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4865B - 基于以太网的时间同步方法、同步系统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以太网的时间同步方法、同步系统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4865B
CN112054865B CN201910484287.2A CN201910484287A CN112054865B CN 112054865 B CN112054865 B CN 112054865B CN 201910484287 A CN201910484287 A CN 201910484287A CN 112054865 B CN112054865 B CN 1120548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ck
clock signal
synchronization
signal
physic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42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4865A (zh
Inventor
张弛
钟军
薛路
刘建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uantu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Quantumc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uantu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Quantumc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uantu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Quantumc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uantu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842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48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4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4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4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4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70Photonic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5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 H04J3/0661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using timestam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16Key establishment, i.e. cryptographic processes or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whereby a shared secret becomes available to two or more parties, for subsequent use
    • H04L9/0852Quantum cryptograph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以太网的时间同步系统、方法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本发明的方法用于在支持以太网的A端和B端之间进行时间同步,A端包括用于产生时钟信号的时钟源。该方法包括频率同步步骤和时间同步步骤。在频率同步步骤中,借助同步以太网在B端产生第一同步时钟信号,所述第一同步时钟信号在频率上与所述A端的时钟源同步。在时间同步步骤中,在所述A端采用所述时钟源提供的时钟信号且在所述B端采用所述第一同步时钟信号,借助IEEE1588精确时间协议在所述B端产生第二同步时钟信号,所述第二同步时钟信号在频率和相位上与所述A端的时钟源同步。

Description

基于以太网的时间同步方法、同步系统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通信技术,尤其涉及基于经典同步以太网的时间同步方法、同步系统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背景技术
量子通信网络借助量子密钥分发过程来保证其通信数据的安全性,而量子密钥分发过程通常需要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建立时钟同步关系。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时钟同步系统,其中借助在同一条光纤中传输同步光和信号光的方式来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时钟同步。如图1所示,发送端包括同步光激光器和信号光激光器,同步光激光器周期性地发出低频率的同步光信号,信号光激光器按照量子通信源端量子态编码的结果发出高频率的信号光,其中信号光的频率为同步光的整数倍,两者共享同一个根时钟源,信号光脉冲强度为单光子水平,同步光信号强度会远大于前者(两者通常会相差几个数量级)。随后,在发送端内产生的这两种光信号以波分复用的方式合束导入同一根光纤中,传输到接收端的量子密钥生成设备实现量子密钥生成功能。
在图1所示的时钟同步系统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时钟同步:
1.同步光与信号光分别使用不同的波长,但是以时分的方式工作,通过定义严格的量子帧格式,将同步光脉冲插入指定时隙,使两者在时间上错开,有序分布。同步光脉冲所在时隙,不能存在量子光脉冲,要留出空位。
2.同步光与信号光分别使用不同的波长,以频分/波分的方式工作,通过滤波等方法保持两个信号之间的隔离度,同步光脉冲可以与量子帧任意时隙对齐,不需要留出量子光脉冲空位。
3.同步光与信号光使用相同的波长,以时分的方式工作,通过定义严格的量子帧格式,将两者分配到不同的时隙,在时间上错开。
