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9829B - 屏蔽外壳、连接器、配对连接器、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以及制造连接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屏蔽外壳、连接器、配对连接器、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以及制造连接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9829B
CN111989829B CN201980025995.8A CN201980025995A CN111989829B CN 111989829 B CN111989829 B CN 111989829B CN 201980025995 A CN201980025995 A CN 201980025995A CN 111989829 B CN111989829 B CN 1119898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shield shell
connector
position limit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59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89829A (zh
Inventor
笹田浩介
长田孝之
近藤快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si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si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424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1630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iden Corp filed Critical Hosi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989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9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898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98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58Ca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2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for coupling an active element with fibres without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fibres with plane ends, fibres with shaped ends, bund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Abstract

[技术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屏蔽外壳,该屏蔽外壳允许电路板或其它绝缘体容易地插入其中。[技术方案]屏蔽外壳(300)设置有外壳主体(310)以及第一第二位置限制器(320a)和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设置至外壳主体(310)的插入口(310)的边缘部(315),并且位于插入口(310)内。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设置至外壳主体(310)从而与第一位置限制器(320b)在Z‑Z′方向上隔着间隙对置。从第一位置限位器(320a)到第二位置限位器(320b)在(Z‑Z′)方向上的距离基本上等于或略大于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到第二面(102)在(Z‑Z′)方向上的距离。采用这的构造,当电路板(100)经由插入口(315)插入到外壳主体(310)中时,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可接触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并且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可接触电路板(100)的第二面(102)。

Description

屏蔽外壳、连接器、配对连接器、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以及制造 连接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外壳、连接器、配对连接器、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以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下列专利文献中描述了一种传统的连接器。该传统的连接器包括外壳以及安装有用于光电转换的电子部件的电路板。外壳包括一对侧板,每个侧板均设置有沿插入方向以一定间隔布置的多个切割凸起件。电路板经由外壳的后部开口沿插入方向插入到外壳的切割凸起件和上板之间,以容纳在外壳中。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280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每个侧板的切割凸起件均包括最靠近外壳主体后部开口的后部切割凸起件。后部切割凸起件位于外壳内部。当试图经由外壳的后部开口将电路板插入到后部切割凸起件与外壳的上板之间时,如果在后部开口和后部切割凸起件之间前进的电路板从上板移位,则电路板可能会与后部切割凸起件碰撞。传统连接器的这种布置要求在将电路板插入到外壳中时,注意不要使电路板远离上板移位。因此,将电路板插入到外壳中很困难。
本发明提供了均允许容易地将电路板或其它绝缘体插入屏蔽外壳中的屏蔽外壳、连接器、配对连接器、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以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屏蔽外壳包括外壳主体以及第一位置限制器和第二位置限制器。所述外壳主体包括插入口和所述插入口的边缘部,所述插入口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敞开。所述外壳主体构造成经由所述插入口容纳绝缘体。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边缘部并且位于所述插入口内部。所述第二位置限制器在所述外壳主体中设置成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对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基本正交。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到所述第二位置限制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基本上等于或略大于从所述绝缘体的第一面到第二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所述第二面是所述第一面的对置面。当所述绝缘体经由所述插入口插入到所述外壳主体中时,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和所述第二位置限制器分别能抵接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
在本方面的屏蔽外壳中,当绝缘体插入到外壳主体的插入口中时,位于外壳主体的插入口的边缘部的第一位置限制器和与第一位置限制器对置的第二位置限制器分别与绝缘体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抵接,以限制绝缘体的位置。这种布置有利于将绝缘体插入到外壳主体中。
屏蔽外壳还可以包括闩锁臂,该闩锁臂包括臂和第三位置限制器。该臂可以从第一位置限制器或者从外壳主体的边缘部在外壳主体内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延伸。第三位置限制器可以设置在臂处,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外壳主体内部。在这种情况下,当绝缘体经由插入口插入到外壳主体中时,第三位置限制器可以与外壳主体内部的绝缘体的第一面抵接。
在本方面的屏蔽外壳中,当绝缘体经由插入口插入到外壳主体中时,绝缘体的位置受到第一位置限制器和第二位置限制器的抵接以及外壳主体内部的闩锁臂的第三位置限制器的抵接的限制。因此,绝缘体在插入到外壳主体中时不太可能偏斜。
第一位置限制器可以是从外壳主体的边缘部延伸到插入口中的片状构件。另选地,第一位置限制器可以包括附接部和限制器主体。附接部可以附接到外壳主体的边缘部。限制器主体可以是从附接部延伸到插入口中的片状构件。
所述第二位置限制器可以是外壳主体的边缘部的一部分,所述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对置。另选地,第二位置限制器可以是从外壳主体的边缘部延伸到插入口中的片状构件。还另选地,第二位置限制器可以包括附接部和限制器主体。附接部可以附接到外壳主体的边缘部。限制器主体可以是从附接部延伸到插入口中的片状构件。
上述任一方面的屏蔽外壳还可以包括第四位置限制器,所述第四位置限制器可以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中,所述第四位置限制器位于所述外壳主体内部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当所述绝缘体经由所述插入口插入到所述外壳主体中时,所述第四位置限制器能抵接所述外壳主体内部的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第一面。
在本方面的屏蔽外壳中,当绝缘体插入到插入口中时,绝缘体的位置受到第一位置限制器和第二位置限制器的抵接以及外壳主体内部的第四位置限制器的抵接的限制。因此,绝缘体在插入到外壳主体中时不太可能发生偏斜。
上述任一方面的屏蔽外壳还可以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可以是通过切断所述外壳主体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一部分并将切断的部分弯折到所述外壳主体内部而形成的。所述固定部可以构造成配合到所述绝缘体中的配合凹口中。在这一方面的屏蔽外壳中,固定部配合到容纳在外壳主体中的绝缘体的配合凹口中,从而防止绝缘体意外脱离外壳主体。需要说明的是,第四位置限制器可以用作固定部。
上述任一方面的屏蔽外壳还可以包括第五位置限制器。第五位置限制器可以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中,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位置限制器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当所述绝缘体经由所述插入口插入到所述外壳主体中时,所述第五位置限制器可以是能抵接所述外壳主体内部的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第二面的。在本方面的屏蔽外壳中,当绝缘体插入到插入口中时,绝缘体的位置受到第一位置限制器和第二位置限制器的抵接以及外壳主体内部的第五位置限制器的抵接的限制。因此,绝缘体在插入到外壳主体中时不太可能发生偏斜。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连接器可以优选包括至少一个电子元件、将至少一个电子元件安装在其上的绝缘体以及上述任一方面的屏蔽外壳。例如,绝缘体可以是电路板。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连接器包括构造成在第一方向上接纳第一屏蔽外壳的第二屏蔽外壳。第一屏蔽外壳是以上任一方面的连接器的屏蔽外壳。第二屏蔽外壳包括接合孔和半锁定弹簧。当第一屏蔽外壳插入第二屏蔽外壳中时,闩锁臂的第三位置限制器配合到接合孔中,并且基本上同时半锁定弹簧被第一屏蔽外壳的锁定部锁定。这一方面的连接器通过在与闩锁臂的第三位置限制器插入接合孔中的大致同一时刻半锁定弹簧被锁定部锁定而产生咔哒感。这种咔哒感使工人能够识别出连接器已经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屏蔽外壳还可以包括接地触点弹簧。在所述第一屏蔽外壳插入到所述第二屏蔽外壳中的过程中,所述半锁定弹簧可以从与所述第一屏蔽外壳的接触时直到被所述锁定部锁定时与所述第一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所述接地触点弹簧可以构造成在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第一屏蔽外壳接触之前与所述第一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所述接地触点弹簧与所述第一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时施加至所述第一屏蔽外壳的载荷可以小于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第一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时施加至所述第一屏蔽外壳的载荷。
另一方面的所述连接器还可以包括:容纳在所述第二屏蔽外壳中的绝缘性主体;以及由所述绝缘性主体保持的至少一个端子。所述至少一个端子可以构造成在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第一屏蔽外壳弹性接触的大致同一时刻与容纳在所述第一屏蔽外壳中的所述绝缘体弹性接触。
第二屏蔽外壳可以包括锁定部代替半锁定弹簧,并且第一屏蔽外壳可以包括半锁定弹簧代替锁定部。在该变型中,当所述第一屏蔽外壳插入到所述第二屏蔽外壳中时,所述接合孔可以配合地接纳所述闩锁臂的所述第三位置限制器,并且基本上同时所述第一屏蔽外壳的所述半锁定弹簧被所述锁定部锁定。
在该变型的连接器中,所述第二屏蔽外壳还可以包括接地触点弹簧。在所述第一屏蔽外壳插入到所述第二屏蔽外壳中的过程中,所述半锁定弹簧可以从接触所述第二屏蔽外壳时直到被所述锁定部锁定时与所述第二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所述接地触点弹簧可以构造成在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第二屏蔽外壳接触之前与所述第一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所述接地触点弹簧与所述第一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时施加至所述第一屏蔽外壳的载荷可以小于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第二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时施加至所述第二屏蔽外壳的载荷。
以上变型连接器还可以包括:容纳在所述第二屏蔽外壳中的绝缘性主体;以及由所述绝缘性主体保持的至少一个端子。在该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端子可以构造成在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第二屏蔽外壳弹性接触的大致同一时刻与容纳在所述第一屏蔽外壳中的所述绝缘体弹性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一种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中的一个连接器包括一个屏蔽外壳,并且所述另一个连接器包括另一个屏蔽外壳。所述一个屏蔽外壳能沿所述第一方向插入到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中。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包括锁定部和接合部。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包括半锁定弹簧和接合孔。当所述一个屏蔽外壳插入到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中时,所述接合部插入到所述接合孔中,并且基本上同时所述半锁定弹簧被所述锁定部锁定。该方面的连接器结构通过在与接合部插入接合孔中的大致同一时刻,半锁定弹簧被锁定部锁定而产生咔哒感。这种咔哒感使工人能够识别出连接器已经连接在一起。
所述一个屏蔽外壳或另一个屏蔽外壳还可以包括接地触点弹簧。在所述一个屏蔽外壳插入到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中的过程中,所述半锁定弹簧可以从接触所述一个屏蔽外壳时直到被所述锁定部锁定时与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所述一个或另一个屏蔽外壳的所述接地触点弹簧可以构造成在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一个屏蔽外壳接触之前与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或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所述接地触点弹簧与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时施加至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的载荷或者另选地当所述接地触点弹簧与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时施加至所述一个屏蔽外壳的载荷可以小于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时施加至所述一个屏蔽外壳的载荷。
