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6920B - 一种祛湿结构、蒸汽烹饪装置及湿度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祛湿结构、蒸汽烹饪装置及湿度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6920B
CN112056920B CN202010799447.5A CN202010799447A CN112056920B CN 112056920 B CN112056920 B CN 112056920B CN 202010799447 A CN202010799447 A CN 202010799447A CN 112056920 B CN112056920 B CN 1120569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able
humidity
oxygen concentration
re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994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6920A (zh
Inventor
许胜涛
麦伟添
陈权明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994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6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6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6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6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6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8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for withdrawing or condensing cooking vapors from cooking utens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47J2027/043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湿结构、蒸汽烹饪装置及湿度控制方法,其中祛湿结构用于蒸汽烹饪装置,包括阻气模块和驱动模块;阻气模块设于蒸汽烹饪装置的排气口外部上方,用于对排气口的开度进行调节,驱动模块设于蒸汽烹饪装置上;驱动模块启动,带动阻气模块运动,改变排气口的开度,调节气体排出量。本发明通过设置祛湿结构,驱动模块启动带动阻气模块改变排气口的开度,从而调整气体排出量,实现快速祛湿的效果;同时通过根据内胆的实时温度、预设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得到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最后根据实时氧浓度与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的比较关系确定是否加湿和/或祛湿,有效避免了内胆实时温度变化造成的湿度控制不精准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祛湿结构、蒸汽烹饪装置及湿度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蒸汽烹饪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湿结构、蒸汽烹饪装置及湿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食物烹饪的口感与食材、烹饪的环境有关,而烹饪环境主要包括温度和湿度等,在保持温度合适的情况下,环境湿度对烹饪口感的好坏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湿度过大,蒸制的食物水分过多会显得食材湿哒哒,蒸汽烤的食物过湿,没有达到外酥里嫩的效果;湿度过小,蒸制的食物难以蒸熟,蒸汽烤的食物会变得太干等,因此需要合适的烹饪湿度才能得到最好的口感。
蒸汽烹饪装置内部的相对的湿度与实时温度有关,而其内部的温度经常是一个动态变化情况,这样会导致蒸汽烹饪装置的湿度难以控制,在加湿过程中出现湿度过冲的现象,例如实时湿度升高到设定的目标相对湿度范围外,或者实时温度突然降低,导致相对湿度增加等,控湿的精准度较低,所以设计一种能够快速祛湿的方式来保证蒸汽烹饪装置内部的湿度稳定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祛湿结构,通过设置阻气模块和驱动模块,驱动模块启动带动阻气模块改变排气口的开度,从而调整气体排出量,实现快速祛湿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祛湿结构的蒸汽烹饪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蒸汽烹饪装置的湿度控制方法,通过将烹饪装置的内胆调整到预设温度和预设湿度后,根据内胆的实时温度、预设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得到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最后根据实时氧浓度与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的比较关系确定是否加湿和/或祛湿,有效避免了内胆实时温度变化造成的湿度控制不精准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祛湿结构,用于蒸汽烹饪装置,包括阻气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阻气模块设置于蒸汽烹饪装置的排气口外部上方,用于对排气口的开度进行调节,所述驱动模块设置于蒸汽烹饪装置上;