然而,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点:1.同步光和信号光的产生各需要一个半导体激光器,增加了硬件设计成本、设备功耗和设备复杂度,降低设备的可靠性。2.同步光的光强很强,易对其邻近位置的信号光造成干扰,因此需要设置无光区滤除受到同步光干扰的信号光,相应代价是降低了量子密钥的成码率。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时间同步方法,参见201720752127.8号实用新型专利,其中提出将同步时钟信号嵌入经8B/10B编码后的认证信息中,采用光纤从系统的发送端传输至接收端,摒弃了经典信道的使用,另外,通过波分复用或是时分复用的方式该光纤也可同时传输信号光脉冲,即:同步时钟信号内嵌到经典光通信数据里面,而经典光通信和信号光采用时分复用或是波分复用的方式传输。身份认证、量子密钥后处理中的对基、纠错、保密放大等认证信息在专用的光纤中进行传输的话,不仅降低了系统运营的成本,量子密钥生成速率也能得到保证。然而,随着系统频率的提升,无论是采用时分还是波分来实现这种时间同步方法,都会面临时分或波分处理实现困难的问题,导致系统复杂性变大;同时,这种时间同步方法并不能保证发送端和接收端在时刻(相位)上实现高精度的同步,会对成码率产生不利的影响。
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可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参见201721204425.X号实用新型专利,其中提出利用专用电路,从经典信号中恢复出发送端的时钟信号,作为接收端的同步时钟,在简化波分数量的同时又省略了同步时钟的传输。该时间同步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如下:对发送数据做8B/10B编码,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数据首先进入时钟数据恢复电路模块,此模块根据数据沿边跳变提取发送端时钟,此时钟即为同步时钟,作为接收端量子态制备时钟以及探测器触发时钟;在系统运行中,原始密钥筛选、对基、身份认证、纠错以及保密放大等经典通信均在同步信道行进。该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波分或时分方面的复杂度,但是其同样是直接将时钟数据恢复电路模块恢复的同步时钟作为接收端的系统时钟,仍然存在不能保证发送端和接收端在时刻(相位)上获得高精度的同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其用于在支持以太网的A端和B端之间进行时间同步,其中所述A端包括用于产生时钟信号的时钟源。
本发明的时间同步方法包括频率同步步骤和时间同步步骤。在所述频率同步步骤中,借助同步以太网在B端产生第一同步时钟信号,所述第一同步时钟信号在频率上与所述A端的时钟源同步。在所述时间同步步骤中,在所述A端采用所述时钟源提供的时钟信号且在所述B端采用所述第一同步时钟信号,借助IEEE 1588精确时间协议在所述B端产生第二同步时钟信号,所述第二同步时钟信号在频率和相位上与所述A端的时钟源同步。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时间同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A端和所述B端之间进行经典网络协商以将同步信号的参数通知所述B端的协商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频率同步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A端将所述时钟源的时钟信号注入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所述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利用所述时钟信号将数据码流发送出去;所述B端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借助时钟数据恢复模块从所述数据码流中提取时钟信号;以及将所述提取出的时钟信号输送到锁相环中以生成所述第一同步时钟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时间同步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A端采用所述时钟源提供的时钟信号,并且控制所述A端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时间戳信息给所述B端,在所述B端记录所述A端的发送的时间戳T1和所述B端的接收的时间戳T2;在所述B端采用所述第一同步时钟信号,并且控制所述B端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时间戳信息给所述A端,在所述B端记录其发送的时间戳T3和所述A端接收的时间戳T4;在所述B端利用所述时间戳T1、T2、T3和T4计算参数TDelay和参数TOffset以生成时钟配置信息,其中TDelay=(T2-T1+T4-T3)/2,TOffset=(T2-T1-T4+T3)/2;所述锁相环根据所述时钟配置信息对所述提取出的时钟信号进行调整以输出所述第二同步时钟信号。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时间同步系统,其包括A端装置和B端装置。所述A端装置包括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时钟源和时间戳模块,其中,所述时钟源用于为所述A端装置提供时钟信号。所述B端装置包括以太网物理层芯片、锁相环、时间戳模块和时钟恢复逻辑单元,其中,所述锁相环、所述时钟恢复逻辑单元和所述B端装置的时间戳模块分别连接所述B端装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所述时钟恢复逻辑单元连接所述锁相环。所述时间戳模块被设置成控制所述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时间戳信息。所述锁相环包括鉴相器、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
进一步地,所述时钟源被设置成向所述A端装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注入时钟信号,所述A端装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被设置成利用所述时钟源的时钟信号向外发送数据码流。并且/或者,所述B端装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借助其中的时钟数据恢复模块从所述数据码流中提取出时钟信号,并将所述提取出的时钟信号发送给所述锁相环,所述锁相环以所述提取出的时钟信号作为输入并经由所述压控振荡器向外输出第一同步时钟信号,所述第一同步时钟信号在频率上与所述时钟源同步。