所述一个连接器还可以包括容纳在所述一个屏蔽外壳中的绝缘体。所述另一个连接器还可以包括容纳在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中的绝缘性主体以及由该绝缘性主体保持的至少一个端子。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端子可以构造成在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的大致同一时刻与所述绝缘体弹性接触。
另选地,所述一个连接器还可以包括容纳在所述一个屏蔽外壳中的绝缘性主体代替所述绝缘体以及由该绝缘性主体保持的至少一个端子。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内的所述至少一个端子可以构造成在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的大致同一时刻与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内的所述至少一个端子弹性接触。
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可以包括半锁定弹簧代替锁定部,并且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可以包括锁定部代替半锁定弹簧。在该变型中,当第一屏蔽外壳插入第二屏蔽外壳中时,接合部插入接合孔中,并且基本上同时半锁定弹簧被锁定部锁定。
所述变型连接结构的所述一个或另一个屏蔽外壳还可以包括接地触点弹簧。当所述一个屏蔽外壳插入到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中时,半锁定弹簧可以从接触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时直到被锁定部锁定时与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所述一个或另一个屏蔽外壳的接地触点弹簧可以在半锁定弹簧与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接触之前与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或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所述接地触点弹簧与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时施加至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的载荷或者另选地当所述接地触点弹簧与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时施加至所述一个屏蔽外壳的载荷可以小于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时施加至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的载荷。
在以上变型连接器结构中,所述一个连接器还包括绝缘体,并且所述另一个连接器还包括主体以及由该主体保持的至少一个端子,所述至少一个端子可以构造成在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的大致同一时刻与所述绝缘体弹性接触。
另选地,在以上变型连接器结构中,所述一个连接器或另一个连接器均还包括主体和至少一个端子,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内的所述至少一个端子可以构造成在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的大致同一时刻与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内的所述至少一个端子弹性接触。
可以通过以下手段中的至少一种产生声音:所述闩锁臂的所述第三位置限制器插入到所述接合孔中的插入;或者所述半锁定弹簧被所述锁定部锁定。
所述一个连接器还可以包括:安装在所述绝缘体上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以及至少一根光纤,所述至少一根光纤与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光学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接合部可以是闩锁臂的第三位置限制器。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制造连接器的方法包括:制备具有第一面以及与所述第一面对置的第二面的绝缘体;制备屏蔽外壳,所述屏蔽外壳包括外壳主体、第一位置限制器和第二位置限制器,其中所述外壳主体包括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敞开的插入口,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插入口的边缘部并且位于所述插入口内部,所述第二位置限制器在所述外壳主体中设置成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对置,并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基本正交;并且在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和所述第二位置限制器分别与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抵接的同时,经由所述插入口将所述绝缘体插入到所述外壳主体中。
在本方面的制造方法中,当绝缘体插入到外壳主体的插入口时,位于外壳主体的插入口的边缘部的第一位置限制器和与第一位置限制器对置的第二位置限制器分别与绝缘体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抵接,以限制绝缘体的位置。这种布置有利于将绝缘体插入到外壳主体中。
在屏蔽外壳包括上述闩锁臂的情况下,所述绝缘体到所述外壳主体中的所述插入可以包括使所述第三位置限制器与所述外壳主体内部的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第一面抵接。在本方面的制造方法中,当绝缘体插入到插入口中时,绝缘体的位置受到第一位置限制器和第二位置限制器的抵接以及外壳主体内部的闩锁臂的第三位置限制器的抵接的限制。因此,绝缘体在插入到外壳主体中时不太可能发生偏斜。
在所述屏蔽外壳包括上述第四位置限制器的情况下,所述绝缘体到所述外壳主体中的所述插入可以包括使所述第四位置限制器与所述外壳主体内部的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第一面抵接。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当绝缘体插入到插入口中时,绝缘体的位置受到第一位置限制器和第二位置限制器的抵接以及外壳主体内部的第四位置限制器的抵接的限制。因此,绝缘体在插入到外壳主体中时不太可能发生偏斜。
用于制造上述连接器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将所述绝缘体插入到所述外壳主体中之后,将所述第四位置限制器按压到所述外壳主体中,以将所述第四位置限制器配合到所述绝缘体中的配合凹口中。在本方面的制造方法中,在将绝缘体插入到外壳主体中时,将第四位置限制器用作位置限制器,然后将其按压以配合到绝缘体的配合凹口中。因此,绝缘体在外壳主体内部沿第一方向固定在适当位置。
在屏蔽外壳包括上述第五位置限制器的情况下,所述绝缘体到所述外壳主体中的所述插入可以包括使所述第五位置限制器与所述外壳主体内部的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第二面抵接。在该方面的制造方法中,当绝缘体插入到插入口中时,绝缘体的位置被第一位置限制器和第二位置限制器的抵接以及外壳主体内部的第五位置限制器的抵接所限制。因此,绝缘体在插入到外壳主体中时不太可能发生偏斜。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右前俯视立体图。
[图1B]是连接器的左后仰视立体图。
[图2A]是沿图1A中的线2A-2A剖切的连接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2B]是沿图1A中的线2B-2B剖切的连接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2C]是沿图1A中的线2C-2C剖切的连接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2D]是沿图1A中的线2D-2D剖切的连接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2E]是沿图1A中的线2E-2E剖切的连接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2F]是沿图1A中的线2F-2F剖切的连接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连接器的左后俯视立体图的分解图。
[图4]是与图2A相对应的连接器的分解剖视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右前俯视立体图。
[图5B]是连接器的左后仰视立体图。
[图6A]是沿图5A中的线6A-6A剖切的连接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6B]是沿图5A中的线6B-6B剖切的连接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其示出了连接连接结构的两个连接器之前的状态。
[图7B]是连接器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其示出了两个连接器连接在一起的状态。
[图8A]是沿图7A中的线8A-8A剖切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8B]是沿图7A中的线8B-8B剖切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9A]是沿图7A中的线8A-8A剖切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其示出了当一个连接器插入另一个连接器中时,至少一个触点弹簧接触到两个连接器中一者的外壳的远端部分的状态。
[图9B]是沿图7A中的线8B-8B剖切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其示出了当所述一个连接器插入另一个连接器中时,至少一个触点弹簧接触到所述一个连接器的外壳的远端部分的状态。
[图10A]是沿图7A中的线8A-8A剖切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其示出了在所述一个连接器插入另一个连接器中时,至少一个半锁定弹簧接触到所述一个连接器的外壳的远端部分,并且基本上同时另一个连接器的端子弹性地接触到所述一个连接器的电路板的状态。
[图10B]是沿图7A中的线8B-8B剖切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其示出了在所述一个连接器插入另一个连接器中时,至少一个半锁定弹簧接触到所述一个连接器的外壳的远端部分,并且基本上同时另一个连接器的端子弹性地接触到所述一个连接器的电路板的状态。
[图11A]是沿图7A中的线8A-8A剖切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其示出了两个连接器连接在一起的状态。
[图11B]是沿图7A中的线8B-8B剖切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其示出了两个连接器连接在一起的状态。
[图12]是示出所述一个连接器插入另一个连接器中时,连接结构的所述一个连接器朝另一个连接器行进的插入距离以及插入距离与插入所需的插入力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1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变型的放大剖视图,其对应于图2A。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是参照图1A至图4对根据本发明的包括第一实施方式在内的多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C1的描述。图1A至图4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C1。图1A和图1B中指示的Y-Y′方向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方向。在Y-Y′方向上,Y′方向对应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并且Y方向对应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图1A和图1B中指示的Z-Z′方向与Y-Y′方向基本正交,并且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方向。图1A和图1B中指示的X-X′方向与Y-Y′和Z-Z′方向基本正交,但X-X′方向只需与Y-Y′方向基本正交并与Z-Z′方向交叉即可。
连接器C1包括电路板100(绝缘体)、至少一个电子部件200和屏蔽外壳300(也可简称为外壳300)。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A和图2D至图4中,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200用虚线示出。
电路板100具有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第一面101是电路板100面向Z方向的面,并且第二面102是电路板100面向Z′方向的面(与第一面101相反的面)。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的Y方向侧端部可以设置有多个在X-X′方向上间隔布置的电极110。电路板100的X方向侧端部和X′方向侧端部均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配合凹口120。
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200可以是可安装在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上的任何装置。例如,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200可以是光电转换器和/或电光转换器。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器C1还可以包括至少一根光纤400(未图示),该光纤与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200光学连接(参见图7A至11B的图示)。光纤400从外壳主体310引出。
光电转换器是光接收元件,例如光电二极管。光电转换器构造成将从光纤400入射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将转换的电信号输出到电路板100的导线或键合线(未图示)。
电光转换器为发光元件,例如半导体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电光转换器构造成将经由电路板100的导线或键合线输入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将转换的光信号发射到光纤400。
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200可以是多个电子部件。在电子部件200之一为光电转换器或电光转换器时,其余电子部件200可以包括安装在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上的光电转换电路或电光转换电路。
光电转换电路经由电路板100的导线或键合线与光电转换器连接。光电转换电路构造成处理已经由光电转换器从光信号转换而来的电信号。
电光转换电路经由电路板100的导线或键合线与电光转换器连接。电光转换电路构造成将已经输入到电光转换电路的电信号转换成可以转换成光信号的预定种类的信号,并将转换后的信号输出到电光转换器,以使电光转换器能够发射光信号。
显然,多个电子部件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光电转换器、至少一个电光转换器、至少一个光电转换电路和至少一个电光转换电路。光纤400的数量可以优选对应于光电转换器和/或电光转换器的数量。
外壳300由单个金属板形成。外壳300包括具有沿Y-Y′方向延伸的大致管状形状的外壳主体310。本发明中的大致管状形状可以是多边形截面管、圆形截面管、具有从Y方向端部延伸到Y′方向端部的切口的多边形截面管(在Z-Z′方向上具有大致有角的C形截面)或者具有从Y方向端部端延伸到Y′方向端部的切口的大致圆形截面管(在Z-Z′方向上具有大致C形截面)。外壳主体310容纳安装有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200的电路板100。在Z-Z′方向上,外壳主体310的Z方向侧部分(图1A至图4中的第一板311)的高度位置可以优选地布置成不与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200的Z方向上的末端接触。
外壳主体310包括插入口315、其边缘部315a以及与插入口315相对的连接口316。插入口315在Y′方向上敞开,并且连接口316在Y方向上敞开。插入口315构造成允许电路板100和电子部件200经此插入到外壳主体310中。插入口315的边缘部315a包括Z方向侧部分和Z′方向侧部分、X方向侧部分和X′方向侧部分。连接口316构造成允许主体的一部分和配对连接器(未图示)的端子的一部分经由此插入和移除。端子的所述一部分可与电路板100的电极110接触。
在图1A至图4中,外壳主体310为方形截面管,并且具有位于Z方向侧的第一板311、位于Z′方向侧的第二板312、位于X方向侧的第三板313以及位于X′方向侧的第四板314。在这种情况下,外壳主体310的插入口315的边缘部315a包括第一板311、第二板312、第三板313和第四板314中的每一者的Y′方向侧端部。换句话说,边缘部315a的Z方向侧部分是第一板311的Y′方向侧端部,边缘部315a的Z′方向侧部分是第二板312的Y′方向侧端部,边缘部315a的X方向侧部分是第三板313的Y′方向侧端部,边缘部315a的X′方向侧部分是第四板314的Y′方向侧端部。第一板311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锁定部311a。锁定部311a可以是盲孔、突起或延伸穿过第一板311的通孔。可以省略锁定部311a。
