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5932A - 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5932A
CN112005932A CN201910451219.6A CN201910451219A CN112005932A CN 112005932 A CN112005932 A CN 112005932A CN 201910451219 A CN201910451219 A CN 201910451219A CN 112005932 A CN112005932 A CN 112005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transparent plate
cavity
box body
beeh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12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
巴音克西克
周先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zhou Jiam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zhou Jiam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zhou Jiam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zhou Jiam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512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59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5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59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47/00Beehives
    • A01K47/02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frames for honeyco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47/00Beehives
    • A01K47/06Other details of beehives, e.g. ventilating devices, entrances to hives, guards, partitions or bee escap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包括箱本体(1),在所述箱本体(1)上设有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第三开口(15)、盖板(13)、平台(14)、连接台(16)和导向块(17);在该箱本体(1)设有隔板(21)、第一透明板(41)、第二透明板(42)、第三透明板(43)、凹槽(53)和斜台(6)。本发明设置隔板形成第一通道,设置第二透明板形成第二通道,设置的三个透明板利于扩大光线的照射范围,便于引导蜜蜂在箱本体内有序移动;在第二通道设置铺设有防治粉的凹槽,便于沾带在蜜蜂身上,以此实现对花进行持续保护和授粉的目的,结构简单紧凑,拆装便捷,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蜂箱通常只设有一个开口,蜜蜂进出蜂箱都只通过这一个开口,由于蜂箱中的蜜蜂众多,而蜜蜂又喜欢光线,常在开口位置堆积,访花返回的蜜蜂爬进蜂箱的过程中,身上沾满的花粉会在途中掉落,而蜜蜂杂乱的进出秩序直接影响花粉的收集效率,即直接影响蜂蜜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既能给蜜蜂运动有序导向,又能让蜜蜂辅助防治花腐的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包括蜂箱,在所述蜂箱上插设有箱本体,在所述箱本体前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后端的上部铰接有盖板,该箱本体的后端设有第三开口,在所述第三开口处设有连接台,在所述连接台上左、右对称设有两个导向块,两个所述导向块固设在蜂箱的巢门上,并使第三开口与巢门连通;在所述箱本体外侧壁上对应第一开口下端的位置处设有平台;在该箱本体内壁上,对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位置处插设有隔板,所述隔板把箱本体分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该隔板的非连接端与第三开口位置端之间形成第一通道;在所述第二空腔内的腔底设有第一透明板和第三透明板,在所述第一透明板和第三透明板之间设有第二透明板,所述第二透明板的下端面与第二空腔腔底的对应位置形成第二通道,在所述第二通道位置的底面设有凹槽,该凹槽内铺设有防治粉;在所述第二开口与第三透明板之间插设有内低外高的斜台,所述斜台高处端的外侧壁与箱本体内壁的对应位置抵接。
