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5045A - 一种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65045A
CN112065045A CN202010836178.5A CN202010836178A CN112065045A CN 112065045 A CN112065045 A CN 112065045A CN 202010836178 A CN202010836178 A CN 202010836178A CN 112065045 A CN112065045 A CN 112065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
plate
rod
hole
cross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61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涛
魏敏
李修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ngli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ngli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ngli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ngli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361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650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65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5045A/zh
Priority to AU2021101211A priority patent/AU2021101211A4/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4Connecting or fastening means for metallic forming or stiffening elements, e.g. for connecting metallic elements to non-metallic elements
    • E04G17/047Connecting or fastening means for metallic forming or stiffening elements, e.g. for connecting metallic elements to non-metallic elements simultaneously tying two facing 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6Tying means; Spacers ; Devices for extracting or inserting wall ties
    • E04G17/065Tying means, the tensional elements of which are threaded to enable their fastening or tensioning
    • E04G17/0655Tying means, the tensional elements of which are threaded to enable their fastening or tensioning the element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 E04G17/0657Tying means, the tensional elements of which are threaded to enable their fastening or tensioning the element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fully recover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包括横杆、连接板、压杆、弹簧插销、螺栓;压杆包括与压杆相对固定的螺母;横杆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板、弹簧插销,弹簧插销包括插销支架和插销螺栓为变直径螺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第二部周向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第一部的直径小于第二部的直径、且小于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二部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螺栓的第一部穿设在横杆的第一通孔,且横杆的内侧被限位在螺栓的限位台阶处;螺栓的第二部穿设在压杆的第二通孔,且通过螺母与螺栓的螺纹端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螺栓能够调节横杆与压杆之间的距离。

Description

一种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模板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上使用的铝合金模板的墙模板主要分为拉杆板和拉片板,这两种墙模板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加固方式。
对拉螺栓和背楞组合共同作用,保证浇筑混凝土时,墙模板不涨模、不变形。拉杆板上预留有孔洞,组装时螺杆从该孔穿过,螺杆两端分别连接背楞。对拉螺杆承担大部分侧压力,使两侧模板间距始终保持不变;背楞沿墙高方向布置若干道,确保模板横向不发生弯曲变形。
拉片板与拉杆板在加固方面最大差别在于拉片的布置与方通管的功能。与对拉螺杆类似,拉片承受绝大多数的侧压力,在模板的侧面开有若干道凹槽,用于穿设拉片,拉片的横向和竖向间距均小于对拉螺杆,因而单位面积内拉片数量要大于对拉螺杆数量。沿墙高方向布置若干道方通管用方通扣固定于模板外侧,拉杆板背楞帮助对拉螺杆受力外还兼具保证模板整个使用过程中的直线度,而方通管的主要作用仅是保证模板的直线度。
从模板结构来说,拉杆板的纵向抗弯刚度较拉片板强,但横向抗弯刚度弱于拉片板。实践证明,若直接将拉杆板作为拉片板使用,由于拉杆板横向抗弯刚度不足易造成拉杆板横向变形过大,甚至出现涨模现象。为了进一步提高铝合金拉杆板利用率。为此本专利提出一种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提高拉杆板的横向抗弯刚度,协助模板承受侧压力,有效地实现拉杆板向拉片板转换。
