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5074B - 制冷剂分配器、热交换器以及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制冷剂分配器、热交换器以及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5074B
CN112005074B CN201880092613.9A CN201880092613A CN112005074B CN 112005074 B CN112005074 B CN 112005074B CN 201880092613 A CN201880092613 A CN 201880092613A CN 112005074 B CN112005074 B CN 1120050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pipe
header
heat exchanger
flow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26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05074A (zh
Inventor
多田修平
佐佐木重幸
大木长斗司
熊本光佑
法福守
高藤亮一
米田广
远藤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8/01733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207806A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8/01733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207805A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8/01732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207802A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005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5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05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5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2Arrangements for directing heat-exchange media into successive compartments, e.g. arrangements of guide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制冷剂分配器分别与形成制冷剂的流路的多个扁平导热管(1)的端部连接,连通多个扁平导热管(1)并分配制冷剂,制冷剂分配器(3x)具备互相组合的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以及组合集水管部件(34x),通过组合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和组合集水管部件(34x),形成使成为制冷剂的流路的部分的剖面积狭小化的狭小流路(38)。

Description

制冷剂分配器、热交换器以及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剂分配器、具备该制冷剂分配器的热交换器以及空调机。
背景技术
与制冷制热对应的空调机的大部分现在使用由圆形铜制导热管和铝制的短边状的翅片构成的十字翅片管型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通过使化氟利昂类的制冷剂在铜制导热管内流动在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另一方面,在汽车用散热器、制冷专用空调中,以小型轻量化、高性能、低成本化为目的,广泛利用平行流型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是在对外表面钎焊了铝制翅片的多个扁平导热管的两端开口部设置两根集水管、使制冷剂通过各扁平导热管从流入侧的集水管向流出侧的集水管流动的方式的热交换器。
在平行流型热交换器中,为了使全部的翅片的面积有效地进行作用,需要使适当量的液体制冷剂不偏转地向沿上下排列的多个扁平导热管的各个流动。
但是,在热交换器内,液体制冷剂一边进行蒸发、冷凝的相变化一边成为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而流动,因此,在制冷剂的流速小且运动量低的条件下,在垂直方向上立起的流入侧的集水管内的液体制冷剂由于重力的影响而向下方滞留,因此存在难以向连接于流入侧的集水管的上部的扁平导热管供给充分的液体制冷剂的倾向。
其结果,在作为蒸发器使用平行流型热交换器的情况下,由于在所层叠的扁平导热管中的上方的导热管中,所供给的液体制冷剂的量少且液体制冷剂在扁平导热管的上游全部蒸发,因此,在从中游向下游,不会产生由液体制冷剂的蒸发作用进行的热吸收。即,在上方的扁平导热管中,从中游向下游,制冷剂的液体成分少且过热度变大,产生无法有效利用在该部分的导热面积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所层叠的扁平导热管中的下方的导热管中,由于所供给的液体制冷剂的量过大,因此即使在扁平导热管的出口,也残存液体制冷剂。即,残留了热吸收的余力的液体制冷剂从下方的扁平导热管流出,产生导致作为热交换器整体的效率恶化之类的问题。
除此之外,若产生液体制冷剂从下方的扁平导热管流入热交换器的下游的压缩机的“液体返回”,则该液体制冷剂有可能损伤压缩机的压缩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对热交换器的上游的膨胀阀节流而使蒸发压力下降等,使液体制冷剂在到达热交换器的出口之前完全蒸发,但该对策存在导致热交换器中的能量消耗量增加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在作为蒸发器使用平行流型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在流出侧的集水管附近的大致对齐的位置完全没有各扁平导热管内的液体制冷剂在使热交换器的性能最大化方面是期望的。尤其如空调机的室外单元那样,在向热交换器供给等风速的空气的情况下,要求能够在各扁平导热管中没有偏流地等分配制冷剂的性质。
作为用于解决这种问题的现有技术,例如具有专利文献1的图6所示的技术。在该例子中,为了改进在垂直地立起的集水管中的制冷剂分配,利用隔壁划分集水管的内部空间的一部分,在上述隔壁上设置多个贯通孔。由此,在各扁平导热管中均匀地分配制冷剂。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中,与分配构造无关,表示其自身的制作的容易性、为了用于制冷剂分配的内部构造的制作容易而在长度方向上分割了的头构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许第57752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许第482788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许第44058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从集水管内的所划分的空间流出的制冷剂由于流路剖面积扩大,液体制冷剂的流速下降,容易受到重力的作用,液体制冷剂容易落到集水管内的下方。是尤其在低制冷剂流量区域受到重力的影响而液体制冷剂容易滞留在下部的构造,在这种情况下,存在液体向下侧的导热管偏离地流动的可能性。
在专利文献2中,利用分割的头构造构成折返的流路、分支流路。作为制冷剂流路,在制冷剂流动的每一根扁平导热管的结构中,制冷剂不在多根导热管中流动。在循环量多的情况下,由于流路剖面积不足,因此压力损失变大,在流动方向的下游,饱和温度下降,存在无法确保预定的交换热量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3中,在分割的头构造中,无法使制冷剂流路变细,液体制冷剂受到重力的作用滞留在下方,在作为蒸发器使用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存在制冷剂分配的课题。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剂分配器、具备该制冷剂分配器的热交换器以及空调机,即使是在最小负载条件、中间负载条件下的运转时,也能利用简单的构造抑制向平行流型的蒸发器内的各扁平导热管的液体制冷剂供给量的偏离,改进作为蒸发器的性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制冷剂分配器分别与形成制冷剂的流路的多个导热管的端部连接,使多个导热管连通而分配制冷剂,制冷剂分配器具备互相组合的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通过组合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形成使作为制冷剂的流路的部分的剖面积狭小化的狭小流路。
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由板材形成,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折弯板材的横剖面形状是D字形状,在该D字形状的直线部的一部分具有分离部分,通过分离部分组合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对置的D 字形状的直线部之间形成狭小流路。另外,第一部件的横剖面呈凹形状,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的内表面嵌合,形成狭小流路。关于本发明的其他方案,在后述的实施方式等中进行说明。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是在最小负载条件、中间负载条件下的运转时,也能利用简单的构造抑制向平行流型的蒸发器内的各扁平导热管的液体制冷剂供给量的偏离,改进作为蒸发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外观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热管的情况下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热管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集水管点对称的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分解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纵剖面的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配器的钎焊面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配器的其他钎焊面的图。
图11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外观结构的图。
图11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一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一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侧面的图。
图13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二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是集水管插入部件是凹字形状部件的图。
图13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二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是集水管插入部件是筒形状(中空形状)的图。
图13C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二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是集水管插入部件是H字形状的图。
图13D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二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是集水管插入部件是梯形形状的图。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三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
图1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四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
图16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五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是作为基准的图。
图16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五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是较长地设定集水管插入部件的插入长度的图。
图16C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五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是将与集水管插入部件不同的部件插入流路的图。
图17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六的集水管内的空孔分隔板的安装方法的图。
图17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六的集水管内的空孔分隔板的安装方法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7C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六的集水管内的空孔分隔板的安装方法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8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七的集水管的空孔分隔板的结构的图。
图18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七的集水管的空孔分隔板的其他结构的图。
图19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八的集水管内的偏流防止用的空孔板的图。
图19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八的集水管内的偏流防止用的空孔板的纵剖面的图。
图2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九的集水管插入部件的分隔板的位置的图。
图2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的热交换器的主视图。
