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1890A - 一种线绳自锁无结环及其成环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绳自锁无结环及其成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1890A
CN112011890A CN202010994604.8A CN202010994604A CN112011890A CN 112011890 A CN112011890 A CN 112011890A CN 202010994604 A CN202010994604 A CN 202010994604A CN 112011890 A CN112011890 A CN 112011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small hole
segment
ring
eye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946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钢
宋文刚
王国军
张孝先
张元锐
张明晓
单吉腾
孙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ngcheng Taiping Fishing 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ngcheng Taiping Fishing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ngcheng Taiping Fishing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ngcheng Taiping Fishing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946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118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11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18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CBRAIDING OR MANUFACTURE OF LACE, INCLUDING BOBBIN-NET OR CARBONISED LACE; BRAIDING MACHINES; BRAID; LACE
    • D04C1/00Braid or lace, e.g. pillow-lace;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4C1/06Braid or lace serving particular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绳自锁无结环及其成环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捕捞网用无结绳环编织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绳体上待成环的一端的端部,在绳体上取一处分成两半,形成第一小孔;第一小孔将绳体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包含端部的第一绳段、第二绳段;步骤2:弯曲第一绳段,将端部插入第一小孔,至第一绳段穿出第一小孔,并将第一绳段向着远离第二绳段的方向拉紧,整平第一小孔,形成第一孔环;步骤3:在第二绳段上取一处分成两半,形成第二小孔;第二小孔将第二绳段分成两部分,分别是位于第一孔环与第二小孔之间的第三绳段、第四绳段。本发明广泛应用于绳环制作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线绳自锁无结环及其成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绳环及其成环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绳自锁无结环及其成环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线绳成环操作为普通的打结处理,但因绳环使用时受力较大,打结处较易打滑松动,极大的影响了绳环的稳定可靠性,且线绳经打结处理,其力学性能损失严重,这也极大的降低了绳环使用时的安全性,严重时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而现有捕捞网采用无结网,线绳之间相互编织连接,需要成环的端部弯折成两股绳:带有自由端的绳一、不带有自由端的绳二,将绳一上与绳二的连接的端部空出用于成环的部分,剩下的部分拆分成两大股:股一、股二,并将股一穿过绳二的中部,再将股一、股二细拆成n小股,每次从股一、股二中分别取出一小股,交替编入绳二中,至n小股全部编入绳二中。为保证绳环的稳定性,编织部分的长度大于等于成环部分的长度。成环无结,达到了不易打滑松动、稳定性好的要求,但编织过程费时费力,并且,编入前为便于编入绳二,也大多需要借助辅助工具进行钻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捕捞网用无结绳环编织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的线绳自锁无结环及其成环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绳自锁无结环的成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绳体上待成环的一端的端部,在绳体上取一处分成两半,形成第一小孔;第一小孔将绳体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包含端部的第一绳段、第二绳段;
步骤2:弯曲第一绳段,将端部插入第一小孔,至第一绳段穿出第一小孔,并将第一绳段向着远离第二绳段的方向拉紧,整平第一小孔,形成第一孔环;
步骤3:在第二绳段上取一处分成两半,形成第二小孔;第二小孔将第二绳段分成两部分,分别是位于第一孔环与第二小孔之间的第三绳段、第四绳段;
步骤4:弯曲第一绳段、第三绳段,将端部插入第二小孔,至第一绳段、第三绳段穿出第二小孔,并将第一绳段、第三绳段向着远离第四绳段的方向拉紧,整平第二小孔,形成第二孔环;
步骤5:将第三绳段折叠插入第一孔环,至第二孔环和部分第四绳段穿过第一孔环,形成伪绳环;
步骤6:将第三绳段折叠插入第二孔环,形成第二伪绳环;
步骤7:将第二伪绳环、第四绳段向相反的方向拉拽,第三绳段的两端分别从第一孔环、第二孔环抽出,第一小孔、第二小孔逐渐靠近至自锁;此时,第四绳段从第一孔环完全撤出,第二伪绳环变为绳环,自锁无结绳环形成。
优选地,步骤5中的插入方向与步骤2中的端部插入第一小孔的方向相反。
优选地,步骤6中的插入方向与步骤4中端部插入第二小孔的方向相同。
优选地,第一孔环、第二孔环被解开,第一孔环变回穿有第四绳段的第一小孔,第二孔环穿有第三绳段的第二小孔。
