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0018A - 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0018A
CN112010018A CN202011023179.4A CN202011023179A CN112010018A CN 112010018 A CN112010018 A CN 112010018A CN 202011023179 A CN202011023179 A CN 202011023179A CN 112010018 A CN112010018 A CN 112010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late
feeding section
shell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231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10018B (zh
Inventor
葛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tai Shengg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张家港盛港非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家港盛港非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张家港盛港非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0110231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100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10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0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10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00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1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leaning tool
    • B08B1/12Brus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20Cleaning of moving articles, e.g. of moving webs or of objects on a convey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3/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bility for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5/00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 B08B15/02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using chambers or hoods covering the are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4Cleaning by suction,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a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02Devices for moving articles, e.g. containers, past labelling s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26Devices for applying lab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1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 B65G15/12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with two or more endless belts
    • B65G15/2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with two or more endless belts arranged side by side, e.g. for conveyance of flat articles in vertical posi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14Articles of special size, shape or weigh
    • B65G2201/022Fl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涉及板材检测技术领域。在本申请中,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包括:机体设置在平面上,机体包括:输送架设置在平面上,输送架距平面有一定高度,输送架分为两段,其中一段为进料段,另一段为送料段,进料段位于机体的左侧,送料段位于机体的右侧;进料段的表面设置有导板,导板呈漏斗设置;转轴设置在输送架的中间;传送带设置在输送架的中间,转轴带动传送带沿输送架的延伸方向移动;清理装置设置在机体的内侧;定位装置设置在机体的送料段上方;贴标装置设置在定位装置的右侧。本发明用于现有技术中板材表面存在凹坑时需要人工肉眼识别无法准确找出凹坑缺陷导致产品不合格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板材以其坚固、美观等优点,在我国工业生产及人们的办公、家具环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板材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板材生产厂家也不断的扩大产量与产品种类。
板材的生产工艺逐渐趋于完善,生产设备的各个环节的技术也是越来越成熟,但在板材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粘合剂及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存在的不可控因素,不可避免的会在板材的表面产生凹坑等缺陷,板材表面的缺陷会造成板材品质的降低、等级的下降,严重影响板材的使用。
目前,对于板材表面缺陷的判别,通常是通过人工肉眼识别的方式,都是靠肉眼检测,效果低,也有利用激光扫描,检测出凹凸处,但仍然需要人工去测量找出凹凸处,不能同时且不能反映出不平的位置,不利于局部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板材表面存在凹坑时需要人工肉眼识别无法准确找出凹坑缺陷导致产品不合格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包括:机体,该机体设置在平面上,该机体包括:输送架,该输送架设置在平面上,该输送架距平面有一定高度,该输送架分为两段,其中一段为进料段,另一段为送料段,该进料段位于该机体的左侧,该送料段位于该机体的右侧;该进料段的表面设置有导板,该导板呈漏斗设置,该导板的最小端口宽度大于板材的宽度;转轴,该转轴设置在该输送架的中间,该转轴位于该送料段的内侧,该转轴与该输送架活动连接;传送带,该传送带设置在该输送架的中间,该传送带位于该送料段的内侧,该传送带与该转轴配合连接,该转轴带动该传送带沿该输送架的延伸方向移动;清理装置,该清理装置设置在该机体的内侧,该清理装置位于该送料段的上方,该清理装置与该机体固定连接;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设置在该机体的送料段上方,该定位装置与该机体固定连接,该定位装置位于该清理装置的右侧;贴标装置,该贴标装置设置在该定位装置的右侧,该贴标装置设置在该机体的送料段上方,该贴标装置与该机体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采用清理装置与定位装置配合,对板材表面可能存有的凹坑进行定位监测,先通过清理装置对板材的表面进行清刷从而防止有杂质影响定位装置的检测效果,造成检测误差,在清理装置清刷后定位装置对板材进行监测,在板材输送过程中当板材的凹坑移动到定位装置下方时,定位装置的定位杆插入板材的凹坑中实现对板材凹坑的检测。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清理装置包括:清理壳,该清理壳设置在该送料段的上方,该清理壳与该送料段连接,该清理壳内部呈中空,该清理壳的内部设置有圆形容纳空间;毛刷,该毛刷设置在该清理壳的圆形容纳空间中,该毛刷与该清理壳活动连接,该毛刷通过设置在该清理壳外壳侧的驱动装置控制旋转,该毛刷通过外置电机控制在该清理壳的内部转动;吸收管道,该吸收管道设置在该清理壳的圆形容纳空间左侧,该吸收管道与该清理壳的圆形容纳空间一体构成;吸风机,该吸风机设置在该清理壳的圆形容纳空间上方,该吸风机与该清理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吸收管道设置与弧形,该吸收管道的弧形面向外设置,该吸收管道的一端靠近该毛刷,该吸收管道的另一端与该吸风机配合连接,该吸风机用于将该毛刷产生的粉尘通过该吸收管道进行回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架,该定位架设置在该送料段的上方,该定位架与该送料段固定连接;控制器,该控制器设置在该定位架的上表面,该控制器与该定位架固定连接;定位外壳,该定位外壳设置在该定位架的上表面,该定位外壳位于搜书控制器的下方,该定位外壳与该定位架固定连接;定位内壳,该定位内壳设置在该定位外壳的内部,该定位内壳与该定位外壳固定连接;推动机,该推动机设置在该定位内壳的内部,该推动机与该定位内壳固定连接;定位杆,该定位杆设置在该定位内壳的内部,该定位杆与该定位内壳活动连接,该定位杆可在该定位内壳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第一复位弹簧,该第一复位弹簧设置在该定位内壳的内部,该第一复位弹簧与该定位杆配合连接,该第一复位弹簧用于该定位杆上下移动时进行形变产生推力对该定位杆进行复位;伸缩机,该伸缩机设置在该定位内壳的内部,该伸缩机位于搜书定位杆的左侧,该伸缩机与该定位内壳连接;感应块,该感应块设置在该定位内壳的内部,该感应块用于感应该定位杆是否移动;触发块,该触发块设置在该定位内壳的内部,该触发块处于该定位杆的上方,该触发块与该定位杆接触连接;推杆,该推杆设置在该触发块的上方,该推杆的一端与该触发块接触连接,该推杆的另一端与该控制器连接;第二复位弹簧,该第二复位弹簧设置在该控制器与该推杆的中间,该第二复位弹簧用于在该推杆向下移动时产生拉力从而将该推杆进行复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该定位架与该送料段之间留有间距,该定位架的侧表面设置有横向放置的长方形板,该控制器设置在该定位架的横向长方形板表面。