图22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的热交换器中的集水管附近的纵剖视图。
图22B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的热交换器中的集水管附近的横剖视图。
图2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一的热交换器中的集水管附近的纵剖视图。
图2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二的热交换器中的集水管附近的纵剖视图。
图25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二的热交换器具备的分支管的连接管的侧视图。
图25B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二的热交换器中,表示制冷剂的循环量比较多的情况下的制冷剂入口管的剖面的说明图。
图25C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二的热交换器中,表示制冷剂的循环量比较少的情况下的制冷剂入口管的剖面的说明图。
图2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三的热交换器中的集水管附近的纵剖视图。
图27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四的热交换器中的集水管附近的纵剖视图。
图27B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四的热交换器中的集水管附近的横剖视图。
图28A是从制冷剂入口管的相反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五的热交换器具备的集水管的情况的分解立体图。
图28B是从制冷剂入口管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五的热交换器具备的集水管的情况的分解立体图。
图28C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五的热交换器具备的集水管中,从正上方观察由包含扁平导热管的横剖面剖切的集水管的情况的分解图。
图29A是从制冷剂入口管的相反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六的热交换器具备的集水管的情况的分解立体图。
图29B是从制冷剂入口管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六的热交换器具备的集水管的情况的分解立体图。
图29C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六的热交换器具备的集水管中,从正上方观察由包含扁平导热管的横剖面剖切的集水管的情况的分解图。
图3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七的热交换器的主视图。
图3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八的热交换器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32是第一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33是从斜上方观察第一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附近的立体图。
图34A是第一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附近的分解立体图。
图34B是在第一参考方式中、图34A的管道的VII方向向视图。
图35A是在第一参考方式中、图32的VIII方向向视图。
图35B是在第一参考方式中、图35A的IX-IX线剖视图。
图35C是在第一参考方式中、图35B的Q1部放大图。
图36A是第一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的俯视图。
图36B是在第一参考方式中、图36A的XI-XI剖视图。
图36C是在第一参考方式中、图36B的Q2部放大图。
图37是表示第一参考方式的变形例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38是第二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39是为了容易理解第二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构造而从外筒拉起内筒以及中间筒,使其一部分露出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0是第二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的扁平管以及集水管的横剖视图。
图41是第二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的纵剖视图。
图42是切掉了第二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3是第二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具备的集水管的上部附近的立体图。
图44是说明冷冻循环的图。
图45A是说明由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分配的偏流产生的过热度的图,是没有液体制冷剂的偏流的情况的图。
图45B是说明由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分配的偏流产生的过热度的图,是具有液体制冷剂的偏流的情况的图。
图46A是作为比较例的集水管构造的示意图,是表示圆型的横剖面的图。
图46B是作为比较例的集水管构造的示意图,是表示由两个部件构成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
图46C是作为比较例的集水管构造的示意图,是表示由两个部件构成的集水管的其他横剖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适当参照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
首先,最初说明适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配器以及热交换器的冷冻循环,关于现有的课题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44是说明冷冻循环的图。在此,使用图44以制热运转时为例说明加热泵式的空调机AC的冷冻循环。如在此所示,空调机AC由压缩机8、四方阀 9、室内热交换器101、膨胀阀103以及室外热交换器106等构成。
压缩机8对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由压缩机8成为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60通过四方阀9被引导到室内单元100内的室内热交换器101(冷凝器)。并且,通过在室内热交换器101的扁平导热管内流动的高温的制冷剂向从鼓风机 102供给的室内空气放热而使室内变暖。此时,在扁平导热管内,被夺去了热量的气体制冷剂逐渐液化,比饱和温度低数℃的过冷却状态的液体制冷剂从室内热交换器101的出口流出。
之后,从室内单元100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利用通过膨胀阀103时的膨胀作用成为低温低压状态的气液二相制冷剂。该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被引导到室外单元105内的室外热交换器106(蒸发器)。并且,通过在室外热交换器106的扁平导热管内流动的低温的制冷剂从由鼓风机107供给的外部气体吸热,制冷剂的干燥度(=气体的质量速度/(液体的质量速度+气体的质量速度)) 提高。在室外热交换器106的出口,制冷剂气化并在得到了数℃的过热度的状态下返回压缩机8。通过以上说明的、制冷剂60逆时针循环的一连串的冷冻循环,实现空调机AC的制热运转。
另一方面,在制冷动作时,切换四方阀9,形成制冷剂61顺时针循环的冷冻循环。在该情况下,室内热交换器101作为蒸发器起作用,室外热交换器 106作为冷凝器起作用。
接着,在图45A、图45B中说明在室内热交换器101或室外热交换器106 作为蒸发器进行作用的情况下,在该蒸发器内产生的制冷剂偏流的样子。图 45A、图45B平行且示意地表示蒸发器,省略扁平导热管的个别表示等使一部分简略化。
图45A是说明由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分配的偏流引起的过热度的图,是没有液体制冷剂的偏流的情况下的图。图45B是说明由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分配的偏流引起的过热度的图,是具有液体制冷剂的偏流的情况下的图。如这些图所示,热交换器在左右设置大致垂直的集水管3a、3b,利用在上下方向层叠的多个扁平导热管1连接集水管3a、3b之间。在各扁平导热管1上钎焊用于扩大导热面积的翅片,但在此省略图示。另外,在扁平导热管1内,阴影部分是气液二相制冷剂流通的二相区域90,空白部分是气体制冷剂流通的过热区域91。
在图45A、图45B所示的平行流型的蒸发器中,低温低压的气压二相制冷剂从集水管3b的下部流入。流入的制冷剂一边改变流动方向一边按照区域 (A)→(B)→(C)→(D)的顺序在扁平导热管1内流动,在与在扁平导热管1间通过的空气进行了热交换(吸热)后,成为中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从集水管3b的上部排出。
如图45A,在未产生制冷剂偏流的情况下、即制冷剂的流速变大且向区域 (D)的各扁平导热管1供给大致均等量的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情况下,即使任一个高度的扁平导热管1,也从流入侧以相同程度的距离从二相区域90成为过热区域91,因此仅充分吸热了的气体制冷剂从任一个扁平导热管1流出。
另一方面,如图45B,在产生了液体制冷剂的偏流的情况下、即在集水管 3a内重力作用于流速小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区域(D)上方的扁平导热管 1的液体制冷剂少且流入下方的扁平导热管1的液体制冷剂多的情况下,在区域(D)的出口附近,下方为二相区域90,上方为过热区域91。
如上所述,若包括较多液体制冷剂的气液二相制冷剂返回压缩机8,则由于“液体返回”而导致压缩室的损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图45B的区域 (D)的出口附近,需要以液体制冷剂完全气化的方式对蒸发器的上游的膨胀阀103进行节流而使蒸发压力(温度)下降。但是,若使蒸发压力下降,则存在压缩工作增大且阻碍空调机的节能性的问题。
另外,在产生了制冷剂偏流的情况下,在区域(D)上方的扁平导热管1 内,二相区域90变短,过热区域91变长,因此,具有在较大地有助于来自空气的吸热的二相区域90的导热面积减少,压缩工作增加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尝试了专利文献1~3的各种方法。
图46A是作为比较例的集水管构造的示意图,是表示圆形的横剖面的图。图46B是作为比较例的集水管构造的示意图,是表示由两个部件构成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图46C是作为比较例的集水管构造的示意图,是表示由两个部件构成的集水管的其他横剖面的图。
图46A是表示主要多用作汽车用散热器等的冷凝器用的圆形横剖面的集水管。连接扁平导热管1的集水管3a呈圆形形状。图46B是专利文献3的分割的集水管的构造。集水管3a由第一部件310a和第二部件340a构成。除此之外,还具有图46C所示那样的分割了的集水管构造。集水管3a由第一部件311a和第二部件341a构成。
在图46A、图46B、图46C的集水管构造中,由于流路剖面积大,因此液体制冷剂的速度小且受到重量的作用,具有容易贮存在集水管内的下部的倾向。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出了下述制冷剂分配器(集水管):即使在最小负载条件、中间负载条件下的运转时,也能利用简单的构造抑制向平行流型的蒸发器内的各扁平导热管的液体制冷剂供给量的偏离、改进作为蒸发器的性能。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外观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热管1上插入集水管3x、3y前的状态的图。热交换器具备供制冷剂流动且在横向上延伸的多个扁平导热管1、插入多个扁平导热管1且进行与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的翅片2、与多个扁平导热管1的一方结合且在纵向(垂直方向)上延伸并向多个扁平导热管1分配制冷剂的集水管3x、3y。在集水管3x的下方连接制冷剂入口管30。另外,在集水管3x的中央部连接制冷剂出口管33。制冷剂从制冷剂入口管30流入,制冷剂在多个扁平导热管 1内流路流动且从制冷剂出口管33流出。另外,在集水管3x的上部、中间下部、下部插入分隔板35x(参照图4)。同样,在集水管3y的制冷剂出口管33 的上部、下部插入分隔板35x。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扁平导热管1的结构的图。在扁平导热管1 上包括形成外观的导热管机体11以及在导热管机体11的内部形成多个制冷剂流路12的划分肋13。流入扁平导热管1的内部的制冷剂能够在多个制冷剂流路12中均匀分配地流动。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3x的结构的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3x的横剖面的图。图5表示图4的X-X 剖面。集水管3x包括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第一部件)、组合集水管部件 34x(第二部件)而构成。另外,在集水管3x的上部、中间部、下部插入分隔板35x。
通过组合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第一部件)和组合集水管部件34x(第二部件),形成狭小流路38。该狭小流路38是使作为制冷剂的流路的部分的剖面积(横剖面的面积)狭小化的流路。并且,狭小流路38的剖面积比集水管3x(制冷剂分配器)的剖面积小。
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以及组合集水管部件34x由板材形成,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以及组合集水管部件34x的折弯板材的横剖面形状是D字形状,在该D字形状的直线部的一部分具有离开部39(参照图7)。通过离开部 39组合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和组合集水管部件34x,在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以及组合集水管部件34x的对置的D字形状的直线部之间形成狭小流路38。另外,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以及组合集水管部件34x或其组合部件可以通过挤出成形制造。
另外,除了板材的弯曲加工之外,即使通过挤出成形等也能成形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组合集水管部件34x。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集水管3x是点对称的图。图6的左图表示组合了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和组合集水管部件34x的集水管部件的横剖面 (X-X剖面,参照图4)。若将其以点O为中心旋转180度则成为图6的右图。如图6所示,组合了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和组合集水管部件34x的集水管部件的横剖面形状除了插入扁平导热管1的孔位置以外是点对称的形状。