发明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有效也解决了拉杆板横向抗弯刚度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包括横杆、连接板、压杆、弹簧插销、螺栓;
所述横杆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开孔方向与横杆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螺栓为变直径螺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第二部周向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第一部的直径小于第二部的直径、且小于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二部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
所述螺栓的第一部穿设在横杆的第一通孔,且横杆的内侧被限位在螺栓的限位台阶处;
所述压杆沿横杆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与横杆第一通孔对应位置开设有用于螺栓第二部穿设的第二通孔,螺栓的第二部穿设在压杆的第二通孔,且通过螺母与螺栓的螺纹端螺纹连接,压杆与螺母之间相对固定;
所述横杆第一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插销穿过的销孔;横杆第二端设置有与连接板相配合的弹簧插销,用于与模板、相邻的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的连接板进行插销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杆包括依次连接的U型槽、加强管、螺母,所述U型槽的内部尺寸与横杆的尺寸相配合,U型槽套设在横杆中部外,U型槽沿横杆长度方向平行设置,U型槽、加强管上与横杆第一通孔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用于螺栓第二部穿设的第二通孔,螺栓的第二部依次穿过U型槽、加强管的第二通孔,然后通过螺母与螺栓的螺纹端螺纹连接,将螺母紧固在加强管上;U型槽、加强管、螺母固定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螺母中心轴共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型槽的长度大于模板上相邻两道中间肋板的间距,加强管的长度小于模板上相邻两道中间肋板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与横杆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插销包括相配合的插销支架、插销;所述插销支架设置在横杆第二端,包括至少两个插销板,两个插销板与连接板对应位置均开设有插销孔;所述插销中部沿直径方向向外固定连接有拨杆,且拨杆被限位于两个插销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插销还包括弹簧和限位板,限位板平行固定设置在插销支架的两个插销板之间,且对应位置设置有插销孔,插销孔直径大于插销直径且小于弹簧直径,插销穿设在插销支架、限位板的插销孔中,弹簧套设在插销上,且位于内侧插销板与限位板之间,所述拨杆被限位于弹簧与限位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上的销孔、插销支架的插销孔,均与插销的中心轴共线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上孔轴线到与横杆的垂直距离大于模板边肋上销钉孔轴线到肋板边缘垂直距离;
所述横杆长度小于模板两侧边肋内壁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栓的外端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为垫圈,垫圈与横杆之间留有间隙。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有效也解决了拉杆板横向抗弯刚度不足的问题,通过连接板和弹簧插销与模板上的边肋插接在一起,然后通过转动螺栓能够调节横杆与压杆之间的距离;将铝合金模板锁紧位于插销横杆之间。使用时,用扳手作用于螺栓外端处,顺时针转动螺栓,增大横杆与压杆间距离,达到为模板施加预应力作用,甚至当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模板横向向外弯曲,可通过转动螺栓消除这种变形。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实施例的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横杆1、连接板2、压杆3、U型槽3-1、加强管3-2、螺母3-3、弹簧插销4:插销支架4-1、弹簧4-2、拨杆4-3、插销4-4、限位板4-5、螺栓5、方头端5-3、第一部5-1、第二部5-2,垫圈6,模板7、边肋7-1、中间肋板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包括横杆1、连接板2、压杆3、弹簧插销4、螺栓5、垫圈6;
所述横杆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开孔方向与横杆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螺栓5为变直径螺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5-1和第二部5-2,第一部5-1和第二部5-2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第二部5-2周向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第一部5-1的直径小于第二部5-2的直径、且小于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二部5-2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第二通孔内径;
所述螺栓5的第一部5-1穿设在横杆1的第一通孔,且横杆1的内侧被限位在螺栓5的限位台阶处;
所述压杆3沿横杆1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与横杆第一通孔对应位置开设有用于螺栓5第二部5-2穿设的第二通孔,螺栓5的第二部5-2穿设在压杆3的第二通孔,且通过螺母3-3与螺栓5的螺纹端螺纹连接,压杆3与螺母3-3之间相对固定;