所述驱动模块启动,带动所述阻气模块运动,改变排气口的开度,调节气体排出量。
优选地,所述阻气模块包括阻挡部和调节部,所述阻挡部设置于排气口上方,所述调节部设置于蒸汽烹饪装置上,且与所述阻挡部连接,所述阻挡部在排气口所在平面上的截面面积小于排气口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调节部包括弹性件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蒸汽烹饪装置上,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阻挡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模块为横流风机。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包括祛湿结构、壳体、中层板和排气口,所述中层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排气口贯穿设置于所述中层板上,所述阻气模块设置于所述中层板上,且位于所述排气口上方,所述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中层板上。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湿度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蒸汽烹饪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启动蒸汽烹饪装置,选择烹饪模式,输入预设温度和预设湿度;
S2,将所述烹饪装置的内胆预热至所述预设温度,当达到所述预设温度时,调节所述内胆的湿度为所述预设湿度;
S3,采集所述内胆的实时温度,根据所述实时温度、预设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获得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
其中,所述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根据所述烹饪模式得到;
S4,采集所述内胆的实时氧浓度,根据所述实时氧浓度与所述S3获得的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的比较关系判断是否进行加湿和/或祛湿。
优选地,所述S3中根据所述实时温度、预设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获得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具体为;
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对应的相对湿度得到基础氧浓度a基础,根据所述预设湿度、所述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得到可控氧浓度a可控
根据所述基础氧浓度a基础和所述可控氧浓度a可控得到所述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基础氧浓度a基础和所述可控氧浓度a可控得到所述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具体为:
所述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为a基础-a可控~a基础+a可控
优选地,所述根据预设湿度、所述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得到可控氧浓度a可控,具体为:
步骤1、根据预设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得到湿度控制区间;
其中,所述湿度控制区间为目标湿度±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
步骤2、计算所述步骤1得到的湿度控制区间对应的氧浓度范围值;
步骤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氧浓度范围值与预设湿度对应的氧浓度的最大差值的绝对值作为最大的可控氧浓度a可控
具体实施中可控氧浓度a可控可以为0~最大的可控氧浓度之间的任一数值。
优选地,所述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具体为:
当烹饪模式为蒸模式时,所述可控湿度为3~5%;当烹饪模式为蒸汽烤模式时,所述可控湿度为1~2%。
优选地,所述S4中根据所述实时氧浓度与所述S3获得的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的比较关系判断是否进行加湿和/或祛湿,具体为:
S4.1,判断所述实时氧浓度是否小于a基础-a可控
如果是,则不进行加湿,进入S4.3;
反之,则进行加湿,并进入S4.2;
S4.2,判断所述实时氧浓度是否大于a目标+a可控
如果是,则进行加湿;
反之,则不进行加湿;
S4.3,进行祛湿。
其中,所述加湿通过启动蒸汽发生结构向所述内胆内输入蒸汽实现,所述祛湿通过启动祛湿结构使所述内胆内的蒸汽快速排出实现。
优选地,所述S4.3还包括:根据所述实时氧浓度与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a基础-a可控~a基础+a可控的差值的绝对值确定所述驱动模块的工作电压。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实时氧浓度与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a基础-a可控~a基础+a可控的差值的绝对值确定所述驱动模块的工作电压,具体为:
