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2613A - 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2613A
CN112002613A CN202010893463.0A CN202010893463A CN112002613A CN 112002613 A CN112002613 A CN 112002613A CN 202010893463 A CN202010893463 A CN 202010893463A CN 112002613 A CN112002613 A CN 112002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e
plate
tin
assembly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934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qing Yedao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qing Yedao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qing Yedao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qing Yedao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9346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26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2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261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6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包括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及电磁线圈组件双头定位夹紧组件。本发明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锡焊的电磁线圈组件质量提高,出现次品的数量大大降低。多道破锡和自动智能检测并定长送锡丝量、及杜绝锡丝和零部件在焊接和运输过程中的偏移,爆锡飞溅及良好快速的上锡,大大降低了成本和合格率提高到100%。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
背景技术
低压断路器电磁线圈组件是用在塑壳断路器里,具有短路和过载保护功能,起电路通、断作用的关键零件。特别是航空航天行业用电、配电、输电使用的电磁线圈组件,该电磁线圈组件由如图1a和图1b所示围绕T型电液磁杯280,从下往上装有绝缘垫片281、线圈282、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及磁轭283装配后在磁轭283与T型电液磁杯280锡焊成三角焊缝固定连接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正常在合闸状态时,T型电液磁杯280的大端(极靴)与磁轭283上的衔铁是分离的,当断路器的电路出现过载、短路后,过载电流与短路电流通过线圈282,线圈282内T型电液磁杯280内的电磁铁在电流作用下,产生向上的电磁力,推动电磁铁向上运动,当短路或过载电流越来越大时,产生向上的电磁吸力会越来越大,T型电液磁杯280内的导电液和弹簧对强烈快速向上冲的电磁铁产生阻尼延缓作用,使电磁铁在缓慢上冲到大端(极靴)处,这时电磁吸力最大,将磁轭283上的衔铁与大端(极靴)吸合,衔铁后端沿磁轭4上端面旋转(磁轭4上拉簧拉住衔铁),衔铁后端将机构上的白干推起,三扣机构动作,电磁线圈组件推动动静触头分闸,同时由于电磁线圈组件断电电磁吸力消失,磁轭283上的衔铁恢复分离,导电液和弹簧又将T型电液磁杯280内的电磁铁推移到原位。这种电磁线圈组件所具有的特性使航空航天行业,机场等用电抗干扰强、耐电压高、长延时、延时和瞬时的可靠性提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寿命长,稳定性强著称;但现有电磁线圈组件生产制造系统和制造方法中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电液磁杯电磁线圈组件的制造方法有锡点焊、锡丝直线拖焊、锡丝圆弧拖焊及自动旋转焊接,点焊、直线拖焊、圆弧拖焊存在三角圆弧焊缝形成时间长,效率低、外观不良率高、焊接锡丝浪费大;自动旋转焊接加热速度快,但油杯易产生过热,产品冷却时间长导致自动焊接相对半自动效率提高有限、焊接飞溅大造成产品外观不良、爆锡量大造成锡丝损耗大,磁轭283易产生翘曲造成电液磁杯电磁线圈组件安装在底座卡滞,包括产品增加了返修工序、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2、除手工、半自动焊接方式造成的电液磁杯280电磁线圈组件的歪斜,由固定一种厚度绝缘垫片281和绝缘垫片284及上绝缘垫片285组装成电液磁杯电磁线圈组件,通过自动组装和自动焊接解决焊接高度尺寸27±0.26,宽度11±0.14,平行度0.5尺寸的合格率提高到98%,但仍有2%的不合格存在;不同电流规格、漏电与空开产品中,绝缘垫片281与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有四种厚度组合有9种垫法,同时现有设备对所装零件没有进行自动检测功能。现有技术导致自动组装和自动焊接设备无法兼容生产9种垫法电液磁杯电磁线圈组件的生产,大大限制了自动组装与焊接设备的适用范围,同时少装、漏装、错装厚度绝缘垫片造成塑壳断路器不良一直无法杜绝。
3、现有锡焊不良主要是不能智能对锡丝定长输送到烙铁头融化量,塘上到电液磁杯280与磁轭283焊缝之间有效量和上锡位置无法有效控制,无法控制焊接飞溅,导致锡焊不稳定不可靠或失败。
4、现有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一般长度在1.5m到2m,超过2m行程的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容易产生抖动,超过3m行程的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工位器具容易出现偏移和歪斜、步进输送机构在抬起产品易被抬起,产品脱离定位夹具和脱离轨道、步进输送机构易被卡憋和设备故障率高。经检索目前还未有超过3m行程的多工位步进输送(抬起)机构(本发明步进输送机构设计为4.5m-6m)。