,例如,能够高效地取得第1拍摄图像数据与第2拍摄图像数据,并且能够在实际相同的时机进行第1区域的状况识别与第2区域的状况识别,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状况识别。
另外,上述的拍摄控制装置的32a例如也可以基于在前次拍摄时在第1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中的、接近红外线拍摄部22的第1区域的平均亮度值,来修正这次拍摄时的第1曝光期间的长度。另外,也可以基于在前次拍摄时在第2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第2拍摄图像数据中的、比第1区域远离红外线拍摄部22的第2区域的平均亮度值,来修正这次拍摄时的第2曝光期间的长度。根据该结构,例如,能够容易执行与拍摄时的周围的条件变化对应的曝光期间的设定,取得由拍摄内容的识别更加容易进行的适当的亮度表现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以及第2拍摄图像数据。
另外,上述的拍摄控制装置的32a控制红外线拍摄部22的曝光期间的长度。根据该结构,例如,能够不分昼夜(亮状态、暗状态),在车厢10a内不被乘客18识别地,取得由拍摄内容的识别更加容易进行的适当的亮度表现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以及第2拍摄图像数据。
另外,上述的拍摄控制装置的32a例如也可以使向红外线拍摄部22能够拍摄的区域照射的红外线照明部24的红外光的照射期间与第1曝光期间以及第2曝光期间同步。根据该结构,例如,能够仅在拍摄时实施红外光的照射,因此能够有助于拍摄成本的减少,并且能够实现发热量的减少,从而有助于热对策构造的简化。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通过红外线拍摄部22进行拍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作为拍摄部,例如,可以使用TOF照相机(Time-of-Flight Camera:飞行时间摄像机),相同地也可以进行第1曝光期间与第2曝光期间的切换控制。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取得能够良好地识别包含前排座位14的第1区域的状况以及包含后排座位16的第2区域的状况的抑制了亮度饱和、曝光不足的拍摄图像,从而能够获得与使用了红外线拍摄部22的情况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示出了使曝光期间的长度在包含前排座位14的第1区域与包含后排座位16的第2区域变化的例子。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在3排座位的车辆中也能够应用拍摄控制装置。在该情况下,分别设定包含前排座位的第1区域用的第1曝光期间、包含中间排座位的第2区域用的第2曝光期间、包含后排座位的第3区域用的第3曝光期间,以越远离红外线拍摄部22越增长曝光时间的方式执行曝光期间的切换控制。其结果,能够取得能够良好地识别各个区域的状况的抑制了亮度饱和、曝光不足的拍摄图像,从而能够获得与上述的2排座位的情况相同的效果。即便在4排座位以上的车辆中也相同。
通过本实施方式的CPU38执行的拍摄控制程序也可以构成为以能够安装的形式或者能够执行的形式的文件记录于CD-ROM、软盘(FD)、CD-R、DVD等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来进行提供。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使拍摄控制程序储存于与互联网等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上,经由网络下载,由此进行提供。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经由互联网等网络提供或者分配在本实施方式中执行的拍摄控制程序。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作为例子进行了提示,并不意图对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方式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主旨,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拍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曝光控制部,其将能够拍摄车厢内的可供乘客乘坐的区域的拍摄部的曝光的长度至少控制为第1曝光期间与比所述第1曝光期间长的第2曝光期间;
图像取得部,其取得在所述第1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第1拍摄图像数据与在所述第2曝光期间拍摄到的第2拍摄图像数据;以及
处理部,其分别处理所述第1拍摄图像数据与所述第2拍摄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光控制部控制为所述第1曝光期间与所述第2曝光期间交替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拍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光控制部基于在前次拍摄时在所述第1曝光期间拍摄到的所述第1拍摄图像数据中的、接近所述拍摄部的第1区域的平均亮度值,来修正这次拍摄时的所述第1曝光期间的长度,基于在前次拍摄时在所述第2曝光期间拍摄到的所述第2拍摄图像数据中的、比所述第1区域远离所述拍摄部的第2区域的平均亮度值,来修正这次拍摄时的所述第2曝光期间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光控制部控制作为所述拍摄部而拍摄红外线图像的红外线拍摄部的曝光期间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拍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光控制部使向所述红外线拍摄部能够拍摄的区域照射的红外光的照射期间与所述第1曝光期间以及所述第2曝光期间同步。
CN202010548028.4A 2019-06-18 2020-06-16 拍摄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21048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2748 2019-06-18
JP2019112748A JP7331483B2 (ja) 2019-06-18 2019-06-18 撮像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4813A true CN112104813A (zh) 2020-12-18