判断所述实时氧浓度与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a基础-a可控或a基础+a可控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在0.5%以上;
如果是,则所述驱动模块的工作电压为最大工作电压;
反之,则所述驱动模块的工作电压为最大工作电压*所述差值的绝对值/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置阻气模块和驱动模块,驱动模块启动带动阻气模块改变排气口的开度,从而调整气体排出量,实现快速祛湿的效果;在使用中,当需要进行快速祛湿时,通过驱动模块带动阻气模块运动,使排气口达到最大开度,从而使气体快速排出,实现快速祛湿的效果,当不需要快速祛湿时,气体从排气口与阻气模块的缝隙流出,蒸汽烹饪装置内外交换气体较少,蒸汽烹饪装置内部环境稳定,恒温和恒湿效果好;
同时本发明通过将烹饪装置的内胆调整到预设温度和预设湿度后,根据内胆的实时温度、预设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得到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最后根据实时氧浓度与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的比较关系确定是否加湿和/或祛湿,有效避免了内胆实时温度变化造成的湿度控制不精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祛湿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祛湿结构中阻气模块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蒸汽烹饪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湿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湿度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中:1、阻气模块;11、阻挡部;12、调节部;121、弹性件;122、固定件;2、驱动模块;3、壳体;4、中层板;5、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祛湿结构,用于蒸汽烹饪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阻气模块1和驱动模块2;所述阻气模块1设置于蒸汽烹饪装置的排气口外部上方,用于对排气口的开度进行调节,所述驱动模块2设置于蒸汽烹饪装置上;
所述驱动模块2启动,带动所述阻气模块1运动,改变排气口的开度,调节气体排出量。
具体为,阻气模块1设置于蒸汽烹饪装置上,且位于排气口的外部上方,此时阻气模块1不完全遮挡排气口,驱动模块2设置于蒸汽烹饪装置上;这样,驱动模块2启动,带动阻气模块1中的移动部件运动,从而改变排气口的开度,调节气体排出量。
也就是,阻气模块1覆盖在排气口上,但是不完全遮挡排气口。这样,在驱动模块2不工作的时候,气体可以从排气口没有被遮挡的部分漏出,也就是从排气口与阻气模块1的缝隙处流出,此时蒸汽烹饪装置内外交换气体较少,加湿和恒湿效果较好;当需要祛湿时,启动驱动模块2,驱动模块2带动阻气模块1运动,从而调节排气口的开度,例如使排气口的开度逐渐增大,从而使蒸汽烹饪装置内外气体交换更多更快,有效提高祛湿速度,达到快速祛湿的效果。
其中,所述驱动模块2与所述阻气模块1的相对位置不进行限制,能够使驱动模块2驱动阻气模块1运动,从而调节排气口开度的相对位置关系均适用于本实施例。
具体实施时,驱动模块2与阻气模块1的位置关系不限定,驱动模块2能够带动阻气模块1运动,使排气口的开度变大即可。
如图2所示,所述阻气模块1包括阻挡部11和调节部12,所述阻挡部11设置于排气口上方,所述调节部12设置于蒸汽烹饪装置上,且与所述阻挡部11连接,所述阻挡部11在排气口所在平面上的截面面积小于排气口的面积。
其中,所述调节部12包括弹性件121和固定件122,所述固定件122设置于蒸汽烹饪装置上,所述弹性件121一端与所述固定件1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阻挡部11连接。
具体实施中,所述弹性件121可以为弹簧。
这样,固定件122设置在蒸汽烹饪装置上,固定件122连接弹性件121,也就是弹簧,弹簧的另一端连接阻挡部11;在驱动模块2启动后,驱动模块2带动阻挡部11运动,使阻挡部11覆盖在排气口上的面积逐渐变小,从而提高祛湿效果;在驱动模块2关闭后,阻挡部11在弹性件121的作用下回复到原位。
为了避免排气口完全被覆盖,所述阻挡部11在排气口所在平面上的截面面积小于排气口的面积。
具体实施中,所述阻挡部11为三棱柱结构、长方体结构或球体结构;优选为三棱柱;因为现有蒸汽烹饪装置往往导致排出的废气中间温度较高,三棱柱的调节使得蒸汽向两边散开,更有利于废气散热;
但是阻挡部11并不限定为上述结构,能够实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阻挡部均适用于本实施例。
具体实施中,所述驱动模块2为横流风机。
这样,驱动模块2启动,也就是横流风机启动,风力推动阻挡部11运动,从而使阻挡部11覆盖排气口的面积逐渐减小。
具体实施中,驱动模块2也就是横流风机的驱动力大小,即横流风机的转速大小,通过横流风机的输出电压来控制,具体为:横流风机在工作时,工作直流电压由220V交流电经过变压、稳压成12V直流电,再进入mos管,改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使得输出的电压可以在0-12V之间,从而控制直流横流风机的转速大小。