进一步地,所述A端装置的时间戳模块被设置成控制所述A端装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向所述B端装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时间戳信息,所述B端装置的时间戳模块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同步时钟信号下记录所述A端装置的发送的时间戳T1和所述B端装置的接收的时间戳T2;所述B端装置的时间戳模块还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同步时钟信号下控制所述B端装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向所述A端装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时间戳信息,并且记录所述B端装置的发送的时间戳T3和所述A端装置的接收的时间戳T4;以及所述时钟恢复逻辑单元被设置成获取所述时间戳T1、T2、T3和T4,并计算所述A端装置和所述B端装置之间的延迟TDelay和时间差TOffset以生成时钟配置信息输出,其中,TDelay=(T2-T1+T4-T3)/2,TOffset=(T2-T1-T4+T3)/2。
进一步地,所述时钟恢复逻辑单元被设置成向所述锁相环输出所述时钟配置信息;所述锁相环被设置成利用所述时钟配置信息和所述提取出的时钟信号产生第二同步时钟信号,所述第二同步时钟信号在频率和相位上均与所述时钟源同步。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包括发送端、接收端、以及如前所述的时间同步系统,所述A端装置设置在所述发送端,所述B端装置设置在所述接收端。所述发送端还包括信号光发送控制单元和信号光源,所述信号光发送控制单元被设置成基于所述时钟源提供的时钟信号向所述信号光源发送时间同步信号,所述信号光源被设置成基于所述时间同步信号生成信号光。所述接收端还包括同步信号产生逻辑单元和光探测模块,所述同步信号产生逻辑单元被设置成基于所述第二同步时钟信号向所述光探测模块提供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的时间同步信号。
优选地,所述信号光源为激光器,并且/或者所述光探测模块为单光子探测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的时钟同步系统;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另一种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的时钟同步方法;
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又一种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的时钟同步系统;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以太网的同步系统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下面的实施例以举例的方式提供,以便充分传达本发明的精神给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本文公开的实施例。
同步以太网通过OSI七层协议的第一层(即物理层)实现网络同步,其特点是:使用以太网物理层,仅能分配同步频率,不能分配同步时间;不会因网络高层产生损伤而受到影响,同步质量好,可靠性高。IEEE 1588v2 PTP(Precision Time Protocol)协议适合用于支持多播消息的分布式网络通信系统,同时提供单播消息的支持,无需时钟专线传输时钟同步信号,利用数据网络传输时钟同步消息。在利用PTP协议传输时钟同步消息时,需要获取报文的传送和接收的精确时间戳信息,以基于这些时间戳信息实现同步时钟的恢复。显然,报文的传送和接收的时间戳的精确将会决定最终的同步精度。
本发明将能高精确实现频率同步的同步以太网技术与IEEE 1588v2 PTP技术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同时在频率和相位上实现改善精度的时间同步方法。
在本发明中,参与时间同步的各端设备均应支持以太网协议。下面以在A端和B端之间实现时间同步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时间同步方法的工作原理。在该示例中,A端内设置有高精度时钟源,B端需要借助本发明的方法精确地在频率和相位上同时实现与A端高精度时钟源的同步。
首先在A端和B端之间执行协商步骤。其中,在A端和B端之间进行经典网络协商,将同步信号的参数通知B端,以确保两端使用同一组参数处理时钟信号。
随后执行频率同步步骤。在该步骤中,A端将高精度时钟信号注入以太网物理层芯片(PHY),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利用这个高精度时钟信号将数据码流发送出去。B端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通过时钟数据恢复技术(CDR)从数据码流中提取该时钟信号。在此过程中,时钟信号的精度在提取过程中不会发生损失,因此可以与A端保证精确的频率同步。将提取出的时钟信号输送到锁相环中,由此由锁相环生成第一同步时钟信号。此时,第一同步时钟信号可以在频率上精确地与A端的高精度时钟源同步。
接着,在A端基于高精度时钟源提供的时钟信号执行时间同步步骤,在B端基于第一同步时钟信号执行时间同步步骤。
在该时间同步步骤中,在A端控制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时间戳信息给B端,在B端记录A端的发送的时间戳T1和B端自己接收的时间戳T2;在B端控制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时间戳信息给A端,A端向B端返回自己接收的时间戳T4,在B端记录其发送的时间戳T3以及A端接收的时间戳T4
B端利用所获取的时间戳T1、T2、T3和T4计算A-B两端之间延迟TDelay=(T2-T1+T4-T3)/2和时间差TOffset=(T2-T1-T4+T3)/2,并作为时钟配置信息。
时间同步步骤是在IEEE 1588 V2 PTP(精确时间协议)下执行的,因此,文中也不再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赘述。
锁相环根据时钟配置信息对提取出的时钟信号进行调整,并输出第二同步时钟信号。在时间同步步骤中,由于时间戳信息都是在已经在频率上实现精确同步的第一同步时钟信号下获取的,因此,这种时间戳信息能够确保高的精度,从而使得基于这种时间戳信息恢复的第二同步时钟信号在频率和相位上具有更高的同步精度。
显然,在量子密钥分发应用中,如果将A端用于发送端,B端用于接收端,利用第二同步时钟信号在接收端产生时间同步时钟并将其发送给诸如单光子探测器等光探测模块进行量子密钥分发,可以为量子密钥分发过程提供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改善量子密钥分发的成码率和系统稳定性。
下面结合图4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时间同步系统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以便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如图4所示,时间同步系统可以包括A端装置和B端装置,两者之间通过经典以太网链路进行数据传输且支持以太网。