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该控制器的外周设置有接口,该接口连接外置的气泵,该推杆的一端位于该控制器的内部,该控制器通过内部的气压推动该推杆向下移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该定位外壳设置为长方形,该定位内壳设置为右侧为方形、左侧为三角形的组合体,该定位内壳的三角形侧内部设置有贯通管道,该定位内部的贯通管道用于该触发块移动;该推动机设置在该定位内壳的三角形侧底部,该推动机用于推动该触发块向上移动,该触发块设置为椭圆形。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该定位杆的一端外周设置有两个凸出圆环,该凸出圆环之间留有间距,该定位杆的上方凸出圆环与该感应块贴合,在该定位杆的上方凸出圆环与该感应块贴合时该伸缩机不启动不会将该触发块推入该定位内壳的贯通管道中,在该定位杆的上方圆环与该感应块不贴合是该伸缩机启动推动该触发块推入该定位内壳的贯通管道中,同时该触发块的移动经过该定位内壳的贯通管道中的传输器将信号传送给该贴标装置对该板材的凹坑处进行贴标。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贴标装置包括:贴标机,该贴标机设置在该送料段的上方,该贴标机与该送料段的支架连接,该贴标机用于该定位装置在定位到该板材的凹坑时进行板材表面贴标;传输线,该传输线设置在该贴标机和该定位装置的中间,该传输线的一端与该定位装置连接,该传输线的另一端与该贴标机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输送板材,将板材放置在输送架的进料段,通过外置的推送机构将板材向送料段移动,在板材进入送料段之前会通过进料段的漏斗开口将板材进行位置调整使得板材送料过程保持平稳;
清刷表面,在板材移动的同时清理装置的毛刷通过外置的驱动装置进行转动,通过毛刷对板材的表面进行滚刷,在滚刷的时候将板材表面的部分杂质扫除不影响定位装置的判断,而扫除的杂质通过在清理壳内部设置的吸风机通过吸收管道流入清理壳内部进行收集;
板材探坑,在板材通过清理装置进行清刷表面后,板材通过传送带移动到定位装置下方,在板材到达定位装置时定位装置的控制器内部先进行冲压从而使得推杆向下移动推动触发块接触定位杆,而定位杆的底端直接接触板材表面,定位杆与板材表面接触,在板材表面出现的凹坑经过定位杆时定位杆插入凹坑中,在定位杆插入凹坑的同时,定位杆向下移动一端距离同时感应块失去定位杆的接触从而通过感应块使得伸缩机启动将触发块向定位内壳的贯通管道中推入,而在触发块进入贯通管道的同时贴标装置通过传输线接收到凹坑的信号,在板材移动一定距离后对板材的凹坑进行标识,并且在触发块进入贯通管道的时候由于板材会继续移动所以定位杆会回到原来位置这是感应块接触到定位杆伸缩机复位,而触发块通过推动机在贯通管道中移动重新回到定位杆的上方,而在回到定位杆上方的时候控制器中的气压还未充满,推杆不会向下移动当触发块回到定位杆和推杆之间后控制器重新充满气压,往复使用。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发明的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在对板材的凹坑进行检测时先通过清理装置对输送的板材进行表面杂质清理从而防止有杂质的板材表面经过定位装置造成凹坑检测错误,而清理装置通过毛刷呈顺时针转动将杂质扫向吸收管道,然后通过吸风机从吸收管道中吸收杂质进而收集杂质防止环境污染,在板材通过清理装置后板材移动到定位装置,当有凹坑的板材通过定位装置时,定位杆原本通过推杆推压与板材表面接触,而在定位杆接触到板材的凹坑后定位杆向下移动从而会使得处于推杆和定位杆之间的触发块向定位内壳的贯通管道移动,从而通过触发块的移动会使得贴标装置的贴标机收到触发块离开推杆和定位杆之间的信号,从而记载到板材表面具有凹坑的信息,在板材表面的凹坑移动到贴标机下方时对其进行标记,而触发块的移动通过定位杆插入板材表面的凹坑时会脱离感应块的感应范围,从而通过感应块驱动伸缩机启动利用伸缩机将触发块推向定位内壳的贯通管道中,使得板材的凹坑检测实现自动化,无需人工肉眼检测提高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检测装置的机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检测装置的定位装置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定位装置内部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定位装置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4的定位装置中触发块移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检测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10、机体 101、输送架 102、传送带
103、转轴
20、清理装置 201、清理壳 202、毛刷
203、吸收管道 204、吸风机
30、定位装置 301、定位架 302、控制器
303、定位外壳 304、定位内壳 305、推动机
306、定位杆 307、第一复位弹簧 308、伸缩机
309、感应块 310、触发块 311、推杆
3111、适应槽 312、第二复位弹簧
40、贴标装置 401、贴标机 402、传输线