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解决了现有设备焊接质量低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及电磁线圈组件双头定位夹紧组件,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通过L型板与L型支撑板固定,L型支撑板固定在台面上,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通过三角板固定在L型支撑板的上台阶上,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通过L型板与L型板与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上的板固定连接成一体,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围绕电磁线圈组件双头定位夹紧组件上的电磁组件上的磁轭上表面智能破锡和定长送锡及电液磁杯直垂度的校正,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围绕电磁线圈组件双头定位夹紧组件上的电磁组件上的电液磁杯与磁轭之间的三角面,将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定长送锡融化在三角面处,并经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上的旋转汽缸,带动融化的锡丝旋转填充到电液磁杯与磁轭之间的三角面,冷却结晶成三角圆弧锡焊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锡焊的电磁线圈组件质量提高,出现次品的数量大大降低。多道破锡和自动智能检测并定长送锡丝量、及杜绝锡丝和零部件在焊接和运输过程中的偏移,爆锡飞溅及良好快速的上锡,大大降低了成本和合格率提高到100%。
附图说明
图1a是低压断路器电磁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低压断路器电磁线圈组件的剖面图;
图2a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所在电磁线圈组件生产制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1中本发明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所在电磁线圈组件生产制造系统的右侧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本发明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所在电磁线圈组件生产制造系统的俯视图;
图4a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所在电磁线圈组件生产制造系统中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所在电磁线圈组件生产制造系统中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c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所在电磁线圈组件生产制造系统中推移组件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4d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所在电磁线圈组件生产制造系统中推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e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所在电磁线圈组件生产制造系统中横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中双头定位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中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中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所在电磁线圈组件生产制造系统中双道磁轭送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所在电磁线圈组件生产制造系统中双道电液磁杯送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水平台面,3.出料导轨架,4.步进输送机构,5.双道电液磁杯送料,6.双道绝缘垫片送料,7.双道线圈送料,8.上绝缘垫片送料,9.双道磁轭送料,10.双头智能锡焊机构,11.出料箱,12.压紧汽缸,13.机械手,14.举升组件,15.轨道板,16.检测,17.第二前后夹紧组件,18.第一前后夹紧组件,19.横移组件,21.夹紧组件,22.机械手,23.固定板,24.推移组件,25.汽缸,26.工位,27.工位,28.工位,29.工位,30.工位,31.工位,32.工位,33.工位,34.工位,35.工位,36.工位,37.工位,38.工位,39.横向滑槽,41.装配夹具,42.螺纹孔,43.竖立板,44.三轴抓取机械手,45.直振轨道,46.三轴抓取机械手,47.直振轨道,48.机架,49.圆振,50.机械手,51.机械手,52.立柱支撑,53.支撑块,54.直线滑块,55.汽缸,56.立柱,57.第一支撑板,58.直线导轨,61.直线导轨,64.推杆,67.转轴,71.开口槽,72.螺纹孔,73.外槽孔,74.内圆弧壁,75.通孔,76.通孔,77.通孔,78.通孔,79.通孔,80.通孔,81.通孔,82.通孔,83.通孔,84.通孔,85.通孔,86.通孔,87.通孔,88.挡料端,89.出料,90.连接块,91.推移组件,97.立板,98.立板,99.立板,100.立板,102.汽缸滑块,103.直线导轨,104.上盖,105.上盖,106.光轴,107.汽缸,108.限位缓冲,109.光轴,110.汽缸,111.连接座,112.立板,113.立板,114.立板,115.直线滑轨,116.立板,117.立板,118.直线滑轨,119.上盖,120.限位缓冲,121.上盖,122.限位缓冲,123.光轴,124.光轴,125.立板,126.汽缸,127.上板,128.鱼眼连杆,129.滑块,130.转板,133.支撑板,135.夹紧板,136.轴承套,137.轴承座,138.螺钉,139.转板,140.螺钉,141.连接套,143.夹紧汽缸,145.轴承座,147.压力检测传感器,151.左夹舌,152.双头定位夹紧组件,153.右夹舌,156.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157.夹紧汽缸,159.夹紧汽缸,161.L型板,162.L型板,163.夹紧汽缸,165.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166.检测,167.L型支撑板,168.压紧簧,169.涨紧环,170.L型架,171.校正管,173.板,174.上下调整架,175.上调整杆,177.下调整杆,178.限制滑块,179.立板180.光轴,181.直线滑轨,183.破锡手指,184.夹紧汽缸,185.伸出管,186.第一级破锡机构,187.旋转调整柄,188.定压轮,189.破锡轮,190.T型管,191.左上板,192.锡丝卷,193.送丝管,195.直线滑轨,196.光轴,197.加强板,198.立板,199.U型槽,200.转轴,201.内孔,202.间隙,203.方槽,204.右上板,207.涨紧套,208.防飞溅套,211.台阶圆孔,212.L型板,213.L型板,214.上锡圆弧面,215.烙铁头,216.烙铁,218.双列直线滑轨架,219.