工作原理:本实施例的祛湿结构在使用时,驱动模块2启动,驱动模块2带动阻气模块1中阻挡部11运动,从而调节排气口的开度,使排气口的开度逐渐增大,从而使蒸汽烹饪装置内外气体交换更多更快,有效提高祛湿速度,达到快速祛湿的效果;当不需要快速祛湿时,驱动模块2不启动,气体可以从排气口没有被遮挡的部分漏出,也就是从排气口与阻气模块1的缝隙处流出,此时蒸汽烹饪装置内外交换气体较少,加湿和恒湿效果较好。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阻气模块和驱动模块,驱动模块启动带动阻气模块改变排气口的开度,从而调整气体排出量;在使用中,当需要进行快速祛湿时,通过驱动模块带动阻气模块运动,使排气口达到最大开度,从而使气体快速排出,实现快速祛湿的效果;在不需要快速祛湿时,气体从排气口上未被阻气模块遮挡的部分流出,蒸汽烹饪装置内外交换气体较少,加湿和恒湿效果较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包括实施例1的祛湿结构、壳体3、中层板4和排气口5,所述中层板4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3内,所述排气口5贯穿设置于所述中层板4上,所述阻气模块1设置于所述中层板4上,且位于所述排气口5上方,所述驱动模块2设置于所述中层板4上。
这样,通过驱动模块2带动阻气模块1运动,改变排气口5的开度,从而实现快速祛湿。
具体实施中,蒸汽烹饪装置还包括排气罩、氧浓度检测组件等。
本实施例通过在蒸汽烹饪装置的中层板上设置祛湿结构,祛湿结构包括阻气模块和驱动模块,驱动模块启动带动阻气模块改变排气口的开度,从而调整气体排出量;在使用中,当需要进行快速祛湿时,通过驱动模块带动阻气模块运动,使排气口达到最大开度,从而使气体快速排出,实现快速祛湿的效果;在不需要快速祛湿时,气体从排气口上未被阻气模块遮挡的部分流出,蒸汽烹饪装置内外交换气体较少,加湿和恒湿效果较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湿度控制方法,应用于实施例2蒸汽烹饪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启动蒸汽烹饪装置,选择烹饪模式,输入预设温度和预设湿度;
S2,将所述烹饪装置的内胆预热至所述预设温度,当达到所述预设温度时,调节所述内胆的湿度为所述预设湿度,也就是调节内胆的氧浓度为预设湿度对应的氧浓度;
S3,采集所述内胆的实时温度,根据所述实时温度、预设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获得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
其中,所述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根据所述烹饪模式得到;
S4,采集所述内胆的实时氧浓度,根据所述实时氧浓度与所述S3获得的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的比较关系判断是否进行加湿和/或祛湿。
这样,通过内胆的实时温度得到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也就是根据内胆温度相应改变氧浓度控制范围,实现内胆相对湿度控制的稳定性。
此处对通过氧浓度进行湿度检测以及内胆的温度对相对湿度的影响过程进行说明:
由于蒸汽烹饪装置与大气联通,默认其为大气压;大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在21%,氮气和其他气体占79%,因此通入水蒸气后,假设氧气浓度(即体积分数)为a,此时根据空气中氮气、其他气体以及氧气的体积比,得出氧气以外气体(氮气和其他气体)的体积分数e=a/21%*79%=79a/21;
而湿度增大时,水蒸气增加,氧气以及氧气以外气体的体积分数就会减少,此时水蒸气的体积分数d=1-a-e=1-100a/21;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两边同乘以密度ρ,除以物质的量n,得到方程:PM=ρRT
因此水蒸气密度ρ=PM/RT
其中,P为蒸烤箱内胆绝对压强,即大气压;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普式气体常数8.314J/(mol·K);T为开氏温度;M为相对分子质量,水蒸气为18g/mol;
根据相关知识可知绝对湿度即为水蒸气在空气中的密度,即
绝对湿度b=ρ·d
此时相对湿度c=b/饱和绝对湿度,饱和绝对湿度即某一温度下能够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或者c=d*P/饱和蒸气压,P为大气压,饱和蒸气压与温度有关(可通过现有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表格查找)。
所以,温度直接影响了相对湿度的变化。
而蒸汽烹饪装置的内胆恒温的过程中温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恒温时同一点不同时间温差可以达到0~10℃,而食材烹饪口感与烹饪环境相对湿度有关,仅通过控制氧浓度恒定只能保证内胆绝对湿度不变,当内胆温度发生变化时,相对湿度会发生巨大变化。因此结合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为保证内胆相对湿度在所设范围内,且内胆温度时时变化时,需要根据内胆温度来相应的改变所控氧浓度的基础值,从而实现内胆相对湿度的控制稳定性和精准性。
同时蒸汽烹饪装置具有多种模式,例如蒸模式和蒸汽烤模式,不同模式的温度和湿度不同;在蒸模式下,一般相对湿度较高,在60%~100%左右;蒸汽烤模式一般在180℃左右,相对湿度在0~15%左右,远小于蒸模式的相对湿度。
为了防止因温度等因素导致控湿的精度不够,造成内胆相对湿度超出控制范围,导致食材口感较差,我们对氧浓度的控制进行了范围的扩大,在扩大过程中考虑到实时温度以及烹饪模式进行相应的扩大。
具体实施中,所述S3中根据所述实时温度、预设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获得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具体为;
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对应的相对湿度得到基础氧浓度a基础,根据所述预设湿度、所述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得到可控氧浓度a可控