50、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实施例一:
如图1、3、4、5、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板材50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包括:机体10、定位装置30,机体10设置在平面上,机体10包括:输送架101、转轴103、传送带102,输送架101设置在平面上,输送架101距平面有一定高度,输送架101分为两段,其中一段为进料段,另一段为送料段,进料段位于机体10的左侧,送料段位于机体10的右侧;进料段的表面设置有导板,导板呈漏斗设置,导板的最小端口宽度大于板材50的宽度;转轴103设置在输送架101的中间,转轴103位于送料段的内侧,转轴103与输送架101活动连接;传送带102设置在输送架101的中间,传送带102位于送料段的内侧,传送带102与转轴103配合连接,转轴103带动传送带102沿输送架101的延伸方向移动。
定位装置30设置在机体10的送料段上方,定位装置30与机体10固定连接,定位装置30位于清理装置20的右侧。
定位装置30包括:定位架301、控制器302、定位外壳303、定位内壳304、推动机305、定位杆306、第一复位弹簧307、伸缩机308、感应块309、触发块310、推杆311、第二复位弹簧312,定位架301设置在送料段的上方,定位架301与送料段固定连接;控制器302设置在定位架301的上表面,控制器302与定位架301固定连接;定位外壳303设置在定位架301的上表面,定位外壳303位于控制器302的下方,定位外壳303与定位架301固定连接;定位内壳304设置在定位外壳303的内部,定位内壳304与定位外壳303固定连接;推动机305设置在定位内壳304的内部,推动机305与定位内壳304固定连接;定位杆306设置在定位内壳304的内部,定位杆306与定位内壳304活动连接,定位杆306可在定位内壳304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第一复位弹簧307设置在定位内壳304的内部,第一复位弹簧307与定位杆306配合连接,第一复位弹簧307用于定位杆306上下移动时进行形变产生推力对定位杆306进行复位;伸缩机308设置在定位内壳304的内部,伸缩机308位于搜书定位杆306的左侧,伸缩机308与定位内壳304连接;感应块309设置在定位内壳304的内部,感应块309用于感应定位杆306是否移动;触发块310设置在定位内壳304的内部,触发块310处于定位杆306的上方,触发块310与定位杆306接触连接;推杆311设置在触发块310的上方,推杆311的一端与触发块310接触连接,推杆311的另一端与控制器302连接,推杆311的一端设置有适应槽3111,适应槽3111设置在推杆311与触发块310接触的一端,适应槽3111成开口设置,适应槽3111的内表面设置为弧形;第二复位弹簧312设置在控制器302与推杆311的中间,第二复位弹簧312用于在推杆311向下移动时产生拉力从而将推杆311进行复位。通过适应槽3111对触发块310进行配合安装从而在推杆311推动触发块310时能更加有效的使触发块310进入定位内壳304的贯通管道中减少定位误差。
定位架301与送料段之间留有间距,定位架301的侧表面设置有横向放置的长方形板,控制器302设置在定位架301的横向长方形板表面。
控制器302的外周设置有接口,接口连接外置的气泵,推杆311的一端位于控制器302的内部,控制器302通过内部的气压推动推杆311向下移动。
定位外壳303设置为长方形,定位内壳304设置为右侧为方形、左侧为三角形的组合体,定位内壳304的三角形侧内部设置有贯通管道,定位内部的贯通管道用于触发块310移动;推动机305设置在定位内壳304的三角形侧底部,推动机305用于推动触发块310向上移动,触发块310设置为椭圆形。
定位杆306的一端外周设置有两个凸出圆环,凸出圆环之间留有间距,定位杆306的上方凸出圆环与感应块309贴合,在定位杆306的上方凸出圆环与感应块309贴合时伸缩机308不启动不会将触发块310推入定位内壳304的贯通管道中,在定位杆306的上方圆环与感应块309不贴合是伸缩机308启动推动触发块310推入定位内壳304的贯通管道中,同时触发块310的移动经过定位内壳304的贯通管道中的传输器将信号传送给贴标装置40对板材50的凹坑处进行贴标。
采用定位装置30,对板材50表面可能存有的凹坑进行定位监测,通过定位装置30对板材50进行监测,在板材50输送过程中当板材50的凹坑移动到定位装置30下方时,定位装置30的定位杆306插入板材50的凹坑中实现对板材50凹坑的检测,从而提高板材50的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产品。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同,还包括如图2、3所示,贴标装置40设置在定位装置30的右侧,贴标装置40设置在机体10的送料段上方,贴标装置40与机体10固定连接。贴标装置40包括:贴标机401、传输线402,贴标机401设置在送料段的上方,贴标机401与送料段的支架连接,贴标机401用于定位装置30在定位到板材50的凹坑时进行板材50表面贴标;传输线402设置在贴标机401和定位装置30的中间,传输线402的一端与定位装置30连接,传输线402的另一端与贴标机401连接。贴标机401可以采用标签贴标或记号标记。
清理装置20设置在机体10的内侧,清理装置20位于送料段的上方,清理装置20与机体10固定连接。清理装置20包括:清理壳201、毛刷202、吸收管道203、吸风机204,清理壳201设置在送料段的上方,清理壳201与送料段连接,清理壳201内部呈中空,清理壳201的内部设置有圆形容纳空间;毛刷202设置在清理壳201的圆形容纳空间中,毛刷202与清理壳201活动连接,毛刷202通过设置在清理壳201外壳侧的驱动装置控制旋转,毛刷202通过外置电机控制在清理壳201的内部转动;吸收管道203设置在清理壳201的圆形容纳空间左侧,吸收管道203与清理壳201的圆形容纳空间一体构成;吸风机204设置在清理壳201的圆形容纳空间上方,吸风机204与清理壳201固定连接。