在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第一部件)具有开口部31x3,在组合集水管部件34x(第二部件)上具有开口部34x3。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具有连接相同的导热管的开口部。
在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第一部件)上具有与扁平导热管1的端面平行的平行面31x4,在组合集水管部件34x(第二部件)上具有与扁平导热管1 的端面平行的平行面34x4。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分别具有与导热管的端面平行的平行面,为了形成平行面而至少具有一处弯曲部。另外,平行面与上述的D字形状的直线部对应。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分解状态的图。相对于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将组合集水管部件34x从纵向上部与离开部39相应地插入。之后,将组合了的集水管部件插入扁平导热管1。分隔板35x被插入组合了的集水管部件的上部、中间下部、下部。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纵剖面的图。图8表示图5的Y-Y剖面。通过在集水管3x内组合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第一部件) 和组合集水管部件34x(第二部件)形成狭小流路38。通过这样,与作为图 46所示的比较例的集水管剖面构造表示的形状相比,本实施方式的集水管内部的制冷剂的速度变快。其结果,液体制冷剂能够液体制冷剂的运动量变大地到达安装于集水管上部的扁平导热管1。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配器的钎焊面的图。为在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的母材31x0的外侧层叠了焊材31x1的包层材料。为在组合集水管部件34x的母材34x0的外侧层叠了焊材34x1的包层材料。能利用使用这种单面包层材料的结构进行本实施方式的集水管构造的钎焊。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配器的其他钎焊面的图。图10表示最低限必要的钎焊面37a、37b、37c。钎焊面37a是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 与扁平导热管1的接合面,钎焊面37b、37c是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与组合集水管部件34x的接合面。即使在图10的情况下也大致能够形成狭小流路 38。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通过集水管部件的组合能形成狭小流路38,通过提高制冷剂流速,能使液体制冷剂上升至热交换器的上部而改进制冷剂分配。另外,组合部件是大致相同的部件,组装性优异。
《第二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1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外观结构的图。图11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一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图11B表示图11A中的II-II 部的剖面。如图11A所示,在上游侧和下游侧具有大致垂直地配置的两个集水管3a、3b,在集水管3a、3b之间大致沿垂直方向连接多个扁平导热管1。在各扁平导热管1上,沿水平方向隔着预定的间隙地配置扩大导热面积的多个翅片2。翅片2未进行详细的图示,但在将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情况下,以在翅片表面冷凝了的水滴容易落下的方式下功夫。另外,还具有用于以将与相邻的翅片的间隙保持为恒定的方式进行规定的形状。
集水管3a包括凹字形状部件的集水管基体部件31a(第一部件)和集水管插入部件34b(第二部件)而构成。同样,集水管3b包括凹字形状部件的集水管基体部件31b(第一部件)和集水管插入部件34b(第二部件)而构成。
在集水管插入部件34a的下方连接制冷剂入口管30。另外,在集水管插入部件34b上连接制冷剂出口管33。制冷剂从制冷剂入口管30流入,制冷剂在多个扁平导热管1内流路流动从制冷剂出口管33流出。
通过空气沿纸面大致垂直方向在翅片间流动在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在空调机广泛使用的条件下,空气侧是从数十到百W/(m2K)左右的层流热传导率,扁平导热管1内的流路内是利用制冷剂的数千W/(m2K)左右的沸腾热传导率的导热性能。因此,由于空气侧的面积扩大的效果大,因此以如果热交换器是相同的体积则能够极力确保空气侧的面积的方式,翅片2 以铝制的薄的翅片以1mm至数mm左右的翅片间隙构成。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特征的点是在设于凹字形状部件的集水管基体部件31a 的平面部分的孔中插入扁平导热管1的端部。在凹字形状部件的连接扁平导热管1的相反的开口侧插入集水管插入部件34a。为具备通过在电气炉等炉内对这两方进行钎焊而成为制冷剂的流路的狭小流路38的集水管构造。另一方的集水管3b也相同,构成作为在集水管基体部件31b中插入集水管插入部件34b 的制冷剂流路的狭小流路38。即,凹字形状部件的集水管基体部件31a与集水管插入部件34a的接触面为钎焊面。
在图11A中,用空白箭头表示将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情况下的制冷剂的流动。通过在图11A中未图示的膨胀阀的作用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在每个由热交换器内的分隔板35a、35b分隔的空间中并列地在每根扁平导热管中流动。并且,制冷剂通过空孔分隔板36a(带孔分隔板)向上方流动,并列在每根扁平导热管中流动。从制冷剂入口管30流入的制冷剂从热交换器下方一边改变其流动方向一边按照区域a→区域b→区域c向上方流动,最终从制冷剂出口管33流出。
另外,在图中简单地表示从热交换器的下方向上方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但也可以包括在每个被分隔的空间局部地暂时向下方的流。这样是由于,制冷剂大致从下向上的热交换器内的流在相同的热交换器中改变流动方向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情况下,成为过冷却的液体制冷剂不会由于重力的作用贮存的方式向下方流动。
在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情况下的制冷剂朝向流动方向液体成分的蒸发逐渐进行且气体成分变多。因此,在以相同的流路剖面积流动的情况下,在气体制冷剂中由流速快引起的每单位的压力损失变多。其结果,导致由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的下降引起的无法确保与空气的有效的温度差的不良状况、由作为整体压缩工作的增大引起的节能性能的恶化。因此,一般进行以压力损失不太会变大的方式增加朝向出口依次排列并流动的扁平导热管根数。
在图11B中表示II-II横剖面的放大图。在凹字形状部件的集水管基体部件31a插入集水管插入部件34a并对接触面进行钎焊,构成狭小流路38(集水管空间)。由凹字形状部件的集水管基体部件31a的开口侧的假想的面规定的凹字形状部件的集水管基体部件31a内侧面积由于将集水管插入部件34a插入内部而变窄,形成狭小流路38。通过这样,与作为图46所示的比较例的集水管剖面构造表示的形状相比,本实施例的集水管内部的制冷剂的速度变快。其结果,液体制冷剂的运动量变大且液体制冷剂能够到达安装于集水管上部的扁平导热管。另外,具有带孔分隔板36a,在以其中最小面积变窄且流速变大的状态下向上方引导液体制冷剂。
另外,在图11A中以为了说明而简略化的热交换器的例子进行表示,但实际上能够在高度方向上层叠多个这些基本的结构、通过在空气的风下、风上方向排列相同的热交换器而确保预定的导热面积。另外,带孔分隔板36a在图 1中为了使说明简略化而设置一处,但也可以在与分隔板35a相同的高度位置设置于集水管3b内,实现在区域b的偏流改进。
图12是从凹字形状部件的集水管基体部件31a的开放侧观察扁平导热管 1端部的图(图11A的III向视)。在扁平导热管1上设置多个制冷剂流动的从 1mm至数mm左右的小的流路并通过挤出加工、拉拔加工形成。利用连接面 131钎焊凹字形状部件的集水管基体部件31a和各扁平导热管1。
(实施例二)
图13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二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是集水管插入部件34a为凹字形状部件的图。图13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二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是集水管插入部件34a为筒形状(中空形状)的图。图13C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二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是集水管插入部件34a为H字形状的图。图13D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二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横剖面的图,是集水管插入部件34a为梯形形状的图。
图13A是作为基准的结构,与凹字形状部件的集水管基体部件31a相同,集水管插入部件34a也由在相同方向上开口的凹字形状部件构成。如果是确保了伴随集水管内压的强度的形状,这种结构也最能削减集水管部重量。
图13B也是由筒形状(中空形状)构成集水管插入部件34a。在这种结构中,能提高集水管插入部件34a的刚性。另外,集水管插入部件34a可以是实心材料,在该情况下,能进一步提高刚性。
图13C是由大致H字形状的部件构成集水管插入部件34a。能利用挤出加工制造,能使由凹字形状的集水管基体部件31a包围的流路面积更窄。
图13D使作为凹字形状部件的集水管基体部件31a横剖面为末端宽形状。通过这种结构,能进行凹字形状部件的集水管基体部件31a和插入部件34a的使用了夹具等的固定、通过一边束缚一边钎焊而一边施加接触负载一边进行钎焊。
另外,各图均表示为将凹字形状部件的集水管部件31a的开口侧端面和集水管插入部件34的面对齐的形状,但也可以是设置有台阶的形状。在使端面对齐的情况下,能实现部件组装精度的提高,能通过外观确认管理组合状况。
(实施例三)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三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与直至图13的发明不同的点在于,与凹字形状部件的集水管基体部件31a的端部长度相比,另一端如31a1那样长。通过这种结构,能通过机箱319和接合部件318固定热交换器,因此不需要用于固定的其他部件。另外,延长的 31a1不需要全部设置在长度方向上,通过只设置于对固定必要的部位,能削减材料和重量。在图14中以热交换器与机箱的固定的例子进行表示,但也可以用于热交换器彼此的固定。
(实施例四)
图1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四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的横剖面的图。在大致コ字字部件的集水管基体部件31a的母材31a0外侧层叠了作为31a2表示的焊材的包层材料。另外,在集水管插入部件34a的母材34a0的外侧实施焊材34a1。能利用这种使用单面包层材料的结构进行本发明的集水管构造的钎焊。
(实施例五)
图16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五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横剖面的图,是作为基准的图。图16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五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横剖面的图,是将集水管插入部件34a的插入长度设定得长的图。图16C 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五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横剖面的图,是将与集水管插入部件34a不同的部件340插入流路的图。
将图16A作为基准,也图16B也将插入凹字形状部件的集水管基体部件 31a的集水管插入部件34a的插入长度设定得长。通过使插入长度长,能进行能减小制冷剂的流路面积等的调整。图16C将与集水管插入部件34a不同的部件340插入流路剖面。利用这种结构能进一步使制冷剂流路窄,因此能在热交换器中与区域一致地使流路局部地窄,提高事前的制冷剂偏流调整的自由度。在图16B中,插入部件34a的外表面与插入集水管内的扁平导热管1的与该外表面对置的端面的间隙D1优选从1mm至3mm。
(实施例六)
图17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六的集水管内的空孔分隔板36a(带孔分隔板)的安装方法的图。图17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六的集水管内的空孔分隔板36a的安装方法的其他例子的图。图17C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六的集水管内的空孔分隔板36a的安装方法的又一例子的图。空孔分隔板36a具有角孔的孔360。
图17A是通过在集水管插入部件34a的孔34a2插入空孔分隔板36a的突起36a1而设置空孔分隔板36a且内置于集水管基体部件31a开口部并钎焊的图。图17B是通过将插入部件34a的角部切掉为图那样且预先加工成圆形而能够降低制冷剂泄漏的图。图17C是在集水管插入部件34a上预先设置槽34a3 并在此设置具有突起36a1的空孔分隔板36a的图。
另外,在图17中以空孔分隔板36a的例子表示,但关于分隔板35a、35b 可以适用图17所示的固定方法。
(实施例七)
图18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七的集水管的空孔分隔板36a的结构的图。图18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七的集水管的空孔分隔板36a 的其他结构的图。图18A、图18B涉及说明了实施例六的空孔分隔板36a。图 18A是孔360a空一个的结构。图18B是孔360a空两个的结构。不仅可以是之前的图17所示的角孔,也可以是圆孔,能通过孔径的选择在集水管空间内实现快速的制冷剂速度。
(实施例八)
图19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八的集水管3a内的偏流防止用的空孔板132的图。图19A是表示图11A的IV-IV剖面的图。图19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八的集水管3a内的偏流防止用的空孔板132的立体图的图。在凹字形状部件的集水管基体部件31a的内部以扁平导热管1的端面与表面对齐的方式内置空孔板132。在空孔板132上设置多个扁平导热管1进入的孔133。通过这种结构,能填埋扁平导热管侧面的间隙与上下间的台阶,能降低流路的台阶,能够防止由集水管内的制冷剂的紊乱引起的偏流。
