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4851A - 物流系统和费用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物流系统和费用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4851A
CN112074851A CN201980029671.1A CN201980029671A CN112074851A CN 112074851 A CN112074851 A CN 112074851A CN 201980029671 A CN201980029671 A CN 201980029671A CN 112074851 A CN112074851 A CN 112074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ods
logistics
mobile body
loaded
unloaded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96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康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074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485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8Historical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该物流系统具有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具有:预测单元和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预测单元预测在物流基地之间移动的移动体中装载的货物的总装载容量。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基于由预测单元所预测的总装载容量,计算可以装载未与拥有移动体的物流商签订配送货物的合同的非承包商的货物的非装载空间。

Description

物流系统和费用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流系统以及该物流系统的费用计算方法,该物流系统预测装载在诸如车辆的移动体上的货物的装载量,并且根据该装载量预测该移动体的未装载空间。
背景技术
以往,在物流业中,大多使用诸如卡车的移动体将在任意的物流基地所拾取的货物配送到其他物流基地。此时,为了提高货物的配送效率,物流业中的技术人员非常关注的是控制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装载状态。
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了如下技术,即,通过利用相机捕获移动体的货舱的图像,检测货舱的空余空间,并向配送基地通知根据该空余空间计算出的空间装载率。根据该技术,装载有货物的移动体与来自配送基地的指令对应地进行发货,从而提高配送效率。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1-33486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由于仅能够根据在车辆上装载货物后的配送状态来控制装载有货物的车辆的装载状态,因此移动体有时无法充分地对应于来自配送基地的指令。因此,即使在装载货物的移动体存在空余空间的情况下,也难以有效地利用移动体的容许容量,并且难以进一步提高配送效率。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利用装载货物的移动体的容许容量的物流系统以及该物流系统的费用计算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物流系统包括信息处理装置。
信息处理装置包括预测单元和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
预测单元预测在物流基地之间移动的移动体上装载的货物的总装载量。
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基于由所述预测单元预测的总装载量,计算能够装载未与拥有所述移动体的物流公司签订配送货物的合同的非承包商的货物的未装载空间。
根据上述配置,在将货物装载到移动体上之前,计算出可以装载非承包商的货物的未装载空间。因此,非承包商可以在装载货物之前控制移动体的装载状态,并且可以在实际装载货物时将非承包商的货物装载到移动体上。因此,可以将超过预定装载量的货物装载到移动体上,并有效地利用移动体的容许容量。
信息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费用计算单元,该费用计算单元基于由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未装载空间来计算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费用。
因此,响应于预测的未装载空间,获得适当定价的费用。
其还包括能够检测未装载空间的检测单元。
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可以基于检测单元的输出来计算未装载空间,并且
费用计算单元可以基于计算出的未装载空间来计算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费用。
因此,响应于实际存在的未装载空间,获得适当定价的费用。
预测单元还可以基于由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未装载空间来预测用于将货物装载到移动体上的装载时间。
因此,例如,在移动体是卡车的情况下,卡车的驾驶员控制装载时间,驾驶员可以等到预定量的货物完全装载到卡车上为止,并且可以有效利用卡车的容许容量。
费用计算单元可以响应于移动体的配送状态来校正所计算的费用。
因此,总是响应于移动体的配送状态获得适当定价的费用。