优选地,步骤3中的第二小孔与第一小孔之间的距离根据绳环所需的周长确定。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8:在第四绳段上开一小孔,将端部插入其中并抚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线绳自锁无结环,包括第一绳段、绳环和第四绳段,第一绳段的尾端与绳环的首端连接,绳环的尾端与第四绳段的首端连接;第一绳段的尾端设有第一小孔,第一小孔内穿有第四绳段的首端;绳环的尾端设有第二小孔,第二小孔内穿有绳环的首端。
优选地,第二小孔位于第一小孔上方,且第二小孔、第一小孔相互紧靠。
优选地,第一绳段、绳环和第四绳段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端部插在第四绳段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方法仅用线绳一端即可制得自锁无结绳环,尤其适用于较长线绳的自锁无结成环。不存在打结松动的负面行为,不存在因打结而产生的力学损失行为,不仅能有效的避免线绳因打结造成的强力损失,而且能保障所成绳环的稳定可靠性。不需要辅助工具,花费时间大大缩短,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端部插入第一小孔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第一孔环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端部插入第二小孔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第一孔环、第二孔环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步骤5的状态图;
图6是步骤6的状态图;
图7是绳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端部插入第四绳段的状态图。
图中符号说明
1.端部;2.绳体;3.第一小孔;4.第一孔环;5.第二小孔;6.第二孔环;7.第一绳段;8.第二绳段;9.第三绳段;10.第四绳段;11.第一伪绳环;12.第二伪绳环;13.绳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线绳自锁无结环的成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如图1所示,取绳体2上待成环的一端的端部1,在绳体2上取一处分成两半,形成第一小孔3,第一小孔3将绳体2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包含端部1的第一绳段7、第二绳段8;
步骤2:弯曲第一绳段7,将端部1插入第一小孔3(参见图1),至第一绳段7穿出第一小孔3,并将第一绳段7向着远离第二绳段8的方向拉紧,整平第一小孔3,形成第一孔环4(参见图2);
步骤3:如图3所示,在第二绳段8上取一处分成两半,形成第二小孔5,第二小孔5将第二绳段8分成两部分,分别是位于第一孔环4与第二小孔5之间的第三绳段9、第四绳段10;
步骤4:弯曲第一绳段7、第三绳段9,将端部1插入第二小孔5(参见图3),至第一绳段7、第三绳段9穿出第二小孔5,并将第一绳段7、第三绳段9向着远离第四绳段10的方向拉紧,整平第二小孔5,形成第二孔环6(参见图4);
步骤5:如图5所示,将第三绳段9折叠插入第一孔环4,至第二孔环6和部分第四绳段10穿过第一孔环4,形成伪绳环11,该插入方向与步骤2中的端部1插入第一小孔3的方向相反;
步骤6:如图6所示,将第三绳段9折叠插入第二孔环6,形成第二伪绳环12,该插入方向与步骤4中端部1插入第二小孔5的方向相同;
步骤7:如图6所示,将第二伪绳环12、第四绳段10向相反的方向拉拽,至第三绳段9的两端分别从第一孔环4、第二孔环6完全抽出;第一孔环4、第二孔环6被解开,分别变回穿有第四绳段10的第一小孔3、穿有第三绳段9的第二小孔5;第一小孔3、第二小孔5逐渐靠近至自锁,此时,第四绳段10从第一孔环4完全撤出,第二伪绳环12变为绳环13(参见图7),自锁无结绳环形成,绳环13的周长也是第三绳段9的长度,即第一小孔3、第二小孔5的间距。
步骤8:在第四绳段10上开一小孔,将端部1插入其中并抚平。(参见图8)
实际作为拖网使用时,第一小孔3与端部1之间的距离通常为10~15cm,绳环周长为20~30cm,即第一孔环4与第二小孔5之间的距离通常为20~30cm。
如图8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线绳自锁无结环,包括带有自由端部1的第一绳段7、绳环13和第四绳段10,第一绳段7的尾端与绳环13的首端连接,绳环13的尾端与第四绳段10的首端连接;第一绳段7的尾端设有第一小孔3,第一小孔3内穿有第四绳段10的首端;绳环13的尾端设有第二小孔5,第二小孔5内穿有绳环13的首端。
第二小孔5位于第一小孔3上方,且第二小孔5、第一小孔3相互紧靠。
第一绳段7、绳环13和第四绳段10为一体结构,端部1插在第四绳段10内。
以12股线绳为例,完成一个绳环,采用现有方法所需时间约为8分40秒,其中线绳分股约占用40秒,每编好两小股约占用1分20秒。而采用本发明方法,所需时间为1分29秒,约等于编入两小股所需要的时间。同样为无结环,本成环方法较现有方法节省了约83%的时长,大大缩短了时间成本,提高编织效率。
通过本发明方法仅用线绳一端即可制得自锁无结绳环,尤其适用于较长线绳的自锁无结成环。不存在打结松动的负面行为,不存在因打结而产生的力学损失行为,不仅能有效的避免线绳因打结造成的强力损失,而且能保障所成绳环的稳定可靠性。不需要辅助工具,花费时间大大缩短,省时省力。
惟以上者,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Claims (10)

1.一种线绳自锁无结环的成环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绳体上待成环的一端的端部,在绳体上取一处分成两半,形成第一小孔;所述第一小孔将所述绳体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包含所述端部的第一绳段、第二绳段;
步骤2:弯曲所述第一绳段,将所述端部插入所述第一小孔,至所述第一绳段穿出所述第一小孔,并将所述第一绳段向着远离所述第二绳段的方向拉紧,整平所述第一小孔,形成第一孔环;
步骤3:在所述第二绳段上取一处分成两半,形成第二小孔;所述第二小孔将所述第二绳段分成两部分,分别是位于所述第一孔环与所述第二小孔之间的第三绳段、第四绳段;
步骤4:弯曲所述第一绳段、第三绳段,将所述端部插入所述第二小孔,至所述第一绳段、第三绳段穿出所述第二小孔,并将所述第一绳段、第三绳段向着远离所述第四绳段的方向拉紧,整平所述第二小孔,形成第二孔环;
步骤5:将所述第三绳段折叠插入所述第一孔环,至所述第二孔环和部分第四绳段穿过所述第一孔环,形成伪绳环;
步骤6:将所述第三绳段折叠插入所述第二孔环,形成第二伪绳环;