固定板,220.烙铁固定套,221.板,223.推移气缸,224.旋转气缸,225.上板,226.U型板,227.三角板,228.烙铁,229.双列直线滑轨,230.支架,231.圆振,233.U型槽,234.U型槽,235.直振,236.气缸,237.前端槽,238.支架,240.四轴气爪,241.双滑杆气缸,242.滑块,243.直振,244.竖直气缸,245.旋转夹紧汽缸,246.支架,247.支架,248.圆振,249.U型槽,250.U型槽,251.直振,252.气缸,253.前端槽,254.隔离气缸,255.三轴气爪,256.竖直气缸,257.双滑杆,258.双滑杆气缸,280.双道电液磁杯,281.双道绝缘垫片,282.双道线圈,283.磁轭,284.上绝缘垫片,285.上绝缘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所在的电磁线圈组件生产制造系统,如图2a所示,包括机架1上的水平台面2、机架1左端设有出料导轨架3和出料箱11(位于工位38处),水平台面2上设有直线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步进输送机构4上设有工位26到工位37组成的12个工位,工位26到工位35的每个工位设有上料按双数组合机械手和双数智能定位微型机械手、双数智能定位微型机械手由夹紧组件21与装配夹具41组成;工位30和工位37处与双数智能定位微型机械手相对设置,用于装配和停止定位线圈282、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及磁轭283,所用的夹紧组件21;工位36和工位37对应设有智能定位微型机械手和双头智能锡焊机构10,双数组合机械手包括在机架1外设置双道电液磁杯280送料5、双道绝缘垫片281送料6、双道线圈282送料7、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送料8、双道磁轭283送料9、工位38上的出料箱11组成。
如图2a、2b、图3、图4a、图4b、图4c、图4d所示,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由固定在水平台面2多个竖立的立柱支撑52,立柱支撑52上设有供T型电液磁杯280沿具有T型横向滑槽39滑动的轨道板15、轨道板15与水平台面2之间设置第一支撑板57,轨道板15的横向滑槽39下端设置举升顶压T型电液磁杯280的举升组件14(举升组件14窜过水平台面2上立柱上端的U型槽),举升组件14固定在第一支撑板57上,第一支撑板57固定于水平台面2上立柱56固定,在第一支撑板57上左端设有第一前后夹紧组件18、右端设有第二前后夹紧组件17、在第一前后夹紧组件18和第二前后夹紧组件17之间,等间距设置两个横移组件19,在第一前后夹紧组件18于左端的横移组件19由固定连接,在第二前后夹紧组件17与右端的横移组件19由两平行直线导轨58固定连接,两平行直线导轨61上设有线性直线滑块54,直线滑块54通过方形槽连接块90与平行一对推杆64固定连接,多个方形槽连接块90上设有多个支撑块53,支撑块53上面设有横向定位推移组件91,与推移组件91相对设有夹紧组件21,夹紧组件21是由压紧汽缸12和带夹紧力检测汽缸组合,对T型电液磁杯280实现组合成一对前后顶紧及定位夹紧,共十三对组成;夹紧组件21与举升组件14配合对电液磁杯280定位夹紧;举升组件14是由两L型板上设有举升汽缸,两举升汽缸上端设有推杆,推杆上设有十二个顶杆组成。
夹紧组件21通过固定座固定在轨道板15侧面;夹紧组件21正对工位30到工位37设置,每个工位设置带有检测夹紧传感器的机械手22,与机械手22正对压紧磁轭283的汽缸25,汽缸25固定在推移组件24上,在工位26到工位37处正对轨道板15T型横向滑槽的两边,分别定间距设置智能检测装配夹具41,具有工位到位检测、检测有无电液磁杯280功能的检测16、将电液磁杯280压紧汽缸12、压紧汽缸12设在推移组件24的固定板23的下端,固定板23通过支撑块与推杆64固定,正对电液磁杯280在工位30到工位37分别设置带有检测夹紧传感器的机械手13组成;
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的轨道板15上T型横向滑槽39检测16先对工位26和工位27进行确认,检测到电液磁杯280后,压紧汽缸12压紧头伸入开口槽压紧电液磁杯280极靴端,与此同时T型横向滑槽39的举升组件14顶杆伸出通孔75、通孔76对电液磁杯280极靴端下端上顶,沿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的轨道板15从右到左12个工位上依次设计12个智能检测装配夹具41,装配夹具41正对轨道板15T型横向滑槽39的12个开口槽设置,检测16固定在轨道板15上的竖立板43上的螺纹孔42内,压紧汽缸12固定在轨道板15上的侧壁上,T型横向滑槽39一端槽立壁上开有用于固定检测16的螺纹孔42,螺纹孔42设在内圆弧壁74和外槽孔73、T型横向滑槽39另一端槽立壁上开有开口槽71,开口槽71用于压紧汽缸12压紧头伸入开口槽压紧电液磁杯280。
夹紧组件21设置8个工位上设置4组夹紧检测机械手(每组由机械手51和机械手50组成),在机架1外端从右到左依次设置5个机架48,机架48上设有圆振49,圆振49引出直振轨道47和直振轨道45输出,对接三轴抓取机械手44和三轴抓取机械手46,组成双道电液磁杯280送料5、双道绝缘垫片281送料6、双道线圈282送料7、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送料8、双道磁轭283送料9;双道电液磁杯送料5在工位26和工位27将T型电液磁杯280装入装配夹具41、双道绝缘垫片2送料6在工位28和工位29将绝缘垫片281装入装配夹具41、双道线圈282送料7在工位30和工位31将线圈282装入装配夹具41、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送料8在工位32和工位33,将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装入装配夹具41、双道磁轭283送料9在工位34和工位35将磁轭283装入装配夹具41、输送机构4将组装成型的电液磁杯电磁线圈组件输送到工位36和工位37装入装配夹具41并由夹紧检测机械手定位夹紧,正对工位36和工位37设置的双头智能锡焊机构10实施锡焊成型;输送机构4将锡焊成型电液磁杯电磁线圈组件输送到工位38上的收料箱11内。
轨道板15中间设置T型横向滑槽39,对应12个工位在T型横向滑槽39中间设置通孔75、通孔76、通孔77、通孔78、通孔79、通孔80、通孔81、通孔82、通孔83、通孔84、通孔85、通孔86、通孔87(13个通孔用于举升组件14顶杆的顶升通道)、在通孔87外端设有挡料端88和出料89,在轨道板15外端设有固定挡料板的螺纹孔72。
夹紧组件21是由轴承座145和轴承座137固定在推杆64上,转轴67通过轴承套136与轴承座145和轴承座137偶转连接,转轴67两端设有夹紧板135锁紧;上板127多个连接套141固定连接,连接套141通过螺钉140将转板139固定,转板139通过螺钉138与转轴67固定,固定在第一支撑板57上的汽缸55与鱼眼连杆128连接,鱼眼连杆128通过螺钉与转板130连接,转板130固定在转轴67上;推杆64通过滑块129和滑块129与上板127滑动连接,滑块129和滑块129固定在上板127上,上板127由一对支撑板133支撑;上板127正对工位30到工位37固定夹紧汽缸143(用于夹紧线圈282和磁轭283),夹紧汽缸143上设有压力检测传感器147,夹紧汽缸143设有进气孔;