所述横杆1第一端设置有连接板2,连接板2上开设有用于插销穿过的销孔;横杆1第二端设置有与连接板2相配合的弹簧插销4,用于与模板7、相邻的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的连接板2进行插销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杆3包括依次连接的U型槽3-1、加强管3-2、螺母3-3,所述U型槽3-1的内部尺寸与横杆1的尺寸相配合,U型槽3-1套设在横杆1中部外,按照U型槽、加强管、螺母顺序依次固定,U型槽沿横杆1长度方向平行设置,U型槽、加强管上与横杆第一通孔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用于螺栓5第二部5-2穿设的第二通孔,螺栓5的第二部5-2依次穿过U型槽3-1、加强管3-2的第二通孔,然后通过螺母3-3与螺栓5的螺纹端螺纹连接,将螺母紧固在加强管上;U型槽、加强管、螺母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通孔内径大于横杆上第一通孔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螺母中心轴共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杆1、U型槽3-1、加强管3-2、螺母3-3的对称轴共线。
所述U型槽3-1的长度大于模板7上相邻两道中间肋板7-2的间距,加强管3-2的长度小于模板上相邻两道中间肋板7-2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2与横杆1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插销4包括插销支架4-1、弹簧4-2、拨杆4-3、插销4-4、限位板4-5,所述插销支架4-1设置在横杆1第二端,包括至少两个插销板,限位板4-5平行设置在插销支架4-1的两个插销板之间,所述插销支架4-1、限位板4-5上对应位置均开有插销孔,插销孔直径大于插销直径且小于弹簧直径,插销4-4穿设在插销支架4-1、限位板4-5的插销孔中,弹簧4-2套设在插销4-4上,且位于插销支架4-1的内侧端与限位板4-5之间,所述插销4-4中部沿直径方向向外固定连接有拨杆4-3,且所述拨杆4-3被限位于弹簧4-2与限位板4-5之间。进一步的,连接板2上的销孔、插销支架4-1的插销孔,均与插销的中心轴共线设置。
所述连接板上孔轴线到与横杆的垂直距离大于模板边肋上销钉孔轴线到肋板边缘垂直距离;所述横杆长度小于模板两侧边肋内壁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螺栓5为方头螺栓,包括依次连接的方头端5-3、第一部5-1、第二部5-2;方头端5-3的设置便于旋转螺栓5来调节横杆1与压杆3之间的距离,即横杆1与模板7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栓5的外端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为垫圈6,垫圈与横杆之间留有间隙。如图1、图3所示,所述方头螺栓的方头端或第一部上还固定连接设置有垫圈6,防止滑落,且垫圈与横杆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横杆1、连接板2、压杆3、弹簧插销4和螺栓5组成一字型结构,连接板与弹簧插销分别位于横杆两端,压杆和螺栓均位于横杆中部,使用时,将压杆3压紧在模板的肋板上,然后通过转动螺母,调节横杆与压杆之间的距离,即横杆1与模板之间的距离,给横杆1中部一个向外的拉力。达到为模板施加预应力作用,甚至当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模板横向向外弯曲,可通过转动方头螺栓消除这种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上一个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的插销连接下一个装置的连接板,省材料的同时又便于快速安装及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横杆1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模板两侧边肋内壁间距,使用时,横杆1垂直于模板,且将横杆1位于模板两侧边肋之间,通过横杆1两端的连接板2、弹簧插销4与模板及相邻的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连接起来。
所述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使用时,安装首根时,横杆有弹簧插销一端,手指勾住拨杆回拉,使插销缩回到插销支架内,保持横杆水平状态,当插销与模板7边肋7-1高度方向边肋上某一销钉孔对齐时,松开拨杆,插销插入该销钉孔内,横杆有连接板的一端与另一边模板边肋销钉孔对齐,再用销钉或螺栓将连接板与边肋固定。在安装完该条线上首根装置后的每一个均依次按照横杆连接板一端穿插于上一装置的插销处,弹簧插销一端插销穿插于该线对应边肋上销钉孔。
如图4所示,转动螺栓,调节横杆、压杆之间的距离,将模板进行锁紧。
在一些实施实例中,如图1所示,螺栓还可改为一端圆柱、一端螺纹的螺柱形式,且仍保留阶梯形,即圆柱一端直径小于有螺纹一端直径;该装置制作时螺柱连接横杆和压杆后,在螺柱有圆柱面一端固定一螺母取代垫圈,且螺母与横杆间留有间隙。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杆、连接板、压杆、弹簧插销、螺栓;
所述横杆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开孔方向与横杆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螺栓为变直径螺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第二部周向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第一部的直径小于第二部的直径、且小于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二部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
所述螺栓的第一部穿设在横杆的第一通孔,且横杆的内侧被限位在螺栓的限位台阶处;
所述压杆沿横杆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与横杆第一通孔对应位置开设有用于螺栓第二部穿设的第二通孔,螺栓的第二部穿设在压杆的第二通孔,且通过螺母与螺栓的螺纹端螺纹连接,压杆与螺母之间相对固定;