(实施例九)
图2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九的集水管插入部件的分隔板的位置的图。集水管3a如图11A所示,是在集水管基体部件31a上插入集水管插入部件34a的结构。在图20的(b-1)、(b-2)、(b-3)中,改变相对于集水管插入部件34a的分隔板35a与空孔分隔板36a的安装高度位置。这样,凹字形状部件的集水管基体部件31a作为共通使用且能利用集水管插入部件34a与分隔板(例如分隔板35a、空孔分隔板36a)的安装位置的改变自由地设定供上述制冷剂流动的扁平导热管根数的组合。由此,能进行根据能力机种的不同、使冷凝器或蒸发器的哪一个性能优先等设计阶段的调整。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即使是最小负载条件、中间负载条件下的运转时也能利用简单的结构抑制向平行流型的蒸发器内的各扁平导热管的液体制冷剂供给量的偏离。因此,能够实现具有集水管的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 101、室外热交换器106)(参照图44)以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空调机AC(参照图44)、空调系统。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作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各实施例(实施例十~十八)关于具备分支管 40A(参照图21)的热交换器10A等(参照图21)进行说明。另外,关于热交换器10A具备的扁平导热管1、翅片2,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实施例十)
图2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的热交换器10A的主视图。
如图21所示,热交换器10A具备扁平导热管1、翅片2、集水管3c、3d、制冷剂入口管30、制冷剂出口管33以及分支管40A。
制冷剂入口管30是向集水管3c的狭小流路i1(参照图22A)的下部引导制冷剂的配管。该制冷剂入口管30连接于集水管3c的下部,其下游端面向狭小流路i1(参照图22A)。
制冷剂出口管33是通过多个扁平导热管1在集水管3d中合流的制冷剂流通的配管,连接于另一集水管3d的上部。
另外,在热交换器10A作为蒸发器起作用时,制冷剂流入制冷剂入口管 30,在热交换器10A作为冷凝器起作用时,制冷剂从制冷剂入口管30流出。即,“制冷剂入口管30”这一语言以空调等的运转模式中的至少一个中、制冷剂流入制冷剂入口管30的意味使用。另外,关于制冷剂出口管33也相同。
分支管40A是将通过制冷剂入口管30分流至自身的制冷剂向狭小流路i1 (参照图22A)的上部引导的配管,连接于制冷剂入口管30。
另外,在热交换器10A中进行制冷剂的分配的“制冷剂分配器”包括集水管3c、分支管40A而构成。
图22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的热交换器10A中的集水管3c附近的纵剖视图。
如图22A所示,在集水管3c上设置在铅垂方向上细长的狭小流路i1。并且,通过制冷剂入口管30流入狭小流路i1的制冷剂通过该狭小流路i1上升(参照图22A的空白箭头),并且分配到多个扁平导热管1。
另外,在图22A中,将集水管3c的结构简略化地图示,作为集水管3c,例如能适用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5)、第二实施方式(例如参照图11B)的结构。即,作为集水管3c也可以使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互相组合的结构。后述的其他实施例十一~十八也相同。
如图22A所示,分支管40A具备连接管41、42,呈L字状。一方的连接管41以与集水管3c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式在铅垂方向上延伸,其下端连接于制冷剂入口管30。另外,在连接管41的上端附近的侧面设置有向另一连接管 42引导制冷剂的孔h1。
另一连接管42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其一端连接于连接管41的孔h1,另一端连接于集水管3c的上部。并且,在制冷剂入口管30中流通的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分支管40A内的分支流路i2被向狭小流路i1的上部引导。
另外,制冷剂入口管30和分支管40A例如通过钎焊连接。即,在其直径粗的一方的配管(例如制冷剂入口管30)的侧面的孔中插入另一配管(例如分支管40A),在其连接部位实施钎焊。并且,在钎焊炉中(未图示)一并进行钎焊。
图22B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的热交换器10A中的集水管3c附近的横剖视图。即,图22B是图22A中的V-V线向视剖视图。
如图22B所示,设于集水管3c的狭小流路i1的横剖面呈矩形状。另外,在构成狭小流路i1的集水管3c的壁面中,相对于扁平导热管1延伸的方向垂直的一对第一壁面n1、n1间的距离L1优选比剩下一对第二壁面n2、n2间的距离L2短(L1<L2)。更具体地说,优选上述距离L1为1mm以上且3mm以下且距离L2为10mm以上且20mm以下。由此,在制冷剂在剖面积比较小的狭小流路i1中上升的过程中,提高制冷剂的流速。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连通设于扁平导热管1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2和狭小流路i1。另外,通过使狭小流路i1的流路剖面积比较小,提高通过狭小流路 i1上升的制冷剂的速度。由此,通过其运动量将制冷剂引导到集水管3c的上部。
例如,在热交换器10A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情况下,通过狭小流路i1被向上吹起的气体状的制冷剂和通过分支管40A流通的制冷剂在狭小流路i1的上部合流。另外,通过分支管40A流入狭小流路i1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原样流入高度位置比较高的扁平导热管1,剩下的制冷剂通过狭小流路i1下降。
这样通过狭小流路i1下降的制冷剂和从制冷剂入口管30通过狭小流路i1 上升的制冷剂在合流的过程中产生使制冷剂向横向移动的速度成分。其结果,制冷剂也容易流入高度位置是中间附近的扁平导热管1。由此,改进高度方向中的制冷剂的偏流,向多个扁平导热管1大致均等地分配制冷剂。
另外,在图22A中,表示连接于集水管3c的扁平导热管1的根数是14 根的例子,但并未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根数(例如8根)。另外,除了制冷剂入口管30外,还可以在制冷剂出口管33上设置分支管40A。
另外,分支管40A的下游端的连接位置未限定于图22A的例子。例如,在高度方向上,可以在集水管3c的中间部(即、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附近) 连接分支管。即,可以设置将通过制冷剂入口管30分流至自身的制冷剂在高度方向上引导至狭小流路i1的中间部的分支管。根据这种结构,局部多的制冷剂通过高度方向的中间部的扁平导热管1流通。因此,在热交换器10A的翅片2之间的间隙流通的空气的风速分布中,在风速在热交换器10A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大的情况下,能通过上述结构实现制冷剂的热交换的高效率化。
(实施例十一)
图2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一的热交换器10B中的集水管3c附近的纵剖视图。
在图23所示的例子中,分支管40B具备连接管41、42、配管接头43、 44。并且,通过配管接头43以L字状对连接管41、42进行连接。另外,通过其他配管接头44连接分支管40B的下端和制冷剂入口管30。
根据这种结构,也能一并对热交换器10B的整体进行钎焊,另外,也能在将水平方向的连接管42、制冷剂入口管30连接于集水管3c的状态下进行钎焊后,对铅垂方向的连接管41进行燃烧器焊接。因此,能防止室外单元等的机箱(未图示)的干涉且容易进行各配管的连接作业。这样,根据实施例十一,与上述的实施例十相比,能提高制造热交换器10B时的自由度。
(实施例十二)
图2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二的热交换器10C的集水管3c附近的纵剖视图。
如图24所示,分支管40C具备连接管41C、42。另外,分支管40C的下端的高度位置比制冷剂入口管30的下面低。关于这种分支管40C的结构,使用以下的图25A等进行说明。
图25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二的热交换器具备的分支管的连接管 41C的侧视图。即,图25A是从图24的VI-VI线观察的侧视图。
如图25A所示,分支管40C(参照图24)具备的连接管41C在与制冷剂入口管30的连接部位的附近具有U字形状的弯曲部411C。该弯曲部411C包括高度位置比制冷剂入口管30低的部分,连接于制冷剂入口管30的下面。
另外,连接管41C以水平方向的连接管42(参照图24)的位置为制冷剂入口管30的正上方的方式在高度位置的中间部具有其他弯曲部412C。这种连接管41C通过对直线状的配管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
图25B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二的热交换器中,制冷剂的循环量比较多的情况下的制冷剂入口管30的剖面的说明图。
在制冷剂的循环量比较多且其流速快时,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入口管30以所谓的环状流的流动样式流通。即,液体制冷剂在制冷剂入口管30的内壁面的附近流通,并且气体制冷剂(或者气液二相制冷剂)在制冷剂入口管30的剖面的中央附近流通。
在制冷剂以这种环状流流动的情况下,液体制冷剂在制冷剂入口管30的圆周方向上大致均匀地流通。因此,例如即使在制冷剂入口管30的上面连接分支管40A(实施例十:参照图21)、且在制冷剂入口管30的下面连接分支管40C(本实施例十二:参照图25A),也适当地向分支管引导制冷剂。
图25C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二的热交换器中,在制冷剂的循环量比较少的情况下的制冷剂入口管30的剖面的说明图。
在制冷剂的循环量比较少且其流速慢时,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入口管30以所谓的层状流、波状流的流动样式流通。即,由于重力的影响,液体制冷剂向制冷剂入口管30的下部偏转地流动。
在此,在本实施例十二的热交换器10C(参照图24)中,如上所述,分支管40C(参照图24)的弯曲部411C的上游端连接于制冷剂入口管30的下面。因此,即使在制冷剂的流速慢的情况下,液体制冷剂也通过重力流入U 字状的弯曲部411C。并且,流入弯曲部411C的液体制冷剂与通过分支管40C 被吹起的气体制冷剂一同成为雾状并上升。因此,根据实施例十二,即使是制冷剂的循环量少的状况也能将液体制冷剂适当地引导至集水管3c(参照图24)的上部。
(实施例十三)
图2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三的热交换器10D中的集水管30c附近的纵剖视图。
图26所示的制冷剂入口管30是向狭小流路i1的上部引导制冷剂的配管,连接于集水管3c的上部。分支管40D是将通过制冷剂入口管30分流至自身的制冷剂在高度方向上引导至狭小流路i1的下部的配管。分支管40D为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连接管41和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连接管42以L字状连接的结构。分支管40D的上游端(连接管41的上端)连接于制冷剂入口管30,下游端连接于集水管3c的下部。
根据这种结构,在制冷剂入口管30中流通的制冷剂的一部分被引导到集水管3c的狭小流路i1的上部。另外,在制冷剂入口管30中流通的制冷剂的剩余部分通过分支管40D下降,且通过狭小流路i1被吹起。在这样通过狭小流路i1被吹起的制冷剂和从制冷剂入口管30通过狭小流路i1下降的制冷剂合流的过程中,产生使制冷剂向横向移动的速度成分。其结果,制冷剂也容易流入高度位置是中间附近的扁平导热管1。
另外,根据实施例十三,能向高度位置的中间附近、下侧的扁平导热管1 引导制冷剂且通过制冷剂入口管30使比较多的制冷剂在上侧的扁平导热管1 中流通。因此,在热交换器10D的上部流通的空气的风速比较大的情况下,实施例十三的结构尤其有效。
另外,分支管40D的下游端的连接位置未限定于图26的例子。例如,可以以在分支管40D中流通的制冷剂在高度方向上被引导至狭小流路i1的中间部的方式将分支管40D连接于集水管3c的中间部。
另外,代替图26的结构,省略图示,但可以设置将一端连接于制冷剂入口管30且另一端侧以其高度位置不同的方式分支为多个的分支管。在上述分支管中,分支为多个的另一端侧的流路分别与狭小流路i1连通。例如,可以在连接于集水管3c的上部的制冷剂入口管30中流通的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上述分支管分流为两个且分别被引导到狭小流路i1的下部、中间部。根据这种结构,基于通过翅片2的间隙流通的空气的风速分布等,在高度方向上适当地分配制冷剂。
(实施例十四)
图27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四的热交换器10E中的集水管3附近的纵剖视图。
如图27A所示,热交换器10E具备将集水管3E内的空间分隔为狭小流路 i1、分支流路i2的板状的分隔部件45。该分隔部件45是细长的矩形状的板,以其板面与铅垂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在集水管3E内。
如图27A所示,由分隔部件45分隔的两个空间中的扁平导热管1侧的空间作为狭小流路i1起作用、其相反侧的空间作为分支流路i2起作用。在分隔部件45中,在与制冷剂入口管30的连接部位对应的位置(下部)设置有孔 h31(第一孔)。在该孔31中插入制冷剂入口管30。并且,通过制冷剂入口管 30向狭小流路i1引导制冷剂。
另外,在制冷剂入口管30的下游端附近的上面设置用于将制冷剂引导至分支流路i2的孔h32。另外,在分隔部件45的上部设置有孔h4(第二孔)。通过该孔h4,狭小流路i1和分支流路i2连通。
这样,在分隔部件45中,在与向狭小流路i1引导制冷剂的制冷剂入口管 30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孔h31(第一孔),并且在与该孔h31高度不同的位置设置孔h4(第二孔)。并且,在制冷剂入口管30中流通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依次通过孔h32、分支流路i2、孔h4以及狭小流路i1被引导至扁平导热管1。
根据这种结构,基于制冷剂通过孔h31、孔h4流通时的压力损失等,分别在设计阶段适当地调整分隔部件45的孔31、孔h4的直径。由此,能调整在狭小流路i1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流量、在分支流路i2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流量。另外,能实现热交换器10E的构造的简单化、小型化。
图27B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四的热交换器10的集水管3E附近的横剖视图。即,图27B是图27A中的VII-VII线向视剖视图。
在图27B所示的例子中,狭小流路i1以及分支流路i2分别在横剖视中呈矩形状。另外,狭小流路i1的剖面积比分支流路i2大,但该大小关系可以相反。