费用计算单元可以基于物流路线的使用频率、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类型或将货物的配送委托给物流公司的时刻中的至少一个来校正与由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未装载空间相对应的费用。
预测单元可以基于第一装载量和第二装载量来预测总装载量,其中第一装载量是被确定要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装载量,第二装载量是预期将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装载量。
因此,由于使用确定为要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装载量来预测总装载量,因此与根据过去的趋势直接预测总装载量相比,提高了预测精度。
预测单元可以基于相对于与物流公司订立用于配送货物的合同的承包商的第一装载量和相对于非承包商的第二装载量来预测总装载量。
这样考虑承包商的货物和非承包商的货物来预测总装载量。
还可以包括能够将关于由费用计算单元计算出的费用的信息呈现给非承包商的终端。
因此,非承包商可以在将货物配送委托给物流公司时确认费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费用计算方法中,预测在物流基地之间移动的移动体上装载的货物的总装载量。
能够装载未与拥有移动体的物流公司签订配送货物的合同的非承包商的货物的未装载空间基于预测的总装载量。
基于计算出的未装载空间,计算出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费用。
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技术,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利用装载货物的移动体的容许容量的物流系统以及该物流系统的费用计算方法。注意,上述效果不必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与上述效果一起或者代替上述效果来实现说明书中所示的任何效果或者可以从本说明书中掌握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技术的物流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物流系统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本技术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硬件配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物流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5是示出物流系统的费用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预测要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总装载量的步骤的概念图。
图7是示出计算移动体的费用的步骤的概念图。
图8是示出本技术的用户界面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物流系统的另一种费用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图1是用于说明本技术的物流系统的概念图。本技术适用于将货物从任何物流基地A(例如,物流终点)配送到另一物流基地B(例如,物流终点)。在物流基地A拾取承包商和非承包商的货物,这将在后面描述。
在本技术的物流系统中,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在安装在移动体上的信息处理装置、由承包商处理的第一终端和由非承包商处理的第二终端之间相互交换信息。
在此,移动体是装载在物流基地A处拾取的货物并将货物配送到物流基地B的车辆。该车辆典型地是物流卡车,但并不局限于此,并且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它是能够在装载货物的状态下在物流基地A和B之间移动的移动体即可。
承包商是与物流公司签订合同的发货人,该物流公司将货物从物流基地A配送到物流基地B,并已委托物流公司配送货物。这里,本技术中的移动体由被委托将货物配送到承包商的物流公司拥有。
未签约的承包商不与从物流基地A向物流基地B配送货物的物流公司签订配送货物的合同,并且是与物流公司和承包商无关的第三方发货人。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的配置>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物流系统100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物流系统100包括信息处理装置10、第一终端20、第二终端30和检测单元40。
在本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10、第一终端20和第二终端30被连接为能够经由网络N彼此通信。网络N可以是例如因特网、移动通信网络、局域网等,并且可以是其中组合了多种类型的这些网络的网络。
[信息处理装置]
图3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1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如图3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0包括CPU 11、ROM 12、RAM 13、操作输入单元14、显示单元15、存储单元16、网络接口17和总线18。
CPU 11将存储在ROM 12中的根据本技术的程序加载到RAM13中,并执行该程序。因此,控制信息处理装置10的每个块操作,这将在稍后描述。
ROM 12是固定地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10中使用的各种类型的数据、程序等的存储器设备。