所述横杆第一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插销穿过的销孔;横杆第二端设置有与连接板相配合的弹簧插销,用于与模板、相邻的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的连接板进行插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包括依次连接的U型槽、加强管、螺母,所述U型槽的内部尺寸与横杆的尺寸相配合,U型槽套设在横杆中部外,U型槽沿横杆长度方向平行设置,U型槽、加强管上与横杆第一通孔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用于螺栓第二部穿设的第二通孔,螺栓的第二部依次穿过U型槽、加强管的第二通孔,然后通过螺母与螺栓的螺纹端螺纹连接,将螺母紧固在加强管上;U型槽、加强管、螺母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螺母中心轴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的长度大于模板上相邻两道中间肋板的间距,加强管的长度小于模板上相邻两道中间肋板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横杆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插销包括相配合的插销支架、插销;所述插销支架设置在横杆第二端,包括至少两个插销板,两个插销板与连接板对应位置均开设有插销孔;所述插销中部沿直径方向向外固定连接有拨杆,且拨杆被限位于两个插销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插销还包括弹簧和限位板,限位板平行固定设置在插销支架的两个插销板之间,且对应位置设置有插销孔,插销孔直径大于插销直径且小于弹簧直径,插销穿设在插销支架、限位板的插销孔中,弹簧套设在插销上,且位于内侧插销板与限位板之间,所述拨杆被限位于弹簧与限位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上的销孔、插销支架的插销孔,均与插销的中心轴共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孔轴线到与横杆的垂直距离大于模板边肋上销钉孔轴线到肋板边缘垂直距离;
和/或,所述横杆长度小于模板两侧边肋内壁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外端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为垫圈,垫圈与横杆之间留有间隙。
CN202010836178.5A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 Pending CN1120650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6178.5A CN112065045A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
AU2021101211A AU2021101211A4 (en) 2020-08-19 2021-03-08 Pull rod plate and pull tab plate convers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6178.5A CN112065045A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5045A true CN112065045A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62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6178.5A Pending CN112065045A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65045A (zh)
AU (1) AU2021101211A4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3053A (zh) * 2021-12-17 2022-02-1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预制构件的接缝封堵装置及其封堵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3053A (zh) * 2021-12-17 2022-02-1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预制构件的接缝封堵装置及其封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1101211A4 (en) 2021-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21197Y (zh) 冷弯型材式模板体系
CN212642120U (zh) 一种混凝土反坎模板装置
CN112065045A (zh) 一种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
CN212656563U (zh) 一种拉杆板与拉片板转换装置
CN212053781U (zh) 一种建筑模板对拉紧固结构
CN210289137U (zh) 一种悬挑钢梁外包混凝土模具侧模板加固结构
CN211369523U (zh) 一种伸缩缝剪力墙的模板体系
CN220365304U (zh) 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的加固工具
CN219387166U (zh) 一种连墙柱模板施工过程中的快速加固装置
KR19980065750U (ko) 콘크리트거푸집 연결용 클램프
CN216196823U (zh) 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
CN212656562U (zh) 一种背楞抗弯刚度加强装置
CN219528402U (zh) 一种梁侧模支撑夹具
CN219710989U (zh) 一种用于铝模地下室单侧支模整体连接加固装置
CN212773126U (zh) 加强波纹钢板
CN217028109U (zh) 一种变形缝处模板加固件
CN218234341U (zh) 砌体墙转角处的支模结构
CN214117017U (zh) 预埋组件及幕墙单元固定装置
CN215101329U (zh) 一种用于电梯井架的加固装置
CN219825845U (zh)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连接节点
CN214995876U (zh) 一种用于脚手架上平行双钢管与单钢管垂直的连接扣件
CN214575620U (zh) 矩形管型材及模板加固体系
CN215167963U (zh) 一种建筑模板体系
CN217480823U (zh) 一种建筑拉杆模板体系
CN217871840U (zh) 一种建筑模板加固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1100 Room 301, building B, China Merchants high speed railway Plaza, No.9 Jiangnan Road, Dongshan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Jiab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100 Room 301, building B, China Merchants high speed railway Plaza, No.9 Jiangnan Road, Dongshan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Chengli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