外壳300还包括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只需设置在外壳主体310的插入口315的边缘部315a处,并位于插入口315内且相对于电路板100位于Z方向侧。例如,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可以各自为片状构件,每个片状构件在Z-Z′方向上的截面均大致为L形或U形,并且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具体而言,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可以具有以下构造1)或2)。
1)如图1A至图4所示,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的第一部分从外壳主体310的边缘部315a的Z方向侧部分的Y′方向端部直线地或弧形地延伸到插入口315的内部(在Z′方向上)。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的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的Z′方向上的相应端部在Y方向上直线或弧形地延伸。
2)在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之一中,第一部分从外壳主体310的边缘部315a的X方向侧部分的Y′方向端部直线地或弧形地延伸到插入口315的内部(在X′方向上),并且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的Z′方向端部在Y方向上直线或弧形地延伸(未图示)。在另一个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中,第一部分从外壳主体310的边缘部315a的X′方向侧部分的Y′方向端部直线或弧形地延伸到插入口315的内部(在X方向上),并且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的Z′方向端部在Y方向上直线或弧形地延伸(未图示)。
在上述任何一个方面的每个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接的拐角可以优选但不必须形成斜切面。
在另一个方面中,每个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均可以是仅具有上述任一方面的第一部分的片状构件。在又一个方面中,每个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均可以是通过将外壳主体310的插入口315的边缘部315a的Z方向侧部分切断,并将切断部分弯折到插入口315的内部(向Z′方向侧)而形成的片状构件。
在上述任一方面中,当电路板100和电子部件200经由插入口315插入到外壳主体310中时,每个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均布置在不干扰电子部件200的位置。在图1A至图4中,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分别在外壳主体310的X方向侧端部和X′方向侧端部布置在外壳主体310内,以避免干扰安装在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的中央部分上的电子部件200。
外壳3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在外壳主体310中设置成在Z-Z′方向上与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间隔对置,并且相对于电路板100位于Z′方向侧。例如,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可以是外壳主体310的插入口315的边缘部315a的Z′方向侧部分(在图1A至图4中,是第二板312的Y′方向侧端部),该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与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在Z-Z′方向上间隔对置。
从上述任一方面的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到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在Z-Z′方向上的距离D基本上等于或略大于从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到第二面102在Z-Z′方向上的距离(即,电路板100在Z-Z′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因此,构造成使得当电路板100经由插入口315插入到外壳主体310中时,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可以在插入口315内分别抵接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和电路板100的第二面102。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只需要至少一个第一位置限制器。
外壳300还可以包括一对闩锁臂330。闩锁臂330中的每一者均包括臂331和接合部332(第三位置限制器)。臂331从上述任一方面的相应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在外壳主体310内沿Y方向延伸,相对于容纳在外壳主体310中的电路板100位于Z方向侧,并且在X-X′方向上可弹性变形。在图1A至图4中,闩锁臂330的臂331分别从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的第一部分的X方向端部和X′方向端部在外壳主体310内沿Y方向延伸。在另一个方面中,臂331可以不是从相应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而是从外壳主体310的插入口315的边缘部315a在外壳主体310内沿Y方向延伸,相对于容纳在外壳主体310内的电路板100位于Z方向侧,并且在X-X′方向上可弹性变形。
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可以是分别从臂331的各个自由端沿X和X′方向延伸的爪。接合部332的近端部在外壳主体310内相对于电路板100位于Z方向侧。接合部332的近端部可以定位成在Z-Z′方向上与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有小的间隙(参见图2A和图2E),或者另选可以与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抵接。在Z-Z′方向上,接合部332的近端部的Z′方向端部的高度位置可以优选与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的Z′方向端部的高度位置相同,也可以与之稍有不同。这样构造的接合部332可以在电路板100经由插入口315插入到外壳主体310中时,与外壳主体310内的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抵接。外壳主体310的X方向侧部分和X′方向侧部分(图1A至图4中的第三板313和第四板314)在与各个接合部332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313a和314a。接合部332的远端部穿过相应的第一开口313a和314a突出到外壳主体310的外部。在配对连接器的主体的一部分和端子的一部分如上所述经由连接口316插入到外壳主体310中,并且外壳主体310的Y方向侧部分与配对连接器的外壳配合的情况下,接合部332的远端部分别插入配对连接器的外壳的接合孔中,并卡合这些接合孔的边缘。
闩锁臂330还可以包括各自的操作部333(第三位置限制器)。操作部333分别从臂331的自由端和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之间的相应的中间部在X和X′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在外壳主体310内部相对于电路板100位于Z方向侧的近端部。操作部333的近端部可以定位成在Z-Z′方向上与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有小的间隙(参见图2A和图2C),或者另选可以与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抵接。在Z-Z′方向上,操作部333的近端部的Z′方向端部的高度位置可以优选与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的Z′方向端部的高度位置相同,也可以与之稍有不同。这样构造的操作部333的近端部在电路板100经由插入口315插入到外壳主体310中时,可以与外壳主体310内的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抵接。外壳主体310的X方向侧部分和X′方向侧部分(图1A至图4中的第三板313和第四板314)在对应于各个操作部333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开口313b和314b。操作部333的远端部穿过相应的第二开口313b和314b突出到外壳主体310的外部。
在操作部333分别在X′和X方向上被按压的情况下,使臂331分别在X′和X方向上弹性变形,并且接合部332分别在X′和X方向上移位,并且接合部332的远端部穿过第一开口313a和314a容纳在外壳主体310内。这使得接合部332的远端部从被卡在配对连接器的外壳的接合孔中的状态中释放出来。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每个闩锁臂只需要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位置限制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位置限制器可以与闩锁臂的接合部和操作部分开地设置在闩锁臂的臂上。这样变型的第三位置限制器只需要设置在一个或多个臂331上,位于外壳主体310内,相对于电路板100位于Z方向侧,并且当电路板100经由插入口315插入到外壳主体310中时抵接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变型的第三位置限制器可以与每个闩锁臂的接合部和/或操作部共存。另外,本发明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闩锁臂或无闩锁臂。
外壳3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对设置在外壳主体310中的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位于外壳主体310内并且相对于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位于Y方向侧。
这一对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是通过切断外壳主体310的X方向侧部分和X′方向侧部分(在图1A至图4中,第三板313的一部分和第四板314的一部分),并将切断的部分分别沿X′方向和X方向弯折而形成的片状构件。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包括在Z-Z′方向上延伸的相应的近端部和从近端部延伸到外壳主体310内部的相应的远端部(在X′和X方向上)。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的远端部配合到电路板100的相应配合凹口120中(参见图2B、图2D和图2F)。因此,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用作将电路板100固定在适当位置并限制电路板100在外壳主体310内沿Y-Y′方向的移动的固定部。在配合到配合凹口120中之前的状态下(这种状态也可以简称为预配合状态),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的远端部位于外壳主体310内,相对于电路板100位于Z方向侧(参见图4)。在这样的预配合状态下,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的远端部可以定位成在Z-Z′方向上与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有小的间隙,或者另选可以与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抵接。另外,在预配合状态下,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的远端部的Z′方向端部的高度位置可以优选与每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的Z′方向端部的高度位置相同,也可以与之稍有不同。这样构造的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在电路板100经由插入口315插入到外壳主体310中时,可以与外壳主体310内的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抵接。因此,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用作位置限制器。在电路板100插入到外壳主体310中后,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的远端部进一步弯折以便配合到上述的配合凹口120中,从而使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用作上述的固定部。由于切断外壳主体310的X方向侧部分和X′方向侧部分,在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周围分别形成有第三开口313c和314c,即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分别位于第三开口313c和314c内。
在图1A至图4中,外壳主体310的第三板313和第四板314中的每一者均设置有两个第四位置限制器和两个第三开口。在第三板313和第四板314中的每一者中,在接合部332和操作部333之间设置有一个第四位置限制器和一个第三开口,并且在相对于操作部333的Y′方向侧设置有剩余的一个第四位置限制器和剩余的一个第三开口。外壳主体310的第三板313和第四板314中的每一者均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第四位置限制器和三个以上的第三开口。
在另一个方面中,所述至少一对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可以不用作上述的位置限制器,而仅用作固定部。在这种情况下,该对或每一对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只需要构造成通过分别切断外壳主体310的X方向侧部分和X′方向侧部分并弯折这些部分以配合在相应配合凹口120中而形成。由于切断这些部分,在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周围也形成有第三开口313c和314c。
电路板100的配合凹口120可以分别通过电镀或其它方式设置有电极130。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对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配合在相应的配合凹口120中,并与之电连接。这在外壳主体310和电路板100之间建立了电连接,并允许电路板100经由外壳主体310接地。
在又一个方面中,所述至少一对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可以不用作固定部,而仅用作上述位置限制器。这种构造可以通过在电路板100插入到外壳主体310后不弯折所述至少一对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的远端部来提供。外壳主体主体310可以设置有与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分开的固定部。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四位置限制器或者没有第四位置限制器。也可以省略电路板100的配合凹口120,或者另选省略电路板100的配合凹口120和电极130。
外壳3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五位置限制器320d。所述至少一个第五位置限制器320d设置在外壳主体310的Z′方向侧部分(图1A至图4中的第二板312)中,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位于Y方向侧,并且在外壳主体310内相对于电路板100位于Z′方向侧。具体而言,所述或每个第五位置限制器320d可以是设置在外壳主体310的Z′方向侧部分中的在Z方向上突出的突起(参见图2B至图2E),或者另选是通过切断Z′方向侧部分而形成的片状构件,并且可以在外壳主体310内定位成从Z′方向侧与电路板100的第二面102抵接,或者另选可以在外壳主体310内定位成与第二面102有小的间隙。在Z-Z′方向上,所述至少一个第五位置限制器320d的Z方向端部或相应端部可以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的Z方向端部或相应端部的高度位置位于Z方向侧的一定高度位置处(参见图2A至图2E),或者另选与之高度位置相同。这样构造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五位置限制器320d在电路板100经由插入口315插入到外壳主体310中时,可以与外壳主体310内的电路板100的第二面102抵接。在图1A至图4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五位置限制器320d示出为在Y-Y′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突起。