RAM 13是诸如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存储元件,其用作CPU 11的工作区、历史数据的临时存储空间等。
例如,程序经由各种存储介质(内部存储器)安装在信息处理装置10中。或者,安装程序可以通过因特网等来执行。
操作输入单元14是用于输入用户的操作的操作设备,诸如键盘或鼠标。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输入单元14可以是与显示单元15一体构成的触摸面板等。
显示单元15例如是诸如液晶显示器、EL显示器和等离子显示器的显示设备。存储单元16例如是诸如HDD(硬盘驱动器)的磁盘、半导体存储器、光盘等。本实施例的存储单元16存储当前结果和过去结果,这将在稍后描述(参见图4)。
网络接口17连接到网络N。总线18是将CPU 11、ROM 12、RAM 13、操作输入单元14、显示单元15、存储单元16和网络接口17彼此连接的信号传输路径。
图4是示出本实施例的物流系统100的配置示例的框图。信息处理装置10(CPU 11)在功能上包括预测单元101、判定单元102、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103和费用计算单元104。
预测单元101预测在物流基地A和物流基地B之间移动的移动体上装载的货物的总装载量。判定单元102判定移动体上装载的货物的总重量是否超过重量限制值。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103基于预测单元101预测的总装载量,计算未签约承包商的货物能够装载的未装载空间。
费用计算单元104基于由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103计算出的未装载空间,计算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费用。
信息处理装置10典型地是PC(个人计算机)或平板终端,但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是诸如web服务器和微计算机的任何其他计算机。另外,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被布置在移动体内部,但是不限于此,并且可以被布置在移动体外部。
[第一终端]
第一终端20由承包商处理。第一终端20被配置为能够经由网络N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10输出的信息并显示该信息。第一终端20通常是智能电话或平板终端,但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是诸如膝上型PC或台式PC的计算机。
[第二终端]
第二终端30由非承包商处理。第二终端30被配置为能够经由网络N接收从信息处理装置10输出的信息并显示该信息。
第二终端30通常是智能电话或平板终端,但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是诸如膝上型PC或台式PC的计算机。此外,第二终端30可以是与第一终端20相同种类的设备,或者可以是不同的设备。
[检测单元]
检测单元40被布置在移动体的货舱中,并具有相机41、货物重量计42和车辆重量计43。相机41、货物重量计42和车辆重量计43经由车内网络N1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10。
相机41例如是CCD(电荷耦合器件)相机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相机等,其被配置成能够捕获移动体的货舱内的图像。多个相机41被安装在移动体中,以便能够捕获整个货舱内的图像。
多个货物重量计42被布置在移动体上,以测量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重量。信息处理装置10通过将从各个货物重量计42输出的测量结果相加来计算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总装载量。货物重量计42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制,并且例如可以采用应变仪类型、压电类型或弹簧类型的重力测量系统。
车辆重量计43是通过测量轮胎的气压来测量移动体的重量的装置。信息处理装置10计算从车辆重量计43输出的测量结果(重量)与移动体自身的重量之间的差,从而计算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总装载量。
<费用计算方法>
[应用示例1:如果出发前有时间]
图5是示出物流系统100的费用计算方法的流程图,并且示出从预测要装载到移动体上的总装载量到向非承包商呈现费用的流程。这里,在本实施例中,假定在物流基地A处在移动体上装载承包商的货物,并且在能够进一步在装载承包商的货物的移动体上装载货物的情况下,在移动体的未装载空间上装载非承包商的货物。在下文中,基于这种情况,如果存在移动体从物流基地A离开到物流基地B的时间,则将在下面适当地参照图5描述费用计算方法。
(步骤S101:判定是否超过重量限制值)
在步骤S101中,在物流基地A处将货物装载到移动体上之前,判定由承包商预先委托给物流公司的货物的总重量是否超过重量限制值。另外,重量限制值是被定义为不超过移动体的最大装载重量的限制值,并且被设定为低于最大装载重量。
具体地,判定单元102从存储单元16读出关于要装载到移动体上的总重量的信息,该信息作为当前结果存储在存储单元16中。接着,判定单元102判定所读取的总重量是否超过重量限制值。
这里,如果判定单元102判定总重量超过限制值(步骤S101中的是),则判定单元102经由第二终端30通知非承包商货物不能装载到“不可装载”等的移动体上(见图8)。另一方面,如果判定单元102判定总重量没有超过重量限制值(步骤S101中的“否”),则执行稍后将描述的步骤S102。顺便提及,必要时可以省略步骤S101。
(步骤S102:装载量预测)
在步骤S102中,在物流基地A将货物实际装载在移动体上之前,预测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总装载量。在此,本实施方式中的“装载量”是占据移动体的货舱中的空间的货物的容积量(容量),并且这同样适用于以下描述。