Family

ID=73654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8028.4A Pending CN112104813A (zh) 2019-06-18 2020-06-16 拍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30189B2 (zh)
JP (1) JP7331483B2 (zh)
CN (1) CN112104813A (zh)
DE (1) DE1020201157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40819B2 (ja) 2020-12-25 2022-09-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20220319061A1 (en) * 2021-03-31 2022-10-06 Snap Inc. Transmitting metadata via invisible light
US11874960B2 (en) 2021-03-31 2024-01-16 Snap Inc. Pausing device operation based on facial movement
CN113085732A (zh) * 2021-04-30 2021-07-09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车辆和后视镜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23617A1 (en) * 2002-05-28 2003-12-04 Trw Inc. Enhancement of vehicle interior digital images
US20090092284A1 (en) * 1995-06-07 2009-04-09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Light Modulation Techniques for Imaging Objects in or around a Vehicle
CN102301693A (zh) * 2009-12-01 2011-12-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识别用摄像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CN103782307A (zh) * 2011-06-07 2014-05-0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识别车辆的环境中的对象的方法和设备
JP2014153167A (ja) * 2013-02-07 2014-08-25 Nidec Elesys Corp 物体認識装置、物体認識方法及び物体認識プログラム
CN104718743A (zh) * 2012-10-02 2015-06-17 株式会社电装 状态监视装置
JP2016200528A (ja) * 2015-04-13 2016-1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物体検出装置、移動体機器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物体検出用プログラム
WO2018062537A1 (ja) * 2016-09-30 2018-04-05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8083858A1 (ja) * 2016-11-01 2018-05-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撮像方法
CN108886585A (zh) * 2017-01-25 2018-11-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驾驶控制系统以及驾驶控制方法
US20180343375A1 (en) * 2017-05-23 2018-11-29 Googl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Exposure in High Dynamic Range Video Capture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8073B1 (en) * 2001-04-24 2005-11-22 Automotive Systems Laboratory, Inc. Occupant detection system
US6914526B2 (en) * 2002-03-22 2005-07-05 Trw Inc.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using linear imaging
DE10227221A1 (de) * 2002-06-18 2004-01-15 Daimlerchrysler Ag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des Innen- bzw. Außenraums eines Fahrzeugs sowie ein Fahrzeug mit wenigstens einer Rundsichtkamera
US7003384B2 (en) * 2003-10-24 2006-02-21 Trw Automotive U.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f-diagnostics of a vision system
EP1786654B1 (en) * 2004-09-06 2009-10-21 Bayerische Motoren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Device for the detection of an object on a vehicle seat
US7283901B2 (en) * 2005-01-13 2007-10-16 Trw Automotive U.S. Llc Controller system for a vehicle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JP4623501B2 (ja) * 2005-02-18 2011-02-02 タカタ株式会社 検知システム、報知装置、駆動装置、車両
DE102006007092A1 (de) * 2005-03-01 2006-09-07 Denso Corp., Kariya Bildgebungsvorrichtung
US7791670B2 (en) * 2005-05-11 2010-09-0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operation for a vision-based occupant sensing system
KR100630842B1 (ko) * 2005-06-08 2006-10-02 주식회사 현대오토넷 스테레오 영상 정합을 이용한 자동차의 탑승자 자세 판별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4658899B2 (ja) * 2006-10-24 2011-03-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乗員検知装置
US7946744B2 (en) * 2007-02-02 2011-05-24 Denso Corporation Projector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2008261749A (ja) * 2007-04-12 2008-10-30 Takata Corp 乗員検出装置、作動装置制御システム、シートベルトシステム、車両
JP4853389B2 (ja) * 2007-06-07 2012-01-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顔画像撮像装置
TWI374400B (en) * 2008-06-11 2012-10-11 Vatics Inc Method for auto-exposure control
US8195356B2 (en) * 2008-10-08 2012-06-05 Honda Motor Co., Ltd. Methods for testing an image based occupa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US20130314536A1 (en) * 2009-03-02 2013-11-28 Flir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vehicle occupants