采用上述结构,导向块和连接台同时插入巢门,第三开口处的开口上部被蜂箱外侧壁抵接阻挡,只留下第三开口处的下部开口间隙与巢门连通,所形成的间隙高度即导向块的高度值;设置盖板便于拆取隔板以及三个透明板,也便于观察箱本体内的蜜蜂状态;在第一开口位置设置平台,便于蜜蜂访花返回着陆后爬进箱本体,由于蜜蜂数量众多,在第一开口堆积会挡住外部光线从第一开口进入箱本体,而光线还能从第二开口进入箱本体,并经三个透明板的折射,扩大了箱本体内的光照范围,光线经第一通道进入箱本体内,在第一空腔中靠内的蜜蜂就会沿第一通道进入第二空腔,并经第二通道,从第二开口的位置处飞出箱本体,以此来保证箱本体内大部分的蜜蜂从第一开口进,从第二开口出的进出顺序,提高花粉的收集率;另外,为了更好地吸引蜜蜂走第二通道方向离开蜂箱,在经过第二通道时,蜜蜂会经过铺设有防治粉的凹槽,防治粉是由防菌剂与花粉组成的混合物,即,花粉的气息吸引蜜蜂,并在出箱本体前,蜜蜂身上就沾有治疗花腐的防治粉,由蜜蜂的连续采蜜活动,持续将防治粉散布到花上,对花进行持续的保护和授粉;经过凹槽后,再经过一个斜台,从第二开口飞出,由于第二开口未设置平台而直接悬空,蜜蜂返回时,会大量降落在第一开口处的平台上,这样就有效避免了95%以上的蜜蜂从第二开口进入的可能,以便使较多光线第二开口位置进入第二空腔,有效引导蜜蜂在箱本体内的移动方向,结构简单紧凑,使用便捷,适用范围广。
为了便于拆装和限位,作为优选,在所述箱本体的内腔底部设有矩形插孔,所述隔板的下端面设有插孔形状相适配的插块,所述插块插接在插孔内。
为了便于拆装透明板,作为优选,在所述隔板朝向第二空腔一端的端面上,对应第一透明板和第三透明板的位置处各设有一个第一开口槽,对应第二透明板的位置处设有一个第二开口槽,三个所述透明板的同向端均与隔板上对应位置的开口槽插接固定。
为了保证第二通道的空高高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开口槽为通槽,所述隔板的上端面对应第二开口槽位置处设有开口,该第二开口槽下端的槽壁所在平面高于第二空腔的腔底所在平面。
为了便于在移动方向集中蜜蜂,作为优选,所述隔板的非连接端在箱本体内斜向右伸出,使第一空腔形成外宽内窄的梯形结构,同时,使第二空腔形成外窄内宽的梯形结构。
为了避免蜜蜂从间隙处乱窜,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透明板的上端面与隔板的上端面齐平,并与盖板的下端面抵接。
为了保证足够的光线进入箱本体,同时便于蜜蜂的进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开口高度为5mm。
为了控制蜜蜂的移动方向,同时避免蜜蜂在第二通道处飞行,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为50mm,第二通道的高度为5mm,所述凹槽的深度为5mm。
为了便于蜜蜂飞出箱本体,作为优选,所述斜台高处端所在平面与第二开口的下端面齐平。
为了增加进入箱本体内的光线的照射距离,作为优选,所述平台的上端面,以及箱本体的底面均设有磨砂层。
有益效果:本发明设置隔板形成第一通道,设置第二透明板形成第二通道,设置的三个透明板利于扩大光线的照射范围,便于引导蜜蜂在箱本体内有序移动;在第二通道设置铺设有防治粉的凹槽,便于沾带在蜜蜂身上,以此实现对花进行持续保护和授粉的目的,结构简单紧凑,拆装便捷,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箱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透明板、第二透明板和第三透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斜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由箱本体1等组成,在所述箱本体1的前端端面上设有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后端的上部铰接设有盖板13,该箱本体1的后端设有第三开口15,在所述第三开口15处设有连接台16,在所述连接台16上左、右对称设有两个导向块17,两个所述导向块17固设在蜂箱的巢门上,并使第三开口15与巢门连通;在所述箱本体1外侧壁上对应第一开口11下端的位置处设有平台14;所述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的开口高度均为5mm,所述平台14的上端面,以及箱本体1内的底面均设有磨砂层7。
在该箱本体1内壁上,对应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之间的位置处设有隔板21,在所述箱本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矩形插孔,所述隔板21的下端面设有插孔形状相适配的插块211,所述插块211插接在插孔内;所述隔板21把箱本体1分成第一空腔31和第二空腔32,该隔板21的非连接端在箱本体1内斜向右伸出,使第一空腔31形成外宽内窄的梯形结构,同时,使第二空腔32形成外窄内宽的梯形结构;该隔板21的非连接端与第三开口15位置端之间形成第一通道51,所述第一通道51的宽度为50mm,
在所述第二空腔32内的腔底设有第一透明板41和第三透明板43,在所述第一透明板41和第三透明板43之间设有第二透明板42,在所述隔板21朝向第二空腔32一端的端面上,对应第一透明板41和第三透明板43的位置处各设有一个第一开口槽221,所述第一开口槽221为通槽,所述隔板21的上端面对应第二开口槽222位置处设有开口,对应第二透明板42的位置处设有一个第二开口槽222,该第二开口槽222下端的槽壁所在平面高于第二空腔32的腔底所在平面;三个所述透明板的同向端均与隔板21上对应位置的开口槽插接固定,所述第二透明板42的下端面与第二空腔32腔底的对应位置形成第二通道52,第二通道52的高度为5mm,所述第二透明板42的上端面与隔板21的上端面齐平,并与盖板13的下端面抵接。
在所述第二通道52位置的底面设有凹槽53,所述凹槽53的深度为5mm,该凹槽53内铺设有防治粉;