首先,预测单元101从存储单元16读取与承包商预先委托物流公司配送的货物的装载量、即被判定为应该向移动体装载的货物的装载量(第一装载量)有关的信息。该信息在承包商向物流公司委托(订购)配送货物时经由第一终端20被输出到存储单元16和第二终端30,并且作为当前结果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6中。
接着,预测单元101读出存储单元16中存储的配送服务表作为过去的结果,并且通过参照配送服务表,预测非承包商预期委托(订购)的货物的装载量,即预期装载到移动体上的货物的装载量(第二装载量)。然后,预测单元101根据第一装载量和第二装载量预测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总装载量。图6是表示预测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总装载量的步骤的概念图。
具体而言,在从物流基地A向物流基地B配送货物的情况下,从过去的配送服务表中选择与当前配送状态类似的配送状态,并基于与所选择的配送状态相关的第二装载量来计算(预测)当前第二装载量。这里,过去的配送服务表的“第二装载量”是作为结果确定的非承包商的货物的装载量,而不是在出发时间之前的任何时间的预期装载量。
通过以图6为例进行说明,如果当前配送状态是“配送路线:物流基地A→物流基地B,出发时间:9:00,道路状态:正常,天气:晴朗”,则从过去的配送服务表中选择与该配送状态类似的多个配送状态(图6a)。
接着,如图6所示,由于与所选择的多个配送状态相关的第二装载量分别是6.3m3、5.7m3和6.7m3,因此计算(预测)平均值(6.2m3)作为当前时间(11/1(星期五)8:00)的第二装载量(图6b)。
这里,在通过上述方法预测第二装载量的情况下,由于配送状态在移动体将货物从物流基地A配送到物流基地B的每个时刻(道路状况、天气等)都变化,因此预测的第二装载量自然地实时变化。除了上述之外,作为移动体的配送状态,例如可以考虑季节、星期几的变化等。
接着,预测单元101通过将从存储单元16读取的第一装载量和计算出的第二装载量相加,计算(预测)当前时刻的总装载量(11/1(星期五)8:00)(图6c),并将计算结果输出到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103和第二终端30。顺便提及,预测的总装载量响应于第二装载量的变化而实时地变化。
应当注意的是上述预测总装载量的方法仅仅是示例,并且并不限于该方法。例如,可以通过从过去的配送服务表中选择与当前配送状态类似的配送状态,基于与所选择的配送状态相关的总装载量直接预测(计算)总装载量。
(步骤S103:未装载空间计算)
在前一步骤S102中获取关于预测的总装载量的信息的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103基于装载量计算(预测)未装载空间。具体而言,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103通过从移动体的货舱的容许容量中减去预测的总装载量来计算未装载空间。计算出的关于未装载空间的信息被输出到预测单元101和费用计算单元104。顺便提及,容许容量通常是移动体的货舱的容许容积。
这里,如果没有未装载空间(如果计算结果是负的或零),则判定单元102通过第二终端30通知非承包商不能向物流公司委托(订购)配送货物,诸如“不能订购”(见图8)。
(步骤S104:费用计算)
图7是示出基于预测的未装载空间计算移动体的费用的步骤的概念图。
获取关于未装载空间的信息的费用计算单元104从存储单元16读出其中未装载空间与固定费用相关联的费用表,并且从费用表选择与计算的(预测的)未装载空间相对应的固定费用(图7a)。
接着,费用计算单元104将所选择的固定费用乘以与当前时间的配送状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图7b),然后计算用于将非承包商的货物从物流基地A配送到物流基地B的费用(图7c),并将关于费用的信息输出到第二终端30。顺便提及,所计算的费用响应于移动体的配送状态而实时变化。
例如,如果物流基地A和B之间的路径的使用频率对于物流公司是高的,则即使金额低于固定费用,也可以确保物流公司的利润,因此,通过将选择的固定费用乘以与物流路线的使用频率对应的校正系数,非缔约公司的货物的费用可以低于固定费用。
或者,如果所配送的货物为冷冻货物、易碎货物等,则配送该货物的物流公司的负担变大,因此,通过将所选择的固定费用乘以与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类型相对应的校正系数,非缔约公司的货物的费用可能变得高于固定费用。
或者,如果非承包商公司向物流公司委托(订购)配送货物的时刻是在移动体即将离开物流基地A之前,则对于物流公司来说是有利的,例如,提高了将在物流基地A处收集的货物配送到另一物流基地的配送效率,因此,通过将所选择的固定费用乘以与向移动体(物流公司)委托配送货物的时刻相对应的校正系数,非承包商的货物的费用可能变得低于固定费用(例如,最后时刻费用等)。
(步骤S105:装载时间预测)
获取关于未装载空间的信息的预测单元101从存储单元16读出未装载空间和装载时间相关联的表,并且选择与计算出的(预测的)未装载空间对应的装载时间。然后,预测单元101将关于装载时间的信息输出到显示单元15。
因此,在移动体是卡车的情况下,装载时间由卡车的驾驶员给出,并且驾驶员可以等待直到卡车装满预定量的货物,这有效地利用了卡车的容许容量。此外,驾驶员可以根据预测的装载时间计划高效的配送路线。另外,上述装载时间例如是假设未装载空间被预定的装载充满的情况下的装载时间,并且预测装载时间的方法不限于此。
(步骤S106:画面显示)
图8是表示在第二终端30上显示的用户界面的示例的图。获取关于第一装载量、总装载量和费用的信息的第二终端30将该信息显示为如图8所示的用户界面。这允许例如非承包商在向物流公司委托(订购)配送货物时选择具有最低费用的配送服务。
[应用示例2:即将开始前]
图9是示出物流系统100的其他费用计算方法的流程图,并且是示出检测实际装载货物的移动体的未装载空间并将基于该未装载空间的费用向非承包商呈现的流程的图。在下文中,将适当地参照图9描述在移动体即将离开物流基地A之前计算费用的方法。与应用示例1的步骤相同的步骤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其描述。