另外,除了图27A、图27B所示的结构外,例如可以在集水管3E的上部连接制冷剂入口管30。并且,在分隔部件45中与制冷剂入口管30的连接部位对应的位置设置孔h31,在分隔部件45的下部(或中间部)设置孔h4。
(实施例十五)
图28A是从制冷剂入口管30的相反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五的热交换器具备的集水管3F的情况下的分解立体图。
另外,将集水管3F中连接制冷剂入口管30的一侧称为“一侧”,将其相反侧称为“另一侧”。如图28A所示,集水管3F为依次层叠第一板状体31F (入口侧板状体)、第二板状体32F(第二部件)、第三板状体33F(第一部件) 以及第四板状体34F的结构。这些板状体31F~34F是设置有预定的制冷剂流路的细长矩形状的金属板。
第一板状体31F是在与制冷剂入口管30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第一制冷剂流通孔h7的板状体。在该第一板状体31F的一侧连接制冷剂入口管30(也参照图28B)。在第一板状体31F的上端、下端的附近设置有插入分隔板35、36的横长的插入孔h5、h6。
第二板状体32F是用于在自身与第一板状体31F之间形成分注流路(未图示)且在自身与第三板状体33F之间形成狭小流路(未图示)的板状体。第二板状体32F层叠在第一板状体31F的另一侧。
如图28A所示,第二板状体32F具备平板部321、第一凸部322、一对第二凸部323、323以及一对卡合部324、324,这些一体形成。
平板部321是其板面呈平面状的细长矩形状的薄板部。
第一凸部322是与扁平导热管(参照图28C)的一侧的端面碰撞的部分,从平板部321向另一侧突出。该第一凸部322设置于第二板状体32F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在高度方向上延伸。
图28B是从制冷剂入口管30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五的热交换器具备的集水管3F的情况下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8B所示,一对第二凸部323、323从平板部321向一侧突出,在高度方向上延伸。另外,第二凸部323、323的前端与第一板状体31F(入口侧板状体)的另一侧的面碰撞。并且,一对第二凸部323、323具有将第一板状体31F与第二板状体32F之间的距离保持为恒定且形成上述“分支流路”的功能。
在一对第二凸部323、323之间,在平板部321的上部设置有制冷剂流通的第二制冷剂流通孔h8。另外,在平板部321的下部,在一对第二凸部323、323之间也设置有制冷剂流通的其他第二制冷剂流通孔h9。另外,可以是在平板部321的上部以及下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第二制冷剂流通孔”的结构。
并且,在一对第二凸部323、323之间的槽u1(参照图28C)、第一板状体31F的另一侧的面之间的间隙流通的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通孔h8、h9 被引导至“狭小流路”。上述“狭小流路”是第二板状体32F与第三板状体33F 之间的间隙。
第二板状体32F具备的一对卡合部324、324是与第三板状体33F的台阶部t1、t1卡合的部分,从平板部321向另一侧突出。一对卡合部324、324在地热板状体32F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各设置一条,在高度方向上延伸。
图28C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五的热交换器具备的集水管3F中,从正上方观察以包括扁平导热管1的横剖面剖切的集水管3F的情况下的分解图。
如图28C所示,第一凸部322在宽度方向(图28C的纸面上下方向)上设于一对卡合部324、324之间,在俯视中呈三角状。并且,第一凸部322的前端与扁平导热管1的一侧的端面碰撞。
若从其他观点进行说明,在一对卡合部324、324与第一凸部322之间形成有两个槽u2、u2。并且,第三板状体33F与槽u2、u2之间的间隙作为用于引导制冷剂的狭小流路(未图示)起作用。这样,第三板状体33F(第一部件) 的一侧的面与第二板状体32F(第二部件)的另一侧的面之间的间隙作为“狭小流路”(:未图示)起作用。
另外,在将第一板状体31F(入口侧板状体)的第一制冷剂流通孔h7(参照图28A)投影到第二板状体32F(第二部件)的情况下的投影面M1(参照图28B)中,存在第二板状体32F的一侧的板面。由此,通过第一制冷剂流通孔h7朝向第二板状体32的制冷剂有力地与第二板状体32F的一侧的板面碰撞并扩散。因此,容易在高度方向上均等地分配制冷剂。
另外,上述“投影”是指在制冷剂入口管30的轴线方向上将第一制冷剂流通孔h7的区域反映(射影)到第二板状体32F的板面。
第三板状体33F(第一部件)是层叠在第二板状体32F(第二部件)的另一侧的板状体。在第三板状体33F上,在高度方向上每个预定间隔设置扁平导热管1插通的八个孔h10。同样,在第四板状体34F上也设置有扁平导热管1 插通的八个孔h11。
并且,如图28A、图28B的箭头所示,与第二板状体32F的投影面M1 碰撞且扩散的制冷剂在上、下分开,在第一板状体31F与第二板状体32F之间的间隙(分支流路:未图示)流通。沿分支流路向上流通的制冷剂通过第二板状体32F的上侧的第二制冷剂流通孔h8流入上侧的扁平导热管1(参照图 28C)。
另一方面,沿分支流路(未图示)向下流通的制冷剂通过第二板状体32F 的下侧的第二制冷剂流通孔h9流入第二板状体32F与第三板状体33F之间的间隙(狭小流路:未图示)。并且,在沿流路剖面积比较小的狭小流路上升的过程中,适当地向下侧、中间、上侧的扁平导热管1分配制冷剂。这样,根据实施例十五,改进高度方向上的制冷剂的偏流,将制冷剂大致均等地分配到多个扁平导热管1。
另外,根据实施例十五,是依次层叠第一板状体31F、第二板状体32F、第三板状体33F以及第四板状体34F的结构,因此,其层叠方向上的集水管 3F的厚度比较薄。因此,能实现集水管3F的小型化。另外,只要层叠上述四张板状体并一并焊锡即可,能够减少集水管3F的制造所需的劳力、时间、成本。
(实施例十六)
图29A是从制冷剂入口管30的相反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六的热交换器具备的集水管3G的情况下的分解立体图。
图29A所示的集水管3G是依次层叠第一板状体31G(入口侧板状体)、第二板状体32G(第二部件)、第三板状体33G(第一部件)、第四板状体34G 以及第五板状体35G的结构。这些板状体31G~35G是设置有预定的制冷剂流路的细长矩形状的金属板。
另外,实施例十六的第一板状体31G、第四板状体34G以及第五板状体 35G的结构按照该顺序与实施例十五的第一板状体31F(参照图28A)、第三板状体33F以及第四板状体34F相同。因此,在实施例十六中,省略第一板状体31G、第四板状体34G以及第五板状体35G的说明,关于剩余的第二板状体32G以及第三板状体33G进行说明。
如图29A所示,第二板状体32G具备平板部321、第一凸部322以及一对卡合部324、324,这些一体形成。另外,关于平板部321、第一凸部322 以及一对卡合部324、324,与实施例十五(参照图28A)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图29A所示,第二板状体32G的一侧的面为平面状。即,在该实施例十六中,未设置在实施例十五中说明的一对第二凸部323、323(参照图28A)。并且,第一板状体31G的另一侧的板面与第二板状体32G的一侧的板面在密合的状态下进行钎焊。
另外,在第二板状体32G中,在与第一板状体31G的第一制冷剂流通孔 h7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孔h12。该孔h12是用于将从制冷剂入口管30通过第一制冷剂流通孔h7流通的制冷剂引导至第二板状体32G(第二部件)与第三板状体33G(第一部件)之间的间隙(狭小流路)的孔。
图29B是从制冷剂入口管30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六的热交换器具备的集水管3G的情况下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9B所示,在第三板状体33G中,在与第一板状体31G的第一制冷剂流通孔h7(参照图29A)、以及第二板状体32G的孔h12对应的投影面M2 上存在第三板状体33G的一侧的板面。并且,依次通过第一制冷剂流通孔h7 (参照图29A)以及孔h12流通的制冷剂与上述投影面M2碰撞并扩散。
在第三板状体33G中,在与8根扁平导热管1(参照图29C)中的上侧的 6根对应的部位分别设置有扁平状的孔h13。另外,在第三板状体33G中,在与下侧的两根扁平导热管1(参照图29C)的部位设置有从另一侧观察向一侧凹陷的矩形状的凹部u3(参照图29A)。在该凹部u3的背面(一侧的面)存在上述投影面M2(参照图29B)。
并且,在第二板状体32G与第三板状体33G之间的间隙(狭小流路)中流通的制冷剂通过上侧的六个孔h13,其一部分通过凹部u3与第四板状体34G 之间的间隙下降。另外,流入了凹部u3与第四板状体34G之间的间隙的制冷剂被引导到下侧的两根扁平导热管1。
图29C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六的热交换器具备的集水管3G中,从正上方观察由包括扁平导热管1的横剖面剖切的集水管3G的情况下的分解图。
如图29C所示,第一凸部322的前端与扁平导热管1的一侧的端面碰撞。并且,与实施例十五相同,在第一凸部322与一对卡合部324、324之间形成制冷剂流通的一对槽u2、u2。
根据这种实施例十六,在使第一板状体31G与第二板状体32G密合的结构中,能够使制冷剂与第三板状体33G的投影面M2(参照图29B)碰撞、扩散,将扩散后的制冷剂适当地分配到各扁平导热管1。
(实施例十七)
图3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七的热交换器10H的主视图。
在图30所示的例子中,集水管3H为将两个实施例十的集水管3c(参照图21)在纵向上层叠两层并一体化的结构。并且,在集水管3H的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在上、下分隔集水管3H的内部的狭小流路i1的分隔板N。
另外,在集水管3H中,在分隔板N的上侧连接与实施例十相同的制冷剂入口管30、分支管40A。同样,在集水管3H中,在分隔板N的下侧也连接制冷剂入口管30、分支管40A。并且,通过集水管3H被引导至扁平导热管1 的制冷剂依次通过下游侧的集水管3H以及连接管46,并被引导至制冷剂出口管33。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一体形成集水管3H,与实施例十(参照图21)相比能减少部件数量,并且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0H的刚性。另外,由于纵长的翅片2一体形成,因此几乎不存在损坏冷凝水的排水性的可能性。
(实施例十八)
图3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八的热交换器K3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31所示的热交换器K3具备多个扁平导热管1、多个翅片2、集水管3x、 3y以及分支管40A。该热交换器K3为在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的集水管 3y上连接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十(参照图21)的分支管40A的结构。
即,在将制冷剂引导至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第一部件:参照图5) 与组合集水管部件34x(第二部件:参照图5)之间的狭小流路38(参照图5) 的下部的制冷剂入口管30上连接分支管40A。该分支管40A具有将通过制冷剂入口管30分流至自身的制冷剂在高度方向上引导至狭小流路38的上部(或中间部)的功能。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向在纵向上排列的多个扁平导热管1 的各个大致均等地分配制冷剂。
另外,除了实施例十外,实施例十一~十四、十七的结构也能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另外,也能应用于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11B等)。例如,可以为将实施例十四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设置有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空间分隔为狭小流路i1、分支流路i2的板状的分隔部件45的结构。
另外,在构成热交换器K3的狭小流路38(参照图5)的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31x(第一部件:参照图5)的壁面、以及组合集水管部件34x(第二部件:参照图5)的壁面中,优选以下的关系成立。即,优选相对于扁平导热管 1延伸的方向垂直的一对第一壁面间的距离为1mm以上且3mm以下、剩余一对第二壁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以上且20mm以下。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提高在流路剖面积比较小的狭小流路38中上升的制冷剂的流速。
《第一参考方式》
图32是第一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K的立体图。
热交换器K是平行流型热交换器。热交换器K具备集水管5x、5y、多个扁平导热管1以及多个翅片2。
即,热交换器K具备具有多个扁平导热管1和多个翅片2的热交换器芯部Kc和集水管5x、5y。
扁平导热管1在铅垂方向上设置多个。
集水管5x、5y是用于将流入自身的制冷剂分配至在铅垂方向上排列的各扁平导热管1、或者使从各扁平导热管1流出的制冷剂合流的部件,具有纵长的形状。
例如,如图32的箭头所示,在制冷剂流入一方的集水管5y时,从集水管 5y向各扁平导热管1分配制冷剂。并且,从各扁平导热管1流出的制冷剂在另一集水管5x中合流。或者,在制冷剂流入另一集水管5x时,从集水管5x 向各扁平导热管1分配制冷剂,从各扁平导热管1流出的制冷剂在一集水管 5y中合流。
<集水管5x的结构>
集水管5x和集水管5y是对称形状且是相同的结构,因此关于集水管5x 的结构进行说明,省略关于集水管5y的结构的说明。
图33是从斜上方观察第一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K的集水管5x附近的立体图。
集水管5x具备管道51、内集水管52和外集水管53而构成。
<分隔板14a、14b>
在比集水管5x的多个扁平导热管1中的最上的扁平导热管1靠上方设置有分隔板14a。另外,在比集水管5x的多个扁平导热管1中的最下的扁平导热管1靠下方设置有分隔板14b。
图34A是第一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5x的分解立体图,图34B是图34A的管道51的VII方向向视图。
分隔板14a、14b分别由板金形成为板状。
分隔板14a具有矩形状的插入部14a1和向外侧突出的限制部14a2。同样,分隔板14b具有矩形状的插入部14b1和向外侧突出的限制部14b2。
插入部14a1、14b1分别与外集水管53的内表面、管道51的内表面、内集水管52的内表面接触并封闭。
由此,分隔板14a、14b分别抑制位于管道51、内集水管52、外集水管 53的各内部的制冷剂向外部的流出。另外,分隔板14a、14b抑制外部的空气向管道51、内集水管52、外集水管53的各内部流入。
<管道51>
图33、图34A所示的管道51是制冷剂流入扁平导热管1或制冷剂从扁平导热管1流出的制冷剂分配用的部件。
管道51具有在铅垂方向上长且具有扁平的剖面的形状。管道51例如使用铝或铝合金板通过板金、挤出形成。
图35A是图32的VIII方向向视图,图35B是图35A的IX-IX线剖视图,图35C是图35B的Q1部放大图。
图36A是第一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K的俯视图,图36B是图36A的XI-XI 剖视图,图36C是图36B的Q2部放大图。