如图4d所示,所述推移组件24包括第一前后夹紧组件18与第二前后夹紧组件17,是一对对称结构的组件,以第一前后夹紧组件18描述结构,立板116、立板112、立板113与立板125组成四方架、在四方架内平行设置一立板114与一立板117,立板114上设有直线滑轨115、直线滑轨115上设有轴承滑块与方形槽连接块90固定,连接块90与上盖119组合固定推杆64,直线导轨61与直线滑轨115固定连接;立板113外侧设有汽缸110,汽缸110汽缸杆与连接座111固定连接,连接座111与立板114固定连接;立板125外侧设有汽缸126,汽缸126汽缸杆与连接座111固定连接,连接座111与立板117固定连接,立板117上设有直线滑轨118、直线滑轨118上设有轴承滑块与方形槽连接块90固定,连接块90与上盖121组合固定另一推杆64,直线导轨58与直线滑轨118固定连接;立板114与一立板117之间设有光轴124和光轴123,光轴124和光轴123由轴承套分别固定在立板113和立板125上,在立板114设置限位缓冲122,立板125设置限位缓冲120组成。
如图4e所示,横移组件19的结构包括,左端横移组件19与右端横移组件19是一对对称结构的组件,以右端横移组件19描述结构,立板98、立板100、立板97与立板99组成四方架、在四方架内平行设置一汽缸滑块102与一限位缓冲,汽缸滑块102安装在汽缸107上,汽缸107左端设置L型固定板,汽缸107右端设置限位缓冲108,汽缸滑块102上两侧的立板上固定有直线导轨103,在直线导轨103两边设置两滑块,两滑块上设置方形槽连接块90固定连接,连接块90与上盖104及上盖105组合固定推杆64,直线导轨61与直线滑轨115固定连接,直线导轨58与直线滑轨118固定连接;立板97与立板99之间设置光轴106和光轴109,固定在光轴106和光轴109上的轴承套与直线导轨103固定连接组成。
沿光轴124和光轴123实现相对夹紧动作(行程限位由限位缓冲122与限位缓冲120限位),通过与立板114与一立板117连接的两平行直线导轨58与两平行直线导轨61,两平行直线导轨58与两平行直线导轨61通过直线滑块54,直线滑块54通过方形槽连接块90与平行一对推杆64,带领一对推杆64上的夹紧汽缸157动作
如图5、图6、图7所示双头智能锡焊机构10是由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156、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165及电磁线圈组件双头定位夹紧组件152组成;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156通过L型板162与L型支撑板167固定,L型支撑板167固定在台面2上,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165通过三角板227固定在L型支撑板167的上台阶上,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165通过L型板212与L型板213,与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156上的板固定连接成一体,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156围绕电磁线圈组件双头定位夹紧组件152上的电磁组件上的磁轭283上表面智能破锡和定长送锡及电液磁杯280直垂度的校正,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165围绕电磁线圈组件双头定位夹紧组件152上的电磁组件上的电液磁杯280与磁轭283之间的三角面,将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156定长送锡融化在三角面处,并经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165上的旋转汽缸,带动融化的锡丝旋转填充到电液磁杯280与磁轭283之间的三角面,冷却结晶成三角圆弧锡焊缝组成。
双头定位夹紧组件152上单个头的结构,与轨道板15的横向滑槽39上均匀布设十二个工位上的结构相同,其结构为:在横向滑槽39内定位检测电液磁杯280是,检测电液磁杯280极靴的检测166、上顶极靴底面的举升组件14顶杆、从侧面夹紧电液磁杯280极靴的夹紧汽缸157,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165上的校正管171,用于完成电液磁杯1校正平行度和垂直度;自带夹紧力检测传感器夹紧汽缸163用于夹紧线圈282,防止步进输送机构4长距离输送造成的偏移,同时防止锡焊时热偏移;夹紧汽缸157前端L型板161对磁轭283侧面顶紧,自带夹紧力检测传感器夹紧汽缸159用于夹紧磁轭283两侧面组成;
夹紧汽缸157与夹紧汽缸163结构相同,在基体内腔内设有后端设有左活塞和右活塞及左活塞和右活塞之间的三角型活塞,前端装有左夹舌151和右夹舌153,在伸出基体内腔外端左夹舌151和右夹舌153之件设有涨紧簧,右夹舌153内装有检测,左夹舌151和右夹舌153由转轴偶转装在基体前腔,基体内腔外接进气管154,气从进气管154进入三角型活塞,三角型活塞前进将左活塞和右活塞顶开,左活塞和右活塞顶开左夹舌151和右夹舌153上的L型板,左夹舌151和右夹舌153克服涨紧簧实现夹紧,进气关闭,三角型活塞、左活塞和右活塞与L型板复位,涨紧簧将左夹舌151和右夹舌153打开组成。
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156是由立板179上设有两列锡丝和电液磁杯280垂直与平行度可调整立板198,立板198与立板179固定连接,立板179左右两边与左上板191和右上板204连接,左上板191和右上板204设置结构相同的可调智能破锡和送锡,光轴196和直线滑轨195固定在左上板191和右上板204上端,两列破锡和送锡沿光轴196调整后固定悬挂在由直线滑轨195上,加强板197固定在立板198与立板179之间,在立板179上面设置光轴180和直线滑轨181,光轴180与直线滑轨181平行设置,在光轴180上悬挂上下调整架174,上下调整架174通过调整上调整杆175和下调整杆177,上调整杆175和下调整杆177限制滑块178的距离;上下调整架174上端设有板173,板173上设有校正管171,校正管171前端设有用于校正电液磁杯280和压紧磁轭283的台阶圆孔211,上下调整架174下端设有可旋转调整的L型架170,L型架170上固定上涨紧套207,涨紧套207通过涨紧环169与送丝管193,送丝管193前端设有防飞溅套208和防止锡丝跑位的压紧簧168;在立板198上端设有U型槽199内装有转轴200,转轴200安装三列卷料锡丝卷192;按锡丝运行方向描述,锡丝卷192引出的锡丝进入第一级破锡机构186,第一级破锡机构186是由T型管190的内孔201,由T型管190小端伸出端与破锡轮189和定压轮188的间隙202对接,定压轮188外接旋转调整柄187,破锡轮189和定压轮188的间隙202由U型槽板与上盖板封接,U型槽板下端连接锡丝伸出管185,伸出管185正对夹紧汽缸184,夹紧汽缸184通过立板179上的方槽203中的连接板与下推汽缸,下推汽缸由L型板固定在立板179背面;夹紧汽缸184前端设有圆弧状双层三角齿牙的,一对可夹紧与张开的破锡手指183;破锡手指183与锡丝伸出管185正对设置组成。