JP5830348B2 (ja) * 2011-10-26 2015-12-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16049260A (ja) * 2014-08-29 2016-04-1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車載用撮像装置
US10723267B2 (en) * 2014-09-19 2020-07-28 Be Topnotch, Llc Display rear passenger view on a display screen in vehicle
WO2016100950A2 (en) 2014-12-19 2016-06-23 Lincoln Global, Inc. Welding vision and control system
US20160175964A1 (en) 2014-12-19 2016-06-23 Lincoln Global, Inc. Welding vision and control system
KR20170135946A (ko) * 2015-04-10 2017-12-08 로베르트 보쉬 게엠베하 차량 내부 카메라에 의한 탑승자 크기 및 자세 검출
US10017117B2 (en) * 2016-05-18 2018-07-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occupant viewing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18191230A (ja) 2017-05-11 2018-11-29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及びその駆動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JP2019016893A (ja) 2017-07-05 2019-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48865A (ja) * 2018-02-26 2019-09-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識別装置、識別方法、識別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識別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一時的でない有形の記録媒体
JP7109866B2 (ja) * 2019-04-19 2022-08-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照明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92284A1 (en) * 1995-06-07 2009-04-09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Light Modulation Techniques for Imaging Objects in or around a Vehicle
US20030223617A1 (en) * 2002-05-28 2003-12-04 Trw Inc. Enhancement of vehicle interior digital images
CN102301693A (zh) * 2009-12-01 2011-12-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识别用摄像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CN103782307A (zh) * 2011-06-07 2014-05-0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识别车辆的环境中的对象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18743A (zh) * 2012-10-02 2015-06-17 株式会社电装 状态监视装置
JP2014153167A (ja) * 2013-02-07 2014-08-25 Nidec Elesys Corp 物体認識装置、物体認識方法及び物体認識プログラム
JP2016200528A (ja) * 2015-04-13 2016-1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物体検出装置、移動体機器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物体検出用プログラム
WO2018062537A1 (ja) * 2016-09-30 2018-04-05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8083858A1 (ja) * 2016-11-01 2018-05-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撮像方法
CN108886585A (zh) * 2017-01-25 2018-11-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驾驶控制系统以及驾驶控制方法
US20180343375A1 (en) * 2017-05-23 2018-11-29 Googl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Exposure in High Dynamic Range Video Capture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205551A (ja) 2020-12-24
JP7331483B2 (ja) 2023-08-23
US20200404147A1 (en) 2020-12-24
DE102020115779A1 (de) 2020-12-24
US11330189B2 (en) 202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04813A (zh) 拍摄控制装置
US20080048887A1 (en) Vehicle occupant detection system
US7358473B2 (en) Object detecting system
EP1842735B1 (en) Object detecting system, actuating device control system, vehicle, and object detecting method
US7920722B2 (en) Occupant detection apparatus
US20070229661A1 (en) Object detecting system and method
JP6119136B2 (ja) 状態監視装置
JP6107595B2 (ja) 状態監視装置
US7847229B2 (en) Object detecting system
WO2014017061A1 (ja) 状態監視装置
JP2008261749A (ja) 乗員検出装置、作動装置制御システム、シートベルトシステム、車両
US10427642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1684313A (zh) 摄像机和乘员探测系统
JP2016167189A (ja) 酒気帯び検知装置及びルームミラー装置
US11772563B2 (en) In-vehicle multi-monitoring device for vehicle
US10882484B2 (en) Occupant detection apparatus
US20200334002A1 (en) Audio control system and audio control method
US12015876B2 (en) In-vehicle monitoring device for vehicle
EP4266278A1 (en) In-vehicle occupant monitoring and calming system
JP7285155B2 (ja) 車両の乗員保護システム
JP2019014361A (ja) 乗員撮影装置
JP2000039480A (ja) 座席の使用状況判定装置
US20220272302A1 (en) In-vehicle monitoring device for vehicle
JP2023020364A (ja) 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撮像方法
JP2010030371A (ja) 車室内の状態認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ichi

Applicant after: AISIN Co.,Ltd.

Address before: Aichi

Applicant before: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