(步骤S111:判定是否超过重量限制值)
在步骤S111中,判定在物流基地A处实际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总重量是否超过在移动体中指定的重量限制值。顺便提及,重量限制值与应用示例1的相同。
首先,将货物重量计42或车辆重量计43所测量的测量结果输出至判定单元102。判定单元102根据所得到的测量结果来计算装载于移动体的货物的总重量(参照本说明书的第0045段和第0046段),并判定所计算出的总重量是否超过重量限制值。
这里,如果判定单元102判定总重量超过重量限制值(步骤S111中的“是”),则判定单元102经由第二终端30通知非承包商货物不能装载到移动体上,诸如“不可装载”(见图8)。
另一方面,如果判定单元102判定总重量没有超过重量限制值(步骤S111中的“否”),则执行步骤S112,这将在稍后描述。顺便提及,步骤S111可以根据需要省略。
(步骤S112:图像捕获)
接着,相机41捕获移动体的货舱的图像。然后,将由此获得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103。
(步骤S113:未装载空间计算)
从相机41获取图像数据的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103基于图像数据计算实际的未装载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通常计算移动体的自由空间的容积(容量)。这里,如果没有未装载空间,则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103经由第二终端30通知非承包商不能向物流公司委托(订购)配送货物,诸如“不能订购”(参见图8)。关于计算出的未装载空间的信息被输出到费用计算单元104。
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号2001-334864中描述了一种分析通过捕获移动体的货舱内的图像而获得的图像数据并计算实际的空余空间(未装载空间)的具体方法(第0038段至第0047段)。
<作用>
在物流系统100中,在将货物装载到移动体上之前,计算可以装载非承包商的货物的未装载空间,并且经由第二终端30将关于未装载空间的信息呈现给非承包商。
由此,非承包商能够在货物装载之前对移动体的装载状态进行控制,并且在实际将货物装载到移动体上时,不仅能够将承包商的货物装载到移动体上,还能够将非承包商的货物装载到移动体上。
因此,能够将超过预定装载量的货物装载到移动体上,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移动体的容许容量。因此,提高了移动体的装载率,并且提高了将在物流基地A处拾取的货物配送到其他配送基地时的配送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物流系统100中,由于使用被判定为装载在移动体上的货物的装载量(第一装载量)来预测总装载量,因此与根据过去的趋势直接预测总装载量相比,提高了预测精度。
另外,在物流系统100中,由于响应于配送状态而基于时刻实时地校正与未装载空间相对应的固定费用,因此总是向非承包商呈现适当定价的费用。
<修改>
尽管以上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移动体的配送路线是从装载货物的物流基地A到物流基地B,但并不限定于此,并且配送路线也可以在从物流基地A到物流基地B行进的同时经过一个或两个以上配送基地。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承包商的货物的装载量是第一装载量,而非承包商的货物的装载量是第二装载量,但是不限于此。第一装载量可以是承包商或非承包商的装载量,也可以是这两者的装载量,并且同样适用于第二装载量。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将移动体的自由空间的容积作为未装载空间来计算,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能够放置货物的地板的面积作为未装载空间来计算。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物流路线的使用频度、货物的类型、或者将货物的配送委托给物流公司的时刻来校正费用,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基于移动体的货物室内的未装载空间的位置来校正费用。
另外,尽管本技术适用于从任意的物流基地向其他的物流基地的配送货物,但并不限定于此,其应用也没有关系。
本技术还可以具有以下结构。
(1)一种物流系统,包括:
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预测单元,该预测单元预测在物流基地之间移动的移动体上装载的货物的总装载量,以及
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该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基于由所述预测单元预测的总装载量,计算能够装载未与拥有所述移动体的物流公司签订配送货物的合同的非承包商的货物的未装载空间。
(2)根据(1)所述的物流系统,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费用计算单元,该费用计算单元基于由所述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所计算出的未装载空间来计算在所述移动体上装载的货物的费用。
(3)根据(2)所述的物流系统,还包括:
检测单元,能够检测未装载空间,其中
所述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来计算未装载空间,以及
所述费用计算单元基于所计算出的未装载空间来计算在所述移动体上装载的货物的费用。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系统,其中
所述预测单元还基于由所述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所计算出的未装载空间来预测将货物装载到所述移动体上的装载时间。