根据所述基础氧浓度a基础和所述可控氧浓度a可控得到所述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基础氧浓度a基础和所述可控氧浓度a可控得到所述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具体为:
所述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为a基础-a可控~a基础+a可控
这样,就得到将内胆实时温度、预设湿度、烹饪模式等作为影响因素考虑在内的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
具体实施中,所述根据预设湿度、所述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得到可控氧浓度a可控,具体为:
步骤1、根据预设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得到湿度控制区间;
其中,所述湿度控制区间为目标湿度±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
步骤2、计算所述步骤1得到的湿度控制区间对应的氧浓度范围值;
步骤3、将所述步骤2得到氧浓度范围值与预设湿度对应的氧浓度的最大差值的绝对值作为最大的可控氧浓度a可控
优选地,所述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具体为:
当烹饪模式为蒸模式时,所述可控湿度为3~5%;当烹饪模式为蒸汽烤模式时,所述可控湿度为1~2%。
这样,即可以得到与预设湿度、烹饪模式相关的最大的可控氧浓度a可控,在实际使用中,0~最大的可控氧浓度a可控之间的任一数值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来确定。
以蒸模式100℃,预设湿度为90%为例,该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为5%为例,此时湿度控制区间为90±5%,所对应控制氧浓度范围为2±0.2%;由于内胆温度不能保持一直是100℃,因此内胆温度会发生变化,在控温的过程中假设内胆温度上升到102℃,利用公式可以计算出此时相对湿度90%所对应氧浓度为1.04%,因此此时控制的氧浓度范围变成1.04±0.2%。
以上只是举例说明,其他烹饪模式、预设湿度、预设温度下,温度发生变化,皆可使用本方案进行控湿,保证内胆湿度的稳定性。
因为氧浓度检测组件有误差,且湿度变化难以控制,需要缩小可控氧浓度a可控才能保证控湿的湿度在所设范围内,也就是根据实际需要在0~最大的可控氧浓度a可控之间选择适合的数值作为可控氧浓度a可控。另外通过实验发现若可控氧浓度a可控较大,相对湿度变化也越大;可控氧浓度a可控较小,相对湿度变化小,但蒸发器的开停比较频繁,会降低控制蒸发器开关的继电器寿命;且通过实验发现同样的可控氧浓度a可控,即相同的控氧范围,湿度较低时加湿频率更高,主要原因是高湿的情况下湿度变化较快,因此低湿时可适当降低可控氧浓度a可控,高湿时可适当增加可控氧浓度a可控
具体实施中,所述S4中根据所述实时氧浓度与所述S3获得的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的比较关系判断是否进行加湿和/或祛湿,具体为:
S4.1,判断所述实时氧浓度是否小于a基础-a可控
如果是,则不进行加湿,进入S4.3;
反之,则进行加湿,并进入S4.2;
S4.2,判断所述实时氧浓度是否大于a目标+a可控
如果是,则进行加湿;
反之,则不进行加湿;
S4.3,进行祛湿。
其中,所述加湿通过启动蒸汽发生结构向所述内胆内输入蒸汽实现,所述祛湿通过启动祛湿结构使所述内胆内的蒸汽快速排出实现。
在实际操作中,会进行循环的判断过程,也就是在进行或者不进行加湿以后仍旧会回到S4.1进行再次判断。
为了根据需要进行祛湿,所述S4.3还包括:根据所述实时氧浓度与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a基础-a可控~a基础+a可控的差值的绝对值确定所述驱动模块的工作电压;
具体为:
判断所述实时氧浓度与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a基础-a可控或a基础+a可控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在0.5%以上;
如果是,则所述驱动模块的工作电压为最大工作电压,也就是12V;
反之,则所述驱动模块的工作电压为最大工作电压*所述差值的绝对值/0.5%,也就是12V*差值的绝对值/0.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湿度控制方法,以图5的流程为例,包括以下步骤:
S1,启动蒸汽烹饪装置,选择烹饪模式,可以为蒸模式或者蒸汽烤模式,输入预设温度和预设湿度;
S2,将所述烹饪装置的内胆预热至所述预设温度,当达到所述预设温度时,调节所述内胆的湿度为所述预设湿度,也就是调节内胆的氧浓度为预设湿度对应的氧浓度;
S3,采集所述内胆的实时温度,根据所述实时温度、预设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获得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
其中,所述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为a基础-a可控~a基础+a可控
S4,采集所述内胆的实时氧浓度,根据所述实时氧浓度与所述S3获得的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的比较关系判断是否进行加湿和/或祛湿,具体为:
S4.1,判断所述实时氧浓度是否小于a基础-a可控
如果是,则不进行加湿,进入S4.3;
反之,则进行加湿,并进入S4.2;
S4.2,判断所述实时氧浓度是否大于a目标+a可控
如果是,则进行加湿;
反之,则不进行加湿;
S4.3,进行祛湿,即判断所述实时氧浓度与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a基础-a可控或a基础+a可控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在0.5%以上;