如图35C、图36B所示,管道51通过制冷剂流动的流路孔51a在铅垂方向上贯通而形成。
流路孔51a以为了形成狭小流路部而剖面积小的方式具有扁平矩形状剖面(图35C、图36A)。
制冷剂在通过管道51内部的流路孔51a时,由于流路孔51a是狭小流路且剖面积小,因此长度方向的容积变大而流速大。
如图36C所示,管道51相对于各扁平导热管1的制冷剂流路12(也称为贯通孔)通过开口部51b与流路孔51a连续。如图36B所示,在管道51上形成有与扁平导热管1相同数量的开口部51b。
并且,如图35C所示,管道51的开口部51b的宽度尺寸s2小于扁平导热管1的宽度尺寸s1。
如图36C所示,开口部51b具有比扁平导热管1的厚度尺寸s3小的高度尺寸s4。并且,如图35C、图36C所示,使扁平导热管1与管道51的开口部 51b一致并相碰,将扁平导热管1相对于管道51定位。
如图34A、图34B所示,在管道51的上部形成有上方的分隔板14a的插入部14a1贯通的插入孔51c1、51c2。在管道51的下部形成有下方的分隔板 14b的插入部14b1贯通的插入孔51c3、51c4。由此,能够将分隔板14a、14b 插入外集水管53、管道51。
<内集水管52>
图33所示的内集水管52是用于将多个扁平导热管1固定于管道51的部件。
如图34A所示,内集水管52是具有扁平的大致コ字状的剖面且具有在铅垂方向上长的形状的部件。内集水管52例如使用铝或铝合金板而以板金形成。
内集水管52具有中央板52c、与中央板52c的侧端连续的侧板52a、侧板 52b。
在内集水管52的中央板52c形成有各扁平导热管1插通的插通孔52d。即,在内集水管52的中央板52c上形成有与扁平导热管1相同数量的插通孔 52d。
插通孔52d供扁平导热管1插入,因此具有比扁平导热管1的外径尺寸稍大的尺寸。插通孔52d例如以通过去毛刺加工而毛刺的方向朝向扁平导热管1 插通的方向的方式形成。
内集水管52的宽度尺寸s5(图34A)形成为与管道51的宽度尺寸s6(图 34A)大致相同的尺寸。由此,如图35C所示,能够利用外集水管53固定内集水管52和管道51。
<外集水管53>
如图33、图35C所示,外集水管53是用于与内集水管52一起使扁平导热管1与管道51相碰并固定的部件。
如图34A所示,外集水管53是具有大致M字状剖面的铅垂方向上长的部件。外集水管53例如使用铝或铝合金板而以板金形成。
外集水管53具有中央凹陷的形状的中央板53a和与中央板53a的两侧端部连续的平板状的一对侧板53b、53c。中央板53a的中央弯曲而形成弯曲部 53am且在内侧形成剖面大致M字状的凹部的顶点的顶线53a1(参照图35C) 在铅垂方向上延伸而形成为直线状。
如图34A所示,外集水管53的侧板53b、53c之间的尺寸s7设定为比管道51的宽度尺寸s6(图34A)和内集水管52的宽度尺寸s5(图34A)稍大。
这样,是下述结构:使外集水管53不为简单的矩形构造而为剖面大致M 字状,与管道51的短边侧的侧面51s1、51s2(图34A)的双方接触且管道51 的长边侧侧面51s3(图34A)均在剖面中至少一点(顶线53a1)接触(图35C)。
由此,如图35C所示,在组合了管道51和外集水管53的情况下,管道 51不与外集水管53的弯曲R部53r1、53r2接触。因此,能精准地对管道51 和外集水管53进行定位。
如图34A所示,在外集水管53上,为了在垂直方向上对集水管进行分隔并决定制冷剂的流路模式或形成空间,形成有供分隔板14a插入的分隔板插入孔53d。分隔板插入孔53d嵌合分隔板14a的限制部14a2。另外,在外集水管 53的下部形成有供分隔板14b插入的分隔板插入孔53e。分隔板插入孔53e嵌合有分隔板14b的限制部14b2。
管道51、内集水管52、外集水管53期望是相同的材料或大致相同的热传导率。这是为了,在制造时实施炉中钎焊的情况下,防止由于热传导率、热容量的差产生加热鼓胀而产生钎焊不良。因此,如上所述,使用铝或铝合金形成管道51、内集水管52以及外集水管53。另外,也可以由其他金属形成管道 51、内集水管52以及外集水管53。
<热交换器K的制法的一例>
接着,关于热交换器K的制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另外,也可以由下述以外的方法进行组装。
在图34A所示的内集水管52的侧板52a的外表面52a1和侧板52b的外表面52b1附上焊材。另外,利用钎焊那样的焊接接合外集水管53的侧板53b 的内表面53b1和侧板53c的内表面53c1。
另外,利用钎焊那样的焊接接合多个扁平导热管1和多个翅片2之间。在这些的接合中若选择在一方的部件的表面具有焊材层那样的材料则能选择炉中钎焊,因此是合适的。
并且,利用钎焊那样的焊接对扁平导热管1和集水管5x侧的内集水管52 的各插通孔52d与扁平导热管1之间进行接合。这在从板材加工内集水管52 时,期望选择在中央板52c、侧板52b侧的内集水管52外表面侧具有焊材层的铝或铝合金。在此,由于在管道51上未附加焊材,因此能够避免焊材堵塞管道51的开口部51b、扁平导热管1的孔h。
并且,使内集水管52与管道51接触,使外集水管53从外侧与内集水管 52和管道51接触。
并且,将插通了多个翅片2的扁平导热管1插入内集水管52的各插通孔 52d,以制冷剂向管道51的开口部51b流动的方式接触(图36C)。
与集水管5x相同地组装集水管5y和插通了多个翅片2的扁平导热管1。
这样,组装为图32所示的热交换器K的状态,放入炉中并加热而钎焊。
之后,通过将上方的分隔板14a和下方的分隔板14b插入集水管5x侧与集水管5y侧的插入孔51c1、51c2和插入孔51c3、51c4,完成图32所示的热交换器K。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包括分隔板14a、14b地以管道51、内集水管52、外集水管53的四种构成集水管5x、5y的部件数。即,为部件数量不会由于为了改进制冷剂的分配而大幅增加的结构。
通过利用具有狭小流路部的流路孔51a的管道51使制冷剂流速增加,即使在重力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制冷剂也会顺畅地流到上部,因此能够改进制冷剂的分配。通过使M字状的外集水管53的形状大致为M字状且使其顶线53a1 与管道51碰撞的结构,能够避免管道51与外集水管53的弯曲R部53r1、53r2 接触,能够容易地进行内集水管52、管道51、外集水管53以及扁平导热管1 的定位。
即,通过使外集水管53为M字状,进行集水管5x、5y的定位。通过该结构,能够不在集水管5x、5y上增加多余的空间地提高集水管5x、5y的位置精度。
另外,作为导热管,使用扁平导热管1,因此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与以上相比,能够提供作为制冷剂分配良好且省部件而兼具组装性的制冷剂分配器的集水管5x、5y。
因此,能够实现具有以简单的结构兼具节成本性且分配良好的集水管型制冷剂分配器(集水管5x、5y)的热交换器K(图31)以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空调机。
《第一参考方式的变形例》
图37是表示第一参考方式的变形例的热交换器K10的立体图。
变形例的热交换器K10并列设置两个在第一参考方式中说明的热交换器 K。
这些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参考方式相同,因此对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而表示,省略详细的说明。
热交换器K10具备与第一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K相同的结构的第一热交换器K11以及第二热交换器K12。
第一热交换器K11具备与集水管5x相同的结构的集水管5x1和与集水管 5y相同的结构的集水管(未图示)。
集水管5x1具备管道51、内集水管52以及外集水管53。在集水管5x1 的上下部分别插入分隔板14a、14b并进行密封。
具备多个翅片2的扁平导热管1与管道51的开口部(未图示)相碰。由此,制冷剂能通过扁平导热管1进行向管道51的往来。
第二热交换器K12具备与集水管5x相同的结构的集水管5x2和与集水管 5y相同的结构的集水管(未图示)。
集水管5x2具备管道51、内集水管52以及外集水管53。在集水管5x2 的上下部分别插入分隔板14a、14b并进行密封。
具备多个翅片2的扁平导热管1与管道51的开口部(未图示)相碰。由此,制冷剂能通过扁平导热管1进行向管道51的往来。
另外,第一热交换器K11与第二热交换器K12可以相互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并列设置第一热交换器K11和第二热交换器K12,因此能更良好地进行制冷剂分配。另外,热交换量提高。
另外,在变形例中,说明了并列设置两个第一热交换器K11、第二热交换器K12的情况,但可以并列三个以上。并列设置的热交换器K的数量越多,热交换量越提高。
另外,在第一参考方式中,说明了使内集水管52和外集水管53为不同体的结构,但可以使内集水管52和外集水管53一体成形。
如在第一参考方式中说明那样,热交换器具备以下的结构。即,热交换器具备:
热交换器芯部,其具有扩大空气侧的导热面积的翅片和制冷剂在内部通过的导热管;以及
集水管,其具有与导热管接触的内侧集水管部件、具有供上述制冷剂流动的管道流路且连通上述导热管的流路和上述管道流路的开口部的管道以及与上述管道和上述内侧集水管部件接触的外侧集水管部件。
根据这种结构,能适当地分配制冷剂,能提供具备部件数量少的集水管的热交换器。
另外,在热交换器中,上述开口部优选具有上述导热管的宽度以下的宽度。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使导热管与管道的开口部抵接,能相对于管道对导热管进行定位。
另外,在热交换器中,上述开口部优选具有上述导热管的厚度尺寸以下的高度尺寸。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使导热管与管道的开口部抵接,能相对于管道对导热管进行定位。
另外,上述外侧集水管部件和上述管道优选在除了上述管道的侧面的面进行一点以上接触。
根据这种结构,能相对于管道容易地对外侧集水管部件进行定位。
另外,上述外侧集水管部件优选具有上述管道不与上述外侧集水管部件的角部接触的弯曲。
根据这种结构,能相对于管道精确地对外侧集水管部件进行定位。
另外,上述管道优选具有用于在上述外侧集水管部件上插入分隔板的插入部。
根据这种结构,能通过插入部在外侧集水管部件中插入分隔板。
另外,优选上述内侧集水管部件的宽度与上述管道的宽度大致相同。
根据这种结构,能通过外侧集水管部件夹入内侧集水管部件以及管道的两侧。
另外,优选上述导热管以与上述开口部连通的方式与上述管道接触,上述内侧集水管部件与上述导热管固定,上述外侧集水管部件在外侧固定于上述内侧集水管部件和上述管道。
根据这种结构,能通过外侧集水管部件结实地固定内侧集水管部件以及管道。
另外,上述管道与上述外侧集水管部件直接固定,上述内侧集水管部件与上述外侧集水管部件直接固定,上述管道和上述内侧集水管部件未互相被直接固定地接触。
根据这种结构,热交换器的制造变得容易。
另外,可以为具备上述结构的热交换器的空调机。
根据这种结构,能提供具备能适当地分配制冷剂且部件数量少的集水管的空调机。
《第二参考方式》
图38是第二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K2的立体图。
如图38所示,热交换器K2具备多个扁平导热管1、多个翅片2、集水管 7x、7y。
扁平导热管1是制冷剂在其内部流通的导热管。扁平导热管1在纵剖视中呈扁平状,在图38所示的例子中,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扁平导热管1的一端连接于集水管7x,另一端连接于其他集水管7y。并且,制冷剂通过在扁平导热管1的内部横着排列设置的多个制冷剂流路12(参照图42)流通。
多个翅片2是用于确保制冷剂与空气之间的导热面积的金属制的薄板,分别隔着预定间隔配置。在图38所示的例子中,作为翅片2使用板面为细长矩形状的板翅片。各个翅片2以各板面平行且在相邻的翅片2之间确保预定的翅片间距的方式配置。
多个翅片2分别具备作为用于将扁平导热管1从横向(前侧)插入的U 字状的切口的开口部h15(参照图43)。并且,多个开口部h15以与多个扁平导热管1一对一对应的方式在高度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另外,翅片2具备形成于开口部h15的缘部的翅片套环2c(参照图43)。
另外,在翅片2的开口部h15中从横向插入扁平导热管1的事项包含于扁平导热管1(导热管)“插通”翅片2的事项。
集水管7x、7y是连接于多个扁平导热管1的制冷剂分配器。集水管7x、 7y的外形呈在高度方向上细长的圆筒状。并且,从集水管7x、7y的一方分配至扁平导热管1的制冷剂通过扁平导热管1被引导到另一方且合流。
在图38所示的例子中,用于在与热交换器K2之间进行制冷剂的导入、导出的制冷剂入口管30、制冷剂出口管33连接于集水管7x。接着,关于集水管7x的结构进行说明,但关于另一方的集水管7y也相同。
图39是为了容易理解第二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的集水管7x的结构而从外筒71拉起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并使其一部分露出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39所示,集水管7x具备外筒71(筒体)、内筒72(筒体)以及中间筒73、74、75(筒体)。
外筒71是连接于多个扁平导热管1(参照图40)的筒体,呈细长的圆筒状。在外筒71上设置有插入多个扁平导热管1的插入孔h16。另外,在图39 中看不出,但在外筒71上,在插入孔h16的相反侧(右侧)设置有插入制冷剂入口管30、制冷剂出口管33(参照图38)的孔(未图示)。
内筒72呈细长的圆筒状,与外筒71同轴地配置在该外筒71中。另外,为了制冷剂不向内筒72的径向内侧漏出,内筒72为不具有孔的结构。
中间筒73、74、75是将制冷剂向预定方向引导的筒体,分别呈细长的圆筒状。中间筒73、74、75与外筒71以及内筒72同轴地配置在外筒71与内筒 72之间。
在图39所示的例子中,同轴配置外径、内径不同且高度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的三个中间筒73、74、75。在最外侧的中间筒73中,在与外筒71的插入孔h1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其他插入孔h17。即,中间筒73具有的插入孔h17 的数量与外筒71具有的插入孔h16的数量相同,并且插入孔h17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与插入孔h16的高度方向的位置相同(参照图40、图41)。并且,扁平导热管1依次通过插入孔h16、h17插入集水管7x。
另外,在图39中看不出,但在中间筒73中,在插入孔h17的相反侧(右侧)设置有在高度方向上细长的孔h18(参照图40、图41)。并且,通过中间筒73的孔h18和接下来说明的中间筒75的孔h19,形成在高度方向上细长的第一流路hg(参照图40、图41)。
在三个中间筒73、74、75中最内侧的中间筒74上设置有在圆周方向上细长的孔h20(也参照图40)。该孔h20是用于连通在高度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的扁平导热管1和在纵向上细长的第一流路hg(参照图40、图41)的孔。换而言之,孔h20是连接扁平导热管1和第一流路hg的连接流路。并且,从扁平导热管1流入的制冷剂通过该孔h20从前侧绕入,被引导至第一流路hg(参照图40、图41)。另外,根据空调运转的模式(制热运转、制冷运转),制冷剂流动的方向相反。
在外侧的中间筒73与内侧的中间筒74之间配置有另一中间筒75。该中间筒75具有与其他中间筒73、74一起调整制冷剂流路的剖面积的功能。
在图39所示的例子中,在中间筒75中,在与上述插入孔h16、h17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预定的孔h21。该孔h21具有将从扁平导热管1流入的制冷剂向中间筒74的孔h20(或其反向)引导的功能。孔h21的圆周方向、高度方向的宽度比插入孔h16、h17稍大,与上述孔h20连通,并且,通过该孔h20还与第一流路hg连通(参照图40)。