在所述第二开口12与第三透明板43之间插设有内低外高的斜台6,所述斜台6高处端的外侧壁与箱本体1内壁的对应位置抵接,该斜台6高处端所在平面与第二开口12的下端面齐平。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如图1到图5所示,连接台16的上端面与箱本体1的底面齐平,导向块17和连接台16同时插入巢门(未标示),第三开口15处的开口上部被蜂箱外侧壁抵接阻挡,只留下第三开口15处的下部开口间隙与巢门连通,所形成的间隙高度为导向块17的高度值,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来确定差值。
设置盖板13便于拆取隔板21、第一透明板41、第二透明板42以及第三透明板43,,也便于观察箱本1内的蜜蜂状态;隔板21上设有矩形的插块211,在便于拆装的同时,还能防止隔板21移动,在装配的同时实现定位。
在第一开口11位置设置平台14,便于蜜蜂访花返回着陆后爬进箱本体1,并由第三开口15处直接由巢门进入蜂箱,由于蜜蜂数量众多,在第一开口11堆积时,会挡住外部光线从第一开口11进入箱本体1,而光线还能从第二开口12进入箱本体1,并经三个透明板的折射,具体的情况是:正常情况是光线经第二开口12进入箱本体1,一部分沿直线方向照射到第二透明板42上,另一部分则沿斜台6方向照向第三透明板43,光线经折射会斜向上照到第二透明板42以及盖板13,再由第二透明板42向下则会照到第一透明板41,光线在第一透明板41再次折射发散,这样就扩大了箱本体1内的光照范围;光线被折射到第三开口位置,并经第一通道51进入第一空腔31内,从蜂箱巢门出来的蜜蜂以及部分第一空腔31中靠近第三开口15处的蜜蜂,就会沿第一通道51进入第二空腔32,并经第二通道52,从第二开口12的位置处飞出箱本体1,以此来保证箱本体1内大部分的蜜蜂从第一开口11进,从第二开口12出的进出顺序,有效引导了蜜蜂的移动方向,并提高了花粉的收集率。
这其中,为了更好地吸引蜜蜂走第二通道52方向离开蜂箱,在经过第二通道52时,蜜蜂会经过铺设有防治粉的凹槽53,防治粉是由防菌剂与花粉组成的混合物,即,花粉的气息吸引蜜蜂,并在出箱本体1前,蜜蜂身上就沾有治疗花腐的防治粉,由蜜蜂的连续采蜜活动,持续将防治粉散布到花上,对花进行持续的保护和授粉,保护范围保持在85%~90%(常规人为的用药,防治效果基本在40%以下),花粉收集率能保持在93%~97%(普通蜂箱蜜蜂异花授粉率一般保持在60-70%);而第二通道52的高度只有5mm,且第二透明板42的上端面与盖板13的下端面抵接无间隙,迫使蜜蜂不能飞行越过第二透明板42,必须从铺设有防治粉的凹槽53中爬过,使足部和身体充分沾满防治粉,沿斜台6爬到顶部抵接紧挨的第二开口12处飞出,由于第二开口12未设置台板而直接悬空,蜜蜂返回时,会大量降落在第一开口11处的平台13上,这样就有效避免了95%以上的蜜蜂从第二开口12进入的可能,以便使较多光线第二开口12位置进入第二空腔32,有效引导蜜蜂在箱本体1内的移动方向,结构简单紧凑,使用便捷,适用范围广。
另外,第一开口槽221为通槽,对应的第一透明板41和第三透明板43能直接放置到第二空腔32的底部,而第二开口槽222下端的槽壁所在平面高于第二空腔32的腔底所在平面,在第二透明板42放置到位时,与第二空腔32底部的对应位置自然形成一个间隙,即第二通道52,同时也保证了5mm的通道高度。
平台13上端面和箱本体1内的底部设置的磨砂层7,也是增加光线的折射面积,扩宽光线的折射范围,提高第一开口11处的光线亮度,当箱本体1内蜜蜂数量过多时,即蜜蜂活动不频繁时,此时应该不在花期,利用蜜蜂喜光的特质,第一开口11处也能作为大部分有活动蜜蜂的进出位置,这并不会对花粉收集率产生较大影响。
本发明未描述部分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包括蜂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蜂箱上插设有箱本体(1),在所述箱本体(1)前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后端的上部铰接有盖板(13),该箱本体(1)的后端设有第三开口(15),在所述第三开口(15)处设有连接台(16),在所述连接台(16)上左、右对称设有两个导向块(17),两个所述导向块(17)固设在蜂箱的巢门上,并使第三开口(15)与巢门连通;在所述箱本体(1)外侧壁上对应第一开口(11)下端的位置处设有平台(14);在该箱本体(1)内壁上,对应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之间的位置处插设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把箱本体(1)分成第一空腔(31)和第二空腔(32),该隔板(21)的非连接端与第三开口位置端之间形成第一通道(51);在所述第二空腔(32)内的腔底设有第一透明板(41)和第三透明板(43),在所述第一透明板(41)和第三透明板(43)之间设有第二透明板(42),所述第二透明板(42)的下端面与第二空腔(32)腔底的对应位置形成第二通道(52),在所述第二通道(52)位置的底面设有凹槽(53),该凹槽(53)内铺设有防治粉;在所述第二开口(12)与第三透明板(43)之间插设有内低外高的斜台(6),所述斜台(6)高处端的外侧壁与箱本体(1)内壁的对应位置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本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矩形插孔,所述隔板(21)的下端面设有插孔形状相适配的插块(211),所述插块(211)插接在插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板(21)朝向第二空腔(32)一端的端面上,对应第一透明板(41)和第三透明板(43)的位置处各设有一个第一开口槽(221),对应第二透明板(42)的位置处设有一个第二开口槽(222),三个所述透明板的同向端均与隔板(21)上对应位置的开口槽插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槽(221