在另一个方面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五位置限制器320d可以是外壳主体310的Z′方向侧部分(图1A至图4中的第二板312)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发明中,可以省略所述至少一个第五位置限制器。
现在将参照图3和图4描述制造上述连接器C1的方法。首先制备的是电路板100,在其第一面101上安装至少一个电子部件200。在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200是光电转换器和/或电光转换器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200可以连接到至少一根光纤400。
制备外壳300。外壳300包括上述任一方面的外壳主体310、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在这种情况下,电路板100放置并插入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之间(即在外壳主体310的插入口315中)。这允许电路板100经由外壳主体310的插入口315插入到外壳主体310中(该步骤也可称为“电路板100的插入过程”),同时使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与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抵接,并使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与电路板100的第二面102抵接。这防止在插入电路板100的过程中,安装在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上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200与外壳主体310的插入口315的边缘部315a碰撞。
在每个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均具有如上所述的大致L形或U形截面和倒角的情况下,使电路板100与斜切面抵接,从而将其引导到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之间。
在外壳300包括上述任一方面的一对闩锁臂330的情况下,在电路板100的插入过程中,可以使闩锁臂330的第三位置限制器(例如接合部332的近端部和/或操作部333的近端部)与外壳主体310内的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抵接。在这种情况下,电路板100沿Z方向倾斜的可能性较小。
在外壳300包括如上所述既用作位置限制器又用作固定部的至少一对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的情况下,在电路板100的插入过程中,可以使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的远端部与外壳主体310内的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抵接。同样,在这种情况下,电路板100在外壳主体310内沿Z方向倾斜的可能性较小。在电路板100设置有至少一对配合凹口120的情况下,电路板100插入到外壳主体310内会使至少一对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的远端部与电路板100的至少一对配合凹口120对准。在该插入之后,经由至少一对第三开口313c和314c插入夹具,以将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的远端部按压到外壳主体310的内部。结果,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的远端部分别配合到配合凹口120中。结果,电路板100在外壳主体310内部沿Y-Y′方向固定在适当位置。
在至少一对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仅用作固定部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电路板100的插入过程中,不使至少一对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与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抵接,并且在插入电路板100后,经由至少一对第三开口313c和314c插入夹具,以将至少一对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按压到外壳主体310的内部,并将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分别配合到配合凹口120中。
在电路板100的配合凹口120设置有相应的电极130的情况下,当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配合到配合凹口120中时,可优选使至少一对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分别与至少一对电极130接触。这建立了外壳300和电路板100之间的电连接。
在如上所述至少一对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仅用作位置限制器的情况下,在如上所述将电路板100插入到外壳主体310中后,至少一对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的远端部与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抵接。
在外壳300包括上述任一方面的至少一个第五位置限制器320d的情况下,在电路板100的插入过程中,可以使至少一个第五位置限制器320d与外壳主体310内的电路板100的第二面102抵接。在这种情况下,电路板100在外壳主体310内沿Z方向倾斜的可能性较小。
在外壳3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位置限制器和/或至少一个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并且还包括第五位置限制器320d的情况下,在电路板100的插入过程中,在外壳主体310内,可以使至少一个第三位置限制器和/或至少一个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与电路板100的第二面102抵接,并且使至少一个第五位置限制器320d也与电路板100的第二面102抵接。在这种情况下,电路板100在外壳主体310内沿Z和Z′方向倾斜的可能性较小。
上述的连接器C1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了以下技术特征和效果。
技术特征和效果1:由于以下原因,容易将电路板100插入到外壳主体310内。外壳主体310的插入口315的边缘部315a处设置有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并且所述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位于插入口315内;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在外壳主体310内设置成与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间隔对置;并且从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到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在Z-Z′方向上的各距离基本上等于或略大于电路板100在Z-Z′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因此,当电路板100经由插入口315插入到外壳主体310中时,电路板100的位置通过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和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分别与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抵接而受到限制,从而便于电路板100插入到外壳主体310中。另外,在如上所述抑制了电路板100在插入过程的倾斜的情况下,更容易将电路板100插入到外壳主体310中。
技术特征及效果2:由于以下原因,能够抑制外壳300的外壳主体310的强度降低。在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是上述任何一个方面的从外壳主体310的插入口315的边缘部315a的Y′方向端部延伸到插入口315的内部的片状构件的情况下,不必为了形成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而将插入口315的边缘部315a的部分切断。这样,可以抑制外壳主体310的强度降低。此外,在电路板100的插入过程中,使一对闩锁臂330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个第三位置限制器与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抵接的情况下,不必为了形成第三位置限制器而切断外壳主体310的部分。这抑制了外壳主体310的强度的降低。另外,在至少一个第五位置限制器320d是在外壳主体310的Z′方向侧部分中设置以沿Z方向突出的至少一个突起的情况下,不必为了制作至少一个第五位置限制器320d而切断外壳主体310的一部分。这抑制了外壳主体310的强度降低。
技术特征及效果3:在至少一对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用作位置限制器和固定部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在电路板100的插入过程中用至少一对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限制电路板100的位置,而且能够在电路板100插入后通过将至少一对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配合到电路板100的配合凹口120中,而将电路板100固定在Y-Y′方向上的适当位置。此外,在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与电路板100的配合凹口120的电极130连接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将电路板100固定在外壳主体310内的适当位置,而且能够将屏蔽外壳300与电路板100电连接。
技术特征及效果4:由于以下原因,能够减少外壳300的制造的步骤数量。在使一对闩锁臂330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个第三位置限制器在电路板100的插入过程中与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抵接的情况下,与将第三位置限制器与闩锁臂分开制造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外壳300的制造的步骤的数量。在至少一对第四位置限制器320c用作位置限制器和固定部的情况下,与单独制造位置限制器和固定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制造外壳300的步骤数。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5A至6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包括第二实施方式在内的多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C1′。图5A至6B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C1′。与在图1A和1B中一样,图5A和5B中指示出了Y-Y′、Z-Z′和X-X′方向。图5A和5B中指示的X-X′方向也与Y-Y′和Z-Z′方向基本正交,但X-X′方向只需与Y-Y′方向基本正交并与Z-Z′方向交叉即可。
连接器C1′可以类似于上述任一方面的连接器C1构造,只是连接器C1′的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与连接器C1的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的构造不同。现在将重点描述连接器C1′与连接器C1的不同之处,并省略重叠的描述。
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设置在外壳主体310的插入口315的边缘部315a处,并位于插入口315内且相对于电路板100位于Z方向侧。更具体地说,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中的每一者均是与外壳主体310分开的部件,并且包括附接部321a′和限制器主体322a′。
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的附接部321a′借助已知的固定手段(例如铆钉、螺钉和粘合剂)附接到外壳主体310的插入口315的边缘部315a。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的限制器主体322a′可以是片状构件,每个片状构件在Z-Z′方向上的截面均大致为L形或U形,并且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具体地说,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可以具有以下构造1)或2)。
1)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的附接部321a′分别附接到外壳主体310的边缘部315a的Z方向侧部分的X方向侧端部和X′方向侧端部(参见图5A至图6B)。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的限制器主体322a′的第一部分从附接部321a′到插入口315的内部(在Z′方向上)直线或弧形地延伸。限制器主体322a′的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的相应Z′方向端部在Y方向上直线或弧形地延伸。
2)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的附接部321a′分别附接到外壳主体310的边缘部315a的X方向侧部分和X′方向侧部分(未图示)。在这种情况下,在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中的一者中,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的限制器主体322a′的第一部分从附接到边缘部315的X方向侧部分的附接部321a′向插入口315的内部(即在X′方向上)直线或弧形地延伸,并且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的Z′方向端部沿Y方向直线或弧形地延伸(未图示)。另一限制器主体322a′的第一部分从附接到边缘部315的X′方向侧部分的附接部321a′向插入口315的内部(即在X方向上)直线或弧形地延伸,并且另一限制器主体322a′的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的Z′方向端部沿Y方向直线或弧形地延伸(未图示)。
在上述任一方面的每个限制器主体322a′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接的拐角可以优选地但不必须形成斜切面。
在另一个方面中,每个限制器主体322a′均可以是仅具有上述任一方面的第一部分的片状构件。在又一个方面中,每个限制器主体322a′均可以是通过部分地切断附接部321a′的一部分,并将切断的部分弯折到插入口315的内部(向Z′方向侧)而形成的片状构件。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附接部321a′均可以优选附接到外壳主体310的边缘部315a的内表面。
上述任一方面的每个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均可以优选地被定位成当电路板100和电子部件200经由插入口315插入到外壳主体310中时不干扰电子部件200。
连接器C1′的一对闩锁臂330的构造与连接器C1的一对闩锁臂330相似,但有以下不同。连接器C1′的臂331在外壳主体310内从上述任何一个方面的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的各个限制器主体322a′沿Y方向延伸,相对于容纳在外壳主体310内的电路板100位于Z方向侧,并且在X-X′方向上可弹性变形。在图5A至图6B中,闩锁臂330的臂331分别在外壳主体310内从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的限制器主体322a′的第一部分的X方向端部和X′方向端部沿Y方向延伸。
在另一个方面中,臂331可以不是从各个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而是从外壳主体310的插入口315的边缘部315a在外壳主体310内沿Y方向延伸,相对于容纳在外壳主体310内的电路板100位于Z方向侧,并且可以在X-X′方向上弹性变形。
上述连接器C1′除了以下步骤外,可以类似于连接器C1的制造。然而,在这样的制造步骤中,优选制备包括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的外壳300。