如图7所示,所述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165的结构是,三角板227上固定有旋转气缸224,旋转气缸224通过连接板与上板225固定连接,上板225中间设有推移气缸223,推移气缸223上端与U型板226连接,U型板226上固定左右一对板221,上板225两边各设有双列直线滑轨架218和双列直线滑轨229,双列直线滑轨架218和双列直线滑轨229上设有一对固定板219,固定板219与板221连接,固定板219上设有烙铁固定套220,烙铁固定套220分别固定烙铁216和烙铁228,烙铁216和烙铁228前端装有与电液磁杯1形状吻的烙铁头215,在上板225上固定L型板212和L型板213组成。
如图8所示,所述双道磁轭283送料9的结构是,支架230上布设圆振231,磁轭283在圆振231排序悬挂在U型槽234和U型槽233排出到前端槽237,U型槽234和U型槽233下设有直振235和直振243,前端槽237固定在L型板上,L型板固定在支架238上,L型板设有气缸236,气缸236前端连接推板将磁轭283顶出前端槽237的上端,支架238上设有四轴气爪240,四轴气爪240是由滑杆及滑块242组成的双滑杆气缸241,在双滑杆气缸241上安装竖直气缸244,竖直气缸244下安装旋转夹紧汽缸245组成。
如图9所示,所述双道电液磁杯280送料5的结构是,支架246上布设圆振248,电液磁杯280在圆振248排序悬挂在U型槽250和U型槽249排出到前端槽253,U型槽250和U型槽249下设有两直振251,前端槽253固定在L型板上,L型板固定在支架247上,L型板设有上顶电液磁杯280的气缸252和用于隔离后续电液磁杯的带有隔离板的隔离气缸254,气缸252前端连接推板将电液磁杯280顶出前端槽253的上端,支架247上设有三轴气爪255,三轴气爪255是由双滑杆257及滑块组成的双滑杆气缸258,在双滑杆气缸258上安装竖直气缸256,竖直气缸256下安装夹紧汽缸及气爪组成。
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所在电磁线圈组件生产制造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控制器控制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回归,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上的各个双数智能定位微型机械手由夹紧工件、横移到电液磁杯280、绝缘垫片281、线圈282、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磁轭283装配、磁轭283的对应装配工位26到工位35(每个零件按双工位布设)上料档、及双头锡焊工位36和工位37位并暂停;控制器控制双数组合机械手双数从电液磁杯280、绝缘垫片281、线圈282、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磁轭283上料位处,抓取一对电液磁杯,280、绝缘垫片281、线圈282、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磁轭283,并将该电液磁杯,280、绝缘垫片281、线圈282、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磁轭283放置在双数智能定位微型机械手智能检测装配夹具41装置上,夹紧组件21将该电液磁杯,280、绝缘垫片281、线圈282、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磁轭283及组装待焊组件锁紧(后续双头智能锡焊机构10实现焊接完成后,与双数智能定位微型机械手及双数组合机械手双数复位,即松开零件或组件后,后退横移动到原位);
例如:电液磁杯,280、绝缘垫片281、线圈282、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磁轭283工作原理相同,仅以电液磁杯1说明智能检测上料装配过程;
电液磁杯280由圆振248振动排序进入U型槽250和U型槽249,由直振251振动将第一个电液磁杯280输出到前端槽253,第二个电液磁杯280由隔离气缸254先隔离挡料,当前端槽253外端的检测检测到第一个电液磁杯280后,前端槽253下端的气缸252将第一个电液磁杯280上顶,同时双数组合机械手(三轴抓取机械手44和三轴抓取机械手46)上的竖直气缸256带领三轴气爪255下行抓取第一个电液磁杯280,在三轴气爪255内夹爪内检测检测第一个电液磁杯280后并夹紧,竖直气缸256上的三轴气爪255抓取第一个电液磁杯280上行离开前端槽253(前端槽253内检测检测到无东西后,隔离气缸254放行第二个电液磁杯280,第二个电液磁杯280进入前端槽253变成第一个电液磁杯280),双滑杆气缸258带领三轴气爪255将电液磁杯280装入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内工位26、工位27内双数智能定位微型机械手智能检测装配夹具4内,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的轨道板15上T型横向滑槽39检测16先对工位26和工位27进行确认,检测到电液磁杯280后,压紧汽缸12压紧头伸入开口槽压紧电液磁杯280极靴端,与此同时T型横向滑槽39的举升组件14顶杆伸出通孔75、通孔76对电液磁杯1极靴端下端上顶夹紧;
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上的推移组件24动作,即第一前后夹紧组件18与第二前后夹紧组件17同时同步动作,气缸126和汽缸110推动立板114与一立板117,沿光轴124和光轴123实现相对夹紧动作(行程限位由限位缓冲122与限位缓冲120限位),通过与立板114与一立板117连接的两平行直线导轨58与两平行直线导轨61,两平行直线导轨58与两平行直线导轨61通过直线滑块54,直线滑块54通过方形槽连接块90与平行一对推杆64,带领一对推杆64上的夹紧汽缸157动作
夹紧汽缸157接通气,右夹舌153内装有检测到电液磁杯280后,气从进气管154进入三角型活塞,三角型活塞前进将左活塞和右活塞顶开,左活塞和右活塞顶开左夹舌151和右夹舌153上的L型板,左夹舌151和右夹舌153克服涨紧簧,控制电液磁杯280垂直姿势,对工位26、工位27内两个电液磁杯280实现夹紧;
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上的横移组件19动作,即电液磁杯280在左端横移组件19与右端横移组件19同时同步动作,汽缸107推动汽缸滑块102,汽缸滑块102推动直线导轨103,直线导轨103推动滑块带领方形槽连接块90动作,方形槽连接块90推杆64直线导轨61与直线滑轨115、直线导轨58与直线滑轨118沿光轴106和光轴109横移动作。
步骤2,与步骤1同步动作;