吸收管道203设置为弧形,吸收管道203的弧形面向外设置,吸收管道203的一端靠近毛刷202,吸收管道203的另一端与吸风机204配合连接,吸风机204用于将毛刷202产生的粉尘通过吸收管道203进行回收。本申请的板材50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在对板材50的凹坑进行检测时先通过清理装置20对输送的板材50进行表面杂质清理从而防止有杂质的板材50表面经过定位装置30造成凹坑检测错误,而清理装置20通过毛刷202呈顺时针转动将杂质扫向吸收管道203,然后通过吸风机204从吸收管道203中吸收杂质进而收集杂质防止环境污染,在板材50通过清理装置20后板材50移动到定位装置30,当有凹坑的板材50通过定位装置30时,定位杆306原本通过推杆311推压与板材50表面接触,而在定位杆306接触到板材50的凹坑后定位杆306向下移动从而会使得处于推杆311和定位杆306之间的触发块310向定位内壳304的贯通管道移动,从而通过触发块310的移动会使得贴标装置40的贴标机401收到触发块310离开推杆311和定位杆306之间的信号,从而记载到板材50表面具有凹坑的信息,在板材50表面的凹坑移动到贴标机401下方时对其进行标记,而触发块310的移动通过定位杆306插入板材50表面的凹坑时会脱离感应块309的感应范围,从而通过感应块309驱动伸缩机308启动利用伸缩机308将触发块310推向定位内壳304的贯通管道中,使得板材50的凹坑检测实现自动化,无需人工肉眼检测提高准确度。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板材50表面凹坑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输送板材50,将板材50放置在输送架101的进料段,通过外置的推送机构将板材50向送料段移动,在板材50进入送料段之前会通过进料段的漏斗开口将板材50进行位置调整使得板材50送料过程保持平稳;
清刷表面,在板材50移动的同时清理装置20的毛刷202通过外置的驱动装置进行转动,通过毛刷202对板材50的表面进行滚刷,在滚刷的时候将板材50表面的部分杂质扫除不影响定位装置30的判断,而扫除的杂质通过在清理壳201内部设置的吸风机204通过吸收管道203流入清理壳201内部进行收集;
板材50探坑,在板材50通过清理装置20进行清刷表面后,板材50通过传送带102移动到定位装置30下方,在板材50到达定位装置30时定位装置30的控制器302内部先进行冲压从而使得推杆311向下移动推动触发块310接触定位杆306,而定位杆306的底端直接接触板材50表面,定位杆306与板材50表面接触,在板材50表面出现的凹坑经过定位杆306时定位杆306插入凹坑中,在定位杆306插入凹坑的同时,定位杆306向下移动一端距离同时感应块309失去定位杆306的接触从而通过感应块309使得伸缩机308启动将触发块310向定位内壳304的贯通管道中推入,而在触发块310进入贯通管道的同时贴标装置40通过传输线402接收到凹坑的信号,在板材50移动一定距离后对板材50的凹坑进行标识,并且在触发块310进入贯通管道的时候由于板材50会继续移动所以定位杆306会回到原来位置这是感应块309接触到定位杆306伸缩机308复位,而触发块310通过推动机305在贯通管道中移动重新回到定位杆306的上方,而在回到定位杆306上方的时候控制器302中的气压还未充满,推杆311不会向下移动当触发块310回到定位杆306和推杆311之间后控制器302重新充满气压,往复使用。
尽管上面对本申请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申请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申请构思的申请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10)

1.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其中,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设置在平面上,所述机体包括:
输送架,所述输送架设置在平面上,所述输送架距平面有一定高度,所述输送架分为两段,其中一段为进料段,另一段为送料段,所述进料段位于所述机体的左侧,所述送料段位于所述机体的右侧;
所述进料段的表面设置有导板,所述导板呈漏斗设置,所述导板的最小端口宽度大于板材的宽度;
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输送架的中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送料段的内侧,所述转轴与所述输送架活动连接;
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所述输送架的中间,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送料段的内侧,所述传送带与所述转轴配合连接,所述转轴带动所述传送带沿所述输送架的延伸方向移动;
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内侧,所述清理装置位于所述送料段的上方,所述清理装置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