上述连接器C1′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了连接器C1及其制造方法的技术特征和效果1、3和4。此外,由于以下原因,连接器C1′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抑制外壳300的外壳主体310的强度降低。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是与外壳主体310分开的构件。因此,没有必要为了制造一对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而切断插入口315的边缘部315a的一部分,从而抑制了外壳主体310的强度的降低。另外,在一对闩锁臂330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个第三位置限制器在电路板100的插入过程中与电路板100的第一面101抵接的情况下,不必为了制作每一个第三位置限制器而切断外壳主体310的一部分,从而抑制了外壳主体310的强度的降低。另外,在所述或每个第五位置限制器320d是在外壳主体310的Z′方向侧部分中设置的在Z方向上突出的突起的情况下,不必为了制作所述或每个第五位置限制器320d而切断外壳主体310的一部分,因此,抑制了外壳主体310的强度的降低。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7A至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包括第三实施方式在内的多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连接器结构。图7A至图12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与在图1A和1B中一样,图7A和7B中指示出了Y-Y′、Z-Z′和X-X′方向。图8A至11B中也指示出了Y-Y′和Z-Z′方向。X-X′方向只需与Y-Y′方向基本正交并与Z-Z′方向交叉即可。
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器C1(第一连接器)和连接器C2(第二连接器)。连接器C1是上述任一方面的连接器。连接器C2是上述的配对连接器,用于匹配连接器C1。连接器C2包括绝缘性主体10、多个端子20以及屏蔽外壳30(也可以简单地称为外壳30)(其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屏蔽外壳)。
连接器C1的外壳300(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屏蔽外壳)的外壳主体310在Y-Y′方向上可插入到连接器C2的外壳30中,并可从其移除。为了便于描述,在外壳300已经插入到外壳30中的状态下,外壳300相对于外壳30的相对位置将被称为第一位置P1(参见图11A和图11B),并且从外壳300在插入时相对于外壳30的起始位置到第一位置P1的路线将被称为插入路线(参见图9A至图11B)。插入路线包括插入起始位置和第一位置P1。
与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外部形状相符,连接器C2的外壳30具有大致管状的形状(例如,多边形截面管、圆形截面管、具有从Y方向端部延伸至Y′方向端部的切口的多边形截面管(在Z-Z′方向上具有大致有角的C形截面),或者具有从Y方向端部延伸至Y′方向端部的切口的大致圆形截面管(在Z-Z′方向上具有大致C形截面)。外壳30在Y-Y′方向上延伸。外壳30可以由金属板制成,或者可以由在其外表面或内表面蒸镀有金属的树脂制成。在图7A至图11B中,外壳体30为方形截面管,并且具有在Z方向侧的第一板31、在Z′方向侧的第二板32、在X方向侧的第三板33以及在X′方向侧的第四板34。连接器C2的外壳30待与框架地面、电路板的接地电极等连接,从而接地。
连接器C2的外壳30容纳主体10以及由主体10保持的端子20。端子20中的每一者均包括接触部21、尾部22和中间部23。中间部23分别设置在端子20的接触部21和尾部22之间,并且由主体10沿X-X′方向间隔地保持。接触部21可以优选地从主体10露出或突出,以便与连接器C1的电极110接触。尾部22可以优选地在与接触部21相反的一侧从主体10突出。
在图8A至图11B中,主体10包括基部11和舌部12。基部11被保持在外壳30内。舌部12是大致平坦的板,其在Z-Z′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基部11在Z-Z′方向上的尺寸,并在外壳30内从基部11沿Y′方向延伸。端子20的中间部23由基部11在X-X′方向上间隔地保持。端子20的接触部21在Z′方向上从舌部12突出。端子20的尾部22在Y方向上从基部11突出。
在插入路线中,端子20的接触部21和主体10的一部分(图11A和图11B中的舌部12)经由连接器C1的连接口316插入到外壳主体310中,并且端子20的接触部21在第一位置P1分别在外壳主体310内与连接器C1的电极110弹性接触。这建立了连接器C1与连接器C2之间的电连接。
连接器C1的外壳300包括上述任一方面的一对闩锁臂330。所述一对闩锁臂330包括一个闩锁臂330和另一个闩锁臂330。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分别是在X和X′方向上突出的爪。连接器C2的外壳30具有一对接合孔35。这一对接合孔35包括一个接合孔35和另一个接合孔35。一个接合孔35设置在外壳30的X方向侧部分中,另一个接合孔35设置在外壳30的X′方向侧部分中。在图7A至图11B中,所述一个接合孔35设置在外壳30的第三板33中,所述另一个接合孔35设置在外壳30的第四板34中。
两个外壳中的一者(即连接器C1的外壳300或连接器C2的外壳30)还包括多个锁定部311a,另一个外壳还包括多个半锁定弹簧36。
锁定部311a可以是设置在所述一个外壳的对置面中的盲孔或通孔。另选地,锁定部311a可以是设置在所述一个外壳的对置面上并向另一个外壳突出的突起。此处所述一个外壳的对置面是指在插入路线中在第一位置P1处与另一个外壳相对的面。
每一个半锁定弹簧36均是通过切断另一个外壳的一部分而形成的。每个半锁定弹簧36均包括弹簧部和锁定突起。每个弹簧部均可以优选沿Y-Y′方向延伸,并且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每个弹簧部的固定端与另一个外壳邻接。每个锁定突起均设置在相应弹簧部的自由端,并朝所述一个外壳突出。例如,在每个半锁定弹簧36均设置在外壳30(这是另一个外壳)中的情况下,其锁定突起可以优选向内突出(朝向外壳300(这是所述一个外壳))比弹簧部的内表面和/或外壳30的内表面更进一步。在外壳300(这是另一个外壳)中设置有每个半锁定弹簧36的情况下,其锁定突起可以优选向外突出(朝向外壳30(这是所述一个外壳))比弹簧部的外表面和/或外壳300的外表面更进一步。
在图7A至图11B中,锁定部311a是在外壳300的第一板311的外表面(对置面)中沿X-X′方向间隔设置的盲孔,并且半锁定弹簧36是通过沿X-X′方向间隔地切断外壳30的第一板31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在每个半锁定弹簧36中,固定端与第一板31邻接,弹簧部从固定端到锁定突起沿Y方向延伸。每个锁定突起均向内(朝向外壳300(向Z′方向侧))突出比弹簧部的内表面和外壳30的第一板31的内表面更进一步。
所述一个或另一个外壳还可以包括接地触点弹簧37(也可以简称为触点弹簧37)。通过切断所述一个或另一个外壳的一部分而形成触点弹簧37。触点弹簧37包括弹簧部和接触突起。每个弹簧部均可以优选沿Y-Y′方向延伸,并且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弹簧部的固定端与所述一个或另一个外壳邻接。接触突起设置在弹簧部的自由端,并朝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突出。例如,在触点弹簧37设置在外壳30中的情况下,接触突起可以优选向内突出(朝向外壳300(这是所述一个外壳))比弹簧部的内表面和/或外壳30的内表面更进一步。在外壳300(这是另一个外壳)中设置有触点弹簧37的情况下,接触突起可以优选向外突出(朝向外壳30(这是所述一个外壳))比弹簧部的外表面和/或外壳300的外表面更进一步。
在图7A至图11B中,通过切断外壳30的第一板31的半锁定弹簧36之间的一部分而形成触点弹簧37。在触点弹簧37中,固定端与第一板31邻接,弹簧部从固定端到接触突起沿Y′方向延伸。接触突起向内(朝向外壳300(向Z′方向侧))突出比弹簧部的内表面和外壳30的第一板31的内表面更进一步。可以省略触点弹簧37。
在从分别与外壳30的X方向侧部分和X′方向侧部分(图7A至图11B中的第三板33和第四板34)的远端(Y′方向端部)接触时开始直到分别插入接合孔35中的插入路线中就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来说,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臂331在X′和X方向上弹性变形,并且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分别从X′和X方向侧与外壳30的X方向侧部分和X′方向侧部分弹性接触。
在从与所述一个外壳的远端接触时开始直到被分别锁定在锁定部311a中的插入路线中,就另一个外壳的半锁定弹簧36来说,半锁定弹簧36的弹簧部远离所述一个外壳弹性变形,并且半锁定弹簧36的锁定突起与所述一个外壳弹性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在外壳30中设置有半锁定弹簧36的情况下,所述一个外壳的远端为外壳300的Y方向侧端部,而在外壳300中设置有半锁定弹簧36的情况下,所述一个外壳的远端为外壳30的Y′方向侧端部。
在所述一个外壳或另一个外壳中设置有触点弹簧37的情况下,在插入路线中,触点弹簧37的弹簧部远离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弹性变形,并且触点弹簧37的接触突起与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弹性接触。
为了便于描述,第二位置P2指的是当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与外壳30的X方向侧部分和X′方向侧部分的远端接触时,外壳300相对于外壳30的相对位置。第三位置P3指的是触点弹簧37与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的远端接触的位置(参见图9A和图9B)。第四位置P4指的是当半锁定弹簧36与所述一个外壳的远端接触时,外壳300相对于外壳30的相对位置(参见图10A和图10B)。第二位置P2至第四位置P4包括在插入路线中。在省略触点弹簧37的情况下,也省略第三位置P3。
在第二位置P2,当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开始接触外壳30的X方向侧部分和X′方向侧部分的远端时,触点弹簧37可以优选位于不与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接触的位置。换句话说,可以在使触点弹簧37与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接触之前,使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与外壳30的X方向侧部分和X′方向侧部分的远端部接触。例如,这可以实施为下述的(A)或(B)。
(A)在外壳300中设置有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并且外壳30中设置有触点弹簧37的情况下,在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开始接触外壳30的X方向侧部分和X′方向侧部分的远端的位置处,触点弹簧37的接触突起可以优选布置在不与外壳300的远端接触的位置。
(B)在外壳300中设置有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以及触点弹簧37的情况下,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在Y-Y′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触点弹簧37的接触突起的Y-Y′方向上的位置位于Y方向侧。
在第三位置P3,当触点弹簧37开始接触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时,半锁定弹簧36的锁定突起可以优选布置成不与所述一个外壳接触。换句话说,可以优选地,在使半锁定弹簧36与所述一个外壳的远端接触之前,使触点弹簧37与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进行弹性接触(参见图9A和图9B)。例如,这可以实施为下述(1)至(4)中的一种。
(1)在外壳30中设置有半锁定弹簧36和触点弹簧37的情况下,触点弹簧37的接触突起在Y-Y′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半锁定弹簧36的锁定突起在Y-Y′方向上的位置位于Y′方向侧。在这种情况下,触点弹簧37和半锁定弹簧36可以在Y-Y′方向上相反地延伸。
(2)在外壳300中设置有半锁定弹簧36和触点弹簧37的情况下,触点弹簧37的接触突起在Y-Y′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半锁定弹簧36的锁定突起在Y-Y′方向上的位置位于Y方向侧。在这种情况下,触点弹簧37和半锁定弹簧36可以在Y-Y′方向上相反地延伸。
(3)在外壳30中设置有半锁定弹簧36且外壳300中设置有触点弹簧37的情况下,在触点弹簧37的接触突起开始接触外壳30的位置处,半锁定弹簧36的锁定突起可以优选布置在不与外壳300的远端接触的位置。
(4)在外壳300中设置有半锁定弹簧36且外壳30中设置有触点弹簧37的情况下,在触点弹簧37的接触突起开始接触外壳300的位置处,半锁定弹簧36的锁定突起可以优选地布置在不与外壳30的远端接触的位置。
此外,可以构造成在第四位置P4处,使半锁定弹簧36与所述一个外壳的远端接触(参见图10A),并且基本上同时使端子20与连接器C1的电路板100接触(参见图10B)。更具体地说,在外壳30中设置有半锁定弹簧36的情况下,半锁定弹簧36的锁定突起在Y-Y′方向上的位置基本上与端子20的接触部21露出或突出于主体10的部分在Y-Y′方向上的位置相同(如图10A和10B所示)。在外壳300中设置有半锁定弹簧36的情况下,半锁定弹簧36的锁定突起可以优选地布置成在端子20的接触部21从主体10露出或突出的部分开始接触连接器C1的电路板100的位置与外壳30的远端接触。
在锁定部311a为上述盲孔或通孔的情况下,在第一位置P1处,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分别从X′方向和X方向侧插入到所述一个和另一个接合孔35中,所述一个闩锁臂330和所述另一个闩锁臂330的臂331自行恢复(参见图7B),并且半锁定弹簧36的锁定突起配合(锁定)到锁定部311a中(参见图11B)。
在锁定部311a为上述突起的情况下,在第一位置P1处,所述一个闩锁臂330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分别从X′方向和X方向侧插入到所述一个和另一接合孔35中,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臂331自行恢复(参见图7B),并且半锁定弹簧36的锁定突起跨上并越过锁定部311a,被锁定部311a卡合(锁定)。
这样,一对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插入一对接合孔35中,并且半锁定弹簧36被锁定部311a锁定,从而使连接器C1和连接器C2机械地连接在一起。
当被锁定部311a锁定时,半锁定弹簧36保持其与所述一个外壳的弹性接触。当从连接器C2的外壳30移除连接器C1的外壳300时,半锁定弹簧36从其与所述一个外壳的弹性接触中释放。
优选但不必须由以下至少一项操作产生声音: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到接合孔35中的插入;或半锁定弹簧36与锁定部311a锁定。该声音可优选由至少以下操作产生,例如:闩锁臂330的臂331和/或接合部332分别与接合孔35的边缘弹性接触,或半锁定弹簧36分别与锁定部311a弹性接触。
在所述一个外壳或另一个外壳中设置有触点弹簧37的情况下,触点弹簧37的接触突起在第一位置P1处与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持续弹性接触。换句话说,触点弹簧37的弹簧部保持远离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弹性变形。当从连接器C2的外壳30移除连接器C1的外壳300时,触点弹簧37与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的弹性接触被释放。
(A1)当触点弹簧37与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进行弹性接触时,载荷施加至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该载荷(可以称为第一载荷)可以优选小于当半锁定弹簧36与所述一个外壳进行弹性接触时施加至所述一个外壳的载荷(可以称为第二载荷)。
(A2)第一载荷可以不大于第二载荷的四分之一。
在(A1)或(A2)方面中,优选将触点弹簧37的弹性力设定为小于每个半锁定弹簧36的弹性力,和/或将触点弹簧37的接触突起的突起量设定为小于每个半锁定弹簧36的锁定突起的突起量。
(B)第一载荷可以是通过使触点弹簧37与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弹性接触而使具有触点弹簧37的所述一个外壳或另一个外壳与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电连续并电接地所需的最小载荷。例如,在具有触点弹簧37的所述一个外壳或另一个外壳与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之间进行Sn电镀(镀锡)的情况下,并且在触点弹簧37与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之间的弹性接触为Sn电镀(镀锡)部件之间的弹性接触的情况下,第一载荷可以优选为1N至3N。
下面的讨论涉及在连接器C2的外壳30中设置有半锁定弹簧36和触点弹簧37并且连接器C1的外壳300中设置有锁定部311情况(1)中,连接器C1与连接器C2的连接方法。
启动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外壳主体310在Y-Y′方向上到连接器C2的外壳30中的插入。此后,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外壳主体310相对于连接器C2的外壳30到达第二位置P2,并且连接器C1的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分别与外壳30的X方向侧部分和X′方向侧部分的远端接触。此后,进一步推进连接器C1的外壳主体310到连接器C2的外壳30中的插入(从第二位置P2到第三位置P3)。此时,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分别被连接器C1的外壳30的X方向侧部分和X′方向侧部分按压,并分别在X′和X方向上弹性变形。因此,正是从第二位置P2开始,使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与连接器C1的外壳300弹性接触(对外壳300施加载荷)。这增加了插入力,以将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外壳主体310插入到连接器C2的外壳30中(如图12中所示)。