另外,在图39中看不出,但在中间筒75中,在孔h21的相反侧(右侧) 设置有在高度方向上细长的孔h19(参照图40、图41)。关于该孔h19的圆周方向的位置(参照图40)、高度方向的范围(参照图41),与中间筒73的孔 h18相同。
图40是第二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K2的扁平导热管1以及集水管7x的横剖视图。
即,表示在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在高度方向、圆周方向上被定位的状态下以横切扁平导热管1的制冷剂流路12的预定的平面切断集水管7x的情况下的横剖面的图是图40。
如图40所示,包括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的多个“筒体”与在径向上相邻的其他“筒体”密合。例如,在径向上相邻的外筒71和中间筒73被钎焊而互相密合。另外,在径向上相邻的内筒72和中间筒74被钎焊而互相密合。同样,中间筒73、75也密合,且中间筒74、75也密合。
另外,筒体“密合”是指在孔h20、h21、h18、h19以外的部分在径向上相邻的筒体之间几乎没有间隙。例如,预定的筒体的内周面与其内侧的其他筒体的外周面被钎焊且在其之间几乎没有间隙的状态也包含于上述“密合”。
另外,在图40所示的例子中,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 的壁厚大致相同。在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情况下,这些的壁厚为了确保集水管7x的强度,优选是0.5mm~3mm 的范围内。
另外,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的构成材料、壁厚未限定于上述。另外,在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中,存在其壁厚与其他不同的情况。
如上所述,在外筒71的插入孔h16以及中间筒73的插入孔h17中插入扁平导热管1。另外,中间筒73的孔h18、中间筒74的孔h20以及中间筒75 的孔h21、h19全部与扁平导热管1的制冷剂流路12连通。另外,中间筒73、 74、75具有的“制冷剂流路”包括孔h20、h21、h18、h19而构成。
如图40所示,扁平导热管1的前端面向内筒72,优选扁平导热管1的横宽L比内筒72的外径窄。由此,由于从扁平导热管1朝向集水管7x的制冷剂的大部分与内筒72的外周面碰撞,因此搅拌气液二相的制冷剂。因此,制冷剂难以分离为气相、液相。与内筒72的外周面碰撞的制冷剂通过中间筒74 的孔h20绕入,被引导至在高度方向上细长的第一流路hg(参照图41)。
图41是第二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K2的纵剖视图。
如上所述,在中间筒73上设置有在高度方向上细长的孔h18,另外,在中间筒75上设置有在高度方向上细长的孔h19。另外,向与包括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的多个“筒体”的中心轴线R平行的方向引导制冷剂的“第一流路hg”包括孔h18、h19而构成。
上述第一流路hg在集水管7x的横剖视中设置于从外筒71的插入孔h16 离开的位置(右侧)(参照图40)。因此,在将制冷剂入口管30、制冷剂出口管33(参照图38)插入集水管7x时,扁平导热管1、翅片2不会与制冷剂入口管30、制冷剂出口管33干涉,因此将制冷剂入口管30、制冷剂出口管33 连接于集水管7x的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在预定的运转模式(例如制热运转)中,制冷剂通过第一流路hg 向上流通。这样,即使在制冷剂沿第一流路hg向上流通的情况下,也通过在设计阶段适当地调整第一流路hg的剖面积(例如使剖面积窄),制冷剂通过第一流路hg以比较大的流速流通。由此,由于制冷剂大致均等地在沿高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扁平导热管1中流动,因此与以往相比能提高热交换器K2的热交换性能。
图42是切掉了第二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K2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在图42所示的例子中,在从扁平导热管1流出的制冷剂与内筒72的外周面碰撞后,如虚线的曲线箭头、其下的实线的曲线箭头所示,通过中间筒74 的圆周方向的孔h20绕入(也参照图40),并沿第一流路hg向下流通。
如上所述,孔h20、h21、h18、h19作为集水管7x内的制冷剂流路起作用。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不需要在集水管7x中设置为了形成制冷剂流路或调整制冷剂的流速而以往使用的分隔板(未图示)。例如由于,通过第一流路 hg(孔h18、h19)在上下方向上被引导的制冷剂即使不设置分隔板(未图示) 也与第一流路hg的上端或下端碰撞,流向改变。这样,由于不需要在集水管 7x上设置分隔板(未图示),因此能够减少热交换器K2的部件数量,且能减少制造工序、制造成本。
图43是第二参考方式的热交换器K2具备的集水管7x的上部附近的立体图。
如图43所示,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的上端面大致为同一面。另外,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在与其中心轴线R (参照图41)平行的方向的端部(在图43中为上端部)具有圆周方向的定位用的凹部v。即,在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的上端部中,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被切掉,形成凹部v。
并且,在热交换器K2的制造阶段,通过作业者使各凹部v的位置在圆周方向上对齐,在圆周方向上对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进行定位。例如,通过作业者将与凹部v对应的厚度的定位用的板材(未图示)嵌入凹部v,在圆周方向上对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进行定位。另外,在第二参考方式中,在集水管7x的下端部也设置有相同的凹部v(参照图41),但也可以只在集水管7x的上端部、下端部的一方设置凹部v。
另外,在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的周壁面(外周面、内周面)适当地涂敷接合用的焊材。并且,若在进行了上述的定位的状态下在加热炉中(未图示)进行加热,则焊材熔化,对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 73、74、75进行接合。
<效果>
根据第二参考方式,在集水管7x的制造中,只要作业者将内筒72、中间筒73、74、75插入外筒71,各筒体便自动同轴,因此在径向的定位变得容易。另外,由于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的高度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因此高度方向的定位也容易。
另外,由于在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上形成有定位用的凹部v(参照图43),因此圆周方向的定位也容易。因此,作业者能够容易地进行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的组装作业。
另外,在集水管7x的设计阶段,通过适当地调整中间筒73、74、75的个数(在第二参考方式中为三个)、壁厚,设计者能够调整第一流路hg(参照图 40、图41)的剖面积。由此,设计者能够容易地进行考虑了在集水管7x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速的设计。例如,通过设计者减少中间筒的个数或减小其壁厚,第一流路hg的剖面积变小。由此,能够增大预定流量的制冷剂在集水管7x 中流通时的流速。另外,基于空调机的使用条件,在适当地对集水管7x进行设计变更时,也可以说是相同的情况。
另外,由于中间筒73、74、75的各孔作为制冷剂流路起作用,因此不需要在集水管7x中设置用于形成制冷剂流路的分隔板(未图示)。由此,与以往相比能够减少热交换器K2的制造工序、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内筒72的径向内侧中空,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减小集水管7x 所需的材料的成本(体积)。
另外,圆筒状的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不是复杂的结构,因此不需要使用芯件成形。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减少集水管7x等的制造成本。
另外,在集水管7x中,高度方向的第一流路hg(参照图41)设置于从扁平导热管1的连接部位离开的位置(参照图40)。由此,能容易地进行将制冷剂入口管30、制冷剂出口管33(参照图38)连接于集水管7x的作业。
另外,集水管7x的结构除了室外热交换器106(参照图44)之外,也能适用于室内热交换器101。这样,根据第二参考方式,除了能够提供制造容易的热交换器K2(即室外热交换器106、室内热交换器101)外,还能够提供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空调机。
《第二参考方式的变形例》
以上,关于热交换器K2以第二参考方式进行了说明,但除此之外也能进行多种改变。
例如,在第二参考方式中,关于热交换器K2的集水管7x具备三个中间筒73、74、75的结构(参照图40)进行了说明,但中间筒的个数可以是两个以下,也可以是四个以上。即,只要是与外筒71以及内筒72同轴且在外筒 71与内筒72之间至少配置一个中间筒的结构即可。
另外,在第二参考方式中,关于在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 75上设置有定位用的凹部v(参照图43)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未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75在与其中心轴线R (参照图41)平行的方向的端部(上端部、下端部)具有圆周方向的定位用凸部(未图示)的结构。
另外,在第二参考方式中,关于与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 75的中心轴线R(参照图41)平行的第一流路hg的数量是一个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未限于此。例如,可以在中间筒73、75的前部设置第一流路hg,且在中间筒73、75的后部设置另一第一流路hg。在这种结构中,从扁平导热管1流入的制冷剂在中间筒74的两个孔(未图示)中在前、后分流,其一部分通过前侧的孔h20被引导至前侧的第一流路hg,剩余部分通过后侧的孔(未图示)被引导至后侧的第一流路hg。根据这种结构,在通过了扁平导热管1 的制冷剂的流通中,在前后方向的偏流消失,因此能进一步提高热交换器K2 的热交换性能。
另外,在第二参考方式中,关于包括外筒71、内筒72以及中间筒73、74、 75的各筒体是圆筒状的结构(参照图39)进行了说明,但并未限于此。即,上述各筒体的横剖面可以是四方框状,另外,也可以是多边形的框状。在这种结构中,“同轴”是指在以预定的横剖面切断了各筒体的情况下的重心的位置大致相同。另外,“径向”是指与通过上述重心的直线(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
如在第二参考方式中说明那样,热交换器具备以下的结构。
即,热交换器具备:
每隔预定间隔配置的多个翅片;
插通多个上述翅片的多个导热管;以及
连接于多个上述导热管的制冷剂分配器,
上述制冷剂分配器具有:
设置有多个上述导热管所插入的插入孔的外筒;
与上述外筒同轴且配置在上述外筒中的内筒;以及
与上述外筒以及内筒同轴且配置于上述外筒与上述内筒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筒,
包括上述外筒、上述内筒以及上述中间筒的多个筒体与在径向上相邻的其他筒体密合,
上述中间筒具有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流路,
上述中间筒在上述制冷剂流路以外的部分与在径向上相邻的上述其他筒体密合。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提供制造容易的热交换器。
另外,上述制冷剂流路具有向与上述筒体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引导制冷剂的第一流路,
在上述制冷剂分配器的横剖视中,优选在上述外筒的从上述插入孔离开的位置设置上述第一流路。
根据这种结构,在将制冷剂入口管、制冷剂出口管插入制冷剂分配器时,能够防止导热管、翅片与制冷剂入口管、制冷剂出口管干涉。
另外,优选上述外筒、上述内筒以及上述中间筒在与其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的端部具有圆周方向上的定位用的凹部或者凸部。
根据这种结构,外筒、内筒以及中间筒的定位变得容易。
另外,优选上述导热管的前端面向上述内筒,上述导热管的横宽比上述内筒的外径窄。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从导热管向制冷剂分配器的制冷剂的大部分与内筒的外周面碰撞,因此搅拌气液二相的制冷剂。
另外,空调机可以具备以下的结构。
即,空调机构成为包括制冷剂依次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上述冷凝器以及上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一方具备:
每隔预定间隔配置的多个翅片;
插通多个上述翅片的多个导热管;以及
连接于多个上述导热管的制冷剂分配器,
上述制冷剂分配器具有:
设置有多个上述导热管所插入的插入孔的外筒;
与上述外筒同轴且配置在上述外筒中的内筒;以及
与上述外筒以及上述内筒同轴且配置于上述外筒与上述内筒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筒,
包括上述外筒、上述内筒以及上述中间筒的多个筒体与在径向上相邻的其他筒体密合,
上述中间筒具有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流路。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提供具备制造容易的热交换器的空调机。
《其他变形例》
另外,本发明并未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等,包括多种变形例。例如,在实施方式等中,关于热交换器(即室外热交换器106、室内热交换器101)是平行流型热交换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未限于此。例如热交换器可以是翅片管式热交换器,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热交换器。
另外,在实施方式等中,关于热交换器的结构适用于室外热交换器106 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01的双方的空调机进行了说明,但并未限于此。即,可以将实施方式等适用于室外热交换器106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01中的一方。换而言之,在制冷剂依次通过压缩机8、“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循环的制冷剂回路Q中,上述的“冷凝器”以及“蒸发器”中的至少一方可以具备在实施方式等中说明的集水管(例如图1的集水管3x、3y)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方式等中,关于空调机AC(参照图44)各具备一台室外单元105以及室内单元100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未限于此。例如,也能将实施方式适用于在一台室外单元上连接多台室内单元的复合型的空调机。另外,也能将实施方式等适用于并列连接了多台室外单元的结构的空调机。