A端装置包括以太网物理层芯片(PHY)、高精度时钟源和时间戳模块(未示出)。B端装置包括以太网物理层芯片、锁相环(PPL)、时间戳模块(未示出)和时钟恢复逻辑单元。
高精度时钟源为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提供高精度的时钟信号,其可以作为A端装置的系统时钟。
在A端装置中,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利用高精度的时钟信号向外发送数据码流,数据码流经经典以太网链路传输至B端装置。在B端装置中,以太网物理层芯片通过时钟数据恢复模块(CDR)从数据码流中提取出时钟信号。由于以太网时钟同步技术及其时钟数据恢复模块在本申请提出之前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同样在B端装置中,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与锁相环相连接,以便将从数据码流中提取出的时钟信号发送给锁相环。
锁相环可以包括鉴相器、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锁相环以提取出的时钟信号作为输入信号,通过闭环反馈过程对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实施控制,并向外输出第一同步时钟信号。
如前所述,借助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及其时钟数据恢复模块,从数据码流中提取出的时钟信号相比A端装置中的高精度时钟源在精度上不会发生损失,可以保证两个时钟信号精确的频率同步。再以该提取出的时钟信号作为锁相环的输入信号来形成第一同步时钟信号,可以在B端装置中实现关于A端装置中的高精度时钟源的频率精确的同步时钟信号,从而在A、B两端装置之间实现精确的频率同步。
在时钟源和第一同步时钟信号下,A端时间戳模块控制A端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向B端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时间戳信息,B端时间戳模块记录A端装置的发送的时间戳T1和B端装置的接收的时间戳T2。B端时间戳模块控制B端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向A端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时间戳信息,B端时间戳模块记录B端装置的发送的时间戳T3和A端装置的接收的时间戳T4(其例如可以由A端装置返回给B端装置)。在B端装置中,时钟恢复逻辑单元获取时间戳T1、T2、T3和T4,并基于这四个时间戳计算出A端装置和B端装置之间的延迟TDelay和时间差TOffset,作为时钟配置信息输出。其中,TDelay=(T2-T1+T4-T3)/2,TOffset(T2-T1-T4+T3)/2。
时钟恢复逻辑单元与锁相环连接,以向其输出时钟配置信息,即,A端装置和B端装置之间的延迟TDelay和时间差TOffset。锁相环利用时钟配置信息和基于B端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提取出的时钟信号产生第二同步时钟信号,以在频率和时间上实现与A端装置中的高精度时钟源的同步,从而在A、B两端装置之间实现精确的频率和相位同步。
在本发明中,A、B两端装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和锁相环利用经典的同步以太网协商通道和硬件时钟数据恢复技术,高精度地实现A、B两端的频率同步;在A、B两端实现高精度频率同步的基础上,A、B两端的时间戳模块、PLL和时钟恢复逻辑单元基于PTP协议在B端装置中高精度地在时间和频率上实现关于A端装置的同步时钟信号。借助本发明的同步系统,相比现有技术的光纤传输同步信号,减少了同步光发射激光器,节约了成本,减少了系统复杂度,减少了同步光对信号光的干扰,提高了成码率和系统可靠性;相比于现有基于以太网的其他同步方案能够更高精度地在时间和频率上获得与A端装置中的高精度时钟源同步的同步时钟信号,有利于提高成码率和系统可靠性。此外,本发明的同步系统在100MBase上的以太网中都可以支持,1588协议大部分的PHY芯片支持硬件时间戳,应用场景广泛。
作为示例,锁相环和时钟恢复逻辑单元可以借助FPGA实现。
图4还示出了本发明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如图所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可以包括时间同步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中,时间同步系统中的A端装置可以设置在发送端,B端装置可以设置在接收端。
根据本发明,发送端还可以包括信号光发送控制单元和信号光源。接收端还可以包括同步信号产生逻辑单元和光探测模块。
信号光发送控制单元连接高精度时钟源,以接收高精度时钟源提供的时钟信号,并且连接信号光源,以向其提供同步时间信号。
信号光源基于同步时间信号向外输出信号光。作为示例,信号光源可以是激光器的形式。
同步信号产生逻辑单元连接锁相环,以接收锁相环生成的第二同步时钟信号,并且连接光探测模块,以向其提供同步时间信号。
光探测模块基于同步时间信号对信号光进行探测,以实现量子密钥分发。作为示例,光探测模块可以是单光子探测器。
在现有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本身也需要经典数据通道(如以太网)来协商信息,本发明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利用已有的经典以太网协商通道使用硬件时钟数据恢复技术来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精确时间同步,不再设置同步光发射激光器,减少同步光对信号光的干扰,提高了成码率和系统可靠性,同时接收端无需设置相应的同步光探测单元,减少了系统复杂性,极大改善了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制造和维护成本。
尽管前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其并不会对本发明的范围造成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组合、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其用于在支持以太网的A端和B端之间进行时间同步,其中所述A端包括用于产生时钟信号的时钟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同步方法包括频率同步步骤和时间同步步骤;
在所述频率同步步骤中,借助同步以太网在所述B端产生第一同步时钟信号,所述第一同步时钟信号在频率上与所述A端的时钟源同步;并且,