此后,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外壳主体310相对于连接器C2的外壳30到达第三位置P3,并且在连接器C2的半锁定弹簧36与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远端(Y方向端部)接触之前,连接器C2的触点弹簧37与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远端接触(参见图9A和图9B)。此后,进一步推进连接器C1的外壳主体310到连接器C2的外壳30中的插入(从第三位置P3到第四位置P4)。此时,触点弹簧37的弹簧部远离连接器C1的外壳300弹性变形,并且触点弹簧37与连接器C1的外壳300弹性接触(对外壳300施加载荷)。因此,如图12中所示,触点弹簧37的弹性接触加至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上述弹性接触,因此,进一步和缓地增加插入力。
此后,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外壳主体310相对于连接器C2的外壳30到达第四位置P4,连接器C2的半锁定弹簧36与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远端(Y方向端部)进行弹性接触,并且基本上同时连接器C2的端子20的接触部21与连接器C1的电路板100进行弹性接触。此后,进一步推进连接器C1的外壳主体310到连接器C2的外壳30中的插入(从第四位置P4到第一位置P1)。此时,半锁定弹簧36远离连接器C1的外壳300弹性变形,并且半锁定弹簧36与连接器C1的外壳300弹性接触(对外壳300施加载荷);同时端子20弹性变形,并且端子20的接触部21与电路板100弹性接触(对连接器C1的电路板100施加载荷)。因此,半锁定弹簧36的弹性接触和端子20的弹性接触加至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上述弹性接触以及触点弹簧37的上述弹性接触,从而插入力急剧增加(如图12中所示)。
此后,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外壳主体310相对于连接器C2的外壳30到达第一位置P1。然后,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插入连接器C2的外壳30的接合孔35中,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臂331自行恢复,并且基本上同时半锁定弹簧36被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锁定部311a锁定。而且,连接器C2的端子20的接触部21分别与连接器C1的电路板100的电极110弹性接触。由于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插入接合孔35中,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将不会与连接器C2的外壳30弹性接触;并且由于半锁定弹簧36与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锁定部311a锁定,半锁定弹簧36与连接器C1的外壳300更柔和地弹性接触。结果,插入力急剧减小(如图12中所示)。以这种方式,连接器C1和C2电气和机械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连接结构。
下面的讨论涉及在连接器C1的外壳300中设置有半锁定弹簧36和触点弹簧37并且连接器C2的外壳30中设置有锁定部311a情况(2)中,连接器C1与连接器C2的连接方法。
上述(1)的连接方法从连接器C1的外壳300插入连接器C2的外壳30开始,经过第二位置P2,到第三位置P3都适用。
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外壳主体310相对于连接器C2的外壳30到达第三位置P3,并且在连接器C1的半锁定弹簧36与连接器C2的外壳30的远端(Y′方向端部)接触之前,连接器C1的触点弹簧37与连接器C2的外壳30的远端接触。此后,进一步推进连接器C1的外壳主体310到连接器C2的外壳30中的插入(从第三位置P3到第四位置P4)。此时,触点弹簧37的弹簧部远离连接器C2的外壳30弹性变形,并且触点弹簧37与连接器C2的外壳30弹性接触(对外壳30施加载荷)。这样,触点弹簧37的弹性接触加至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上述弹性接触,因此,插入力和缓地增加。
此后,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外壳主体310相对于连接器C2的外壳30到达第四位置P4,连接器C1的半锁定弹簧36与连接器C2的外壳30的远端(Y′方向端部)进行弹性接触,并且基本上同时连接器C2的端子20的接触部21与连接器C1的电路板100进行弹性接触。此后,进一步推进连接器C1的外壳主体310到连接器C2的外壳30中的插入(从第四位置P4到第一位置P1)。此时,半锁定弹簧36远离连接器C2的外壳30弹性变形,半锁定弹簧36与连接器C2的外壳30弹性接触(对外壳30施加载荷);同时端子20弹性变形,并且端子20的接触部21与电路板100弹性接触(对连接器C1的电路板100施加载荷)。因此,半锁定弹簧36的弹性接触以及端子20的弹性接触加至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上述弹性接触以及触点弹簧37的上述弹性接触,使得插入力急剧增加。
此后,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外壳主体310相对于连接器C2的外壳30到达第一位置P1。然后,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插入连接器C2的外壳30的接合孔35中,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臂331自行恢复,并且基本上同时半锁定弹簧36被连接器C2的外壳30的锁定部311a锁定。另外,连接器C2的端子20的接触部21分别与连接器C1的电路板100的电极110进行弹性接触。由于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插入接合孔35中,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不会与连接器C2的外壳30弹性接触;并且由于半锁定弹簧36被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锁定部311a锁定,半锁定弹簧36与连接器C2的外壳30更柔和地弹性接触。结果,如图12中所示,插入力急剧减小。以这种方式,连接器C1和C2在电气和机械上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连接结构。
下面的讨论涉及在连接器C2的外壳30中设置有半锁定弹簧36并且连接器C1的外壳300中设置有锁定部311a和触点弹簧37的情况(3)中,连接器C1与连接器C2的连接方法。
上述(1)的连接方法从连接器C1的外壳300插入连接器C2的外壳30开始,经过第二位置P2,到第三位置P33都适用。
此后,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外壳主体310相对于连接器C2的外壳30到达第三位置P3,并且在连接器C2的半锁定弹簧36与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远端(Y方向端部)接触之前,连接器C1的触点弹簧37与连接器C2的外壳主体30的远端(Y′方向端部)接触。此后,进一步推进连接器C1的外壳主体310到连接器C2的外壳30中的插入(从第三位置P3到第四位置P4)。此时,触点弹簧37的弹簧部远离连接器C2的外壳30弹性变形,并且触点弹簧37与连接器C2的外壳30弹性接触(对外壳体30施加载荷)。因此,触点弹簧37的弹性接触加至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上述弹性接触,使得插入力进一步和缓地增加。此后,上述(1)的连接方法也适用于随后将连接器C1的外壳300插入到连接器C2的外壳30中(从第四位置P4到第一位置P1)。
下面的讨论涉及在连接器C1的外壳300中设置有半锁定弹簧36并且连接器C2的外壳30中设置有锁定部311a和触点弹簧37的情况(4)中,连接器C1与连接器C2的连接方法。
上述(1)的连接方法从连接器C1的外壳300插入连接器C2的外壳30开始,经过第二位置P2,到第三位置P33都适用。
此后,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外壳主体310相对于连接器C2的外壳30到达第三位置P3,并且在连接器C1的半锁定弹簧36与连接器C2的外壳30的远端(Y′方向端部)接触之前,连接器C2的触点弹簧37与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远端(Y方向端部)接触。此后,进一步推进连接器C1的外壳主体310到连接器C2的外壳30中的插入(从第三位置P3到第四位置P4)。此时,触点弹簧37的弹簧部远离连接器C1的外壳300弹性变形,并且触点弹簧37与连接器C1的外壳300弹性接触(对外壳300施加载荷)。因此,触点弹簧37的弹性接触加至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上述弹性接触,使得插入力进一步和缓地增加。
此后,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外壳主体310相对于连接器C2的外壳30到达第四位置P4,连接器C1的半锁定弹簧36与连接器C2的外壳30的远端(Y′方向端部)进行弹性接触,并且基本上同时连接器C2的端子20的接触部21与连接器C1的电路板100进行弹性接触。此后,进一步推进连接器C1的外壳主体310到连接器C2的外壳30的插入(从第四位置P4到第一位置P1)。此时,半锁定弹簧36远离连接器C2的外壳30弹性变形,并且半锁定弹簧36与连接器C2的外壳30进行弹性接触(对外壳300施加载荷);同时端子20弹性变形,并且端子20的接触部21与电路板100进行弹性接触(对连接器C1的电路板100施加载荷)。因此,半锁定弹簧36的弹性接触以及端子20的弹性接触加至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上述弹性接触以及触点弹簧37的上述弹性接触,使得插入力急剧增加。
此后,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外壳主体310相对于连接器C2的外壳30到达第一位置P1。然后,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插入连接器C2的外壳30的接合孔35中,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臂331自行恢复,并且基本上同时半锁定弹簧36被连接器C2的外壳30的锁定部311a锁定。另外,连接器C2的端子20的接触部21分别与连接器C1的电路板100的电极110进行弹性接触。由于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插入接合孔35中,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不会与连接器C2的外壳30弹性接触;并且由于半锁定弹簧36被连接器C2的外壳30的锁定部311a锁定,半锁定弹簧36与连接器C2的外壳30更柔和地弹性接触。结果,插入力急剧减小。以这种方式,连接器C1和C2在电气和机械上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连接结构。
上述连接器C1和连接器C2的连接结构具有以下技术特征和效果。
技术特征和效果(1):工人能够容易地识别出连接器C1和连接器C2已经在电气和机械上连接在一起,原因如下。如果闩锁臂的接合部插入接合孔中的时刻与所述至少一个半锁定弹簧被锁定部锁定的时刻不同,则工人可能在闩锁臂的接合部插入接合孔中时错误地识别出这两个连接器已经连接在一起。这与本连接结构相反,在本连接结构中,在第一位置P1处,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插入连接器C1的外壳300的接合孔35中,并且基本上同时半锁定弹簧36被锁定部311a锁定。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插入到接合孔35中并且半锁定弹簧36被锁定部311a锁定将会产生使得工人能够识别出连接器已经连接在一起的咔哒感(触觉感觉)。
此外,在由闩锁臂330的接合部332插入接合孔35中和/或半锁定弹簧36被锁定部311a锁定产生声音的情况下,该声音使工人更容易识别出连接器已经连接在一起。
此外,在第四位置P4处,连接器C2的半锁定弹簧36与连接器C2的外壳30的远端(Y′方向端部)进行弹性接触,并且基本上同时连接器C2的端子20的接触部21与连接器C1的电路板100进行弹性接触的情况下,在从第四位置P4到第一位置P1处半锁定弹簧36才与所述另一个外壳进行弹性接触,并且端子20才与电路板100进行弹性接触。这意味着,在第四位置P4,增添了半锁定弹簧36以及端子20的弹性接触,并且在第一位置P1,通过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插入接合孔35中(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的弹性接触)并且通过半锁定弹簧36被锁定部311a锁定(半锁定弹簧36的较柔和弹性接触),产生了更强的咔哒感。这种咔哒感使工人更容易识别出连接器的连接。
一般来说,在连接器包括光纤的情况下,因为光纤很容易断裂,所以这种连接器需要缓慢地插入另一个连接器中。当缓慢地连接连接器时,如果闩锁臂的接合部插入接合孔中的时刻与所述至少一个半锁定弹簧被锁定部锁定的时刻不同,则在闩锁臂的接合部插入接合孔中时工人可能会错误地识别出连接器的连接完成。这与本连接结构相反,在本连接结构中,所述一个和另一个闩锁臂330插入接合孔35中并且半锁定弹簧36被锁定部311a锁定将会产生咔哒感,即使在缓慢连接连接器C1和C2时,这种感觉也降低了工人错误地识别出连接器已经连接在一起的可能性。
技术特征及效果(2):在所述一个外壳或另一个外壳中设置有触点弹簧37,并且在所述另一个外壳的半锁定弹簧36与所述一个外壳的远端接触之前(即,在端子20的接触部21与电路板100的电极110连接之前),触点弹簧37与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进行弹性接触的情况下,第一载荷小于第二载荷。这意味着由触点弹簧37与所述另一个外壳或所述一个外壳的弹性接触所产生的感觉被削弱,并减少了工人将这种感觉错误地识别为上述咔哒感觉的可能性。通过将第一载荷设定为不大于第二载荷的四分之一的值,或者设定为上述最小载荷,能够进一步削弱这种感觉。此外,在连接器电连接在一起之前,连接器的外壳被接地。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的屏蔽外壳、连接器、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以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书所述的范围内以任何方式进行变型,如下面所讨论的。
本发明的外壳主体可以是任何包括在Y′方向上敞开的插入口及其边缘部的外壳主体。本发明的外壳主体的连接口可以不在Y方向上敞开,而是在Z或Z′方向上敞开。换句话说,本发明的外壳主体不需要具有大致管状的形状。
本发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可以是从上述任一方面的外壳主体的插入口的边缘部延伸到插入口内部的片状构件。例如,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可以是在Z-Z′方向上具有大致L形或U形截面的片状构件,并且可以具有以下1)至3)的构造之一。
1)所述或每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包括从外壳主体310的插入口315的边缘部315a的Z′方向侧部分(图13中的第二板312)的Y′方向端部直线或弧形地延伸到插入口315的内部(在Z方向上)的第一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包括从第一部分的Z方向端部沿Y方向直线或弧形地延伸的第二部分(参见图13)。
2)所述或每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包括从外壳主体310的插入口315的边缘部315a的X方向侧部分的Y'方向端部直线或弧形地延伸到插入口315的内部(在X'方向上)的第一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包括从第一部分的Z方向端部沿Y方向直线或弧形地延伸的第二部分。
3)所述或每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包括从外壳主体310的插入口315的边缘部315a的X'方向侧部分的在Y'方向端部直线或弧形地延伸到插入口315的内部(在X方向上)的第一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包括从第一部分的Z方向端部沿Y方向直线或弧形地延伸的第二部分。
在上述任一方面的所述或每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接的拐角可优选但不是必须形成斜切面。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或每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可以是仅具有上述任一方面的第一部分的片状构件。在又一方面中,所述或每个第二位置限制器320b'可以是通过部分切断外壳主体310的插入口315的边缘部315a的Z'方向侧部分并将切断部弯折到插入部315的内部(到Z方向侧)而形成的片状构件。
另选地,本发明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可以类似于上述任一方面的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来构造。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位置限制器可以包括附接部和限制器主体。所述或每个附接部附接到上述任一方面的外壳主体的边缘部的Z'方向侧部分、X方向侧部分或X'方向侧部分,并且在其它方面中,可以类似于上述任一方面的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的附接部321a'来构造。所述或每个限制器主体可以是从对应附接部延伸到外壳主体的插入口的内部的片状构件,并且可以类似于上述任一方面的第一位置限制器320a'的限制器主体322a'来构造。