控制器控制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继续向左运动,推移组件24带领一对电液磁杯280左移到绝缘垫片281双道绝缘垫片281送料6并暂停;控制器控制双道绝缘垫片281送料6取料机械手从绝缘垫片281上料位处抓取一对绝缘垫片281,如果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的轨道板15上T型横向滑槽39检测16,先对工位28和工位29上的进行确认,检测到电液磁杯,280后,再将该绝缘垫片281将绝缘垫片281装入装配夹具41,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上的推移组件24上的锁紧装置与夹紧汽缸157夹紧绝缘垫片281,如果检测到电液磁杯280和/或绝缘垫片281没有装载在锁紧装置上,则给控制器发送一个异常信号,控制器接收到异常信号后,发出警报并控制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不再横移动;如果检测到电液磁杯280和/或绝缘垫片281装载在锁紧装置上,则给控制器发送一个正常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正常信号后,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上的横移组件19横移动作到下一个档位。
步骤3,与步骤2同步动作;
控制器控制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继续向左运动,推移组件24带领一对电液磁杯280左移到线圈282双道线圈282送料7位并暂停;控制器控制双道线圈282送料7取料机械手从线圈282上料位处抓取一对线圈282,如果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的轨道板15上T型横向滑槽39检测16,检测到绝缘垫片281后,再对双道线圈282送料7在工位30和工位31确认,夹紧组件21上的汽缸55驱动推杆64旋转,带动上板127夹紧汽缸143夹紧绝缘垫片281,再将该线圈282装入装配夹具41,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上的推移组件24上的锁紧装置与夹紧汽缸157(自带检测,检测到线圈282)夹紧线圈282,如果检测到绝缘垫片281和/或线圈282没有装载在锁紧装置上,则给控制器发送一个异常信号,控制器接收到异常信号后,发出警报并控制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不再横移动;如果检测到绝缘垫片281和/或线圈282装载在锁紧装置上,则给控制器发送一个正常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正常信号后,夹紧组件21上的汽缸55驱动推杆64旋转,带动上板127夹紧汽缸143先松开绝缘垫片281,夹紧组件21复位后,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上的横移组件19横移动作下一个档位。
步骤4,与步骤3同步动作;
控制器控制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继续向左运动,推移组件24带领一对线圈282左移到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送料8位并暂停;控制器控制双道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送料8取料机械手从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上料位处抓取一对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如果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的轨道板15上T型横向滑槽39检测16,检测到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后,再对双道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送料8在工位32和工位33确认,夹紧组件21上的汽缸55驱动推杆64旋转,带动上板127夹紧汽缸143夹紧绝缘垫片281,再将该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装入装配夹具41,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上的推移组件24上的锁紧装置与夹紧汽缸157(自带检测,检测到线圈282)夹紧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如果检测到线圈282和/或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没有装载在锁紧装置上,则给控制器发送一个异常信号,控制器接收到异常信号后,发出警报并控制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不再横移动;如果检测到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和/或线圈282装载在锁紧装置上,则给控制器发送一个正常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正常信号后,夹紧组件21上的汽缸55驱动推杆64旋转,带动上板127夹紧汽缸143先松开绝缘垫片281,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上的横移组件19横移动作下一个档位。
步骤5,与步骤4同步动作;
控制器控制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继续向左运动,推移组件24带领一对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左移到双道磁轭283送料9位并暂停;控制器控制双道磁轭283送料9取料机械手,从双道磁轭283送料9上料位处抓取一对双道磁轭283送料9,如果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的轨道板15上T型横向滑槽39检测16,检测到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后,再对双道磁轭283送料9在工位34和工位35确认,夹紧组件21上的汽缸55驱动推杆64旋转,带动上板127夹紧汽缸143夹紧绝缘垫片281,再将该双道磁轭283送料9装入装配夹具41,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上的推移组件24上的锁紧装置与夹紧汽缸157(自带检测,检测到磁轭283)夹紧磁轭283,如果检测到线圈282和/或磁轭283没有装载在锁紧装置上,则给控制器发送一个异常信号,控制器接收到异常信号后,发出警报并控制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不再横移动;如果检测到线圈282和/或磁轭283装载在锁紧装置上,则给控制器发送一个正常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正常信号后,夹紧组件21上的汽缸55驱动推杆64旋转,带动上板127夹紧汽缸143先松开绝缘垫片281,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上的横移组件19横移动作下一个档位。
步骤6,与步骤5同步动作;