在所述时间同步步骤中,在所述A端采用所述时钟源提供的时钟信号且在所述B端采用所述第一同步时钟信号,借助IEEE 1588精确时间协议在所述B端产生第二同步时钟信号,所述第二同步时钟信号在频率和相位上与所述A端的时钟源同步;
所述频率同步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A端将所述时钟源的时钟信号注入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所述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利用所述时钟信号将数据码流发送出去;所述B端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借助时钟数据恢复模块从所述数据码流中提取时钟信号;以及将所述提取出的时钟信号输送到锁相环中以生成所述第一同步时钟信号;
所述时间同步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A端采用所述时钟源提供的时钟信号,并且控制所述A端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时间戳信息给所述B端,在所述B端记录所述A端的发送的时间戳T1和所述B端的接收的时间戳T2;在所述B端采用所述第一同步时钟信号,并且控制所述B端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时间戳信息给所述A端,在所述B端记录其发送的时间戳T3和所述A端接收的时间戳T4;在所述B端利用所述时间戳T1、T2、T3和T4计算参数TDelay和参数TOffset以生成时钟配置信息,其中,TDelay=(T2-T1+T4-T3)/2,TOffset=(T2-T1-T4+T3)/2;以及所述锁相环根据所述时钟配置信息对所述提取出的时钟信号进行调整以输出所述第二同步时钟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间同步方法,其还包括在所述A端和所述B端之间进行经典网络协商以将同步信号的参数通知所述B端的协商步骤。
3.一种时间同步系统,其包括A端装置和B端装置;
所述A端装置包括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时钟源和时间戳模块,其中,所述时钟源用于为所述A端装置提供时钟信号;
所述B端装置包括以太网物理层芯片、锁相环、时间戳模块和时钟恢复逻辑单元,其中,所述锁相环、所述时钟恢复逻辑单元和所述B端装置的时间戳模块分别连接所述B端装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所述时钟恢复逻辑单元连接所述锁相环;
所述时间戳模块被设置成控制所述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时间戳信息;
所述锁相环包括鉴相器、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
所述时钟源被设置成向所述A端装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注入时钟信号,所述A端装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被设置成利用所述时钟源的时钟信号向外发送数据码流;并且/或者,所述B端装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借助其中的时钟数据恢复模块从所述数据码流中提取出时钟信号,并将所述提取出的时钟信号发送给所述锁相环,所述锁相环以所述提取出的时钟信号作为输入并经由所述压控振荡器向外输出第一同步时钟信号,所述第一同步时钟信号在频率上与所述时钟源同步;
所述A端装置的时间戳模块被设置成控制所述A端装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向所述B端装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时间戳信息,所述B端装置的时间戳模块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同步时钟信号下记录所述A端装置的发送的时间戳T1和所述B端装置的接收的时间戳T2
所述B端装置的时间戳模块还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同步时钟信号下控制所述B端装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向所述A端装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时间戳信息,并且记录所述B端装置的发送的时间戳T3和所述A端装置的接收的时间戳T4;以及
所述时钟恢复逻辑单元被设置成获取所述时间戳T1、T2、T3和T4,并计算所述A端装置和所述B端装置之间的延迟TDelay和时间差TOffset以生成时钟配置信息输出,其中,TDelay=(T2-T1+T4-T3)/2,TOffset=(T2-T1-T4+T3)/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时间同步系统,其中,所述时钟恢复逻辑单元被设置成向所述锁相环输出所述时钟配置信息;所述锁相环被设置成利用所述时钟配置信息和所述提取出的时钟信号产生第二同步时钟信号,所述第二同步时钟信号在频率和相位上均与所述时钟源同步。
5.一种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包括发送端、接收端、以及如权利要求3-4中任一项所述的时间同步系统,所述A端装置设置在所述发送端,所述B端装置设置在所述接收端;
所述发送端还包括信号光发送控制单元和信号光源,所述信号光发送控制单元被设置成基于所述时钟源提供的时钟信号向所述信号光源发送时间同步信号,所述信号光源被设置成基于所述时间同步信号生成信号光;
所述接收端还包括同步信号产生逻辑单元和光探测模块,所述同步信号产生逻辑单元被设置成基于所述第二同步时钟信号向所述光探测模块提供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的时间同步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中,所述信号光源为激光器,并且/或者所述光探测模块为单光子探测器。
CN201910484287.2A 2019-06-05 2019-06-05 基于以太网的时间同步方法、同步系统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Active CN112054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4287.2A CN112054865B (zh) 2019-06-05 2019-06-05 基于以太网的时间同步方法、同步系统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4287.2A CN112054865B (zh) 2019-06-05 2019-06-05 基于以太网的时间同步方法、同步系统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4865A CN112054865A (zh) 2020-12-08