步骤7:将所述第二伪绳环、第四绳段向相反的方向拉拽,所述第三绳段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孔环、第二孔环抽出,所述第一小孔、第二小孔逐渐靠近至自锁;此时,所述第四绳段从所述第一孔环完全撤出,所述第二伪绳环变为绳环,自锁无结绳环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绳自锁无结环的成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插入方向与所述步骤2中的所述端部插入所述第一小孔的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绳自锁无结环的成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插入方向与所述步骤4中所述端部插入所述第二小孔的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绳自锁无结环的成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环、第二孔环被解开,所述第一孔环变回穿有所述第四绳段的第一小孔,所述第二孔环穿有所述第三绳段的第二小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绳自锁无结环的成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第二小孔与所述第一小孔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绳环所需的周长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绳自锁无结环的成环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8:在所述第四绳段上开一小孔,将所述端部插入其中并抚平。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线绳自锁无结环的成环方法制成的线绳自锁无结环,其特征是,包括带有自由端部的第一绳段、绳环和第四绳段,所述第一绳段的尾端与所述绳环的首端连接,所述绳环的尾端与所述第四绳段的首端连接;所述第一绳段的尾端设有第一小孔,所述第一小孔内穿有所述第四绳段的首端;所述绳环的尾端设有第二小孔,所述第二小孔内穿有所述绳环的首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绳自锁无结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小孔位于所述第一小孔上方,且所述第二小孔、第一小孔相互紧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绳自锁无结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绳段、绳环和第四绳段为一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绳自锁无结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插在所述第四绳段内。
CN202010994604.8A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线绳自锁无结环及其成环方法 Pending CN1120118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4604.8A CN112011890A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线绳自锁无结环及其成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4604.8A CN112011890A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线绳自锁无结环及其成环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1890A true CN112011890A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22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94604.8A Pending CN112011890A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线绳自锁无结环及其成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118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2078A (zh) * 2021-07-05 2021-11-09 江苏神韵绳缆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太阳能板锁紧用绳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2078A (zh) * 2021-07-05 2021-11-09 江苏神韵绳缆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太阳能板锁紧用绳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96898B2 (en) Braidless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mbining natural and artificial hair
CN107700261B (zh) 一种多股绳对插工艺
CN112011890A (zh) 一种线绳自锁无结环及其成环方法
CN212426365U (zh) 一种线绳自锁无结环
US8713905B1 (en) Braided eye splice and method
US8959828B2 (en) Line connector apparatus
US8381504B2 (en) Snood
JP3541146B2 (ja) 網仕立用ロープ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網並びに網の仕立方法
US20220228316A1 (en) Rope having an end connector segment comprising two rope-branches for making noosed connections
CN112227099A (zh) 一种编织缆绳自锁无结成环方法
JP3841629B2 (ja) 組ひも組織のループ付きコー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82519B2 (ja) 長さ調節可能なループ状コード
TW201818852A (zh) 人工毛與自髮的連結構造以及連結方法
CN212477060U (zh) 弹性伸缩牵引绳
JP7477879B2 (ja) 弓用ストリングのループ部形成方法および弓用ストリングの製造方法
JP5386621B1 (ja) ロープと漁網の連結方法
DE255382C (zh)
JP3188370U (ja) 漁網とロープの連結構造
JP3479327B2 (ja) 組紐の端末ループ形成用治具及び組紐の端末ループの製法
CN211749811U (zh) 锚钉及锚钉组件
EP1990791A3 (en) Loop Line
JPH0734958Y2 (ja) シングルブレードロープの端末加工
CN203890628U (zh) 一种防连锁断裂网
CN210130436U (zh) 一种立体拉绳鞋眼带
JPS6111272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