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的送料段上方,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装置位于所述清理装置的右侧;
贴标装置,所述贴标装置设置在所述定位装置的右侧,所述贴标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的送料段上方,所述贴标装置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清理装置包括:
清理壳,所述清理壳设置在所述送料段的上方,所述清理壳与所述送料段连接,所述清理壳内部呈中空,所述清理壳的内部设置有圆形容纳空间;
毛刷,所述毛刷设置在所述清理壳的圆形容纳空间中,所述毛刷与所述清理壳活动连接,所述毛刷通过设置在所述清理壳外壳侧的驱动装置控制旋转,所述毛刷通过外置电机控制在所述清理壳的内部转动;
吸收管道,所述吸收管道设置在所述清理壳的圆形容纳空间左侧,所述吸收管道与所述清理壳的圆形容纳空间一体构成;
吸风机,所述吸风机设置在所述清理壳的圆形容纳空间上方,所述吸风机与所述清理壳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吸收管道设置为弧形,所述吸收管道的弧形面向外设置,所述吸收管道的一端靠近所述毛刷,所述吸收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吸风机配合连接,所述吸风机用于将所述毛刷产生的粉尘通过所述吸收管道进行回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定位架,所述定位架设置在所述送料段的上方,所述定位架与所述送料段固定连接;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定位架的上表面,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定位架固定连接;
定位外壳,所述定位外壳设置在所述定位架的上表面,所述定位外壳位于搜书控制器的下方,所述定位外壳与所述定位架固定连接;
定位内壳,所述定位内壳设置在所述定位外壳的内部,所述定位内壳与所述定位外壳固定连接;
推动机,所述推动机设置在所述定位内壳的内部,所述推动机与所述定位内壳固定连接;
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设置在所述定位内壳的内部,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定位内壳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杆可在所述定位内壳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
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定位内壳的内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与所述定位杆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用于所述定位杆上下移动时进行形变产生推力对所述定位杆进行复位;
伸缩机,所述伸缩机设置在所述定位内壳的内部,所述伸缩机位于搜书定位杆的左侧,所述伸缩机与所述定位内壳连接;
感应块,所述感应块设置在所述定位内壳的内部,所述感应块用于感应所述定位杆是否移动;
触发块,所述触发块设置在所述定位内壳的内部,所述触发块处于所述定位杆的上方,所述触发块与所述定位杆接触连接;
推杆,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触发块的上方,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触发块接触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推杆的中间,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用于在所述推杆向下移动时产生拉力从而将所述推杆进行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所述定位架与所述送料段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定位架的侧表面设置有横向放置的长方形板,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定位架的横向长方形板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所述控制器的外周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连接外置的气泵,所述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控制器的内部,所述控制器通过内部的气压推动所述推杆向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所述定位外壳设置为长方形,所述定位内壳设置为右侧为方形、左侧为三角形的组合体,所述定位内壳的三角形侧内部设置有贯通管道,所述定位内部的贯通管道用于所述触发块移动;