CN112054865B true CN112054865B (zh) 2023-08-25

Family

ID=73608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4287.2A Active CN112054865B (zh) 2019-06-05 2019-06-05 基于以太网的时间同步方法、同步系统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48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3532B (zh) * 2020-12-09 2023-04-11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时钟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055149B (zh) * 2021-02-20 2022-09-06 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 一种射频收发机级联系统下的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方法
CN113132077B (zh) * 2021-04-19 2022-02-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同步系统、信号同步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3472451A (zh) * 2021-06-29 2021-10-01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机固互联的量子时间同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4715B (zh) * 2011-06-30 2016-09-07 烟台惠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时钟同步方法和装置
CN210041846U (zh) * 2019-06-05 2020-02-07 北京国盾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通信网络时间同步系统及量子通信网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4865A (zh) 202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54865B (zh) 基于以太网的时间同步方法、同步系统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210041846U (zh) 量子通信网络时间同步系统及量子通信网络
CN110445568B (zh) 一种时钟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0047968A2 (en) Synchronization transport ove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JP2007288655A (ja) マルチレートponシステムとその局側装置
JP4723940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ならびにその親局装置および子局装置
Shastri et al. 5/10-Gb/s burst-mode clock and data recovery based on semiblind oversampling for PONs: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JP2007143160A (ja) 受動光ネットワークの通信設備のための改善されたデータ伝送装置
JP2007243796A (ja) マルチレートponシステムとこれに使用する端末装置
US8254340B2 (en) Code division multi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25979B2 (en) Multi-channel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training signal wrapper
WO2011134498A1 (en) Data transmission involving multiplexing and demultiplexing of embedded clock signals
CN113708847A (zh) 用于单光子探测器的门控装置和量子通信设备
US9893826B2 (en) Method for retaining clock traceability over an asynchronous interface
Tagami et al. A burst-mode bit-synchronization IC with large tolerance for pulse-width distortion for Gigabit Ethernet PON
Hsueh et al. SUCCESS PON demonstrator: Experimental exploration of next-generation optical access networks
US6262823B1 (en) System for optical time domain multiplexing of digital signals
JP2006101265A (ja) タイミング抽出回路
JP5023514B2 (ja) Ponシステムに使用する端末装置とその送信タイミングの制御方法
US8649400B2 (en) Communication clock transport method and device
CN110620646B (zh) 一种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同步信号恢复方法及系统
JP2007300445A (ja) マルチレートponシステムに使用可能な局側装置及び端末装置、並びに、同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網同期方法
CN209030235U (zh) 一种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同步信号恢复系统
JP2008172665A (ja) Ponシステムの局側装置、受信部、クロック及びデータ再生部、及び、ponシステムの上り方向通信方法
CN110519057B (zh)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经典信号编解码方法、同步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