如果是,则所述驱动模块的工作电压为最大工作电压,也就是12V;
反之,则所述驱动模块的工作电压为最大工作电压*所述差值的绝对值/0.5%,也就是12V*差值的绝对值/0.5%。
本实施例通过将烹饪装置的内胆调整到预设温度和预设湿度后,根据内胆的实时温度、预设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得到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最后根据实时氧浓度与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的比较关系确定是否加湿和/或祛湿,有效避免了内胆实时温度变化造成的湿度控制不精准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启动烹饪装置,选择烹饪模式,输入预设温度和预设湿度;
S2,将所述烹饪装置的内胆预热至所述预设温度,当达到所述预设温度时,调节所述内胆的湿度为所述预设湿度;
S3,采集所述内胆的实时温度,根据所述实时温度、预设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获得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
其中,所述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根据所述烹饪模式得到;
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对应的相对湿度得到基础氧浓度a基础,根据所述预设湿度、所述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得到可控氧浓度a可控,具体为:
步骤1、根据预设湿度以及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得到湿度控制区间;
其中,所述湿度控制区间为目标湿度±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
步骤2、计算所述步骤1得到的湿度控制区间对应的氧浓度范围值;
步骤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氧浓度范围值与预设湿度对应的氧浓度的最大差值的绝对值作为最大的可控氧浓度a可控
所述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为a基础-a可控~a基础+a可控
S4,采集所述内胆的实时氧浓度,根据所述实时氧浓度与所述S3获得的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的比较关系判断是否进行加湿和/或祛湿;
所述烹饪装置包括阻气模块(1)、驱动模块(2)、壳体(3)、中层板(4)和排气口(5),所述中层板(4)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3)内,所述排气口(5)贯穿设置于所述中层板(4)上,所述阻气模块(1)设置于所述中层板(4)上,且位于所述排气口(5)上方,所述驱动模块(2)设置于所述中层板(4)上;
所述烹饪装置包括祛湿结构,所述祛湿结构包括所述阻气模块(1)和所述驱动模块(2);所述阻气模块(1)设置于蒸汽烹饪装置的排气口外部上方,用于对排气口的开度进行调节,所述驱动模块(2)设置于蒸汽烹饪装置上;
所述驱动模块(2)启动,带动所述阻气模块(1)运动,改变排气口的开度,调节气体排出量;
所述阻气模块(1)包括阻挡部(11)和调节部(12),所述阻挡部(11)为三棱柱结构设置于排气口上方,所述调节部(12)设置于蒸汽烹饪装置上,且与所述阻挡部(11)连接,所述阻挡部(11)在排气口所在平面上的截面面积小于排气口的面积,所述调节部(12)包括弹性件(121)和固定件(122),所述固定件(122)设置于蒸汽烹饪装置上,所述弹性件(121)一端与所述固定件(1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阻挡部(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模式对应的可控湿度,具体为:
当烹饪模式为蒸模式时,所述可控湿度为3~5%;当烹饪模式为蒸汽烤模式时,所述可控湿度为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根据所述实时氧浓度与所述S3获得的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的比较关系判断是否进行加湿和/或祛湿,具体为:
S4.1,判断所述实时氧浓度是否小于a基础-a可控
如果是,则不进行加湿,进入S4.3;
反之,则进行加湿,并进入S4.2;
S4.2,判断所述实时氧浓度是否大于a目标+a可控
如果是,则进行加湿;
反之,则不进行加湿;
S4.3,进行祛湿;
其中,所述加湿通过启动蒸汽发生结构向所述内胆内输入蒸汽实现,所述祛湿通过启动祛湿结构使所述内胆内的蒸汽快速排出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3还包括:根据所述实时氧浓度与实时氧浓度可控范围a基础-a可控~a基础+a可控的差值的绝对值确定驱动模块的工作电压。
CN202010799447.5A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祛湿结构、蒸汽烹饪装置及湿度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056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9447.5A CN112056920B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祛湿结构、蒸汽烹饪装置及湿度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9447.5A CN112056920B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祛湿结构、蒸汽烹饪装置及湿度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6920A CN112056920A (zh) 2020-12-11