所述推动机设置在所述定位内壳的三角形侧底部,所述推动机用于推动所述触发块向上移动,所述触发块设置为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外周设置有两个凸出圆环,所述凸出圆环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定位杆的上方凸出圆环与所述感应块贴合,在所述定位杆的上方凸出圆环与所述感应块贴合时所述伸缩机不启动不会将所述触发块推入所述定位内壳的贯通管道中,在所述定位杆的上方圆环与所述感应块不贴合是所述伸缩机启动推动所述触发块推入所述定位内壳的贯通管道中,同时所述触发块的移动经过所述定位内壳的贯通管道中的传输器将信号传送给所述贴标装置对所述板材的凹坑处进行贴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其中,所述贴标装置包括:
贴标机,所述贴标机设置在所述送料段的上方,所述贴标机与所述送料段的支架连接,所述贴标机用于所述定位装置在定位到所述板材的凹坑时进行板材表面贴标;
传输线,所述传输线设置在所述贴标机和所述定位装置的中间,所述传输线的一端与所述定位装置连接,所述传输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贴标机连接。
10.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输送板材,将板材放置在输送架的进料段,通过外置的推送机构将板材向送料段移动,在板材进入送料段之前会通过进料段的漏斗开口将板材进行位置调整使得板材送料过程保持平稳;
清刷表面,在板材移动的同时清理装置的毛刷通过外置的驱动装置进行转动,通过毛刷对板材的表面进行滚刷,在滚刷的时候将板材表面的部分杂质扫除不影响定位装置的判断,而扫除的杂质通过在清理壳内部设置的吸风机通过吸收管道流入清理壳内部进行收集;
板材探坑,在板材通过清理装置进行清刷表面后,板材通过传送带移动到定位装置下方,在板材到达定位装置时定位装置的控制器内部先进行冲压从而使得推杆向下移动推动触发块接触定位杆,而定位杆的底端直接接触板材表面,定位杆与板材表面接触,在板材表面出现的凹坑经过定位杆时定位杆插入凹坑中,在定位杆插入凹坑的同时,定位杆向下移动一端距离同时感应块失去定位杆的接触从而通过感应块使得伸缩机启动将触发块向定位内壳的贯通管道中推入,而在触发块进入贯通管道的同时贴标装置通过传输线接收到凹坑的信号,在板材移动一定距离后对板材的凹坑进行标识,并且在触发块进入贯通管道的时候由于板材会继续移动所以定位杆会回到原来位置这是感应块接触到定位杆伸缩机复位,而触发块通过推动机在贯通管道中移动重新回到定位杆的上方,而在回到定位杆上方的时候控制器中的气压还未充满,推杆不会向下移动当触发块回到定位杆和推杆之间后控制器重新充满气压,往复使用。
CN202011023179.4A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Active CN1120100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3179.4A CN112010018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3179.4A CN112010018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0018A true CN112010018A (zh) 2020-12-01
CN112010018B CN112010018B (zh) 2022-01-07

Family

ID=73527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23179.4A Active CN112010018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1001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0108A (zh) * 2021-01-28 2021-05-28 广州擎天德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倍速推入机、空调外机柔性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CN115876139A (zh) * 2022-12-22 2023-03-31 时欣家具南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的厚度检测装置
CN116692399A (zh) * 2023-08-07 2023-09-05 深圳市茂业鑫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人民币卡片加工自动上料用距离检测调控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2414A (ja) * 1989-07-07 1991-02-22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油揚げ生地の振分け装置
JP6269793B1 (ja) * 2016-12-05 2018-01-31 千住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CN109765244A (zh) * 2019-01-24 2019-05-17 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板材封边缺陷检测机
CN109990692A (zh) * 2019-05-16 2019-07-09 曾庆雪 一种建筑板材加工用平面度检测装置
CN110987798A (zh) * 2019-11-26 2020-04-10 湖州吴兴珀莱机械厂 一种钢管生产用自动探伤装置
CN111307825A (zh) * 2020-04-08 2020-06-19 山东交通学院 木质板材表面凹坑缺陷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2414A (ja) * 1989-07-07 1991-02-22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油揚げ生地の振分け装置