控制器控制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继续向左运动,推移组件24带领一对磁轭4左移到双头智能锡焊机构10位并暂停;如果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的轨道板15上T型横向滑槽39检测16,检测到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后,再对双道磁轭283送料9在工位36和工位37确认,夹紧组件21上的汽缸55驱动推杆64旋转,带动上板127夹紧汽缸143夹紧绝缘垫片281,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上的推移组件24上的锁紧装置与夹紧汽缸157(自带检测,检测到磁轭283)夹紧磁轭283,控制器控制双头智能锡焊机构10取料机械手,双头智能锡焊机构10上的双头定位夹紧组件152中横向滑槽39内定位检测166检测确认电液磁杯280后,举升组件14顶杆上顶电液磁杯1极靴底面,夹紧汽缸157从侧面夹紧电液磁杯280极靴侧面,紧汽缸163用于夹紧线圈282,夹紧汽缸157前端L型板161对磁轭283侧面顶紧,自带夹紧力检测传感器夹紧汽缸159对两侧面磁轭283夹紧实现对装配成品的定位夹紧;
在双头定位夹紧组件152对双个电磁线圈组件定位夹紧后,双头智能锡焊机构10上的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156与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165同步工作;
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15中的卷料锡丝卷192由夹紧汽缸184先实现破锡和送锡,锡丝由卷料锡丝卷192引出进入T型管190,导入第一级破锡机构186破锡轮189和定压轮188的间隙202,其圆弧状双层三角齿牙对锡丝实现第一级破锡,经破锡锡丝由伸出管185,进入夹紧汽缸184上的一对破锡手指183夹紧锡丝,实现第二级破锡,锡丝经4道间隔破锡,由下推汽缸驱动夹紧汽缸184与锡丝定长输送,进入涨紧套207、涨紧环169与送丝管193、压紧簧168对锡丝防偏限位输出到电液磁杯280、磁轭283及烙铁头215上的锡焊上锡圆弧面214处的三角区,校正管171的台阶圆孔211对电液磁杯280进行平行度与垂直度的校正,并对磁轭283进行了压紧;
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165上的推移气缸223驱动U型板226上的双列直线滑轨架218和双列直线滑轨229,带动烙铁216和烙铁228上的烙铁头215下移,烙铁头215上的上锡圆弧面214到达锡面处的三角区,锡丝在上锡圆弧面214融化流入三角区,旋转气缸224带动烙铁头215旋转30度以上,融化锡丝液旋入30度以上的三角区内,冷却结晶形成30度以上三角焊缝形成电磁线圈组件后,推移气缸223和旋转气缸224复位,带领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165复位,归原位后如果检测到线圈282和/或磁轭283没有装载在锁紧装置上,则给控制器发送一个异常信号,控制器接收到异常信号后,发出警报并控制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不再横移动,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165不工作;如果检测到三角焊缝和/或磁轭283装载在锁紧装置上,则给控制器发送一个正常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正常信号后,夹紧组件21上的汽缸55驱动推杆64旋转,带动上板127夹紧汽缸143先松开绝缘垫片281,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上的横移组件19横移动作下一个档位。
步骤7,与步骤6同步动作;
控制器控制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继续向左运动,推移组件24带领一对电磁线圈组件左移到工位38上的出料箱11并暂停;控制器控制取料机械手,从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夹料位处抓取一对电磁线圈组件,放入收集箱11合格料箱内;不合格,出料箱11上的气缸推移切换为不合格料,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夹料位处抓取一对电磁线圈组件掉入不合格料箱内。
步骤8,与步骤7同步动作;
控制器控制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继续向右运动复位,如果控制器接收到焊接变形检测器发出的异常信号,则说明电磁线圈组件第一焊接点处的部位和/或第二焊接点处的部位在焊接过程中发生了变形;控制器控制外转盘转动,载有电磁线圈组件的锁紧装置转动到变形修整档位,整形机构对第一焊接点和/或第二焊接点处的变形部位进行压紧整形;电磁线圈组件整压好后,控制器控制外转盘继续顺时针转动,将载有整压好的电磁线圈组件的锁紧装置转动到线圈组件检测档位并暂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围绕电液磁杯280,从下往上装有绝缘垫片281、线圈282、上绝缘垫片284和上绝缘垫片285、磁轭283按双份自动上料、每道工序、零件、不同厚度绝缘垫片、组装成半成品、直线式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双头智能锡焊机构10、出料均有检测系统结合在一起、多个电磁线圈组件可同时生产,生产电磁线圈组件的效率大大提高,一分钟可生产46个电磁线圈组件;该系统还能避免了产品在上料、锡焊、不同零件的检测种类、缺料、错料和下料过程中出现失误;并且锡焊的电磁线圈组件质量提高,出现次品的数量大大降低。多道破锡和自动智能检测并定长送锡丝量、及杜绝锡丝和零部件在焊接和运输过程中的偏移,爆锡飞溅及良好快速的上锡,大大降低了成本和合格率提高到100%,兼容9种垫法电液磁杯电磁线圈组件的生产,杜绝了少装、漏装、错装厚度绝缘垫片造成塑壳断路器;同时直线式智能多工位步进输送机构4双列推移组件24的第一前后夹紧组件18与第二前后夹紧组件17,与双列横移组件19及双头定位夹紧组件152、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156与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165、夹紧组件21同步工作智能集成一体,使夹紧、左横移、松开、右横移流程更简单、更可靠实现长距离定位、全程检测、夹紧输送及工位装配与焊接成为可能。

Claims (5)