另外,在实施方式等中说明的结构能够适用于箱式空调、楼用复合空调、房间空调、一体型空调等多种空调机(冷冻循环装置)。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等为了容易明白地进行说明而详细地进行了说明,未必限定于包括说明的全部的结构的方式。另外,能够将某实施方式等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方式等的结构,另外,也能够在某实施方式等的结构上追加其他实施方式等的结构。
符号说明
1—扁平导热管(导热管),2—翅片,3a、3b、3c、3d、3d1、3E、3F、3G、 3H、3x、3y、5x、5x1、5x2、5y、7x、7y—集水管(制冷剂分配器),8—压缩机,9—四方阀,10A、10B、10C、10D、10E、10H、K、K2、K3、K10—热交换器,12—制冷剂流路,30—制冷剂入口管,33—制冷剂出口管,31F—第一板状体(入口侧板状体),32F—第二板状体(第二部件),33F—第三板状体(第一部件),34F—第四板状体,321—平板部,322—第一凸部,323—第二凸部,324—卡合部,31G—第一板状体(入口侧板状体),32G—第二板状体(第二部件),33G—第三板状体(第一部件),34G—第四板状体,35G —第五板状体,31a、31b—集水管基体部件(第一部件),31x—扁平管侧集水管部件(第一部件),34a、34b—集水管插入部件(第二部件),34x—组合集水管部件(第二部件),31x3、34x3—开口部,35a、35b、35x—分隔板,36a —空孔分隔板(带孔分隔板),38—狭小流路,39—离开部(离开部分),40A、 40B、40C、40D—分支管(制冷剂分配器),90—二相区域,91—过热区域, 100—室内单元,101—室内热交换器,102—室内用鼓风机,103—膨胀阀,105 —室外单元,106—室外热交换器(热交换器),107—室外鼓风机,131—连接面,132—空孔板,133—孔,318—安装金属件,319—机箱,360、360a—孔,411C—弯曲部,AC—空调机,h7—第一制冷剂流通孔,h8、h9—第二制冷剂流通孔,h31—孔(第一孔),h4—孔(第二孔),i1—狭小流路,i2—分支流路, M1、M2—投影面,n1—第一壁面,n2—第二壁面,u1—槽,u3—凹部。

Claims (3)

1.一种制冷剂分配器,其分别与形成制冷剂的流路的多个导热管的端部连接,连通上述多个导热管并分配制冷剂,该制冷剂分配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制冷剂分配器具备互相组合的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
通过组合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形成使成为制冷剂的流路的部分的剖面积狭小化的狭小流路,
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由板材形成,
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的折弯上述板材而成的横剖面形状是D字形状,在该D字形状的直线部的一部分具有离开部分,
通过上述离开部分组合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
在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的对置的上述D字形状的直线部之间形成上述狭小流路。
2.一种制冷剂分配器,其分别与形成制冷剂的流路的多个导热管的端部连接,连通上述多个导热管并分配制冷剂,该制冷剂分配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制冷剂分配器具备互相组合的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
通过组合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形成使成为制冷剂的流路的部分的剖面积狭小化的狭小流路,
上述第一部件的横剖面呈凹形状,
上述第二部件与上述第一部件的内表面嵌合,形成上述狭小流路,
上述第一部件的上述凹形状的部件的开放端的一端比另一端延伸。
3.一种制冷剂分配器,其分别与形成制冷剂的流路的多个导热管的端部连接,连通上述多个导热管并分配制冷剂,该制冷剂分配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制冷剂分配器具备互相组合的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
通过组合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形成使成为制冷剂的流路的部分的剖面积狭小化的狭小流路,
具备入口侧板状体,其在一侧连接制冷剂入口管,在与上述制冷剂入口管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第一制冷剂流通孔,
上述第二部件是层叠于上述入口侧板状体的另一侧的板状体,
上述第一部件是层叠于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另一侧的板状体,
上述第二部件具有:
板面呈平面状的平板部;以及
从上述平板部向上述另一侧突出且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部,
上述第一凸部的前端与上述导热管的上述一侧的端面碰撞,
上述第一部件的上述一侧的面与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另一侧的面之间的间隙作为上述狭小流路起作用,
上述第二部件还具有从上述平板部向上述一侧突出且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第二凸部,
在上述一对第二凸部之间,在上述平板部的上部以及下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供制冷剂流通的第二制冷剂流通孔,
上述一对第二凸部的前端与上述入口侧板状体的上述另一侧的面碰撞,
在上述一对第二凸部之间的槽与上述入口侧板状体的上述另一侧的面之间的间隙中流通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二制冷剂流通孔被引导到上述狭小流路。
CN201880092613.9A 2018-04-27 2018-12-14 制冷剂分配器、热交换器以及空调机 Active CN1120050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PCT/JP2018/017329 2018-04-27
PCT/JP2018/017333 WO2019207806A1 (ja) 2018-04-27 2018-04-27 冷媒分配器、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PCT/JP2018/017332 WO2019207805A1 (ja) 2018-04-27 2018-04-27 熱交換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空気調和機
JPPCT/JP2018/017332 2018-04-27
PCT/JP2018/017329 WO2019207802A1 (ja) 2018-04-27 2018-04-27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JPPCT/JP2018/017333 2018-04-27
PCT/JP2018/046098 WO2019207838A1 (ja) 2018-04-27 2018-12-14 冷媒分配器、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5074A CN112005074A (zh) 2020-11-27
CN112005074B true CN112005074B (zh) 2021-07-13

Family

ID=68293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2613.9A Active CN112005074B (zh) 2018-04-27 2018-12-14 制冷剂分配器、热交换器以及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854971B2 (zh)
CN (1) CN112005074B (zh)
WO (1) WO20192078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80713A (ja) * 2021-11-30 2023-06-09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冷媒分配器及びこの冷媒分配器を備える熱交換器
JPWO2023119468A1 (zh) * 2021-12-22 2023-06-29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3045A (ja) * 1993-05-24 1995-02-10 Nippondenso Co Ltd 冷媒凝縮器
JP3007839B2 (ja) * 1996-03-13 2000-02-07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分流器
JP4767408B2 (ja) * 2000-12-26 2011-09-07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ジャパン 熱交換器
JP4180801B2 (ja) * 2001-01-11 2008-11-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空調サイクル装置
JP2003106791A (ja) * 2002-08-12 2003-04-09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熱交換器
JP2004226030A (ja) * 2003-01-24 2004-08-12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熱交換器
JP2007127347A (ja) * 2005-11-04 2007-05-24 Calsonic Kansei Corp 熱交換器のタンク構造
JP2008224057A (ja) * 2007-03-08 2008-09-25 Calsonic Kansei Corp 熱交換器および熱交換器のヘッダタン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70144B2 (ja) * 2008-06-30 2012-11-07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6075956B2 (ja) * 2012-01-31 2017-02-08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エバポレータ
JP2013178007A (ja) * 2012-02-28 2013-09-09 Sharp Corp パラレルフロー型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機器
JP6051935B2 (ja) * 2013-02-26 2016-12-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JP6259703B2 (ja) * 2014-04-10 2018-01-10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コンデンサ
JP6070685B2 (ja) * 2014-12-26 2017-02-0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CN205537223U (zh) * 2015-12-29 2016-08-31 枣庄利能热水器厂 联箱体壳管联通承压换热器
KR102622735B1 (ko) * 2016-09-13 2024-0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5074A (zh) 2020-11-27
WO2019207838A1 (ja) 2019-10-31
JP6854971B2 (ja) 2021-04-07
JPWO2019207838A1 (ja) 2020-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2233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ng air conditioner
EP2241849B1 (en)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in the form of a core-type radiator with special return pipe arrangement
WO2018173356A1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US20030188857A1 (en) Heat exchanger for exchanging heat between internal fluid and external flui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2998681B1 (en) Stacked header,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A2310360A1 (en) Heat exchanger
KR20120044851A (ko) 열교환기
US6431264B2 (en) Heat exchanger with fluid-phase change
US20160245560A1 (en) Tube fitting, heat exchanger,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KR20120044849A (ko) 헤더유닛 및 이를 가지는 열교환기
CN112005074B (zh) 制冷剂分配器、热交换器以及空调机
CN115298507A (zh) 换热器
CN115280092A (zh) 换热器
US6253840B1 (en) Refrigerant evaporator including refrigerant passage with inner fin
JP3661275B2 (ja) 積層型蒸発器
CN115244356A (zh) 换热器
EP3789697B1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JP7210744B2 (ja)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3632248B2 (ja) 冷媒蒸発器
EP0935115B1 (en) Heat exchanger constructed by plural heat conductive plates
EP3619492A1 (en) Heat exchanger for heat pump applications
JPH0531432Y2 (zh)
JP2004183960A (ja) 熱交換器
JP2008256234A (ja) エバポレータ
WO2019207806A1 (ja) 冷媒分配器、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