JP6269793B1 (ja) * 2016-12-05 2018-01-31 千住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CN109765244A (zh) * 2019-01-24 2019-05-17 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板材封边缺陷检测机
CN109990692A (zh) * 2019-05-16 2019-07-09 曾庆雪 一种建筑板材加工用平面度检测装置
CN110987798A (zh) * 2019-11-26 2020-04-10 湖州吴兴珀莱机械厂 一种钢管生产用自动探伤装置
CN111307825A (zh) * 2020-04-08 2020-06-19 山东交通学院 木质板材表面凹坑缺陷检测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0108A (zh) * 2021-01-28 2021-05-28 广州擎天德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倍速推入机、空调外机柔性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CN115876139A (zh) * 2022-12-22 2023-03-31 时欣家具南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的厚度检测装置
CN115876139B (zh) * 2022-12-22 2023-12-15 成都金牌厨柜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的厚度检测装置
CN116692399A (zh) * 2023-08-07 2023-09-05 深圳市茂业鑫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人民币卡片加工自动上料用距离检测调控设备
CN116692399B (zh) * 2023-08-07 2023-10-31 深圳市茂业鑫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人民币卡片加工自动上料用距离检测调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0018B (zh) 2022-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10018B (zh) 一种板材表面凹坑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8856447B (zh) 一种铁片自动裁切上料设备
CN216271634U (zh) 一种可自动分类的五金件加工用传送装置
CN219616140U (zh) 转盘式aoi检测设备
CN113560455A (zh) 一种不锈钢厨具冲压成型设备及冲压成型方法
CN210588016U (zh) 全自动高效连续型垫片压垫装置
CN217664790U (zh) 大框架产品顶断、检测及包装设备
CN115064395B (zh) 一种电容器组装装置
CN116422594A (zh) 转盘式aoi检测设备
CN212944150U (zh) 一种自动化管材缺陷标记装置
CN115020879A (zh) 锂电池盖防爆片组装机构
CN113602736A (zh) 一种自动扫码智能检测设备
CN208643798U (zh) 一种能够故障检测的片体定距输送冲孔机
CN216633330U (zh) 一种吸尘器直角式电位器自动装配机
CN219804992U (zh) 一种手机中框自动化检测机构
CN217212325U (zh) 一种导光板表观缺陷检测装置
CN216397156U (zh) 一种ic芯片不良品自动筛选机
CN213350260U (zh) 一种冲压失误检测装置
CN220144105U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检测的传送装置
CN216735141U (zh) 一种自动贴标签装置
CN215375123U (zh) 一种产品外观检测机以及应用其的产品外观检测设备
CN218973414U (zh) 一种高效自动化包装机检测装置
CN219362499U (zh) 号牌分段式自适应输送装置
CN220754925U (zh) 一种产品标签是否缺失视觉检测机构
CN218965578U (zh) 一种笔记本加工用自动修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4

Address after: Room 224, building 302, Dongfe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che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tai Shengg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600 9 Jintang East Road, yangshe Town,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Shenggang)

Patentee before: Zhangjiagang Shenggang non metallic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