本发明的所述或每个第五位置限制器可以是通过部分地切断上述任一方面的外壳主体并且将切断部弯折到该外壳主体的内部而形成的片状构件,并且可以抵接在电路板的第二面上。例如,一对第五位置限制器320d'可以设置为通过切断外壳主体310的X方向侧部分和X'方向侧部分(分别在图13中对应于第三板313的一部分和第四板314的一部分)并且分别在X'和X方向上弯折切断部而形成的片状构件,并且可以抵接在电路板100的第二面102上。在各个第五位置限制器320d'周围也形成四个开口。
本发明的绝缘体不限于上述电路板,而可以是绝缘树脂体。在绝缘体是主体的情况下,主体可以构造成保持至少一个端子,该端子可在外壳主体内部与配对连接器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本发明的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在该主体的任何部分中,Z方向侧的面可以用作第一面,并且Z'方向侧的面可以用作第二面。即使在连接器包括代替电路板的上述主体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上述任一方面的制造方法来制造所述连接器。本发明的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可以安装在上述任一方面的的绝缘体上。
本发明的连接结构可以包括代替连接器C1的连接器C1'。换句话说,连接器C1'也可以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连接器。
本发明的所述至少一个半锁定弹簧不需要通过切断另一个外壳而形成。例如,所述至少一个半锁定弹簧可以从另一个外壳的Y方向端部延伸并且沿Y'方向弯折到另一个外壳的内部,以插入另一个外壳中,或者另选地,可以从另一个外壳的Y'方向端部延伸并且沿Y方向弯折到另一个外壳的内部,以插入另一个外壳中。
本发明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地触点弹簧不需要通过切断所述一个或另一个外壳而形成。所述至少一个接地触点弹簧可以从所述一个或所述另一个外壳的Y方向端部延伸并且在Y'方向上弯折到所述一个或所述另一个外壳的内部,以插入到所述一个或所述另一个外壳中,或者可以从所述一个或所述另一个外壳的Y'方向端部延伸并且在Y方向上弯折到所述一个或所述另一个外壳的内部,以插入到所述一个或所述另一个外壳中。
在本发明的连接结构中,连接器C1或C1'可以包括主体和多个端子代替电路板10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构造成使得在第四位置P4处,半锁定弹簧36与所述一个外壳的远端进行弹性接触,并且基本上同时连接器C2的端子20与连接器C1的端子进行弹性接触。
在本发明的连接结构中,至少一个闩锁臂和至少一个接合孔就足够了。同样,在本发明的连接结构中,至少一个第一位置限制器就足够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位置限制器可以简单地是待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闩锁臂的后推部分。本发明的连接结构可以构造成使得上述任一方面的连接器C1和C1'中不设置所述至少一个闩锁臂,而在上述任一方面的连接器C2中设置所述至少一个闩锁臂,并且上述任一方面的连接器C2中不设置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孔,而是上述任一方面的连接器C1和C1'中设置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孔。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闩锁臂的一个或多个接合部可以优选地突出到连接器C2的内部。而且,本发明的连接结构可以不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闩锁臂,而是在上述任一方面的连接器C1或C1'或C2的外壳中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接合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或每个接合部可以是通过切断并弯折外壳而形成的片状构件等。
在本发明中,至少一个半锁定弹簧和至少一个锁定部就足够了。另外,在本发明中,至少一个触点弹簧就足够了,显然多个触点弹簧也是可行的。而且,在本发明中,至少一个电极就足以用于与电路板的端子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型中,屏蔽外壳、连接器、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构成要素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配置等仅以实施例的方式呈现,并且可以以任何方式变型,只要可以实现相同的功能即可。可以以任何可能的方式组合上述实施方式的方面和变型。
附图标记列表
C,C1':连接器(第一连接器)
100:电路板(绝缘体)
101:第一面
102:第二面
110:电极
120:配合凹口
130:电极
200:电子部件
300:屏蔽外壳(第一屏蔽外壳)
310:外壳主体
311:第一板
312:第二板
313:第三板
313a:第一开口
313b:第二开口
313c:第三开口
314:第四板
314a:第一开口
314b:第二开口
314c:第三开口
315:插入口
315a:边缘部
316:连接口
320a:第一位置限制器
320b,320b':第二位置限制器
320c:第四位置限制器
320d,320d':第五位置限制器
330:闩锁臂
331:臂
332:接合部(第三位置限制器)
333:操作部(第三位置限制器)
C2:连接器(第二连接器)
10:主体
11:基部
12:舌部
20:端子
21:接触部
22:尾部
23:中间部
30:屏蔽外壳(第二屏蔽外壳)
31:第一板
32:第二板
33:第三板
34:第四板
35:接合孔
36:半锁定弹簧
37:接地触点弹簧

Claims (26)

1.一种屏蔽外壳,所述屏蔽外壳包括:
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包括插入口和所述插入口的边缘部,所述插入口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敞开,所述外壳主体构造成经由所述插入口接纳作为电路板的绝缘体;
第一位置限制器,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边缘部并且位于所述插入口内部;以及
第二位置限制器,所述第二位置限制器在所述外壳主体中设置成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对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基本正交,其中,
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到所述第二位置限制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基本上等于或略大于从所述绝缘体的第一面到第二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所述第二面是所述第一面的对置面,并且
当所述绝缘体经由所述插入口插入到所述外壳主体中时,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和所述第二位置限制器能分别抵接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
其中,
所述屏蔽外壳还包括闩锁臂,所述闩锁臂包括:
臂,所述臂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或从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边缘部在所述外壳主体内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延伸;以及
第三位置限制器,所述第三位置限制器设置在所述臂处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外壳主体内部,并且
当所述绝缘体经由所述插入口插入到所述外壳主体中时,所述第三位置限制器能抵接所述外壳主体内部的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第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外壳,其中,
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是从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边缘部延伸到所述插入口中的片状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外壳,其中,
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包括:
附接部,所述附接部附接到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边缘部;以及
限制器主体,所述限制器主体是从所述附接部延伸到所述插入口中的片状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外壳,其中,
所述第二位置限制器是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边缘部的一部分,所述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对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外壳,其中,
所述第二位置限制器是从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边缘部延伸到所述插入口中的片状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外壳,其中,
所述第二位置限制器包括:
附接部,所述附接部附接到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边缘部;以及
限制器主体,所述限制器主体是从所述附接部延伸到所述插入口中的片状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外壳,其中,
所述屏蔽外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中的第四位置限制器,所述第四位置限制器位于所述外壳主体内部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并且
当所述绝缘体经由所述插入口插入到所述外壳主体中时,所述第四位置限制器能抵接所述外壳主体内部的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第一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外壳,其中,
所述屏蔽外壳还包括固定部,该固定部是通过切断所述外壳主体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一部分并将切断的部分弯折到所述外壳主体内部而形成的,并且
所述固定部构造成配合到所述绝缘体中的配合凹口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外壳,其中,
所述屏蔽外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中的第五位置限制器,所述第五位置限制器相对于所述第二位置限制器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并且
当所述绝缘体经由所述插入口插入到所述外壳主体中时,所述第五位置限制器能抵接所述外壳主体内部的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第二面。
10.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至少一个电子部件;
作为电路板的绝缘体,所述绝缘体上安装有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屏蔽外壳,所述屏蔽外壳容纳所述绝缘体。
11.一种配对连接器,所述配对连接器能连接至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配对连接器包括第二屏蔽外壳,所述第二屏蔽外壳构造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接纳第一屏蔽外壳,所述第一屏蔽外壳是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屏蔽外壳,
所述第二屏蔽外壳包括接合孔和半锁定弹簧,并且
当所述第一屏蔽外壳插入到所述第二屏蔽外壳中时,所述闩锁臂的所述第三位置限制器配合到所述接合孔中,并且基本上同时所述半锁定弹簧被所述第一屏蔽外壳的锁定部锁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配对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屏蔽外壳还包括接地触点弹簧,
在所述第一屏蔽外壳插入到所述第二屏蔽外壳中的过程中,所述半锁定弹簧从与所述第一屏蔽外壳的接触时到被所述锁定部锁定时与所述第一屏蔽外壳弹性接触,
所述接地触点弹簧构造成在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第一屏蔽外壳接触之前与所述第一屏蔽外壳弹性接触,并且
所述接地触点弹簧与所述第一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时施加至所述第一屏蔽外壳的载荷小于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第一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时施加至所述第一屏蔽外壳的载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配对连接器,其中,
所述配对连接器还包括:
容纳在所述第二屏蔽外壳中的绝缘性主体;以及
由所述绝缘性主体保持的至少一个端子,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构造成在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第一屏蔽外壳弹性接触的大致同一时刻与容纳在所述第一屏蔽外壳中的所述绝缘体弹性接触。
14.一种配对连接器,所述配对连接器能连接至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配对连接器包括第二屏蔽外壳,所述第二屏蔽外壳构造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接纳第一屏蔽外壳,所述第一屏蔽外壳是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屏蔽外壳,
所述第二屏蔽外壳包括接合孔和锁定部,并且
当所述第一屏蔽外壳插入到所述第二屏蔽外壳中时,所述接合孔配合地接纳所述闩锁臂的所述第三位置限制器,并且基本上同时所述第一屏蔽外壳的半锁定弹簧被所述锁定部锁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配对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屏蔽外壳还包括接地触点弹簧,
在所述第一屏蔽外壳插入到所述第二屏蔽外壳中的过程中,所述半锁定弹簧从接触所述第二屏蔽外壳时直到被所述锁定部锁定时与所述第二屏蔽外壳弹性接触,
所述接地触点弹簧构造成在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第二屏蔽外壳接触之前与所述第一屏蔽外壳进行弹性接触,并且
所述接地触点弹簧与所述第一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时施加至所述第一屏蔽外壳的载荷小于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第二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时施加至所述第二屏蔽外壳的载荷。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配对连接器,其中,
所述配对连接器还包括:
容纳在所述第二屏蔽外壳中的绝缘性主体;以及
由所述绝缘性主体保持的至少一个端子,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构造成在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第二屏蔽外壳弹性接触的大致同一时刻与容纳在所述第一屏蔽外壳中的所述绝缘体弹性接触。
17.一种连接器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连接器;以及
第二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中的一个连接器包括一个屏蔽外壳,并且另一个连接器包括另一个屏蔽外壳,所述一个屏蔽外壳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屏蔽外壳,
所述一个屏蔽外壳能沿所述第一方向插入到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中,
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包括锁定部和接合部,
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包括半锁定弹簧和接合孔,并且
当所述一个屏蔽外壳插入到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中时,所述接合部插入到所述接合孔中,并且基本上同时所述半锁定弹簧被所述锁定部锁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一个屏蔽外壳或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还包括接地触点弹簧,