CN112056920B true CN112056920B (zh) 2022-06-24

Family

ID=73662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99447.5A Active CN112056920B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祛湿结构、蒸汽烹饪装置及湿度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69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5232B (zh) * 2021-01-20 2022-09-0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氧含量的智能烹饪方法
CN114145657B (zh) * 2021-11-11 2023-06-30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湿度调节方法、烹饪设备
WO2024082237A1 (zh) * 2022-10-20 2024-04-25 深圳市虎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蒸烤箱的湿度控制方法以及一种蒸烤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8873A (ja) * 1992-07-21 1994-02-15 Tokyo Gas Co Ltd システムキッチンにおける炊飯装置
KR100952114B1 (ko) * 2009-11-12 2010-04-13 주식회사 대성종합주방 스팀 컨벡션 오븐용 스팀제어방법
CN106370711A (zh) * 2016-08-29 2017-02-01 安徽华菱西厨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蒸烤箱内膛湿度快速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7898351A (zh) * 2017-12-20 2018-04-13 珠海金佰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种运行模式的蒸烤箱
CN108490117A (zh) * 2018-02-09 2018-09-04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烤箱湿度测量、控制方法及烤箱
CN209341313U (zh) * 2018-10-29 2019-09-03 宁波安佳卫厨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微蒸烤一体机的集成灶
CN110575056B (zh) * 2019-09-19 2021-02-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84434B (zh) * 2020-01-14 2021-06-1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蒸烤一体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6920A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56920B (zh) 一种祛湿结构、蒸汽烹饪装置及湿度控制方法
KR890000346B1 (ko) 공기 조화기
US7699237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exhaust flow from a cooking chamber of a baking oven
WO2013127242A1 (zh) 一种低噪音燃气快速热水器
JP6670146B2 (ja) 環境試験装置
CN214048538U (zh) 一种祛湿结构及应用其的蒸汽烹饪装置
KR930000404B1 (ko) 냉매가열식 냉난방기
CN107882613B (zh) 降低发动机机油消耗及颗粒排放的装置
CN212457676U (zh) 一种一体式热泵烘干箱
KR960029733A (ko) 온풍난방기
JP2021105498A (ja) 換気装置及び熱交換気装置
CN112043154B (zh) 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及湿度控制方法
CN213696532U (zh) 一种蒸汽烹饪装置
CN207623817U (zh) 一种简易预处理室
KR100686015B1 (ko) 영상기기의 냉각 장치
JP2540875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運転方法
CN109990492B (zh) 一种变频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04239690A (ja) 化学物質放散量測定用の実験装置
JP2008045770A (ja) 空調装置
CN110388709A (zh) 一种厨房空调及其控制系统与方法
JP3208685B2 (ja) 白煙防止型冷却塔の運転方法
JPH03279727A (ja) 調温調湿ユニツトの温湿度制御方式
CN115574556A (zh) 烘干系统和用于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
JP2666005B2 (ja) 温風暖房機
JPS621563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