)为通槽,所述隔板(21)的上端面对应第二开口槽(222)位置处设有开口,该第二开口槽(222)下端的槽壁所在平面高于第二空腔(32)的腔底所在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1)的非连接端在箱本体(1)内斜向右伸出,使第一空腔(31)形成外宽内窄的梯形结构,同时,使第二空腔(32)形成外窄内宽的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板(42)的上端面与隔板(21)的上端面齐平,并与盖板(13)的下端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的开口高度为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51)的宽度为50mm,第二通道(52)的高度为5mm,所述凹槽(53)的深度为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台(6)高处端所在平面与第二开口(12)的下端面齐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4)的上端面,以及箱本体(1)内的底面均设有磨砂层(7)。
CN201910451219.6A 2019-05-28 2019-05-28 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 Pending CN1120059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1219.6A CN112005932A (zh) 2019-05-28 2019-05-28 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1219.6A CN112005932A (zh) 2019-05-28 2019-05-28 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5932A true CN112005932A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00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1219.6A Pending CN112005932A (zh) 2019-05-28 2019-05-28 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593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91722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растений
KR101068412B1 (ko) 꿀벌보호장치
EP2525652B1 (en) Bumblebee nest box
KR102214707B1 (ko) 식물 처리 장치
CN209983335U (zh) 一种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
US4367563A (en) Combination bee pollen trap and hive containment apparatus
CN112005932A (zh) 可控蜜蜂进出的导向装置
KR101934779B1 (ko) 토종벌통의 토종벌 출입문
CN210432645U (zh) 一种蜂箱导向装置
CN112167111A (zh) 蜂箱导向装置
KR100787129B1 (ko) 벌통의 바닥판 구조 및 벌통
US4158900A (en) Traffic regulating hive bottom board
CN111406678B (zh) 一种拆分式蜂箱
AT517425B1 (de) Fang oder Siebvorrichtung der Varroamilben aus Bienenbehausungen
KR102145627B1 (ko) 꽃가루 부착장치가 구비된 뒤영벌용 봉군상자
DE102020111422A1 (de) Parasitenschutzvorrichtung für Bienenstöcke und Parasitenschutzverfahren
EP0595280A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mehren und Ausgleichen von Bienen und zum Ausschalten der Varroa-Milben
DE4035169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liminieren der milbe varroa jacobsoni und aehnlicher parasiten aus einem bienenvolk
ES1284454U (es) Trampa para los Pequeños Escarabajos de la Colmena
DE920633C (de) Drohnen- und Koeniginfalle
DE202019002353U1 (de) Bienenbeute mit Behandlungsraum und Schiebersystem
CH658769A5 (en) Mating box for queen bees
AT118263B (de) Bienenwohnung für mehrere Völker.
SU843893A1 (ru) Павильонный улей
DE480130C (de) Bienenbeu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