(5)根据(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系统,其中
所述费用计算单元响应于所述移动体的配送状态来校正所计算出的费用。
(6)根据(5)所述的物流系统,其中
所述费用计算单元基于物流路线的使用频度、在所述移动体上装载的货物的类型、或者委托物流公司配送货物的时机中的至少一个,来校正与由所述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所计算出的未装载空间对应的费用。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系统,其中
所述预测单元基于作为确定要装载到所述移动体上的货物的装载量的第一装载量和作为预期要装载到所述移动体上的货物的装载量的第二装载量来预测总装载量。
(8)根据(7)所述的物流系统,其中
所述预测单元基于关于与物流公司签订配送货物的合同的承包商的第一装载量和关于非承包商的第二装载量来预测总装载量。
(9)根据(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系统,还包括:
终端,能够向所述非承包商呈现关于由所述费用计算单元所计算出的费用的信息。
(10)一种费用计算方法,包括:
预测在物流基地之间移动的移动体上装载的货物的总装载量;
基于预测的总装载量计算能够装载未与拥有所述移动体的物流公司签订配送货物的合同的非承包商的货物的未装载空间;以及
基于所计算出的未装载空间来计算在所述移动体上装载的货物的费用。
附图标记列表
10 信息处理装置
20 第一终端
30 第二终端
40 检测单元
100 物流系统
101 预测单元
102 判定单元
103 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
104 费用计算单元

Claims (10)

1.一种物流系统,包括:
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预测单元,该预测单元预测在物流基地之间移动的移动体上装载的货物的总装载量,以及
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该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基于由所述预测单元预测的总装载量,计算能够装载未与拥有所述移动体的物流公司签订配送货物的合同的非承包商的货物的未装载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系统,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费用计算单元,该费用计算单元基于由所述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所计算出的未装载空间来计算在所述移动体上装载的货物的费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系统,还包括:
检测单元,能够检测未装载空间,其中
所述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来计算未装载空间,以及
所述费用计算单元基于所计算出的未装载空间来计算在所述移动体上装载的货物的费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系统,其中
所述预测单元还基于由所述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所计算出的未装载空间来预测将货物装载到所述移动体上的装载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系统,其中
所述费用计算单元响应于所述移动体的配送状态来校正所计算出的费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流系统,其中
所述费用计算单元基于物流路线的使用频度、在所述移动体上装载的货物的类型、或者委托物流公司配送货物的时机中的至少一个,来校正与由所述未装载空间计算单元所计算出的未装载空间对应的费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系统,其中
所述预测单元基于作为确定要装载到所述移动体上的货物的装载量的第一装载量和作为预期要装载到所述移动体上的货物的装载量的第二装载量来预测总装载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流系统,其中
所述预测单元基于关于与物流公司签订配送货物的合同的承包商的第一装载量和关于非承包商的第二装载量来预测总装载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系统,还包括:
终端,能够向所述非承包商呈现关于由所述费用计算单元所计算出的费用的信息。
10.一种费用计算方法,包括:
预测在物流基地之间移动的移动体上装载的货物的总装载量;
基于预测的总装载量计算能够装载未与拥有所述移动体的物流公司签订配送货物的合同的非承包商的货物的未装载空间;以及
基于所计算出的未装载空间来计算在所述移动体上装载的货物的费用。
CN201980029671.1A 2018-05-09 2019-04-15 物流系统和费用计算方法 Withdrawn CN1120748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0358 2018-05-09
JP2018-090358 2018-05-09
PCT/JP2019/016187 WO2019216128A1 (ja) 2018-05-09 2019-04-15 物流システム、運賃算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4851A true CN112074851A (zh) 2020-12-11

Family

ID=68466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9671.1A Withdrawn CN112074851A (zh) 2018-05-09 2019-04-15 物流系统和费用计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66189A1 (zh)