1.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及电磁线圈组件双头定位夹紧组件,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通过L型板与L型支撑板固定,L型支撑板固定在台面上,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通过三角板固定在L型支撑板的上台阶上,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通过L型板与L型板与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上的板固定连接成一体,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围绕电磁线圈组件双头定位夹紧组件上的电磁组件上的磁轭上表面智能破锡和定长送锡及电液磁杯直垂度的校正,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围绕电磁线圈组件双头定位夹紧组件上的电磁组件上的电液磁杯与磁轭之间的三角面,将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定长送锡融化在三角面处,并经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上的旋转汽缸,带动融化的锡丝旋转填充到电液磁杯与磁轭之间的三角面,冷却结晶成三角圆弧锡焊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定位夹紧组件的结构为包括在横向滑槽内定位检测电液磁杯是检测电液磁杯极靴的检测装置、上顶极靴底面的举升组件顶杆、从侧面夹紧电液磁杯极靴的夹紧汽缸和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上的校正管以及自带夹紧力检测传感器夹紧汽缸用于夹紧线圈,夹紧汽缸前端L型板对磁轭侧面顶紧,自带夹紧力检测传感器夹紧汽缸用于夹紧磁轭两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汽缸包括在基体内腔内后端设有的左活塞和右活塞,左活塞和右活塞之间设有三角型活塞,前端装有左夹舌和右夹舌,在伸出基体内腔外端左夹舌和右夹舌之间设有涨紧簧,右夹舌内装有检测,左夹舌和右夹舌由转轴偶转装在基体前腔,基体内腔外接进气管,气从进气管进入三角型活塞,三角型活塞前进将左活塞和右活塞顶开,左活塞和右活塞顶开左夹舌和右夹舌上的L型板,左夹舌和右夹舌克服涨紧簧实现夹紧,进气关闭,三角型活塞、左活塞和右活塞与L型板复位,涨紧簧将左夹舌和右夹舌打开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套智能送锡限位组件是由立板上设有的两列锡丝和电液磁杯垂直与平行度可调整立板,立板左右两边与左上板和右上板连接,左上板和右上板设置结构相同的可调智能破锡和送锡,光轴和直线滑轨固定在左上板和右上板上端,两列破锡和送锡沿光轴调整后固定悬挂在由直线滑轨上,在立板上面设置光轴和直线滑轨,在光轴上悬挂上下调整架上下调整架;上下调整架上端设有板,板上设有校正管,校正管前端设有用于校正电液磁杯和压紧磁轭的台阶圆孔,上下调整架下端设有可旋转调整的L型架,L型架上固定上涨紧套,涨紧套通过涨紧环与送丝管,送丝管前端设有防飞溅套和防止锡丝跑位的压紧簧;在立板上端设有U型槽内装有转轴,转轴安装三列卷料锡丝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锡焊烙铁焊接组件结构包括三角板上固定的旋转气缸,旋转气缸通过连接板与上板固定连接,上板中间设有推移气缸,推移气缸上端与U型板连接,U型板上固定左右一对板,上板两边各设有双列直线滑轨架和双列直线滑轨,双列直线滑轨架和双列直线滑轨上设有一对固定板,固定板与板连接,固定板上设有烙铁固定套,烙铁固定套分别固定两烙铁,两烙铁的前端装有与电液磁杯形状吻合的烙铁头,在上板上固定连接板。
CN202010893463.0A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 Withdrawn CN1120026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3463.0A CN112002613A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3463.0A CN112002613A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2613A true CN112002613A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66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3463.0A Withdrawn CN112002613A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26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86666A (zh) * 2023-08-25 2023-09-22 江苏兴锻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预定位校准功能的伺服冲压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86666A (zh) * 2023-08-25 2023-09-22 江苏兴锻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预定位校准功能的伺服冲压设备
CN116786666B (zh) * 2023-08-25 2023-10-24 江苏兴锻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预定位校准功能的伺服冲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2590A (zh) 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机
CN109378153B (zh) 一种全自动多极充磁及检测一体设备
CN104191123A (zh) 电磁线圈系统定位夹紧装置及自动制造系统
CN112002613A (zh) 一种用于导电系统全自动双工位锡焊装置
CN112008386B (zh) 一种锁附多种螺丝的全自动设备
CN106927253A (zh) 下料机构及下料方法
CN111390390A (zh) 一种汽车座椅调角器固定座的激光-电阻复合焊接装置
CN110153668B (zh) 一种用于向治具安装孔填装入磁铁的填装装置及填装方法
CN112002614A (zh) 一种电磁线圈组件生产制造系统
CN216912843U (zh) 一种压缩弹簧的自动化安装工装
CN112008394B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进出线导电系统全自动锁装系统
CN112008399A (zh) 一种断路器进线端全自动锁装系统
CN116586881B (zh) 一种高压输变电绝缘子焊装工装及其焊接方法
CN107953007B (zh) 圆弧焊接设备
CN109201522B (zh) 一种硅碳棒自动检测设备的控制系统
CN114803304B (zh) 输送机构及相应的立式自动取料点焊机
CN112117705B (zh) 输电带电作业方式自动识别装置
CN112157328B (zh) 一种电磁系统双头自动焊接装置
CN109036979A (zh) 一种保险丝自动化组装线体
CN112216501B (zh) 一种变压器铁心剪切生产线在线自动叠片装置和方法
CN109335646B (zh) 一种硅碳棒自动检测设备的控制系统
CN112331528A (zh) 一种多规格导电组件制造装置
CN215089015U (zh) 一种继电器触点行程测量装置
CN219358372U (zh) 一种新式引脚焊接送料装置及引脚焊接设备
CN216546958U (zh) 电磁线生产打包输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