在所述一个屏蔽外壳插入到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中的过程中,所述半锁定弹簧从接触所述一个屏蔽外壳时直到被所述锁定部锁定时与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
所述接地触点弹簧构造成在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一个屏蔽外壳接触之前与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或所述一个屏蔽外壳进行弹性接触,并且
所述接地触点弹簧与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时施加至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的载荷或者另选地当所述接地触点弹簧与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时施加至所述一个屏蔽外壳的载荷小于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时施加至所述一个屏蔽外壳的载荷。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一个连接器还包括容纳在所述一个屏蔽外壳中的绝缘体,
所述另一个连接器还包括容纳在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中的绝缘性主体以及由该绝缘性主体保持的至少一个端子,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构造成在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的大致同一时刻与所述绝缘体弹性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一个连接器还包括容纳在所述一个屏蔽外壳中的绝缘性主体和由所述绝缘性主体保持的至少一个端子,
所述另一个连接器还包括容纳在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中的绝缘性主体和由所述绝缘性主体保持的至少一个端子,并且
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内的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构造成在所述半锁定弹簧与所述一个屏蔽外壳弹性接触的大致同一时刻与所述另一个屏蔽外壳内的所述至少一个端子弹性接触。
21.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连接结构,
所述第三位置限制器是所述接合部,
所述连接结构构造成通过以下手段中的至少一种产生声音:
所述闩锁臂的所述第三位置限制器到所述接合孔中的插入;或者
所述半锁定弹簧被所述锁定部锁定。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
安装在所述绝缘体上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以及
至少一根光纤,所述至少一根光纤与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光学连接。
23.一种用于制造连接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制备具有第一面以及与所述第一面对置的第二面的作为电路板的绝缘体;
制备屏蔽外壳,所述屏蔽外壳包括外壳主体、第一位置限制器和第二位置限制器,其中所述外壳主体包括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敞开的插入口,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插入口的边缘部并且位于所述插入口内部,所述第二位置限制器在所述外壳主体中设置成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对置,并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基本正交;并且
在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和所述第二位置限制器分别与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抵接的同时,经由所述插入口将所述绝缘体插入到所述外壳主体中,
其中,
所述屏蔽外壳还包括闩锁臂,所述闩锁臂包括:
臂,所述臂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或从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边缘部在所述外壳主体内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延伸;以及
第三位置限制器,所述第三位置限制器设置在所述臂处并且位于所述外壳主体内部,并且
所述绝缘体到所述外壳主体中的所述插入包括使所述第三位置限制器与所述外壳主体内部的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第一面抵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于制造连接器的方法,其中,
所述屏蔽外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中的第四位置限制器,所述第四位置限制器位于所述外壳主体内部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并且
所述绝缘体到所述外壳主体中的所述插入包括使所述第四位置限制器与所述外壳主体内部的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第一面抵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于制造连接器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四位置限制器是通过切断所述外壳主体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一部分而形成的片状构件,并且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绝缘体插入到所述外壳主体中之后,将所述第四位置限制器按压到所述外壳主体中,以将所述第四位置限制器配合到所述绝缘体中的配合凹口中。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于制造连接器的方法,其中,
所述屏蔽外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中的第五位置限制器,所述第五位置限制器位于所述外壳主体内部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位置限制器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并且
所述绝缘体到所述外壳主体中的所述插入包括使所述第五位置限制器与所述外壳主体内部的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第二面抵接。
CN201980025995.8A 2018-04-16 2019-03-25 屏蔽外壳、连接器、配对连接器、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以及制造连接器的方法 Active CN1119898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8622 2018-04-16
JP2018-078622 2018-04-16
JP2018142465A JP7016300B2 (ja) 2018-04-16 2018-07-30 シールドシェル、コネクタ、相手側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2018-142465 2018-07-30
PCT/JP2019/012404 WO2019202918A1 (ja) 2018-04-16 2019-03-25 シールドシェル、コネクタ、相手側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9829A CN111989829A (zh) 2020-11-24
CN111989829B true CN111989829B (zh) 2022-04-29

Family

ID=68239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5995.8A Active CN111989829B (zh) 2018-04-16 2019-03-25 屏蔽外壳、连接器、配对连接器、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以及制造连接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9829B (zh)
WO (1) WO2019202918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9290A (zh) * 1998-03-13 1999-09-22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905788A (zh) * 2005-07-25 2007-01-3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路板的容纳结构
US7833056B1 (en) * 2009-08-04 2010-11-16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USB application device
CN202906112U (zh) * 2011-09-15 2013-04-24 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WO2014030903A1 (en) * 2012-08-20 2014-02-27 Tyco Electronics Amp Korea Ltd.(Tek) Connector module
JP2014534564A (ja) * 2011-10-04 2014-12-18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同一面/ゼロギャップ仕上げ及び強化された溶接強度を有するコネクタ装置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CN205039345U (zh) * 2015-08-28 2016-02-17 黄操 新型usb type-c连接器
JP2018055833A (ja) * 2016-09-26 2018-04-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57572B2 (ja) 2006-06-06 2008-10-0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光電気複合型コネクタ
JP2008251248A (ja) * 2007-03-29 2008-10-16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レセプタクル、プラグ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US9806465B2 (en) * 2013-01-16 2017-10-31 Molex, Llc Low profile connector system
JP5993755B2 (ja) * 2013-02-07 2016-09-14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6106343A (ja) * 2013-03-19 2016-06-16 宏致日本株式会社 Usb規格準拠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JP2015153609A (ja) * 2014-02-14 2015-08-2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光電複合コネクタ及び携帯型電子機器
JP6265770B2 (ja) * 2014-02-13 2018-01-2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5211996U (zh) * 2015-11-07 2016-05-04 富港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转接器及其端子
TWM539170U (zh) * 2016-11-14 2017-04-01 Niceconn Technology Co Ltd Usb連接裝置
CN206340697U (zh) * 2016-11-23 2017-07-18 巧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Usb连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9290A (zh) * 1998-03-13 1999-09-22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905788A (zh) * 2005-07-25 2007-01-3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路板的容纳结构
US7833056B1 (en) * 2009-08-04 2010-11-16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USB application device
CN202906112U (zh) * 2011-09-15 2013-04-24 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JP2014534564A (ja) * 2011-10-04 2014-12-18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同一面/ゼロギャップ仕上げ及び強化された溶接強度を有するコネクタ装置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WO2014030903A1 (en) * 2012-08-20 2014-02-27 Tyco Electronics Amp Korea Ltd.(Tek) Connector module
CN205039345U (zh) * 2015-08-28 2016-02-17 黄操 新型usb type-c连接器
JP2018055833A (ja) * 2016-09-26 2018-04-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02918A1 (ja) 2019-10-24
CN111989829A (zh) 202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26978B1 (en) Photoelectric combined connector
CN110061375B (zh) 连接器、对接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US7435145B2 (en)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connection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6533470B2 (en) Single-piece cage for pluggable fiber optic transceiver
EP3065226A2 (en) Connector
KR100532003B1 (ko) 로크 부분을 구비한 차폐 외피를 가지는 커넥터
KR20040106261A (ko) 잠금해제 레버의 파손을 방지하는 개선된 효과를 갖는커넥터
KR20040018917A (ko) 트랜시버 케이지
EP2937944A1 (en) Connector
CN114520427A (zh) 连接器
EP3783753A1 (en) Shield shell, connector, counterpart-side connector,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connector
EP1361627B1 (en) Connector which can be simplified in structure of an end portion in a card inserting/removing direction
KR101440023B1 (ko) 리셉터클 및 커넥터
CN111989829B (zh) 屏蔽外壳、连接器、配对连接器、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以及制造连接器的方法
KR910003912Y1 (ko) 슬라이드스위치부착 코넥터소켓
JP3331409B2 (ja) 光電複合型コネクタ
EP1203970B1 (en) Ultraminiature optical jack
US702562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atching system
US11888265B2 (en) Shielded connector having a first metal member with a contacting portion contacting a second and a third metal member
CN114156683A (zh) 与对接连接器、特别是印制电路板连接器接触的模块化连接器
KR20020042484A (ko) 각을 이룬 광 커넥터 장착 조립체
CN112018568B (zh) 连接器
JPH10302901A (ja) コネクタ
CN117712729A (zh) 连接器
JP2000260507A (ja) 基板対基板型コネクタ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基板アセンブリ並びに基板アセンブリの嵌合解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