CN (1) CN112074851A (zh)
DE (1) DE112019002346T5 (zh)
WO (1) WO20192161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99843A1 (en) * 2019-02-22 2020-08-26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Logistics planner
JP6909272B2 (ja) * 2019-11-22 2021-07-28 株式会社バンテック 配車支援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端末、配車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86691B2 (ja) * 2003-03-20 2008-05-14 Necモバイリング株式会社 車輌積載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16071595A (ja) * 2014-09-30 2016-05-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集荷管理装置、集荷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集荷システム
JP6626380B2 (ja) * 2016-03-14 2019-12-25 Sbs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運送管理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66189A1 (en) 2021-06-03
WO2019216128A1 (ja) 2019-11-14
DE112019002346T5 (de) 2021-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5422B2 (en) Baggage transportation using autonomous vehicle
KR20160036055A (ko) 배송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200134557A1 (en) Logistical service for processing modular delivery requests
US20090171595A1 (en) Automatic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Mixing of Conglomerates
KR20170078722A (ko) 이행 센터들의 계층구조로부터의 전자 상거래 주문을 이행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074851A (zh) 物流系统和费用计算方法
JP6205310B2 (ja) 配送計画装置、配送計画システム、配送計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027168B (zh) 跨工业车辆规格化表现数据
WO2019239666A1 (ja) 輸送管理システム、輸送管理装置、輸送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087958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14757623A (zh) 一种货运派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ng et al. A dual sourcing inventory model for modal split transport: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optimal solution
JP2019159397A (ja) 積み付け計画装置、積み付け計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086123A (ja) 専有対象物管理システム
US11680846B1 (en) System for detecting noise in weight data
JP2012086986A (ja) 燃料タンクの燃料補充決定装置および燃料タンクの燃料補充決定方法
US20220335368A1 (en) Method for Evaluating a Freight Order by Means of a Freight Order Evaluation System, and Freight Order Evaluation System
US2021023148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ngle draft, static and dynamic vehicle weighing using the same weight scale
JP6156943B2 (ja) 管理装置、管理システム、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NL201690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vehicle loading
JP2023110002A (ja) 情報処理装置
JP2020009304A (ja) 運行管理装置、運行管理システム、端末装置、運行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099463A (zh) 一种计量物资配送风险预测方法及装置
KR20190093793A (ko) 방문 택배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464485B1 (ko) 적응적 화물 배송 결정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